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課堂教學策略
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課堂教學策略
呂憲軍 王延玲, 《中國教育學刊》06年第1期
課堂教學的目的在於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展,使每一位學生不斷地獲得新的知識和能力。然而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要實現用最少的時間使學生獲得最大的進步與發展,就需要每一位教師對課堂教學做多方面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其中,採取適宜的教學策略是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為此,筆者結合新課程的教學探討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教學策略。
1、重過程的教學策略
「過程」是形成「結論」或獲得「結果」而必須經歷的程序、步驟。從知識產生的角度看,作為結論的知識是在經過一系列的探索過程之後獲得的;從學習的角度看,學生的學習結果是在經歷了一系列的學習過程之後實現的,沒有「過程」便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結果」。與課堂教學發生關聯的過程主要有:知識的發生髮展過程;與知識發生髮展相伴的思維發展過程;知識應用的過程;認知過程和情感態度形成過程。新課程特彆強調過程,把過程和方法本身作為課程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學生在探索新知的過程中獲得豐富的體驗和多方面的收穫,同時要使知識的獲得過程成為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過程。因此,要落實新課程的目標,就應在教學中採取重過程的教學策略。
(1)創設使學生主動參與到「過程」中的情境
教學的過程、認知的過程、情感態度形成的過程都是在學生積極地、實質性地參與——即主動參與的條件下實現的。學生也只有在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全過程的條件下,才能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主動參與教學過程表現在:注意教學的全過程、積極加工教學活動負載的教學信息、積極的情感體驗。教師應創設民主和諧的氛圍,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敢於質疑、猜想、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允許學生出錯;在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呈現方式上,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活動中注重方法指導並提供適當的幫助;為學生提供親手操作、獨立思考、討論交流的機會。
(2)注重「教」的過程
教師應認真分析重要概念、原理的形成過程,把握概念原理的本質及關鍵特徵,把握其中蘊含的思想方法;在課堂教學中不把「結論」直接拋給學生,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是通過展示和分析知識的發生髮展過程、思維過程、人類改變現實的創造過程等一系列的活動,啟發、引領學生向結論一步步靠近;同時,學生要經過一系列的質疑、判斷、比較、選擇,以及相應的分析、綜合、概括等認知活動而最終獲得「結論」。只有經歷這樣的過程,教師才能教明白,學生才能真正理解、鞏固和應用知識,並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3)注重「學」的過程
學生的學習,不是把外界的知識簡單地「複製」到自己的頭腦中,而是要在頭腦中經過一系列的加工過程,從選擇和接受信息開始,經過記憶、理解、應用等基本環節,最終變成自己的知識。如果教師圖省事或省時間,不關注學習的全過程,直接給出公式、定理,讓學生背誦一番後,便進入做題階段,學生就會因為缺少「理解」這一重要環節,做題時只會盲目、機械地模仿,題型稍有變化,便感到不知所措,無法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為此,教師可以通過向學生提供背景知識、聯繫實際、觀察、實驗、操作、質疑、解釋、類比等方式幫助學生將新知識與頭腦中已有的知識聯繫起來,進而理解、內化新知識。
(4)注重對過程的評價
教師應充分發揮評價在教學過程中的激勵、導向作用,注重評價學生的認知過程、探究過程和努力過程。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及取得的成果作為評價的對象,評價學生觀察、實驗、討論、調查、解決問題等活動的質量和行為表現,以及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興趣、好奇心、投入程度、合作態度、意志力和探索精神等,特別是學生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獨特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所採取的特殊方法。評價的結果通過各種形式記入學生的個人成長檔案,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使之重視學習過程。
