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應對美蘇夾擊:毛澤東密授四老帥化解天大危機,第1頁
07-14
面對大量「嚇人」的消息,毛澤東有自己的想法…… 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交接之際,中國的國際環境進一步惡化。1969年1月20日,尼克松就任美國總統,中美關係不但毫無鬆動,且又雪上加霜。美國侵越戰爭繼續擴大,美機、美艦仍不時侵入我國領空、領海。 與此同時,中蘇關係也更加惡化。重要標誌之一,就是蘇聯挑起的「珍寶島事件」。戰爭的危險似乎已日益迫近,而此時,我國國內由於「文化~大~革命」的進行,正處在一片混亂之中。 在此背景下,中國共產黨九大舉行。在九大的政治報告中,對國際形勢的分析是:「決不可以忽視美帝、蘇修發動大規模侵略戰爭的危險性。我們要作好充分準備,準備他們大打,準備他們早打,準備他們打常規戰爭,也準備他們打核大戰……」 九大後,當時的總參謀長黃永勝主持召開「軍~委辦事組」座談會,宣布了林彪「用打仗的觀點觀察一切,檢查一切,落實一切」的判斷和命令,提出了龐大的國防建設計劃。很顯然,「軍~委辦事組」認定大規模侵華戰爭迫在眉睫。 但毛澤東並未因當時由黃永勝領導的「防止突然襲擊辦公室」所提供的大量「嚇人」消息而絕對化地考慮戰爭問題。當時,毛澤東是冷靜的。針對世界局勢的新變化,毛澤東自有他的想法…… 四老帥領命「定期座談國際形勢」 還在「珍寶島事件」和九大之前,毛澤東就在考慮對外戰略調整的事情了。1969年2月19日,毛澤東在住處召開會議。會上,毛澤東要陳毅、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等研究國際問題,由陳毅負責,提出書面看法。此時,葉劍英72歲,聶榮臻70歲,陳毅和徐向前都是68歲。 與林彪集團相比較,四位老帥更諳熟外交與國際事務,因此他們的觀點相比之下會更穩健,更成熟。毫無疑問,毛澤東決定重新起用四位老帥參與大政決策,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的。 九大上,根據毛澤東的意見,自1967年所謂「二月逆流」以來一直靠邊站的四位老帥,被選為中共中央委員。在九屆一中全會上,葉劍英還被選為政治局委員。 四位老帥當時很不理解:經毛主席審定的九大政治報告剛剛發表,其中對國際形勢作了詳細闡述,為什麼還要他們研究?如果照抄照搬,算不上研究;如果提出某些不同看法,會不會被認為是同九大政治報告唱反調? 為此,周恩來對四位老帥說,主席交給你們這個任務,是因為主席認為還有繼續研究的必要。主席的一貫思想是,主觀認識應力求符合客觀實際,客觀實際不斷發展變化,主觀認識也應隨著發展變化,對原來的看法和結論要及時作出部分的甚至全部的修改。所以,你們的思想不要被框住。 「『四個老傢伙』,不開『神仙會』,來個『自由談』……」 6月7日下午3時半,四位老帥在中南海武成殿開會。陳毅講了開場白。他說,主席指定我們議議天下大事,讓我牽頭……我們四個老傢伙,開會的時候,每人清茶一杯,我請客,算是一點「物質刺激」,「刺激」大家踴躍發言。歡迎長篇大論,也歡迎三言兩語。現在開不得「神仙會」,我們就來個「自由談」。 稍停,他接著說,「自由」不能漫無邊際,國際形勢千頭萬緒,什麼都議也不行。雞毛蒜皮可以不管,要抓重點,抓要害。現在北邊蘇修磨刀霍霍,會不會向我們發動大規模進攻?南邊美國虎視眈眈,會不會把侵略越南的戰火向中國燒?這是關係到國家安危的大事,我們要作出明確回答,不能模稜兩可,含糊其詞。 開場白講完,四位老帥一個接一個地發言。他們侃侃而談,高瞻遠矚,語言生動,條理分明,顯然事先都做了認真準備。雖然他們的年齡都不小了,但他們精神都很好,連續討論3個半小時,中間不曾休息。 從6月7日至7月10日,他們進行了6次共19小時的討論,並寫出了第一份題為《對戰爭形勢的初步估計》的書面報告,上報給周恩來總理。 報告認為,在可以預見的時期內,美帝、蘇修單獨或聯合發動大規模侵華戰爭的可能性都還不大。中蘇矛盾大於中美矛盾,美蘇矛盾大於中蘇矛盾。 報告指出,美帝、蘇修都在布局。蘇修要向西歐伸手,美帝要向東歐插足。雙方針鋒相對,都要爭奪對方的東西。真正的、現實的利害矛盾還是在它們之間。 報告勾畫出剛剛形成並在後來延續了10餘年的國際戰略格局,為打開中美關係提供了依據。 「美國、蘇修都向中國暗送秋波」 7月11日,蘇聯外長葛羅米柯在最高蘇維埃會議上作報告,一方面倡議蘇、美舉行最高級會晤,以發展兩國間的「廣泛合作」,並在國際問題上「尋求一致的立場」,一方面則是大肆攻擊中國。 7月21日,美國宣布:放寬對美國旅遊者購買中國貨物的限制;放寬美國公民去中國旅行的限制。