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蔡禮旭老師《弟子規》略講(共一集)

《弟子規》略講(共一集)

蔡禮旭老師  2008/10/11  中國廬江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主持人:

昨天早上,蔡老師將整個中國文化的精髓跟大家做了一個簡略的介紹。看到大家在交流過程中非常踴躍,提問非常熱烈,所以今天晚上特別加一場交流,讓大家離開廬江之前,有一個豐富的精神盛宴。在交流之前,我們再次邀請蔡老師跟大家就有關《弟子規》如何應用在生活以及工作上的一些主題,做一些簡單的報告。接下來歡迎蔡老師。

蔡老師:

首先非常佩服諸位長老、諸位長輩朋友們學習的這一份用心,這一份積極。我們這幾天,每天的學習時間可不少,可能都有六個小時、八個小時。而三天過去了,我們這一份認真不能只有三天,應該這一份互相切磋、互相學習的熱情能夠保持到終老,「活到老,學到老」。我們相信,我們自己的道德學問可以不斷提升,同樣的,我們也可以給身邊的親朋好友一個好學的典範。

家庭教育是中華民族屹立不搖的根基

今天晚上跟大家交流到,中心非常著重推廣的一本經典:《弟子規》。而常常聽到師長說,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歐洲很多學者在研究:為什麼中華民族能夠綿延五千年,在這個世界之林屹立不搖,而且還呈現的是大一統的狀況,還這麼團結?能有這樣的表現,那一定跟中國人的思想、華人的文化有關係。他們深入去了解。因為幾千年都這麼團結了,在世界上已經找不到第二個國度有這個情況。後來他們研究出來的結果,說到:「可能是中華民族重視家庭教育的緣故」。所以顯然家庭教育在整個我們民族當中是非常關鍵的一個核心價值。而我們再細細去想,其實一個人他做人、做事的態度,他人生的價值觀,都來源於他的家庭的教育,他做人的根基都是小時候紮起的,所以俗話又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就像昨天我們長老也提到,他們重視胎教,重視七歲以前的教育,很多做人做事的習慣就扎得很好的根基,可能一輩子就屹立不搖。就能夠以他紮下的根基好好地去做人、好好地去處事。

所以家庭教育對我們整個文化來講,它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基礎所在。

《弟子規》是中華民族五千年家庭教育的精華

而這一本《弟子規》,它是我們整個五千年文化家教的集大成,等於是精華的部分。而且這本書的編排是由孔老夫子在《論語》當中的一句話編成的。

說到孔老夫子,想起有一次我們到馬來西亞交流的時候,剛好來了一位孔夫子的後代,是一位女士。我們交談的時候,她說她是最近才讀《弟子規》,她以前沒有看過這本書,可是她翻開《弟子規》以後,她讀的每一句都特別地歡喜。因為雖然這些句子她是第一次讀,但是她讀的每一句話,她都想起小時候父母、長者處世、待人的場景。她一看到「置官服,有定位」,她們家的規矩就是這樣;她一讀到「用人物,須明求」,都想起小的時候,父母都是這樣做給她們看的;「冬則溫,夏則凊」、「出必告,反必面」那一幕一幕在她成長過程當中,這些景象都浮現出來。

這一位孔夫子的後代,給我自己很好的啟示,就是:我們一看到《弟子規》,都會想「哦,『弟子』,小朋友學的」。其實不然,是大人把這些德行做出來,讓孩子在潛移默化當中能夠很自然地效法、學習,所以家教最重要的還在身教。從家庭再延伸到學校,那也是老師要做榜樣給學生看;一個團體、一個企業,領導要做給下屬看。我們這幾天不知道有沒有看海口監獄的《遲來的愛》,你看,《遲來的愛》,這一些幹警們他們的愛心,他們以身作則,把曾經犯錯的這些服刑人員都感動了。所以身教德行的力量非常地大。我們學習《弟子規》的心態,絕對不是要求孩子、要求學生、要求下屬,首先我們自己要先做好。

《弟子規》經文講解

《弟子規·總敘》

弟子的意義

聖人的話非常地簡潔,他把做人、做事最重要的七個綱領一句話就講完了。「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七件事情。那我們這七件是整本《弟子規》的總敘,首先我們先從「弟子規」三個字來交流一下。「弟子」他是很廣泛的,在家我們當孩子的是弟子;到學校去,我們是老師的弟子;其實我們以前在學習各行各業技能的時候,那個效果很好的都是手把手教,你要學這一門技能,你要跟著一個師父學,學得特別紮實,那個時候我們也是弟子;以至於我們是孔夫子,是所有聖賢人的學生,我們也叫弟子。

何謂

當孩子、當學生應該遵守的規矩,這個「規」就是規矩的意思。所以中國有一句話叫「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做人做事一定有它遵循的常道,遵循的正道,逾越這個規矩了,那我們可能就不是好孩子,不是好學生,可能就不是社會的好公民了。所以國家有國法,一個企業有企業的規章制度,所以到哪裡都有規矩,尤其一個人的規矩,一定要從小時候就有規矩,不然壞習慣養成了,要改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聖人的含義

