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曲中求直,蓄而後發」?
吳文翰:「曲中求直」是身法要求也是勁法要求 「曲中求直,蓄而後發」是武禹襄提出來的太極拳理論。我認為,這句話,既是練習太極拳的身法要求,也是太極拳推手技擊中的勁力、技法要求。 「曲中求直」首先是太極拳身法上的要求。對練習太極拳的身法,武禹襄提出了「提頂、吊襠,含胸、拔背」等要求,在這些身法要求上,其中就包含著「曲中求直」的意思,也就是身法上不能過於挺拔,要曲蓄有餘,將展未展,時刻處於蓄勢待發的狀態。另外,武式太極拳有「一身備五弓」的身法要求,也就是要求身法像五張弓一樣蓄勢待發。這五張弓是指:身軀是主弓,四肢是副弓。在主弓為前提的情況下,周身五張弓一開俱開,一合俱合;一發倶發,一蓄俱蓄。李亦畲還畫了一個一身備五弓的圖。郝月如也對此進行了具體的解釋。我在此簡單地解說一下。 所謂「一身備五弓」,並不是身體、四肢真是彎曲如弓,這是不可能的,而是意念上要有這「一身備五弓」,要「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因此,在身法上必然要「曲中求直」。如何做到這一點呢?上肢這兩張弓,從手腕到肩膀這是兩個弓梢,肘是弓背,在打拳運行中,手腕和肩頭一定要相對,這樣才能做到「松肩沉肘」。更具體點來說,就是手掌上的合谷穴與肩頭上的肩井穴要遙遙相對。如果做不到遙遙相對,就不能"松肩沉肘"。做到這一點,就是做到了「曲中求直」。 從下肢來說,腳後跟要與同側大腿的後部相對相系,這樣,你在做弓步、虛步時,步法就能夠穩定。這就備好了下肢這兩張弓,也就是下肢這兩張弓做到「曲中求直」。 對軀幹這張主弓來說,大椎穴和尾閭穴為弓梢,命門穴為弓背,身法要立身中正,頭頂百會穴與會陰穴要上下一條線,這就是弓弦。做到「立身中正,八面支撐」,也就備好了身軀這張弓,這樣就做到了「曲中求直」。 以上談的是身法上的「曲中求直」。在走架上,也要求「曲中求直」。武式太極拳基本是由三個圈組成的,即豎圈,平圓圈,斜圓圈,而且進退都是走弧形。在這些運動中,不管動作如何變化,都要做到「立身中正,八面支撐」。這樣就做到了「曲中求直」。 在勁力、技法的運用上,太極拳更講究「曲中求直,蓄而後發」。太極拳的蓄勁、走化,是「曲」,動作線路是曲線形的。也就是說,太極拳在引進落空時,勁力動作是走弧形的;而發勁時,勁力,動作都是直的。正像李亦畲說的,發勁時要「腰腿認端的」,就是從腿到腰到手,直線發出的。這就是勁力,技法上的「曲中求直」。 再有,從勁力上來說,蓄勁為「曲」,也就是武禹襄說的「吞」,就是順勢引化,吞掉來力。其要點是要松肩,而且所有關節都要鬆開,要含胸、收腹、沉肘、沉腰,坐胯,這樣在身法上才能吸收來力;在呼吸上要吸氣,讓內氣貼到後背的命門穴,使內氣往後腿上坐。這時,既是化勁,也是蓄勁?蓄勁蓄得越足,發勁就越大。接下來的發勁,就是武禹襄說的「吐」。在發勁時,命門穴要推神闕穴,湧泉穴一定要踏地。這樣,力就能從腳上發起,主宰於腰,從手臂發出。這也就是「曲中求直」。 我的《武派太極拳全書》中,對「曲中求直,蓄而後發」講得比較詳細,讀者可以找來參考。 另外,除了「曲中求直,蓄而後發」外,武禹襄還講:「步隨身換,收即是放,連而不斷。」