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體史學:朝鮮「南北國」與韓國「統一新羅」之爭

自20世紀50年代朝鮮提出「主體史學」這一命題以來,朝鮮半島上的歷史線條便不再統一。在朝鮮學者眼中,朝鮮半島史應該是這樣的:

「檀君朝鮮——衛滿朝鮮——高句麗——渤海國——高麗——朝鮮」。

而在韓國學者眼中,這一線條理當如此:

「檀君朝鮮——箕子朝鮮——衛滿朝鮮——三國時代——統一新羅——高麗——朝鮮」。

相較之下,兩者之間的差別主要在中間一段:朝鮮的主體為高句麗與渤海國,而韓國則認為是三國時代與統一新羅。然而,一個不足25萬的半島,一個同根兩種的民族,何以會誕生出如此迥異的兩種歷史線條;這其中,又是孰對孰錯孰是孰非呢?

東北亞自古強敵環繞,一個註定不太平的地方。

朝鮮半島上的割據政權與「漢四郡」

日本傳統文化認為,天皇的始祖是被日本人奉為太陽神的天照大神,而朝鮮傳統文化與之相似:作為古朝鮮的第一位君主,檀君的父親桓雄也正是被朝鮮人心中的太陽神之子。13世紀,朝鮮有一位法號一然的僧人寫成《三國遺事》五卷本,其中提及檀君於公元前2333年便建立了古朝鮮國——如果這段記敘果真為信史,那朝鮮的歷史將比中國夏朝還要古老三百餘年。

拋開真偽莫辨的檀群朝鮮,朝鮮半島上最古老的國度當數箕子朝鮮。當然,「朝鮮」之名為後世學者所加,箕子朝鮮真正的名稱應為「箕氏侯國」,而其締造者便是與比干、微子並稱為「殷末三仁」的箕子胥余。

箕子出身帝胄,是商朝末代君主紂王的叔父。西周代商後,箕子作為商朝遺臣「罔為臣僕」,遂「違衰殷之運走之朝鮮」並建立了東方的偏安政權。出於敬重懷柔之心,周朝天子武王並未東征反而封箕子為朝鮮侯,於是這個後人眼中的「東方君子國」自然也便成了箕子侯國;而因其「封地」位於朝鮮,史稱箕子朝鮮。

以「分封制」為基礎,周朝天子實際控制的地區並不多。

箕子朝鮮通過周武王的認可而被納入周朝政權體系,因此既不宜視為商朝的殘存國家,也不能視為朝鮮的歷史政權。當時,朝鮮半島上與箕子朝鮮並存的還有南方的辰國,辰國雖有「國」之名號但實際上更接近於馬韓,辰韓、弁韓組成的部落聯盟,其文明程度遠不能與北方的強鄰相比,不過箕子朝鮮的歷任君主在近千年的歲月中並未南進,朝鮮半島公元前的歷史,便處於這種漫長而平衡的對峙中。

雖然偏安一隅,但箕子朝鮮的國祚卻遠遠超過了周朝的中央政府。從西周到東周,從春秋到戰國,中原一帶已不知經歷過多少兵戈鐵馬,直到秦朝統一、楚漢爭霸,箕子朝鮮依然穩穩地遙立在東方。漢高祖時期,燕國遺民衛滿率家臣千餘人投靠箕子朝鮮,當時君主箕准對其頗為禮遇並封給其西部方圓百里的土地命其拱衛邊境。只是箕准所託非人,衛滿得到封地後沒多久便攻佔了箕子朝鮮的首都王儉城,仍沿用朝鮮為國號,後世稱為衛氏朝鮮。這一年,是公元前194年,距西周滅亡已有近六個世紀。

衛滿立國後依然臣服於中原王朝漢朝,這一層藩屬關係使得衛氏朝鮮勢力遠超於曾經的箕子朝鮮。話分兩頭,箕准為衛滿所破後率領殘部南下並擊潰了三韓中的馬韓進而以「辰王」自居,直到其死後馬韓人方復自立為辰王——當時朝鮮半島上諸政權的戰力,由此可見一斑。

