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瀾和女兒在一起 楊瀾與丈夫吳征 ☆ 媽媽不是萬能的,但至少可以做到一點——面對孩子的每一件小事,都不馬虎、不敷衍。 ☆ 許多時候,不必在意孩子的選擇是否和自己一致,太刻意的父母可能會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適得其反。 ☆ 鼓勵孩子們表達自己的意見,說出自己的想法。即便是孩子生氣時,也千方百計鼓勵他們說出來。 ☆ 作為一名母親,最大的任務就是要培養孩子健康的人格和思維方式。語文、數學這些知識老師可以教會,但孩子如何面對挫折,如何面對嫉妒,如何融入一個陌生的環境,這都需要母親去教他們。
·人物檔案· 楊瀾,我國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曾在中央電視台主持《正大綜藝》,現任《楊瀾訪談錄》等電視欄目的主持人;2009年獲民政部「中華慈善獎」;2010年2月,因「奮發有為、在傳媒領域和國際文化交流中追求卓越」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榮譽稱號。同年4月被任命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中國大使,由此,成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中國辦事處所任命的第一位大使。2011年獲得「十大主持人」榮譽。出版的作品有散文集合《憑海臨風》,個人傳記《一問一世界》。 2012年10月15日,第五屆「胡潤百富最受尊敬企業家」頒獎晚宴在北京舉行,吳征、楊瀾夫婦獲得該系列獎項中「2012年中國最具傳媒影響力企業家夫婦」大獎。入行20多年,楊瀾一直是圈裡圈外眾多女性的偶像。一邊投資事業做得風生水起,另一邊絲毫不放鬆自己的老本行主持工作。談起做母親,楊瀾說,自己心目中的「智慧媽媽」形象,首先要懂得科學地養育孩子,其次是讓孩子有一個平衡的心態,要懂得與人溝通,還要自信、獨立,給孩子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一個有愛、有關懷的家庭對於孩子的成長極為重要。 陪伴孩子 做出勤率最高的家長 楊瀾是個大忙人。從「正大綜藝」到「楊瀾訪談錄」,從「陽光衛視」到「天下女人」,再到目前開辦的瀾電子雜誌,楊瀾的光芒愈發耀眼。但是,去掉這些光環後,楊瀾更願意將自己定位於一個妻子和母親的角色。 1996年,楊瀾在美國生下兒子;2000年10月20日,楊瀾在上海又喜得一個6斤多重的小女兒。因為工作緣故,楊瀾不能時時陪在孩子身邊,但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楊瀾都在他們身邊。 楊瀾很忙,可謂是一個「空中飛人」,在這樣的情況下,她還是孩子鋼琴學校里出勤率最高的家長之一,還能在孩子8歲之前陪著他遊歷了15個國家。 如今的楊瀾,經常在北京、上海、香港三地飛來飛去,但回到家中,楊瀾即使再累再忙,都會抽出時間和孩子交流,專心致志和他們說話,認真傾聽他們說的每一件事,全身心投入他們的世界。 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楊瀾會與他們玩拼圖、講故事,會和孩子們打鬧,也會和孩子們一起看電影。前段時間看了《別惹螞蟻》,一邊看一邊和孩子一起大叫,童趣帶給楊瀾很多的快樂。 楊瀾至今記得兒子一歲半時的一個場景。那是兒子出生後,楊瀾第一次比較長時間的出差,離開兒子有5天。那天回家時,楊瀾發現兒子臉上的表情特別有層次,先是把臉轉過去,憋了半天之後才委屈得哭出了聲,最後把楊瀾自己的眼淚也帶出來了。 兒子當初這個無比豐富的表情,重重地定格在楊瀾的心裡,她意識到孩子幼小時期不能離開母親,三歲前,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如果不小心造成了損失,以後會很難彌補。後來,她下定決心扔下所有工作,命令自己在家做了整整一年的「全職媽媽」。 媽媽確實不是萬能的,但至少可以做到這一條——面對孩子的每一件小事,都不馬虎、不敷衍,這是楊瀾給自己定的規矩。 不緊張 不苛求 讓孩子接觸真實的生活
