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物理學和佛學的關係

劉洪斌:現代物理學和佛學的關係

2009-12-24 00:13:00|分類:佛學|舉報|字型大小訂閱

  緒論

  孫中山先生指出,佛教是現代科學之母。信矣。

  佛學,是一部大百科全書,記載著歷代先賢在各方面的不懈探索,達到了人類文明的最高峰,因此,佛教有八萬四千法門之說。

  本文著重談談現代物理學和佛學的關係。

  物理學作為形而下學,地位雖然不高,但可以很好地詮釋佛學,使得研究佛學的人做到知其然,並且知其所以然。

  現代物理學面臨一個很大的困難,就是如何統一量子力學和相對論,從而締造一個大統一物理學理論,進而解釋自然界。為此,愛因斯坦付出了下半生的寶貴時間,可惜未獲成功。

  竊以為,解決大統一難題的方法就是引進佛學,為什麼呢?因為物理學的發展有二條腿,一條是宗教,一條是哲學。最著名的,就是佛教的「一乘道」理論。

  那麼,什麼是「一乘道」呢?

  一、「一乘道」

  「一乘道」理論是用來解釋大自然的,現實情況很能說明問題,就是太陽光照在綠草上,草生長,牛羊吃草,人喝牛奶吃牛羊肉,拉出來的屎糞可以種蘑菇,最後的殘渣回歸草地,又可以促進綠草的生長。大自然就是這樣循環。

  這就是「一乘道」。

  在這個現象背後,隱藏著一個真理,就是能量守恆及轉化定律。

  有人問洞山良介禪師,如何是佛?禪師答「麻三斤」,其實說的也是這個現象。

  太陽光照在麻草上,麻草生長,人們收穫了麻草,晒乾後可以織成麻布,做成麻衣、麻袋,進行使用,日久以後,東西破舊了,可以燒成灰,撒到大田裡,又可以促進麻草的生長。

  二者的不同之處:一個是吃,一個是用。

  物理學家為了統一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目光專註在引力場、電磁場、弱場、強場等四種場的統一上,遭到了失敗,我分析原因是:場是能量的天然存儲器,而不是能量本身。

  聯繫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的大統一物理學理論,只能是能量守恆及轉化定律。

  整個物理學是以能量守恆及轉化定律開始,也以這個定律結束。

  當今最高深的M理論,最後得到的結果,也是能量守恆及轉化定律。

  二、因果論

  佛學的三大基石就是一乘道、因果論、肯定一切否定一切的理論。

  《金剛經》就是以否定一切的思辨方式來論述的,其中否定中有肯定,肯定中又有否定。

  本文要說的佛學最根本的基礎---因果論,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釋迦牟尼佛放棄苦行,在菩提樹下靜坐七日,最後睹明星而悟道,他悟到了什麼?

  台灣佛學家南懷瑾先生在《怎樣印證佛法》開篇中認為,釋尊悟到的是緣起性空,所謂緣聚則有、緣盡則散,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如此,古人的因緣說,現在叫因果理論。

  近代物理學,為佛學做了科學的證明。

  我們知道,客觀世界由原子構成,原子有一個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外面有電子圍著原子核快速轉動。

  質子、中子、電子作為基本粒子,又是怎麼來得呢?

  共振態粒子的發現,揭開了基本粒子的奧秘。

  形成基本粒子的外因是物質波的交匯,交匯處形成一個波包;內因是交匯處發生了共振。這樣產生了一個基本粒子。

  在物理學研究的最前沿,既是物理學,又是哲學。

  物理學上叫共振,哲學上稱因果。

   現代宇宙學說宇宙始於一次大爆炸,那麼,大爆炸以前宇宙是啥樣?爆炸的中心在哪?一次大爆炸能產生那麼多能量(E=mc2)?世界統一於物質,而物質是 不生不滅的,所以宇宙無所謂起點,它就是一種存在。宇宙的最小組成成分----基本粒子,決定了它的性質,宇宙起源於共振,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覺悟,悟 到的緣起性空,也就是悟到了世界產生的第一因,即因果理論。

  曾經有人去老和尚那裡請教佛法真諦,老和尚說挑水去、掃地去,奧妙在哪兒呢?

