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所用的思考方法-期刊雜誌-悠悠書吧-uus8.com
經濟學算不上是一門古老的學問。人類經過漫長的自然經濟時代,逐漸出現了專業化生產和分工,出現了交換和貨幣。在這個時候,社會的經濟現象才被人注意,並開始成為研究的對象。如果將英國十六世紀關於東印度公司與重金主義之間的爭論作為研究經濟現象的開始,則經濟學的歷史到今還不到四百年;亞當·斯密出版他的不朽巨著《國富論》,從而為經濟學的系統研究奠定基礎,至今也剛滿二百年。我們知道牛頓和萊布尼茨於一六七○年前後幾乎同時發明了微積分,開創了一個自然科學飛速發展並取得燦爛成就的時代。經濟學的進展似乎沒有那麼順利,雖然出現過像亞當·斯密和卡爾·馬克思這樣的天才,但經濟學中許多最基本的概念直到上個世紀末才逐漸確立起來。任何一門科學都要用到抽象和邏輯的思維方法,但經濟學應用抽象和邏輯卻比起一般的自然科學格外困難。在上個世紀以前,經濟學雖然普遍地使用歸納、比較和分析的方法,但基本上沒有脫離以對歷史現象的陳述和對規律的推測為主的論述。或者說,它一直不具備我們一般稱之為科學形態的形式。直到大約一百年以前,由於自然科學思維方法的巨大成就的影響,經濟學開始轉變了。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初期,英國的傑文斯、奧地利的門格爾和瑞士的瓦爾拉獨立地將微分方法導入經濟學,引起了經濟學的邊際革命。最近一百年來,數學和推理的方法不斷滲入經濟學,形成了作為經濟理論基礎的數理經濟學。一向被認為屬於社會科學的經濟學,在數學工具的應用上,在其理論框架的條理化、邏輯化上,在其假定前提的簡單明了上,越來越多地帶上了傳統上被認為只有自然科學才具有的特色。這種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融合,或許可以看作是人類認識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 自然科學方法,特別是數學方法何以能在經濟學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呢?主要的原因大概有下列三點。首先,利用數學方法研究複雜現象,不論其推演過程如何冗長,絲毫也不會喪失其可靠性。而利用常識來推理,很快就會變得牽強附會,使人將信將疑,而這一點正是古典經濟學中突出的一個弱點。由於數理經濟學的建立,現在經濟學家之間十分清楚他們的共同基礎是什麼,萬一出現意見的分歧,沿著推理的思路逆流追溯,也很容易找到分歧的所在,能夠明確什麼是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這又使得討論問題和探索問題的效率大大提高。其次,由於數學方法的客觀性和嚴密性,當將它應用於經濟現象的研究時,一切先入為主的偏見都將被檢驗並暴露出來。有些我們認為理所當然,其實應當加以仔細檢驗的概念,數學將會幫助我們擺脫其影響。數學推理具有巨大的說服力,它能給人以信心。甚至最頑固的成見,也會在嚴密的邏輯面前節節敗退。第三個原因是數學方法本身所提供的可能性。多變數微積分的理論特別適合於研究以複雜事物為對象的經濟學。偏導數、全導數、全微分公式在數理經濟學中是一些最基本的手段,當這些表達一旦被賦予經濟學的含義時,複雜的事物就變得如此之清晰可辨,以致用不著任何多餘的文字說明。尤其是數學規劃理論可以說就是為了經濟學而創立的。它研究在滿足一系列約束之下能夠獲得極值的條件。經濟學的基本任務也正是在遵守資源約束、生產技術約束的條件下,求得消費者使用價值的極大化。 經濟學之應用數學,有兩個不同的領域:研究經濟量之間的關係和確定經濟量的數值。前者是一門定性的科學,稱為數理經濟學,後者則是一門定量的科學,稱為計量經濟學。研究此量與彼量之間的消長關係,確定在達到最佳經濟效果時必須滿足什麼條件,這些是數理經濟學最經常的任務。計量經濟學則以數理經濟學的理論為指導,應用統計學的方法對各種經濟量進行測算,這在制訂經濟政策,評價過去某一經濟政策的效果,乃至檢驗數理經濟的理論是否正確,都是經常用得到的。 儘管數理經濟學是一門定性的學科,但它所研究的量首先要有明確的定義。產量、價格、收入、資產都是幾百年前就為大家所熟悉的經濟量。但效用,或者說一件消費品的使用價值卻非常難於下一個確切的定義,許多經濟學大師做過種種嘗試,結果都失敗了。這個謎直到十九世紀末,建立了邊際效用概念才算解開。