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維基百科再次被屏蔽

asj 於 2015-5-20 15:58:12 回復就算知道一種解釋,怎麼就那麼自信這是「正確」解釋呢。請參考以下資料。h t t p://w w w.zhihu.c o m/question/20299388---------------------------------------這句話的爭論不僅在「民」字,還在「可」字和「由」字,且句讀也有爭議。而且這句話用「正確」來講不合適,因為時至今日學界仍有爭論。此處先把我的看法簡單寫在前面,詳細的證據後面列出。從斷句的角度來說,應該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斷句方式更為合理,具體的解釋應為「民眾可以讓人引導他們,不能讓人管制他們」。無論是翻看古人註疏,還是今人研究,這種斷句方式都是比較主流的,至於解釋多有爭議,此處我信從龐樸、廖名春、李銳等人的說法。唐代以前,這種斷句方式皆無異議。至朱熹的集註,又有不同講法,但句讀大體一致。清代劉寶楠則信從凌鳴喈的解釋,把此章與上一章的「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連接起來合為一章。近代異說漸多,康有為就曾經將之斷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宦懋庸、梁啟超等則斷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總體來說,從古至今比較主要的句讀方法就是這些。宦氏、梁氏的斷句方式,今人楊伯峻已批駁過。當然,其先梁啟超自己也放棄了這種句讀方式。原因就在這不符合古人的用語習慣,詳見《論語譯註》。自郭店楚簡出土後,劉寶楠的與上一章合說的說法就不成立了。關於古人對這句話的注釋,可以參見《論語彙校集釋》,裡面包括了清及清代以前絕大部分《論語》的注本。最早的鄭玄注認為,「由,從也,言王者設教,務使人從之。若皆知其本末,則愚者或輕而不行」,這的確帶有愚民思想的含義。何晏《論語集解》、皇侃《論語義疏》、邢昺《論語註疏》都將「由」解釋為「用」,把這句話解釋為「道」是「百姓能日用而不能知」的,也就是把「不可」解釋為「不可能」。朱熹《四書章句集註》則說「民可使之由於是理之當然,而不能使之知其所以然」,也是類似的意思。且朱熹還引程子的話,來反對愚民論的觀點:「若曰聖人不使民知,則是後世朝三暮四之術也,豈聖人之心乎?」我個人也是反對愚民說的觀點的。《論語·為政》中說「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中相類的話語還有一些,都可以說明愚民絕非孔子本意。而除了「由」字與「用」字的意義有爭論以外,「民」究竟代表人民還是奴隸,抑或是孔子弟子,亦有爭論。關於這句話的闡釋所衍生的不同思想含義,前人已有總結,見吳丕〈孔子的「使民」思想──關於「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解釋〉一文。此文寫於郭店楚簡出土之前,文內總結了前人闡釋這句話的思想為七:日用說、下愚說、奴隸說、防民說、樂成說、事實說、民//主說。而從郭店楚簡出土後,新的證據可以說使某些說法站不住腳了。楚簡中這段話位於〈尊德義〉一組的第20、21、22號簡,原文為:民可使道之,而不可使知(智)之。民可道也,而不可強也。有上下文,我們可以比較容易地看出「民可使」一句與其後的「民可道也,而不可強也」意思相類。「道」與「知」的意思究竟為何,此處還有爭議,比如龐樸《「使之由之」解》中就認為「道」是事物運行的方式,「民之事上之道」(見《龐樸文集》卷二);廖名春認為「知」通「折」,是「強力制服」的意思(見〈《論語》「民可使由之」章新釋〉,補充可參見@孟慶媛 的答案);李銳則訓「知」為「掌管」、「管制」之意,《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就有「子產其將知政矣」的說法,這裡的「知」就是「掌管」的意思,前人已有注釋曰「知,猶管也」。後世所謂知府、知縣,義皆類此。「道」為「迪」,通「導」,為教導之意(詳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新釋〉)。這些說法雖然爭論了個別字詞,但都從上下文以及文本出發,讚同郭店楚簡這兩句話前後意思相類相從,可互為訓示的觀點。要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即「民眾可以讓人引導他們,不能讓人管制他們」是比較可信的,但也不能指斥其他說法就錯了,只要能自圓其說,有足夠的文獻、文本乃至考古學證據便可。
推薦閱讀:

英格蘭君主配偶列表[編輯]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競爭也是去中心化——對維基百科封鎖BCH文章的隨筆
星官 - 維基百科
維基百科中關於「西化中文」的例子,值得借鑒
厲害了,我的幣!」比特幣「詞條位列2017年維基百科訪問量第九名

TAG:維基百科 | 中文維基百科 | 百科 | 屏蔽 | 中文 | 維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