從箕子朝鮮到衛滿朝鮮,文人立國與武人立國的不同。

衛氏朝鮮以武立國,很快便不滿足於漢朝的藩屬身份。元封二年(前109),衛滿之孫右渠因外交矛盾發兵突襲遼東,殺死漢遼東郡東部都尉涉何。右渠自是年輕氣盛,然而不幸的是,此時長安未央宮中坐著的皇帝的漢武帝劉徹——不難相像,右渠這回是攤上大事了。是年,漢武帝發兵五萬,水陸兩路聯合攻打衛氏朝鮮。面對來勢洶洶的漢朝大軍,右渠最終表示願意降服並派太子到長安謝罪,然而朝鮮太子因懷疑漢軍欲加害,剛剛出城旋即率軍返回。漢武帝不再啰嗦立刻下令圍城,次年,王儉城被攻破,衛氏朝鮮滅亡——自此,朝鮮半島北部地區直接納入了漢朝的管轄之下,由漢武帝設置了樂浪、臨屯、玄菟和真番四郡,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漢四郡」。

需要注意的是,漢滅衛氏朝鮮之戰並不是征服戰爭而是中央政權對地方割據政權的統一戰爭,從箕子朝鮮到漢四郡,朝鮮半島一直分別隸屬於中華與朝鮮兩個文明體系,漢四郡與南方三韓的並立並非「南北朝」關係而是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之間依然時常爆發著延續了千年的戰火。當然,除了這兩大勢力,朝鮮半島還分布著大量小國與部落如扶余、高句麗、沃沮、東濊等,這些勢力與三韓一道對漢四郡爭奪著東北亞的土地。漢四郡畢竟是邊塞之地,漢朝中央政府不能也不想花過多精力經營,於是很快,真番、臨屯二郡很快瓦解,玄菟郡也被轉移到遼東,所剩下的便只有樂浪一郡。雖然漢四郡在軍事的優勢並示持續多久,但其孕育出的樂浪文化卻極大促進了朝鮮半島的開化——可以說,正是樂浪文化的傳播奠定了日後朝鮮「小中華」的文化基礎,也就在樂浪文化興起的同時,朝鮮半島兩種截然不同的史觀也迎來了悄然成型的契機。

漢四郡形勢圖,三韓之地蜷縮在朝鮮半島南端。

大同江南「統一新羅」的首次統一

這一契機,便是高句麗的興起。

依朝鮮現存最古老的史書《三國史記》所載,高句麗由扶余王子朱蒙於公元前37年建立。這個說法很可能並不準確,在《漢書》中高句麗於公元前113年便已作為地理名詞出現。高句麗的民族隸屬關係引發了中朝韓三國學者之間漫長的口水仗:中國學者多認為高句麗是中國東北古代民族建立的王國,因此高句麗文明亦屬於中華文明的一份子;而朝韓學者多認為高句麗與中國無關並曾經建立起與古代中國平起平坐的大帝國,是朝鮮文化的組成部分。

學者之間的辯論凸顯了高句麗歷史的神秘感。高句麗地跨中國東北、俄羅斯遠東、朝鮮半島,其民族主要是濊貊和扶餘人,後又與靺鞨人、三韓人相融合。或許可以說,高句麗便是漢族與東北亞地區少數民族融合的產物,其文明成果應當屬於東北亞各國共同的遺產。相對於中原地區龐大而相對短暫的王朝,高句麗國祚長達七百餘年,歷代高句麗君主見證了漢四郡的設立與瓦解、五胡亂中華的東亞變局、南北朝的對峙直到隋唐盛世,而朝鮮半島也在高句麗國運的起伏之中進入了自身的前三國時代。