這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引化對方勁力,然後發放時,往往不是僅僅憑藉上肢就能解決問題的,還要有步法的配合。步法在太極拳打手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步法跟不上,肯定是不行的。還要收放合一,就是「收即是放,連而不斷」,不能有間斷的地方,這樣才能奏效。 總體來說,「曲中求直,蓄而後發」與「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的意思是一樣的,蓄勁時要求彎曲,發勁時要直放。梅墨生:「曲中求直」即吞吐 「曲中求直」與「蓄而後發」是有相關性的。古代的韻文在文字上要求對偶,「曲中求直,蓄而後發」是對偶,都是表示一個意思。太極拳論中還有「勁以曲蓄而有餘」的句子,可見,「曲」和「蓄」是相關的。所以,「曲中求直」和「蓄而後發」是排比的同類句子。 實際上,太極拳的動作只有在曲的時候,才是蓄力的,也就是有形的肢體是彎曲的,無形的勁力才處於積蓄的狀態。從丹田內氣的吞吐開合來說,曲就是吞,發就是吐。 練習太極拳是有幾個層次的。「曲中求直」的「曲」,從形體的層次看,是曲;從勁力的角度看,是蓄;從氣機的角度看,是吞。而「直」和「發」和「開」是同一個意思,從氣機上說,就是吐;從勁力角度說就是發;從形體上說,就是直。這就是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次認識「曲蓄直發」。 在推手時,對方打來時,我在肢體上曲蓄,吞掉對方的勁力,這就是化勁;然後發放時,就是吐氣發聲,形體上也是放直。所以,發力時一定是直的,要專註一方。這時打出的勁力是透的,不僅要把勁力從自己身上發放乾淨,而且還要把對方打透了。這是一種意氣心法。太極拳講究發放,就是放得要長,發得要遠。只有自身蓄積的勁力放乾淨了,松透了,才能做到這一點。所以,我認為,「曲」和「蓄」是相關的,是從不同的角度敘述太極拳的化勁。所有的「曲」和「蓄」,都是勁力上向里的吞和含,向里的收斂。形體上的「曲」和勁力上的「蓄」,實際都是神意上的收斂。有收斂才會有展放:不懂得收斂,也就不會展放。收斂得越深,展放得越大。對太極拳的理解越深,也就越懂得曲直、含放、吞吐、開合。其實,這些曲直、開合、吞吐是不能分開的,不能只有曲,沒有直;不能只有開,沒有合:不能只有吞,沒有吐。孫祿堂說過:「開合就是一式。」開就是合,合就是開。我的老師李經梧則認為,化就是打,打就是化。化打合一,其實就是開合合一,也就是陰陽合一。實際上,吞與吐也是一個。也就是剛與柔,曲與直,蓄與放都合成一個這也就是「曲中求直」的意思。 太極拳是始則分陰陽,在用的瞬間必須合成一個。自身能合成一個,這叫知己,也就是自身的內外,虛實、意氣、形神能合二為一。在對敵時,能夠做到與對手合二為一,這就是知彼。太極拳高手在推手時能夠做到與對方合二為一,自己可以是陰,對手是陽,這時是捨己從人,順遂柔化;自己也可以為陽,對方為陰,讓對方完全聽從你的擺布,不得解脫。是主動控制,還是順遂柔化,完全在自己的意識掌控之中。 上述的是推手中的陰陽合一。在自己練拳時,則是自身要做到陰陽合就是形體上,勁力上,神意上,都要相反相成。有了曲蓄,才有直發,?有了含蓄,才有展放;有了收斂,才有發放。所有這些,其實就是向內和向外兩種勁力的相反相成。