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津液
07-14
氣 一、氣的涵義:一是指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如飲食中的水谷之氣,吸入之清氣(即氧氣)等,即所謂〞人之有生,金賴此氣〞。二是指生命活動的動力,如臟腑之氣。所以,氣有物質和功能兩種涵義。 二、氣的來源與生成:氣分是先天之氣和後天之氣。先天之氣也稱為元氣,稟受於父母,由先天之精化生而成;後天之氣為由肺吸入之清氣與脾胃運化水谷所產生的水谷精微之氣結合而成。先天之氣與後天之氣合而稱為真氣或稱正氣。(內經)說:〞真氣者,所受於天,與谷氣並而充身者也〞,就是氣的來源與生成的概括。 三、氣的分布及其功用:真氣充遍全身,無時不有,無所不至,以營養機體,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真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和內在動力。真氣偏盛偏衰直接關係著人體的健康情況。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就是說明正氣旺盛不易患病,正氣虛衰容易患病的道理。由於氣的分布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 (一)宗氣:積於胸中,是飲食水谷所生化之氣與吸入之清氣結合而成,是一身之氣的運行輸布的出發點。它的功用:一是助肺司呼吸,凡言語、聲音、呼吸強弱,均與宗氣的盛衰有關;二是貫注心脈而行氣血,凡氣血的運行,以及肢體的寒暖和活動能力,多與宗氣有關。 (二)營氣:宗氣貫入血脈里的營養之氣,行於脈中,與血的關係密切,故有〞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以榮四末,內注五臟六腑〞的說法。可見營氣與血的作用不可分割,共同發揮營養機體的功能。 (三)衛氣:宗氣宣發於脈外的叫衛氣。其性剛悍,善走竄,達於體表,溫潤皮膚、肌肉、滋養腠理,司汗孔的開闔,以防禦外邪,故叫〞衛氣〞。例外邪侵入機體,衛氣即起而抗邪,故發生惡寒、戰慄、汗毛豎起等癥狀。衛氣勝邪,則惡寒解,熱退病除,反之,則寒熱不消,疾病繼續發展。 (四)五臟六腑之氣:如心有心氣,脾有脾氣等等。心氣不足,則出現心悸、氣短等;脾氣不足則有食欲不振、腹脹便溏等。可見各臟腑之氣是維持其生理功能的動力。 以上各氣,雖然名稱不同,分布各異,但其功能可歸結為三點:1氣能生化萬物,滋養人體的一切臟器組織。2由於氣的動力作用,能使一切營養物質輸佈於全身。3有保護人體,防禦外邪,調節內外環境統一的作用。血 血是在脈中循環流動,運載精氣,營養全身的液體。營氣行於脈中,故營氣為血液的組成部分,而循脈上下、營運全身的主要組成成分。營氣和血的關係密切,可分而不可離。常合稱為營血。 血的生成,來源於水谷之精氣,通過脾、心、肺的作用化生而成血。故有〞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升〞的說法。 血運行於全身,循環不息,以營養機體各部。血盛則形體也盛,血衰則形體也衰。血的化生與運行必須依賴於氣的作用,所以說,〞氣為血帥〞,〞氣行血自行〞,〞氣滯血亦滯〞。但氣的這一功能的實現,又須依賴於血的營養,故又有〞血為氣之母〞的說法。氣血之間有著互相依存的密切關係。臨床上遇見血瘀者,不僅要活血,還要行氣;血虛者,不僅要補血,還要補氣,這樣才能氣血調和,恢復健康。精 精的涵義有二:一是指生殖有關的精,即先天之精;二是指五臟之精,由飲食水谷而來,即後天之精。 先天之精稟受於父母,藏於腎,是人類生殖繁衍的基本物質,故有〞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之說。後天之精,由飲食水谷經脾胃運化後,產生之精微物質,臟於五臟,作為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叫五臟之精。五臟之精充盛,注入於腎,通過腎氣的作用與先天之精結合轉化為腎精。當機體發育到一定階段,生殖機能成熟時,腎精又能轉化為生殖之精。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互相依存,沒有先天之精,不可能有後天之精,而先天之精又必須依賴後天之精不斷滋生,故有〞先天生後天,後天養先天〞的說法。 