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國對決的歷史密碼

0 大國對決的歷史密碼 首相,老航想說的大國之間的對決可以有多種狀態。一種最糟糕的叫做零和對決。原本是兩個強大的漢子,你一槍打中他的心臟,他的一槍打中你的腦袋,然後,兩個就全趴下了,或許再也站不起來。一種叫做排位對決。原來你是老大,可我實際上比你強了。那怎麼辦呢?相互比比氣勢,最後你承認比不過我,那就各自按新名次歸位吧。還有一種叫做互嗆對決。兩個人或幾個人實力差距不算太大,對別人都不太服氣。可是玩零和遊戲全都完蛋,那就不停相互叫罵和使暗勁,經過較長的一個歷史時期,強弱由時間做出裁決。

從形態來說,零和對決最麻煩,因為通常必須用戰爭來說話。排位對決也會打架,但一般較平和,是通過一些國際事件來檢測各方的實力,換一句說,和平競爭為主,你死我活為輔。互嗆對決介於兩者之間,常有擦槍走火的情形,但整體而言,誰也不敢真打,罵聲高動手少,各人的尊嚴始終是維繫著的。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零和遊戲是戰國時期。通過一系列吞併戰場,形成了戰國七強。七強還是要相互攻伐,原來並不怎麼看好的秦國終於滅了六國。但秦表面勝利了,卻亡得很快。從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7年,真正的大秦朝不過存在了14年時間。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挑起反秦起義之後,很快得到六國不服秦統治勢力的響應。僅2年時間,秦就亡了。此後,六國想重新立國的美夢,也在劉幫和項羽的爭霸中破滅。戰國七雄無一例外走進了歷史。

蒙古征伐的故事,也是零和遊戲。蒙古由於發明了當時世界最先進的騎兵戰術,橫行亞歐大陸。蒙古那時向西打到義大利,向北征服俄羅斯,西南滅掉印度,在中國這塊打垮了西夏、金國、遼國和宋國。但蒙古帝國很快崩潰。在中國,勉強建立了一個元帝國。元帝國其實也是短命王朝,僅97年時間。最要命的不是這些。我國版圖上的宋遼西金固然徹底走進了歷史,而蒙古作為一個讓世界震驚的強大存在,卻在元朝滅亡後再未東山再起。

羅馬、波斯、阿拉伯也是這樣的情形。羅馬帝國的歷史曾經先後持續千年時間。羅馬的情況比較複雜,要與歐洲的新興勢力斗,要與波斯、阿拉伯斗。但最後,羅馬所代表的民族勢力,直到至今無法真正強盛起來。雖然歐洲文藝復興運動起源於羅馬,可最終真正得益的卻是英國、德國、法國及美國這些國家。羅馬的直接繼承者義大利,在兩次世界大戰的表現均為差評。雖然義大利現在也算髮達國家,卻一直沒有世界真正強國的氣勢。波斯和阿拉伯,他們在歷史上相互打仗,也與羅馬、奧匈帝國等相互零和。如今,奧匈帝國早已分裂成一大堆小國,波斯和阿拉伯世界,也長期沒有強盛大國做他們的繼承者。

在零和對決中,雙方和各方共同失敗是必然的。拿破崙時期,法蘭西的強盛一時間到了極至。但法蘭西與英國、俄國、普魯士、奧地利等國玩零和對決,結果,除了英國外,俄國、普魯士、奧地利和法國都較長時間緩不過氣來。英國當時也傷得厲害,只是工業革命和海洋意識不經意拯救了這個國家勢力集團。法蘭西勢力集團,自拿破崙之後直到現在,也無法恢復到世界最強之國。二戰中,法國可以說最丟人,三下兩三就被德國給滅了。冷戰之後,法德英三國最糾結,法國在西方集團中也最不服氣美國,可綜合實力,法國不得不排在英德之後。

排位對決在地球上,一直不是一種常態。在中國春秋時期,由於有一個西周王朝在那兒做擺設,列國之間競爭有些排位對決的意味。春秋五霸的產生,有戰爭的形式,但主要卻是用所謂道義來形成勢力。尤其是宋襄公一時取得霸主地位最典型。宋國的軍事實力遠不如其他諸侯,可他高舉道義大題,同樣能使別的諸侯跟著他搖旗吶喊。春秋時,諸侯國打敗一個國家,一般不是滅了這個國家,而是扶植一個新君,保持敗國的「國祚」。