我們看到《弟子規》的七個重點,《弟子規》是聖人訓,「聖人」的意思不單指孔老夫子,而是指我們整個民族的古聖先賢都含攝在其中。而且假如我們說這個都是孔夫子說的,孔夫子一定會說,不是我說的,是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他們把聖賢的智能傳承下來,我只是把它承先啟後下去。孔夫子絕對不會說這都是我說的,孔夫子說他是「述而不作」。這些真理,我們的祖宗他們已經都體悟到了,以至於是各個不同的民族,他們的先知都體會到了。所以中國有一句話叫:「英雄所見略同。」

首孝弟

「首孝弟」,這個家規最重要是成就一個人的德行。那德行最重要的是要先扎孝道跟友愛兄弟、尊重長輩的根基。其實紮根非常重要,我們看到一棵樹,它根扎得牢,它就能夠吸收水分、吸收養分,很自然地它就可以開花結果。可是它的根基假如扎不牢,外在的風雨一大,它可能連根就拔起了。所以一個人做人的根基假如不牢,一出社會,外面的誘惑一來,很可能就一失足成千古恨。而要扎德行的根,我們又要想了,那德的根又在哪裡哪?德是一個人家業、事業的根,德的源頭又在哪?這在《孝經》當中夫子講出來了:「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有生也」。所以德行的源頭在孝道,而且孝心開了,百善皆開。他對父母有愛心,時時就會看到父母的需要,緊接著會看到所有人的需要,因為他的那份孝心內化了,他就是用對父母的心去對待其他人,他對父母恭敬了,那他對其他的人也懂得恭敬。所以很多的心境,包含忍耐的心、設身處地的心、謹慎的態度,因為他怕自己的行為侮辱了父母,所以他謹慎的心境都是從對父母的孝當中很自然延伸出來的,所以「首孝」。

還有「悌」,他對待兄弟姐妹都懂得去友愛,他自然而然出了社會也會去友愛他人。

次謹信

再來「次謹信」,他對自己懂得自我要求,對自己的言語行為都懂得謹慎、不放縱自己的習氣,而且講話都懂得守信用。其實信用是人的第二生命,人沒有了信用,沒有辦法在人群當中立足。所以一個人沒有信用不能在家、在人群立足,一個企業沒有信用,它就沒有辦法在社會當中立足,甚至一個國家沒有信用,它就沒有辦法在世界當中立足。

泛愛眾

自我要求了以後,又懂得去愛護他人,「泛愛眾」,這個是《弟子規》第五個重點「泛愛眾」。

親仁

第六個重點「而親仁」,一個人道德學問要提升,要不斷努力、不斷去親近有學問的人。這個「親仁」當然不單只是有學問的人,有智能的經典也等於親近仁德之人,而且我們的聖賢人也說過一句話:「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人假如三天不讀聖賢書,很多壞習慣、情緒、脾氣都上來了。所以熏習經典,就教有德行的人不能懈怠,要時時能夠就教於他們。

餘力學文

最後提到「餘力學文」,其中談到很多正確態度。

《弟子規·入則孝》

父母呼,應勿緩

我們現在就這七個綱領,《弟子規》就有很詳細的教導,關於如何落實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之中。我們看到「入則孝」,第一句話就是「父母呼,應勿緩」。其實我在小學教書,看到這一句的時候,就對照了一下現在家庭的狀況。父母一喊:「小明啊」,那孩子是怎麼應的呢?孩子可能很不耐煩的,「幹什麼?我在看電視」。所以雖然只是孩子很不耐煩回應的一句話,但是我們從他的心境看出來,他對父母沒有恭敬的心。那就麻煩了,對父母不恭敬,那他就不可能恭敬其他的人。那我們想想:一個人對父母、對他人沒有恭敬,他怎麼去經營他的事業呢?所有事情要成功,必須要眾人的力量,而他不懂得尊敬別人,就不可能跟人家團結在一起了。

所以我們首先要把孩子恭敬的根基紮好。結果現在倒了,現在變成「兒子呼,應勿緩」,現在孫子、兒子一講「我要喝水」,爺爺奶奶馬上恭恭敬敬地「來,孫子慢慢喝,別嗆著了」。這個孝道就顛倒過來了,所以下一代就變得根本沒有尊敬心。所以生活的細節要很謹慎,因為教育最重要的就是長他的善心,長他的恭敬心、孝心。這些他都沒做到,你說「沒關係呀,他不學《弟子規》,以後再學」,以後來不及了,他現在不學就學到不對的了。他不學恭敬,他就不恭敬了;他不趕快學孝順,他就不孝順了。人哪有可能每一天不吸收、不學習呢?你不給他好的,他就會學到壞的了。所以好的要趕快讓他學。

父母命,行勿懶

包含「父母命,行勿懶」,父母交代、命令的事情,他很有責任心去完成,絕對不會拖拖拉拉。他養成這個習慣了,以後到學校,老師交代的他都不會拖拖拉拉;以後到公司去,領導交代的,他很有責任心,趕快把它完成,甚至於他的心境是:就怕拖得太久,讓父母多擔心,讓領導多擔心,責任心從這裡養起來的。