7月25日,尼克松發表談話,承認在越南戰爭中「受挫」,宣布將從印度支那收縮兵力,使戰爭「越南化」。7月26日,尼克松訪問菲律賓、印尼、南越、泰國、巴基斯坦和羅馬尼亞。 7月26日這一天,同時還發生了兩件有意思的事:一是蘇聯外交部第一副部長突然約見我駐蘇代辦,面交蘇聯部長會議給中國國務院的內部聲明,要求舉行中蘇高級會談;二是西哈努克派人會見我駐柬大使,面交美國參議院民主黨領袖曼斯菲爾德寫給周恩來的信,要求訪華。信中說,中美「20年長期交惡」不應繼續下去了。 四位老帥對此立即進行了仔細研究。 葉劍英說,美帝不得不從南越逐步撤軍,同時,曼斯菲爾德乘美、柬復交轉來信件,蘇修可能偵悉此事;美國國務院宣布「兩個放寬」,步子雖然不大,但表明尼克松想拉中國,壓蘇修。 聶榮臻說,葛羅米柯反華的調子那麼凶,剛剛半個月,就來個180度大轉變,要求舉行中蘇高級會談,它是害怕中美和緩。 徐向前說,尼克松訪問羅馬尼亞,在東歐會引起連鎖反應,蘇修怕「後院」出問題,不得不向我們遞出橄欖枝。 陳毅說,現在美帝憋不住了,蘇修也憋不住了,它們的矛盾不可開交,都向中國暗送秋波,都向對方打中國牌。局勢到了轉折關頭,後面還會有文章,我們要繼續觀察…… 但到了8月18日,外電報道,蘇駐美大使館一官員曾詢問美國一專家:如果蘇聯襲擊中國核設施,美國將作何反應? 針對上述情況,四位老帥討論時一致認為:在《對戰爭形勢的初步估計》中提出的看法沒有錯,蘇修不會發動大規模侵華戰爭。雖然如此,四位老帥還是反覆研究了萬一蘇修對我發動大規模戰爭,我們是否從戰略上打美國牌的問題。 葉劍英說,魏、蜀、吳三國鼎立,諸葛亮的戰略方針是「東聯孫吳,北拒曹魏」,可以參考。 陳毅說,當年斯大林同希特勒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也可以參考。 9月3日,越南領導人胡志明逝世,參加葬禮的蘇聯黨政代表團團長柯西金通過越方向中方傳話,希望路過北京時在機場會晤周恩來總理。經毛澤東同意,周恩來在首都機場同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進行了會談。 9月13日,四位老帥集體閱讀了周恩來同柯西金的談話記錄。四位老帥認為,現在柯西金屈尊就教,主要原因是想同我們緩和一下,借中國壓美帝,同時也摸摸我們的底。 可不久,戰爭的空氣又緊張起來。對柯西金北京之行,有些人認為是蘇修大舉侵華前施放的煙幕,猶如日本偷襲珍珠港前派特使去美迷惑羅斯福一樣。 在這種情況下,四位老帥緊急討論後,寫出了《對目前局勢的看法》,9月17日報送周恩來。 為打開中美關係,陳毅提出「不合常規」的設想 四位老帥在《對目前局勢的看法》中指出:蘇修確有發動侵華戰爭的打算。「蘇修領導集團中的一批冒險分子,想乘我國『文化~大~革命』尚未結束,核武器尚在發展,越南戰爭尚未停止時,對我打一場速戰速決的戰爭,幻想把我搞垮,消除其心腹大患。」但是,蘇修雖有發動侵華戰爭的打算,並且作出了相應的軍事部署,但它下不了政治決心。因「對華作戰的決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帝的態度。迄今美帝的態度不但未能使它放心,而且成為它最大的戰略顧慮」。美帝「絕不願蘇修在中蘇戰爭中取勝,建立資源、人力超過美帝的大帝國」,「美帝多次表示要同中國改善關係,這在尼克松訪問亞洲前後達到高潮」。蘇修「深怕我國聯合美帝對付它」。報告還列舉了其他「種種因素」,判定「蘇修不敢挑起反華大戰」。 在這個報告定稿後,陳毅接著說,我們要從戰略上利用美蘇矛盾,有必要打開中美關係,為此,我有一些「不合常規」的想法,並想將這些設想向總理口頭彙報: 第一,在華沙會談恢復時,我們主動重新提出舉行中美部長級或更高級的會談,協商解決中美之間的根本性問題和有關問題。 第二,只要舉行高級會談,本身就是一個戰略行動。我們不提先決條件,並不是說我們在台灣問題上改變立場。台灣問題可以在高級會談中逐步謀求解決,還可以商談其他帶戰略性的問題,這不是大使級會談所能做到的…… 從7月29日至9月16日,四位老帥對相繼發生的重大新情況又進行了10次共29個半小時的討論。 以後的事態發展,正如四位老帥的判斷,蘇中戰爭並未發生,邊界衝突也未繼續,兩國關係有所緩和,而尼克松則更加急於與中國改善關係。 此後不久,中共中央作出兩項決策:一、允許在柬埔寨逗留的曼斯菲爾德訪華;二、同意重開中美大使級會談。 這兩項決策預示了毛澤東新的重大戰略步驟的出台。經過深思熟慮與慎重的外交接觸,毛澤東斷然決定打開中美關係。 中美關係的打開,緩和了中國在國家安全問題上所面臨的極度緊張形勢,使中國擺脫了長期的孤立狀態,重新走上廣闊的世界舞台。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