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針灸治療頭痛
頭痛(headache)是患者自覺頭部疼痛的一類病證,可見於多種急慢性疾病,如腦及眼、口鼻等頭面部病變和許多全身性疾病均可出現頭痛,其病因複雜,涉及面很廣。頭為"諸陽之會"、"清陽之府",手、足三陽經和足厥陰肝經均上頭面,督脈直接與腦府相聯繫,因此,各種外感及內傷因素導致頭部經絡功能失常,氣血失調,脈絡不通或腦竅失養等,均可導致頭痛。本文主要討論外感和內傷雜病以頭痛癥狀為主症者,若為某一疾病發生過程中的兼症,可參照本篇治療。 頭痛可見於西醫學的高血壓、偏頭痛、叢集性頭痛、緊張性頭痛、感染性發熱、腦外傷及五官科等病中。
【病因病機】 本病的病因分外感、內傷兩個方面。"傷於風者,上先受之",故外感頭痛主要是風邪所致,每多兼寒、夾濕、兼熱,上犯清竅,經絡阻遏,而致頭痛。內傷頭痛可因情志、飲食、體虛久病等所致;情志不遂,肝失疏泄,肝陽妄動,上擾清竅;腎陰不足,腦海空虛,清竅失養;稟賦不足,久病體虛,氣血不足,腦失所養;恣食肥甘,脾失健運,痰濕內生,阻滯腦絡;外傷跌扑,氣血瘀滯,腦絡被阻;均可導致內傷頭痛。
【辨證】 臨床上頭痛總體上分為外感和內傷頭痛兩大類。按照頭痛的部位辨證歸經,前額痛為陽明頭痛,側頭痛為少陽頭痛,後枕痛為太陽頭痛,巔頂痛為厥陰頭痛。 1.外感頭痛 主症 頭痛連及項背,發病較急,痛無休止,外感表證明顯。 兼見惡風畏寒,口不渴,苔薄白,脈浮緊,為風寒頭痛;頭痛而脹,發熱,口渴欲飲,小便黃,苔黃,脈浮緊,為風熱頭痛;頭痛如裹,肢體困重,苔白膩,脈濡,為風濕頭痛。 2.內傷頭痛 主症 頭痛發病較緩,多伴頭暈,痛勢綿綿,時止時休,遇勞或情志刺激而發作、加重。 兼見頭脹痛目眩,心煩易怒,面赤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為肝陽上亢頭痛;頭痛兼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神疲乏力,遺精,舌紅苔少,脈細無力,為腎虛頭痛;頭部空痛兼頭暈,神疲無力,面色不華,勞則加重,舌淡,脈細弱,為血虛頭痛;頭痛昏蒙,脘腹痞滿,嘔吐痰涎,苔白膩,脈滑,為痰濁頭痛;頭痛遷延日久,或頭有外傷史,痛處固定不移,痛如椎刺,舌暗,脈細澀,為瘀血頭痛。
【治療】 1.基本治療 (1)外感頭痛 治法 祛風,通絡,止痛。以督脈、手太陰經穴為主。 主穴 列缺 百會 太陽 風池 配穴 陽明頭痛者,加印堂、攢竹、合谷、內庭 ;少陽頭痛者,加率谷、外關、足臨泣;太陽頭痛者,加天柱、後溪、申脈;厥陰頭痛者,加四神聰、太沖、內關;風寒頭痛者,加風門;風熱頭痛者,加曲池、大椎;風濕頭痛者,加陰陵泉。 操作 毫針瀉法。風門拔罐或艾灸;大椎點刺出血。 方義 百會、太陽可疏導頭部經氣。風池為足少陽與陽維脈的交會穴,功長祛風活血、通絡止痛。列缺為肺經絡穴,可宣肺解表,祛風通絡。 (2)內傷頭痛 ①實證 治法 疏通經絡,清利頭竅。以督脈及足陽明、足少陽經穴為主。 主穴 百會 頭維 風池 配穴 按頭痛部位配穴同上;肝陽上亢者,加太沖、太溪、俠溪;痰濁頭痛者,加太陽、豐隆、陰陵泉;瘀血頭痛者,加阿是穴、血海、膈俞、內關。 操作 毫針瀉法。 方義 百會、頭維疏通頭部經絡氣血。風池活血通經,清利頭目,調和氣血。 ②虛證 治法 疏通經絡,滋養腦髓。以督脈及足陽明、足少陽經穴為主。 主穴 百會 風池 足三里 配穴 按頭痛部位配穴同上;血虛頭痛者,加三陰交、肝俞、脾俞;腎虛頭痛者,加太溪、腎俞、懸鐘。 操作 百會、足三里用補法;風池用平補平瀉法。 方義 百會疏調氣血以養腦髓。風池活血通經,調和氣血。足三里補益氣血,滋養腦髓。 2.其他治療 (1)耳針法 選枕、額、腦、神門,毫針刺或埋針或王不留行籽壓丸。對於頑固性頭痛可在耳背靜脈點刺出血。 (2)皮膚針法 用皮膚針叩刺太陽、印堂及頭痛處,出血少量,適用於外感頭痛。 (3)穴位注射法 選風池穴,用1%的鹽酸普魯卡因或維生素B12注射液,每穴0.5~1.0ml,每日或隔日1次,適用於頑固性頭痛。