父母教,須敬聽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的教誨他很恭敬去聽。其實一個人能懂得受教,聽進父母、聽進一些有智慧、有經驗人的話,這個人有大福,他可以少走很多人生的彎路。假如不聽了,沒有受教的態度,就像我們一句老話講的:「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父母責,須順承

「父母責,須順承」,我們有錯誤了,父母責罰,都是希望我們記住這個教訓,我們恭恭敬敬地接受父母的責罰跟指導,而且很恭敬地接受,生怕父母又更生氣,「父母,您就打吧,您就責罰吧,是兒子不對,惹您們生氣了」。

我們看到剛剛講了四句話,假如學生、孩子真的做到了這四句話,他的整個氣質就不一樣了。他的恭敬、他懂得受教的心就變化了他的氣質。

冬則溫,夏則凊

下一句「冬則溫,夏則凊」,現在很多家長他反映就是:孩子很懶惰,孩子很自私。都會反映這些情況。那師長常常會提醒我們,很多的結果都是有原因的,覺悟的人不在不好的結果打轉,他會去把原因找出來,進而去把問題給解決掉。所以孩子自私自利是結果,原因是什麼?因為我們沒有引導他從小替父母、替他人著想,那他就沒有學到為人著想,也沒有學到一份責任。所以古代在教孩子,從小就是早上起來洒掃庭除,每個孩子都要做,每個人都有他對家的一個本分。現在不一樣了,一個人一二十歲連衣服都不會洗,全部人家幫他服務好,那他對家就不覺得哪一件事是我需要做的,那他的責任心就無從培養起了。

所以「冬則溫,夏則凊」,他懂得去看到父母生活當中的需要:父母會不會太冷,父母會不會太熱?當他能體恤父母的時候,他就從這一句話會轉變成不只關心父母的冷熱了,他會在想父母會不會餓、會不會渴,父母最近的心情會不會難受?他會去體恤父母物質上的需要,以至於精神上的需要。

有一個小女孩,她住在北京,北京的冬天還是挺冷的,她學了以後,真的去暖那個被窩。這個小女孩才六歲,假如你是父母讓不讓她暖被窩?那個媽媽一開始有點心疼:哇,那麼冰,有點不想讓她暖。心裡一想,孩子這麼難得的孝心,我們當父母的應該要成全孩子的孝心、德行,就讓孩子去暖了。這個小女孩把母親的床溫暖了以後,她就回到自己的床上睡了。結果母親就跟她說了:「很冷吧」,她說「不冷,因為我在媽媽的被窩裡面,我只要想到媽媽待會兒要睡在這裡,我就覺得心裡有一股暖流流到我的全身。不只在暖母親被窩的時候,這個熱充滿了我整個身體,等我在暖自己的被窩的時候,這個熱還持續著」。所以這個小女孩講了一句話:「原來孝心是暖洋洋的,是火熱火熱的」。她自己力行以後就有所感觸、感悟了。

晨則省,昏則定

《弟子規》下一句:「晨則省,昏則定」,你看在家裡面的時候,「晨昏定省」讓父母不擔心。早上起來去問安了,父母一看「欸,睡得還挺好」。

出必告,反必面

回來的時候馬上跟父母報告,父母才安心:哦,這個孩子下課了,這個孩子下班了。養成習慣,讓身邊的親人都了解我們的行蹤,不用替我們擔憂、受怕。所以有一些孩子他沒有養成習慣,去哪了都沒有告訴父母,有時候父母急得很難受,以至於這個習慣養成了,以後到了企業、團體裡面去,一定都不會告訴行蹤:「我已經到哪裡了,誰替我工作……」,會臨時讓自己的團體找不到人,然後誤了大事。所以那個習慣都是從這裡養成的。「出必告,反必面」,都是這樣的態度。

居有常,業無變

「居有常,業無變」,生活都有規律。生活一沒有規律,身體就會受損。你看現在有很多的孩子,一到了禮拜五晚上,禮拜六、禮拜天放假了,他就看電視看到半夜,隔天又睡到快中午,身體都搞砸了。以至於禮拜一要上課的時候無精打採的。因為兩天生活很亂,身體都搞壞了,所以生活要很有序。

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

下一句「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這一句是指孩子不會放縱自己的意思,會多請教父母,多請教長輩。所以養成這個習慣的孩子不會擅自作主張,而且很多事情只要跟安全相關的,他不會擅自去做,他會請教父母,不然出事了,父母會很傷心。

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

再來「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孩子對東西,他不會佔為己有,而養成一個貪心。他會有東西了先給父母吃,先給親人吃。

親所好,力為具

「親所好,力為具」,父母希望他學好,希望他做好,他很認真地去完成,就希望父母能夠歡喜。其實假如「親所好」的態度養成了,這個孩子學習你不用擔心了,這個孩子以後工作,你也不用擔憂了。他一定會自己把它做好。以至於他組家庭了,他會好好地把夫妻關係處好,把家庭經營好,因為他怕父母多擔憂。

