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西山】「馬石山」國家級的金釘子地質(091)
07-14
馬石山在西山鎮馬村,海拔56.3米,曾是太湖石的主礦區之一。
西山地區的石灰石開採歷史極悠久,春秋時已有開採記載,石灰岩經長期風化溶蝕和波浪衝擊形成的太湖石,是疊砌園林假山的名貴用材。大量開採始於唐代,列為貢品,白居易在《太湖石記》中稱「石有族聚,太湖為甲」。北宋時朱勔大辦「花石綱」,西山的大、中型太湖石被采掠一空。宋代,西山石灰岩還被大量用以砌築太湖堤岸。
清代中葉後,用於建築的青石逐漸被花崗石(金山石)取代,開採量逐漸減少。民國時,太湖石主要銷往蘇滬各地用以燒制石灰。
解放後,採石由鄉統管,以互助組形式集體開採。1951年,為完成治淮採石任務,先後在各山開闢新宕,並引用炸藥爆破開採技術,采量大增。1964年,宕口下放給金庭公社開採。
上世紀70年代後,隨著水泥工業的迅速發展,石灰石供不應求,年產量達百萬噸。在1971-1976年「大打礦山之仗」的年代裡,石公山再次開宕,山東部的石公、石婆等名景毀於一旦。
1978年,石公山、林屋山兩座名山的開山採石被禁停。直到1984年,馬石山採石才被禁停。
馬石山「金釘子」界線剖面是全球二疊系—三疊系,「金釘子」剖面在太湖流域唯一一處輔助剖面,整個剖面就好象是一張「陰陽臉」,中間有一條明顯的界限,界限的一側是土黃色的岩石,另一側則是灰色的岩石,在地層劃代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質意義。馬石山已列入國家級地質保護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