中國儘管歷史上分分合合,又兩次被異族徹底征服(分別亡於蒙元和滿清),但由於這個國家的文化繼續性和持續性超強,所以也可以被看作一個持續的國家勢力集團。這樣,中國和周邊列國,就形成一個特有的和長期的排位對決形態。由於對周邊國家,中國總是老大,鄰國只能俯首稱臣。這也給中國造成了超過千年的「萬邦來朝」的幻覺。歷史上,中國除了對匈奴、朝鮮、越南等國有少量次數和一定規模的征伐戰爭外,其他時候多是通過和親、朝拜等法維繫與周邊國家的關係,形成中央帝國和所謂藩屬國的關係圖。列國使節來中國,一律行跪拜禮,顯示所謂大國之威。當然,鴉片戰爭和甲午戰爭,終結了中國「萬邦來朝」那個有些虛幻的時代。不過,這裡有些跑題了,因本篇還是要說的是大國對決。

工業革命,最大的收益者當屬英國。英國從維多利亞時代開始擴張,一舉拿下非洲、亞洲、澳洲、美洲等好多土地,一時間成了「日不落帝國」。最高峰時,英國曾有56個殖民地。雖然後來多數國家獨立了,但現在還有好多國家沒有元首,因為他們的元首仍然是英王,如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我們的鄰居印度、巴基斯坦、馬來西亞、新加坡、孟加拉國、緬甸,汶萊等,都曾是英國屬地。印度人英語水平較好,就拜英國所賜。與英國同時因工業革命崛起的,還是有法德等國。美國也曾是英法等國共有的殖民地。由於首先是英法兩國玩起了零和遊戲,英法在北美爭奪激烈,便成就了一個新國家——美國。1776年,美國獨立時,法國支持美國獨立起了很大作用。不過,英法零和遊戲,在工業革命的背景下,並未對這兩國傷筋傷骨。但副作用是欠發達的俄國和原來一盤散沙的德國,在那過程中強勝起來,為進一步的零和對決增添了「新生力量」。

於是,就有了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戰主要英法與德國對決。還把奧斯曼帝國、奧匈帝國、俄羅斯帝國、美國等扯了進來。結果,英法德均大傷元氣,奧斯曼帝國、奧匈帝國從此一蹶不振,俄羅斯改朝換代,美國撿了個大便宜。因美國開始不願意參戰,她後來參戰不是零和,而是有摘桃子的意味。一戰後,英法便走進下坡路。

不過,一戰戰敗的德國,有些越王勾踐那種風格。也得益於工業革命仍在進行時中。德國經過二三十年的卧薪嘗膽,在製造和科技能力等方面,逐漸領先於世界。希特勒的那種「國家社會主義」即納粹,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對刺激國家整體實力的快速提高還是很有效的。到了1930年代,德國通過強行自我武裝,實際上便取代英國取得世界第一強國的地位。可是,希特勒過於張狂,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又讓德國玩起零和遊戲。

第二次世界大戰,所謂軸心國主要就是德意日三國,加上奧地利、匈牙利等,也就8個國家,而同盟國一方卻有57個之多。二戰的重心在歐洲,而在歐洲戰場,日本作用有限,義大利純粹是草包,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所以歐洲戰場就是德國與盟國苦戰。這麼多國家與德國軍事較量,實際卻贏得有些僥倖。如果不是希特勒一系列重大錯誤,二戰的結局不堪設想。比如英法敦刻爾克大撤退德軍沒有貽誤戰機放走33.8萬潰敗敵軍,德國轟炸英國沒有章法讓英國獲得喘氣機會,向蘇聯(俄羅斯)開戰選錯了時間(若提前2個月或推遲1年開戰,德軍可以避開嚴寒,而關鍵的斯大林格勒之戰的結果會不一樣),沒有採納鄧尼茨的意見優先發展潛艇,反而因製造俾斯麥號戰列艦影響了對英國的海上封鎖戰,等等。還有,德國的小兄弟也了倒忙。德國與俄羅斯開戰時,日本卻與俄羅斯媾和。然後,在美國仍然不太想捲入戰爭的情況下,日本又匆忙發動珍珠港襲擊,迫使美國提前捲入戰爭。如果美國推遲參戰,英國和俄羅斯獲得的軍援不會有那麼多,說不準有英俄兩國有一方撐不住,希德勒也可能打贏那場戰場。美國參戰,不但大大增加對盟國的軍援,而且還在軍事上為盟國增添強大的生力軍。就這樣,德意日終於零和了幾乎所有參戰方,只除了美國之外。

