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讓孩子做主

讓孩子做主LISTEN TO YOUR BABY母乳媽媽育兒手記小巫著民主與建設出版社目錄1生孩子.. ........................ ( 5)2產後.. ......................... ( 12)3第二天.. ........................ ( 17)4開始的開始.. ...................... ( 26)5奶下來了.. ....................... ( 32)6包皮環切術.. ...................... ( 39)7三個人的世界.. ..................... ( 44)8坐月子.. ........................ ( 50)9盼望天堂.. ....................... ( 58)10母愛的感覺.. ...................... ( 64)11生命中最黯淡的時光.. .................. ( 69)12你都給孩子吃什麼了.. .................. ( 76)13母乳.. vs奶粉.. ,誰是最好的選擇.. .............. ( 82)14不僅僅是為了孩子.. ................... ( 90)15阿姨的煩惱.. ...................... ( 97)16上帝送來的禮物.. ................... ( 103)17你媽媽沒給我批條兒.. ................. ( 108)18你想把孩子補成鈣片兒.. ................ ( 115)19吃喝拉撒睡.. ,沒一樣做得對.. .............. ( 125)20相信母乳.. ...................... ( 132)21成功母乳餵養的秘訣.. ................. ( 137)22難道都是母乳的錯 ............... ( 145)23質疑體重增長表 ................. ( 152)24小小奇蹟 .................... ( 159)25你得練他呀 ...................( 166)26該給他加蛋黃了吧 ................ ( 176)27解除輔食添加常見誤區 ..............( 183)28他怎麼還不睡覺 ................. ( 189)29夜間哺乳的難題 .................( 194)30不必一覺到天亮 ................. ( 201)31你的孩子跟誰一起睡 ............... ( 210)32男孩還是女孩 .................. ( 218)33到底是誰的孩子 .................( 226)34到底是誰的需要 ................. ( 235)35讓孩子做主 ................... 242)36遲來的決定 .................. 251)37全職媽媽 vs全托幼兒園 .............. ( 259)38媽媽心尖尖上那團肉肉 ..............( 273)39大自然幫我帶孩子 ................ ( 280)40南半球之旅 ...................( 285)41斷奶 ,別聽偏見的 ............... 295)42將母乳餵養進行到底 ..............( 301)43斷奶 ,請慢慢來 .................( 309)44新的生命 ,新的起點 ...............( 316)45母乳餵養 ,原本艱難 ...............( 322)附錄46早產兒更需要母乳................( 327)47寶寶別咬 ,媽媽疼 ................ ( 331)48寶寶為什麼罷奶 ................. ( 334) 49國際母乳會小冊子之一如何促進乳汁分泌.. ................. ( 337)50國際母乳會小冊子之二給職業婦女喂母乳的實際建議.. ............ ( 345)51國際母乳會小冊子之三怎樣給嬰兒添加輔食.. ................ ( 352)52國際母乳會小冊子之四乳房疼痛.. ..................... ( 364)53是誰剝奪了孩子吃母乳的權利.. ............. ( 370)54後記.. ........................ ( 376)55參考書目.. ...................... ( 378)56推薦讀物.. ...................... ( 380) 1生孩子「你怎麼一點兒也不緊張啊 ? 」這是我躺在手術床上後 ,聽到的第一句問話。說話的是一位戴著眼鏡的年輕男性助產士。當時我赤裸的身體裹在一床厚厚的白色棉被裡 ,體內插著尿管,被抬到窄窄的手術床上。護士一個勁兒地告訴我別亂動,以免掉下來。躺好了 ,我就開始東張西望 ,看醫護人員們忙碌 ,做術前準備。插空兒我還問他們幾個問題。「我為什麼要緊張呢 ?」我反問那位助產士。「誰來這兒都要緊張的 ,還真沒見過你這麼鎮定的呢。上周我們這兒來的一個產婦,躺好了後 ,我們總聽見什麼東西在咔啷咔啷地響 ,後來發現是她在發抖 ,連帶著手術床也哆哆嗦嗦響個不停。」另外一個實習生 ,也是一位年輕男性 ,回答我。「那我就更不能緊張了。越緊張不就越容易出問題嗎 ? 」事實是 ,根本沒有我緊張的份兒。手術區外 ,大堂里 ,坐著四個比我緊張得多的人 :我丈夫、我老爸、我妹妹、還有我孩子的乾媽浩子。他們把緊張都分攤了 ,哪兒還有剩餘的緊張留給我來享受呢 ?所以我很泰然地躺在那裡 ,挺著重了四十多斤的肚子 ,期盼著和孩子儘早見面。惟一的遺憾是我飢腸轆轆 ,從昨天晚上 10點到現在 ,按照手術的嚴格規定沒吃過東西。而且我知道從現在開始我還要餓上起碼 48個小時 ,這讓我多少有些沮喪。 本來我是那天第一個手術,但在我前邊有一個緊急剖腹產 我躺下沒多會兒就聽見孩子哇哇哭 ,我自己的手術也推延了一點時間。當時我只是擔心坐在外邊的丈夫 ,不知他會急成什麼樣兒。他是那種以擔憂為業餘愛好的人 ,昨晚已經一夜沒睡踏實了。他還愛認死理兒 ,事前告訴他 7∶30插尿管 ,8∶00進手術室, 9∶00之前完事 ,他就會嚴格按照這個時間表來等待 ,多一分鐘他都會焦急得要發作心臟病。手術室里安靜得很 ,也很溫暖 ,我身上的棉被撤掉了 ,也沒覺得冷。幾個人穿梭往來 ,有人在我肚皮上抹葯消毒 ,有點兒涼。我看見一個小護士在用夾子打開置放新生兒的包布。不一會兒,麻醉師來了 ,開始給我注射麻醉劑。麻醉師是一個年輕漂亮的女子 ,年輕漂亮得和這間手術室不太搭配。但她又是一個很嚴肅很職業化的醫務人員 ,捏著一根小針在我身上扎來扎去 ,扎一下問我一聲 「疼不疼 ?有感覺嗎 這裡感覺和那裡感覺一樣嗎?」像玩兒遊戲一樣。遊戲玩兒了沒多久 ,主刀醫師徐蘊華大夫隆重出場。她先在我頭部的地方停留了一下 ,問候我 ,然後就到我腹部方位去了。麻醉師還在一絲不苟地扎著我 ,問著我。這時 ,在手術區外的大廳里 ,我丈夫已經緊張得要暈倒了。他認真想了想 ,決定先去一趟廁所。從廁所回來後 ,他又很認真地想了想 ,決定把他想不明白的一個問題問一下身為醫生的浩子:「他們一刀切下去 ,會不會切到孩子的頭呢 ? 」浩子差點兒笑出聲來。但她知道我丈夫的擔心是認真的 ,所以也一臉嚴肅地向他解釋 :「醫生的第一刀只是切穿腹壁 ,子宮是用剪子剪開的。手術刀很短 ,醫生也知道怎麼用力。放心 ,絕對傷不著你的孩子 ! 」他們說著話這當口 ,徐大夫已經一刀切了下去。這一刀 ,我從吊在腦袋上方的點滴瓶子上的反光中看得真真切切。徐大夫問了我一句:「沒有感覺啊 ? 」我說 :「沒有。您已經切開了吧 ? 」漂亮的麻醉師聽到我這句話 ,驚得差點兒跳起來。她杏眼圓睜,急忙很嚴厲地對我說 :「沒有切開呢 !你別亂說 ! 」我沒說什麼。我知道她是怕我緊張。過了兩分鐘 ,她又說道 :「再過 20分鐘你就能看到你的小寶寶了。 」我暗自笑她的自相矛盾 :要是還沒切開 ,我怎麼 20分鐘後就能生出孩子來 ?手術室里很安靜 ,只聽到器械的響動。我一時什麼也看不到,但能感覺到肚子被人揪動著 ,聽到剪子的喀嚓聲 ,還有徐大夫對助產士的低聲評論 :「你看她不僅腹壁很薄 ,宮壁也很薄。 」隨後是很響亮的抽吸聲 ,不知是在抽羊水 ,還是在吸血水。已經過了 9∶00,我丈夫開始坐立不安。他反覆地問浩子 :「他們怎麼還不出來 ?」浩子反覆地安慰他 :「快了 ,快了。 」但這不足以告慰他 ,他轉過臉又去問我妹妹 :「他們到底什麼時候出來呀 ? 」我妹妹曾經是他手下的工作人員 ,看到這位昔日的總經理已經全無領導風範 ,而是緊張得六神無主了 ,她想笑也不敢笑出來,只能一遍又一遍地說 :「應該很快了。 」我腹內被揪動的感覺越來越強烈 ,甚至腹腔下部開始感到疼痛。突然 ,主助產士 ,一位胖大健壯的中年女性 ,在我腹腔上部狠狠地壓了一下 ,這一下立馬把我壓岔了氣兒。過了沒多久 ,她就有規律地在那個部位一下接一下地狠壓著。我難受得很 ,又不敢叫喚 ,更不敢動 ,只好扭過頭去找點兒什麼東西看。在牆邊 ,有一排放藥品的柜子。從柜子玻璃門的反光中 ,我看到那位健壯的助產士半個身子撲在我身上 ,使勁地壓著 ,壓著。我腹腔下部越來越痛 ,嘴裡十分乾渴。我在心裡喊著 , 「 Sam加油啊 !快出來啊 ! 」不知過了多久 ,大概是我覺得快不行了的時候 ,一聲嘹亮的啼哭像一把利劍 ,劃破了手術室的寂靜。我的孩子終於降生了 !隨後是一聲接一聲驚心動魄的急促促的啼哭 ,震得我耳膜嗡嗡作響。我當時有些激動 ,也隨著他「啊 !啊!」地叫了兩聲 ,還說了一句話。但肯定沒有人聽得見我 ,其實連我自己也沒聽見,因為我孩子的大嗓門淹沒了一切聲響。這哭聲穿透了六間手術室的牆壁 ,重重地砸在大堂里 ,砸在孩子他爸身上 ,立時就把他砸蒙了。浩子說 :「你孩子出生了 !那是 Sam在哭呢 !」他居然說 :「不會吧 ?」浩子斬釘截鐵地說 :「肯定是他 ! 」這時那位先和我說過話的助產士抱著我的孩子 ,舉起他的屁股給我看 :「看好了 !是個男孩兒 ! 」我看見一隻白白胖胖的屁股 ,屁股側方的青記 ,以及屁股中間通紅的蛋蛋。還沒待我說出「讓我看看他的臉 !」孩子就跟著助產士消失了。我要說 ,但說不出話來。孩子剛開始啼哭時 ,就有一股清涼從我的肩頭射向後背 ,我知道麻醉師給我注射了安眠藥劑 ,為讓我休息 ,也為降低出血速度。藥效十分迅猛 ,我很快就迷迷瞪瞪,連眼睛都睜不開了。然而在大堂里 ,已是沸反盈天。助產士推著小車 ,車上躺著哇哇大哭的小兒 ,飛奔出手術區 ,衝出門後對著擁上來的我們家人使足力氣大吼一聲 :「恭喜啦 !是個男孩兒 !」還是他的勁兒大,遮蓋住了孩子的號啕 ,讓大家都聽見了。隨即一刻沒有停留,腳後跟砸著後腦勺般地疾步飛走 ,欲儘速將孩子送往八層的產房進行處理。我老爸眼疾手快 ,身手矯健地跟上小車。浩子追著問「產婦怎麼樣 ?」孩子他爸呢 ?不僅說不出話來 ,連路都不會走了。他朝前走了兩步 ,想想不對 ,又朝後走了兩步 ,還是不對。愣過神來之後 ,急忙折身追上小車。妹妹和浩子原地不動 ,等著我出來。我一定是睡了一小覺 ,因為感覺上徐大夫們幾乎沒用多少時間就縫合好了我的肚皮 ,很快我就又裹在被子里 ,搖搖晃晃地被推出手術區 ,走在回病房的路上。這一路 ,我都在同巨大的困意做艱難的鬥爭。我要醒著 ,我要先看看我的孩子 ,再睡覺。這才知道忍痛容易 ,忍困難。昏昏沉沉之中不知走了多久 ,終於到了我的病房 ,被抬上床。有人往我懷裡塞來一個哇哇叫的小人兒 ,大家七嘴八舌地嗡嗡著 ,「抱抱吧 ,抱抱你的孩子。來來來 ,讓媽媽抱抱。 」我懷裡的小人兒被裹在一塊包布里 ,閉著眼睛 ,一肚子委屈似地叫著 ,又嘰嘰咕咕發出一些奇怪的聲音。抱著他 ,我感覺怪怪的 ,絲毫沒有「一股熱流湧上心頭」的奇蹟發生 ,反倒覺得特別陌生。這就是我生下來的嗎 ?我當媽媽了 ?壞啦 !壞啦 !我暗自發愁 ,我怎麼沒有當母親的喜悅呢 我怎麼不覺得這個小人兒和我有什麼血肉關聯呢 ?我怎麼沒有千絲甜蜜萬般柔情呢 ?我怎麼也不激動得淚流滿面呢 ?那些書中描寫的、電影里表演的煽情場面 ,怎麼沒在我身上應驗呢 ?而且 ,我還很客觀地看看他的模樣 ,看到他一頭濃髮遮蓋下的腦袋是尖的 ,臉又鼓鼓的 ,像個桃子 ,就又感到沮喪 :怎麼搞的 ,沒把人家的頭給生好 ?不過 ,知道這個小人兒一切都正常 ,我就放心了。巨大的困意潮水般淹沒我的全身 ,淹沒了我的知覺 ,我很快就睡過去了。 2產後上午生完孩子.. ,我疲憊已極.. ,加上被注射了安眠藥劑.. ,於是昏睡了好久。睡著又時而有些知覺.. ,知道我周圍熱鬧得很。大家都特別興奮.. ,圍著孩子圍著我團團轉。平日寡言少語的老爸高聲宣布孩子出生時體重.. 3.85公斤.. ,即.. 7斤.. 7兩,身長.. 52公分。浩子嚷嚷著幸虧剖腹產了.. ,不然這麼個大胖小子.. ,這麼大的腦袋.. ,還不得讓孩子他媽受死罪.. !麻藥勁兒過去之後.. ,傷口開始疼痛。我覺得無比的乾渴.. ,特別想喝水.. ,但是大夫不讓喝.. ,說是要再等.. 24小時.. ,只讓我妹妹用棉團蘸點兒水潤潤我的嘴唇。我清醒一些的時候就叫妹妹偷偷讓我用吸管喝兩口.. ,這還把她嚇得夠嗆.. ,一個勁兒地勸我忍一忍。後來我聽說一個朋友在澳大利亞生孩子.. ,產後也是乾渴.. ,醫生給了她一大罐子冰塊叫她吃下去。她說那是她這輩子吃到過的最好吃的冰。如果那天誰給了我冰塊.. ,相信那也會是我這輩子吃過的最美味的冰。就這麼昏昏沉沉躺了一天.. ,左手背上插著點滴針頭.. ,過幾個小時護士就來換一瓶葯。到最後手背腫脹.. ,針頭刺入血管處鼓起一個血疙瘩。浩子什麼時候走的我不知道。模模糊糊地聽見丈夫給他爸爸媽媽打電話報喜.. ,告訴遠在紐西蘭的他們做爺爺奶奶了。隱隱約約中我家保姆姚阿姨來看過我.. ,聽見妹妹在教她怎樣..熬鯽魚蘿蔔湯 ,明天帶過來。後來我老爸和妹妹又去逛了一趟王府井 ,買來吸管和小勺。最後他倆也回家了 ,病房裡只剩下我們一家三口。已經是晚上 ,我清醒多了。丈夫問我感覺怎麼樣 ,我說 ,讓我看看他 !可我還不能下床 ,只能讓丈夫把孩子的小床推到我的床側 ,再把我的床頭搖起來 ,還不能搖得太快或太高 ,以免我太疼。可恨孩子的床欄太高 ,我們費了半天勁兒 ,也對不好角度 ,我總也看不見他的頭和臉 ,最後只好一身大汗氣喘吁吁地躺下。不一會兒 ,小床里本來正睡著的小人兒突然哭起來。丈夫趕忙把他抱起來 ,放到我胸前。按照我們事先讀到的書本知識 ,以及各路專家、有經驗的媽媽們向我們傳授的信息 ,我一定要讓孩子儘快盡多地吸吮我的奶頭 ,以促進我的乳汁分泌。本應在病床上平躺一天一夜才能挪動 ,但這時我必須側過身來。又是一身大汗之後 ,小人兒終於叼住了我的奶頭 ,並且像個專家似的用力吸吮起來。記得書上寫並非所有的新生兒都天生會吃奶 ,有些孩子需要訓練才能掌握這個技巧 ,看來我的孩子用不著誰來教他了。我這才得以認真地端詳孩子的小臉兒。他長了一頭長長厚厚的黑髮 ,一對鼓鼓囊囊的胖腮幫子 ,一隻高高翹翹的鼻子 ,兩片薄薄嫩嫩的紅嘴唇 ,閉著的眼睛細細長長的 ,讓人知道睜開時肯定很大很圓 ,眉毛則是烏塗塗一片 ,同臉上的胎毛混為一體 ,令人分辨不出走向。小人兒的臉紅通通 ,雖然帶有明顯的水腫 ,但乾乾淨淨 ,絲毫沒有一般新生兒常見的皺紋或痂疤兒 ,反而更像是出生已兩周以上的嬰兒。可惜我現在沒有奶 ,小人兒吸了十來分鐘就被爸爸抱走了 ,坐到沙發上 ,用針管吸點兒葡萄糖水喂兩口。為了避免日後造成「乳頭混淆」 ,我們遵守專家的建議 ,不給孩子使用奶瓶。這一天,孩子他爸迅速地掌握了換尿布以及餵食的技巧 ,只是對醫院裡中國特色的襁褓不很通竅 ,每次打開換完尿布都要掙扎一番才能勉強包回原樣。小人兒在爸爸懷裡沉沉地睡著了。丈夫把他舉到我臉邊 ,說:「親親他 ,祝他晚安 ! 」我當時已是睡眼惺忪 ,懵懵怔怔地親了親小人兒的小臉 ,心裡又是一陣愧疚 ,怎麼還是沒有母愛的熱流在我全身奔騰 ?孩子他爸把小人兒放回小床 ,自己睡到外間的摺疊床上。 Sam在人間的第一天就這麼平平靜靜地過去了。3第二天你知道一個剖腹產的產婦在產後第二天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麼嗎 ?你知道她要做的這件對她的健康來說最最關鍵最最重要 ,但對她的意志力來說又最最艱難最最痛苦的事情是什麼嗎 ?起床下地。多麼輕輕鬆鬆的四個字。可是對於腹腔挨了一刀的人來說 ,又是多麼的不容易。那是怎樣的一種疼痛呢 ?我描繪不出來。只有經歷過那種疼痛的人才知道那是什麼滋味兒 ,而沒經歷過的人最好慶幸自己不必受那個罪。我在生孩子的 15年前 ,我 20歲那年 ,做過闌尾切除手術。術後 24小時起床下地 ,為的是預防腸粘連 ,為的是儘快恢復。當時那種疼痛 ,我至今記憶猶新。也為我剖腹產後起床下地做好了忍受痛苦的思想準備。只是 ,任何思想準備也緩解不了做這件事情時所要經受的疼痛。 2000年 2月 19日早 8點多 ,孩子還在呼呼大睡 ,丈夫已經起床吃完早飯。我叫他過來 ,幫我起床下地。這個過程很緩慢 ,很漫長。我一點兒一點兒地從床上蹭起來,每動一小下都疼得倒吸冷氣。還不能半途而廢 ,重新躺下 ,因為那樣做也照樣疼得鑽心 ,只有挺住了往上走。等到我完全坐在床上時 ,衣服已經被汗水浸透了。丈夫在一旁 ,心疼得不得了,但又愛莫能助。接下去是這個過程中最疼的時刻— ——站起來。那一刻在記憶中最是漫長 ,雙腳顫抖著怎麼也伸不到地上。額頭上的汗衝下來 ,蒙住我的眼睛。我咬緊牙關 ,眼前發黑 ,渾身發抖。怎一個疼字了得 !所幸的是 ,腳落了地 ,疼就輕多了。但人不能直立 ,只能像一隻大蝦似的 ,彎著腰 ,一步一步地向前慢慢挪動。徐大夫來查房時 ,見到我已經自己下了地 ,並且已經上了廁所,非常高興。我是那種讓大夫省心的病人。下床了 ,也就能完整地看到我孩子的模樣了。我挪到他的小床邊 ,看他。哎呀 !多麼精緻的一個小人兒哪 !他的皮膚那麼白嫩細膩 ,好像透明的玉石。他臉上的五官那麼小巧又那麼無懈可擊 ,讓人忍不住想摸一摸是不是真的。他閉著眼睛酣睡著 ,小小的身體似乎不堪睡眠的重負 ,小腦袋隨著呼吸一點一點地擺動。這是我生出來的嗎 ?我有這麼大本事 ?是不是還是神話的解釋更可靠些 ,孩子都是仙鶴從天上送下來的 ?我自己怎麼可能製造出這麼完美這麼奇妙的作品 ?我就那麼立在小床邊 ,傻看著 ,傻崇拜著 ,半天沒挪窩。護士小姐來了 ,要推孩子去洗澡。丈夫忙問 :「我能跟你去嗎 ? 」護士小姐覺得挺奇怪 ,問他跟去幹什麼。丈夫說 :「我要學會怎麼給他洗澡。這樣我們回家後就不會手忙腳亂的了。我在這兒學會了 ,你就可以讓我替你給他洗吧。 」 護士小姐沒見過這樣的爸爸 ,覺得特別新鮮 ,咯咯笑著答應了他。他們推著孩子走了。我站累了 ,想躺下來 ,這才發現我自己做不了這件十分簡單的事情 ,因為疼 ,不能隨便動彈 ,只好等著丈夫回來幫我。丈夫是和一個哇哇叫的小人兒一起回來的。一進門就擦著額頭上的汗抱怨 :「你給孩子買的這件衣服設計上有問題 ,我跟護士小姐費了半天勁兒才給他穿上。這麼難穿的衣服 ,以後換尿布可怎麼辦 ? 」原來丈夫因為不願意再折騰襁褓 ,就把我從家裡帶來的新衣服給 Sam換上了。我看了一眼憋屈在新衣服里的小人兒 ,發現了問題所在。「你把衣服穿反了。 」丈夫將信將疑地看了好一會兒 ,如夢初醒 ,手忙腳亂地把衣服脫下再穿好。小人兒仍然大哭不已 ,顯然是餓了 ,要吃東西。丈夫先讓小人兒自己哇哇一會兒 ,把我扶上病床躺下 ,再把小人兒放到我懷裡吸奶。奶還是沒有下來 ,因此吸一會兒後又抱過去喂幾口葡萄糖水 ,喂完了又給他換尿布。新生兒的新陳代謝速度不是一般人能想像出來的。既然當媽的這會兒是個半殘廢 ,當爸的就成了全能冠軍。我的主要任務是適時下地活動 ,促進內臟早日恢復。產後幾天,起床和上床這兩個基本動作耗費了我大量的精力。每一次都很痛苦 ,每一次都要竭盡全力。有一天 ,我在床單上看到血跡 ,這才發現我的兩隻胳膊肘已經因為重複支撐身體的重量而磨破了。那天中午姚阿姨送來鯽魚蘿蔔湯 ,下午我妹妹送來豬蹄黃豆湯,據說都有催奶功用。孩子醒來時總要讓他吸吮乳頭 ,不僅是為催下奶來 ,也是為協助並刺激子宮復原。讓孩子吃上我的奶 ,此時於我簡直是一項事業。不僅僅因為 母乳餵養的千百件說也說不完的巨大好處 ,我和妹妹都是剖腹產出生 ,我們都沒吃上母奶。我媽媽生前總說她當時沒有奶 ,一是怪罪於剖腹產 ,二是有的女人就是不產奶。我們姐妹倆從小體弱多病 ,我總認為這是因為我們沒有得到母乳中豐富的抗體的緣故。所以這次說什麼也要讓我自己的孩子吃上母乳。懷孕時聽到的說法五花八門。有人說這事兒隨媽 ,自己的媽沒奶 ,那當女兒的生孩子時也八成沒奶 ;有人說剖腹產的女人不容易下奶。我周圍不少人都沒吃過母乳 ,有生育經驗的也大多說她們沒有奶或奶不夠。總之這些人給我的感覺是 ,成功母乳餵養的產婦不很多。但是浩子鼓勵我 ,說我豐滿 ,隨我姥姥 ,姥姥生了十個孩子,都是自己喂的 ,所以我應該有奶。北京和睦家醫院的美國助產士喬伊說 ,所有的女人都是奶牛 ,都會產奶 ,就看你有沒有決心,用不用功去催奶。國際母乳會的專家也安慰我 ,說只要你做到催奶的幾個步驟 ,讓你的孩子吃上母乳應該沒有問題 ,那些所謂沒奶的說法都是誤區。我有決心。我也很用功。那天晚上 ,小人兒趴在我胸前吸了好久。每次我想斷開 ,都以失敗告終。每當我試圖將小手指頭插進他的牙縫間時 ,都會受到強大的阻力。這小傢伙有驚人的力量 ,而我因為害怕弄疼了他不敢使勁兒 ,所以他一直那麼吸著 ,邊吸邊睡著 ,叫我一點兒辦法也沒有。丈夫問了好幾次 :「是不是該抱走他了 ? 」我說 :「我斷不開他的嘴。他的勁兒好大。 」丈夫又問 :「那到底有沒有奶出來 ? 」我們仔細地聽了聽 ,聽不見他吞咽的聲音。丈夫說 :「時間太長了。你別叫他吃了 ,該睡覺了。 」我還是不忍心使大力氣掰開小人兒 ,又自我安慰 :「沒準兒有初乳出來 ,是咱們看不見的 ,但他應該吃到這個 ,抗體最多。 」的確 ,寶寶剛剛出生時 ,母親的乳房會分泌出來極少一點點液體 ,即是比金子還珍貴的「初乳」 ( colostrum) ,它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極低 ,卻含有大量活性蛋白質、免疫球蛋白和其他對寶寶有益的成分 ,最最應該給孩子吃。新生兒出生伊始 ,體內帶有從母親胎盤中得到的免疫球蛋白,但是這些免疫球蛋白只是短暫地起到保護作用 ,九個月左右就消耗殆盡。新生兒自己的免疫系統在六個月之前處於不成熟狀態,缺乏足夠的保護性抗體。寶寶出生後自身也會製造一些抗體,但要到九個月甚至一歲左右才達到保護性標準。這個時候 ,母親的乳汁是保護寶寶不受病菌病毒侵襲的天然屏障 ,尤其是初乳,好比給新生的寶寶打了第一道預防針。乳汁分泌起始 ,要經歷一個變化的過程。有些媽媽在孕後期或者臨產前就開始分泌初乳 ,更多的媽媽是在生產後開始分泌 ,新生兒越早吸吮母親的乳頭 ,越有益於乳汁的儘早分泌。國際母 乳會推薦 ,在沒有生理和病理障礙的前提下 ,孩子出生後幾分鐘之內就應該送到母親乳頭上開始吸吮。即便看不到或感覺不到有乳汁分泌 ,還是有涓涓滴滴的初乳進入寶寶的身體。我發現小傢伙有一種天生的技巧 ,就是叼住奶頭 ,下顎劇烈顫抖 ,而後吸吮幾下 ,這個動作極其規律。我曾念叨過吸吮對於嬰兒來說是一種安慰和娛樂 ,他們不只是在餓時才要吸奶 ,睏倦、不安、煩躁、不適等等情況下 ,他們都會在吸吮中尋求慰藉。想必 Sam也在以此自娛。最後丈夫實在不耐煩了 ,要我下狠勁兒拔開。這下小人兒不幹了 ,哇哇大哭。丈夫抱著他 ,餵了他一些葡萄糖水 ,又在地上蹓躂著走了幾圈。小人兒安靜下來 ,睡著了。孩子他爸把他放進小床 ,自己也熄燈睡下。可是 ,沒過多久 ,小人兒又哇哇哭叫起來。孩子他爸立馬兒起身 ,跑到小床邊 ,輕輕地搖動小床。小人兒繼續大聲哭叫 ,於是爸爸把他抱起來 ,拍著 ,哄著。不一會兒 ,小人兒又睡著了 ,爸爸又把他放下來 ,但這次沒有馬上離開 ,而是候在小床邊。果然,不到五分鐘的時間 ,小人兒再次醒來哭叫 ,爸爸只得再次抱起來哄。如此折騰幾次之後 ,孩子他爸認為可能是尿布髒了 ,於是手忙腳亂地打開襁褓 ,檢查一番。尿倒是有 ,但沒有拉屎。還是換一塊吧。換完後又費了好大工夫把他包好。這期間小人兒不屈不撓地哭叫著 ,嗓音洪亮底氣十足地哭叫著 ,而且手腳揮舞著,好像要打人似的。這時是半夜兩點鐘 ,其他病房的人早就安寢了 ,我倆急出一身汗來 ,既怕孩子哭壞了 ,又怕鬧醒別人。我問丈夫 :「他是餓了吧 ? 」丈夫很堅決地說 :「不會的 ,書上說了 ,新生兒頭三天都不會餓的。再說我已經餵了他 10毫升葡萄糖水 ,他不應該餓。 」我又問 :「那他幹嘛這麼哭呢 ? 」 丈夫也著急 :「我也不知道啊 ! 」孩子長久的哭聲引來了值班的護士小姐 ,她進來看了看 ,說,「他餓了。 」丈夫不解 :「我餵了他葡萄糖水啊 ! 」護士笑笑 ,說:「他這麼哭 ,就是餓了 ,再喂喂他吧。小傢伙人不大 ,嗓門倒不小。 」護士小姐走後 ,我和丈夫發生了有關孩子的第一次衝突 :「我不是說了嗎 ,他餓了 ,你幹嗎不喂他 ? 」「我怎麼沒喂他 ?不是給他葡萄糖水了嗎 ? 」「那麼細個針管兒 ,能喂他多少 ?他在我肚子里時那麼能吃,出生了反倒胃口變小了 ? 」丈夫一臉的怨氣 :「書上都說他頭三天不應該餓 ! 」我簡直有些惡狠狠 :「去那些書的吧 !它們又不認識我兒子! Sam在我肚子里九個月 ,天天好吃好喝 ,沒挨過一分鐘的餓。生出來了 ,倒要被他爸爸給餓死 !這叫什麼事兒 !你趕緊給他沖奶粉 ,喂他 ! 」孩子他爸不敢再猶豫 ,急忙去沖奶粉。我們又讓孩子吸吮一會兒我的乳頭 ,再喂他奶嘴。這樣做 ,給他一種印象 ,就是必須努力吸吮才能得到食物。如果一上來就給奶瓶 ,不僅可能造成「乳頭混淆」 ,而且奶瓶里的奶流出來的太順暢 ,以後他會拒絕吃母乳的。小人兒咕嘰咕嘰吞咽下去幾乎 50毫升奶粉 ,睡了。4開始的開始凡是見過餵奶媽媽的人 ,都會覺得給孩子餵奶 ,是一件不費吹灰之力的事情。你看她們 ,一邊說著話吃著飯 ,一邊撩起衣襟,把孩子放到胸前 ,多麼自如多麼嫻熟 ,好像喂母乳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就連醫護人員有時都會有這樣的錯覺 ,似乎只要把產婦和寶寶放到一起 ,她倆就能配合默契 ,乳汁橫流 ,寶寶添膘。可是一旦落到自己身上 ,許多新媽媽們卻發現 ,沒有任何一樣事情是自然而成的。首先 ,無論你怎樣努力 ,都無法讓寶寶叼住奶頭 ,更不用提吸吮了。孩子急得哇哇叫 ,你急得一身汗 ,過不了多會兒你們倆都涕泗滂沱。其次 ,你喝了好多豬蹄湯、鯽魚湯等等傳說中下奶的湯水 ,增加不少脂肪 ,卻不見一滴奶下來。這時 ,旁邊家裡人看不下去了 ,一聲「算了吧 ,你沒有奶 ,還是給孩子吃奶粉吧。」即宣告你作為母親的最基本功用的失敗。今後你再見到那些嫻熟自如哺喂母乳的媽媽們 ,只能尷尬地說一句,「唉 ,我當初沒有奶。 」北京和睦家醫院美國助產士喬伊的一句名言就是 ,「每一個女人都是一頭母牛 ,都有奶。」就看你是否掌握下奶的幾點要素 :早早開始如果條件允許 ,孩子剛一出生 ,就抱到懷裡讓她吸吮你的乳 頭。新生兒在出生後有 45分鐘的時間 ,十分安靜而又警覺 ,直視父母的臉 ,並且對說話聲做出反應。出生後 20分鐘~30分鐘之間 ,新生兒的吸吮反射最為強烈。在出生後的第一個小時里 ,大多數寶寶們都準備好了、甚至急於吃到媽媽的奶頭。如果錯過了這個黃金時間 ,寶寶的吸吮反射在今後的一天半之內會有所減弱。早早的吸吮 ,對於寶寶和產婦都有很多好處。吸吮幫助消除寶寶在分娩過程中承受的緊張 ,幫助寶寶適應新環境。吸吮有助於宮縮 ,有利於胎盤的分娩以及產後恢復。和寶寶同室相處母乳餵養是需要你和寶寶兩個人一起進行的事業。要是你和寶寶分離 ,還怎麼餵奶呢 ?無論你喝多少湯 ,如果寶寶不頻繁地吸吮你的奶頭 ,還是於事無濟。最理想的情況是媽媽和寶寶同室相處 ,不必依靠護士定時定點地把孩子抱過來 ,而是想什麼時候餵奶就什麼時候喂。母乳餵養的基本原則之一就是按需餵養 ,只要孩子一哭 ,媽媽馬上就可以把孩子抱到懷裡餵奶。而且也可以保證孩子吸吮的只是母乳 ,不是什麼別的添加物。刻苦練習、頻繁吸吮大多數新媽媽和新生兒都需要學習成功母乳餵養的技巧 :正確的哺乳姿勢 ( positioning)和正確的銜乳方式 ( latch -on )。並且在一開始 ,母子倆要經過一番磨合 ,才能達到默契自如。就把奶下來之前的餵養當做練習吧 ,不要擔心孩子得不到養分。首先 ,你的奶是根據孩子的需要而生產的 ,新生兒在頭幾天需要很少 ,他們小小的胃承受不了太多的食品。其次 ,即使你看不到有明顯的乳汁分泌出來 ,你的乳房其實在分泌初乳 ,裡邊含有豐富的抗體 ,是給寶寶的天然預防針 ,所以一定要讓寶寶吃上。寶寶的吸吮 ,刺激你體內泌乳素和催產素這兩種激素的分泌,這兩種激素繼而敦促你乳房內的腺體生產母乳。因此 ,頻繁的吸吮有助於乳汁的分泌。吸吮的越勤 ,乳汁分泌的越旺盛。拒絕奶瓶有些醫院為解脫醫護人員的負擔 ,按常規給新生兒喂葡萄糖水;有些父母或者老人急於平息孩子的哭聲 ,給孩子餵奶粉。這些都會破壞母親喂母乳的努力。添加物會滿足孩子的胃口以及吸吮要求 ,使得孩子更想睡覺 ,而不是吃媽媽的奶。吸吮母乳是一件比較費勁的活動 ,而吸吮奶嘴卻會很容易地吃到東西。一旦寶寶適應了奶嘴的輕而易舉 ,就不再願意花費力氣去吸吮媽媽的奶頭。吸吮頻率的降低、吸吮時間的減少 ,都會導致乳汁分泌不順暢,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如果在特殊情況下 (新生兒脫水或低血糖 ),必須喂添加物,一定要讓寶寶先吸吮媽媽的奶頭 ,然後再喂糖水或奶粉。最好不用奶瓶 ,而是用小勺或者針管。要給寶寶培養成習慣 ,就是必須經過吸吮的努力 ,才能吃到東西。耐心等待、持之以恆沒有任何一對母子是在第一天就順利地建立起成功的母乳餵養關係。寶寶肯定是初出茅廬 ,你大概也是一點兒經驗都沒有的新手。你們倆都需要學習 ,學習的過程中需要耐心。一般來說 ,成功地產奶 ,需要三到七天的時間。在母子的供需關係達到默契之前 ,肯定會經歷一些困難與錯誤。不要著急 ,不要氣餒 ,堅持下去 ,堅持就是勝利。而且要記住 ,如果分娩過程不很順利 ,下奶的過程可能就會更加緩慢。尤其如果分娩過程中使用了麻藥 ,產婦和新生兒都昏昏欲睡 ,沒有精力去學習母乳餵養的藝術 ,那就睡足了再說吧。保持冷靜、心情舒暢對於一個新手媽媽 ,這是說起來容易 ,做起來難。尤其中國的產婦 ,產後環境十分不如人意。往往是七八個產婦和新生兒一間屋子 ,病房裡人來人往 ,鬧哄哄亂糟糟 ,令人無法平靜。中國又有老人越俎代庖照顧新生兒的傳統 ,使得一些媽媽雖然有決心喂母乳 ,卻苦於沒有權利決定孩子的起居。但是 ,保持心情舒暢 ,對於成功母乳餵養至關重要。焦慮會妨礙乳汁的泌出 ,也就是說 ,即使你的身體生產了母乳 ,如果你不放鬆 ,乳汁就不會流出來。因此 ,最好在產前就取得家裡人對於母乳餵養的理解和支持 ,在產後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努力。盡量放鬆 ,保持心情愉快。「萬事開頭難」。每一個成功喂母乳的媽媽 ,都或多或少經歷過初始階段的各種困難。恆心、耐心和信心這些精神因素 ,比多少魚湯骨頭湯都更起作用。一旦渡過了最初的難關 ,奶下來之後 ,當你懷中抱著溫暖的小人兒 ,你心中千絲萬縷的母愛化作香甜濡熱的乳汁 ,奔涌而出,輸送進寶寶著急的小嘴中 ;當你感覺到小寶寶急促的吸吮 ,聽到他響亮的吞咽 ,看到他的小臉因為這樣貼近媽媽的身體而流露出無比舒適無比幸福的表情 ,你心中的感覺啊 ,用我的一位當了媽媽的朋友的話來說 ,「就好比在天堂一樣。 」 5奶下來了兒子出生後第二天 ,整整一夜 ,我都能感覺到我的乳房在逐漸膨脹。到了早晨 ,我的胸前彷彿垂著兩隻鉛袋 ,外邊沉甸甸 ,裡邊漲疼漲疼的。又是一番掙紮下床後 ,我挪到衛生間洗漱換衣服。脫下睡衣,我被鏡子里的景象驚呆了 :我竟然在一夜之間變成了超級波霸!我輕輕按了按鼓脹的乳房 ,一股半透明的液體從乳頭流下來。我的奶下來了 !才第三天 ,我的奶就下來了 ,這真叫我喜出望外 !我原本做好了艱苦奮鬥七天的精神準備 ,此時頓覺下奶實在容易 !我幾乎是大踏步衝出衛生間 ,身體的痛楚此刻已經拋到腦後,忙不迭地爬上床側躺下 ,讓丈夫把孩子抱過來躺在我身邊 ,把奶頭送進他嘴中。小人兒用力吸吮著 ,喉嚨間咕咚咕咚地吞咽著,沒幾下又撒開嘴哭起來。我吃了一驚 ,以為出了什麼問題。仔細看看 ,原來是奶流量過於迅猛 ,孩子來不及吞咽 ,張開嘴著急哭叫。而我另一側的乳頭也在以同樣迅猛的氣勢向外溢奶 ,衣服很快就被浸濕了。我原來一直擔心有沒有奶的問題 ,此刻面臨的卻是相反的情況,不禁手忙腳亂起來。又扯紙巾又抓毛巾 ,擦了這頭顧不得那頭,床單、被單、衣服都浸透了奶 ,最後想了個笨辦法 ,一邊乳房喂孩子 ,另外一邊用一隻茶杯接著漏奶。好在病房室溫高 ,如 此敞胸露懷也不會凍著我。徐大夫來查房時 ,我正在給孩子餵奶。她看看我 ,問:「奶下來了沒有 ?」我無比自豪無比幸福地回答她 :「下來啦 !今天早晨下的奶 !夠快的吧 」本以為徐大夫會高興地祝賀我 ,但她只是淡淡地「哦」了一聲 ,讓我感到有點兒失望。想必是我自己興奮過了頭 ,認定全世界都應該為我歡呼雀躍 ,而實際上在徐大夫們看來 ,產婦下奶是最自然不過的事了 ,沒什麼可特殊慶賀的。不過也有讓徐大夫眼睛放光的事。她照常規按了按我的腹腔,立刻高興地對旁邊隨從的實習大夫們說 :「你們看 ,她的子宮復原得很快 ,已經在臍下三指。主要因為這兩天孩子吸她奶頭吸得比較勤 ,子宮收縮得很好。」實習大夫們輪流摸了摸我這個模範肚子。徐大夫臨走前對我說 :「有奶就更好 ,孩子吃奶吃得越多 ,你的子宮收縮得就越好。 」來查房的兒科大夫看見我用茶杯接漏奶 ,指點我說 :「你不必這麼費勁兒 ,用手按一按奶頭 ,奶就憋回去了。」說著還伸手示範了一下。「我以前餵奶時另一邊也漏 ,我就按著奶頭 ,很管用。 」我照她說的做 ,漏奶只停止幾秒鐘 ,而後又洶湧澎湃地溢出來。我只好繼續用茶杯 ,後來換成奶瓶。那一天我一次又一次地把孩子摟在我胸前 ,用我豐盛的乳汁哺育他。當我的身體溫暖著他小小的軀體 ,我溫熱的乳汁汩汩地流入他的喉嚨 ,他細嫩的臉蛋兒貼著我的胸前 ,柔軟的毛髮撫摸著我的肌膚 ,我深切地體會到書中所說的一切 ,即母乳不僅僅是大自然給予人類生命伊始的最佳物質食糧 ,也是母親給予嬰兒的最佳精神食糧。孩子通過與母親身體的親密接觸 ,通過對乳汁的吸收 ,來獲得他生命中第一安全感 ,建立起他人生中最最重要的感情基礎 :愛。不幸的是 ,我還沒有來得及細細體味母乳餵養的快樂 ,就遇到了一個令我痛楚萬分的障礙。由於我過於積極地讓孩子吸吮我的奶頭 ,而忽略了餵奶姿勢 ,孩子干吸的時間又過長 ,我沒有及時中斷 ,以至於造成我的乳頭嚴重皸裂。隨著孩子吃奶次數與時間的增多 ,我的疼痛也愈加強烈。到了晚上 ,已是痛不可支。每一次 Sam叼上我的奶頭 ,我都會痛得慘叫一聲。對於這種情況 ,我倒還有一點兒思想準備。我的幾位初為人母的女友都曾警告過我 ,因為她們在餵奶伊始也都經歷過不同原因的疼痛。只是在生產之前 ,我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想像到 ,這會是怎樣一種鑽心的痛楚 :好似千萬把鋒利的鋼針扎在我身體最敏感最柔軟的地方 ,疼得我渾身發抖 ,直冒冷汗。丈夫看我如此受罪 ,恨不能立時生出一對乳房來替我餵奶。想來想去不知道該怎麼辦 ,於是打電話給丹丹 ,她四個月前剛生了孩子 ,一直在餵奶。我們倆都記得丹丹曾說她一開始也疼過。丹丹在電話里說 ,她一開始奶沒有下來時 ,孩子嘬得太用勁 ,把她痛壞了。「奶來了之後 ,也還是疼。有一次餵奶 ,我都痛昏過去了 ! 」我問她後來怎麼好的。「後來 Hugh把一隻血塊吸出來了 ,我也就好了。前後大概一共疼了一個星期吧 ! 」一個星期 ,好,有希望 ,我能忍。丹丹建議我每次喂完奶 ,再擠出一點兒來抹在奶頭上 ,自然風乾。「醫生對我說奶裡邊有治療傷口的成分 ,你自己的奶就是最好的葯。 」我照她說的做。雖然不見效 ,但是想好轉之前肯定會再嚴重一下。忍著吧 ,看見小人兒吃得那麼起勁兒 ,有什麼疼忍不住呢?一個星期很快就會過去的。國際母乳會的資料和專家都一再強調 ,哺乳應該是一件舒服的活動 ,如果發生痛苦 ,肯定是出了什麼問題。找到根源 ,解決問題 ,就能消除痛苦。我當時乳頭嚴重皸裂的根源在於哺乳姿勢不正確 ,為了避免其他讀者重蹈我的覆轍 ,這裡給大家列舉出來正確的哺乳姿勢 :正確的哺乳方式要點媽媽要坐舒服了 :全身的肌肉要放鬆 ,腰後、肘下、懷中都要墊好枕頭。如果坐在椅子上 ,踩一隻腳凳 ,將膝蓋提高。如果坐在床上 ,就用枕頭墊在膝蓋下。不要前傾身體將奶頭送進孩子嘴裡 ,而是利用枕頭將孩子擁抱到你胸前。寶寶要躺舒服了 :橫躺在你懷裡 ,整個身體對著你的身體 ,臉對著你的乳房。注意寶寶不應該扭轉頭和脖子來找奶頭 ,他的頭應該枕在你的前臂或者肘窩裡 ,你的前臂托住他的背 ,你的手托住他的屁股或者腿。將乳房提供給寶寶 :用另外一隻手握住乳房 ,拇指在上方 ,另外四隻手指頭捧住下方 ,形成一個 C字。注意手指頭要離開乳暈一段距離。鼓勵寶寶正確地銜住乳房 :用乳頭逗引寶寶的下唇 ,或者 ,如果寶寶的臉轉向另一邊 ,輕輕地划過他的臉頰 ,覓食的本能會令寶寶轉頭向你。再次逗引他的下唇 ,輕聲鼓勵寶寶張大嘴。等到寶寶嘴張得最大時 ,迅速地摟緊他 ,讓他來含住乳頭。乳頭應該長驅直入他的嘴裡 ,壓在他舌頭上方 ,乳暈也至少應含入 1英寸 (2.5厘米 )。他的鼻尖應該碰到你的乳房。即使你們貼得很近,他也不會呼吸困難 ;嬰兒的鼻子向上翹 ,鼻孔沖外 ,因此他們吃母乳時可以順暢呼吸。他的下巴也應碰到你的乳房 ,他的嘴 唇應該呈外翻形狀。你可能要試幾次才成功 ,如果寶寶不耐煩 ,暫時停下來 ,待到寶寶平靜下來再試。含住乳暈 :寶寶不僅要含住你的乳頭 ,更重要的是 ,要含住大部分的乳暈 ,你的乳頭應該完全越過寶寶的牙床。僅僅吸吮乳頭不僅不會使寶寶吃到奶 ,而且會引起乳頭皸裂。正確的姿勢有助於寶寶擠壓乳暈下的輸奶管 ,以獲取大量乳汁。一旦發現寶寶的銜乳方式不對 ,應該用小手指伸進寶寶下唇和乳房之間 ,斷開銜接 ,重新來。有效的吸吮方式 :注意寶寶應該吸吮你的乳暈 ,而不是他的舌頭或下唇。如果發現寶寶的下唇窩在嘴裡 ,可以用手輕輕撥弄他的下巴和嘴 ,將下唇釋放出來。寶寶吸吮的 ,應該是你的乳暈,這樣才能有效地刺激乳腺分泌乳汁。協助寶寶的呼吸 :寶寶的下頦應該緊貼你的乳房 ,鼻子輕輕地碰到你的乳房。這樣他的呼吸還是很通暢。如果你的乳房阻擋了他的鼻孔 ,可以試著輕輕按下乳房 ,協助寶寶呼吸。母親要多攝取液體 :每次餵奶之前以及中間 ,最好喝一杯水、果汁或其他有益液體 ,有助於乳汁的充盈 ,免得母親自身脫水。按需餵奶、多喂、勤喂 :在奶下來後的最初一段時期 ,平均每 24小時至少哺乳 8次~10次。真正的奶是在寶寶出生 2天~5天之內下來 ,其決定因素包括這是否是第一個孩子、分娩過程帶來的疲憊感、寶寶是否很快掌握正確的吸吮技巧以及他是否頻繁而且有效地吸吮。直到奶下來,寶寶吃到的是初乳 ,富含蛋白質、免疫因子以及其他對新生兒有利的成分。大約一周之內母乳處於過渡時期 , 10天~14天後母乳就成熟了。6包皮環切術孩子出生之前 ,我和丈夫一致同意 ,如果是男孩 ,就要求醫生給他做包皮環切術。因為在他將要成長的兩個國家— ——美國和紐西蘭 ,大多數男孩子都是割過包皮的 ,孩子上學期間會在諸多運動場合中集體更衣 ,如果他在這種情況下暴露自己生理上的與眾不同 ,可能由此產生隔離感與自卑。況且 ,我們相信割過包皮的生殖器更加衛生 ,也不易患病。只是在中國 ,新生兒包皮環切術不很常見。我在孕後期諮詢產科大夫時 ,她還好奇地問我是不是宗教的緣故 ,因為曾經有穆斯林國家的產婦要求他們做這個手術。按常規 ,包皮環切術應該在孩子出生後第二天進行。但 Sam是星期五出生的 ,只好等到星期一再割包皮。星期一早上 , Sam醒來後要吃奶。我剛剛把他放到我胸前 ,徐大夫來查房 ,見狀告訴我先不要給他餵奶 ,以免待會兒做手術時嘔吐。我們只好讓他餓著。可是孩子這麼小 ,哪裡懂得忍飢挨餓,吃不上奶簡直是要了他的命 ,使足了勁兒哭叫著 ,我們只能十分痛苦地聽著。抱起來哄哄 ,他睡一會兒 ,而後又餓醒了扯著脖子哭。而且只能是爸爸哄 ,如果我抱他起來 ,他聞到我身上的奶味兒 ,小嘴兒一歪一歪的 ,小腦袋晃來晃去 ,焦急地尋找著他的飯碗 ,那可憐相實在讓我們看不下去。就這麼熬著 ,怎麼也等不來大夫叫他去手術。護士進來問去不去洗澡 ,我們想做完手術大概洗不了澡了 ,還是洗了吧。丈夫和護士推著哇哇叫的小人兒走了 ,過不多久又哇哇地回來了。好容易挨到大夫來接孩子去手術 , Sam已經餓了兩個多小時。臨行前我們按要求把一團蘸著葡萄糖水的棉球塞到奶瓶的奶嘴裡 ,待會兒手術時就讓 Sam吸吮這個奶嘴以減輕痛苦。這麼小的孩子 ,不能實施麻醉 ,會出生命危險。大夫們說新生兒對疼痛不很敏感 ,嘬嘬甜水兒就能矇混過去。丈夫陪著孩子跟著大夫去了 ,我留在房間里等候。我等了有整整一個世紀那麼長的時間。可是醫院那個破鍾說我只等了一個多小時。當我六神無主坐卧不寧準備違反醫囑衝上樓營救孩子時 ,徐大夫們推著小人兒回來了。小人兒一定是哭累了 ,這時居然睡著了,把他放到我胸前他也沒反應 ,只好放他回床里繼續睡。徐大夫說 ,「虧得做了這個手術 !這孩子包皮過長 ,我切了整整一公分下來。 」一公分對於身長只有 52公分的小人兒來說不啻是一大塊肉 ,這麼活活地切下來 ,能不遭罪嗎 ?小人兒那紅腫的雞雞上蓋著一塊棉紗 ,看上去很不好受。大夫說新生兒的癒合能力很強 ,創口不用上藥 ,現在塗的是醫用凡士林 ,但從第二天起 ,僅用消毒棉棍蘸著生理鹽水擦擦 ,不要讓尿液污染弄濕就行。盡量不要讓他戴尿片 ,要讓創口見空氣 ,保持乾燥。說起來容易 ,做起來難。小人兒一會兒一泡尿 ,棉紗一濕就得趕緊換。大夫們都說不要戴尿片 ,把尿片鋪在身下。可是男孩子撒尿是噴泉式的 ,根本不會朝下方的尿片對齊。雞雞上毫無遮攔,小床里就一片汪洋 ,換衣服、換被褥 ,一陣忙亂。餵奶的時候又必須給他戴好尿片 ,以免把我的病床也尿濕了。小人兒本來就不舒服 ,這麼折騰他簡直煩透了 ,哇哇的抗議聲不絕於耳。儘管大夫們堅信新生兒沒有多少痛感 ,據我們自己觀察 , Sam還是很疼的。他這一天的哭聲和前兩天有所不同 ,不僅僅是 飢餓 ,而且添上煩躁和憤怒。為減緩痛苦 ,他頻繁地吃奶 ,但往往叼上奶頭之後又因為奶流量過大而不斷地鬆開口哭兩聲 ,再接著吃。他吸吮的力量特別大 ,簡直像一匹小餓狼一樣。如此反覆折磨我的乳頭 ,每況愈下 ,我的叫聲一次比一次更慘烈 ,身上因疼痛而冒的虛汗一直沒有干過。可是我更聽不得小人兒的哭聲。他一哭起來 ,就好像有人用刀子在剜我心尖尖上的肉 ,就迫不及待地要把他抱在懷裡安撫他。想像著他的疼痛 ,看著恐怖的創口 ,不知道多少天才能癒合,我們夫婦倆一陣一陣地心焦。7三個人的世界從 Sam出生第二天開始 ,就不斷有朋友來探訪。到第三天晚上 ,房間里已經擺滿了大家送來的鮮花。每一個來看望我們的人都會問一個問題 :「你們家阿姨呢 ?怎麼沒來幫忙 ? 」我們的回答讓他們很吃驚 :「我們家阿姨這幾天放假 ,在家休息呢。 」其實也不完全正確。姚阿姨每天都來 ,只是送一頓午飯而已。我們沒有讓她在病房裡停留 ,儘管她特別想幫我們做事。我住的是協和醫院特需病房的套間 ,大約 40平米 ,帶一個衛生間。我睡病床 ,小傢伙睡小床 ,丈夫在外間搭一張摺疊床。加上沙發、桌子、椅子、茶几、餐桌、葯車、冰箱 ,房間里滿滿當當 ,幾乎轉不開身。每天從清晨到晚上 ,病房裡人來人往 ,川流不息 :早上有護士來給我清洗、量體溫 ;另外一個護士來給孩子量體溫 ,有時還要給他取血查血項 ;配餐師來送早餐 ;上午 8點徐大夫來查房 ,然後有護士來給我的傷口換藥 ;兒科大夫來查房 ,看看小傢伙怎麼樣 ;後勤人員送來乾淨衣衫 ,我要換上 ,她們還要換我的床單和被罩 ;清潔工進來打掃房間 ;護士又來帶走小人兒去洗澡 ;等等。轉眼間到了午飯時間 ,下午我們都睡一覺 ,晚飯後又是量體溫、清洗。這一天中間還要給孩子無數次地換尿布、餵奶 ,簡直忙得昏天黑地。而且不知什麼時候就會有朋友敲門進來看孩子、看我、祝賀、驚嘆、聊天。如此 ,我們一家三口單獨相處的時間就少得可憐 ,我們怎麼還會再讓一個外人陪著我們瞎轉悠呢 ?再說 ,阿姨能做些什麼是我們自己做不了的呢 ?況且 ,剛剛生下來的孩子 ,我們說什麼也不放心讓別人抱 !這個病房是我們一家三口人的第一個小小世界 ,我們每天忙著照看我們的小生命 ,欣賞他 ,膜拜他 ,觀察他 ,他每一個小動作、每一聲啼哭、每一個表情 ,都讓我們一驚一喜 ,都讓我們忙碌不已。我們三人血肉相連、息息相關 ,像捏在一起的泥塑 ,分都分不開。姚阿姨來了 ,插不上手啊 !不過我也知道 ,我住的是特別病房。普通病房裡的產婦就沒有我這樣優越的條件。丈夫陪 Sam做包皮環切術時路過產科普通病房 ,看到的景象令他不可思議 :八名產婦和八個新生兒住在一個病房裡 ,加上陪住或探視的家屬 ,烏央烏央亂糟糟鬧哄哄。丈夫說他不能想像產婦如何在眾目睽睽之下更衣、清洗、方便、餵奶 ,又怎能在這種環境里休息得好。還有兩件事讓他感到新鮮 :普通病房裡有幾位剖腹產的產婦 ,本應下地活動了 ,可是因為怕疼 ,賴在床上不起來。查房的大夫怎麼說都說不動 ,急了就大聲呵斥她們。「那兩個大夫簡直就是在逼那些產婦下床 ,」丈夫形容說 ,「有人掙扎著起來 ,可是還有些人死活也不肯動一動。 」「那誰在照顧她們的孩子呢 ?」我問他。「孩子祖父輩的老人唄 ! 」另外一件新鮮事兒是 ,病房外邊站著一群男人 ,大概是病房裡某個產婦要方便了 ,就把男士們都請出來。男人們圍著一個新爸爸問長問短 ,他妻子是剖腹產 ,問他刀口是橫切豎切 ,有多長,這個當丈夫的居然一律不知。「丈夫當成這個樣子 ,也太奇怪了點兒 !」丈夫感嘆道。我心裡暗暗說 ,你奇怪人家 ,人家還覺得你奇怪呢 !這幾天老有護士跟我講 ,哎呀你丈夫真棒唉 ,對你那麼照顧 ,對孩子那麼細心 ,什麼都肯做 ,你好幸運哦 !我聽了還直納悶 ,當丈夫的對老婆孩子不好 ,要他做甚 ?護士們說 :「我們在這病房裡工作,見得多了 ,你丈夫就是跟別人不一樣。我們都說 ,看人家老外丈夫 ,多模範 ! 」 Sam出生後第三天 ,我看丈夫忙得實在疲倦 ,就打發他回家取些東西 ,趁便出去呼吸呼吸新鮮空氣 ,換換環境。我把姚阿姨叫過來陪我兩個小時 ,她把她的外甥女也帶來了。這姑娘剛做母親不久 ,孩子一歲多 ,特別想來看看我的孩子。年輕的媽媽顯然非常喜歡小孩兒 ,對 Sam左看右看沒有夠 ,當時小傢伙正在睡覺,她乾脆搬了只凳子坐在小床邊 ,目不轉睛地看著他。英語有一句話 ,形容一個人睡得香甜安穩 ,叫做「睡得像個嬰兒」。我猜測這句話是一個沒有孩子的人創造出來的 ,因為 嬰兒的睡眠絕沒有人們想像那樣安穩。 Sam睡覺時經常抻腰綳勁,嘴裡還哼哼嘰嘰的 ,有時甚至小臉兒一皺 ,小嘴兒一歪 ,小哭一兩嗓子 ,再接著睡下去。姚阿姨的外甥女坐在 Sam床邊時 ,小人兒就哼嘰過幾次。每一次小人兒剛一動或一出聲 ,外甥女就伸手要抱他 ,我慌忙制止她。我對她說 ,孩子不一定是要醒 ,我們最好等等看 ,等他真的連續哭出聲來 ,確實是醒了 ,需要我們抱時 ,再抱他。如果他一動一哼哼你就抱他 ,那他不該醒時也被你弄醒了。打斷了他的睡眠 ,他會很不高興的 ,那樣對他的身心都不利。久而久之 ,他的睡眠規律就被破壞掉 ,長大後也會有睡眠障礙。再者 ,哭是他表達自己的方式 ,我們要讓他哭出來 ,細心聽一聽 ,觀察他到底需要什麼。不要他哭出來 ,抱得太快 ,就會抑制他表達自己的願望和能力。外甥女聽著我的宏論 ,好像在聽天方夜譚。8坐月子懷孕後期我曾參加過一次葆嬰公司舉辦的講座 ,北京醫院的一位產科大夫來和我們這些准媽媽們談分娩和坐月子。准媽媽們有些是自己來的 ,有些是和丈夫一起來的 ,還有些是跟自己的媽媽來的。一位由媽媽陪著來的懷孕五個月的孕婦問大夫 ,「我是夏天生產 ,坐月子時一個星期洗一次頭可以嗎 ? 」大夫看了她一會兒 ,終於弄明白她的意思是一個星期洗一次頭算不算過於頻繁。「夏天一個星期才洗一次頭 ,」大夫問道 ,「你自己不覺得臟嗎 ? 」因為剖腹產 ,我必須在醫院住滿一周。一個星期後 ,我的傷口拆了線 ,帶著孩子回了家。第一件事就是痛痛快快地洗個澡。為防傷口感染 ,拆線前不能洗澡。整整一個星期不洗澡 ,對於已經習慣每天洗澡的我來說,簡直就是磨難。產後我每天大量出汗 ,這是我的身體在以這種方式來排解孕期體內所積蓄的液體。每天我都泡在自己的汗水裡,兼之奶量過盛 ,衣衫盡透。奶腥味加汗酸味 ,我自己都討厭自己 ,覺得髒得不得了 ,所以一進家門就直奔衛生間 ,洗個淋漓酣暢 !而後每天都洗澡。我知道這是「坐月子」的第一大忌 ,但是不讓產婦洗澡 ,沒有任何科學道理 ,反而為細菌的滋生創造環 境,更容易發生感染 ,既危害媽媽又危害孩子。也許在衛生條件落後的農村 ,尤其在供暖不足的寒冷地區 ,不可能頻繁洗浴。在醫療知識貧瘠的過去 ,人們不懂得婦女產後身體忽而發冷忽而發熱的現象是體內荷爾蒙水平急劇下降所造成的 ,傳統觀念又最怕讓人受風著涼 ,因此不敢輕易洗澡。但是現在 ,有了先進科學的理念 ,有了方便優越的條件 ,還不洗 ,就說不過去了。不過 ,當今不洗澡的大有人在。在葆嬰授課的大夫事後和我聊天時說 ,她們醫院鼓勵產婦洗澡而且提供條件 ,但很多產婦卻受到自家老人的限制— ——媽媽和婆婆堅決不允許她們洗澡。有時同一房間的其他產婦實在受不了不洗澡產婦的臭味兒 ,向醫護人員抱怨 ,但沒有辦法 ,因為老人連窗戶都不許開 ,大家只好忍著臭。好在只有幾天 ,出了院就不必再聞下去了。回家第一天下午 ,就接到《北京青年報》記者嚴菁的電話。我的鄰居不知何時把我和丈夫的一些材料寄給了這家報社 ,推薦他們來採訪我們。嚴菁第二天 (星期六 )一早就來了 ,看見我這個月子里的產婦家裡既沒有老人也沒有阿姨幫忙 ,覺得有點兒奇怪。我告訴她我家阿姨周末不上班。她原以為月子中的我會是包布纏頭 ,裹著棉服坐在床上 ,沒想到我單衣單褲在房子里忙上忙下。本來么,我得照顧孩子 ,得給我自己和丈夫做飯。要是我卧床不起 ,誰來幹活 ?家裡暖氣很足 ,陽光充沛 ,溫度不低 ,我為什麼要裹得嚴嚴實實呢 ?又不要捂汗 ,自己出的汗夠多了。對我們的採訪一周後刊在「京城老外」專欄里。幾家電視台節目製片通過嚴菁找到我 ,要我們上電視 ,我挑選了中央電視台惟一的女性欄目「半邊天」答應下來。這期節目的主題就是「坐月子」。一個叫文清麗的作者寫了一本名為《月子》的書 ,記錄了 57名產婦坐月子的經歷和感受。「半邊天」節目就此書對作者進行訪談 ,並計劃採訪一個不按傳統坐月子的人 ,編導認為我比較合適。又是一個周末的上午 ,「半邊天」的編導蔡瑛帶著攝像師來我家拍攝。捕捉到的第一組鏡頭就是我和丈夫給孩子換尿布、洗澡。他們來得也是巧 , Sam肚臍癒合得比較慢 ,出生三個星期才脫落。那之前我們都是用濕布給他擦身 ,蔡瑛們來時 Sam在澡盆里剛剛洗了不到一周。蔡瑛看我們忙活著 ,評論了一句 :「看你拾掇孩子挺熟練的。 我說 :「天天給孩子洗 ,練出來的唄。 」她問 :「有不少新媽媽請阿姨或護士來幫助料理孩子的基本起居 ,為什麼你們要自己動手 ? 」我回答她 :「這種事么 ,總得自己做吧。哪能當父母的不會給孩子洗澡穿衣服呢 ! 」她說 :「這些人請別人來幫忙 ,是因為自己不知道怎麼弄。 」我說 :「誰又是一開始就什麼都會呢 ?