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華:勞動論
勞 動 論
——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理論探討
劉金華 著
目錄
前言5
上篇社會主義所有制11
1所有制是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矛盾統一12
1-1 讀「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 12
1-2 「既是個人的又是公共的所有制」批判 18
1-2-1 股份制的「個人所有制」 19
1-2-2 「公有制高級發展形式」的「個人所有制」 23
1-3 所有制的二元基礎 25
1-4 社會主義所有制是生產資料公有制和生活資料個人所有制的對立統一 30
1-5 生產力與生產關係 35
1-5-1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考究 35
1-5-2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分析 39
1-5-3 對「這種革命能不能單獨在某個國家內發生呢?」的誤讀 42
1-6社會主義經濟學應是「勞動的政治經濟學」 44
2社會主義公有制49
2-1 社會主義公有制的所有對象 49
2-1-1 國有生產資料「從單純的生產要素地位中解放出來」批判 49
2-1-2 社會主義公有制按生產資料的社會本性要求 55
2-2 社會主義公有制的所有者 57
2-2-1 從個人與自然界的統一了的本質認識公有制 58
2-2-2 社會主義公有制的所有者是自由勞動者聯合體 62
2-3 社會主義公有制的所有方式 66
2-3-1 所有制實質是勞動方式 66
2-3-2 社會主義公有制是總體生產者以協作勞動方式佔有生產資料 67
2-3-3 社會主義公有制中個人佔有生產資料的方式是按勞分配 71
3社會主義個人所有制74
3-1 個人所有制是對生活資料按勞分配 75
3-2 讀《哥達綱領批判》 78
3-3 理論界對按勞分配的幾個認識 81
3-3-1 關於按勞分配的前提問題 81
3-3-2 共產主義社會的兩個階段 83
3-3-3 按勞分配的「勞」 及其計量 85
3-3-4 「新型的按資分配方式」 89
3-3-5 「按勞動力價值進行分配」91
3-4 「深化對勞動和勞動價值理論的認識」 94
3-4-1 價值是什麼 勞動力價值 95
3-4-2 什麼勞動創造價值 101
3-4-3 腦力勞動 111
3-4-4 價值創造與分配 116
3-4-5 「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 121
3-5「僅僅是為了同商品生產相對比」 127
3-5-1 勞動貨幣 127
3-5-2 勞動的股份合作制 128
3-6以勞動為基礎的所有制 131
下篇社會主義經濟體制136
4「後資本主義社會」137
4-1 資本主義生產是不完全生產 137
4-2 「第三次產業」 140
4-3 「知識經濟」 144
4-4 「虛擬經濟」 151
5社會主義生產的實質特性156
5-1 社會主義生產總循環公式 156
5-2 人本主義生產 160
5-2-1 生產資料公有化,廢除僱傭勞動制 160
5-2-2 按勞分配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 164
5-2-3 自由人生產 166
5-3 社會經濟發展「三階段」 171
6社會主義時期的商品問題 174
6-1 為什麼需要一個社會主義過渡時期 174
6-2 關於「新經濟政策」 177
6-3 商品的發生髮展 182
6-4 商品生產發展到頂點之後 189
6-5 社會主義社會的交換 192
6-5-1 社會主義社會存在商品貨幣形式 193
6-5-2 「決不單純是商品」 194
6-5-3 社會主義將消除商品生產 197
7社會主義計劃經濟201
7-1 有計劃生產的必然性 201
7-1-1 有計劃與人、科學和生產力 202
7-1-2 生產總要合目的有計劃 203
7-1-3 生產的有計劃是價值規律的高級表現形式 206
7-1-4 恩格斯《論權威》 209
7-2 計劃經濟是社會生產發展的必然 213
7-2-1 「看不見的手」,「看得見的手」,是價值規律不同社會表現形式 203
7-2-2 「市場失靈」 215
7-2-3 國家不得不承擔起對生產的領導 218
7-2-4 從個人生產力向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220
7-3 計劃經濟是社會所有制的生產方式 224
7-3-1 經濟學的歷史性和階級性 225
7-3-2 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都是生產關係表現 227
7-4 計劃經濟機制 231
7-4-1 讀《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 232
7-4-2 計劃經濟的組織者和任務 238
7-4-3 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 241
8社會化生產體系245
8-1 資本主義社會生產體系 245
8-1-1 現代企業理論 245
8-1-2 資本主義社會生產體系是企業和市場的統一 257
8-2 社會主義社會生產體系 261
8-2-1 社會主義社會生產體系是自由的聯合勞動生產體系 262
8-2-2 整個社會將成為一個大工廠 264
8-2-3 一個主體兩個要素,兩個組織三個方式 266
8-2-4 「一切合作社結成一個大聯盟」——「非政治國家」 269
8-3 構建社會主義生產組織 272
8-3-1 「兩權分離」不是社會主義企業制度 273
8-3-2 「工廠在統一領導下的獨立性問題」 274
8-3-3 國家、工廠和工人的分工合作 277
8-3-4 消滅生產的階級性,建立新的勞動關係 280
8-3-5 民主集中制的生產組織 285
8-3-6 勞動者完全能夠管理國家和企業 288
8-4 可以先把國家變成「辛迪加」 294
注釋298
前言
上世紀,社會主義革命相繼在俄國、中國等一批國家取得勝利,並建設了幾十年,成就偉大,問題不小。到20世紀80年代,東歐巨變,蘇聯解體,社會主義國家相繼崩塌了,說明共產黨犯了根本性的大錯誤。具體是什麼錯誤?問題在哪裡?
中共十五大報告說:「『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我國改革開放前所經歷的曲折和失誤,改革開放以來在前進中遇到的一些困惑,歸根到底都在於對這個問題沒有完全搞清楚。」
認識是對客觀實際的反映,不到社會主義階段結束,進入共產主義社會之後,不可能完全搞清楚社會主義。我們對社會主義的認識還要不斷發展。現在沒有完全搞清楚社會主義,是自然的。我們應該下功夫不斷搞清楚它。
歷史上,馬克思和恩格斯通過對資本主義社會、對已有的理論和社會主張的批判地考察研究,把社會主義從空想發展為科學;列寧、毛澤東領導無產階級革命,把社會主義從科學轉化為實際,同時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運動從認識進入實踐過程。今天,社會主義不只是革命理論,它已經有了百年歷史,我們可以直接從社會主義社會實踐經驗中,深化對社會主義的認識。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如此循環,以至無窮,這是認識的規律。現在,我們正處在對社會主義再認識階段。考察、探討社會主義已有的理論和實踐經驗,是當代社會主義理論工作者迫切的歷史任務。但是,下功夫搞清楚社會主義的人很少;同時,在新的條件下,由於立場觀點和方法的不同,也導致認識混亂,產生了當前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社會主義運動的危機。
今天,如何探討社會主義?
毛澤東說:「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對象主要是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包括生產資料所有制、勞動生產中人與人的關係、分配製度這三個方面。」「如果我們寫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也可以從所有制出發。」「所有制解決後的最重要的問題是管理問題。……這方面是很有文章可做的。所有制的變革在一定時期之內總有限制的,但是在一定時期內,人與人在生產勞動中的關係卻不能不是不斷變革的。」「馬克思研究資本主義經濟,也主要是研究資本主義的生產資料所有制,研究生產資料的分配。而如何解決產品的分配,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的社會性和佔有的私人性,是個基本矛盾。馬克思從商品出發,來揭發商品這種物與物的關係的後面所掩蓋的人與人的關係。」毛澤東指出:「在社會主義社會,……人與人的關係已經不為商品這種物與物的關係所掩蓋。因此,還照抄馬克思的辦法,從商品出發,從商品的兩重性出發,來研究社會主義經濟,可能反而把問題模糊起來,使人不易了解。」毛澤東還說:「研究問題,要從人們看得見、摸得到的現象出發,來研究隱藏在現象後面的本質,從而揭露客觀事物的本質的矛盾。」(毛澤東讀蘇聯政治經濟學筆記的文革時期手抄本)
由於社會主義運動遭受挫折,現在理論界認為「必須放棄在生產關係方面盲目追求馬克思所設想的典型的社會主義。」(薛暮橋:《按客觀經濟規律管理經濟》,薛暮橋等著:《經濟體制改革問題講話》第6頁)中國進行了長達三十多年的以市場經濟為改革取向的「特色社會主義」。
鄧小平說:「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鄧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鄧小平選集》第三卷第373頁)
社會主義認識發生了根本分歧。
我是一個普通工人,生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成長在社會主義新中國,新舊社會的經歷,長期的工人生活,黨的教育,產生了樸素的社會主義思想和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信念,通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開始認真讀馬列毛的書;而使我較能讀懂馬列主義,較能理解社會主義的,是改革開放。我把馬列毛的論述與幾十年中國社會主義實踐反覆比較分析,細緻琢磨,對科學社會主義有了自己獨到的認識。1990年起,我多次給中共中央領導人寫信,談對社會主義和改革的看法。《勞動論——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問題探討》是我二十多年的讀書筆記,是對多年探討社會主義經濟問題的信的匯總。
我認為,今天探討社會主義,著重點不在於批判資本主義,馬克思已經基本上完成了這個歷史使命;而在於深入探討馬克思指出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的資本主義佔有方式,從而資本主義的私有制,是對個人的、以自己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的第一個否定。但資本主義生產由於自然過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對自身的否定。這是否定的否定。這種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資本主義時代的成就的基礎上,也就是說,在協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共同佔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832頁。引文中的下劃線是我加的著重號。下同)我國改革開放前所經歷的曲折和失誤,改革開放以來在前進中遇到的一些困惑,根本在於我們沒有弄通馬克思主義,沒有深入理解社會主義是「在協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共同佔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
對於現在所謂的馬克思主義不符合實際,我認為很有必要提出這個認識: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和恩格斯關於資本主義經濟和階級鬥爭實際及其歷史發展趨勢的理論反映,但對於我們來說,又是一個存在於我們之外的一種理論實際,因而我們對於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學說的認識,也有一個是否符合馬克思主義理論實際的問題。需要按毛澤東說的:「認真看書學習,弄通馬克思主義」。我的研究發現,我們對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解還膚淺,並不那麼準確、完全、深刻,甚至不正確。馬克思主義寶藏豐富,還有待我們去發掘。《勞動論》是聯繫實際對科學社會主義的再認識。
所以,我寫《勞動論》,凡是馬克思他們講過的,就盡量引用他們的原文。原因除了作為讀書筆記的特點外,主要是因為現在許多人菲薄科學社會主義,又很少有人讀馬列的書,直接看經典作家是怎麼說的,可以正本清源。
《勞動論》分上下篇,上篇探討社會主義所有制,下篇探討社會主義經濟體制,著眼點是整個社會基礎的生產勞動。生產勞動一方面表現為勞動力與生產資料對立統一的自然關係,另一方面在社會化生產中表現人與人的社會關係。《勞動論》從傳統的「資本的政治經濟學」轉到「勞動的政治經濟學」,把勞動作為社會經濟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考察勞動一般,勞動的歷史發展,共同勞動中勞動者與生產資料如何對立統一、探索實際的與可能的結合方式和演變方向。
《勞動論》上篇首先通過研讀馬克思的「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論證生產勞動——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的結合生產產品,是一切形態的社會的基礎和核心,生產勞動不同形態決定社會生產方式、從而所有制的不同形態,生產的社會發展進程是生產勞動的發展進程的表現,表現為A+Pm…P…W的否定之否定。由此提供一條科學研究社會經濟及其歷史演變的線索,「從勞動發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會史的鎖鑰」(恩格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54頁)。
《資本論》考察了資本如何佔有勞動;《勞動論》探討的是勞動如何控制資本即佔有生產資料。闡明傳統的生產資料所有制一元觀是錯誤的,提出所有制二元論:從勞動力和生產資料這兩種生產要素的不同形式的結合來認識所有制,闡明所有制是所有者在生產中,以什麼勞動方式來使用利用生產資料生產、分配產品;不僅揭示了歷史上不同的所有制及其發生髮展的內在矛盾運動,而且明白了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所有制的實現方式。在勞動者以聯合勞動方式佔有共同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生產中,勞動者不僅是按個人勞動在社會總勞動中的份額分配生活資料,還按個人不同質量的勞動力,分配使用利用不同的質與量的生產資料。提出社會主義所有制是勞動所有制觀點。改變僅僅把所有制看作為生產資料所有制,把按勞分配只看做是生活資料分配的孤立、靜止、片面的形而上學觀點,從勞動方面,把社會主義公有制、按勞分配、計劃經濟作為一個整體,辯證地認識社會主義經濟。
《勞動論》上篇探討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辯證關係,明白革命是新社會的助產婆理論。
《勞動論》上篇還對中國理論界深化對勞動創造價值的認識進行了分析,探討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關係,勞動創造價值與價值分配的關係,提出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對價值的認識,不能限於交換價值觀念,應該突出「生產價值」理念。
《勞動論》下篇,首先考察現代資本主義,提出資本主義生產是不完全生產的觀點,首先,它不包括勞動力的生產,最後,生產的產品也必須靠社會來消費。從資本主義生產的產品價值必然多於生產自身消費的產品價值,需要把它轉化為資本擴大再生產來實現剩餘價值,而擴大生產又會生產出更多的剩餘價值,論證了隨著生產力發展,資本不斷被排斥出生產領域的內在矛盾,形成所謂「第三產業」、「知識經濟」、「虛擬經濟」,資本主義經濟不斷虛擬化,危機不可避免,論證了列寧提出的建立在資本運動G-W-G』上的資本主義已經到了垂死階段,必然被完全生產的社會主義生產方式所代替。
《勞動論》提出社會主義生產總循環公式這種分析研究社會主義經濟運行的工具:
A(+Pm)…P…W…Ap…R(H,A)。
註:A——勞動力或勞動者;Pm——生產資料;P——生產勞動;W——產品;
Ap——生活資料;R——自由人生產;H——人發展的時間和空間。
社會主義生產總循環公式把社會主義生產過程劃分為三階段:生產階段,分配階段,消費階段。消費納入生產範疇,不僅表明社會主義生產方式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本質的區別:在生產前提上沒有G-A即消滅了僱傭勞動;生產的終極目的不是增殖資本G』,而是為了滿足所有的人和社會的需要,使人獲得全面自由發展的時間和空間H。
社會主義生產總循環公式顯示出,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劃分為兩類生產——物質的生產A(+Pm)…P…W和自由人的生產Ap…R(H,A),把人的全面自由發展,納入了社會生產中,成為社會生產之終結目的和核心內容。表現出一種不同於過去一切生產方式的新的生產方式,闡明了社會主義生產的實質,社會主義生產的完全性、可持續性和人性,發展馬克思主義提出的社會主義生產為人自由全面發展理論。發展了恩格斯的人類社會從「自然條件為基礎」到「以經濟條件為基礎」發展史觀,提出人類社會發展可以劃分為「自然條件為基礎」、「經濟條件為基礎」和「自由人為基礎」三階段論。繼「在土地所有居於支配地位的一切社會形式中,自然聯繫還佔優勢,在資本居於支配地位的社會形式中,社會、歷史所創造的因素佔優勢。」(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第110頁)後,指出在社會協作勞動居於支配地位的社會主義社會發展進程中,自由人生產組織將佔優勢。
社會主義生產總循環公式的三個公式闡明了社會主義發展進程分三個階段;闡明了在社會主義社會相當長的階段上存在商品,揭示出商品的消亡過程,是與商品發展進程W-W,W-G-W,G-W-G相反,表現為由G-W-G,,W-G-W,W-W,最終是A…W的進程。對社會主義社會消除商品問題,提出科學研究的新觀點。
《勞動論》闡明計劃性是一切生產勞動的固有屬性,提出有計劃生產是所有權的表現形式的觀點,所有者不是有目的有計劃地支配他掌握的生產要素,就沒有真正成為所有者。社會主義理論要著重從生產勞動方面認識價值規律,理解「必要勞動」價值理論在社會主義共同生產中的意義,從「生產價值」方面科學認識按比例有計劃生產。
《勞動論》提出一個重要觀點,馬克思所說的「在協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共同佔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這種社會主義生產關係,還在探索中,曾經建立過,但還沒有在一個國家完全建成。消除生產資料資本屬性和奴役勞動的新的生產組織還沒有建立,生產資料國家所有制現在還屬於國家資本主義所有;按勞分配只是實現了「不勞動不得食」,工資制仍然是勞動力商品制度,不是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量進行分配製;計劃還是指令性計劃,不是列寧講的「由整個社會承擔的」計劃經濟,整個生產體制,無論是國家生產體系還是企業生產組織,都保留著軍營式的等級制度,這種計劃生產在資本主義社會也有。公有制、按勞分配和有計劃的社會協作生產相輔相成,三位一體構成自由勞動聯合的社會主義生產關係。沒有公有制便沒有按勞分配和全社會的有計劃協作生產的基礎;沒有按勞分配和全社會的有計劃協作生產的社會主義公有制便沒有實現方式,不能體現社會主義所有制。