總之,在人體整個生命活動過程中,精不斷地消耗,也不斷地得到水谷精微的補充,所以精不僅是人體生命起源的物質基礎,又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它密切關係著人體的生殖、生長、發育、衰老、死亡的整個過程。津液 津液是體內一切正常水液的總稱。它來源於飲食,經脾胃運化之後產生水谷精微的液體部分,注入經脈,輸布全身,營養機體。 津與液既相似,又不同,其性質、分布部位和作用各有區別。清而稀者為津,滲透浸潤於肌膚腠理之間,有濡養肌肉、充潤皮膚的作用,如組織間液,淋巴液等。濁有稠者為液,流行灌注於關節、腦髓,孔竅等處,有潤滑關節、滋養腦髓、濡潤乳竅的作用,如關節液、唾液等。津與液就整體的功用來說又同屬一體,互相影響、互相轉化,所以津與液常常並稱為津液。津液又是血的組織成分,故與血的關係密切。 在正常情況下,人體需要適量的津液。津液有多餘,則經過氣化變成廢物排出體外,藉以保持體液平衡。如出於腠理為汗,下輸膀胱則為尿。我國醫學認為〞飲食入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因此,體內水液的調節,依賴於肺、脾、腎三臟共同完成。腎主水,司腎關的開闔,以調節水液。 腎的功能失調,津液運行障礙,則水液停留而發生痰飲、水腫等證。津液不足,則出現口乾、舌燥、皮膚枯燥乾澀,甚至四肢攣急、抽搐等,如大汗或利尿過多均可發生這些病症,稱為傷津液。津液與血關係密切,大量出血也會出現傷津液的證候,故有〞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及〞亡血家忌汗〞之說。氣與津液之間也是相互滋生相互作用的。氣虛則氣不化津而出現津液缺乏,傷津者則化氣無源,又可出現氣短、無力等氣虛的證候,所以又有〞耗氣則傷津,津傷則耗氣〞的說法。氣 中醫認為,氣是構成人體的最基本的物質基礎,也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人體的各種生命活動均可以用氣的運動變化來解釋。 氣的生成來自於三個方面: 1.先天之精氣:即受之於父母的先天稟賦之氣。其生理功能的發揮有賴於腎藏精氣; 2.水谷之精氣:即飲食水谷經脾胃運化後所得的營養物質; 3.吸入之清氣:即由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氣。 作為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氣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推動作用:氣可以促進人體生長發育,激發各臟腑組織器官的功能活動,推動經氣的運行、血液的循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輸布和排泄。 2.溫煦作用:氣的運動是人體熱量的來源。氣維持並調節著人體的正常體溫,氣的溫煦作用保證著人體各臟腑組織器官及經絡的生理活動,並使血液和津液能夠始終正常運行而不致凝滯、停聚。 3.防禦作用:氣具有抵禦邪氣的作用。一方面,氣可以護衛肌表,防止外邪入侵;另一方面,氣可以與入侵的邪氣作鬥爭,以驅邪外出。 4.固攝作用:氣可以保持臟腑器官位置的相對穩定;並可統攝血液防止其溢於脈外;控制和調節汗液、尿液、唾液的分泌和排泄,防止體液流失;固藏精液以防遺精滑泄。 5.氣化作用:氣化作用即在通過氣的運動可使人體產生各種正常的變化,包括精、氣、血、津液等物質的新陳代謝及相互轉化。實際上,氣化過程就是物質轉化和能量轉化的過程。 氣的各種功能相互配合,相互為用,共同維持著人體的正常生理活動。比如,氣的推動作用和氣的固攝作用就是相反相成的,一方面,氣推動血液的運行和津液的輸布、排泄;另一方面,氣又控制和調節著血液和津液的分泌、運行和排泄。推動和固攝的相互協調,使正常的功能活動得以維持。 氣的運動被稱為氣機,氣的功能是通過氣機來實現的。氣的運動的基本形式包括升、降、出、入四個方面,並體現在臟腑、經絡、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之中。例如,肺呼氣為出,吸氣為入,宣發為升,肅降為降。又如,脾主升清,胃主降濁。