練習練習就行了 ,熟能生巧么。這又不是什麼特別難學的事。一切都讓別人代勞了 ,做父母的哪裡還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跟孩子交流呢 怎麼能跟他建立感情聯絡呢 ?時間長了 ,這孩子還是你自己的嗎 ?不成了別人的孩子 ? 」蔡瑛添上一句 :「你們也願意自己動手 ,喜歡自己做。 」把孩子侍弄好 ,他睡著後 ,我身上插著話筒 ,坐在攝像機前,接受蔡瑛的採訪。蔡瑛說很多產婦是真的「坐」月子 ,坐在床上不挪窩 ,孩子交給保姆或家裡老人來照看 ,問我怎麼看這個現象。我告訴她 ,我母親四年前去世了 ,我婆婆遠在紐西蘭 ,而且也沒有伺候兒媳坐月子的傳統。再說 ,即使家裡有老人 ,我也不會叫她們來忙活 ,我坐在床上等著別人伺候我。既然生下孩子 ,就要自己撫養 ,這是我不容推卸的責任。如果我不做到從一開始就親手料理他的吃喝拉撒睡 ,我就不會透徹地了解他 ,他也不會信任我、跟我建立最親密的關係。成功教養孩子的首要前提是家長對孩子了如指掌 ,這個了解是從襁褓期開始的。我在《和孩子劃清界限》一書中說過這樣一段話 :一提起母親對孩子的照料 ,大家往往更多地聯想到做母親的辛勞。其實當寶寶依偎在媽媽懷裡時 ,很難說誰得到了更多的歡樂 ,心靈的滿足是雙向的。換洗尿片、餵奶喂飯、洗涮哄睡 ,種種瑣碎之中,培養出相依相戀、接納讚賞、互相歸屬的感情。所以我們不能輕視餵養換洗等等瑣碎雜事 ,因為它們是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關鍵途徑 ,而良好的親子關係 ,是成功教養孩子的重要基礎。換句大白話說 ,誰照料寶寶 ,寶寶就跟誰親 ,就聽誰的話。因為他知道 ,對於這個人來說 ,他最重要 ,而這個人對他來說 ,也最重要。又想偷懶不幹活 ,又想不勞而獲 ,天下可沒有這麼現成的午餐 !英國心理學家瓊·弗里曼指出 :「新生兒最重要的精神發育組成部分是他的社會交往生活..每天的照料、洗理、餵養派生出至關重要的心理意義 ,就是開發父母與寶寶的關係。父母可以運用這種照料來幫助寶寶成長為一個有能力的兒童。「母親是嬰兒的第一名聯絡員 ,是新生兒與外界之間的鏈接。幫助寶寶在社會中獲得自己的位置 ,是父母的職責 ,這個職責從分娩那一瞬間就開始了。這是智力活動的開始 ,父母和孩子都無可避免地受到其發展方式的影響。 」 (《如何培養聰明寶寶》 )也就是說 ,父母對嬰兒的照料 ,實際上是小寶寶社交活動的開端。父母跟嬰兒進行多少交流、形成什麼樣的關係 ,對寶寶的精神發育、智力開發以及個性形成都起著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兒童發展心理學家們觀察到 ,母親跟孩子越親近 ,孩子的哭鬧越少,對外界的反應也越積極 ,在學習新的知識、掌握新的技能方面也更加輕鬆。如此看來 ,對孩子的悉心照料必須由我這個當母 親的來親自承擔 ,我怎麼能推給別人完成呢 ?蔡瑛告訴我 ,在調查月子里的女人心態過程中 ,她發現有些產婦「賴」在床上 ,是因為覺得孩子生出來了 ,自己的歷史使命也完成了 ,於是以「功臣」自居 ,撒撒嬌 ,心安理得地接受別人的服侍 ,認為那是自己掙到的獎賞 ,該自己休息休息 ,放鬆放鬆了。我聽著覺得新鮮。生孩子怎麼會是使命的完成呢 ?應該是一場漫長而艱巨的任務的初始啊 !萬里長征剛剛邁出第一步 ,鬆懈不得。把一個無辜的小生命扔到世界上 ,扔給別人「你們替我養著吧 !」是一種多麼自私、多麼不負責任的行為啊 !生孩子這一事件對於我來說 ,意味著好戲剛剛開始 ,我熱切地期盼著和我的小寶寶分享生命的快樂 !至於傳統的月子中的女人不能幹活、不能碰涼水、不能吃生冷等等禁忌 ,以及月子病什麼的 ,我一概不相信。生命在於運動,總卧在床上會讓人變得慵懶 ,會讓肌肉骨骼變得鬆懈脆弱。所謂「月子病」的說法其實不堪一擊 :任何人在床上「漚」了一個月後再出門 ,猛然增加活動量 ,肯定會生病 !更何況有些人大概生孩子前就有各種各樣的毛病。當然我並非完全忽視「月子」里自己身體的特殊需要。孕期體內荷爾蒙水平的上升是一個逐漸過程 ,一共用九個月才達到最後高度。而一旦孩子出生 ,荷爾蒙水平的下降卻是非常迅速而突然的。它影響到身體的各種代謝 ,尤其關節和腰會隱隱作痛。我特別注意不要自己搬動很重的物品 ,以免損傷關節和腰。說到保護腰和背 ,我這裡還有一個好辦法 :孩子從生下來開始,每天要換很多尿布 ,傳統的方法一般是把孩子放在床上 ,大人彎著腰給孩子換尿布。久而久之會對大人的腰、背造成損傷。特別是新生兒第一個月尿布換得最勤 ,產婦又最需要對腰部的護理。在國外有一種專門換尿布的小檯子 ,北京宜家家居店有賣 , 700多元一隻。但是我覺得一是太貴 ,二是不太實用,因為它設計的是孩子的小屁股沖著你 ,那孩子有時會在換尿布的過程中大小便 ,很容易濺你一身;再有它的下方是空的,那麼這個檯子除了換尿布之外根本做不了別用,不免有些浪費。所以我根據自己的需要和朋友提供的樣式訂做了一個 ,價錢是 450元。這裡特別要注意的是檯子的高度要與你的胯平行 ,這樣你在換尿布的時候身體處於完全直立的狀態 ,腰和背沒有負擔。我的這個檯子頂上是換尿布的地方 ,孩子的小屁股朝我的右手方向 ,下面做了四個抽屜放置嬰兒的用品 :第一個抽屜放尿片 ,第二個抽屜放衣服 ,第三個抽屜放毛巾、手絹、小被單等等,第四個抽屜放嬰兒抱帶、冬衣、涼席或蚊帳等雜物。西醫將產後六周視為產婦保養身體的關鍵時期。六個星期後,惡露完全乾凈 ,子宮完全收縮 (但宮內胎盤剝離的傷口需要更長時間才能恢復 ),荷爾蒙水平下降到孕前狀態 ,側切或剖腹產傷口也癒合得差不多了。六周後產婦去進行檢查 ,如果一切正常 ,就可以參加健身班做運動 ,也可以開始性生活並避孕。我在產後六周回到健美操課堂。9盼望天堂孩子出生一個星期後 ,我的乳頭皸裂不僅沒有見好 ,反而日益嚴重。我用盡各種辦法 ,每次喂完奶都冒著著涼的風險敞胸露懷晾著它們 ,也毫無起色。到出院回家那天 ,已經惡化到連空氣掠過時都會疼得鑽心 ,衣服都不敢穿。查閱了手頭所有書籍 ,最後決定停止餵奶 24小時 ,給傷口一個癒合的機會 ,把奶擠到奶瓶里給孩子吃。不喂孩子 ,我的奶像泉水一樣不停地向外溢。整整一天 ,我走到哪兒漏到哪兒 ,兩隻手各端著一隻奶瓶接著 ,仍有大量的奶灑到地上。那天 ,我們家 160平方米的地板可以說是用我的奶墩了一遍。樓上鄰居溶溶打電話問候我。她的女兒比 Sam早出生兩個月,但是個早產兒。臨產前我曾給她打電話 ,同她聊生育和餵奶,她也警告過我疼痛一事。我趕忙問她是怎麼處理奶頭疼痛的。「我的奶頭沒有疼過啊 !」溶溶很驚訝。「我記得你告訴我要做好忍痛的準備。」我比她還吃驚。「哎呀 ,我說的是漲奶的疼 ! 」真遺憾她沒這方面的經驗。不過她有另外的苦惱。「我得乳腺炎了 ,」溶溶說 ,「天天打針 ,疼得沒法餵奶。我女兒又是過敏體質 ,對所有市售奶粉都不接受 ,也不吃奶瓶。這兩天餓得她 ,哭得都快虛脫了。 」聽著她說話 ,我的心突然顫抖起來。那個小女娃 ,吃不到媽媽的奶 ,該有多可憐 !「我的奶多得不得了 ,我兒子根本吃不完 ,每天都要扔掉一些。你要不要 ?」我問溶溶。「那太好了 !我先去打針 ,回頭到你家來取。 」電話放下了 ,我的心卻無法放下。雖然我和溶溶未曾謀面 ,只是打過兩次電話 ,可此時我對她孩子的擔憂竟好像並不亞於她自己。我打開冰箱看看 ,裡邊還有一瓶我的奶 ,大約 80毫升。我打電話給溶溶家 ,叫她家小阿姨下樓來取。第二天一早 ,溶溶從醫院回家後給我打電話。「哎呀 ,你的奶可救了我閨女一命啊 !」溶溶誇張的聲音在電話那頭鳴響著 ,「我家小姑奶奶本來不吃奶瓶 ,昨天晚上逮著小巫阿姨的奶 ,咕咚咕咚狂咽 , 80毫升一會兒就見底兒啦 !所以我來問問 ,小巫阿姨還有剩奶沒有 ?要是還有 ,我們照單全收 ! 」小巫阿姨的奶當然有的是 ,咱閨女要吃多少儘管來拿。只是這小小的千金女實在沒福氣 ,不愛吃奶嘴 ,除非餓極了能吃下一些。我供了她幾天的奶 ,終因餵食太艱難而停止了。我倒恨不得親自給她喂 ,只是疼得連自己的孩子都顧不上 ,哪還能去接管別人的孩子 ?後來溶溶告訴我 ,另外一個鄰居試著喂她女兒,但小嬰兒對自己媽媽的奶味兒特別敏感 ,一旦發覺含的不是媽媽的奶頭 ,立刻吐出來哇哇大哭。溶溶只好拚命吃藥 ,刻苦康復,病情稍有好轉立刻接著喂孩子。遺憾的是 ,當時我對母乳餵養的方方面面十分欠缺了解 ,不知道像溶溶這樣的情況 ,完全沒有必要不讓孩子直接哺乳 ,而是恰恰相反 ,治療乳腺炎的關鍵之一就在於孩子的頻繁吸吮 ,緩解因為漲奶引起的痛楚 ,並且有助於疏通奶管 ,消除炎症 (請見書後附錄「國際母乳會小冊子之四 :乳房疼痛」 )。再接著說我自己的情況。中止餵奶 24小時後 ,傷痛略有減輕。然而只要再喂 ,就立刻皸裂 ,愈吃愈痛 ,惡性循環。好在 Sam是一個健壯的足月兒 ,我的奶質也很高 ,喂他一次可以頂四五個小時 ,所以疼痛頻率不很高。但是 Sam又是個特別能吃的小傢伙 ,每次吃得又狠又多 ,吸吮時間很長 ,因此我的疼痛周期也隨著增長。雖然餵養資料都說應該將一側吃空再換到另一側 ,我卻只能一邊最多喂 15分鐘就得換。每次漏出來的奶都收集在奶瓶里放進冰箱儲存 , 24小時之內讓孩子吃完 ,這樣又給我的傷口以緩和的機會。一天下午 ,英國女友南希來看望我和孩子。她的女兒剛剛一歲,所以有很多的育兒經驗傳授給我。在 Sam出生之前 ,南希就來視察過我的家 ,看看我是不是為新生兒準備好了一切。她給我示範為嬰兒洗澡的姿勢 ,還送我一輛嬰兒車並教我怎麼使用。這次她又詳詳細細問我 Sam的吃喝拉撒睡。光是 Sam的大便 ,我們就討論了很久 ,南希不厭其煩地讓我詳述孩子大便的次數、多少、顏色、氣味和質地。小人兒倒也爭氣 ,正說話間就拉了一泡。南希提出跟我去尿布台旁觀看 ,待我打開尿布後 ,她檢查了一眼 ,確認這是正常的吃奶娃兒拉的屎 :黃色、不臭但有點兒奶酸味兒、稀糊狀的一大攤。這樣的屎 Sam一天能拉出十多泡 ,有時甚至放個屁也帶出點兒屎來。後來我曾遇見過兩個糊塗媽媽 ,誤以為這樣頻繁的大便是自己奶不好 ,孩子吃了拉肚子 ,就給孩子斷了奶。真可惜 !的確 ,母乳兒的大便 ,是令很多新手父母焦慮不安的話題。國際母乳會出版的《母乳餵養的女性藝術》一書中這樣解釋 :每一個嬰兒排便的頻率都不相同 ,甚至同一個嬰兒的排便頻率也會從上一周到下一周產生變化。一開始 ,寶寶有可能每吃一次奶就排一次便。對於母乳餵養的孩子來說 ,這絕不是腹瀉 ,而是他得到了足夠母乳的標誌。長到六個星期以後 ,他也許一個星期只有兩到三 次豐盛的排便 ,有時甚至一周一次或更少也是正常的。頻率減少的同時 ,排便量會增加。母乳餵養的正常嬰兒在排便頻率上因人而異 ,差別很大。因為母乳中含有足夠的水分滿足嬰兒的需要 ,母乳餵養的孩子沒有便秘的憂慮。排便之間的時間間隔和便秘沒有必然聯繫。另外 ,母乳餵養嬰兒的大便和奶粉餵養嬰兒的大便不同 ,因為母乳容易消化 ,母乳寶寶的大便次數一般來說比較頻繁 ,有些寶寶一天排 10次以上。母乳寶寶的大便也比較稀 ,呈黃顏色 ,像芥末醬 ,有顆粒狀奶瓣。那天南希在我家 ,又說到我的乳頭皸裂問題。南希說她在餵養初始也經歷了同樣的痛苦。「當時疼得我 ,一邊餵奶一邊哭。」南希回憶道。我問她疼了多久。「兩個多星期吧。 」我又問她怎麼好的。「我抹了一種藥膏 ,是我的英國醫生開給我的。而且在餵奶前不必抹掉 ,對孩子沒有害處。這樣吧 ,我去英國大使館找他 ,請他從英國給你郵購一支 ,很管用的。 」臨走前 ,南希鼓勵我 :「堅持下去 ,疼總會過去的。當你不再疼的時候 ,給孩子餵奶是一種純粹的享受 ,你會感到身處天堂一樣 ! 」我急切地盼望天堂早日降臨。10母愛的感覺自豪。驕傲。幸福。興奮。成就感。這是生完孩子、初始的疲憊與不適消失之後 ,許多新媽媽的心境 ,也是我出院回家後大約三個星期內的心境。那一陣 ,我的腎上腺素分泌旺盛 ,精神飽滿 ,渾身是勁 ,雄赳赳氣昂昂。沒有大家所警告的疲倦感 ,也沒有書上長篇討論的產後抑鬱。我為自己能夠誕生一份完全獨立的小生命而自豪 ;我為生下來這麼美麗的小人兒而驕傲 ;我為擁有這樣特殊的血緣關係而幸福;我為將要親手哺育這個新生命而興奮。我渾身上下鼓鼓囊囊充滿著成就感 ,像一隻吹漲的氣球一樣。就連月子里照看孩子都基本上是我一人獨自承當 ,姚阿姨的主要任務是打掃衛生和做飯。有些我一人難以操作的比如倒洗澡水、給孩子洗澡等由她幫助我。我每天都沉浸在甜蜜之中 ,驚喜地觀察著小人兒一天一個模樣 ,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更好看 ,每一天都有新的成長新的發現令我激動不已。而我自己呢 ,也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許多。首先 ,我常常不把孩子和自己分開來稱呼。一說到孩子的什麼什麼 ,就用複數謂語「我們」 :我們要吃奶了 ,我們要睡覺了,我們會抓小鈴鐺了 ,我們會抬頭了..彷彿孩子仍在我肚子里 ,和我是一體。其次 ,我的心變得軟綿綿 ,淚腺也發達起來。任何時候都看不得聽不得有關孩子的悲劇性故事 ,看到了聽到了就會馬上聯想到那個當媽媽的心裡該有多難過 ,自己的心就會跟著顫抖起來。那一陣 ,周國平的《妞妞》正在市面上暢銷 ,許多人說他們怎麼一邊流淚一邊通宵看完它。我乾脆不去買它來看 ,在書店裡見到它就繞著走 ,我不去自找這種傷心的感覺。其實豈止有關孩子的悲劇 ,任何天災人禍都會令我浮想聯翩,想像如果這種事情今後發生在 Sam身上 ,我可怎麼還活得下去 !有時好好的 ,就會想到萬一 Sam出了什麼問題 ,我的生命將是怎樣的一團漆黑。這樣想著 ,又疑心自己是不是出什麼毛病了 ,怎麼一天到晚杞人憂天 ?以前 ,看見新生兒 ,總覺得皺皺巴巴像只小猴子 ,沒什麼好看的。現在 ,無論看見誰的孩子 ,都覺得那麼漂亮 ,那麼可愛。以前 ,看見哇哇叫的小娃娃就覺得煩的慌 ,恨不得當父母的趕緊抱走 ,別在我耳邊亂吵。現在 ,無論誰的孩子哭了 ,我都想過去抱一抱 ,哄一哄 ,生怕他哪裡不舒服 ,再哭腫了眼睛 ,哭啞了嗓子。以前 ,看見不會侍弄孩子或者對孩子態度粗暴的家長 ,只是覺得他們蠢笨或愚昧。現在 ,如果看見哪個父母對孩子惡聲惡氣,就覺得他們無比可憎可惡 ,簡直不配有孩子 !因為從小體弱多病 ,我總感覺自己不會長壽。現在卻格外在意自己的健康和安全。無論發生什麼 ,我都要好好地活下去 ,因為有這樣一個小生命在依賴我。我還特別希望自己能夠長壽一些,不是貪生 ,而是想親眼看著孩子長大成人 ,享受生命的快樂。我本來吃飯就很快 ,現在更是往嘴裡扒拉兩口 ,嚼都不嚼就往肚子里咽 ,一頓飯用不了五分鐘就能吃完一大碗飯加菜 ,心裡總想著越快吃完就能越多幾分鐘照顧孩子。如果吃飯當中孩子哭起來 ,我就撂下碗筷騰地從凳子上跳起來衝到小床邊。為這事丈夫挨過我很多呲兒 ,我總覺得他吃飯太慢吞吞 ,對孩子的哭聲反應太遲緩 ,甚至有時孩子哭了 ,他也要完成手頭的一件什麼事— ——刷牙、喝水、放音樂唱片 ,等等 ,再去抱他。我心想 ,到底男人沒有母性直覺 ,不會像當媽的那樣 ,會立馬放下手裡的東西— ——哪怕是扔碎了最貴重的唐代瓷瓶 ,也要先去抱孩子。生完孩子後 ,這個世界好像突然之間遍布危險 ,而且特別骯髒不潔。我本來就很注重環保問題 ,現在更是擔心幾十年後 ,地球是否會惡劣到不適合人類生存 ,我的孩子該怎麼辦。我對任何試圖撫摸碰觸我孩子的人都含有一些敵意 ,不知道他們是否剛剛洗過手 ,如果沒有洗 ,我就很不高興。一開始 ,看見別人伸手摸孩子 ,我只是心裡著急。到後來 ,我才不管面子不面子的事 ,無論哪個陌生人伸手 ,我都斷喝一聲 「你別摸他 !」對熟人 ,則告之曰 「請你先洗手。 」我當時想 ,如果有一天我能夠在哪本書里說說這件事 ,我一定要忠告天下所有的人 :當你看見一個小嬰兒時 ,無論他有多可愛,你又多麼想撫摸他 ,請千萬自律 ,不要隨便觸摸 ,一定要先洗手。即使你得到允許去撫摸孩子 ,也千萬不要抓他的小手 ,因為孩子會吃手 ,也就會把細菌吃到肚子里。尤其六個月以下的小嬰兒 ,最怕陌生人亂摸亂動 ,傳染病菌。我原來期待的那種排山倒海般的感情一直沒有出現 ,但是一種堅定的意志卻涓涓滴滴滲透我全身。我發現自己在做母親之後,變得有點兒像一隻動物 ,對四周充滿警覺。對於任何傷害我孩子的可能性 ,我時刻準備著像一頭老虎一樣撲過去咬爛撕碎它。有時我不得不檢查一下我的身體 ,看看有無虎毛之類的東西從皮膚里滋生出來。我知道 ,為了懷中這個嫩嫩的肉團兒 ,我可以忍受一切痛苦 ,我甘願赴湯蹈火 ,甚至獻出自己的生命。這不是什麼豪情 ,而是自己確切明白的、不容分說的、不由自主的、融化進骨骼里的一種本能的東西。這就叫做母愛吧。11生命中最黯淡的時光丈夫在孩子出生之前辭去舊工作 ,到一家大型傳媒公司新成立的子公司任總經理。和新老闆協商待遇時就說定 ,孩子出生後要給他兩周的「產假」 ,以便照顧我們娘倆。但是「產假」一完,他真正開始上任時 ,卻要全力以赴為三周後即將在香格里拉飯店舉辦的首屆中美有線電視高級管理會議做準備工作。他的辦公室在梅地亞中心 ,和我們家以對角線隔著整整一座北京城 ,每天光在路上就要耗去兩個多小時。從 Sam出生兩周開始 ,到會議結束的三個星期內 ,他每天回家的時間越來越晚。到最後 ,他有時凌晨才進家門 ,睡三四個小時後又爬起來去工作 ,連周末也賠進去。會議開始前三天到會議結束 ,他乾脆搬到香格里拉飯店去住。為保證丈夫那少得可憐的睡眠 ,我自己帶著孩子在嬰兒房睡覺,把主卧室留給孩子爸爸。小卧室里安了一盞可調明暗的小落地燈 ,通宵開到最暗檔 ,以便我一抬眼就能看到睡在嬰兒床裡邊的孩子。小傢伙每晚 10點左右入睡 ,夜裡隔三到五個小時醒一次吃奶 ,也就是說每夜大概起來兩次。每次我都把他抱到我睡的單人床上 ,喂他奶吃 , 15分鐘後豎起來拍嗝 ,換一邊再吃 15分鐘,而後再豎起來拍嗝。吃完奶 ,換尿布 ,然後哄他入睡。 Sam是一個吸吮要求很高的孩子。但是由於乳頭皸裂 ,我不能完全滿足他的吸吮需求 ,所以有時會給他一個安撫奶嘴。我在他的小床頭掛了一隻小錄音機 ,準備了幾盤我最喜愛的 Paul Si mon的音樂帶。順利時 , Sam躺在小床里 ,嘬著安撫奶嘴 ,聽著音樂 ,在我的搖晃中漸漸入眠。但更經常的景象是 ,他吃完奶後要很長時間才能拍出嗝來 ,我抱著他在屋裡走來走去 ,他伏在我肩頭 ,還沒打出嗝就睡著了。但是一把他放下來 ,他又會驚醒並且尖聲哭叫。這表明他的小肚肚裡有氣 ,他不舒服。這時我就讓他卧在我的腿上 ,揉著他的後背 ,以期減緩他的不適。有時他會趴在我腿上睡著 ,但有時他會哭很久。在夜深人靜之際 ,他的哭聲格外響亮 ,令人揪心。我怕吵醒丈夫 ,所以盡一切努力儘快平息他的哭聲 ,耐心地哄他入睡。很多時候我把他抱在懷裡 ,為他哼唱我自己編的小曲兒 :Sam Sam the little lamb Sitting in a little pram; Sam Sam the little lambGoing off to see the dam;Sam Sam the little lamb Wanting to eat a piece of ham; Sam Sam the little lambHe likes his toasts with butter and jam!每次從 Sam醒來 ,到他再次睡去 ,都需要一個多小時或者更長。在丈夫回家越來越晚甚至無法回家時 ,在我最最需要幫助時,姚阿姨得了一場重感冒。她平時很少生病 ,所以根本不懂得怎樣吃藥休息 ,一連三個星期都不見好。我怕自己和孩子受到傳染,只得頻頻讓她回家休息 ,自己一人在家帶孩子。實在撐不住了,就叫我妹妹來幫忙。一天晚上 ,我剛剛喂完 Sam,和他一起躺在床上 ,妹妹在衛生間。忽然間 ,出現了我從來沒有見過的可怕景象 : Sam張開小嘴,一股淡黃色的濃稠液體奔涌而出 ,一連三口 ,吐了一床。我大叫妹妹「快來救命 !」我倆手忙腳亂地把孩子挪開 ,脫下他的衣服泡到盆里 ,撤下床單泡到浴缸里 ,再換上乾淨衣服和床單。孩子的嘔吐物像豆腐渣 ,是已經消化的奶 ,帶著胃酸的臭味兒。看到 Sam吐了這麼多奶出來 ,我不知他是不是生病了 ,試試他的額頭 ,也不發燒 ,看看他的臉色 ,也沒有異常。我怕他肚子空了 ,就坐在沙發里餵了他一些奶。還沒把他抱起來拍嗝 ,他又吐了兩大口 ,從我懷中直噴向我肩頭 ,我的背後立時一片滾燙濡濕 ,靠墊也一塌糊塗。我感到十分恐慌。要不要去醫院 ?窗外 ,漆黑的夜晚 ,狂風大作 ,沙塵漫天。這樣的天氣帶孩子出門是否得不償失 ?打電話問朋友 ?夜已深 ,任何有小孩子的家庭肯定都已經睡下了。怎麼辦 ?怎麼辦 ?怎麼辦 ?我在地上轉了幾個圈圈之後 ,決定再觀察孩子一會兒。如果他再吐 ,就帶他看醫生。Sam沒有再吐 ,而是睡了。我捧著一大摞書 ,坐到書房燈下,開始臨時抱佛腳。幸虧沒有莽撞地帶孩子去醫院 ,原來這樣的吐奶在新生兒是正常現象。大多數嬰兒在出生後頭幾個月基本上每天都要吐幾次奶。新生兒的賁門很松 ,胃裡的內容比較容易返回來 ,很容易漾奶。有時是因為他吃得太多 ,身體以嘔吐的方式來扔掉多餘的奶;有時是因為他吃奶時吞咽進空氣 ,沒有打出嗝來 ,胃一旦收縮,就會漾奶。待到孩子長大一些 ,賁門長結實一些 ,自己會坐立會打嗝時 ,吐奶現象就會自然消失。《親密育兒百科》的作者西爾斯醫生勸告新手媽媽們說 ,這倒不是醫療問題 ,而更是衣服問題 ,而且它並不困擾孩子 ,反而只是大人覺得這是件麻煩事 ,因為要收拾洗涮。所以餵奶時最好 穿花一點兒 ,別穿深顏色 ,以免被吐奶染髒了 ,看著太明顯。防止的手段有幾條 :一是注意不要讓寶寶吃的太急 ,如果奶脹、噴射出來 ,會讓孩子感到不舒服 ;二是餵奶中以及吃飽後注意拍嗝 ;三是餵奶後最好讓寶寶豎立 20分鐘~30分鐘 ,也別急著忽悠寶寶玩兒。吃母乳的孩子在這方面優於吃奶瓶的孩子 ,吃奶瓶會吞咽大量空氣 ,吃母乳則不會 ,因為寶寶的嘴和媽媽的乳頭形成一個真空吸附 ,空氣不容易侵入。至於吐奶量 ,只是看上去很多 ,其實大部分是胃液 ,孩子不會因此而餓肚子。只要寶寶沒有表現出不適 ,也沒有減少體重 ,或者出現大量頻繁嘔吐、顏色發綠、哭鬧咳嗽等等異常現象 ,就不必看醫生。了解這一點減輕了我們的精神負擔。不過在三個月內 , Sam幾乎每天都吐奶 ,有時吐的少 ,有時就汪洋大海。我們只有不停地換換換、擦擦擦、洗洗洗。直到他五個多月 ,這種忙亂才疏緩下來。 Sam即將滿月那會兒 ,他時時大吐特吐 ,丈夫不能回家 ,阿姨頻頻生病 ,我自己操持一切 ,什麼都趕在一起 ,我度過了生命中最黯淡的時光。最初的愉悅感離我遠去 ,我感到自己做母親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 :你看別人當媽都那麼輕鬆自在 ,我卻時時處處需要幫助 ;阿姨一請假 ,我就忙得顧東顧不了西 ,連飯都吃不上。你看別人餵奶只用一條手絹 ,我卻需要兩隻胸墊和三條毛巾:一條塞到孩子下巴旁邊 (接 ) ,條大紗布蓋在他頭上以免春光外泄 ,在我肩膀上以免他吐臟我的衣服。 一條握在手裡 並且在他吃完(擦) ,奶後拍嗝第三時墊。你看別人餵奶都特別舒坦 ,可我的乳頭皸裂已經整整一個月,絲毫沒有好轉的跡象 ,每次餵奶都像上刑 ,以至於我都形成條件反射 ,只要一想到餵奶 ,就渾身發抖冒冷汗。我不知道多少人像我這般倒霉 ,乳頭痛楚尚未減輕 ,又因睡覺姿勢不正確 ,壓迫一邊而得了乳腺炎。這下倒好 ,不僅乳頭疼,連乳房裡邊都疼 ;不僅餵奶時疼 ,不餵奶時也疼 ,皮膚一片通紅 ,連碰都不能碰。雖說沒有奶是不幸 ,奶太多也是麻煩。我整天好像不是在餵奶,就是在漏奶。一兩個小時不喂 ,奶就奔流不息。我時時要伏到浴缸前 ,任奶噴洒。我們家所有的東西都被奶染過 ,我一天到晚浸泡在自己的奶水中。我這個媽怎麼當得這麼背運這麼艱苦這麼窩囊 ?想想我姥姥 ,生養了十個孩子 ;想想我婆婆 ,頭胎就是包括我丈夫在內的雙胞胎 ,後來又生了兩個 ,一共四個孩子。她們那時也沒有一次性尿片 ,也沒有保姆幫忙 ,卻都做得挺好。怎麼我養一個孩子卻這麼忙碌這麼費勁這麼勞累 ?那時我感覺自己像是一頭疲憊的老狼 ,為了懷中吃奶的孩子,在這個世界上拼盡全力孤軍奮戰 ,四周一片凄涼。沒有人理解我 ,沒有人關愛我 ,沒有人幫助我。我忙得連和朋友通電話的時間也沒有 ,不過朋友們都忙著自己的工作 ,無暇顧及我這個泡在乳汁和尿片里的全職媽媽。我與外界脫離了聯繫 ,孤獨地窩在家中 ,一身傷痛。 Sam滿月前後 ,有好幾天 ,我的心脹脹的 ,眼睛酸酸的 ,喉嚨哽哽的 ,時時覺得要流下眼淚來。12你都給孩子吃什麼了Sam滿月時 ,我帶他去協和醫院複查並接受第二針乙肝疫苗。大夫給他測量到身長 58公分 ,體重 5公斤 ,不禁稱讚小傢伙長得真結實真健壯 ,問我 ,「你都給孩子吃什麼了 ,長得這麼好 ? 」我盡量控制著語氣中的自得感 :「就吃的我的奶 ! 」10天後 ,我和妹妹帶著他去參加國際母乳會北京分會一月一次的活動。國際母乳會成立於美國 ,是一個非營利的義工團體,在全世界超過 60個國家有此組織 ,是世界最大的母乳資訊中心 ,給需要親自哺乳的媽媽以及支持哺喂母乳的相關人士提供最新最正確的哺乳資訊。我在產前曾經參加過她們的一次活動 ,向專家諮詢有關母乳餵養和催奶手段事宜。這是 Sam第一次參加母乳會的活動 ,我把他放在丹丹送的一隻搖籃兼車座里 ,提到北京和睦家醫院的活動地點。他一路被計程車的顛簸搖晃睡著了 ,到了活動地點 ,被放到地上時才醒。這也是他第一次參加這樣人多孩子多的場合 ,他看著四周 ,臉上做出我從來沒有見過的驚訝、迷惑、好奇的表情 ,逗得我們姐倆咯咯直笑。那天參加活動的有十來個不同國籍的媽媽 ,帶著她們月份不一的孩子。 Sam看上去特別健壯 ,幾乎沒有人相信他才滿月。她們異口同聲地稱讚我餵奶喂得好 ,把孩子養得這麼壯。這是多少天來我第一次感覺到 ,這些日子沒白忍受痛苦。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沒有什麼忍受不了的。一切的一切都值得 !國際母乳會北京分會有兩位諮詢員 :一位是美國人 Serena,生有一兒一女 ,懷著第三個孩子 ;另一位是紐西蘭人 Erica,有一個一歲半的女兒 ,還在吃奶。她們都是經過培訓的哺乳專家。每次活動都有一個主題 ,大家參與討論。然後誰有問題都可以提出來 ,不光靠諮詢員解答 ,其他媽媽也分享自己的親身體驗。我詢問了乳頭皸裂和奶量過盛的事情。 Erica說,哺乳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不應該給媽媽帶來痛苦。如果有任何不適 ,都應該找到原因 ,解決問題。她問了我許多問題 ,也提出許多解決辦法。我告訴她 ,能用的法子我都用過了 ,包括餵奶之後自然風乾、塗抹自己的奶、停止餵奶一段時間、抹葯 ,等等 ,我甚至還曾買來維生素 E膠囊 ,把裡邊的油擠出來塗到傷口上 ,都不見效。似乎惟一治癒的辦法就是斷奶。「斷奶」一詞出口 ,滿座皆驚。大家七嘴八舌地呼籲 :你的奶這麼好這麼豐足 ,孩子吃了以後長得這麼棒 ,怎麼能輕言斷奶 !當然我根本不是認真要斷 ,尤其經過今天的鼓勵 ,我好像又增添了不少氣力 ,還可以繼續與疼痛鬥爭。 Erica最後總結說 ,大概還是我餵奶姿勢不夠正確 ,孩子的嘴沒有完全含上乳頭而造成皸裂。每次餵奶 ,一旦感到孩子含姿不正確 ,就應該立即斷開 ,重新含上。再有 ,我應該停止喂他奶瓶,因為那會造成他 「乳頭錯覺」。吸吮乳頭和吸吮奶嘴需要兩種截然不同的技巧 ,而且吸吮奶嘴會比吸吮乳頭更快地得到乳汁。新生兒 6個星期之前混合餵養 ,最容易引起乳頭錯覺 ,要麼孩子拒絕乳頭 ,要麼因為銜乳姿勢不正確 ,導致乳頭皸裂 ,給媽媽帶來痛苦。國際母乳會有一個小小的圖書館 ,藏有大量最新出版的育兒和哺乳書籍 ,以及母乳會期刊。每次活動諮詢員都帶著幾乎所有藏書 ,大家可以借看或訂購。我借了幾本書和刊物 ,拿回家仔細閱讀。這些資料再次豐富了我對母乳餵養益處的知識 ,打消了我腦中任何有關斷奶的念頭 ,堅定了我繼續哺乳的信心。當天晚上 , Erica給我來電話 ,說她幫我查了一些資料 ,有一些新的信息。她說我在躺著餵奶時 ,應該把孩子的頭墊高一些,這樣他的嘴和我的乳頭在同一條水平線上 ,免得他向下扯而造成疼痛。同時由於地球引力作用 ,還可以減緩我的奶流量。我應該停止使用吸奶器 ,因為母乳是按需分泌的 ,任何吸吮動作都會導致母乳產量的增加。我本來就奶量過盛 ,更不應在孩子吸吮之外再增加吸奶器的催奶功用。至於乳腺炎的治療方法 ,一般人都以為要熱敷 ,嚴重時需要打針吃藥、停止餵奶。我也曾熱敷 ,沒有管用。我抗著不吃藥 ,因為我想繼續餵奶。而且疏通奶竇的最佳方式就是頻繁餵奶 ,讓孩子把奶竇吸通。後來 ,一位和睦家的醫生給了我消腫的秘方 :冷敷。用冰袋一邊各敷 10分鐘 ,一天三五回。包好。過了幾天 , Erica又來電話問我怎麼樣了。說來也奇 ,自從參加母乳會活動後 ,我的疼痛一天好似一天。到 Sam六個星期時 ,疼痛就完全消失了。我到現在也說不明白 ,到底是什麼方法起了作用。反正在忍受了六個星期之後 ,上帝開恩 ,把疼痛取走了。我也終於能夠享受 Sam的吃奶五步曲了 :肚子餓了 ,哇哇哭 ,是那種帶拐彎兒的「哇噢哇噢」聲 ;媽媽抱起來 ,在解衣服了 ,「哎嗨嗨哎嗨嗨」地唱號子 ;乳頭就在附近 ,「呼 !呼!呼!」地喘粗氣 ,好像犯了鴉片癮 ;怎麼還沒給我 ?小腦袋搖得像只撥浪鼓 ,「啊哈啊哈啊哈 ! 」一口叼上 ,全身酥軟 ,好像融化了一樣 ,小臉兒上露出無限滿足 ,彷彿到達極樂世界。我也隨著他步入天堂。13母乳.. vs奶粉.. ,誰是最好的選擇.. 2005年.. 2月修訂的美國兒科學會《關於母乳餵養以及人乳應用的政策聲明》前言闡述.. :運用改進的流行病學方法論和現代實驗室技術所進行的廣泛研究 ,佐證了母乳餵養以及人乳應用對嬰兒、母親、家庭和社會所產生的形形色色的、令人信服的益處。這些益處包括健康、營養、免疫、發育、心理、社會、經濟和環境等方面。 1997年,美國兒科學會出台了《關於母乳餵養以及人乳應用的政策聲明》。自那以來 ,科學以及醫藥都發生了重大的進步。本修改案引用大量關於母乳餵養重要性的最新研究成果 ,為兒科醫生以及其他醫務人員協助婦女和兒童開始並持續母乳餵養制定指導方針,並規划出兒科醫生在個人診所、醫院、醫學院以及社區保護、宣傳、支持母乳餵養的手段 ,強調兒科醫生在協調母乳餵養、為兒童提供醫療庇護方面的中心角色。這些倡議符合 「2010健康人口」、美國衛生部的「母乳餵養行動藍圖」、美國母乳餵養委員會的「母乳餵養在美國 :我們的國策」等文件提出的目標和宗旨。很多奶粉廠家的宣傳詞都宣稱他們的產品.. 「最接近母乳.. 」,這是根本不可能的。母乳含有豐富而獨特的營養元素及活性物質,其複雜而合理的養分搭配完全適合人類嬰兒的需求.. ,任何奶粉都難以望其項背。每一位母親的乳汁 ,都是為她自己的孩子量身定製 ,以滿足孩子所有的成長需求。沒有兩位母親的乳汁成分是一模一樣的 ,每一位母親的乳汁都會根據自己孩子成長的情況 ,每天有所調節,甚至一天之內隨時調整。比如 ,早產兒母親分泌的乳汁比足月兒母親的乳汁含有更多的免疫球蛋白。而奶粉則是千篇一律、毫無變化的。所有的哺乳動物都分泌乳汁 ,所有乳汁的基本成分都是水、蛋白質、乳糖和維生素、礦物質 ,還有消化酶以及荷爾蒙 ,等等。然而 ,不同物種根據自己的成長速度、行為和需求 ,所分泌的乳汁成分也各不相同。奶粉的主要成分是牛奶 ,但是製作過程中需要對牛奶進行多道工序的加工。要添加水稀釋牛奶、要添加糖彌補損失的熱量、要添加防腐劑、添加各種缺少的營養成分、並且調節牛奶中搭配不合理的鈣、磷、鎂、鐵、鋅等等的比例。然而遺憾的是 ,母乳中含有 400多種營養元素— ——大部分是有利於嬰兒大腦發育的成長素 ,是任何奶粉製造商都無法仿製的。下邊我們仔細研究一下母乳和奶粉之間的天壤之別 :奶粉首先缺少的 ,是母乳中豐富的活性免疫因子 ,我們俗稱「抗體」的物質母乳中的抗體在寶寶身內設立一道天然屏障 ,保護寶寶不受疾病的侵擾 ,尤其是呼吸道、腸道、耳道感染等等嬰兒常見病。多年大量的調查表明 ,人工餵養的嬰兒患以上常見感染的患病率和死亡率相比母乳餵養的嬰兒高十幾倍 ,一項在芝加哥進行的調查結果指出 ,人工餵養嬰兒死於呼吸道感染的幾率比母乳餵養嬰兒高 120倍。另外一項在美國進行的調查說明 ,母乳餵養嬰兒在一歲之內患病率僅為 25% ,而人工餵養嬰兒的患病率則高達 94%。因此醫生們將富含免疫球蛋白、白細胞和各種抗發炎因子的母乳稱為 「白色血液」。 2005年 2月修訂的美國兒科學會《關於母乳餵養以及人乳應用的政策聲明》指出 ,推廣母乳餵養 ,可以在醫療費用方面 ,為美國每年減少 36億美元的開支。母乳中的免疫因子還會根據孩子的身體狀況進行調整當寶寶的身體受到新的病菌或病毒侵襲時 ,會通過吸吮乳汁將這個新敵人傳送到媽媽身體里。媽媽的身體會立刻根據「敵情」製造免疫白細胞和球蛋白 ,再通過乳汁傳送給寶寶 ,在寶寶體內建立屏障 ,保護寶寶不受感染。人工餵養則增加了病菌入侵的機會。奶粉或其他代乳品的加工過程、使用各種奶具餵養寶寶的過程中 ,有很多感染機會。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 ,如果消毒不嚴或稍有不慎 ,就有可能使寶寶感染病菌、病毒而生病。另外 ,母乳餵養至一歲以後 ,寶寶輔食吃得多、母乳攝入量減少 ,母乳會自動濃縮抗體 ,將這種重要的養分一絲不減地輸入寶寶體內。這些活性細胞甚至會在寶寶身體內存活長達七八年之久,有效降低寶寶在整個童年期的患病幾率。母乳餵養時間較長的女嬰 ,成年後罹患乳腺癌的幾率也明顯減少。少了健康方面的問題 ,寶寶會成長得更加快樂。奶粉所含有的營養元素搭配相對於人類嬰兒來說極其不合理,甚至有害於寶寶的健康成長其一 ,小牛犢子生下來就會站立、走路 ,成長速度非常快 ,因此牛奶中含有數倍於母乳的脂肪和蛋白質。這些多餘的物質會增加寶寶的腎負荷以及消化道負擔 ,甚至為寶寶將來成年後的健康埋下高血壓、肥胖症的隱患。無法完全吸收的脂肪會妨礙寶寶吸收鈣 ,也阻礙寶寶智力的發育。其二 ,母乳中含有分解和緩、容易消化的天然乳糖 ,比牛奶的乳糖含量高 1.5倍。為了彌補這一點 ,奶粉必須添加蔗糖或其他替代品 ,使得寶寶的血糖提升過快 ,並可能導致成年後的糖尿病、肥胖症。乳糖還促進很多礦物質的吸收 ,尤其是鈣 ,也幫助消化道生長益菌。(基於以上兩點 ,母乳非常容易被吸收消化 ,因此母乳寶寶的大便非常通暢 ,沒有異味 ,也從不會有便秘的苦惱。而奶粉不容易消化 ,奶粉寶寶的大便則又硬又臭 ,還經常有便秘的痛苦。 )其三 ,母乳中含有天然的膽固醇 ,奶粉則完全沒有膽固醇。雖然我們成年人比較「懼怕」膽固醇 ,其實它對於寶寶頭兩年的成長發育 ,尤其是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發育 ,是必不可少的。其實,母乳中含有大量促進智力發育的養分 ,是奶粉所缺少的 (即使某些奶粉添加了人工合成核苷酸 ,相比母乳還是望塵莫 及)。多年的調查研究表明 ,母乳餵養寶寶在童年期所顯現的平均智商高於人工餵養寶寶。母乳餵養的嬰兒極少發生貧血 ,因為— ——足月兒從母體中帶有足夠的鐵 ,可以提供至少 6個月 ;雖然母乳中鐵的含量比較少 ,但它是活性鐵 ,吸收率極高 ,可達 75% ,而含有強化鐵的奶粉的吸收率不到 10%。母乳中含有更多的乳糖和維生素 C,有助於鐵的吸收。牛奶會引起嬰兒腸道潰瘍 ,通過糞便流失鐵 ,母乳餵養的嬰兒沒有這個擔憂。因此專家們建議不給一歲以內的嬰兒喂牛奶 ,一歲至三歲幼兒的牛奶攝入量不能超過每天 710毫升。根據美國兒科專家在 70、80、90年代分別進行的研究和調查,純母乳餵養至 7個月的嬰兒在 1歲時 ,比那些較早添加了含強化鐵的奶粉或米粉的嬰兒 ,血紅蛋白高出許多。研究人員在純母乳餵養至 7個月的嬰兒群體中沒有發現一例貧血 ,因而得出結論— ——純母乳餵養至 7個月 ,可以降低貧血發生率 ,並且在全球推薦這一舉措。為避免缺鐵性貧血、過敏症、營養不良等等後果,國際母乳會、美國兒科學會推薦母親們純母乳餵養嬰兒至 6個月以上 ,不提倡 6個月以前添加輔食。嬰兒永遠不會對母乳過敏 ,卻經常會對奶粉過敏母乳中的蛋白質完全適合人類嬰兒 ,牛奶中的蛋白質卻往往給寶寶帶來麻煩 :腹痛、嘔吐、腹瀉、鼻塞、咳嗽、疹子、煩躁不安、無法入睡等等。母乳保護寶寶不對其他食物過敏、減少罹患其他過敏引起的疾病 (如哮喘、濕疹、花粉過敏、慢性腸炎等等 )的幾率。 1995年發表的一篇調查 ,追蹤了嬰兒期至青春期 ( 17歲)的母乳寶寶 ,發現母乳餵養可以長期預防濕疹、食物過敏以及呼吸道過敏症。奶粉餵養的寶寶則沒有這麼幸運。母乳餵養的嬰兒更加聰明英國研究人員曾經將 300名早產兒分為兩組 ,一組喂母乳 ,一組不喂母乳。在出生頭 4~5個星期吃到母乳的早產兒在 7~8歲之間 ,他們的智商比其他孩童平均高出 8.3分。吃母乳越多的孩子 ,得分越高。研究人員將此歸功於母乳中的荷爾蒙和生長素,是奶粉中所缺少的 ,以及母乳中的獨特脂肪 ,有利於神經系統的構成發展。 1992年 2月 2日的《今日美國》報紙用醒目的大標題向讀者宣告— ——「母親的乳汁 :聰明寶寶的食糧」。另外 ,研究發現 ,4個月大的純母乳餵養的寶寶 ,比奶粉餵養的孩子需要的卡路里要少 25%。換句話說 ,就是吃母奶的寶寶需要的奶 ,比吃奶粉的少。但是他們的成長速度是相同的。研究者將此歸功於母乳餵養的孩子比奶粉餵養的孩子的心律低、心跳更加穩定 ,因此需要的能量少。牙醫們也鼓勵長期母乳餵養 ,因為吸吮動作有助面部肌肉和牙床的發育 ,有助於寶寶長一口健康牙齒和漂亮的臉蛋兒。牙醫圈子裡有這麼個說法 ,「你的孩子在母乳餵養方面所做的努力會在今後他的面孔上顯現出來。 」而奶粉餵養的寶寶則容易發生齲齒和口腔變形。14不僅僅是為了孩子我們對於母乳餵養給小寶寶帶來的好處耳熟能詳 ,但是有多少人能夠數出母乳餵養帶給媽媽的巨大好處呢 ?有些新手媽媽在渡過母乳餵養最初的難關時 ,往往會感到精疲力竭 ,好像乳汁和耐心都快被懷裡的小人兒榨乾了。個別媽媽甚至會對母乳餵養產生厭煩情緒 ,感到喂母乳似乎就是要永無盡止地付出 ;自己作為母親 ,不僅一點點好處沒有得到 ,反而還要承受諸多艱難 ,又聽說今後還會造成乳房下垂等體型方面的改變 ,不禁要打退堂鼓。其實 ,哺喂母乳是母子雙方之間的共同付出、相互饋贈。西爾斯醫生說 ,媽媽贈送給寶寶乳汁、營養和愛 ;而寶寶的吸吮反過來刺激媽媽乳頭的神經 ,將信息傳送到腦下垂體 ,促進泌乳素的分泌。泌乳素是激發母性本能的激素之一 ,這種神奇的物質在媽媽身體里的高速公路上暢遊 ,告訴她該在哪一處轉彎 ,激發她作為母親的感受。讓我們來更加仔細地看一看母乳餵養帶給母親的好處吧 :哺乳有助於產婦子宮復原。分娩後幾分鐘之內讓新生兒吸吮乳頭會引起子宮收縮 ,減少出血。寶寶的吸吮動作刺激催產素的分泌 ,促進子宮恢復到孕前的大小。哺乳產婦的子宮復原比不哺乳的產婦更加迅速、徹底。哺乳有助於產婦的體型恢復。懷孕期間母親身體積蓄的脂肪,就是大自然為產後哺乳而儲存的 「燃料 」。哺乳消耗母親體內額外的卡路里 ,餵奶的母親的新陳代謝會改變 ,不用節食就能達到減肥目的。母乳讓寶寶有一個健康正常的體型 ,寶寶也同時幫助媽媽恢復體型。而且 ,哺乳並不會改變乳房的形狀 ,那些改變是懷孕造成的。更何況 ,即使不餵奶 ,到了一定的年齡 ,乳房依然要下垂的。哺乳保護母親不受一些疾病的侵擾。多種研究表明 ,哪怕僅僅哺乳幾個月 ,患乳腺癌的幾率會大大少於從未哺乳的婦女。與從未哺乳的婦女相比 ,哺乳期超過 25個月的媽媽們患乳腺癌的幾率要減少 1 /3。而且 ,母乳餵養的女嬰今後患乳腺癌的幾率也少於沒有吃到母乳的女嬰。哺乳還可預防卵巢癌、尿路感染和骨質疏鬆。哺乳是一種自然的計劃生育。多年大量的研究表明 ,採取一定方式的純母乳餵養 ,至少在寶寶出生後頭 6個月里 ,是天然而有效的避孕手段。一項對哺乳起碼一年以上的美國母親的調查發現,有些母親在 6個月左右開始來月經 ,有些母親卻在兩年半以後才重新有月事。平均無月經期是 14.6個月。月經期的減少 ,與減低罹患乳腺癌、卵巢癌等絕症的幾率 ,有著直接的關聯。哺乳既滿足寶寶又方便媽媽。餵過奶的媽媽們都知道 ,沒有什麼比母乳來的更方便。寶寶一哭 ,媽媽抱起來撩開衣服就能喂,而不必手忙腳亂地燒開水、沖奶粉、熱奶或者等待奶粉降溫。嬰兒的心理特點之一是 ,一旦有需求 ,就必須馬上滿足 ,他們未成熟的身體既不懂得也不適合等待。肚子餓時馬上吃到香甜的母乳 ,會讓寶寶更好地建立起對人生的信任感。喂母乳既能省卻準備奶粉的麻煩 ,也能夠免除孩子的哭聲而引起母親的內疚與焦慮。特別是在夜間 ,喂母乳能夠讓全家人都睡得更安穩。尤其方便的是在旅行途中 ,不必擔心開水供應、奶瓶消毒、餵奶用具的清潔等等問題。哺乳令母親身體放鬆 ,心情愉快。凡是觀察過哺乳媽媽的人都會發現 ,餵奶中的媽媽非常安詳 ,寶寶也吃著吃著就安靜地睡著了 ,好像兩個人都服用了天然鎮靜劑。事實恰好如此。母乳中含有一種天然促進睡眠的蛋白質 ,能讓寶寶安然入睡 ;而寶寶的吸吮動作也會使媽媽體內分泌有助於放鬆的激素。許多工作繁忙的母親都反映 ,忙碌一天之後 ,餵奶能夠讓自己放鬆下來 ,勞累疲乏的感覺會隨之自然消失。哺乳同時又是一件讓媽媽們感到愉快的事情 ,母愛隨著乳汁輸送進寶寶的小嘴裡 ,寶寶的臉蛋變得光澤紅潤 ,媽媽的心裡也會升起難以比擬的自豪感。媽媽們通過哺喂母乳 ,更加細膩地了解自己的身體 ,也更加深刻地享受自己的女性角色。哺喂母乳為家裡省錢。近些年來由於人們對母乳餵養的認識不足 ,造成奶粉需求量上升 ,從而引起奶粉價格上漲 ,其速度是牛奶價格上漲的 6倍。一個吃奶粉的嬰兒 ,每個月要吃掉 600元~1 000元人民幣 ,一年就是 7 000元~12 000元。這對於中等收入的家庭來說 ,是一個十分沉重的負擔。另外還要再算上在奶瓶、消毒用具、提早添加輔食、避孕工具等等方面的附加費用 ,還有為燒開水和消毒奶瓶而繳納的電費、煤氣費等等。如果通過母乳餵養而把這些錢都省下來 ,一年之內家裡就可以添一台數碼攝像機 ,拍攝寶寶的成長過程 ,豈不更加划算 哺喂母乳有益環保。全球範圍內的研究表明 ,發展中國家的婦女放棄母乳餵養 ,對其經濟會產生觸目驚心的影響。英國營養學家蓋波麗兒·帕莫在她的著作《母乳餵養的政治學》一書中指出 :「母乳是一項被普遍忽視的產品 ,但卻在進口和醫療費用方面能夠為一個國家節省數以百萬計的美元。莫三比克政府在 1982年統計過 ,假設該國奶粉餵養率僅僅上升 20% ,在兩年內將會使國家花費 1 000萬美元 ,而且這個預算不包含燃料、運輸以及醫療費用。他們還計算出來 ,用於燒開水的燃料將會吞噬掉整整一座森林。節能汽車的發明者得到獎賞 ,為什麼不獎勵節省能源的哺乳婦女呢 ?每 300萬名吃奶粉的嬰兒就會消耗掉 4.5億桶奶粉 ,扔掉的空桶所派生的 7萬噸金屬並沒有得到回收。 」最最重要的一點 :哺乳幫助母親做一個好媽媽。雖然母乳是寶寶重要的食品 ,並且保護寶寶不受疾病的侵襲 ,母乳餵養卻遠遠不止於一種餵養手段。母乳餵養是母親理解和滿足寶寶需求的最自然最有效的途徑。一位有經驗的媽媽說 :「餵奶是學習當一個好媽媽的自學工具。 」首先 ,哺乳的母親在生理上迥異於不哺乳的母親。哺乳母親體內旺盛的荷爾蒙— ——泌乳素和催產素 ,激發她們產生更加強烈的母愛。已故的美國行為學教授耐爾斯·牛頓曾經深入研究催產素,並稱之為 「母愛荷爾蒙」。他發現催產素的分泌是一種條件反射 ,哺乳的母親不僅在嬰兒直接吸吮乳頭時分泌催產素 ,而且在接觸到與哺乳有關的熟悉的景象、聲音和活動時 ,體內也會自動分泌催產素。其次 ,哺乳時母子身體之間的親密接觸與交流 ,使得媽媽和寶寶在身心兩方面感到合二為一 ,在寶寶的需求得到滿足的同時,母親對於愛撫和關懷的需求也得到了滿足。母子息息相關 ,相依為命。西爾斯醫生說 :哺乳的母親對於寶寶需求的反應更加直覺 ,較少約束。寶寶飢餓和焦慮的信號在母親體內引起生理反應 (泌乳 ),她感覺到一股馬上要抱起寶寶給他餵奶的衝動 ,這種及時的反應給母子二人帶來溫馨的感覺。母親通過餵奶 ,更加深刻細緻地了解寶寶的性格和需要 ,也更加充分地掌握成功養育自己孩子的訣竅。人工餵養的寶寶得到的母愛則相對較少。國外有專家實驗證明,直接母乳餵養的寶寶和將母乳擠出用奶瓶餵養的寶寶 ,在精神狀態和體格發育上都表現出差距 ,更何況完全吃不到母乳的寶寶呢 ?儘管母乳餵養看上去是母親付出巨大的精力與時間 ,其實這些付出在哺乳的當時、在寶寶成長過程中、甚至在久遠的未來 ,母親都會得到難以估量的回報。15阿姨的煩惱我在北京定居後聘用的第一個阿姨姓蘇 ,是達斡爾族人 , 50來歲 ,有一雙好看的綠眼睛 ,性格開朗直爽。蘇阿姨每周來我家三個上午打掃衛生 ,一做就是三年 ,跟著我們搬了兩次家。我把她介紹給其他的朋友 ,大家都對她交口稱讚。臨產前 ,我對蘇阿姨說我需要一個整日保姆 ,但蘇阿姨日程已滿 ,不能擔任這份工作,就介紹了她的老鄰居姚阿姨來。姚阿姨是一個下崗工人 ,幹活非常認真 ,甚至比蘇阿姨還要細緻。就是不太會使用一些現代家用電器 ,也不會熨衣服。不過這都不是什麼大問題 ,最主要的是我們相處得很融洽。姚阿姨還為孩子縫了兩床小被子 ,一床小褥子。孩子出生前 ,姚阿姨還是遵循蘇阿姨的作息表 ,每周來三個上午。孩子出生一周 ,我們回家後 ,姚阿姨開始整日上班 ,每天早晨八點來 ,晚上吃完晚飯大概八點左右走。如果我丈夫加班晚回家 ,她會陪我到九點 ,直到我洗完澡再回家。我們還說好 ,孩子他爸最忙的那幾個周末 ,她也來我家加班。可惜這樣的作息表僅僅持續了不到兩周。姚阿姨在大多數事情上很隨和 ,但在有關自己身體健康方面卻十分固執。二月底北京仍是寒冬 ,她騎車上下班卻從來不戴帽子 ,無論外邊刮著怎樣的狂風。我曾經多次提出送她一頂毛帽子 ,她說她不願意戴。 Sam出生前她的活很少 ,我回家後她的工作量陡增 ,突然的勞累,加上天氣變化 ,她得了感冒。作為一個「月子」中的產婦 ,又有一個未滿月的新生兒 ,我對感冒病毒病菌十分懼怕。在姚阿姨連打了好幾個噴嚏並量出體溫偏高後 ,我找出家裡一大堆葯 ,告訴她應該怎樣服用 ,並應該大量喝水兼卧床休息 ,然後放她回了家。那是我丈夫加班的第一個周末 ,我自己在家看孩子。星期一姚阿姨來時 ,我問她休息沒有 ,她說沒有白天躺床上睡覺的習慣 ,不過吃了我的葯 ,倒是好多了。她的病沒有好徹底。沒過幾天她的感冒又加重了 ,我只好再次放她回家。那個周末 Sam滿月 ,我把他帶到我爸爸家。然而普通民居單元樓相比我們家住的公寓樓 ,條件要差得多 ,沒有 24小時熱水 ,供暖也不足 ,洗漱十分不便。我們在那裡待了一個白天就回家了。第三個星期基本上沒有問題 ,我以為這下就該好了。星期五早上姚阿姨一進門我就發現她不對勁 ,但是她什麼也沒說 ,照樣抱起孩子洗澡。待到中午我忍不住問她為什麼沒精打采 ,她說她頭疼 ,可能又感冒了。我問她怎麼回事 ,她說昨天晚上跟她兒子玩兒電腦 ,凌晨才睡下 ,缺覺。我覺得跟她再說什麼也沒用了 ,只能讓她回家養病。她曾經推薦她姐姐的一個同事到我爸爸家幹活 ,那天是這位姓郭的阿姨第一天上班。我給我爸爸打電話 ,請郭阿姨過來幫我兩天忙 ,郭阿姨很爽快地答應下來 ,又很迅速地找到我們家。郭阿姨 40多歲 ,燙著一頭大波浪 ,穿著高跟鞋 ,一進門就對客廳里的落地鏡產生感情 ,左看右看捨不得離開。我還沒說什麼,她的話匣子先通了電 ,平均我說半句 ,她說三句 ,我還經常插不進話去。「您能這麼快來 ,真幫我大忙..」我先客套。「哎喲這有什麼呀 ?我就是這麼個爽快人兒 ,熱心腸兒 ,就愛幫人忙 !我一聽你有困難就特著急 ,所以緊趕慢趕大老遠地坐 車來了 ! 」「那真謝謝您。這幾天我們家確實需要人 ,孩子他爸忙 ..」「我知道我知道 !你放心 !我說幫忙就會幫到底 !你要我多幫幾天都沒事兒 !你給孩子餵奶哪 ?餵奶好 ,我那孩子就是吃我的奶。你看我奶這麼大 ,就是當初喂的..」她對著鏡子撫摸了一下胸部。「其實今天我們家也沒什麼活兒..」我準備交待給她一些基本事情 ,然後去睡午覺。「你說我們這些下崗的 ,整天在家呆著悶得慌。我還經常去歌廳舞廳唱唱歌跳跳舞 ,你看我這身段還行吧 ?」她對著鏡子顛了顛。「我們這歲數 ,不活動活動就會發胖。可唱多了跳多了也煩,所以想出來找個活兒干。可一般的活兒又看不上眼 ,又想找一個通情達理的僱主..」「您今天就在我家呆著 ,晚上給我做一頓飯就行了..」「..我看你父親慈眉善目的 ,肯定好相處 ,所以一下子就答應了。啊 ,什麼 ?做飯 ?我可不會做。在家都是我們家那口子做。 」「沒關係 ,隨便家常菜就行。孩子的事你不用管。」我想儘快上床。「我還真不會弄孩子。我給你擦玻璃吧 ?我特別會擦玻璃。我在你父親家就先擦的玻璃 ,特別亮。你父親那地板也是 ,原先的阿姨不會擦 ,應該拿兩塊布 ,左手這麼一下 ,右手那麼..」我沒聽她說完 ,就逃到卧室陪 Sam睡覺去了。三個小時後 ,我起床來到客廳。郭阿姨正在看電視 ,陽台的玻璃門倒真是鋥光瓦亮的。她又一次提出不會做飯 ,我告訴她隨便炒兩個菜就行了 ,不會的地方可以問我。我自己不能下廚房的原因是 ,往往正炒著菜 ,孩子哭起來要吃奶 ,顧不上兩頭 ,所以需要別人幫我這個忙。正處哺乳期的我 ,飯量特別大 ,營養要跟上,奶質才高 ,所以又不能湊合吃 ,還要每頓都有肉有菜。郭阿姨終於同意給我做飯。炒菜間 ,數次揮舞著鍋鏟衝出廚房問坐在沙發上喂孩子的我該放鹽還是放醋。吃飯時一個勁兒向我道歉 ,說她做得不好 ,其實她炒的菜並不難吃。吃完飯我就讓她回家了 ,臨走前她反覆保證這幾天都會來我家做工。第二天一早 7∶30 ,我們一家三口正在夢鄉中 ,電話鈴聲大作。我睡眼惺忪地抓起聽筒 ,是郭阿姨打來的。我問她什麼事。「我不想來您家干啦 !您家太遠了 ,我昨天回家都八點多了 ..」「我知道您很辛苦 ,但是就這兩天 ,就算幫我忙..」「我不是不想幫你 ,可你家的活兒太累人 !我昨天回去累得抬不起腿來 ,直想哭..」我想不起來她昨天幹什麼重活了。「再說你給的錢又少 ,為那點兒錢不值當我這麼跑..」我沒說給她多少錢啊 ?本來想著她做完這兩天給她一百多塊的。「您這時給我打電話說不來 ,今天讓我怎麼辦 ?」我也不知是在對誰念叨。「我今天來不了啦。我都跟人約好了呆會兒去跳舞..」沒等她說完我就把電話掛了。丈夫問我怎麼辦。他今天必須去工作 ,因為明天上午要留在家裡接受中央電視台的採訪。我撥了一個號碼。蘇阿姨也沒起床呢 ,她聽我說完情況 ,說你讓先生上班去吧 ,我這就過來。16上帝送來的禮物蘇阿姨陪了我一整天。這一天我決定解僱姚阿姨 ,再找新保姆。我還決定聘用兩個阿姨 ,一個整日的專門幫我侍弄孩子 ,另一個半日的專門負責打掃衛生。我們家面積大 ,傢具擺設多 ,對衛生標準要求嚴格 ,光清理刷洗擦地除塵就需要一個人馬不停蹄地干五個小時。如果再加上照顧孩子和做飯 ,一個人忙不過來。丹丹早跟我念叨過她家以前的一個保姆特別能幹 ,不僅會理家,做的飯也特好吃。因為要結婚 ,撇下身懷六甲的丹丹回四川老家了。從那以後 ,丹丹再找的阿姨 ,沒有一個稱心如意的。丹丹說她臨產前面試了至少十幾個阿姨 ,在她看來 ,全都笨手笨腳的,成天挨她呲兒。現在聘用的這個是矬子裡邊拔出來的「將軍」。「誰都比不上小馮 !」丹丹時常慨嘆。我給丹丹打電話 ,問以前給她推薦過十幾個阿姨的公司在什麼地方。她聽完我的情況後 ,說,「小馮回北京了 ,你乾脆讓她到你家做吧 ! 」我們很快聯繫上了小馮 ,她也很快找到我家來面試。小馮 24歲,個頭不高但身體很結實 ,紅撲撲的臉蛋兒透著健康 ,濃眉大眼的長得很好看。雖然出身大巴山深處 ,卻也初中畢業 ,言談舉止間顯出超眾的精明能幹。她 18歲就來到北京 ,在一位四川老太太家做了 5年家政 ,現在每天上午去這個老太太家。我一見她就很喜歡 ,談好她每周來 6個下午 ,買菜、打掃衛生、星期六做一頓晚飯。那個最重要的幫我照看孩子的保姆 ,蘇阿姨說她有個鄰居的女兒剛下崗 ,很適合做這份工 ,第二天下午帶到我們家來面試。