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 對 消 渴 病 的 認 識
祖國醫學對消渴病的認識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其理論基礎淵源於《黃帝內經》。 消渴之名首見於《內經》,方治始自《金匱要略》,證候分類始於《諸病源候論》,體系形成和發展於唐宋,成熟於明清,歷代醫家對消渴的辨治論述宏富。《內經》集上古醫學之大成,對本病的病因病機、癥狀表現、預後轉歸及防治調護多有論述,成為後世防治消渴病的理論淵源。
1.《內經》中有關消渴病名的記載
消渴之名首見於《素問?奇病論》中,雲:「脾癉……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內經》不同的篇章中有「消癉」、「消渴」、「肺消」、「鬲消」、「脾癉」、「腎熱病」、「漏風」、「風消」、「消中」、「食亦」等10個名稱,其中用得最多的是「消癉」。「消」按《素問?陰陽別論》的解釋是:「二陽結,謂之消」。消有三個含義:一指善消水谷而善飢多飲,二指消灼津液而致津液失養,陰不勝陽,火熱內生,三指肌膚消瘦[1]。究「消渴」之含義,包括「病」、「症」與病理機制等三個方面,散見於十四篇之中。其中,「病」指具有典型癥狀的消渴病,如消中、消癉、肺消、風消、食亦等病名; 「症」指渴飲、善食易飢的癥狀,即消渴候,病理機制指胃腸結熱、津液消耗,即以火烹燒之意[2]。
2.病因
2.1 外感六淫
《靈樞?五變》雲:「百疾之始期也,必生於風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或為消癉」,指出了消渴的產生可因風雨寒暑所致。《素問?氣交變大論》也說:「歲水太過,寒氣流行,邪害心火,民病身熱煩心躁悸,陰厥上下中寒,譫妄心痛…上應辰星。甚則腹大脛腫,喘咳…上應鎮星。上臨太陽,則雨冰雪,霜不時降……渴而妄冒。」《素問?風論》:「風者,善行而數變,……其熱也則消肌肉」,又說:「飲酒中風,則為漏風,……漏風之狀,或多汗,常不可單衣,食則汗出,甚則身汗,喘息惡風,衣常濡,口乾善渴,不能勞事」。《素問?皮部論》:「邪之始入於皮也……熱多則筋弛骨消……」《素問?痹論》:「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肝痹者,夜卧則驚,多飲數小便」。從上述經文可知, 外感六淫,寒熱失調,可致消渴。
2.2 七情失和
《靈樞?五變》:「夫柔弱者,必有剛強,剛強多怒,柔者易傷也……怒則氣上逆,胸中畜積,血氣逆留,寬皮充膚,血脈不行,轉而為熱,熱則消肌膚,故為消癉」。說明情志失調,氣血上逆,胸中蓄瘀,內熱結滯,傷津耗液,可形成消渴病。郁和怒均可傷肝,肝氣鬱結,疏瀉失常,運化不利,精微不布,故發為消渴;肝鬱化火,下汲腎水,腎虛失固則尿多而甜;肝鬱氣滯血瘀,還與消渴病多種併發症有關。七情失調,不僅是誘發消渴病的重要因素,也是加重消渴病的重要條件。
2.3 飲食失調,恣食肥甘及鹹味
《素問?奇病論》曰:「脾癉……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素問?通評虛實論》「消癉仆擊……肥貴人則膏梁之疾也」。《素問?腹中論》曰:「夫熱中消中者,皆福貴人也,今禁高粱,是不合其心……」說明肥甘厚味可致脾胃積熱內蘊、氣機壅滯不通、谷消液耗而發消渴病。《靈樞?五味》「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認為「咸入於胃,其氣上走中焦,注於脈,則血氣走之,血與咸相得則凝,凝則胃中汁注之,注之則胃中竭,竭則咽路焦,故舌本干而善渴。」故咸入於胃,其氣上走中焦,隨脾氣散精之功,上注脈道,血亦中焦之汁,奉心神而化赤,而咸乃寒水之味,故咸與血相得則寒熱不相得而凝。凝則燥結,轉輸失常,不能布散律液上承,臟腑不能為胃行其津液,故致咽路焦枯,舌本乾涸而善渴,發為消渴。《素問?陰陽別論》曰:「二陽結,謂之消。」二陽結指胃及大腸俱熱結也。胃腸熱結多因飲食所傷,氣結化熱,爍耗陰液,遂發消渴。可見飲食不節與消渴發病關係之密切,同時控制飲食對改善患者病情意義重。
