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丫頭講詩史】第七輯:初唐詩人
林丫頭講詩史
第七輯·初唐詩人
微信編輯器 構思編輯器
林丫頭
師友們好!魚龍寂寞秋江冷,遠泛鯨波入大唐。我們今兒要走入中國最強大的時期之一唐朝,去感受一下那個時期的煙火詩味,風土人情。朋友們一直覺得丫頭喜歡詩詞,肯定喜歡居住在唐宋時代,我想說的是其實並非如此,我更喜歡現代,這個時期,這個時期遇到的人。而這不影響我想帶詩友們一起穿越回去,在空中之音,相中之色的大唐中去聆聽李白的蓮花詩語,杜甫的現實哀嘆。去欣賞顏筋柳骨的韻味,聽李龜年的磁性聲音。
唐詩是中國古典詩歌的絕響,那時候日益完美的民族融合,日趨頻繁的國際文化交流,使得唐朝奏出了詩歌史上最為輝煌的一段旋律。魯迅在致楊霽雲的信中很坦誠地說「我以為一切好詩,到唐已被做完,此後倘非能翻出如來掌心之『齊天太聖』,大可不必動手」,這是從整體上對唐詩作了相當高的評價,後人在談到唐詩時經常引用「一切好詩,到唐已被做完」一語,這說明魯迅說出了大家的心裡話。唐詩是中國詩歌史上不可逾越的一座高峰,這會我們就去欣賞吧。
從公元618年到907年,時經289年,歷21帝。在八世紀中年以前的唐代,是個輝煌光榮的時代。在七世紀初,隋煬帝浪跡江南,北方群雄並起,隋朝的命官也是割據稱雄。這個時候大家彷彿都又開始嗅到了戰爭的味道,先知到了改朝換代的時機快到了。趁著群雄並起之時,617年唐國公李淵(70歲)當時在留守太原,以拒突厥,隋煬帝派遣使者去江都,淵及其子世民等遂稱兵自立,發動晉陽兵變,次年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李淵出身於北周的貴族家庭,七歲襲封唐國公。並逐步消滅各地群雄割據勢力,每戰必克,直入長安,統一全國。這是我們前面講的自漢代後唯一一個大帝國。李氏一門多英雄有為之主,前有李淵,後有太宗李世民(約51歲),高宗,玄宗。八世紀中年以前,也是出名相的時期,比如房玄齡(70歲),杜如晦(46歲),姚崇(71歲),宋璟(75歲)等。這個時期,他們征服了東西突厥,鐵勒,高麗,吐蕃等等。天子被四夷各族尊為天可汗。
和以前的詩比較呢,唐詩有兩個方面重大意義,一是對韻律的完善,開拓,完善了新的詩歌形式;第二使得短詩形式特別精練。
可自由奔放,可細密凝練,當然形式的卓越不是最重要的,唐詩的思想性非常卓越。
唐在大一統後,還是像歷朝歷代一樣附庸風雅,凡稍有文學天才者,無論帝王將相,婦女方外,無不含風吐雅,吟唱曲和。到清朝康熙時期,敕編《全唐詩》,采編的詩家有兩千兩百餘。太宗像武帝,他開設了文學館,設十八學士。太宗的詩多承齊梁逸風,多艷詩。《大唐新語》說武后時---大搜遺逸,四方之士應制者萬人。有李嶠(70歲),張說(64歲),宋之問(57歲),沈佺期(約60歲),李適(64歲)等都引來準備修《三教珠英》,《三教珠英》是武后詔令當時學士四十七人修訂的當時大型詩歌選集類書,全書一千三百卷,目錄十三卷,今已全佚,是初唐後期規模最大的一個宮廷詩人群會。