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梗阻 胃切除術後腸粘連引發腸梗阻怎樣保養和治療
腸梗阻是怎麼回事? 腸梗阻(intestinalobstruction,ileus)指腸內容物在腸道中通過受阻。為常見急腹症,可因多種因素引起。起病初,梗阻腸段先有解剖和功能性改變,繼則發生體液和電解質的丟失、腸壁循環障礙、壞死和繼發感染,最後可致毒血症、休克、死亡。當然,如能及時診斷、積極治療大多能逆轉病情的發展,以致治癒。腸梗阻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一)發病原因 1.按腸梗阻的原因可分為3類 (1)機械性腸梗阻:常見病因有: ①腸內異物:腸石、寄生蟲、大的膽石及糞塊堵塞或嵌頓。 ②腸道內息肉、新生物、良惡性腫瘤或淋巴瘤堵塞。 ③腸套疊。 ④腸先天性異常:包括先天性腸道內閉鎖、腸道有先天性的纖維幕或蹼形成、梅克爾憩室狹窄等。腸先天性異常一般較少見。 ⑤腸道或腹膜炎症性病變:如腸結核、克羅恩病、結核性腹膜炎、放射性腸炎及NSAIDs等藥物導致的腸道炎性潰瘍所致的狹窄等。 ⑥腸粘連:常因腹腔或盆腔手術後,或腹腔內慢性炎症性病變(如結核性腹膜炎、克羅恩病等)所致。手術後發生腸粘連以小腸粘連者為多。 ⑦疝:如腹股溝斜疝、腹內疝,包括網膜囊內疝、股疝等發生嵌頓。 ⑧腸扭轉:扭轉多見於腸系膜腫瘤或其基底部狹窄等原因所致。 ⑨腸管外腫瘤等壓迫:如腹腔內、網膜、腸系膜的巨大腫瘤,腹膜後巨大腫瘤,胰腺假性囊腫等均可使腸管受壓,嚴重者發生腸梗阻。近年來腸管外壓迫所致的腸梗阻有增多的趨勢。 (2)運動障礙性腸梗阻:運動障礙性腸梗阻是因腸壁肌肉活動紊亂,導致腸內容物不能運行,而非腸腔內外有機械性因素引起腸梗阻,因此也稱為假性腸梗阻。其病因有: ①手術後麻痹性腸梗阻:常見於手術後。 ②非手術麻痹性腸梗阻:常見於: A.電解質紊亂(尤以血鉀、鈉、鎂異常多見)。 B.多種全身性或腹腔內炎症,如敗血症、腹腔內膿腫、重症胰腺炎及腎盂腎炎、肺炎等。 C.重金屬中毒。 D.尿毒症。 F.脊髓炎。 G.甲狀腺功能減退。 ③由於腸平滑肌病變或肌間神經叢等病變導致腸肌肉活動障礙所致的腸梗阻。常稱為慢性假性腸梗阻,多見於下列病變: A.腸平滑肌病變:如進行性系統性硬化症、結締組織病、澱粉樣變性、放射性損害及線粒體肌病等。患原發性家族性內臟性肌病者也常伴有慢性假性腸梗阻。 B.腸肌間神經叢病變:可見於:a.神經源性腸發育異常、孤立性腸道發育異常伴神經纖維瘤病,或伴多發性內分泌瘤及肌強直性營養不良等;b.多種隱性及顯性遺傳性疾病;c.散發性內臟神經性病變(包括非炎症性變性病及變性的炎性疾病,如美洲錐蟲病、巨細胞病毒感染等);d.腸神經或神經叢發育異常,如肌間神經叢成熟障礙(常伴有中樞神經發育異常及神經元異常)、全結腸神經節細胞缺乏症等。 C.神經元性疾病:可見於帕金森病、EB病毒感染後選擇性乙醯膽鹼功能不全及腦幹腫瘤等。 D.代謝內分泌疾病:見於黏液性水腫、嗜鉻細胞瘤、甲狀旁腺功能減退、急性間歇性卟啉病等。 F.小腸憩室病:見於小腸憩室病伴類似進行性全身性肌硬化症、伴內臟神經元性疾病和神經細胞核內包涵體等。 G.藥物性因素:見於應用酚噻嗪類、三環類抗抑鬱藥物、可樂寧、阿片製劑、長春新鹼後及麻醉劑性腸綜合征(narcoticbowelsyndrome)。 ⑦其他:繼發於硬化性腸系膜炎、脂肪瀉及脂質沉著症(lipidosis)。 (3)急性缺血性腸梗阻:系腸管的血供發生障礙所致。常可造成腸壁肌肉活動消失,如腸管血供不能恢復,則腸管極易發生壞死,尤其是經終末支供血的腸管。腸管血供發生障礙多見於各種原因所致的腸系膜動脈血栓形成或栓塞,以及腸系膜靜脈血栓形成等。 2.按腸管血供情況可分為2類 (1)單純性腸梗阻:僅表現腸內容物通過困難,而無腸管血液供應障礙。但單純性腸梗阻可演變為絞窄性腸梗阻。 (2)絞窄性腸梗阻:表現為腸內容物通過受阻,並伴有腸管血運障礙。 3.按梗阻的程度可分為2類 (1)完全性腸梗阻:腸內容物完全不能通過。 (2)不完全性腸梗阻:部分腸內容物仍可通過梗阻部,不完全性腸梗阻可演變為完全性腸梗阻。 