親所惡,謹為去

「親所惡,謹為去」父母覺得他有哪些壞習慣,他會趕快用心地去把它改正過來,有這一份態度,他面對老師,面對他的領導,他也懂得「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身有傷,貽親憂

「身有傷,貽親憂」,他了解到自己身體受損了,最擔心的就是自己的父母。

我記憶當中,自己感冒發燒了,在整個夜晚常常都看到母親、父親的身影,不知一整夜都起來多少次。因為我們所有教學的老師都是談自己的感受,所以那些小學的小朋友他們心裡都很單純,而老師都是發自內心的感受,孩子聽了都很能觸動他的心靈,尤其這些小朋友一聽到是老師小時候的事,一聽到老師的事,那個耳朵都會變得很大。我自己就回想到父親的大手,不知道一夜裡面觸摸了我的額頭多少次,最後一次都可以感覺到父母摸著我們的額頭,判斷已經退燒了,當下可以感覺到父親鬆了一口氣,才安心地回去睡覺。所以人一體會到父母這麼擔憂我們的身體,他就懂得要謹慎身體的健康,他吃東西啊,他開車啊,他做什麼事都會注意安全問題。

德有傷,貽親羞

「德有傷,貽親羞」,德行有損傷了,會侮辱父母,他那一份羞恥心就在力行這一句經句中養成。養成羞恥心以後,他去學校讀書,他怕自己的行為侮辱了自己的學校;他到公司去服務了,他對公司有羞恥心:我不能以行為羞辱了我的單位。就好像我是一個小學的老師,我做不好了,我就把所有的老師都給侮辱了。相同的,我們現在學習中華的傳統文化,我們不學好,那就把所有學習傳統文化的人都侮辱了。所以孩子真正形成一種「德有傷,貽親羞」的心境,他有羞恥心以後,德行可以成聖成賢,做人做事都能以大局為重。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下一句「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我們聖賢人的教導,縱使父母可能情緒比較大對我們,但我們還是體恤父母長期的養育之恩,而且很可能也是恨鐵不成鋼,所以這個時候,我們還是依然孝敬我們的父母,才能顯出我們的賢德。

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很多人對我們的傳統文化不了解,說儒家這麼強調孝道,有沒有愚孝?其實讀了這一句話就知道沒有愚孝,因為父母有過失的時候,我們也要勸解父母,因為我們希望父母的德行越來越好,所以「親有過,諫使更」——勸諫。

這一句話講得非常地仔細,勸應該用什麼樣的心境,什麼樣的態度,而且還要抓住什麼樣的時間去勸?所以勸人也是學問。我們回想看看,我們勸人勸十次成功幾次?假如都沒有成功,那這個時候也不能怪別人不接受啊,因為老祖宗教誨當中有一句叫:「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大家有沒有勸人勸到「我都為你好,不接受拉倒,不管你了」。假如我們勸一個親人,勸到最後翻臉了:「不理你了」。那我們勸人的心一定是假的,真心就不會變嘛!哪有勸一次就翻臉的,那個就不是真心,會變的是假的。那我們為什麼生氣?因為他不聽我的,我就很生氣,其實那是我們控制人的慾念在作祟了,不是他讓我生氣,是我自己的心態不對了。所以那一顆心存是利益父母、利益對方的心,這個時候就能夠「怡吾色」,這個表情就很溫和,聲音很溫柔,「柔吾聲」,這一份態度,對方就比較能接受了。而且勸的時候還要挑他心情比較好的時候再去勸,你看體貼入微啊:「悅」是他高興的時候;「復」是不厭其煩的勸他,「號泣隨,撻無怨」,縱使父母、縱使親人不能理解,甚至還罵我們,我們也沒有任何的怨言。

親有疾,葯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接著「親有疾,葯先嘗,晝夜侍,不離床」,其實我們看到整個「入則孝」都是體貼父母的生活需要,都是父母生病了懂得去照顧、關懷。其實我們看到了社會不管從事哪一個行業,他的本質就是服務人群,而他服務人的心境什麼時候養成的?其實就是在對父母的時候養成的。他那種設身處地,那種時時能觀察到別人的需要在哪,進而去服務。所以一個孩子以後能不能把事業做好,不用等到他二十幾歲看,從他有沒有落實「冬則溫,夏則凊」,有沒有落實「親所好,力為具」,有沒有落實「親有疾,葯先嘗」,這是體貼入微啊,所以確實這些經句都做到了,這個孩子不管做哪一個行業一定會做得好。可是他假如在家都不關心父母,你說他拿個博士出去了,他能服務好人嗎?那就不容易了。

