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歷史上頭一次遭遇獲獎者「黑洞」(2題)
美國著名歌手鮑勃·迪倫自10月13日被宣布獲得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後至今仍未回復瑞典文學院的任何郵件與電話,也沒有採取任何公開方式回應這個消息。這樣的情況在諾貝爾獎歷史上還是頭一次。 頒獎方瑞典文學院認為鮑勃·迪倫「不禮貌、傲慢自大」,並已公開表示已經放棄繼續聯繫這位美國民謠歌手。鮑勃·迪倫沉默至今,究竟用意何在? 鮑勃·迪倫的好友、加拿大著名民謠詩人萊昂納德·科恩在採訪中表示,對這樣一個憑藉《重訪61號高速公路》等專輯改變了流行音樂的人來說,根本無需用任何獎項來彰顯他的偉大。諾獎就像是在珠穆朗瑪峰上掛一塊世界第一高峰的獎牌。 國際著名雙語作家、文藝評論家厲振羽對媒體表示,鮑勃·迪倫此舉再次給公眾製造了一個懸念。他並非傲慢無禮,相信這不是他一個人的決定,而是整個團隊深思熟慮後的一種「策略」。 鮑勃·迪倫的個人官方網站於18日更新:「迪倫的書」一欄下的「迪倫歌詞:1961年至2012年」標題上赫然添加上了大寫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的官方「推特」和「臉譜網」賬號上也都提到了獲獎一事。 此外,還有一些業內人士認為,如果鮑勃·迪倫接受諾貝爾文學獎,他將於心有愧。奧地利著名小說家、劇作家彼得·漢德克在採訪中明確表示:「把諾貝爾文學獎頒給鮑勃·迪倫是一個巨大的錯誤。對我來說,文學是閱讀的,而鮑勃·迪倫是不能被閱讀的。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的這個決定,其實是在反對書,反對閱讀。這個決定很顯然是一些不讀書的人做出的。鮑勃·迪倫的詞,如果沒有音樂,什麼都不是。」厲振羽在採訪中也曾含蓄地表示:「鮑勃·迪倫的獲獎無疑體現出美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諾獎選擇把獎項頒給誰,是出於綜合因素的考慮。」 在諾貝爾文學獎歷史上,曾有過獲獎者缺席頒獎典禮的先例。2004年,奧地利劇作家、小說家艾爾弗雷德·耶利內克因社交恐懼症沒有參加頒獎典禮。2005年和2013年,英國劇作家哈羅德·品特和加拿大女作家艾麗斯·門羅因健康問題缺席。此外,還有兩人拒絕接受諾貝爾文學獎,分別是蘇聯作家鮑利斯·列奧尼多維奇·帕斯捷爾納克和法國哲學家讓·保羅·薩特。但像鮑勃·迪倫這樣一直沉默,不予回應的情況還是首次出現。 對於鮑勃·迪倫是否最終會在12月10日出現在斯德哥爾摩,接受頒獎,並在受獎晚宴上發表演講,瑞典文學院常任秘書莎拉·丹尼爾斯則信心滿滿地表示:「我一點都不擔心,他一定會出現。」(摘自《時代傳媒》) ================================= 2. 鮑勃·迪倫的沉默是一種宣言 紐約時報|觀點與評論|亞當·柯什 2016年10月27日
Samir Hussein/Getty Images 2011年,鮑勃·迪倫在倫敦舉行的一場演唱會上。 1964年夏天,鮑勃·迪倫(Bob Dylan)推出了他的第四張專輯《鮑勃·迪倫的另一面》(Another Side of Bob Dylan),裡面有《寶貝兒,那不是我》(It Ain』t Me Babe)這首歌。「從我的窗邊離開,是快是慢都由你,」歌曲開頭唱道。「我不是你要找的人,寶貝兒。你需要的不是我。」 那年秋天,哲學家讓-保羅·薩特(Jean-Paul Sartre)在一份公開聲明中發出了異曲同工的論調,解釋了雖然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但自己為什麼不打算接受。他堅稱,「作家」必須「拒絕讓自己被塑造為一個功成名就的大師,哪怕是在最光榮的情況之下」。迪倫是在對一個想像中的愛人說話,薩特面對的則是真實存在的瑞典學院(Swedish Academy),但他們傳達的信息是相似的:如果你喜歡的是真實的我,就不要試圖把我變成我所不是的樣子。 我們不知道52年前的那個秋天,迪倫是否注意到了薩特的舉動。