2、形成認知結構的教學策略
新課程強調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和靈活應用,而影響學生理解新知識、掌握和運用新知識的最重要因素是認知結構,即學生頭腦中的知識結構。認知結構是在不斷地學習理解新知識的過程中逐漸建構而成的,始終處於動態平衡之中。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新知識或者被納入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中,從而豐富相應的認知結構的內涵,並獲得暫時平衡;或調節已有的認知結構,直至達到認知上的新平衡。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是學生理解、掌握、保持並在實踐中應用知識的重要條件。頭腦中的知識結構組織得越好,就越有利於接受、理解新知識,保存、運用已有的知識。相反,那些零散、孤立、無序的知識,在大腦的記憶庫中好比一盤散沙,很容易丟失,在需要提取運用時難於尋找,學生對這些知識的理解是僵化的、無意義的。形成認知結構的教學策略如下:
(1)揭示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
揭示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即揭示知識的本質規律,是形成認知結構的最重要的途徑。為此,一方面,教師應設法使新知識與學生認知結構中已有的相關知識聯繫起來,分析學生的原有知識狀況和生活經驗,找出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有針對性地在呈現新知識之前複習與新知識相關的舊知識,把有關概念作為固著點,在呈現新知識的過程中,注意揭示新舊知識的聯繫點、生長點,搭好新舊知識的橋樑,使新舊知識之間形成聯繫。另一方面,在呈現新知識的過程中,有目的、分層次呈現學習材料,並揭示學習材料的邏輯順序,進而促使結構層次的綜合貫通。
(2)整理知識
知識的整理是指在完成一定階段的學習之後,對內部的知識、經驗進行統整,使新舊知識之間、新知識之間、原有知識之間達成結構化、系統化,新舊知識通過相互作用最終形成一個多層次、多類型、相互關聯的有序整體。
整理知識的過程也是形成知識結構的過程,因此,教師指導學生自己進行知識整理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指導的步驟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來安排,如:教師示範—學生合作整理—學生獨立整理—交流整理的結果。指導的內容有:所要整理的知識範圍,如某一單元、某一章節;知識整理的角度,如找出共同特徵、比較不同特點、指出變化過程等;整理知識的方法,如表格法、綱要法、概念圖法等。[2]最終的整合結果可用知識結構圖(連線、表格、圖示、綱要等形式)來表達,知識結構圖可以使知識在學生頭腦中的結構化表徵更加清晰,如揭示各種四邊形關係的知識結構圖,見圖1:
3、創設練習情境的教學策略
創設練習情境,是指教師創設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於實踐的情境。練習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對於程序性知識的學習尤其重要。練習,可以使學生對概念的理解達到足夠的深度和廣度,實現知識的融會貫通,進而鞏固知識;練習,還能有效地提高學生自學及應用知識的能力。
(1)在理解的基礎上練習
知識的學習是從了解到理解再到應用的過程,練習屬於應用知識的階段,是學生在達到理解水平之後才能進行的,即學生已明確了學習的具體內容及其相互關係,達到可以用自己的語言作出闡述,並與已有知識建立起有機的聯繫。如果教師急於求成,在學生還沒有理解的情況下就進行練習,其結果是學生只能通過機械記憶和重複,記住相應的結論和操作方法,能夠模仿,但不會變通、遷移。
(2)練習的內容和形式
學生的知識包括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如果知識被作為直接陳述的對象,如描述事實、解釋概念、闡述定理公式等,就為陳述性知識,陳述性知識需要以一定的形式記憶在頭腦中。對於陳述性知識的練習,可根據情況適當採取填充、複述、默寫、描述、識別、舉例等方式來完成。如讓學生默寫單詞、複述歷史事件、描述化學元素的性質等。
程序性知識不是將知識作為直接陳述的對象,而是作為應用的對象,完成一些動作或智慧活動,如操作儀器,運用概念、原理、方法解決問題,運用一定的方法完成學習任務等。程序性知識的本質是應用頭腦中的知識解決動作或智慧方面的問題,而不是記憶知識,它是在練習的基礎上形成的。因此,教學中只有為學生提供大量的練習機會,才能夠保證程序性知識的學習。例如,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動手實踐機會來完成儀器的操作、模型的製作、測量及繪製圖表等動作技能的學習;為學生提供充足的運用概念、原理、方法解決問題的機會,可以從提供與原先學習情境相似的問題情境逐漸演變為與原先學習情境完全不同的多種新情境,要注意巧設綜合性問題情境,以實現知識的遷移和綜合,使學生獲得智慧技能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為學生提供適當的自己完成學習任務的機會,讓他們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獲得並應用學習的方法。如果教師以自己的講解、演示、錄像等形式來代替學生的動手練習和動腦思考,學生就不能獲得程序性知識。
4、提供真實學習情境的教學策略
