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是中醫學的根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醫學的根

—訪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文化教育專家吉文輝教授

 吉文輝,畢業於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系,現為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名譽館長,中醫醫史文獻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中醫文化研究會副理事長。長期從事圖書館管理與研究工作。在文獻學專業與中醫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一定成就外,對中國傳統文化易學、哲學、史學、文學、佛學、文字學等都有廣泛的興趣和研究。主編的專著有《中醫古籍版本學》、《中醫文獻檢索與利用》、《中醫學文化基礎》,發表有關中國傳統文化論文數十篇。

筆者:在一般人看來,中醫治病主要依靠中醫理論與臨床經驗,臨床經驗才是中醫的根本。您為什麼說中國傳統文化是中醫的根?

吉文輝:說中國傳統文化是中醫的根,是針對中醫學而言。中醫治病主要依靠中醫理論指導下的臨床經驗與技術應用,這點沒錯。但從整個中醫理論體系來源和中醫學的價值理念與思維方式看,中國傳統文化則是中醫學的根本。

作為祖先留給我們的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中醫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哲學體系、思維模式、價值觀念,以及發展歷程,與中國傳統文化一脈相承、水乳相融、休戚相關。中醫學正是熔鑄了傳統文化中哲學、易學、天文學、氣象學、地理學、生物學、心理學、語言文字學等諸科知識並通過陰陽五行學說加以建構,才形成了自己的醫學理論體系。中醫學是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大背景下成長、發展、成熟起來的,正如現代科學技術是現代醫學的原動力一樣,也可以說,中華傳統文化是中醫學的原動力,是中醫學的根。沒有這個根,就很難形成中醫學這棵參天大樹;沒有這個根,就很難理解和掌握中醫學。在遺存至今的傳統知識體系中,沒有一門學科能像中醫學這麼全方位的涵蓄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

2009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發《中醫醫院中醫藥文化建設指南》指出:「中醫藥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醫藥學發展過程中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認識生命、維護健康、防止疾病的思想和方法體系,是中醫藥服務的內在精神和思想基礎。」認為中醫藥文化建設「是中醫藥事業生存和發展的基本保證」。這是從根本上對傳統文化在中醫藥生存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的充分肯定。

筆者:作為中醫學根的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包羅萬象,涉及眾多學科領域,難以全面把握。您曾對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系統進行了分層,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各門知識體系均包含著七個層次,欲得學問之全局,可從此七字入手。能否請您以中醫學為例,從這七字入手對中醫學知識層次進行劃分?

吉文輝:這七個字的悟出,原出於我對中醫學的觀察和思考,並由此聯想類推到其他傳統學科。我在系統觀察中國傳統文化的各門知識體系時發現,不同學科都有著與中醫學相類似的層次,於是,概括出「道、氣、象、勢、機、權、術」七個字,以顯示傳統知識體系的層次。一般認為中國傳統學術整體上可分三個層次:道、學、術,我這裡是就單個知識體系進行劃分的,目的在於為更好更快更全面地理解掌握中醫藥學和其他傳統學科提供方便之門。

第一層次是道。《周易·繫辭上》指出:「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道是萬物生成的本源,是自然運行的法則。天有天道,人有人道,醫有醫道。《黃帝內經》稱「道之大者,擬於天地,配於四海」(《素問·徵四失論》)。中醫不同於西醫之處的一個最大亮點,就是中醫理論包涵著超越醫術的大道。諸如上醫之道、天人之道、陰陽之道、運氣之道、攝生之道、形神之道等。老子說「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老子·四章》),認為大道無體而功用無窮。中醫學中的大道是每個習中醫者不可不知的。今人習醫,將醫道降格為醫學,令人惋惜。

第二層次是氣。氣的思想是貫穿於中國傳統哲學體系的一條主線。氣為萬物之終極、變化之本始。氣的概念在中醫學中佔有極其顯要的地位。舉凡中醫理論,從運氣到生理,從病因到病變,從養生到治療,從藥理到組方,幾乎無一處不浸淫著氣的理念。氣是中醫理論體系的本體基石,離開了氣則中醫不成其為學。

