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媽把娃送到名校,另一個媽把娃送到醫院,媽媽因素太重要了……

兩個媽媽是朋友,她們的兩個孩子一般大。打小孩子在一起玩,孩子玩的時候,媽媽在一起聊。十多年後,一個娃進了斯坦福大學,另一個娃進了心理病診所。

兩個孩子小時候沒有什麼大的差距,十年之後竟然有天壤之別。孩子的差距是多因素造成的,但不可忽視的是,媽媽的因素的確是太重要了。

根據兩位媽媽的回憶,我將兩者在孩子成長中不同的教育方式敘述一下,給各位明智媽媽進行簡要的分析:

一、在幼兒期,誰讓孩子接觸「新鮮」越多,誰教育就越成功

A媽媽:在兒子8歲前,要讓他盡量多看、多聽、多接觸不一樣的東西。比如,每天換一條新路走到學校,換一種口味的食物,看不同的書,聽不同的歌,甚至是孩子接觸不同的物體溫度、多接觸大自然。

B媽媽:在兒子8歲前,沒有讓孩子接觸不同新鮮事物的教育意識,有時害怕孩子危險,斥責孩子,不允許動這動那,循規蹈矩,給孩子多報班,基本是讓孩子接觸的都是單一的事物

孩子在幼兒期間,任何事物都是感覺新鮮的,這是強大的學習動力,因此,這個階段,媽媽一定要讓孩子多多接觸新鮮事物,從而豐富孩子的腦部神經,激發孩子的興趣和動力。A媽媽做到了這點,可惜B媽媽讓孩子接觸的過多是書本,最多是鋼琴等,接觸面太狹窄,孩子的大腦活力可能因為重負而受到抑制。

二、誰讓孩子主動講出書本或其它需要表達的事情,誰教育就成功

A媽媽:孩子還不會抬頭的時候,只要媽媽有空,就會躺下來給他們讀書,她會對孩子說:「接下來,你來讀給媽媽聽哦!」,有時孩子說的不清楚,媽媽也耐心且興奮的聆聽。有時候,孩子指著一些物品想要,卻說不出來叫什麼?媽媽也不急於給答案,而是提醒一個字,讓孩子把後面的字說出來。

B媽媽:很少給孩子閱讀,總覺得讀書是幼兒園以後的事情,急什麼。孩子要表達什麼,媽媽就替他說出來,直截了當地問孩子是不是這樣?

讓孩子把書本或者需要表達內容說出來,本身就是一個促進孩子思考的一個過程,並且也鍛煉了孩子喜歡錶達和語言表達的能力,這是重要的思維體操。這個時間,在孩子開始咿呀學語的時候就應當開始了。

三、有意識地鍛煉孩子的注意力,誰鍛煉得越巧妙,誰教育得越成功

A媽媽:媽媽鼓勵兒子去做飯,孩子3歲時,就鼓勵孩子站在小椅子上,幫她擇菜,攪拌。她認為,做菜是對鍛煉注意力非常有效的活動,切、炒、定時等等烹飪中的動作,如果不專註就會受傷,做錯一個步驟,味道就會變。孩子往往都是吃貨,讓他們長期專註,做出一道美味的飯菜,在等待中培養耐心,在做飯中培養注意力,這就是典型的延遲享受的訓練。

B 媽媽:覺得孩子參與做家務是搗亂,感到心煩。有時,拿個手機或者讓孩子看電視,哄他高興。

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宜早不宜遲。最好在學前就要有意識的設計活動,家務活動是天然的鍛煉孩子注意力的好辦法,另外,也可以通過一起走迷宮、解謎、樂器等培養孩子的耐心和注意力。

四、給孩子多講故事,誰給孩子講故事越經常,對孩子的教育越成功

A媽媽:每晚睡覺前,除了讀書上的故事,她還自己編一套系列故事給兒子聽。她認為,這一方面是想製造一些屬於親子間的回憶,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希望孩子從小在沒有圖片和文字的情況下,僅用耳朵聽,順著父母的描述,就能夠在頭腦中運用想像力,獲得想像的樂趣