《勞動論》以馬克思的「總體工人」理論和建立「新的生產組織」指示,深化毛澤東提出的正確處理國家、工廠、工人關係的社會主義生產管理思想,闡明工廠生產的統一性與獨立性的內在關係。這種關係不是等級與權利分配關係中簡單的放權讓利,而是聯合的自由勞動進行社會主義有計劃生產的社會生產組織體系。
《勞動論》發展兩種國家——經濟國家與政治國家——理論,闡明馬克思提出的在無產階級取得國家政權後,立即可以進行砸碎國家機器,使國家逐步消亡的途徑,提出建立與政府分立的社會經濟組織,這個新的經濟組織是一個社會生產體系,是勞動者聯合為工廠、國家兩個層次佔有生產資料的三種方式。體系中各層次關係不是等級關係,而是社會勞動不同層次的分工合作關係。從具體到總體方向說,每個工人的局部勞動,聯合為工廠的具體勞動,再聯合為社會總體勞動;從總體到具體方向說,國家作為社會代表是生產大聯盟的管理處,按社會需要按比例地有計劃分配和協調各工廠生產。
我不是專家學者,存在理論知識不足、不系統,用語不專業等問題,但因此也較少各種既有觀點的束縛,思想比較自由,再加長期的工人生活,使我對社會主義有獨到的理解。要科學認識社會主義,必須實事求是,直面真理,老老實實,無私無畏,不能來半點虛偽奉迎。《勞動論》免不了思想交鋒和有違上的觀點。理論是為人民服務的,是革命運動的指南,有錯誤,請讀者一定要批判,不讓謬種流傳。
《勞動論》原名《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問題探討》。主要是學習馬克思主義,聯繫社會主義挫折實際,深化對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解,著重於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理論探討,於2000年基本完稿,54萬字。原計劃還要寫一篇「中國社會主義道路」,內容包括: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主義改造和建設,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幾章,運用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對中國社會主義實踐的考察分析,探索這樣建設社會主義。但是這部分沒有機會寫了,許多歷史資料還沒有解密,老天也不會給我時間了。完稿後,本書沒有立即出版,開始是想過一段時間看社會實踐檢驗自己的認識是否正確。繼而是因為不合市場經濟主流思想,不能出版,後來是經濟原因,沒有錢出書,儘管刪去了很大部分論戰性的文字,減少到35萬字,又刪去第一篇「社會主義歷史經驗」和一些段落,保留下27萬多字,仍然沒有足夠的錢出版發行。
現在,我已83歲了。如果再不能讓《勞動論》見世面,可能就會隨我死去而消亡。既然不能出版,那就在網上發行,雖然網上文章轉瞬即逝,但讀者中,可能要需要者,有伯樂,也許能獲得經濟學家的指導,幫助我克服專業和理論知識的不足,克服現實的材料和經濟數據的欠缺。
我的通訊地址是:四川省樂山市嘉定南路53號;電話是:0866-2131075;郵箱地址是:liu2131075@163..com
劉金華 2000年4月23日初稿
2010年第一次修訂
2015年第二次修訂
2017年7月1日第三次修訂
上篇社會主義所有制
馬克思說:「一切生產都是個人在一定社會形式中並藉助這種社會形式而進行的對自然的佔有。……在任何所有制都不存在的地方就談不到任何生產,因此也就談不到任何社會。」(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90頁。引文中的黑體字,是原文的著重號,後同。)
列寧說:「政治經濟學決不是研究『生產』,而是研究人們在生產中的社會關係,生產的社會制度。」(列寧:《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列寧選集》第一卷第184頁。)
毛澤東說:「馬克思、思格斯、列寧、斯大林認為,生產關係包括所有制、勞動生產中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分配形式三個方面。」「我們要以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平衡和不平衡、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的平衡和不平衡作為綱,來研究社會主義經濟問題。政治經濟學的對象是生產關係,但是要研究清楚生產關係,就必須一面聯繫研究生產力,另一方面聯繫研究上層建築對生產關係的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提出「如果我們寫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也可以從所有制出發。」(毛澤東讀蘇聯政治經濟學筆記的文革時期手抄本)
鄧小平認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實現共同富裕。」(《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373頁)
我遵循馬列毛的科學社會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方法,聯繫生產力發展,從所有制出發探討社會主義生產關係.著眼點在生產勞動。「既然生產力當屬於勞動的具體的有用形式」(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第59-60頁),「生產關係包括所有制、勞動生產中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那末,離開勞動,談不到生產力,談不到生產關係,也不清楚生產力與生產關係如何相互作用;不能科學認識社會主義所有制和社會主義社會的人與人的關係。
1所有制是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矛盾統一
理論界談所有制,就是「明確什麼是『你的』,什麼是『我的』」,談社會主義所有制就是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我的研究發現,這是形式上下定義,沒有反映所有制的實質;不懂得馬克思指出的「一切生產都是個人在一定社會形式中並借這種社會形式而進行的對自然的佔有。在這個意義上,說所有制(佔有)是生產的一個條件,那是同義反覆。」因而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比較膚淺,對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還不那麼清楚。這是社會主義運動受到挫折的的理論上的一個重大原因。
所有制是社會生產的前提和結果。任何新的所有制的產生,總是建立在前面社會的成就的基礎上,它們相繼表現為社會生產歷史過程。這個歷史過程「按本性說是對抗的、包含著矛盾的過程,每個極端向它的反面轉化,最後,作為整個過程的核心的否定的否定。」(恩格斯:《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180頁)
貫穿於生產的整個歷史過程的核心是什麼?是勞動者和生產資料的對立統一。「不論生產的社會形式如何,勞動者和生產資料始終是生產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離的情況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產因素。凡要進行生產,就必須使它們結合起來。實行這種結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會結構區分為各個不同的經濟時期。」(馬克思:《資本論》第二卷第44頁)勞動者和生產資料的不同的形態,決定著它們在社會生產中相結合的不同的特殊方式和方法,決定社會生產方式和制度,表現為一定社會的生產關係。
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七篇第二十四章「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是關於所有制及其演變為社會主義所有制的經典論述,我聯繫社會主義社會歷史經驗研讀「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深化對社會主義所有制的認識;在這個基礎上探討社會主義的生產,企業制度、人在共同勞動中的關係等等。
1-1 讀「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
馬克思《資本論》「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這一章,從生產中生產資料和勞動者的不同形態的不同結合方式及其變化,闡明不同社會的所有制,以及它們自然的更替過程,歸結出社會主義所有制及其代替資本主義所有制的自然必然性和途徑。
生產,是人和人類社會產生和發展的前提條件,(1)沒有生產,就不會有人和人類社會,也就沒有所有制等等。
生產初始狀態是自然界的「生產」,是自然的物質的自生自滅,可以用公式W…W來表示,即一種物質W在自然力作用下,化合、分解、演變「生產」出另一種自然物質W。這種自然界的自生自滅的生產發展進行得非常緩慢,研究它是自然科學的任務。
我們現在所說的生產,是人類的生產。它加入了一種新因素,一種生產力,這就是,人的勞動生產力A。人本身也是自然產物,人的勞動力也是一種自然力,是一種可以駕馭其他自在的自然力的自為的自然力。它在改變物質的分解、化合、衍生、變換的自然「生產」方式,從而也改變著自然界和人自己,創造了人類和人類社會生產方式。並在愈來愈廣的範圍取代自然「生產」的方式,不斷創造出新生產力,生產發展越來越快。
最初的人類勞動並不是生產新產品,而是直接佔有自然的生產果實。這時的生產力只有兩個因素:勞動和勞動對象。經過漫長的勞動實踐,人類逐漸地掌握自然規律,學會製造生產工具,增加了勞動資料這個重要因素,從此開始了人類進行的產品生產方式。
人類社會的生產必須有兩個要素:勞動力和生產資料(勞動資料和對象)。這二者相結合生產產品W的過程和形式,是人類勞動生產方式,用公式表示就是:A+Pm…P…W。人類生產在歷史上有各種方式,但都以此為核心,公式中的A表示勞動力,Pm表示生產資料,…P…表示勞動生產過程,W表示勞動生產的產品。
A+Pm…P…W表示人的勞動生產公式,是人通過勞動對自然佔有方式的公式,它明顯不同於自然界的物質變換公式W…W,這是對自然「生產」公式W…W的否定。
在原始社會的相當長的時期里,生產出來的產品W僅僅是維持人的勞動力A和生產的再生產,僅僅能維持人生存的生產力的社會,只能產生原始的共產制。在這樣的社會生產力的條件下,為爭奪自然資源而進行戰爭中的俘虜,不是殺掉就得平等對待,和戰爭勝利者同樣享有對生產和產品的權利。
勞動的積累首先表現在增長知識、提高勞動技能和改進生產工具。隨著時間的推移,生產力提高了,勞動生產有了剩餘產品,不殺俘虜,把他們做奴隸,增加了勞動力和活的生產工具,有利於生產和社會發展。久而久之,完全由奴隸進行生產勞動,奴隸主專事政治的和文化的活動的奴隸社會便形成了。不殺俘虜而用於生產,奴隸社會的生產力比原始社會更快地擴大、發展。
在奴隸社會裡,奴隸被作為勞動力和活的生產工具,因而A和Pm一樣都被作為物,這樣,奴隸制生產方式的公式可以用W(A,Pm)…P…W』來表示,W(A,Pm)…P…W』是對A+Pm…P…W的否定。W』多於W,表示物質生產中在供必要的消費之外,有了一定的剩餘。消費和剩餘產生了交換,W演變為商品,轉化產生了貨幣G,產生了積累財富的願望和可能。由於G的出現,潛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解放奴隸使其成為主動生產者,會提高奴隸生產的積極性。當然,認識到這點,準確說是解放奴隸勞動對生產促進的經驗,不知道歷史上用了多少時間,要以千年計罷。總之,人類社會還是達到這個階段,封建制度取代了奴隸制度,封建主義的生產方式公式A+Pm…P…W取代了奴隸制的生產方式公式W(A,Pm)…P…W』。
W(A,Pm)…P…W』這種形式,在封建社會繼續以改變了的生產方式即僱農生產方式W-W(A,Pm)…P…W』存在,但是它完全不同於奴隸制生產,是新的生產方式——資本主義生產形式的萌芽。
在個體生產的A+Pm…P…W中,勞動者佔有生產資料Pm,這種佔有的Pm,可以是他自己所有的,也可以租用他人的,總之,現在勞動者可以自由自主支配自己的勞動力使用生產資料,生產自己所需要的產品。他用自己的勞動生產出來的產品,首先是由他個人佔有,這種佔有方式是小生產的勞動者對自己的勞動產品的個人所有制。
理論界許多人把個人所有制說是對生產資料的公有制,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稍後要專門討論,這裡只是提出恩格斯關於「公有制」和「個人所有制」的說明:「公有制包括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個人所有制包括產品即消費品。」(恩格斯:《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170頁)這種劃分對於正確認識社會主義所有制,至關緊要。
馬克思指出,A+Pm…P…W的個人所有制生產方式,「是發展社會生產和勞動者本人的自由個性的必要條件」。但是,「這種生產方式是以土地及其他生產資料的分散為前提的。它既排斥生產資料的積聚,也排斥同一生產過程內部的分工,排斥社會對自然的統治和支配,排斥生產力的自由發展。它只同生產和社會的狹隘的自然產生的界限相容。……它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就造成了消滅它自身的物質手段。……靠自己勞動掙得的私有制,即以各個獨立勞動者與其勞動條件相結合為基礎的私有制,被資本主義私有制,即以剝削他人的但形式上是自由的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所排擠。」(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830-831頁)
通過資本主義原始積累,少數資本家集中地佔有了大量社會生產資料,絕大多數勞動者失去了生產資料,只剩下自己的勞動力。失去了生產資料的廣大勞動者只有將自己的勞動力賣給資本家使用,他們的勞動力才能和生產資料相結合,才能勞動,才能生活下去;資本家也只有僱傭勞動,才能使他佔有的生產資料得以利用,生產出產品,不斷發財致富。現在,商品買賣已經普遍,需要的只是勞動者的勞動力也普遍成為商品。在勞動者的勞動力成為商品賣給了資本家後,生產的兩個要素,勞動力和生產資料都為資本家佔有了。按照歷史慣例,誰佔有生產要素,生產出來的產品就歸誰所有。所以,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生產的產品,自然地為資本家佔有。這種僱傭勞動生產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用公式表示便是:G-W(A,Pm)…P…W』。
比較奴隸制生產方式公式W-W(A,Pm)…P…W』可以看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以新的形式恢復奴隸制的生產方式。在資本主義社會生產中,A是資本家用貨幣資本G買來的自由勞動者的勞動力,而在奴隸制中,A是為奴隸主直接佔有的奴隸的整個人身。可以看到,這是一個否定的否定:G-W(A,Pm)…P…W』直接是否定A+Pm…P…W,又是對W(A,Pm)…P…W』否定的否定。這個否定的否定的關鍵,是出現了一個新的生產因素——資本。而這個新的生產因素已經在商品流通中孕育了幾千年,現在羽化成蝶。
G-W(A,Pm)…P…W』否定了A+Pm…P…W,但沒有否定私人佔有生產資料,沒有否定私有制,只是「以剝削他人的但形式上是自由的勞動力為基礎的私有制」 排斥 「以各個獨立勞動者與勞動條件相結合為基礎的私有制」。這個否定,是社會生產力排擠個人生產力,表現為社會化生產的資本主義私有制排斥小生產的勞動者私有制,是勞動產品的異己所有制否定勞動產品的個人所有制,它產生了社會化生產與私有制的矛盾。
在G-W(A,Pm)…P…W』這種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公式中,勞動力A,生產資料Pm,以及產品W』的形態,都發生了質的變化。A不是獨立的勞動者的個人勞動力,而是被資本僱傭並集中起來的許多勞動者的集體勞動力,它從屬於資本,在資本家統一指揮下進行協作勞動;Pm不是分散的個人使用的生產資料,而首先是集中在資本家手中的生產資本,然後作為生產資料為協作的僱傭勞動所使用;W』既不是勞動者個人所有的產品,也不是供資本家自己消費的產品,而是為資本家佔有的包含著剩餘勞動價值的資本產品,必須作為資本商品賣出去,在供社會消費中為資本家實現利潤,無論從生產和消費看,W』都是社會產品。G-W(A,Pm)…P…W』-G』是資本主義生產(一個循環)的完成式,其中,物質生產W(A,Pm)…P…W』是價值增殖的手段,對資本家來說,是不得不做的勞神費力事情。所以,資本主義經濟學只談G-W-G』,不談W的生產,這對於資本來說就可以了,但用以表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則不完全,隱藏了資本主義生產的秘密,產生了勞動不等價交換實際與商品等價交換原則的矛盾。
世界市場不斷發展,生產規模迅速擴大,生產資料和勞動日益社會化集中,不斷提高貨幣轉變為資本的門檻,造成資本的集中,迫使分散的個人資本也需要聯合起來,採取社會資本形式。股份公司應運而生,成為現代資本主義企業形式。我把股份公司的生產方式表現為公式G-W[(A,Pm)…P…W"]-G』,它和G-W(A,Pm)…P…W』-G』沒有本質的區別,兩者都是資本主義生產的形式;只是在股份公司生產中,生產諸要素和結果不是以A、Pm、P、W各自的形式從屬於某個或某幾個確定的資本家,而是作為一個生產共同體總的從屬於社會資本,即整個的W(A,Pm)…P…W』表現為一個特殊的商品——上市公司,與貨幣資本相對立。在股份制的資本主義現代企業中,資本所有權與生產過程中的資本職能完全分離,經濟學謂之「兩權分離」。現在,資本主義生產的實質,即資本增殖G…G』在股份制中直接表現出來了:貨幣資本家完全脫離生產勞動,只對生產的剩餘價值進行赤裸裸的掠奪,在創立公司發行股票和在股票交易方面進行投機欺詐活動,成為一種新的寄生蟲。資本主義也就發展到了垂死階段。
馬克思指出,股份公司使資本取得了社會資本的形式而與私人資本相對立,並表現為社會企業的形式而與私人企業相對立,「這是資本主義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身範圍內的揚棄,因而是一個自行揚棄的矛盾,這個矛盾首先表現為通向一個新的生產形式的單純過渡點。」(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第493-496頁)這個過渡點的特徵是,資本所有者被排斥在生產之外,完全成為生產的寄生贅瘤。因而不需要資本家,廢除資本所有制,即廢除協作勞動的外部的資本主義形式,重新建立勞動者與勞動條件直接結合的生產方式,也就是剝除掉G-W(A,Pm)…P…W』-G』或G-W[(A,Pm)…P…W』]-G』的外殼G-W-G』後,(A+Pm)…P…W這個一切生產的核心內容直接成為現代社會生產形式,不僅是發展社會生產和勞動者的個性自由的必要條件,而且由於它與社會化生產相聯繫,已經表現出取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自然必然性。
資本主義私人生產的無政府,必然與生產的社會性發生矛盾;同時。以資本增殖為目的的資本主義對社會勞動的瘋狂掠奪性,必然要與被掠奪的勞動者和自然界產生越來越激烈的對抗。社會生產力的爆炸性增長與占人口絕大多數勞動者受資本積累限制的消費力,整個資本世界都日益感到生存環境的惡劣;資本家奔走於世界各地,竭力尋找新的市場和新的生產增長點。但還是悲嘆「生意越來越不好做,錢越來越不好賺!」「生產資料的集中和勞動的社會化,達到了同它們的資本主義外殼不能相容的地步,這個外殼就要炸毀了。資本主義的喪鐘就要響了。」(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831-832頁)