4.按梗阻部位亦可分為3類 (1)高位性小腸梗阻:一般指發生於十二指腸及空腸的梗阻。 (2)低位性小腸梗阻:一般指發生於遠端迴腸的梗阻。 (3)結腸性梗阻:一般好發於左半結腸,尤以乙狀結腸或乙狀結腸與直腸交界處好發。 5.按起病的緩急可分為2類 (1)急性腸梗阻:絞窄性腸梗阻一般都是急性腸梗阻,也是完全性的。 (2)慢性腸梗阻:慢性腸梗阻一般是不完全性的,不完全性腸梗阻一般也是單純性腸梗阻。慢性腸梗阻亦可演變為急性。 (二)發病機制 從單純性腸梗阻發展到腸壁絞窄、壞死、穿孔等,發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變,主要可分為以下3方面: 1.梗阻部位以上的腸管擴張與體液丟失 梗阻近端腸管中充滿氣體與液體,使腸管擴張。急性腸梗阻時腸壁變薄;慢性梗阻往往因為腸蠕動亢進,腸壁肌層逐漸肥厚,腸管增粗。腸管內氣體來源有三: (1)來自咽下的氣體(68%):動物實驗性腸梗阻,如將食管予以阻斷,則梗阻以上的腸管很少有積氣。臨床上藉助於胃管吸引,保持胃內空虛,則腸管很少積氣。 (2)來自消化過程中,食物被細菌分解所產生的氣體。 (3)來自血液彌散到腸腔中的氣體,特別是氮氣。後兩種來源佔全部氣體的32%。 Hibbard1976年報道狗的試驗性腸梗阻其腸腔內的氣體成分如表1。 腸腔中的氣體,主要有N2、CO2、O2,均可通過黏膜滲入血液而達到平衡。N2的彌散作用甚微,故腸腔中以N2為主。甲烷(CH4)是細菌分解食物所產生。硫化氫(H2S)可以使胃腸減壓的橡皮管變為黑色.有人認為H2S是腸梗阻引起中毒的物質,但Hibbard1936年觀察到將600~800ml的H2S飽和溶液注入動物的閉襻內,未出現中毒癥狀。 腸管中的液體一部分來自攝入的水分,但大部分是積存的消化液。正常人的消化道在24h內分泌8~10L的消化液,除100~200ml被排出人體外,大部分都回吸收到血液中,維持體液的動態平衡。腸道中消化液的電解質成分與血漿中的電解質成分相似(圖1),因此腸液的丟失就等於血漿的丟失。 低位梗阻時,嘔吐較少。由於腸管擴張,腸黏膜的吸收功能減退,雖有一些電解質被吸收,但實際水與電解質的丟失仍是較明顯的。高位梗阻時,由於嘔吐頻繁,以胃液、膽汁、胰液及空腸液為主。鈉離子的丟失較氯離子為多,因此酸中毒的機會較多。另外胃液及腸液中含有兩倍於血漿的鉀離子,因此也常伴有鉀離子的丟失。北醫一院400例中,低鈉者27.2%,低氯者18.5%,低鉀者9.8%,二氧化碳結合力低於22mmol/L者佔44.0%,高於29mmol/L佔1.6%。 Haden與Orr於1923~1924年曾描述輸入鹽水似乎可以緩衝腸道吸收的毒素。現已知生理鹽水能補充丟失的電解質,從而延長病人的生命。 當梗阻發展到絞窄時,可產生血液的丟失。當大部分腸管發生絞窄,開始時都不致使受累的腸段發生完全的血循環中斷。小腸扭轉時首先影響其靜脈迴流,導致腸管的充血與淤血。繼之小動脈痙攣,腸蠕動增加,進一步引起小血管破裂,血液流注黏膜下層及肌層,從而造成出血性梗死。此時血液滲入腸腔及腹膜腔內,故可產生血性腹水。直至絞窄的腸壓與動脈壓相等時,血液循環完全中斷,造成小血管內凝血。失血量多少,與絞窄的腸管長短成正比。 2.細菌的繁殖及毒素的吸收 梗阻時一個重要的變化,是在梗阻以上的腸管里細菌過度繁殖,主要有大腸埃希桿菌及厭氧菌。細菌的繁殖可以增加手術的感染機會,尤以大腸梗阻為甚。此外,細菌所產生的毒素經血液循環與淋巴液吸收進入體內,也可經腸壁滲透到腹腔中被腹膜吸收,腹腔毒素的吸收發生在腸梗阻晚期。正常人的腸道中有大量的需氧菌及厭氧菌,腸梗阻後厭氧菌的繁殖加快,腸道中細菌的數量與分布同時發生改變,例如正常動物腸管中的類桿菌(bacteroides)通常位於大腸中,一旦梗阻發生。大量的類桿菌亦可出現於小腸。絞窄性腸梗阻時,由於腸管的出血有利於細菌的繁殖,使絞窄的腸管中有大量的細菌併產生大量的毒素,往往是造成死亡的原因。Barnett在動物實驗中,把絞窄性腸梗阻的腹腔滲液,注射到其他動物腹腔內,可使動物死亡。若把絞窄的腸襻置於不能滲透的塑料袋中,可使動物的病死率降低。