武后游洛南龍門,讓從臣賦詩,先成詩者賜給錦袍。見《大唐新語》一書說,中宗時期也是亦然。總之那時的風氣並不是太好,到玄宗時期到了觀止的程度,玄宗在東宮搜羅女樂,即位後,在勤政樓宴設酺會,必令太常樂立部伎和坐部伎依點鼓舞。聽政之暇,號梨園子弟為絲竹之戲。唐玄宗精通音樂,能正樂工之誤,有點「曲有誤周郎顧」的意思,制新曲四十首,其中代表作《霓裳羽衣》屬於大麴中的法曲類,在白居易的《長恨歌》中有詩句云:「漁陽鞞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唐始承業,文風未振,多陳隋舊人,詩中多輕詞麗語,安史之亂以前的文人狀況有點像建安,黃初時候。建安時期文人都圍在曹氏父子身邊,雖為古詩的黃金時期,卻沒正始詩人那般壯闊和深刻。唐前半和後半亦然。
下面講唐前期詩歌的大致情況。
一、唐前期概況
在最初數十年間,由於剛剛隔朝換代,初唐詩體並未脫離齊梁餘習,承齊梁詩之後,有兩類詩人,一種是反對齊,梁的,比如,王績(56歲),陳子昂(42歲);後者以初唐四傑王勃(27歲)、楊炯(44歲)、盧照鄰(45歲)、駱賓王(47歲)為代表,沈宋,以及杜審言(64歲)等人。王績是有和阮籍,陶潛一樣心思的詩人,當時天下大亂,他棄官還鄉。躬耕東皋,自號「東皋子」。性簡傲,嗜酒,能飲五斗,自作《五斗先生傳》 ,撰 《酒經》 、《酒譜》。他獨立率性的個性使得他的詩詞風格超過齊,梁,有魏晉風骨,其詩字句挺秀。陳子昂是第一個正式宣言反對齊,梁的,他發奮自為,立追古昔,《感遇》諸篇,風骨卓絕。張九齡繼之,愈發秀拔。歷來詩風流變我會在最後課程綜述。四傑的詩作使得五律與七言古詩完成,五言為律家正始。上官婉兒以天賦之姿,繩其祖武,馳騁詞林,婉麗綺美,莫能與並,稱為上官體。沈宋的詩,忌聲病,對仗工整、平仄諧調、詞采精麗,學者宗之,使得七言的律絕完成,他們都對詩的形式方面有重要的推波助瀾的作用。四傑的詩詞特點,音節很婉媚,字句秀麗,對之與齊梁來說是青勝於藍的。這九位詩人可說是初唐時期的詩人中的佼佼者。
到了八世紀前半期,唐朝詩壇無比熱鬧。有王維,孟浩然,儲光羲,裴迪,丘為,綦毋潛,祖詠等一群,另外有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李頎等一群。還有這一時期最偉大的詩人李白,他的作品一部分近王、孟,一部分作品近高、岑。李白的作品可以代表唐代前半期的詩壇。杜甫,因為作品多產生於八世紀下半期,所以在中晚唐再講。
二、初唐詩人
初唐的一百年中,自高祖武德以後百年間為初唐,從公元七世紀初年到八世紀初年。期間的詩人有三百多不定。
先講繼承齊梁風尚的。
魏徵(64歲),字玄成,敢於直言進諫,兼聽則明,偏信則暗,輔佐唐太宗創造了「貞觀之治」的大業,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太宗好文,雅慕綺艷,當時和者甚多,而玄成的《述懷》,猶有古意,和王績等諸人首開草昧之風,錄其《述懷》如下:
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
縱橫計不就,慷慨志猶存。
杖策謁天子,驅馬出關門。
請纓系南越,憑軾下東藩。
鬱紆陟高岫,出沒望平原。
古木鳴寒鳥,空山啼夜猿。
既傷千里目,還驚九逝魂。
豈不憚艱險?深懷國士恩。
季布無二諾,侯嬴重一言。
人生感意氣,功名誰復論。
王績(56歲),字無功,號東皋子,其詩別具新模,五古迥異於陳,隋,直追魏晉高風。「性簡放,不喜拜揖」,不管家事,不參與慶弔冠昏。侍候農田,養鳧蒔花,讀《老》《庄》《周易》,酣美酒,常飲至五斗不亂,人有以酒邀者,無貴賤輒往。杜之松,故人也,為刺史,請績講禮,答曰:「吾不能揖讓邦君門,談糟粕,棄醇醪也。」在他的詩集中,以酒為主題的甚多,酒字多見,慕阮籍,陶潛人物。因為崇拜這些隱逸賢達,他的詩風超脫齊梁,如果我們把齊梁之風作為詩的厄運,那麼王績的功勞不言而明。錄其詩如下:
幽人在何所,紫岩有仙躅。
月下橫寶琴,此外將安欲。
材抽嶧山干,徽點昆丘玉。
漆抱蛟龍唇,絲纏鳳凰足。
前彈廣陵罷,後以明光續。
百金買一聲,千金傳一曲。
世無鍾子期,誰知心所屬。
下面我們講陳子昂(42歲),他公然提倡「漢魏風骨」而鄙棄「齊梁間風」。字伯玉,富家子弟,兩次落第,後來受讒被誣,冤死獄中。前面我們講了唐初文章,猶延徐,庾餘習,到伯玉變為正雅之聲,其詩風骨崢嶸,寓意深遠,蒼勁有力。陳子昂在第二次落第後,恰適一人賣胡琴,索價百萬,豪貴圍觀,無人敢問津,陳子昂擠進人群,出千緡(古代一種計量單位)買之,眾人驚訝,他說「余善此。「並於次日在長安宣陽里備了酒肴宴會豪貴,捧琴感嘆:「蜀人陳子昂,有文百軸,不為人知,此賤工之樂,豈宜留心。」話完即碎琴分贈詩文給諸客。其時京兆司功王適讀後,驚嘆曰:「此人必為海內文宗矣!」一時帝京斐然矚目。杜甫贊其「千古立忠義,感遇有遺篇。」白居易在《初授拾遺》中寫道:「杜甫陳子昂,才名括天地。」韓愈在《薦士》中說:「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他全集十卷,今存詩一百二三十首。其子孫亦善屬文,繼其風骨。在《唐書》本傳中說:唐興,文章承徐、庾餘風,天下祖尚,子昂始變雅正。子昂在唐代文學史上的地位可見一斑。他為詩主張:詩要骨端氣翔,不要彩麗競繁;推崇漢魏,菲薄晉,宋,齊,梁。子昂《感遇》諸篇,激楚頓錯,出入大雅,洗盡浮艷。詩之有盛唐,子昂功不可沒。錄其《感遇》兩首:
蒼蒼丁零塞。今古緬荒途。
亭堠何摧兀。暴骨無全軀。
黃沙幕南起。白日隱西隅。
漢甲三十萬。曾以事凶奴。
但見沙場死。誰憐塞上孤。
子昂之繼者有張九齡,張悅等,我們放下節課講。錄張九齡詩《感遇》兩首:
【其一】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其二】
幽人歸獨卧,滯慮洗孤清。
持此謝高鳥,因之傳遠情。
日夕懷空意,人誰感至精?
飛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誠?