G-W(A,Pm)…P…W』-G』或G-W[(A,Pm)…P…W』]-G』的外殼G-W-G』炸毀後,表現為A+Pm…P…W形式的生產方式,但這不是恢復舊的A+Pm…P…W小生產方式,而是社會化生產剝去了資本外殼後,建立的新型的社會化大生產方式。在這種新的社會化生產方式中,A不再是僱傭勞動,也不是分散的個人勞動,現在是自由的聯合的勞動者的集體勞動力;Pm不僅消除了資本性質,同時也消滅了私有的性質,完全表現其社會資產的本性,單純地作為聯合勞動者共同使用的生產資料;W又重新是勞動者所有的產品,但不是個體勞動者的產品,而是聯合勞動生產的社會產品,「這些產品的一部分重新用作生產資料,這一部分依舊是社會的。而另一部分則作為生活資料由聯合體全體成員消費,因此,這一部分要在他們之間進行分配。」 通過分配,勞動者得到與自己提供的社會勞動量相應的消費品。馬克思指出:「這是否定的否定。這種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資本主義時代的成就的基礎上,也就是說,在協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共同佔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
馬克思關於「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 的論述到此結束,但是社會發展不會結束。新的A+Pm…P…W生產方式會不會被否定,發展到更高級的生產方式呢?從客觀事物的辯證發展規律看,回答是肯定的。那末它將如何被否定,可能發展成什麼樣的生產方式呢?現在沒有條件、也不是需要緊迫解決的問題,不過,馬克思關於「消滅勞動」的論述給了我們啟示。「階級決定他們的生活狀況,同時也決定他們的個人命運,使他們受支配。這和個人屈從於分工是同類的現象,這種現象只有通過消滅私有制和消滅勞動本身才能消除。」「共產主義革命則反對活動的舊有性質,消滅勞動,並消滅任何階級的統治以及這些階級本身」(馬克思和恩格斯:《費爾巴哈》,《沒看到恩格斯選集》第60、76頁)A+Pm…P…W在消滅A之後就成為Pm…P…W,這是自然生產方式W…W的高級形式。在消滅勞動後的生產中,人的勞動力不再是主要的生產力要素,生產勞動將象管理勞動一樣,按照自然規律支配、驅使和監督馴服了的自然力進行物質生產。物質的直接生產勞動消滅了,今天機器人和智能機械愈來愈廣泛的創造出來和使用,也從實際證明消滅生產勞動的可能性。生產勞動消滅之後,人的勞動將繼續需要,這是人的自由發展和健康生活的需要。
我用公式表述馬克思的《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揭示了生產方式和所有制的演變:從分散的各自獨立的小生產形式的A+Pm…P…W,通過資本原始積累,轉變成為資本主義社會化大生產形式G-W(A,Pm)…P…W』-G』,再通過剝奪資本所有權轉變為社會主義的社會協作生產形式的A+Pm…P…W,十分清楚地表現出這是一個按照一定的辨證規律完成的發展過程。揭示出整個過程的核心是(A+Pm)…P…W,是生產中的勞動者和生產資料這兩個因素的不同形式的對立統一。過程表現為,在生產發展過程中的對立狀態的勞動者和生產資料向它們的對立面轉化:從獨立勞動者分散佔有生產資料,轉變到積聚為資本的生產資料支配僱傭勞動者的協作勞動,再轉變到自由的聯合的勞動者共同支配集中的社會生產資料。結果便是非勞動者私有制排斥獨立勞動者私有制,又被聯合勞動者共同所有制所取代。這是否定的否定。在協作生產的自由的聯合的勞動者對生產資料的共同佔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即社會主義所有制,這是對資本主義所有制的否定,是對以生產資料私有製為基礎的小生產方式的個人所有制即個體勞動者所有制的否定的否定。在這個過程中,生產的特殊的社會經濟形態既被克服又被保存,G-W-G"這個生產的資本主義特殊社會形式被克服了,消滅了,而(A+Pm)…P…W這個生產的核心,基本形式,以及資本主義時代成就的社會生產力,被保存了,發展了。
需要說明,公式A+Pm…P…W只是表示勞動使用利用生產資料生產產品,還沒有觸及社會生產的分配、交換和消費;只是從生產方面闡明馬克思講的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的自然必然性;闡明社會主義個人所有制的基礎、前提,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要求。全面反映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和社會主義個人所有制;完整地表現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公式,在後面才能探討。那時我們會看到,在A+Pm…P…W公式里,A、Pm、W各個要素以及它們的組合,都充滿著矛盾和質與量的變化,有許多問題要考察研究。
「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表明,馬克思不是根據某種理論原則,或者諸如公平、正義、道德、權利等等理念的東西來設想出社會主義,而是從社會生產運動本身的歷史考察中,揭示出資本主義的歷史存在根據,發現了「它本身已經創造出一種新的經濟制度的因素」,歸結出「實際上已經以集體生產力為基礎的資本主義所有制只能轉變為社會的所有制」。他說「這是否定的否定」,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這個歷史轉變的這種否定的否定,是按照自然的、人類社會的和思維的運動的普遍的辯證規律進行的。
社會主義革命遇到挫折,現在對社會主義的認識非常混亂,問題在於我們過多地把馬克思闡明的社會主義,作為理想的制度,美好的希望,而較少作為客觀的社會生產的歷史發展過程來對待;沒有認真看書學習,弄通馬克思主義。
1-2「既是個人的又是公共的所有制」批判
「在協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共同佔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是馬克思對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經典表述,是對社會主義所有制的完整表述。社會主義者長期以來只講公有制,不談個人所有制,或者把二者混為一談,致使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反杜林論》批判過的杜林臆造的「既是個人的又是公共的所有制」沉渣,近年來被中國理論界重新泛起。產生對社會主義所有制的片面的和錯誤的認識,是導致我們在社會主義建設上的失誤和今天動搖瓦解的一個重要原因。
1-2-1 股份制的「個人所有制」
謝韜和辛子陵共同作文《試解馬克思重建個人所有制的理論與中國改革》,說「馬克思設想革命勝利後建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道路分為兩步:第一步,把原屬於資本家的大公司、大工廠等生產資料收歸國有,由政府控制起來;第二步,政府要尋找一定的形式將社會財富回歸社會,回歸人民,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這個意思見《資本論》第1卷第832頁:『在資本主義時代的成就的基礎上,也就是說,在協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力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共同佔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到寫《資本論》第3卷的時候,由於股份公司的出現,使馬克思不僅找到了把生產資料『當作共同生產者共有的財產,直接的社會財產 』的形式,而且找到了『資本再轉化為生產者的所有』,即『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的形式,這就是股票(見《資本論》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中文版第502頁)。股票這種佔有方式,是『以現代生產資料的本性為基礎的產品佔有方式:一方面由社會直接佔有,作為維持和擴大生產的資料;另一方面由個人直接佔有,作為生活和享樂的資料』(恩格斯《反杜林論》,大字本第6分冊第334頁)。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小小一張股票,體現了社會所有與個人所有的統一,公有制與私有制的統一,生產資料與生活資料的統一。重建的這種個人所有制,既包括共同佔有、個人有份的一定數量的生產資料,又包括由這個一定數量的生產資料派生出來的一定數量的生活資料,是一種以個人私有為基礎的均富狀態。馬克思對公有制的定義,就是讓自然人擁有生產資料,人人有份。這就是社會化,這就是公有制,而不是政府所有制。」
不知道謝韜和辛子陵可曾記得,或者是否知道,一百多年前杜林就曾經臆造過:「『個人所有制』在馬克思先生那裡同時稱為『公有制』」,並說「馬克思先生安於他那既是個人的又是公共的所有制的混沌世界。」是否知道恩格斯對杜林這種說法的批判:「處於這個『混沌世界』的不是馬克思,而又是杜林先生自己。」(恩格斯:《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170頁)恩格斯在評判杜林時,已經說得是如此清楚:「靠剝奪剝奪者而建立起來的狀態,被稱為以土地和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公有製為基礎的個人所有制的恢復。對任何一個懂德語的人來說,這就是,公有制包括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個人所有制包括產品即消費品。」(恩格斯:《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170頁)
馬克思說:股份公司是「社會資本(即那些直接聯合起來的個人的資本)的形式……這是作為私人財產的資本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身範圍內的揚棄。」「這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身範圍內的揚棄,因而是一個自行揚棄的矛盾,這個矛盾首先表現為通向一種新的生產形式的單純過渡點。它作為這樣的矛盾在現象上也會表現出來。它在一定部門中造成了壟斷,因而要求國家的干涉。它再生產出一個新的金融貴族,一種新的寄生蟲,——發起人、創業人和徒有其名的董事;並在創業公司、發行股票和進行股票交易方面再生產出一整套投機和欺詐活動。這是一個沒有私人財產控制的私人生產。……因為財產在這裡是以股票的形式存在的,所以它的運動和轉移就純粹變成了交易所賭博的結果;在這種賭博中,小魚為鯊魚所吞掉,羊為交易所的狼所吞掉。在股份制度內,已經存在著的社會生產資料藉以表現為個人財產的舊形式的對立面;但是,這種向股份形式的轉化本身,還是局限在資本主義界限之內;因此,這種轉化並沒有克服財產作為社會財富的性質和作為私人財富的性質之間的對立,而只是在新的形式上發展了這種對立。」(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第493-497頁)馬克思反覆指出,股份制屬於資本主義所有制,是私人資本聯合為「社會資本」,股東們只是佔有股份公司的部分股權。股權是按各人所有的股份公司的股權份額,分配相應的股份公司的利潤,即資本佔有剩餘勞動價值的權利。股票不記名,表明股權與個人毫無關係,不是個人的、而是社會資本的權利。在股份公司內,資本所有者不再直接佔有生產資料,也不再直接佔有產品;資本所有者也不再參加管理勞動,直接佔有勞動者生產的剩餘價值。
早在上世紀末,中國理論界就有一些人提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基本形式就是勞動者個人所有制,把全民財產量化到個人,使人人持股成為真正的主人。」(凡是沒有註明作者和出處的引文,來源於《經濟研究》、《改革》、《經濟學動態》、《經濟研究資料》。沒有註明作者和出處,因為當時摘錄時並沒有準備寫書出版,這些是時代思潮,不是個別人的認識)不僅把公有制混同於個人所有制,而且「創新」地把股份制說成是社會主義公有制。
事情很清楚,所謂「把全民財產量化到個人,使人人持股成為真正的主人」,不外乎是把國家所有制改變為股份所有制,讓個人佔有一定的股權,有按所佔有股權的份額去分企業生產的紅利的權利。如果這就是社會主義公有制,那麼資本主義已經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
既然講馬克思主義,就應當知道,馬克思指出股份資本是一種「社會資本」,與馬克思所說的公有制基礎上的重新建立的生活資料個人所有制根本不是一回事。股份制是私人資本集中成為社會資本,現在,理論界提出「把全民財產量化到個人,使人人持股成為真正的主人」,把已經集中起來的社會財產,分解為許多個人的小資本,同資本主義股份制是把分散的個人財產集中成社會資本的方向完全相反,與歷史發展的趨勢相背。
我們看到的事實是,蘇聯和東歐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國有資產股份化給個人後,這些股份很快地被少數人斂聚在手裡,產生了新的資產階級;而廣大勞動者在賣掉了為手上的股票後,重新淪為他人的僱傭勞動者,靠掙工資養活自己。事實證明,把國家財產股份化的社會主義國家,都由此轉變成了資本主義國家;國有財產股份化的結果,不是使勞動者持股成為主人,佔有產品,而是喪失了主人地位。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的勞動者能夠通過「持股成為真正的主人」。
現在理論十分強調個人的利益,視為發展經濟的動力,認為「公有制的要害就在於取消『個人的權利』本身」,說它「缺乏激勵機制」,「束縛生產力發展」。這種資產階級經濟學的觀念不符合事實。事實是,資本主義以及其以前的社會的生產力的發展,都是建立在取消大多數人的個人的權利的基礎上。
所謂量化到個人的全民財產,是勞動者所在國有企業的財產。所有國有企業的財產都是社會勞動的歷史積累,很大部分不是現在國有企業的勞動者創造的。把它股份化給現在國有企業的個人,首先就是使這些個人侵佔了不是他們創造的社會財產,並取消了其他社會成員可以使用利用公有生產資料來實現生活資料個人所有制權利;剝奪了後來的無數個人共同佔有社會財產的權利。還有,不同國有企業的人均財產的差別,也必然在股份分配中產生個人佔有社會財產的不平等權利。
否定資本主義所有制而建立的社會主義所有制,首先要消滅生產資料私有制,從而消滅靠佔有生產資料來佔有絕大多數個人的剩餘勞動的極少數個人的權利,使人人都有使用共同的生產資料、進行共同勞動生產產品,並從社會勞動產品中分配到與自己提供的勞動份額相應的個人消費品的個人的權利。這是恢復被資本主義所有製取消了的絕大多數人的個人的勞動權利,使所有個人都有自主、自為、自由的勞動權利。勞動權利是凡有勞動力的所有個人都應當有和能夠有的權利。「勞動權實際上表示控制資本,而控制資本又表示佔有生產資料,使生產資料受聯合起來的工人階級支配,從而消滅僱傭勞動、資本及其相互間的關係。」(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426頁)
勞動權是非排他性的、真正人人都可有的個人的權利。股權則是只有少數人才可能有的資本的權利。這是相互排斥的兩種性質根本不同的權利:股權排斥勞動權,佔有勞動者的剩餘勞動,使資本增值;勞動權否定股權,使之不能再佔有他人的剩餘勞動價值。勞動者有了勞動權,能夠通過自己的勞動使用共有生產資料為自己創造財富,還要股權幹什麼?要想佔有誰的勞動?還能佔有誰的勞動?股權不佔有勞動,也就毫無價值。
大多數勞動者對股權不感興趣,股權也不可能使「人人持股成為真正的主人」。我們看到,中國改革的實際發展,已不再是「把全民財產量化到個人」,現在是吸收私人的和外國的資本,改革國營企業不再為無產階級國家所有。這實際上取消了勞動者共同佔有生產資料的權利。改革後的國營企業不再是國營,而是讓少數「人力資本家」拿著社會財產去冒險,並獲得佔有勞動者剩餘勞動價值的特權;勞動者則完全失去了對勞動對象和勞動條件的控制權,為這些用社會財產去冒險的企業家作犧牲。
股份制把私人資本集中為社會資本,股份公司的生產資料不屬於任何私人所有,它屬於社會資本共同所有來看,也是一種生產資料公有制形式,因而表現為通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一個過渡點;但它同資本主義國有企業一樣,生產資料絕不是屬於勞動者共同所有的,只是改變了私人資本的舊形式,生產資料作為私人財產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身範圍內被揚棄,資本作為私人資本這種形式被克服,又在社會資本這種形式上被保存,生產資料的資本佔有形式變了,但沒有廢除僱傭勞動;仍是以僱傭勞動為基礎,生產資料的資本屬性根本沒有變,仍是剝削他人的勞動的手段。歷史上不同社會制度都存在過生產資料公有制,本章第三節「所有制的二元基礎」將闡明,許多經濟學家把極不相同的公有制混同起來了,不能科學地認識社會主義公有制。社會主義公有制不同於資本主義公有制,不僅在於生產資料公有,根本還在於它消滅了僱傭勞動,是勞動者以協作生產的方式共同佔有生產資料,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
現在理論界或由於他們的階級偏見,或束縛於傳統的所有制觀念,不能理解馬克思講的與傳統的私有制關係實行徹底決裂「個人所有制」,是聯合的勞動者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上的對生活資料的個人所有制。理論界所謂的「個人」並不是真正的勞動者個人本身,而是資本的人格化身;是把直接的社會財產,通過股份制過渡回到私人資本聯合為社會資本佔有剩餘勞動。在今天,股份制不斷使億萬股民的萬億財產化為烏有,社會財富為少數人所吞食,還說什麼股票「是一種以個人私有為基礎的均富狀態……是讓自然人擁有生產資料,人人有份」!
馬克思告訴我們,股份制「表現為通向一種新的生產形式的單純過渡點」,「是資本再轉化為生產者的財產所必需的過渡點」,現在,實際告訴我們:股份制又是可用來使勞動者佔有的生產資料重新再轉化為佔有勞動的資本,使社會主義生產關係重新再轉化為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過渡點。這是一切「過渡」的特性。
1-2-2 「公有制高級發展形式」的「個人所有制」
學者顧海良認為,「把『個人所有制』理解成對現行社會主義公有制內涵的概括是不妥當的」,「『個人所有制』實際上是馬克思對未來共產主義社會公有制的一種特定的表述」(顧海良:《在馬克思經濟學道路上》第379、378頁)。這與把資本主義股份制說成是「個人所有制」不同,但仍然認為是公有制的特定形式。
顧海良如此認識,疏忽了馬克思講的是:「在資本主義時代的成就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恩格斯《反杜林論》也講的是:「靠剝奪剝奪者而建立起來的狀態,被稱為以土地和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公有製為基礎的個人所有制的恢復。」請注意我加了下劃線的詞句。顯然,在資本主義時代的成就的基礎上,剝奪剝奪者,都不可能立即就建立起高度發展的公有制。馬、恩的表述,只能理解為是在推翻資本主義社會後建立的社會主義社會的個人所有制,不能理解為是對在自身基礎上高度發展了的未來共產主義社會公有制的一種特定表述。馬克思說是「重新建立」,恩格斯說是「恢復」,也都表明在資本主義社會之前,就曾經有過「個人所有制」。這說明,個人所有制並不一定要以資本主義時代的成就為基礎;也並非是馬克思對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公有制形式的一種特定的表述。顧海良認識到「馬克思已經提出了未來社會的所有制變革中的階段性和公有制形式的多樣性的重大問題」,還查考了「馬克思使用的『共同佔有』的德文原意是使用、利用意義上的『佔有』」,這些對於怎樣認識和建設社會主義都是非常重要的,怎麼會認在資本主義成就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是在社會主義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共產主義高級階段的公有制特定表述?
