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說史 | 詩詞里的生猛漢將
點將封侯趁少年《七律——茂陵懷霍去病》佚名:秦漢風雲驚塞煙,嫖姚智勇冠軍前。披堅執銳猶黃口,點將封侯趁少年。鐵騎猛封狼居胥,金戈狂掃焉支山。此生若增廿年壽,馬踏匈奴過燕然。自漢以來,中國的古詩詞中,被反覆歌唱詠嘆最多的一個歷史人物,也許就是漢武帝手中最閃亮的將星——霍去病。無論是邊塞詩還是軍旅詩,甚至在文人墨客們慨嘆個人理想、國家命運的詩歌中,霍去病總是最好的移情對象。王維說:玉靶角弓珠勒馬,漢家將賜霍嫖姚。李白說:功成畫麟閣,獨有霍嫖姚。杜甫說:漢朝頻選將,應拜霍嫖姚。韋應物說:雙旌擁萬戟,中有霍嫖姚……這裡所有的「霍嫖姚」指得都是同一個人——霍去病。霍去病乃西漢名將,十八歲以嫖姚校尉的身份出擊匈奴一戰成名,被漢武帝封為冠軍侯,盛讚其勇冠三軍;二十歲三戰河西走廊,將河西走廊第一次納入漢王朝的版圖,這即是詩中所謂:「金戈狂掃焉支山」;二十二歲與匈奴決戰漠北,大破匈奴後,在匈奴境內的狼居胥山舉行祭天儀式,「封狼居胥」於是成為後世詩家常用的典故。霍去病一生六伐匈奴,率部殺虜匈奴共計十一萬餘。少年成名,戰功卓著,一生未嘗敗績,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卻是英年早逝。霍去病二十四歲便與世長辭。漢武帝在自己的茂陵旁為他修築了一座狀如祁連山的陵墓,並塑了一尊留存至今極為出名的大型石雕——馬踏匈奴。正因為早逝,霍去病的人生成為了後世人心中的傳奇,更成為文人墨客們個人理想和家國情懷的最好寄託。除了顯赫的戰功和地位,霍去病還是一個頗有個性的少年將軍。五代宋初文學家徐鉉在其詩作《賦得霍將軍辭第》中寫道:「漢將承恩久,圖勛肯顧私。匈奴猶未滅,安用以家為。」這裡說的是關於霍去病的另一個典故。話說霍去病為西漢王朝征戰匈奴、克敵服遠,深得漢武帝的寵愛。漢武帝於是為其修建豪華宅邸,然後讓他看。可霍去病回復漢武帝說:「匈奴不滅,無以家為也。」當然,史書中還記載了霍去病其他的頗有個性的言辭和行為。比如,皇帝想教他孫吳兵法,他說,打仗靠謀略,不必學習古代的兵法。再比如,決戰漠北之後,李敢因為父親李廣之死怨懟大將軍衛青並將衛青打傷。衛青乃霍去病舅父。霍去病知道後,竟當著漢武帝的面一箭將李敢射殺。而李敢其時已是郎中令,受封關內侯。史書中沒有霍去病功勛卓著、身居高位後跋扈貪暴的任何記錄,射殺李敢大約是他最讓人詬病的行為。不過,古代中國等級森嚴的集權社會裡,以下犯上即是死罪。李敢打傷自己的頂頭上司大將軍衛青,便是典型的以下犯上之舉。所以,在霍去病射殺李敢後,漢武帝並未怪罪他,反而替他開脫。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披堅執銳猶黃口,點將封侯趁少年。」霍去病便是少年成名的典範。只可惜,早慧,難享天年。是是非非說李廣《出塞》王昌齡: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如果說,霍去病是歷代詩家移情最多的名將,那麼,李廣便是第二多的。李廣雖然是漢軍敬畏、匈奴膽寒的「飛將軍」,一生歷任邊關七郡太守,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卻一直未能建立足以封侯的戰功。所以,唐代王勃在詩作《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中感慨:「馮唐易老,李廣難封。」