  答案就是因果理論,掃是因,地上乾淨是果;挑水是因,有水喝是果。

  按照知行如一的觀點,生活中我們就要曉得善有善報,惡有惡果。

  印光大師說,通宗通教之後,也是從因果起修。

  如果我們多行善事,不為惡業,未來還會不美好嗎?

  三、量子力學與人類社會

  量子物理學雖然是解釋微觀粒子運動情況的理論,但同樣也適合於人類社會。

  如果我們把銀河系看成是一碗米,那麼太陽就像似一粒米,圍繞它轉的地球就像灰塵一樣小,地球上的人不就像基本粒子一樣大小嗎?

  愛因斯坦在反對哥本哈根學派時說,上帝不擲骰子。其實是他疏忽了,大自然確實是隨機的,因為物質波是幾率波。

  在量子力學中,最著名的,要數海森伯的測不準原理,即我們不能同時測得微觀粒子的動量和位置。

  佛學上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曾有一個外道梵志,手裡握著一隻小鳥去見佛祖,他問佛,我手心裡的小鳥是死是活?很顯然,如果世尊答活,他將暗暗用力將鳥捏死;如果世尊答死,他將放飛小鳥。

  世尊反應很快,他跨到門檻上,一隻腳踏在門裡,另一隻腳在門外,反問道,我是出門還是進門?

  我們每個人,就像是踏在善惡之門上,為善還是為惡,決定權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將來的善報或惡果就不問自知了。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我們扔一枚硬幣至空中,落地後硬幣是正面朝上,還是反面朝上?

  答案當然是不確定。

  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就是扔得次數足夠多,正反面朝上的幾率都是50%。硬幣在空中飛行時,相當于波特性;硬幣落地後不動,相當於粒子特性,這樣,就很容易理解基本粒子的波粒二象性。表現為波,或表現為粒子,當然是測不準。

  我們每個人一生所為善惡參半,若能加以自覺控制,將能止於至善。

  在哲學上,給我們的啟發更大,唯物主義就像是粒子理論,而唯心主義就是波動理論。雖然二者有差異,但有一個共同點,都是為了揭開大自然的奧秘,而這個迷點,就是世界的本源。

  世界統一於物質,物質的根本是能量。

  粒子中儲存有能量,波傳遞著能量。

  現在看來,基本粒子是物質場中的一個奇異點,並且它本身也是一個場,而場是能量的天然存儲器;物質波,對應著波能,也能計算。

  一切的核心,都指向了能量。

  四、認識論

  大家知道,哲學由三部分組成,即形而上學、倫理學和認識論。在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上,天台宗祖師智顗認為,應該做內省的功夫,即所謂向內心做自我復歸,很顯然,他的觀點在認識論上屬於唯心論的先驗論。

  然而,佛教所持的方法是包括二個方面的,除此之外,還有唯物論的反映論。

  《五燈會元》緒中記載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次,有二個獵人打到一頭野豬,釋尊想去瞧一瞧是什麼樣子,一徒弟說您是知道一切的聖人,還用得著親自去看嗎?釋迦牟尼佛答道,也要看過。

  很顯然,世尊所持的觀點是唯物論的反映論。

  因此,必須通過二種認識論,且不斷比較使用,我們才能正確地認識世界。

  五、認識物理學要上升到哲學的高度

  在物理學研究的最前沿,既是物理學,又是哲學。在科學上,要知其然,並且知其所以然;在哲學上,又要回答一個什麼問題呢?

  有這麼一個故事:中國道教二祖莊子有一天和他最要好的朋友---惠子,一起去郊外踏青,路過一個池塘時,見一條魚突然躍出水面,在空中划出一條美麗的弧線,然後落入水中,自在地擺動尾巴,歡快地遊走了。莊子見狀道:「此魚從容也。」

  惠施道:「你又不是魚,怎麼知道它從容不迫呢?」

  莊子言:「你又不是我,怎麼曉得我不知道呢?」

  以上這個故事,劃分了哲學上的可知論和不可知論,也就是人類所有學問都要回答的問題。

  對於宇宙、對於我們自身,究竟是怎樣的?這些歷來是仁人志士所推究的目標。

  毛澤東同志認為:世界上的學問有二門,一門是自然科學,一門是社會科學,哲學是對二者的概括和總結。

  在哲學上,劃分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二大陣營。唯物主義認為:世界統一於物質。這是唯物主義的一元論。

  那麼,什麼是物質呢?