第三層次是象。象思維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導思維方式。《周易·繫辭》指出:「《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象思維滲透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各個方面,中醫學也概莫能外。《素問·五運行大論》曰:「天地陰陽者,不以數推,以象之謂也」。傳統中醫學,從生理、病理、藥理到診斷、治療,幾乎都在運用象的概念,如陰陽之象、五行之象、藏象、氣象、病象、證象、脈象、舌象、葯象等。象在中醫知識體系中處於方法論層面。

第四層次是勢。勢在傳統文化中屬於形而下的範疇,但在政治、軍事、法律、中醫、書法等領域中佔有重要的位置。《孫子兵法》說:「故善戰者求之於勢」。勢在政治上是權勢,在書法上是筆勢,在軍事上是戰勢,在中醫臨床上稱病勢。勢又是一個流動的範疇,具有不確定性和可轉化性,「夫勢者名一而變無數者也」(《韓非子·難勢》),如態勢、趨勢、走勢等。因勢利導是戰爭中取得成功的法寶,也中醫臨床中的一個極其重要治療原則。「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夫治民與自治,治彼與治此,治小與治大,治國與治家,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順而已矣」(《靈樞·師傳》)。在治療疾病的過程中,要綜合考慮諸種因素,審時度勢,順應病位、病勢特點,以及陰陽消長、臟腑氣血運行的規律,把握最佳時機,採取最適宜的方法加以治療,以求達到最佳療效。

第五層次是機。機為勢之關鍵和核心之所在。機有機兆、機遇、機樞、機緣、機運、機動等內涵。事物變化之緣由、跡象、徵兆,以及事物變化之利弊得失全在於對機的把握。氣機、病機學說是中醫理論中極其重要的內容。氣機就是氣在人體中的運行和運作。氣的運動形式在理論上可歸納為升、降、出、入四種基本形式。氣的升降出入,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運動一旦止息,也就意味著生命活動的終止。任何疾病,不論是產生於局部,還是發生於全身,都必然要引起氣機運動的失調和氣化活動的失常,從這一意義上講,氣機失調和氣化失常是疾病的基本病機,把握了病機也就把握了疾病與治療的關鍵。

第六層次是權。權就是權衡,這是成功的必經之道。思考、聯想、類推、判斷、分析、謀劃、變通、決策之類皆屬於權。醫之為道,參天人之奧,操性命之權,其理至深,其責至重。因此,臨證施治,必須澄心凈慮,小心謹慎,認真思索,反覆權衡。《後漢·書郭玉傳》談到:「醫之為言,意也。神存於心手之際,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古代醫家所說的「意」,指的是醫家的思維活動,而不是憑空臆想。明代大醫喻嘉言對此解釋得十分到位:「色者目之所見,脈者手之所持。而合之於非目非手之間,總以靈心為質」。(《醫門法律·卷一·明合色脈之發》)因此,唐代大醫家孫思邈就認為:「醫者,意也,善於用意,即為良醫」(《千金翼方·針灸上》)。

第七層次是術。術乃成事之技,居七字之末。然術亦未可輕也。術之上有道與學,三者渾然一體,術之中亦有道與學也,唯人之識見有短長罷了。中醫講道、講學,最終還是要通過醫術來體現其實用價值。中醫診斷之術有望、聞、問、切;中醫治療之術有湯液,有針灸,有按摩,有外敷;湯液有變化萬千,針灸有手法不同。術之高者,能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能發揮起死回生的功效。

以上七個字,大體上可以概括中醫學的整體結構,並可以推及傳統文化其他學科。欲得學問之全局,可從此七字入手。

筆者:「道、氣、象、勢、機、權、術」七個字是從知識層次上對傳統文化進行劃分的,對於傳統文化核心價值觀究竟是什麼,這又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您曾提出過,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體系是一個首尾相接的既封閉又開放的環型結構。環型結構可以用「天、人、德、和、中、心」六個字加以概括。既然中醫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醫文化核心價值觀是不是也可以用這六個字來概括?

