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賣股買房凈賺近千萬,他冷眼看穿上海樓市食物鏈
來源:好有財
大程,是我接觸的第一個炒股高手,2015年5月他剛剛換了第三套房子,在上海金橋,學區房,現在市值1500萬,算是典型的中產階級。
見面地點約在上海時代廣場六樓的一間咖啡廳,作為初入職場者,沒有金融相關背景,和專業人士聊「專業」,我有些忐忑,儘管他自嘲自己是小「散戶」、「野路子」。見了面,還沒來得及寒暄,大程便問我,有沒有炒過股,懂不懂樓市,有沒有系統學習過財經?很不好意思,我的答案全部是NO。慶幸的是,這沒有影響我們接下來的交流。大程用自己經歷的幾個事件,赤裸裸地向我撕開了股市和樓市的面紗;而我,也第一次體味到原以為只會出現在政治學教科書上的兩個詞,一個叫社會,一個叫階層。
1
先說說大程吧。
南方人,家庭背景普通。1996年,從小城考入了上海知名985高校,物流專業。畢業後,先去深圳工作兩年,隨後回到上海,月薪5000左右。太太從事工程設計,倆人03年在上海買了第一套房子,在楊浦區。
那個時候房價遠沒有現在這麼嚇人,6800左右一平,70平大小,花了50多萬,如今那個地段的房子已經單價6萬,翻了近乎十倍。首付百分之三十,剩下的月供,彼時大程身上只有一萬的積蓄,他笑言,男生花的多存不住錢。還好女朋友的公司當時可以免息借貸十萬,加上她工作幾年的收入,勉強付了首付。
此時的上海,聽起來還蠻溫暖。儘管還有些艱難,但背上殼,還可以往前行。
剛開始對買房有些抵觸情緒的大程,沒想到,這是他和資本市場結緣的開始。
2
04年大程結婚。考慮到孩子要出生,06年年底他就考慮換第二套房。因為經濟還有些緊張,選擇了二手房,貸款買的。在他的判斷中,房價還會長,第一套房子沒有著急賣出。巧合的是,他們在08年的次貸危機前「成功逃頂」,經過幾年對資本市場的研究,他覺得,到了「漲不動」的時候了,在危機爆發之前,小房子賣掉了。120萬,還清了之前的貸款,他告訴我,這時候他已經沒有經濟壓力了。
換房的錢除了貸款,還有一部分來自於投資。大程是個股民,在我看來稱得上「專家」了。對資本市場的著迷,有一個人對他影響很大,在大程嘴裡,用「神奇」形容了這個人,叫A吧。A很有錢,早年投資樓市,積累了很大一筆財富,有錢到什麼地步?曾在上海積累三十套房產,那麼有錢還努力炒股,對大程的刺激蠻大的。次貸危機讓大程深刻地認識到,房價不會永遠漲,但股市還有機會。以前只看體育頻道的他,後來只看財經頻道。
聽著他的故事,我似乎還能看到生活在這個被稱作「魔都」的城市的未來。
3
大程是個蠻「中庸」的投資者,不用高槓桿。剛開始入市,投幾十萬,也會虧。慢慢摸索下來,到12年,他已經有了自己的一套「投資體系」,熊市找最確定的東西、最靠譜的主題;牛市,所有行業都會漲,投最熱門的。得益於自己長時間的參悟,命中率很高,迪士尼概念股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隨後三年在股市的業績都很好,基本上可以達到投十贏八。2014年,進入牛市。2015年,似乎所有人都在賺。在手持股票到達4500點的時候,他覺得已經很高了,果斷出手清倉,因為孩子大了,想再換個房子。在震動整個中國的股災出現前,他出來了,儘管不是最高點,少賺了200萬,看得出來,他沒有糾結。
15年五月份,他換了第三套房子,仍舊是學區房。房款主要來自賣第二套房子的收入,660萬,加上自己投資理財的積蓄,1070萬購買了現在所住的房子,現在已經漲到1500萬。他有點唏噓,要是「先買後賣」就好了,因為他出手的第二套房子現在也已經漲到950萬了,如果先貸款買第三套房子,過幾個月再賣第二套,這樣基本上等於以房換房,就不需用另添房款。但他說這只是如果,不符合自己性格。
短短的六個月,居然漲了300萬!我感覺我掌握到的並不「豐滿」的經濟學理論受到了顛覆性的挑戰,這居然是真的,是我親耳聽到的,親耳聽到涉足樓市的當事人親口所說。平生第一次理解「房市瘋了」這四個字。四萬一平、八萬一平甚至十幾萬一平,我想到了不時被新聞刷新的「數字記錄」,我不知道有沒有幾十萬一平,也害怕搜索出來這樣的數據。在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裡,普通的工薪階層靠工資買房似乎成了一種奢望,因為工資永遠跑不贏房價,除非夫妻兩人靠著父輩積蓄或者工作在很稀缺、尖端的行業。可這樣的人又能有多少呢?
