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病因
雌激素分泌量增多,伴隨著絕經期的到來,中年女性開始出現「雌激素控制期」。在這個時期中,女性自身因為家庭和工作的雙重壓力更容易產生抑鬱情緒,促使雌激素分泌量增多。另外,長期服用含雌激素高的避孕藥、瘦身、美白等激素類藥物以及高激素污染的食物。這些都是子宮肌瘤產生的重要原因。這同樣是子宮肌瘤產生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孕激素可以導致肌瘤細胞的有絲分裂,促進子宮肌瘤的生長。
更年期提前(25%):女性一生原始卵泡數目有限,排卵的年限約有30年。妊娠期和哺乳期,由於激素作用,卵巢暫停排卵,直至哺乳期的第4~6個月才恢復,卵巢由此推遲了一定數量的排卵,有生育史的女性要較晚進入更年期。而未育女性得不到孕激素及時有效保護,易發生激素依賴性疾病,子宮肌瘤就是其中之一。
性生活失調(15%):長期性生活失調,容易引起激素水平分泌紊亂,導致盆腔慢性充血,誘發子宮肌瘤。
發病機制
1、大體
子宮肌瘤是實性腫瘤,可單個或多個生長在子宮任何部位,大小懸殊,甚至幾十至百個肌瘤同時生長,一般小肌瘤多為圓球形,但長大或多個肌瘤互相融合時,則成為不規則的形狀,肌瘤組織質地較子宮為硬,在直視下,從子宮外極易觸摸到子宮肌瘤存在的部位,肌瘤並無包膜,肌瘤壓迫周圍的肌壁纖維而形成假包膜,二者界限分明,肌瘤與子宮肌壁間有一層疏鬆的網狀間隙,切開肌壁,肌瘤多會從肌壁間躍出,且極易從假包膜將肌瘤剝出,肌瘤血液供應多來自假包膜,肌瘤表面色淡,光澤,切面呈灰白色,可見旋渦狀或編織狀結構,排列緻密。
2、鏡下
子宮肌瘤主要由梭形平滑肌細胞和不等量纖維結締組織構成,平滑肌細胞大小均勻,排列呈柵欄狀或旋渦狀結構,縱切面細胞呈梭形,大小較一致,桿狀核;橫切面細胞呈圓形,多邊形,圓形核位於中央,胞漿豐富,肌瘤中平滑肌細胞和纖維結締組織含量多少與子宮肌瘤的硬度有關,突向宮腔的黏膜下肌瘤由於對子宮內膜有機械性壓迫,使內膜變薄,腺體壓扁,互相靠近,腺上皮呈立方形或扁平狀,排卵後分泌期反應不明顯或內膜殘缺不全。
3、變性
主要為各種原因引起的退行性變,退行性變的主要原因為子宮肌瘤局部血液供給不足所致,多與臨床癥狀無關。
(1)各類變性:
①玻璃樣變:玻璃樣變又稱透明變性,是最常見的肌瘤變性,肌瘤組織水腫變軟,肌纖維退變,旋渦狀或編織狀結構消失,融合成玻璃樣透明體,由於玻璃樣變多發生於肌瘤的結締組織,因此這種變性在纖維結締組織成分較多的肌瘤更明顯,鏡下可見肌瘤內有寬頻狀透明結締組織,並可出現區域性囊性變;也可見到組織的壞死,組織無結構。
②囊性變:子宮肌瘤玻璃樣變繼續發展,肌細胞液化即可發生囊性變,此時子宮肌瘤變軟,很難與妊娠子宮或卵巢囊腫區別,肌瘤內出現大小不等的囊腔,數個囊腔也可融合為一大腔,內有膠凍樣和黏液樣物質積聚,囊壁內層無上皮覆蓋,切面變性區呈棉絮狀,大小不等,囊腔囊內液分為無色或血性,鏡下可見囊性變區染色呈淡藍色雲霧狀,也可見到有小簇肌細胞殘留,在變性肌細胞周圍也可有肌細胞增生。
③紅色變性:多見於妊娠期或產後期,紅色變性實為肌瘤一種特殊類型的壞死,發生機制不清,可能是肌瘤內小血管發生退行性變,引起血栓或溶血,血紅蛋白滲入肌瘤內,切面為暗紅色如半熟的牛肉,有腥臭味,質軟,旋渦狀結構消失,鏡下可見組織高度水腫,瘤體內小靜脈有血栓形成,血管擴張充血,廣泛出血並有溶血,肌細胞質淡染,輪廓不清,肌細胞減少,細胞核常溶解消失,並有較多脂肪小球沉積。
④脂肪變性:一般病灶較小,少數可見到脂肪小顆粒,主要為肌瘤細胞內脂肪顆粒增多,鏡下見肌細胞內有空泡,脂肪染色陽性,其發生原因可能是肌瘤間質化生為脂肪組織,也可能是脂肪組織浸潤,肌瘤內全部變為黃色脂肪時稱脂肪瘤,但極罕見。
⑤鈣化:多見於蒂部細小血供不足的漿膜下肌瘤以及絕經後婦女的肌瘤,多見於脂肪變性後進一步皂化,分解成甘油三酯,再與鈣鹽結合,故肌瘤鈣化是以磷酸及磷酸鹽的形式在肌瘤內沉積,堅硬如石,X線攝片可清楚看到鈣化陰影,鏡下可見鈣化區為層狀沉積,呈圓形,有深藍色微細顆粒。