讀史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特別是把一個家族數代名人連起來讀。上文我已經說過,李廣之子李敢打傷衛青,在等級森嚴的集權社會裡是件非常嚴重的事情。以下犯上,所有皇帝都忌諱這個。所以,李敢為自己的孟浪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李廣之孫李陵更是個家喻戶曉的悲劇角色。李陵的悲劇並非偶然,同樣源自於他的孟浪。漢武帝時代,漢匈之間的戰爭騎兵是最主力的兵種,甚至可以是除後勤輜重部隊以外唯一的戰鬥兵種。騎兵和步兵的戰鬥力差別,就相當於今天的坦克和步兵。當李陵向漢武帝主動請纓,要帶著自己的五千步卒孤軍深入匈奴腹地,尋殲匈奴單于時,他的命運就已經註定。果然,李陵遭遇匈奴單于數萬鐵騎的包圍,戰敗而降。說完兒子和孫子,再回到李廣身上。早在漢景帝時期,李廣跟隨太尉周亞夫平定吳楚七國之亂,就立功揚名。可他卻孟浪地接受了梁王私自授給他的將軍印,以致回朝後沒有得到皇帝的封賞,錯過了自己最可能的封侯機會。這以後,在漢武帝時代,他雖然參加了五次出擊匈奴的重大戰役,上天卻再未垂青過他。這五次出擊匈奴,李廣不是大敗而歸,就是無功而返。也許,孟浪即是這個武將世家血脈基因里的一根骨刺,讓人功敗垂成,讓人萬劫不復。「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人所共知,「飛將」即是「飛將軍」李廣。這句詩說的是李廣任邊關太守時,讓匈奴談之色變,不敢南下劫掠。然而,李廣雖然名滿天下,若和「龍城」、「陰山」這樣的意象聯繫起來,這裡的「飛將」倒更像是在說西漢的另一位大將衛青。因為,衛青首戰匈奴便取得了龍城大捷,於是一戰成名。更因為他為西漢王朝收復了河套地區並在陰山下的漠南草原大敗匈奴,所以,在他去世之後,漢武帝為他修建的陵墓狀如陰山。竇憲:跋扈將軍難善終《漁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中國的古詩詞是講究用典的。「勒石燕然」便是一個著名的典故,意即在燕然山(今蒙古杭愛山)勒石記功。宋代詞人范仲淹在《漁家傲》里說:燕然未勒歸無計策。唐代詩人李昂在《從軍行》里說:田疇不賣盧龍策,竇憲思勒燕然石。無論如何措辭,他們用的其實都是同一個典故:東漢名將竇憲統率漢朝大軍,大破北匈奴於稽落山,然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後又派大將於金微山逐北單于,迫其西遷。從此,北匈奴汗國星散,不復再對漢王朝有任何威脅。竇憲和霍去病一樣,都是以外戚的身份見寵於皇帝,並且,都在北擊匈奴的戰鬥中為漢王朝立下了不世之功。然而,竇憲平定匈奴之後,威名大振,官至大將軍,卻跋扈恣肆,整個竇氏家族把持朝野,更欺天子年幼,為所欲為。史書上記滿了竇憲和整個竇氏家族的斑斑劣跡。在中國的歷史上,敢於挑戰皇權的跋扈將軍都不會有好結果,竇憲也不例外。當漢和帝決定反擊的時候,竇憲再是有天大的功勞也無濟於事了。於是,竇憲被收繳大將軍印信,改封冠軍侯,遣送回封國。隨後,被逼自盡。再啰嗦幾句。大家都知道,「勒石記功」是把自己建立的功勛刻在石頭上,其實就是高大上版本的「我老竇到此一游」。早在吳承恩寫孫猴子前,我們的祖先就挺熱衷這個事兒。難怪國人喜歡在各種風景勝地、名勝古迹上寫幾筆,原來是文化基因有遺傳。
推薦閱讀:
※毛主席詩詞賦【散文】
※竹韻清音-格律詩詞18期
※君要歸來,君要歸來早——殘荷評孟依依《月出》全集
※歷代詠月詩詞選
※新月詩派指的是什麼?
TAG: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