B媽媽:基本沒有這種意識,而且自己本身不喜歡讀書,總覺得讀書應當是學生的事情。

想像力是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給孩子多講故事,不僅能夠培養孩子聆聽能力和耐心,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想像力。有想像力的孩子,將來才可能有創造力和學習的潛力。

五,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誰把遊戲與學習結合得越早越好,誰的教育就越成功

A媽媽:十分注重通過培養學習興趣,提高孩子學習能力。比如,學拼音時,她把拼音小小地寫在字的下面,然後貼到遠處,接著讓孩子看字說出拼音,如果孩子說不出來,就讓他跑去紙前面看答案,看完後她會告訴孩子:「不是媽媽教會你的,而是你用自己的身體記住的哦。!」另外,家人還和孩子玩「找字」的遊戲,全家人一塊比誰能在報紙上圈出最多的「的」字。等等

B媽媽:只會吼叫,「還不趕快去做作業去」,「你的分數為什麼那麼差,你不好好學習,將來考不上好大學,找不到好工作,怎麼辦?」

孩子只有心動,才能行動。學習動力不是逼出來的,而是激發出來的。孩子天性好動,而且追求樂趣,如果,我們都能夠如A媽媽那樣,多想辦法,設計趣味式的學習法,這樣就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打下深深的烙印,那就是學習還是很有意思的事情。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才會有持續的學習動力和興趣。

六、培養孩子的判斷力,誰把問題拋給孩子,誰就教育得越成功

A媽媽: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經常讓孩子自己做選擇。例如,問孩子:「你希望吃什麼冰激凌?」如果孩子說「隨便」。那麼,她會接著問:「你上次吃的**品牌,你覺得味道怎麼樣?你希望是繼續吃這種的,還是希望換另一種口味?」

孩子考完試後,拿著成績回來,她會和孩子一起研究,經常問:「孩子,這道題,為什麼錯了?錯在哪兒了?你當時怎麼想的?你覺得還有沒有其他的答題方法?」

B媽媽:習慣於替孩子告訴答案,甚至把自己的答案強加於孩子。例如,經常是這樣的表達「我看你還是吃**牌的冰激凌算了」,「聽話,就這樣辦「。孩子答題時想不出怎麼做,媽媽會急得說:「這還不簡單,不就是這樣算,你笨死了」

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意見能夠受到尊重和支持,他就會養成開動腦筋的習慣,這樣就是培養責任心。孩子在今後遇到事情時,會經常開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就強,因而更有自信。相反,就會養成依賴、思維懶惰的壞習慣,因而將是對孩子的成長和學習的障礙。

七、培養孩子的探究力,誰越尊重孩子的提問,誰的教育就越成功

A媽媽:無論孩子問她什麼,即使是自己再忙碌也要停下手中的活,面對孩子,先回答孩子的問題,並且每次都表揚他說:「這個問題提得好,好在……」

B媽媽:會有意無意地給孩子一種「沒閑工夫回答孩子的問題」或是「你怎麼會問出這種問題」的感覺。有時不耐煩地說:「沒看我在炒菜嗎?先一邊呆著去。」

孩子的提問是最寶貴的探究精神,是求知慾強的重要表現方式。成人對孩子的提問的重視,就是在保護孩子好奇心,求知慾。成人對孩子提問的忽視與輕視,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很幼稚,而且父母對自己愛動腦子是排斥的,因而,慢慢地就不願意提問,大腦也就停止了主動運轉。這樣的後果是,孩子以後在學習上也會如此,不願意開動腦筋,不願意深入鑽研。不會的問題會越來越多,考試成績會越來越差,最終對學習產生厭倦。

八,培養孩子的表現力,誰尊重孩子的表達,誰在教育上就越成功

A媽媽:大人在說話的時候,孩子會經常插嘴問一些問題,這位媽媽都會盡量解釋給孩子聽,鼓勵孩子參與其中。有時孩子在教室中打斷了老師的講話,提出問題,媽媽也會說:「孩子,你的提問挺好的,如果在提問之前,能夠舉手,讓老師有個心理準備就更好了。」

