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徐善衍:科學是一種文化
徐善衍:科學是一種文化
2012年01月02日 11:06 徐善衍 來源:光明網
●我們要有科學文化的自覺。
●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我們談論科學文化的意義,其核心在於要全面認識科學的價值。●科學文化建設關鍵在於科學的傳播與普及。徐善衍
把握世界的方式
當我們著力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時候,思想上難免不究詰到一個根本的問題:什麼是文化?答案應當是明確的,但人們似乎又一時難以回答清楚。在不同版本的現代漢語詞典、辭海中,都對「文化」作出了這樣的註解:文化是在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這讓我們不能不注意到:文化,無論是廣義上還是狹義上的定義,其內涵都包括科學,也就是說,科學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這部分文化,在近現代一直發生著急劇的變化,並深刻地影響著世界文化的變革,這已成為國內外的共識和現實。 從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其發展的歷史出發,我理解,文化表現為人們的信仰、價值追求的過程及其全部結果。這種結果,當然既包括精神層面的成果,也包括物質層面的成果。我贊同吳海江先生在《文化視野中的科學》一書中的有關論述:「人類在其漫長的進程和進化的過程中,不僅以『物質工具』為中介與世界發生關係,而且以自己的『精神文化』為中介與世界發生關係。宗教、藝術、倫理、科學和哲學等精神文化形態……就是人們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當前,在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並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新形勢下,我們把文化發展的注意力歷史性地聚焦到精神層面上的文化發展十分必要,意義重大。這是因為「社會和諧」與「不斷創新發展」,已成為人們必須面對和回答的時代兩大主題。自工業革命以來,科學技術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永不熄滅的發動機,而且,如何解決目前社會發展面對的許多熱點、重點問題以及建設未來的社會文明,人們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寄希望於科技的不斷創新。科學作為一種文化,既包括科學知識、科學思想、方法和科學精神,也包括科學基礎上形成的技術,構成了一種軟硬實力兼有的文化,在不斷地融入社會的各領域之中,已成為支撐經濟發展、保障政治強大和文化創新發展的主要因素。 我曾提出,中國現實社會文化主要受到四個方面的影響並構成其重要的內涵:一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二是中國傳統文化,三是科學文化,四是西方人文與宗教文化。我看現代中國公民的思想和行為無不表現出這些方面的素質和特點。其中,科學文化仍然是全民族整體素質中的一塊短板。特別是在當前全世界處處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為增強我國的軟實力和硬實力,更深入、廣泛地普及科學知識,發揚實事求是的科學探索精神和敢於懷疑批判的創新精神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增強我國科技創新力、不斷發展創新文化的需要。但我們應當關注到的是: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當前我國科學文化的發展還是一個比較薄弱的環節。 科學技術的發展給人類社會創造了無比的繁榮,也給人們生活帶來了從未享受過的福祉,同時也出現了資源危機、環境惡化等問題,這向我們提出一種警示:無限的科學探索所形成的科學知識以及技術,與社會生產和生活的結合併不是可以無所不為的。美國人尼爾曼有一本名叫《娛樂至死》的著作,我看通篇充滿了憂慮和反思,他認為現代的一些傳媒傳播的內容,很多是讓人們在娛樂中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喪失實踐鍛煉的過程,尤其對兒童的成長帶來了較大的負面影響。實際上,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對此早有告誡,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玩物喪志」等等。我們正處在一個數字網路技術與多媒體表現手段快速發展的時代。多元文化的內容與多彩的表現形式將難免對人們產生諸多的誘惑。因此,我們強調要有科學文化的自覺,是要在重視科技發展的同時,也要提高對科學本質的認識和理性應用科技的覺悟,主動促進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的融合。所謂人文文化,它與科學文化一樣,作為人類精神層面上文化的一種亞文化,應當包括哲學、倫理、法規、價值觀、信仰等。無疑,人類社會的進步需要人文文化的發展,也需要人文文化調節和規定著物質文化以及科學文化的發展方向,因此,堅持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的統一,這是實施科學發展觀、建設秩序與文明的社會所需要的,也是對抗「娛樂至死」這種時代「詬病」的一種有力武器。文化的語境
當代科學快速發展,出現了兩種看似南轅北轍的特質:一方面科學內部學科高度分化,另一方面科學體系本身及其在社會中的應用又呈現出高度綜合的特性。沒有人可以否認,在近現代,科學在人類文明的進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科學技術正有力地推動著社會各領域的發展,也改變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科學對人類社會帶來的變化有目共睹,但這些變化的價值如何概括?科學哲學在理論上的一個重要貢獻就是把科學價值分為兩類:一是精神理性價值,二是工具(物質)理性價值。 工具理性價值是人們普遍感覺到了的:科技的發展延長了人們的手臂,加快了行速,拓展了智慧,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效率,近200年來,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社會創造的物質財富要比過去幾千年創造出財富的總量不知要高出多少倍!