奇聞異事:寄生蟲感染竟可治療炎症性腸病?

發達國家炎症性腸病(IBD)的發病率明顯高於發展中國家,這可能與接觸寄生蟲的機會減少有關?那麼寄生蟲感染是如何影響 IBD 的發病的呢?近來發表在 Science 上發表的一篇實驗研究引起廣泛關注。該文章驗證了寄生蟲感染可通過增加腸道有益菌來抑制腸道中炎症相關細菌的定植,從而改善 IBD 易感小鼠的腸道病變。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 Lain Dickson 如何在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雜誌上評論寄生蟲感染和腸道炎症性疾病的關係的。

目前已有相關證據證實了微生物在 IBD 發病機制中的重要性。宿主和特定微生物物種間因其抵禦環境危害的特性而形成了特定的共生關係,例如,特定的菌群可抵抗艱難梭狀芽胞桿菌導致的抗菌藥物相關性腹瀉,而腸道有益菌群的減少也可能是導致慢性炎症性疾病發生的原因。但目前寄生蟲和腸道菌群間的相互關係,以及減少接觸腸道寄生蟲的影響等問題尚未得到闡明。

來自紐約大學醫學院的 Ken Cadwell 研究團隊既往研究發現 Nod2 基因缺陷可導致多種小腸病變,包括克羅恩病(CD),主要是由於腸道內杯狀細胞的異常導致黏液層受損,使其易受到普通擬桿菌(B. Vulgatus)的持續侵襲。所以該作者考慮 Nod2 突變小鼠可作為研究寄生蟲感染和 CD 發病的良好動物模型。

研究分別使用鼠鞭蟲(T. muris)和多形螺旋線蟲(H.polygyrus)感染 Nod2 基因敲除小鼠,通過組織病理學分析發現,兩種寄生蟲感染可通過免疫應答增加腸道黏液分泌,有效改善腸道病變。

糞便樣本的分析也發現寄生蟲感染可增加腸道內梭菌目的數量,從而直接抑制普通擬桿菌及其他擬桿菌所致的腸道炎症。黏蛋白是腸道粘液的重要組成,在體外實驗中,往培養基中增加黏蛋白,可加快厭氧環境中梭狀芽胞桿菌菌株的生長,所以杯狀細胞分泌的黏液可改變腸道環境,有利於梭菌目的生長,從而抑制炎症相關細菌的定植。

同時,研究者分析了馬來西亞當地寄生蟲感染人群的腸道菌群,發現寄生蟲感染人群中的有益菌與 Nod2 突變小鼠中的菌群相似。

研究者也分析了該研究的局限性,實驗主要分析了腸道中的梭菌目和擬桿菌目。但擬桿菌目僅僅是 Nod2 缺陷宿主的致病因素,許多 CD 患者並未有 NOD2 的變體,因此寄生蟲感染對其無效。可能寄生蟲感染只對有 NOD2 變體或有促炎擬桿菌定植的患者有效。

以上研究得出,寄生蟲感染可通過免疫反應重新調整腸道菌群而發揮保護作用。而我們所關心的是,寄生蟲相關的治療手段可否運用於臨床?

Cadwell 教授指出可以從免疫反應或腸道微生物著手治療,可避免使用活體寄生蟲。同時,可進一步開展梭菌目保護作用機制的研究,從而篩選出能更有效地抑制腸道炎症的菌株。

從寄生蟲和腸道菌群的研究中得到的啟發是,充分了解基因和環境因素對炎症相關性疾病的作用,有助於制定個體化治療策略。

編輯:張躍奇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消化時間」,回復綁定即可獲取 5 個丁當,回復d疾病名(如 d胃潰瘍),即可查詢該疾病相關信息。
推薦閱讀:

骨科基礎 | 骨盆創傷骨折的治療筆記(下)
乳腺癌治療並非「一切了之」
中醫藥治療銀屑病經驗談 (轉載)
罕見 | 5歲女孩長了一顆「天使之心」 遍尋良醫終獲治療

TAG:寄生蟲 | 治療 | 感染 | 炎症 | 炎症性腸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