第二天下午 ,蔡瑛她們走後 ,蘇阿姨就領著新保姆來了。這位阿姨姓佟 , 45歲,長了一頭濃密的自來鬈髮 ,塗著口紅 ,有點兒胖乎乎 ,說話輕聲細語。我問佟阿姨以前是做什麼工作的 ,她說原來在幼兒園當會計,後來在兒童商店做出納。我聽後心裡一喜 ,一輩子接觸孩子的人 ,太合適了 !我問佟阿姨家裡情況 ,她說她丈夫是開專列的 ,女兒 18歲,在四中上高三 ,今年高考。我心裡又是一喜 ,初中文化的媽媽培養出四中的學生 ,了不起 !我問佟阿姨能否每周來 6天,她面露難色 ,說閨女要高考 ,平時住校 ,只有周末回家。她要為閨女改善伙食 ,還要督促她學習,最好周末不工作。高考雖然離我已有 18個年頭了 ,但當年被「烤」得焦頭爛額的記憶卻深深植根在我的記憶中。我對所有的高考生都懷有深切的同情 ,所以對佟阿姨說先工作 5天吧 ,等閨女考完了再說。兩位新保姆星期一正式上班。佟阿姨上午 8點到。她一出現 ,我這個當媽的就好像失了業,干在一邊站著 ,看著她熟練地操作 ,幾乎插不上手。她侍弄孩子比我還細心還講究 ,像是蒔弄一朵嬌嫩的花朵似的 ,怕摔著怕凍著怕磕著怕嚇著怕臟著怕硌著。把孩子弄妥帖後又來照顧我,一會兒問我喝不喝水 ,要是說喝 ,她就倒一杯送到我嘴邊 ;一會兒又問我吃不吃蘋果 ,要是說吃 ,她就削一個切成小塊兒插上牙籤放到我手旁。我要是餵奶 ,她給我遞來所有用品 ,還在我腰後塞一隻枕頭 ,在我身上搭一床被子。我要幹什麼她都說「我來吧」 ,弄得我似乎最好就光躺在床上不動彈。我這輩子沒被人這麼精心伺候過 ,不由得受寵若驚。小馮下午 1點到。我當時想睡覺 ,就粗略地交待了一下家裡的清潔用品。待到我起床時 ,發現小馮把一切都收拾得井井有條,窗明几淨 ,連我沒有提及的事情她都自己找出來做好了。漸漸我們體會到 ,兩位阿姨皆屬心靈手巧者。佟阿姨為 Sam在夏天鉤小花鞋、秋天織毛背心、冬天織毛帽子小毛手套小毛靴子;小馮不僅打掃衛生 ,而且是我們家的管家兼修理工 ,菜肉米面醬醋油鹽都歸她買 ,許多事情她主動替我們想著整理好收拾好。再吃到她們兩人做的飯 ,我和丈夫還有妹妹一致認為— ——上帝給我們家送來了兩件禮物。17你媽媽沒給我批條兒佟阿姨剛來我們家時 ,頗見識了幾件新鮮事兒。首先是我這個剛出月子的產婦 ,怎麼不一天到晚躺著 ,老在家裡忙忙叨叨 ,還天天出門吹風曬太陽。吃東西也不忌諱生冷 ,穿衣服也不捂著蓋著。至於育兒手段 ,更有不少她沒聽說過的奇談怪論 :我們每天上午給孩子洗澡。嬰兒室是我們家中陽光最充足的房間 ,上午 8∶30左右室溫可達 25攝氏度 ,洗澡後讓孩子赤身露體在寬大的窗台上曬 20分鐘。我們不給 Sam多穿衣服 ,有時比大人穿得還少 ,從來不捂著他 ,也不怕他吹著風什麼的。新生兒自身體溫調節中樞不健全,雖說怕凍著 ,其實更怕熱著。過多捂著 ,過量出汗 ,會造成水電解質紊亂 ,引起酸中毒 ,甚至導致死亡。所以與其捂著他 ,不如晾著他。一般大人穿多少衣服 ,孩子穿多少就夠了。 Sam睡覺不枕枕頭。一是防止他意外窒息 ,二是新生兒脊椎還很軟 ,尚未定型 ,枕枕頭容易造成脊柱彎曲。Sam睡覺既不趴著睡 ,也不仰著睡 ,而是被一隻側睡枕固定住,左右輪換側著睡。趴著睡容易導致「搖籃猝死」 ,仰著睡有可能被吐奶嗆著 ,而且會把腦袋睡扁。側著睡是最安全的 ,腦殼也保持好看的弧度。 Sam睡覺時我們從來不屏氣斂聲、躡手躡腳 ,而是照樣該幹什麼幹什麼 ,正常聲音說話 ,洗衣機轟隆作響 ,腳步蹬蹬 ,碗盤叮噹。新生兒聽力不是很發達 ,對外界噪音不很敏感 ,沒有必要一睡覺就關上窗帘靜悄悄。而且如果從這麼小就養成在絕對安靜的氣氛中睡眠的習慣 ,將來他的聽力發育之後 ,會對噪音過度敏感,一有聲音就驚醒。這一點後來被朋友的孩子印證 :這個孩子的父母從出生就讓他在絕對安靜的環境中睡覺 ,結果弄得只要他一入睡 ,全家就什麼事兒都別想干 ,連馬桶都不能沖 ,否則小少爺就會驚醒、大哭、難以安撫。最令佟阿姨嘆為觀止的是我的奶水。她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充沛這麼優質的母乳 ,幫我洗胸罩和胸墊時總要給我指出這些東西上邊的黃色是洗不掉的 ,那是我奶水中含的油脂。「怪不得這孩子吃一次奶頂三五個小時呢 !」佟阿姨感嘆。「奶裡邊油性大 ,頂飽。 」她回憶起自己 18年前生孩子的經歷 ,難產 ,整整生了四天。生完了孩子沒有奶。我對她說那是因為她沒有正確地催奶 ,她卻有另外的說法 :「不對 ,我那奶是被踩沒的。人家都說產婦和孕婦不能住同一個病房 ,孕婦會把產婦的奶踩沒了。 」這倒是新聞 ,我看更像迷信。我還是認為她應該有奶 ,她生孩子那時 ,中國醫院還不興母嬰同室 ,孩子生下來就被隔離到嬰兒室。母親的乳頭沒有被吸吮 ,體內產奶的荷爾蒙沒有受到刺激,怎會下奶 ?「那時順產是四天、剖腹產是一星期 ,才讓你見著孩子。有奶就去嬰兒室喂 ,沒奶就吃奶粉。」佟阿姨回憶道。怪不得她「沒有」奶。待到孩子與她團聚 ,能夠吸吮她的乳頭時 ,嬰兒已經習慣了吃奶嘴的容易和順利 ,對努力吸母乳不再有興趣了。佟阿姨不甘心 ,又找到一個她天生沒奶的理由。「我的胸沒你的大 ,就是吸出奶來肯定也就一點兒 ,肯定不夠吃。 」我告訴她 ,奶多奶少跟胸大胸小沒關係。儲存在奶竇里的母乳,只是嬰兒每餐進食的一小部分 ;絕大部分奶是隨著嬰兒的吸吮而當時分泌的 ,吸吮得越多 ,分泌得也越多。這就是為什麼說母乳永遠是新鮮的 ,而且是按需供應 ,無窮無盡。佟阿姨最後說出來的話 ,倒是大多數她的同齡人沒有堅持母乳餵養的真正原因。「那時也不興母乳餵養 ,興給孩子吃牛奶。大家都說 ,你看外國人怎麼都那麼人高馬大的 ,那是因為他們都吃牛奶 !還說牛犢子吃牛奶都長那麼壯 ,要是給人吃 ,人不也長得壯嗎 ? 」我的肚子都笑疼了 :這是什麼謬論啊 !牛奶其實對於一歲以內的嬰兒不僅沒有益處 ,反而有害處。牛犢子之所以長得飛快 ,是因為牛奶里含有大量的蛋白質 ,是人奶的三倍 ,奶粉的兩倍 ;而且含有過量的礦物質如鈉、鈣、磷 等,也是人奶的三倍。嬰兒的腎臟尚未發育成熟 ,排解這些過量元素會招致損傷。而且 ,牛奶中含的鐵十分微少 ,並會刺激嬰兒腸道粘膜 ,引起鐵的流失 ,長期飲用牛奶會導致貧血。最重要的是,牛奶非常容易引起過敏。因此 ,美國兒科學會的營養委員會建議不給一歲以內的嬰兒飲用牛奶 ,二三歲的幼兒也應控制在每天 710毫升之內。說通俗點兒吧 ,牛奶是給小牛犢吃的 ,人奶才是給小人兒們吃的。後來有一天我和佟阿姨帶著 Sam去葆嬰參加活動 ,看見一位專家給准媽媽們上課 ,正好講到母乳餵養 ,這位專家不無風趣地說 ,「母奶是由孩子從母體中帶出來的 ,也就是說小寶寶一出生就自帶口糧來了 ,所以你一定要給人家吃上 ! 」佟阿姨是一個母愛蓬勃的人 ,特別喜歡孩子 ,見到 Sam這樣漂亮的小娃娃更是愛不釋手 ,一天到晚抱在懷裡不放下來。開始我想她是新鮮 ,先讓她多抱會兒吧 ,新鮮勁兒一過 ,就該嫌抱著累了。過了一個多星期 ,看佟阿姨仍然樂抱不疲 ,我開始勸說她適當地把孩子放一放。佟阿姨有各種理由緊抱不放 :「不抱著哪兒成啊 ?放下來他不幹啊 ! 」我對她說再小的孩子也需要自己活動的空間和時間 ,需要自己感受和探索這個世界 ,總抱著束縛他的自由。「我就聽不得咱寶兒哭 ,一哭我就想抱他 ! 」其實他一哭我也恨不得立馬把他抱起來 ,但是不能這麼著慌。這樣小的嬰兒 ,對於任何引起他不滿的事物 ,惟一的表達方式就是哭 ,那麼他哭的內容就不一樣。我們作為會說話的成年人,需要耐心解譯這個不會說話的小人兒到底在告訴我們什麼。孩子哭時 ,最好先用聲音回應他 :「哎 ,寶寶哭了 媽媽在呢 !寶寶怎麼啦 ?讓媽媽來看看 !」孩子從媽媽的聲音里已經得到了 安慰。接下來花幾秒鐘仔細聽聽他的哭聲 ,觀察他的表情和動作,會讓你更清楚應該怎樣解決他的問題。 Sam出生兩周後 ,我已經能夠辨別他許多種不同音量、不同腔調、不同旋律的哭聲 ,以及相對於這些哭聲的情感。給他表達的自由 ,一方面培訓和鼓勵他以不同方式表達自己 ,促進他與別人的交流 ,另外一方面也在開發他未來的語言能力。由此 , Sam漸漸變得不愛哭 ,因為他很快就明白了哭並非惟一的交流方式。比如 ,當他餓時 ,小嘴會一張一合 ,嘴裡發出「啊啊」的聲音 ,耐心等待我們的反應。如果等的時間過久 ,他會著急 ,這才開始哭一哭。佟阿姨找不到別的借口了 ,就會耍個小賴皮 :「都十多分鐘沒抱了 ,抱會兒吧 ! 」孩子總在大人懷裡 ,無法自由探索 ,會阻礙他肢體和智力的發育 ,變得木呆不靈活。佟阿姨還是有她的對策 ,一旦孩子哭起來 ,便對著他念叨 :「不行啊 ,不能抱你 ,你媽媽沒給我批條兒 ,我不敢抱。 」我只有批准她唄。18你想把孩子補成鈣片兒 Sam出生時從娘胎裡帶出一頭濃密的黑髮 ,滿兩個月我們請專業高手來把這頭髮剃光 ,做了兩隻胎毛筆。再長出來的頭髮就變成淺棕色的了 ,而且在腦後漸漸形成一條無發地帶 ,俗稱「枕禿」。帶他出去 ,被有經驗者看見 ,驚呼 「這孩子缺鈣 !還不快去買些鈣片來補補 ! 」再看周圍的中國媽媽 ,無一不是在熱火朝天地給孩子補鈣。於是我在 Sam滿三個月帶他去協和醫院打預防針時諮詢了一下兒科大夫。大夫說「枕禿」本身並不意味著缺鈣 ,那是孩子睡覺時出汗 ,又在枕頭上蹭來蹭去 ,把頭髮蹭掉了。缺鈣的孩子還有許多其他癥狀 ,如夜間嚴重盜汗、驚醒驚哭、情緒不安、肋骨外翻等等。我說這些癥狀他都沒有。他吃得多睡得足 ,從兩個半月開始就每夜睡八九個小時不起來 ,不像是缺鈣。大夫說 ,我給你開些鈣劑和魚肝油吧 ,補一補也無妨。孩子長身體時需要大量的鈣 ,你的孩子長得又快 ,容易缺鈣 ,還是預防一下吧。醫院給了我幾盒納米鈣、幾盒因可欣魚肝油。納米鈣是粉紅色的小顆粒 ,要衝到水裡餵給孩子。 Sam是純母乳餵養 ,跟奶瓶毫無關聯 ,我只好把鈣粉衝到小勺里試試。看著那色澤鮮艷的液體,我心裡疑團重重。 Sam哭叫著不肯吃這粉末末 ,一掙扎都灑到小手絹上。我去洗手絹 ,發現那粉色根本洗不掉。這麼頑固的色素 ,給孩子吃下去 ,能有好嗎 ?再嘗嘗那粉末末 ,齁甜齁甜 ,不知道加了多少糖在裡邊 !粉紅色顆粒全部請進了垃圾箱。不吃鈣 ,吃點兒魚肝油吧 ,補補維生素 D,促進對鈣的吸收。因可欣是膠囊 ,我每天消毒一下特備的嬰兒剪子 ,剪開膠囊尖,把裡邊的油滴到 Sam嘴裡。小人兒十分厭煩這個東西 ,每次都憤然反抗。我聞了聞膠囊 ,腥氣撲鼻 ,煞是難聞 ,怪不得孩子不愛吃 !給 Sam熱補一星期後 ,我自己先堅持不住了 ,給丹丹打電話時問她給不給 Hugh補鈣。「補鈣 ?補什麼鈣 ?」丹丹問。「你不給 Hugh補嗎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得補嗎 ?」「去他的吧 !」丹丹的嗓門從女中音變成女高音。「這些大夫不過是想把醫院裡滯銷的鈣劑賣出去而已 !根本用不著補鈣 !也就是中國人在這兒瞎補 ,在加拿大根本都沒聽說過要給嬰兒補鈣。我爸爸就是兒科大夫 ,他說你只要每天把孩子帶出門曬 20分鐘太陽 ,他就絕對不會缺鈣 !對鈣的吸收是在太陽底下活動出來的 ,不是濫吃什麼鈣劑補出來的 ! 」「那魚肝油呢 ?」我又問。「不過是給孩子增加不必要的脂肪而已 !別給孩子瞎吃東西,你的奶裡邊什麼營養都有了。別瞎信那些人的 !你們家 Sam缺鈣嗎 ? 」「不缺。 」 Sam肯定不缺鈣。他雖然長得比同齡嬰兒快 ,但沒有顯露出任何缺鈣的跡象。恰恰相反 ,所有跡象都表明 ,他體內的鈣十分豐足 :出生剛剛三天 ,頭就開始直立 ;兩個月左右 ,扶著他 ,就能站在我們膝蓋上 ,雙腿十分結實有力 ;不到三個月,我拉他練習從躺到坐 ,他一使勁兒 ,居然站起來了 !最重要的是 ,他兩個半月就開始長牙 ,而一般來說 ,這是到六個月以後才會開始的過程。「不缺鈣還補什麼 ?現在市售的鈣劑成分亂得很 ,誰知道裡邊都有什麼 ?不是總有報道說哪家的鈣製劑含鉛量過高 ,哪家的鈣片不合格嗎 ?不分青紅皂白亂給孩子吃 ,吃壞了怎麼辦 ? 」我再也沒給 Sam補過任何鈣。下一次的國際母乳會活動 ,我就這個問題求教兩位諮詢員。 Serena說母乳餵養的孩子不應該有缺鈣問題 ,因為母乳中的鈣量雖然少 ,但是對於嬰兒的需求來說正合好 ,而且容易吸收。只要母親自己攝取的鈣量足夠 ,母子每天都適時曬太陽 ,就不會缺鈣,也不必補鈣。「除非你生活在極北部極寒冷地區 ,或者你生活在山洞裡 ,見不到陽光 , 」 Serena說,「那你有可能缺鈣。 」至於枕禿現象 ,不光中國孩子有 ,外國孩子也有。參加母乳會活動的外國孩子們全都腦後一條禿帶 ,但沒有任何一位媽媽給孩子補鈣 ,她們甚至都沒聽說過枕禿與缺鈣之間的關聯。有些補鈣的堅決支持者說中國孩子需要補鈣 ,因為中國人的飲食結構與西方人不同 ,以穀類為主 ,所以缺鈣。 Erica說,「母乳會就此問題做過專門研究 ,調查了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飲食 ,發現無論以肉類乳類為主的飲食 ,還是以穀類蔬菜類為主的飲食 ,其中所含的鈣量都足夠人體的需求 ,都不需要特別額外地補充鈣。 」參加母乳會活動的其他中國媽媽們問 ,「那為什麼中國大夫那麼主張補鈣、中國人那麼熱衷於補鈣 ? 」「我也不知道。 」 Erica一臉迷惑。「我不明白 ,在化學鈣製劑出現之前 ,我們的祖先是怎麼生存下來的 ?沒聽說他們都缺鈣啊 ? 」那一段時間 ,有關補鈣的爭議天天出現在我生活中。我也查了一些書籍和資料。很多人都說 ,西方人飲食以奶製品為主 ,他們當然不缺鈣 ;中國人吃米飯炒菜 ,比不上人家 ,就是得補鈣。這種說法在兩方面站不住腳 :其一 ,並非所有的西方人都能吃奶製品 ,有不少人對乳糖過敏,還有一些人完全吃素 ,連雞蛋都不吃。奶製品遠非鈣的惟一源泉 ,許多蔬菜、乾果、豆類都富含鈣 ,這其中就有中國人盤中常見的菠菜、蓋菜、芥藍等等 ,尤其是中國國粹豆腐。不以奶製品為主的飲食仍然能夠滿足人體對鈣的需求。其二 ,單純大量攝入奶製品並非有助於補鈣。 20世紀初葉 ,隨著人口流入城市、人工餵養製品替代母乳餵養 ,佝僂病在美國十分猖獗 ,一時間大街上跑著眾多羅圈腿兒童。這種現象引起科學家的警覺 ,經過研究發現 ,雖然牛奶里鈣量豐盛 ,但嬰兒血液中過盛的鈣卻無濟於事 ,因為缺乏維生素 D,鈣不被吸收。由此維生素 D被加進市售奶粉 ,佝僂病漸漸消失。而所有的研究都指出 ,凡是母乳餵養的嬰兒 ,只要母親營養均衡並適量見到陽光,就不會出現佝僂病。另外 ,牛奶里含的鈣多 ,是因為小牛犢生下來就自己走路 ,它需要那麼多的鈣。無端給人類嬰兒體內添加不必要的鈣 ,只會給孩子並未發育成熟的腎增加負荷。從科學的角度來看 ,「缺鈣」實際上是缺乏維生素 D,而對於一個健康、足月的嬰兒來說 ,缺乏維生素 D則實質上是缺乏陽光 (缺乏陽光並非維生素 D缺乏症的惟一原因 ,早產、肝臟、腎臟的疾病都會導致維生素 D缺乏症 )。維生素 D並非維生素 ,它實際上是一種類固醇激素 ,在 1922年被錯誤地劃分為維生素。這種激素靠人體皮膚接觸紫外線照射而產生 ,在食物中極其罕見。它的主要功用是刺激小腸對鈣和磷的吸收 ,維持血液中鈣和磷的正常含量 ,促進骨骼礦化。母乳中的維生素 D含量略少於 4歲以下嬰幼兒每日應該攝取的 200~400國際單位。然而 ,對於一個母乳餵養的嬰兒來說 ,他的維生素 D主要來源有兩個 :一是出生前的存儲 ,二是日光照射。只要母親在孕期沒有患維生素 D缺乏症 ,正常的足月兒體內的存儲足以保障小寶寶在出生後兩個月內即使缺乏日光照射也不會患上維生素 D缺乏症 (即我們所理解的「缺鈣」 )。人工餵養的嬰兒則需要強化維生素 D的代乳品以及日光照射 ,才能保障得到充足的維生素 D。美國兒科學會以及世界衛生組織都推薦不要將 6個月以下的嬰兒直接暴露在強烈的陽光下。幸運的是 ,人類皮膚產生維生素 D的能力極其強大 ,一個成年人赤身裸體在紫外線下曝晒一會兒 (到了皮膚開始略微發紅的地步 )就相當於服用了 10 000到 25 0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 D。研究還發現 ,即使嬰兒僅僅曬過幾個小時的夏日陽光 ,他的體內就能儲存今後數月內所需要的維生素 D。因此 ,讓寶寶的臉、手、腳或者其他身體部位每天接觸 5~15分鐘的陽光 ,就足以保障他不會患上維生素 D缺乏症 ,即他不會缺鈣。中國有沒有缺鈣的孩子 ?當然有。除了病理的原因之外 ,在國際母乳會列出的常見原因之中 ,我挑選了幾項符合中國國情的原因 :*母親孕期缺乏維生素 D; *白天局限於戶內活動 ; *某些地區緯度過高 ,冬季無法獲得充足日照 ; *居住在高樓林立的城市 ,陽光受阻 ; *環境污染嚴重 ,紫外線受阻 ; *寶寶全身被衣物裹得嚴嚴實實 ,沒有任何皮膚曝露在外 ; *過早添加輔食 ,取代母乳 (很多固體食物缺乏鈣 ,或影響鈣的吸收 ); *鉛中毒。的確 ,不少缺鈣的孩子是因為父母過於嬌慣寶寶 ,不敢帶孩子出門曬太陽 ,導致維生素 D缺乏。還有一些母親 ,在生產後急於恢復體型 ,節食減肥 ,結果不僅孩子缺鈣 ,自己也缺鈣。我見到過幾位這樣的糊塗媽媽 ,有的掉了門牙 ,有的抽筋兒 ,還有的甚至在餵奶過程中昏過去。有些孩子天生缺鈣 ,是因為母親在孕期缺乏戶外運動 ,缺乏對鈣和維生素 D的攝取而造成的。運動有助於身體將鈣質貯存於骨骼中 ,反之卧床過久 ,骨骼中的鈣質就會大量流失。盲目聽從不實的藥品廣告 ,以藥物方式來強行補充鈣反而有害。世界上並沒有單一的「神奇營養素」可以健身長高 ,所有的營養素皆需要與其他食物 (營養素 )互助 ,才能充分被身體吸收運用。我自己從 30歲生日那天開始每天吃鈣片 ,到生 Sam的時候已經補了 5年的鈣。孕期和哺乳期我又加大劑量 ,每天補入 1 200毫克的鈣。在吃飯方面也毫無顧忌 ,哺乳期我的飯量奇大 ,頂上一個田間幹活兒的小夥子。我是餓了就吃 ,吃飽為止 ,根本不管胖不胖的事 ,只要不虧著孩子就行。所以我不缺鈣 ,所以 Sam也不缺鈣。那時 ,我在一家育兒網站「搖籃網」上的 BBS里,和許多媽媽們討論甚至爭論是否每一個孩子都應該補鈣。有一天 ,我在論壇里看到一個求救的帖子 :「我女兒 8個多月了 ,最近一段時間不肯睡覺 ,天天晚上都要鬧到 11點多才哭著睡著 ,有時候看她把眼睛都揉成熊貓眼了 ,可是抱起來一哄 ,她就大哭 ,一哭起來沒完沒了的 ,白天黑夜都是。也沒得什麼病,因為如果不哄她睡覺的話她就玩兒得很高興 ,最多隔一會兒就大喊幾聲 ,不知哪位媽媽有類似的經驗。 」已經有幾位熱心的媽媽寫了復帖 ,異口同聲「是不是缺鈣 ?補補鈣吧。某某鈣劑很靈。」云云。我覺得有點哭笑不得 ,寫了一個復帖 :「你能不能再具體講一下孩子吃飯、活動的情況 ,還有最近家裡有什麼變化沒有 ?是否情緒上受了刺激 ?吃奶的孩子有『罷奶』一說 ,也許你的孩子在為什麼事情而罷睡 ? 」兩天後這位媽媽給我寫了一個帖子 ,特別感激我的提醒 ,說她帶女兒在姥姥家住了一個月 ,剛剛回到自己家裡 ,可能孩子對這個變化有點兒不適應。本來她一直以為孩子身體不舒服 ,看了我的帖子 ,如夢初醒。其實她女兒身體很壯實 ,已經能夠扶著牆走動了 ,不缺鈣。最近幾年興起的全民補鈣熱潮 ,與商家為推銷鈣劑產品而進行的炒作有很大關係 ,確實蒙蔽了不少養兒心切的媽媽。甚至弄得有些媽媽們把鈣片推崇為萬能神葯 ,無論孩子出現什麼問題都首先聯想到缺鈣 :孩子愛哭 ,是不是缺鈣 ?孩子不愛洗澡 ,是不是缺鈣 ?孩子不好好吃奶 ,是不是缺鈣 ?孩子愛出汗 ,是不是缺鈣 ?而後一切問題都用補鈣來解決。真是鈣劑漫天飄灑 ,無數小人兒都快給補成小鈣片兒了。怎麼不想想 ,孩子哭有可能是什麼事情讓他不高興了 ?不愛洗澡是因為水溫室溫不合適 ?不好好吃奶是因為肚子脹氣不舒服?愛出汗是因為穿的衣服或蓋的被子太多太厚 ?更何況 ,我們的寶寶從生下來就會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不是光會吃奶睡覺弄髒尿片。我們與寶寶的心靈交流從懷胎就開始了 ,孩子生下來後更要細心耐心地觀察與交流。別看孩子不會說話 ,他其實能夠理解我們成年人的很多言行 ,體察到我們未經言說的情緒 ,他也會通過不同方式來表示自己的困惑和不安。一般來講 ,5個月以後的孩子視覺、聽覺較初生更加靈敏 ,對外界的感應也比以前更加敏銳 ,情緒很容易受影響。孩子哭鬧 不一定是身體里生理上缺什麼 ,很有可能是情感方面心理方面有什麼需要沒有得到滿足 ,或者父母情緒的波動影響到她的心情。有的媽媽又問了 :「我家寶寶肋骨外翻 ,肯定是缺鈣吧 ?那還不該補鈣嗎 ? 」有一次由於 Sam一連幾天過於頻繁「支援農業」 ,我帶他去和睦家醫院看醫生 ,這是我們第一次接觸到非常有名的崔玉濤大夫。看病結果是沒病 ,大概是長牙的反應。但是在崔大夫為他解衣觸摸時 ,問他是否偏愛左側睡 ,因為他左側肋骨有些外翻。崔大夫很明確地說這不是缺鈣 ,而且看得出來是睡覺所致 ,因此讓我注意要他多睡右側。崔大夫是明白人。有多少醫生像他這樣會看呢 ?有多少孩子被不會看的醫生誤診為缺鈣呢 ?又有多少父母被鈣片蒙住了雙眼 ,忽視了對孩子情感需求的觀察與滿足呢 ?每一個小嬰兒都是一本複雜深奧的小書 ,需要做父母的耐心去解讀。每一個小嬰兒都是一個有獨立思維、獨特性格的人 ,需要做父母的在溫飽之外 ,特別關愛他們的情緒和思想。怎能一「鈣」而論呢 ?19吃喝拉撒睡 ,沒一樣做得對生孩子後 ,社交圈子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和沒有孩子的人失去了共同語言 ,而和做父母的人則有著說不完的話 ,由此我認識了許多年輕或年老的父母們。中國人古道熱腸 ,非常願意將自己的育兒經驗傳授給新媽媽 ,令我獲益匪淺 ,但更多時候是在衣食住行各方面挨批評。衣— ——我給孩子穿的衣服太少。 Sam出生於二月份 ,歷經三個月天氣變化無常的冬春之交 ,其間無論冷暖 ,都是我們穿多少衣服他也穿多少衣服 ,從來不比大人穿得多。再看其他孩子 ,無一不是里三層外三層地裹得嚴嚴實實像個小粽子。「你給孩子穿這麼少 ,會把他凍病的 !」好心人向我指出。「他不冷。」我先簡簡單單地回答一句。「小孩子怕冷 ,不像你大人這麼禁凍 !」他們覺得我可能不太懂。「他不冷 ,穿多了他熱 ,出了汗再晾著 ,那才會生病呢。 」我解釋道。行— ——我帶孩子出來得太頻繁。 Sam不到兩周 ,我就抱著他坐在院子里曬太陽 ,馬上招致批評 :「這麼小的孩子就敢帶出來 ?不怕著涼嗎 ?吹著風怎麼辦 ? 」可是 ,不出來 ,呼吸不到新鮮空氣見不到陽光 ,不是更糟糕 嗎?有風又怎麼了 ?自然界總是要颳風的 ,如果怕風吹 ,就真沒有出門的日子了。不吹風就不生病了嗎 ?住— ——關於睡覺的話題本書另有篇章詳細討論 ,這裡要說的是和審美觀有關的一件事。剛把 Sam抱出家門時 ,經常有人上來問 ,「這孩子頭怎麼這種形狀 ?是不是沒睡好 ? 」我這才觀察到 ,中國孩子的腦袋都是扁的。大家告訴我是故意睡成這個樣子的 ,因為覺得扁腦袋好看。 Sam的頭是圓的 ,因為我們覺得圓腦袋比扁腦袋好看。後來聽一位十來年前做媽媽的朋友說 ,她也喜歡圓腦袋 ,就沒把兒子的頭睡扁。為此她挨了不少說 ,大家都覺得他兒子的「問號」腦袋不好看。十年後 ,她看到 Sam,終於找到了一個知音。食— ——我的餵養方式經常遭到非議。我漸漸發現 ,人們往往按照奶粉餵養的標準來評判母乳餵養。 Sam從生下來就吃我的奶 ,一直到五個半月 ,完全母乳餵養,沒有添加過任何東西。這期間不斷有人問我 :「補鈣沒有 ?該加果汁了吧 ?」等等 ,我一律告知「沒有 ,也用不著。 」最讓大家感到不可思議的是我連水都不給他喝 ,為此我又聽到不少忠告。我先回答一句 :「母乳餵養的孩子不需要喂水。 」忠告者接著質問 :「讓你一天到晚喝奶不喝水 ,你受得了嗎 ? 」原來他們只知道吃奶粉的孩子要喝水 ,卻不了解母乳的神奇之處 :母乳是根據孩子的需要而分泌的 ,與奶粉恰恰相反 ,它的稀濃度在每一餐並不是從頭到尾都一樣的。在孩子開始吸吮的時候,流出來的奶像水一樣稀薄 ,這是給孩子解渴並滿足他吸吮要 求的奶 ,稱做前奶。孩子越吃奶越濃 ,脂肪含量越高 ,直到最後吃飽為止 ,謂之後奶。而且在夏天 ,母乳會自動變稀 ,以滿足天熱孩子口渴的需要。國際母乳會推薦媽媽們不要喂水 ,不是因為水本身有什麼不好 ,而是如果新生兒用奶瓶喝水 ,容易引起「乳頭錯覺」 ,並且由於減少對乳頭的吸吮 ,進而破壞母乳餵養的和諧。至於給孩子過早添加果汁 ,不僅無益 ,反而有害。尤其許多父母熱衷於給孩子加橙汁橘子汁 ,這些柑橘屬果類最容易引起過敏症 ,果汁中的果糖和礦物質也會增加孩子的腎負荷。一個問得最多的問題是 :「這孩子隔多久吃一次奶 ?一天吃幾頓 ? 」我經常回答不上來 ,因為母乳是按需餵養 ,孩子餓了就吃。 Sam剛出生時隔四五個小時喂一次 ,後來頻率有所變化 ,我也沒刻意去記錄。「那怎麼行 ?一定要培養他的規律性 ,四個小時吃一次 ! 」又來了 ,又是吃奶粉的經驗。母乳較之奶粉更易消化 ,吃母乳的孩子比吃奶粉的孩子吃的次數要多一些。每一個孩子的胃口和消化能力都不一樣 ,每一個媽媽的母乳都是根據自己孩子的具體需要而分泌 ,嬰兒自知饑飽,餓了就吃 ,飽了就停 ,這是他們的生存本能。然而奶粉是人工配置 ,成分、濃度千篇一律 ,不能根據個體嬰兒的需求而變化,兼之脂肪、蛋白質、礦物質皆高於母乳 ,不易消化 ,所以只能人為地定時定量餵養。這也就是為什麼奶粉餵養的孩子容易過胖或過瘦 ,而母乳餵養的孩子沒有超重或營養不足的擔憂。《母乳餵養的女性藝術》里引用了這樣一位母親的著名格言:「成功地分泌乳汁是每一個女人女性氣質的自然表現。她不需要計算給孩子餵奶的次數 ,就像她不需要計算親吻孩子的次數一樣。 」拉撒— —— Sam從出生就戴一次性紙尿褲。新生兒本來就屎尿頻繁 , Sam更是個能吃能拉的小人兒 ,一天下來要用掉十幾塊尿褲。這還不算在換尿褲換衣服過程中我們一不留神他一不經意拉撒在床上的次數 ,反正每天都有一堆要洗的衣服、墊子、床單、被褥。我常常暗自感嘆 ,沒有一次性紙尿褲、沒有防水床墊、特別是沒有全自動洗衣機的年代 ,雙職工的父母們是怎麼熬過來的 ?有一天我去採購紙尿褲 ,看到商店裡棉製尿布的說明書 ,上稱紙尿褲污染環境破壞生態平衡而且浪費錢財。我本來就是個環境保護愛好者 ,一下子感到無比內疚 ,一口氣買了十幾塊棉尿布。回家後上樓去向溶溶熱情推廣 ,說得溶溶熱血沸騰 ,也要衝出家門進行愛國環保運動 ,被她母親制止。老太太說 ,「先看看小巫能否堅持下來再說。 」 溶溶媽一定有未卜先知術。棉製尿布只用了不到一周 ,我的環保計劃就破產了。洗不過來!實在洗不過來 ! Sam每天拉十來泡屎 ,有時一連拉臟三四塊尿布。他的大便油性大 ,留在尿布上的黃色很難搓掉 ,尿布一臟就得馬上洗 ,擱置久了更洗不幹凈。我和佟阿姨一天到晚不用干別的 ,就呆在衛生間搓尿布吧。於是改為夜間使用棉製尿布 ,讓孩子皮膚好受些。白天仍用一次性紙尿褲。說出這個煩惱 ,立刻有人驚詫 :「你們不給他把屎把尿啊 ? 」我也詫異 :這麼小的孩子 ,對自己的排泄器官毫無控制 ,怎麼把他 ?對之 :「訓練他啊 ! 」怎麼訓練 ?「我們家孩子從月子里就開始把 ,到五個月就規律了 ,一把就有。 」五個月的孩子就會控制自己的排泄肌肉 ?可能嗎 ?規律排便?連成年人都不容易做到 ,更何況這麼小的孩子 ?所謂「識把」 ,不過是訓練大人能夠揣摩出孩子什麼時候該拉該撒而已。兒童一般要到兩歲左右才會有意識地忍受排泄器官的壓力 ,才從生理和心理上準備好接受如廁訓練。有一位媽媽說她一歲半的孩子會清楚地告訴她他要「泡泡」 ,但說完就拉撒在褲子里 ,可見他的肌肉控制力尚未發育成熟。就此問題我曾經詢問過許多給孩子把便的父母 ,無一例外 ,這些孩子真正做到自主控制排便的年齡都在兩歲左右。西方流行的觀點是 ,過早逼迫孩子規律排泄 ,會給孩子增加不必要的精神負擔 ,造成逆反情緒 ,甚至遺留長期身心問題。在我看來 ,不給孩子戴尿片 ,大人要麼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在擔心他什麼時候拉撒 ,要麼把大部分時間浪費在盥洗被孩子弄髒的衣物被褥 ,還如何與孩子進行其他方面的交流 ?說的不好聽點 ,這就叫做顧了屁股 ,顧不了腦袋。相比之下,是屁股重要 ,還是腦袋重要 ?再說這把 ,要是把的時候孩子不願意怎麼辦 ?要是沒把的時候他拉了撒了怎麼辦 ?忠告者一定認為我的腦袋是木頭刻出來的 :「打唄 !把他時他打挺你就揍他屁股 ;他要是尿床了你也搧他兩下。他一疼一怕就明白了 ! 」多麼殘酷的訓練啊 !我可不忍心。再說 ,這樣的懲罰必定會導致孩子心理問題。也許一時方便了父母 ,從長遠來看 ,卻害慘了孩子。與把屎把尿相聯的是穿開襠褲。院子里的孩子大都穿開襠褲,有尿就撒到花壇里 ,甚至甬道上。好端端的花園變成孩子們的公共廁所 ,也等於教孩子從小不愛護公共設施。這麼損人利己的事情 ,我們不願做。開襠褲既不衛生亦不雅觀 ,我們也不願給孩子穿。另外 ,八九個月大的小男孩 ,開始對自己的生殖器官發生興趣,喜歡玩弄它。這不是什麼壞毛病 ,所有的男孩都愛玩兒小雞雞,因為那個東西就長在那兒 ,感覺也很靈敏 ,因此孩子覺得新鮮好奇好玩兒 ,不由自主地去觸摸它。當家長的一定不能批評指責孩子 ,更不能打孩子的手或斥罵他 ,讓他覺得那是一件壞事。防止孩子玩弄生殖器官的辦法一是用玩具分散他對自己身體的注意力 ,二是不給他機會接觸到生殖器。為此 ,只有繼續穿著紙尿褲。20相信母乳女友海蒂生下寶寶後一直純母乳餵養 ,但是在 45天時的一個星期左右 ,海蒂感覺到他吃奶十分頻繁 ,基本上每個小時都要吃。睡覺也不安穩 ,睡一個小時就會醒 ,但是如果爺爺奶奶抱著睡,就能一口氣睡幾個小時。為此海蒂諮詢了一些育嬰專家 ,她們說這是因為她的母乳質量不好 ,不能滿足寶寶的需要 ,建議她給孩子添加奶粉。就在海蒂給我打電話前舉行的一次國際母乳會活動中 ,討論的主題是「怎樣克服母乳餵養中的困難」 ,尤其是當孩子啼哭不已、頻繁吃奶時 ,媽媽應該怎麼辦。主持活動的母乳會諮詢員 Serena在開場白中說 ,「喂母奶的媽媽好像總是面對著很多的質疑,每當寶寶頻繁啼哭時 ,總有人立刻說 ,那是因為你的奶有問題,寶寶不夠吃 ,應該加奶粉。可是當餵奶粉的孩子出現同樣現象時 ,卻沒有人去懷疑是不是他的飲食方面有問題。 」翻開母乳會出版的《母乳餵養的女性藝術》 ,會看到這樣的信息 :你根本不必擔心的一件事 ,就是你的母乳的質量。你的奶中所含有的營養成分絕對能夠滿足你的寶寶的需要。除非你自己患有極度營養不良 ,那時你的奶才可能出現「質量」問題。人類幼兒的生存是如此的重要 ,大自然已經做好特殊安排 ,確保你的奶的質量。比如 ,你在孕期所增加的脂肪 ,就是為了寶寶出生後給你的母乳添燃料。另外還有研究發現 ,為保證嬰兒攝取的營養量 ,母乳製造過程有時會剝奪母親自身的營養而滿足母乳的養分。因此喂母乳的媽媽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飲食和休息 ,多吃營養豐富的食品 ,尤其是鈣的補充。至於寶寶突然比以前更加頻繁地哺乳 ,很多新媽媽都有類似的抱怨 :「他怎麼除了吃奶就是吃奶 !」在《親密育兒百科》里 ,作者西爾斯醫生說 ,新生兒頭幾個月里 ,總有頻繁哺乳的時候 ,他將這樣的孩子昵稱為 「馬拉松運動員」。這是因為他正在經歷一個 「猛長期」。一般來說 ,「猛長期」出現在三個星期、六個星期、三個月和六個月左右。這時嬰兒所需要的養分比較多 ,他就通過頻繁吸吮來刺激母親製造更多的乳汁。在這種時候 ,堅持勤喂幾天 ,一旦乳汁分泌量達到寶寶的要求 ,他的吸吮自然會降低頻繁程度。「猛長期」這個辭彙 ,對於中國媽媽來說相對比較陌生 ,卻是國外育兒領域裡耳熟能詳的一個普遍概念。在《第一年都應該期待些什麼》一書中 ,幾位身為兒科專家的作者不無幽默地比方道 :「母乳跟水井可不一樣 ,不會因為過分抽取而乾涸。事實上 ,恰恰相反 ,你的寶寶吃得越多 ,你的乳房就會生產越多的奶。 」接下來 ,作者也解釋了嬰兒「猛長期」現象 ,並總結道 :「在這種情況下 ,寶寶的大飯量不過是大自然保證母親身體增加母乳分泌量以滿足孩子生長需求的手段。 」那麼 ,新媽媽們該怎麼辦呢 ?「放鬆一些 ,把你的乳房放在垂手可及之處 , 」這本書的語氣總是令人忍俊不禁 ,「別沉不住氣,慌忙給孩子補奶粉 (甚至更糟糕地去添輔食 )以滿足他的胃口 ,因為哺乳頻率的降低 ,會導致乳汁分泌量的下降 ,而這和寶寶訂購的恰恰相反。這樣的行為模式— ——以寶寶需要頻繁哺乳開始 ,引發母親對於自己乳汁供應量的焦慮並給孩子補充奶粉 ,跟著就是母乳分泌下降 ,是提早放棄母乳餵養的一大起因。 」海蒂的孩子的表現 ,就比較典型。首先他 45天,也就是說正好 6個多星期 ,正處於「猛長期」 ,吃奶頻繁是正常現象。其次,從他睡眠的情況來看 ,孩子確實是需要更多地跟養育者有身體的接觸 ,以感覺安全。因此有人抱著 ,他就能睡得安穩。我建議海蒂在有條件的情況下 ,試著跟孩子一起睡覺 ,看看寶寶是否在母親身邊會睡得好一些。海蒂接受了我的建議 ,沒有倉促地給孩子添加奶粉 ,而是堅持勤餵了幾天 ,乳汁分泌量提高了 ,寶寶吃奶的頻率也很快下降。並且她讓寶寶睡在自己和丈夫的大床上 ,果然小傢伙不再頻繁醒來 ,而是能夠一次安睡幾個小時了。其實與很多新生兒相比較 ,海蒂的寶寶在「猛長期」的哺乳頻繁度算是適中 ,而不是過度頻繁。我的兒子 Sam在「猛長期」內 ,簡直是長在我的身上了 ,幾乎沒有撒口的時候。我那時因為溢奶過多 ,基本上是躺著喂他。往往是 ,喂著喂著我就睡著了 ,醒來後發現小人兒還在咕嘰咕嘰地吃。即便是這樣 ,我也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的奶有什麼質量問題 ,我從來都堅信自己有足夠的乳汁來喂孩子。事實是 ,幾乎所有的母親都有足夠的乳汁來喂自己的寶寶。21成功母乳餵養的秘訣當了媽媽後 ,突然發現四周都是同路人。每每看到別人家的寶寶 ,我都禁不住問一句 :「吃你的奶嗎 ? 」令我驚訝的是 ,有那麼多人回答我 :「吃奶粉 ,我沒有奶。 」我知道她們應該也肯定有奶 ,很遺憾她們沒有成功地催下奶來。更令我驚訝的是有些母親根本不願意餵奶。她們有的覺得親自餵奶太辛苦 ,孩子吃奶粉就可以交給保姆或老人照顧 ,自己不必每夜起來 ;有的怕餵奶造成乳房下垂 ,破壞體型 ;還有的在遭遇乳頭皸裂或乳腺炎的疼痛時失去耐心 ,乾脆斷掉。我本來以為當媽的都自然會把孩子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原來遠非如此。還有許多人告訴我 :「我這孩子是混合餵養 ,因為我的奶不夠。 」母乳會活動時 ,也會有一些新媽媽問 :「我的奶不夠 ,怎麼辦 ? 」 Erica和 Serena並不馬上回答這個問題 ,而是反問一句 :「你根據什麼判斷自己的奶不夠 ? 」回答往往是 :「孩子總哭 ,有時剛剛吃完又哭。我的乳房都空了 ,他還要吃。 」某天在朋友家書架子上發現一本 20世紀 70年代出版的《赤腳醫生手冊》 ,頁面已經發黃 ,這在今天可是稀奇物品。翻到生孩子那一章 ,看到章末有關母乳餵養寫著這樣寥寥幾句話 :「新生兒出生 24小時後開始喂母乳 ,每 4小時喂一次 ,兩次餵養中間可以喂糖水。 」看見這樣的過時信息 ,不禁啞然失笑。不過 ,就平時經常聽到的有關母乳餵養的問題而言 ,其實在 21世紀的今天 ,還是有不少人糊塗地信守著這種陳舊觀念 ,就是給孩子餵奶要按時按點喂。總有人問我 ,「我應該多長時間喂一次 ?每次要喂多久 ? 」「看孩子 ,別看鐘」 ( watch the baby, not the clock) ,這是國際母乳會的一句著名格言 ,就是說 ,母乳要按需餵養 ,而不是按時餵養。西爾斯醫生在《親密育兒百科》里說 :「母乳餵養不是一場數學演算 ,小寶寶們和有哺乳經驗的媽媽們可都沒有寫過任何嚴格的規則。 」那這樣的傳統觀念是從哪裡來的呢 ?其實是把餵奶粉的經驗套用在母乳上了。但是母乳餵養迥異於奶粉餵養 ,其中包括以下這幾個原因 : 1.嬰兒出生伊始的頭幾個星期里 ,母嬰之間要建立起恰如其分的餵養方式 ,嬰兒要以頻繁的吸吮來刺激母親的乳汁分泌。寶寶吃的越頻繁 ,乳汁分泌量越旺盛。而且在大約三個星期和六個星期左右 ,嬰兒會經歷「猛長期」 ,需要的養料比平常多 ,也會通過頻繁吸吮來提高母乳的分泌量。這是大自然安排好的供需關係 ,因此母親要在嬰兒需要時餵奶。 2.每一個嬰兒都有其天生的獨特性格 ,首先就表現在吃奶方式上。有的嬰兒吃的又快又猛 ,吃飽後可以等待兩三個小時再吃下一頓。有的孩子卻吃得溫柔緩慢 ,一頓奶要吃上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 ,有時還會吃著吃著就睡著了 ,過一會兒醒來又要吃。而且大多數嬰兒在吃飽肚子後還會在奶頭上耽擱一陣 ,獲得娛樂性吸吮。新生兒的胃口也隨時有所變化 ,有時吃的多 ,有時 需要的少。 3.每一位媽媽的乳汁都是為自己寶寶的獨特性而設計的 ,根據寶寶不同的需要情況 ,每一次餵奶時 ,乳汁的分泌量、濃度和成分都有所調節。因此哺乳的媽媽要按照自己孩子的需要來餵奶。但是奶粉卻千篇一律 ,其中含有數倍於母乳的蛋白質、脂肪和礦物質 ,新生兒不成熟的消化系統無法完全承受。由於無法根據個性安排奶粉量 ,人工餵養就需要人為地製造一個固定的時間表,以防過飽或消化不良。母乳較奶粉更容易消化和吸收 ,母乳餵養的寶寶需要餵食的次數也自然多一些。作為新手媽媽 ,最好做好思想準備 ,你的寶寶在最初幾個星期里 ,基本上要平均每兩個小時吃一次奶 ,或者是在 24小時內吃 8次~12次奶。一般三個月之後 ,乳汁分泌量達到孩子的要求,在按需餵養的基礎上 ,母嬰之間建立起令雙方滿意的餵養關係,孩子也會接受頻繁吃奶之外的安撫方式。至於多長時間喂一次、每次喂多久這樣的疑問就不會再出現了。其實就像前邊提到過一位母親的著名言論所說的那樣 ,「成功地分泌乳汁是每一位女人女性氣質的自然表現 ,她不需要計算給孩子餵奶的次數 ,就像她不需要計算親吻孩子的次數一樣。 」乳汁是根據嬰兒的需要而分泌的 ,而這個需要就表現在吸吮的頻率上。新生兒頻繁吸吮 ,是在刺激媽媽乳汁的產量 ,以滿足自己快速生長的需要。當媽媽的奶量達到一定規模後 ,餵養也會形成一定的規律 ,這個規律是每一對母子特有的 ,不宜套用在所有孩子身上。另外新媽媽們應該牢記的一點就是 ,寶寶頻繁地尋找奶頭 ,並不一定意味著他餓了。新生兒除了吃奶之外 ,還有滿足快樂的吸吮要求 ,這是他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只要仔細觀察一下,媽媽很快就會分辨出寶寶的吃奶 ,哪一種是滿足飢餓的迫切吸吮 (伴有急促吞咽 ),哪一種又是為了安慰自己的輕緩吸吮 ,陶醉其中。很多寶寶頻繁地尋找奶頭 ,是為了能夠在媽媽懷裡舒舒服服地躺一會兒 ,聽聽媽媽的心跳、感覺媽媽的體溫 ,在媽媽熟悉的氣味中 ,感受母愛 ,獲得安全感。新生兒從溫暖舒適封閉的子宮中 ,猛然來到一個開放寬敞冷風颼颼的陌生世界 ,會經歷焦慮、煩躁和恐懼等心理 ,有時身體也會有一些不適 ,比如吃奶時吞咽的空氣讓小肚子感到不舒服。不會說話的寶寶 ,這時對於任何不滿意的表達都是哭泣。吃奶對於他來說是一個安慰 ,也能減輕身體上的不適。所以即使孩子總哭總吃也不一定是因為餓。這就需要我們做母親的有一顆特別敏感的心 ,同時也需要耐心 ,來觀察寶寶 ,到底是因為什麼而覺得委屈。而且 ,有些新生兒 ,天生就是愛哭 ,無論大人窮盡任何辦法,都不能有效地止住他的哭鬧。這種現象 ,英語稱為 colic, 中國也有句老話 ,叫做「夜哭郎」 ,因為這樣的孩子一般從下午開始哭鬧 ,一直延續到夜裡 ,有時甚至整夜。做父母的無比煩惱,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往往首先懷疑自己做錯了什麼 ,哺乳的母親也會自然而然地想到是不是自己的奶有問題。其實 ,這種哭鬧現象 ,醫學上也沒有什麼確切的解釋 ,是一個謎 ,最普遍的說法是 「新生兒腸絞痛」。一般到了四五個月 ,哭鬧就會自行消失。 (我的妹妹就曾經是一個「夜哭郎」 ,她當時並非母乳餵養。 ) Sam有時肚子疼 ,他卻表現為急著找奶吃 ;可是吃上一會兒,肚子更疼 ,他哭得更凶 ,然後又拚命要吃。每當這種情況發生,我都能及時辨認出來 ,停止餵奶 ,解決他肚子疼的問題。我真心惋惜那些沒有堅持下來哺乳的母親。 Sam在三周和六周左右各經歷了一次「猛長」 ,那些天我幾乎沒有睡覺 ,因為他似乎長在了我的乳頭上 ,邊吃邊睡 ,邊睡邊吃 ,吃了又吃 ,沒完沒了。儘管十分勞累 ,十分疲乏 ,十分睏倦 ,我卻從來沒有懷疑過我的奶 ,我自始至終堅信自己有足夠的奶給他。其實就像母乳會出版的一本書所說的 ,成功母乳餵養的秘訣在於母親對自己乳汁的信心 : I think I can, I think I can, I think I can. (我想我能 ,我想我能 ,我想我能。 )因為乳汁的分泌不僅僅是一個生理過程 ,更是一個心理過程。當媽的要有堅定的決心 ,不受周圍不同觀點的左右 ,將七嘴八舌拒之門外 ,遇到困難也毫不動搖 ,一門心思要給孩子吃上奶。同時自己也要放鬆心情 ,多喝水 ,多休息。一個緊張疲憊的母親是產不出多少奶的。母乳是神奇的 ,它和媽媽的心是聯在一起的。每當懷裡抱著溫軟的小人兒 ,看見他美麗柔嫩的面孔貼在我的身體上 ,我就會感到千絲萬縷的母愛化成一股股熱流 ,奔騰在乳房裡 ,噴湧出來。偶有一次看到有關資料 ,建議媽媽們盡量不要用吸奶器 ,因為母親的身體能夠分辨出嬰兒吮吸和吸奶器抽動之間的差別 ,用吸奶器抽出來的奶遠沒有嬰兒吸吮出來的奶營養豐富 ,抗體也不全。 Sam一直長得非常健壯 ,從身高體重到智力發育等等都超過與他同齡甚至比他大的孩子。很多時候 ,人們看著 Sam,總要問我給他吃什麼了。當聽說這是一個完全依靠母乳餵養的嬰兒時 ,他們往往露出不相信的表情。在一些人的心目中 ,只有吃了進口奶粉的孩子才會這麼健壯。我們院子是一座很大很漂亮的花園 ,一到晴天 ,就有許多嬰兒被父母、阿姨或老人帶著出來遛彎兒。有一天 ,我抱著 Sam在樓下院子里蹓躂 ,一位老太太領著一位抱孩子的母親湊過來和我搭話。老太太看見 Sam就說 :「這麼壯的孩子 ,吃什麼牌子的奶粉哪 ? 」我脫口而出 :「奶粉 ?吃奶粉他能長這麼好 ?我這孩子是吃母奶的 ! 」老太太不大相信我 :「吃母奶 ?不可能吧 ?吃母奶的孩子哪兒有這麼結實的 ?奶粉多好啊 !先進配方 ,什麼營養都有。 」我試探地說 :「不對吧 ,母乳比奶粉要好得多。 」老太太不以為然 :「母奶怎麼會好呢 ?人多弱啊 !奶粉里是牛奶 ,吃牛奶才長身體呢 ! 」我不禁目瞪口呆。待到醒過味兒來 ,老太太帶著兒媳還是女兒以及小娃娃已經走遠了。我真恨不得喊一句 :「可是您的孩子是人 ,不是牛犢子 ! 」我更想告訴她 ,無論奶粉製造者如何努力將自己的產品做得接近母乳 ,母乳中約有 400種營養成分是任何奶粉都模仿不出來的。所以 ,將奶粉替代母乳 ,無異於將窩頭鹹菜替代珍饈佳饌 !22難道都是母乳的錯從 2001年 10月開始 ,我在《父母》 (原名《媽咪佳人》 )雜誌上主辦母乳餵養專欄 ,在搖籃網上義務主持「母乳寶寶」主頁。幾個月以後 ,網頁來訪率突破一萬人次 ,我回答了幾百個問題。回頭看看 ,對於乳汁分泌的道理和操作方法已經反反覆復說了無數遍 ,但是仍然有一些媽媽告訴我 ,無論怎樣按照我的指導去做 ,她們的奶就是不夠寶寶吃 ,寶寶就是要哭 ,無奈她們只好添加奶粉 ,用不了多久 ,她們自己的奶就幹了 ,母乳餵養就此宣告失敗。縱觀這些媽媽們的留言 ,我發現其中一些相似之處 : *她們在哺乳之初 ,一般都經歷過下奶的困難。 *看到她們「沒有」奶 ,孩子餓的直哭 ,家人 (一般是孩子的姥姥或者奶奶 )就來干預 ,給孩子直接餵奶粉。 *即使乳汁分泌正常 ,仍然會出現餵奶後孩子哭鬧的情況 ,家人便說這是因為媽媽的奶 「不夠 」、或者是奶 「不好」 ,孩子沒有吃飽 ,繼續給孩子添加奶粉。 *有些嬰兒睡眠時間不長 ,一兩個小時就醒 ,有些嬰兒的體重增長不如其他嬰兒迅猛 ,這些都被怪罪到母乳質量上 ,不僅家裡人 ,就連一些醫生都勸告媽媽不要繼續哺乳 ,改餵奶粉吧。 *這些寶寶們每次吃完母乳後 ,都能再吃一些奶粉 ,被大家判斷為母奶沒有吃飽 ,需要奶粉。如果母親不主張餵奶粉 ,家人會批評她是餓著寶寶了。迫於這樣的壓力 ,也因為沒有經驗 , 心裡沒有底兒 ,媽媽們屈從了 ,餵了奶粉 ,從而導致母乳真正分泌不足。堅持母乳餵養 ,有時候是一件異常艱難的事情。最大的困難,其實不在於乳汁分泌不足 ,反倒是其他因素的干擾 ,尤其來自外界的壓力。最大的干擾和壓力 ,來自於一些對於母乳餵養有很深的誤解的家人或者知識老化的醫生。中國有老人幫助照看第三代的傳統 ,對於新生兒的看護 ,餵養是最重要的活動內容。但是如果母親選擇喂母乳 ,每一次的餵養僅僅需要嬰兒的母親參與 ,勢必將其他人排除在外。有些老人會感到自己「英雄無用武之地」 ,感到不安和焦慮 ,因而會抓住母乳餵養一開始都會產生的困難和問題 ,有意無意地將其誇大 ,試圖阻攔母親在哺喂母乳方面進行努力。她們往往明明知道母乳餵養的巨大好處 ,內心深處卻悄悄盼望孩子吃奶粉 ,因為這樣她們就能夠為孩子的餵養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老人的心情我們固然能夠理解 ,但是她們的行為卻具有很大的破壞力。因為她們的地位和權威 ,新手媽媽們往往迫於壓力 ,不敢違抗 ,匆忙地添加奶粉 ,釀成惡果 :孩子出現「乳頭錯覺」 ,偏向於容易得到奶水的奶瓶 ,不願意費力吸吮母乳 ,甚至拒絕乳頭 ;吸吮頻率的降低 ,導致乳汁分泌量急劇下降 ,最後真的沒有奶了。另外 ,新手媽媽由於沒有經驗 ,容易偏聽偏信一些老人的老觀念 ,比如一位媽媽告訴我 ,她不想給孩子加奶粉 ,家裡老人就指責她會把孩子「餓細了腸子」。這是一種毫無科學道理的說法,卻會產生足夠的壓力 ,讓媽媽屈服。老人的說三道四 ,會讓媽媽心裡產生焦慮 ,這種焦慮情緒所產生的荷爾蒙 ,導致媽媽的身體即使有豐盛的乳汁 ,卻不會分泌出來。越是擔心、著急、心虛的母親 ,乳汁分泌越有困難。母乳最無辜 ,卻又最冤枉。人們對母乳的偏見十分深重 ,無 論孩子出現怎樣的問題 ,人們首先要怪罪母乳— ——孩子哭鬧、睡眠不良、煩躁不安、體重增長看似緩慢 ,等等、等等 ,人們第一要批評的 ,就是母乳。很多人說這樣的話往往不假思索 :「是不是奶不夠、或者奶不好 斷了奶 ,吃奶粉吧 ! 」其實這樣的思維缺乏邏輯。吃奶粉的孩子也經常出現以上的問題 ,而且概率絕對不亞於吃母乳的孩子 ,為什麼人們不首先怪罪奶粉呢 ?為什麼沒有人說 ,「是不是奶粉不好 斷了奶粉 ,改吃母乳吧 !」儘管很多人都明白 ,母乳大大優於奶粉。母乳不是萬能的 ,不是吃了母乳就萬事大吉了。嬰兒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情況」 ,需要我們做父母的細心觀察、耐心體察、開動腦筋想辦法。不能夠什麼都一股腦推諉到母乳身上 ,彷彿母乳要承擔孩子養育的一切責任。新手媽媽們要切記的是我說過無數次的一句話 :孩子哭 ,或者頻繁地尋找奶頭 ,並不一定就是因為餓了。新生兒對於一切需求和不滿的表示 ,只有一哭。所以當孩子哭起來時 ,別急著下結論,認定是飢餓導致 ,還可以從以下原因中找一找 : *寶寶需要母親的懷抱 ,需要滿足額外的吸吮要求 ; *尿布髒了 ;或者小屁屁上長了尿布疹 ; *穿的太多 ,感覺太熱 ;或者相反 ,感覺冷 ; *吃奶時肚子里進了氣 ,感覺不舒服 ; *媽媽吃了某種孩子過敏的食物 ,比如芥藍、蔥蒜、辣椒、酒等刺激物 ,或者乳製品 ; *媽媽心情過於焦慮 ,導致孩子煩躁不安 ; *其他身體或者心情方面的不適。很多人不了解的一個事實是 ,母乳餵養的孩子 ,即使吃飽了母乳 ,還能夠再吃下去 50毫升~100毫升的奶粉。這並不表明他們仍然餓 ,而是新生兒的一種天性。有些孩子吃完奶粉就安靜 了,家人誤以為這是因為母乳沒吃飽 ,奶粉餵飽了。實際上孩子只是需要額外的吸吮 ,奶粉不過是滿足了這個吸吮要求 ,所以孩子安靜下來 ,孩子其實並不需要這些額外的卡路里。最好的滿足,依然是媽媽的奶頭。另外 ,有些孩子睡眠時間長 ,有些短。母乳本來就比奶粉容易消化 ,一兩個小時吃一次是很正常的。國際母乳會的權威建議那些奶水不足的母親 ,無論孩子多大,都可以採用以下辦法 : *像喂新生兒那樣頻繁哺喂 , 24小時之內喂 12次以上 ; *如果有條件 ,安排幾天時間 ,讓孩子不離自己身體 ,把孩子整天抱在懷裡 ,一有機會就餵奶 ;這樣堅持三天 ,肯定見效 ; *喂完一邊乳房 ,如果孩子哭鬧 ,不要急著給奶粉 ,而是換一邊繼續喂。一次餵奶可以更換乳房數次 ,乳汁不會被吃乾的,而是越吃越多 ; *如果已經混合餵養 ,逐漸減少奶粉次數 ,而且不要先喂母乳、再餵奶粉 ,而是在確認母乳不足的情況下 ,另外加一頓奶粉。要讓孩子有幾頓純粹吃母乳 ,不期待著奶粉。