B媽媽:訓斥孩子,認為孩子不懂禮貌。甚至生氣地告誡孩子說,「大人說話,你小孩子別插嘴」

如果大人說話時,不讓孩子參與,甚至非常排斥,那麼就是關掉了孩子一個重要的觀察世界窗戶,同時把「耳朵」也「關」了起來 ,這樣,孩子會主動將自己孤立於家長的視野之外,形成嚴重的封閉思維和隔膜。

九 ,培養孩子的幽默,誰在家裡越會調節氣氛,誰的教育就越成功

A媽媽:當孩子情緒低落,或者遇到小挫時,經常與他開玩笑。一次,考試回來,看到孩子眼裡掉著淚。我就逗他,你們化學實驗考試除了氧氣,乙炔外,竟然還需要加眼淚呀。當時就把兒子逗樂了。再比如,叫兒子吃飯半天不出來,媽媽就開始喊兒子的爸爸:「快點看看,兒子最近壓力太大了,是不是失聰了?」

B媽媽:天天吊著臉,碰到孩子學習不好,就責怪。碰到孩子不答應就開始訓斥:「你耳朵是不是聾了,還要讓我叫你幾遍呀。」

有幽默感的人,樂觀、大氣。培養孩子的幽默感,就是在塑造孩子豁達的心胸和格局。把家裡的氣氛調節的充滿歡聲笑語,本身就是對孩子的教育,這不僅是涵養心性,而且在培養孩子的幸福能力和溝通藝術。

十、培養孩子的自制力,誰越是旗幟鮮明,誰的教育越成功

A媽媽:高中前禁止孩子玩電游。她認為,高中前是孩子大腦與身體的發育活躍期,她想優先讓孩子多玩一些擴展想像力、調動全身的娛樂活動,而電子遊戲總是會給孩子一種「欲罷不能」的感覺,孩子一玩就會連續玩很久,時間長了,會習慣偏向這一種思維方式,而失去培養其它能力的機會。所以,她在限制孩子不得在高中前玩遊戲前提下,還主動給孩子找到有趣的書籍或電影,和孩子玩很多面對面的遊戲,比如紙牌,猜謎、魔術,只要有空就會全家一塊兒出去釣魚、遠足、戶外運動

B媽媽:剛開始有些放縱孩子玩電子遊戲,之後看到孩子因此已經影響到學習了,開始急了,就不讓孩子玩,結果,孩子因為逆反,偷偷摸摸地到網吧,進而有了網癮。

電子遊戲對孩子利大於弊,孩子高中之前,意志力相對薄弱,如果,讓孩子玩電子遊戲,那就是幫助遊戲破壞孩子的意志力,更重要的是幫助遊戲破壞孩子對其它娛樂活動、有意義的戶外活動的興趣,這樣是得不償失的。因此,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應當禁止孩子玩遊戲,這樣做,似乎殘忍了些,但只要我們能夠像A媽媽學習,把孩子引導到更為廣闊的其它「遊戲」天地,孩子就不會有更多的逆反心理。如果我們再多多陳述利害,並且告訴他,可以在高中時候有節制的玩,那麼,孩子就會理解我們的良苦用心。許多孩子玩遊戲上癮,病因就是在孩子小時候,家長持放任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之後,又簡單粗暴地禁止,不講方法,結果,反而使母子關係對立。

總結:兩位母親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不同,是導致孩子結局不同的重要原因。(雖然不能妄言是唯一原因)。但的確給我們以啟示,對孩子的教育是天大的事,媽媽一定不可等閑視之。教育孩子如同治水,要順著孩子的天性去做,如大禹那樣有智慧的引導。而不能夠走向要麼讓孩子放任自流,要麼無知的蠻幹兩個極端。作媽媽的不容易呀,需要經常動腦筋,家長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推薦閱讀:

笑岔一灣人啊!安定醫院精神科郝醫生語錄
女子查出癌症複發放療後被告知無癌 醫院:過度診斷
被蛇咬了咋辦? 最好能打死蛇帶到醫院
醫院爆款自製「小神葯」之北京兒童醫院(中藥篇)
《恐怖殺人醫院》影評

TAG:醫院 | 媽媽 | 名校 | 因素 | 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