顧海良引用了馬克思的這段論述:「資本主義所有制只是生產資料的這種公有制的對立的表現,即單個人對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從而對產品的所有制,因為產品不斷轉化為生產條件)遭到否定的對立的表現。」(《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第21頁》)馬克思這裡清楚地表達了「公有制」即「單個人對生產資料的所有制遭到否定」;「從而」一詞指出了對產品的所有制是以對生產資料的所有製為前提。這和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指出「消費資料的任何一種分配,都不過是生產條件本身分配的結果」是一致的,也說明了所有制不僅包括對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同時還包括對產品的所有制,社會主義所有制對產品中的生產資料所有制仍然是公有制,而其中對消費品的所有制,是個人所有制。決不是說個人所有制是「公有制高級發展形式」。
「個人所有制」曾經在小生產的個體勞動的基礎上產生過,即小生產者以自己的勞動掙得的對產品的勞動者個人所有制。小生產者不一定是生產資料的所有者,但是以自己的勞動對生產資料的自主使用者,也一定首先是自己產品的所有者。個體勞動者的小生產被資本主義社會化生產排斥後,勞動者的勞動不再屬於自己而從屬於資本,從而勞動者對產品的所有權喪失了。這是對個人所有制的否定。隨著剝奪者被剝奪,勞動者共同佔有了生產資料,又能也只能靠自己的勞動獲得產品即消費品。現在勞動者是在新的基礎上,即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的社會化大協作生產的基礎上,重新建立或恢復勞動者對產品即消費品的個人所有制。
在新基礎上即協作和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上重新建立的個人所有制,也是一個否定的否定,這種否定不是對小私有制中的孤立的個人的勞動所有制的簡單恢復。「在改變了的環境下。除了自己的勞動,誰都不能提供其他任何東西,另一方面,除了個人的消費資料,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成為個人的財產。」(馬克思:《哥達綱領批判》,《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11頁)這決定了,聯合勞動者的個人所有制不包括生產資料,只包括產品中的生活資料。恩格斯明確指出的「個人所有制包括產品即消費品」。
顧海良引用馬、恩講的「分工發展的各個不同階段,同時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種不同形式。這就是說,分工的每一個階段還根據個人與勞動的材料、工具和產品的關係決定他們相互之間的關係」(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26頁),指出「馬克思和恩格斯已把生產資料所有關係定義為所有制的本質內容,並提出了取代資本主義佔有制的『無產階級的佔有制』的概念。」顧海良認為「『個人所有制』實際上是馬克思對未來共產主義社會公有制的一種特定的表述」時,是對馬克思提出的「所有制的本質內容」的理解不完全。「所有制的本質內容」並不只是對「生產資料所有關係」,還包括人與人的關係和對產品的分配;在他所引的馬、恩論述中,清楚地指出所有制不僅決定個人與生產資料的關係,同時還決定個人對產品的關係;而產品分為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兩個部分。馬克思主義的所有制概念,包括對生產資料和消費品這兩部分的所有制,恩格斯明確指出:「公有制包括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個人所有制包括產品即消費品。」
顧海良仔細考究了馬克思有關對「在協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共同佔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這段論述所做的所有「修辭上的修改」,是用心的,不過,他陷入了形而上學,而沒有從馬克思全部論述來辯證地理解,沒有注意社會主義革命必須「首先將生產資料變為國家財產」。這樣就會產生自相矛盾,無法與恩格斯對杜林的「『個人所有制』在馬克思先生那裡同時稱為『公有制』」的批判統一起來;還有,似乎可以在資本主義成就的基礎上,就可以直接建成共產主義,而不需要有一個社會主義過渡階段。我認為,「協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共同佔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是馬克思對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經典表述,是對社會主義所有制的完整表述,涵蓋了所有制(包括生產資料公有制和生活資料的勞動的個人所有制)分配和人與人的生產勞動關係。
1-3 所有制的二元基礎
上述對「個人所有制」的兩種錯誤認識,是對立的,但又有同一性,都把「個人所有制」定義為對生產資料公有制的某種形式,都沒有對所有制,對在生產中,個人如何佔有生產資料和產品,做科學考察。
對生產資料的任何形式的個人所有制,都是私有制。把生產資料個人所有制說成是某種形式的生產資料公有制,是在重新臆造杜林的混沌世界。在《反杜林論》發表了一百多年之後,為什麼理論界還有一些人陷在杜林的混沌世界中不能走出來?從認識上講,是他們束縛於傳統觀念,存在對所有制「純粹意志的法律幻想」。幾十年社會主義社會制度的不完善,不健全,弊病很大,囿於錯誤的傳統所有制觀,是主要原因之一。
傳統所有制觀念,表現為對生產資料所有權的「一元物質基礎」觀。看起來很「唯物」,其實是形而上學,是「純粹意志的法律幻想」,「彷彿私有制本身僅僅以個人意志,即以對物的任意支配為基礎的。」(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71、70頁)一些理論家主張「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基本形式是勞動者個人所有制,把全民財產量化到個人,使人人持股成為真正的主人」,就是把所有制看作純粹的法律意志,好像政府頒一個法令:「把全民財產量化到個人」,「個人所有制」就建立起來了。在這些理論家的頭腦里,「全民財產」、勞動者、個人,都不是現實的社會經濟基礎和現實的個人,不是表現一定的歷史條件下一定的生產關係的財產和個人,而是任意的偶然的存在。
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是一元論,肯定物自在於我們之外,是認識泉源,我們在實踐中認識這些物,又通過實踐檢驗我們對這些物的認識是否符合客觀實際。馬克思始終從具體的物質生產出發考察所有制,是唯物主義的一元論觀點。但說馬克思的所有制理論是「一元物質基礎」 (顧海良:《在馬克思經濟學道路上》第375頁),便象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一樣,「沒有把人的活動本身理解為客觀的活動」,沒有注意人的勞動是一種物質的活動。
「一元論」只是在劃分唯物論與唯心論上才有絕對的意義,一離開認識論問題,套用於認識事物本身,則是形而上學,不能正確認識客觀事物。一切事物都是對立的統一,都存在著矛盾的兩個方面,沒有矛盾便沒有事物和事物的運動。
沒有人象馬克思那樣強調所有制的物質基礎。在《哥達綱領批判》中,馬克思一開始便批判「勞動是一切財產和一切文化的源泉……這種資產階級的說法」。他指出:「勞動不是一切財富的源泉。自然界和勞動一樣也是使用價值(而物質財富本身就是使用價值構成的!)的源泉,勞動本身不過是一種自然力的表現,即人的勞動力的表現。上面那句話……只是在它包含著勞動具備了相應的對象和資料這層意思的時候才是正確的。然而,一個社會主義的綱領不應當容許這種資產階級的說法,對那些唯一使這種說法具有意義的條件避而不談。只有一個人事先就以所有者的身分來對待自然界這個一切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第一源泉,把自然界當做隸屬於他的東西來處置,他的勞動才成為使用價值的源泉,因而也成為財富的源泉。……一個除自己的勞動之外沒有任何其他財產的人,在任何社會的文化的狀態中,都不得不為佔有勞動的物質條件的他人做奴隸。」 (馬克思:《哥達綱領批判》,《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5頁)
應當注意,馬克思自然界和勞動一樣是使用價值即財富的源泉時,也就指出了自然界和勞動是社會財富的二元。如果還不清楚,那末,馬克思說「正象威廉·配第所說的,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57頁)就清楚地闡明了財富的二元。
傳統的所有制的「一元物質基礎觀」,是對事物的片面的習慣認識。所有必須首先佔有生產資料;在自然經濟中,勞動者有勞動力,只要佔有了土地這種生產資料,就能用自己勞動生產出自己的產品。因此,人們的所有制觀念自然片面地反映在對生產資料的占有權上,習慣地認為誰佔有生產資料誰就所有產品,並法定為制度。
這種習慣的表面的片面的所有制的「一元物質基礎」觀,對於個體勞動者所有制,還應付得過去,但決不是正確的,完全忽略了勞動,忘記了小生產者所有制的所有者不僅是生產資料的佔有者,還首先是勞動者,是他的勞動力的所有者,他對產品的所有權,是「靠自己勞動掙得的」。
當大量的生產資料集中到少數資本家手裡的時候,資本家不可能靠自己的勞動使用集中在他手裡的大量生產資料,他必須把生產資料轉化為資本,僱傭勞動來進行生產。生產資料佔有者照舊佔有產品,但已不是他自己的勞動產品,而是別人勞動的產品;而勞動者出賣了勞動力後,不佔有他們勞動的產品。現在,「生產工具和私有制之間的矛盾才第一次作為大工業所產生的結果表現出來」。「在大工業和競爭中,各個個人的一切生存條件、一切制約性、一切片面性都融合為兩種最簡單的形式——私有制和勞動。」「它必然會造成這樣的現象:某人在法律上可以享有到某物的占有權,但實際上並沒有佔有某物」,如果佔有者不僱傭勞動,使用他佔有的大量生產資料進行生產,不生產產品,佔有就會化為烏有(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72、71頁)。
資產階級在實踐上用暴力的和經濟的手段否定了以自己勞動為基礎的小生產方式及其所有方式,在意識形態上則維護傳統的生產資料佔有的「一元物質基礎」所有制觀念,來掩蓋資本如果不佔有他人勞動,就不可能實際佔有即使用利用生產資料這個重要事實。馬克思指出:「政治經濟學在原則上把兩種極不相同的私有制混同起來了。其中一種是一種以生產者自己的勞動為基礎,另一種是以剝削他人的勞動為基礎。」「事實越是明顯地反對政治經濟學家的意識形態,政治經濟學家就越是熱心地把資本主義以前世界的法權觀念和所有權觀念應用到這個已經完成的資本主義世界。」(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833頁)現在,許多經濟學家同樣在原則上把兩種極不相同的公有制混同起來,不能科學地認識社會主義公有制。
「共產主義革命就是同傳統的所有制關係實行最徹底的決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發展進程中要同傳統的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馬克思和恩格斯:《共產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271-272頁)社會主義所有制理論必須批判形而上學的法學的傳統所有制觀念,提出正確反映實際生產關係的所有制觀念。
馬克思在「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中,始終從生產出發,從生產的兩個最基本的元素,即勞動和生產資料在不同社會的不同的結合方式來描述所有制,從所有制的二元基礎的內在矛盾運動,論述所有制的歷史演變,闡明所有制的不同社會形態、性質,最後歸結出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必然導致社會主義,指出社會主義所有制是協作的社會生產中生產資料公有制和生活資料勞動者個人所有制的對立統一。
所有制必須有生產資料這個物質基礎。無所有物,沒有所有對象,談何所有權和所有制。同樣,所有制還必須有所有者,無所有者,沒有所有主體,何談所有權和所有制。但這還不足以說明所有制,所有制總是表現為所有者佔有物的一定社會方式,科學反映所有制,必須闡明所有者以何種方式佔有所有物。
我們來看馬克思在「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中,如何科學地考察和論述所有制。許多人可能還沒有注意到,這是馬克思關於所有制及其歷史演變的經典論述。
在「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這一節第一段,我們首先看到這樣一個命題:「資本的原始積累,……只是意味著直接生產者的被剝奪,即以自己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的解體。」這裡,「以自己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只講了「勞動為基礎」,字面上沒有提生產資料這個物質基礎,這不是疏忽,而首先是馬克思對傳統所有制觀念的批判:資產階級所有制理論,只是講生產資料是所有制基礎,不提並否定勞動同樣是所有制基礎。
「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緊接著的第二段,馬克思就告訴我們:「私有製作為公共的、集體的所有制的對立物,只是在勞動資料和勞動的外部條件屬於私人的地方才存在。但是私有制的性質,卻依這些私人是勞動者還是非勞動者而有所不同。私有制在最初看來所表現出的無數色層,只不過是反映了這兩級的各種中間狀態。」
現在明白了「以自己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這個命題沒有提及的生產資料這個物質基礎,原來包含在「私有制」這個概念里。還明白了,私有制,一方面關係著生產資料,另一方面關係著所有者,這個所有者是私人。私有制「即單個人對生產資料的所有制」。
仔細思考,就會進一步明白,「以自己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兩種最簡單的形式——私有制和勞動」;「單個人對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和「即以自己的勞動為基礎的」,正是揭示所有制的二元基礎。
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家只是一般地談論對物的所有權,十分積極將資本家私有制與個體勞動者所有制混同起來。
社會主義所有制與資本主義所有制的對立,理論界強調的是生產資料方面公有與私有的對立,很少想過:它們在勞動方面,表現為自主自為勞動與僱傭勞動的對立,也不考慮在對產品佔有方式上勞動的個人所有制與勞動的異己所有制的對立,不能了解社會主義公有制與資本主義股份制的根本上的不同,社會主義公有制是以自己勞動為基礎的聯合勞動共同佔有生產資料,資本股份制是以僱傭勞動為基礎的社會資本共同所有生產資料。
對於社會主義所有制理論來說,十分重要的是要認識到,「私有制」和「公有制」,只是一般地表明生產資料是屬於單個人即私人所有、還是屬於集體或社會所有,但沒有具體地表明是什麼性質的私有制和公有制,不完全反映生產關係。許多社會主義經濟學家不懂得公有制的性質依這些共同所有者是勞動者還是非勞動者而有所不同,表現出不同的生產方式和生產關係,不清楚在這兩種不相同公有制之間,存在著各種中間狀態、色調。
「事物矛盾的法則,即對立統一的法則,是自然和社會的根本法則,因而也是思維的根本法則。」(《毛澤東選集》合訂本324頁)所有製表現一定生產關係中的勞動與生產資料的對立統一,既是唯物的,又是辯證的。只有了解社會生產中勞動與生產資料是如何地對立統一,這兩方面在社會生產發展進程中如何地轉化,才能清楚具體的生產方式中的所有制的性質,以及它的演變的歷史趨勢。
由於勞動力天然地為每一個成長到一定狀態的人都有的,因而被人們所忽略,傳統的所有制理論強調對物的所有權,忽略了或掩蓋著任何個人佔有財產都必須要靠勞動,不靠自己勞動,就得佔有他人的勞動,不佔有勞動的對生產資料所有將化為烏有。勞動與生產資料的對立統一,始終是決定所有制的主要矛盾,是構成所有制的兩個要素、二元基礎。
馬克思全面地考察生產發展歷史,發現並闡明了生產勞動的方式與所有制的關係。當人類僅僅從自然界獲得生活資料但還沒有剩餘勞動產品的時候,不存在私有制及其規定。所以,私有制雖然形式上表現為對生產資料的佔有,但實際上產生於剩餘勞動,表現為對剩餘勞動產品的佔有。一切對生產資料的所有制,都是對社會積累勞動的佔有方式。「無論在古代或現代民族中,真正的私有制只是隨著動產的出現才出現的。」(馬克思和恩格斯:《費爾巴哈》,《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68-69頁)資本本身是社會勞動的歷史積累,本身就建立在剩餘勞動的基礎上,佔有生產資料是佔有剩餘勞動的前提。資產階級和一切剝削階級隱瞞這個事實。但是社會主義經濟學家應當弄懂、並向人民講清楚這個馬克思已經闡明了的事實。如果說,所有制的最初產生離我們很遠,理論需要深刻思考才能搞清楚所有制是勞動和生產資料的對立統一,明白勞動與生產資料同是所有制的基礎的話,那麼現在的每一個資本家都在實踐中已經嚴重感到,勞動這個要素對於他的佔有財富的不可或缺性,疾呼哀嘆「勞動紅利」的枯竭。
「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的以下幾段(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830-832頁),論述了所有制的歷史演變。這是一個自然的發展過程,是勞動的不斷積累和不斷解放的過程。以自己的勞動為基礎的生產者,是社會生產和勞動者本人的自由個性獲得發展的必要條件,但以分散的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為基礎的個體勞動者的小生產方式,只能同生產和社會的狹隘的自然產生的界限相容,隨著勞動的積累和集中,「以各個獨立勞動者與其勞動條件相結合為基礎的私有制,被資本主義私有制,即以剝削他人的但形式上是自由的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所排擠」。請注意:馬克思這個論述,首先顯示出資本主義所有制的二元基礎;同時指明了所有制的演變表現為勞動方式的演變。生產資料的集中和勞動的社會化,生產的社會規模越來越大,資本巨頭不斷減少,可被剝奪的人群和地方不斷縮小,整個市場已經容納不下資本主義生產,「現在要剝奪的已經不再是獨立經營的勞動者,而是剝削許多工人的資本家了」。「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的資本主義佔有方式,從而資本主義私有制,是對個人的、以自己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的第一個否定。資本主義生產又由於自然過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對自身的否定。這是否定的否定。這種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資本主義時代的成就的基礎上,也就是說,在協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共同佔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
馬克思是從生產的發展過程來考察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唯物辯證地論述所有制的演變。勞動者和生產資料,始終是生產的兩個基本要素;二者的不同社會形態的結合,使社會形成不同的經濟時期,構成不同的生產方式,產生不同的佔有方式從而不同的所有制。把握住生產中勞動者與生產資料在生產中如何結合,即以什麼勞動使用什麼生產資料進行生產,便抓住了生產方式的內在聯繫和所有制的本質,便可以清楚所有制的性質;考察生產中勞動者與生產資料和產品的關係的矛盾運動,便能了解所有制演變的過程和趨勢,一種所有制轉變到另一種所有制的歷史必然性的內在規律。
生產資料的日益社會集中和勞動的日益社會化,表現為歷史上已經進行的資本主義所有制排擠個體勞動者所有制,是第一個否定;生產資料的進一步社會集中,勞動的進一步社會化,在資本家幾乎佔有了社會全部生產資料和他人勞動後,貨幣資本越來越難轉化為生產資本,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愈來愈阻礙著勞動與生產資料的結合,消滅資本,將被極少數私人佔有用來剝奪勞動者的社會生產資料,按其本性還歸社會所有,由聯合的勞動者共同為滿足社會和個人的需要而有計劃地使用利用,已經成為人和生產發展的要求。由社會主義所有製取代資本主義所有制,由低級的分散孤立的個體勞動者所有制上升為高一級的聯合的社會勞動者所有制,是對資本主義所有制的否定,是對小生產者個人所有制的否定的否定。這種否定的否定,都是表現生產資料和勞動這兩個生產要素的矛盾運動,結果總是勞動的進一步解放和社會生產力的更大發展。我們看到,第一個否定實現了,第二個否定開始了。
1-4 社會主義所有制
是生產資料公有制和生活資料個人所有制的對立統一
不立足於勞動與生產資料的對立統一,而只講對生產資料的佔有的所有制「一元物質基礎」觀,不可能搞清楚所有制,會產生對所有制的形而上學的法律幻想。應當懂得,即使依法對生產資料擁有所有權,但若不通過勞動來使用利用生產出產品,實際上一無所有。所有制的佔有,不是法律規定的對某物的所有權,而是一種生產關係。「佔有首先受到必須佔有的對象所制約,……受到佔有的個人的制約,……還受實現佔有所採取的方式是制約。」(馬克思和恩格斯:《費爾巴哈》,《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74-75頁)我們談所有制,必須從生產關係來認識,探討什麼人以什麼方式佔有什麼。一切所有制都是具體表現社會中所有者以一定方式佔有對象物。科學研究所有制,須歷史地具體地考察所有對象和所有者的狀況,以及所有者對所有對象的所有方式。
所有制關係中的人和物,都不是簡單的自然物質,而是作為一定歷史階段的社會存在。社會之外的人不能存在。社會之外的物也不是作為所有制關係中之物。特別是作為所有制基礎的生產資料,愈來愈大的部分是勞動產品,是勞動與自然物質這兩個元素的結合產物,本身是包涵著一定歷史的社會關係的產物。