  列寧指出:「物質是不依賴於人的意識而存在,但能為我們的感覺所複寫、攝影、反映的客觀實在。」

  很顯然,列寧所說的物質就是能量。

  可惜的是,唯物主義到此為止了。

  只有佛教,對能量做過研究。一、認為能量是不生不滅的,佛學上稱為「無生法忍」;二、認為能量是完全遵循一乘道原則的,佛教稱為「禪境」。

  本人對能量總結出七大特點:

  1、多樣性,有電能、機械能、勢能、質能、熱能、磁能等等。

  2、不生不滅性。

  3、嚴格遵循能量守恆及轉化定律。

  4、客觀實在性。

  5、物極必反特性。

  6、有量變到質變的特性。

  7、矛盾性,是存在主義和虛無主義的對立統一。

  物質、心所指的都是能量,大自然就是由能量變現的,天主教稱其為上帝,佛教徒稱其為佛,物理學家稱其為能量,唯物主義者稱其為物質,其實指得是同一樣東西---能量。

  六、世界觀和方法論

  有這樣一個畫面:有一個人見到地上有一個阿拉伯數字6,在他對面的人卻說是9,這就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在立場上的差別,所謂立場不同觀點就不同。而所指的都是這個數學符號,標的物是一致的。

  這個要說明的東西就是大自然,就是物質,就是能量。唯物主義說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唯心主義說世界是心理作用,所謂三界唯心,由於物質是不生不滅的,還沒生呢,不是心理是什麼?

  物質、心所指的都是能量,大自然是由能量變現的。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有差別的,毛澤東同志認為,有差異就有矛盾。因此,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之間是有矛盾的,它們既對立,又統一,符合對立統一規律,統一於物質,即統一於能量。

  按照「禪心指月」的說法,唯心主義是指月之手,並不是佛教所要推崇的,標的物是「月」,指能量,以及怎樣超越物質世界。

  那麼,怎樣從物質中超脫出來呢?因為人是有精神靈魂的呀?答案是利用物質不生不滅的特點。

  大家體會一下,不生是怎樣的境界?

  古往今來,在對大自然的認識上,產生了多如牛毛的學派,比如有:古典主義、自然主義、形式主義、現實主義、超現實主義、神秘主義、工具主義、民主主義、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存在主義等等,不可稱數,物理學研究用得是實證主義,它們都是指月之手。

  通過量變到質變的飛躍,我們得到了佛家的「好像主義」。

  諸多主義猶如淤泥,而「好像主義」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

  台灣佛學家南懷瑾在《南禪七日》視頻中,也說是好像;縱觀《大般若經》洋洋萬言,說的就是「好像主義」。

  按照共性存在於個性之中的哲學原則,我們可以得到結論:大自然是好像的、彷彿的,一切都是好像的。

  怎樣達到這個境界呢?有一個時空通道,叫做不二法門,就是遠離有我,並且遠離無我,有我無我一如,真實如常,平平常常。南泉禪師所謂平常心是道。

  一切都會過去,唯有真理永存。這個真理,就是「好像主義」。

  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只看到地球文明的中段,而「好像主義」是地球文明的始終。

  假傳萬卷書,真傳二個字---好像。

  七、宇宙觀

  當今物理學發達異常,但是發展方向,毫無目的。對於宇宙,我們知道了多少?已經揭開大自然的神秘面紗了嗎?

  整個宇宙由三個重要元素組成,那就是時間、空間、能量。

  初期,是牛頓的絕對宇宙觀。

  其次,是愛因斯坦相對的宇宙觀,即認為宇宙是有限無邊的,空間有限,時間無邊,像個球形。

  當代著名科學家史蒂文*霍金認為宇宙始於大爆炸,通過哈勃望遠鏡,科學家們計算出宇宙的直徑是180億光年至220億光年,宇宙現在膨脹中。

  我們不禁要問,有限無邊的宇宙外面是什麼?大爆炸以前宇宙是什麼樣子?