Yull1962年發現人的絞窄性腸梗阻的腹腔積液中也有同樣的毒性物質。在絞窄剛開始,腸壁通過性尚無改變,細菌尚未滲透到腹腔時,病人的中毒癥狀並不明顯。當絞窄腸段發生壞死,尤其是絞窄的腸段較長時,腸腔內的大腸埃希桿菌、鏈球菌等繁殖達到高峰,則其中毒癥狀表現嚴重。一旦腸管破裂,則感染與休克更為嚴重,危及病人的生命。 3.腸管內壓的增高對腸管的影響 腸管內壓力增高,壓力作用於腸壁,除使腸管膨脹外還影響腸黏膜的吸收作用,也使腸壁的血液循環發生障礙,引起腸壁壞死。正常小腸壓力是0.267~0.533kPa(2~4mmHg),梗阻以上的腸內壓可以升高到1.33kPa(10mmHg)以上。 單純低位小腸梗阻,由於梗阻以上的腸管較長,腸管內壓力則較低,小腸梗阻持續48~96h時,腸內壓一般在0.53~1.87kPa(4~14mmHg)。在腸蠕動高潮時,壓力可達2.67~4kPa(20~30mmHg)。當結腸遠端梗阻時,結腸內壓較高。因為60%的病人,其回盲瓣功能良好,使結腸成為一個閉襻,因而其內壓可高達2.45kPa(25cmH2O)。又因為盲腸腸壁較薄,而且又是壓力反作用的集中點。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盲腸很可能發生穿孔。 腸內壓的增加,引起腸管膨脹,同時也增加腸蠕動,發生腸絞痛。持久的腸內壓增高可造成腸肌肉的麻痹,腸蠕動減弱,腸鳴音減弱。 腸內壓的增高,將引起靜脈迴流的減慢。腸梗阻48~96h以後,可以觀察到正常時可以通透的水、葡萄糖、士的寧(番木鱉鹼,strychnine)有明顯吸收減退現象。相反,淋巴吸收有增強現象。實驗證明,甲紫注入梗阻的腸管中,可以看到腸系膜的淋巴結中有染料出現;注射到非梗阻的腸管中,相同時間內並無染料出現。這可能因為腸內容物的停滯,使靜脈壓升高,淋巴循環加速,促進了對此種染料的吸收。 此外,梗阻以上部位,腸壁靜脈迴流受阻,腸管水腫,分泌水、鈉、鉀增多。15cm一段小腸,可以分泌500ml液體。 腸內壓升高時間過久,則產生腸壁通透性改變。1935年Sperling和Wangensten用狗進行迴腸閉襻腸梗阻實驗。發現腸內壓達到腸壁毛細血管內壓時,持續10h(壓力為2.0kPa,或15mmHg),腸壁的活力與通透性均無明顯改變,28h後則活力喪失,通透性增強。近來Deitch實驗發現,單純性腸梗阻6h,細菌可以達到腸系膜淋巴結,24h可達肝、脾及血流中。作者認為是由於細菌繁殖和腸黏膜屏障發生障礙所致。當腸管內壓再繼續升高,對腸側壁壓力等於或大於腸壁內動脈灌注壓時,腸壁便產生缺血。若此時梗阻不能得到緩解.便可產生腸壁的壞死和穿孔。腸腔內細菌毒素進入腹腔,產生如前所述的嚴重的感染中毒,進入腸梗阻病理的最危險狀態,常奪去病人的生命。腸梗阻早期癥狀有哪些? 臨床表現 1.癥狀急性腸梗阻有4個主要癥狀: (1)腹痛:為陣發性絞痛。空腸或上段迴腸梗阻,每3~5分鐘發作1次,迴腸末端或大腸梗阻,每6~9分鐘發作1次,發作間歇期疼痛緩解,絞痛期間伴有腸鳴音亢進。腸鳴音呈高調。有時可聞氣過水聲。麻痹性腸梗阻可以無腹痛,高位小腸梗阻絞痛可以不嚴重,中段或低位腸梗阻則呈典型劇烈的絞痛,位於臍周或定位不確切。每次絞痛可持續數秒到數分鐘。如果陣發性絞痛轉為持續性腹痛,則應考慮已發展為絞窄性腸梗阻了。 (2)嘔吐:梗阻以後,腸管的逆蠕動使病人發生嘔吐。嘔吐物開始為胃內容物,以後為腸內容物。高位小腸梗阻絞痛不重,但嘔吐頻繁。中段或遠端小腸梗阻,嘔吐出現較晚,低位小腸梗阻嘔吐物有時呈「糞便樣」(feculentvomitting)是由於腸內容物的滯留、細菌的過度生長,分解腸內容物所致。 (3)腹脹:多發生在晚期,高位小腸梗阻不如低位者明顯,結腸梗阻因回盲瓣存在,很少發生反流,梗阻常為閉襻性,故腹脹明顯。絞窄性腸梗阻時,腹部呈不對稱性膨脹,可以摸到膨大的腸襻。 (4)排氣與排便停止:腸梗阻病人,一般都停止由肛門排便與排氣。但是腸系膜血管栓塞與腸套疊可以排出稀便或血性黏液。結腸腫瘤、憩室或膽石梗阻的病人也常常有黑色大便。 2.體征 (1)心率:單純性腸梗阻,失水不重時,心率正常。