傳統所有制觀念中的人與物,都是僵化的空洞觀念,沒有任何確定的東西,不是作為一定歷史階段上的社會生產關係存在的人和物。所有制「一元物質基礎」觀,忽略了人這個佔有主體,忽略了不同的勞動在所有制關係中的決定性作用,不反映所有制所表現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社會的生產中的關係,因而也就不可能認識所有制。
馬克思對事物的考察非常細緻。他不僅指出所有制分為私有制和公有制,佔有者分為勞動者和非勞動者,而且對勞動者也作了具體的考察分析,分為不自由勞動的勞動者,獨立勞動的勞動者,形式上是自由的僱傭勞動者,協作的、聯合勞動的自由勞動者。不僅認識到佔有對象分為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對生產資料也作了科學分析:土地這種自然的生產資料,社會生產的生產資料;個人使用的分散的生產資料,社會使用的即集中的生產資料;簡單勞動工具,機器,自動機,機器體系等等。
勞動與生產資料的不同狀態對立同一,始終是決定生產方式、從而是決定所有制的主要矛盾。在所有制中,對生產資料的佔有是首要的,只有佔有生產資料才能佔有財富,不佔有生產資料的人,只能為他人生產財富。在不同的所有制中,勞動與生產資料的矛盾,有的表現為佔有勞動是決定所有制性質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有的表現為佔有生產資料是決定所有制性質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一般地說,對於非直接生產勞動者所有制,所有者的生產資料要生產財富而不是化為烏有,決定性的方面是能否佔有勞動,怎樣佔有勞動。對於生產資料私人佔有的私有制,勞動是區別個體勞動者所有制和資本主義所有制等不同私有制的主要矛盾方面,前者是以自己的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後者是以剝削他人的但形式上是自由的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勞動者在私有制中的自由度,區分著奴隸主所有制、封建主所有制、資本主義所有制。對於勞動能否成為勞動者財富的源泉,決定性的方面是勞動者能否佔有生產資料;怎樣佔有生產資料。個體所有制即小生產者私有制是勞動者個人佔有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則是勞動者共同佔有生產資料。
所有制的所有對象,不只是生產資料,還包括生活資料。資本要成為資本,必須要僱傭勞動,而要僱傭勞動,只佔有生產資料不行,勞動者在有生活資料的情況下,不會出賣勞動力,資本家僱用不到勞動力,生產資料會閑置起來,不能成為他生產利潤的資本,所以,資本還必須佔有生活資料。社會主義所有制中,勞動者的勞動力不再出賣了,不僅以共同勞動佔有生產資料,同時以自己提供的勞動,從共同產品中分配到為個人佔有的消費品。一切所有制都包括這兩個方面,即對生產資料的佔有和對生活資料的佔有。
所有制有多種,大的劃分是公有制和私有制兩類。公有制也是多種多樣,我們過去知道有原始公社的,社會主義的,共產主義的公有制,現在經濟學家提出股份制也是一種公有制,一種對生產資料的共同佔有形式。不同社會都有它的公有制,要區別這些公有制,只從生產資料所有制方面考慮,是不夠的。必須從生產關係總體來考察,需要具體分析是以什麼勞動為基礎共同佔有生產資料;以什麼方式分配生活資料。
區別社會主義所有制和資本主義所有制和其他所有制的,首先是看生產資料是由社會所有還是單個人佔有,表現為公有制與私有制的不同,進一步要看以什麼勞動使用利用生產資料,表現為自主、自由、自為勞動與僱傭勞動的不同,從而表現為勞動產品即消費品的個人所有制與勞動異己所有制的不同。在勞動者佔有生產資料的情況下,區別個體勞動者所有制和社會主義所有制的,是生產資料是由單個勞動者佔有,還是首先屬於勞動者集體所有。
生活資料與生產資料不同,它只能歸個人消費,這是自然的規定性。但是,個人獲得生活資料的方式,在不同的生產方式是不同的。小生產的勞動者以個人勞動對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的佔有為基礎,勞動產品自然都首先歸勞動者所有,表現為生產資料私有制和生活資料的個體勞動者個人所有制。在生產資料屬於資本家所有的情況下,產品雖然無論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都是勞動者生產的,但它們都為資本家佔有,不屬於勞動者所有,完全是勞動的異己所有制;勞動者要得到生活資料,只能出賣自己的勞動力掙工資來換取,表現為商品交換,不是直接佔有。當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生產資料歸全體勞動者佔有後,勞動者重新佔有了自己勞動產品。社會主義所有制建立在以協作的聯合勞動對生產資料共同佔有的基礎上,聯合勞動生產的產品是共同的產品,其中的生產資料部分,自然繼續由聯合勞動者共同所有;只能由個人消費的生活資料,則重新重新建立勞動的個人所有制,按各個勞動者提供的勞動量,分配給勞動者個人消費。之所以要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是由於生產力還不夠發達,產品還不能夠充分滿足所有個人的自由發展的需要,還要按勞動量的多少來分配消費品,所有權必須以勞動作為衡量的尺度。一旦生產發展到耗費很少的勞動就能生產出充分滿足社會和所有個人的自由發展需要的豐富產品,人們也不再斤斤計較個人的得失時,生活資料的個人所有制就沒有意義,不再需要了,再按勞分配就妨礙所有個人平等的自由發展。按勞分配將為各取所需所代替,那時整個生產資料和產品都為社會的全體個人所有,表現為共產主義社會所有制。但是,在生產力還不高度發展的社會主義社會,佔有還受到佔有對象的制約,需要首先實行生產資料公有制和生活資料個人所有制相結合的社會主義所有制。
對於勞動者所有制來說,「生產資料屬於生產者只有兩種方式:(1)個體佔有方式,這種方式從來沒有作為普遍現象而存在,而且日益為工業進步所排斥;(2)集體佔有方式,資本主義社會本身的發展為這種方式創造了物質的和精神的因素;……這種集體佔有制只有通過組織成為獨立政黨的生產者階級——無產階級的革命活動才能實現。」(馬克思:《法國工人黨綱領導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264頁)因此,社會主義社會公有制是勞動者的階級所有制,或者說是由無產階級的國家代表整個社會佔有生產資料。只有到了消滅了階級的共產主義社會,才可能真正為全社會所有。
不同的所有者對不同的物的佔有方式不同。資產階級是通過佔有生產資料從而佔有勞動的方式佔有財富,表現為資本所有權;社會主義中勞動者階級則是以自己的勞動佔有生產資料從而佔有產品,表現為勞動權。在社會主義社會的社會化生產中,勞動權一方面表現為個人勞動聯合為共同勞動,在共同生產中使用社會生產資料生產產品,勞動者個人在社會化生產中只有聯合為生產共同體,才能佔有即只能在共同生產中消費生產資料,對生產資料的佔有只能是共同所有制。但生產聯合體不能消費生活資料,生活資料只能由個人消費,所以,勞動權在分配方面,表現為個人在共同產品中佔有生活資料的份額的權利,按勞分配即建立生活資料個人所有制。社會主義所有製表現為勞動聯合體同聯合在聯合體中的勞動者個人的矛盾統一,表現為勞動者共同佔有生產資料同勞動者個人佔有生活資料的矛盾統一。
社會主義公有制與社會主義個人所有制的所有者、所有對象和所有方式,都是勞動者以自己的勞動實現對自然界和勞動本身生產的產品的佔有,它本身是統一的,相互依存的。沒有社會主義公有制,不可能重新建立勞動者對產品即生活資料的個人所有制;不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勞動者不能按勞分配產品,勞動者對生產資料的佔有就是沒有目的意義,公有制就只是一種法權,一種虛幻,不成為實際的生產關係。生產資料公有制和生活資料個人所有制二者缺一,都不成其為社會主義所有制。
勞動者個人勞動聯合為集體勞動的佔有方式的對立統一,衍生出社會主義公有制與社會主義個人所有制的矛盾。公有制是對產品中生產資料的佔有,個人所有制是對產品中生活資料的所有,在一定總量的產品分配中,生產資料佔有量的增加必然是生活資料佔有量的減少,反之亦然,這就存在社會發展生產與個人提高生活的矛盾;同時,前者是集體佔有,後者是個人所有,這又存在集體與個人在產品分配關係上的矛盾;還有,生產產品的勞動,是個人勞動聯合為生產共同體的社會勞動,就會存在勞動的統一與自由、集中與民主的種種矛盾。
毛澤東指出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這本書的基本缺點,是不承認矛盾的普遍性,不承認社會矛盾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動力,不承認他們國內還有階級鬥爭,還有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鬥爭,不敢象我們這樣大講階級鬥爭,大講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的矛盾。」我的探討認為,社會主義生產關係本身就是矛盾,社會主義所有制本身就是生產資料公有制和生活資料個人所有制的矛盾統一,社會、集體和個人間的矛盾統一。
公有制與個人所有制對立統一為社會主義所有制,長期以來沒有被我們認識,過去是片面地講公有制,畸形地發展公有制,不注意建立個人所有制,搞了「虛幻的共同體形式」(《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82頁);現在又把公有制和個人所有制相混淆,把個人所有制混同於資本股份制,「不問姓公姓私」,淡化所有制問題,結果就是我們已經看到的,科學社會主義被否定,社會主義所有制被瓦解。
人類歷史已經發展到一個新階段,到了一個歷史轉折點。通過這個歷史性的革命轉折,生產資料由私人佔有轉到社會所有,生產由物支配人轉變為人支配物,「於是,人才在一定意義上最終脫離了動物界,從動物的生存條件進入到人的生存條件。人們周圍的、至今統治著人們的生活條件,現在卻受到人們的支配和控制,人們第一次成為自然界的自覺的和真正的主人,因為他們已經成為自己的社會結合的主人了。……只是從這時起,人們才完全自覺地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只是從這時起,由人們使之起作用的社會原因才在主要的方面和日益增長的程度上達到他們所預期的結果。這是人類從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的飛躍。」(恩格斯:《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323頁)理論的重要性完全突出來了。不僅對於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來說,「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而且對於每一個要成為自由人來說,不掌握科學理論,不能自覺地有計劃地支配生產和生活、正確地確定自己的活動,就不可能真正成為自由人。這裡表現出社會的有計劃協作生產與社會主義公有制的相互關係。
資本主義所有制必然要被社會主義所有制所取代,這是生產的自然發展過程的必然性,但是,社會發展的自然規律,受到既得利益者的抗拒和干擾、阻擾,同時,自覺創造歷史也受到人的認識所制約。馬克思主義闡明,社會主義所有制不同於歷史上出現過的所有制那樣,可以自發地從舊制度里產生出來,而是必須通過無產階級不斷革命,自覺地創造,這就突出了理論的重要性。
1—5 生產力與生產關係
在生產力對生產關係的關係問題上,社會主義運動產生了理論認識和實踐路線的分歧。這是「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重大理論問題。社會主義運動受到重大挫折的另一個理論原因,是對「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形而上學地理解。
1-5-1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考究
理論界普遍認為「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據此,第二國際反對十月革命,蘇漢諾夫認為「俄國生產力還沒有發展到足以實現社會主義的水平。」 考茨基說十月革命是個「早產兒」。對此,列寧的看法是:「既然社會主義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我們為什麼不能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達到這個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後在工農政府和蘇維埃制度的基礎上追上別國的人民呢?」(列寧:《論我國革命》,《列寧選集》第四卷第689-691頁)。新中國建立後,劉少奇反對立即向社會主義過渡,主張「鞏固新民主主義制度」,認為「農業集體化,必須以國家工業化和使用機器耕種以及土地國有為條件。」提出「先有機械化,後有合作化。」毛澤東堅持和發展列寧主義,推動中國共產黨取得全國政權後,立即向社會主義過渡。他論證說:「既然西方資本主義在發展過程中有一個工場手工業階段,即尚未採用蒸汽動力機械、而依靠工場分工形成新生產力的階段,則中國的合作社,依靠統一經營形成新生產力,去動搖私有基礎,也是可行的。」(薄一波:《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第62、191)
這個認識和實踐路線的分歧,還表現在毛澤東、鄧小平關於社會主義解放生產力的表述上。毛澤東的表述是:「社會主義革命的目的是為了解放生產力。農業和手工業由個體所有制變為社會主義的集體所有制,私營工商業由資本主義所有制變為社會主義所有制,必然使生產力大大地獲得解放。這樣就為大大地發展工業和農業的生產創造了社會條件。」(毛澤東1956年1月25日《在最高國務院會議上的講話》」鄧小平的表述是:「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鄧小平選集》第三卷373頁)毛澤東講的是「社會主義革命的目的」,鄧小平講的是「社會主義的本質」,這顯然是不同的概念。毛澤東思想是通過生產關係的社會主義革命,解放生產力;鄧小平理論認為,社會主義就是通過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達到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的目的;表現出不同的社會主義革命路線,體現為中國共產黨奪取政權後,文革前後所走的科學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不同道路。
在社會主義運動在全世界受到挫折後,有人從生產工具是生產力發展的測量器,提出「生產力的三次里程碑。第一里程碑:生產力是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第二里程碑: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三里程碑:生產力是創造財富的能力;資本是第一生產力。」(http://baike.sogou.com/v123020.htm),這樣,資本主義就成為「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的最終演繹。有人又以「列寧的帝國主義鏈條的薄弱環節論實際上是對生產力決定論的批判,毛澤東對階級鬥爭的理解和對矛盾運動規律的闡述更是從實質上否定了生產力決定論。但是列寧和毛澤東都沒有來得及將他們的突破系統化。」(韓德強:《馬恩原著體系批判》)更有提出「生產關係決定生產力」的。
這些不同的觀點和主張,把馬克思主義與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割裂開來,甚至對立起來,形成形形色色的創新社會主義理論,成了今天社會主義運動的特色,表現了社會主義運動挫折後的理論混亂。
我沒有馬恩全集。在我讀過的馬恩著作中,沒有看到有「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這句話。我看到,恩格斯講過:「我們視為社會歷史的決定性基礎是經濟關係,是指一定社會的人們用以生產生活資料和彼此交換產品(在分工的條件下)的方式說的。因此,這裡面也包括生產和運輸的全部技術裝備。這種技術裝備,照我們的觀點看來,同時決定著產品的交換方式,以及分配方式,從而在氏族社會解體後也決定著階級的劃分,決定著統治和從屬的關係,決定著國家、政治、法律等等。」(恩格斯:《致瓦·博爾吉烏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505頁)這裡多次使用「決定」這個詞,但是否就直接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呢?恩格斯指出:「生產資料在包括簡單商品生產在內的先前各個時期中,同現在相比僅僅起著微不足道的支配作用,它怎樣發展成象今天這樣專橫的支配力量,這是需要證明的,而你的證明我看是不充分的,因為它沒有指出另外一極:這個自己不再佔有生產資料、從而也不佔有生活資料、從而必須將自己零碎出賣的階級的產生。」(恩格斯:《致卡爾·考茨基》,《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第170頁)由此看來,馬克思主義認為,不能簡單地講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這是需要證明的」。
馬克思說:「我的研究工作的總的結果,可以簡要地表述如下:人們在自己生活的社會生產中發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關係,即同他們的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適合的生產關係。……社會的物質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便同它們一直在其中活動的現存生產關係或財產關係(這只是生產關係的法律用語)發生矛盾。於是這些關係便由生產力的發展形式變成生產力的桎梏。那時社會革命的時代就到來了。隨著經濟基礎的變更,全部龐大的上層建築也或慢或快地發生變革。」(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第82頁)馬克思這裡表述的是: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必然引起生產關係的改變。絕對的直接的「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馬克思他們沒有這樣講,歷史事實也不是這樣的。
「在生產過程中,資本發展成為對勞動,即對發揮作用的勞動力或個人本身的指揮權……資本發展成為一種強制關係……起初是在歷史上既有的技術條件下使勞動服從自己的。」這種不是由新的生產力、而是「在既有的生產力條件下」產生的最初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在今天已經工業化的中國,還隨處可見。馬克思論述的這個事實表明,馬克思主義並不認為「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是絕對的、直接的。應該認識到,「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這個命題與「社會主義革命的目的是為了解放生產力」是矛盾的,相互否定的。既然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何須革命來建立新的生產關係去解放生產力。
我注意到馬克思關於「所謂原始積累」的論述。「勞動者對他的生產資料的私有權是小生產的基礎。而小生產又是發展社會生產和勞動者個人的自由個性的必要條件。」(《資本論》第一卷第830頁)馬克思這裡肯定了小生產與當時的生產資料是相適應的,但接著又講小生產一定會消滅:因為「這種生產方式是以土地及其他生產資料的分散為前提的。但是,它既排斥生產資料的積聚,也排斥協作,排斥同一生產過程內部的分工,排斥社會生產力的自由發展。它只同生產和社會的狹隘的自然產生的界限相容。」馬克思論述說:「它的消滅,個人的分散的生產資料轉化為社會的積聚的生產資料,從而多數人的小財產轉化為少數人的大財產,廣大人民群眾被剝奪土地、生活資料。勞動工具,——人民群眾遭受的這種可怕的殘酷的剝奪,形成資本的前史。這種剝奪包含一系列的暴力方法,其中我們只考察了那些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資本原始積累的方法。對直接生產者的剝奪,是用最殘酷無情的野蠻手段,在最下流、最齷齪、最卑鄙和最可惡的貪慾驅使下完成的。」(850頁)從馬克思論述可以理解生產力對生產關係的決定性作用,不是說某種生產力直接決定生產關係,而是生產力發展要求決定了生產關係需要革命。只有這樣認識,才不違背歷史事實,才能解釋同樣是在自然產生的生產工具中,會有原始公社所有制、奴隸主所有制和封建所有制的不同生產關係,才能理解先有資產階級革命,後有工業革命和信息化生產,才能理解社會主義生產關係和資本主義生產關係都是建立在社會生產力的基礎上,才能理解生產力,總是需要通過革命暴力來解放。
馬克思闡述說:「在通常的情況下,可以讓工人由『生產的自然規律』去支配,即由他對資本的從屬性去支配,這種從屬性由生產條件本身產生,得到這些生產條件的保證並由它們永久維持下去。在資本主義生產在歷史上剛剛產生的時期,情況則不同。新興的資產階級……就需要並運用國家權力,這是所謂原始積累的一個重要因素。」資產階級「利用國家權力,也就是利用集中的有組織的社會暴力,來大力促進從封建生產方式向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轉變過程,縮短過渡時間。」「暴力是每一個孕育著新社會的舊社會的助產婆。暴力本身就是一種經濟力。」(同上書第806、819頁)但這不是說生產關係可以通過暴力能夠建成,絕不是「生產關係決定生產力」,暴力只是新的生產方式在歷史上剛產生時期的革命手段。在階級社會中,舊的生產方式從而生產關係的變更,必然地會採取暴力革命的手段,這是一般性,但又是特殊性,只是發生在需要建立新的生產關係時,它才是革命的手段;而「在通常的情況下」,還是要遵循「佔有首先要受到必須佔有的對象的制約」這個自然規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74頁),「如果用暴力建立的生產關係不能發展生產力,這種暴力建立的生產關係不可能維持。在《資本論》第一卷里論述資本主義所有制如何排斥個體勞動者所有制時,除了上面引用的806頁的那段闡述外,另在817頁明確指出:「只有大工業才用機器為農業提供了牢固的基礎,徹底地剝奪了極大多數農村居民,使農業和農村家庭手工業完全分離,剷除了農業家庭手工業的根基——紡紗和織布。這樣,它才為工業資本徵服了整個國內市場。」。在前面的「機器和大工業」那章,馬克思論述了:「大工業必須掌握它特有的生產資料,即機器本身,必須用機器生產機器。這樣,大工業才建立起與自己相適應的技術基礎,才得以自立。」(第421-422頁)勞動對於資本才從形式上的從屬變成實際上的從屬。