孩子長大了,該上學了,上什麼樣的學校呢? 在這些事情的關註上,楊瀾和當下大多數父母很不一樣。按條件,楊瀾可以很方便地找到貴族學校、特色學校,或更有利於學習外語的國際學校。可是,無論在上海還是北京,楊瀾都堅持為孩子選擇普通的公立學校。 這麼多年過去了,楊瀾從來沒有給兒子請過一次家教,也從不做任何校內功課的額外輔導,甚至不要求他的學習成績一定要在班裡拔尖。楊瀾唯一給孩子安排的補習班是學習中國書法。楊瀾有這樣一個原則,無論孩子們今後去哪兒,做什麼,他們是中國人這點是絕不能變的,所以必須要讓優秀的中華民族文化滲透進他們的血液里…… 楊瀾還做了權衡和比較,相對來說,中文比英文難學,假如孩子從小沒有一個中文寫作環境,就難以學好中文。因此,孩子小時候需要重點補充的課程不是奧數,不是英文,恰恰是如今許多父母忽視的中文。 楊瀾選擇讓孩子上公立學校還有一個「私心」,就是想讓孩子接觸到最真實的生活,也生活在最接近社會現實的環境中,這樣的成長環境對孩子才是真實可靠和有益的。 楊瀾也希望孩子能多一點藝術熏陶,於是從小安排他們學習彈鋼琴,沒料到,同在一個家裡,兒子和女兒的情況大相徑庭:兒子學了不到一年就開始不耐煩,打了退堂鼓;儘管有哥哥的「壞榜樣」,可女兒從一開始就迷上了鋼琴,天天都會要求多彈多練,完全不用別人催促……楊瀾意識到,真的不該將成年人的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許多時候,不必在意孩子的選擇是否和自己一致,太刻意的父母可能會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適得其反。 讓孩子運動和表達 具有幽默感 楊瀾不覺得做神童有什麼好,也不要求孩子哪方面必須要有特別突出的成就,但她衷心希望孩子做一個快樂的人,也能給人帶去快樂。為此,楊瀾身體力行,努力培養孩子具有幾種習慣和品性:愛好運動、慈悲為懷、善於表達和富有幽默感。 誰都知道楊瀾英語特別好,可她和孩子在一起時,從沒正經做過什麼英語輔導,楊瀾把絕大多數時間花在並不特別擅長的體育運動上,她和孩子一起滑冰,一起去體育場。有一次和女兒滑冰時,楊瀾不小心摔壞了尾椎骨,養好了傷還是繼續奔向運動場。 有一段時間,孩子們喜歡上了動畫片《網球王子》,提出要學打網球,楊瀾不僅鼓勵他們,自己也加入其中。楊瀾發現,孩子更喜歡和他們一起運動的媽媽。為此,楊瀾和孩子們約定,一星期至少出兩次大汗。 楊瀾認為,表達能力的培養太重要了,幾乎是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關鍵。因此,她特別鼓勵孩子們表達自己的意見,說出自己的想法。帶他們去朋友家,讓孩子大大方方地介紹自己,即便是孩子生氣時,也千方百計鼓勵他們把理由說出來。 還有她重視對孩子幽默感的培養,雖然做起來不太容易,但還是努力去做。在家時,只要孩子們說了什麼好玩幽默的話,楊瀾總會不失時機地報以開心的大笑,同時給予回應和讚賞。她後來發現,和孩子一起看卡通書和卡通片是個好辦法,能培養和強化孩子的幽默感,當大家笑作一團時,互相之間的語言自然而然會變得機敏和幽默。 用「無所謂」和「有所謂」心態看待孩子成長 在楊瀾看來,作為一名母親,最大的任務就是要培養孩子健康的人格和思維方式。語文、數學這些知識老師可以教會,但孩子如何面對挫折,如何面對嫉妒,如何融入一個陌生的環境,這都需要母親去教他。 當初給兒子起名字時,楊瀾夫婦曾開玩笑地說,就叫「吳(無)所謂」好了,不知是否有這個玩笑的緣故,兒子對自己的成績排名、對個人的利害得失,真的有些「無所謂」。兒子班裡許多成績好的同學一般都在課外參加奧數、英語等多項補習,但兒子小小年紀,居然能坦然面對,能夠告訴媽媽:「我可是在參加一場不公平的競爭!」 當然,楊瀾並不是對任何事情都「無所謂」,比如,她會鼓勵兒子去競爭當班長,用自己的壓歲錢為患白血病的同學捐款,積極為班裡同學服務做事,這些都是楊瀾十分看重的事情。兒子要做一個好班長、好乾部,他得努力讓自己各方面都優秀,自然也包括學習成績…… 楊瀾的工作有許多種,但只要是和慈善事業有關,她就會回家詳細地向兩個孩子「彙報」,告訴他們慈善的意義,每次孩子們也會為媽媽做的事情驕傲。 楊瀾說,作為媽媽,給孩子一個充滿愛的環境,對於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 (記者張萌根據《楊瀾:美麗媽咪幸福妻子》《楊瀾:當媽媽要比當主持人難多了》《看楊瀾怎樣教孩子》等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