  科學家的宇宙觀,是原始的宇宙觀,是不能揭開宇宙奧秘的。

  解決的方法,就是對他們的宇宙觀進行抽象加工,也可以借鑒古人,這就是禪學的宇宙觀。

  釋迦牟尼佛有三十二種宇宙觀,因此,佛教對大自然的認識,是很徹底的,也是很負責的。

  佛說一粒沙里有三千大千世界,這是符合廣義相對論的,因為時空的大小是相對的。對於一個人來說,一間房間只有幾十平米大,而對於一個細菌來講,空間該有多大啊!所以不能機械地用人的角度、觀點、眼睛、感情來看宇宙。

  比如,普遍認為時間是一維的。

  事實並非如此,因為時間是空間這個物理量派生出來的,他就像是一根頭髮絲,遠看是一維的,近看卻是三維的。

  正因為如此,佛學有須彌納芥子,芥子納須彌之說。

  同樣的,宇宙可以容納電子,電子里也可以放進大宇宙。

  因為時空都是相對的。

  比如黑洞,夠大吧,但它完全能放進中微子里去,因為二者的物理性質一致,黑洞就是一個大的基本粒子。

  分析絕對的宇宙觀的結果,由於質量無限,宇宙將最終塌陷,黑洞的產生原因正是如此。當今的宇宙是相對的宇宙觀和絕對的宇宙觀的對立統一,現在是相對的宇宙,由於宇宙在膨脹,將來是絕對的宇宙。

   宇宙產生於大爆炸的理論有待商榷。關於宇宙的產生時間,它是由世界的本源---物質決定的,由於物質是不生不滅的,所以決定了宇宙也是不生不滅的,無所 謂開始和結束,他就是一種存在。唯物主義認為,世界統一於物質,物質就是能量,宇宙就像是一個大的物質場,裡面存儲有能量,場是能量的天然存儲器。

  本人認為,現今觀察到的宇宙,只是一個肥皂泡,而真正的整個宇宙,卻是一大盆肥皂泡。

  有趣的是,品茗時,瞧著茶盤上排列整齊的數個茶杯陣,我想,這不就是宇宙嗎?我拿起其中一個茶杯,想像那茶杯由數億個原子構成,每個原子類同於一個太陽系,繞著的電子就像是地球,那上面的60億人中有個我,正在大談宇宙觀呢。拿著茶杯沉思的境界,很神奇。

  佛曾言:「視大千世界如一砢子。」

  八、第一因

  有二個問題是當今科學界最頭疼的,一個是宇宙的成因,另一個就是生命的起源,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在哲學上,叫做第一因,即什麼是自然界千姿百態的起源呢?

  早在二千五百年前,釋尊出家修道,也正是為了尋求這個答案。世尊睹明星而覺悟,正是發現了大自然的這個奧秘,即一切的緣起是空無,所謂緣起性空,終歸於空。而「有」是相對的暫時的存在,是假有,是因緣和合有,是「場」有。

  在物理學上,客觀表現為基本粒子都是共振態,關鍵是能量從傳遞狀態轉化為滯留狀態,能量被儲存了起來,具體事物就是場。組成客觀世界的基本粒子內部都是場,存儲有能量,場是能量的天然存儲器。比如聽音樂,怎樣感知音樂的內涵呢?關鍵是和音樂旋律產生共鳴,這樣聽者才會有感知。

  共振、共鳴其實是一回事,通過這個途徑,我們才找到自然的起源。深究下去,我們能發現事物產生的內因和外因,而共振是內因則確定無疑。

  在生物學上,雞和蛋的先後,就是誰是因誰是果的倒溯,答案當然是巴莆洛夫的條件反射機制。

  本人曾看過一部科教片,科學上認為蛋在先的可能性要大一些。而生命的起源必定離不開閃電對水中原始雞蛋的刺激作用。

  有一個物理學實驗是這樣的,1.02兆電子伏特的光照射到鉛板上,能產生一個正電子和一個負電子。

  很明顯,是光傳遞的能量停留了下來,轉化為電子的靜質能了。鉛板的原子核電場和光波的交匯是外因;交匯處發生共振,使得光的振幅疊加,形成共振態,這是內因。共振態的客觀表現是一個場。