吉文輝:當代學者劉長林指出:「圜道觀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根本的觀念之一」1,我發現這一圜道觀在傳統價值體系中也有所體現。我用六個字將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體系加以概括,並形成一個首尾相接的既封閉又開放的環型結構:第一個字是「天」,人心以天為大,「巍巍乎,唯天為大」(《論語·泰伯》);第二個字是「人」,天下以人為本,「人者,天地之心也」(《禮記·禮運》);第三個字是「德」,人生以德為上,「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大學》);第四個字是「和」,德行以和為貴,「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第五個字是「中」,諧和以中為至,「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論語·雍也》);第六個字為「心」,持中以心為宗,「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孟子·盡心上》)。而人心本出於天,則與天首尾相接了。中國傳統文化崇尚的是一種道德信仰,是對完美人格和祥和政治的追求,不是對神仙,對方術,對上帝的崇拜,「子不語怪、力、亂、神」(《論語·述而》),指的就是這個意思。這六個字從宏觀上概括了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

最新頒發的《中醫醫院中醫藥文化建設指南》用「仁、和、精、誠」四個字來概括中醫藥文化的核心價值,實際上,這四個字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反映:「樊遲問仁,子曰:愛人」(《論語·顏淵》); 「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中庸·第一章》);「精義入神,以致用也」(《周易·繫辭下》);「誠者,天之道也」(《中庸·第二十章》)。這些思想與孔子所言五常(仁、義、禮、智、信)五德(恭、寬、信、敏、惠)等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人文精神之體現。仁、和、精、誠四個字相比六字環型結構,只是小大層次上的區別,一個反映的是中國傳統文化整體價值理念,一個反映的是中國傳統文化價值觀在中醫學的具體體現,兩者本質上是相通的。

筆者:在中國傳統文化影響與模塑下,中醫學帶有濃厚的傳統文化烙印與人文特質。大多數學者比較認同中醫學具有科學與人文兩重屬性,但對二者孰輕孰重,誰是本質屬性問題上產生了分歧。有人認為,作為醫學,自然科學屬性應是中醫學的根本屬性,人文屬性應是從屬的。您曾經提出過:人文屬性是中醫學的最大屬性,您這樣說的根據何在?能否據此就可以推定您是認為中醫不屬於自然科學,而屬於人文科學呢?

吉文輝:一談到醫學的學科屬性,人們便自然地想到它屬於自然科學,這幾乎已成為當代人的共識。其實,這是現代學科分類觀念的誤區,是科學主義惡性膨脹的結果。在20世紀以前,西方的醫學是與科學並列的,科學研究的是客觀物質,而醫學研究的對象是人。人不僅具有自然屬性,更具有人文社會屬性。人的主體意識的自我調節功能遠非其他生物可比。人的意識、行為及其造成的社會環境是參與疾病的產生、防治和康復的重要因素,其作用絕不亞於客觀自然因素。忽視醫學的人文社會屬性,就會把人降格為一般生物,乃至於一般物質,就會關閉諸多識病、治病的通道。中醫治療注重自然、環境、人體、心理諸因素的綜合,注重調動人體自身的調節功能,注重整體效應,充分體現自然與人文的高度統一,其人文色彩比西醫濃得多。