4
有點失落。大程又開始跟我講一個典型的樓市食物鏈。
為了理清這幾個人的關係,我同樣給他們編碼。
大勇是大程的朋友,他是這個樓市食物鏈的其中一環。最下家是一個畢業沒多久的年輕白領丙,買了乙的房子作為婚房,花了400萬(父母籌的250萬+貸款150萬)。
乙賣房後買了大勇的600萬房子(400萬的賣房錢+貸款200萬)。
大勇買了富人甲1050萬的房子,貸款750萬(其中300萬用於投資)。
富人甲賣房套現,帶著1050萬移民澳洲。
這個鏈條就是,丙買了乙的,乙買了大勇的,大勇買了富人甲的,富人甲賣房後移民國外。
第一次聽到這樣的鏈條,我在心裡暗笑:有點像大魚吃小魚的遊戲嘛!無知者無畏,但沒想到,居然真的被我一語成戳。
不少房地產專家已經解讀過,這一輪房市的繁榮,最主要的購房主體不是富人階層,而是中產階級。那麼富人去哪裡了?沒錯兒,要麼移民要麼轉移資產到海外。隨即,大程問了我一個問題,這個購房鏈條中受益最大的是誰?沒等我回答,他已經告訴我是那個移民去澳洲的富人甲了。
他是怎麼受益的?400萬、600萬以及1050萬。接連的三次購買行為創造了近2000萬的大蛋糕(交易額),但這兩千萬並沒有對GDP的增長做出什麼貢獻,除了百分之十的稅收和百分之一的中介費之外。
國家多印了1000多萬的鈔票,分別借給了大勇750萬、乙200萬、丙150萬,他們一起付給了富人甲,這三人換了一個好的住宿環境,代價是繼續努力工作,然後還債。這輪購買行為的本質是,中產階級拚命掙錢,表面看上去是為自己打工,改善生活,而結果竟然是為他人做嫁衣——幫助富人階層成功地把1000多萬的資產轉移到資本主義國家去。
寫到這裡,手指有點無力。沒有爹可以拼,沒有財富可以繼承,多數的年輕人選擇依靠自己的雙手,一點點改變、前行,即使速度像蝸牛一樣。奈何這些最普通的小老百姓變成了房地產市場里陪跑的「小李子」,然而,小李子20多年陪跑終究還是拿到了小金人,可大家的小金人呢?或許起點稍微高一點的人還能看到渺茫的光亮,殘酷的是更多的人連「入圍」的機會都沒有。
5
然而大程,他還告訴了我,富人甲在上海還有一套房產,出租。拿著一千多萬在澳洲完全可以過著釣魚、種菜的舒服日子,並且,國內還有人每個月定期的為他們打工,送上不菲的固定收入。最頂層是沒有太大風險的,房子賣多少,他們的決定權更大,我對階層這個概念有了具象的了解,儘管了解的過程有些殘酷。
說完了富人甲。想說說大勇。
他貸款了700多萬,他覺得房價還會漲。這個預期如果實現的話,那麼他這次的投資不會賠。萬一,我是假設,房價有一天綳不住了,破了,跌了,那麼大勇就是最倒霉的那個,因為房子貶值,而他700多萬的債務不會變。同樣的處境也適合乙,不過,他只貸款200萬,風險相對小一點。
房價要是不跌反漲呢?像丙那樣的年輕人,依靠父母付了首付,還150萬的貸款,還30年,似乎還可以供。但一線城市那麼多初入社會的畢業生呢?他們的家庭背景可能比不上丙,父母幫不上忙,房價無限的漲下去,到達他們承受的底線,出現的結果將會是,看不到希望的年輕人索性放棄買房念頭,相應地,積極性和創造性也會大大下降。更壞的結果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不免會發生破罐子破摔的情況。
恐懼往往來自於,你知道的太多了?我不禁打了個冷戰,房子原來不只是生存問題,也是尊嚴問題,更是社會問題。即便我們經常對「丈母娘房地產」群起而攻之,但無法隱蔽自古以來就存在於國人內心的「面子」問題,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方可立於世。
6
這段時間,各方人士紛紛把上世紀90年代的日本東京的樓市泡沫拿來類比今天的北上廣深。當年的日本樓市瘋狂到何種地步?有一種簡單粗暴的計算,如果一夜之間把東京所有的房子賣掉,可以買下整個美國。後來崩盤,日本的經濟受到重創,後遺症恐怕到今天都還沒有消失。所以,有人說,現在的漲勢,該看空房市,因為中國的一線城市早晚有一天會像日本那樣崩盤,到那時,民不聊生。
但事情遠沒有那麼簡單。也有機構做過統計,結論是,目前北上廣深四個城市所有的房子全賣掉也才買到半個美國,還沒有到日本東京那種「失控」的地步。