二戰中美國避免了零和,主要原因就是參戰晚,且戰火未波及其本土。更主要的是德國太富了。德國富不是金錢,而是技術。二戰後期,美俄兩國瓜分德國最重要的資產,俄國人人看重的是工廠、設備、圖紙那些現成的東西,美國人則認為那些東西都是人的作用,所以瘋狂搶奪德國優秀科學家。戰後,美俄兩國在技術上都發展迅速。俄國一度時間甚至比美國在技術上發展還快,所以世界上第一名太空人是俄國人加加林。二戰後,美俄也同樣接管了許多「僕從國」,雙方開始「冷戰」。俄國人做法是吞併,讓別的國家變成自己的資源國。美國的做法相反,讓自己的小兄弟發展經濟,變成美國的大市場。就是仇敵德國和日本,美國也放棄仇恨,讓他們發展經濟。這樣,英法德意日又很快恢復起來,重新成為發達國家。連帶的是其他很多小國,也跟著發達了。美蘇冷戰,思路不同,但整體來說,就是互嗆對決。他們幾十年,相互罵得痛快,也動作不斷,但就是不敢零和。他們無法零和的一個重要原因,一方面是兩次世界大戰的記憶,一方面是雙方有了核武器,不但可以確保雙方毀滅,也可以讓全世界徹底毀滅幾十次。但是到了1991年,俄羅斯的外包裝蘇聯突然垮了,冷戰的結果,美國算是笑到最後。也許,從更長歷史長河來看,定論尚早。

但是,美國這個國家跟世界上的其他國家有著明顯的區別。這個國家相當強悍,給人感覺有些好戰,但明顯不戀戰。兩次世界大戰,美國參戰都比較晚。二戰之後,美國發動或參與的戰爭,主要有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前南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等。這些戰爭,美國遇到麻煩,主要是死人多了,國內產生了強大的反戰情緒,那麼,不管有沒有面子,這個國家可以隨時撂挑子。朝鮮戰爭,麥克阿瑟打得不順,要求增加援軍或用核武器攻擊中國,均被杜魯門總統拒絕。並且,麥克阿瑟還有把戰火燃燒到中國的打算,杜魯門忍無可忍將他就撤了職,讓李奇微接任。李奇微上任後,扭轉了美軍的敗局。他使用美軍制空權優勢,讓中國志原軍補給非常困難。切斷對方補給線,就使對方失去大規模攻勢的能力。很簡單,大兵團作戰,軍需太重要了,無足夠的軍需,糧食和彈藥都缺,還怎麼打仗?但美軍並未真正乘勝追擊,而是以朝鮮半島繼續維持38度線分界了事。美國認為,如果不將戰爭控制在有限範圍內,可能導致俄羅斯公開參戰。那樣,就第三次世界大戰了。而第三次世界大戰必然是零和對決,美國不想重蹈英法德覆轍。俄羅斯也是這般想的。

當時,美國真正的對手是俄羅斯。俄羅斯打共產主義旗號,美國用自由民主為精神大纛。兩位世界大佬不願意零和對決,可又不想兄弟和,那也只有互嗆對決,即冷戰。其實,美國對自己的陣營的兄弟哥兒,也不全是抬轎子。

二戰後,美國是要國際市場,可以用馬歇爾計劃之類的辦法讓西方國家再度復興。但有一個基本條件,那就是不能讓自己的弟弟們太強了。但自己的小弟不可能零和,也不便互嗆,那怎麼辦呢?首先,美國從搶奪戰敗的德國人才中嘗到甜頭,採用更有吸引力的辦法吸引世界優秀人才到美國留學和工作。嚴格地說,美國這一國策在二戰前就開始了。由於希特勒排猶,二戰前就有大量優秀猶太人進入美國,給美國帶來實惠。這也是美俄瓜分德國時,更重視人才的一個原因。後來,美國建立更多更好的研究所,給出更高的待遇,讓世界優秀人才向美國聚集。美國不僅要優秀科學家,也要優秀文學家、藝術家、哲學家、社會學家、經濟學家等。這樣,美國就在教育、科技、文化方面取得競爭優勢。其次,美國大量向自己的盟兄售賣先進軍事裝備,這賺了錢,客觀上又抑制了他國自行研究軍事裝備的衝動。再次,在適當的時候,美國會利用貿易規則,讓盟兄落入其圈套。如1970年代,日本經濟增長很快,大有蓋過美國的趨勢。美國在1980年代初逼迫日本接受「廣場協議」,迫使日元大幅升值,結果,日本此後經濟滯長差不多30年之久。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美國與歐洲不同調。先救自己不管歐洲。一段時間,法德對美國相當心惱火。現在,美國經濟復甦跡象明顯,歐元區卻仍在大麻煩之中。希臘、塞普魯斯及相當危險的義大利、西班牙,問題多多。經濟上,美國集中了世界最優秀的經濟學家。他們中總有人會給美國找出擺脫經濟脫困之法或陰一下盟兄的辦法。美國的盟兄無奈,也只有啞巴吃黃連。這就是美國的排位對決之法,主要是對付自己人的。

