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生媽媽:皰疹性咽峽炎,看完不再擔憂
可以快速查看超過300篇原創育兒科普文章
最近家長反映很多小朋友出現了發熱、咽紅、咽痛、上齶粘膜水皰等主要癥狀,家長們紛紛擔心是手足口病,實際上這是另外一種嬰幼兒期的常見疾病——皰疹性咽峽炎。現在我就家長們常見的擔心和困惑解釋如下:
皰疹性咽峽炎類似手足口病,也是由多種(型)腸道病毒(如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等)引起的,以發熱、咽紅、咽痛、上齶粘膜水皰為主要癥狀的嬰幼兒期的常見傳染性疾病。在夏、秋季節流行,冬季也會有發生。
臨床表現
潛伏期:一般有1~2天(不超過3天)的潛伏期。這期間,患者不會有任何癥狀,但是體內病毒大量複製。
前驅期:發病初期,癥狀不明顯,只是發熱,可有咽紅、食慾不好等癥狀,無法與普通感冒等相鑒別。
癥狀明顯期:在類似感冒的前驅癥狀後的當天或第二天,上齶粘膜即會出現小水皰,2~3天內變成直徑2~3mm,繼而破潰,形成白色或黃色的潰瘍。發熱是主要的伴隨癥狀,但通常體溫不高,幾乎在水皰破潰的同時,體溫開始逐漸恢復到正常。水皰破潰成小潰瘍後有疼痛感,會影響到患兒的進食,嬰幼兒會表現為流口水、拒食,大約會持續2~3天。
與其他疾病的區別與手足口病的區別:雖然同屬於腸道病毒感染,發病和傳播途徑都相似,但手足口病有典型的散發在手掌、足底和肛周的粟粒樣斑丘疹。
與皰疹性口腔炎的區別:皰疹性口腔炎由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的,多發於冬季,由飛沫和直接接觸傳播,會累及齒齦、頰粘膜和唇周皮膚。
上述兩者的感染性較皰疹性咽峽炎要強一些,癥狀也較皰疹性咽峽炎稍重。
皰疹性咽峽炎的病情較輕,卻也會有合併細菌感染的可能,也可能發生腦膜炎、心肌炎等併發症,所以,如果持續高熱、潰瘍不愈等要考慮就醫,一旦出現嘔吐、頭痛、精神萎靡等癥狀,要儘快就醫。
治療護理與其他病毒感染一樣是自限性疾病,並沒有特效抗病毒藥物,家庭護理顯得尤為重要。沒有合併症的患兒可以在家治療護理。
一般護理:休息,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所有文章皆為原創,任何媒體使用請與我取得聯繫。未經授權而刊登的任何媒體,我們將追究其法律責任。郵箱:fishfarocean@sina.com
推薦閱讀:
※軍情 | 美媒:美日聯手研發武器 學者擔憂中國持負面看法
※盤點|十大你所擔憂的醫療黑科技
※赴美簽證延長 在美華人擔憂競爭加劇h
※梁、游二人向洋主子告狀遭批 「自決派」擔憂會步其後塵
※台民進黨為何擔憂大陸遊客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