錄張悅的《深渡驛》:
旅泊青山夜,荒庭白露秋。
洞房懸月影,高枕聽江流。
猿響寒岩樹,螢飛古驛樓。
他鄉對搖落,並覺起離憂。
下面我們講繼承齊梁風的詩人。以「四傑」為中堅。
王勃(27歲)、字子安。,出身儒學世家,王績的侄孫,據《舊唐書》所記,他六歲就可寫文章,文筆流暢,人贊為「神童」。九歲時,讀顏師古注《漢書》,作《指瑕》十卷以糾正其錯。後來渡海溺水,風華早逝。王勃的詩才清麗,一振徐,庾綺靡之風,一篇之中,秀句迭出,奇趣橫生,讓人讀之如品醇酒。他的賦是初唐賦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某種意義上標誌著初唐賦體的繁榮。他的駢文繼承了徐、庾的對仗精工、自然而妥帖;音韻諧美,無論押韻還是句內宮商均有意追求合律;用事貼切。錄其:
《焦山早行和陸四》:
侵星違旅館,乘月戒征儔。
復嶂迷晴色,虛岩辨暗流。
猿吟山漏曉,螢散野風秋。
故人渺何際,鄉關雲霧浮。
四傑之楊炯(44歲),出身寒門,自幼聰敏博學。才華出眾,善寫散文,尤擅詩。他懷才不遇而輕視權貴。因此,他與上官儀為首的宮體詩派有著分明的界線,其詩對仗工整,音韻合律,既有律詩的嚴謹之風,又有樂府詩的明快特色。其詩總的未盡脫綺艷之風。他聽人家稱王,楊,盧,駱為四傑說:「恥居王后」,信然,「愧在盧前」,謙也。
楊炯有文集三十卷,後多亡佚。明代胡應麟評他:「盈川近體,雖神俊輸王,而整肅渾雄。究其體裁,實為正始。然長歌遂爾絕響。」錄其《有所思》如下:
賤妾留南楚,征夫向北燕。
三秋方一日,少別比千年。
不掩嚬紅樓,無論數綠錢。
相思明月夜,迢遞白雲天。
四傑之盧照鄰(45歲),自號幽憂子,河北省涿州人,出身望族,其存書十二車,照鄰披覽,記憶非常,王甚愛其才重之,對人說:「此即寡人相如也!」孫思邈曾悉心為盧照鄰調治風疾,他兩的一段對話挺有趣,摘錄來,照鄰問曰:「高醫愈疾,奈何?」思邈答:「天有四時五行,寒暑迭居,和為雨,怒為風,凝為雨霜,張為虹霓,天常數也。人之四支五藏,一覺一寐,吐納往來,流為榮衛,章為氣色,發為音聲,人常數也。陽用其形,陰用其精,天人所同也。」 後來還是病重,不堪其苦,自投穎水而死。盧照鄰工詩歌駢文,以歌行體為佳,不少佳句傳頌不絕,如「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等,更被後人譽為經典。有《幽憂子》集。錄其《釋疾文歌》如下:
歲將暮兮歡不再,時已晚兮憂來多。
東郊絕此麒麟筆,西山秘此鳳凰柯。
死去死去今如此,生兮生兮奈汝何。
歲去憂來兮東流水,地久天長兮人共死。
明鏡羞窺兮向十年,駿馬停驅兮幾千里。
麟兮鳳兮,自古吞恨無已。
茨山有薇兮潁水有漪,夷為柏兮秋有實。
叔為柳兮春向飛。倏爾而笑,泛滄浪兮不歸。
四傑之駱賓王(47歲),字觀光,浙江金華義烏人。七歲就可賦詩,妙為五言詩,在四傑中駱賓王的詩作最多,他作的《帝京篇》,當時以為絕唱。辭采華膽,格律謹嚴。駱賓王於武則天光宅元年,為起兵揚州反武則天的徐敬業(又名李敬業)作《為徐敬業討武曌檄》,武則天讀至「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托」,皇然問:「誰為之?」或以賓王對,武則天感嘆曰:「宰相安得失此人?」後來敬業敗,賓王亡命,不知所終。錄其《鄉望夕泛》:
歸懷剩不安,促榜犯風瀾。
落宿含樓近,浮月帶江寒。
喜逐行前至,憂從望里寬。
今夜南枝鵲,應無繞樹難。
四傑雖力振綺靡,而他們詞旨華麗,並未脫陳隋之風,但其骨氣飄飄,意境超然,已然而勝。五言為律家正始,與盛唐諸家在詩史上各有地位。他們的詩的特點:
第一,七古成立。我們知道五言古詩在三國已經盛極一時,而七言古詩到唐朝才興盛。七古正式成立功歸四傑。他們中多有七言詩流傳,比如「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閣中弟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等等。