高句麗與新羅、百濟的戰略形勢與魏吳蜀相似。

朝鮮半島歷史在此處與中國歷史有著奇妙的偶合。中國歷史上也曾經歷過兩次「三國」:「前三國」是魏、吳、蜀;「後三國」是西魏,東魏,南梁以及其繼承政權北周,北齊,南陳。朝鮮歷史上也有兩次「三國」:「前三國」是高句麗、百濟、新羅;「後三國」是新羅、後百濟、後高句麗,朝鮮的「小中華」之名,倒也真是異常貼切。

雖然位列朝鮮「前三國」之一,但高句麗的疆域卻是在侵略樂浪郡之後才逐漸擴展到朝鮮半島的。「前三國」的另一國百濟的建立者也並非朝鮮原始居民而是來自中國東北的扶餘人,唯有新羅才稱得上是朝鮮半島土生土長的國家。百濟與新羅的疆域均不出朝鮮半島,而高句麗則有著東北亞廣闊的腹地,這種三足鼎立之勢也酷似同一時期中原王朝所經歷著的更為巨大的三足鼎立:吳、蜀兩國國力之和相加也不敵魏國,而百濟、新羅兩國的疆域相加甚至比不上高句麗的半壁江山。當然,不考慮法統道統的因素,魏、吳、蜀三國均為漢朝的繼承國;而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的民族構成完全不同,在高句麗與百濟兩國,朝鮮人的祖先三韓人均屬於被統治階層,朝鮮半島上的民族融合還遠遠沒有完成。

高句麗的自其立國之始便不斷擴張,313年連樂浪郡亦被其吞併。可以說,高句麗的運氣很好。如果高句麗遇到的是漢武帝,估計衛氏朝鮮的命運將再一次上演——然而此時中原王朝面臨著歷史上第一次來自於游牧民族的巨大挑戰,對朝鮮半島地區的控制早已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直到高句麗達到鼎盛時期,中原王朝才結束了幾百年的分裂,步入隋朝。而之後發生的隋朝三征高句麗之戰,並沒有延續漢武帝時期中原王朝對「四夷」的壓倒性勝利,反而讓後者在軍事成就上達到了歷史巔峰。

唐朝新羅之戰,東北亞又一次失去了併入中華的機會。

589年,隋滅南陳統一中國後,勒令「四夷」對其稱臣並得到了其中大多數國家的認可,而高句麗則對此陽奉陰違並四處聯結反隋勢力。612年至614年,隋煬帝三征高句麗,在付出了劇痛代價之後雖然最終使得高句麗遣使請降謝罪,但長年的戰爭最終引發了全國性的起義,最終導致隋朝滅亡。三征高句麗,隋朝死傷幾十萬軍隊。單純從戰爭角度來看,這是世界上罕見的以少勝多的戰例,而對於當時的中原王朝來說,更是莫大的恥辱。

代隋而立的唐朝並未遺忘這一次血仇,貞觀末期,唐太宗興兵進攻高句麗說了一句「為中國報子弟之仇」,指的便是隋朝三征高句麗之戰。668年,唐朝聯合新羅終於滅高句麗並於平壤設安東都護府,於是繼漢朝設四郡之後,朝鮮半島北部再一次成為中國領土;而新羅也在與唐朝的聯合中滅亡了百濟——就在唐朝滅高句麗的第三年,新羅對唐宣戰,唐朝新羅戰爭爆發。當時唐朝正被西邊的吐蕃戰局牽扯無力東顧,而新羅則以舉國之力應對,最終唐朝丟失大同江以南的高句麗、百濟故土,朝鮮半島從此進入新羅時代。

這是朝鮮半島上第一次統一,然而「統一新羅」這一術語卻帶有濃濃的政治色彩。這來源於1945年後朝鮮與韓國的南北對立:朝鮮學者於50年代提出主體史學後將同一時期新羅國北方的渤海國視為朝鮮半島歷史主線,兩者共同構成「南北國」而以北方政權為尊——當然,韓國自然並不承認渤海國對於高句麗的繼承而以新羅國為正統,新羅國也便有了「統一新羅」之名。