理論界許多人知道,也講社會主義生產關係不可能在資本主義社中會自然產生,但是沒有真正理解它,不理解這裡面就包含著沒有絕對的「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需要革命建立新的生產關係來解放生產力的意思。資產階級革命是私有生產中兩個不同的生產方式的競爭,決定勝負的是生產力的發展高低。社會主義革命同一社會化生產方式中的兩個對立階級的鬥爭,社會主義生產方式是在資本主義成就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決定勝負的,是無產階級能不能建立起適應社會化生產發展的新的生產方式。
在小農和城市小資產階級占人民的大多數的俄國和中國,比歐美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完成社會主義革命要困難。這個困難之一是生產力發展程度較低。所以,無產階級在奪取政權後,「就要被迫繼續向前邁進,把全部資本、全部農業、全部工業、全部運輸業和整個交換都愈來愈多地集中到國家手裡。上述一切措施都是為了這一個目的。無產階級的勞動將使國內生產力容易增長,隨著這種增長,這些措施實行的可能性和由此而來的集中化程度也將相應地增長。最後,當全部資本、全部生產和全部交換都集中在人民手裡的時候,私有制將自行消滅,金錢將變成無用之物,生產增加了,人也改變了,那時,舊社會的各種關係的最後形式也才會消失。」(恩格斯《共產主義原理》,《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的》第一卷第221頁)這是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辯證關係。我們看到的歷史事實也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首先以暴力使勞動形式上從屬於資本,解放了生產力,使生產力獲得高速發展,創造出機器生產,才使勞動實際從屬於資本。無產階級革命也一樣,首先需要通過社會主義改造,解放生產力,並在不斷發展生產力中,實現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最後使勞動資料從形式上從屬於勞動到實際從屬於勞動,實現自由人發展的生產關係。
1-5-2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分析
「勞動資料不僅是人類勞動力發展的測量器,而且是勞動藉以進行的社會關係的指示器」 「在自然科學研究的基礎上,而不是在所謂歷史研究的基礎上,按照製造工具和武器的材料,劃分為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的。」(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204頁)理論界直接把生產力的測量器,把生產的成果等同於生產力,進而把「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演繹為「生產工具決定生產關係」。石器、青銅、鐵器,以及現代的勞動資料,都可以成為生產力發展水平的測量器,但測量器不是被測量的對象,稱重的稱不是被稱重的物重。
生產工具是生產力要素的一種。關於生產力要素,理論界有多種說法,除了生產工具一要素說外,還有勞動手段和勞動者二要素說,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三要素說,後來又加進資本、科學技術、管理等等,形成多種要素說。從生產及其發展史看,生產力的最基本要素是勞動力和勞動對象,其他的,都是這兩種生產要素衍生出來的。勞動資料、資本、科學技術、管理等等,都是勞動的產物;它們,還包括勞動對象,都是生產力一定發展的產物,從方式和結果上反映人類利用、改造自然界的能力。
政治經濟學探討的生產力,是人類的生產力,人類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自然的生產力不屬於經濟學範疇。人類只能通過集體,以社會的形式才有改造自然的能力。理論界所提出的構成生產力的諸要素,除了自然界外,都是人類改造自然的歷史活動中產生、發展出來的產物,包含著一定的社會的歷史的因素。「社會生產力」不用說了,它本身就是許多「個人(他們的力量就是生產力)」(馬克思和恩格斯:《費爾巴哈》,《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73頁》)結合的生產力,這裡自然包含著一定的人與人的生產關係。「物質的生產力」也同樣包含著一定的生產關係,比如表現為資本形式的生產資料,並不是自然物,也不單純作為生產工具,絕大多數是勞動產物,在資本主義生產中表現為資本佔有勞動的手段。「如果我們從勞動過程的觀點來考察生產過程,那末工人並不是把生產資料當作資本,而只是把它當作自己有目的的生產活動的手段和材料。……可是,只要我們從價值增殖過程的觀點了考察生產過程,情形就不同了。生產資料立即轉化為吮吸他人勞動的手段。」科學技術和管理也是這樣。「大工業則把科學作為一種獨立的生產的能力與勞動分離開來,並迫使它為資本服務。」(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344、400頁)一切非自然的人的生產力總是與它的社會存在形式聯繫著,總是表現為個人結合成的一定社會生產關係的勞動生產力,不能分割。正因為是這樣,生產力對生產關係才可能相互作用,表現出一定條件下的決定性,而生產關係也也總是同生產力相關聯。
生產力與生產關係從一開始就聯繫著,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對立統一,不是先有後有,而是是否適應。我們看到的歷史事實是,並不是先有了資本主義的生產力,才有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是在歷史上既有生產力基礎上,僱傭勞動的社會生產方式是表現。社會主義生產關係也是在資本主義既有的生產力條件下,廢除僱傭勞動的生產方式後建立起來的。歷史事實至少說明了,不存在絕對的、直接的「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或「生產工具決定生產關係」。
資本原始積累是對直接生產者的暴力剝奪,暴力剝奪在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都普遍存在,但都沒有形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資本原始積累之能形成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在於既有的生產方式中已有了新生產力的萌芽,這種新生產力最初不是工具,而是協作生產。
協作生產已經存在於歷史上不同的以自然為基礎的生產方式中,如搬運重物需要許多人勞動力的協同作用;經過了自然的漫長發展,產生了一種生產方式——手工業作坊,這就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提供了形式,用暴力方式剝奪勞動者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並把它集中在少數人手裡,手工業作坊的協作生產,就發展為資本主義的社會生產方式。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建立,也是通過社會剝奪,把全部的資本家私有的生產資料集中為社會公有,把資本主義企業組織的協作生產,發展為由整個社會組織的協作生產。
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是資本僱傭許多工人協作生產。社會主義生產關係是許多勞動者自願地把他們的勞動力結合起來共同佔有生產資料進行協作生產。協作生產既是作為集體生產力,又是一種生產方式,並在一定社會生產中,形成一定的社會生產關係。
現在,我們比較地了解馬克思恩格斯的論述了。生產關係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當生產關係不再促進生產力發展時,就必須改變生產關係,解放生產力,建立起能推動生產力發展的新的生產關係。舊生產方式的既得利益者絕不會自動改變舊生產關係的,體現新興生產力的階級必須採取暴力革命手段來改變舊的生產關係。歷史事實是,並不是先有了機器這種只能共同使用的生產資料之後,才使得小生產經濟的個人生產方式及其所有制解體,而首先是資本所有者使用暴力,排斥小生產方式,將分散的小的生產資料加以集中和擴大。「勞動資料——土地、農具、作坊、手工業工具——都是個人的勞動資料,只供個人使用,……正因為如此,它們也照例是屬於生產者自己的。把這些分散的小的生產資料加以集中和擴大,把它們變成現代的強有力的生產槓桿,這正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及其體現著即資產階級的歷史作用。」(恩格斯:《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420頁)。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對此作了詳盡的闡述。
「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這樣的表述不科學,是用公平正義代替科學,把科學社會主義變成了空想社會主義。
實現共同富裕,這句話「只是在它包含著勞動備了相應的對象和資料這層意思的時候才是正確的。」(馬克思:《哥達綱領批判》,《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5頁)歷史表明,生產力的解放,在階級社會中總是表現為被壓迫的勞動者階級獲得一定的解放。「被壓迫階級的存在就是每一個以階級對抗為基礎的社會的必要條件。因此,被壓迫階級的解放必然意味著新社會的建立。要使被壓迫階級能夠解放自己,就必須使既得的生產力和現成的社會關係不再繼續並存。在一切生產工具中,最強大的一種生產力是革命階級本身。革命因素之組成階級,是以舊社會的懷抱中所能產生的全部生產力的存在為前提的。」(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形而上學》,《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160頁)
關於這個問題,我曾經在1994年10月24日寫信給鄧小平說:「毫無疑義,馬克思主義強調生產力對社會發展的決定性作用,強調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據此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社會主義必定解放生產力,促進生產持續高速發展。但是發展生產力並不構成社會主義區別於其他社會的本質。資本主義社會沒有發展生產力么?封建社會、奴隸社會沒有發展生產力么?社會主義社會又能永遠發展生產力么?發展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的永恆話題,而不同的的社會形態在於不同的社會生產方式。」歷史上,社會主義社會以前的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不僅沒有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恰恰相反,而是為剝削和兩極分化創造了條件。事情很清楚,道理也很簡單:沒有剩餘勞動就不可能剝削,而剩餘勞動產生於生產力發展。實際上,社會主義社會也不是在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後,才能消滅剝削和兩極分化,同樣相反,是通過「首先把生產資料變為國家財產」,消滅剝削和兩極分化,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我們看到的事實是,在實行市場經濟改革後,生產力獲得了某種發展的同時,剝削和兩極分化也產生了。正反兩方面的事實證明,消滅私有制,在社會化生產中,是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的前提。
1-5-3 社會主義「這種革命能不能單獨在某個國家內發生呢?」
單獨一個國家能不能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取得勝利,這個問題已經被俄國「十月革命」用事實回答了。這個事實合乎發展不平衡規律。但是,理論界認為,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同時進行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取得勝利,是馬克思主義原理,他們的根據是恩格斯《共產主義原理》關於「這種革命能不能單獨在某個國家內發生呢?」的回答。
我看了恩格斯的回答:「不能。單是大工業建立了世界市場這一點,就把全世界各國的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國家的人民,彼此緊緊地聯繫起來,致使每一個國家的人民都受著另一個國家的事變的影響。此外,大工業使所有文明國家的社會發展到不相上下,以致無論在什麼地方,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都成了社會上兩個起作用的階級,它們之間的鬥爭成了我們這一時代的主要鬥爭。因此,共產主義革命將不僅是一個國家的革命,而將在一切文明國家裡,即至少在英國、美國、法國、德國同時發生。在這些國家的每一個國家中,共產主義革命發展得較快或較慢,要看這個國家是否工業較發達,財富積累較多,以及生產力較高而定。因此,在德國實現共產主義革命最慢最困難,在英國最快最容易。共產主義革命也會大大影響世界上其他國家,會完全改變並特別加速它們原來的發展進程。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將有世界性的活動場面。」(恩格斯:《共產主義原理》,《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221頁)看來,理論界誤讀了。我理解恩格斯這段論述的意思是,在「大工業建立了世界市場」的今天,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鬥爭是「我們這一時代的主要鬥爭」,因而社會主義革命是世界性的,不會只是單獨在一個國家中發生,而是發展或快或慢。
我們還從恩格斯對前一個問題——「這個革命的進程將是怎樣的呢?」的回答看到:「首先無產階級革命將建立民主制度,從而直接或間接地建立無產階級的政治統治。在英國可以直接建立這種統治,因為那裡的無產者現在已經占人民的大多數,在法國和德國可以間接建立這種統治,因為這兩個國家的大多數人民不僅是無產者而且還有小農和城市小資產者,小農和小資產者正處在分化為無產階級的過渡階段,他們的一切政治利益的實現都愈來愈依賴無產階級,因而他們一定很快就會同意無產階級的要求。為此可能還需要新的鬥爭,但是,這次鬥爭必定以無產階級的勝利而告終。假如無產階級不能立即利用民主來實行直接侵犯私有制和保證無產階級生存的各種措施,那末,這種民主對於無產階級就會毫無用處。」(恩格斯:《共產主義原理》,《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219-220頁)這裡,恩格斯認為,社會主義革命在不同國家的發生會「或快或慢」,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英國可以「直接地建立無產階級的政治統治」,發展中的資本主義國家「法國和德國可以間接建立這種統治」。這說明什麼呢,就是列寧講的:「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是資本主義的絕對規律,由此就應得出結論:社會主義可能首先在少數或者甚至在單獨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內獲得勝利」(列寧:《論歐洲聯邦口號》,《列寧選集》第二卷第709頁)。
理論界知道馬克思關於「卡夫丁峽谷」在1881年3月8日給維·伊·查蘇利奇的複信:「在俄國,由於各種情況的獨特結合,至今還在全國範圍內存在著的農村公社能夠逐漸擺脫其原始特徵,並直接作為集體生產的因素在全國範圍內發展起來。正因為它和資本主義生產是同時存在的東西,所以它能夠不經受資本主義生產的可怕的波折而佔有它的一切積極的成果。俄國不是脫離現代世界孤立生存的;同時,它也不像東印度那樣,是外國征服者的獵獲物。……俄國公社不僅和資本主義生產是同時存在的東西,而且經歷了這種社會制度尚未受觸動的時期而倖存下來;相反地,在俄國公社面前,不論是在西歐,還是在美國,這種社會制度現在都處於同科學、同人民群眾以至同它自己所產生的生產力本身相抗爭的境地。總之,在俄國公社面前,資本主義正經歷著危機,這種危機只能隨著資本主義的消滅,隨著現代社會回復到『古代』類型的公有制而告終,這種形式的所有制,或者像一位美國著作家(這位著作家是不可能有革命傾向的嫌疑的,他的研究工作曾得到華盛頓政府的支持)所說的,現代社會所趨向的『新制度』,將是『古代類型社會在一種高級的形式下(in a superior form)的復活(a revival)』。」(《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268-269頁)
十分清楚,馬克思與恩格斯都闡明,近代世界市場中不同社會生產方式與資本主義生產同時存在的現實,改變了許多國家的發展進程。我們看到,不僅俄國和中國通過革命跨越了「卡夫丁峽谷」而成為社會主義國家,事實上,美國也是跨越「卡夫丁峽谷」而發展成為的今天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不同的只是,俄國和中國是通過社會主義革命,美國是外來殖民者對土著居民的征服。
現在,我們可以科學地客觀地評論劉少奇與毛澤東的分歧。從佔有要受到必須佔有的對象的制約講,劉少奇的主張有一定道理。但是,不能唯生產力論,奴隸般地用「在通常的情況下」的自然規律來反對能動的革命變革狀態下的社會規律。社會主義所有制必然要受到必須佔有對象的制約。在小農和城市小資產階級占人民的大多數的俄國和中國完成社會主義革命,比歐美資本主義發達國家要困難。所以,在無產階級在奪取政權後,「就要被迫繼續向前邁進,把全部資本、全部農業、全部工業、全部運輸業和整個交換都愈來愈多地集中到國家手裡。」假如無產階級不能立即利用民主來實行直接侵犯私有制和保證無產階級生存的各種措施,那末,這種民主對於無產階級就會毫無用處。
列寧、毛澤東沒有違背也不是「創新」馬克思主義,他們只是在實踐馬克思主義闡明的、資本主義發展「本身就指明完成這個變革的道路。無產階級將取得國家政權,並且首先把生產資料變為國家財產」這一步,證明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證明了「不僅是無產者而且還有小農和城市小資產者」的國家,能夠「間接」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的觀點。俄國和中國成功實踐了在一定條件下、在資本主義發生嚴重危機的今天,完全能夠跨越「卡夫丁峽谷」進行社會主義革命。
列寧、毛澤東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同時堅持社會主義革命的世界性。毛澤東明確地講了:「按照列寧主義的觀點,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最後勝利,不但需要本國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努力,而且有待於在整個地球上消滅人剝削人的制度,使整個人類都得到解放。因此,輕易地說我國革命的最後勝利,是錯誤的,是違反列寧主義的,也是不符合事實的。」(轉引自1969年4月28日《人民日報》
1-6 社會主義經濟學應是「勞動的政治經濟學」
我從物質生產中考察所有制,核心是A+Pm…P…W公式表示以什麼樣的勞動使用生產資料和產品,或者說以什麼樣的生產力生產什麼產品,說明社會生產關係和相應的所有制的發生髮展,從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會史的鎖鑰。而那種「明確什麼是『你的』,什麼是『我的』」,把所有制理解為「對財產的排他性權利」的觀點,既不能區別不同性質的私有制,也不能懂得「消除了這種劃分」的公有制,更不能說明所有制演變史。「一元物質基礎」所有制觀存在著同樣的問題。從勞動的政治經濟學來認識所有制,如林子力所說,「會使社會主義公有制的理論規定具有豐富的內容」。(薛暮橋等著《經濟體制改革問題講話》第45-46頁)歷史上,勞動者在任何社會都是財富創造者;勞動不僅生產出財富,同時也生產出所有制。
馬克思指出:「勞動的政治經濟學對財產的政治經濟學還取得了一個更大的勝利。我們說的是合作運動,特別是由少數勇敢的『手』獨力創辦起來的合作工廠。對這些偉大的社會試驗的意義不論給予多麼高的估價都是不算過分的。工人們不是在口頭上,而是用事實證明,大規模的生產,並且是按照現代科學要求進行的生產,在沒有利用僱傭工人階級勞動的僱主階級參加的條件下是能夠進行的;他們證明,為了有效地進行生產,勞動工具不應當被壟斷起來作為統治和掠奪工人的工具;僱傭勞動,也象奴隸勞動和農奴勞動一樣,只是一種暫時的和低級的形式。它註定要讓位於帶著興奮愉快心情自願進行的聯合勞動。」(馬克思:《國際工人協會成立宣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第132-133頁)馬克思的論述說明,趕走了資本家的工人可以按照現代科學要求,佔有社會生產資料更有效地進行社會規模的大生產。