傳統文化中的人文學科和人文知識,如陰陽、五行、易學、氣學、道學、儒學、哲學、道德、養生等,與傳統自然科學知識,如天文、時令、地理、生物,包括食物、藥物、形體,以及醫療實踐等共同構成了中醫藥學龐大的文化背景和理論基礎。這些都與中醫學血肉相連,不可分割。近幾十年來提倡的「中醫科學化」、「中醫現代化」,其認識基礎就是認為中醫不科學,必須利用現代科學武裝、驗證與改造中醫。人們何不設想一下:如果現代醫學中的病因學、病理學、藥理學等全部改成中醫的陰陽五行、藏象經絡、四氣五味學說,那西醫還叫西醫嗎?中醫如果被現代科學武裝、改造,那還叫中醫嗎?我曾經列出12項指標對人文學科與自然學科進行全方位對比,發現中醫學在研究方法、表述方式、生產方式、發展模式、文化特徵、時空觀念等六個項目上與人文科學完全一致,在思維方式、權衡要素兩個項目上與人文科學基本一致,而在研究對象、主要學科、價值取向和教育功能四個項目上則兼具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特點。大家知道,人文學科是不可以採用自然學科方法加以驗證的,這說明中醫理論在諸多方面是不可能通過自然學科的實驗方法加以實證的。中醫有自己的一套系統,不然就不是中醫了。無視或取消中醫學的人文屬性,對中醫學來講,是性命攸關的大問題。

我曾提過:「說中醫學是一門兼具自然科學的人文學科又何嘗不可?」那是針對現代學科分類而言的。其實,把人類知識分成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兩大類是不妥的,醫學應是橫跨人文和自然兩大類的學科,而中醫的人文屬性更為突出而已,這樣說並不否定中醫的自然屬性。

中醫學兼具自然與人文屬性,古人對此早有論述:「不諳天理,不可與言醫;不解人情,不可與言醫」(清·邵登瀛《四時病機·之一》)。只有充分認識到中醫的人文屬性,才能深刻地理解中醫,才能消解對中醫的認識誤區。

筆者:看來,您並不否定中醫的自然科學屬性,只是更加強調中醫的人文科學屬性。其實,一個文化傳統中最穩定,影響最大的當屬這種文化的價值觀念與思維方式了。價值觀念您上面已經談得比較多了,對於思維方式,您曾提出意象思維是中國傳統文化和中醫最具特色的思維方法。那麼,在您看來意象思維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思維方法?它與邏輯思維又是一種什麼關係呢?

吉文輝:思維方式問題,是處於學科理論體系中核心地位的問題,它決定著理論體系的特色。中國傳統思維方式最大的特色是象思維。近幾年國內哲學界對此已有所認識,如王樹人認為:「中國傳統經典乃為先賢主要通過象思維所創造」2蘇新春認為:「統觀中國文化,『象』在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中佔有特殊的地位」。3清代大哲學家王夫之對此作了高度的概括:「盈天下皆象矣。《詩》之比興,《書》之政事,《春秋》之名分,《禮》之儀,《樂》之律,莫非象也。而《易》該會其理」(《周易外傳·卷六》)。象實際上是古人認識客觀世界的重要媒介和必然途徑。

象在古代分為物象和意象兩大類,但在古人的思維中,物象與意象渾然一體,並沒有嚴格、明確的界限。物象中包含有意象的成分,意象中包含有物象的成分,二者各有所側重,但不可分割,否則就難以形成完整的思維體系。

物象,為象之一種,指物之見於外者,與今人所指的現象大體相同。但物象並不完全等同於現象。今人所謂的現象自認為不包含人的主體意識,而物象則是包含有主體意識的。由於古人基本是藉助於個人的直覺來獲取外界事物的信息,因此,物象只能是客體的表象和主體的感知相結合的產物。主體在心理、心態、性情、性格、能力、智力、悟力、知識、經驗、閱歷、處境、身份、地位、品德、修養等方面的差異直接地影響著物象的構成,經過主體參與的的物象必然包含著主體的意識在內。這也是中醫臨證離不開醫家主體素質的一個重要原因。

意象,也是象之一種,是對物象進行摹擬的一種象徵性符號。也即是古人所說的「立象以盡意」。象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如圖像、符號、比喻、寓言、模擬、假借等,但大多數採用某一具體事物作為標識,如道、氣、陰陽、五行、八卦等。意象與物象始終保持著若即若離的狀態,關鍵在於主體如何運用自己的智力和悟力去把握它。意象思維利用比擬、類推、取象、聯想等方法,把握言外之意,即「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易·繫辭上》)。古人把天地間紛雜的物象簡約化、規範化、系統化、符號化。或用抽象符號加以表達,如陰爻、陽爻、太極圖等;或用典型事物加以表達,如《周易》中的大象、小象;或用特指名物加以表達,如天干、地支、五行、八卦等。