但現在自己也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時,他似乎在追隨薩特的腳步。實際上,迪倫比那位哲學家更進一步:他沒有拒絕諾貝爾文學獎,而是壓根不承認它的存在。他沒有發表聲明,甚至沒有給瑞典學院回電話。鮑勃·迪倫官方網站上曾短暫出現過有關他獲獎的信息,但接著就被刪除了——是否是他的授意,沒人知道。瑞典人習慣了獲獎者表現出更大的感恩之情,現在似乎也失去了耐心:瑞典學院的一位成員稱迪倫的行為「無禮且傲慢」。 這樣的事態轉變似乎飽含著因果報應的成分。自托妮·莫利森(Toni Morrison)1993年獲得該獎項之後,在近四分之一世紀的時間裡,諾貝爾獎委員會好像一直就當美國文學不存在一樣——現在輪到一位美國人當諾貝爾獎委員會不存在了。將這一獎項授予迪倫,是對經常獲得諾貝爾獎提名的所有美國優秀小說家和詩人的一種侮辱。其中傳達的信息不言而喻:傳統定義上的美國文學就是不夠好。這種想法荒唐可笑,但卻不妨礙瑞典人真的這麼想:2008年,瑞典文學院常任秘書霍勒斯·恩達爾(Horace Engdahl)曾宣稱,美國作家「並不真正參與大的文學對話」,他們被自己的「無知」給局限了。 不過,很難說迪倫是有意這樣保持沉默,以維護美國文學的榮譽。(他畢竟接受了普利策因其「極富詩意的歌詞創作」而授予他的獎項。)沒人知道他的意圖——鮑勃·迪倫總是很難解讀,不管是作為一個人還是一名歌詞作者,這是人們喜愛他的一個原因。但是,為了理解和稱讚他的沉默,最好還是回到薩特,尤其是他的「虛假信念」(bad faith,指人類在社會壓力下接受虛假價值觀,放棄內心自由,做出虛偽的行為,中譯或為「自欺」——譯註)觀念。 薩特在《存在與虛無》(Being and Nothingness)一書中解釋道,「虛假信念」是本真的反面。之所以會存在虛假的信念,是因為人類無法像墨水池之為墨水池那樣,單純地成為自己。更確切地說,因為我們是自由的,所以我們必須「使自己成為自己的樣子」。在一個著名的段落中,薩特舉了一個咖啡館侍者的例子。這名男侍者在做自己的每項工作時,都有點太到位、太熱情,太過虛情假意。他是一個在扮演侍者這個角色的侍者。但這種「成為自己所不是的樣子」的做法是對自由的放棄;它要求你把自己變成一個客體、一種角色,用來給別人看。要想保持自由、保持「真誠信念」(good faith),則需要一直做不受局限的、自由而變化多端的人,也就是我們真實的樣子,哪怕這是一種令人焦慮的生活方式。 這種思維方式就是曾被稱為存在主義的東西,迪倫是它結出最大的碩果之一。像一個完全無人知曉的人、一塊滾動的石頭一樣活著,就是秉持薩特所謂的真誠信念活著。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迪倫的生活給人的陌生感,可以被看作面對巨大的名聲壓力時不顧一切維持這種自由的努力。同樣是在1964年,《紐約客》曾發表一篇迪倫的人物特寫,其中引用他的話寫道,他「不想再為人們寫歌」,而是想「依照自己的內心創作」。 然而,成為一名諾貝爾獎獲得者,意味著允許「人們」定義你是誰,意味著成為一個客體和公眾人物,而非自由的個體。諾貝爾獎實際上是虛假信念的終極版本:一小群瑞典評論家冒充上帝的代言人,公眾則假裝諾貝爾獎得主是文學的化身。所有這些偽裝都與真正的文學精神相悖,而真正的文學精神只存在於讀者和作者之間個人層面的交匯當中。迪倫可能還是會接受這個獎項,但到目前為止,他拒絕接受瑞典學院的權威的行為堪稱一種絕佳的示範,呈現了何為真正的藝術自由與哲學自由。 ---------------------------- 亞當·柯什(Adam Kirsch)是一位詩人和評論家,他最近著有《人與書籍:18本猶太文學經典》(The People and the Books: 18 Classics of Jewish Literature) 翻譯:常青
推薦閱讀:
※2009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組圖]
※終於明白,為什麼8200萬的德國人享有世界上一半的諾貝爾獎!
※中國經濟學家離諾貝爾獎有多遠
※屠呦呦獲諾貝爾獎的功勞有中醫的,但更有新中國的 | 科技袁人
※李開復對話2015諾獎得主:用交易來治理隱私數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