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考試的幾點斷想
開科取士,選拔官吏,從隋朝創立,到晚清廢止,歷時一千多年,對中國乃至世界都產生了巨大影響,所謂「學而優則仕」。當學子們披頭跣足,魚貫而入,唐太宗龍心大悅: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皇上搞個餅,每一個懷著「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美好願景的讀書人,不斷轉圈拉磨,皓首窮經,孜孜以求,希望通過科舉考試出人頭地,光宗耀祖。 相對於後期越來越重門第,「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九品中正制,科舉考試不看門第看考試,倒是給了下層民眾擠進上流社會開了一個小縫。 科舉考試確實選拔了許多人才,有唐一朝,宰相出身寒門的比比皆是。但是,凡事過猶不及,尤其明代八股取士開始,科舉的各種奇葩之事,層出不窮。 吳敬梓先生的《范進中舉》,想來每一個人讀來都非常感慨,這位范老先生為中舉喜極而瘋,其岳丈在其中舉前後的極其鮮明的肢體動作,言語表情上的刻薄,惡毒,范進嘗盡了世態炎涼,鄉紳前倨後恭由蔑視而巴結的醜態,演出了一出悲劇,喜劇,活報劇。好歹范老先生總算沒有名落孫山,否則,穿長衫喝酒,受盡奚落的孔乙己便是他的歸宿。 正因為難,而且近乎瞬間改變命運,所以才有郊寒島瘦的孟郊先生登科後:「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曠盪恩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狂喜。民間老太太看的能淚水漣漣的寒窯戲,最典型的橋段就是一個女人受盡各種磨難,含辛茹苦的把兒子拉扯大,最終兒子高中狀元,從此自己封上了誥命夫人,終於得償所願,擠進了渴望已久、曾經那麼可望不可即的階層森嚴的上流社會。 因為茲事體大,官場僧多粥少,利益攸關,所以,士人以科舉入仕為正途,瞧不起其他途徑出將入相的人。李鴻章和左宗棠都是晚清重臣,野史傳言,左宗棠譏笑李中堂為小妾洗腳,出一聯試圖羞辱李:與如夫人洗腳。李對之:賜同進士出身。因為科舉不利,賜同進士出身被左宗棠視為奇恥大辱。 有考試必有作弊,雖沒有明確記載最早何時出現科場舞弊,但這一出考與被考的貓捉老鼠的遊戲,不會比科舉本身時間短。這也是考生進貢院考棚必須披頭跣足,拎著個破籃子,像討飯一樣斯文掃地的舉措的原因。筆者去南京江南貢院參觀,看到各種作弊的實物,蔚為大觀,方寸之間的小冊子,寫滿文字,如此嚴格,不知怎樣帶入考場的。
但是,這種制度,畢竟給讀書人一個希望和糖餅,將他們囂張的生命力禁錮在故紙堆中,於統治者有利,至晚清廢科舉後,就可以看到這制度的高明了,科舉廢止,讀書人失去了正途,要麼像張謇一樣,以狀元之身辦實業,要麼就咸與革命了。 當然,如果你真的出身牛氣,世襲罔替,以科舉正途為榮耀的知識分子是不敢蔑視的,巴結還來不及,又如你爺爺牛逼,當個縣丞那可是分分鐘的事,還考啥試啊。 樓主發言:1次 發圖:0張 舉報 | 分享 | 更多 | 樓主 回復
推薦閱讀:
※廣東話考究—粵語八級考試(一)
※衛生職稱考試-方劑學-理氣劑
※讓你一個月轉運氣,一年一切順遂:姻緣工作考試OK,不被對象上司輕賤
TAG:考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