《共產黨宣言》說:「共產主義革命就是同傳統的所有制關係實行最徹底的決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發展進程中要同傳統的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我們探討社會主義經濟,特別是在社會主義制度取代資本主義制度以後,在生產資料為勞動者的勞動直接佔有之後,社會將不再是由資本統治,而是勞動者主導,應當把財產的或資本的政治經濟學,發展為用勞動的政治經濟學。
林子力提出「摒棄財產的政治經濟學」,認為「佔有形式不能決定勞動的社會形式即生產關係,而勞動的社會形式即生產關係卻能決定佔有形式」,(薛暮橋等著《經濟體制改革問題講話》第45-46頁),我認為,也象「一元物質基礎」觀點那樣是片面的。生產資料與勞動始終是生產的兩個基本要素,因而是任何政治經濟學都要研究的對象。今天,生產資料仍然是生產的主要因素。在社會主義社會的相當長的時期,物質利益還是配置勞動和生產資料的手段。讀《哥達綱領批判》可以認識到這個問題。
馬克思批評了「以對物的任意支配為基礎的」「純粹意志和法律幻想」,否定「一元物質基礎」觀,但他從未否定、而是十分強調所有制的物質基礎。馬克思批判「勞動是一切財富和文化的源泉」,說這是「資產階級的說法」,指出「因為正是勞動所受的自然制約性中才產生如下的情況:一個除了自己的勞動力外沒有任何其他財產的人,在任何社會的和文化的狀態中,都不得不為佔有勞動的物質條件的他人做奴隸。」(馬克思:《哥達綱領批判》,《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5頁)「勞動致富」只有在勞動者佔有了生產資料的情況下才是正確的,只有在勞動者共同佔有生產資料的情況下,才是普遍正確的。
馬克思還指出:「暴力是每一個孕育著新社會的舊社會的助產婆。暴力本身就是一種經濟力。」他說,「在真正的歷史上,征服、奴役、劫掠、殺戮,總之,暴力起著巨大的作用。但是在溫和的政治經濟學中,從來就是田園詩占統治地位。正義和『勞動』自古以來就是唯一的致富手段,自然,『當前這一年』總是例外。事實上,原始積累的方法決不是田園詩式的東西。」(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819、782頁)社會主義所有制也是靠暴力催生的,無產階級首先是憑藉著有組織的階級暴力革命手段,奪取國家政權,剝奪剝奪者,把本階級的意志以法的形式強加於社會;在資本主義還統治著世界的現在,無產階級還得憑藉無產階級專政手段,繼續進行社會主義改革,防止資本主義復辟;無產階級國家如果不佔有社會生產資料,無產階級政權也因為沒有經濟基礎而不能存在。儘管財產的政治經濟學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反映,生產資料的個人佔有形式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桎梏,但它還是現實的社會存在,社會主義經濟不是脫離這個現實基礎的空中樓閣。所以,唯物主義的社會主義者還得了解它,只有了解它,才能科學地批判它,才能懂得如何把生產資料變為社會的共同財產的必要性和途徑,才能懂得如何把我們的經濟活動的起點和方式,從資本轉向勞動。所以,在著重把政治經濟學從以資本為基礎轉到以勞動為基礎上來,建立、發展勞動的政治經濟學同時,仍要批判地吸收財產的政治經濟學中現在還有價值的部分,還必須了解生產資料對勞動的制約,否則也不能清楚社會主義所有制。
「在資產階級社會裡,活的勞動只是增殖已經積累起來的勞動的一種手段。在共產主義社會裡,已經積累起來的勞動只是擴大、豐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種手段。因此,在資產階級社會裡是過去支配現在。在共產主義社會裡是現在支配過去。在資產階級社會裡,資本具有獨立性和個性,而活動著的人卻沒有獨立性和個性。」(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266頁)過去的財產的政治經濟學是反映資本如何剝奪勞動、生產資料如何支配勞動的;無產階級取得政權後,發展勞動的政治經濟學,就是要探討勞動如何控制資本,支配、利用生產資料。
發展勞動的政治經濟學,要認真反思社會主義國家中發生的資本主義復辟的歷史經驗,要認識社會主義社會主義革命雖然已經把生產資料從私人所有財產轉為國家所有和集體所有財產,但勞動的社會形式並沒有根本的改變,資本僱傭勞動的形式還以國家資本主義的形式保留著;要認識在社會主義社會建立後的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里,勞動還佔去社會大多數成員的全部和幾乎全部的時間;在分工不可避免地存在的情況下,社會和社會成員不可能佔有全部生產資料,也不可能消除在大多數勞動者之旁形成的一個脫離直接生產勞動的專職管理社會共同事務的階層,而這個階層有可能把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變為官僚國家,把對社會的領導變為對社會的統治,把對社會的管理變為對群眾的剝奪。生產資料的國家所有並不是問題的解決,在沒有消除分工的情況下,生產資料還是在法權形式上屬於無產階級國家所有,還沒有實際屬於勞動者所有。
發展勞動的政治經濟學,要進一步探索科學社會主義的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包括生產資料所有制,勞動中的人與人的關係,分配製度這三個方面。」這三個方面無論在實踐上、理論認識上,都還有許多問題需要探索,解決。
社會主義所有制是要變革的,不然怎麼過渡到共產主義社會,即使在相對穩定的時期內,人與人在生產勞動中的關係也會不斷變革,這方面有不少文章可做。社會主義社會生產中的人與人的關係,既要消滅資本僱傭勞動的關係,也不能繼續資本主義生產中的那種直接生產勞動和管理勞動相分離,需要不斷探索社會主義社會中個人如何結合為總體勞動者,不斷探索佔有公共生產資料的共同勞動形式,把體力勞動同腦力勞動在個人身上重新結合起來。無產階級佔有生產資料,須要表現為「勞動者管理國家、管理各種企業、管理文化教育的權力」(毛澤東:《讀書筆記》),「大家親自來計算和監督產品的生產和分配。」(列寧:《怎樣組織勞動競賽》,《列寧選集》第三卷第396頁)這是比武裝奪取政權、剝奪剝奪者更廣泛得多、更深刻得多的文化革命。應當知道,以「自由的、聯合勞動的社會經濟規律」代替「資本和土地所有權的自然規律」,必然要經過各種嘗試,也將不斷遭到既得利益和階級自私的反抗,因而被延緩、被阻撓。(馬克思:《〈法蘭西內戰〉初稿》(1871年4-5月),《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第416-417頁)
發展勞動的政治經濟學,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探索人與自然和諧的發展。「動物僅僅利用外部自然界,單純地以自己的存在來使自然界改變;而人則通過他所作出的改變來使自然界為自己的目的服務,來支配自然界。這便是人同其他動物的最後的本質的區別,而造成這一區別的還是勞動。但是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到目前為止存在過的一切生產方式,都只在於取得勞動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那些只是在以後才顯現出來的、由於逐漸的重複和積累才發生作用的進一步的結果,是完全被忽略的。……在西歐現今占統治地位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這一點表現得最完全。支配著生產和交換的一個一個的資本家所能關心的,只是他們的行為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恩格斯:《自然辯證法》,《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517-520頁)現在,自然界的「報復」,連資產階級也嚴重感到威脅,但為了資本利潤,還是繼續無節制地剝奪自然界。人類在人化自然中,在勞動對象化中,產生了人類的異化,表現為社會關係中分裂為對立的階級;經濟上的生產過剩與消費不足,使人繼續過著叢林法則的動物性生活,沒有成為真正的人,並與自然的關係的不和諧越來越嚴重,使自然環境越來越惡化,嚴重威脅人的自身存在。資本的政治經濟學已經看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勞動的政治經濟學則要解決這個問題。
社會發展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現在正在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相應的經濟發展經歷了自然經濟階段,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也進入到最高階段,社會主義經濟正在創建中。以自然條件為基礎的原始公有制轉變為以經濟條件為基礎的私有制。(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第61頁)現在,社會生產已經產生了否定私有制的因素,資本主義進入了垂死階段,要求建立以自由人聯合的勞動為基礎的社會主義所有制。勞動的政治經濟學要擯棄唯利是圖的資本的政治經濟學,應當闡明沒有勞動,就沒有生產,也就沒有產品、財富,商品,貨幣,資本,沒有人和社會的發展,要突出這一切的本源的能動的因素,——勞動;從而把勞動者的解放作為社會生產發展的目的和動力,探討從物支配人到人支配物的歷史變革進程,發展人與人之間和與自然界之間和諧發展的自由人的經濟學。
社會主義者必須認真地科學地總結社會主義的歷史經驗,認識「自由的、聯合勞動的社會經濟規律」。一旦它被人們認識了,就可以運用它,把自己的生存和發展的條件控制在自己手中,使自己成為自然界和社會的自覺的、自由的、真正的主人。
2社會主義公有制
實際上存在性質不同的公有制。社會主義公有制不同於社會資本股份所有制,不同於歷史上的一切國有制,也不同於曾經存在過的原始公社公有制和未來的共產主義公有制;社會主義所有制本身又分集體所有制、國家所有制和社會所有制不同層次。各種不同性質以及不同層次的公有制,在所有對象、所有者和所有方式上,都存在差異。不了解這些差異,便不能正確認識公有制,也不能正確認識所有制。
2-1 社會主義公有制的所有對象
佔有首先受到必須佔有的對象的制約。簡單的手工工具適合個人勞動佔有,集中在工廠里的生產資料必須由協作勞動佔有;生活資料只能由個人佔有。
恩格斯說「公有制包括生產資料,個人所有制包括生活資料。」明確指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所有對象是生產資料。現代的社會生產資料只能通過協作生產勞動佔有,生活資料在勞動者共同佔有生產資料之後,將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
過去對公有制的理解比較籠統,現在一些理論家還認為,社會主義公有制佔有生產資料是「錯誤的觀念」,應當「理解成生產資料的價值形態」,「關鍵是國有企業向國有資本轉化」。中國國營企業改革,以及整個經濟改革,就是將生產資料轉化為資本。
2-1-1國有生產資料「從單純的生產要素地位中解放出來」批判
為徹底實行「政企分開」改革,理論界提出國家把企業財產,「理解成生產資料的價值形態」,「從單純生產要素的地位中解脫出來」。(《經濟研究》1993年第4期)
把物純粹看做價值,作為價值來佔有的,首先是商人。物表現為價值形態,最早發生在交換關係中,物作為商品表現為交換價值。「每個商品對於它的所有者直接就是交換手段」。(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106頁)生產資料作為價值形態,便不是真正要佔有的對象,而是作為交換手段,要讓渡出去以換取貨幣的商品。它處於待沽狀態,這時候的所有者不是真正的所有者,只是暫時持有某物的賣主。真正的佔有者買下生產資料,不是要把它再作為一種交換價值,而是要真正做生產資料進行生產。如果所有者僅僅把生產資料作為價值來佔有,而不用於生產,不在生產中消費它,只是把它倒來倒去,那就誰都沒有實現對生產資料的佔有,不可能成為所有制的佔有對象,不成其為所有制。
商品是「歷史上完全不同的社會經濟形態所共有的」(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193頁),商人對價值的佔有,從來都依附於一定的所有制,決不表現為某種所有制。馬克思闡明,不管是商業資本還是金融資本,以及其他單純以價值形態表現的資本,都「是剝削已有的生產方式,而不是創造這種生產方式,它是從外部和這種生產方式發生聯繫。」(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第689頁)現在的經濟學把商業、金融業等等,說成是一種產業,排在農業、工業之後的第三產業(2),不過是商業資本家和金融資本家的觀點。
「價值概念是商品生產的經濟條件的最一般的、因而也是最廣泛的表現。……在產品的價值形式中,已經包含著整個資本主義生產的形式、資本家和僱傭工人的對立、產業後備軍和危機的萌芽。」(恩格斯:《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349頁)但資本主義不是一般地佔有價值,而是要佔有工人生產的剩餘價值。資本家如果不把手中的貨幣轉變為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生產的產品,就不能表現為資本剝奪工人生產的剩餘價值。在資產階級的意識里,除了關注價值,準確地說是價值增殖,賺錢,什麼都不關注。如果生產資料不能汲取勞動創造的價值,他們不會去佔有;如果勞動力不能創造出剩餘價值,他們也決不會去購買;即使是貨幣這個價值表現形式,如果它現在表現的價值不能保持,不能增殖,他們也不會繼續持有。所以,資本主義所有制也必須使「資本價值取得了一種實物形式」,成為一種生產方式。如果這種資本取得的實物形式不是作為生產資料用來進行生產,仍然繼續表現為價值形態,那是作為商品,要賣出去賺錢;這個資本所有者不過是一個商人。
列寧還闡明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資本主義的一般特性,就是資本的佔有同資本在生產中的運用相分離,貨幣資本同工業資本或生產資本相分離,全靠貨幣資本的收入為生的食利者同企業家和其他一切參與和運用資本的人相分離。帝國主義或金融資本的統治,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這時候,這種分離達到了極大的程度。金融資本對其他一切形式的資本的優勢,表明食利者和金融寡頭佔有統治地位,表明少數擁有金融『實力』的國家比其餘一切國家都突出。至於這一過程進行到了怎樣的程度,可以根據發行業,即發行各種有價證券的統計資料來判斷。」(列寧:《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列寧選集》第二卷第780頁)這是被排斥在生產之外的腐朽的、垂死的資本主義。過去,經濟學否認列寧這一論斷,現在,西方經濟學家也開始認識到這個問題(3)。
由於貨幣在商品交換中起一般等價物的作用,可以直接交換任何商品,從而成為一般財富,因而產生了把貨幣保留在自己手中的需要性,貨幣一段時間不再進入流通,成為佔有的對象被儲藏起來成為儲藏貨幣。現在中國的經濟學家提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佔有對象不應當是生產資料,而「應當『理解成生產資料的價值形態』」,進行「保值增值」,想把生產資料變為金融資本,掠奪社會生產的剩餘價值。如果只佔有生產資料的價值,而不是佔有生產資料實體進行生產,它如何能夠「保值增值」呢?這種單純的價值佔有不但不能保值增值,並將隨著世界貨幣的總趨勢不斷地貶值,最終化為烏有。「把貨幣儲藏起來不加入流通,同把貨幣作為資本而增殖,恰恰是相反的兩回事,從貨幣儲藏的意義上進行商品積累,是十足的愚蠢行為。大量商品的積累是流通停滯或生產過剩的結果。」(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646頁)
用價值來增殖價值,「對單個資本家來說,這種看法實際上是正確的。不管他的資本在起點上已經作為貨幣資本存在,還是先要轉化為貨幣資本,他總可以進行如下的選擇:或是把他的資本作為生息資本貸出去,或是把他的資本作為生產資本來親自使它增殖。但如果象某些庸俗經濟學家那樣,把貨幣資本看作普遍現象,也就是說,把它應用於全部社會資本,甚至把它當作利潤的原因,那當然是荒謬的。全部資本都轉化為貨幣資本,而沒有人購買和使用生產資料即全部資本(除了其中以貨幣形式存在的相當小的部分以外)藉以存在的形式來增殖價值,這當然是荒唐的。說什麼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礎上,資本不作為生產資本執行職能,即不創造剩餘價值(利息不過是其中一部分),也會提供利息;說什麼沒有資本主義生產,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也會照樣進行下去,那就更加荒唐了。假如大部分的資本家願意把他們的資本轉化為貨幣資本,那末,結果就會是貨幣資本大大貶值和利息率驚人下降;許多人就會不可能靠利息生活,因而會被迫再變為產業資本家。」(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第424頁)這次美國次貸危機所引發的全球經濟危機,已經使全世界認識到貨幣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係。當然,我們並不否定儲藏貨幣在現實資本增殖過程中有存在的需要。
把生產資料「理解成生產資料的價值形態」,理論上還會產生一個問題。自然的土地本身沒有價值。把這種沒有價值的生產資料作為價值形態來理解,是經濟學家為所有權標價,公開的直接的「尋租」行為。
把國有企業看作價值形態,是為把國有企業作為商品賣出去製造理論根據,按照這種理論,國家已經不再把國有企業作為生產組織,而是作為商品。於是我們看到,國有企業、土地一批又一批地賣掉了,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瓦解了。
由於沒有公布統計資料,我們不知道這些年政府賣掉的國有企業和土地「轉化為價值資本形式」的量有多少,不過有兩點是看到了的,這就是:首先這些轉讓出去的土地和國有生產資料,肯定已經不再為無產階級國家佔有了,這些企業中的國有生產資料現在屬於私人所有,不再是社會主義社會共有的了。另一方面,這些被賣掉的國有企業生產資料的價值,有多少轉化為國有資本呢?儘管沒有確切的數據作具體說明,但從企業轉制情況看,扣除了流失的資產價值和給因轉制而下崗的工人的補償等等之後,轉換來的貨幣只有不多的部分留給國家,這部分到底有多少作為資本為國家所有,只有政府中的經辦官員才說得清楚,可以肯定的是,繼續作為資本價值形態的,很少。此外,中國耗費了大量物質資源和勞動力資源,轉換成大量的外匯儲備,如不再進入生產領域,這些外匯不僅不能保值增值,相反地,人們越來越為這些外匯儲備的安全擔憂,不僅存在保值博弈,還會成為政治質押品。
把社會主義公有生產資料「理解成生產資料的價值形態」,把國家變成商人、貨幣儲藏者或單純的貨幣資本所有者,從而創造了便利條件,更容易產生恩格斯說過的問題:一些人把對國家的管理變成對社會財產的剝奪。這些人不是生產者,也不是精明的商人,國家的生產資料不是他的財產,所以就可能不惜賤賣,甚至近於白送,而使自己從中獲得好處。把國家對生產資料的佔有變為對生產資料價值形態的佔有的觀點,十分有利於對公有制財產的盜竊和搶奪,把社會財富變為私有財產,利於消滅公有制,從而消滅共同佔有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國有企業向國有資本轉化」,國家不再作為社會代表佔有社會生產資料領導社會生產,而是要作為一個貨幣資本家,吸吮社會生產創造的價值。
馬克思1861-1863年寫的《經濟學手稿》指出:「生產資料只有當它獨立化,作為獨立的力量來反對勞動的時候,才成為資本。而在我們所考察的場合,生產者——勞動者是自己的生產資料的佔有者,所有者。因此,這些生產資料不是資本,而勞動者也不是作為僱傭工人同這些生產資料相對立。現在,這些生產資料被看作資本,勞動者分裂為兩重身分,結果就是他作為資本家來僱傭他自己這個工人……在各種不同的職能結合在一個人身上的地方,分離還是被可作一定的關係來堅持。這裡表現得非常明顯:資本家本身不過是資本的職能,工人本身不過是勞動能力的職能。」國有企業向國有資本轉化的要害就在這裡。生產資料被作為價值,便與勞動者的勞動權分離,國有生產資料獨立化來反對它的所有者工人階級。我們看到,在社會主義公有制的生產資料向國有資本轉化的同時,勞動力也商品化,重新成為在市場上自由買賣的商品。在實行「兩權分離」的場合,社會主義國家的職能和性質發生根本的改變,將不再是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不再是勞動者的社會代表,勞動者分化了,劃分為絕大多數的僱傭工人與少數執行資本職能的企業家;國家也不再是列寧說的沒有資本家的資產階級國家,而是直接作為一個剝奪勞動者的官僚資產階級的資本主義國家。
資本主義私有制是對以自己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的第一個否定,就是把勞動者的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相分離,都變成可以在市場上用貨幣自由買賣的商品,即G-W(A,Pm)。資本主義的生產形式G-W(A,Pm)…P取代了個體勞動者的小生產形式A+Pm…P。社會主義公有制是對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否定,是對以自己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的否定的否定,重新用A+Pm…P取代G-W(A,Pm)…P。公式表明,第一個否定表現為在資本主義生產中,貨幣資本購買生產資料和勞動力,轉化為生產資本;第二個否定表現為消滅資本,變生產資料私有製為公有制,使生產資料和勞動者的勞動力都從資本G中解放出來,消滅生產資料的資本性,使之直接成為勞動者的勞動資料和對象,勞動力A和生產資料Pm都不再表現為價值。現在「國有企業向國有資本轉化」,把勞動力和生產資料「從單純生產要素的地位中解脫出來」,「理解成生產資料的價值形態」。即重新把A+Pm …P再轉變為G-W(A,Pm)…P- G』,把勞動直接使用利用生產資料的生產方式改變為資本僱傭勞動的生產方式,這是一種人為的否定,和歷史發展的趨勢相背。
理論上把生產資料「理解成生產資料的價值形態」,實踐中或者是要把國有企業作為商品拿到股票市場上去交易,或者是要作為金融資本佔有生產的剩餘價值。這兩種主張都已經通過轉讓國有企業或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成為現實。其要害真是一些經濟學家說的「取消所有制本身」,即取消勞動者對生產資料公有制本身,重新建立資本主義所有制。現在,國營企業向國有資本轉化後,無論是改造為股份公司,還是改造為兩權分離的國家獨資企業,都不由國家經營了,生產資料實質上都不為勞動階級共同佔有了。
