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學科亟待系統構建
·中醫「治未病」是對潛在的、可能危及生命與健康的重大疾病的治療埠前移,是對重大疾病的預防性治療與飲食、生活方式的全面輔導,以達到延緩發生或控制相關疾病的目的,是一種醫療行為。·目前中醫「治未病」缺少臨床專家的深度參與,是影響治未病學科發展的潛在危機。建議國家從制定「上工治未病」規範與臨床指南的角度,組織各專科領域的頂級專家有序地開展「治未病」學科的系統構建。「治未病」是兩千年前《黃帝內經》提出的概念。隨著疾病譜的不斷變化對醫學提出新的挑戰,使人們重新對醫學的目的進行審視:醫學的目的不僅是治病,更重要的是不讓人們得病。「治未病」的理念再次引起人們關注,並已經出現了遍地開花的勢頭。健康管理、足底按摩、理療按摩等等,一夜之間都變身為「治未病」。
那麼,什麼是「治未病」?「治未病」是「上工治未病」的簡稱。古代的「上工」是現代專家的代名詞,而且古代對上工的要求更苛刻,上工是相對於中工、下工而言。說明醫生的培養順序是由下工,進而中工,最後上工的進步過程。因此,「上工治未病」應該是醫療行為。對於這個問題,由於西方對從事醫療有嚴格的行業管理和法律規定,因此,存在問題有限。而中國由於行業管理的缺失與法制意識的淡漠,加上國家對治未病沒有明確的定義,人們可以通過文字遊戲來進行宣傳,淡化了治未病的醫學性質。中國文化注重養生與保健,這是中國文化的特點。道家文化尤其對養生有深入的研究。《黃帝內經》曰:「正氣內存,邪不可干」;「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這些都為疾病的預防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思路。而在此基礎上派生的養生保健系統,在理論上與中醫有密不可分的同源性,為醫學與保健養生的嚴格區分,帶來一定的困難。但二者之間的服務對象與對專業的要求有截然的差別,必須徹底分離,才能使各自的行業健康發展。「治未病」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有人把亞健康與「治未病」對應起來。其實,亞健康是近年來西方醫學提出的一個模糊的、並沒有明確指向與定義的空泛概念。它起源於西方的藥品文化,通過補充維生素、鈣片、魚油等物質對所謂的營養失衡進行調節。而中醫「治未病」是對潛在的、可能危及生命與健康的重大疾病的治療埠前移,是對重大疾病的預防性治療與飲食、生活方式的全面輔導,以達到延緩發生或控制相關疾病的目的。其治療目的清晰、方向判斷準確、有專科醫師參與指導,是事前進行整體評估,事後進行系統評價的系統工程,也是「治未病」醫師組織實施的系統性治療與研究工作。中國養生文化強調「葯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練武」等生活方式的調整,是勸告人們自我選擇一種良好的生活方式與生活態度。保健是對一些小的傷痛,可以採用許多有效的、非藥物療法進行調理。但養生保健並不屬於醫療行為,必須對從業人員進行嚴格的行業培訓與教育,避免違法事件的發生,給服務對象帶來超範圍執業的傷害。筆者關注「治未病」工作多年,認為中醫「治未病」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進行系統的整理與整體的設計。然而遺憾的是缺乏清晰的思路與學科發展的規劃。醫學是為了治療與預防疾病建立的系統。隨著20世紀末期老年病、慢性病的急劇增多,推動了老年醫學與康復醫學的構建,形成了新的醫學分類系統。第一醫學:預防醫學;第二醫學:臨床醫學;第三醫學:康復醫學。中醫如果嚴格地根據新的醫學分類系統分類,也應當是:中醫的第一醫學:中醫預防醫學;中醫的第二醫學:中醫臨床醫學;中醫的第三醫學:中醫康復醫學。目前中醫「治未病」缺少臨床專家的深度參與,是影響治未病學科發展的潛在危機。臨床專家多忙於門診與病房的工作,很少能靜心思考與研究各專科領域的疾病預防問題,造成「治未病」學術領域的人才缺乏。建議國家從制定「上工治未病」規範與臨床指南的角度,組織各專科領域的頂級專家有序地開展「治未病」學科的系統構建。行有行規,國有國法。只有在嚴密的行業規則指導下,才能保證一門學科的健康發展。同時也為從事養生保健的人員留下清晰的生存空間。 (作者系中國針灸學會腹針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薄智雲)
推薦閱讀:
※呼籲設立「發展法學」新學科
※醫學科普:盤點降糖葯那些常見的應用「誤區」
※山東大學醫學學科或將升級為省部共建
※現代西方醫學科學體系的局限性
※柳葉刀:中國醫學科研誠信遭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