心率加快是低血容量與嚴重失水的表現。絞窄性腸梗阻,由於毒素的吸收,心率加快更為明顯。 (2)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體溫升高是腸管絞窄或腸管壞死的徵象。 (3)腹部體征:應注意是否有手術瘢痕,肥胖病人尤其應注意腹股溝疝及股疝,因為皮下脂肪過多容易忽略。膨脹的腸管有壓痛、絞痛時伴有腸型或蠕動波。若局部壓痛伴腹肌緊張及反跳痛,為絞窄性腸梗阻的體征。聽診時應注意腸鳴音音調的變化,絞痛時伴有氣過水聲,腸管高度擴張,可聞及「丁丁」(tinkling)的金屬音(高調)。 (4)直腸指診:注意直腸是否有腫瘤,指套是否有鮮血。有鮮血應考慮到腸黏膜病變、腸套疊、血栓等病變。 3.分類 按梗阻的原因可分為三類: (1).機械性腸梗阻在臨床上最常見,90%以上的急性腸梗阻是由於機械因素造成腸腔狹窄或閉塞,致使腸內容物不能通過。例如腸粘連、腸管炎症或腫瘤、腸外腫塊壓迫、絞窄性疝、腸套疊、腸扭轉、蛔蟲團堵塞腸腔等均屬於此類。 (2).動力性腸梗阻主要由於腸壁肌肉活動紊亂,致使腸內容物不能運行,而不是腸腔內外機械性因素引起的梗阻,腸壁本身並無解剖上的病變,動力性腸梗阻又可分為: a.麻痹性腸梗阻:亦稱無動力性腸麻痹。因感染中毒、低血鉀、脊髓炎、甲狀腺功能減退、腹部手術等原因影響到腸道植物神經系統的平衡、或影響到腸道局部神經傳導、或影響到腸道平滑肌的收縮使腸管擴張蠕動消失,不能將腸內容物推向前進而引起。 b.痙攣性腸梗阻比較少見,且為短暫性的,梗阻是由於腸肌痙攣性收縮以致腸腔縮小而引起,偶見於腸道炎症或神經功能紊亂。 (3).缺血性腸梗阻腸管無機械性阻塞而由於血液循環障礙失去蠕動力,見於腸系膜血管血栓形成或栓塞。 按腸壁血供情況分為兩類: (1).單純性腸梗阻僅有腸腔阻塞而無腸壁血供障礙,稱為單純性腸梗阻。多見於腸腔內堵塞或腸外腫塊壓迫所致的腸梗阻。 (2).絞窄性腸梗阻在腸腔阻塞時,腸壁因血管被絞窄而引起缺血壞死,稱為絞窄性腸梗阻。多因扭轉、腸套疊、嵌頓症、腸粘連所引起者。 按梗阻發生的部位分為兩類: (1).小腸梗阻又可分為高位小腸梗阻,主要指發生於十二指腸或空腸的梗阻,與低位小腸梗阻,主要是指遠端迴腸的梗阻。 (2).結腸梗阻多發生於左側結腸,尤以乙狀結腸或乙狀結腸與直腸交界處為多見。 按梗阻的程度可分為:完全性梗阻與不完全性(或部份性)梗阻。 按起病的緩急可分為:急性腸梗阻與慢性腸梗阻。 診斷 1.病人是否有腸梗阻 腸梗阻有腹部疼痛伴有嘔吐,早期應與一些急腹症相鑒別。如膽道與泌尿繫結石、卵巢囊腫、扭轉等以腹部絞痛為主的疾病。此外也常需要與胃腸炎、食物過敏等相鑒別。確定腹痛是腸絞痛,除根據其疼痛性質外,最好是在疼痛發作時聽診腹部。若聽到亢進的腸鳴音時,說明腹痛是由腸痙攣引起。此外X線檢查可進一步做出診斷。正常人除胃泡及結腸中有氣體之外,十二指腸壺腹部偶爾可見氣泡,小腸部位無氣體存在。腸梗阻的腸管擴張,同時其中充以液體與氣體,在立位時可見階梯形液面。液面一般在梗阻5~6h出現。因此對可疑病人,應重複進行腹部透視檢查是可以確診的。 2.是否為絞窄性腸梗阻絞窄性腸梗阻有以下特點: (1)發病比較急驟,腹部絞痛較劇烈,疼痛為持續性或持續腹痛伴有陣發性加劇。 (2)腸管的絞窄若發生在腹腔內,而非腹壁疝絞窄,多出現局部腹膜刺激徵象,局部有壓痛及肌緊張,腹部有時可觸及包塊。 (3)體溫升高,白細胞明顯升高(>10×109/L)。 (4)休克的表現,由於腸管絞窄,血液與血漿滲出,若絞窄腸襻較長則失血可以嚴重。此外腸絞窄後,腸管內細菌繁殖產生毒素,因此絞窄性腸梗阻病人早期出現休克。 (5)脫水與電解質紊亂比單純性梗阻明顯,代謝性酸鹼紊亂也明顯。 3.腸梗阻的部位小腸梗阻部位的高低與治療有密切關係。高位梗阻引起死亡的原因是體液的丟失,低位小腸梗阻時則為腸管膨脹引起的嚴重後果,結腸梗阻,如乙狀結腸扭轉。則不單是補液的問題,急迫要解決的是結腸梗阻的緩解。如何區別高位、低位小腸梗阻,主要是依靠臨床主要癥狀。高位梗阻,嘔吐是突出的癥狀,腸絞痛與腹脹均不明顯。低位小腸梗阻時,則腸絞痛與腹脹為突出的表現,嘔吐的次數較少。