新羅國亦有「九州」、「五嶽」,「小中華」名不虛傳。

渤海國的「南北國」與「後三國」之爭

針對韓國以新羅國為主體的歷史觀朝鮮提出以渤海國為正統,然而渤海國的民族歸屬問題同樣依然成了中朝韓三國歷史學者之間的筆墨官司。

由於海岸線的限制,朝鮮半島南部註定締造不了大帝國,然而跨過鴨綠江與圖們江後大陸驟然變得寬闊,適合農耕文明的田野與適合游牧民族的草場在此交錯,使得朝鮮半島北部經常延展出幅員遼闊的大國。這些勢力中,大如遼國、金國,其領土均以百萬平方公里計;小如渤海國,疆域也能達到整個朝鮮半島幾倍大小。

與高句麗相似,渤海國的建立者也不是朝鮮人,而是靺鞨人。靺鞨人的歷史極為悠久,商周時稱肅慎,北魏時稱挹婁,直到唐時被稱為靺鞨。到了遼宋時期,這一支民族轉化成了女真並建立了吞遼滅北宋的金國;而在明朝末年,還是這一支民族,最終入山海關一統中原建立了中國第二個大一統的征服王朝:清朝。

渤海國全盛時期疆域圖。

放諸於歷史,靺鞨人的功績稱得上輝煌。698年,靺鞨首領大祚榮於東牟山稱王,並於713年被唐玄宗冊封為「渤海郡王」。762年,唐朝詔令將渤海升格為國,渤海國從此問世。彼時的渤海國雖然無法與中原王朝相抗衡,但文化昌盛經濟發達,素有「海東盛國」之譽。渤海國全盛時轄境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這更是新羅國無法與之媲美的了。

唐朝新羅戰爭之後,唐朝與新羅以大同江為界,渤海國的統治地區南抵新羅西接唐朝,大概包括烏蘇里江流域及黑龍江下游,與之前的高句麗疆域有著較大的重合度——國土相近而民族相異的矛盾,使得當時的新羅人對這個強鄰也沒有一個準確的定性。

在有朝鮮漢文學「開山鼻祖」之稱的新羅文人崔致遠筆下,渤海國時而被稱為「粟末小蕃」、「靺鞨之屬」,時而又有「惟彼句麗,今為渤海」、「昔之句麗,則是今之渤海」、「高句麗殘孽類聚,北聚太白山,國號為渤海」的描述。由此可見,在「統一新羅」時期,渤海國首先「非朝鮮族類」,其次當屬高句麗的繼承國。

中國學者視角下渤海都督府與新羅國的對峙。

然而這種看法在朝鮮王朝時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18世紀朝鮮「漢學四家」之一的柳得恭,在所著《渤海考》中首次提出「南北國」的概念:

「昔者高氏居於北,曰高句麗;扶余居於西,曰百濟;朴、昔、金氏居於東南,曰新羅。是為三國,宜其有三國史,而高麗修之,是矣!及扶余氏亡、高氏亡,金氏有其南,大氏有其北,曰渤海,是謂南北國。宜其有南北國史,而高麗不修之,非矣!夫大氏者何人也?乃高句麗之人也。其所有之地何地也?乃高句麗之地也。」

由此可以看出,二戰後朝鮮提出的「主體史學」以「高句麗—渤海國」為主線的歷史觀並非首創,其框架其實早在朝鮮王朝時期就已經確立。當然,最早對「統一新羅」提出質疑的是不是歷史學家而是朝鮮前領導人金正日,他在《對三國統一問題的再檢討》一文中強調新羅沒有統一三國與朝鮮半島,因為北方還有高句麗繼承國渤海存在——從中,不能嗅出濃濃的政治氣息。

在「南北國」的構建下,東北亞歷史成為朝鮮歷史的組成部分。

渤海國效仿唐制設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新羅也沒有閑下來,建立了自己的五嶽與九州。雖然土地狹小,但「始備九州」的新羅此時已經頗具軍事實力,897年兩國在對唐朝貢時發生「爭長」事件,崔致遠所書的《謝不許北國居上表》中將渤海國稱為「靺鞨」,是帶有朝鮮民族的自豪感的。