第二,五律的成立。我在上節課講新詩體的時候,基本都是五言的。律絕的五言都是先於七言而先成立。五絕早成立外,五律到四傑時期也成立了,他們格律之嚴,篇幅之多,可奠定五律的根基。比如楊炯的《從軍行》,駱賓王的《在獄詠蟬》等等。
第三,音調的婉媚。南朝詩人多在詩的音節上下功夫,四傑在這方面更得力於六朝的新樂府。他們的詩作中音調婉轉,格外和諧。
第四,字句的秀麗。其中以王勃為最。總之四傑在形式上繼承了齊梁新體並進一步推進,內容上擴大了宮體詩的範圍。
最後我們講一下沈宋。
沈佺期(約60歲),沈,庾之風到沈佺期尤加靡麗,回忌聲病,上官體風靡,每以麗詞,邀女後歡喜,上官婉兒又為之染翰著色,朝野爭羨,其詩綺錯,法嚴韻穩,視四傑為少進,唐律之成功也。高秉在《唐詩品高序》中有評:沈宋之新聲,蘇(廷)張(說)之大手筆,此初唐之漸盛也。前人論沈宋,大抵薄其為人而又肯定他們在律詩中的地位。這一評論是對佺期公的蓋棺定論。錄其雜詩三首之一:
聞道黃龍戍,頻年不解兵。
可憐閨里月,長在漢家營。
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
《獨不見》
盧家少婦鬱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誰謂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宋之問(57歲),字延清,山西汾陽市人。進士及第,登臨「龍門」,其詩作使得六朝以來的格律詩的法則更趨細密,使五言律詩的體制更臻完善,多攻七言律詩。律詩的奠基人之一,明確劃開了古體詩和近體詩的界限。宋之問年輕時即已知名,「尤善五言詩,其時無能出其右者。」《舊唐書》說:「先天中,賜死於徙所。」而《新唐書》則說:「賜死桂州。」 他的作品比如《江亭晚望》、《晚泊湘江》、《題大庾嶺北驛》、《度大庾嶺》等皆講求比興,屬對精密,點劃入微。錄其《度大庾嶺》:
度嶺方辭國,停軺一望家。
魂隨南翥鳥,淚盡北枝花。
山雨初含霽,江雲欲變霞。
但令歸有日,不敢恨長沙。
四傑沈宋之外,還有很多詩人,比如上官儀,楊師道,劉希夷,張若虛等等,他們詩風也相近,不一一細說。下面我們說一下杜審言,是大詩人杜甫之祖,與沈宋齊名。
杜審言(64歲),唐高宗咸亨進士, 「詩聖」杜甫的祖父。恃才傲世,嘗語人曰:「吾文章當得屈、宋作衙官,吾筆當得王羲之北面。」其矜誕類此。與李嶠、崔融、蘇味道被稱為「文章四友」,是 「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五言律詩,格律謹嚴。後人胡應麟評價:初唐無七言律,五言亦未超然,二體之妙,實為杜審言首倡。錄其《和晉陵丞早春遊望》:
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林丫頭
下節課我們講盛唐,開元,天寶間那是盛產詩人的時代,我們下期再一一道來。雲門簫管,洛陽酒家,我念西風,我立斜陽,回去的是唐朝,轉身的是夢,是我們的現實,下課了,該回家了,江涵秋草,一雁鳴空,桂花十里,明月當橋。我在這裡等你,下期我們不見不散。
主講人簡介
林丫頭,本名徐曉帆,自號依依卿雲。耽詩詞,喜古箏。於詩主張人詩合一,情境先得。隱聽花榭習詩。
參看林丫頭更多作品:
關於投稿
關於打賞
歡迎關注山海詩韻合作公號「雲帆詩友會」
·
歡迎留言與轉發,山海詩韻因你更精彩
本期編輯:林丫頭
歡迎關注云帆合作公號「山海詩韻」
推薦閱讀:
※著名詩人余光中病逝 再讀一遍余光中的代表詩
※詩人王維為何如此了解女性?他筆下的女性讓人如痴如醉
※李商隱:直通現代的詩人
※胡風及七月派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