結腸梗阻,則以腹脹為突出,可無嘔吐,絞痛也不嚴重。X線檢查可以識別腸管黏膜的排列與結腸袋的形狀,可以考慮梗阻部位。平卧時X線的腹部平片,細緻的研究擴張的小腸可以看出梗阻的部位。在立位X線檢查,若盲腸內有較大的液平面存在時,是大腸梗阻的特徵。 4.腸梗阻的原因根據北醫大一院的材料腸梗阻以粘連、腫瘤、炎症及扭轉為常見的原因。如以往有過手術史,則梗阻的原因以粘連為最可能。如有反覆腸梗阻發作的病史,每次發作時又合併腹膜刺激癥狀與發熱,則Crohn病的可能性最大。老年人的梗阻多由結腸腫瘤、乙狀結腸扭轉、糞便堵塞所致。有心血管病史者可能是腸系膜血管栓塞。兩歲以下的幼兒則以腸套疊的可能性最大。腸梗阻應該如何護理? 1.機械性腸梗阻治療原發病(如:小兒先天性腸狹窄、腸壁腫瘤、腸石、蛔蟲團、腹外疝嵌頓等),防止病情進展,出現腸梗阻。 2.粘連性腸梗阻多繼發於腹腔手術後、腹膜炎、損傷、出血等。因此術後儘可能早期下床活動,很有必要。 腸梗阻的病因很多。預防方面能做到的有患蛔蟲症的兒童應積極驅蟲治療,有疝者宜及時修補,腹部手術時操作輕柔,有報道術後在腹腔內放置羧甲基纖維素(Sodiumcarboxymethylcellulose)及口服維生素E可以減少腸粘連的發生。 護理:禁食水,胃腸減壓以減輕腹脹。體位選半卧位,以減輕對膈肌的壓迫。嚴密觀察病情變化,若病情加重。應警惕絞窄性腸梗阻的發生,及時手術治療。 預防:對粘連性腸梗阻在緩解期應注意飲食,勿進食較硬的食物,飲食以稀軟食為主。對蛔蟲性腸梗阻緩解後應行驅蟲治療,除藥物驅蟲外,還可用氧氣療法驅除腸道蛔蟲。飽食後勿作劇烈運動,以防止腸扭轉的發生。腸梗阻治療前的注意事項? (一)治療 腸梗阻的治療,在於緩解梗阻,恢復腸管的通暢。值得注意的是病人生命的威脅不完全在於腸梗阻本身,而是由於腸梗阻所引起的全身病理生理變化。為了挽救病人生命,應及時糾正水與電解質紊亂,減少腸腔膨脹。手術治療應在全身的病理生理變化糾正後再進行。 1.胃腸減壓病人一旦診斷明確後,應即進行胃腸減壓,以減輕腹脹。對老年病人還可以預防誤吸的發生。胃管保持在胃內,可吸出由腸管逆流到胃內的液體與氣體,從而減少腸管膨脹的程度,有利於手術探查。對於單純性粘連性腸梗阻,僅用胃腸減壓與靜脈輸液,有時可以解除梗阻,避免再次手術。應用胃腸減壓12h後,重複進行X線檢查,若小腸充氣減少,結腸充氣時,則證明腸梗阻有所緩解。 2.水與電解質的補充根據腸梗阻的部位,梗阻的時間長短,以及化驗檢查的結果來進行水與電解質的補充。由於嘔吐與胃腸減壓所丟失的液體,與細胞外液相似,因此補充的液體以等滲液為主。對嚴重脫水的病人,術前進行血容量的補充尤其重要,否則在麻醉情況下可引起血壓下降。絞窄性腸梗阻,除補充等滲液體外,血漿及全血的補充尤為重要,特別是在血壓及脈率已發生改變時。 3.抗生素的應用單純性腸梗阻無須應用抗生素。對絞窄性腸梗阻則須使用,可減少細菌繁殖,尤其當腸管發生壞死而引起腹膜炎時,更應使用。 4. 非手術治療除前述各項治療外尚可加用下列措施: 1.中藥復方大承氣湯:川朴15g、炒菜菔子30g、枳實9~15g(後下)、芒硝9~15g(沖)。適用於一般腸梗阻、氣脹較明顯者。甘遂通結腸:甘遂末1g(沖),桃9g,赤芍15g,生牛膝9g,厚朴15g,生大黃15~24g(後下),木香9g。適用於較重的腸梗阻、積液較多者。上列中藥可煎成200ml,分次口服或經胃腸減壓管注入。 2.油類可用石蠟油、生豆油或菜油200~300ml分次口服或由胃腸減壓管注入。適用於病情較重,體質較弱者。 3.麻痹性腸梗阻如無外科情況可用新斯的明注射、腹部芒硝熱敷等治療。 4.針刺足三里、中脘、天樞、內關、合谷、內庭等穴位可作為輔助治療。 5.手術治療經以上的治療,有部分病人可緩解。若腹痛加重,嘔吐未止,白細胞增高,體溫也增高時,則必須要進行手術治療。觀察的時間不宜超過48h,以免發生腸絞窄壞死。手術方法根據梗阻原因有所不同,一般有4種方法: (1)粘連松解術、複位術:開腹探查無血性滲液,則多為單純性梗阻。若腸管膨脹不嚴重則自上而下追蹤腸管萎陷與膨大的交界處,即梗阻病變的所在。則根據病因可進行粘連松解或腸扭轉、腸套疊複位術。