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資訊【大乘佛教的慈善觀及其現代意義】

佛教並沒有一個與「慈善」直接對應的概念,不過佛教有一個類似的核心概念,就是布施。可以說,佛教的布施觀包含了佛教慈善的本質。

慈悲和智慧是大乘佛教修行的核心,而布施直接體現著佛教的慈悲精神,隱含著其智慧的修行,是大乘佛教修行的重要內容。此外,布施還是佛教攝受眾生的重要方法,通過布施的實踐,使民眾更容易接受,因此,布施在佛教與社會相適應方面發揮著獨特作用。

大乘佛教不只關注自己生命中的痛苦,而且推己及人,強調要幫助所有的眾生圓滿地離苦得樂,發起廣大的慈悲心。「慈」即是與樂,給予眾生快樂;「悲」即是拔苦,幫助眾生解脫痛苦。在廣大慈悲心的基礎上,還要發起增上意樂,也就是「我來承擔」的勇猛之心,不推託、不怯懦。進而發起菩提心,即為了圓滿地幫助眾生,自己要修行成就佛的菩提果位。真正發了菩提心,佛教即稱之為菩薩。菩薩不只是發心而已,還要付諸行動,修廣大的菩薩行。菩薩行概括起來最根本的就是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度」的梵語音譯是「波羅蜜多」,意思是「到彼岸」,即通過這些修行可以把自己和眾生從痛苦的此岸渡到解脫的彼岸。六度的第一個就是布施度,布施是大乘行者必須修學、首要修學的內容。

布施度梵語音譯「檀波羅蜜多」或「檀那波羅蜜多」,即以慈悲之心施捨給眾生財物等利益之事。我們常常把布施簡單地理解為施捨財物給需要的人,其實佛教所講的布施包含的內容很多,分為法布施、無畏布施和財布施。法布施,就是正確地教導佛法,或者世間的技術、知識等對眾生有益無害的內容。無畏布施,就是把眾生從怖畏中解救出來。財布施,是把財物等施捨給需要的眾生。佛教認為,三種布施當中法布施的功德最大,因為法布施對眾生的幫助最大,就好像施捨給貧窮的人錢財,不如教會他一種謀生的技術或者致富的方法利益更大。其次是無畏布施,因為無畏布施是把眾生從各種災害的恐懼中解救出來,比一般財物布施的利益也要大。

佛教把布施作為重要的修行內容,不只是簡單地給予眾生財物幫助,還有其深刻的內涵。

首先,修行布施可以對治自己對財物等的貪心、慳吝心等煩惱。佛教認為,財物乃至自己的身體、生命都是無常的,而很多人過於貪求自己的利益,甚至去傷害其他眾生,結果自害害他,就像《月燈經》中所說:「此腐爛色身,命亦動無主,如夢如幻化。愚夫由貪此,造極重惡業,而隨罪惡轉,不智被死乘,當往那洛迦(那洛迦意為地獄)。」資財是無常的,不管如何積聚最終都要離散,慳吝守護只會增長自己的煩惱,應當把它看作暫時寄存在自己這裡而已,隨時慷慨地給需要的人,這樣既利益了別人,自己也減少了煩惱,積累了功德。

從這裡進一步引申,其實包含著佛教智慧的修行。緣起性空是佛教的根本觀點,佛教認為一切事物,包括財物、身體、生命等都是因緣和合才產生的,每一剎那都在不斷地變化,沒有任何事物是常存的、不依賴因緣獨立實有的,所以不應執著。而眾生之所以痛苦,就是因為執著這些都是實有的,因此對利益自己的生貪心,對損害自己的生瞋心,並進而產生種種煩惱,造種種惡業,被煩惱和惡業捆綁著不斷輪迴,不得自在。修行布施度,就是在不斷減少對這些事物的貪心,不斷深入,甚至體悟到這些本性都是空的,生起最深的空性智慧,徹底斷除煩惱。

其次,修行布施可以不斷增長自己的慈悲心。布施作為大乘佛教的修行方式,不只是減少貪煩惱和慳吝心,還是實踐和擴展慈悲心的重要方式。菩薩為了幫助別的眾生是毫不顧惜自己的,連自己的一切財物,乃至自己的頭目手足都可以捨棄。布施時不會去分別這個眾生和自己親近還是疏遠,也不會分別布施的功德大小,而是平等布施,在布施給任何一個眾生時想到的是把自己的一切布施給一切眾生。如《無量功德贊》中說:如果見到貧窮卑劣的眾生有需求,但自己認為布施給他沒有什麼功德,轉而選擇其他有功德的眾生去布施,這是沒有悲心、懷著乞討一樣的想法去布施,是錯誤的,應該懷著悲心布施給他。

從以上對布施概念的分析,我們可以了解佛教的慈善觀:慈善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慈善對於人是至關重要的,它是對治貪慳煩惱、增長慈悲的方法,佛教的慈善是平等的、不求回報的施予,是自己的生命與其他眾生融合的途徑。