*當然最最重要的 ,是媽媽們要頂住壓力 ,相信自己 ,放鬆心情 ,保證乳汁順利分泌。特別說明 :以上文字摘抄於我在 2002年 7月刊的《父母》雜誌上發表的文章。雜誌出刊後我將文章轉貼到搖籃網上 ,得到了眾多媽媽熱烈的反響。下邊摘抄幾名媽媽的回復 ,能夠典型地體現出哺乳媽媽面臨的困境 :小巫 ,看到你的這篇文章我就想哭。當初 ,在月子里我就堅持要喂母乳 ,可畢竟是新手媽媽 ,抱寶寶的姿勢不對 ,寶寶的小嘴總是叼不到奶頭 ,急得孩子直哭 ,常常是剛餵了一個小時他就又要吃 ,我知道奶是越吃越多的 ,可我婆婆卻說是因為我的奶不夠,然後她就拿著奶瓶無論黑天白晝的屢屢衝到我的房間說 :沖點奶吧 !原本支持我的老公看見他媽這麼說就也要衝奶粉 ,氣得我都要得產後憂鬱症了。以後寶寶一到吃奶的時間我就把門反鎖上,免得老太太干擾。現在再看蛋蛋六個月前的照片 ,是他最胖的呢 ,我可是堅持了四個月內純母乳餵養。後來上了班 ,白天沒辦法喂 ,漸漸自己的產量急劇下降 ,月經又來了 ,於是就斷了奶。其實我非常懷念把蛋蛋摟在懷裡餵奶的日子呢 ,那是我們母子最親近的交流啊 !真的謝謝你 ,這麼不遺餘力地將母乳餵養進行到底 ,可惜那時我未能讀到你的文章 ,否則我的蛋蛋一定可以再多吃一段時間的母乳 ,如果做了母親而不餵奶的話我想她會後悔的。再次感謝你 ,小巫 !為什麼我這麼晚才看到你的文章 ,我覺得你好像就在說我家的事情 ,雖然我已經開始混合餵養了 ,但我想應該還來得及吧 ,我要把你的文章給全家人看,謝謝你 ,大恩不言謝 !!!!!!!!!!!!!!!!!!!!!!小巫 ,謝謝。我就是一位迫於外界壓力差點給寶寶改吃奶粉的新手媽媽 ,正是在你的鼓勵下 ,才堅持了下來 (不知你還有沒有印象 ?當初看了你的回帖 ,我禁不住熱淚盈眶 )。現在我的寶寶很健康 ,我的奶水也很足。再一次的表示我衷心的謝意 !! 23質疑體重增長表經常有媽媽問 :「我堅持母乳餵養 ,但是我的寶寶的體重增長卻不夠標準。家人說是我的奶不夠好 ,保健醫則建議我改餵奶粉。我該怎麼辦 ? 」許多新媽媽對寶寶的體重增長十分上心 ,因為在某些傳統的觀念看來 ,寶寶體重的增長是衡量一個母親是否稱職的標準。母乳餵養的媽媽在這方面承受的壓力 ,比餵奶粉的媽媽更大。母乳餵養不像奶粉餵養那樣有一些「放之四海皆準」的規則 ,每一位喂母奶的媽媽都要根據自己寶寶的獨特性 ,建立起和諧的餵養 /供需關係 ,每一對媽媽和寶寶都有僅僅適應自己的特殊「旋律」 ,所以在出現問題時 ,根源並不一目了然。然而 ,一旦寶寶的體重不「達標」 ,人們首先要怪罪媽媽沒喂好孩子。如果因此而放棄母乳餵養 ,改餵奶粉 ,更會令媽媽感到自己做母親是失敗的。一般來說 ,測量寶寶體重增長的標準 ,都是一些書上所提供的 「增長表」。這些表格也許對於忙碌的保健醫來說比較方便 ,但是卻有諸多弊端。比如 ,它們絲毫不考慮地區、遺傳基因以及人種等方面的差異。而且最大的缺點就是 ,所有的數據都是根據奶粉餵養的嬰兒來制定的。由於奶粉含有的脂肪是母乳的 2~3倍,又由於奶粉餵養的嬰兒普遍輔食添加得早 ,在成長速度相同的情況下 ,純母乳餵養的嬰兒比奶粉餵養的嬰兒 「苗條 」。奶粉餵養的嬰兒往往有超重的擔憂 ,過多脂肪的攝入 ,會導致今後一系列的健康問題。「嬰兒體重增長表」是根據成千上萬個嬰兒的體重增長情況而總結出來的「平均值」 ,「平均」並非等同於「正常」 ,只不過「常見」而已。根據增長表 ,你的寶寶的體重落在某一個百分比上。雖然大多數寶寶的體重在 50%左右 ,卻並不意味著達到 95%高度的就「更好」 ,落在 5%低度的就「不好」。寶寶的發育 ,應該根據多方面觀察 ,綜合測評 ;而不是刻板地參照一個表格 ,單方面判斷他是不是 「不夠格」。一個愛笑、警覺、皮膚滋潤光鮮、肌肉緊湊結實、情感智力等方面發育良好的寶寶 ,就是正常的。什麼是正常體重增長呢 ?首先 ,新生兒在出生後的頭三四天內,會因為排除體內多餘的液體和胎便而丟掉一些體重 ,大約是出生體重的 5%~8%, 2~3周內會恢復回來。因此 ,計算寶寶體重的增長 ,要從他體重最輕時開始計算。新生兒從出生到三四個月之間 ,體重增長最迅猛 ,大約每周 113克~227克,到了五六個月左右 ,就達到出生體重的兩倍。從四個月開始 ,體重增長緩慢下來。 4~6個月之間 ,母乳餵養寶寶的體重每周大約增長 85~142克;6~12個月之間為每周 42克~85克。滿一周歲 ,母乳餵養寶寶的體重一般為出生體重的 2.5倍,身長增長 50% ,頭圍增長 33%。但是 ,有個別寶寶的確存在體重增長過於緩慢的問題。以下兩點可以幫助我們判斷寶寶是否屬於這種情況 : *寶寶在兩三周之內沒有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 ,或者 *寶寶在頭四個月內體重增長不足每月 450克。在排除了疾病因素的前提下 ,我們要仔細觀察一下寶寶的吃奶模式以及其他生活習性 ,從中判斷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體重增長緩慢。國際母乳會的專家認為 ,體重增長緩慢的最常見起因是母乳餵養方法不得當 ,寶寶的奶吃得不夠多。其中比較常見的現象有以下幾種 :餵養次數不夠頻繁 :有些媽媽被告知每三四個小時喂一次奶就夠了 ;還有一些媽媽誤以為寶寶應該按時餵奶 ,人為地制定寶寶的吃奶時間 ;而有極少數寶寶則天生比較安靜嗜睡 ,不是很積極地吃奶。新生兒應該平均每 24小時餵奶 8次~12次。有些寶寶不用吃這麼頻繁 ,有些寶寶卻需要更頻繁的哺乳才能夠成長。如果寶寶每天吃奶次數在 10次以下而又體重增長緩慢 ,媽媽應該採取措施 ,增加餵奶次數 ,以增加寶寶對養分的攝取 ,也同時增進乳汁分泌量。熱量攝取不足 :有些媽媽的乳汁雖然十分充足 ,但是由於寶寶吸吮的時間不夠長 ,沒有得到高脂肪、高熱量的「後奶」 ,即使小便數量正常 ,發育也良好 ,仍然會體重增長緩慢。有些時候是因為媽媽誤以為應該人為地限制寶寶對於每一邊乳房的吸吮時間;有些時候則是因為寶寶吃著吃著奶就睡著了。對於前一種情況,媽媽應該盡量讓寶寶長時間吸吮 ,讓寶寶決定什麼時候吃夠了,吃空一邊再換到另一邊。對於後一種情況 ,媽媽可以採取一些措施 ,喚醒寶寶繼續吃奶。比如先讓寶寶盡情吸吮 ,在瞌睡來臨時換到另一邊喂 ;還可以在寶寶將要睡著時換尿片 ,以便喚醒孩子。有些寶寶只需要一邊乳房的奶就吃飽了 ,有些則需要兩邊乳房的奶才能夠滿足成長的需要。哺乳姿勢不正確 ,寶寶吸吮效率不高 :每次餵奶時 ,寶寶一開始的吸吮刺激媽媽的乳汁「下來」。媽媽乳汁「下來」之後 ,寶寶的每一次吸吮都應該伴隨著吞咽。最初的飢餓感被滿足後 ,寶寶的吸吮會緩慢下來。如果媽媽聽不到寶寶的吞咽聲 ,可能寶寶沒有正確地銜住奶頭 ,也可能沒有進行有效吸吮。這時最好斷開,重新讓寶寶銜叼。其他添加物干擾了寶寶對母乳的吸收 :母乳餵養的寶寶不需要喝水或果汁。母乳中含有寶寶成長中所需要的一切液體和營養。錯誤地添加水或者果汁 ,只會稀釋母乳的熱量 ,導致體重增長緩慢。添加奶粉 ,也會減少寶寶對母乳的吸吮 ,引起母乳分泌量下降。又因為奶粉不容易消化 ,導致寶寶減少奶量以及哺乳的頻繁度。過早添加低熱量輔食也會降低寶寶攝取的營養質量。其他因素 :①煩躁不安的寶寶、早產兒等 ,容易產生哺乳無力,甚至拒絕哺乳 ;②分娩過程順利與否、是否剖腹產等 ,有時會影響最初的哺乳 ;③寶寶的健康狀況 ,是否黃疸、低血糖 ,是否需要補充維生素 ;④母親的健康狀況和心理狀態 ,是否生病、吃藥、懷孕、使用口服避孕藥 ,有否荷爾蒙問題病史 ,是否規律性吸煙、飲酒 ,是否為了恢復體型而節食 ,乳房是否動過手術 ,是不是心情緊張焦慮 (即使有充足的乳汁 ,緊張的情緒會阻礙乳汁的泌出 ),等等 ,等等 ,都會影響哺乳。另外需要觀察的是寶寶的大小便情況。新生兒在頭六個星期之內 ,每天應該至少尿濕 6片~8片尿布 ,有 2次~5次甚至更多的大便。兩個月以後的嬰兒的大小便會減少頻率 ,但是量仍然保持。如果寶寶的排便量明顯稀少 ,並且出現皮膚乾燥鬆弛、頭髮枯乾、無精打采、囟門下陷等脫水和生病癥狀 ,則需要和醫生聯絡。解決體重增長緩慢 ,不僅需要在哺乳方面做出努力 ,還需要母親經常地與寶寶有親密的皮膚接觸。美國的育兒專家推薦用嬰兒抱帶將寶寶每天數小時、甚至整天掛在媽媽身上 ,摟在媽媽懷裡,一方面增進寶寶的哺乳頻率 ,一方面協助媽媽更好地掌握和滿足寶寶的需要 ,最重要的是刺激寶寶體內的生長荷爾蒙 ,促進寶寶的成長。實踐證明 ,這個方法對於寶寶的體重增加 ,有著神奇的效果。最後強調西爾斯醫生在《親密育兒百科》中有關章節里的觀點 :「讓你的寶寶制定標準 ,而不是什麼成長表格。如果寶寶體重增長有持續而合理的速度 ,他表現的健康、滿足 ,那麼他就挺好的。 」英國著名的育兒書籍作者米麗安姆·斯德帕德在列出體重增長表格前強調說 :「衡量寶寶成長的最重要的標準是快樂和總體發育良好。當這些是顯而易見時 ,你沒有必要擔心他的測量數據..我相信一個生長良好的孩子不需要被測量。 」24小小奇蹟Sam出世第五天早上 ,一位護士來病房給他量體溫 ,看見他就驚呼一聲 :「喲 !這小傢伙怎麼跟大孩子似的 ,兩隻手都合抱在一起了 ! 」我們聞言趕緊去看他 ,只見他側身熟睡著 ,兩隻小手抱成一團,放在鼻子前邊。我們問護士這是否很不尋常 ,她說 ,「可不是嗎 !一般沒有這麼小的孩子兩隻手就能合到一塊兒 ,都得等兩個月以後才行 ! 」後來我們查書 ,看到都寫著要到兩個半月嬰兒才會合攏雙手。這只是 Sam給我們諸多驚喜的第一個 ,從此以後他不斷地打破紀錄 ,創造奇蹟。我們有一本在美國十分暢銷的書 ,書名直譯叫做《第一年都應該期待些什麼》。書分十二章 ,一章一個月,章首羅列本月你家寶寶該增添什麼「本事」了。按照這書里寫的 , Sam所有的發育都大大超前。有些人特別忌諱豎著抱孩子 ,說剛出生的孩子骨頭軟 ,脖子立不起來 ,豎著抱會損傷脊椎。但我們每次餵奶後都必須把他豎起來拍嗝 , Sam從一開始就努力把頭直立起來 ,脖子一伸一伸的。不到一周 ,他的頭就能直立好久 ,四處張望。 Sam兩周時 ,正值我乳頭皸裂最嚴重時期。為滿足他吃奶之外的吸吮要求 ,我不得不使用安撫奶嘴。一天晚上 ,我把安撫奶嘴放進他嘴裡後 ,到衛生間洗他的小手絹。突然聽見他叫了一聲,我知道肯定是安撫奶嘴掉下來了 ,於是趕緊跑回卧室去。出乎我意外 ,安撫奶嘴好好地在他嘴裡 ,他咕嘰咕嘰正嘬得帶勁兒。我不禁有些好奇 ,就站在他小床邊看著。不一會兒 ,安撫奶嘴又掉出來了 ,我也親眼目睹了神奇的一幕 :只見小人兒左手一閃,抓住安撫奶嘴 ,塞回嘴中 ,並用手扶住了以免再掉出來。這可是三個月大的孩子都不一定有的「本事」 !既然說到安撫奶嘴 ,不妨多說兩句。安撫奶嘴是一個不得已而為之的下下策 ,我在使用時十分謹慎 ,僅僅限於哄 Sam入睡 ,而且是在窮盡其他哄睡辦法 ,他還睡不著並且哭鬧的情況下。平時無論如何勞累如何煩惱 ,我都耐心地回應他的各種需要 ,而不是往他嘴裡插個安撫奶嘴 ,止住他的哭聲 ,一了百了。我見到過有些媽媽在餵奶之後 ,不管孩子是否需要 ,馬上把安撫奶嘴捅進孩子嘴裡。我還見到過有些孩子到兩三歲了 ,還離不開安撫奶嘴。這都是我要極力避免的。給剛出生的小寶寶使用安撫奶嘴 , 容易導致「乳頭混淆」 ,同時降低嬰兒吸吮母乳的頻率 ,從而影響母乳餵養。安撫奶嘴使用過於頻繁 ,會引導孩子與物品發生感情聯絡 ,以物品安撫自己 ,從而代替與人的聯絡。安撫奶嘴使用過於長久 ,會導致口腔畸形。 Sam滿三個月後就堅決拒絕安撫奶嘴,大多數嬰兒都在這個時期脫離對安撫奶嘴的依賴。Sam出生後不久 ,每每熟睡時會發出一陣陣笑聲。去看他 ,好像在夢中看見了什麼開心事 ,一副樂不可支的模樣。專家說那是因為他肚子里有氣 ,我倒寧願相信他是在做什麼好夢 ,而且十分好奇到底什麼樣的東西能使他這麼高興。 2000年 3月 23日是一個十分特殊的日子。在這一天 ,我那剛剛滿月的兒子第一次對著我有意識地笑了 !他美麗的小臉綻成一朵動人的小花兒 ,我的心也融化成一團熱騰騰黏糊糊的液體。「人之初 ,性本善」 ,我一直對此堅信不移 ,此刻更加證實這一觀點。我們人類自有生命以來 ,所學會的第一個表情就是笑,這笑是如此的純潔、明朗、善良 ,意味著我們天生最最需要的是愛 ,是幸福快樂。那些邪惡、醜陋、卑鄙、自私等等是後天教養不當而導致的 ,我們這些做父母的絕對可以避免其發生。在 Sam學會笑的同一天 ,他發出了有史以來第一個輔音「咯 !」在這之前他一直用母音來和我們交流。 Sam是個很愛說話的孩子 ,有人沒人他都「咿咿呀呀」地說個不停。自從發出第一個輔音後 ,他以飛快的速度掌握了其他的輔音 ,和我們聊天的內容也從「咿咿呀呀」轉成了「咕咕嘎嘎」或者「哇哩哇啦」 ,而且抑揚頓挫 ,有腔有調。 6月下旬的一天晚上 ,我和丈夫都很疲憊了 ,但是小東西卻興奮得很。這些天他的日程表又一次自行更動 ,每天睡的都很晚,我們只好強打精神陪他玩兒。這天晚上 ,我們把他放到小床里,任他自言自語 ,我倆倒在大床上 ,昏昏欲睡。我聽到他在不停地發出「爸、爸、爸」這個音 ,就捅捅丈夫 ,說:「嘿 ,他叫 你呢。 」丈夫早就睜不開眼了 ,此刻裝作沒聽見。突然間 ,小人兒極其清晰地叫了一聲 :「爸爸 !媽媽 ! 」我倆同時從床上一躍而起 ,驚訝地盯著小床里的小奇蹟 :這孩子 !還不到四個月 ,就會叫爸爸媽媽了 ?剛開始我們以為他是無意識地發出這兩種聲音 ,但事實很快證明他是有意地在叫人。 7月上旬的一天 ,我推著 Sam在一家婦幼商店買東西 ,他坐在車裡 ,嘴裡「媽媽 !爸爸 !」叫個不停。一位女顧客好奇地問 :「這孩子有 10個月了嗎 ? 」我告訴她 :「沒有 ,才四個多月。 」她不由得大驚 :「四個多月的孩子會叫爸爸媽媽 ? 」店員們都笑起來 :「您不是自己聽見了嗎 ?叫得多清楚 ! 」從很早起 ,我就發覺 Sam好像能聽懂大人說的話。譬如我們一誇他漂亮啊、聰明啊、可愛啊、招人疼啊 ,他就咧著小嘴對著我們笑 ,小臉笑成一朵花兒 ;如果我們稍微「批評」他一點 ,譬如說他貪玩不睡覺 ,他就小嘴一撇 ,一臉的委屈 ,甚至眼淚汪汪,好像要哭出來。當然這麼小的孩子肯定聽不懂我們的語言 ,但是顯然他能感受到我們話語中所傳出的信息和情緒 ,這也是人類的生存本能之一。發現這一點之後 ,我一有機會就鼓勵他 ,誇獎他所表現出來的任何可愛之處。因為我太知道自信心 ,尤其是從小培養的自信心,對於一個人生活質量的重大影響。稍大一些後他還愛看電視 ,有一天我們看著名的英國導演 Kenneth Branagh推出的最新版本《哈姆雷特》 , Sam坐在我的腿上,也盯著電視屏幕聚精會神地看。儘管對話很多 ,但是因為這次啟用的全是莎劇表演精英 ,演技精湛 ,服裝華麗 ,場面宏大 ,小傢伙照樣看得津津有味。國王鬼魂出現時 ,音樂將場景烘托得十分毛骨悚然 ,他也受到感染 ,全身繃緊了勁 ,嘴裡也啊啊地叫了起來 ,好像害怕的樣子。在 Sam四個月之前 ,我是全職媽媽。四個月以後我開始陸續接受一些雜誌的稿約 ,又做起了自由撰稿人。我寫東西都是用電腦 ,有些時候 Sam不願意離開我 ,我就只好把他抱在懷裡 ,一隻手扶他坐在我腿上 ,一隻手敲鍵盤。他對我手裡拿的任何東西都感興趣 ,自然也對鍵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時不時地探著身子要撲到鍵盤上 ,揮舞著小手要敲打鍵盤。有一次 ,我讓他敲打了 ,只聽一片亂擊聲 ,屏幕上出現了無數亂碼 ,我看他敲得實在太起勁 ,怕把鍵盤敲壞 ,只好把他挪開。其實他更愛敲的是我們家的鋼琴 ,因為他爸爸是鋼琴世家出身,所以他在娘胎里就受到了老爸的鋼琴胎教。出生後他爸爸經常抱著他彈鋼琴 ,一開始他隨著音樂聲沉沉睡去。後來他就對琴鍵發生了興趣 ,小手指頭戳戳點點 ,可惜勁太小 ,發不出聲音。後來他的力氣大了 ,一小巴掌拍上去 ,鋼琴轟然作響。丈夫再抱著他彈鋼琴 ,他就能給爸爸伴奏了。Sam很有幽默感 ,聰慧狡黠。周歲生日前 ,有一天 ,他跟我玩兒了一手「聲東擊西」 :他在卧室里要出去 ,我站在門口不讓他,他爬來爬去 ,我挪來挪去 ,他找不到空子可鑽。他跟我急 ,啊啊叫 ,我就笑 ,不理他。 Sam轉了個小心眼兒 ,假裝不要出去了,而是指著我襪套上的小紅花 ,叫「 gaga 」,我知道他在說「花花」 ,他又指著床單上的印花叫「 gaga」。待到我的注意力完全被他轉移後 ,他逮空鑽出門去 !25你得練他呀有一天 ,丹丹帶著 Hugh來我家玩兒 ,看到剛滿三個月的 Sam正在老練地把玩放在他眼前的一隻小架子上的玩具 ,感到十分新奇。她說 Hugh到了四個半月才開始有意識地用手抓東西。 Sam四個半月時 ,已經會把東西從一隻手轉到另一隻手了。根據《第一年應該期待什麼》 ,一般嬰兒要到八個半月才能掌握這個技能。如果有人問 ,你們家孩子怎麼這麼有本事 ,我們家孩子怎麼就不行 ?我和佟阿姨會異口同聲地回答 :「你得練他呀 ! 」從一開始 ,佟阿姨就不像別的保姆 ,只管好孩子的吃喝拉撒睡以及安全就行。她每天都訓練 Sam的各種功能 ,使得小傢伙不到兩個月就具備了三個多月的孩子都不見得掌握的技巧 ,尤其是有意識地使用雙手。佟阿姨每天都向我彙報 Sam的進步 :他會用手抓玩具了 ,他抓住玩具往嘴裡放了 ,他的頭能跟隨玩具轉 180度了 ,等等。 Sam滿兩個月那天 ,我們帶他去協和醫院檢查身體並接受小兒麻痹預防。把 Sam放到秤上後 ,我們都吃了一驚 :液晶數字顯示 6.725公斤。再量量身高 ,已經 62.5公分。我和丈夫都不屬於身材高大者 ,孩子卻無比茁壯。在兒科走廊上 ,我碰到了產前認識的另一位新媽媽 ,她的兒子早 Sam六天出生。不知為何 ,她一天奶都沒有喂。儘管她和丈夫都人高馬大的 ,孩子卻長得比 Sam小得多。從醫院出來 ,我們沒有回家 ,而是去葆嬰公司參加活動。我在產前就加入了葆嬰俱樂部 ,一直在服用她們的多種維生素片和鈣片。那天的活動內容是學習給新生兒撫觸 ,以增強寶寶的神經感應和循環消化等等功能。參加的大多是孕後期的准媽媽 ,講課的是張文敏大夫。 Sam是惟一的活寶寶 ,大家圍著他驚嘆不已。恰巧張大夫剛剛給這些准媽媽講授母乳餵養 ,我們母子也適時成為成功母乳餵養的榜樣。過了幾天我們又去葆嬰參加活動 ,學習給一至三個月的孩子進行技能訓練 : *讓寶寶爬著 ,用玩具在他眼前晃動 ,逗引他抬頭 ; *寶寶躺著 ,媽媽雙手抓牢寶寶的手和手腕 ,拉他 ,練習坐起來 ; *抱著寶寶直立 ,維持並強化貓步反射 ,為今後學習走路早做準備。回家後我們每天給 Sam進行這些培訓。又過了幾天,我們決定「混」進四到六個月寶寶的隊伍,到葆嬰參加給這個時期嬰兒的技能訓練: *幫助寶寶練習翻身————寶寶躺著,自己要側過身子時,媽媽握住一隻手腕,順勁兒幫助他翻過去趴著; *學會翻身後,每天數次讓寶寶趴著呆一會兒,有助於他練慣用胳膊肘、進而雙手支撐身體,也有助於視力和大腦的發育; *學會用手拉坐起來後,練習順勁兒站起來。一直到授課完畢,也沒有人識破 Sam的真實月份,因為他比有些四個月的孩子還高大。還是張大夫最後說穿了,這個孩子才兩個半月。有幾個媽媽看著愛說愛笑機靈聰穎的 Sam直發愁,怎麼自己的孩子比不上他?有一個媽媽對我說,她的孩子都五個月了,還不會笑。我告訴她,這沒什麼難的,每天對著孩子多笑笑,孩子自然而然就會對著你笑。張大夫特別喜歡 Sam,下課後抱著他回答一些會員的提問。兩次她低下頭問 Sam:「媽媽呢?」這下輪到我吃驚了:兩次, Sam毫不遲疑地將目光移到我身上。張大夫將此歸功於我們平日對他的訓練。受到這樣的鼓舞,我們對 Sam的技巧發展更是不敢掉以輕心,每看到一個小小的進步都給予他極大的鼓勵。當然訓練的首要原則是看孩子有沒有興趣,是否準備好,而不是大人按照自己的意圖強迫他學習什麼。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發育時間表,掌握技巧的早晚因人而異。家長要因勢利導、順其自然,絕對不可以拔苗助長。當孩子的肌肉骨骼等尚未發育好時,強迫他提前坐或站立,會造成生理傷害。一個勁兒要求孩子苦練本領,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問題。其實無論孩子做什麼,玩兒什麼,他都在學習,在探索,每天都會有新的體會和經驗。Sam是個刻苦認真的孩子 ,任何他想做的事情 ,他都全力以赴,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他的好奇心也很重 ,見到什麼新鮮玩意兒都要全神貫注地仔細琢磨一番。不到兩個月時 ,我把枕頭被子堆起來 ,讓 Sam半躺半靠著 ,把表姐送的一隻小架子放到他眼前 ,上邊有不同的掛件 ,搖晃或滾動時發出聲響。 Sam對這個小架子簡直著了迷 ,專心致志地玩弄它 ,碰出響聲來就開懷大笑 ,並且研究著左手和右手撥拉玩具時的區別。三個月 ( 67公分 ,7.56公斤 )左右 , Sam生活的全部重心在於翻身 ,只要一把他放到床上 ,他就不屈不撓地掙扎著側翻過來。剛過百天 ,他就能自如地翻身了。又經過幾天的刻苦練習 ,他從四肢著地的趴著進展到用胳膊肘支撐身體的重量。滿四個月 ( 68.5公分 ,8.38公斤 ) , Sam俯卧時已能用手支撐自己了。這個時候 , Sam的生活重心轉移到練慣用膝蓋支撐自己 ,進而四肢伸直 ,身子騰空 ,為爬行做準備。給他換尿褲、洗澡後擦乾、穿衣服都不如以前容易了 ,小人兒不管你有什麼打算 ,他自顧自己的修鍊 ,永遠不給你擺你需要的姿勢。給他任何玩具 ,他都拚命搖晃 ,看看是否能發出嘩啷啷的聲音來。沒有聲音的玩具他就不感興趣 ,扔到一邊。 Sam的腿一直都很有勁 ,不到三個月就能搭著我們的手從躺到站 ,平時抱著他 ,只要有可能 ,他就蹬著任何東西一跳一跳的。滿五個月 ( 70公分 ,9公斤 )那天 ,我在他打完預防針後 ,送給他兩個禮物 :一是把他的頭髮徹底刮光 ,從此長出來的頭髮又濃又密 ,根治了「枕禿」現象 ;二是給他買了一輛學步車 ,方向盤左右有許多轉鈕和按鍵 ,可以演奏十幾首兒歌音樂。 Sam每天都有幾段時間坐在學步車裡到處跑 ,左右開弓按這個轉那個,滴滴答答叮叮咚咚音樂響個不停。有關學步車的使用 ,當時有很多爭議 ,眾說不一。一般建議 6個月以後可以使用 ,我們提前使用是因為 Sam的腿部肌肉已經發達到可以接受學步車了。使用時要注意以下三點 : 1.不要讓孩子一次在裡邊停留過久 ,每次最多半個小時 ; 2.孩子在學步車裡時 ,大人一定要在身邊看著 ,不能把學步車當做對孩子注意力的替代品 ; 3.使用學步車有一定的危險 ,注意避免孩子受傷 ;把孩子可能衝撞到的易碎物品收藏好。目前 ,美國兒科學會已經正式宣布 ,禁止使用活動型學步車,建議使用固定的 play station。六個月 ( 72公分 , 9.4公斤 )前後 , Sam苦練的本領是爬 ,他能夠短時間用膝蓋支撐體重 ,但向後爬得比向前快。這時他已經能夠扶著東西或人站立一會兒。六個月零 10天, Sam自己完全不靠輔助獨立坐著 ,坐得穩穩噹噹 ,一點兒也不搖晃。為慶祝這一重大轉折點 ,我給他買了一隻玩具火車頭 ,上邊有許多動物形狀的按鍵 ,可以發出叫聲 ,還有火車汽笛聲、車輪滾滾聲以及鈴鐺聲等等。 Sam最愛玩兒這個玩具 ,而且從此以後他對任何有按鍵和轉鈕的東西都特別感興趣。有一陣 ,我們把 Sam的小床推到客廳里 ,讓他在床里玩兒 ,我們在一邊忙活其他事情。他六個半月那天 ,自己扶著床欄杆站了起來。我們忙不迭地趕緊把床板落到底層 ,以防止他從床里摔出來。剛滿七個月 ( 73.5公分 , 10公斤 ) , Sam就能扶著床把走動 ,而且終於會向前爬行了。不到八個月 , Sam的爬行技巧已經趨於成熟 ,也能扶著傢具到處走。 Sam的節奏感一向很強 ,在娘胎里時 ,一聽到音樂就咚咚地踢我的肚皮。得到玩具火車頭後 ,只要按到車輪滾滾聲 ,他就隨著節奏搖頭晃腦。待到能夠站立 ,只要一聽到音樂聲 ,就雙腿抖動,隨著節奏跳舞。會爬後 ,家裡洗衣機一轉 ,他就爬過去扒著轉筒看 ,一邊隨著節奏晃腦袋。身體協調性進一步發展後 ,任何音樂或有節奏的聲音響起來 ,他就一邊搖頭晃腦 ,一邊抖動雙腿,那副模樣 ,沉醉得很 !七個月時 , Sam學會撓撓手 ,以示意 「拜拜 」或 「再見 」 ;七個半月左右 , Sam學會拍巴掌 ,只要聽見 「歡迎歡迎 」 ,他就鼓掌。對這一技巧 , Sam練得十分用功 ,有時早上剛剛醒來 ,還沒睜眼 ,就拍起巴掌來。八個月 ( 74公分 , 10.5公斤 )左右 , Sam開始用手指指東西。佟阿姨每天給他解釋各種物品的名稱 , Sam首先記住的詞是「燈」 ,一問他「燈在哪兒 」他就抬頭指給你看。他平生學會的第一個詞是「電燈」 ,有一陣他最愛說這個詞 ,以至於把它變成了和別人的見面禮。無論見到誰 ,認識不認識 ,他都抬起頭指著發亮的東西大叫「電燈 !」而且發音不甚標準 ,聽上去更像「帶抖!」別人見面說「你好 !」他說「帶抖 ! 」Sam學會的第二個詞是「狗狗」 ,一時間「狗狗」充盈於耳。接下來他又熱愛上「洗衣機」 ,家裡洗衣機一轉 ,他就向我們彙報 :「洗衣機 !」一次帶他去凱賓斯基飯店 ,在中餐廳門外有一隻大魚缸 ,裡邊養著魚和龍蝦 ,水衝進魚缸里泛著小白泡。 Sam指著魚缸大叫「洗衣機 ! 」因為要帶 Sam回紐西蘭度聖誕和新年 ,也是 Sam第一次見到爺爺奶奶 ,我想教會他用漢語說 「爺爺奶奶」 ,因為英語的 grandpa grandma太難了。雖然公公婆婆不會中文 ,這樣簡單的發音還是能接受的。一天 ,我對著 Sam說「爺爺」 ,他看著我的嘴,很清楚地發出「爺爺」這個音。教他「奶奶」 ,努力半天 ,說不出來。不過 ,他當時還不到九個月 ( 76.5公分 , 11公斤 )!一周歲生日那天 ,我們請了一些朋友來家裡聚會 ,慶賀 Sam順利度過人生第一年。無論誰問他 ,「你幾歲了 ? 」 Sam都會伸出一隻食指來,對問話的人得意地笑。我們給 Sam安排了「抓周」儀式 ,將一隻聽診器、一桿筆、一沓子美元、一盒音樂磁帶和一隻智力玩具放在他眼前。 Sam毫不猶豫地爬過去 ,一把抓起那隻智力玩具 ,引起大家一片歡呼。另外一個小孩子卻沖向了美元 ,奪在手裡 ,幸好被她的媽媽取下來 ,不然我們這個月的房租就沒法交代了。特別說明 :以上兩章文字截稿於 2001年。修訂原稿時 ,我曾經計劃大幅度修改乃至刪除這些文字 ,最後還是決定原封不動地留在這裡,給讀者們坦率地呈現我當時某種無知而荒唐的心態。在深入地了解了兒童發展規律、掌握了更多的教育原則 ,在廣泛地接觸了眾多的母親和寶寶 ,尤其是在生下女兒之後 ,我逐漸地消除了以上文字所流露出來的那種褊狹 ,徹底地接受這樣一個事實 :每一個孩子的發展時間表都不一樣 ,「超前」並非意味著優越 ,「落後」也並非意味著做母親的失敗或者孩子有什麼問題。只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 ,孩子總會開發出應有的 「本事」。並不是說 ,我們應該擯棄上文羅列的一些訓練 ,這些訓練還是必不可少的。應該擯棄的 ,是急於求成、互相攀比、望子成龍的態度以及所有的孩子都必須達到某種統一標準的思維。孩子從我們這裡最需要的 ,不是敦促和熱望 ,不是「你是最好的」或者「你怎麼不如人家 ?」而是 100%的、無條件的接納 ,這是他們今後過上幸福生活的最最重要的精神基礎。我們對孩子的態度,應該是這樣的— ——「鄰居家小寶 10個月就會走路了 ,你 13個月了 ,還走的不太穩 ,不要緊 !沒有關係 !我愛你 !永遠愛你 !你不會走路我也照樣愛你 !來,牽著我的手 ,咱們一起慢慢地練習。我相信你總有一天會自己穩穩噹噹地走 ,我願意跟你分享這種慢慢成長的快樂 ! 」26該給他加蛋黃了吧 Sam四個月左右時 ,聽到最多的問話是 ,「該給他加蛋黃了吧 ? 」我一般都搖搖頭 ,回答說 ,「還太早 ,要等到六個月再添輔食。 」「六個月 ?那麼晚 ?那他現在吃什麼 ? 」「就吃我的奶。 」「光吃奶不吃別的 ,營養夠嗎 ? 」「足夠。輔食添的太早了 ,反而影響他對母乳營養的吸收。再說他的消化系統還太嬌嫩 ,不能過早添加輔食。 」聽的人像是在聽天方夜譚。倒也是 , 20世紀末之前 ,美國的育兒書籍還在教導新媽媽們給四個月大的嬰兒添輔食。根據最新的研究結論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母乳會以及美國兒科學會都推薦 ,嬰兒可單純母乳餵養至六個月甚至更晚再添加輔食。母乳是一歲以內孩子最主要的食品和最完整的營養來源 ,有些早產兒或過敏體質嬰兒對輔食不感興趣或者不能接受 ,靠完全母乳餵養可至一歲或者更晚。決定添加輔食的最基本因素不是孩子多大了 ,或多重了 ,而是孩子是否準備好了 ,願意接受母乳以外的食物了。Sam沒能等到六個月。五個半月時 ,他見到我們吃飯就露出渴望的神情 ,還咿呀嗚哇地討要。我看他脖子早已直立 ,牙也長出 8顆,早期舌頭推吐反射正在減弱 ,吞咽能力漸漸增強 ,一切跡象表明他已經準備好接受固體食物 ,就沒有教條地等待六個月這個分水嶺 ,而是提早給他添加輔食。關於添加輔食 ,國際母乳會有一本詳細的小冊子 ,在這本書的附錄里。我基本上以這本小冊子為指導 ,再參照《親密育兒百科》去做。先添水果 ,如香蕉、蘋果等 ,用小勺刮下來餵給他。 Sam很喜歡。開始給他一點點 ,逐漸增多。沒多少日子 ,他已經能夠一口氣吃下一整支香蕉或一整個蘋果了。繼水果之後是米粉。這裡有一點讓我發愁的事情。按理說給嬰兒添加輔食 ,應該特別避免人工添加糖分 (葡萄糖、蔗糖等),因為這種白糖分子結構簡單 ,不必經過消化道就被人體全盤吸收 ,它不僅毫無營養 ,而且會引起血糖失衡 ,誘發難以控制的興奮 ,並且導致肥胖 ,甚至埋下糖尿病隱患。對寶寶最有益的糖類是母乳中的乳糖 ;在食品中 ,對人體最有益的糖是多聚糖類,常見於麵條、豆類、土豆、穀物、堅果等富含澱粉的食物 ;其次是果糖 ,也就是水果中天然含有的糖分。不幸的是 ,在中國市場出售的米粉 ,無一例外全都含有附加糖分 ,還都是最最要不得的白糖。但是在國外銷售的米粉就全部不含糖 ,即使有甜味 ,也是成分中的天然糖分 ,不是加工時添進去的。同樣的牌子 ,在國外不含糖 ,到了中國就變得甜齁齁。有人說這是因為中國的母親不接受沒有甜味的米粉 ,米粉不甜就賣不出去 ,所以外商在合資時就改變了成分 ,還美其名曰「符合中國寶寶口味的配方」。我到現在也沒有弄懂這個改變到底是因為什麼。後來在北京鳳毛麟角的幾個商店找到原裝進口的 Gerber (嘉寶 )牌米粉 ,不含糖 ,如獲至寶買回家。然而即使這幾家店,當時供貨也不是很穩定。另外一個難買的東西就是全天然酸奶 ,市面上幾乎見不到。所有酸奶都稀得像水 ,甜得發膩 ,並含有多種添加劑 ,不敢給孩 子吃。那個時期 ,我只在國貿的華潤超市買到過澳大利亞進口的農夫牌酸奶 ,丈夫說他從小吃這個長大的 ,只是價錢昂貴 (每盒 18元),並且很快斷了貨。後來我在專門為外國人開的食品店裡找到一種「希臘酸奶」 ,不含糖份 ,也很濃稠 , Sam特別愛吃。酸奶營養極其豐富 ,又容易消化吸收 ,是九個月以上嬰兒的理想食品。再接下去是罐裝嬰兒食品。 Sam從一開始就不怎麼愛吃 ,買來的罐頭經常是打開後吃幾口就不要了 ,放進冰箱 48個小時之內喂不完 ,只好扔掉。這倒沒什麼 ,反正罐裝食品不是什麼好東西。第一它不新鮮 ,第二在加工過程中 ,大部分營養都流失了 ,第三 ,儘管貼著「絕對沒有防腐劑」之類的標籤 ,裡邊多多少少會含一些類似的化學成分 ,也有時含有糖分、鹽分等等。因此幾乎從一開始 ,我們就給 Sam烹調輔食。這樣保證一切乾淨、新鮮、無糖、無鹽、無任何附加物 ,而且好吃。比如 ,用雞湯或肉湯煮麵片或麵條 ,裡邊放一些蔬菜 ,如胡蘿蔔、黃瓜、白菜、芥藍等 ,避免菠菜、藕、芹菜一類粗纖維蔬菜 ;有時放一些豆腐 ,是絕好的蛋白質和鈣質來源。土豆是個好東西 ,白煮、做土豆泥都行。最初 Sam嚼不動肉類 ,我們就做魚給他吃 ,像平魚、黃花魚、鱸魚、鱖魚等肉多刺少的魚 ,清蒸後細細挑出好肉來喂他。我還在家附近的大型超市裡找到物美價廉的三文魚,魚肉鮮美 ,入嘴即化 ,滿口郁香 ,營養尤其豐富 ,煮著吃或者剁碎做成小丸子 ,是 Sam的至愛。再稍後一些 ,買來大蝦 ,剝出凈肉 ,剁成末末 ,或做丸子或攙在粥里或包小餃子。蝦殼煮的湯 ,大人孩子都能喝。直到 Sam將近一歲 ,我都杜絕雞蛋。因為容易引起過敏 ,尤其蛋清。一些人說蛋黃補鐵 ,但蛋黃里的鐵附著力很強 ,吸收不到人的腸胃 ,可謂 「紙上談鐵」。十個月左右 ,我們開始給 Sam吃用麵粉、鵪鶉蛋和蔬菜烙的小餅。 Sam滿一歲 ,才開始給 他吃整雞蛋。出去吃飯 ,給 Sam叫吃的比較麻煩 ,要反覆強調任何食品都不能加鹽、糖和味精。一般在中國、日本或泰國餐館 ,給他要一碗麵條 ;西餐館 ,就吃一些全麥麵包、乳酪、白煮通心粉、土豆泥等等。Sam十個月時 ,跟我們回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省親。在那裡 ,我發現別國母親帶孩子較中國母親輕鬆的原因之一 :在餵食方面省時省力。超市裡的嬰兒食品琳琅滿目 ,光米粉就分早餐正餐不同種類 ,口味齊全。另外還備有大量各種各樣可供選擇的現成食品,既新鮮可口、營養全面 ,又不含嬰兒需要抵制的成分。比如全麥麵包、天然純乳酪、天然純酸奶、通心粉、齶梨等等 ,以及各類烹制好的肉或海鮮。包裝上列出所有成分 ,一目了然。即使需要烹調的食品 ,西餐比中餐做起來也簡便 ,兼之西餐廚房裡各式「武器」裝備齊全 ,真是很省事兒。許多西餐食譜在烹制時不必加鹽加油加糖 ,而是上桌後根據各人口味自己添加。所以做一盤菜 ,大人孩子都能吃。比如煮土豆或紅薯、土豆泥或紅薯泥,各種肉排、魚排 ,以及相配的煮蔬菜。中餐就做不到這一點,給一歲以內的孩子喂飯 ,必須另做。我們堅持不給孩子吃帶調味品的食物 ,曾經令許多人不理解。溶溶的母親就經常批評我們 :「東西做得這麼沒滋沒味 ,孩子怎麼能愛吃 ?」也有人說 :「要你沒鹽沒油沒糖地吃 ,你能吃得下去嗎 ? 」她們是從成年人的角度來理解食品的味道。嬰兒的味覺遠沒有成年人那麼敏感要求那麼高 ,不在乎食品中沒有調味料。人的味覺是後天培養出來的 ,嬰兒很容易偏愛甜味和鹹味 ,一旦養成習慣 ,長大後會變本加厲地追甜逐咸。過早攝取鹽分糖分對嬰兒健康不利 ,過多攝取鹽分糖分對成年人的健康亦害處多多。其實就是成年人的味覺也是可以改變的。佟阿姨剛來時 ,根本吃不慣我們家的飯 ,因為缺鹽少油乏糖。她自己家做菜 ,經常所有成分都油炸一遍 ,再加上大量鹽、糖、醬油。她偏好炸雞、炸糕、蛋黃醬等等高脂肪、高熱量、高膽固醇類食品 ,以及可樂、雪碧等高糖分碳酸飲料。我告訴她那是「自殺性吃法」 ,反覆對她解釋飲食習慣對自身健康的重要性 ,還有烹調食品應保持天然原味才更好吃。過了一陣 ,佟阿姨的口味被我們「異化」了,再回家做飯 ,家人直抱怨 「沒有味道」。而她再吃家裡人做的菜呢 ,鹹得 「直螫舌頭」。 27解除輔食添加常見誤區誤區一 :寶寶四個月了 ,應該添輔食了。這恐怕是輔食添加最常見的誤區— ——嚴格按照月份牌來開始添加輔食。多年前 ,美國的兒科專家的確推薦在 4個月左右開始添加輔食。但是從 1997年開始 ,根據最新的研究結論 ,專家們改變了立場。 1997年出台、 2005年 2月修訂的美國兒科學會《關於母乳餵養以及人乳應用的政策聲明》闡述 :兒科醫生以及父母們應該了解 ,純母乳餵養能夠滿足嬰兒頭 6個月的最佳生長和發育..給不足 6個月的嬰兒進食固體食品,並不能夠提高卡路里的攝入 ,也不能夠提高生長速度 ,反而僅僅是用缺乏人乳所含營養的食品來替代母乳..在頭 6個月期間,即使是在炎熱的季節 ,母乳餵養的嬰兒無需添加水或者果汁,這些添加物反而有可能給嬰兒帶來污染物或者引起過敏的成分。國際母乳會的一貫觀點是 :嬰兒從出生到 6個月 ,依靠純母乳餵養就能夠得到成長所需的一切營養 ,不需要、也不應該添加任何輔助食品 ,包括水。是否應該添加輔食 ,也不是看月份牌 ,而是看寶寶是否準備好了接受輔食。國際母乳會建議媽媽們觀察一下幾點「準備好了」的跡象 : * 寶寶有能力表達拒絕 ,即寶寶在不想吃東西時 ,閉上嘴 扭轉頭 ,以此告訴媽媽「我不要 !」如果寶寶沒有這樣的能力 ,你只不過是在向一個無法抗拒你的嬰兒嘴裡塞他不需要的東西。 *寶寶能夠不用扶助 ,自己坐著 ,脖子也能夠直立。 *寶寶的舌頭推吐反射消失 ,並具備吞咽能力。 *寶寶對大人吃飯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並且能夠伸手抓住食品。過早添加輔食 ,對於寶寶的健康有百弊而無一利。最常見的害處有以下幾點 : 1.寶寶的免疫系統十分脆弱 ,過早添加固體食品容易引發過敏症。等到時機成熟再添加輔食 ,寶寶有能力接受 ,反之則可能造成寶寶一輩子對某些食物過敏。 2.寶寶的消化系統、腎功能尚未健全 ,過早添加固體食品增添不必要的負擔 ,為將來埋下健康隱患。 3.固體食物的營養 ,遠遠沒有母乳完全。母乳是根據寶寶的身體需求特別製造的 ,含有完備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免疫因子等等。添加了固體食品 ,勢必造成寶寶對母乳攝取的減少,從而破壞營養的平衡。六個月也不是絕對的底線 ,有些早產兒或者過敏體質的嬰兒,由於身體的原因 ,拒絕或不能接受輔食 ,完全依靠母乳餵養到八九個月甚至更長 ,也一樣營養俱全 ,健壯成長。其實 ,直至上個世紀初 ,絕大多數的嬰兒在一歲之前都是完全依靠母乳餵養。誤區二 :不及早添加輔食 ,會造成寶寶營養不良。其實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的目的 ,並非是補充營養 ,而是訓練寶寶習慣另外一種進食方式。添加輔食的最初 ,都是一天僅僅喂一小勺單一食品 (比如香蕉或者嬰兒米粉 ),媽媽觀察寶寶是否接受、是否過敏。如果寶寶拒絕 ,就必須馬上停止 ,再等一等,再試一試。如果寶寶接受而且不過敏 ,則這樣少量單一地添加幾天之後 ,可以開始嘗試添加少量的另外一種食物。如果說開始添加輔食對於寶寶有什麼補充 ,重點也不在營養,而是寶寶胃口大了 ,單純依靠母乳已經不能夠吃飽 ,需要額外的食物。在一歲之內 ,寶寶的主要營養來源是母乳 ,而不是輔食。誤區三 :添加輔食後 ,就應該給寶寶斷奶。有些宣傳手冊上把輔食稱為「離乳食品」 ,並建議母親將輔食替代母乳 ,這是不正確的信息。輔食之所以稱為「輔」食 ,正是因為它是輔助母乳的食品 ,絕非取而代之。嬰兒在一歲之前 ,母乳仍是主要食品和營養來源 ,尤其維生素的主要來源在於母乳 ,而不是輔食。寶寶的身體對於母乳和輔食營養的吸收有著天壤之別 :母乳中的營養基本上完全吸收 ,輔食中的很多營養卻吸收不全。最典型的就是對鐵的吸收 :母乳中的鐵含量雖少 ,但能夠滿足孩子的需求 ,並且吸收率高達 75% ;固體食物無論如何增添強化鐵 ,吸收率僅僅為 4%,而且牛奶會讓寶寶體內的鐵通過糞便流失。每一位媽媽的乳汁都是為她的寶寶特別設計的 ,會隨著寶寶的成長而變化 ,來滿足寶寶不同時期的不同需要。比如說 ,當寶寶的身體受到新的病菌或病毒侵襲時 ,會通過吸吮乳汁將這個新敵人傳送到媽媽身體里。媽媽的身體會立刻根據「敵情」製造免疫球蛋白 ,再通過乳汁傳送給寶寶 ,在寶寶體內建立屏障 ,保護孩子不受感染。因此 ,在添加輔食的同時 ,應該保持每天的母乳攝取量 ,而不是減少 ,更不是取消。誤區四 :給寶寶輔食添加晚了 ,會錯過訓練寶寶咀嚼能力的最佳時期。這種說法沒有科學根據。寶寶也並非僅僅依靠輔食來學習咀嚼,他們吃手指、咬牙膠、嚼玩具 ,總之把能抓到手的東西往嘴裡放 ,就已經「訓練」了咀嚼能力。誤區五 :寶寶不愛吃飯的時候 ,不能隨他便 ,我要想方設法把吃的塞進去。添加輔食的最重要原則是 :尊重孩子 ,讓孩子做主。當孩子閉嘴扭頭表示拒絕時 ,接受孩子的意願 ,千萬不要勉強孩子進食。無論多麼小的孩子 ,無論做什麼 ,都需要把握自主權。任何精神壓力都會給他們造成心理陰影 ,甚至導致他們喪失本來應有的能力。飢餓感是每一個孩子天生就具有的最基本的本能之一 ,因此吃飽肚子也是他們本能會做到的最基本的活動之一。進食是孩子的首要任務 ,什麼時候吃、吃多少 ,都應該由孩子說了算。精神健全的孩子不會餓著自己。可惜的是 ,有些父母不明白這個道理 ,總是把吃飯的任務包攬到自己身上 ,剝奪了孩子的自主權 ,把吃飯這件本來應該充滿愉悅氣氛的活動 ,變得神經兮兮、緊張萬分 ,逼著孩子多吃 ,一定要吃到自己認為滿意的分量才罷休。如果孩子不能夠從進食這件活動中享受到快樂 ,而是感受到精神壓力 ,他會很快厭煩吃飯 ;如果孩子不能夠掌握進食的主動權,他會逐漸喪失掉飢餓感。進食是嬰幼兒學習、探索人生的重要途徑。進食從來不僅僅是滿足生理上的需要 ,更是滿足精神方面的需求 ,同時開發孩子的社交能力。從一開始的母乳餵養 ,嬰兒得到的不僅僅是香甜的乳汁 ,也是媽媽溫暖的懷抱和充滿愛意的關注。到了固體食物階段,小孩子會從進食活動中得到身體和精神兩方面的愉快感 ,並且更進一步地感受、認知事物和世界 ,對父母和環境建立信任感。做父母的一定要謹慎行事 ,與孩子建立起健康的餵養關係。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 ,孩子和孩子之間差異很大。有些孩子天生就愛吃飯 ,狼吞虎咽 ;有些孩子則比較害羞 ,對輔食採取警惕迴避態度 ,細嚼慢咽 ,但是照樣茁壯成長。有些孩子一頓飯吃飽 ,有些孩子則東吃一口、西吃一口 ,彷彿羊吃草 ( grazing) ,但是每一口加在一起 ,分量就夠了 ( every bite counts)。同一個孩子的吃飯規律也不一定一成不變 ,前幾天吃得多 ,這幾天可能吃得少 ,前一陣子愛吃的東西 ,這一陣子可能根本不理 ,這些都是正常的。看一個孩子的進食量、營養攝取均衡 ,不是僅僅看一天 ,而是應該綜合一個星期來看。不要把自己的孩子同其他孩子相比 ,接受自己孩子的個性 ,耐心地對待吃得少的孩子。28他怎麼還不睡覺 Sam八個月的一個周末 ,我們帶他去一個朋友家參加燒烤晚會。到了 10點多鐘 ,小傢伙依然興緻盎然 ,精神抖擻 ,一位中國朋友見狀很是不解 ,問我們 :「這麼晚了 ,他怎麼還不睡 ? 」我們說 ,他睡覺還早著哪。晚上 7點~9點之間有一小覺 ,但要到半夜才正式入睡。這位育有兩個小孩子的母親大驚 ,繼而嚴厲地批評我們 :「你們不應該縱容他到半夜才睡覺 !應該訓練他 7點鐘開始睡 !一到 7點就關燈上床 ,他要哭就讓他哭去 ,但要訓練他 7點開始睡覺 ! 」我申辯說他夜裡覺不多 ,再說 ,睡覺要自然來睡 ,不能強迫入睡。我的朋友不以為然 ,繼續訓導我應該訓練孩子形成規律。我們對話時 ,旁邊站著一位育有三個小孩的英國母親露茜。我知道如果我不開口問 ,她不會主動參與到這個對話里來。中國人喜歡把自己的經驗主動傳授給他人 ,英國人卻總怕這樣做是干涉別人家事。於是我問露茜是怎麼做的 ,她回答說的確應該訓練孩子睡長覺 ,她的孩子都是晚 7點鐘入睡 ,早 7點起床 ,睡 12個小時。現在她的孩子都睡著了 ,保姆在家看著 ,她和丈夫才能出來玩兒。我說要是 Sam晚 7點開始睡 ,他肯定半夜 3點就起床了。露茜客氣地說那什麼適合你 ,你就做什麼吧 ,反正有的孩子覺多 ,有的覺少。因為 Sam從出生到五個半月一直是純母乳餵養 ,又因為佟阿姨晚上不工作 ,我們無論去什麼地方 ,都帶著他。雖然 Sam出生後 ,我們夫妻倆的社交活動較之從前減少了 90%以上 ,有些家庭式的小聚會還是要參加的。作為人 ,不能完全杜絕社交 ,失去與他人交流的機會。頭幾個月 , Sam是餓了就吃 ,飽了就睡,不用操心。所以一直延誤到如今 ,我也沒留意過他睡覺的規律性問題。仔細想想 ,還是有一些規律 : Sam從出生到兩個半月 ,每天晚上 11點左右開始睡夜覺 ,2點~ 4點之間起來吃一次奶 ,然後睡到 7點或 8點起床。兩個半月以後 ,每天夜裡睡 8個~10個小時 ,不起來。四個半月開始到現在八個月 ,每天晚上 12點左右睡覺 ,夜裡起來一次或兩次 (偶爾會更多 )吃奶 ,然後睡到 8點或更晚起床。白天有時總共睡一個半到三個小時 ,有時睡不到一個小時。白天他睡覺像貓打盹兒 ,有時 20分鐘就醒。 Sam夜裡入睡晚 ,我也為此發過愁 ,也曾試圖改變他的習慣。可是小傢伙脾氣像他爸爸 ,既溫和又固執。困的時候 ,不讓他睡 ,簡直像要殺了他似的難受 ,哭叫、鬧。我們曾試圖在他困時和他玩兒 ,拖延他的睡眠 ,讓他以後睡 ,沒有用 ,我們鬥不過他。只好隨他去 ,想什麼時候睡就什麼時候睡吧。他要是不想睡呢 ?嘿,就別想騙他睡。我們也曾試圖在一定的時間營造氣氛催他入睡 ,結果呢 ?我們都睡著了 ,他還在玩兒。所以 ,只好隨他去了。他這樣也沒什麼特別不好 ,反正我也是個晚睡晚起的人 ,他要是早睡早起了 ,我還不適應呢。不過既然有經驗的母親批評我了 ,還是稍微注意一些的好。在下一個月內 ,我有意將 Sam每天洗澡的時間固定下來 ,到晚上 8點半左右就把他抱到床上 ,熄了燈 ,娘倆躺在一起 ,小傢伙邊吃奶邊瞌睡。沒過多久 ,他的睡眠時間就提前到 9點,偶爾興 奮過度 ,到 12點才睡。我不願讓他在 9點以前睡覺 ,因為丈夫往往 8點多才回家 ,一天沒見到孩子 ,特別想跟他親熱一下。爸爸回家 ,也給 Sam製造一個新的興奮點 ,爺倆要叨咕一番才撒手,所以要他再早入睡是不可能的。又過了一個月 , Sam自己主動將睡眠時間調整並固定下來 ,一般都是 8點左右上床吃奶 ,8∶30~9∶30之間入睡。終於規律了。這下倒好 ,我和丈夫晚上根本沒法出去社交了 ,只能推卸掉一切邀請。或者早去早歸 ,往往一個晚會還沒熱鬧起來 ,我們已經急急忙忙地帶著 Sam往家奔。因為一到時間小傢伙就鬧覺 ,不給他安睡的地方他就不幹。 29夜間哺乳的難題經常聽到一些媽媽抱怨 ,孩子夜裡總要醒來幾次吃奶 ,弄得自己疲憊不堪。有些媽媽擔心這樣下去 ,會影響寶寶的睡眠。也有些媽媽十分厭煩夜間被寶寶吵醒 ,乾脆地問 :「怎樣才能改掉這個壞毛病 ?」在這些媽媽心目中 ,讓孩子睡一整夜覺不醒來 ,是最理想的狀態。這種情況之所以成為問題 ,源頭恐怕在人工餵養那裡。是啊,吃奶粉的孩子一旦夜裡醒來 ,做父母的就要睡眼惺忪地去沏奶粉、熱奶瓶 ,一邊等著奶粉升溫 (或降溫 ),一邊要哄住因不耐煩而哇哇大哭的小人兒 ,一邊還要注意自己別困得扶不住奶瓶或者把孩子摔了。因此 ,餵奶粉的父母都巴不得孩子一覺睡到大天亮。幸運的是 ,喂母乳的媽媽就不必有這樣的麻煩和負擔。嬰兒的睡眠迥異於成年人 ,沒有一個孩子能夠睡一整夜不醒。越小的孩子就越需要成年人的輔助入睡 ,而這種輔助最簡便的方法就是喂母乳。有關夜間哺乳 ,可以分幾個階段來看 : 1.嬰兒出生後頭幾個月里 ,由於生長迅猛 ,夜裡起碼要起來一次吃奶。很早的一項研究表明 ,即使 10個月大的嬰兒 ,對於母乳的汲取也有 25%是在夜間。另外 ,如果夜裡間隔五六個小時不餵奶 ,母親的乳房會因漲奶而腫脹 ,到了早晨再喂時 ,寶寶會叼不住奶頭。而且這樣也會引起乳汁分泌量的下降。對付嬰兒夜間哺乳需求的一個妙方就是學會躺著餵奶。有些媽媽在一開始可能不大習慣 ,需要嘗試各種不同的卧姿 ,背後多墊幾個枕頭。一旦找到適合自己的姿勢 ,一天中起碼有 8個小時做母親的辛勞就被大大緩解了。寶寶夜裡醒來時 ,把他抱到媽媽的床上來 ,一邊喂他 ,一邊母子一同重入夢鄉。有些媽媽可能擔心自己會壓著孩子 ,其實這種擔心是多餘的。諸多母親的經驗以及調查研究表明 ,健康正常的嬰兒會在不適時向母親發出信號 ,母親也會開發自身的第六感官 ,在睡眠中保證寶寶的安全不受侵害。 2.一般在寶寶 6~10個月之間 ,媽媽的產假就會結束 ,需要重返職場。這個時期的嬰兒 ,已經結束純母乳餵養階段 ,在六個月左右開始添加輔食。但是母乳仍然是寶寶最主要的營養來源,有能力和條件的母親 ,應該將母乳擠出來 ,交給白天的看護人餵給孩子。這個時期 ,也最容易出現寶寶在夜間頻繁醒來吃奶。可能不少媽媽都遇見過這樣的情況 :下班回家後 ,看護人很得意地向你彙報 ,「這孩子可乖啦 ,上午一覺睡三個小時 ,下午一覺睡四個小時 ,一點兒麻煩也沒有。」但是入夜之後 ,麻煩來了,寶寶一夜醒七八回 ,要吃你的奶。本來上班就很辛苦 ,夜裡也不得安寧。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 ,寶寶是在故意將白天黑夜睡顛倒了 ,把他珍貴的清醒時間留到夜裡跟媽媽親熱的時候。你可能覺得這很煩 ,但是要記住,嬰兒所做的一切都有原因 ,你的寶寶不是成心跟你過不去 ,而是在告訴你 :「媽媽 ,我要更多跟你在一起的時間 ! 」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方法就是 ,和寶寶同床而眠 ,享受和寶寶親密無間的夜晚。你會發現 ,寶寶醒來的次數很快就減少了 ,而且即使醒來 ,你也不用費什麼勁就能滿足他的需求。夜間的哺乳對於保持乳汁分泌量來說十分重要 ,因為你白天一整天都不在家,喂不著孩子,乳汁產量會因此下降。千萬不要因為怕夜裡餵奶而採取斷奶這個辦法,因為你白天已經沒有和寶寶親密接觸的時間了,再不餵奶,就更失去建立牢固親情關係的大好機會。不用擔心夜間哺乳會影響你的睡眠,其實恰恰相反,你奶中含有天然的催眠成分,有利於寶寶的睡眠,同時,夜間哺乳提高你體內有鎮靜作用的荷爾蒙水平,你也會更加放鬆。真可謂一箭雙鵰。