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

「喪三年,常悲咽」,縱使父母離開了,都還時時緬懷父母,這個人就非常地厚道「慎終追遠,民德歸厚」。而且還常常祭祀父母,每一年去祭祀,「祭盡誠」。

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

「事死者,如事生」,父母雖然已經離去了,但是能時時想到父母的教誨,然後也想到父母曾經對自己的期許,要把這個家道好好承傳下去。

我們曾經跟海南省監獄系統的領導做了很多的交流,大家也看了《遲來的愛》的片子。其實假如整個社會是一個家,那所有這些犯錯的人,他就是我們家庭裡面沒有學好的兄弟姐妹,所以他們是需要我們去幫助的。所以應該是整個社會都要用心地把這些犯錯的人,把他們帶好,把他們教好,這樣我們的社會才能安定。假如這個服刑人員都不回頭,犯罪率一直上去,那我們再有錢再有地位,也不會有幸福的日子。而這些服刑人員就是讀了《弟子規》裡面的「德有傷,貽親羞」,他覺得太對不起他的父母了,人的那個善念引發出來。

不然他們還沒有學《弟子規》以前,他們關在監獄裡面,你問他:「你為什麼進監獄?」他說:「被警察抓的」,「那你為什麼被警察抓?」「倒霉」。他有沒有承認錯誤?沒有。有一個關了幾年出來以後,問他說:「你在裡面學到什麼?」,「學到下一次我偷東西的時候,只要再多快六秒鐘,我就不會被抓進去了。」

他沒有羞恥心,關再久他還是不覺得他錯。所以這個服刑人員本來還沒學以前,母親來了,看到他穿著囚服,忍不住眼淚就掉下來了。他看到他母親哭,不只沒有難受,馬上罵他媽媽:「哭什麼哭?我還沒死,我死後你再哭」。把他媽媽驚嚇得眼淚都不敢再流了。結果學完《弟子規》良心發現,他母親一來,「撲通」就跪下去給他母親認錯了。很多服刑人員學了孝道以後,就努力的改善自己,希望減刑早點出去盡孝道。所以海南省監獄系統的經驗,可以提供各個國家民族來做參考。他們從一個監區開始做,以身作則做,到最後整個監獄,最後到整個省的監獄推動。現在已經是整個中國司法部發布了這個經驗,讓各省可以學習。所以「入則孝」在家裡面形成這個孝心、善心。

《弟子規·出則弟》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出則悌」,就是能夠兄弟友愛,又能尊重長輩,所以這個「出則弟」中「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這一份友愛兄弟也從孝心延伸出來,我們兄弟和睦了,父母最歡喜、最高興。

財物輕,怨何生

而且兄弟相處最容易發生衝突就是錢的問題,或者言語衝突。所以《弟子規》這一句就解決了大半家人之間的衝突問題。「財物輕,怨何生」,一個人有孝心,有兄弟的這一份情義,他會輕利、輕財,重道義。那我們可以思考一個問題,假如今天你交朋友,或者是你要找生意夥伴,您要找唯利是圖的人,還是重義輕利的人?那我想,比較有理智都要找重義輕利的人來做長期的合作夥伴。

言語忍,忿自泯

下一句是「言語忍,忿自泯」,能夠忍住脾氣呀,很多大事就化了,小事就化無事了。

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

包含這些生活的細節:吃東西的時候,走路的時候,都提起一份尊重長者、尊重兄長,「長者先,幼者後。

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長呼人,即代叫」,長輩來找人了,馬上「叔叔,您請坐,喝杯茶,我去幫你叫」。「人不在,己即到」,找不到人了,自己馬上回來「很抱歉,我沒找到我叔叔,您有什麼事情要交代嗎?您告訴我,我把它記下來,回來我馬上告訴我叔叔打電話跟您聯絡」。你看孩子在應對進退當中,怎麼樣處理事情,他就學會了。

稱尊長,勿呼名

「稱尊長,勿呼名」,稱呼長輩很恭敬,不會直呼尊長的名字。我從小都叫我兩個姐姐,都叫大姐、二姐,那個「大姐」叫著叫著就很親啊。所以我一聽人家叫自己姐姐、哥哥的名字,我就渾身不自在,很難受,從稱呼當中形成一種恭敬的態度。

對尊長,勿見能

「對尊長,勿見能」,在長輩面前懂得謙退,不會炫耀自己。

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

「路遇長,疾趨揖」在路上看到長輩了,趕快趨上前去問好,長輩沒有什麼事了,自己再離開。

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余

「騎下馬,乘下車」,剛好坐在車上了,看到長輩,比方說騎著腳踏車,看到長輩了,先停下來,給長輩問個好,不然你看一個人,比方說像古代坐在馬背上這麼高,然後對著長輩說:「叔叔您好!」,從高處看長者,感覺上怎麼樣?就不恭敬了。所以祖先教導晚輩,都從細微之處長養我們的善心。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

就好像今天一個爸爸站在旁邊,爸爸對著孩子講話,我們有沒有可能這樣看爸爸(自己坐著,爸爸站著),那很不習慣啊。爸爸一來,很自然地就站起來「爸,您坐」。所以「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尊長前,聲要低」,在長輩面前聲音自然就低了,不會高聲喧嘩去吵到長輩談話,甚至去吵到長輩的安寧睡覺,不可能。

「低不聞,卻非宜」,當然跟長輩講話的時候,也不能聲音太小,長輩都聽不清楚,適中很重要。

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

「進必趨,退必遲」,長輩叫的時候,趕快趨向前去,長輩沒事了,慢慢緩緩的離開。「問起對,視勿移」,問我們一些事的時候,眼睛要很專註地聽著長輩說的話,不能東張西望,這就對長輩不恭敬。