收斂和曲蓄,是神意和外形上的反映。有的人,你能在外形上看出曲蓄的動作,而有的人你是看不出外形上的曲蓄的,但是,內里的氣機、神意是含蓄的,收斂的。據我所知,功力越深的人,外形動作越小,身架越高,外在的神意越安閑,最高能達到「無形無相」的境界。太極拳的高境界,是鋒芒內斂,無形無相,稍一展放,就發之至驟,放之必遠。 武禹襄的「四字秘訣」有「敷、蓋、對、吞」,其中就有吞勁。太極拳最重要的是吞吐二勁。能吞化,然後能展放;能收斂,然後能展放。如果遇到很大的來力,你不會吞、不會曲蓄,那就是兩個剛力相碰,那就是頂抗。所以,太極拳要求你剛我柔,你進我退。這裡的退,不是身形,步法上的退,而是勁力、意氣的退,也就是精神意氣上的含——向里、向內的含蓄。所以,拳論說:「勁以曲蓄而有餘。」曲蓄以後的的發放,就會呈現出穿透勁力,會有放長擊遠的效果。蓄得越大,吞得越深,則展放得越直、越透、越遠。我認為,這是太極拳在技擊上特有的東西。太極拳是以我的不變應你的萬變,以我的小動應你的大動,甚至是以我表面上的不動應你的動,以我的慢和靜應你的快和速,以我的無力擊你的有力。 這裡的吞掉有兩層意思。一種是通過我身體的傳導把來力引入地下,我的身體這時沒有絲毫阻滯,像個導體一樣,把來力傳導到地下。這就要求練拳者身體要松透了,如果沒有松透,就接不住對方的來力,也就不能傳導到地下,你就會被對方打倒。太極拳練習的是遇到巨大迅猛的來力時,能夠在接觸的瞬間把來力空掉,化掉,也可以理解為鬆掉——把來力通過你的手臂,軀體,松到地下去?另一種是把自身練成球體,讓來力在身體上做一個圓弧形的轉化,也就是把來力分散掉了。這也是吞。這兩種吞,也就是化掉對方的來力。化掉來力,反過來就是打。這也就是「化打合一」。假設你一拳打到我的胸口,我胸口吞化來力,同時把來力通過後背傳遞到我的手臂,再反擊你,這就是「化打合一」。 我們練拳要把自身練成一個太極球,讓丹田內氣充實飽滿,富有彈性,打在上面嘭嘭作響。我見到的許多太極拳家,他們在技擊時,身體都有這種反應。這就是太極拳的掤勁。掤勁是太極拳所有勁力的根本。掤勁就像充滿氣的籃球,能夠承載力量,充滿彈性。當這個球體受到來力衝擊時,受力點有個瞬間的凹陷,這就是太極拳的曲蓄,也就是吞勁:然後,當這個球整體彈回來的時候,就是發放。這也就是太極拳論說的「挨著何處何處擊」。所以,曲和直,蓄與發,開與合,收與放,就是太極拳陰陽的具體體現。練習太極拳首先要明理,也就是明白太極陰陽消長轉換的道理。陳鑫說「五陰五陽是好手」,也就是陰陽高度合一,高度協調,剛柔俱泥,亦剛亦柔,忽隱忽現。這個時候,你就變化莫測,沒有端倪,勁力只有在發放的瞬間是直的,其他時候都是圓的,都是曲蓄的。太極拳還講究「哼哈」二氣,有「哼哈二氣妙無窮」的說法。這裡的哼哈二氣是和太極拳的勁力聯繫在一起的,表現在勁力上是吞吐,表現在形體上就是曲蓄。
推薦閱讀:
※85度C如何憑藉咖啡和蛋糕,做到全球831家門店、市值數百億?
※分享:學佛不行賄照樣能做到生意,賺到乾淨的錢別提有多高興了
※秘行業中的「禮儀禮節」,你做到了幾點?
※曾國藩:人到中年須六戒,若能做到這六點,必能成大器!
※老師傅吐真言:廁所防水層做到這個高度就不會漏水,我家被騙慘了
TAG: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