3.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母乳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以及美國衛生部,都提倡母乳餵養到兩歲。在一歲多到兩歲之間,母乳餵養對於孩子來說,情感和心理的功用要大於以前。有些孩子喜歡夜裡長時間「賴」在媽媽奶頭上,有些孩子不是因為飢餓,也一夜要起來多次吃奶。我們先要理解孩子這樣做的原因:從他生命起始到現在,你的寶寶已經習慣了這樣一個規律————在他無論因為什麼 (飢餓、乾渴、孤獨、焦慮、長牙等等 )而煩躁時,得到安撫的形式是媽媽的奶頭。其實你也習慣了,只要寶寶一醒,你就會把奶頭送到他嘴裡。也許他只是需要幾分鐘來安定下來,重新入睡。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首先是要適當增加寶寶白天的進食量。大一些的寶寶,有時白天忙於玩耍,忘記吃奶吃飯。到了夜裡才感到肚子餓,媽媽的乳房又是 24小時都開張的小吃店,隨時都可以補夜宵。寶寶需要知道:白天是吃飯玩耍的時間,夜裡是休息睡覺的時間。其次是要寶寶學會,夜間生活除了吃奶之外還有別的花樣。不要寶寶一醒就給他奶頭,而是採用一些其他安撫方法,比如抱著他、拍他、唱催眠曲等等,同時也可以讓他觸摸到媽媽的乳房,獲取一些安全感。也可以試著讓爸爸來安撫寶寶,要讓寶寶明白,「奶奶」 (或者其他寶寶對乳房的昵稱)在夜裡也要睡覺的。一般孩子到了一歲半左右,都會明白這個道理。總之 ,如果你聽說別人家的孩子已經開始睡整夜覺 ,而你自己的孩子還要夜裡起來吃奶時 ,不要馬上覺得自己的情況不如別人,而是先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 :「孩子睡整夜覺對我來說很重要嗎 ?」最重要的 ,其實是寶寶的滿足和快樂 ,是你能夠滿足他白天以及夜晚的需求。對於一個嬰兒來說 ,太陽升起和落下沒有什麼區別 ,他對於母親的需要在白天和夜晚都是一樣的。做母親是一件 24小時的工作 ,沒有上下班之分。附:寶寶夜間頻繁醒來的各種原因有些寶寶是因為飢餓 ,有些因為個性使然 ,也有些是因為正在經歷某個成長階段的關鍵時刻。但是令寶寶夜間醒來 ,還有很多其他原因 :身體方面的不適 : *出牙的痛苦在夜間尤為明顯 ; *過濕或糞便污染的尿片— ——大多數孩子在撒尿時會醒來 ; *穿的睡衣不舒服 ,皮膚對某種纖維過敏 ; *鼻子堵了— ——尤其小嬰兒 ,尚不會用嘴呼吸 ; *感覺太熱或者太冷。環境方面的原因 : *溫度和濕度忽高忽低 ; *空氣中含有令寶寶煩躁或過敏的成分 ,比如煙味、爽身粉、油漆味、香水味、植物、粉塵 ,等等 ; *床單太涼 ; *不熟悉的聲音。隱藏的病理原因 : *感冒 ; *耳朵發炎 ; *胃食管迴流 ; *發燒 ; *過敏以及由其引起的腸胃不適 ; *尿路感染 ; *蟯蟲。30不必一覺到天亮從 Sam出生 ,就不斷有人對我說 ,「你真幸運 ,他每夜才起一次。到四個月後 ,他就該睡整夜覺 ,不起來了。你也就能輕鬆了。」這些人給我的信息是 :讓孩子睡整夜覺是一個必須達到的目的。所以 Sam兩個半月開始整夜不起床時 ,我著實高興了一陣 ,以為「輕鬆」之日終於降臨。只是這高興沒維持多久 ,四個半月開始 ,小傢伙又每夜起來一兩次吃奶了。五個半月他開始吃輔食,我以為他肚子飽了就會睡得長一些 ,其實不然。而且我發現,不管喂多少輔食 ,他都醒一兩次。為此我仔細閱讀了西爾斯夫婦所著《親密育兒百科》中「夜間撫育」一章 ,和國際母乳會出版的《母乳餵養的女性藝術》一書中有關嬰兒起夜吃奶的章節 ,獲得了一些新的信息。本來 Sam夜間醒來吃奶對於我就不是什麼負擔 ,明白了書中論述的科學概念後 ,我更加心安理得地隨他去了。每夜這個小人兒總有一兩次醒來 ,「媽媽 !媽媽 !」地叫 ,我很樂意摟著他溫暖的小身子 ,喂著他奶 ,娘倆一起昏沉沉而又甜蜜蜜地共入夢鄉。以下文字摘抄於我發表在《父母》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不必一覺到天亮」 :編輯前言 : 2003年 8月「成長的煩惱」欄目里曾刊登了文章《讓寶寶一覺到天亮》 ,文章中的一些育兒觀點 ,有失準確 , 收到了一些媽媽的意見。為了保證文章的正確性和科學性 ,在此我們刊登小巫的文章 ,作為對原稿件的更正。我們感謝小巫 ,同時希望有更多的讀者能夠把對我們的看法、意見或批評告訴我們。對我們來說 ,最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最準確和正確的信息傳遞給我們親愛的讀者。與很多事物一樣 ,對育兒理念和方式方法的研究也在不斷地進行新的探索 ,有新的發現 ,得出新的結論。許多原來盛行的理念和手段 ,現在已經過時了 ,落伍了。我們在採納的時候 ,需要鑒別 ,需要不斷地更新。《父母》今年 8月刊發表的一篇文章《讓寶寶一覺到天亮》 ,綜合了很多國內外僵化落後的觀念和手法 ,給讀者帶來不準確的信息。其中的錯誤有以下幾點 : *必須要寶寶一覺睡到天亮 ; *阻止母親用愛撫手段輔助寶寶入睡 ,強迫寶寶自己入睡 ; *機械地訓練寶寶 ,讓他哭 5分鐘、 10分鐘、 15分鐘..直到不哭了 ; *把寶寶留在一間屋子裡單獨睡眠 ; *從 4個月開始停止夜間哺乳。我的主張是媽媽不應該為了自己的方便 ,不管不顧孩子的需求 ,不給孩子應有的愛撫 ,甚至不給孩子吃奶 ,把孩子推到一邊兒去 ,讓他自己睡覺。這其實是一種違背人性的理念和做法。無論過去還是現在 ,很多中外父母都受到過一個錯誤觀念的引導和影響 ,就是必須想盡一切辦法 ,讓寶寶一覺睡到天亮。然而從科學的角度來看 ,這是一件 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因為沒有任何人可以一覺睡到大天亮 ,大人不會 ,嬰兒更不 會。每個人都是在入睡、熟睡 (深度睡眠 )、淺睡 ( REM睡眠 )之間循環往複 ,總要醒幾次。只是成年人能夠自主入睡、能夠自我調整再次入睡 ,嬰兒卻不能夠 ,他們需要父母的輔助。我們應該了解嬰兒睡眠的一些科學事實 :首先 ,嬰兒的睡眠迥異於成年人的睡眠。成年人入睡快 ,能夠馬上進入深睡狀態 ;嬰兒則入睡慢 ,需要在父母的輔助下 ,經由 20分鐘左右的淺睡狀態而後進入熟睡階段。相信大多數父母都有這樣的經驗 :寶寶看似睡著了 ,但是一放下來就會蘇醒大哭。這是因為他還沒有進入深度睡眠 ,還需要更多的哺乳、安撫、拍哄、輕搖等等。其次 ,嬰兒的睡眠周期也較成年人短 ,熟睡程度亦較成年人輕 ,醒來後 ,還是需要父母的輔助才能重返夢鄉。這其實是他們的一種生存本能 ,便於一旦發生意外或感到不適 ,能夠馬上醒來向父母發出信號。另外 ,輕度睡眠也有利於嬰兒大腦發育。睡眠不是我們能夠強加於寶寶身上的一種狀態。把孩子放下來讓他自己入睡 ,是不現實的。寶寶在媽媽肚子里安睡了 9個月,並非出生後就可以馬上脫離母體單獨行動 ,而是同樣需要母親的懷抱 ,需要聽到媽媽的心跳、聞到媽媽的體味、感受到媽媽肌膚的溫暖 ,藉此獲得安全感。有些小寶寶在出生後頭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 ,都更樂意在父母懷抱里睡覺 ,這不是什麼必須更改的壞毛病 ,而是自然正常的需要。比較合適的態度是創造一個適宜睡眠的環境 ,將睡眠逐漸導入寶寶。最重要的是 ,我們要達到的目的 ,不僅僅是讓寶寶安睡,更是要寶寶將睡眠看作是一件愉悅的事情 ,快樂地入睡 ,安心地睡著。其實 ,醫學上對嬰兒睡整夜覺的定義是連續睡眠 5個小時 ,而不是通常人們認為的 8個小時以上。掌握了科學知識 ,你會立刻發現 ,強行訓練寶寶單獨入睡 ,是多麼不理智、不人道、也無法實現的愚蠢舉措。得不到父母的安撫 ,寶寶無法入睡 ,大哭不已 ;父母不理睬寶寶渴求愛撫的信號,讓寶寶在那裡哭啊哭 ,且不說有多少父母能夠做到如此忍心,這樣做的直接後果 — ——一是給寶寶幼小的心靈留下重重的創傷 :我是孤獨的 ,爸爸媽媽是不愛我的 ,我呼喚他們 ,他們不理我。好吧 ,我哭也沒有用,反正你們不來 ,我不哭了 ,我累了 ,我睡了 ,但是我悲傷 ,我憤怒 ,我不喜歡睡覺 ,我也不喜歡這個世界 !二是將父母變得冷淡漠然 ,對孩子的需求不再敏感 ,不再細心地觀察孩子哭鬧的具體原因 ,很容易忽略孩子因為生病或其他不適而發出的求救信號。嬰兒出生後頭幾個月里 ,由於生長迅猛 ,兼之胃口小 ,消化快,夜裡起碼要起來一次吃奶。很早的一項研究表明 ,即使 10個月大的嬰兒 ,對於母乳的汲取也有 25 %是在夜間。如果早在 4個月就斷掉夜間的哺乳 ,無異於掐斷了寶寶 1 /4養分的來源。 4個月並非是添加輔食的一刀切時間 ,美國兒科學會在 1997年更新了他們的立場 ,將輔食添加的推薦月份從 4個月更改為 6個月,並且明確闡明 ,純母乳餵養的嬰兒在 6個月之前無需進食添加物 (包括果汁 ),因為輔食的營養不如母乳的營養全面。而且,睡前給寶寶多吃輔食並不能有效延長他的睡眠時間 ,吃多了消化不良反而會讓他撐得睡不著。 6個月以上的嬰兒夜間醒來的原因則可能更複雜一些 ,比如出牙的不適 ,由於白天可玩兒的東西多 ,分散他們的注意力 ,到夜間才會感到疼得厲害 ,醒來吃母乳對於寶寶是減輕痛苦的最佳途徑。其他導致嬰兒夜間頻繁蘇醒的原因包括尿片過濕 ,感覺要撒尿,睡衣不舒服 ,衣著、被褥或室溫過熱 ,吃得過飽或飢餓感 , 生病的不適等等。稍大一些的孩子夜間頻繁醒來的原因有時與白天的活動有關 ,有時與情感方面的波動有關 ,總之孩子夜裡醒來的原因多種多樣 ,需要父母細心觀察 ,找出緣由 ,對症下藥。還有些孩子到晚上不願意睡覺 ,或者夜間睡不安穩 ,是因為白天與父母相處的時間過短 ,他要利用晚上來彌補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需要。一個小孩子如何睡覺 ,與這個孩子本身的脾氣性格有很大關聯。有些孩子幾個月大就能基本上安睡一夜 ,但大多數孩子要到兩歲半甚至三歲才睡整夜覺。所以孩子夜裡醒來 ,並不意味著做父母的失敗。更不能使用任何硬性手段 ,強迫孩子入睡。西爾斯醫生在《親密育兒百科》里批評在西方盛行了 100多年的嬰兒睡眠訓練法 ,將其稱之為「比我們培訓寵物還缺少人性的訓練法」。其造成的後果就是大批嬰兒和成年人患上睡眠失調症 ,在美國 ,幾乎所有的大城市都有睡眠調整中心 ,來治療這些無情訓練法遺留下來的問題。至於讓孩子孤零零地留在一間屋子裡單獨入睡 ,也越來越多地遭到廣大母親和育兒專家的反對。他們極力推崇中國母親的做法:讓孩子跟著媽媽睡。這其實是一個流傳於世界各地文化的古老習俗 ,不僅有利於哺乳的方便、有利於母嬰雙方的睡眠 ,更會增進母子感情聯絡與交流 ,增進母親對孩子的了解以及孩子對母親的信任感 ,為將來順利而成功地教養孩子打下堅實的基礎 ,也為孩子留下終身難忘的快樂記憶。夜間同床使得嬰兒得到與母親更多的肌膚接觸 ,對於寶寶大腦的發育有著得天獨厚的促進。人類學家蒙太古就此題目曾有專著 ,他指出 ,「嬰兒有著無比強烈的對於身體接觸的需求。 」即使不和寶寶同床 ,很多父母都樂意讓寶寶和自己睡一間屋子,爸爸媽媽睡大床 ,寶寶自己睡小床。讓寶寶單獨一個屋子 ,不利於父母及時發現孩子的問題 ,對孩子的需求做出及時的反應,甚至會增加搖籃猝死症的幾率。想想看 ,假如寶寶一夜不在身邊 ,你要麼頻繁起床去察看他 ,自己也睡不安穩 ;要麼你不管他,出了問題也不知道 ,難道你就放得下心 ? 2005年 2月修訂的美國兒科學會《關於母乳餵養以及人乳應用的政策聲明》中強調 :母親和嬰兒應該在挨近處睡眠 ,以助母乳餵養順利進行。除了歐美一些發達國家之外 ,全世界各民族的母親幾乎都讓孩子和自己同屋或者同床睡眠。但是突然間 ,一些中國母親們開始盲目效仿西方人的做法 ,把孩子留在單獨的一間屋子裡 ,並美其名曰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殊不知 ,孩子的獨立性無需這麼早培養 ,更何況獨立性也不是培養出來的。嬰兒從出生到 3歲,需要的不是什麼獨立性 ,而是最大程度上滿足對父母的依戀。一個飢餓的人是無法肩挑重擔遠足旅行的 ,只有填飽了肚子才能夠勝任其他。同樣 ,一個依戀感沒有被滿足、情感精神上處於飢餓狀態的兒童 ,也無法獨立。寶寶從出生到 18個月 ,無論你怎樣愛撫、親吻、擁抱他 ,都不會「慣」壞了他。對父母的依戀感得到充分的滿足、安全感建立的好的孩子 ,會自動脫離父母 ,走向獨立。如果媽媽為了自己省事 ,逼迫孩子遵循自己的作息時間 ,竭盡全力讓孩子一夜睡到大天亮 ,最終結果不僅達不到自己的期望,而且會因為厭煩孩子的起夜而情緒低落 ,怨天尤人。這樣惡性循環 ,兩敗俱傷。不如就接受這個事實 ,孩子每夜都要起來 ,把這化作與孩子親密交流的良好時機。並非白天做父母 ,夜裡就可以下崗放假了。做父母是 24小時的工作。寶寶每天有 50%的時間都在睡覺,這並非是無所作為的消磨時間 ,而是在對於睡眠 ,以至對於人生 ,開發積極健康的態度。協助寶寶愉快入睡的 tips *白天多擁抱安撫寶寶 ,會讓寶寶在夜晚更加順利地進入睡眠狀態。 *固定睡眠時間 ,孩子月齡越大 ,越需要固定一致的睡眠時間和睡前活動。 *撫觸按摩或洗個溫水澡有助於舒緩緊張的肌肉和忙碌的大腦。 *在媽媽乳頭上吃著母乳入睡是自然入睡的最佳方式— ——從溫暖的洗澡水到溫暖的懷抱到溫暖的乳頭到溫暖的床 ,一路暢通無阻。 *父親哄拍孩子入睡 :應該讓寶寶習慣跟著爸爸媽媽都能入睡。 *寶寶即將入睡卻不願意被放下來單獨睡覺 ,不妨和寶寶一起躺下來 ,讓他在你的懷抱里進入酣睡狀態。 *坐在搖椅上搖著寶寶入睡 ,珍惜這種獨特的入睡需求吧 ,寶寶也就在頭幾年需要你搖晃他 ,這種寶貴的時光會很快過去的。31你的孩子跟誰一起睡 Sam未出生時 ,我計劃安排他在自己的房間睡覺。你看美國的電影和書里 ,不都是孩子從出生就有自己的房間嗎 ?為此 ,搬家時特地找了一處三居室 ,一間主卧房 ,一間書房 ,第三間理所當然地是嬰兒房。很快就發現我的這種想法是多麼無知、幼稚、愚蠢。 Sam剛出生時 ,我根本無法讓他離開我的視線。即使白天他睡著時 ,我也一會兒就去看他一眼。到夜裡 ,根本沒有可能讓他離開我身邊 ,自己去睡一個房間。當時丈夫工作緊張 ,需要高質量的睡眠 ,我們就安排他睡主卧室 ,我和 Sam睡嬰兒房。 Sam睡他的小床 ,我睡單人床。兩個半月後 , Sam開始整夜不起來吃奶 ,我們一家三口搬到主卧室去睡。 Sam還是睡小床 ,我們夫婦睡大床。我早已放棄讓 Sam獨自睡嬰兒房這個想法了 ,血液中流淌的母性不允許讓這麼小的孩子離開自己單獨睡覺。闔家團聚的日子只過了兩個月 , Sam又開始每夜起來吃奶。丈夫工作太辛勞 ,辦公室離家又遠 ,每天來回奔波 ,十分辛苦。我不忍心讓他夜夜陪我們折騰 ,於是又採取周一至周五分室而居的辦法。但是這次我沒有把主卧室給丈夫 ,而是把他趕到嬰兒房去睡覺 ,我和 Sam一起睡在主卧室的大床上。這樣做的原因有兩個 :一是 Sam滿 5個月後 ,越來越在晚上依戀我。以前每星期四晚上我還可以去健身房跳舞 ,丈夫無論工作多忙 ,都會在星期四晚上想盡一切辦法提早趕回家看孩子。然而 Sam在 5個月左右開始出現分離焦慮 ,晚上見不到我就號啕大哭 ,任誰哄都不行。我們甚至嘗試過把他帶到健身房看著我跳舞 ,但是這個辦法不太實際 ,因此我只得放棄在晚上健身 ,留在家裡陪著孩子。 Sam不願自己睡小床 ,他一般都是吃著奶入睡 ,要是把他挪進小床,過不多久他就會醒來大哭。二是如果 Sam睡小床 ,我每夜起來把他抱到大床上餵奶 ,然後再把他放回小床睡覺 ,這麼來回折騰 ,實在太累人 ,不如乾脆讓他跟我一起睡在大床上。這樣他一醒來 ,我就能馬上喂他 ,既省事又能讓我們倆都多睡會兒。周末再全家團聚。 Sam在和我同床睡覺之前 ,曾經有一個星期睡眠十分不安穩,夜裡要醒來很多次。我帶他在大床上睡以後 ,他馬上睡得踏實了。一開始我還有些顧慮 :這樣做和原來的想法背道而馳 ,簡直是兩個極端 ,是不是矯枉過正了 ?待到念完《親密育兒百科》和《母乳餵養的女性藝術》中有關章節後 ,發現我的做法竟是歪打正著。西爾斯夫婦和國際母乳會都鼓勵母親和孩子同床而眠,這樣做的好處很多— ——首先 ,母子雙方睡眠質量都有所提高。寶寶一動 ,媽媽能夠立刻安撫他 ,給他餵奶 ,兩人都不必完全清醒 ,也就能很快再次入睡。母親的體溫和熟悉的氣息對於孩子來說是最好的安全感來源,有些嬰兒每小時經歷一次輕度睡眠 ,有母親在身旁 ,就能順利度過這些「脆弱」期。這樣的安排尤其適合白天工作繁忙的職業婦女。其次 ,母子同床有助於孩子的成長。對那些早產或體重增長緩慢的嬰兒 ,最簡便的「治療」方法就是跟媽媽一起睡覺。正常嬰兒母子同床也會使他們比那些與母親分床睡的孩子成長得更快更健康。最最重要的一點是 ,這樣做會增進母子感情聯絡與交流 ,增進母親對孩子的了解以及孩子對母親的信任感 ,為將來順利而成功地教養孩子打下堅實的基礎 ,也為孩子留下終身難忘的快樂記憶。即使不考慮以上這些大道理 ,想想最簡單的小道理吧 :小寶寶在媽媽肚子里溫暖舒適地睡了九個月 ,突然把他扔在一個黑暗陌生的空間里獨自睡覺 ,他能睡得好嗎 ?至於有人說和父母一起睡覺會導致孩子過於依賴父母 ,這個擔憂其實沒有必要。一般與父母同床或同屋的孩子到了兩三歲 ,都會主動要求獨自睡覺。在依賴感被完全滿足後 ,孩子自然會邁入獨立階段。一天 ,有人在搖籃網上問大家 :「你們的寶寶跟誰一起睡 ?」復帖紛紜。我上樓跟溶溶聊天時提起此事 ,感慨居然有那麼多父母讓孩子跟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睡。她說 :「那算什麼 ,你看看咱們花園裡 ,有多少孩子是跟阿姨睡的 ! 」再去看復帖 ,見一個媽媽說她的孩子一直跟保姆睡 ,到現在孩子不和她親了 ,甚至見了她就哭鬧 ,她很苦惱。我忍不住在網上發了一個長長的帖子 ,談我在這方面的體會 :有許多中外父母 ,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為名義 ,堅持孩子獨自睡覺 ;還有一些中國父母 ,可能是出於方便自己休息的考慮 ,讓孩子跟老人或保姆睡。關於第一種情況 ,孩子的獨立性無需如此過早培養。有研究證明 ,與父母同屋或同床而眠的孩子在成長後的獨立性並不亞於那些獨自睡覺的孩子 ,反而是那些過早「獨立」、過早被迫學會自我安慰的孩子會出現各種行為或心理問題。 0歲~3歲,其實是建立孩子對父母依戀的時期。沒有依戀 ,孩子對父母的教養就不會認真聽從。其實仔細想想 ,就連我們大人也願意有人陪著睡覺,獨處黑暗之中 ,多少有些恐慌感。更何況孩子 ?關於第二種情況 ,孩子的一個本能就是認知「首要撫養人」。對於這個首要撫養人 ,孩子會建立一種至高無上的信任感和依戀。孩子跟誰時間長、是否母乳餵養、夜間找誰才能安睡 ,都可以決定誰是他的首要撫養人 ,一般情況下應該是母親而不是別人。如果母親放棄這個權利和義務 ,今後教養孩子時會遇到許多阻力和困難。西爾斯夫婦指出 ,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感是從襁褓期開始建立的;其要素包括 :①父母對孩子的哭聲及時做出反應 ;②母乳餵養;③與孩子經常親密接觸 ;④同孩子一起睡覺 ;⑤和孩子一起玩兒 ;⑥幫助孩子認知世界。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 :如果孩子不認為你是他最親近的人,如果他不信任你是為他好 ,他憑什麼要聆聽你的教誨呢 ?如果孩子不把你當做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他憑什麼會在乎他的行為是受到你的讚許還是反對呢 ?甚至可以這麼直白地說 :孩子跟誰睡 ,就是誰的孩子。孩子跟保姆睡 ,就成了保姆的孩子 ,如果保姆不能做到像親生母親那樣愛孩子 ,那麼孩子豈不成了父母雙全的孤兒 溶溶曾經給我講過她的同事 ,一位聞名全國的電視節目主持人,育有一子。其夫人又工作又在念博士學位 ,孩子白天交給奶奶帶。但是每晚都與父母同床而眠。這位工作極其繁忙的名人說,雖然我們早出晚歸 ,有時一整天見不到孩子 ,回家時孩子也睡下了 ,但我們一定要讓他和我們一起睡。因為我們要讓他知道,他對爸爸媽媽來說是最最重要的人。可能有人會覺得 ,美國人現在都盛行母子同床或同室而眠。其實不然。中國媽媽和孩子一起睡的遠遠超過美國人 ,實際上 ,與其他任何文化相比較 ,美國人在這一點做的是最差的。美國父母們在孩子跟誰睡這個問題上走過很長的一段彎路。曾經有很多年 ,盛行的做法是讓孩子從出生就單獨睡一間屋子 ,以培養孩子的 「獨立自主能力」。當然這種違背人類天性的做法遇到不少麻煩 ,於是出版過好幾本書來教父母們怎樣訓練孩子獨自睡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個「讓寶寶哭去吧」 ( let baby cry it out)訓練法。我在國際母乳會結識的一位母親 ,就在她兒子身上施用過這個辦法 ,她說 ,那幾天 ,兒子在小屋裡號啕 ,她在門外心如刀絞 ,淚如雨下。幾天後孩子倒是不哭了 ,因為明白了哭也沒有用。這個辦法是見效的 ,但是我不知道有多少媽媽能忍心堅持下去。這樣做的直接後果就是逼迫孩子學會自我安慰 ,同時在母子之間造成距離感 ,使得母親對於孩子的需求不再敏感 ,反應遲鈍。採用這種方法的父母 ,不再悉心弄明白孩子到底為什麼號哭不已 ,有時容易忽略比較嚴重的問題。英國的弗里曼博士也警告大家 ,「不要輕易使用『讓孩子哭去吧』這種辦法 ,因為它會阻礙寶寶開發交流技能。 」「夜間撫育」一章中講到 ,對孩子睡眠的一大流行誤區就是要竭盡全力讓孩子睡整夜覺。許多媽媽遇到過這種情況 :一群媽媽在交流育兒經驗 ,互相問 :「你的孩子睡整夜覺沒有 ?」大家都說 yes,只有你怯怯地回答「還沒有。」於是她們向你傳授許多能讓孩子睡整夜覺的經驗 ,於是你覺得自己很笨 ,沒有養好孩子。實際上呢 ?睡整夜覺不是人生目標 ,沒有多少孩子能一夜睡到頭不醒的。尤其母乳餵養的孩子 ,一夜醒兩三次 ,十分正常。那些吹噓自己孩子睡整夜覺的母親們沒準兒是在扯謊 ,以避免感到羞恥不如人。至於孩子跟誰睡 ,更是要悄悄瞞人的一件事。很多和孩子同床而眠的母親不敢承認自己的做法 ,因為會招致批評。所以在美國,一時間曾有過如同性戀那樣躲在「柜子」里的父母。有時無意間遇到同樣做法的母親 ,也只能心領神會地低語一聲「我也是」。要特別說明 ,我並非主張所有的孩子都跟父母同床而眠。父母應該根據自己孩子的個體需要做出最適合全家人的安排 ,有些孩子不必睡在爸爸媽媽床上 ,睡自己的小床就行。我反對的是以下三種做法 : *把孩子與父母隔離 ; *把孩子推給保姆或老人 ; *為了大人的需要而強行更改孩子的需要。西爾斯夫婦強調 ,不管選擇哪種安排 ,切記一點 :要讓孩子建立健康的睡眠態度 ,即睡覺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哪種選擇更加快樂呢 ?是自己睡小黑屋、跟別人睡 ,還是聞著媽媽的體香、感受著媽媽的體溫入睡 ? 32男孩還是女孩剛剛準備要孩子 ,就有人問我們 :「你們喜歡男孩還是女孩 ? 」九個月孕期 ,聽到最多的問題是 :「知不知道是男孩還是女孩 ? 」孩子剛出生 ,助產士對我只說了一句話 :「看好了 ,是男孩兒 ! 」帶孩子出去 ,每個人都要問 :「是男孩還是女孩 ? 」早在 10年前 ,我還在美國一所大學擔任研究生院副院長時 ,學校的一位猶太人教授就給我看過手相 ,說我今生將有兩個女兒,沒有兒子。幾年前 ,我走在長安街上 ,被一個算命的拉住 ,給我的生辰八字算了一算 ,也說我將生女兒。懷孕後有一天 ,我整理書櫃 ,發現妹妹落下的一本皇曆 ,翻翻看 ,裡邊有按照懷孕日期算男女的。我找到和自己相應的那一欄,發現前後左右無論差多少天 ,都應該是女孩。孕期害口 ,我特別愛吃辣椒。中國老話說 ,「酸兒辣女」。因此我就踏踏實實地等著女兒的降臨。反正婆婆生了四個兒子 ,我們這是長孫 ,要是生個孫女兒 ,大家都會特別開心。我後來發現 ,沒有任何一項有關人體的理論有如判斷胚胎性別這樣五花八門了。懷孕前 ,就有朋友私授秘方 ,說如此如此 ,保證你們生男孩。我們本來無所謂 ,而且心裡有些偏向女孩 ,就順其自然 ,沒看日子 ,也沒採用什麼特殊姿勢和辦法。懷孕後 ,各種說法紛至沓來。蘇阿姨最積極 ,她自己早就決定了這是個男孩 ,理由呢 ?她生了四個孩子 ,有經驗了。有一天,她在廚房裡搗騰半天 ,叫我進去。廚台上擺著兩隻扣著的碗,她叫我隨便翻開一隻。我隨便翻開了一隻 ,裡邊扣著一隻雞蛋。「男孩兒 !」她激動得大叫 ,「我說肯定是男孩兒 !」另一隻碗里扣了一朵花兒。我一笑了之 ,這也太沒科學根據了。其他理論包括 :我在孕期沒有害喜 ,沒有噁心不舒服 ,有人說這是男孩的表現,又有人說這是女孩兒心疼媽媽。我自己認為這是遺傳 ,因為我媽媽懷孕時就沒鬧過噁心。我在孕期沒有滿臉蝴蝶斑 ,丑得沒法看 ,而是皮膚細嫩 ,容光煥發 ,有人說這是生男孩的跡象 ,又有人說這是女孩兒讓媽媽漂亮。我自己還是認為這跟遺傳有關 ,因為我天生來皮膚好 ,三十多歲不長皺紋 ,懷孕到最後 ,體重增加四十多斤 ,肚子巨大 ,卻沒有妊娠紋。孩子的心跳比較緩慢 ,這是男孩的表徵。我的肚子是尖的 ,屁股沒有下墜 ,走路從背後看不出是孕婦,所以是男孩。根據所有的經驗 ,這個理論是比較準確的。不過以我最後得來的經驗 ,最最準確的判斷是孕婦肚子上那根妊娠線。如果從頭到尾是筆直的 ,多半是男孩 ;如果彎曲或斷開,多半是女孩。越到孕後期 ,詢問和猜測性別的越多。我們一概回答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等孩子生出來再說。我們想把這個驚喜留到最後 ,況且生男生女我們並不在意。妊娠七個月時要做一次 B超檢查。那天一早我就把肚子灌滿了水 ,躺到醫院 B超床上。檢驗師是一個特別爽朗的中年婦女,一邊在我肚子上劃圈圈 ,一邊指著屏幕向我丈夫解釋這是心臟,這是肝臟 ,這是肺 ,這是胃 ,這一塊是鼻子 ,這一片是嘴巴,等等 ,等等。「你們知道孩子性別了嗎 ?」她突然問。還沒等我們回答 ,她又接著說 ,「你們這是個男孩兒 ! 」保持了這麼久的懸念就這麼輕而易舉地被解開了。我問她 ,「你們不是不能說嗎 ?」剛才我在走廊里等候時 ,護士台接了一個電話 ,有人問四個月做 B超能否查出性別 ,值班大夫斬釘截鐵地回答不能 ,也不給做 !放下電話後護士大夫們忿忿然議論著 ,又是一個來查性別的 ,查出是女孩就打掉 ,太可惡了 !「是不能說 ,」檢驗師回答我 ,「但我們知道你們外國人不在乎男孩女孩 ,知道後不會因為女孩就不要 ,所以我就告訴你們了。 」「不過 ,」她又緊跟著叮囑了一句 ,「你可別讓大夫知道我跟你說了 ,要不然我可有麻煩。我們這兒紀律嚴著呢 ! 」「七個月了 ,想流產也晚了 ,還不能說嗎 ?」我好奇。「不能 !」她告訴我 ,「有些人即使七個月了 ,如果知道是女孩也會把她做掉 ! 」我聽了覺得毛骨悚然。七個月 ,已經是個能夠存活的小人兒了呀 ! Sam出生後 ,每當告訴別人他是男孩兒 ,都會引來一通誇獎,好像把他生成男孩 ,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事情 ,我是一個多麼有本事的人。這些人好像都忘了 ,從受孕過程來說 ,生男生女是由我丈夫決定的 ,我再有本事 ,給出去的性別染色體只能是 X。有一天 ,我抱著 Sam在樓下曬太陽 ,遇見一位經常帶著出世不久的孫女來我們花園閑坐的老太太。我們就孩子的事聊起來,老太太很羨慕地說 ,「你生了個兒子 ,多好啊 !你老公肯定高興極了 ,你給他們家生了個小子 ,他們家不知得怎麼高興呢 ! 」 Sam在我懷裡掙扎了一下 ,好像要躥出去 ,我趕緊抱緊他。老太太見狀忙說 ,「哎喲喲 ,快抱好了 ,別摔著 !好嗎 ,把人家兒子摔著了 ,孩子他爸該急了 ! 」當時我心裡想 ,什麼叫做「人家」的兒子 ?兒子不是我的嗎?什麼叫做我「給他們家生了個兒子」 ? Sam不是我們家的嗎?摔著孩子 ,我不是一樣會心疼嗎 ?後來在網上看了很多故事 ,終於明白 ,做一個中國人家的媳婦,生男生女是一件性命攸關的大事。有太多不幸的年輕媽媽 ,因為生了個女孩而遭夫家鄙夷、冷淡甚至虐待。為什麼生女孩是罪過 ?有人會說 ,中國傳統么 ,男孩長大要養家 ,女孩長大要嫁人。我看未必。就拿我們家小馮來說 ,在她老家 ,幾乎每戶都為了要男孩而超生。她是老大 ,下邊有兩個弟弟 ,父母健康狀況不是很好。小馮 18歲就離開父母隻身到北京來打工 ,七年的辛勤勞作、省吃儉用 ,都花在弟弟的學費上和父母的醫療費用上 ,自己依然一貧如洗。即使嫁了人 ,也沒有不管娘家 ,倒是她丈夫沾了她能幹的光 ,夫家娘家的債都靠她來還。小馮既聰明伶俐 ,又吃苦耐勞 ,我和丹丹總說她若是生在城裡 ,肯定是上大學甚至出國留學的命。小馮家要男孩有什麼用 ?倒是賠錢貨。我若是她父母 ,得此一千金足矣 !另外一個應該引起重視的現象是 ,由於重男輕女的傳統封建意識根深蒂固 ,有些父母流產或遺棄女嬰 ,造成男女比例嚴重失衡。現在中國男嬰與女嬰的比例為 135∶ 100,正常比例應是 106∶100。長此以往 ,勢必造成大量男人娶不到妻子 ,會激發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 2000年 12月初 ,老朋友張元找到我 ,他剛剛從美國回來 ,拍了一部有關美國家庭收養中國棄嬰的紀錄片 ,需要我把所有採訪素材翻譯成中文。整整一個星期 ,我每天做沙發土豆 ,盯著電視屏幕 ,看資料帶 ,把十幾個小時對二十幾個家庭的採訪對話的譯文直接說進錄音機里。累壞了。不僅僅是眼睛累 ,手累 ,嘴累 ,最累的是心。看到那些被遺棄的小姑娘們 ,個個美麗可愛 ,想想失去了她們的媽媽們 ,心就碎成片片。大多數孩子是出生一到三天就被丟掉的 ,說明做父母的壓根兒沒想要她們。但有三個例外 :一個女孩被媽媽母乳餵養了六個星期 ,一個女孩在家裡生活了幾個月 ,還有一個嚴重殘疾的女孩是養到兩歲才被遺棄的。聽到第一個女孩的美國養母說 , 「令我欣慰的是 ,她吃過媽媽的母奶 ,吃了六個星期 ,所以她得到過最好的營養 ,也和媽媽親過。」我一下子呆愣住了 ,半天說不出話來 ,半天半天才找回自己的聲音。心的累不僅僅是難過 ,更多的是感動。本書 2001年截稿時 ,已經有三萬名中國女棄嬰被美國家庭收養 ,而且趨勢有增無減。大多數領養孩子的夫婦家境並不富裕 ,領養一個孩子要花費三萬多美元 ,一下子拿出這樣一筆現款 ,對於任何中產階級的美國人來說都絕非易事。但是許多父母在領養一個孩子之後 ,又遞交申請,要領養第二甚至第三個。有一個喪夫的年輕媽媽 ,一口氣領養了三個中國小姑娘。這些家庭並非自己不能生育 ,而是相反 ,很多家庭已經有了五六個孩子。有一對夫婦甚至放棄生育自己骨肉,來中國領養棄嬰。他們認為 ,需要家的孩子遠遠超過現有家庭的數目。這些美國爸爸媽媽們視中國養女如己出 ,愛心溢於言表。他們不約而同地都要孩子學說中國話 ,保留自己的文化傳統 ,有的媽媽甚至和孩子一起學漢語。他們都要在孩子長大一些後帶她們回中國 ,探訪自己的民族背景。當問到對孩子的期待時 ,從東到西,從南到北 ,互不相識的父母們彷彿在念同一個劇本里的台詞:「只要她高興 ,想做什麼都可以 ! 」那幾天 Sam睡眠比前一陣好得多 ,夜裡起來吃奶的次數減少了 ,但我還是會在同一個時候醒來 ,睡不著 ,想這些孩子們。早晚有一天她們會得知由於自己的性別而曾經遭到遺棄 ,那時她們也許已經學有所成 ,再了解自己的身世 ,會做何想 ?更多的時候 ,我在想張元交給我這一箱子資料帶時問的話 :「我在做採訪時 ,雖然聽不懂他們的話 ,但有時會被他們的那種善良感動得流下眼淚。我總在想 ,為什麼 是什麼促使他們去領養這些孩子 ,把她們當做自己的孩子來撫養 ? 」 33到底是誰的孩子抱 Sam出去玩兒 ,經常有人問我這樣一個莫名其妙的問題 :「這孩子是誰帶著呢 ? 」我的孩子 ,當然是我帶了。還能是誰帶 ?後來漸漸明白這個問話的含義 ,因為很多孩子都是家裡老人給帶著。有些是保姆帶 ,還有些是保姆和老人一起帶。反正當媽的自己帶孩子的佔少數 ,所以別人看我 ,是稀有動物。有一回和南希閑聊 ,她很羨慕我豐盛的母乳 ,說她自己當時奶不足 ,女兒不得不吃奶粉。我倒好奇了 ,因為在我認識的所有外國媽媽中 ,南希是惟一一個訴說自己奶不足的。我問她是怎麼判斷自己奶不夠的。「我婆婆說我奶不夠 ,因為小艾米老哭 ,老好像要找奶吃。 」南希回憶道。我對南希解釋了一番乳汁分泌的道理。她突然變得有些怨忿:「我也明白這個道理 ,但是我婆婆不許我堅持喂母乳 ,她一定要給艾米加奶粉。她對我說 ,『我不能讓我的孫女挨餓 ! 』」「 『我的孫女 ? 』」我不禁愕然 ,「那她以為這是誰的孩子呢 ? 」「是啊 ,我當時聽了也特別生氣。」南希說 ,「是不是中國的婆婆都這樣 ?我婆婆都不覺得什麼 ,張口閉口『我孫女 ,我孫女』 ,好像艾米沒有親媽 ,好像只有她一個人關心艾米的一切 ,好像艾米不舒服了 ,我這個當媽的不會心疼 ! 」我沒有中國婆婆 ,所以沒有這方面經驗。但是就我所見所聞,似乎不少中國老人有這個觀念 ,即生孩子是女兒或兒媳的責任,但養孩子卻是他們老一輩義不容辭要參與甚至全權接管的事情。「我在生孩子後一個月 ,跟我婆婆不知道慪了多少氣。」南希接著說 ,「她總說我在坐月子 ,什麼都不能幹 ,孩子的一切都由她做主。但是她養孩子的方法跟我們英國人有很多不同 ,比如她總是覺得艾米冷 ,給她裹很多層衣服和被子 ,還不許我們每天給她洗澡。我對她說我們不這樣養孩子 ,她也不聽 ,反正什麼都是她最懂。我又不好跟她衝突太多 ,畢竟她和我公公萬里迢迢跑到英國去照顧我。 」正說話間 ,我們倆準備好要出門 ,我把 Sam放進一隻嬰兒抱帶里掛在胸前。南希見後大發感慨 :「啊哈 !就是這個東西 ,在我和公公婆婆之間引起戰爭。我第一次帶艾米出門 ,把她放在抱帶里 ,還沒掛上 ,我公公就衝進屋來 ,對我大發雷霆 ,說剛出生的孩子頸椎太軟 ,我這麼抱會損傷她的骨頭 ,我不應該這麼不負責任。我把說明書拿出來 ,給他翻譯上邊的字 ,說這是經過科學研究製造出來的 ,對嬰兒最安全了,所有西方國家的爸爸媽媽都使用這個東西 ,他還是不信 ,堅決不讓我用。 」「後來呢 ? 」「後來 ,他們看到很多其他英國人也這麼在胸前戴孩子 ,就不再說什麼了。但是這件事讓我實在忍受不了他們的態度 ,就跟我婆婆談了一次話。我對她說 ,我很感激她來英國照料我 ,但是我是孩子的媽媽 ,怎麼養孩子是我的責任 ,所以也是我的決定。她不應該取代我。 」「天 !她受得了你這麼直言不諱嗎 ? 」「當然受不了。她說 ,既然我什麼都懂 ,那還要她有什麼用。馬上要我們給他們定返程機票 ,沒兩天就回北京了。 」南希在英國把孩子一直養到快一歲才回北京。相比起中國媳婦來說 ,南希算是幸運的 ,因為她還可以躲在條件優越的娘家 ,不和婆婆正面交涉。婆婆這邊呢 ,不管有多大怨氣 ,一句「外國人嗎 ,都這麼沒人情味兒」就能獲得一些心理平衡。中國媳婦們呢 ,就沒這麼便宜了。我在網上看到的婆媳衝突,全部摘抄下來 ,就是一本絕頂精彩的 「口述實錄」。一天 ,我看到一張求救帖子 :「我的寶寶下個月就要出生了 ,婆婆說要幫我們帶孩子 ,本來是一件好事 ,但最近我卻為了這件事經常失眠 !「婆婆有兩個兒子 ,我老公是老二。老大有個小男孩已經 3歲上幼兒園了 ,是婆婆幫著帶並在一塊兒吃飯。我和老公在外面住,剛剛買了房子 ,三房兩廳 ,六月份就可以搬進去了。但煩惱由此而來。婆婆已經聲明 ,要帶著小侄子一塊兒住進去 ,並且準備讓小侄子住到上完小學。我一聽,差點暈過去。因為婆婆住過來了,公公肯定也要住過來,公公的脾氣比較大,比較古怪,小時候兩個孩子管得嚴嚴的,直到現在兩個兒子跟公公的關係都比較僵,特別是老大,我老公就比較聽話一點。而且公公婆婆是分房而睡的,我們要為他們準備兩個房間!為了改善居住環境我們買了房子,到頭來竟發現我們自己可用的面積竟不如以前!而且兩個孩子加一個生活習慣跟我們完全不同的古怪的老人,這家庭關係該如何處理!我提出我們請個保姆自己帶孩子,婆婆又極力反對。把我的想法說給老公聽,他說他夾在中間很為難。到底我該怎麼辦? 」很顯然,這位老人家把養育別人的————雖然是自己兒子的、但也是別人的———孩子當做她一個人的任務了。雖然大兒子夫婦放棄了自己作為父母的職責,這位二兒媳尚不情願將屬於自己的權利拱手相奉。眾多的復帖中,不少同病相憐者,看來這種情況非常普遍。大家七嘴八舌勸她千萬不要讓婆婆搬進來。不知道這位新媽媽最終是如何處理的,有一點可以肯定,無論怎樣做,都不可能避免她與婆婆之間的矛盾。有太多的故事,訴說月子中婆媳關係惡化,產婦心情壓抑,甚至終日以淚洗面,影響乳汁分泌,無法順利哺乳,到頭來最受罪的還是孩子。有人說,婆婆幫兒媳坐月子帶孩子,是中國的優良傳統,體現著中國人濃郁的人情味。要是老人思想開通,既樂於接受新思想新觀念,又尊重兒媳作為母親的權利而不越俎代庖,那還好。可有多少老人能夠做到這些?看看這個求救帖子———「婆婆是個霸道的人,什麼事都要以她為中心。寶寶剛生下來一個月,她就給她喂牛奶,想把寶寶奪走。我生產後兩個月開始正常上班,就按書上的方法把奶擠出放入冰箱。大家知道辦公室的環境,這樣做我覺得很難堪,但為了寶寶能吃奶,我也顧不得很多了 ,可婆婆有幾次當著我的面把我帶回的奶白白倒掉 ,說不新鮮。我堅持母乳餵養到四個月 ,終於還是斷了奶。寶寶從四個月起就和婆婆住 ,請了個保姆 ,是不識字的鄉下人。現在寶寶六個月了 ,我發現她的性情很不活潑 ,甚至有點呆。六個月是智力開發的時候了 ,我很擔心婆婆根本沒能力擔當如此重任。『五一』節到了 ,我準備放棄所有的娛樂活動把寶寶接到我身邊住幾天 ,可婆婆竟然斷然拒絕 ,說我們根本不會帶孩子。我不得不懷疑她對寶寶已成了私有物的佔據 ,而不是正常的出於愛了。我不可能在家帶孩子而不去上班 ,可我真不甘心就這樣失去了寶寶,我到底該怎樣做呢 ? 」因為老人不懂科學育兒而耽誤孩子智力開發的故事比比皆是,我看到過這樣一個 :一位新媽媽因為要工作 ,把快滿周歲的孩子寄托在婆婆家。每次去看孩子 ,都發現小人兒被捆坐在小板凳上 ,奶奶在一邊做自己的事或打麻將 ,但從來不陪孩子玩兒。兒媳問婆婆為什麼要把孩子限制在小板凳上 ,對曰怕孩子到處亂爬亂跑。兒媳又說應該陪孩子玩耍說笑 ,教孩子說話 ,回答竟是用不著 ,到時孩子自己就會說話的。又有人說 ,婆媳之間本來就難處 ,要是媽媽來幫女兒 ,就皆大歡喜了。我周圍確實不少孩子都是姥姥帶著 ,但是母女之間在育兒方面產生矛盾的幾率與尖銳程度 ,並不亞於婆媳。姥姥中也不乏強權獨裁者。一天 ,佟阿姨帶 Sam到樓下兒童遊樂場里玩兒沙子 ,一邊玩兒一邊對他解釋 :「這是小鏟子 ,這是小桶 ,把沙子鏟到小桶里..」有一位抱著孩子的老太太走過來 ,忠告佟阿姨 :「你不要總是跟孩子講話 ,孩子玩兒的時候有他自己的思維 ,大人總在一旁絮叨會攪亂他的思路..」佟阿姨聽得誠惶誠恐 ,覺得這位老人家不一般 ,很懂得一些科學育兒的道理。剛要多討教幾句 ,又見老太太忿忿然起來 :「現在的年輕人 ,懂得些什麼 !我這女兒就是 ,笨得要命 ,讓她看孩子 ,沒一會兒就把孩子摔了。我就乾脆不讓她看 ,我替她看著 ! 」誰又是天生會看孩子的呢 ?照這個道理 ,我婆婆生了四個孩子,比我經驗豐富得多 ,是不是就應該把 Sam交給她去 ,我袖手旁觀呢 ?所幸我婆婆出身的文化背景 ,沒有這樣的傳統。西方文明幾千年以來 ,家庭以夫妻關係為核心 ,子女成年後獨立生活。父母只對兒女盡義務和責任 ,兒女無需反哺父母 ,因為他們還要承擔自己下一代的養育 ,如此更加符合人類進化的自然規律。在對待第三代的態度方面 ,我婆婆與中國婆婆迥然相異 :孩子是你們的,養育的職責也是你們的 ,我沒有權利干涉 ,也沒有義務替代。在你們需要幫助的時候我會儘力 ,但大多數時間只是盡情享受小孫子給我帶來的天倫之樂。我也知道公公婆婆對我的一些育兒做法有相左的意見 ,但他們僅僅暗示而已 ,聽不聽由我。道理很簡單 ,套用毛澤東的一段話,就是— ——孩子是你們的 ,也是我們的 (骨肉 ),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34到底是誰的需要佟阿姨來我們家之前 ,已經在家裡閑在了兩年半 ,每天悉心照顧丈夫和女兒的起居飲食。來我們家工作 ,自然放心不下自己家,不免經常跟我念叨念叨她家裡那大寶和小寶。漸漸地我得出初步印象 ,佟阿姨那個昵稱「甜甜」的寶貝疙瘩女兒是個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懶丫頭。在家裡大針不拿 ,二線不摸 ,任什麼事都要佟阿姨操心 ,一切大小細節都要佟阿姨親自動手。比如說 ,甜甜周一至周五住校 ,周末回家 ,帶回來一大包臟衣服 ,佟阿姨要給洗。周日晚上回學校 ,乾淨衣服要佟阿姨一件一件找出來 ,包好 ,再帶上一書包的零食和水果 ,由佟阿姨親自送到學校去。「你幹嗎不要求她自己找衣服呢 ?」我問。「我讓她自己找 ,可她不樂意。她就說 ,『哎呀您就給我找得了 !』我可不就得給她找嗎 ?要她自己找 ,連襪子放哪兒她都不清楚。 」哼,真是個嬌慣壞了的小獨生公主。沒多久 ,我嗅出些異味來。在我們家 ,事無巨細 ,佟阿姨都搶著去做 ,再加上個能幹的小馮 ,一時間 ,我揸擺著兩隻手 ,在地上轉磨磨 ,不知道幹什麼好。佟阿姨再次抱怨閨女在生活上過分依賴自己時 ,我不禁問她,「您在家是不是就像在這兒一樣 ,事必躬親 ,把什麼都弄現 成了 ,您老公和閨女什麼都不必做 ? 」「啊 ,是呀。」佟阿姨很佩服我的洞察力。「您曾經在任何時候讓您閨女自己洗衣服做飯洗碗打掃房間嗎 ? 」「沒有。我連蘋果都不讓她削 ,根本不讓她動刀子。 」「為什麼呢 ? 」「怕她削破自己的手指頭唄。我們總覺得她還太小 ,什麼都不懂 ,什麼都不會。讓她去做 ,還不如我自己來。要是她做得不對不好 ,我還得費時費力給她返工。 」「您閨女都十八歲了 ,還算太小 ?」我不禁大叫。「我十歲就給全家做飯了 ! 」「那不是您有本事嗎 ?您連美國都去了 ,我們家那傻丫頭哪能比呀 !她可沒您能幹。 」「能幹不能幹也不是天生的啊 !」我哭笑不得。「您要是總不放手讓她練習 ,她這輩子什麼都學不會 ! 」佟阿姨看著我 ,好像第一次有人這麼跟她說話。甜甜面臨高考 ,先要填志願。佟阿姨覺得我見多識廣 ,肯定知道北京哪所高校好 ,經常和我討論比較各個學校的利弊。我不禁又問她 :「您閨女是不是想報外地大學 ? 」這回佟阿姨可吃驚了 :「沒錯 !您怎麼知道 ? 」「她是不是特別想離開您家 ,離得遠遠的 ,越遠越好 ? 」「是啊 ,所以我發愁呢。哎 ,您怎麼猜得這麼准 ? 」「我要是她 ,也會巴不得早點兒掙脫您的束縛 ,飛得遠遠的!」我一邊搖頭一邊笑 ,「您剝奪了她獨立生活的權利 ,什麼都不讓她做 ,等於您替她生活 ,她肯定心裡不高興 !人都有獨立的願望 ,這是人性本能 ,可是您太壓抑您女兒啦 ! 」佟阿姨一時不能理解我的意思。她覺得挺委屈 :「我這麼保護閨女 ,不是為了她好嗎 ?怎麼倒落下不是了呢 ? 」我接著問她 :「那她要上外地大學 ,您讓嗎 ? 」「不讓 ,堅決不讓 !」佟阿姨斬釘截鐵 ,「我說什麼也得讓她上北京的大學 !哪怕是個末流大學 ,也得在我眼前呆著。到外地哪成 ?保不齊她就被人騙了 ,賣了都不一定 ! 」「您看小馮 ,十八歲時就遠離父母遠離家鄉到北京來闖 ,不也挺好的嗎 ?誰騙她了 ?她還是農村姑娘呢 ,從來沒見識過大城市。 」「那也不行。小馮的媽放得下心 ,我放不下。我不能放我們家孩子走。」平時特別民主的佟阿姨此時聽上去十分專制。「可是她總生活在您翅膀下 ,什麼都不見識 ,怎麼增長生活經驗 ?以後怎麼能獨立行事 ? 」「等她大一些就好了。 」「多大算夠大呢 ?沒有體驗 ,怎麼能成熟呢 ? 」佟阿姨回答不上來 ,但認定她女兒長到一定歲數就自然而然什麼都懂了。那一陣 ,佟阿姨老是抱著 Sam不撒手 ,我多次勸她無效。有一天 , Sam在佟阿姨懷裡哭個不停 ,任怎麼哄都止不住。我對佟阿姨說 :「您把他放下來 ,放到床上。 」「那怎麼行 ?」佟阿姨覺得這個主意不好 ,「他這麼哭 ,還不抱著 ?放下來不得哭得更厲害 ? 」「您試試 ,要是放下來他還哭 ,您再把他抱起來。 」佟阿姨半信半疑地把 Sam放到床上 ,小人兒立刻停止哭叫 ,樂呵呵地轉著腦袋觀望四周 ,手舞足蹈。「看見了吧 ?人都需要自由 ,需要自己獨立生存的空間。 」我趁機開導佟阿姨。「可我總覺得他得老抱著才行。」佟阿姨分辯道。「哎 ,這裡就有一個觀念上的問題 :到底是他需要您總抱著,還是您需要總抱著他 ?到底是誰的需要 ?我看您是把您自己 的需要投射到 Sam身上 ,變成他的需要了。其實還是您喜歡抱他,需要抱他 ,對吧 ? 」佟阿姨承認我說的是事實。我抓住時機 ,繼續勸說她。 「再說您對閨女 ,是不是也這樣,總把您自己的需要投射到她身上 ?您是個母性極強的人 ,什麼都大包大攬 ,一切都您自己做 ,不讓她動一根小手指頭。表面上看您這是為孩子好 ,其實這只是滿足了您自己的需要。您需要孩子依賴您 ,需要感到自己是個精明強幹的母親 ,需要抒發您心中的母愛。但是同時您卻忘記了 ,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識 ,有自己的需要和追求。您不能只顧了自己的需要 ,忽略孩子的需要,更不能把您的需要變成束縛孩子成長的桎梏。 」佟阿姨總說一到周末就做好多好吃的 ,然後看著甜甜吃下去。甜甜要是不吃 ,佟阿姨就逼著她吃。甜甜本來就營養過盛 , 體態豐腴 ,對佟阿姨這麼做既反感又無奈。甜甜複習功課 ,佟阿姨在一邊看著 ,一會兒沏一杯飲料 ,一會兒切一盤水果。甜甜的反應往往很不耐煩 ,把東西都推一邊去。佟阿姨心裡就起急 ,更加頻繁地督促甜甜吃喝。我對佟阿姨說 ,「您就不能讓甜甜自己獨處 ?您這麼做 ,把她當成不能自理的小嬰兒了。其實即使是 Sam這麼大的小嬰兒 ,也不需要您時時刻刻在身邊張羅。您這麼忙活 ,不給閨女一個自主空間 ,效果適得其反 ,閨女不高興 ,您也不高興。 」有一個周末甜甜回家 ,感覺有些疲勞 ,就睡了一個午覺。她要求佟阿姨在兩個小時之後叫醒她 ,好起床複習功課。佟阿姨心疼閨女 ,覺得她既然累了 ,就應該徹底休息 ,兩個小時後沒有叫醒閨女。甜甜睡了快三個小時 ,自己醒來 ,發現媽媽沒按時叫醒自己 ,特別生氣 ,埋怨佟阿姨耽誤了她的複習計劃。佟阿姨自然覺得很委屈。「您說說 ,這回總不是我的錯了吧 ?」佟阿姨理直氣壯地問我。「哎 ,這回還就是您的錯哪 !」我沒有給佟阿姨主持正義 ,「您應該尊重孩子的要求 ,而不應該自作主張改變她的計劃。她要您兩個小時叫醒她 ,您就應該照辦。 」「可我認為她需要更多的休息。」佟阿姨更加委屈。「那也只是您的想法 ,是您的需要。您需要她多休息 ,她並不這麼認為。您沒有權力擅自更改您閨女的決定。如果您實在認為她應該多睡 ,那也要和她商量一下 ,徵得她的同意 ,再改變叫醒時間。 」35讓孩子做主國際母乳會的一個著名育兒原則就是 : Listen to your baby.聽孩子的。讓孩子做主。不少人誤以為 ,母乳餵養和人工餵養之間的差異 ,僅僅限於營養方面。其實 ,母乳餵養和人工餵養之間最根本的差異在於對嬰兒的養育理念和方式上。由於母乳餵養的原則是按需餵養 ,母親對孩子的要求做出及時體貼的反應 ,這樣 ,孩子就會感到自己的意願受到尊重 ,自己對自己的生活有所把握 ,就會增強他的自信心 ,也增強他對母親以及整個人生的信任感。人工餵養則迥異於母乳餵養。哺乳的每一位媽媽的乳汁都是為自己寶寶的獨特性而設計的 ,根據寶寶不同的需要情況 ,每一次餵奶時 ,乳汁的分泌量、濃度和成分都有所調節。因此哺乳的媽媽可以按照自己孩子的需要來餵奶。但是奶粉卻千篇一律 ,其中含有數倍於母乳的蛋白質、脂肪和礦物質 ,新生兒不成熟的消化系統無法完全承受。由於無法根據個性安排奶粉量 ,人工餵養就需要人為地製造一個固定的時間表和餵奶量 ,以防過飽或消化不良。因此 ,人工餵養首先教給孩子的 ,是他對自己的生活毫無控制力。無論多小的孩子 ,都喜歡自己把握自己的生活 ,喜歡自由,不願意受到控制。但是人工餵養卻剝奪了孩子對於自己生活的最起碼的主動權 :連什麼時候該吃奶、該吃多少 ,都身不由 己。人工餵養教給家長的 ,就是不必尊重孩子的意願 ,一切都是大人說了算。久而久之 ,孩子會麻木自己的許多本能 ,家長也會變得對孩子的需求不夠敏感。吃母奶的孩子一旦哭泣 ,會立刻得到母親全部的注意力 ,馬上躺在母親溫暖的懷抱里 ,得到香甜濡熱的乳汁 ,需求被立即滿足,沒有片刻耽擱。母親首先關注的 ,是孩子本人。母愛被直接、及時、隨時地傳輸到孩子身體里 ,孩子的最大依戀 ,是母親,是人。吃奶粉的孩子一旦哭泣 ,母親首先關注的 ,卻不是孩子本人,而是一件物品 :奶瓶。嬰兒要在煩躁不安焦急憤怒等情緒中,等待自己的需求被另一件物品滿足。母愛被間接、推遲、製作成時間表 ,通過物品傳輸給孩子。孩子最大的依戀 ,不是人 ,而是東西 (奶瓶、奶嘴 )。這其實也是我熱衷於宣傳母乳餵養的最根本原因 :宣傳一種更加自然、更加有效、更加合理的育兒理念— ——讓孩子做主。這個理念並不僅限於對孩子的餵養上 ,而是應用在哺育教養孩子的各個方面。前邊講了那麼多佟阿姨的家長里短 ,目的就是想形象地介紹對於很多人來說比較陌生的育兒觀念 :讓孩子做主。在任何有關孩子的決定中 ,要分辨清楚到底是誰的需要。尊重孩子的要求和需要 ,不要自以為是 ,擅作主張。很多家長認為嬰兒的一切都要大人來做決定 ,根本無視孩子發給自己的信息。儘管自己的做法很有可能違背孩子的意願 ,但仍然堅信「這是為他好」而固執己見。比如一些家長把孩子穿得鼓鼓囊囊 ,裹得嚴嚴實實 ,覺得那是保護孩子不受風不著涼 ,即使孩子在出汗在哭鬧在反抗這樣的捂,也不改變。其實這樣做只是滿足了家長自己的需要 :他們需要感到孩子穿夠了蓋足了不會受涼。再比如 ,有些家長想盡一切辦法讓孩子睡整夜覺 ,歸根結底還是要滿足自己睡整夜覺的需要。我經常在網上看到一些母親詢問讓才幾個月大的孩子睡整夜覺的辦法 ,有的媽媽甚至把孩子夜間起來吃奶稱作「臭毛病」 ,問如何才能更正。殊不知孩子正處於一切需求必須滿足的階段 ,家長豈可因為自己勞累而忽略或者試圖更改孩子的需求 有效的做法是 ,根據孩子的個性要求和習慣來調整成年人的作息時間 ,而不是硬逼迫孩子去適應成年人。從餵養方式上 ,最能體現出問題來 ,也最能說明問題。總有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好好吃奶」或「不好好吃飯」 ,細究其由,多半是大人過度重視孩子的飯量 ,少吃一口就緊張得不得了,擔心孩子是不是生病了 ,怎麼沒胃口 ,繼而想方設法讓孩子多吃 ,甚至端著碗滿世界追著孩子喂。這樣一來 ,給孩子造成精神負擔 ,更加不喜歡吃奶或吃飯。其實嬰幼兒自知饑飽 ,餓了自 會找奶找飯吃 ,飽了就停 ,這是他們的最基本的生存本能 ,根本不需要大人在一邊瞎著急。如果家長不只一門心思滿足自己對孩子飯量的需要 ,而是根據孩子的要求來餵養 ,問題就不會出現。 Sam從出生開始 ,我的餵養原則就是按他的需要喂 ,餓了就吃,不找我要吃的 ,我就不理他這個碴。添加輔食也如此 ,一天三頓飯 ,他表現得飽了就不再硬塞 ,哪怕從量上看「還沒吃夠」。小傢伙從來沒在飲食方面給我出過任何難題。每個孩子從出生起就會使用各種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如果實在觸犯了他們的意願 ,他們也會採用很激烈的手段來讓爸爸媽媽知道自己不高興了。比如 ,吃奶的孩子會「罷奶」 ,大一些的孩子會「罷飯」 ,或者 「罷睡」。每當你遇到這樣的情況 ,先別急著從孩子身上找原因 ,而是檢查一下自己的行為 ,是不是過於「家長制」了。一次 ,《父母》雜誌社介紹一位天津的讀者向我諮詢一些問題 ,她四個月大的孩子自她上班以來就不好好吃奶 ,每次她試圖給孩子餵奶 ,孩子都反抗不吃 ,為此她跑了多家醫院 ,諮詢過無數醫生和專家 ,沒有人說得出到底是什麼毛病。我仔細詢問了她孩子的各方面情況 ,確認他沒有生理方面的問題後 ,就問她 :「你是不是一和孩子在一起 ,就要給他餵奶 ? 」她說是。「如果孩子不吃 ,你就特別著急 ,更是變著法兒的給他吃 ? 」她說是。「你給孩子的精神負擔太重了。他一開始罷奶 ,是因為你離開他去上班 ,他對此感到不滿和憤怒 ,就用不吃奶來表達。但他越不吃 ,你越要他吃 ,他就更不願意吃 ,整個一個惡性循環。你對他不吃奶的焦慮心情也影響到他 ,越發使得他感覺吃奶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他現在覺得只要跟媽媽在一起 ,就是要完成吃奶任務,不然就沒有媽媽的關注 ,你想 ,他豈不是更加厭煩吃奶 ? 」我建議她利用周末的時光 ,好好和孩子相處 ,跟孩子玩兒 ,交流感情 ,不提吃奶這事兒。逐漸消除孩子的心理負擔 ,把吃奶的主動權交還給孩子。她採納了我的建議 ,孩子很快恢復正常。兒童心理學家瑪麗·安斯沃斯對母親有如下的定義 :好母親能夠從孩子的角度看待事物 ,她時刻接收孩子發出的信號 ,正確地詮釋這些信號並且及時地、恰當地做出反應。雖然她好像總是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 ,當她選擇不必滿足時 ,她則非常巧妙 ,即認可孩子的感受 ,又能夠提供一個適合的替補辦法。她根據孩子的信號和感受調整自己的反應。好母親不會拒絕、干涉、或者忽視孩子。不合格的母親則僅僅從自己的願望、心情和需要出發 ,與孩子的所有交流都圍繞著自己的利益。她要麼歪曲孩子的信號 ,按照自己的願望曲解孩子 ,或者乾脆根本沒有反應。有些時候 ,不聽孩子的 ,家長一意孤行 ,會造成嚴重後果。一次我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求助帖子 :「我女兒現在快半歲了 ,她一吃蛋黃就吐 ,醫生讓我從很少一點開始給她吃 ,我只給她吃了黃豆那麼大小 ,她還是吐 ,真不知該怎麼辦 ?我把蛋黃用過各種方法喂她吃 ,她不是吃不下去 ,只是吃完後一二個小時她就會吐得好厲害。好幾次都是這樣的。再說她也不肯吃米粉和稀飯 ,奶粉現在也很少吃 ,吃東西特別少,請教各位 :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蛋黃的嗎 ? 」七八個復帖都是教她如何用各種方法把蛋黃給孩子喂下去 ,我看後心裡特別著急。當時電腦出了點毛病 ,當天下午我們全家要去美國 ,我正在收拾行李 ,本來只是去查看 Sam主頁留言 ,並沒打算登錄復帖的 ,但看到這個帖子後不顧一切試了又試 ,登錄上去 ,給這位媽媽回復 :「很顯然你女兒對蛋黃過敏 ,這是很普遍的現象。國外現在都主張孩子一歲之內杜絕雞蛋 ,尤其蛋清。你的孩子可能對很多東西過敏 (尤其奶粉中的牛奶 ),所以她什麼都不愛吃。對付這個問題的最佳方法是延長母乳餵養 ,過敏體質嬰兒可以依靠母乳餵養到一歲以上 ,過了過敏期 ,願意吃輔食時再加輔食。孩子不能吃 ,千萬彆強迫 ,更不要想方設法 ,會出大問題的 ! 」我沒敢把這個「大問題」說得太明白 :如果她再堅持喂的話,孩子呼吸道和內臟腫脹 (嘔吐的原因之一 ),有可能最後導致窒息死亡。許多家長在添加輔食方面 ,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原則 :就是確認是否應該添加輔食 ,不是刻板地看孩子夠了多少月份 ,而是要看孩子是否準備好了接受輔食 ;給孩子添什麼樣的輔食 ,不是教條地別人喂什麼我也喂什麼 ,而是看自己的孩子能夠接受什麼。同樣的原則適用於對孩子如廁的培訓上 :不能為了大人省事兒而強逼孩子「識把」 ,更不能深更半夜把孩子從熟睡中叫醒把尿,破壞孩子的睡眠。而是看孩子是否準備好了 :他的排泄肌肉是否發育成熟 ,他的控制力是否達到標準 ,他是否願意坐便器 ,等等。聽孩子的。 Listen to your baby.讓孩子做主。父母對於孩子行為的言傳身教 ,是從襁褓期就開始的。如果父母總是不尊重孩子的意願 ,固執己見 ,孩子除了覺得自己毫無力量並對此感到憤怒和無奈之外 ,也在學會不尊重他人。將來父母想要孩子做什麼 ,他就會對父母的話置之不理。如果父母總是忽略孩子的「不」 (不要吃飯、不要把尿等等 ),無形中也在教孩子 ,說「不」是不算數的。將來父母不想要孩子做什麼的時候,孩子就會把父母的話當耳旁風。佟阿姨是個悟性極高的人 ,被我勸說幾次後 ,就改變了對閨女的態度和做法 ,不再像以往那樣步步緊逼了。很快 ,母女關係有了極大改善。甜甜也懂得料理自己的吃喝 ,甚至會給佟阿姨端茶遞水了。佟阿姨十分信服在我這裡看到的育兒理論和經驗 ,漂亮健壯的 Sam更是她向別人炫耀的資本 ,她經常義務對他人宣講我的育兒手段。有一陣 ,她掛在嘴邊的話就是 :「哎 ,我真恨不得給我們家孩子回回爐去 !肯定有很多做法跟以前不一樣 ! 」 36遲來的決定我在 30歲之前根本沒想過要孩子。