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

再把對長者恭敬的態度,推衍到對一切人,所以「事諸父,如事父」,對待叔叔伯伯,對待他人的父母也要像對待自己的父母一樣恭敬。「事諸兄,如事兄」,對待別人的兄長也跟自己的兄長一樣的態度。所以孝悌形成了,跟人相處一定融洽。現在人都說人際關係很重要,其實從小就紮好了,絕對不是說到了二十幾歲了,要出去跟人做生意了,才說「好,我趕快去上幾節人際關係課」,然後就養成了,那也是不可能。

《弟子規·謹》

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

第三個部分「謹」,就是生活的很多細節,好的生活習慣。自己的行為都是循規蹈矩,一個人都沒規矩了,走到哪都給人家添亂,更談不上去利益他人,利益自己的企業團體了。所以好的習慣從早起開始,「朝起早,夜眠遲」珍惜時光很重要,因為假如不珍惜時光了,很可能浪費時間最後一事無成。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凈手

而且要落實在對自己講求衛生,尊重自己同時也是尊重別人。所以「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凈手。

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

「冠必正,紐必結」,自己很端莊。其實我們不要小看,一個人時時站在人群之前,他都會先看看這個帽子有沒有戴好,這個紐扣有沒有扣好,他能細微到這些細節,他就會變得很細心,觀察能力特別好,不會很粗線條,不會做事慌慌張張的。隨時要跟人講話以前,稍微看一下衣服有沒有扣好,他就不常會出洋相。常出洋相的話,人家就會輕視我們,「你看這個人習慣這麼差」。所以尊重自己才能贏得別人尊重。

因為我有一次在海南的時候,剛好坐摩托車趕去講課。因為坐摩托車風吹得特別大,結果到了以後,我沒想到「冠必正,紐必結」,我就直接上講台去講了。講了兩個小時下來,鬆了一口氣,走進化妝室看到一隻公雞。所以你看很重要,要「冠必正,紐必結」,不然自己變公雞都不知道,頭髮都翹起來了。

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

「置冠服,有定位」,放東西都很有規矩不會亂,一個人東西都放不好,一亂了,亂的時候連自己都打理不好,怎麼去治理更重要的事情。所以這一些雖然是生活細節,但是都影響著我們做事的能力,影響著我們往後事業的成敗。

有一個小朋友他家裡亂七八糟的,有一個叔叔來了「哎呀,你東西怎麼都亂放啊,地也不掃」。這個小朋友說:「我的手是拿來掃天下的,不是拿來掃地的」。結果那個叔叔說:「你一個屋子都掃不了,你還能掃天下嗎?」所以一個人連房間都亂七八糟了,他還能去管理企業?那不可能的。所以一個人的管理能力都是從小就培養起來的,所以我們能夠從小讓自己的孩子、讓自己的學生把這些習慣都紮下去,他的人生立於不敗之地了。

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

「衣貴潔,不貴華」,他穿著講求整齊,但是不會虛榮、不會浮華。一個人一染上虛榮心,賺再多錢都不夠花。

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

「對飲食,勿揀擇」,他從小就知道飲食要節制,要有度,不要傷了身體。

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丑

「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丑」,很多的事故做出一些一輩子後悔的事,或者是車禍傷到別人,都因為喝酒的很多,從小就能養成這些好的習慣不會酗酒。

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

「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他的舉止都非常的有禮貌,走路都不疾不徐的。

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

「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他舉止端莊,腳不會跨到椅子上面去,站都有站相,不會歪一邊。其實你看一個人站得很正,他正氣就上來,一個人歪歪的,你就覺得他很心不在焉,甚至於會得脊椎側彎。所以假如這些好習慣不養成,以後身體出狀況了,還花很多醫藥費,所以學《弟子規》還可以省很多醫藥費。

緩揭簾,勿有聲,寬轉彎,勿觸棱

「緩揭簾,勿有聲」,他什麼動作都比較柔軟,不會慌張。「寬轉彎,勿觸棱」,他轉彎的時候都緩慢,不要撞到什麼又流血,又傷到骨頭什麼的。

執虛器,如執盈,入虛室,如有人

「執虛器,如執盈」,他在每一個動作當中都在學習謹慎的態度,往往我們很多情況出事了,都是掉以輕心的時候,所以他從端東西都形成這個謹慎的態度。

「入虛室,如有人」,縱使進到沒有人的地方,也像有人一樣的,那份謹慎的態度不會看到沒人了,他就很隨便。

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

「事勿忙,忙多錯」,做事不慌張。

「勿畏難,勿輕略」,這個都是做事的態度,不怕困難。中國有一句話:「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而且做事不輕率。