從宏觀角度來看,唐朝、渤海國與新羅的立國時間與滅亡時間極為接近,「安史之亂」以後唐朝日漸衰敗,新羅也步入動蕩。901年,新羅第四十七代王憲安王的庶子弓裔起義建立後高句麗,定都開城,後又使用過摩震、泰封兩個國號。同一時期,甄萱起兵反叛佔據全州稱王建立後百濟,從此朝鮮半島進入「後三國」時期。918年,泰封松岳城主王建叛亂推翻泰封並建立王氏高麗,三足鼎立的三方變成了新羅、王氏高麗與後百濟。

「後三國」終結了「統一新羅」,同時又被嵌入在「南北國」的框架之中,這一局面,也成為10世紀前後世界性大亂世的腳註,也為後世的東北亞文化留下了更多的可能性。

中國另一個「大版本」的後三國時代在中原上演。

高麗王朝與朝鮮王朝的千年大一統

907年,唐朝滅亡。926年,渤海國滅亡。935年,新羅滅亡。936年,王氏高麗統一朝鮮半島開創了長達475年的高麗王朝,而此時的中原正步入最為混亂疲憊的五代十國時期,東北亞的少數民族契丹興起了。當東亞乃至整個亞歐大陸都在亂世之途越走越遠時,小小的高麗王朝卻保持了漫長的獨立與穩定,這不得不說是一個歷史的奇蹟。如果說新羅奠定了朝鮮民族的版圖,那王氏朝鮮便奠定了朝鮮民族的文化,後世高麗成為朝鮮人的別稱,正如唐人亦是中國人的別稱一樣。

與新羅一樣,王氏高麗最初同樣以中原王朝為宗主國,早在統一「後三國」前王建便遣使入後唐同時廢除自立年號「天建」,開始採用後唐年號「長興」。不過五代時期的中國畢竟比不了隋唐盛世,而契丹的興起又一度切斷了王氏高麗與中原的陸路交通,終於王氏高麗將首都開京命名為「皇都」,仿中原天子的建制。國王的命令稱為「詔」;國王的繼任人被稱為「太子」; 國王的母親被稱為「太后」。國王自稱「朕」,被臣民稱為「陛下」和「海東天子」,服柘黃袍,並在圜丘祭天——「高麗王朝」這個稱呼,也算得上實至名歸了。

遼、帝國切斷了朝鮮半島與中原王朝的聯繫。

事實上王氏高麗的軍事力量亦不容小覷,否則很難在契丹、女真、蒙古人此起彼伏的興起下保持近五個世紀獨立。五代之後,王氏高麗與北宋聯盟以對抗契丹,契丹為避免兩線作戰同意割讓鴨綠江以東的土地給,王氏高麗的疆域至此向北拓展到鴨綠江。契丹滅亡後,後繼的金國幾度入侵均少有建樹,不過隨著宋朝退至大散關以南,王氏高麗失去了盟友在地緣上陷入了極為不利的境地。只是,金朝也沒有笑到最後,一場由蒙古人吹起的旋風傾刻橫掃亞歐大陸,並於1231年開始東征王氏高麗——最終,蒙古帝國放下了屠刀並通過和親的形式保留高麗的國家主權和傳統文化:高麗王朝由「天子」降格為「王」且必須是蒙古公主的兒子,並且必須在大都以蒙古人的方式長大。通過這一和議,高麗再一次成為中原王朝的藩屬國。

「王氏高麗」是後世學者對高麗王朝的稱呼,為的是與歷史上高句麗的簡稱「高麗」相區別。事實上,王氏高麗與高句麗並無繼承關係,其國號溯源於弓裔以復興高句麗為旗號,而王建又取弓裔的泰封國而代之,遂改國號為高麗。與此相對,歷史上的高句麗又被稱為「高氏高麗」,高句麗的王族以高為姓,其開國君主東明聖王的名諱便是高朱蒙。