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不喜歡自己作為孩子時的經歷。對於童年,我的回憶極少快樂 ,更多是受苦受難。我從小體弱多病 ,吃過的葯比飯多 ,八歲時得的一場心臟病還差點兒連小命兒都丟了。總生病的孩子看這個世界不同於健康的孩子 ,病兒眼中的一切都是灰顏色的 ,只有夢是彩色的。健康人都以為死神是穿著黑色風衣面目猙獰的厲鬼 ,其實他是一個相貌英俊氣度非凡的白馬王子 ,很樂意把病魔纏身的孤苦兒童接回家去。經常生病吃藥令我覺得生命很脆弱 ,從小遠離父母又讓我感到生活很凄苦。我在文革前一年出生 ,文革開始不久便失去了每日照料我的外祖父 ,在運動中自身難保的父母不得已將我送進全托幼兒園。剛上小學 ,母親響應「六二六指示」到邊遠地區巡回醫療 ,父親難於應付兩個幼兒 ,只得把我寄養到親戚家。父母錯過了與我建立親情、了解和信任的最重要時期 ,待我回到他們身邊 ,一切為時已晚。在後來的成長過程中 ,我和父母之間矛盾重重 ,我時時刻刻生活在反叛壓抑和自我否決之中 ,直到我離開他們遠渡重洋。從那時起 ,我就決心一輩子不要孩子。我不要把一個無辜的生命帶到這個世界上 ,經受那麼多的磨難 ;我也很擔心自己會在不自覺中繼承母親的育兒手段 ,不僅自己受累 ,更讓孩子受罪。兩個人讓我改變這種思想。第一個人是浩子。我們 1995年在紐約相識 ,她正在攻讀心理學博士後。通過幾場非正式心理諮詢 ,我從束縛了自己將近 30年的桎梏中解脫出來 ,意識到我可以理直氣壯地把握自己的命運 ,不必因為沒有按照父母的要求去生活而感到內疚。第二個人名字叫尼克。 1995年秋季 ,我離開紐約到香港 ,朋友 Michelle剛剛在這裡建立美國一家大型傳媒公司的亞洲分理處,聘用我做總代理。第一次出差到北京 ,我們入住香格里拉飯店。 Michelle對我講過多次她有一個紐西蘭朋友尼克 ,音樂世家出身 ,本人也是音樂碩士 ,現在在一家公司當總經理。隨後我們發現這位尼克也是我妹妹的老闆 ,於是大家都到香格里拉來歡聚一堂。豈料到 ,尼克是一位無比英俊無比卓絕的小夥子 ,我倆一見鍾情。第二天他打電話約我出去 ,從那時起其他一切皆成歷史。 Michelle失去了我這個總代理 ,我和尼克卻得到終身伴侶。當然我們欠 Michelle的人情迄今已加倍償還 :她在我倆的婚禮上結識了未來的丈夫 ,尼克後來在她的分公司做了兩年的總經理。人生的圈圈真沒有比我們畫得更圓滿的了 !和尼克共同生活後我意識到以前不想生孩子是因為沒有遇見可以共度此生的合適人選 ,而和他在一起 ,憧憬未來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這未來包括生孩子、買房子、遍游全球、直到最後老得走不動。和他在一起 ,我不由自主地幻想我們倆的孩子會長得什麼樣。尼克呢 ,比我變化還要大。他在認識我之前 ,不僅不想要孩子,連婚都不想結。他認為前者是累贅 ,後者是多餘。待到我倆共同生活一年之後 ,他的觀念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終於有一天,燭光晚宴下 ,他問我要不要嫁給他 ,他想和我一起建立一個家庭。我沒有立刻回答 ,而是告訴他我要考慮考慮。我知道他以前 是多麼堅定的婚姻反對者 ,現在我要弄清楚 ,他確實是相信婚姻了,才求婚的。經過反覆討論 ,又經他兩次跪在地上求婚 ,我最終被他的執著和真誠打動 ,把我的回答「 YES」刻到一枚玉石印章上 ,並且附上一句古詩 「長命毋絕衰」。按照中國人的傳統 ,玉是最堅硬最長久的。他 30歲生日恰逢英國大使館在長城飯店舉辦一年一度的大型晚會 ,我安排餐飲部經理在正餐與甜點間把燈調暗 ,侍者推著香檳酒、紅氣球和玫瑰花出來 ,給他一個意外的驚喜。同時,我把這塊玉送給他 ,作為最特別的生日禮物。我倆相識兩周年紀念日 ,也是我們成婚之日。婚禮在我們相識的地點香格里拉飯店的後花園舉行 ,全世界各地都有朋友趕來參加 ,紅娘 Michelle擔任司儀。我們沒有套用任何現成的傳統 ,而是自己創作結婚誓言 ,自己挑選詩歌和音樂。在我的誓詞里 ,明明白白地寫著「我要跟你一起生孩子..」既然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謹慎決定 ,對於孩子的降生 ,我們 所做的準備極其充沛。生育不是一件純粹個人的行為 ,而是與社會息息相關。因此做父母的一定要對孩子負責 ,對社會負責。在做好全心全意養育孩子的準備之前 ,我選擇不生育 ;而一旦生下孩子 ,我就要認真撫養他。因此我拖到 35歲,確認自己準備就緒時才生育。英國心理學家瓊·弗里曼指出 :「父母準備好生育下來的孩子比較好帶 ,比那些意外懷孕後出生的孩子較少發生莫名其妙的哭鬧。 」懷孕前我辭去澳大利亞大使館新聞官一職。我準備幾年之內不接任坐辦公室的全職工作 ,而是留在家裡照料孩子 ,同時做自由職業者 ,開拓我的寫作事業。懷孕後我們搬出位於六層樓房頂層的複式單元 ,搬入帶電梯帶花園的平層公寓。原來的住處沒有電梯 ,在孕後期每天爬六層樓是一件非常辛苦非常不安全的事。兼之房內又是複式結構 ,將來孩子爬上爬下也很危險。為了尋找滿意的住處 ,我踏遍朝陽區各類花園小區 ,最終選中一處有著大面積綠化空間和兒童遊樂園的甲級住宅。預備懷孕初始 ,我和丈夫回了一趟美國 ,在紐約的書店採購了幾大本厚厚的育兒書籍 ,回家後潛心鑽研。已經生了三個孩子的美國女友送給我一大瓶葉酸 ,我每天吃 800毫克的一片 ,以防胎兒畸形。到真正懷上孕 ,我已經吃了將近半年的葉酸。孕前我每天都吃多種維生素和鈣片 ,孕期內服用劑量更大的多維片和鈣片以及葉酸。孕十二周 ,我們夫妻倆起個大早 ,趕到醫院去排第一名看醫生。這天 ,大夫用一個叫做 Doppler的監聽器 ,讓我們第一次聽到孩子的心跳。當「咕咚咕咚」頻率極快的心跳聲從呲啦作響的接收器中傳出時 ,我和丈夫那一刻所受到的感動 ,無法用語言形容出來。以後每次檢查 ,都會聽到這心跳聲。每次聽到它 ,我都會受到巨大的感動。懷孕第四個月 ,我和丈夫去義大利參加 Michelle的婚禮。臨行前一天 ,頭三個月一直沒有動靜的小傢伙突然在我肚子里跳了一下 ,而且這一下被躺在我肚子旁邊的丈夫看得一清二楚。從此之後小東西在我肚子里東遊西竄 ,活蹦亂跳。我自受孕以來沒有害過喜 ,既不噁心也不嘔吐 ,只是想睡覺。降落到羅馬時,我經歷了孕期第一次迫不及待的飢餓感 ,連覺都不睡就衝到飯館裡饕餮。那一個星期 ,我胃口大開 ,飯量頂一個棒小伙兒。 Sam跟著我 ,大飽口福 ,遍嘗義大利珍饈佳饌。後來添加輔食 ,他對義大利菜情有獨鍾 ,想必是這一趟旅行培養出來的愛好。孕期滿七個月 ,正趕上千禧之交 ,我們本打算回紐西蘭省親,丈夫四兄弟這個假期全都要回去 ,這也是婆家十年來第一次闔家團圓。未料想 Sam早早把腦袋順下去 ,提前入盆等著。和醫生商量來商量去 ,最後還是決定保險起見 ,老老實實在北京待著吧。由於紐西蘭是全球最早見到新千年曙光之地 ,機票極其緊張,我們的票務代理見要退票 ,替我們惋惜了好半天 ,一個勁兒追問是否確定不去了 ,因為等候補機票的有好幾十人 ! Sam自在娘胎里就飯量大 ,我也絲毫不考慮自己身材問題 ,只要餓就馬上吃 ,所以肚子像氣球一樣越來越大。臨產前量體重,整整增加 24公斤。怪不得 Sam一出生就是個大胖小子 ,產前大夫讓我準備滿月孩子大小的衣服 ,但還是有不少他一次沒穿過就小了。自從知道自己懷孕起 ,我開始給孩子記日記。精美的日記本第一頁頁首貼著顯示陽性的早孕測試筆 ,以後的內容還包括兩次 B超的圖像複印件以及幾張我隆起的肚子的特寫。日記用第二人稱,向孩子描述懷孕過程、生育過程以及他的成長過程。這第一本日記我們夫婦倆輪流寫 ,用的是英語。 Sam滿八個月後 ,因為在搖籃網上建立了他的個人主頁 ,我開始用電腦寫日記 ,用中文。我們希望 Sam長大後中英文都會 ,能夠閱讀我們給他留下的記錄。 37全職媽媽 vs全托幼兒園沒打算生孩子時 ,總有人慫恿我們 :「你們倆還不快點兒生?你們的孩子肯定又漂亮又聰明 ! 」懷孕期間 ,幾乎所有的人都很堅決地預測 :「你們的孩子肯定又漂亮又聰明 ! 」Sam出生後 ,每一個見到他的人都驚呼 :「這孩子真漂亮啊!」繼而斷言 :「混血兒 ,肯定特聰明 ! 」佟阿姨更是堅定地認為 Sam是一個小神童。沒生孩子時 ,對有了孩子後生活會起什麼變化進行過深入思考,對孩子的相貌秉性倒沒有太多期待。懷孕時 ,惟一的盼望是孩子一切都正常 ,生一個健康的孩子比什麼都重要。漂亮不漂亮 ,聰明不聰明 ,都在其次。Sam順利落地 ,健康、正常、漂亮、聰明。我浮想聯翩 ,心中小算盤打得噼里啪啦 ,想到孩子上學、工作、娶妻、生子 ,總之我這後半輩子的景象幾乎在幾秒鐘之內演了一整遍 ,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清楚地看見過我後半生的日子是怎麼一回事。但是如果你問我 :「對 Sam最大的期望是什麼 ?」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你 :「我期望他健康、獨立、充滿愛心地生活一輩子。 」我不在乎他是不是個天才 ,即使他是個智障我也一樣愛他。我也不在乎他將來是否成名成家、出人頭地、發財致富。如果能 ,我當然高興 ;如果不能 ,我也不會給他任何壓力和逼迫。我甚至不在乎他將來想從事什麼樣的職業 ,只要他快樂 ,想做什麼我都會支持他鼓勵他。我希望他健康 ,因為我自己曾經備受病痛折磨 ,深曉健康對於人生的重要性 ,健康本身就是幸福來源之一。我拼盡全力堅持母乳餵養 ,為的是給他的身心一個健康的開端。我希望他獨立 ,因為只有獨立不依賴他人 ,對自己的生活承擔全部責任 ,才能真正把握自己的命運 ,獲得真正的自由 ,也能真正體會幸福的感覺。我希望他充滿愛心 ,因為人生苦短 ,沒有什麼是特別值得玩兒命追求的 ,名譽、金錢、地位 ,等等 ,皆是過眼雲煙 ,不能給人的心靈帶來真正的滿足。對人生來說 ,沒有什麼比愛更重要了。老作家冰心的一句話 ,是我的座右銘之一 :「有了愛 ,就有了一切。 」健康、獨立、充滿愛心 ,能夠保障任何人幸福地生活一輩子。我在《和孩子劃清界限》中說過 ,半個多世紀以來 ,西方心理學家一直在鑽研究竟什麼賦予人類真正的幸福感。儘管各路學派眾說紛紜 ,大家不約而同地承認這樣重要的一點 :人們夢寐以求的財富、地位、名望等等 ,僅僅能帶來暫時的歡娛 ;真正給予人們持續而長久的幸福感的 ,是保障我們祖先生存下來並傳宗接代的最最基本的情感關係 :愛情、親情和友情。也就是說 ,擁有愛的能力和良好的人際關係 ,才是幸福的基礎。自打準備要孩子 ,我就辭了工作 ,潛心在家懷孩子生孩子養孩子 ,並且計劃在 Sam三周歲之前 ,不邁出家門去工作。為什麼 ?因為我捨不得離開孩子。我就這點兒出息 ,就喜歡待在家裡陪孩子玩兒 ,看著他的可愛模樣 ,心裡像灌了蜜似的 ,一天到晚美不勝收。沒有任何事情足以把我從他身邊吸引走。還因為 ,兒童心理學家們都說 ,父母一定要儘早與孩子建立情感聯絡 ,做到充分了解孩子 ,這樣在他成長過程中才能有效地培育他。而這種聯絡是從孩子出生第一天就開始的。做母親的 ,應當對孩子在嬰幼時期 ,有充分的照顧和情感上的親密交流 ,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感情環境 ,以利於孩子心理健康地發展。同時,孩子的智慧的發展 ,也必須自嬰兒時期得到父母的細緻入微的觀察和關注。因為 ,嬰兒最早的智慧活動 ,常是倏忽即逝 ,要靠父母捕捉、發現並演化它。更重要的是 ,孩子在學齡前是與父母培養親子感情、建立完全家庭安全感的關鍵時期。只有在獲得完全的家庭安全感之後 ,才能健康地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人。關於嬰兒與父母的依戀關係 ,心理學大師約翰·包爾比通過對母嬰的觀察和研究 ,有過突破性的發現。他認為 ,人類嬰兒的依戀敏感期在 0歲~5歲期間。英國專家夏佛與愛默森通過觀察大批嬰兒 ,將這個敏感期的具體開始時間鎖定在 7個月。通常是依戀母親 ,一旦依戀關係形成 ,終生不變。包爾比一再強調 ,沒有經歷溫暖和恆常的依戀關係的幼兒 ,長大後難於跟其他人形成健康的關係。「嬰兒期的母愛對心理健康來說 ,就像維生素和蛋白質對身體健康一樣重要。 」母愛是兒童的精神食糧 ,是他們的心靈氧氣。母愛是不計代價、不求回報的投入與付出。真正的母愛尊重兒童 ,傾聽兒童 ,理解兒童 ,鼓勵兒童獨立 ,而不是一味的包辦和溺愛。弗洛伊德早就指出 ,母親盡心地照料孩子 ,孩子就能獲取一種信任和樂觀的態度 ,這種態度將會伴隨他一生。反之 ,如果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或者這種滿足經常被拖延 ,他會由於自身的無能為力而哭泣並發怒 ,長大後變成一個悲觀而缺乏信任的成人。弗洛伊德說 :「神經官能症都是在幼兒期 (0歲~6歲)患上的 ,儘管其癥狀可能很久以後才顯現出來。一歲之內的經歷對兒童今後的生活來說至關重要。 」幼兒時期缺乏母愛的孩子 ,內心缺乏自信心和安全感 ,他們無法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往往一輩子感到自卑、抑鬱和憤怒。他們缺乏愛的能力 ,不能與他人建立健康的關係 ,無論是友情、愛情和親情。他們感覺不到世界是安全的 ,而是經常處於一種惶恐不安的狀態 ,既不能信任自己、也不能信任任何人 ,這種心態對於他們來說非常痛苦。他們也最容易做出反社會行為 ,最容易犯罪。一句話 ,缺乏母愛的孩子 ,一輩子不會感覺快樂 ,也不會幸福。出於這樣的考慮 ,我選擇在孩子生命的頭幾年 ,與他朝夕相處,一方面熟知他的成長過程 ,充分了解他的思想感情 ,掌握他的脾氣秉性 ,為今後成功地教養培育他打下基礎。另一方面培養我們之間的感情依戀 ,培養他對父母的信任 ,給他以完完全全的家庭安全感 ,讓他知道 ,不管發生了什麼事情 ,媽媽永遠在他身邊,第一個給他鼓勵、安慰和支持 ,是他最知心的朋友。安全感使他獲得自信心 ,由此他最終可獲得獨立。通往幸福的道路 ,是用自信心和安全感這兩樣心理因素鋪就的。我母親四年前去世了 ,我婆婆遠在紐西蘭 ,西方文化中並沒有老人幫助兒媳養育第三代的傳統。即使家裡有老人 ,我也不會叫她們來替我看孩子。我推崇這樣的觀點 :既然生下孩子 ,就要自己養 ,這是做母親不容推卸的責任和權利。一個真正得到過母愛的孩子 ,才會培養出健全的心理和人格 ,才會懂得真正去愛別人。所以 ,為孩子一生的幸福 ,放棄幾年工作 ,是完全值得的。其實道理很簡單 :不親手撫養孩子 ,怎能了解他的脾氣秉性思想情感和愛好 ?不了解他的一切 ,怎能有效地教導他 ?不親手撫養孩子 ,孩子怎會親近你信任你 不信任你 ,他憑什麼要聽你的話 ?再說 ,我根本不認為我在為孩子做出任何 「犧牲」。自 Sam出生以來 ,我從撫養他的過程中獲得了無與倫比的快樂與豐富的知識 ,我更加透徹地了解生命、了解生活、了解這個世界。我與他相處的每一天 ,都是我們生命中的惟一 ,都令我無比地珍惜。孩子給予我的 ,任何其他事物與之相比 ,都黯然失色。成為母親給了我最豐富的人生教育 ,開啟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扇大門 ,將我帶入了難以描述的美麗世界 ,讓我迅速地成熟成長。做母親是我這輩子最美好的體驗 ,我深深地感謝我的孩子。做母親雖然辛勞,但是我的收穫卻遠遠超過了付出。做母親是世界上最偉大、最重要的職業 ,它需要最高深的學問、最堅韌的耐心、最深沉的真愛。由於目前人們對這份職業缺乏應有的尊重和理解 ,導致很多媽媽自己看不起自己 ,覺得僅僅用母親來定位自己 ,是一種貶低。我對這種心態感到非常遺憾。同時 ,有了這種心態 ,最容易埋怨孩子耽誤了自己 ,這其實是讓孩子承擔對母親生活質量的責任 ,這對孩子來說是極其不公允的。很多母親面臨家庭和事業之間的選擇時感到萬分痛苦 ,這其實是她們內心恐懼的一種體現。她們缺乏一種堅定的自信 ,害怕被別人看不起、害怕被社會遺忘、害怕被丈夫拋棄。帶著這樣的心態 ,即使做了全職媽媽 ,也不能培養出身心健康的孩子 ,因為她特別害怕孩子獨立後不需要自己時的那種失落感 ,她會拚命補償這種失落 ,從而溺愛、包辦孩子 ,讓孩子不獨立 ,離開媽媽就無法生存。如果我們把為孩子所做的一切當做一種「犧牲」 ,把自己擺放到一個「烈士」的地位 ,怨天尤人 ,甚至期待孩子對我們感恩戴德、順從並且報答 ,那麼我們就不是真正地愛孩子 ,我們也不配當父母。 Sam兩歲半左右 ,我將他送進著名教育家孫瑞雪在我們小區開辦的兒童之家。在集體里 ,孩子學會和其他小朋友相處,培養他的社交能力與技巧 ,並開始適當的初級教育。在那之前,我已經開始了自由職業 ,為諸家大型育兒和時尚類雜誌撰寫文章 ,為張元和徐靜蕾等導演製作電影英語字幕 ,也開始寫書 ,並且逐漸地成長為一名兒童心理和教育專家。在 Sam出生之前 ,我就堅定了這樣一個信念 :無論工作多忙,孩子一定要每天回家來和爸爸媽媽共度時光 ,交流感情和思想,在家裡的床上睡覺。我絕對、絕對、絕對不會在任何情況下,考慮把孩子送進全托幼兒園。令我驚訝的是 ,居然有那麼多人問過我 :「孩子上幼兒園了嗎?是全托吧 ?」我一概沒好氣兒地回答他們 :「我才不會把孩子送進孤兒院呢 !」的確 ,在我心目中 ,全托幼兒園和孤兒院相差無幾。全托幼兒園可算是極具中國特色的一樣東西 ,在歐美早已不見其蹤影。問到任何把孩子扔進全托的家長 ,全托有什麼好處 ,他們幾乎會異口同聲地回答你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 」真是這樣嗎 ?歐美國家沒有全托幼兒園 ,他們的孩子也都很獨立 ,而且其獨立能力遠遠超出中國孩子。可見全托沒有什麼優勢,日托或在家裡成長的孩子照樣學得會獨立。再說 ,對於孩子獨立性的培養 ,家長應該擔負主要責任 ,而不是把孩子推給什麼機構 ,自己逃避掉。西方對此問題早有研究 ,也早有定論。孩子過早離開父母「獨立」生活 ,會對其心靈造成一生難以彌補的創傷 ,而這創傷的程度 ,根據包爾比的觀察 ,等同於成年人失去親人時所經歷的哀痛。他們無一例外感到被父母遺棄、自己做錯了什麼事、爸爸媽媽不喜歡自己不要自己了。有些經歷全托的孩子表面上活潑開朗,實際內心極度孤獨自卑。全托的負面影響 ,不一定馬上能看出來 ,而是往往要等到成年之後才顯露 ,是一顆埋藏極深的定時炸彈。全托惟一的「好處」就是解脫父母 ,不必承擔每天照顧孩子的辛勞。全托不是基於孩子的需要 ,而是滿足家長的需要 ,是把家長的利益置於孩子的利益之上 ,是一種極端自私的選擇。有些送孩子全托的父母會以工作太忙為理由。這可能是「文革」遺留下來的一種慣性思維吧 ,有些人把為了事業犧牲家庭當做一件平常事 ,甚至對它高唱讚歌。而在歐美國家 ,父母親手養育子女才是天經地義。為了工作犧牲孩子 ,不但是一件說不出口的羞恥事 ,而且在有些地方 ,可能還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一個重視教育、注重培養下一代的社會 ,是不會荒唐地謳歌為了事業而犧牲孩子這種自私行為的。說實在的 ,如果事業比孩子重要 ,我們可以選擇不生育孩子。即使有其他人幫助 ,母親的地位和重要性也是不可取代的。媽媽對事業勤奮和執著到了無暇顧及孩子的地步 ,這種「身教」給孩子的信息就是 :「媽媽的事業比我重要 ,我對媽媽來說不夠重要。」孩子會因此缺乏自信和安全感 ,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價值。母親犧牲了孩子換來的事業輝煌 ,不會給孩子任何激勵 ,反而會讓孩子產生卑微感。也有些父母說他們忙 ,是為了讓孩子過上更安逸的生活。殊不知 ,孩子最最需要的不是物質的優越 ,而是父母的懷抱。每天和爸爸媽媽在一起 ,是金錢無法衡量的奢華。無論哪一種文化 ,每個孩子的最大需求都一樣 :每天並且經常得到父母的愛撫。任何全托幼兒園的老師都無法做到給每個孩子足夠的個人關注 ,更別提親密的身體接觸。西爾斯夫婦在《訓導手冊》里指出 :嬰幼兒成長的一個最基本原則就是 :在嬰孩期被滿足的要求會逐漸消失 ,而未被滿足的要求不會自行消失 ,而是在孩子的感情生活上留下一個空洞 ,日後會以「分離病」的形式再回來。孩子需要有要求 :孩子的依賴性是成長過程中自然、合適而且必需的一部分。一個未到時候就被迫獨立的孩子缺失需求的階段。要是小孩子不能有要求 ,誰還會有 要是父母不能滿足他的要求 ,誰會呢 ?如果他的要求在嬰孩期沒有被滿足 ,在他長大之後,看到他採用什麼人或東西來滿足這部分要求 ,你會追悔莫及。得不到父母親吻、擁抱的孩子會產生皮膚饑渴 ,會變得焦慮、封閉、憤怒、冷漠 ,或者富有攻擊性和冒險性 ,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行為和心理問題。尤其在成年後 ,會變得格外嫉妒心重、害怕失去愛情、黏附依賴甚至糾纏與他們關係親密的人。大凡犯罪之人 ,細究其童年 ,多半都曾被父母冷落 ,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愛。正確建立親子訓導關係的最佳途徑是讓孩子自動脫離父母 ,而不是父母硬將孩子與自己分離開。孩子的獨立應該順其自然 ,而不是家長督促或採用什麼手段。聽孩子的。跟丈夫講全托 ,說很多家長認為全托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他冷笑一聲 :「全托惟一能『培養』的是不信任感 ,是讓孩子對最應該親密的爸爸媽媽產生不信任。 」美國《新聞周刊》駐北京記者 ,一位育有兩個幼小女兒還同時出版了兩本書的中國媽媽 ,在聽到全托一詞後 ,激動得大喊:「全托是罪惡的 !是不道德的 !是摧殘孩子心靈的 ! 」我身邊有很多外國媽媽 ,不少人有兩三個孩子 ,她們也不都是全職媽媽 ,有的甚至是大型公司的高級人員 ,工作繁忙。聽說中國有全托幼兒園 ,一律感到不可理喻。她們問 ,中國有老人幫助帶孩子的傳統 ,請保姆也很便宜 ,而且每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為什麼還要把孩子送走 ?自己不願撫養孩子為什麼還要生 ? 2001年 5月底 ,江西南昌一所幼兒園失火 ,由於保育員的失職 ,造成 15個幼兒的死亡。看到這篇報道後 ,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 :「全托的罪孽啊 !」如果這些孩子當天晚上睡在爸爸媽媽身旁 ,他們寶貴的生命就不會這麼輕易喪失。這個慘痛的教訓,值得所有家長深思 !沒有一個送全托的家長 ,真正蹲下身子 ,從孩子的角度看過這個問題。2000年 9月,蔡瑛又找到我 ,請我去「半邊天」節目做嘉賓,談全托問題。在製作節目時 ,蔡瑛們到一家幼兒園採訪全托的孩子。無論男孩女孩 ,都表示不願意上全托 ,願意每天回家。問他們為什麼 ,一位小男孩脫口而出 :「家裡有床 ! 」看到這裡 ,我嘩一下笑出來 :幼兒園沒有床嗎 ?但是在孩子心目中 ,只有自己家裡的床 ,才真正算數。孩子成長的關鍵期對於父母的一生來說十分短暫 ,但對於孩子來說卻影響他的一生。有什麼我們做父母的不能暫時放到一邊的?又有什麼比撫養孩子更重要的事情呢 ?附:搖籃網上有關全托的爭論中 ,兩個親身經歷過全托的媽媽對童年的回憶— ——之一我被媽媽抱在懷裡 ,邊上還跟著我姐姐 ,牽著媽媽衣角。我們在路燈下走著 ,走過一盞又一盞 ,姐姐一邊走一邊在和媽媽討論著關於我的話題 ,好像很開心的樣子 ,我在媽媽懷裡那搖搖晃晃的感覺很舒服 ,可是心裡卻是無比悲傷 ,因為媽媽又要在這個黑夜 ,把我送到一個地方 ,讓我一個人睡一個小床。我一路上哭哭啼啼的 ,期望能僥倖逃過。可是那個討厭的地方還是到了 ,媽媽把我交給一個陌生人 ,然後又讓我一個人去睡討厭的小床。媽媽為了安慰我 ,把我喜歡的一個很精緻的草編小挎包放在我床頭,留下它陪我 ,然後就帶姐姐走了。我不知道媽媽為什麼要這樣懲罰我 ,為了不到這個地方來 ,我在白天已經盡量很乖了 ,所以照例大哭 ,哭得實在沒勁了 ,也確實沒人理我了 ,我開始沖那個藍色的小挎包出氣 ,那個草編的小挎包上綉著花 ,花上還有一顆顆小珠子點綴其中 ,我就把那幾個小珠子一顆顆地給摳下來 ,發泄著我所有的委屈、恐懼、傷心與憤恨。我自己都沒想到我最初的記憶是如此清晰 ,以至那時我的心裡活動、一些細節都記得清清楚楚 ,也沒想到我對這個世界的最初印象是如此凄涼 ,以至這個陰影不知不覺已經跟了我 30年!後來我跟我媽核實 ,我媽輕描淡寫地說 ,是呀 ,你記得一點也沒錯,那時你才兩歲多一點。我又問我媽 ,為什麼要在晚上把我送到託兒所去 ,媽說 ,那是因為單位條件較好 ,自己辦了託兒所 ,允許每人有一個孩子晚上入托 ,又考慮到你外婆晚上帶兩個孩子太辛苦 ,所以把你送託了。我無意怪罪於母親 ,對她來說已經太不易 ,但是從那以後我就認定 ,一定要讓我的寶寶從我這兒感受到最大程度的溫暖 ,我寧可她不是那麼乖巧聰明 ,但我希望她有健康的身心 ,再不要像我的童年、少年時一直生活在孤僻中。我不知道女兒的將來會怎樣 ,這是我所不能預料的 ,但是我知道女兒的童年應該是快樂的 ,她對這個世界的最初記憶是美好的 ,這是我所能給予的。之二我出生於文化大革命初 ,當時我父母都是機關幹部 ,白天晚上都得上班 ,我奶奶是七八十歲的小腳婦女 ,走不動 ,沒法子照顧我。開始那兩年 ,我被送到了外婆家。之後 ,隨著體弱多病的弟弟出生 ,外婆要照料弟弟了 ,我就回家跟著爸爸媽媽和奶奶。我們那個城市 ,只有一個幼兒園可以全托。這個幼兒園在當時當地,正好比今日的貴族學校 ,環境、設施、飯菜質量、老師的責任心都屬一流。只有地級機關單位幹部的子女 ,才有入托資格。一到三歲我就上全託了。我後來上的半托幼兒園的同學們曾多次問我 ,全托是什麼意思?我曾不無優越地回答他們 :全托就是星期一早上送去 ,星期六下午才接回家 !但是 ,我越長大 ,越強烈地感覺到 ,幼年時代全托的經歷 ,正是我許多性格弱點的來源 !記憶中的全托 ,是星期一清早天剛亮的忙碌的大街 ,是一大片紅漆單人小床 ,是大鍋大鍋熱氣騰騰的菜肉粥 ,是樹上永遠不知在何處叫囂的知了 ,還有永遠人多得幾乎總輪不上我的木滑梯..平心而論 ,那個幼兒園的老師對我們非常好。後來我發燒了,是老師背我去醫院打針 ,連去了三天 ,都沒好 ,這才通知我媽媽。之後我打了七天吊針 ,才退了燒。後來父母再問我 ,要不要去那個幼兒園 ,我就堅決地回答 :不去了。至今 ,我不記得、也沒有找到過任何一個同過園的小朋友。多年來 ,我一直以為只有我才這麼無用、自卑、孤僻 ,現在才知道 ,原來有那麼多的人與我的經歷相同。曾經同園的小朋友們,也許早把我這個半途轉學者忘得一乾二淨 ,剩給自己的 ,也只有成長過程中漫無邊際的孤獨和沒來由的挫敗感 ,再有 ,就是在對親情在極端渴求的同時 ,又不由自主地在行動上疏遠和隔膜。當年的一流幼兒園 ,連今天普通的幼兒園也比不上。師資水平、遊戲設施、營養衛生等也不可同日而語。可是 ,幼稚心靈的感覺是相同的 ,所謂的獨立生活 ,也必將伴隨著相同的孤獨感和挫敗感。這些心靈上的空洞 ,依然可能要用孩子一生中最寶貴的時間去填補 ,這是我作為過來人無論如何也不願意看到的。38媽媽心尖尖上那團肉肉都說做母親不容易 ,我看當個小嬰兒更艱難。可不是嗎 ,在媽媽肚子里好好地呆著 ,又溫暖又安全又舒適,突然被拽出來 ,進入一個寒冷陌生的龐大空間 ,把肺里的羊水清空 ,馬上要學會呼吸空氣。怪不得所有的新生兒在出生初始都放聲大哭 ,怪不得他們都特別不願意赤身露體。接下來是吃奶。吃母乳要很費勁才能吸出來 , Sam每次都吃出一身大汗 ;所謂「吃奶的勁兒都使出來了」 ,指的就是這個。吃奶粉呢 ,有些嬰兒對牛奶過敏 ,或者對某些品牌的奶粉不適應,要嘗試多次才能找到最恰當的牌子。吃奶時 ,肚子里進去空氣,要豎起來 ,拍拍拍 ,把一個巨大的嗝兒拍出來才行 ,否則就會嘔吐。吃完奶 ,小小的消化系統很不成熟 ,還是要脹氣 ,於是就拚命放屁。經常有媽媽對我說 ,簡直不相信這麼丁丁點兒的孩子能夠放出和成年人一樣響亮的屁來。有些時候孩子在放屁之前要掙扎,力氣用過了 ,難受得直哭 ;有些時候放完了 ,自己嚇一跳 ,也要哭一鼻子。吃完了 ,自然要拉撒。孩子嫩嫩的皮膚 ,哪裡經得住屎尿的浸泡。無論尿布換得如何勤 ,也時常會把小屁股給淹得一片通紅,有時還會長出一粒一粒的尿布疹 ,又疼又癢 ,煞是難受。沒有一個孩子能夠在生命初始就會用語言表達自己 ,對於所有要求和不滿的惟一表達方式就是哭。成年人的直覺已經因為語言的使用而遲鈍 ,新手父母難於準確破譯孩子哭聲的內容。不會說話的小人兒想要大人明白他需要什麼 ,真是雙方都煞費苦心。只有不屈不撓地哭下去 ,直到大人猜准了自己在說什麼才罷休。累啊。再有 ,從出生第二天開始 ,就要不斷地接受各式各樣的預防針。每個月都要去醫院 ,胳膊上、屁股上挨扎 ,或者嗓子眼兒里灌進什麼藥水。排隊時 ,前邊進去的孩子哇哇大哭 ,後邊等待的孩子就開始眼淚汪汪。這針啊 ,不僅僅是扎進孩子的肉里 ,更是扎進了媽媽的心裡。扎進媽媽心尖尖上的那一小團肉肉里。最嬌最嫩最怕疼。自從孩子落地 ,父母最大的擔憂之一就是孩子的健康 ,最最害怕的事情之一就是孩子生病。這麼一丁點兒的小人兒 ,對於人世間各種惡魔般的病毒病菌微生物等等 ,幾乎毫無抵抗力。值得我慶幸的是 ,從出生到一歲 , Sam基本沒有生過病。即使在冬春換季之際 ,四周一片流感 ,他爸爸也染病不起時 , Sam也是穩如泰山。直到將近一歲 , Sam在健康方面僅僅是五個月時患過一次「手足口綜合症」 (病毒感染引起的小疹子 ),七個月時長了一次鵝口瘡 ,這是兩種嬰兒常見小毛病 ,對於患兒來說沒有什麼特別的不適 ,治療也就是塗抹一些藥水而已。然而我卻總是神經兮兮地生怕他感染上什麼大病。在 Sam滿六個月前 ,我不願別人隨便摸他或給他東西抓 ,他的玩具我每天都清洗消毒。儘管經常帶他出去玩兒 ,只要一聽見有人咳嗽打噴嚏 ,我就警覺地找到源頭 ,隨後抱著孩子躲得遠遠的。 Sam剛出生時 ,經常打噴嚏 ,我聽到就衝過去摸他的額頭 ,看看是不是感冒了。直到後來明白這是新生兒在排除肺中殘餘的羊水 ,或者是嬰兒在擤鼻涕 ,而跟感冒毫無關係時 ,才不再擔憂了。 Sam兩個半月時 ,有一陣經常咳嗽。綜合其他癥狀 ,我判斷這是因為他在長牙。然而有一天 ,同學瑩瑩來電話 ,說她的兒子也經常咳嗽 ,帶去看醫生 ,說是得了肺炎。她的孩子比 Sam小兩星期 ,也是母乳餵養。如此看來 ,母乳中的抗體也難擋病菌 ,對此不能掉以輕心。我立刻抱著 Sam去看醫生 ,不顧小人兒的反抗 ,把他按在透視桌上挨了一回 X光射線 ,結果根本什麼問題都沒有。我當時是忘記了 ,瑩瑩的孩子是早產兒 ,本來就容易有呼吸道方面的毛病 ,兼之她經常把奶擠出來留給保姆喂 ,自己出去玩兒 ,孩子得不到完全的抗體 ,所以才會有肺炎這齣戲。直到今天我還在後悔自己的莽撞 ,讓 Sam白白遭罪。 Sam八個月前後 ,曾經患過一場感冒 ,吃了幾天中藥就好了。真正的問題發生在周歲生日之前 ,他度過的第一個春節期間。從大年初一開始 ,受他爸爸的傳染 , Sam發燒、咳嗽、流鼻涕。吃了兩天百服寧和一些兒童感冒清熱口服液 ,不見好轉。初三我帶他去協和醫院看醫生 ,開了化驗單 ,去驗血。技師的針扎在 Sam手指頭上 ,也扎在我心尖上 ,母子疼作一團。沒有辦法 ,只有拚命摟住哭叫的小人兒。結論是病毒感染 ,不能吃抗生素。體溫不超過 38.5度,也不必吃退燒藥。給開了一種西藥、一種中藥 ,功用是止咳清痰。 Sam恨極吃藥 ,一見喂葯的小吸管就掙扎反抗 ,葯進嘴中 ,號啕大哭 ,淚流成河 ,委屈得上氣不接下氣。我不知道別的媽媽是不是也像我這樣 ,看見孩子的眼淚 ,心尖尖上的那一小團肉就會隱隱作痛。那幾天 , Sam不愛吃飯 ,只想吃奶。鼻塞胸悶 ,喘不過氣來,睡一會兒就憋醒 ,吃奶 ,吃奶 ,不斷地吃奶。我整夜在喂他奶,檢查他的呼吸 ,測量他的體溫 ,擔心他的健康 ,難過他的受罪,幾乎沒有睡覺。初六那天 , Sam不僅沒有好轉 ,反而更加嚴重了。我帶他去和睦家醫院 ,醫生診斷為氣管炎 ,開了許多貴重的進口葯 ,包括抗生素。我給 Sam停了他最不愛吃的中藥 ,每天飯後把一堆藥水灌進他嗓子里。他經常在咳嗽時嘔吐 ,把飯和葯都吐出來。因為小孩不會嗽痰 ,身體對於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反應是胃痙攣繼而引起嘔吐。吐完了再接著喂 ,那幾天 , Sam對媽媽的感情真是愛恨交加 :喂葯時恨媽媽 ,吃奶時愛媽媽。那幾天 ,我簡直是生活在地獄裡 ,恨不得自己替孩子去生病。好在小孩子生病不像大人那樣 ,因有心理負擔而顯得無精打采,他們不必擔心請假扣工資沒人做晚飯等等。從頭到尾 Sam的精神都很飽滿 ,該怎麼玩兒就怎麼玩兒。那些天他正在刻苦練習走路 ,推著一輛小三輪車在家裡橫走直走再轉圈兒。無論如何勞累 ,一見到他可愛的笑臉 ,我也精神倍增 ,困意全無了。吃了幾天洋葯 , Sam全好了。我卻累病了。一天 ,接到一位美國女友的電子郵件。她有一個和 Sam差不多大的孩子。郵件內容是一個故事 ,講一位育齡女兒問媽媽 ,她是不是應該生個孩子。媽媽回答說 :「你的生活會起變化。 」女兒說 :「我知道 ,不能睡懶覺了 ,也不能想去哪兒玩兒就去哪兒玩兒..」其實媽媽最想告訴她的 ,不是這些淺顯的東西 ,而是任何育兒課程或書本都不會教授的一種感覺 :生育的傷痕會慢慢痊癒 ,但成為母親 ,卻會在她心裡留下一道永不癒合的新鮮傷口 ,令她時時刻刻脆弱不堪。做母親的歡樂是那樣的真實 ,它有時會令你心痛。因為孩子永遠是媽媽心尖尖上的那一小團肉肉。最嫩最嬌最怕疼。39大自然幫我帶孩子記得在一本美國的育嬰書里看到一位產婦問作者 ,新生兒什麼時候才能出家門接觸戶外 ,作者不無幽默地回答 :「您的孩子已經出過門了 :在您把他從醫院接回家那天。 」這樣算起來 , Sam是在他出生第七天就接觸了戶外。當時是二月底 ,北京正值隆冬季節。我並沒有按照中國的老傳統坐月子,孩子的事基本上是我自己一手料理。兩個星期後 ,看外邊天氣晴朗起來 ,我就抱著他坐在院子里曬太陽。馬上就遭到批評 :「這麼小的孩子就敢帶出來 ?不怕著涼嗎 ?吹著風怎麼辦 ?」可是,不出來 ,呼吸不到新鮮空氣見不到陽光 ,不是更糟糕嗎 ? 2000年的「五一」國際勞動節是全國第一次實行七天長假 ,我們夫婦帶著兩個半月的小兒 ,也混跡於外出度假的浩蕩大軍之中,來到懷柔雁棲湖邊。先帶他在懷柔水庫邊欣賞落日 ,第二天把他用嬰兒抱帶掛在胸前去爬山。小傢伙對戶外風景顯露出由衷的熱愛 ,東張西望一段路程之後 ,不敵困意昏昏睡去。一路上總有人在放炮 ,尤其二踢腳之類的 ,震天價響 ,有時把我們都嚇一跳。 Sam呢,卻旁若無人般照舊呼呼大睡。山中風大 ,路過兜售土特產的當地農民 ,總會聽到他們勸告我們 :「給孩子多穿點兒衣服吧 ,別凍著了。」他們穿的都是長衣長褲甚至兩層衣服 , Sam卻只穿件短袖衫。不過我們知道他不冷 ,而且還在出汗 ,因此他經常口渴 ,時時醒來要奶吃 ,我也就坐在風口裡的岩石上撩開衣襟喂他。經過這次鍛煉 ,他倒真不怕風吹了 ,以前有時吹過 風就要起皮疹 ,這下徹底好了。「七一」那個周末 ,我們隨丈夫辦公室一起去北戴河遊玩。丈夫來自紐西蘭那個島國 ,從小伴著海水長大 ,酷愛游泳。我是地地道道的旱鴨子 ,他也曾試圖教我玩水 ,卻因我太笨而不得不放棄 ,但發誓自己的孩子不能步他老婆後塵。到北戴河第二天早晨,丈夫就迫不及待地把四個半月的小兒扔進冰涼的海水裡。早潮浪急 , Sam被嚇得哇哇大哭。當爹的毫不心軟 ,堅持教誨他水中樂趣。不一會兒小東西就平靜下來 ,再過一會兒他就開始喜歡上了。到了傍晚風平浪靜時 ,再進海里 ,他已然樂而忘返了。整個夏天我們經常帶他游泳 ,他也酷嗜此道 ,一進水就手揮腳蹬 ,忙得不亦樂乎 ,可叫他爸爸樂開了花。 Sam從出生到五個半月 ,完全母乳餵養 ,我這個當媽的無論去哪兒 ,都要帶上他 ,不能帶他去的場合就不去。我早有思想準備,知道生孩子後 ,自己不會再有以前那種頻繁而無憂的社交活動了 ,也沒覺得落寞。佟阿姨晚上和周末不工作 , Sam更成了我 們夫婦的貼身隨同 ,和我們一起下館子、去晚會、周末郊遊 ,在義大利農莊盪鞦韆 ,在十三陵雨中摘桃子。同學瑩瑩的孩子和 Sam差不多大 ,她經常約我出去玩兒 ,但都是不能帶孩子的場所。我問她怎麼喂孩子 ,她說把奶擠出來留在家裡讓保姆用奶瓶喂。這樣做不利於孩子的健康發育 ,我只有謝絕她的邀請。有時我帶孩子出去遊逛 ,邀請女友晨晨帶她的女兒同行 ,她卻擔心外邊人多雜亂 ,孩子會感染上疾病而寧願把千金寶貝兒藏在家裡。有一天坐計程車 ,司機看到我帶著孩子外出 ,便感嘆他的孩子八個月以前沒出過家門 ,到現在三歲了 ,膽子特別小 ,懼怕陌生人。我暗自慶幸 Sam因為經常接觸人眾 ,性情開朗 ,愛笑愛玩兒 ,從不認生 ;身體也很健壯 ,比別的孩子少生病。年底我們將帶他坐十幾個小時的飛機去澳大利亞和紐西蘭 ,去見他的爺爺奶奶叔叔們 ,度過聖誕節和新年。Sam九個月的一天晚上 ,我在長城飯店參加活動。一位美國女友趕過來對我說 ,今天她的孩子九個星期 ,「這是九個星期以來我第一次沒有她 ,自己外出 !」她很壯烈地感慨。我對她說 ,這是九個月以來我第一次要求保姆值晚班 ,我們夫婦倆不帶孩子,參加宴會。 40南半球之旅自當父母以來 ,聽到過很多經驗之談 ,其中一條就是 :以後你們出門旅遊 ,行李的一大半會用來裝孩子的東西 ,剩下一點兒空間裝你們自己的東西。此言甚篤。第一次帶 Sam回爺爺奶奶家過聖誕節和新年 ,託運的三件行李中 ,一隻箱子裝帶給親友的禮物 ,一隻箱子盛我們一家三口的衣服 ,還有一隻旅行包塞滿我們鼓囊笨重的冬服 (南半球正值盛夏 ,一進首都機場我們就把冬衣脫下來託運 )。我們只帶了一件手提行李 ,是一隻很大的雙肩背包 ,裡邊除了一架照相機 ,就全是給孩子準備的物品了。當時 Sam剛滿十個月 ,第一次坐飛機出遠門。十二月中旬正是南半球旅遊旺季 ,波音 747幾乎滿員。我們被安排坐到機艙中部緊挨屏幕的一排 , Sam沒有自己的座位 ,被一隻安全帶綁在我身上。飛機起飛時 ,我把他橫抱過來吃奶 ,吸吮的動作減輕了他耳朵的不適。 Sam很聰明 ,整個行程一共十二次起飛降落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 ,以後的每次升降他都會自動轉過身來找我吃奶 ,從來沒有哭鬧過。後來我了解到 ,在機艙壓力變化過程中 ,小孩子所感受到的不適其實遠遠低於大人 ,以往聽說的孩子會怎麼怎麼不舒服是被人誇張了。起飛後空姐在我們面前的牆上安裝了一隻搖籃。我本來擔心孩子在十多個小時的飛行中會感到枯燥 ,包里裝了一大堆玩具 ,結果根本沒用上。整個飛機就是一架巨大的玩具 , Sam一上來就興奮不已。安全帶剛剛解下來他就踩著椅把四處張望 ,和周圍的乘客 ,尤其是年輕秀美的女性 ,眉來眼去 ,咿咿啊啊地找他們搭腔聊天。大家都很喜歡這個漂亮可愛的娃娃 ,坐在我們同一排的兩位阿姨更是爭著抱他逗他玩兒。這下興奮過了頭 ,到了夜間他毫無困意 ,盯著屏幕上的電影看 ,又轉身去琢磨吊在艙頂的放映燈。我們請來乘務員 ,調換到一個安靜幽暗些的角落。直到北京時間凌晨兩點多鐘 ,他才睡下。飛機上的搖籃太小 ,放不下他 ,我們夫婦只好輪流抱著他睡。 Sam自添加輔食以來,基本上吃的是我們給他烹調的新鮮飯菜 ,對飛機上為他這樣大小的孩子提供的罐頭嬰兒食品不屑一顧。幸虧臨行前細心周到的佟阿姨為他的胃口做了充分準備,我們帶著切成塊的蘋果、剖成兩半的小西瓜、煮熟的鵪鶉蛋、還有香蕉 ,加上我們自己食物中的小麵包 ,這才不至於讓孩子餓肚皮。這次行程的第一站是悉尼 ,孩子的兩位叔叔在這裡工作生活。我們的一對朋友夫婦住在市郊 ,他們帶著客人外出旅遊了 ,把一座房子留給我們落腳。拖著行李進得家門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把 Sam往地上一放 ,任他隨處亂爬 ,這是我們在灰塵遍地的北京一直沒敢做的。坐了一夜的飛機 ,又累又困 ,雖然驕陽當空 ,一家三口還是先睡了一 大覺。下午一起床 ,丈夫就把 Sam抱到屋後花園裡的草坪上。大概因為從來沒接觸過這麼大面積的綠草 , Sam竟然不敢把腳放下來,趴在爸爸懷裡輪流提著一隻小腳丫。放他坐下來 ,他居然舉著一條腿不落到草上 ,那副模樣好笑極了 !花園四周樹木參天 ,園中怒放著鮮紅的美人蕉和淡紫的繡球花 ,引來小鳥啁啾。 Sam在北京已經學會說「狗狗」 ,未料想這會兒見到鳥兒 ,也高呼「狗狗 !」糾正多次亦無效 ,只得隨他去。這下一發不可收拾 ,所有非人類動物都被他喚成「狗狗」。朋友家養的金魚是「狗狗」 ,路上跑過的貓咪也是 「狗狗」。待到我們帶他去悉尼著名的塔容迦動物園 ,更是「狗狗」之喚不絕於耳。規模宏大的動物園環山而建 ,每至坡處 ,皆可隔海灣眺望舉世聞名的悉尼歌劇院。 Sam見識了許多種形狀各異的「狗狗」 :地上跑的 ,水裡游的 ,樹上睡的 ,草里爬的 ;長脖子的 ,白色帶花斑的 ,黑色像人一樣的 ,還有長鼻子的巨型「狗狗」。他最喜歡一種爸爸媽媽叫作大猩猩的「狗狗」 ,有很多幼年猩猩在玩耍 ,憨態百出 ,逗得遊客們開懷大笑。在悉尼逗留四天後 ,我們又坐了四個小時的飛機去紐西蘭的首都惠靈頓。在機場 ,我們受到孩子的爺爺、奶奶、姨奶奶和伯伯的熱烈迎接 :他們是第一次見到 Sam。大家都爭先恐後地抱他。婆婆對我說 ,原以為 Sam見到這麼多陌生人 ,會嚇哭的 ,沒想到他見到奶奶就咧開小嘴兒笑成一朵花。這次回紐西蘭過聖誕和新年 ,我們沒有像以往那樣到處遊玩,而是踏踏實實在家裡住了十幾天 ,讓爺爺奶奶多和長孫相處,享受天倫之樂。公公婆婆住在離城不遠的濱海小鎮崴可耐 ,一座帶花園的別墅里。離開北半球的寒冷和灰濛濛 ,呼吸到無色透明的空氣 ,我們的肺部一下子輕爽了許多 ,睡眠質量有顯著的提高 ,也不像以往那樣容易疲倦 ,就連 Sam的鼻子也不再有黑色分泌物。每天我們都帶著 Sam去海邊 ,在細軟的沙灘上漫步 ,在碧澄的海水中嬉戲。長長的海岸線一望無際 ,卻見不到幾個人影。紐西蘭整個國家人口才 400萬,還抵不上北京的海淀區。遠離了熙熙攘攘的北半球 ,面對著寬廣無垠的大海 ,萬里無雲的晴空,寥無人跡的海灘 ,不由得胸懷開闊 ,心情舒暢。爺爺奶奶為迎接長孫回家做了充分準備 ,從我先生的兩個表姐那裡借來嬰兒推車、嬰兒背架、嬰兒座椅等等 ,又從她們的五個孩子也就是 Sam的表哥表姐那裡討來玩具和夏裝。奶奶家的房子十分寬敞 ,到處鋪著地毯 ,任 Sam自由爬行。沒幾天 , Sam的爬速就有了飛快的提升 ,我們經常要跑著才能追上他。他很愛扶著傢具到處走動 ,摸摸這兒 ,碰碰那兒 ,我們動員了奶奶家所有的椅子 ,擋住不要他觸碰的物件和電源。聖誕節當天 ,我們一早起來 ,給 Sam穿上中國傳統褲褂 ,跟著奶奶去教堂參加專為兒童舉行的彌散。中午時分 ,各處親戚 漸漸來到 ,濟濟堂堂熱熱鬧鬧一大家子人 ,在奶奶家後院藤蘿架下,就著滿園花香吃聖誕大餐。孩子們在草坪上玩兒小型網球和高爾夫 , Sam也把住一隻小足球到處追來追去。所有的親戚都給 Sam預備了聖誕禮物 ,那隻來時裝禮物的箱子在回程就專門裝 Sam收到的禮品了 !Sam早在四個半月的時候就經受了北戴河風浪的洗禮 ,從此繼承他爸爸的愛好 ,變成一個小泳迷 ,見水就撒歡兒。南半球的陽光很強烈 ,我們時時處處要小心給 Sam戴有沿的帽子 ,塗抹防晒霜。不過在沙灘上 ,要把全身赤裸的 Sam局限在太陽傘的陰影範圍內是白費力氣。平坦的沙灘勝過充滿障礙物的家裡 ,他更是毫無顧忌地爬來爬去 ,探索海水送上來的貝殼、海螺和小石子,追逐在沙灘上鑽洞的小蝦小蟹 ,絲毫不理會膝下熾熱的沙子。我們只好讓他爬一會兒 ,再把他浸到海水裡涮一涮 ,尤其是洗掉他手上的沙子 ,不然他會揉進眼睛裡。一個假期下來 , Sam 一身雪白的皮膚曬得黝黑。離爺爺奶奶家不遠便是山清水秀的好去處 ,我們幾乎每天選一個不同的地方去散步並野炊。有時沿著河岸平緩的小路漫步 ,有時在蜿蜒的山路上爬行。踏著厚厚的腐葉 ,穿行在密林的小徑上,周身包圍在鮮艷欲滴的鬱鬱蔥蔥之中 ,抬頭看見陽光穿透茂盛的樹葉星星點點灑下來 ,鼻孔里充滿清冽的草香和花香。 Sam怡然自得地坐在嬰兒背架里 ,由爺爺、爸爸和伯伯輪流背著他。經常還沒有欣賞完風景 ,他就被搖動的步伐晃悠得睡著了。假期很快結束了 ,我們戀戀不捨地告別爺爺奶奶 ,告別藍天白雲和海浪 ,踏上歸程。在返航的班機上 ,我們汲取來時的經驗,沒有要可以安放搖籃的座位 (那其實更是為 6個月以下的小嬰兒設計的 ),而是選擇一般的座位。地勤人員照顧我們 ,沒有在我們旁邊安排乘客 ,這樣 Sam睡覺時我們可以把座椅扶把 抬上去 ,讓他躺下來。回程的入關處是在廣州 ,剛剛降落 ,就聽說北京大雪封山 ,機場關閉。在廣州耽擱很久後 ,晚點五個小時的飛機在北京的漫天大雪中艱難地降落下來 ,由於其他航班的滯留 ,只能停到停機坪上。我們的冬衣在託運行李里 ,幸好隨身帶著長袖衣服 ,不至於像有些來自南半球的乘客那樣 ,穿著弔帶背心和涼鞋來迎接零下氣溫。徵得乘務員的同意 ,我借了飛機上的兩床毯子 ,裹住 Sam,邁出艙門 ,走進寒冷的黑夜和遍地的白雪中。伴著冰涼的哈氣 ,從顫抖的牙縫裡 ,我悄悄地念叨了一句 :咱們回北京了。乘飛機注意事項1.最重要的是為孩子備足食品。飛機上提供的嬰兒罐裝食品十分單調 ,而且不容易加熱。誰受得了一連三頓飯稀乎乎溫吞吞的所謂「羊肉蔬菜」 ? 2.空調使得艙內空氣乾燥 ,注意要孩子多喝水、吃水果或吃奶 ,防止脫水。 3.給孩子備足靈活機動的衣服 ,熱可脫冷可加 ,艙內溫度由於空調和陽光的原因時有變化。跨季節旅行更要注意帶夠衣物。在南半球夏季旅行注意事項 1.南半球陽光明媚 ,最要注意的是防晒。一要備足防晒霜 ,二要買一頂帶帽舌或帽沿並有脖子護簾的帽子 ,當地有賣 ,看上去像一頂日本鬼子帽。一定要時刻遮擋住孩子的臉和脖子不受陽光直射。 2.南半球蚊子毒烈 ,注意帶上防蚊油。 3.去海灘玩兒備好大浴巾 ,海邊風大 ,即使氣溫高 ,從海水中出來還是要特別注意不要著涼。時刻警惕孩子不要把沙子揉進眼睛。4.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商場里為孩子提供的物品應有盡有 ,不必特地帶藥品、尿片、濕巾等基本物品。許多博物館 (包括動物園 )有兒童推車出租。 5.南半球這兩個國家嚴格規定 ,5歲以下的嬰幼兒乘小汽車,一定要坐專用車座。叫計程車或租車旅行 ,別忘了要求車中安好嬰兒座椅 ( Baby Seat)。 41斷奶 ,別聽偏見的凡是餵過母乳的媽媽 ,都在不同的階段面臨過斷奶的問題。斷奶 ,遠非字面意義上那樣簡單 ,而是母子關係的一種重大轉變。順利地斷奶 ,對於母子雙方的身心健康都至關重要。斷奶方式掌握不當 ,很容易給母親遺留終生的遺憾 ,給孩子造成心靈的創傷。關於斷奶 ,最根本最常見的一個問題就是 :我應該什麼時候給孩子斷奶 ?對這個問題 ,其實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什麼時候給孩子斷奶,是每一對母子之間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而做出來的私人性決定,旁人沒有權利對其指手畫腳。如果你一定要知道一個最佳時機 ,回答是 ,這要視乎孩子的成長情況 ,最好等到孩子自動脫離對母乳的需要 ,自然地斷奶。這樣的斷奶方式最順利最容易 ,會避免諸多由於提早強行斷奶而必然出現的母子之間的矛盾、爭鬥、哭鬧、傷心和煩亂。你會問 ,孩子一般什麼時候才會自動脫離對母乳的需要呢 ?每一個孩子的成長時間表都不一樣 ,一般來說 ,自動斷奶發生在一歲半到三歲之間。一歲以下的嬰孩 ,不會有自動斷奶現象。即使孩子表現出不好好吃奶或者拒絕吃奶 ,也是因為吃奶環境不夠安靜 ,干擾過多 ,或者因為心理原因而導致的 「罷奶」。也許這時候你要吃驚了 :一歲半到三歲之間 ?難道可以讓孩子吃這麼久的母乳 ?那為什麼我周圍的人、包括醫生 ,都在勸我六個月就給孩子斷奶呢 ?他們說 ,六個月以後的母乳就沒什麼營養了 ,而且 ,如果不斷奶 ,孩子就不好好吃飯。的確 ,對於許多人 (包括一些醫生 )來說 ,延續到一歲以後的母乳餵養是一件新鮮事。而且 ,在他們的頭腦中 ,對母乳有兩個根深蒂固的偏見 :第一個常見偏見 : 「 X個月之後 ,母乳就沒營養了。 」大量的研究證明 ,母乳無論在什麼時候 ,都富含營養 ,如脂肪、蛋白質、鈣和維生素等等 ,尤其是對孩子身體健康至關重要的免疫因子。幼兒自身的免疫系統要到六歲左右才健全 ,在這之前,長期的母乳餵養 ,等於為孩子建立起一道天然的免疫屏障 ,能夠有效地預防諸多疾病的侵襲 ,比如耳道、腸胃和呼吸道等幼兒常見感染 ,以及幼兒癌症、少兒糖尿病、風濕性關節炎等重症。那些過敏體質的嬰兒 ,更是應該母乳餵養至一歲以上。特別神奇的是 ,隨著孩子月份的增長、對輔食攝入的增多 ,吸吮母乳頻率有所降低 ,母乳卻會自動濃縮養分和抗體 ,將孩子所需要的營養絲毫不差地輸送進來。與營養價值同等重要的 ,是長期母乳餵養對於幼兒心理和情感方面需求的徹底滿足。延長母乳餵養 ,有助於鞏固母子親密關係,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在孩子疲勞、受驚、煩躁或者悲傷時 ,吸吮母乳能夠給予孩子最及時、最有效、最溫馨的安慰 ,讓孩子在需要幫助時 ,得到的是人的幫助 ,而不是物品 (奶嘴、玩具、零食等 )。吸吮動作是嬰幼兒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需要 ,這個需要直到三歲左右才淡化。長期母乳餵養 ,使得孩子在母親的懷抱里徹底滿足這項生理需求 ,母親的乳頭也不像其他吸吮替代品 (手指、奶嘴、玩具、零食、被角、頭髮等等 )那樣會變質、壞掉、或者弄髒。從母親那裡得到吸吮滿足的孩子 ,往往很少吸吮自己的手指或者將所有拿到手裡的東西放進嘴裡 ,也因此減少感染疾病的幾率。長期的母乳餵養還有許多其他好處 ,比如有利於幼兒口腔的發育 ,從而提高語言能力。比如母乳中獨特的生長激素促進孩子大腦的發育 ,另外也有利於母親自身的健康。這就是為什麼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母乳會以及美國衛生部等權威機構 ,呼籲全球的母親們將母乳餵養堅持到孩子滿兩歲。第二個常見偏見 :不斷奶 ,孩子會因為依戀母乳而不好好吃飯。這樣的說法既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又嚴重缺乏邏輯性。母乳和輔食添加以及過渡到正式吃飯 ,從來都是水乳交融、相輔相成的朋友 ,根本不是勢不兩立、不共戴天的仇敵。母乳餵養有助於孩子接受固體食品 ,因為母親的飲食成分與味道會滲透到母乳里 (因此專家都勸告母親在哺乳期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飲食 ,盡量避免刺激性食品 ,以免引起嬰兒的不適、過敏甚至拒絕吃奶 ),孩子從母乳中已經遍嘗人間百味 ,十分樂意接受新的食品。倒是那些吃奶粉的孩子 ,免不了有時會挑食 ,因為奶粉的味道千篇一律,沒有變化 ,孩子習慣了單一的口味 ,不願意接受新花樣。還有人說 ,如果不斷母乳 ,孩子就永遠不會接受奶粉或者鮮牛奶。母乳比奶粉和牛奶香甜 ,吃慣了母乳的孩子當然抗拒奶粉和牛奶。但是這絕對不是一種「永遠」不變的狀態 ,也不是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 ,更無需採用斷奶這種笨法子。