中醫學中凡是定型化的理論概念,如精氣、神、脈、性、臟腑、經絡等都融合有人的意識在內,非現代科學中的結構、形態、功能等概念所能容納。中醫的證候也都帶有意象色彩,如「肝鬱化火」、「寒邪直中」、「痰火流注」、「少陰兼陽明」、「氣營兩燔」等等。由於證候是建立在陰陽五行、臟象經絡、氣血津液、六經六淫、七情八綱等理論之上的,因此,它不可能不具有意象性質。古人用「醫者,意也」一句話來概括中醫辨證施治的特色,是很貼切的。意象體現著事物的變化與相互間的關係,由於它具有隨對象和主體的變化而變化的流動性和空靈性,因此與現代科學的實體概念保持著較大的距離,其思維也大有異於邏輯思維。

邏輯思維指人們在認識過程中藉助於概念、判斷、推理的思維形式,又稱抽象思維。在邏輯思維中,概念是穩定的,判斷是有根據的,推理是合乎邏輯的。邏輯思維的結論不受判斷者主體意識的影響。而意象思維則不受概念的局限,其概念是不穩定的。陰陽有其名而無其形,如五行中的「金」,既不是具體的金屬,但又離不開具體的金屬;既表示金,同時又表示西方、表示白色、表示肺、表示悲傷等等。「醫者,意也」,意象思維深受著醫家主體意識的影響,無論是直覺、比擬、聯想,還是取象比類、觸類旁通,都離不開醫家主體意識。因此,中醫臨證十分注重醫家的文化素養,注重醫家的悟性。每一個意象概念的性質、功能、作用,以及與其他事物的關係,都是通過形象加以把握,而不是通過抽象的概念加以推論的。意象思維與邏輯思維都是人類思維形態,各有其用,只不過中國傳統文化和中醫學更側重於意象思維罷了。

中西醫理論體系的根本分歧,就在於思維方式和終極價值觀的不同。目前中醫西化的主要原因在於研習中醫者忽視意象思維的存在,而單純以現象來囊括象的全部內涵和外延。其結果必然導致醫家主體意象思維的萎縮和中醫學基本概念的異化。為此,弄清象的確切概念,掌握意象思維的本質對於理解掌握中醫基礎理論是十分必要的。

筆者:概念是思維的細胞,離開了概念思維難以展開。氣不僅是中國傳統哲學的核心範疇,同時也是中醫理論的核心概念。氣作為中醫學的本體基石,滲透到中醫理法方葯的每一個層面。有人認為中醫氣概念過於模糊、籠統與難以實測性,從而影響到了中醫理論的進一步發展,於是便提出了中醫理論發展必須走出氣哲學的懷抱,走上實驗科學之路。您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吉文輝:「行醫不識氣,治病從何據?堪笑道中人,未到知音處」(明·張介賓《景岳全書·傳忠錄·論治》)。這是明代大醫家張景岳針對一般業醫者行醫不得要領所發出的非同尋常的感慨,這一感慨至今發人深省。今人之不識氣,多因思維方式與科學觀念同古人相異,而不只是悟性不足所致。

氣是中國傳統哲學一個重要範疇。氣被用來說明萬物的形成、發展、變化以及所呈現的狀態。氣已遠遠超越原先的自然形態而成為宇宙的本體和萬物構成的基原,從而形成中國哲學的一大特色。氣的思想伴隨著中國傳統哲學發展的全部歷程。氣的思想和氣的知識被廣泛地應用於傳統文化和日常活動各個領域。