若梗阻以上腸管膨脹明顯,應先將膨脹的腸管予以減壓,以免探查過程中,由於牽拉而發生破裂。 (2)腸襻間短路吻合術:若梗阻的原因不能解除,如癌腫、放射性腸炎、腹腔結核等所引起粘連十分嚴重,難以分離。強行分離往往分破腸管,術後發生腸瘺,可在梗阻部位上下腸段間作短路吻合術。一般有兩種吻合方式: ①側側吻合:在梗阻上下的腸襻之間進行側側吻合。此種吻合術將在吻合口與梗阻之間形成盲襻,日後可能產生盲襻綜合征,有時有潰瘍形成引起腸道出血。 ②端側吻合:切斷梗阻近端腸管與梗阻遠側腸管進行端側吻合。 (3)腸造瘺術:一般適用於結腸梗阻,如乙狀結腸癌合併梗阻。梗阻以上的腸管膨脹有嚴重水腫,腸腔內感染,一期手術切除與吻合常招致吻合口漏的發生。因此對結腸梗阻,常先在梗阻上方進行造瘺。但小腸梗阻,尤其是高位梗阻,不宜行造瘺術,否則產生液體丟失嚴重與腹壁皮膚糜爛,長期造瘺病人的營養也難以維持。 (4)腸切除、腸吻合術:對梗阻所造成的腸壁壞死,應進行一期切除吻合。對腸扭轉,腸系膜血管栓塞的腸梗阻.都應進行壞死腸管切除後以對端吻合為理想。休克的病人,病情危重,不應延續手術時間,但切除壞死的腸管等於除去病灶,有時血壓可以恢復。手術過程中要盡量細緻,對撕破的漿膜面,一般都應用細絲線縫補,或是由鄰近的小腸漿膜面縫蓋於其上,避免粗糙面暴露,日後發生粘連。在縫合腹膜以前,將小腸進行適當排列,希望在腸系膜之間形成整齊的順列,而不至於發生扭曲。 (二)預後急性腸梗阻雖經治療,仍有一定的病死率,近年來有所下降(表2)。北醫大一院1990年後,除外晚期腫瘤引起梗阻死亡外,死亡率由2%降至零。死亡率高低取決於腸梗阻類型。Milamend報道,近20年單純性腸梗阻死亡率為0%~5%,絞窄性梗阻為4.5%~30%。另外病人的年齡也有影響,老年人合併症多,病死率也較高。手術是否及時,對病人的生命也有影響,Wangensten的資料表明。絞窄性梗阻在發病36h內進行手術,其病死率為8%左右,若在發病36h以後進行手術,病死率為25%。所以早期診斷與及時手術是治療絞窄性腸梗阻減少病死率的關鍵。腸梗阻應該做哪些檢查?
實驗室檢查 1.血紅蛋白及白細胞計數 腸梗阻早期正常。梗阻時間較久,出現脫水征時,則可以發生血液濃縮與白細胞增高。白細胞增高並伴有左移時,表示腸絞窄存在。 2.血清電解質(K、Na、Cl-)、二氧化碳結合力、血氣分析、尿素氮、血球壓積的測定都很重要。用以判斷脫水與電解質紊亂情況。及指導液體的輸入。 3.血清無機磷、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及同工酶的測定對診斷絞窄性腸梗阻有重要意義。許多實驗證明,腸壁缺血、壞死時血中無機磷及肌酸激酶升高。 影像學檢查 1.X線檢查X線檢查對腸梗阻的診斷十分重要。空腸與迴腸氣體充盈後,其X線的圖像各有特點:空腸黏膜皺襞對系膜緣呈魚骨狀平行排列,其間隙規則猶如彈簧狀;迴腸黏膜皺襞消失,腸管的輪廓光滑;結腸脹氣位於腹部周邊,顯示結腸袋形。 小腸梗阻的X線表現:梗阻以上腸管積氣、積液與腸管擴張。梗阻後在腸腔內很快出現液面。梗阻時間越長,液面越多。低位梗阻液面更多。液面一般在梗阻5~6h後出現。立位檢查可見到階梯樣長短不一的液平面。卧位檢查時可見到脹氣腸襻的分布情況,小腸居中央,結腸佔據腹部外周。高位空腸梗阻時,胃內出現大量的氣體和液體。低位小腸梗阻,則液平面較多。完全性梗阻時,結腸內無氣體或僅有少量氣體。 絞窄性腸梗阻的表現:在腹部有圓形或分葉狀軟組織腫塊影像。還可見個別膨脹固定腸襻呈「C」字形擴張或「咖啡豆征」。 麻痹性腸梗阻的表現:小腸與結腸都呈均勻的擴張,但腸管內的積氣和液面較少。若系由腹膜炎引起的麻痹性腸梗阻,腹腔內有滲出性液體,腸管漂浮其中。腸管間距增寬,邊緣模糊,空腸黏膜皺襞增粗。 2.B型超聲檢查 腹內可形成軟性包塊,內可見腸腔聲像蠕動,可見液體滯留。腸套疊可見同心圓腸腔聲像,圓心強回聲,縱面可見多層管壁結構。利用B型超聲診斷腸梗阻待進一步研究提高。
腸梗阻常用藥品更多相關藥品>>http://jbk.39.net/keshi/neike/xiaohua/51292.html