2.4 氣血衰少,五臟柔弱
《內經》認為氣血衰少虧虛,導致五臟失養,亦可引發消渴。《靈樞?五變》指出:「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癉」。因五臟虛弱,精衰液奪,實為消渴病之形成提供了病理基礎。《靈樞?邪氣臟腑病形》雲:「心脈……微小為消癉,滑甚為善渴」, 「肺脈……微小為消癉」, 「肝脈……小甚為多飲,微小為消癉」, 肝有疏泄和藏血等功用,主升主動,是調暢人體氣機、推動血液和津液運行的重要環節之一。肝失養疏泄失常,或致相火妄動,內爍津液。鄭欽安《醫學真傳?三消症起於何因》謂「消症生於厥陰風木主氣,蓋厥陰下水而上火,風火相煽,故生消渴諸症」。[4] 「脾脈……微小為消癉」, 脾為後天之本,有運化水谷並轉輸精微、化生氣血津液等功用,使臟腑、經絡、四肢百骸及筋肉皮毛等得到充分營養。脾失養不能為胃行其津液。「腎脈……微小為消癉」。腎失養而精血虧少,封藏失職,一不能蒸騰津液上承,二不能蒸騰衛氣上運溫肺固表,而使飲入於胃後不經布散而直趨於下,流失於外。《外台秘要》謂「三消者,本起於腎虛」。[5]《仁齋直指方?消渴》「腎水不竭,安有所謂渴哉」[6],都揭示了腎臟柔弱與消渴發病的病機特徵。故仲景在《金匱要略》中首創腎氣丸治療消渴病。趙獻可《醫貫?消渴論》雲「治消之法,無分上中下,先治腎為急,惟六味、八味及加減八味隨證而服,降其心火,滋其腎水,則渴自止矣」[7]。在《靈樞?本臟》中有:「心脆則善病消癉熱中」,「肺脆則苦病消癉易傷」,「肝脆則善病消癉易傷」,「脾脆則善病消癉易傷,「腎脆則善病消癉易傷」的提法,進一步指明了五臟因先天稟賦不足,後天失養而衰弱時,可導致消渴病的產生。
3.病機
3.1 熱蘊於內,津消其中
《素問?至真要大論》雲:「少陽之夏,大熱將至,……火氣內發……嗌絡焦稿,渴引水漿」。《素問?刺熱》認為:「腎熱病者,先腰痛,酸,苦渴,數飲」。說明了內熱熾盛是消渴病的原因之一。此外,熱蘊於內,五臟有熱,傳其所勝,臟熱相移,亦可發為消渴。《素問?氣厥論》有:「心移熱於肺,傳為鬲消」,說明了臟熱相移發為消渴。《素問?陰陽別論》說:「二陽結,謂之消」。王冰注曰:「二陽,謂陽明大腸及胃之脈也……夫腸胃發病,心脾受之,心受之則血不流,脾受之則味不化」,並認為「胃病深久,傳入於脾,故為風熱以消削」。此風為內之肝風,喻相火妄動,消爍津液而發為消渴之謂也。《素問?氣厥論》亦說:「大腸移熱於胃,善食而瘦」。燥熱內盛是病之標,脾腎虛弱,精微不能正常輸布而流失,致陰津不足,而化燥生熱,故有「消谷善飢,溺色黃」(《靈樞?經脈》),「苦渴數飲身熱」(《素問?刺熱篇》),「善食而瘦」(《素問?氣厥論》)等燥熱內盛之象。燥熱與陰虛往往互為因果,燥熱愈盛則陰愈虛,陰愈虛則燥熱愈盛,進一步發展可因熱郁或陰傷氣耗而致血行不暢的血瘀證。
3.2心移寒於肺,肺失宣肅
《素問?氣厥論》雲:「心移寒於肺,肺消,肺消者飲一溲二」,寒主收引,肺為寒束,失宣肅之功,與肺痿不用同理,不能布化宣散氣血津液於四臟及全身百骸,而使水津直趨於下,發為肺消,張景岳所謂:「金寒水冷,水不化氣,而氣悉化水者也。」[8]《太素》注:「心將寒氣於肺,肺得寒發熱,肺焦為渴,名曰肺消。」
4.消渴臨床癥狀的描述
《內經》對消渴臨床證狀的的描述較豐富。《素問?氣厥論》認為:「肺消者,飲一溲二」,「心移熱於肺,傳為鬲消」。《素問?刺熱》對「腎熱病」的證狀描述為「先腰痛, 酸,苦渴,數飲,身熱。」在《素問?風論》中,「漏風」之證是「多汗,常不可單衣,食則汗出,甚則身汗,喘息,惡風,衣常濡,口乾,善渴,不能勞事。」《素問?奇病論》中對「脾癉」的主證描述是「口甘,消渴」。《靈樞?五味》認為:「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咽路焦,舌本干而善渴」。《素問?痹論》曰:「肝痹者,夜卧則驚,多飲數小便,上為飲如懷。」《素問?脈要精微論》:「心脈搏堅而長,當病舌卷不能言,其 而散者,當消環自己」。《素問?皮部論》:「邪之始入於皮也……熱多則筋弛骨消……」《靈樞?師傳》:「夫中熱消癉則便寒,寒中之屬則便熱。胃中熱,則消谷,令人縣心善肌……」上述根據其病因、病機、病位的不同而表現的癥狀,基本反映了消渴病的臨床表現特徵。