  日常生活中,我們接觸許多事物,就是不斷與這個那個場發生共振,這樣才能感知世界萬物的存在。

  禪宗有個公案,就是說有人發現一頭老虎脖頸上套有鈴鐺,怎麼解下來呢?一聰慧的僧人說,解鈴還須繫鈴人,就是這個道理,因果倒退上去,就發現了第一因。

  記得小時候玩伴問我,世上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當時我為之語塞。現在曉得了緣起性空的道理,真相就大白了:由於古時候地球上還沒有生命,所以既沒有雞,也沒有蛋。

  緣起性空的發現,是釋迦牟尼佛對人類的極大貢獻。

  同時,可知宇宙的起因不是大爆炸,而是共振。

  九、質量的來源

  有一派哲學家認為:物質是無限可分的,所謂「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分到最後的結果是什麼呢?必然是虛無主義。數學公式是Lim(n→∽)1/2n=0,這個極限數學公式是很能說明問題的。

  古希臘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德謨克利特所用「原子」一詞,就是「不可分割」的意思,對原子的否定,必然走向虛無主義。在這裡劃分了唯物主義的局限性。

  觀世音菩薩在《楞嚴經》里所闡述的微粒說,與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說,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物理學上,對原子的再分割,證明它是由電子、質子、中子等基本粒子構成的。最小的基本粒子是光子,光子的半徑為零,是不可再分割的。以前認為,光的媒質是「以太」,現代物理學證明,「以太」是不存在的。

  不是嗎?就這樣,物質世界走向了虛無主義。

  禪宗六祖慧能所謂「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是虛無主義這種境界的很好寫照。

  那麼,大自然究竟是怎樣的呢?

  我認為,宇宙是存在主義和虛無主義的對立統一。

  為什麼這麼說呢?

  這是由物質的性質所決定的,因為物質是不生不滅的,不生就是虛無主義,不滅就是存在主義,因此說宇宙是存在主義和虛無主義的對立統一。

  這個觀點不但有物理學意義,而且有宗教意義。知道了大自然是不生不滅的,人們將安詳地面對死亡,所謂生死是現象,不生不滅是本質。

  通過以上的討論,我們得到一個意外的收穫,就是可推導出物質質量的來源。

  大家知道,光是靠物質場來傳遞的,由於物質場是沒有媒質的,是以太構成的,以太的質量為零,是個無窮小量。

  實驗有1.02兆電子伏特的光,打在鉛板上,可產生一對電子偶。可見電子由光轉化而來。

  電子的結構是個電磁場,但電子是有質量的。數學上有「有限個無窮小量的和為零,無限個無窮小量的和不為零。」

  由此可知,電子由無限多個以太組成,這就是電子質量的來源。

  而以太是不存在的,這樣我們可知古人「有生於無」的觀點,是多麼科學、多麼深刻。美國科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主弗蘭克,也佩服中國古賢的「有生於無」理論。

  在數學上,我們可以計算質量的大小:m=E/c2.

  由於知道了質量來源於無限多個以太所構成的場,因此,物理學家希格斯關於質量的來源之說,是有待討論的。由於以太的不存在,希格斯所說的玻色子是永遠找不到的,那麼,歐洲強子對撞機的建造,這個錢我看花得冤枉。

  十、循環論

  唯心主義不能被一棍子打死,也有可取之處。比如循環論。

  客觀世界確實有循環現象,除了前文所述吃的、用的以外,還有地球上水的循環。

   太陽光照射到太平洋上,使得海水蒸發,升到空中變成白雲,風將雲彩吹到喜馬拉雅山,降溫後變成雨水落到地面,由於地勢的高低,在地球引力勢能的作用下, 又匯成河流,流向東海。小溪、瀑布、湖泊等自然景觀,全面的俯視,不正是水的循環嗎?同樣,一年四季的變化也是一種循環現象。

  因此,古人總結出的唯心主義的循環論是有道理的。當然,也不能否定進化論。然而請問,有沒有退化現象呢?