是的,大程又給了我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他的朋友小雙,一個看空房市、判定房價必跌的人。
小雙在國企上班,夫妻倆住著一室一廳的房子。去年,他堅定地認為上海的房價會跌,350萬賣了。當時市場上百分之六收益的理財產品到處都是,把錢投資理財,一年能有20多萬的收入。小雙一家沒有立刻買新房,住進了月租8000的房子,他的如意算盤是,一年除了房租,還能有10多萬剩餘出去玩兒。
然而,現實卻給他當頭棒喝,他,失算了。
就在他賣房後的不久,房價開始速漲,他原來的房子已經賣到550萬!雪上加霜的是,市場上百分之六的理財產品難覓其蹤,勉強能找到百分之三的產品,原來一年20多萬的收益瞬間縮水一半。同時,他住的房子的月租也隨著房市水漲船高,他的收益幾乎支撐不了他的房租。
一個判斷的不同,從物質上看,他離原來的中產生活越來越遠了。
我懵了。彷佛能體會到自己點點滴滴攢積起的財富像沙漏一樣慢慢的流逝,它就發生在你眼前,近在咫尺,想抓,抓不到。但我知道,小雙不是這個城市中孤獨的一個。十多年的打拚,可能讓你一夜回到「解放前」,殘忍的是,你不知道這種「不合理」的變數是什麼時候到來,你只能賭,贏了,你就出來;輸了,東山再起日?愁白少年頭。
7
大程算是幸運的,至少在這輪的階層洗牌中,他沒有被洪流衝下。安全就是最好的收益,理智的大程還告訴我,幾年前,他還敢大膽的估測房市,可如今,他有點看不清了。對於我這個未來房子的潛在購買者,他還是給了我善意的提示,剛性需求,一線城市還是早買比較好,努努力吧。這條忠告何時才能派上用場呢?我也有點看不清了。
如果現在你有300萬,會如何投資分配?採訪結束,我給大程出了個難題,我知道他是比較理智的投資者,原則是不借錢投資。
會換三分之一的美元,為了抵禦政策性風險,這是大程給我的第一個答案。萬一人民幣貶值,美元還是比較安全的,未來孩子若是出國,也比較方便。
作為家中的頂樑柱,投10萬塊的保險,尤其是重疾險、意外險。
買50萬的黃金。剩下的150萬,炒股。大程喜歡炒股,在他看來,是科學也是藝術。
8
大程同時給了我很多過來人的指導。他說,自己做投資這麼多年,悟明白一個道理,金融是最容易讓你看明白社會的。人生一遭,能夠看明白真的很不容易。
明白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很焦慮,政策上的不確定性,人們沒有安全感。這個不會因為階層的不同而不同,富人也有憂慮,人民幣貶值,影響最大的是他們,越多的財富聚集,那麼縮水的損失越大。可是他們比普通百姓好過得多,可以輕鬆地把資產轉移海外,離開,逍遙。同時,階層上升通道愈加狹窄地今天,富人一直是富人,在食物鏈的最頂端,可以輕鬆地「控制」著下層階級,肆意地製造著「群嗨」,而在底層的人,除了被迫接受,他們別無選擇。
明白無論做樓市還是股市,最難的不是科學理論,而是人性,無數個歷史證明,群眾性泡沫有多可怕,你會看到一種慾望地蔓延,肆無忌憚地佔據著人心;你會看到人性醜惡和貪婪的一面,以及周而復始的悲劇。這一切,能被看透,卻無法被阻止。
明白十幾年教育教給你的理論,和你看到的世界竟然不同。勤勞未必致富,投機卻可發家。辛辛苦苦工作十年,還不如一套房子掙得多。如果公平難以保證,誰還會救贖這個社會?如果年輕人對未來喪失了希望,誰還來捍衛這些原則?
看我有點「吃不消」,大程安慰我,年輕人還是應該樂觀點。這個道理,我知道。然而,比給自己灌雞湯更重要的是,我想讓更多的人看明白。
出了時代廣場,雨還在下,蠻大。我給上司發了個簡訊,雨大,不回公司,回家寫稿。其實,我的鞋濕透了,一種令人法克的涼意襲滿全身。
可是,還是有希望的對吧?
敲下最後一個字,我冷靜了。凌晨三點四十五分,窗外雨還在下,可是,我不相信會一直下。
)
推薦閱讀:
※秋季想護肺這些食物必不可少|支氣管炎|肺炎|蜂蜜
※蛋白粉可以生吃嗎?類似的奶粉,麥片可以生吃么?
?
※8種平民的超級食物 預防各種癌
※食物中6味「降脂葯」降脂減肥防病
※無麩質飲食:7分鐘讀懂70年,以及各種資源(食譜、檢測&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