假設靺鞨是朝鮮人,那麼金國疆域的確囊括了中原腹地。

王氏高麗雖非高句麗的繼承國,但其國號卻與高句麗相同,於是在朝鮮「主體史學」中,「高句麗—渤海國—王氏高麗」的脈絡得以建立。相比之下,韓國這一段歷史以「前三國—統一新羅—高麗」為主線,在此之後兩國的史觀則相差不大了。

王氏高麗之後,朝鮮半島歷史的發展軌跡逐漸單線條化。中原王朝經歷了遼、金、宋、元之後步入明朝,這時一場關於遼東的戰爭敲響了王氏高麗的喪鐘。1388年,明朝在原雙城總管府之地設置鐵嶺衛,王氏高麗於是派李成桂渡鴨綠江進攻遼東。後李成桂上書要求班師,高麗王不允,李成桂遂直接回軍以黃袍加身之勢篡國自立。1392年,李桂成在開京繼位並向明朝稱臣,朱元璋取「朝日鮮明」之意賜以國號「朝鮮」,朝鮮王朝由此誕生並奠定了近代朝鮮的雛形。

朝鮮地理學家金正浩於1861年繪製的《大東輿地全圖》。

朝鮮半島上的統一王朝國祚都比較長久,朝鮮王朝統治時期更長於高麗王朝達到五百餘年,在這一過程中明朝早於1644年滅亡。朝鮮王朝雖最終成為後繼的中原王朝清朝的藩屬國,但出於對明朝的緬懷,朝鮮王朝將明代最後一任皇帝「崇禎」的年號延續了兩百餘年。

1897年,朝鮮王朝的第二十六代君主李熙稱帝改國號為「大韓帝國」,1910終隨著《日韓合併條約》的生效而亡於新興的日本。時代的車輪已經開始轉動,朝鮮半島從此步入殖民時代,直到二戰結束日本投降後,朝鮮半島才以北緯38度線為界分別由戰勝國蘇聯與美國接收,由此分化為朝鮮與韓國兩國——也正基於這種分裂,朝鮮與韓國的教科書才會出現「南北國」與「統一新羅」的對立,歷史背後的政治邏輯不言而喻。

1894年日本彩色印製《支那朝鮮新地圖》。

結語

雖然也印證了「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俗語,但朝鮮半島的歷史的複雜更多出於政治而非歷史本身。出於不同的考慮,朝鮮與韓國提出了各自的史觀,這兩種史觀有異有同:異的是渤海國與高麗王朝的定性、「南北國」與「前後三國」的框架之爭以及高句麗與「統一新羅」的正統性;同的則是對檀君朝鮮悠久歷史與廣袤國土的肯定。在朝鮮「主體史觀」的視野下箕子朝鮮也被弱化——當然,這一切也是朝鮮、韓國歷史由實證主義向民族主義蛻變的一個側面,畢竟被中國地方割據政權統治過的歷史並不光彩。

只要北緯38度線還依然戒備森嚴,這兩種史觀便不會彌合,而對於韓國來說,「統一新羅」這一稱呼也不過是沒有「主體」之名的「主體史學」罷了。如果有一天朝鮮半島步入繼新羅、高麗、朝鮮之後的第四個統一時代,彼時朝鮮人與韓國人的史觀又會變成什麼樣呢?

推薦閱讀:

韓今年首季旅遊逆差創07年來新高:中國遊客驟減|中國遊客|逆差|韓國
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性格比較
李鍾碩和裴秀智會因《當你沉睡時》而擦出火花嗎?
韓國稱朝鮮是其「未收復地區」,是再次給朝鮮半島火上澆油?
奧運會背後來自韓國的死亡威脅——韓國:我們只是對待體育太認真

TAG:朝鮮 | 韓國 | 史學 | 新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