甘油用於氣相色譜固定液及有機合成,也可用作溶劑、氣量計及水壓機減震劑、軟化劑、抗生素髮酵用營養劑、乾燥劑等。麻仁軟膠囊潤腸通便。用於腸燥便秘。麻仁潤腸丸潤腸通便。用於腸胃積熱,胸腹脹滿,大便秘結。比沙可啶片用於便秘的治療,也可用於腹部X線檢查或內窺鏡檢查前清潔腸道,以及手術前後清潔腸道用。比沙可啶栓用於急,慢性便秘及習慣性便秘。
『健康生活每一天』胃切除術後腸粘連引發腸梗阻怎樣保養和治療 胃癌術後腸粘連引發腸梗阻怎樣保養?? 問:07年六月胃癌術後不久發現腹脹腹痛嚴重,醫生診斷是腸粘連,一直進行胃腸減壓治療,09年初患者腹脹加劇,十天沒有大便,經檢查是胃癌術後腸粘連引發腸梗阻,做了灌腸治療,但是此後又發作了三次,請問:胃癌術後腸粘連引發腸梗阻怎樣保養??? 答:胃切除術後由於創傷或不能正常進食而消耗了體內的蛋白質、脂肪等,也往往會導致體重下降。有的病人不但不能保持原有體重,還可能發生一些維生素缺乏症及胃切除術後的其他併發症,如腸粘連等。 胃切除術後的飲食護理十分重要,科學的飲食護理主要包括:供給機體足夠的營養以促進創口癒合,幫助機體儘快恢復;增加餐次以增加機體吸收營養物質的機會;改變食物的加工方法和有意識地添加一些營養物質以促進機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較長時間的自我飲食護理既能彌補手術前疾病的慢性消耗,又可彌補手術創傷所造成的損失,同時對機體的恢復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胃切除術後腸粘連(1)飲食應有規律,避免暴飲暴食,防止大量食物進入已受粘連影響的近端腸管內;(2)注意飲食衛生,防止胃腸炎症,避免出現腸管異常蠕動;(3)餐後不宜做劇烈體力活動,尤其是突然體位改變的活動。上述事項對已經發生過腸梗阻的患者尤其重要。 胃切除術後腸粘連引發腸梗阻怎樣治療?? 北京健中生物科技腸粘連專家組在臨床中不斷探索,在傳承我國膏藥精髓、沿承清代祖傳秘方的基礎上,融合現代大分子生物技術、國際最新納米技術、新型透皮吸收劑(Alone)和均勻緩釋技術;採用純天然名貴中藥材及新一代永磁釹鐵硼(NdFeB);依據活血化瘀、通絡消飲、行氣止痛的原理結合300多年的腸粘連臨床經驗,精心研製而成的高科技新產品—健中源腸粘連磁療貼,經第四軍醫大學附屬醫院、北京大學疾控中心、海軍422醫院、河南中醫學院、河南省疾控中心、湖南省疾控中心、香港九龍醫院的3萬多人的臨床驗證,其治療效果超過常規療法的20倍以上,同時使人體24小時都能得到藥物持續有效的治療,48小時持續止痛,避免了口服給葯因藥物對胃腸道及肝、腎臟的傷害,減少了血液濃度的峰谷變化,使其療效快捷、穩定、愈後不易複發,是中醫藥療、磁療、穴療的完美結藥物吸收率提高25倍以上,治癒後且不複發。 治療範圍: 腸粘連、各種腹部手術(闌尾炎手術、直腸炎手術等)後引起的腹脹、腹痛、大便不規則、便秘、不安全性腸梗阻、婦女結紮後遺症、由於外界嚴重擊打創傷引起的粘連等; 治療原理: 根據古代穴位療法,加上現代的葯療、磁療,通過穴位經皮膚直接給葯,活血化瘀,消積散結,理氣止痛,疏通腸道,效果穩定! 1恆定給葯時間長; 2藥物有效治療濃度穩定,不傷腸胃肝腎; 3安全、方便、療程短、見效快。 廠家訂購電話:18939575380QQ:1515521467腸梗阻是所有腹部手術都無可避免的,因為既往曾經有過腹膜炎的病史,所以粘連會更加的嚴重,當粘連導致腸梗阻的時候,一般採取先保守治療,比如禁食補液灌腸等,如果梗阻很重甚至出現完全腸梗阻腸管壞死等的話,確實就只有手術了。平時的飲食主要注意首先營養均衡,少量多餐,注意保持大便通暢,少吃腌菜啊之類難消化的食物,主要以增強體質為主,適量運動就好,還要注意定期到醫院複查。胃癌行胃全切後腸粘連致不能進飲食可通過用泛影葡胺行上消化道造影了解梗阻的部位及程度,如為完全梗阻則需要二次手術,高位可考慮行空腸造瘺術以解決營養問題,低位可行腸粘連松解術;如為不完全梗阻可考慮用深靜脈營養加中藥治療。滄州市人民醫院普通外科劉明發
治療腸梗阻妙方——小承氣湯