氣機的升降出入應當保持協調、平衡,這樣才能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 根據所在的部位、功能及來源的不同,氣分可為以下各類: 1.元氣:元氣又稱原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元氣由先天之精所化生,並受後天水谷精氣不斷補充和培養。元氣根源於腎,通過三焦循行於全身,內至臟腑,外達肌膚腠理。元氣的功能是推動和促進人體的生長發育,溫煦和激發臟腑、經絡、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因此,可以說元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的物質。 2.宗氣:宗氣即胸中之氣,由肺吸入之清氣和脾胃運化的水谷精氣結合而生成。宗氣的功能一是上走息道以行呼吸,二是貫注心脈以行氣血。肢體的溫度和活動能力、視聽功能、心搏的強弱及節律均與宗氣的盛衰有關。由於宗氣積於胸中,臨床上常以心尖搏動部位的(虛里)的搏動情況和脈象來了解宗氣的盛衰。 3.營氣:營氣即運行於脈中、具有營養作用的氣,主要由脾胃運化的水谷精氣所化生。營氣的功能表現為注入血脈、化生血液及循脈上下、營養全身兩個方面。 4.衛氣:衛氣即行於脈外、具有保衛作用的氣,與營氣一樣,也主要是由脾胃運化的水谷精氣所化生。衛氣的功能包括:護衛肌表,防禦外邪入侵;溫養臟腑、肌肉、皮毛;調節控制汗孔的開合和汗液的排泄,以維持體溫的恆定。氣機失調 氣機失調,即氣的升降出入運行失常,是指疾病在其發展過程中,由於致病因素的作用,導致臟腑經絡之氣的升降出入運動失常。 一般地說,氣機失調的病機,可概括為氣滯(即氣的運行流通障礙)、氣逆(即氣的上升太過或下降不及)、氣陷(即氣不上升力量不足或下降力量過強)、氣閉(氣的外出受阻)、氣脫(氣失內導而散脫於外)等方面,現分述如下: 氣滯,是指氣機郁滯,氣的運行不暢所致的病理狀態。主要由於七情內郁,或因寒冷刺激,或痰濕、食積、瘀血等阻滯,影響了氣的流通運行,形成局部或全身的氣機不暢,導致某些臟腑經絡的功能障礙。可引起局部的脹滿或疼痛、形成血瘀、水濕、痰飲等病理產物。還可使某些臟腑功能失調,如肺氣壅滯、肝鬱氣滯、脾胃氣滯等。 氣逆,是指氣的上升過度,下降不及,而致臟腑之氣逆上的病理狀態。多由於情志所傷,或飲食寒溫不適,或痰濁壅阻等因素所致。多見於肺、胃和肝等臟腑。如氣逆在肺,則肺失肅降,肺氣上逆,而發作咳逆,氣喘;氣逆在胃,則胃失和降,胃氣上逆,發為噁心、嘔吐、或呃逆、噯氣;氣逆在肝,則肝氣逆上,發為頭痛而脹,胸脅脹滿,易怒等症。若突然遭受驚恐刺激,肝腎之氣或水寒之氣循沖脈而上逆,則可形成「奔豚氣」的病證。 一般來說,氣逆於上多以實證為主,但也有因虛而氣上逆者,如肺氣虛而肅降無力,或腎氣虛而失於攝納,則都可導致肺氣上逆;胃氣虛,和降失職,亦能導致胃氣上逆,此皆因虛而致氣上逆之病機。 氣陷,是以氣的升舉無力為主要特徵的一種病理狀態,多由氣虛發展而來。若素體虛弱,或因久病耗傷,脾氣虛損不足,致使清陽不升,中氣下陷,則可產生胃下垂、腎下垂、子宮脫垂、脫肛等病證。 氣閉與氣脫,都是以氣的出入異常,或為閉塞,或為脫失的嚴重病理狀態,臨床多表現為昏厥或亡脫等病證。氣和津液的關係 氣與津液的關係同氣與血的關係很相似,主要表現在氣能生津、氣能行津、氣能攝津和津能載氣四個方面。 氣能生津:津液來自於攝入的飲食物,而飲食物化生津液則依賴於脾胃之氣。因此可以說,氣是津液化生的動力。如果氣虛,脾胃功能減弱,則可見津液不足之證。 氣能行津:津液在體內的輸布和排泄依賴於氣的升降出入,通過肺、脾、腎、三焦、膀胱等臟腑共同的氣化作用,可以實現氣對津液的行津、化水功能。任何原因造成氣虛、氣滯或相關臟腑功能失調都會導致津液輸布、排泄障礙。 氣能攝津:氣對津液具有固攝作用,可以有節律地調節和控制津液的排泄,維持體內津液代謝的平衡。如果氣虛固攝作用減弱,則會發生體內津液無故流失,如衛氣不固而自汗,腎氣不固而尿頻、遺尿等。 津能載氣:如同血一樣,津液也是氣的載體,氣同樣依附津液存在。因此津液的流失也會使氣受損傷。如出汗過多,或大量嘔吐、腹瀉,會使津液喪失,同時也會導致氣隨津脫。氣虛 氣虛,包括元氣、宗氣、衛氣的虛損,以及氣的推動、溫煦、防禦、固攝和氣化功能的減退,從而導致機體的某些功能活動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現象。多由先天稟賦不足,或後天失養,或勞傷過度而耗損(「勞則氣耗」),或久病不復,或肺脾腎等臟腑功能減退,氣的生化不足等所致。 