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種思維方式

十種思維方式一.自我超越有形有相的東西終歸於毀滅,要實現真正的不朽,就要超越自我這個有限的存在。中國先哲將「道」作為超越一切有形有相的永恆存在。但這個道又不是不可么磨,高高在上的上帝,它「有情有信」,就在萬事萬物之中。理想人格的獲得就在於與「道」自覺、自然而然地合一。道雖「有情有信」,它又超言絕象。要與道冥合,就需要超越一切形體和自己的生命。只有這樣才能在有限中達到無限,在現實中實現永恆。中國知識分子習慣於自我剋制和自我提升,不在軀殼上起念,追求某種精神境界,正是這種思維方式在現實中的應用。二.整體思維整體思維又稱系統思維,它認為整體是由各個局部按照一定的秩序組織起來的,要求以整體和全面的視角把握對象。中國古人的整體思維主要有以下特點,1)它形成了八卦、六十四卦、五行生剋等整體結構模式,這些模式反映了自然界乃至人類社會的一切事物的共同性。2)宇宙整體和作為整體的具體事物具有統一的結構,遵從相同的演化法則,並由此導出天地一理,萬物一馬,宇宙全息的結論整體思維對中國的歷史、文化和生活的影嫌詡是巨大的。中國人素有的「大一統」思想,中醫的「頭痛醫腳,腳痛醫頭」的整體療法,以及中國文化偏重綜合、弱於分析、概念的模糊性等都體現了這種思維方式的影響。三.物極必反中國人普遍認為,事物的運動變化,總是向相反的方向轉變。如《易經》:「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老子》:「正復為奇,善復為妖。」那麼,事物在什麼地步才發生這種轉變呢?那就是,無論任何事物,到了盈滿或頂點時,便會向相反的方向轉化。自漢代《淮南子》明確提出「物極必反」的命題後,它便成了中國人的一個傳統思維模式。這裡的「極」,實際上是一種極限、頂點。之所以發生物極必反,是因為任何事物都包含有陰陽兩個對立面,當一方勢力上升,達到頂點時,便轉而消退;另一方則相反,由消而長,這時就發生物極必反。四.漸悟思維漸悟思維貫穿於中國古代各家思想之中。它的特點在於主體從思維的對象和內容方面作好必要的準備,經過某種契機的引發,突然認識到事物的全體和真相。認識到事物的真相或全體, 在道家稱為「悟道」;在儒家稱為「豁然貫通」;在佛教稱為「成佛。」在佛教,漸悟又名「因緣見性」。認為人們只有通過積德修道的助緣,才能見性成佛。最著名的是神秀的漸悟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生塵埃。"在儒家,最明顯地體現在程頤的「脫然貫通」和朱熹的「豁然貫通」說。他們認為,只有知識積累到一定秤諶,才能在「用力之久」的工夫中達到「豁然貫通」。故荀子對漸悟總結道:「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通,鬼神將通之,非鬼神之靈也,思之極也。」五.躬身踐履中國人學習的目的在於成就高尚的人格,而高尚的人格不是通過知識積累所能達到的。因此,伴隨成德的學問,自然形成一種切身踐履聖人之言的思維。它具體表現在如何通過將聖人之教與自己的言行結合起來,最終成聖成賢。故《大學》在列了三綱領,八條目之後,直接道出「一是皆以身為本」。只有個體通過躬身實踐,才能成為聖賢,受人尊敬。否則,便會被人斥為趙括馬謖之流,不悟「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當然,無論儒家、佛教和道家,所強調的躬身踐履都與西方的科學實驗儼然是兩回事。中國古人的躬身踐履是對聖人之言的信仰和執行,在這裡不存在懷疑,只存在印證。如果你印證不了,那說明你自身有問題,決不能在聖人之言上找毛病。其目的便是達到「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六.格物致知中國宋明理學的認識方法,最早見於《大學》,是八條目中兩條目。有理學派和心學派兩種解釋。理學派以程頤、朱熹的觀點為代表,他們認為格物就是窮盡事物的道理,包括事物的自然規律和道德原則;而致知則是利用「類推」的方法,將已得之理推廣到事事物物之上。其具體方法在於讀書討論,應接事物,和到具體事物中去發現。等到積累到一定秤諶,便會豁然貫通,達到萬物之理為一的境界。心學派以陸九淵、王陽明的觀點為代表。他們認為「心即理」,格物就是正心,認識本心,使心始終不離正道。至於外物如何,則不是他們所關心的。