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修辭立誠 直道而行

修辭立誠 直道而行 2009-09-14  作者:本報記者 賈宇  查看評論 進入光明網BBS 手機看新聞

  編者按:國學精神綿延五千年而不絕,關鍵的緣由就在於每個時代都有「弘道者」。100年前,也就是1909年,又有一批這樣的「弘道者」於各自的人生入口來到了人間世。他們中有張岱年、虞愚、逯欽立……他們同一年誕生,並且共同選擇了國學研究作自己一生的事業。今天,我們以特寫的方式,表達對老一輩國學家的崇敬之情,並為他們的百年誕辰,獻上我們的紀念。

張岱年像 繪圖/趙和平

  哲學家張岱年聲名卓著、海內人望,但其形貌卻讓前來拜訪的肖像攝影師魏德運感覺很有些「另類」。魏德運眼前的張岱年,坐在輪椅里,手捏著書本,抬起頭,眼光茫然,「像一個耕種的老農坐在田坎上,望著自己即將收穫的莊稼」。魏德運強烈感到,眼前的這位老人身上有一種超越時空的東西。今年,適逢張岱年先生百年誕辰,也是先生辭世五周年,人們追念先生的理由可謂多矣,但先生田坎老農般的溫厚質樸更是很多追懷者深刻而永存的印象。

  溫厚質樸的本性流露於道德文章。先生行不慕虛浮繁華,文力戒揚高鑿深。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對其行狀進行過月旦品評:「張(岱年)先生治學之道為『修辭立其誠』;立身之道為『直道而行』,此其大略也。」既同為碩學又結為姻婭,馮友蘭對堂妹丈張岱年為人為學的評價應為切當。

  修辭立其誠,要在有深湛之思。在張岱年看來,研究理論思維的歷史,必須具有能夠從事理論思維的能力。因為哲學史是研究古往今來哲學家關於宇宙、人生根本問題的學說,要了解歷史上這些思想學說的真正涵義,就必須對這些思想進行「再思」或「反思」。其次,古代哲學距離我們很遠,僅僅具備一般的古代漢語知識,不一定能了解哲學命題的本義,必須反覆閱讀,仔細考索,才能了解其中的真義。

  曾受教於張岱年先生,如今已是北大名教授的陳來回憶,先生那時常常強調,司馬遷所說的「好學深思,心知其意」是研究哲學史必須牢記的名言。即使晚年體衰,先生仍「常卧床而思,輒有所得,即躍起記於紙上,復再思之,其勤于思索如此」。陳來相信,「張先生所以能取得很大成就,正在於他終身力行了這一銘語。」

  精研覃思,溯流徂源,惟精惟一。繼胡適、馮友蘭中國哲學史研究濫觴之後,張岱年又將中國哲學史研究推向新的境界。他以西方哲學眼光爬剔我國浩瀚原典,並創造性地以哲學固有體系、問題、範疇為綱對其進行闡釋,那些易被忽視的我國古代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精粹也在他的抉發下獲得重光。這種以「中國哲學自身」為思考原點、以西方哲學語彙為研究框架的中國思想史治學路數流澤深遠,即使在中國思想史研究理念和範式潮湧的當下,依然具有理論價值和標本意義。

  不寧唯是。正像抗戰時期以《貞元六書》經世致用的馮友蘭,張岱年也將奔涌的情感和冷峻的哲思由書齋轉向世象,以開闊的學術眼光和堅定的學術自信傾力於中華民族文化再生,完成哲學史家到哲學家的淬鍊和升華。「兼綜東西兩方之長,發揚中國固有的卓越的文化遺產,同時採納西洋的有價值的精良的貢獻,……作一種創造的綜合。」「惟有信取『文化的創造主義』而實踐之,然後中國民族的文化才能再生;惟有賴文化之再生,然後中國民族才能復興。」煌煌「綜合創新論」的提出,正是先生積年哲思與關切時代的結晶。

  直道而行,必有所持守。張岱年一生執著理想、正道直行、立不易方,一代生於憂患的知識分子的精神境界在他身上體現得深切著明。

  對學者來說,術業專精殊為不易,而技進於道則更為難得。毫無疑問,張岱年的學問背後有他這個「人」,及其清醒的生命哲學作支撐,他當然地屬於後者。張岱年常對弟子耳提面命,「學問不是用來嘩眾取寵的裝飾品,也不是用來謀求個人私利的敲門磚,自古以來凡在學術上有所建樹,有所創造的人,都有追求真理的強烈願望作為動力,為解決人生的疑難,探索自然的奧秘,挽救社會的危機而百折不撓地致力學術研究。」這看起來更像是夫子自道,從中可尋繹出先生素為學界仰重的又一關鍵。

  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張岱年便積極宣傳辯證唯物論,不斷探尋真理,追求進步。1931年「9?18」事變爆發後,張岱年以強烈的責任感苦尋「一種勇猛宏毅能應付危機的哲學」,以此作為救國的精神武器。1937年抗戰爆發,張岱年一度與學校失去聯繫,未能隨校南行,便蜇居讀書,堅決不食周粟。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張岱年又相繼在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開授「辯證唯物論」「馬列主義基礎」和「新哲學概論」等課程,將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應用於中國古代哲學史的分析研究中。「研究學問首先要有追求真理的熱忱,有對祖國深切誠摯的感情。」這一信念,先生終生恪守。

  據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周桂鈿回憶,張岱年先生曾將哲學家歸為三種類型:一是散文型;二是詩歌型;三是戲劇型。散文型,平實而崇高;詩歌型,跳躍而浪漫;戲劇型,一生中有許多戲劇性的經歷。孔子是散文型,老子是詩歌型,墨子是戲劇型。張岱年將自己歸為散文型――

  他的人生確也似孔子:雖外貌恂恂似不能言,卻才華卓犖、學問淹博,以開創之功為學人宗仰。在北師大負笈求學間,即以多篇哲學論文引起熊十力、金岳霖等著名學者注意,27歲便以《中國哲學大綱》完成學術奠基,與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和馮友蘭《中國哲學史》鼎足而三,改革開放後,又歷任中國社科院哲學所兼職研究員、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等職,對中國哲學史學科的創建和研究厥功甚偉;一生沉浮無定,卻於進退出處中始終堅持守正不撓、心有所主。1957年之後的二十年間雖屢因「運動」遭被困厄,棲惶如喪家之犬,但始終秉持人生信仰、道德理想和學術真理,孜孜??,不懈追求,窮其一生……

  古雲,「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又雲,「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觀先生其言其行,斯可信矣。

?
推薦閱讀:

【修辭手法及描寫手法】
修辭技法
對聯修辭手法
【寫作的修辭方法】
淺談借代修辭手法在詩詞中的作用

TAG:修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