斗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

「斗鬧場,絕勿近」,會污染自己的地方很警覺,絕對不去。「邪僻事,絕勿問」,人家事事非非的事不會好管閑事去打聽。

將入門,問孰存;將上堂,聲必揚

「將入門,問孰存」,要到人家家裡面去了,都一定先「有人在嗎?」絕對不會私自走進人家的家,走進人家的辦公室。

「將上堂,聲必揚」,讓裡面的人知道我們來了。

人問誰,對以名,吾與我,不分明

「人問誰,對以名,吾與我,不分明」,人家問我們的名字,據實以答。

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

須明求」,用人家的東西都要先打招呼。不打招呼了,就變成偷人家的東西了。所以給孩子講,他一看到偷就很謹慎了,他馬上說:「不要做小偷」,以後動人家東西都會問。

借人物,及時還;後有急,借不難

而且借人家的東西都很有規矩,「及時還」,絕對不會拖欠。「後有急,借不難」。

《弟子規·信》

緊接著這個「信」都是言語的信用。下午的時候我們聽到李總裁,其實他的成功就是他很講誠信。而且李總的成功也是做到《弟子規》上講的「親所好,力為具」,他這個「親」是什麼?是國家民族。他覺得國家民族需要,他創辦企業振興自己的民族。他那顆心不只是對父母,對國家民族——母親啊,他都讓她感到光榮。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

言語的這些態度,《弟子規》都有教。言語要誠懇,不可以奸詐。

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言語要正直,不可以耍小聰明。

奸巧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

而且一些髒話不可以說。

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

見的事情,沒有見到真相不可以亂傳,不然你傳錯了,到時候都誤導別人,甚至於造成人與人的誤解就不好了。

「知未的」道理還沒有明白以前,不可以亂講,不然給人思想觀念誤導就不妥。

事非宜,勿輕諾,茍輕諾,進退錯

事情不妥當,不輕易承諾別人。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講話的時候,一字一句講得清清楚楚,平緩。不可以講太急。

太急了人家都聽不清楚,甚至於他有心臟病,你講太快,他心臟病爆發起來。「勿急疾,勿模糊」。

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閑管

人家在那裡談是非的時候,跟我沒關係,不要陷入人家的是非裡面,自己懂得走開。

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

見人家的善就懂得去效法,縱使離他很遠,但很有志氣,我好好努力還可以趕上。

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

見到人家的不善反省自己,也不去把別人的過失放在心上,只是提醒自己:這個惡人也在提醒我要改正我的缺點。

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

很有志氣在道德學問當中。

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

不會因為衣服不是名牌就很難過。

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

而且聞到別人的批評很生氣,聞到別人稱讚就很高興,這個時候感來的朋友都是一些阿諛諂媚的。損友來了,正直的朋友就走了。

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

可是我們能聞到稱讚馬上很惶恐,「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這是所有團體的功勞」,會讓功勞給大眾;而聽到自己的過失很高興「謝謝你提醒我」,很多正直的朋友就會接近了。所以一個孩子能不能有很多好朋友到他身邊來,就從他能不能聽別人勸的態度感召來的。

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

「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無心之過懂得承認。

過能改,歸於無;倘掩飾,增一辜。

「過能改,歸於無」;但是假如錯了還掩飾,就錯上加錯。所以很多孩子學了之後,本來以前,長輩一指出他的問題,他馬上找一大堆借口,現在都是馬上「我錯了,我改過來」。

《弟子規·泛愛眾》

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

自己謹言慎行以後,進而對待別人都是懂得去愛護。「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都是生長在同一個地球當中,而且不嫉妒別人。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行高者,名自高」,他的德行很好,所以人家尊重他。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他的才能很好,人家佩服。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輕訾

「己有能」,我們有的經驗智慧不自私,懂得跟人分享,懂得去利益人。「己有能,勿自私」,量大福大,所以愛他人,不吃虧,「愛人者,人恆愛之」,從小就要讓孩子有這種處世的態度。「人所能,勿輕訾」,別人好的能力不嫉妒,甚至於就像剛剛前面的經句講的「見人善,即思齊」。

勿諂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

不會諂媚有錢人,對貧窮的人不會驕傲,因為他懂得去愛人,他會覺得說:「我這個態度會不會讓他難受」,一驕傲了就會讓人很難受了。

「勿厭故,勿喜新」,一個人假如喜新厭舊就讓人家很難受,就不厚道了,所以他珍惜老朋友。

人不閑,勿事攪;人不安,勿話擾

「人不閑,勿事攪」,跟人相處的時候,都能觀察他現在方不方便。不是說自己想跟他講話,就不分三七二十一,他正跟人家談話,馬上給話插進去了,這就很沒禮貌。

「人不安,勿話擾」,看到他現在心情比較難受,讓他先休息一下,不要去打擾他。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

「人有短,切莫揭」,給人留顏面,不讓人難受,人家有短處不去揚人家的短處。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而懂得道人家的好。「道人善」,所有人聽到這些善行,都起而效法。