【組成】大黃(酒洗)12克,厚朴(炙,去皮)6克,枳實(大者,炙)9克。【用法】上藥三味,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兩次溫服。小承氣湯最早見於《傷寒論》,適用於傷寒陽明腑實證,如便秘、痢初起、腹中癘痛、脘腹脹滿等症。方中大黃瀉熱通便,厚朴行氣散滿,枳實破氣消痞,諸葯合用,可以輕下熱結,除滿消痞。治腸梗阻秘方68.1 溫陽通痹湯【來源】田廣秀,《陝西中醫》(4)1988年【組成】附子、炒山楂各9克,細辛6克,大黃15克,代赭石、萊菔子(炒)各30克,枳殼、川朴各12克【用法】水煎,待腸胃減壓後服,一日2~3劑。【功用】溫陽運脾、通降逐積。【方解】瘀結型腸梗阻,其病機在脾胃腸三臟腑的通降、運化功能的失權,究其原因多為飲食不節、過食生冷,致使中陽受阻,脾運失司,氣機痞滿不通;或為正氣虛衰,外邪侵襲、正虛邪實;或為內有所傷,致中州氣血運行受阻。此證非溫不動、非峻下不通,故方用附子、細辛溫陽通痹;萊菔子、枳殼、川朴順氣寬腸;代赭石、大黃墜降通氣;山楂和中消積。諸葯合用,共奏溫陽運脾、通降逐積之功。【主治】瘀結型腸梗阻。【療效】治療154例,全部治癒。一般在3~4小時癥狀開始緩解,8~12小時癥狀明顯改善,12~24小時內癥狀及體征全部消失。68.2 驅逐湯【來源】張夢儂,《臨證會要》【組成】烏梅15克,炒川椒、炒黃連、肉桂、榧子肉、炒鶴虱、雷丸、白蕪荑、全當歸、檳榔、使君子各10克,苦楝根皮15克,生薑3片、黃柏10克,五香丸(五靈脂、生香附子各500克,牽牛子60克,各炒熟1半、生用1半,共研細末、備用、勿泄氣)9~30克(分3次空腹時,溫開水送服)【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功用】驅蟲、通便、止痛。【方解】蛔蟲腹痛,15歲以下小孩為多,發作無時。成人亦有之,但痛發更為劇烈。本方是從烏梅丸和化蟲丸兩方加減而成。方中重用烏梅之酸為主;佐以黃連、黃柏、苦楝根皮之苦,川椒、肉桂、生薑之辛,更加榧子肉、使君子肉、檳榔、鶴虱、雷丸、蕪荑等有效之驅蟲葯;用一味辛潤之當歸以潤腸通便;因蟲得甘則動,得酸則安,得苦則伏,得辛則死。另用五香丸中的五靈脂以殺蟲消積止痛、香附行氣止痛、牽牛子殺蟲通便。諸葯相伍,共奏驅蟲、通便、止痛之功。臨床用之頗效。【主治】蛔蟲梗阻腹痛,證見腹中陣發性劇痛、面色蒼白、唇紅、痛處有堅硬之包塊,按之更痛。痛過一陣則自行緩解,包塊亦消,但不久其痛又發。如此反覆發作,甚至多日不愈。【療效】臨床屢用,療效甚佳。【附記】如腹痛劇烈,先服五香丸再服本方。或用一味苦楝根皮30克煎汁和紅糖60克服之,下蛔蟲亦屢效。68.3 沉香飲【來源】李光耀,《臨床驗方集》【組成】沉香6克,蜂蜜120克,豬油120克。【用法】先將沉香加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先1次服下,再將蜂蜜、豬油加熱至沸,待溫後接上服下。【功用】降氣止痛,滋潤補中,潤腸通便。【主治】老年性腸梗阻(中氣不足)。【加減】病者嘔吐嚴重時,可於服藥前先於雙側足三里穴注射阿托品0.25毫克。若服藥吐出,可再補服1次。【療效】劉華臨床驗證:效果甚為滿意,一般用藥1次即獲痊癒。68.4 腸梗阻湯【來源】張潤波,《名醫治驗良方》【組成】蘆薈、牙皂、木香各6克,牽牛子18克,滑石9克,大戟(醋炒)、芫花(醋炒)、甘遂(面裹煨乾研末,分2次沖服)各6克,檳榔片9克,生薑15克,大棗10枚。【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以上劑量為成人量,用時可根據體質強弱、年齡大小酌定。【功用】逐水通便。【主治】腸梗阻。【療效】屢用效捷,已治癒四五百人。【附記】本方名為編者擬加。本方為張氏祖傳秘方,體質虛弱者慎用。
推薦閱讀:
※圖表|重症肌無力的診斷和治療
※治療腹瀉食療方
※中醫附院專家:中醫治療糖尿病有5大優勢!
※糖尿病足腳瘙癢,必須截肢治療嗎
※多囊卵巢綜合症的治療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