據統計,作為中醫學奠基性的經典著作《內經》,全書162篇,其中以氣命名的凡19篇,內容論及氣的有131篇,兩者相加佔總篇數的93%。書中所載各種氣名多達2997個,按內容分類達271種。氣概念在書中所佔比例超過任何一個概念。由此可見氣在中醫學中之地位。中醫對氣的認識是從最根本處開始的:「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素問·寶命全形論》)。「人有精氣津液血脈,余意以為一氣耳」(《靈樞·決氣篇》)。《內經》認為氣決定著人的生老病死:「人之生死,全賴於氣。氣聚則生,氣壯則康,氣衰則弱,氣散則死」。後世醫家也一遵此說。縱觀中醫之辨證施治,千頭萬緒,千變萬化,始終不離氣字。中醫所言「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審察病機,無失氣宜」、「病機氣立」等均已成為醫家之至論。

氣不僅是構成人體最基本的精微物質,而且還具有維持、推動人體生命活動的各種基本功能。氣學說與陰陽五行學說一起貫穿於中醫藥學整個理論系統,把天地、人體、臟腑、經絡、病機、方葯、脈證、治則等有機地串聯在一起,形成一個極其穩定、完整的科學知識體系,曆數千年而不衰。氣作為中醫理論的科學內核是當之無愧的。

中國傳統文化和中醫藥中的氣具有非結構性和非機械性特徵。它是在直觀基礎上推衍出來的一個非確指的概念,只表達一種連續性的、整體性的存在,瀰漫於整個空間,並不確指某種實體結構:「蓋通天地,亘古今,無非一氣而已」(明·羅欽順《困知記》)。清·王夫之進一步指出:「陰陽二氣充滿太虛,此外更無他物亦無間隙。天之象,地之形,皆其所範圍也」(《正蒙注·卷一》)。氣處於一種恍恍惚惚、渾渾沌沌、莫可名狀的狀態。「以目而視,得形之粗也;以智而視,得形之微者也,』(唐·劉禹錫《天論》)。這裡的「以智而視」就是採取思辨和推理的方法。中醫就是採用這一種方法來把握氣的。

在《素問·離合真邪論》中對如何把握氣,闡述的相當透徹:一是識機,二是法道。「知機道者不可掛以發,不知機者,扣之不發也」,這個機就是氣之升降出人。另外,可以通過對自然的體悟來把握氣之運化。例如由水就可以領悟氣之道:「水之在溝,氣之在軀,其實一也」(東漢·王充《論衡·寒溫篇》),由水之清濁、水之暢阻、水之溝澤、水之漲落、水之運行可推知氣之運行,他物亦然。由於氣具有非結構性和非機械性特徵,因此不「以智而視」,不以意而取,指望通過理化實驗來驗證氣,顯然是行不通的。離開了氣,走實驗科學之路,不僅肢解了中醫學理論體系,同時也脫離了中醫學思維方式,其結果必然導致中醫的西化與異化。

筆者:傳承中醫價值理念與思維方式固然重要,中醫也要與時俱進才能跟上時代步伐,滿足現代人的需要。有人認為,中醫屬於傳統科學技術,從發展角度看,科學技術總是向前發展,新的總是比舊的好,現代的總比傳統的先進。於是就主張用現代科學技術解釋、改造甚至取代傳統中醫。這個問題您是怎樣看待的?

吉文輝:籠統地說新的總是比舊的好,現代的總比傳統的先進,在科技方面,還有一點說得通,但在人文方面就完全講不通了,關鍵就在這個「總」字太絕對化了。現代的法西斯主義比古代的仁愛思想好嗎?即使在科技方面,也不可這麼絕對地認識,要看用在什麼地方。當今世界環境污染、食物污染、資源銳減、物種滅絕、人口爆炸、核武器恐怖、人類免疫功能退化等等,都先進在什麼地方?說中醫落後,四五千年來中醫藥給中國人帶來了什麼危害?現代醫藥商品化、產業化、醫療費用激增、大批病人被排斥在醫院門外,藥物生產污染環境,葯原性疾病流行,人類抗病力下降,病毒變異,病種變化,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壓、艾滋病發病率居高不下等等,並不能證明現代科學、現代醫藥就必然比傳統中醫藥絕對的先進。

