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經典方劑2(對症抓藥)
中醫經典方劑2(對症抓藥)
(二)辛涼解表
1、桑菊飲
組成:桑葉6g 菊花3g 杏仁6g 連翹6g 薄荷3g 桔梗6g 甘草3g 葦根6g
功用:疏風清熱,宣肺止咳
主治:風溫初起
特徵:但咳,身熱不甚,口微渴
2、銀翹散
組成:連翹9g 二花9g 桔梗6g 薄荷6g 竹葉3g 甘草6g 荊芥6g 牛蒡子9g
功用:辛涼透表,清熱解毒
主治:溫病初起
特徵:發熱無汗,或有汗不暢,微惡風寒,頭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
附方(1)銀翹湯
組成:二花15g 連翹10g 竹葉6g 甘草3g 麥冬12g 生地12g
功用:滋陰透表
主治:陽明溫病
特徵:下後無汗脈浮者
3、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組成:麻黃6g 杏仁9g 甘草6g 石膏18g
功用:辛涼宣洩,清肺平喘
主治:外感風邪
特徵:身熱不解,咳逆氣急鼻痛,口渴,有汗或無汗,舌苔薄白或黃,脈滑而數者
4、升麻葛根湯
組成:升麻3g 葛根3g 赤芍6g 甘草3g
功用:解肌透疹
主治:麻疹初起未發,或發而不透
特徵:身熱頭痛
附方(1)宣毒發表湯
組成:升麻6g 葛根6g 前胡10g 杏仁10g 桔梗3g 枳殼6g 荊芥6g 防風6g 薄荷6g 木通6g 連翹6g 牛蒡子6g 竹葉3g 甘草3g
功用:解表透疹,止咳利咽
主治:麻疹初起
特徵:欲出不出
5、竹葉柳蒡湯
組成:西河柳6g 荊芥6g 葛根6g 蟬蛻3g 薄荷3g 牛蒡子6g知母3g 玄參6g 甘草3g 麥冬10g 竹葉3g 石膏15g
功用:透疹解表,清瀉肺胃
主治:痧疹透發不出
特徵:喘咳,煩悶躁亂,咽喉腫痛者
6、柴葛解肌湯
組成:柴胡6g 葛根10g 甘草3g 黃芩6g 羌活3g 白芷3g 赤芍6g 桔梗3g
功用:解肌清熱
主治:感冒風寒,郁而化熱
特徵:惡寒漸輕,身熱增盛,無汗頭痛,目疼鼻干,心煩不眠,眼眶痛,脈浮微洪者
附方(1)柴葛解肌湯
組成:柴胡6g 葛根9g 甘草3g 赤芍6g 黃芩6g 知母6g 生地3g 丹皮3g 貝母6g
心煩加竹葉,譫語加石膏
功用:解肌清熱
主治:春溫夏熱之病
特徵:發熱頭痛,與正傷寒同,但不惡寒而口渴,與正傷寒異耳,此方主之
7、蔥豉桔梗湯
組成:蔥白10g 桔梗6g 枝子6g 淡豆豉10g 薄荷3g 元召6g甘草3g 竹葉3g
功用:疏風解表,清肺泄瀉
主治:風溫初起
特徵:頭痛身熱,微惡風寒,咳嗽,咽痛,口渴,舌尖紅苔薄白,脈浮數
附方(1)蔥豉湯
組成:蔥白50g 淡豆豉6g
不汗加葛根,升麻,再不汗加麻黃
功用:通陽發汗
主治:外感初起
特徵:惡寒發熱,無汗,頭痛鼻塞等證
(三)扶正解表
1、敗毒散
組成:柴胡 前胡 川芎 枳殼 獨活 羌活 茯苓 桔梗 党參 甘草各10克
功用:發汗解表,散風祛濕
主治:感冒風寒濕邪
特徵:惡寒壯熱,頭項強痛,肢體酸痛,無汗,鼻塞聲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滿,舌苔白,膩脈浮濡,或浮數重取無力
附方(1)荊防敗毒散
組成:羌活 獨活 柴胡 前胡 枳殼 茯苓 荊芥 防風 桔梗 川芎 甘草各10g
功用:發汗解表,消瘡止痛
主治:瘡腫初起
特徵:紅腫疼痛,惡寒發熱,無汗不渴,舌苔薄白,脈浮數者
2、倉廩散
組成:党參 茯苓 甘草 前胡 川芎 前胡 獨活 桔梗 枳殼 陳倉米各等份
功用:益氣解表,敗毒止嘔
主治:噤口痢
特徵:毒氣衝心,有熱嘔吐
3、參蘇飲
組成:党參 紫蘇 葛根 前胡 半夏 茯苓 陳皮 甘草 桔梗 枳殼 木香.各等份
功用:益氣解表,祛痰止咳
主治:外感風寒,內有痰飲
特徵:頭痛鼻塞,咳嗽痰多,胸膈滿悶,苔白脈浮等證
4、再造丸
組成:黃芪 党參 桂枝 甘草 制附子 細辛 羌活 防風 川芎 生薑 據證用藥量
功用:助陽益氣,發汗解表
主治:陽氣虛弱
特徵:感冒風寒,頭痛身熱惡寒,熱輕寒重,無汗肢冷,倦怠奢卧,面色蒼白,語言低微,脈沉無力,或浮大無力等證
附方(1)麻黃附子細辛湯
組成:麻黃 細辛 附子據證用藥量
功用:助陽解表
主治:少陰病始得之
特徵:反發熱,脈沉者
5、麻黃附子甘草湯
組成:麻黃20 甘草20 附子20克 肉桂20據證用藥量
功用:助陽益氣,發汗利尿
主治:少陰病
特徵惡寒身疼,無汗,微發熱,脈沉微者,或水病身面浮腫,氣短,小便不利,脈沉而附方
(1)制附片20g,炙甘草20g,生薑30g
推薦閱讀:
※中醫對付「癌中之王」胰腺癌
※(7)五行性理思考中醫臟腑五行生剋之思路
※中醫養生
※「中醫崑崙」之石筱山
※頑固白癜風困擾多年,卻被老中醫用一根銀針治癒,莫不是針灸中的火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