【按語】 1.針灸治療頭痛有較好的療效,對於多次治療無效或逐漸加重者,要查明原因,尤其是要排除顱內佔位性病變。 2.頭痛患者在治療期間,應禁煙酒,適當參加體育鍛煉,避免過勞和精神刺激,注意休息。
[附]緊張性頭痛、偏頭痛 1.緊張性頭痛(tension headache):是頸部和頭面部肌肉持續性收縮而產生的頭部壓迫感、沉重感,或緊箍感,是頭痛中最常見的類型,占所有頭痛的75%,有68%的男性和88%的女性感受過緊張性頭痛,好發於20歲左右的年輕人,女性多於男性,疼痛程度為輕、中度。本病發生可能與工作緊張、精神壓力、眼過度疲勞以及姿勢不正確等因素有關。表現為圍繞頭頸部緊箍感或壓縮樣疼痛,常為頭部兩顳側的鈍痛和束帶樣感覺,部分患者發生在枕部、頭頂部及全頭,可出現脹痛、壓迫痛、麻木感,常常伴有疲勞、失眠和抑鬱等。 中醫理論認為眼過度疲勞以及姿勢不正確等,可導滯頭頸部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日久則氣血瘀阻,經絡不通,不通則痛。工作緊張、精神壓力、情志失調,可導致肝的疏泄功能失常,情志抑鬱不舒;肝木克脾,脾失運化,氣血生化不足,心失所養,而出現失眠、疲乏無力。 【治療】 治法 疏肝健脾,通絡止痛。以局部頸夾脊及足厥陰、足少陽、足太陰經穴為主。 主穴 太陽、頭維、風池、頸夾脊、太沖、足三里、三陰交。足三里、三陰交用補法;余穴均用瀉法。可在項背部加拔火罐。
2.偏頭痛(migraine):是由於神經、血管性功能失調所引起的疾病,以一側頭部疼痛反覆發作,常伴有噁心、嘔吐,對光及聲音過敏等特點。本病與遺傳有關,部分患者可在頭部、腦外傷後出現,某些腦神經遞質(如5-羥色胺)可誘發,以年輕的成年女性居多,疼痛程度多為中、重度。頭痛多為一側,常局限於額部、顳部和枕部,疼痛開始時為激烈的搏動性疼痛,後轉為持續性鈍痛。任何時間可發作,但以早晨起床時為多發,癥狀可持續幾小時到幾天。典型的偏頭痛有先兆癥狀,如眼前閃爍暗點、視野缺損、單盲或同側偏盲。發作時頭痛部位可由頭的一個部位到另一個部位,同時可放射至頸、肩部。 中醫理論認為,本病多與惱怒、緊張、風火痰濁有關。情志不遂,肝失疏泄,郁而化火;或惱怒急躁,肝陽上亢,風火循肝膽經脈上沖頭部;或體內素有痰濕,隨肝陽上沖而循經走竄,留滯於頭部少陽經脈,使經絡痹阻不痛,故暴痛鄹起。 【治療】 治法 熄風化痰,通經止痛。以足厥陰及手、足少陽經穴為主。 主穴 太沖、足臨泣、外關、豐隆、頭維、風池、天柱、率谷、角孫。當發作時要以遠端穴為主,並先刺,行較強刺激的瀉法。諸穴均用瀉法。
【按語】 1.針刺治療緊張性頭痛有非常好的療效。 2.目前認為偏頭痛是不可治癒的疾病,但通過針灸治療可明顯減輕癥狀和減少發作頻率。
推薦閱讀:
※喝完酒頭痛?這些方法可以快速醒酒!
※頭痛試試這些方 說不定哪天就用上
※偏頭痛,與月經相伴隨行
※八字子女多少斷,能算準是命師深感頭痛的事情
※頭痛不扎頭,一針止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