中醫學存在了幾千年,而現代科學才產生幾百年,中醫學的存在與其科學不科學本不相干。科學理論不能解釋的事物多的是,憑什麼中醫學非得符合現代科學、現代醫學理論?我們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可沒說科學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認為,有關中醫學興廢的爭論在中國還將繼續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近百年來形成的民族文化虛無主義和唯科學主義目前在中國還很流行,這個大環境不改變,中醫的處境就很難改變。當醫學仍局限於生物醫學,當醫院仍奉行產業化而不是公益性理念,很難想像能消除這種不和諧的聲音。利用現代科學理論和方法研究中醫學本無可非議,也不可阻擋,事實上也無人阻擋。但目前把「中醫科學化」、「中醫藥現代化」這個包含懷疑中醫理論色彩的政策口號,當作發展中醫的唯一思路,並且以行政手段介入,這就給否定中醫者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撐和想像空間。而目前的中醫藥西化的管理機制更為慢性扼殺中醫藥提供了條件。帶著模式化的框子來落實「發展」與「創新」的口號,必然會違反事物的多樣性與豐富性。

科學在不斷地發展,這是人們的共識,是無可置疑的。但各門學科如何發展卻未必是相同的。我們看到西醫的發展,是在不斷地吸取現代科學知識、引進現代技術成果中發展的。西醫吸取和引進的知識技術是符合它本身發展機制的東西,不符合它本身發展機制的東西它是不可能吸取和引進的。中醫本應亦如此,但人們太迷戀現代科學了,以至於產生了兩個思維誤區,一是強行把西醫發展模式套用到中醫頭上,使中醫學說西化、中醫管理西范。二是認為用現代科學和技術研究中醫就是發展中醫,就是中醫發展。誤把研究者當作被研究者,一如把詩歌研究當作了詩歌創作。實際上用現代科學和技術研究中醫,只能說是現代科學和技術研究的領域擴展了,它研究的成果只能是現代科學技術研究的成果,而不是中醫的成果,更不能說是中醫在發展了。

不同學科、不同事物的「發展」與「創新」具有多樣性與豐富性,即使是在同一門學科和同一類事物中的「發展」與「創新」也具有多樣性與豐富性。各門學科都有著自我發展、自我淘汰的能力,否則它就不可能存在,更不可能存在數千年了。人類文化的發展模式大體上分兩大類:累積型和更替型。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與創新是以累積型為主,它不同於現代科技以更替型為主,中醫學的發展與創新亦是如此。中醫學的發展與創新前途寬廣得很,例如利用傳統理論和方法征服新的醫學難題,把世界各地區有效生葯按中醫理論納入中醫藥系列,把中醫養生術規範化並普及到群眾中去等等。僵化的「中醫藥現代化」只會窒息和扭曲中醫藥的發展。拋棄中醫藥的基本理論和傳統生存模式結果只能是一個:消滅中醫藥。

判斷一個理論的過時與否,並不取決於產生時間的早晚。古代的未必過時,現代的未必正確。概念的艱深也不等於謬誤。關鍵在於內容,在於實用價值。中醫藥曆數千年滄桑而至今仍在發揮作用,這一事實就證明中醫學沒有過時。現代哲學認為,由於事物同周圍環境聯繫的多樣性和人們認識方式的多樣性,人們通過不同的「定義」來揭示事物不同的本質屬性,是完全可以的,也是可行的。儘管中西醫都源於醫學實踐,但由於觀察角度和思維方式的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理論體系,實際是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人體生命運動的客觀規律。中西醫理論可以互交換信息,取長補短,但沒有互換性,不可能相互取代。如漢語和英語,同樣用於表達人的思想,可相互交流、對譯,但不可相互取代。兩種語言蘊涵的文化底蘊和傳統思維形態是不同的。從這點出發,筆者認為,在人類醫學整體結構上,應當允許中西醫學以互補的形式同時存在。

筆者:提到中醫的發展,不能不提及中醫人才的培養。青年中醫學子是中醫的未來,越來越多的中醫高等教育工作者意識到,在高等中醫教育中,加強中醫文化教育是留住中醫之根的「基因工程」。您十多年前就在我校率先開設了中醫文化課程,組織編寫了《中醫學文化基礎》教材。您的課受到了廣大中醫學子的喜愛與好評。您認為開設中醫文化課程對高等中醫教育有什麼特殊的意義?