有一些孩子 ,無論是吃母乳還是吃奶粉 ,確實存在不好好吃飯的問題 ,但這和他們吃的是什麼奶沒有任何關係 ,而是大人在餵養方面的失誤造成的。極有可能是在添加輔食階段 ,家長沒有採用科學餵養方式 ,沒有培養孩子良好的進食習慣。或者是因為家長總以為孩子吃得不夠 ,逼迫孩子多進食而造成孩子厭食 ;或者是因為家長過於頻繁督促孩子吃東西 ,甚至不惜端著碗到處追著喂 ,而導致孩子失去了飢餓感。飲食是嬰幼兒學習探索人生的重要途徑 ,父母一定要謹慎行事 ,把握好這方面的餵養關係。小孩子天生自知饑飽 ,無需大人在一旁過多操勞 ,餵養原則應該是讓孩子做主 ,餓了就吃 ,飽了就停 ;吃飯時在餐桌上認真吃 ,吃完了離開餐桌再去玩兒。當孩子出現進食方面的問題時 ,如果不是病理原因 ,家長應該審視自己的餵食手段和態度 ,從中找到問題根源 ,而不要將責任推諉到母乳身上 ,強迫孩子斷奶 ,給孩子造成更大的損失和傷害。吃奶粉的孩子不好好吃飯 ,你們讓他們「斷」什麼呢 ?斷了母乳之後孩子依然不好好吃飯 ,你們又要誰來負這個責任呢 ?那麼 ,有沒有貪戀母乳 ,不愛吃飯的孩子呢 ?有!但是 ,這仍然不是母乳的錯。大多數見了媽媽就粘在奶頭上不肯吃飯的孩子,是由於母子關係出了問題 ,是因為孩子從母親那裡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愛 ,母親除了餵奶之外 ,陪伴孩子的時間無論是質還是量都不夠高 ,孩子以無休止地要求吃奶來滿足自己對母親的需求。這樣的情況下 ,如果斷奶 ,豈不是與孩子的願望背道而馳 ?這時候斷奶 ,給孩子造成的心靈傷害最深。另外還有一些常見的因素 ,導致母親提早斷奶。比如需要上班的母親 ,其實無需斷奶 ,工作單位有條件的 ,可以把奶擠出來儲存在奶瓶里 ,白天讓看護人餵給孩子 ,下班後母親直接哺乳。工作單位沒有條件的 ,可以讓孩子白天吃奶粉 ,母親在家時則吃母乳 ,對孩子的健康遠遠強於完全斷奶。還有母親需要短期出差,也無需斷奶 ,可以提早把奶擠出來 ,儲存在冰箱冷凍室里 ,母親離開的那幾天給孩子吃。母親在出差過程中 ,要注意及時擠奶,以保證乳汁分泌量不下降。斷奶是每一位母親在了解延長母乳餵養的優勢之後 ,經過深思熟慮而做出的謹慎決定。有太多的母親 ,屈從於周圍的壓力 ,糊裡糊塗地提早斷了奶 ,而後追悔莫及。也有很多母親本來打算斷奶的 ,看到延長母乳餵養的好處後 ,改變了主意 ,繼續哺乳。42將母乳餵養進行到底從 Sam滿六個月開始 ,一種噪音就不斷地在我們耳邊嗡嗡 :「還餵奶哪 ?該斷了吧 !你的奶已經沒有什麼營養了 ! 」每次聽到這樣的論述 ,我都不禁問一句 :「那您以為我的奶是什麼東西呢 ?白開水嗎 ? 」被問的人往往說不出個所以然 ,只是不停地念叨 :「沒有營養了 ,沒有營養了。 」於是我發現 ,人們只是在木然地重複這個道聽途說的觀念 ,只是在人云亦云 ,沒有人能夠拿出科學的證據來證明 ,六個月以後的母奶沒有什麼營養。事實呢 ?與這些人所相信的恰恰相反。母乳無論在任何階段,都富有營養 ,特別是抵禦疾病的抗體。所謂「沒有營養」是一個誤傳。嬰兒在六個月之前 ,可以單純依靠母乳餵養而獲取成長所需的全部養分。六個月之後 ,嬰兒成長所需養分 ,單純靠母乳供給已經不夠 ,需要添加輔食 ,從其他來源攝取營養。但是母乳仍然是養分的最重要來源。如果此時斷奶 ,仍要給孩子餵奶粉。兩相比較 ,當然母乳更好 ,何必斷奶 ?一些早產兒或過敏體質的嬰兒 ,有的對輔食不感興趣 ,有的對輔食過敏不能進食 ,可以單純依靠母乳餵養到一歲以上甚至兩歲。 Sam越大 ,這種噪音越響 ,並且還混進了另外一種噪音:「再不斷奶 ,吃上癮了 ,以後越大越難斷了 ! 」這話倒從反面道出來一個真理 :母乳不僅是孩子身體的食糧,更是精神食糧。滿足饑渴僅僅是母乳餵養所達到的一部分目的。吃一兩分鐘奶之後 ,寶寶的小身子就會完全放鬆 ,小臉蛋兒露出無比歡愉的表情。如果寶寶摔倒了磕疼了碰傷了 ,吃兩口媽媽的奶 ,就馬上又止疼又寬慰又鎮驚。過度興奮的孩子會在媽媽奶頭上安靜下來 ,遇到傷心事的孩子會在媽媽奶頭上高興起來。當然 ,孩子哭了 ,可以有其他方式來哄他 :唱唱歌 ,走走路,抱一抱 ,搖一搖。卻沒有任何一種方法像餵奶一樣立馬見效。母乳簡直就是一種魔術 :變!煩躁的孩子立刻快樂起來。這裡邊也有生理方面的原因 :吸吮動作對於一個飛速成長的小人兒是一種必須的鎮定劑。那些斷了奶的孩子會利用其他物品來滿足自己的吸吮需求 :比如奶瓶、安撫奶嘴、拇指、其他手指、頭髮、被子角 ,等等。繼續母乳餵養其實是教會孩子在遇到困難時 ,從人那裡找到安慰。而斷了奶的孩子則需要從物品那裡尋求解脫。「本來吃東西就是一種安慰 ,尤其是在有人陪同的情況下。 」一位美國媽媽說 ,「很顯然 ,餵奶強於塞給孩子一塊餅乾 ,叫他自己玩兒去。餵奶就好比和一個富有同情心的朋友坐下來一起喝一杯茶。 」反對堅持母乳餵養的人又說 ,過長母乳餵養會培養孩子的依賴性 ,影響孩子自立。心理學研究人員指出 ,很多到了學齡期懦弱怕事、囁嚅黏人的孩子 ,往往是因為被過早地置入過於要求獨立能力的環境中。只有當孩子確信 ,一旦出現自己不能單獨把握的情況 ,媽媽永遠在身邊支持自己時 ,才能發展真正的獨立能力。無論是經驗 ,還是試驗 ,都告訴我們 ,幫助孩子獲取成熟與獨立的最佳方式 ,是在他們小時候滿足他們對於依賴的需要。而相對於塞給孩子一隻奶瓶或安撫奶嘴來說 ,喂母奶更能完全而深刻地滿足孩子的依賴心理。母乳餵養的幼兒往往比已經斷奶的同齡幼兒更加獨立 ,他們喜歡嘗試各種新鮮事物 ,不認生不怕人。因為他們的依賴心已經得到最大滿足 ,獨立能力也就得到更加充分的發展、發揮與表現。前邊提到過的心理學家瑪麗·安斯沃斯 ,通過多年的觀察和研究發現 ,對孩子反應敏感而積極的母親 ,孩子哭泣的時間少 ,更喜歡探索新鮮事物 ,跟母親暫時的分離所產生的焦慮也比較少。她還發現 ,母親給予孩子更多的身體接觸 (擁抱、安撫 ),孩子更樂意跟成年人交流 ,在被放下來的時候更加快樂 ,積極地去找別的東西玩兒。她說 :「給予小寶寶天生需要的愛撫不會把他變成一個黏人、依賴性強的幼兒 ;恰恰相反 ,它會促進獨立能力的逐漸成長。那些沒有得到足夠擁抱的嬰兒才會激烈反對父母放手 ,也不願意獨自玩兒。實際上他們自己對身體的接觸都有些模稜兩可— ——他們尋求被抱 ,但是被抱著的時候他們的反應並不積極 ,可是如果把他們放下來 ,他們又不幹。 」母乳餵養就是滿足孩子對愛撫的需求最好最自然的方式。有什麼比得上攬兒入懷、用溫暖的身體和香甜的乳汁滿足孩子身心兩方面的需求更好的方式呢 ?那些主張早斷奶的人倒是應該想想 :斷奶是誰的需要 ?是孩子的需要 ,還是大人的需要 ?因為早斷奶的惟一好處是將母親從餵奶的辛苦中解脫出來。一位美國媽媽描述她的閨中密友與自己有著截然不同的餵養觀點 :「她第一個孩子兩個星期就斷了奶 ,根本拒絕給第二個孩子餵奶。對我給孩子長期餵奶表現得十分不屑與不耐煩。有時我真想對她說 ,如果她當年把孩子的需要放在第一位 ,她今天就不會有這兩個過於黏人的孩子 ,也不會把所有的時間花在不是陪這個就是陪那個孩子看醫生。更不用提她會省了多少錢 ,自己和孩子的健康也會獲益匪淺。 」 (《母乳餵養的女性藝術》 )那麼到底什麼時候給孩子斷奶好呢 ?回答是最好等到孩子自己準備好斷奶時。聽孩子的。讓孩子做主。每一個孩子的心智發育速度都不一樣 ,有的快一些 ,有的卻很慢。有些孩子一歲半時就對吃奶不感興趣了 ,有些孩子喂到三歲還樂吃不疲。但是一般來說孩子在兩歲左右就有強烈的獨立要求,這時斷奶比較容易比較自然。當然如果當媽的實在覺得餵奶太辛苦 ,自己支撐不住 ,那就自己掌握斷奶時間。惟一要不得的斷奶原因就是— ——「別人都笑話我 ,孩子那麼大了還吃奶 ,於是我就斷了。 」本書 2001年截稿時 , Sam剛過周歲生日 ,仍在繼續吃母乳。堅持母乳餵養 ,遠非易事。這一年 ,我的乳頭經受了無數次痛楚:開始六個星期乳頭皸裂 ,後來多次患乳腺炎 ,亦是疼痛難當。 Sam從兩個半月開始長牙 ,也就開始咬我 ,他經常上下四顆牙同時萌生 ,也就咬得格外用力。我用盡書上寫的、別人傳授給我的各種辦法制止他的咬 ,都沒有多大功效。我的乳頭不知被咬破過多少次 ,疼痛於我簡直成了家常便飯。但是我從來沒有想過斷奶。因為看見 Sam,就知道母乳餵養的功勞有多大。 Sam是一個非常健康壯實的孩子 ,性格開朗 ,慷慨大方 ,愛笑愛玩兒愛跟人 ,不認生不霸道不糾纏。他有著很堅實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我將此至少部分地歸功於我的堅持母乳餵養。 ( Sam於兩歲三個月時徹底斷奶 ,具體情況請參閱《給孩子自由》。)國際母乳會、美國衛生部、世界衛生組織都推薦母乳餵養至少到一歲 ,最好到兩歲。原美國衛生部長安童尼婭 ·諾維羅寫道:「母乳是嬰兒的理想食品 ,因為它不僅提供完備的養分 ,並且含有防治腸道、呼吸道和耳道感染的白細胞與蛋白質。美國兒科學會推薦母乳餵養至少到一歲 (我個人認為那些被喂到兩歲的孩子更幸運 )。」美國衛生部 2000年出台了「母乳餵養行動藍圖」 ,呼籲僱主以及各行各業為母乳餵養提供方便。母乳餵養儼然已成為美國國策了。 2005年 2月修訂的美國兒科學會《關於母乳餵養以及人乳應用的政策聲明》闡述 :母乳餵養應該進行至少一年 ,並且 ,只要母親和孩子願意 ,就應該繼續進行..母乳餵養持續階段沒有上限 ,沒有證據表明,孩子在第三年繼續吃母乳會導致心理或者發育方面的傷害。又有人問了 :「孩子吃著奶睡覺 ,容易引起齲齒。 」 放心吧 ,母乳中的乳糖基本不會引起齲齒 ;奶粉中添加的蔗糖更容易腐蝕牙齒。就像前邊提到過的 ,連牙醫們也在鼓勵長期母乳餵養 ,說是吸吮動作有助面部肌肉和牙床的發育 ,有助於寶寶長一口健康牙齒和漂亮的臉蛋兒。牙醫圈子裡有這麼個說法 :「你在母乳餵養方面所做的努力會在孩子今後的面孔上顯現出來。 」所以呀 ,單是為了寶寶的花容月貌 ,明眸皓齒 ,也應將母乳餵養進行到底。43斷奶 ,請慢慢來每一位母親的哺乳經歷各不相同 ,但是所有的母親最終都會面臨同樣的一種情況 ,就是給孩子斷奶。「我該什麼時候給孩子斷奶 ?怎樣斷 ?多久才能斷得了 ?」有些母親在自己的寶寶剛剛出生不久就著急地提出這些問題。為什麼哺乳剛剛開始就想到斷奶 主要原因恐怕在於社會對母乳餵養的一些偏見 ,認為嬰兒應該在某一個階段早早斷奶。這些新媽媽看著寶寶吃奶的香甜樣子 ,深深恐懼自己在「應該」斷奶的時候斷不掉。加上聽說「斷奶越早越容易 ,越大越不容易斷」這樣的傳言 ,更是對斷奶充滿焦慮。「斷奶」在中文聽上去十分斷然、猛烈 ,其實 wean這個詞在英語 ,卻是來自於意為「滿足」的詞根 ,並且兼有「逐漸」的意思。在人類長期的歷史進程中 ,斷奶一向是一個自然的過程,表明孩子終於吃夠了奶 ,不再需要母乳了。然而如今 ,由於偏見和缺乏信息 ,很多媽媽不再將斷奶看做是一個歡娛的自然過程,而是一件充滿痛苦和掙扎的可怕經歷。母親採用哪種斷奶手段,對於母親本身以及孩子的身心舒適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斷奶手法得當 ,無論在哪一個階段斷奶 ,都會十分順利 ;手段失當,則會對母子雙方造成損傷。最應該避免的 ,是突然斷奶有些母親採取外出 ,或者把孩子送到別處等手段 ,給孩子猛然斷奶。這樣做 ,會給母親帶來極大的身體上的不適 (漲奶的痛苦 ),也會給將來埋伏下更加嚴重的健康問題。同時 ,由於哺乳對於孩子來說不僅僅是提供食物 ,更是安撫和親密的源泉 ,突然斷奶會給孩子的心靈造成創傷。還有一些母親 ,在乳頭上塗抹辣椒、苦味藥物等 ,讓孩子不吃奶 ,這也是十分不恰當的做法。會讓孩子感到受了欺騙 ,對母親甚至世界產生不信任感 ,更會引起孩子的憤怒和焦慮。在極個別的情況下 ,由於醫療的原因而不得不突然斷奶 ,母親應該注意採取一些措施 ,減輕自己的不適 :穿戴寬鬆支撐力強的胸罩、少吃鹽多喝水、定時擠掉一部分奶以緩解漲奶的痛苦 ,等等。不要束胸 ,也不要吃所謂的「回奶葯」 ,研究表明 ,這些傳統的做法都是弊大於利。同時 ,突然斷奶的孩子也需要特殊護理和照顧。要根據孩子的年齡來挑選合適的代乳食品 ,孩子也需要額外的擁抱和關注。有些母親採取冷淡孩子的方法來斷奶 ,其實這和孩子的需求背道而馳。孩子在斷奶階段最最需要的 ,是母親讓他確信他依然是被愛著的。怎樣有計劃地給嬰兒期孩子斷奶很多媽媽由於工作或其他原因 ,不得不在寶寶沒有準備好斷奶的階段給孩子斷掉母乳。有計劃地、循序漸進地斷奶 ,遠遠強於突然斷奶。最佳手段是每隔兩三天取消一頓母乳 ,這樣母親的乳汁分泌量會逐漸減少 ,也較少產生漲奶的不適 ;同時母親也有足夠的時間來觀察寶寶是否適應這樣的變化 ,並給寶寶足夠的額外關愛來替代哺乳時母子之間的親密。有些寶寶的吸吮要求十分強烈 ,也許會在斷奶期間尋找奶頭的替代物 ,比如拇指等 ,這時母親可以選擇給孩子奶瓶或者安撫奶嘴來滿足他的吸吮需求。給嬰兒期寶寶斷奶的許多實際操作 ,因寶寶的月齡而異。母親應該諮詢專家 ,看看用什麼樣的營養物來替代母乳最好。小一些的孩子需要過渡到配方奶以及奶瓶 ,將近一歲的孩子 ,如果已經學會用杯子喝水並正常進食輔食 ,則不必使用奶瓶。對於較小的嬰兒 ,斷奶期最大的考慮是營養。每隔兩三天用配方奶替代一次母乳 ,過了大約兩個星期 ,寶寶就逐漸過渡到每天只吃一兩次母乳。如果你不著急完全斷奶 ,可以繼續這樣哺喂兩個星期。只要寶寶吃 ,你就會有足夠的奶給他。怎樣給幼兒期孩子斷奶無論孩子多大 ,母乳都會提供豐富的營養。不過對於大一些的孩子來說 ,吃母乳的情感因素變得更加重要起來。因此 ,在這個階段的斷奶 ,也許需要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的精心計劃、調理以及關愛。西爾斯醫生說過 ,「一個聰明的寶寶才不會拱手相讓他十分享受的哺乳關係 ,除非有與之同等引人入勝的情感養分把他吸引走。」根據許多媽媽的斷奶經驗 ,以下幾點會使幼兒斷奶更加順利 :給孩子定時規律吃飯喝飲料 ,避免饑渴。同時也要觀察他需要吃奶的其他原因 :需要和媽媽親熱、需要吸吮、需要安慰 (當受傷、生病或難過的時候 )、因無所事事而感到無聊、習慣 ,或者需要入睡等等。不主動喂 ,但也不拒絕。就是說 ,孩子要吃就給他吃 ,沒有要求就不要主動喂。試著改變孩子的日程安排。有些孩子會在固定時間、固定地點要求吃奶 ,改變這些原有的習慣 ,會有助於消除孩子吃奶的要求。鼓勵孩子的父親或者其他能夠幫忙的親友在斷奶過程中起到積極的作用。如果孩子一般在臨睡前或睡醒時要求吃奶 ,可以讓其他人幫助他入睡或者起床穿衣。感覺孩子將會要求吃奶時 ,提供其他替代物或者引開他的注意力。最好在孩子要求吃奶之前提供替代品 ,因為一旦他提出吃奶,再給他替代品 ,會讓他感到被拒絕。替代品應該是健康的零食和飲料 ,而不是糖果等。另外把他帶到一個有趣的場所 ,會進一步引開他對母乳的注意力。兩歲左右的孩子 ,如果已經懂得等待的含義 ,可以採取推遲餵奶的手段來避開餵奶 ;和更大一些的孩子也許可以採取商量的辦法來說服他放棄吃奶。有計劃地循序漸進地斷奶的好處之一 ,是母親在特殊情況下能夠靈活掌握。母親一定要關注孩子的反應 ,尊重他的選擇 ,看看哪幾種辦法更加適合自己的孩子。同時 ,某些情況下的吃奶 (比如生病、受傷或者入睡前 )對於孩子來說必不可少 ,母親可以允許孩子繼續吃 ,先斷其他一般情況下的餵奶 ,最後斷掉特殊情況下的餵奶。自然斷奶雖然當今的社會普遍期待嬰兒在滿一周歲之前斷奶 ,縱觀人類歷史 ,在大部分文化中 ,兒童的平均母乳餵養期為 2年~4年,自然斷奶也是最為常見的斷奶方式。有些母親選擇自然斷奶,因為她們認為這樣做正確 ;有些母親選擇自然斷奶 ,因為她們知道這樣做最少麻煩。許多母親惟恐自己不主動採取斷奶措施 ,孩子就會一直吃下去,永遠也斷不了奶。事實上 ,孩子總會自動脫離吃奶的要求 ,就像他們會逐漸擺脫孩子氣的行為一樣。這需要多長時間 ?沒有一定的答案。就像開始走路、長牙、控制大小便等等都沒有一個統一的時間表一樣 ,孩子個體之間的差異很大。自動斷奶允許每一個孩子按照自身獨特的規律來成長 ,根據自己的時間表來斷奶。所有的孩子都有一個共性 ,就是他們最終都會停止吃母乳。孩子的需求和母親的感受如果母親用盡各種手段引開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仍然哭鬧不已、堅持吃奶 ,這表明斷奶的進程可能太快 ,孩子尚不能夠接受。其他說明斷奶進程過快的跡象包括孩子某些行為的改變或者退步 ,比如口吃、夜裡頻繁醒來、過於黏人、過分焦慮、咬人 ,甚至以前從來沒有出現過的生理現象 ,如腸胃不適或者便秘等等。孩子也會受到母親情緒的影響。不要忘記 ,斷奶不僅僅是斷掉孩子吃奶的習慣、需求以及快樂 ,也是斷掉母親餵奶的習慣、需求以及快樂。許多母親在這個時期會感到悵然、失落、內疚甚至懊悔。這也需要母親關注自己的情緒 ,調理自己的心情 ,努力接受孩子對母乳的脫離 ,接受孩子 「已經長大了」這一事實。在長遠的今後 ,這樣的情況還會有很多很多 ,斷奶僅僅是第一次 44新的生命 ,新的起點 2003年 2月 27日,我按約定住進協和醫院的特需病房 ,準備第二天上午接受剖宮產生下女兒。佟阿姨也陪我住了進來。半夜 ,我感覺身體里有什麼不對勁 ,一種液體在洶湧澎湃地往外流淌。雖然知道孕婦偶爾會有小便失禁 ,但是也不應該尿床啊?起床到衛生間檢查一下 ,才明白是怎麼回事。趕緊回到床上平躺下來 ,叫醒佟阿姨 :「我破水了 ! 」佟阿姨慌忙爬起來去叫大夫。夜班大夫帶著儀器過來 ,檢測了一下胎心 ,一切正常。我則感到一陣一陣的宮縮 ,感覺肚子里的孩子在用力往下頂。就在所有的慌亂之中 ,我居然有閑心來品味這種陣痛 ,覺得妙不可言。我多麼希望能夠自己生下這個孩子啊!但是絕沒有這樣的可能。產前 B超顯示 ,胎兒臍帶繞頸兩周,而且比較大 ,很有可能在 4公斤左右。加上我曾經有過剖宮產史 ,年紀也大了 ,沒有任何一位大夫會讓我試產的。夜班大夫問我要怎麼辦 ,如果選擇現在剖 ,只能讓值班的三線、四線大夫做手術 ,不可能半夜三更去叫徐蘊華教授。如果選擇等待 ,她可以給我輸液硫酸鎂 ,緩解宮縮 ,同時監測胎心。她說破水之後可以等上十幾、二十個小時再生也行。現在做手術 ,「我們三線、四線的大夫技術也很好的 ,一天都會做上三四例。 」但是我不甘心 ,我迷信徐大夫 ,我知道她是協和婦產科第一把刀。我這次是第二次剖宮、第二次縫合 ,需要高超的技術。三四線的大夫經驗再多 ,估計也很少經歷過第二次縫合。我選擇等待。夜班大夫給我掛上硫酸鎂的吊瓶。藥液一進入血管 ,我的全身就像著了火似的滾燙 ,還喘不過氣來。大夫又給我輸了氧。我一邊煎熬著 ,一邊對佟阿姨開著玩笑 :「這下子我可知道掛爐烤鴨的滋味了 ! 」就這樣 ,流淌著羊水 ,注射著硫酸鎂 ,吸著氧氣 ,忍著陣痛,監測著胎心 ,眯一小會兒覺 ,一個小時一個小時地挨著 ,終於挨到了 28號早晨。進了手術室 ,徐大夫早就在那裡等著我了。她看了我的夜班記錄 ,很焦急地念叨著 :「為什麼昨天晚上不叫我 ?昨天晚上給你做了就好了。怎麼不叫我 ? 」我知道如果我們給她打電話 ,她肯定會放棄睡眠來給我做手術。可惜的是 ,夜班大夫絕對不可能直接給徐大夫打電話 ,因為她和徐大夫之間 ,還隔著好幾層不同級別的大夫 ,她可不敢違反紀律。手術大夫到齊了 ,麻醉師卻不見了蹤影。又是分頭找又是廣播尋人 ,千呼萬喚始出來。大概那天的手術特別多 ,麻醉科人手不夠 ,匆匆忙忙給我進行了硬膜外麻醉 ,也沒等藥效起作用 ,麻醉師就去另外的手術室了。徐大夫說這個麻醉師的手快 ,別人要等 20分鐘的 ,他麻醉過的人等 10分鐘就夠了。徐大夫著急給我剖,她是怕我的羊水流光了 ,出危險。只是沒有人意識到 ,我已經經歷過了一次闌尾切除和一次剖宮產 ,我的身體對麻醉劑已經沒有其他人那樣敏銳的反應了。麻藥在我身上起作用 ,需要更長的時間。徐大夫一刀下去 ,我不禁叫了一聲「疼 !」把徐大夫她們嚇了一跳 ,說「她怎麼還疼 ?快叫麻醉師回來 !」但是手術絕對不能停下來 ,只能一邊等著麻醉師 ,一邊繼續開刀。每一刀每一剪子我都不由自主地叫一聲。麻醉師回來了 ,給我調整了一下脊椎上的注射口 ,藥量是不能再增加了。這次手術和生 Sam那次感覺不一樣。上一次覺得手術室里靜悄悄的 ,這一次卻感覺人來人往 ,好不熱鬧。有幾個人坐在一邊聊天 ,過了一會兒又來了一個人 ,大家問他 :「接孩子來了 ? 」徐大夫們一邊切著剪著 ,一邊使勁兒扒開著刀口 ,一邊議論著,「她的肌肉好緊 ,不像別人的肚皮都是松的。 」全部切開了 ,她們在我的肚子上壓了幾下 ,突然一陣輕鬆 ,只聽得大家齊聲驚嘆 :「哇呀 ,好胖的孩子 !肩好寬 !這麼胖的女寶寶 ! 」一片驚嘆聲中 ,夾伴著斷斷續續的嬰兒啼哭 ,不像 Sam剛出生那樣嗓門洪亮 ,而是很溫柔地「啊 !啊!」哭兩聲 ,停一下,過一會兒又哭兩聲。我鬆開忍痛的牙關 ,使足全身力氣蚊子般地高喊著 ,「給我看!拿給我看 !我要看 ! 」一名助產士把我的女兒舉到我眼前 :「看看吧 ,白白胖胖的女孩兒 ,就像媽媽一樣。 」他一定是搞錯了 ,我當時的確比較胖 ,但是不白。女兒被運走了 ,我留下來接受縫合。不知道為什麼這次沒有給我注射鎮定劑 ,整個縫合過程我都是清醒的 ,也覺得特別漫長特別難熬。縫合時拉扯著我的內臟 ,令我感到難受萬分。我抓著手術台兩邊忍著疼痛 ,感到汗水把身下的墊子都浸透了。終於縫完了 ,搖搖晃晃推回了病房 ,一屋子的人早就等在那裡:丈夫、 Sam、老爸、妹妹、佟阿姨 ,還有一個安安靜靜的小嬰兒。大家爭先恐後地彙報著、讚歎著 :8斤! 48公分 !你可真能生 !把女兒抱在懷裡 ,聞到她身體里散發出一種香氣。看看她的臉,長的和哥哥差不多 ,但是比哥哥秀氣。感覺好像在做夢 :我有女兒了 ?幾乎整個孕期我們都不知道胎兒的性別。我們特想要一個女兒,B超過兩次 ,都沒看出來。朋友們打量著我的肚皮 ,給了各種各樣的猜測。越到後來 ,說是男孩兒的人越多。我們本來沒有預備男孩兒的名字 ,這下不得不找出幾個後備著。 2月 18日, Sam過 3歲生日 ,幾個和我相熟的媽媽們帶著孩子來義大利農莊參加慶祝午宴 ,大家紛紛議論 ,小巫這次肯定又是男孩兒 ,瞧她的肚子多尖 !一個朋友還振振有詞地訓導我 :「別看生男生女取決於孩子爸爸 ,可孩子媽媽的肚子也起決定性作用。這就跟種地一樣 ,種子要好 ,土地也要適宜才行。女孩子多嬌嫩哪 ,就好比玫瑰花一樣。你那肚子 ,大概就是鹽鹼地 ,只適合生男孩兒 ,生不出女孩兒來 ! 」 Sam生日第二天 ,我去醫院做了最後一次 B超,終於確定胎兒性別為女。於是給大家發了一封歡天喜地、語無倫次的 Email,題目就叫做— ——天意小巫創奇蹟 ,玫瑰花開鹽鹼地。 45母乳餵養 ,原本艱難女兒 Miranda出生三周 ,我帶著她去參加當月的國際母乳會活動 ,主持人 Serena邀請前來的各位媽媽做自我介紹的同時 ,說一說自己在母乳餵養的一開始都遇到過什麼樣的困難 ,多長時間後才適應哺乳並感到舒適自如。在場的二十幾名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媽媽們紛紛訴說,在哺乳之初都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困難 ,適應過程長短不一 ,短的一個星期 ,長的居然經歷了兩個多月的 「艱苦奮鬥 」。不過大家一致同意 ,只要你有足夠的毅力 ,堅持下去 ,就沒有過不去的難關。女兒出生之前 ,有朋友對我說 :「你這是第二胎 ,有經驗了,母乳餵養一定會很順利。」我自己倒沒有這麼樂觀 ,因為我知道 ,每一個孩子都不一樣 ,孩子之間個體差異很大 ,新的孩子就意味著新的問題、新的挑戰。我會吸收餵養兒子 Sam時的經驗教訓 ,盡量不重犯上一次的錯誤 ,但這並不能保證第二個孩子的餵養過程就會一帆風順。多虧有了這樣的思想準備 , Miranda的餵養過程 ,較之 Sam的,更加充滿艱辛。給 Sam哺乳初始 ,我經歷了整整六個星期痛苦萬分的乳頭皸裂 ,事後總結經驗 ,那是由於剖腹產產後行動不便 ,餵奶姿勢不正確而引起的。生 Miranda之前 ,我就痛下決心 ,這次無論如何也要忍著傷口疼痛 ,擺正了姿勢餵奶。事情遠沒有這麼簡單。 Miranda出生後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是 :她根本不會吃奶。正如書上說的 ,有的孩子天生會吃奶、有的孩子卻不會。 Sam屬於前者 ,生下來就知道怎樣找到奶頭、找到奶頭一口叼上就像一匹小狼一樣狠狠地吸吮。 Miranda則屬於後者 ,咧著小嘴、晃著小腦袋左搖右擺就是對不準奶頭 ,即使最終叼上了,也只是輕飄飄地抿幾口 ,我自己感覺不到任何吸吮力。 Sam是不管有奶沒奶 ,都使勁兒吃 ,給我的乳房充分的刺激 ,促進乳汁分泌。 Miranda則相反 ,吃了幾下 ,沒有奶出來 ,就鬆口了 ,再給她吃 ,她就不耐煩 ,不接受乳頭 ,並且大哭。我的第一個擔心是 ,沒有足夠的刺激 ,怎麼能夠下奶 ?當時十分後悔沒有帶吸奶器到醫院來。幸運的是 ,這一次雖然也是約定日期剖腹產 ,我卻在半夜先破了水 ,加上這是第二胎 ,我的身體已經準備好迎接新生兒 ,因此產後不到 30個小時 ,我的奶就下來了。奶下來了 ,新的問題也接踵而來 : Miranda吸吮無力。我的乳房漲的像兩塊硬邦邦的石頭 ,她也努力地吃啊吃 ,可是吃上半個小時 ,也不見乳房消軟 ,儲存在乳房裡的奶連 1 /10都沒吃進去,更不用提吃空一邊、吸出後奶了。此時我又開始擔心 ,總是這樣漲奶 ,總是這樣吃不進去 ,她的營養不夠 ,我的乳汁分泌量也會下降。在她不吃奶的空隙 ,我試著把奶擠出來一些 ,為緩解乳房的腫脹 ,也為保持乳汁的分泌。產後初始的奶 ,像橙汁一樣呈金黃色 ,我一邊擠一邊念叨 ,「寶貝兒啊 ,這就是黃金啊 !這是比金子還貴重的初乳啊 ,你怎麼不吃啊 ! 」為了保證哺乳姿勢的正確 ,我沒有像上一次那樣躺著餵奶 ,而是忍著傷口的劇痛掙紮下床來坐著喂。即使如此 ,我的乳頭還是很快又皸裂了。於是我更加註意擺正自己的姿勢、注意糾正 Miranda的銜乳方式 ,做到她的臉完全對準乳頭、身體完全側過來,做到她的嘴含住大部分的乳暈、下頦緊貼著乳房、下方的乳暈含的比上方多 (因為乳汁是依靠嬰兒下頦擠壓乳暈而泌出的),下嘴唇完全翻過來貼在下頦。要做到這一切 ,其實十分困難,因為 Miranda總是左右搖擺腦袋 ,根本無視正前方的乳頭 ,而且她永遠不張大嘴 ,只是咧開一條小縫 ,無論我怎樣撥弄她的下巴頦 ,也無法讓她的嘴張大到足夠含住大部分乳暈。女兒出生不到 48個小時 ,就問題堆積如山 ,每一次的哺喂都是一番痛苦的掙扎 :先是忍著疼 ,一點兒一點兒慢慢蹭下床 ,坐在椅子上 ,背後墊好枕頭 ,讓自己的上身處於直立狀態 ;而後懷裡墊一隻枕頭 ,以免孩子的重量直接壓迫傷口。這些準備工作就緒 ,才能從佟阿姨手裡接過孩子。此時開始了更艱苦的掙扎 :一隻手托著孩子的頭 ,努力讓她對準自己的乳頭 ,另外一隻手擺成蘭花指 ( dancer..拇指和中指將乳房擠壓成扁s hand position) ,狀,以縮小需要叼含的體積 ,食指則去撥弄孩子的下巴頦 ,以期她能夠張大嘴。 Miranda卻不能夠很好地配合 ,她的頭總是左右搖擺 ,同時小手總是跟著塞進嘴裡 ,她的手指頭經常刮到我的乳頭,便是一陣鑽心的疼。此時我恨不能自己再多長出兩隻手來 ,好握住她的手不給我搗亂。往往我要等到她不耐煩了 ,急的張開嘴大哭 ,才能夠將她的頭扣到我的乳房上 ,將乳頭送進她的嘴裡。一旦她合上嘴 ,咬住皸裂的乳頭 ,我就會低聲喊一句「疼死我了 !」每一次讓她吃上奶 ,我們娘倆都要奮戰十多分鐘 ,每一次 ,我都大汗淋漓 ,精疲力竭。與此同時 ,女兒的體重急劇下降 ,到了第五天 ,她已經從出生的 4 000克,降到 3 600克,整整下降了 10% ,基本上是新生兒所允許下降的最低點。護士們說 ,要是再繼續下降 ,體重紀錄表上就沒有地方畫了。我所能做的 ,就是強忍著疼痛與疲憊 ,堅持讓孩子多吃奶。那幾天夜裡 ,孩子沒有睡 ,一直在鬧著吃奶 ,我也沒有睡 ,一直在餵奶 ,到最後 ,我簡直是癱在床上 ,爬都爬不起來了。這樣的艱辛 ,得到奇蹟般的回報 ,第六天早晨 ,情況開始好轉 ,女兒一夜之間增長了 100克體重。到了第七天出院時 ,她的體重已經達到 3 800克,看來是會繼續回升了。回到家的第一件事 ,就是翻出厚厚的國際母乳會《母乳餵養答案手冊》 ,查詢這次母乳餵養的問題。我心中一直感到蹊蹺的是 ,我的哺乳姿勢絕對正確 ,為什麼還會導致如此嚴重的乳頭皸裂 ?書里羅列了乳頭皸裂的不同部位 ,需要我們找到適合自己的那一種。我的屬於乳頭頂端皸裂 ,可以看到一條橫向的裂口。導致這種皸裂的原因 ,不是哺乳姿勢不正確 ,而是嬰兒沒有正確地運用自己的舌頭— ——她沒有做到把舌頭伸到乳暈與下牙床之間,而是停留在口腔內部 ,不斷地摩擦乳頭 ,導致皸裂。嬰兒不能夠正確運用舌頭的原因也有幾種可能 ,最常見的是舌頭或者舌系帶過短。我仔細觀察了 Miranda的舌頭 ,發現它的確總是在口腔內部向上捲曲 ,很少平放下來。我懷疑她是遺傳了我的舌系帶過短 ,但是有時候她的舌頭又能夠延伸到下唇外。另外一個可能就是嬰兒在子宮內曾經吸吮自己的手指 ,這一點倒是確切的 ,有一次 B超就看見 Miranda在吃手指頭。由於舌頭的位置不正確 ,嬰兒也不能夠保持有效吸吮 ,吸吮力經常斷開 ,吃奶時總是發出「咂 !咂!」的聲音。 Miranda吃奶的聲音就很響亮 ,我也能夠感覺到她的吸吮力有節奏地斷開。家裡的阿姨說 ,「你聽這孩子吃奶多香 !」我卻發愁地告訴她 ,這種聲音不是什麼好消息。無論什麼原因導致 Miranda不能夠正確運用自己的舌頭 ,我的首要任務就是採取措施糾正她。按照書上的指導 ,我在每次哺乳之間給女兒進行「壓舌練習」 ( push the tongue down and out) :將洗乾淨的手指伸進孩子的口腔 ,指甲朝下 ,讓孩子吸吮 30秒,而後慢慢地將手指翻過來、指肚朝下向下壓孩子的舌頭 ,同時慢慢地抽出手指。練習過程中我明顯地感到 Miranda的舌頭在吸吮時很少延伸到下牙床外。這樣的練習幾乎是立竿見影 ,如果馬上餵奶 ,孩子的舌頭就會平鋪並且外伸。隨著孩子慢慢地長大 ,吃奶有了經驗 ,效率也大大提高。她的舌頭位置問題一直沒有徹底解決 ,所幸這並沒有過多影響她對乳汁的吸收。按照書上說的 ,像 Miranda這樣的孩子 ,體重增長會很緩慢甚至下降 ,但是我的女兒倒像氣兒吹的似地茁壯成長。她出生時的身高是 48公分 ,按照體重比例算是矮個子 ,月子里簡直是直線上升 ,到了滿月 ,她已經躥到了 57公分、 5.5公斤。我的乳汁功不可沒 ,當初一切的煎熬 ,都是值得的 !這次的經歷使我更加理解前來找我諮詢母乳餵養的媽媽們 ,她們中間有許多人體驗著比我艱苦數倍的困難。如果 Miranda是我的第一個孩子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足夠的信心和毅力堅持下來。佟阿姨曾經問過我 ,為什麼不放棄 ,給孩子餵奶粉 ,除了眾所周知顯而易見的原因外 ,其實 Miranda的特殊情況 ,讓她吃奶粉會更加困難 ,因為她的舌頭會堵住奶嘴的出口 ,無法進行有效吸吮。奶嘴只有一個出口 ,乳頭的溢奶口卻有十幾個 ,母乳餵養是惟一的選擇。現在餵奶 ,早已沒有當初那樣的困難 ,我的乳頭也癒合了。我仍然需要協助女兒張嘴銜乳 ,她吃奶也還是「滋咂」有聲 ,但是曲折的道路已經走到盡頭 ,光明的前程已經來到。胖嘟嘟的女兒經常含著奶頭睜著美麗清澈的藍眼睛溫柔地望著我 ,好像在說「媽媽的奶好香好甜 !」哥哥 Sam吃母乳一直到兩歲三個月 ,妹妹 Miranda肯定也會吃到兩歲多。一想到還有兩年這樣溫馨的哺乳時光 ,我的心中就充滿了甜蜜。附錄46早產兒更需要母乳提起早產兒 ,人們不禁聯想到隔離室保溫箱里那些弱不禁風艱難掙扎著的小生命。既然媽媽不能夠接觸孩子 ,自然也談不上母乳餵養。有些孩子需要在暖箱里住一個月左右才能出院回家 ,屆時醫院已經給孩子喂上了奶瓶 ,再給奶頭談何容易 ,更何況母親的奶也因為缺乏吸吮和刺激逐漸「憋回去」了 ,母乳餵養尚未展開既已夭折。其實事情遠遠沒有這樣悲觀。很多早產兒出生體重比較接近足月兒 ,而且生下來就能夠哺乳。即使那些需要在暖箱里成長一個階段的小小早產兒 ,依然可以做到母乳餵養 :只要你了解母乳餵養對早產兒的巨大優勢 ,並且持之以恆在家裡把奶擠出儲存起來以備後用 ,保持母乳的分泌量。如果條件允許 ,你甚至可以把擠出來的奶送到醫院 ,通過其他方式餵給寶寶 ,遠遠強於給寶寶餵奶粉。超級母乳早產兒更加需要母乳。早產兒為了「追趕」生長速度 ,需要更多的蛋白質和熱量 ,而早產兒的母親身體會迎合這個需要製造出高熱量高蛋白的母乳。早產兒的母親分泌出來的母乳 ,還含有高於足月兒母親分泌的母乳所含的抗體以及其他養分.. ,這種差別甚至一直延伸到寶寶出生後.. 6個月。這充分證明了人類母乳為了保證下一代的健康成長.. ,是會根據這種成長的特殊要求而調整改變的.. ,換句話說.. ,早產兒的母乳是.. 「超級奶」.. ( super milk) !這種超級母乳中所含有的更加豐富的抗體和養分.. ,會保護寶寶免於受到早產兒更加容易患上的諸多感染。母乳更加容易消化,不會像奶粉那樣給寶寶本來就脆弱的腸胃帶來額外的負擔。寶寶對於母乳中的脂肪和蛋白質的利用率.. ,遠遠高於奶粉。母乳還會促進早產兒大腦的發育.. ,一項著名的研究發現.. ,母乳餵養的早產兒比奶粉餵養的早產兒在.. 7歲半~8歲之間.. ,平均智商高出十多個百分點。傳統做法是等到早產兒能夠吃奶粉後再進行母乳餵養.. ,但是新的研究表明.. ,對於早產兒來說.. ,吃母乳比吃奶粉省力,母乳餵養的早產兒比奶粉餵養的早產兒成長得更好、呼吸暫停.. (窒息.. )的現象明顯下降。早產兒母親所分泌的母乳.. ,不僅僅在成分上更加超級.. ,甚至在分泌的手段上也遠遠超出奶粉。當你給早產的寶寶喂母乳時.. ,你在給他提供使他受益終生的餵養。無論多麼先進的技術都無法完全複製母乳.. ,母乳是最最完美的嬰兒食品。擠奶一些提前兩個月出生的早產兒可能會在母乳之外需要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 ,這並不意味著你的母乳有什麼不足.. ,只是這麼小的早產兒也許需要某些額外的養分來保證正常的發育。如果寶寶不能夠馬上直接哺乳.. ,你需要立刻開始擠奶.. ,並且把擠出來的奶冷凍起來.. ,等到寶寶回家後餵給他。初乳中的抗體對於寶寶的免疫力來說至關重要.. ,最好能夠儲存起來留給寶寶。你可能需要練習一段時間才能夠做到熟練自如地擠奶。心裡想著你的寶寶 ,看著他的照片 ,多和醫院聯絡獲取他的信息 ,都可以幫助你分泌更多的母乳。如果分泌量有所下降也不要悲觀 ,你的身體對於吸奶器的反應遠遠不如對寶寶吸吮的反應來的熱烈。一旦寶寶開始直接吸吮 ,乳汁分泌量就會迅速提高。在一開始 ,你需要每天至少擠 5次一共 100分鐘。如果條件允許 ,擠出來的奶在 5天~8天之內可以餵給寶寶 ,冰箱冷藏就行了。如果不能夠這麼快地餵給寶寶 ,則需要冷凍。不要給母乳高溫加熱 ,這樣會破壞奶中的養分。第一次哺乳根據月份大小和體重的不同 ,早產兒能夠直接哺乳的時間從出生後幾天到幾星期不等。有些醫生建議在直接哺乳之前 ,給寶寶使用吸管或者小杯哺喂 ,以免產生 「乳頭錯覺」。一旦寶寶能夠直接吸吮乳頭 ,就不要使用任何其他替代物。早產兒第一次吃上母乳 ,是對母親的耐心和毅力的一場考驗。坐舒服了 ,給你自己和寶寶墊上足夠的枕頭 ,做好思想準備— ——這不是件容易的任務。記住 ,寶寶很弱小 ,很容易疲勞 ,他需要額外的抱和哄 ,需要很多很多的耐心。他也許一開始只能夠一次吸吮幾秒鐘 ,他甚至可能對母乳根本不感興趣 ,並且因為習慣了另外的哺喂方式 ,他可能感到不解和不安。你需要鎮靜、輕柔、耐心地對待他 ,仔細觀察他。有的寶寶可以馬上叼住奶頭吸吮 ,有些寶寶則舔一舔奶頭、輕輕吸兩口就鬆開。一開始的哺乳對於你們母子二人來說都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無論早產兒還是足月兒 ,最初的哺乳都不一定一帆風順 ,擁抱和親熱的成分多於實際的哺喂 ,這種親密的接觸令你們獲益匪淺。傳統的哺乳姿勢也許不適合特別小的寶寶 ,你需要用胳膊托住他的全身 ,用手掌支撐他的頭顱 (你的臂膀、腰背需要許多柔軟舒適的枕頭或者墊子 ),用另外一隻手托住乳房 ,輕輕地送給寶寶。如果他這次沒有吃上 ,下次也許就進步一些。如果他表現累了 ,就歇一會兒 ,好好地摟住他。袋鼠養育法Kangaroo care是西方醫學界最近幾年推薦的一種輔助早產兒成長的手法 ,就是像袋鼠媽媽把小袋鼠放在胸前的養育袋那樣 ,人類媽媽也把早產兒緊緊地貼在自己身上 ,肌膚相親 ( skin to skin) ,外邊裹上抱帶 ( baby sling)或者被子。媽媽的體溫和溫暖的衣物讓寶寶保暖 ,防止早產兒容易出現的身體熱量流失。和媽媽乳房的近距離接觸刺激寶寶頻繁哺乳 ,滿足他小小的胃的高頻率需求。媽媽和寶寶一起睡覺 ,肌膚的接觸刺激寶寶大腦中生長素的分泌。只要有機會就抱著寶寶走一走,走路的節奏、母親的心跳和呼吸 ,都有助於寶寶有節律地呼吸。使用袋鼠養育法的早產兒較少哭泣 ,因為哭泣浪費氧氣和能量,哭的少的寶寶長得快。和孩子大量的親密接觸也能夠增強母親的自信心 ,提高乳汁分泌量 ,母子雙方獲益無窮。47寶寶別咬 ,媽媽疼相信不少把孩子母乳餵養到 5個月以上的媽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你懷抱著吃奶的寶寶 ,很舒適地享受著餵奶的愉悅 ,內心一片安詳。突然間 ,乳頭上一陣鑽心的疼痛襲來 ,你幾乎失去控制地慘叫一聲 ,低下頭看看 ,原來是小傢伙剛剛咬了你一口。這時,如果小人兒沒有被你的慘叫聲嚇呆或者嚇哭 ,就是被這樣的反響逗樂了 ,正看著你壞笑著呢 !如果是後一種情況 ,估計你會一股怒氣衝上心頭 ,第一個本能的反應就是拔出乳頭 ,狠狠地批評小傢伙一通。其實即便寶寶被你的慘叫聲嚇哭了 ,你可能也挺生氣 :明明是你咬了我、我疼,你哭什麼勁哪 ?媽媽們的這種強烈反應可以理解 ,也值得同情 ,但是它帶來的後果卻往往事與願違— ——首先它不能夠有效地防止寶寶再次襲擊 ,很多寶寶對於媽媽的過激反應感到好玩兒 ,以為這是一場遊戲 ,從此更加喜歡刺激這樣的反應。而乳頭本是十分嬌嫩的器官 ,咬上幾次就會受傷 ,給餵奶帶來更大的痛苦 ,甚至有些媽媽因此放棄哺乳。其次 ,也是更加難以調理的後果 ,就是寶寶被媽媽的強烈反應嚇壞了 ,或者由於不理解媽媽的痛苦、不明白為什麼媽媽對自己這麼凶 ,反而生了媽媽的氣 ,從此以後的幾天之內拒絕吃奶 ,母乳餵養的術語稱其為「罷奶」 ( nursing strike)。了解寶寶為什麼咬奶頭能夠讓媽媽們更好地掌握如何防止被咬。一般來說無非以下幾種情況 :最常見的情況 ,就是寶寶在長牙 ,牙床又癢又疼 ,十分不舒服,恨不能見什麼咬什麼 ;柔軟的乳頭 ,恰好做了唾手可得的牙膠。比較少見的情況是 ,如果寶寶的銜乳姿勢不正確 ,寶寶覺得自己沒有被抱穩當 ,快要掉下去了 ,也會本能地咬住乳頭防止自己摔下去。十分罕見的情況 ,是那些天生有神經性缺陷的寶寶 ,無論什麼東西碰到自己的嘴 ,都會本能地 「咬緊牙關」 ;這樣的寶寶 ,從一出生就開始咬奶頭 ,而不是等到 5個月以後長牙期間才咬。媽媽們要記住這樣一個重要的事實 :一個奶吃得正香的孩子是不會咬奶頭的。咬的時候 ,寶寶已經結束了吃奶。因此那些挨過咬的媽媽在餵奶過程中要注意觀察 ,看到寶寶已經吃夠了奶 ,吞咽動作減緩 ,開始娛樂性吸吮時 ,就可以試著將乳頭拔出來 ,防止寶寶咬。有些時候 ,寶寶用咬奶頭來告訴媽媽 :我吃飽了。另外兩種方法也比較有效 :感覺到被咬 ,平靜地將手指頭插進乳頭和寶寶的牙床之間 ,撤掉乳頭 ,並且堅定地對寶寶說 :「不可以咬媽媽。 」被咬時 ,將寶寶的頭輕輕地扣向你的乳房 ,堵住他的鼻子。寶寶會本能地鬆開嘴 ,因為他突然發現自己不能夠一邊咬人一邊呼吸。如此幾次之後 ,寶寶會明白 ,咬媽媽會導致自己不舒服 ,他就會自動停止咬了。媽媽同時要注意觀察 ,到底寶寶因為什麼咬乳頭。如果是長牙,就準備一些牙膠或磨牙玩具放在冰箱里 ,或者冰凍一隻香蕉,平時多給寶寶咬這些不會感到痛苦的物品 ,甚至在餵奶之前先讓寶寶把這些東西咬個夠。挨了咬、停止餵奶 ,也應該及時地讓寶寶咬這些磨牙的東西 ,緩解寶寶牙床的不舒服 ,同時也是告訴寶寶 :不可以咬媽媽 ,但是可以咬東西。無論是用哪種方法終止寶寶的咬 ,都最好語氣和緩地告訴寶寶:「別咬媽媽 ,媽媽疼。 」對於那些生來就咬奶頭的寶寶 ,如果只是屬於肌肉張力亢進,建議媽媽在餵奶前先給寶寶洗一個溫水澡或者輕輕地按摩寶寶的四肢 ,用冷熱水交替擦寶寶的臉。並且嚴格控制寶寶銜乳姿勢,用手指頭堅定地按下寶寶的下唇或者下巴 ,阻止寶寶咬牙 ;餵奶過程中始終把手按在寶寶的下巴上 ,也會讓寶寶吃奶吃得更舒服。如果咬牙情況持續 6周~8周以上 ,應該立刻帶寶寶去醫院檢查 ,看看是否有神經性的天生缺陷。48寶寶為什麼罷奶你可否聽說過「罷奶」 ( nursing strike)這個詞 ?就是說 ,有些時候 ,小寶寶— ——尤其一歲以下的嬰兒 ,在沒有任何明顯理由的情況下突然拒絕吃母奶 ,把媽媽弄得莫名其妙。這就叫做 「罷奶」。這是小寶寶在用他自己獨特的手段來告訴媽媽 :有什麼事情出差錯了 !罷奶期通常延續 2天~4天,需要媽媽的特殊智慧來分析出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如何分辨孩子是「罷奶」還是準備好了自我斷奶 ?一般來說,真正準備好自我斷奶的孩子都在一歲幾個月以上、已經吃很多固體食物並且用杯子直接喝水 ,而且一次只對一天中的某一次餵奶失去興趣 ,需要幾個星期或者幾個月時間才完全斷掉母乳。「罷奶」的孩子則往往輔食或者水的進食並不多 ,他頭一天吃奶還很正常 ,第二天突然完全拒絕哺乳 ,並且明顯表露出煩躁的情緒。他需要媽媽找到問題的根源並幫助他解決。媽媽們可以考慮以下幾種可能性 :寶寶是否在長牙 ?寶寶是否感冒了 ?嗓子疼或者鼻子堵都會讓他在吃奶的時候不舒服。寶寶是否耳朵疼 ?吃奶的時候更加疼。你自己是否對什麼事情感到焦慮或者難過 ?寶寶對媽媽的情緒很敏感的。吃奶的時候是否外界干擾過多 ?你是否沒有讓寶寶對吃奶時間做主 ,而是自我主張規定寶寶應該什麼時候吃奶、什麼時候停 ?寶寶是否過多依賴安撫奶嘴或者自己的手指頭、吸吮他物時間過長 ?你最近的哺乳方式是否有所變化 ,給寶寶造成混淆 ?寶寶是否奶瓶吃多了 ?寶寶是否和保姆在一起的時間過長 ,和媽媽在一起的時間不夠 ?你是否多次在寶寶哭著要吃奶的時候拒絕哺乳 ?你是否已經重返職場 ?或者擔心自己回到工作崗位後的事情 ?有時候寶寶在吃奶時咬了媽媽的奶頭 ,媽媽疼得叫喚 ,寶寶被媽媽強烈的反應嚇著了 ,就不再吃奶 ,以免再次受到驚嚇。也有一些意外事故會導致寶寶暫時無法吃奶 ,比如跌破了嘴唇或者傷著了舌頭 ,有時這些傷痛不一定馬上能夠看出來。另外一個引起「罷奶」以至於突然斷奶的常見原因是節假日或者其他繁忙的日子 ,比如搬家等等。當生活中有許多需要媽媽的時間和精力的事情時 ,媽媽會很容易推遲與寶寶安靜相處的機會。在烹調、待客、購物的熱鬧之中 ,哺乳的親密被暫時甚至永久性地丟失掉了。寶寶被輔食或者奶瓶暫且敷衍著 ,耐心的寶寶就那麼等著等著 ,直到突然間 ,寶寶再也不吃奶了。即使不能夠馬上識別出寶寶為什麼拒絕吃奶 ,媽媽仍需要儘快地幫助寶寶回到乳頭上來。可以試著在寶寶昏昏欲睡或者睡著了的時候餵奶 ,許多醒著不吃奶的寶寶在困了或者睡眠中不會拒絕母乳。有些孩子不喜歡媽媽坐著餵奶 ,而是喜歡媽媽抱著自己走來走去。無論是怎樣的情況 ,媽媽都應該騰出幾天的時間把全部精力放在寶寶身上。多抱一抱 ,多愛撫寶寶 ,多與寶寶有直接的肌膚接觸 ,都會有濟於事。讓寶寶遠離家庭的嘈雜 ,單獨安安靜靜地和媽媽相處一段時間 ,也有助於鼓勵寶寶回到媽媽奶頭上來。當寶寶拒絕哺乳時 ,不要強迫他吃奶 ,讓寶寶在你的懷抱里入睡。記住 ,哺乳不僅僅意味著「餵食」 ,更意味著 「安撫」。有時寶寶需要被寵愛幾天後才能夠返回以前的哺乳日程上來。在「罷奶」期間 ,媽媽需要定時頻繁擠奶以保證母乳分泌量不下降。同時也需要家裡人的理解和支持 ,需要媽媽的耐心和毅力 ,堅持幾天 ,把寶寶重新贏回到自己的奶頭上。一位媽媽這樣說 :「尤其要警惕節假日斷奶徵候。在星轉月移的人生中 ,這些歡慶的日子會周而復始 ,但是對於寶寶來說 ,吃奶的季節在他的一生中只有一次。 」 49國際母乳會小冊子之一如何促進乳汁分泌乳汁分泌過程許多新媽媽的困惑是,她們將來怎麼會知道寶寶是否得到足夠的奶水,或者自己可能不會有足夠的乳汁來喂小孩。讓我們先了解母奶產生的過程吧:乳汁的多少由嬰兒吸吮的情形而決定。當孩子吸吮你的乳頭時,他的吸吮刺激你體內的兩種荷爾蒙————泌乳激素及催產素———由腦下垂體分泌。嬰兒吸吮越多,荷爾蒙、蛋白質分泌的越多。如果寶寶需要吃的奶超過你現有的產量,那麼他會吃的更加頻繁,努力的吸吮則產生更多的乳汁。催產素在乳房內引起收縮,擠出乳汁供給嬰兒,這稱做「噴乳」反應,這也是媽媽們為什麼在剛開始餵奶時乳房內會有一種麻麻酥酥的感覺。母乳製造是一個最好的供需原理。在剛開始時,你的身體不知道寶寶需要多少乳汁。在哺乳一段時間以後,你的身體便可以做適當的調整來配合寶寶所需。寶寶獲得足夠的奶水了嗎 ?從以下幾點可以肯定你的寶寶獲得了足夠的奶水 :每天換 6次~8次很濕的尿片、排大便約 2次~5次。稍大時 (6周~8周以後 )排大便次數會漸減 ,可能一天一次或三四天才一次 ,仍可從濕尿片來觀察他是否得到足夠的奶水。他的體重平均每星期增加 125克~225克或一個月至少增加 500克。雖然每星期增加 125克~225克是平常嬰兒的一個通常平均值 ,不同的嬰兒增長速度不同。另外 ,有的星期增長比其他星期多一些或者少一些 ,都是正常的。孩子第一次檢查身體時切記 ,大部分的嬰兒在剛出生後幾天內體重都會減輕。而體重增加的計算應由嬰兒體重的最低點算起而不是出生體重 ,有些嬰兒需要兩三個星期才恢復到出生體重。他需要時常餵奶— ——每兩三個小時喂一次或者 24小時內須喂 8次~12次。這是平均情況 ,但有些嬰兒吃的次數多 ,有些少。只要體重增加情況沒有異常 ,吃的次數少不見得是問題。他看上去挺健康— ——他膚色健康、皮膚緊繃 ,他長胖了、長高了 ,機警有活力 ,肌肉有彈性。錯誤的警訊有些媽媽誤以為她們沒有足夠的奶水 ,而事實上她們奶水的供應是正常的。由於不了解母乳餵養嬰兒的一些正常差異 ,她們有時會為其他原因引起的癥狀擔憂。如果孩子體重增加正常 ,弄 髒了足夠的尿片 ,那就沒什麼可擔憂的 ,即便寶寶可能有如下的情形 :需要時常餵奶許多嬰兒需要頻繁吸吮或經常與媽媽在一起。記住 ,頻繁的吸吮確保嬰兒得到足夠的奶水 ,而不是表明缺乏奶水。寶寶剛餵過沒多久好像又餓了母乳較奶粉易於消化 ,也不像奶粉給嬰兒未成熟的胃腸增加負荷 ,所以吃母乳的嬰兒需要更頻繁的餵奶。寶寶的吃奶習慣、體重增長及睡眠方式與其他嬰兒不同每一個嬰兒都是獨立的個體 ,正常範圍內有著廣泛的差異。突然增加餵奶頻率 ,延長哺乳時間剛出生時愛睡覺的孩子往往突然「醒過來」 ,比原來更加頻繁地哺乳。嬰兒還會經歷「猛長」期 (通常在兩個星期、六個星期、三個月大時 ),需要更加頻繁餵奶 ,刺激母親產生更多的奶水來配合他們成長的需要。突然縮短吃奶的時間 ,也許每邊乳房只吃 5分鐘~10分鐘這時他吃奶有經驗了 ,能快速地將乳汁吸出來。嬰兒表現煩躁很多嬰兒每天都有煩躁的時候 ,又往往發生在同一時間。有些嬰兒大部分時間都很煩躁。煩躁的起因不一定是飢餓 ,但往往弄不清楚緣由。如果餵奶不管用 ,試試用薄毯子緊緊裹住寶寶 ,或者換個位置、走走路、搖搖他。記住 ,無論寶寶煩躁的原因是什麼 ,大多數情況下他就是需要你抱抱他。你只有一點點或者完全沒有漏奶漏奶和你乳汁分泌的多少並沒有關係。你會發現 ,當你的乳汁分泌根據寶寶的需要變得規則起來之後 ,兩次餵奶之間的漏奶就不再是個問題了。你的乳房好像突然變軟了。你的乳汁分泌根據寶寶的需要進行調整後 ,你就慢慢地不再脹奶了。你不再覺得乳房有下奶或者噴奶的感覺 ,或者不再像以前那 樣感覺強烈。隨著時間的推移 ,這種情況就會發生。有些媽媽們根本沒有下奶的感覺 ,但觀察嬰兒的吸吮及吞咽情況 ,她們能確認有奶出來。如果擔憂確有其事如果你的奶水不能滿足寶寶的需要 ,那就應該找到是什麼在干擾乳汁的分泌。下列幾個因素會引起乳汁供應減少 :添加物。僅僅偶爾用奶瓶喂寶寶奶粉、果汁或者水都會干擾母乳的產生。添加物填飽了寶寶的肚子 ,讓她隔更長的時間再吃奶,減少了她吸吮母乳的次數。一天之內寶寶接受的添加物越多,第二天母親身體生產的乳汁便越少。添加物使母親分泌的乳汁減少而不是增多了。嬰兒哺乳姿勢不當。寶寶應該側過身子 ,把整個身體面向你的身體。她不應該轉過頭來夠你的乳房。為了保證有效吸吮 ,寶寶的嘴一定要張大 ,母親才可以將她扣到乳房上 ,這樣她閉嘴時就能含住大部分的乳暈。乳頭混淆。由於奶嘴需要不同的吸吮方式 ,寶寶可能會發生混淆。如果寶寶不能有效地吸奶 ,她就無法刺激你的乳房產生足夠的奶水。安撫奶嘴有些嬰兒用安撫奶嘴滿足他吸吮的需求 ,這樣一來會十分顯著地減少他們吸吮母乳的時間 ,從而干擾母乳的供需關係。用「護乳頭罩」。隔著一層「護乳頭罩」 ,嬰兒的吸吮不能順利地傳達到母親的腦下垂體。乳汁的泌出和下奶變得緩慢 ,直接影響到每次餵奶嬰兒所得到的乳汁量。使用護乳頭罩幾天 ,母乳產量便會減少。按時餵奶。按照鐘點制定的時間段延遲寶寶的哺乳 ,會干擾乳汁生產的供需系統。根據寶寶的指令來哺乳 ,通常確保乳汁供應充足。安靜、愛睡的嬰兒。有些嬰兒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睡覺 ,吃奶次數很少 ,時間也很短。如果她的體重沒有增加 ,尿片也髒得不夠多 ,那你就需要有規律地叫醒她、以柔和的動作刺激她 ,鼓勵她白天至少每 2小時吃一次奶。你也需要替她決定多長時間吃一次,直到她學會怎樣做才能吃夠奶。加長餵奶的時間。長時間餵奶 ( 20分鐘~45分鐘 )有助於確保乳汁供應充足 ,確保寶寶能吃到足夠的高熱量的「後奶」。縮短餵奶時間 ,會在寶寶正需要增加供應時減少乳汁分泌量。一次只喂一邊。當乳汁供應穩定後 ,有些媽媽喜歡每次只喂一邊。如果要增加乳汁分泌量 ,應該兩邊都喂。每次只喂一邊 ,孩子吃的量少 ,每隻乳房受到的吸吮刺激也相應減少。照顧好媽媽疲勞和緊張會影響下奶的過程和奶水的供應。時時騰出一點時間來放鬆— ——尤其是在靜下來要餵奶時。煙抽得凶的媽媽戒煙後會發現寶寶的體重有所增加。吃避孕藥會減少母乳的分泌 ,也影響母乳的營養品質。國際母乳會的醫學顧問及許多專家都認為 ,哺乳的媽媽不應吃避孕藥。含有荷爾蒙的宮內避孕環也有類似的作用。大部分的葯對於喂母乳的媽媽是安全的 ,但有些葯會影響母乳的分泌以及嬰兒的健康。醫師開藥單時 ,請記住提醒他 ,你是個正在餵奶的媽媽。有時候媽媽的健康出現問題時 ,會影響母乳的分泌及嬰兒的體重。如果你有健康方面的問題或是正在服用藥物 ,問問醫生它對哺乳是否有影響。由於你需要更多的液體來製造乳汁 ,哺乳增加你對液體的需求。每天應該喝 6到 8大杯液體 ,讓自然的乾渴來指導你的進量。假如你的尿量少且顏色深黃 ,表明你沒攝取足夠的水分。喝什麼樣的飲料也很重要 ,最好是開水和不加糖的果汁。營養不良會導致緊張、疲勞 ,也讓你的健康受損 ,並導致乳汁供應不足。應該建立或重新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許多媽媽每天吃六小餐來代替三大餐。你需要攝取良好的營養、少量多餐。吃新鮮的水果、沙拉、蔬菜、肉、乳酪、堅果和魚。避免吃質量差的食物。