一個量的確切定義往往對於學科的發展帶有革命性的意義。一六三八年伽利略定義了速度和加速度,在此之前人們只有直觀的快和慢,至於加速度則超越了當時常人所能理解的量的概念。如果沒有速度和加速度就不會有力學,甚至不會有整個的物理學。一七○九年確定了華氏溫標,從此冷和熱的感覺可以定量,熱學才得以建立。以後許多越來越抽象的量被確認:一八六五年克勞修斯定義了熵,一九二六年哈特萊定義了信息量。這些都為相關學科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都是在科學史上堪稱為里程碑的重大事件。這些量之被承認是經過了學術界的反覆鬥爭的,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效用是一個比信息甚至更為抽象的量,但只要我們不抱任何偏見,沿著它被確立的邏輯過程認真地思考,最終將發現它是經得起嚴格檢驗的。而一旦效用的「量」被確立,經濟學的研究將呈現出新的面貌。 在研究經濟問題時什麼地方易於使我們誤人歧途? 獲一九七○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金的保羅·A·薩繆爾森在他的行銷了上百萬冊的《經濟學》一書的開頭說道:由於經濟學研究的是人,而不是無生命的東西,因而在一定的意義上我們的條件比自然科學家有利。他們不能說:「假設我是水分子,在這種情況下,我該怎麼辦?」社會科學家,不管自覺不自覺,經常使用推測別人的心理狀態這種有用的內省方法。 可是,正是因為我們經常用這種主觀內省的方法去思考一個需要客觀研究的事物,這裡就為我們布置了一個容易落入的陷阱。 經濟學是研究物質利益的學問,而物質利益幾乎和每個人都有關係。即使在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內,階層之間,行業之間,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都存在著利益矛盾。作為一個經濟學家應該儘可能客觀地來分析和認識這些問題。這裡給經濟學家出了一道難題:他必須是一個超脫的凡人,必須客觀公正。如果我們不能事先警惕自己,不要陷入偏袒某一方的立場,我們就易於不能自拔地誤入歧途。凱恩斯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的最後寫道:「經濟學家和政治哲學家們的思想,不論它們是在對的時候還是在錯的時候,都比一般所料想的更有影響力。的確,世界就是由它們統治著。」這裡說的是流行或傳統的觀點如何主宰著人們的。如果再把研究人員的個人利害觀點帶進學術研究,我們將更難認識經濟現象之間的客觀規律。 物質利益只是人的行為動機的一個方面,而且是庸俗的一個方面(如果我們不計較這個詞的貶義)。人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仰不但可以犧牲物質利益,甚至可以犧牲生命。因此人除了作為經濟人而存在,同時又是階級人、宗教人等等。不管我們叫它什麼樣的名稱,經濟人暗含著經濟學只研究人的經濟行為。因而有人說,經濟學是研究人的庸俗行為的科學。因而也不存在清高(相對於庸俗而言)的經濟學。如果人要建立清高的經濟學,他只好自己離開經濟學的研究領域。把一方面的行為動機從人的整體中分割出來,並且由此而建立了龐大的經濟學理論體系,看來似乎是荒唐的。但是這種圈定一個合理範圍進行單獨的研究卻又是科學賴以發展的重要方法,何況就經濟學而言,物質利益的追求始終是人類歷史前進的重大推動力。不論我們如何貶低這種行為,叫它庸俗也好,叫它自利也好,卻沒有一個人能擺脫這種行為動機,因為它是人類生存的根本。在力學分析中應用隔離體的概念,就是將研究對象從其周圍環境中脫離出來,使其受力的狀態清晰可見。如果沒有隔離體的分析方法,最終我們將不得不把整個宇宙都牽連進來,這隻能給我們一個混沌的模糊印象。在熱力學中論證熱力學第二定律時要用到孤立體系的概念,它要求我們設想一個和外界沒有熱交換的系統,儘管這樣的系統根本不可能存在。經濟學在研究人類的社會現象時所採用的這種方法一方面給經濟學帶來巨大的成功,同時也蘊含著自身的局限性。恩格斯在《反杜林論》的引論中寫道:「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雖然在相當廣泛的、各依對象的性質而大小不同的領域中是正當的,甚至必要的,可是它每一次都遲早要達到一個界限,一超過這個界限,它就要變成片面的、狹隘的、抽象的,並且陷入不可解決的矛盾。」