吉文輝:《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衛生改革與發展決定》中明確指出:「中醫藥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國衛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獨具特色和優勢」。一旦捨去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中醫藥還有什麼獨立存在的意義?為此,筆者曾建議,在中醫教育中應當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傳授,加大中醫藥經典著作的內容,大力營造傳統文化的氛圍。充分利用一切教育形式,如開設必修課、選修課、兼修課,舉辦學術講座、讀書活動,舉辦醫學史、文化史展覽,提供學生自學書目,美化校園環境,開闢第二課堂,開闢科研第二「戰場」等,讓學生更多地、更直接地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因為這些就是中醫學的根,留住這個根,中醫才有希望。現代醫學在取得輝煌成就的同時,也日益暴露出其不足和困惑,中醫學所具有的強大生命力正在受到國際上的日益關注。但是,如果中醫學繼續沿著西化的道路走下去,繼續忽視傳統文化的價值和中醫學的人文屬性,繼續否定和漠視中國傳統的思維模式,那麼中醫學本身所固有的優越性將逐漸消失殆盡。

我個人認為,在高等中醫院校,開設中國傳統文化和中醫文化課程,研究、傳播與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是高等中醫教育的神聖職責,具有多方面的現實意義。

其一,有助於大學生了解祖國的歷史,培養愛國主義精神。中國傳統文化體現著人的價值和尊嚴,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歧視、詆毀中國傳統文化絕不是炎黃子孫應具的心態和品格,中國人應為本民族擁有自己偉大的傳統文化而感到自豪。

其二,有助於加強對中醫學的認識,增進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它以空靈明慧的哲學思辨、韻味無窮的藝術魅力和深遠豐厚的人文追求,傲立於世界文化之林,並越來越受到世界的矚目。傳統文化蘊涵著古人永恆的智慧和無窮奧秘。大學的短短五年中醫教育,如果能使學生樹立起這一信念,那將是中醫教育最大的成功。

其三,有助於大學生全面深刻地認識我們當前的國情。傳統文化深深紮根於中華民族物質與精神生活當中,是我國基本國情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傳統文化哺育了中華民族一代又一代的子孫,是傳統文化使古老中國榮獲「禮儀之邦」的美譽。中國傳統人本思想立足於人性,強調的是人的道德,是共性的弘揚,這一文化特色深深地影響著當前中國的國情。

其四,有助於弘揚民族優秀文化,提高全民文化素質。傳統文化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例如儒家的中庸之道、貴和思想、憂患意識、自省精神以及崇尚道德的價值觀念和追求典雅的審美情趣,都是克服當今世界各種弊端的良方妙藥。我們可以從中汲取精神力量和知識智慧。繼承民族優秀文化,弘揚傳統美德,對於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改善國民道德狀況,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總之,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對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提高主體的思辨能力,增強個體的激情、美感和悟性,凈化個人的思想道德品質,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具有西方文化,尤其是科技文化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國傳統文化理應是加強人文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以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為己任的中醫從業人員更應率先珍視這一寶貴的祖先遺產。

參考文獻

[1]劉長林.中國系統思維[M].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13

[2]王樹人.回歸原創之思--象思維視野下的中國智慧[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6

[3]蘇新春.漢字文化引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60

(本文發表於《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4期)


推薦閱讀:

廣東河源紫金黃海龍將軍祠重光慶典
助人為樂需要體制保障
現代人如何在「關係」中安頓人生⊙劉莞

TAG:醫學 | 中國 | 文化 | 中國傳統 | 中醫 | 傳統文化 | 傳統 | 中國傳統文化 | 中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