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

但是假如揚人家的惡,很可能對方會記恨我們,到時候都找我們麻煩,這樣就不好。

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

而跟自己的家人、同學、朋友都懂得互相規勸,互相成就德行。假如不懂規勸別人,就不是愛護他了,看他的壞習慣還讓他去,那就沒有盡到我們本分了。

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

跟人相處,在取東西的時候,絕對不貪心。讓別人多拿一點,自己少一點,都不計較。

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

「將加人」,我們要對別人做的事情,要先反省我願不願意別人這樣對我。假如我不願意了,那我也不應該這樣去對別人。

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

然後與人相處,時時記住別人的恩德:「恩欲報」。與人相處,所有的不高興都不放在心上,度量很大:「怨欲忘」。恩德要常常去回報。

待婢僕,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

而且對待自己的下屬,對待自己的僕人很寬厚、很仁慈。其實這樣去對待下屬,後福無窮,這個就是我們說的「福田心耕」,時時為下屬著想,這很有仁愛心。

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

與人相處不強壓別人,「勢服人」,人家「心不然」;用道理好好溝通,人家才能接受。

《弟子規·親仁》

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

這部分是講親近仁德之人。我們剛剛也跟大家提過了,這裡講到只有時時親近仁德的人,親近經典,德行才可以「德日進,過日少」。

不親仁,無限害,小人進,百事壞

假如不親近這些有德行的人,又交了一些不好的朋友,那自己就沾染很多習性,就會越來越糟糕了。

《弟子規·餘力學文》

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

最後「餘力學文」,還提到學習的重要態度。前面這句話非常重要,我們學了以後一定要去落實。所以剛剛長老提到理論怎麼結合實際,其實有這種學了就去做的態度,就沒有所謂理論跟實際的差距了。所以假如不去力行只是學習這些道理,到最後長了自己浮華,覺得自己懂很多,其實都做不出來。

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

可是假如只是去做,都沒有學習古聖先賢的經驗,可能就順著自己的錯誤想法去做了,那就徒勞無功了,就「任己見,昧理真」了。

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後來又提到整個讀書要專註,「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都要專註。

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

而且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方讀此,勿慕彼」,其實一個孩子假如讀書的時候很專註,他以後做事也專註,他不會東摸摸這件事,過五分鐘又西摸摸那件事,最後都不專註,哪一件事都做不好。

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

「寬為限,緊用功」,他讀書都有一個計劃,我多久要把這本書讀完,定一個期限,然後每天持續地努力。他讀書的習慣形成了,以後做事情也懂得「寬為限,緊用功,功夫到,滯塞通」。

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

而且他懂得常常請教別人,一有疑,他隨身帶個紙、帶個簿子記下來,「就人問,求確義」,每天都把不懂的搞懂,那就真的「德日進,過日少」了。

房室清,牆壁凈;几案潔,筆硯正

自己讀書的環境都整理得很好,「房室清,牆壁凈,几案潔,筆硯正」。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以至於自己在磨墨都是很端正的,寫字都寫得工整。因為假如人的字亂七八糟的,其實心也病了,心也已經很雜亂了。

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

「列典籍,有定處」,其實我們看到現在在公司裡面的檔案管理都跟這一句是相應的,假如我們孩子們從小都養成這些生活習慣,他去工作了,人家一看他的舉止動作,「這個有家教,這個人有很好的生活能力」,那就更受到上司的提拔了。

「讀看畢,還原處」,物有定處。

雖有急,卷束齊,有缺壞,就補之

「雖有急,卷束齊,有缺壞,就補之」,他對書本愛惜,一有壞了,他把它修補好。恭敬書本也是恭敬聖賢。

非聖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

而且「非聖書,屏勿視」,不好的書籍他不看,保護好自己的善心,自己的清凈心。因為看了這些不好的東西,「蔽聰明」,壞了自己的心志。

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

「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時時期許自己只要肯努力,自己也可以成聖成賢。

好,那簡略地跟大家介紹一下《弟子規》。謝謝大家。

主持人:

感謝蔡老師用這麼簡短、這麼容易明白的言語跟我們把《弟子規》從頭到尾開解了一遍。每一件事情看起來都很平凡,可是不平凡的是我們可以非常認真地把這些平凡的事,每一件都認真地做到。

在中國有一位思想家叫王陽明,王陽明先生一生所倡導的一個學說叫:「知行合一」。有一天他的學生問他:「老師,知行可能是不一樣的,怎麼您會說知跟行合一的呢?」那老師就問他說:「你怎麼覺得知跟行是不一樣的呢?」這位學生就說到:「我知道孝順父母很好,可是我在家裡做不到。」老師就告訴他說:「你做不到是因為你沒有真知」。做不到就是不知。

所以德行教育不是知識教育,因此雖然我們看到《弟子規》每一句都這麼簡單,但是我們是否真正地做到?而且剛剛蔡老師提醒我們:要真正地去落實《弟子規》,最重要的是每一天都要學習,每一天都要提醒,每一天都要拿聖賢的經典來對照自己,做一天的好人也許很容易,可是要做一輩子的好人卻是不簡單。


推薦閱讀:

葉春暉老師的操盤 2011 09月
高僧故事:當過七位帝王老師的中華第一高僧清涼澄觀
南懷瑾老師講述:實在放不下?那就提起來!
分享一個在老師課堂PPT上抄下來的配色技巧
淺淡儲晉老師的作文教學特色

TAG:弟子規 | 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