課本中的知識是從各種真實情境中概括和抽象出來的,這些知識和經驗對於學生來說大多既是抽象的又是間接的。因而要使學生完全理解(領會)和明確在什麼條件下應用這些知識,就應積極創設與學習內容相融合的真實學習情境,還知識的本來面目,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感性化,實現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化枯燥為生動,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學會知識,獲得能力,學會在感受、體驗中認識世界,豐富人生經歷。
(1)提供與所學知識相關的歷史背景
介紹學科知識的相關歷史背景,可以使學生對所學學科的發生髮展過程有所了解,從而激發起學習興趣,體會到各學科知識在人類發展歷史中的價值和作用。
(2)聯繫自然、社會和學生生活實際
選取學生身邊的生活事例,如食品添加劑、水的凈化、傳染病、均衡飲食與營養、危害環境的污水、廢氣、固體垃圾的處理等內容。創設模擬角色情境,如讓學生扮演醫生或患者,學習相關的知識。小學生在學習認識人民幣、運算加減法、培養學生數感的內容時,師生可以模擬真實的購物情境,通過做購物遊戲完成學習任務;等等。
(3)提供觀察、模擬、實驗、考察、調查等實踐機會
例如,為學生提供實物、模型、圖片、錄像等進行觀察;組織學生到大自然中觀察各種生物及其他自然現象,觀察物質之間的相互關係及其所處的環境等。在實驗室中組織學生親手實驗。
5、實施探究學習的教學策略
探究學習的實質是學生圍繞問題而展開學習,並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學習方式有觀察、實驗、調查、分析資料等。新課程倡導探究式學習,將其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之一,其重要目的在於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進行學習,在探究問題的活動中獲取知識並主動建構新的認知結構、了解獲取知識的方法、學會探究所需要的技能,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學會獨立思考,體驗並領悟其中蘊含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探究式的學習方式是全面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途徑,其教學策略如下:
(1)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
問題情境主要指富有啟發性、思考性、探索性和創造性的問題。學生的探究活動始於問題,教師首先應將學習的內容設置在問題情境之中,引發學生的認知衝突,使之產生疑問,進而提出要解決的問題。可以利用自然現象、生產實踐、社會生活、學生經驗、實驗現象、案例分析、故事等來創設問題情境。
(2)提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機會,條件,指導和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有了值得探究的問題只是探究活動的開始,接下來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探究的機會,裝備進行探究所需要的資料、設備,隨時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如果教師受傳統習慣的影響,把問題的答案直接告訴學生,學生就失去了探究的機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探究的機會讓學生有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時空。
(3)組織學生總結、交流、評價、反思
探究活動的最後階段要組織學生撰寫總結報告,並進行交流、反思、評價。教師應培養學生通過文字描述、數字表格、示意圖等方式完成報告。組織各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如課堂討論、舉行小型報告會、出牆報、做展板、製作網頁在網上交流等。在完成交流後,還應進行個人反思及組內、組間、生生間、師生間的評價,分析成功的原因並找出存在的不足。對於成功之處,要進一步探討是否還有更好或更簡捷的探究方法;對於不足之處,要探索改進的可能性及對策。教師要特別注重評價探究過程中學生的態度、方法、思維的獨特性和靈活性以及合作的效果。最後,教師還要與學生一起小結,梳理、補充知識,使之系統化,總結方法,幫助學生建立自信,補救缺憾。
以上僅從幾個側面探討了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教學策略,需要說明的是,教學策略具有動態生成性、選擇性、綜合性、靈活性和創新性等特點,教師應根據課堂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師生的實際、學校的條件等因素,精心選擇、設計適宜的能夠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的課堂教學策略,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
推薦閱讀:
※八字學習筆記總結:十神意向和常用類象表總結
※么學聲第十四期奇門學習班筆記
※利用思維導圖學習物理的秘訣
※講座 | 學習《內經》綱要
※學習拉丁舞基本的腿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