致知則是將內心中的道德原則即良知推廣於事事物物之上,使萬物皆具有吾心之良知。但是,無論程朱,還是陸王,最終都歸於明心中的本性,即道德本然,以達到儒家的「聖賢境界。」七.反求諸己中國人認為學問的目的不在於認識外物,而在於成就自身,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因此,「反求諸己」,觀察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最高人生價值的標準,便成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之一。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孟子說:「反躬自問,正義不在我, 縱是卑賤之人,我也不去恐嚇他;反躬自問,正義在我,雖千軍萬馬,我也不畏懼。」荀子也說:「君子每天要做三次反思,便可達到聰睿智達,行為無過。」那麼,所謂的反思、反躬自問是思什麼、問什麼呢?簡言之,就是反問自己的良心。一個人在做一件事時,問問自己的良心,如果心安,則為之,如果心不安而為之,則失去了反思的意義。反思的目的就是要成就自身,成就自身的德行,而不是僅僅的知識積累。通過自我反思,覺悟到道德原則乃我本然所有,自覺地依照道德原則而行,就叫「悟」。相反,不悟自己的本性,單純追求知識的積累,則被批評為「迷於萬物而不反」。反求諸己同樣體現為道家和佛教的思維方式。老子的「滌除玄鑒」,莊子的「心齋」、「坐忘」,禪宗的「明心見性」都具有典型的反觀內求的特色。故老子在評價成就精神境界時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不為。」莊子更明確地提出「我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言下之義,人應當反求於心,不要逐物不返,只有於內心中發現人的自然本性或人生意義,才是明智之舉。正是由於這種反觀內求的思維方式和成就自身精神境界的價值取向,使中國人懶於探求外物的規律,而重視人生意義的實現。八.頓悟思維禪宗祖師慧能提出的獨特的悟道之方。它反對一切知識積累、只憑一介清明之心,單刀直入,直探至理真源,達到成佛的境界。但禪宗的頓悟亦不是完全無可么磨的,它也有引導入悟的方法。一是疑念法,即通過提出問題,喚起疑念,久思不通,突然有得,求得覺悟。如:「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曰:窗前柏樹子。」二是暗示法,即通過暗示而不直接給出答案,啟發人去盡心求解。如:禪宗中的「斷指悟道。」三是遮掩法,即烘雲托月,如慧能點悟神會時曾說:「不思善,不思惡,還我明上座本來面目。」言下神會恍然大悟。九.察己知人《呂氏春秋·察今》:「察己可以知人,察今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與我同也」。因此,人應該體認內在的自然本性,而不在於辨別外在的事物之理。因為吾性即人性,要認識外物和別人,只需認識自己就夠了。所謂內在於人的自然本性主要指共同的愛好、欲求以及理想。這些愛好、慾望和理想等,不同的學派有不同的解釋。《呂氏春秋》認為人皆崇尚相同的秩序,有相似的慾望或理想;道家認為人皆有相似的崇尚自然的本性;儒家則以為人皆有相同的道德本心,皆喜歡合於理義的事情,皆希望實現「大同仁愛」的社會。所有這些相同或相似,一言以蔽之,皆因為各學派都認為人心中有一個「共識」,在這種共識下,可以推己及人、察己知人。十.辯證思維中國先哲擅於從事物的有機聯繫、對立統一中認識和把握事物,具體表現在陰陽剛柔的對立、一分為二與合二為一的對立統一、「和實生物」、「執兩用中」的處事方法,以及「物極必反」的發展變化觀。特別地,「執兩用中」的處事法則形成了中國人寬厚仁和的民族特性;而「物極必反」的世界觀則幫著中國人在困苦危難之中,始終對未來充滿著憧憬和希望,它使我們的民族從不消沉,永遠處於活力和奮鬥之中。
推薦閱讀:

文化心理學視野中的思維方式
窮人不該有的「六種窮人式思維」,...
國人早餐轉變思維
金字塔原理:如何100的智商搞定需要150智商的事情
直達凈土|無須思維

TAG:思維 | 思維方式 | 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