  其實,大自然是進化論和循環論的對立統一,循環論是生存,進化論是發展。

  至於人生命現象的六道輪迴,星系的生生死死,那也是循環現象,只不過,更有趣。

  十一、心是什麼

  佛教所謂「心即是佛」、「心是宇宙」、「三界唯心」,那麼,心到底是什麼呢?

  首先,它不是指得我們肉做的紅嘟嘟的心,這一點,是要先排除的。

  其次,心的種類數不勝數,有誠心、粗心、小心、細心、擔心、開心等等。

  曾有西方學者請了中國西藏的喇嘛、禪宗的高僧,研究了半天,也沒搞清楚心是什麼。

  其實,心就是一個物質場,而場是能量的天然存儲器,根本的仍是能量,而能量是世界的本源。

  東方文化與西學不同之處,是整體的看待一切,也就是把世界萬物看成一個場。

  對應的,有物理學上的量子場論。

  魏晉南北朝時期流行的玄學,其實就是哲學上的量子場論。

  玄學現在叫形而上學。

  現代西方學者也發現了這個奧秘,著名的有蝴蝶效應,就是大西洋這邊有一隻蝴蝶煽動翅膀,甚至能在大西洋的另一邊引起一場大風暴。

  打個比方,心好比是一個麵糰,可以捏成千姿百態的面人。而我們心的扭曲,才形成了各種心情。發展起來,才形成了唯心主義。

  至於現在的中學哲學老師,把唯心主義說成是,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那就走得太遠了。

  十二、尾聲

  通過這篇文章,目的是對人類文明做一個總結,得到學貫中西、融匯古今的知識掌握技巧。

  由於名利的驅動,人們都想在物理學研究的最前沿獲得發現和成就,因此,走極端的現象自然就產生了。

  比如,本人在網際網路上發現,由於受物質無限可分思想的影響,大家想找到基本粒子是由何更小的東西組成的,竟然提出了:

  1、太極子,顯然是受中國太極文化的影響;

  2、陰陽子,反映出該學者受陰陽五行學說的影響;

  3、易子,很明顯是受易經的影響;

  4、玄子,是受中國魏晉時期玄學的影響。

  這些人的牛角尖鑽成這樣,真是很可憐。

  本人認為,對基本粒子的分割無意義,因為基本粒子是由共振產生,共振才是物質世界產生的根本。物質分割的極點是零,是以太,而以太是不存在的。在當代弦論中,已經揭示了這一點。

  其次,基本粒子是場作用的奇異子,再分割它,走極端,將使得物理學研究走入歧途。

  人類文明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呢?

  用一個字來概括,就是「和」字,所謂君子和而不同。醫道講陰陽調和是為愈;人道講禮之用,和為貴;商人講和氣生財;共產黨講構建和諧社會;神道講導引,所謂導之令氣和;佛家講「和平養無限生機。」

  在物理學上,和的表現是:原子核帶正電荷,繞著它轉動的電子帶負電,而原子是中性的,不帶電,電子的電荷與原子核的正好中和,眾多原子組成了大自然的萬事萬物。

  展望美好的共產主義社會,大家要堅定信心。

  共產主義怎麼具體搞呢?

   實現共產主義必須有物質基礎,首先要有核聚變發電機,或反物質發電機,這樣一勞永逸地解決了能源問題。然後農業實現產業化經營,像廠房一樣將土地一層層 鋪起來,用小太陽24小時照射,種土豆、花生、番薯、芋頭這類易養作物,糧食大豐收後,飼料不成問題,雞鴨魚肉多得吃不完。2.電解水得到氧氣和氫氣,馬 路上跑的車都燒氫氣,這個燃料乾淨。3.生物多樣化。

  世界上的東西都是能量變的,比如冰箱生產流水線,三秒鐘出一台,如果切斷總電源,馬上全完,所以關鍵是能源問題。
推薦閱讀:

關於0123456789與金木水火土的關係
土星和三王星的運勢互動關係( 心理占星學系列) - 星相學研究室 - 星座論壇 -新浪網
席氏命理干支作用關係論
怎樣看待當前社會風氣的功利化與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李敖一生狷狂不羈跟他八字格局有很大關係

TAG:物理學 | 佛學 | 現代 | 關係 | 物理 | 現代物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