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植榮:經濟價值與道德價值

經濟價值與道德價值

作者:劉植榮

一個經濟學教授在微博稱,社會福利應多給孩子,少給老人,理由是老人不創造價值了,而孩子長大後可以創造價值。我對這則微博評論道:「你這是典型的功利主義,如果你有50萬存款,你父親有病住院需要這筆錢,你孩子出國留學也需要這筆錢,你該如何選擇?難道你把這筆錢送孩子留學,而看著身患重病的父親在家等死?」

功利主義者認為,追求快樂是人行為的唯一動機;讓人快樂的事情就是善,讓人痛苦的事情就是惡;為追求快樂最大化,可犧牲少數人的快樂換取多數人的快樂。康德對功利主義進行了無情的批判,他認為,功利主義就把人當作工具而不是目的,為獲得更大的幸福可以剝奪了他人享有幸福的權利。而人是自由和平等的,任何個人追求幸福的權利不受他人剝奪。

市場經濟下追求經濟價值無可指責,因為有經濟價值的事情才有人去投資、去經營。但我們也不要忘記「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市場經濟絕非是「叢林法則」,它必須建立在道德基礎上。這就是為什麼在市場經濟國家社會上有很多慈善組織,有很多人投身於對自己來說毫無經濟價值的慈善事業,政府也大搞社會福利幫助那些處於困境中的國民。

一些人總拿斯密的《國富論》論證市場經濟就是「自由放任」,為不道德的市場行為提供理論依據。其實,《國富論》是斯密道德哲學體系的一部分,他寫《國富論》也是站在道德的高度,試圖改革被權貴階層壟斷的經濟制度,把廣大人民群眾從政治專制和經濟壓迫下解放出來獲得從事經濟活動的自由,實現共同富裕。《國富論》開篇寫道:「社會大多數人境況的改善,對社會只有利,沒有弊。社會大多數人陷於貧困,絕不是一個繁榮幸福的社會。」實際上,斯密對他的另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論》的重視程度遠遠高於《國富論》,不讀《道德情操論》就看不懂《國富論》。

那麼,何為道德?簡言之,道德就是由自己的良心發出的責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道德。在危難時刻,讓兒童、婦女、老人優先逃生,這是被人類普遍認知的道德價值;如果用經濟價值來衡量,則應該讓身強力壯的男人優先逃生,因為青壯年活下來可以創造更多的價值。

看過電影《坦泰尼克號》的讀者一定會對這個鏡頭記憶猶新:「坦泰尼克號」撞上冰山決定棄船後,船員們高喊「讓婦女和兒童先上救生艇」,而不是「讓青壯男人先上救生艇」,更不是「讓富人先走」,或「讓領導先走」。這就是道德的呼喚。船上425名婦女316名得救,佔74.4%;船上109名兒童56名得救,佔51.4%;船上1690名男人338名得救,佔20%。遇難的婦女大都是在救生艇上凍死或逃生過程中受傷死亡,死在「坦泰尼克號」上的婦女兒童極少。而男人大多死在「坦泰尼克號」上。

不少癌症是不可醫治的,但幾乎所有家庭有人患癌時,寧可傾家蕩產也設法為之治療,這也體現了道德價值;如果從經濟價值來考慮,這完全是一種傻瓜行為,何必要人財兩空做這種沒有任何回報的事情呢?

以人為本首先要尊重人的存在;人人平等首先是人的存在的平等;自由也是在人的存在前提下的自由。連人的生存問題都漠不關心何談以人為本?把人的生存權分成三六九等何談人人平等?人連生存的自由都沒有何談其他自由?而老有所養,病有所醫,這是人存在的最基本條件。

所以說,我們追求經濟價值,但絕不是要排斥道德價值。正因為如此,一些老牌市場經濟國家已建成福利國家,實現了全民免費醫療和免費基本養老。如果有人死於可醫治的疾病,有老人被餓死,這不是一個道德的社會。

我們再回到本文開篇提到的那個經濟學教授的觀點上來。如果家裡有50萬元,只能在讓孩子留學和為父親治病之間二選一,道德的選項一定是把這50萬元給父親治病,因為孩子尚小仍有其他機會,而不給父親治病父親很快就會死亡。一個道德的家庭是這樣,一個道德的社會也是這樣。社會福利是給最需要的人,而不是給最能創造價值的人,更不是給有權勢的人。

總之,追求經濟價值不為過,但我們不要忘記道德價值,我們要經常捫心自問:我還有良心嗎?我有哪些責任?我的道德價值在哪裡?

推薦閱讀:

從這些地方品鑒翡翠賭石價值!
頑石的價值
書籍《你的形象價值百萬》4
四中全會《決定》解讀:「三治一體建設」理論的重大價值
提倡、遵循共同價值 拋棄、批判「普世價值」

TAG:道德 | 經濟 | 價值 | 經濟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