5.消渴病的傳變
《素問?通評虛實論》雲:「凡治消癉,仆擊、偏枯、痿厥,氣滿發逆,甘肥貴人,則膏粱之疾也,隔塞閉絕,上下不通,則暴憂之病也,暴厥而聾,偏塞閉不通,內氣暴薄也,不從內外中風之病故瘦留著也。」消渴日久,氣血陰陽俱損,氣虛、血虛、陰虛、陽虛均可致血行不暢而成瘀滯,出現多種併發症。此處仆擊、偏枯當是瘀阻腦絡的中風、偏癱;痿厥應為瘀阻脈絡的血管病變;氣滿發逆似是瘀阻心脈的胸痹、心痛。主要病機是「血氣逆流,髖皮充肌,血脈血脈不行。」(《靈樞?五變》)此外,瘀阻於目,可成「內障」、「雲霧移睛」。瘀阻於肢端,可成「脫疽」。《靈樞?癰疽》雲:「發於足趾名曰脫疽,其狀赤黑,死不治。」《素問?陰陽別論》說:「二陽結,謂之消」,並指出:「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其傳為風消」。可見,在《內經》中對消渴病的變證也已經有了較深的認識。
6.治療,預後
《內經》不但對消渴病提出了治療方法,而且對其發展預後亦作了論述。在《素問?奇病論》中明確指出:「消渴,治之以蘭,除陳氣也」。蘭即蘭草,《神農本草經》謂:「蘭草味辛平,利水道,辟不祥,胸中痰澼也。」[9]除陳氣,陳謂久也,言蘭除陳久甘肥不化之氣者,以辛能發散故也。反映對消渴病的治療應首重脾胃,施以芳香化濕醒脾或行血祛濕的佩蘭、澤蘭,務使中焦脾胃氣機調暢、納運健旺,則瘴熱得除。《靈樞?師傳》「中熱消癉則便寒、寒中之屬則便熱」及「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素問?臟氣法時論》)等論述,對消癉病寒熱性質,選用寒涼清潤之品以消中熱,則消瘴自除。對苦渴身熱的下消病宜辛潤並用,並達腆理、布散津液、流濕潤燥,使陰生液布,則渴飲得止。「……熱中、消中,不可服高梁芳草石葯」(《素間?腹中論》)。其餘治法則蘊含在相應治則中,如因芳草石葯所致者,可「熱者寒之」、「燥者潤之」;因情志失調而致者,可「結者散之」、「驚者平之」、「木郁達之」;因五臟脆弱而致者,可「虛則補之」、「損者溫之」等等。這些均為後世消渴病的各種治則的提出奠定了理論基礎。
《內經》亦強調在辨證之同時,對其預後進行判斷,以測疾病之轉歸。如《素問?氣厥論》論載:「心移寒於肺,肺消……飲一搜二,死不治。」說明心陽虛衰,肺失溫煦,致水津失布,門戶失守,使本元日竭者病凶不治,預後欠佳。此外,《素問?通評虛實論》又曰:「消癉虛實何如?脈實大,病久可治,脈懸小堅,病久不可治。」此脈實大,即脈形洪大,浮沉有力,乃實脈陽脈,為氣血未虛,雖消渴病甚,然預後良好;脈懸小堅,系脈細欲絕而有堅實之象,乃精氣已衰,正氣不支,陽氣外浮,脈證相逆之候,故預後凶逆。
總之,儘管《內經》未將消渴病列專篇討論,但對其病名、病因、病機、臨床表現,疾病的傳變,治療及預後都有了較詳細的論述,這對後世醫家對於消渴病的研究與治療提供了理論依據。總的來說,消渴病總屬津液代謝異常之疾,津虧、津停均可為之。後世醫家對消渴的認識無不是在《內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無論是從腎論治,從肺論治,從脾論治,從肝論治還是三消論治等都可以在《內經》中找到理論依據[3]。此外,《內經》中的消渴一證並不等同於現代醫學中的糖尿病。從經文中可以看出《內經》中消渴一證遠遠超出了現代糖尿病的範疇,消渴一證,大體包括現代醫學的糖尿病、甲亢、尿崩證等。總之,《內經》中消渴一證的論述已經較為系統全面,至今仍然是臨床診斷和治療指導原則的理論基石。
推薦閱讀:
※黃帝與炎帝到底是什麼關係?
※黃帝內經·素問·玉機真藏論·第十九
※黃帝內經2
※《黃帝外經》
※【黃帝內經素問集注77】在線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