排位對決基本採用的是所謂國際規則,一般傷不了和氣。因為此法是和平競爭,對手沒有辦法。關鍵是聚集世界優秀人才的能力,其他國家想學也難學得像樣,只有眼巴巴看著美國當大哥。在美國的盟兄中,法國是最不服美國的。從戴高樂時期,法國就經常與老美唱不同的歌。法國的麻煩是這個國家過於浪漫主義,總記著是他們幫助美國獨立的歷史故事。英國也曾難以接受自己的原殖民地取代其成為世界一哥。但英阿馬島之戰將英國打醒了。英國最先進的導彈驅逐艦謝菲爾德號竟被阿根廷「飛魚」導彈擊沉。雖然英國取得此戰的勝利,但曾經的世界第一強對付相對落後的阿根廷,竟然除謝菲爾德號外,還要損失另外一艘驅逐艦及2艘護衛艦、10架海鷂戰鬥機、24架直升機等,使這個國家不得不承認已經淪落到第二梯隊了。此後,英國基本國際政策傾向於聽令於美國。前首相布萊爾,被諷刺為小布希的跟班。有人認為英國太沒面子了。要知道,一個國家能屈能伸也是很可怕的。承認現實不一定是真的服輸。如今,美國一會兒弄出個人電腦,一會兒整出國際互聯網,接著又有安桌手機、google眼鏡、3D印表機,新花樣層出不窮,也不斷大賺世界人民的鈔票。美國政府是巨額赤字,看起來很窮,但該國的跨國公司,總是很會賺錢,富可敵國。

一個大國,如果變成世界最強,那一定用盡辦法保持自己的領先地位。而美國成功的根本,是重視人才,也為聚集世界頂級人才建立了一個良好機制。大國之間,零和對決不可取,互嗆對決對弱的一方也落不到什麼好處。排位對決也即和平競爭,反而是大哥壓制小弟的方法。因此,就目前來看,誰要與美國對決是很難的。做美國的敵對之國,一個個敗了,做其盟兄,還是要被其壓在下面。那是不是完全沒有希望了呢?也不盡然。按道家理論,一個國家強到極至,便必然走向衰落,盛極而衰。不過,這絕不是快速衰亡,而是逐步轉化。再說,美國是否已經到強盛封頂之時還不好說,且她擁有世界最強的智囊團,要讓其犯嚴重錯誤也很難。惟一辦法,是找到比美國更好的強國辦法。可這樣的辦法又在哪兒呢?

其實,還是在人。美國現在僅有3億人。這個國家包容性雖然較強,卻也需要長期的民族融合過程。中國、印度等人口大國,如果人口素質可以提高一大步,再重視一些教育、科技、文化建設,有質量的人才總數,也可以與美國匹敵。遺憾的地方就在此。人多,產生有質量的人才機制卻難形成。人才需要社會的良好肯定和選拔機制,需要暢所欲言的創造機制,需要可以充分發揮所長的社會環境機制,當然也需要真正能夠激發他們創造力的教育和文化保證機制。要產生這樣的機制,需要我們下決心走進真正的文明社會。可是,在當下,我們卻仍然陷入在與極端思想和落後觀點的苦戰中。我們的許多優秀人才,盡往美國跑。留下來的,磨上幾年,才華也多消解在官本位的黑洞之中。現在說中國夢。中國夢我想,也就是解放人,讓更多的普通人變成高質量的人才吧。我們要有夢,更要有實現夢想的可行路線圖。如此,這樣那樣的樊籬,總該有決心破除吧。


推薦閱讀:

清東陵密碼(七)十全老人屍不全
十二星座生日密碼
生老病死的密碼
wifi密碼忘記了怎麼辦 wifi密碼查看方法
鉑程齋--你以為DX,LT他們就不偷你的密碼么?

TAG:歷史 | 密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