佛教認為,菩薩布施時應該沒有驕慢之心,沒有攀比、超過他人之心,也不期望得到好的名聲榮譽,不期望得到對方和他人的回報,而是懷著純粹的慈悲之心來行布施,視每一個眾生都像自己唯一的、可愛的子女那樣,給予他快樂,去除他的痛苦。通過布施的修行,使菩薩原來發起的慈悲心不斷得到鞏固和增強,當布施度修行圓滿,菩薩可以充滿歡喜地把自己的生命獻給其他眾生。

佛教認為布施應該斷除這些行為:不及時布施,過了些時間再布施;讓對方起了煩惱才布施;讓對方做不合適的事為條件而布施;答應布施之後布施少或者布施差;通過損害他人後布施;對來乞求的人呵責嗤笑後布施;和自己的能力不相稱的布施等。

布施時應當怎麼做呢?佛教認為,應當「舒顏平視,含笑先言,隨對何田,皆應恭敬,親手應時,於他無損,耐難行苦,而行惠施」。即布施時應當態度友善歡喜,不讓對方感到壓力,不論對方是誰都應該尊重恭敬,自己親自及時布施,布施不損害第三人,布施時自己要耐得住困難和艱苦。

布施不只是大乘佛教徒自身修行的重要內容,還是佛教攝受眾生的重要方式。大乘佛教為了吸引、幫助眾生和自己一起修行解脫,要行四攝,即布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布施攝是通過布施使眾生生起歡喜心,和自己情誼逐漸深厚,進而度化對方;愛語攝是隨著眾生的根性,以溫和慈愛的言語相對,令他生歡喜心而接近;利行攝是以種種行為利益對方,感化其共同修行;同事攝是和對方共同做事,共苦樂、分禍福,引導對方修行。可以想像,當人們在物質、精神等方面需要幫助時,從布施者那裡得到切實的幫助,他一定會對布施者產生歡喜、信賴之心,逐漸接受對方的思想觀念;當社會上有某些需求,布施者從事這些服務社會的事務時,他們也一定會在社會上樹立良好的形象,得到社會的認同。佛教傳入中國後能逐漸在中國立足並深深植入中國文化傳統之中,有著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對中國本土文化的依附、適應和變通,依靠統治者支持等,但佛教能夠深入民間為廣大民眾所接受認同,其對底層民眾、弱勢群體的關愛、布施,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佛教在歷史上建有「義倉」、「悲田坊」、「安樂坊」、「養病坊」、「安濟坊」等許多實踐布施的事業,它們在民間的影響是不可低估的。

佛教對布施的要求,也就是佛教對慈善活動的要求。

今日,佛教的慈善觀念,是佛教與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積極因素。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是我國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針之一,黨和政府十分重視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而佛教的慈善觀念,本身就具有利益他人、服務社會的內涵,也蘊含著與政府、與其他宗教和社會組織建立和諧關係的因素,成為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重要因素。

20世紀80年代我國落實宗教政策後,佛教恢復生機,佛教組織和廣大佛教徒秉持「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本懷,「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發揚佛教樂善好施、扶危濟困的傳統,積极參与社會公益活動。在上世紀80年代,佛教界開展的重大公益慈善活動有:向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捐款,為修復長城、搶救大熊貓等活動捐款,為大興安嶺林區火災受災民眾捐款。上世紀90年代,佛教界的慈善公益活動迅猛發展,如:為1991年華東大水災、1996年華中地區洪災、1998年長江等水域洪災捐款捐物等。1998年,中國佛教協會被授予「抗洪搶險救災模範先進單位」。一些地方的佛教徒還依法成立了專門的慈善公益組織。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佛教界從事公益慈善事業的人數更多、規模更大,如2003年抗擊「非典」中,佛教界踴躍捐款;2005年初,中國佛教界為援助印度洋海嘯災區捐款1千多萬元;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災害發生後,佛教界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為災區捐款1.45億元。此外,佛教界還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舉行法會,安撫人們受傷的心靈,如:2008年5月29日,中國佛教界在成都寶光寺為汶川地震災區舉行祈福追薦賑災法會,現場募集善款2600萬元;2009年5月12日,時值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中國佛教界又在四川省什邡市羅漢寺舉辦了「佛教界為5·12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遇難者超度,為災區祈福法會」,等等。

隨著我國政府對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積極作用的重視以及對公益事業的支持,隨著我國佛教界自身各方面的不斷發展,佛教界和廣大佛教信徒慈善實踐的空間和規模將會不斷擴大,佛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將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中,發揮越來越積極的作用。(作者單位為北京交通大學人文學院)


推薦閱讀:

西方三聖向信徒索取米糠豆麥乳酪做護摩火供,是不是非常low的表現?
唐朝傳入的密宗和藏傳佛教的密宗是一個意思嗎?
關於釋迦牟尼在涅槃前聽了魔王的話而流淚的典故出自何處?是否是後人杜撰而成?
簡說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
如果沒有輪迴,佛是不是白學了?

TAG:慈善 | 意義 | 佛教 | 現代 | 大乘佛教 | 資訊 | 一點資訊 | 大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