人們對此視為科學的價值,並在經濟發展的考量中提出「科技貢獻率」的指標。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科學技術的出現和科技的實際應用價值都不是自然發生的,是人們智力勞動的結果,這是科學精神理性價值的顯現。當然也有必要提出,科學的精神理性價值並不只是在人類的經濟活動中才能體現出來。擁有豐富的科學知識,掌握科學的思想和方法,這是人們樹立正確世界觀的基礎,也是科學文化得以傳承並不斷創新發展的基礎。一部科技史始終把科技發展的文化背景(科學哲學理論對此稱為「文化的語境」)和科學又如何轉化為社會文化與公眾素質作為自己的研究重點。所以,從整體看,科學是人類文化進步的產物;反過來,科學的發展又為不斷提高人類的文化素質、不斷創新和豐富人類文化的寶庫作出貢獻。這也是科學精神理性價值的根本體現。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是鄧小平同志關於科學與經濟關係的一個重要、正確的論斷。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中明確提出:「生產力裡面當然包括科學在內。」我們不能對這樣的論述給予片面的理解:僅僅把科學技術視為實現某種目標的途徑和工具。回到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論述中,什麼是生產力?按照馬克思關於生產力三要素的提法,生產力要素包括勞動者、勞動工具、勞動對象(後二者又統稱勞動資料)。勞動者理所當然地處於首要地位,並是一個能動的要素。當代經濟社會雖然凸顯了科技對生產力發展的主要支撐力量,但是這種力量自始至終都是要通過掌握科學知識和技能的高素質勞動者來實現的,並由這樣的勞動者不斷地創新和豐富生產資料的科技內涵。作為生產力第一要素的「人」以其知識、技能和價值目標的把握,始終處於「第一生產力」的核心地位。也就是說,作為文化的科學,只有通過教育,才能提高「人」的精神理性和技能,才能完成科學的「人格化」與「物化」的轉變,真正實現科學的精神價值與物質價值。我理解,這是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要義所在。
以人為本
傳播與普及科學,本質是面向社會大眾進行的科技教育與實踐。這種傳播與普及,世界各國幾乎都是通過兩種渠道實現的:一是正規學校教育,二是通過各類媒體以及結合生產需要進行專業培訓等多種形式的傳播與普及,國際上通稱為進行非正規教育。目前,我們進行科學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是如何更好地發揮好兩種渠道的作用。 學校教育改革已提上了日程,是實施素質教育還是應試教育已成為長期糾結的問題。我相信絕大多數人對這個問題的理解是,改革的關鍵並不在於是否要進行考試,而在於應該教什麼、考什麼和怎樣教、怎樣考。 看過美國初中十餘本科學教育課本以後,給我最大的啟發是科學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就應該這樣去探索和改革:面向大千世界的諸多現象和問題,老師和學生一起去探索、去思考,在重視體驗和啟發式學習過程中,由教師引導,讓學生自己去得出結論,這是很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在西方發達國家,科學教育課早已成為中小學校如同語文、數學一樣的核心課程,但我國至今還未能實現。 實事求是地講,在我國中高級理工科學校教學中,基礎科學和專業技術知識內容並不是很少,甚至出現填充知識的傾向,以至減弱了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探索創新的能力。據來自國外的一些介紹,即使在文科學校,學生也要學習一些通識性的科學知識。高等學校教育既要重視專業人才的培養,更要做到科學、人文和藝術教育的融合,這已成為世界大學教育的基本走向。 科普,是科學技術不斷實現社會化、大眾化的過程。在我國,科普基本定位在社會非正規科學教育的範疇。幾十年來,科普事業蓬勃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如我國《科普法》的頒布和全國各類科普教育基地的建立等。但我認為我國非正規科學教育還沒有真正全面地納入到政府工作日程,也沒有形成應有的氣候。政府與科普以及與多種形式的非正規科學文化教育,基本體現在項目申報、部門行動上,還缺乏統一規劃、有力領導和必要的政策支持。《科普法》的一個重要指導思想,就是造就一個「人人是科普工作者,人人也是科普受益者」的局面,但在我國的科普實際工作中,社會某些輿論往往對科學家表現出更多的期待,希望他們拿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面向公眾進行科普。但我總認為這是不切實際的要求。普及科學是每個科學技術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他們力求這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多、更好一些,把他們的研究開發工作與生產、生活的實踐結合得更緊密一些,但他們的主要精力就要用在探索、研究和創新上,這是他們的崗位和責任,如果不是這樣,他們就是「過去時」的科學家了。 隨著我國公民文化教育水平的逐年提高和從各類專業崗位退休人員的不斷增多,實際上在我國城市社區已經出現群眾中互為師生、自己教育自己的局面,預示著公眾必將成為科普事業的主體。 在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明確提出:「我國文化改革發展,顯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促進了人的全面發展,顯著增強了國家文化軟實力,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我認為,這段文字雖然是出現在會議《決定》的總結部分,也是我國科學文化繼續發展的方向。文化建設是一個絕不亞於經濟發展的宏大系統工程,科學文化的發展也需要全社會的行動。我們希望科學文化建設能夠納入我國文化建設的總體規劃之中,與我國文學、藝術、教育等文化的發展一起進行統一規劃、管理和實施。 (作者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原副主席、現任清華大學科技傳播普及研究中心理事長)推薦閱讀:
※在文化領域,中國究竟還有什麼可受到國際的歡迎?
※宋徽宗的書法,能達到書法家的水平嗎?
※不說真話的文化基礎
※單霽翔:城市化進程中的文化危機
※道整勻緊、瀟洒縱橫,賞書聖之《來禽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