氣虛的病理反映可涉及全身各個方面,如氣虛則衛外無力,肌表不固,而易汗出;氣虛則四肢肌肉失養,周身倦怠乏力;氣虛則清陽不升、清竅失養而精神萎頓,頭昏耳鳴;氣虛則無力以率血行,則脈象虛弱無力或微細;氣虛則水液代謝失調,水液不化,輸布障礙,可凝痰成飲,甚則水邪泛濫而成水腫;氣虛還可導致臟腑功能減退,從而表現一系列臟腑虛弱徵象。氣屬於陽,血屬於陰,氣與血之間具有陰陽相隨、相互依存、相互為用的關係。一旦氣血互根互用功能的失調,臨床主要表現為氣滯血瘀、氣不攝血、氣隨血脫、氣血兩虛、氣血失和和不榮經脈等幾方面的癥狀。 氣滯血瘀,是指由於氣的運行郁滯不暢,以致血液循行障礙,繼而出現血瘀的病理狀態。多由於情志內傷,抑鬱不遂,氣機阻滯而成血瘀。亦可因閃挫外傷等因素傷及氣血,而致氣滯和血瘀同時形成。 氣不攝血,主要指氣虛不足,固攝血液的功能減退,而致血不循經,逸出於脈外,從而導致各種失血的病理狀態。多與久病傷脾,脾氣虛損,中氣不足有關。臨床常見便血、尿血、婦女崩漏等症,還見於皮下出血或紫斑等。 氣隨血脫,是指在大出血的同時,氣亦隨著血液的流失而脫散,從而形成虛脫的危象。臨床常見冷汗淋漓、四肢厥冷、暈厥、脈芤或沉細而微。 氣血兩虛,是指氣虛和血虛的同時存在的病理狀態。多因久病耗傷,或先有失血,氣隨血衰;或先因氣虛,血無以生化而日漸虧少,從而形成氣血兩虛病證。臨床常見面色淡白或萎黃、少氣懶言、疲乏無力、形體瘦怯、心悸失眠、肌膚乾燥,肢體麻木等氣血不足癥狀。 氣血不榮經脈,主要指因為氣血兩虛,以致氣血之間相互為用的功能失於和調,影響了經脈、筋肉和肌膚的濡養。常見肢體麻木不仁,或運動失靈,甚則不用或皮膚搔癢,或肌膚乾燥,甚則肌膚甲錯等症。血的失常 血的失常,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為血的生化不足或耗傷太過,或血的濡養功能減退,從而形成血虛的病理狀態。二為血的運行失常,或為血行遲緩,或為血行逆亂,從而導致血瘀、血熱,以及出血等病理變化。 血虛,主要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養功能減退,以致臟腑經脈失養的病理狀態。多由於失血過多,新血不及補充;或因脾胃虛弱,飲食營養不足,生化血液功能減退而血液生成不足,以及久病不愈,慢性損耗而致血液暗耗等,均可導致血虛。 常見全身或某一局部的某些機能減退或營養不良,如肌膚爪甲失養、面色蒼白、唇舌爪甲色淡、頭昏眼花、兩目乾澀、心神不寧、心悸怔忡、視力減退、肢節屈伸不利、肢體或肌膚麻木等。 血瘀指血液循行遲緩、或郁滯流通不暢、甚則血液瘀結停滯。多由於氣機阻滯而血行受阻,或氣虛無力行血;或痰濁阻滯脈道,血行不暢;或寒邪入血,則血寒而凝;或邪熱入血,煎灼津液而成瘀;或因離經之血、瘀血阻滯血脈等。 血瘀的病機,主要是血行郁滯不暢或凝結而成瘀血,故血瘀阻滯於臟腑經絡等某一局部時,則可導致脈絡不通,痛有定點,得寒溫而不減,甚則可形成腫塊,同時面色黧黑,肌膚甲錯,唇舌紫暗或見瘀點,瘀斑等症。 血熱,指血分有熱,血液運行加速,甚則血液妄行而致出血。多由於邪熱入於血分所致。如外感溫熱邪氣,或外感寒邪,入里化熱,傷及血分,皆能導致血熱;溫熱病的營分證和血分證;情志鬱結,五志過極,郁久化火,傷及血分,亦可導致血熱。如肝鬱氣滯,郁而化火,內火熾盛,鬱結血分,即可形成血熱證候。臨床可見身熱以夜間為甚,口乾不欲飲,心煩或躁擾發狂,或衄血、吐血、尿血、月經提前、過多,舌質紅絳,脈細數等症。血和津液的關係 中醫認為,津血同源,因為血和津液都是由水谷精氣所化生而來的,全身組織中的津液滲於脈中即成為血液的組成部分,而血液如滲出脈外,則成為津液。血和津液同為液體,均以營養、滋潤為主要功能,故二者同屬於陰。病理上,血液和津液相互影響。例如失血過多,津液便滲入脈中補充血液之不足,由此也會造成津液的不足,出現口渴、尿少、皮膚乾燥等癥狀。而津液大量損耗時,也會導致血脈空虛,或血液枯稠。在臨床治療時,對失血者不宜用汗法,對大汗傷津者則不宜用破血、逐血葯,就是考慮到津血同源的關係。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自製補氣養血五紅湯,喝出紅潤氣色,堪稱冬季補氣血第一名!
※氣血不足型牙周病4食療方
※血瘀體質怎樣調理?
※自做松筋打通氣血
※氣血是水,經絡是渠
TAG:氣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