解決問題如果發現自己由於上述的某些原因導致乳汁分泌減少 ,這裡有幾個很好的方法可以增進你的奶水供應 :尋求幫助。如果你擔心奶水的供應 ,和母乳會的諮詢員聯絡會有幫助。她可以針對你的個別情況提供更多的建議。如果你的寶寶長得並不好 ,或體重減輕 ,你要和孩子的醫生保持密切的聯繫。無論如何 ,改善哺乳的技巧就能很快解決問題。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 ,體重減輕可能是有嚴重的健康問題。頻繁哺乳。讓寶寶想吃多久就吃多久。試著抽出 24小時~ 48小時 (甚至更長 ,如果你的分泌量非常少 )的時間 ,什麼事也不要做 ,專心地餵奶和休息。一個嗜睡的嬰兒需要常常被叫醒,鼓勵她吃奶。每次餵奶時 ,兩邊都喂。這樣可確保寶寶獲得充足的母乳 ,同時充分刺激兩側母乳的分泌。確定寶寶抱在正確的位置上。為使嬰兒有正確的吸吮 ,用一隻手托住乳房 ,大拇指在上方、其餘四指在下方 ,手指頭在乳暈外邊。用乳頭去觸碰嬰兒的嘴唇 ,等她的嘴張得夠大時 ,把乳頭放進嘴的正中、舌頭之上 ,而後很快地把她抱近你。她的嘴唇應該超過乳頭靠著乳暈外圍。寶寶正確吸吮時 ,你不應感到任何的疼痛。換邊喂。每次餵奶換邊約 2次~3次可以保持寶寶對吃奶的興趣 ,並確保她得到最充足的母乳。觀察寶寶的吸吮和吞咽 ,當吸吮緩慢下來、吞咽不夠頻繁時 ,馬上換到另外一邊。有些嬰兒在一邊吃十分鐘後換 ,有些每側僅吃 2分鐘~3分鐘就要換。確認每次餵奶都兩邊替換至少兩次。寶寶所有的吸吮都在你的乳房上。不要讓他吸奶瓶、安撫奶嘴以免混淆。吸吮奶嘴需要和吸吮乳頭不一樣的技巧。假如你需要暫時給他補充一些其他食物 ,用湯匙或者哺乳輔助器來喂。當你努力提高乳汁分泌量時 ,安撫奶嘴會減少你所需要的額外吸吮。只喂寶寶母乳。避免所有的輔食、水和果汁。如果寶寶一直混合餵養 ,先不要立刻停止奶粉。隨著乳汁分泌量的增加逐漸減少奶粉量 ,注意觀察寶寶弄髒的尿片來確認他是否吃到了足夠的奶。多喝液體、均衡飲食營養。儘可能吃各種營養不同的天然食物。每次餵奶時 ,喝一杯水或果汁。充分的休息與放鬆。當你放鬆、休息充足時 ,乳汁分泌量會很快增多。安排幾天什麼都不做。推託所有不必要的任務。儘可能與寶寶一起睡午覺。洗個熱水澡、聽聽輕鬆的音樂、做做鍛煉,或者其他有益於你的事。試著每天撥出一點時間嬌縱自己。國際母乳會對母乳餵養母親的態度 :我們堅信母乳是嬰兒最 佳的食品 ,像世界衛生組織以及美國衛生部一樣 ,我們鼓勵母親們母乳餵養孩子到 2歲。如果因為種種原因不能堅持到 2歲,喂到 1歲也很好。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 ,喂幾個月也是很好的努力。如果連幾個月都做不到 ,那麼哪怕只餵過幾天 ,孩子吃到了最珍貴的初乳 ,也比一口都沒吃 ,要強得多。國際母乳會是一個非營利的義工團體 ,在全世界超過 60個國家有此組織 ,是世界最大的母乳資訊中心。我們提供最新最正確的哺乳資訊給需要親自哺乳的媽媽以及支持哺喂母乳的相關人士。請您和國際母乳會一起珍惜親子關係 ,回歸自然哺育。50國際母乳會小冊子之二給職業婦女喂母乳的實際建議如果你計划上班後繼續哺乳 ,那你就得知道如何擠出母乳。每天擠出的奶可當做第二天上班時寶寶的口糧。擠出母乳可以保持乳汁分泌 ,並避免脹奶之痛。為孩子儲備母乳母乳的珍貴無可取代 ,其他種類的奶或者奶粉都比不上母乳。即使不在寶寶身邊 ,很多媽媽都能提供足夠的母乳滿足寶寶所有的需求。媽媽們需要了解如何適當地儲存奶水 ,並確認保姆知道怎樣謹慎地處理你預先為寶寶留下來的母乳。母乳保存的期限 ,國際母乳會根據多年的研究成果 ,列出以下時間表 : 1.室溫保存 : *初乳 (產後 6天之內擠出的奶 ) ——— 27℃~32℃室溫內可保存 12個小時 *成熟母乳 (產後 6天以後擠出的奶 ) ——— 15℃室溫內可保存 24小時 19℃~22℃室溫內可保存 10小時 25℃室溫內可保存 6小時 2.冰箱冷藏室保存 : 0℃~ 4℃冷藏可保存 8天 3.冷凍保存 :母乳冷凍保存與冷凍箱的情況有關— —— *如果是冰箱冷藏室裡邊帶有的小冷凍盒 ,保存期為兩周 ; *如果是和冷藏室分開的冷凍室 ,但是經常開關門拿取物品,保存期為 3個~4個月 ; *如果是深度冷凍室 ,溫度保持在 0℃以下 ,並不經常開門,則保存期長達 6個月以上。儲存擠出的母乳要用乾淨的容器。如消毒過的塑膠筒、奶瓶、塑膠奶袋。母乳冷凍最好使用適宜冷凍的、密封良好的塑料製品 ,其次為玻璃製品 ,最好不用金屬製品 ,這是因為母乳中的活性因子會附著在玻璃或金屬上 ,從而降低母乳的養分。冷凍前需要將母乳在冷藏室內降溫。母乳化凍後 ,不能再次冷凍。如果冷凍室因故化解 ,母乳就得扔掉。化凍後的母乳可以在冷藏室內儲存 24小時。儲存過的母乳會分解。看上去有點發藍、發黃或者發棕色 ,這都是正常的。冷凍的母乳在解凍時 ,應該先用冷水沖洗密封袋,逐漸加入熱水 ,直至母乳完全解凍並升至適宜哺喂的溫度。不要將母乳直接用爐火或者微波爐加熱 ,這樣會破壞母乳中的養分。每次擠奶都需另用一個消毒過的容器。幾次擠出來的奶可以放在一起喂孩子或者冷凍。冷藏奶可以與冷凍奶加在一起 ,切記新加的要比原來已冷凍的奶要少 ,以免已冷凍的被新加入的奶解凍。將母乳分成小份冷凍。約 2~4盎司 ( 60~120毫升 )為一份。這樣方便保姆根據嬰兒的食量餵食 ,避免浪費。在每一小份母乳上貼上標籤並記上日期。如果保姆看的孩子多 ,則每份須寫上名字。給裝母乳的容器留點空隙。不要裝得太滿或把蓋子蓋得很緊,以防冷凍結冰而脹破。用塑膠袋時最好套兩層以免破裂。擠出頂端的空氣.. ,留有.. 1寸的空隙.. ,放在可以讓它直立的容器內.. ,直至冷凍成冰。擠奶市面上現在有許多物美價廉的手動吸奶器.. ,但大部分媽媽覺得用自己的手擠更方便更容易。這樣來做.. :先洗乾淨手.. ,準備好消過毒的容器.. (最好是塑料製品而不是玻璃瓶.. )。用拇指放在乳暈.. (深色區域.. )上方.. ,其他四指放在下面托住乳房.. ,握成一個.. C型。五指有節奏地擠壓.. ,同時向胸部推動乳房。手指不要在皮膚上滑動.. ,要繞著乳房周圍擠.. ,使所有的乳腺都得到清空。一邊乳房擠.. 3~5分鐘.. ,再換另一邊擠.. 3~5分鐘.. ,如此來回交替。不要因為母乳在剛開始擠得比較少而灰心。練習多次後.. ,可在.. 15分鐘內擠出好幾十毫升.. ,而且每一次擠的量都不一定一樣。媽媽最好在產假結束前開始練習.. ,將擠好的奶存於冷凍室.. ,讓照顧孩子的保姆來喂他。用吸奶器使用吸奶器須遵照製造商的說明書。通常每次用完後都要仔細清洗.. ,每天要消毒。買前最好也請教有經驗的媽媽看哪一種較理想。國際母乳會建議不用一種帶橡膠圓球的吸奶器.. ,因為用力大小不好掌握.. ,吸奶效果也不好。使用吸奶器前 ,先進行乳房按摩 ,會有助於擠奶。按摩時以小圓圈旋轉從乳房外圍向乳頭方向按摩 ,然後用拇指及食指輕輕地揉揉乳頭 ,這樣也有助於用手擠奶。何時何地擠奶有些媽媽在重返工作崗位前擠出乳汁儲存 ,預作庫存。還有些媽媽只在離開孩子的期間擠出足夠的奶留給孩子隔天吃。通常媽媽們都在早、晚各擠一兩次 ,以備白天不在時有足夠的奶留給嬰兒。有些媽媽在餵奶以後 ,會較容易地再擠出 1~2盎司的奶出來 ,因為奶已經下來了。擠奶的次數要看你離開寶寶多久而定。通常兩次擠奶時間的間隔最好不要超過三四個小時。如果寶寶剛出生不久且餵食的次數較頻繁 ,那麼你擠奶的次數就要更多 ,才能避免脹奶的痛苦或者溢奶的現象。如果你的乳汁在不適當的時候溢出來。可悄悄地用手臂稍微施力壓住乳頭 1~2分鐘。但這種方法不能常用 ,最好是擠點奶水出來 ,減緩乳房的飽滿。以後你的乳房會自然調節乳量 ,減少漏奶的次數。找一個合適的地點擠奶。因地制宜。在私人辦公室、儲藏室或盥洗室 ,讓你覺得比較放鬆、比較隱蔽的地方。有些媽媽擠奶時喜歡傾身靠近洗手台 ,這樣溢出的乳汁不至於弄濕衣服 ,地心引力也有助於乳汁流出。穿兩截式的衣服比較方便擠奶。怎樣喂孩子吃奶擠出來的母乳可以用奶瓶、勺子、小杯、或者滴葯管餵給寶寶。不要因為你將重返職場而急於在頭幾個星期給嬰兒用奶瓶。有些嬰兒知道乳房就在身邊而拒絕從媽媽手裡接受奶瓶 ,但母親不在的時候 ,她們能很自然地從保姆那裡接受奶瓶。最好在你上班之前讓保姆和寶寶互相熟悉一段時間 ,並讓保姆嘗試用奶瓶喂寶寶。對保姆解釋你的寶寶需要一段時間來接受奶瓶餵食。保姆需要知道你計劃給寶寶留下自己的乳汁 ,應該怎樣謹慎地處理它。確認保姆明白 ,沒有你的許可 ,她不可以給寶寶餵奶粉或者其他食品。確認保姆願意抱著寶寶餵奶 ,告訴她你不允許她讓寶寶在一邊哭去。幫助保姆喂母乳由於沒有經過均質處理 ,冷藏後的母乳會分解 ,可輕輕搖勻。如果母乳是一小袋一小袋冷藏的 ,吃的時候可混在一起。記住,奶粉是用很多水沖解的 ,因此相同年齡和身材的嬰兒 ,母乳寶寶跟奶粉寶寶吃的分量不一樣。母乳加溫時 ,用流動的溫水沖幾分鐘 ,使其達到室溫 ,不要直接放在爐火上面或微波爐內加熱 ,避免溫度過高破壞養分。吃不完的奶 30分鐘之後就必須扔掉 ,因此一開始熱的奶 ,比寶寶需求量略少一些。如果寶寶還餓 ,就再熱一小部分。融化冷凍的母乳 ,將容器放在流動的冷水下 ,逐漸加入熱水 直到融解至與室溫相同。融化一袋以上的母乳時 ,可以混在一起吃。記住上述手段避免浪費。融化的母乳必須馬上吃完 ,不能再次冷凍或冷藏。剩餘的奶要扔掉。要確定所有的奶瓶、奶嘴、湯匙都是乾淨的。母乳跟其他奶一樣容易遭到細菌侵襲。如果孩子在母親快回家前餓了 ,先喂他吃一點點奶 ,等母親回來就可以馬上親自喂他。照顧你自己用鬧鐘提前 20分鐘把你叫醒 ,用這時間來餵奶 (即使寶寶還未全醒 )。他滿足了 ,你可以打扮自己 ,準備一天的東西 ,然後再喂孩子一次才出門。這樣會讓你們娘倆都平靜下來 ,讓分離變得更加順當一些。安排在你回家後的 30分鐘內坐下來或躺下來跟孩子玩或喂他。這樣一家人都會比較放鬆、愉快 ,準備晚餐時也不會亂鬨哄。隨時為孩子及家人準備一些營養豐富的點心。孩子通常在清晨、晚上和半夜需要頻繁餵奶。整個晚上寶寶和你睡在一起是最好的 ,不然 ,每天晚上一起睡一小段時間也好。職業婦女大多都在周末和假期完全自己餵奶。如果你平常上班時有規律地擠奶 ,你的乳汁分泌量還跟從前一樣。 (你可以把星期五上班時擠的奶冰凍至星期一讓保姆來喂。 )即便你不在家的時候 ,保姆需要給寶寶添加奶粉 ,周末寶寶頻繁的吸吮會為他提供充足的乳汁 ,比擠奶吸出來的要多得多。周末額外的刺激會讓你星期一上班時感覺脹奶 ,讓擠奶更加容易一些。多喝液體 ,多吃有營養的食物。每天多喝些水、果汁或牛 奶,少喝含有咖啡因的飲料 (咖啡、茶、可樂 ),一天勿超過二三杯。巧克力、可可也都含有類似咖啡因的化學物質 ,母親吃過多的咖啡因會引起嬰兒不良的反應。哺乳的職業婦女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疲倦。充分的休息會讓生活更加順利 ,消除很多問題。記著你有 3個角色要扮演 :職員、家庭主婦、媽媽。合理安排事務的輕重緩急 ,多請求別人的幫助。值得這麼做嗎 ?放棄哺乳會更好一些嗎 ?有一名職場媽媽 ,她前一個孩子餵奶粉 ,而現在這一個孩子喂母乳。她這樣說 :「喂母乳使很多事情變得簡單 ,它還確保我一回到家就和孩子在一起共度時光。 」另外一名媽媽說 :「喂母乳使我的孩子身心兩方面都獲益匪淺。」很多媽媽說 :「我才不願意因工作而使我的寶寶失去吃母乳的好處。 」51國際母乳會小冊子之三怎樣給嬰兒添加輔食母乳餵養是你給寶寶一生最好的開始。你知道母乳是寶寶最完美的食物 ,但是面對 4~6個月的寶寶 ,你開始疑惑 :「下一步該怎麼辦呢 」有一些很好的理由讓你將添加輔食延遲到寶寶半歲左右。首先 ,既然母乳是最完美的 ,健康及足月的嬰兒不需要在頭幾個月吃其他食物。其次 ,過早添加輔食容易引起過敏反應,因為嬰兒的消化系統還無法接受母乳以外的食物。最後 ,寶寶開始吃其他食物後 ,會減少吸吮母乳 ,導致奶水分泌減少。這無異於讓孩子吸收較差的食物來取代數千年來自然界最完美的東西— ——母乳。在第一年裡 ,母乳仍然是嬰兒營養的重要來源。幾十年以前 ,人們鼓勵母親愈早給嬰兒加輔食愈好。現代科學研究承認了我們這些做媽媽的一直知道的事 :母乳是嬰兒最完美的食物 ,半歲以後才添加輔食的嬰兒最健康。對於健康、足月的嬰兒 ,通常不必要添加維生素營養劑。如果媽媽從自己所吃的食物里得到充足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分泌出來的乳汁就能供應嬰兒所需要的全部營養。什麼時候開始添加輔食 ?你大概已經知道哺乳的原則是看孩子 ,別看鐘。寶寶會讓你 知道他什麼時候餓了、什麼時候飽了不想再吃奶了 ;同樣 ,他會讓你知道他什麼時候準備好接受輔食了 ,他會顯現一些徵兆表示他已準備好接受其他食物了。約半歲大時 ,寶寶會開始抓住東西往嘴裡送。有些嬰兒甚至會伸出手來抓住你正要吃的東西。嬰兒背部發展到稍加扶持便可坐著 ,你也會觀察到他已經開始長牙。當嬰兒準備好接受輔食時,舌頭及嘴部的肌肉已發育到可以將舌尖上的食物往嘴巴後面送,他們需要協調這個動作完成咀嚼。快到添加輔食的階段時 ,寶寶往往需要更加頻繁地吃奶。然而,如果嬰兒小於六個月但餵奶需求增加 ,並不意味著他已準備好要接受輔食 ,這是「猛長期」對母乳短暫的需求增加 ,只要勤喂三五天 ,奶水的供應便會增加 ,嬰兒的需求也會回到正常。和流傳的說法正相反 ,睡前給嬰兒吃固體食物並不能讓他睡整夜覺。幾項研究把提早給輔食的嬰兒與沒有提早給的做比較 ,結果兩組嬰兒睡整夜覺的年齡都一樣。如果有人信誓旦旦地告訴你 ,她的孩子在給了輔食之後便能睡整夜覺 ,那很可能這嬰兒就是在那個時期左右開始睡整夜覺。嬰兒食品佔有廣大的市場在我們曾祖母那個年代 ,添加輔食非常簡單。嬰兒具備能力吃家人都吃的食物時才開始添加輔食 ,將其製成糊狀或切成小小塊。如今的媽媽們卻對準備嬰兒輔食感到糊塗。當商家發現磨碎食物裝進小罐罐里就能賺錢時 ,嬰兒食品成了熱門生意。媽媽們有關嬰兒添加輔食的信息大多來自嬰兒食品公司為促銷其產品而印刷的宣傳小冊子。有些商家在廣告里推薦輔食要從嬰兒體重增至出生體重兩倍或到達 13磅 (5.8公斤 )時便要開始。這個時間對母乳餵養的嬰兒來說並不適當。因為有些母乳寶寶體重在一開始增加得很快,往往 2~4個月便增至兩倍或是到達 13磅。體重和他們是否有能力消化輔食毫無關係。一家嬰兒食品公司甚至推薦 ,當母乳餵養的嬰兒在 24小時內需要喂 8~10次的奶時便要開始給輔食。這種餵奶次數對於眾多新生兒以及正在經歷「猛長期」的寶寶來說十分普遍 ,並不表示嬰兒需要提早給輔食。當媽媽們愈來愈關注嬰兒的營養所需 ,她們開始質疑廠商製造好的嬰兒食物 ,那些罐裝食品通常含有添加物、人工合成物、糖、鹽及防腐劑。幾盎司罐裝嬰兒食品和新鮮的水果、蔬菜比起來價格相當昂貴。如果你要用市售的嬰兒食品 ,購買時要確定看清楚標示上的說明以避免不必要的添加物。如何開始餵食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最初嘗試不過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你不需要把孩子喂得很飽 ,剛開始只是 1 /4湯匙的量 ,再慢慢地增加。當然要以孩子的意願為根據。記住 ,嬰兒在極度飢餓時是沒有心情去嘗試新食物的。在最初的幾個星期 ,最好在吃完母乳後嘗試喂輔食 ,兩個最合適的時間是上午 10點左右和下午 3點左右 ,當你不必擔心給全家做飯的時候。給嬰兒添加新食物 ,一次只給一種 ,至少過一個星期之後再添新的。每次 1 /4匙,一天 1次~2次,每次略微增加分量。大一些的寶寶沒有小寶寶那麼容易過敏 ,但這也不是不可能的。如果某種食物引起過敏反應— ——皮疹、流鼻涕、屁股痛等現象 ,停 吃這種食物一星期。如此嘗試 2次~3次,如果還是過敏 ,則須停吃 6個月以上。切記 ,有點髒亂在所難免。在開始添加輔食時 ,整個過程對寶寶來講是個遊戲 ,他會想要跟他的食物在一起玩兒。這是他學習的方式— ——觸摸、碾爛、塗抹、品嘗。如果你做好準備 ,就不會在意他的邋遢 ,收拾起來也更容易一些。在他吃完之前 ,不要不斷地擦抹他的臉 ,攪了他的興頭。他吃東西時 ,你可以給他裹上一隻大圍嘴或是脫掉他的衣服 (僅剩下尿布 ),吃完後把他放在浴缸里沖洗。可以把舊報紙或一隻浴簾放在高腳椅下面保護你的地板和地毯。在頭幾個星期 ,有的媽媽喜歡用攪拌機、食品加工機或嬰兒食品研磨器來把食物弄得和罐裝嬰兒食物一樣碎。通常從六個月開始吃食物的嬰兒不需要如此做 ,只需在準備家人的食物中留下一些不加鹽的部分 ,把它切成小塊狀即可。要提醒大家的是 ,嬰兒容易發生乾嘔反射 ,將走錯路的食物嘔吐出來。你的孩子練習自己抓取食物時 ,不要將他獨自留在那裡。另外 ,需要確認他躺著時嘴裡沒有食物 ,以免卡在喉嚨里被嗆著。成熟的香蕉嬰兒喜歡的最初食物之一是香蕉 ,它又滑又軟 ,剝開就能吃。它的營養比穀類食物高 ,也不易引起過敏反應。你可以用叉子碾爛一丁點香蕉泥放在高腳椅上托盤裡讓寶寶自己吃掉。如果他好像需要幫忙 (而且也不反對的話 ),你可以偶爾幫他握握湯匙,但是不要全盤接管、越俎代庖。如果他吐出來或者不感興趣,說明他可能還沒準備好接受輔食 ,可以等一周以後再試試。有些嬰兒到了八九個月才開始添加輔食 ,這不足以引起擔憂。只要寶寶健康 ,你的母奶足夠維持他的成長 ,直到他準備好接受其他食物。繼續試著偶爾喂他食物 ,保持愉快的態度 ,不要因為遭受拒絕而感到受挫。要知道 ,嬰兒也是具有社會性的 ,有時他可能喜歡與家人一起進餐 ,而不是專門用另外的時間。可以把他的小椅子放在你旁邊 ,他肯定會模仿全家人的舉動 ,你可以把香蕉放在他的托盤裡 ,或假裝是從你的盤子里拿過去一樣 ,那麼他會吃得更高興。如果嬰兒不喜歡香蕉 ,可改換成紅薯或白薯。最好整個的烤,以保存養分 ,而後碾爛給寶寶吃。另外一樣可供選擇的食物是鱷梨 (油梨 ),它和香蕉的柔軟度一樣 ,且含有更高的鐵質及維生素。每次切一片下來用 ,其餘的連外皮整個放在冰箱里冷藏。嬰兒米粉你可能不明白我們為什麼建議你用香蕉做為開始的輔食而不是米粉。嬰兒米粉是細緻的加工物 ,若不添加鐵質及其他維生素便幾乎沒有營養。雖然母乳中的含鐵量很低 ,一般人都誤以為母乳餵養的嬰兒需要額外補充鐵劑 ,或早早添加含強化鐵的食物。根據西爾斯醫生的建議 :「雖然母乳中的鐵質不如其他食物多,但其鐵質比較活、能更加完全地吸收。母乳中的鐵至少有 50%被嬰兒的腸胃吸收 ,進入血液 ,而固體食物中的鐵僅有 4%~10%被吸收。」近來的研究指出 ,過早添加輔食會減少嬰兒從母乳中吸收的鐵。為什麼醫生總是建議用米粉做為嬰兒的第一道食物 ?因為他們不了解母乳中的鐵質是嬰兒可以完全吸收的 ,另一個主要原因 可能是幾世紀以來米粉已習慣性地被用做嬰兒的第一道食物。肉類及其他蛋白質食物肉類富含蛋白質.. ,在開始添加輔食之後便可以給孩子吃。若是素食家庭.. ,可以用豆腐等其他食物來代替。像燉肉、牛肉餡或者禽類.. ,很容易切成小塊小片.. ,用肉汁或溫水拌成泥。在給嬰兒添加肉類食物時可考慮用攪拌機、食品加工機或嬰兒食品研磨器。如果寶寶最初不喜歡肉.. ,可先摻一點在他熟悉的食物中.. ,比如香蕉泥、薯泥或鱷梨。許多嬰兒喜歡豆腐的平淡無味.. ,可切成小方粒讓嬰兒以既有趣又有營養的方式自己吃。如果和其他寶寶已經熟悉的食物拌在一起.. ,那種食物的味道就會佔主導地位。當你給寶寶每次嘗試一種肉時.. ,可以分成小份包好冷凍。一旦家人的食物不適合他吃.. ,你可以很快地準備好另外一種食品。魚類魚是另一種極佳的蛋白質。它營養豐富.. ,完全適合嬰兒。如果你家的菜單上經常有魚.. ,你也可以添加在嬰兒食物中。要小心魚刺.. ,喂嬰兒之前在手指中間捏一捏檢查一下。等嬰兒大一點時,再添加煙熏及醃漬的魚或貝殼類海河鮮。全麥麵包和麥粉在兩餐之間或者是你做晚飯的時候 ,可以很方便地遞給孩子吃一小片乾的或者烤過的全麥麵包 ,也便於咀嚼。確認麵包標籤上的成分說明沒有添加蛋、牛奶、糖或其他寶寶未曾嘗過的東西。有些嬰兒喜歡平淡無味的米餅。未曾添加糖分、增甜劑或牛奶的煮全麥黍片也可以給寶寶吃。市售的嬰兒麥粉都很貴 ,也不如自己家裡做的有營養。如果你的家庭有遺傳性的對小麥或玉米過敏 ,你可先以米或燕麥來代替,等以後再讓他嘗試小麥食物。在他的新食物里加一點香蕉泥,較容易被接受。一旦習慣全麥麵包且沒有過敏反應 ,你便可以在麵包上塗抹有營養的花生醬、杏仁醬等 (注意 :花生醬只能塗在麵包或餅乾上給嬰兒吃 ,不能單獨一湯匙一湯匙地喂 ,以防噎住 )。嬰兒長大些 ,可在麵包上加上乳酪或其他食物。不要給孩子吃那種磨牙餅乾 ,不僅弄得到處亂糟糟 ,而且含有嬰兒不需要的蔗糖、增甜劑及防腐劑。馬鈴薯如果你尚未給他嘗試馬鈴薯 (土豆 ),現在可以開始了。番薯 (紅薯 )和馬鈴薯很有營養 ,而且味道和鬆軟的質地都是嬰兒所喜愛的。整個煮或烤可保留維生素 ,然後弄成泥摻在開水裡或母乳里。盡量不加黃油 ,直到嬰兒開始添加奶製品。如果嬰兒較愛用手抓食物 ,把馬鈴薯切成小塊。新鮮水果新鮮削皮的蘋果可用湯匙刮下來或者磨碎給嬰兒吃.. ,或者煮成不加糖的蘋果醬。很快他就可以自己吃一小塊水蜜桃、成熟的梨、削皮的蘋果。杏、瓜、李子等等都是很好的選擇。如嬰兒已八個月以上.. ,可以吃其他的水果.. ,但須小心。較大嬰兒喜歡葡萄,但是要切半去籽以免嗆著。有些莓類的籽有危險.. ,有的水果太早吃會引起皮疹。橙、柑、橘、檸檬類水果容易引起過敏反應.. ,所以嬰兒不到一周歲最好不吃。水果罐頭過度加工.. ,沒有新鮮水果有營養。如果買不到水果.. ,可以給他吃原汁浸泡的罐頭水果。至於葡萄乾、棗子干、酸梅干、柿子乾等曬晾的水果必須限量.. ,因為這些食物雖然有營養但糖分高.. ,而且容易粘牙.. ,導致齲齒。蔬菜磨成末的生胡蘿蔔富含維生素和鈣質。烹調過的胡蘿蔔也很好。但是生胡蘿蔔不能切成塊或條給三歲以下的嬰兒吃.. ,以免噎住或將細塊吸入肺里。最受嬰兒歡迎的手指食品之一是豌豆.. ,富有營養。有些嬰兒喜歡直接從袋子里拿凍豌豆.. ,一個接一個地送進嘴裡吃。讓嬰兒嘗試蔬菜也要一次一種.. ,等吃了幾天再給他另一種。蔬菜應該煮熟.. ,雖然生吃更有營養.. ,大部分有絲.. ,不容易咬斷也不容易消化。不過做熟的蔬菜有時嬰兒也難以消化.. ,所以如果你發現糞便里有未消化的蔬菜.. ,不要驚慌.. ,有時那是難免的。.蛋蛋也是一種很容易引起過敏反應的食物 ,所以應該等寶寶過了一周歲才給他吃。可以白水煮蛋 ,只給寶寶吃蛋黃 ,因為蛋白最容易引起過敏反應。如果寶寶不過敏 ,可以用水代替鮮奶打碎,做炒雞蛋。鮮奶及奶製品如果有對牛奶過敏的家族史 ,或寶寶已經表現對牛奶過敏的癥狀 ,不要喂牛奶。即使不過敏 ,也要等到一周歲才讓寶寶開始吃牛奶。事實上 ,只要寶寶還在吃母乳 ,就沒有必要給他喝牛奶。牛奶是給牛犢吃的 ,你的母乳是專為你的寶寶設計的 ,即使他已經大了。只有人類是斷奶後還在喝奶的動物 ,世界上有些成人不喝牛奶但是吃得很好 ,一樣健康 ,不缺營養。鮮乾酪、乳酪和酸奶可在九十個月時給 ,可提供較高的鈣質及營養 ,還不像鮮奶那樣容易引起過敏。其他飲料孩子 8~10個月大時會對用杯子喝水感興趣。當然 ,他們無法獨立完成這項任務 ,需要你幫助他拿住杯子 ,很多嬰兒在此時開始學慣用杯子喝水。母乳之外 ,用杯子裝水是最好的選擇。偶爾可以給他一點天然的果汁喝 ,剛開始要稀釋過 ,而且不可以喝 過量。西爾斯醫生說 :「未稀釋過的果汁含有和鮮奶一樣多的卡路里 ,但更缺乏營養。缺少了果肉的果汁 ,沒有水果本身那麼有營養。」他還認為喝大量的果汁是引起兒童期肥胖的原因之一。一旦開始給嬰兒添加果汁 ,要閱讀標籤 ,確認它是百分之百不加糖的純汁。許多果味飲料添加了糖分、人工調味料和色素 ,含有非常少量的純汁。最好買來純果汁自己稀釋給孩子喝。其他食物黃油不是必須的 ,偶爾也可塗抹一些。麵包塗上鮮乾酪或者其他軟乳酪會更有營養。嬰兒食物不需要加調味料 ,例如芥末、蕃茄醬、胡椒、辣根醬等等 ,因為嬰兒通常拒絕味重的食物。這些佐料有時含糖量高。嬰兒會注意到別人吃這些含有佐料的食物 ,也想要吃 ,到那時你可誇張地只給他一點點就夠了。不要給嬰兒吃布丁、蛋糕、餅乾之類的甜點 ,新鮮水果才是最有益全家健康的零食。嬰兒剛開始吃輔食的時候 ,什麼都喜歡 ,所以不要以為你不喜歡的他也不喜歡 ,很多嬰兒很喜歡吃肝、腰子或豆製品。通常,嬰兒喜歡吃的食物一輩子都喜歡它。應該避免什麼避免所有添加糖分或增甜劑的食物。「糖」是指從甘蔗或者甜菜里提煉出來、過度加工過的白糖、紅糖等。糖不含維他命、礦物質或蛋白質 ,又會導致肥胖 ,影響孩子的一生。同時 ,使人的胃口受到影響 ,因為吃了糖覺得飽 ,什麼也不想吃了 ,妨礙到吃健康的食物。玉米糖漿、葡萄糖、蔗糖也經常用於加工食物中,要避免標示中有此類添加物。母乳里或新鮮水果等也天然地含有一些糖分 ,這些就足夠嬰兒 (或我們 )所需。蜂蜜是一種像水果一樣天然的含糖食物 ,但它卻幾乎是百分之百的糖 ,所以也會產生其他糖類導致的問題。嬰兒未足一歲不要吃蜂蜜 ,因蜂蜜內含有一歲以下嬰兒的免疫系統無法接受的波特淋毒素。糖蜜也是純糖 ,同樣是不好的 ,加工的甜食製品並不適合給孩子。尤其須避免糖果及甜的點心 ,如布丁、果凍、蛋糕、餅乾、水果罐頭 (買不到的水果才可用不加糖的純水果罐頭 )。不要讓他吃磨牙餅乾、硬餅乾等 ,因為這些都是不含營養的碳水化合物,你的孩子不需要。嬰兒可咬全麥麵包的邊或雞腿骨 (沒有骨刺 ),或不會破裂沒有銳角的牙膠。避免喝清涼飲料 ,無論是否碳酸化。它們含太多糖分或咖啡因且沒有營養 ,健怡飲料也不該讓孩子喝。給嬰兒開始吃東西 ,一個最重要的原則是一次一種 ,而且有時需加點湯或開水拌成泥狀。然後 ,漸漸地他也吃和家人一樣的食物 ,很快你會看到大部分他所吃的是從飯桌上夾過來的食物 ,只是切得比較細或磨成泥而已。最初 ,你就放一種食物— ——一塊或者一小堆 ,在他托盤裡讓他吃。然後 ,你把單樣的食物放在打不破的盤子里 ,或給 1 /3杯的果汁或水 ,杯子也是打不破的 (但不可同時給食物和飲料 )。如果你要一次給兩種食物時 ,最好的方法是將他們混合成一種 ,而且需混合些已經嘗試過的食物。嬰兒往往不易接受全新的食物,但是如果跟他熟悉的食物混在一起 ,他就放心了。最後你才可一次給他多樣食物 ,和家裡的人一樣 ,一次吃著各種不同的食物。如果他表示想多吃什麼 ,你可以給他添。但如果他不想再吃了,馬上停止。不要哄、騙、勸、求或強迫他吃.. ,如果他不想吃某種食物.. ,試著換一種別的。能自由選擇良好的、富有營養食物的嬰兒會自行平衡飲食的。過敏如果家裡有過敏史.. ,某些食品就不適合這個家的嬰兒。這樣的寶寶可能對這些食品過敏。父母尤其應該注意要等到嬰兒六個月以後才開始喂吃食物.. ,而且對嬰兒一周歲內不可吃的食物更加嚴格控制。本冊的信息主要針對不過敏的嬰兒.. ,僅僅提醒兩種食物會引起過敏—.. ——蛋白和牛奶.. ,因為任何一個嬰兒在未滿一周歲時吃牛奶或蛋白都可能引起過敏。其他容易引發過敏的食物有.. :小麥、玉米、豬肉、魚.. (包括貝殼類.. )、番茄、洋蔥、圓白菜、漿果、乾果、香料、柑橘類和巧克力。許多過敏體質的父母都等到嬰兒至少一歲才讓他吃這些食物。我們建議父母多多與醫生商量有關嬰兒過敏與食物的事宜。總結開始進食對嬰兒一生來講是個很重要的里程碑。就像一開始你決定母乳餵養一樣.. ,應該繼續保持良好的營養習慣。給寶寶盡量接近天然狀態的食物.. ,讓寶寶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 ,會一生受益無窮。52國際母乳會小冊子之四乳房疼痛小巫譯有些媽媽們的餵奶過程一帆風順。顯然母乳餵養是一件能夠圓滿完成的事情.. ,否則人類就不會活到今天。即使在餵奶過程中遇到問題.. ,媽媽們也能夠找到足夠的信息和支持來克服困難.. ,並且幾乎用不著犧牲哺乳。乳竇堵塞或者乳腺炎就是餵奶的媽媽們可能遇到的問題之一。開始往往很輕微.. ,僅僅是乳房的某一點酸痛或者有一處硬塊。它也許沒什麼大不了的.. ,會自行消失.. ;但也許疼痛會加劇.. ,不再局限於某一點.. ,而是擴散到整個乳房.. ,哺乳變得痛楚不堪.. ,母親也會發燒生病。許多時候.. ,母親自己就能治療乳竇堵塞或乳腺炎。無論母親自行處理還是諮詢醫生並吃藥..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 ,繼續哺乳對於母親和嬰兒來說都是最佳方案。乳竇堵塞還是乳腺炎 ?乳竇堵塞和乳腺炎之間的區別往往是輕重程度。乳竇堵塞指的是乳房中出現疼痛點或者硬塊.. ,但是母親沒有發燒。發生的原因是某處乳竇沒有完全疏通.. ,變得發炎腫脹。堵塞部分後方壓力.增大 ,引起周圍的軟組織發炎。這種 「結塊」現象往往一次只在一側乳房發生。如果疼痛和硬塊伴隨著發燒以及流感似的癥狀 (疲倦、酸痛等 ),這就是乳腺炎。其他癥狀如噁心和嘔吐也有可能發生。正在哺乳的母親 ,當其他家人患感冒或流感時 ,有時就會患上乳腺炎。乳腺炎也往往一次只在一側乳房發生。無論乳房疼痛的起因是乳竇堵塞還是乳腺炎 ,治療方法都一樣:熱敷、多用發炎的一側乳房餵奶、休息。熱敷會加強疼痛部位的血液循環 ,進而加快癒合。有些媽媽用熱敷墊 ,或者用嬰兒熱水瓶。輕柔的按摩也有助於治療 ,先從疼痛點的後方開始 ,用水泡開並清除乳頭上乾涸的乳汁。簡易的方法之一是側躺在浴缸里溫熱的洗澡水中 ,或者站在溫熱的淋浴中,浸泡並且輕柔地按摩乳房。兩隻手掌一上一下托住乳房 ,輕柔而堅定地進行環狀運動 ,從硬塊後方開始 ,逐漸過渡到乳頭。熱處理和按摩之後立即哺喂寶寶或者吸奶 ,有助於緩解堵塞。頻繁地餵奶有助於避免乳房過度漲滿 ,也保持乳汁流暢。只要乳房摸上去柔軟溫熱 ,就可以讓寶寶至少每兩個小時吃一次 ,包括夜間 ,先喂發炎的一側。休息是治療手段的第三要素。乳竇堵塞或者乳腺炎通常標誌著母親過於操勞 ,過度疲憊。如果有可能 ,推脫掉一切活動 ,和寶寶一齊上床休息 ,直到感覺好一些。如果現實不允許 ,那麼至少取消額外的活動 ,每天給自己多安排一到兩個小時的休息時間。還有其他一些辦法可以幫助加快痊癒 :首先 ,鬆開緊身的衣服 ,尤其是胸罩。其次 ,檢查一下寶寶的哺乳姿勢和銜乳方式 ,確認寶寶在銜住乳頭時 ,他是面向乳房 ,不必扭著頭吃奶 ;並且他的嘴張的很大 (好像打哈欠 ),將乳房的很大一部分含在嘴裡。在他銜住乳頭時 ,將他抱緊 ,使他的下巴頦在吃奶過程中接觸到乳房。正確的哺乳姿勢和銜乳方式保證寶寶每一次哺乳能更加有效地吸空所有的乳竇。第三 ,試著調換不同的哺乳姿勢。如果你通常坐著餵奶 ,不妨試一兩次躺著喂或者足球式抱法。有些媽媽覺得這種餵奶姿勢有助於清除堵塞的乳竇 :把寶寶放在床中央或地上鋪的褥子中央 ,媽媽趴著 ,讓乳房垂下來 ,垂到寶寶嘴裡餵奶。什麼時候該看醫生採用以上方法 ,大多數媽媽在 24小時之後就會感覺有所好轉。但是如果持續發燒、癥狀加重 ,就應該諮詢醫生 ,也許大夫會給你抗生素。某些類型的乳腺炎需要馬上看醫生 ,比如 ,雙側乳房發炎、乳頭看上去有感染、奶中有膿或血、疼痛部位周圍有紅紋、或者嚴重地突發癥狀。這些都表明有病菌感染 ,需要醫生馬上檢查。即使需要抗生素 ,繼續哺乳對你和寶寶都是最好的。大多數抗生素無礙於哺乳。寶寶生病時需要抗生素 ,此時從媽媽奶中得到的抗生素遠遠低於他自己用藥的劑量。如果你的醫生不確定所用抗生素是否會影響哺乳 ,諮詢一下你孩子的醫生。如果對葯沒有把握 ,要求醫生給你開可以哺乳的抗生素。如果使用抗生素 ,一定要堅持用完整個療程。可能的起因了解引起乳竇堵塞或乳腺炎的原因有助於防止它再次發生。最常見的起因是 :錯過或者縮短了餵奶時間、長時間對乳房的壓力以及不正確的哺乳姿勢和銜乳方式。凡是推遲或者減少寶寶哺乳時間 ,就會導致乳房過於漲滿 ,提高發生乳腺炎的幾率。比如 ,如果母親限制餵奶時間 ,寶寶就沒有機會把乳房吸軟 ,母親也會漲的不舒服。給寶寶吃奶瓶— ——無論是喂水、果汁、奶粉還是擠出來的母乳 ,都會加長兩頓哺乳之間的時間。過多使用安撫奶嘴使得寶寶少吸吮乳頭 ,也會導致問題。節假日的繁忙安排 ,意味著餵奶時間的推遲。另外 ,如果母親開始離開家去上班或者上學 ,會導致原本應有的餵奶被推遲或取消。在這種情況下 ,母親需要在離開寶寶的時間內擠奶 (或者增加擠奶次數 )。有些時候是寶寶自己改變了吃奶習慣 ,要麼晚上睡一整夜 ,要麼一天中某些時候吃得頻繁、另外一些時候就吃得少。正在長牙或者耳道發炎或者患了感冒的嬰兒 ,會由於身體的不舒服而縮短吃奶時間。有些嬰兒自行延長了兩頓餵奶的間隔 ,但仍然體重增長良好、發育健康。母親的乳汁供應會逐漸按照嬰兒的需求來調整 ,但是在調整過來之前 ,媽媽可能需要在感到乳房漲滿的時候擠一擠奶。長時間對乳房的壓力是乳竇堵塞和乳腺炎的另一起因。在乳房任何一處的持久性壓力都會阻礙乳汁的流通 ,導致發炎。可能的原因包括 :過緊或支撐力不夠的胸罩、緊身游泳衣、嬰兒抱帶、沉重的挎包、或任何對乳房有壓力的背帶包、厚重的乳房護墊或護罩使得胸罩過於緊身、趴著睡覺給乳房帶來壓力、嬰兒在媽媽胸上躺著休息、餵奶時壓住了乳房 ,等等。另外一個常見的起因是不正確的哺乳姿勢和銜乳方式。如果寶寶沒有正確地銜乳—如果他只是叼住了乳頭的末端而沒有含住整個乳暈—他就不會有效地吸奶 ,導致乳房過於漲滿或乳竇吸空不均。不正確的哺乳姿勢和銜乳方式還會引起乳頭疼痛 ,導致餵奶時間推遲。其他不常見的起因包括 :個別嬰兒吸吮無力 (同時體重增長緩慢 )、母親疲憊、焦慮或者貧血、乳汁分泌過盛、乳頭損傷、餵奶過程中使用乳頭護罩以及乳房缺陷 ,等等。反覆感染幾周之內重複發生的乳腺炎往往是上一次發炎沒有徹底治癒的結果。如果服用抗生素 ,一定要服用完整個療程。仔細參閱所有的可能起因 ,你可以確認重複感染的原因。最好和國際母乳會的諮詢員探討自己的情況 ,她可能會給你更多的建議。有些患周期性乳腺炎的媽媽 ,醫生讓她們長期服用預防性抗生素 ,得以痊癒。方法是在服用完治療現存感染的抗生素以後 ,兩三個月之內每天服用一片低劑量抗生素 ,以預防反覆感染。改變飲食習慣也有可能有所幫助。每天加一勺卵磷脂可以幫助一些媽媽預防乳竇堵塞反覆發生。有些媽媽發現 ,如果取消或者至少降低對飽和脂肪的攝取 ,乳竇堵塞就會減少。乳瘡感染嚴重到乳瘡的地步.. ,就需要切開排膿.. ,或者乳瘡自身會破裂、排膿。乳腺炎極少會發展成乳瘡.. ,尤其是如果迅速及時地採用了上述治療手段。如果確實生了乳瘡.. ,醫生也許會決定切開排膿。他也許會在他的診所實施手術.. ,如果他要求你住院幾個小時,你也不必和寶寶分離過久。在不讓寶寶接觸到刀口的情況下,可以繼續讓寶寶在發炎的一側乳房吃奶。如果刀口貼近乳頭,你可以讓寶寶繼續在沒有發炎的一側吃奶.. ,將發炎一側的乳汁擠出來.. ,直到膿排凈.. ,這樣可以防止乳房過於漲滿。幾天後.. ,你就可以讓寶寶重新回到發炎的一側吃奶。母乳餵養可以而且應該繼續過去的例行手續是一旦發生乳腺炎.. ,就立刻推薦斷奶。但是經驗證明.. ,如果乳房不變得過於漲滿.. ,乳腺炎痊癒得更快.. ,也減少了發展成乳瘡的危險。即使是暫時的斷奶.. ,對於一個生病的母親來說都是一種磨難。對於寶寶來說.. ,母乳中的抗體可保護他不受病菌的感染。在幾乎所有的情況下.. ,一位患了乳竇堵塞或者乳腺炎的媽媽,對自己和寶寶所能夠做的最好的事情.. ,是繼續哺乳。..54是誰剝奪了孩子吃母乳的權利李道麗近日 ,媒體報導了安徽阜陽的劣質奶粉致使嬰幼兒病、死的事件 ,有關部門也正對劣質奶粉的生產廠家和經銷商進行查處。作為一個 4歲孩子的媽媽 ,我想到的是另一個被人們所忽視 ,甚至習以為常的不正常現象— ——現在用母乳餵養孩子的媽媽越來越少;即便是母乳餵養 ,孩子吃母乳的時間也越來越短。我的外婆生育了 8個孩子 ,每個孩子都吃母乳到 3歲。這是她行醫的婆婆教她這樣做的 ,原因有兩個 :1.孩子活過三冬四夏,自身抵抗力完善 ,就基本不會有什麼大的生命危險 ;2.餵奶可以起到節育的作用。所以我的舅舅和姨媽們都間隔 4歲左右,而在缺衣少食的那個年代 ,8個孩子都得以健康的存活。我的媽媽生育了哥哥和我 ,我們都吃母乳到 1歲半。我們生於 20世紀 70年代 ,媽媽說 :在我們那個蘇北小城那時剛有了奶粉面市,大家都說牛奶比人奶營養高 ,於是一些經濟條件好的人家 ,便不給新生兒吃母乳 ,喂牛奶。當時因為沒有錢 ,而只好讓你們吃母乳 ,我還時時覺得對不起你們呢。現在才知道 ,原來母乳的營養最高。我自己的孩子母乳餵養到 14個月 ,在同齡的孩子中 ,我還沒有遇到比他吃母乳時間更長的孩子。導致母乳餵養減少、時間縮短的原因有哪些呢 ?首先 ,母親的工作和生活壓力增大。以我自己為例 ,我在機關工作 ,產假 4個月 ,在孩子 1周歲內,母親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有一個小時的哺乳假 ,恐怕這是法定的。但是現在家和單位的距離普遍都比較遠 ,來迴路程時間加上實際哺乳時間 1個小時根本不夠 ,而且來回的奔波 ,母親疲勞 ,奶水自然會減少。我當時因為住的離單位只有幾步遠 ,所以哺乳假基本上是起了作用。而我的許多同事就沒有這麼幸運 ,哺乳假對她們而言形同虛設。科學的斷奶方法是在一個較長的時間內逐漸減少餵奶量 ,自然斷奶。但由於同樣的原因 ,現實中根本做不到,很多人在產假後只好給孩子斷奶。以前的產假是 56天,但每個單位都有託兒所 ,孩子一般都由母親帶到單位託兒所 ,所以孩子吃奶與工作並不衝突。這裡我就想到了一個問題 ,為什麼在物質條件相對差的情況下 ,我們對女性和孩子的關注反而比現在更多呢 ?在工作單位中 ,男女似乎都很中性化 ,這看似女性地位的提升 ,但我以為 ,男女天生不同 ,從生命延續的角度考慮 ,在嬰幼兒時期母親是孩子最大的依靠 ,而在單位設置一個哺乳場所,這並不會影響女性在單位和社會中的地位 ,相反給予母親和孩子以應有的物質和精神照顧 ,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女性地位提升。其次違反自然規律的審美標準使得年輕媽媽不知所措。現在人們的眼球似乎都集中在美女身上。而小女孩的天真可愛、小姑娘的青春朝氣、孕婦的安詳幸福、年輕媽媽的成熟風韻、中年婦女的持重滿足、老奶奶的慈祥笑容..女性在不同時期展示出的不同的美麗都被忽略了 ,似乎世界就是為還沒有成為人母的漂亮美眉而設的。於是 ,許多年輕媽媽慌忙的採取各種方法使自己回到從前 ,在一生完孩子後 ,馬上就開始節食 ,甚至減肥 ,恰好又有許多營養成分標明很完備的嬰兒配方奶粉廣告 ,母乳— ——無論貧賤富貴 ,每個孩子都應得的第一份口糧 ,就這樣被剝奪了。那麼懷孕、哺乳究竟會對體重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我懷孕期間體重增加了 40斤,生完孩子後 ,體重下降 15斤,孩子七斤八兩。在哺乳期間 ,我的體重一直比懷孕前多 25斤。在斷奶後 ,我沒有採取任何措施 ,飯量、運動等等都沒有變化 ,但可能是因為斷奶導致體內激素重新分配 ,我在半年後自然的回復到了懷孕前的體重。我想這是一個正常的、自然的過程。要說在哺乳期間,自己一點也不在乎體重的增加 ,這不是實話。從心理上 ,人們能夠接受一個孕婦的體重增加 ,而當孩子出生後 ,母親如果還是很胖 ,總是讓人覺得有些失落。但從生理角度分析 ,母乳本身就含有營養 ,要提供這些營養 (要知道這是另一個生命得以維繫的營養 ),母體本身必須是有富餘的 ,這樣體重不增加才是不正常的。我當時並沒有想到這些 ,只是一想到白胖健康的兒子 ,就覺得什麼都無所謂。無論是社會還是母親本身都應該用更寬容和欣賞的眼光來看待哺乳 ,如果輿論都覺得母乳餵養 ,就像入得廚房、出得廳堂那樣也是女性必備的素質時 ,恐怕母乳餵養也會成為一種時尚。再有 ,母乳餵養的指導和服務機構不健全。在孩子剛出生時,抱他我都顯得很笨拙 ,更別說讓他吃到奶了。我現在還深深記得 ,孩子因為吸不到奶而急得哇哇大哭的樣子。省人民醫院婦產科的一位老主任 ,在巡視病房時 ,看著每個床頭柜上的奶粉和奶瓶 ,氣得連聲指責 :「我們現在的媽媽都不會餵奶了 ,你們這些護士都幹什麼了 ?!要知道你們是產科護士 ,給我一個個教。 」在她的幫助下 ,我第一次成功地讓孩子吃了個飽。商家的種種誤導和消費者的盲目跟從也是重要原因。即便是婦產科的主任 ,也無法阻止醫院裡鋪天蓋地的奶粉廣告傳單 ,更讓人覺得難以接受的是 ,最近聽我的一位同事說 ,衛生所負責體檢的醫生竟然讓初為人母的她放棄母乳餵養 ,買自己推薦的某種名牌奶粉。是的 ,每個醫院產科都有許多奶粉的廣告單 ,讓人覺得母乳可有可無 ,覺得配方奶粉完全可以與母乳媲美 ;另外孩子是天生會吃奶 ,但母親餵奶卻是要學的 ,母親保證有奶水也是要精心調養的 ,自然要有個磨合的過程 ,但正因為廣告使人確信配方奶粉不比母乳差 ,在這個磨合的過程中就有許多人放棄了母乳餵養。於是就有每個月要花掉幾千塊錢的「金娃娃」 ,人們以為這樣的高投入會給孩子以全面的營養 ,殊不知 ,任何配方奶粉都無法達到或高過母乳的質量。商家總是惟利是圖的 ,這本無可厚非 ,但消費者應該保持應有的理性。過去的母親吃得肯定不比現在好 ,但幾乎個個都有奶 ,為什麼現在沒有奶水的人越來越多呢 其實原因在於沒有堅持和努力,有配方奶粉這一倚賴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在我的家鄉 ,有這樣一個民間的經驗 :生男孩的 , 40天內母親的奶水都可以投下來。我在孩子滿月的第二天 ,坐長途車回老家 ,因為身體虛弱 ,暈車嘔吐 ,到家後 ,連續七八天一滴奶也沒有了 ,本來已經心灰意冷 ,打算讓孩子繼續吃奶粉的。一個遠房的親戚來 ,說了上面的話 ,又使我有了些信心 ,便堅持給孩子吸 ,還喝了一碗由 10個鯽魚頭搗爛 ,兌一份開水、半斤白糖弄的偏方 ,真是腥透了、膩透了 ,可是就這樣奶水又有了。回頭想想 ,其實是嘔吐導致體質急劇下降 ,加之產後身體虛弱才會沒有乳汁分泌。而身體恢復、喝鯽魚湯、堅持給孩子吸吮進行刺激是乳汁再次分泌的幾個原因。國外現在還普遍存在母乳銀行 ,其實是非盈利性的互助機構,提倡母乳多的母親到母乳銀行留下奶 ,以便其他缺少母乳的孩子食用。從技術角度講 ,歐洲發達國家的奶粉生產技術比我們高,歷史也更悠久 ,但為什麼還要煞費苦心地搞這樣的機構呢 ?原因很簡單 ,因為他們知道母乳比任何配方奶粉的質量都高 ,此其一 ;其二 ,把配方奶粉做得質量盡量的好 ,目的不是為了替代母乳 ,而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 ,使孩子得到儘可能多的營養。奶粉的生產廠家不會也沒有義務宣傳這些 ,但理性的消費者和負責的家長應該有自己的原則 ,進口奶粉的質量是好 ,但在時尚與自然規律面前 ,還是應該遵循後者 ,畢竟餵養孩子事關千秋萬代。為什麼會提到時尚呢 現在的年輕媽媽在一起時 ,攀比奶粉的價格似乎已經成為一個經常的話題 ,似乎價格越高 ,越是國外進口的 ,自己的孩子就越金貴。其實只要注意一點就可以發現問題,進口奶粉廣告往往會說 ,比如自己是美國嬰兒奶粉中銷量第一,這之中傳遞著這樣一個信息 ,選擇本奶粉 ,就是選擇了絕大多數美國孩子正在吃的奶粉 ,你的孩子生活質量就與美國同步了。那麼就有這樣的問題了 ,一是銷量是否代表質量 ?二是如果你知道美國 99% (假設 )的孩子都是母乳餵養 ,那麼你的孩子吃奶粉 ,只不過是跟 1%的美國孩子吃的是一樣的而已。再回到國內的話題 ,現在關於嬰幼兒養育的新措施似乎越來越多 ,比如新生兒撫觸、新生兒游泳、星級產房、月子賓館等等,但惟獨缺少對母乳餵養的重視。 20世紀 90年代以前 (配方奶粉產業尚不發達 ),母乳餵養的孩子占絕大多數 ,非母乳餵養是萬不得已情況下的選擇 ,我們的同齡人中 ,沒有吃母乳的更是鳳毛麟角 ,而現在如果再做個社會調查 ,恐怕就是一半 ,甚至不到一半 ,我認為 ,這更是一個社會問題。關於日本 ,我們都知道,一杯牛奶強壯一個民族。而我們對於母乳的忽視 ,以及將配方奶粉作為一種時尚 ,這從長遠角度看其實很危險。關於國外母乳餵養的資料和信息 ,大眾並沒有專門的渠道可以獲知 ,但我還是在報紙上注意到了這樣兩則消息。一則是西方某國的一城市擬規定母親在公共場合哺乳需在廁所進行 ,理由是否則有傷風化 ,這項動議引發了抗議集會 ,許多母親集中在市政廣場上給孩子哺乳以示抗議。另一則是荷蘭某小城的一年輕媽媽,將自己剩餘的乳汁賣給當地的母乳銀行 ,哺乳期過後 ,她用所得的錢買了一輛高級轎車。這兩則都是今年以內的消息 ,從以上兩則消息中我們可以獲取這樣的信息 :母乳餵養在國外很普及,如果市政府的規定針對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人 ,就會無關緊要;母乳的相互調劑在外國也很普遍 ,儘管成本並不低於配方奶粉。無論是觀念 ,還是制度 ,對於母乳餵養我們都有急需調整的地方。54後記.. 2001年的聖誕節.. ,我的朋友悄悄打來電話.. ,說我送你一件聖誕禮物.. ,在搖籃網上.. ,我給你建了一個.. 「母乳寶寶」頁面.. ,你去主持.. ,讓那些需要你的幫助的媽媽們有個落腳的地方。與其說這是給我個人的聖誕禮物.. ,不如說是給所有哺乳媽媽們的聖誕禮物。悄悄常說自己是母乳餵養的反面典型.. ,生兒子的時候沒有得到正確的資訊和指導.. ,偏聽偏信了一些不確切的傳言,以為自己的奶不夠.. ,兒子只吃了一個月的母乳就改餵奶粉了,這是悄悄一生的遺憾。痛定思痛.. ,她決心不讓更多的媽媽重蹈她的覆轍.. ,認識我之後.. ,到處幫我宣傳母乳餵養。當時她是搖籃網幾大論壇的版主.. ,目睹我每天在網上回答媽媽們的提問.. ,靈機一動.. ,乾脆在.. 「搖籃寶貝兒.. 」庫里建立了一所.. 「母乳寶寶」的小家。.. 「母乳寶寶」活躍了三年左右.. ,接待了將近.. 11萬人次的來訪,我回答了一千多個問題.. ,為這份主頁提供了超過.. 60萬字的資料.. ,包括我這些年在《父母》雜誌上主持.. 「母乳餵養.. 」專欄發表的所有文章。可以說.. ,這是世界上信息最完全、規模最大的漢語母乳餵養資料庫。由於提問和回答都是在留言板里進行.. ,導致留言板頁數越來越多、體積越來越龐大.. ,對後來探訪的媽媽們查看材料造成極大的不便。很多時候.. ,大家的問題比較雷同.. ,同樣的問題可能提了幾十遍.. ,我也回答了幾十次。為了方便大家查找.. ,我編輯了《母乳餵養常見問題解答彙編》 ,搖籃網的主管將這份「彙編」和其他一些文章編纂成《小巫母乳餵養精華篇》放在搖籃網的首頁。目前我正在和國際母乳會其他的諮詢員共同努力 ,創建一份專門的漢語母乳餵養主頁 ,加進搜索功能 ,讓所有來訪者都能用關鍵詞先搜尋一遍自己問題的答案。我萬分感激搖籃網這些年來對我宣傳母乳餵養的大力支持 ,感激《父母》雜誌社寧肯犧牲某些經濟利益也要堅持倡導母乳餵養的態度 ,感謝搖籃網和《父母》編輯部多年來為我提供宣傳園地。我也要深深感謝所有來訪「母乳寶寶」主頁的媽媽們 ,尤其是她們給予我的支持和鼓勵。這麼多人給我創造了一個讓我自身發展和成長的環境 ,我才能夠不斷進步。有了給媽媽們提供諮詢的實踐經驗 ,我最終通過了國際母乳會的考核 ,成為一名諮詢員 ,加入了國際母乳會在全球 60多個國家 33 000名志願者的行列。我呼籲所有的讀者都幫助我在中國推廣母乳餵養。如果你的朋友決心給孩子喂母乳又需要可靠的知識和信息 ,請向她推薦這本書 ,也請她探訪搖籃網 ( www. yaolan.com)上的「母乳寶寶」主頁。如果你周圍的人 ,包括醫生 ,對母乳餵養持有偏見和不準確的信息 ,請對她們宣講本書里正確的、先進的、科學的知識。為了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長 ,讓我們共同努力 ,將母乳餵養進行到底 !55參考書目 Bumgarner. Mothering Your Nursing Toddler.Revised Edition, USA, La Leche League International, 1995.伯姆嘎娜 :《給吃奶的幼兒當媽媽》。修改版 ,美國 ,國際母乳會 , 1995年。 Eiger and Olds. The Complete Book of Breastfeeding. Revised Edition, USA, Bantam Books. 1987.愛格、歐茲 :《完全母乳餵養手冊》。修改版 ,美國 ,矮腳雞書屋 , 1987年。 Eisenberg, Murkoff and Hathaway.What to Expect The First Year.Second edition, USA, Workman Publishing Company. 1996.愛森伯格、墨科夫、哈瑟威 :《第一年應該期待些什麼》。第二版 ,美國 ,沃克曼出版社。 1996年。 Freeman, Joan.How to Raise a Bright Child. First edition, UK, Vermillion, 1995.瓊 ·弗里曼 :《如何培養聰明寶寶》。第一版 ,英國 ,硃砂出版社 , 1995年。Gleitman, Henry.Psychology. First edition, USA, W. W. Norton & Company, 1981.亨利·格萊特曼 :。第一版 ,美國 ,諾頓出版社 , 1981年。 《心理學》La Leche League International.The Womanly Art of Breast-feeding.Seventh edition, USA, La Leche League International. 2004.國際母乳會 :《母乳餵養的女性藝術》。第七版 ,美國 ,國際母乳會 , 2004年。Sears and Sears.The Baby Book. First edition, USA,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93.西爾斯夫婦 :《親密育兒百科》。第一版 ,美國 ,力透布朗出版社 , 1993年。 Sears and Sears. The Discipline Book. First edition, USA,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95西爾斯夫婦 :《訓導手冊》。第一版 ,美國 ,力透布朗出版社, 1995年。 Sylva & Lunt. Child Development. First edition, UK, Black-well, reprinted 1990.秀娃 /倫特 :《兒童發展心理學》。第一版 ,英國 ,黑井出版社, 1990年重印。 New Beginnings, a quarterly periodical published by La Leche League International國際母乳會期刊《新起點》。56推薦讀物《親密育兒百科》 ,西爾斯夫婦著 ,吉林人民出版社 , 2001年。《母乳餵養完全指南》 ,西爾斯夫婦著 ,汕頭大學出版社 , 2004年。《有一筆資產— ——母乳新發現》 ,徐國靜著 ,南方出版社 , 2003年。 返回主目錄 --


推薦閱讀:

誰讓你的孩子這麼脆弱?——關於兒童教育
孩子學習緊張宜常吃「養眼菜」保護眼睛
總是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怎麼辦?
一起玩 | 有趣的指紋,和孩子創作指紋畫吧!
初一家長該為孩子做什麼?

TAG: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