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易經》的世界(二)
《易經》與《易傳》
一個經一個傳,其實它們是相輔相承的。在我們正式學習64卦之前,有必要了解下和《易經》相關的歷史知識,以及《易經》正文中出現「彖(tuàn)曰」、「象曰」到底指的是什麼?當然大家先有個印象,畢竟我們八個基本的」經卦」下一講才開始說起。
《易經》原名《周易》,「周」是指周朝。古代還有兩本類似的書,稱為《連山》與《歸藏》。《連山》是夏朝的易;《歸藏》是商朝的易。從夏、商到周都有易,因為《易》是古代用來占卜的書,也就是平常所說的算命。但古代《易經》算的是國家的命運,當時設有專司研究《易經》並進行占卦的官員,稱為「太卜」,這類官員會依據占卦結果,告訴國君該不該打仗、什麼時候播種、該不該遷都。這類事情之所以要參考占卦結果,是因為人的理性思考常各因其利,而每一個人的利害關係又非常複雜,所以就運用這種人類理性之外的力量,讓人得知天意、神意,作為行事的參考信息。
一般認為,《易經》的六十四個卦象,是由伏羲氏創造的。有學者認為伏羲氏只創造了八卦,而且這八卦基本上是不能用的。到了文王時期,才將這八卦重疊為六十四卦。《易經》的每一卦都有一句「卦辭」,每一卦六爻(yáo),總共三百八十四爻,每一爻也都有一句「爻辭」。
《易經》的文本內容很少、很簡單,只有六十四個卦象,再加上卦辭、爻辭,總共不到三十頁。我們現在看到的《易經》之所以是厚厚的一本,是因為加上了《易傳》。《易傳》包括「七部十翼」,所謂七部是指《彖傳》、《象傳》、《繫辭傳》、《文言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易經》從乾卦到離卦的前三十卦,稱為「上經」;從咸卦到未濟卦後的三十四卦稱為「下經」。因為《易經》分為上經、下經,所以《彖傳》、《象傳》這兩大傳也都分為上和下;《繫辭傳》因為篇幅龐大,漢代學者也將其分成上下傳。然後把《彖傳》上下、《象傳》上下、《繫辭傳》上下共六個部分,加上後面的《文言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四個傳,合稱十翼,「翼」為輔助之意。
《彖傳》是解說卦辭的。卦辭只有一句話,《彖傳》則是一段話,說明一卦之卦名、卦象、卦義。以乾卦為例,《彖傳》對卦名的解釋,就是這個卦為什麼被稱作「乾」;卦象是指六爻皆陽;卦義就是「元亨利貞」。彖字的讀音接近「斷」,意指裁斷一卦的吉凶。
《象傳》是解說卦象與爻象的,分為《大象傳》與《小像傳》。《大象傳》解釋卦象,附在《彖傳》之後;《小象傳》解釋爻象,附在爻辭之後,總共有三百八十四句,數量遠大於《大象傳》。但在《易經》的內容中,兩者皆用「象曰」來表示。《大象傳》是解釋整個卦的,例如大家最熟悉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就出自乾卦的《大象傳》,落實在生命裡面的意義,就是要記得「天體的運行剛健不已,君子因而要求自己不斷奮發上進」。在《大象傳》之中,還有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句子,是在解釋坤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意思是說:「大地的形勢順應無比,君子因而厚植自己的道德來承載眾人。」在這句話里,物代表的是「人」,敦厚品德可以包容別人。由以上兩個例子可知,《大象傳》是以「一句話」說明整個卦對人生的啟發。
在《易經》的六十四卦當中,只有乾、坤兩卦有《文言傳》,由於篇幅頗長,很多人還沒讀完乾卦,就對《易經》失去了興趣,覺得內容太難了。事實上,《易經》除了乾卦、坤卦以外,其餘每個卦都只有兩三頁篇幅。
《說卦傳》說明每一卦的象徵,《易經》用符號來代表現實的世界,而符號就是象徵。
《序卦傳》則是說明《易經》各卦的順序,以及排列的原則。例如泰卦
上坤下乾(地天泰)
的後面是否(pǐ)卦
上乾下坤(天地否)
是因為泰卦代表的是通達,事情豈能永遠處於通達?最後難免會有阻礙,所以接下來是否卦。再說到「剝極則復」,剝卦
上艮下坤(山地剝)
之後就接到復卦
上坤下震(地雷復)
這兩卦的關係是覆卦,把剝卦整個翻過去,就成了復卦。
最後是《雜卦傳》。《雜卦傳》是因為不知道應歸類在何處,故名為《雜卦傳》,內容只有一頁。
《易傳》期許古代的聖王應做到三點:培養德行、領悟智慧、增強能力。其實這不只是對執政者的期許,也是對每一個人的期許。我們也許並不想當帝王、領袖,但是每一個人都必須做自己生命的主人,掌握自己的生命,這同樣需要德行、智慧與能力。
推薦閱讀:
※彷彿先生之《易經哲解》
※《易經》:一本書中最重要的三句話,領悟了改變一生,值得收藏
※《易經》的萬丈光芒
※談《易經》學術與和諧方略的意義及方向
※《易緘》長篇35萬字釋解《易經》(修定版) / 易理老曹 / 第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