所以,在探究某些經濟理論的推論和事實背離的原因時,在總結某一時期或某一地區經濟增長的成敗時,在研究經濟政策時,必須注意到政治以及其他諸如宗教、文化等群眾心理的巨大影響,否則我們很可能又會走入歧途,甚至懷疑演繹推理得到的結果。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現實的經濟生活中,每人都有豐富的生產、消費、交換等經濟實踐的經驗。可是經驗並不會自動上升成為理論,憑著一己的經濟實踐的經驗就自詡為經濟學的行家裡手,並且對現行政策夸夸其談,發表似是而非的見解,這是經常可以見到的現象。即使是熟悉經濟理論的經濟學家,由於對每個複雜因素相對影響力的大小估計失當,也可能會作出錯誤的判斷,雖然出於為人民謀福利的良好動機,卻可能事與願違。這類的例子中外古今是很多的,而且以後也還會發生。估計失當的錯誤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但邏輯錯誤則應該可以避免。避免這一類錯誤的訣竅之一就是從反方向來作估計。某種產品出口如果不利,那麼進口必定有利;物價上漲如果於人民不利,那麼降低必定有利;增加消費如果於整個經濟周轉不利,則增加儲蓄必定有利。如果正反兩個方向都是不利的,那麼我們現在必定碰巧處在一個絲毫移動不得的最優點上。 經濟學日益發展成一門依靠數學和依靠邏輯的科學。談到經濟理論就離不開數學公式和圖表曲線,這從世界上有名的經濟理論雜誌,諸如《美國經濟評論》和英國的《經濟學家》可以見其一斑,其中幾乎沒有一篇文章不用到數學公式。從上個世紀末以來,在經濟學方面有重要貢獻的大師,幾乎都在數學上有很高的造詣。微觀經濟學的集大成者馬歇爾畢業於劍橋大學數學系,他又有興趣於分子物理學。現代宏觀經濟理論的奠基人凱恩斯同時又是一位數學家。獲得首屆經濟學諾貝爾獎的丁伯根原是一個物理學家,與他同時得獎的弗瑞希畢業於經濟系,但悉心研究純粹數學達十年之久。其他十九位得獎人中有不少就是因為在數理經濟學方面作出貢獻而得獎的,其中如庫普曼、康托羅維奇、德布勒,他們本身就是數學家。這說明經濟學之借重於數學確已成為時代的趨勢。 作為經濟理論基礎的這門數理經濟學在我國幾乎還處於空白地位。全國幾十所設有經濟系的大學裡,只有極個別的開設了數理經濟的選修課;幾萬名經濟系的畢業生中相當一些人並不知道經濟學需要依靠數學;迄今為止出版的數理經濟方面的書猶如鳳毛麟角。同時,國家的經濟建設中有大量課題——投資評估,物價調整,稅制設計,外貿管理,計劃編製——都要用數理經濟學的理論去觀察、分析和解決。這種理論落後於實踐的現象要求我們用極大的努力來糾正。中華民族決不是一個次等民族,無論在哪個學科領域裡我們都會有足夠的人才去追上甚至超越世界水平。在我國,改革和務實的精神大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提高經濟效益正成為經濟工作首要的考慮,這一切使得數理經濟學有了迅速發展的前提。 然而,這一門主要是在西方國家裡發展起來的數理經濟學並不是直接搬到我國來就可以應用的。社會制度不同,經濟實踐的經驗不同,人們考慮經濟問題的出發點不同,不結合我國的具體情況,生搬硬套,必定是害多利少。我們應該學習現代數理經濟學中有用的部分,特別是利用數學推理的方法,結合講求全社會經濟效益的這一基本觀點,建立我們自己的體系。基於以上的考慮,我們必須將已經相當成熟的現代數理經濟學的體系加以改造。《擇優分配原理——經濟學和它的數理基礎》作為這方面的一個嘗試,邁出了開始的一步。 最後,希望不要造成一種誤解,以為數理方法研究經濟學是唯一的方法。事實上,不藉助於數學表達,僅僅依靠通常的邏輯方法也可以掌握經濟學的要義。正如不懂得數學也可以學會力學,不懂得五線譜也可以成為音樂家,不過這要求人們付出加倍的時間和精力。數理方法將幫助我們更有效、更準確、更精細地把握經濟學的原理。 (《擇優分配原理——經濟學和它的數理基礎》,商務印書館一九九七年第二版。)茅於軾
推薦閱讀:
※俄印「五大經濟體」卡位戰,中國表示平趟 | 陳經
※灰犀牛:這可能是影響你一輩子的一隻牛!
※經濟哲學 | 構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哲學思考(下)
※中國貨幣分析:存款性公司
※印度經濟(七):好銀行與壞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