⑥感染及化膿:子宮肌瘤感染多見於黏膜下肌瘤脫出子宮口或陰道口者,漿膜下肌瘤感染見於血源性或鄰近器官感染蔓延,肌壁間肌瘤感染多見於囊性變性後,黏膜下肌瘤感染伴有局部壞死,潰瘍及黏膜脫落,細菌逆行進入宮腔而與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合併存在。
⑦惡性變:肌瘤惡變主要為肉瘤樣變,發生率為0.4%~1.25%,肉瘤樣變多見於肌壁間肌瘤,40~50歲婦女較多,30歲以下較少見,肌瘤在短期內迅速長大或伴有不規則出血者應首先考慮惡變,肌瘤惡變後,組織變軟而且脆,切面呈灰黃色,細膩,似生魚肉狀,與周圍組織界限不清,鏡下可見平滑肌細胞增生,排列紊亂,旋渦狀結構消失,細胞有異型性。
(2)臨床類型:子宮肌瘤可發生在子宮任何部位,按肌瘤所在部位不同可分為子宮體肌瘤和子宮頸肌瘤,前者約佔子宮肌瘤90%~96%,後者僅佔2.2%~8%,宮頸和宮體同時存在肌瘤佔1.8%(連利娟,2000;張惜陰,1992),子宮肌瘤開始時僅為肌壁內的單一瘤細胞所形成,以後隨著肌瘤的增大逐漸從子宮肌壁內向不同的方向生長,根據其與子宮肌壁的關係將其分為3類:
①肌壁間肌瘤:肌壁間肌瘤(intramural myoma)又稱子宮肌層內肌瘤,肌瘤位於子宮肌層內,周圍有正常的肌層包繞,肌瘤與肌壁間界限清楚,常將圍繞肌瘤被擠壓的子宮肌壁稱為假包膜,此類肌瘤最多見,占肌瘤總數的60%~70%,肌瘤常為單個或多個,大小不一,小者如米粒或黃豆大小,不改變子宮形狀;大者可使子宮增大或使子宮形狀改變呈不規則突起,往往宮腔也隨之變形。
②漿膜下肌瘤:漿膜下肌瘤(subserous myoma)當子宮肌壁間肌瘤向子宮表面的漿膜層生長,以致肌瘤表面僅覆蓋著少許肌壁及漿膜層時稱為漿膜下肌瘤,當肌瘤繼續向漿膜下生長,形成僅有一蒂與子宮壁相連時稱為帶蒂漿膜下肌瘤(pedunculated myoma),肌瘤生長在子宮兩側壁並向兩宮旁闊韌帶內生長時稱為闊韌帶肌瘤(intraligamentary myoma),此類肌瘤常可壓迫附近輸尿管,膀胱及髂血管而引起相應癥狀和體征,帶蒂漿膜下肌瘤可發生扭轉,由於血運受阻,肌瘤蒂斷裂並脫落於盆腹腔內,腫瘤發生壞死,若脫落肌瘤與鄰近器官如大網膜,腸系膜等發生粘連,並從而獲得血液供應而生長稱為寄生性肌瘤(parasitic myoma)或遊走性肌瘤,漿膜下肌瘤占肌瘤總數20%~30%,由於肌瘤外突多使子宮增大,外形不規則,表面凹凸不平,呈結節狀,帶蒂漿膜下肌瘤則可在子宮任何部位觸及,為可活動的實性腫物,闊韌帶肌瘤則於子宮旁觸及,活動受限。
③黏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submucous myoma)為貼近於宮腔的肌壁間肌瘤,向宮腔方向生長,表面覆以子宮內膜稱為黏膜下肌瘤,這種肌瘤突出於宮腔,可以改變宮腔的形狀,有些肌瘤僅以蒂與宮壁相連稱為帶蒂黏膜下肌瘤,這種肌瘤在宮腔內如異物引起反射性子宮收縮,由於重力關係,肌瘤逐漸下移至宮頸內口,最終蒂被拉長,肌瘤逐漸被推擠於宮頸外口或陰道口,此類肌瘤佔總數10%左右,由於肌瘤位於宮腔內,子宮多為一致性增長,由於肌瘤的牽拉和肌瘤蒂的血液供應不足,可使子宮有輕度內翻及肌瘤表面內膜的出血,壞死,感染而引起陰道不規則出血及分泌物增多,子宮肌瘤常為多個,上述肌瘤可2種甚至3種同時發生在同一子宮上,稱為多發性子宮肌瘤。
子宮頸肌瘤可生長在子宮頸前唇或後唇黏膜下,宮頸肌瘤突向頸管內可形成帶蒂宮頸肌瘤,宮頸肌壁間肌瘤,可隨肌瘤逐漸長大,使宮頸拉長,或突向於陰道或嵌頓充滿盆腔,此時正常大小的子宮體位於巨大的宮頸上,將子宮或膀胱上推至下腹部,並使兩側的盆腔解剖關係發生變異,增加了手術的危險度。
推薦閱讀:
※(65)子宮內膜異位
※"你給我350萬,我也治不好你的腺肌症!"——一名婦科醫生坦言
※子宮切除的影響,不得不知!(語音版)
※如何利用超聲診斷子宮腺肌病?
※讓人痛不欲生的子宮內異症被稱為不死的癌症,艾火攻之,疼痛立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