國營企業改造為股份公司後,自然不再是國有企業,更不是國營企業,生產資料也自然不是國有生產資料,國家使用利用的生產資料,它現在屬於股份公司所有,即所謂法人所有;國家和其他股東一樣,只是佔有一定的股票份額,到時候分配紅利的股東。
股票是一種資本權利,但不是佔有生產資料的權利,也不是佔有生產資料的價值,它是在股東會議或董事會議上代表表決權的尺度,是按期分紅的權利的尺度,如果是上市公司,股票又是一種資本商品,在交易所里做投機買賣,具有資本價格但沒有價值。
我在讀「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那一節,已用G-W[(A,Pm)…W』]-G』闡明,股份公司在股市上作為特殊商品,即公式中W所表示的[(A,Pm)…P…W』],表現為一定價格。把公式G-W[(A,Pm)…W』]-G』簡化為G-W-G』,意思更十分清楚:資本所有者用G買進股份公司(即W[(A,Pm)…W』])的一定份額,然後賣出去,換得增值了的G』。這種行為或直接是商品(證劵)買賣,不是佔有;或是持有股票,按期分配股份公司的紅利成為食利者。股份公司生產的公式G-W[(A,Pm)…W』]—G』,和資本主義生產公式G-W(A,Pm)…W』—G』沒有本質的區別,不同的主要有下述兩點。
一是任何貨幣所有者都可購買股份公司的一定股權,從而成為該股份公司的股東,按期分配公司的紅利,但不能直接佔有股份公司的勞動力和生產資料,沒有一個股東能象私企業主那樣,說這個公司 「是我的」,直接支配股份公司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
理論家有理由認為股份公司是公有制的一種形式。馬克思也認為:「那種本身建立在社會生產方式的基礎上並以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社會集中為前提的資本,在這裡直接取得了社會資本(即那些直接聯合起來的個人的資本)的形式,而與私人資本相對立,並且它的企業也表現為社會企業,而與私人企業相對立。這是作為私人財產的資本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身範圍內的揚棄。」股份公司是「社會資本」所有制的社會企業,即所謂「公眾公司」。它和我們所說的社會主義公有制企業有本質的區別,是根本對立的。十分明顯的是,首先,股東們不參與生產,卻要分配股份公司的利潤即公司勞動者的剩餘勞動價值,因此性質上仍然屬於剝奪勞動者創造的剩餘價值的資本主義所有制;還有,股份公司只是該股份公司的股東共同所有,而不是像國有生產資料為工人階級所佔有,所以,股份制只是在資本本身範圍內的社會資本對私人資本的自行揚棄。
二是股份公司的資本所有權和資本職能分離。傳統的私人資本家須要親自執行資本的職能,作為管理者同時又是生產者,現在,持有股票的貨幣資本家完全脫離了生產,只是寄生於社會經濟的機體上,吮吸社會生產的財富。他們不直接剝削生產工人,而是在生產之外,從外部剝奪資本主義生產的成果。作為金融帝國的美國,剝奪著全世界。
按照「兩權分離」改國營企業為國家獨資企業,國家是出資者,企業家承擔企業資產的保值增值的責任,從而作為法人代表獲得完全支配、處置企業資本的權利,實踐中企業收益分配的權利歸了企業家。這些國有企業的企業家不負任何責任地拿著社會的財產去進行冒險,這種人辦起事情來和過去的國營企業的負責人那種認真負責、小心謹慎的狀態完全不同。
國有企業向國有資本轉化,國有生產資料「從實物形態轉化為價值資本形式,……從單純的生產要素的地位中解放出來」,無論是轉變為股份制企業,還是由企業家經營的國家獨資企業,形式上雖然還保留公有制名義,但這已不再是為勞動者共同佔有,而是作為資本為政府聘用的企業家佔有。國家成了資本所有者,企業家成了職能資本家,勞動者成為他們的僱傭工人。社會主義國家國有生產資料就真正如一些經濟學家所說的「產權不明晰」,「要害是消滅所有制本身」,即消滅社會主義公有制本身了。
資本主義國家之所以是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根本在於國家的經濟基礎掌握在資本家手裡,資產階級一旦失去了對生產資料的佔有,失去控制國家的經濟基礎,就立即失去了對國家對社會的統治權。無產階級的國家也一樣,之所以是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根本也在於生產資料為無產階級佔有(所有存在過的社會主義國家還沒有完全實現這種佔有),一旦生產資料成了獨立於勞動之外的剝削勞動的資本,無產階級失去了控制國家政權的經濟基礎,國家就不再是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了。那末這時候的國家是誰的國家呢?只能是現在管理著國家的官僚階層和實際掌握著生產資料的使用價值的企業管理者的國家,國有企業向國有資本轉化,實質就是向官僚資本轉化。社會主義企業變成官僚資本主義企業,依靠企業家執行資本職能。剝奪整個社會財富,但不生產任何財富,因而是寄生的,腐朽的,毛澤東說的「最反動的資本主義」。
2-1-2 社會主義公有制按生產資料的社會本性要求
把商品、貨幣等不同的價值形態作為佔有對象,佔有者只能是商人、貨幣儲藏者、高利貸者、證劵投機者,金融資本家等等,前三種人在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都存在過,證劵投機者、金融資本家只存在於資本主義社會,但它們與這些社會的所有制,都沒有必然的關係,或者說單純佔有價值不構成這些社會的所有制。
所有制佔有對象不是可以隨意理解的。任何一種社會所有制,都是生產的產物,必須佔有生產資料,而不是它的價值形態。「所有制是現存生產工具的必然結果」(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72頁)。不同質的生產資料與不同勞動者的勞動相結合,形成不同的社會生產方式,從而產生不同的所有制。歷史上,把生產資料作為價值來佔有的,只有資產階級;但是只作為觀念的佔有,不是作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所有制。
生產關係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而生產工具的狀況則是生產力發展的標誌。「各種經濟時代的區別,不在於生產什麼,而在於怎樣生產,用什麼勞動資料生產。勞動資料不僅是人類勞動力發展的測量器,而且是勞動藉以進行的社會關係的指示器。」
傳統所有制觀念中所有對象,是沒有歷史的抽象物,因而是一個沒有內容的僵化概念。如果我們歷史地考察所有制,將會發現,不同所有制與生產資料的一定狀況有相應的關係,這種關係以及它的變化,是按一定的規律發展的,不是任何人的意志可以決定的。
通過直接社會化的或共同的勞動,發生在原始社會的很長時期,除了自然界,沒有什麼財產可以佔有,自然形成原始共產主義公有制。最初的可以成為個人財產的,是個人製造的工具。這種簡單的工具是個人生產出來為自己使用。私有制由此萌芽,也為個人小生產創造了條件。
「在工場手工業中,社會勞動過程的組織純粹的主觀的,是局部工人的結合;在機器體系中,大工業具有完全客觀的生產機體,整個機體作為現成的物質生產條件出現在工人面前。在簡單協作中,甚至因分工而專業化的協作中,社會化的工人排擠單個的工人還多少是偶然的現象。而機器,除了下面要談的少數例外,則只有通過直接社會化的或共同的勞動才發生作用。因此,勞動過程的協作性質,現在成了由勞動本身的性質所決定的技術上的必要了。」(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423頁)隨著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工具發展到複雜的機器,個人分散使用生產資料已不可能。
在社會生產資料集中為資本家少數人私有的情況下,不佔有生產資料的大多數人,要勞動就必須得到這少數人的允許並接受這少數人的支配。產品為私人佔有而不能直接成為社會產品,社會化的生產也因為生產資料為各自獨立的資本家佔有,不能進行全社會協調生產而經常產生危機。「在大工業中,生產工具和私有制之間的矛盾才第一次作為大工業所產生的結果表現出來;這種矛盾只有在大工業高度發達的情況下才會發生。因此,只有在大工業的條件下才有可能消滅私有制。」(馬克思和恩格斯:《費爾巴哈》,《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72頁)
在社會主義社會相當長的一段時期,還不充分發展的生產力不能提供充分滿足全體社會成員的生活需要。所以,馬克思闡明,在社會主義社會,生活資料不可能在社會所有成員之間平等地佔有,需要按勞分配。我的探討認為,這個時期的生產資料,也也因生產力(無論勞動力和生產資料)不夠發展,不足以供社會所有成員使用,不能讓全體社會成員能夠自由地選擇勞動,生產資料的質的差異,勞動者個人勞動力的差別,都制約著社會成員對生產資料的自由使用。所以,在生產資料的佔有上,也不可能象列寧說的,實現社會的所有成員平等權利。勞動者會因個人不同質和量的勞動佔有不同質和量的生產資料。
過去社會主義革命在消滅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過程中,發生過一些問題,現在公有制又被嚴重動搖,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種種,其中一個認識上原因,就是我們不懂得「佔有首先受到必須佔有的對象所制約」這個馬克思主義揭示的佔有規律。
實踐中,過去曾經盲目地追求「一大二公」。土地是自然資源,應屬於社會共同所有,不應成為私人財產。集體佔有有利於發揮所有人的個性,優化組合勞動力,提高生產力。但共同佔有土地方式有其特殊性,如何使用利用土地,還要取決於土地本身和所使用的生產工具的狀態。在還沒有大量的機具進行耕作土地的情況下,在土地本身不適合集體耕作的情況下,過度集中使用,沒有實際意義,還會使勞動者個人受到虛假的不合理的「共同勞動」的制約,不能充分發揮個體的作用,反而要增加勞動者的無謂勞動,影響生產,影響勞動者生產情趣。現在,相反地把已經集中起來共同使用的生產資料分散給個人所有,又使社會化的生產資料的功能和它形成的生產體系被破壞,阻礙社會化生產的發展,產生歷史的倒退。
產生這些問題,首先是認識上沒有注意到,恩格斯在闡明社會主義革命首先把生產資料變為國家財產,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日益把大多數居民變為無產者」指明的變革道路時,指出生產力的國家所有只是包含著解決社會化生產與資本主義佔有之間的矛盾、衝突的形式上的手段和線索,不是衝突的解決。國家所有制並不就是社會主義所有制。「這種解決只能是事實上承認現代生產力的社會本性,因而也就是使生產、佔有和交換的方式同生產資料的社會性相適應。而要實現這一點,只有由社會公開地和直接地佔有已經發展到除了社會管理不適於任何其他管理的生產力。」(恩格斯:《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318-320頁)歷史上不同時期都有一定形式的國家所有制,社會主義國家對生產資料的佔有,是生產資料由資本主義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過渡的一種形式,一個階段;要完全建立社會主義所有制,建立社會主義生產關係,須要按社會化生產資料的社會本性,社會和每個社會成員的需要,以及勞動者的勞動能力,有計劃地使用利用,讓每個社會成員都可以通過共同勞動發展自己。這就是我們反覆論述的馬克思關於資本主義發展趨勢的歸結:「在協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共同佔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
社消滅資本主義私有制,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決不能再讓一部分人可以通過佔有生產資料去佔有另一部分人的勞動。今天理論界提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佔有對象是「價值資本」,國家要「從單純的生產要素地位中解放出來」,不直接佔有生產資料物質實體,完全解除國家對生產的管理職能,是連國家資本主義都不是的食利的社會寄生體國家。這樣國家就不能不依靠實際掌控著生產資料使用價值的「企業家」與工人階級相對立。
2-2 社會主義公有制的所有者
過去認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是全民所有制或國家所有制,現在理論界說這是「所有者虛擬」,「產權不清晰」,提出「應當把全民財產量化給個人」。前面我已經對此做了初步的批判,現在要進一步探討公有制的所有者是個人,還是某種集體。
2-2-1 從個人與自然界的統一了的本質認識公有制
網上個人圖書館載劉守熙與劉志明的《馬克思論聯合起來的個人所有制》認為,公有制應當是「共有制」,即「聯合起來的個人所有制」。作者引了馬克思的論述:「首先應當避免重新把『社會』當作抽象的東西同個人對立起來。個人是社會存在物。因此,他的生命表現,即使不採取共同的、同其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現這種直接形式,也是社會生活的表現和確證。人的個人生活和類生活並不是各不相同的,儘管個人生活的存在方式必然是類生活的較為特殊的或者較為普遍的方式,而類生活必然是較為特殊的或者較為普遍的個人生活。」由是批判說:「可見,把社會與個人對立起來,把社會主義和個人直接佔有對立起來,社會和社會主義也就成了空洞的抽象。」作者的批判有道理,只是無的放矢,因為社會主義者普遍認為,社會主義社會實行公有制和按勞分配,正是表現了社會主義社會和個人的對立統一。倒是作者沒有理解馬克思論述,不了解人的本質,不懂得「個人是社會存在物」。但是,作者所引馬克思從人和社會的對立統一認識所有制的觀點,可以幫助理論從人的本質認識公有制。
馬克思論述人的本質: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但又不同於其他動物是被動地接受自然規定的自然物。動物只能被動地接受自然的給予,直接就是自然物;而人能夠通過勞動作用於自然而佔有自然,這時的自然界就不是純粹的自然界,而是「人化的自然界」。「人化的自然界」在其實體性上就是人類社會。社會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質的統一。(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那種把個人分離在社會之外,也就切斷了人與自然界之間的實際關係,使與自然聯繫中的個人勞動的對象化在社會關係中發生異化。馬克思把人的本質歸結為勞動,把生產勞動看成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把已有的社會歷史歸結為勞動異化和揚棄這種異化的過程。
由於不清楚人的本質,不了解所有制的實質,作者也就不懂得他引的馬克思這段論述:「一切生產都是個人在一定社會形式中並借這種社會形式而進行的對自然的佔有。在這個意義上,說所有制(佔有)是生產的一個條件,那是同義反覆。但是可笑的是從這裡一步就跳到所有制的一定形式,如私有制。(而且還把對立的形式即無所有作為條件。)歷史卻表明,公有制是原始形式(如印度人、斯拉夫人、古克爾特人等等),這種形式在公社所有制形式下還長期起著顯著的作用。至於財富在這種還是那種所有制形式下能更好地發展的問題,還根本不是這裡所要談的。」引者錯誤認為「『公有制是原始形式』,這是馬克思對公有制所下的定義。我們看到,在這裡和在其他場合,馬克思並沒有提出過兩種公有制的概念,也沒有從理論上把社會主義公有制與原始公有制加以區別並充分肯定過社會主義公有制比私有制和原始公有制有更大的優越性。」
馬克思這段話的主旨是批判經濟學家「可笑的是從這裡一步就跳到所有制的一定形式,如私有制。(而且還把對立的形式即無所有作為條件。)」說明「對生產一般適用的種種規定所以要抽出來,也正是為了不致因見到統一(主體是人,客體是自然,這總是一樣的,這裡已經出現了統一)就忘記本質的差別。」「而忘記這些差別,正是那些證明現存社會關係永存與和諧的現代經濟學家的全部智慧所在。」(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第88-91頁)
馬克思論述中講「公有制是原始形式」,並不是「馬克思對公有制所下的定義」,也不涉及公有制的優越性,而是指歷史上「第一種所有制形式是部落所有制」這種原始的公有制形式。我們看到,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明確指出:「用馬克思的話說,他們還沒有脫掉自然發生的共同體的臍帶。這種自然發生的共同體的權力一定要被打破,而且有確實被打破了。」(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第94頁)
公有制的原始形式即部落所有制,是人在原始社會中與自然的統一關係得以實現的第一個所有制形式。部落所有制的所有者是血親關係聯合的部落,是自然產生的人的社會共同體,像人的發展必須脫離臍帶一樣,社會共同體的發展一定要脫掉自然的臍帶,它必然要打破。打破原始公有制的,是群婚制家庭向兩方面發展——家庭向部落到國家的發展和與之對立統一的群婚制家庭向對偶制、一夫一妻制家庭的發展——的結果,原始共產制的家庭在自身的對立發展中,在從血親關係的公有制向地緣關係的國家所有制發展過程中,產生了它的對立面——世襲的家庭私有制。「丈夫在家庭中居於統治地位,以及生育只是他自己的並且應該繼承他的財產的子女,——這就是希臘人坦率宣布的個體婚制的唯一目的。」「一夫一妻制是不以自然條件為基礎,而以經濟條件為基礎,即以私有制對原始的自然長成的公有制的勝利為基礎的第一個家庭形式。」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第60-61頁)在原始公有制的解體中,個人、私有制起著積極的作用。必須注意,恩格斯這裡提出的一個重要觀點:原始的公有制是以自然條件為基礎,私有制是以經濟條件為基礎。恩格斯這個重要觀點,給了我們認識社會發展以及所有制演變階段性的重要指示。
「勞動者對他的生產資料的私有權是小生產的基礎,而小生產又是發展社會生產和勞動者本人的自由個性的必要條件。誠然,這種方式在奴隸制度、農奴制度以及其他從屬關係中也是存在的。但是,只有在勞動者是自己使用的勞動條件的自由私有者,農民是自己的土地的自由私有者,手工業者是自己運用自如的工具的自由私有者的地方,它才得到充分發展,才顯示出它的全部力量,才獲得適當的典型的形式。」但是,它仍然只同生產和社會的狹隘的自然產生的界限相容,在個人獲得自由個性發展的必要條件同時,卻排斥社會支配自然,排斥社會生產力的自由發展,它也必然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而被排擠。(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83頁)一旦離開社會,單個個人也沒有個性發展。
「把這些分散的小的生產資料加以集中和擴大,把它們變成現代的強有力的生產槓桿,這正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及其體現者即資產階級的歷史作用。關於資產階級怎樣從十五世紀起經過簡單協作、工場手工業和大工業這三個階段歷史地實現了這種作用,馬克思在《資本論》第四篇已經作了詳盡的闡述。馬克思證明,資產階級要是不把這些有限的生產資料從個人的生產資料變為社會化的,即只能由大批人共同使用的生產資料,就不能把它們變為強大的生產力。」(恩格斯:《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309頁)
歷史發展到這裡,人類社會完成了從以自然條件為基礎到以經濟條件為基礎的階段性轉變,個人對自然的佔有表現為原始的公有制到資本主義私有制的轉變。歷史發展總是辯證的。辯證法不能狹隘地理解為證明什麼的方法、工具,而是「自然、社會和思維的運動的普遍規律。」(恩格斯:《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181頁)它是客觀的事物發展歷史過程中發生的事實和趨勢。我們已看到,私有制在發展社會生產和勞動者本人的自由個性的必要條件同時,勞動在使自然的對象化中,又產生了人的異化,相反地使人喪失了個性,從自然人成為抽象的人,經濟人,機器人和法人。「在資產階級社會裡,資本具有獨立性和個性,而活動著的個人卻沒有獨立性和個性。」(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266頁)無論是被奴役的工人還是奴役人的資本家,他們都不再是真正的個人,而是個人勞動的對象化在社會關係中發生異化,表現為「經濟變種」,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或他人的生產資料的奴隸。這種狀況的個人作為一種社會存在物,實際上是人與自然界統一的本質相對立,社會分裂成階級,所有個人都作為一定的階級的個人而對立。
「現在由社會化勞動所生產的產品已經不是為那些真正使用生產資料和真正生產這些產品的人所有,而是為資本家所佔有。生產資料和生產實質上已經變成社會化的了。但是,它們仍然服從於這樣一種佔有形式,這種佔有形式是以個體的私人生產為前提,因而在這種形式下每個人都佔有自己的產品並把這個產品拿到市場上去出賣。生產方式雖然已經消滅了這一佔有形式的前提,但是它仍然服從這一佔有形式。這個使新的生產方式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矛盾,已經包含著現代的一切衝突的萌芽。」(恩格斯:《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310頁)
「在危機中,社會化生產和資本主義佔有之間的矛盾達到劇烈爆發的地步。商品流通暫時停頓下來;流通手段即貨幣成為流通的障礙;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的一切規律都顛倒過來了。經濟的衝突達到了頂點:生產方式起來反對交換方式,生產力起來反對已經被它超過的生產方式。……在資本主義社會裡,生產資料要不先變為資本,變為剝削人的勞動力的工具,就不能發揮作用。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具有資本屬性的必然性,象幽靈一樣站在這些資料和工人之間。唯獨這個必然性阻礙著生產的物的槓桿和人的槓桿的結合;唯獨它妨礙生產資料發揮作用,妨礙工人勞動和生活。因此,一方面,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暴露出自己無能繼續駕馭這些生產力。另一方面,這種生產力本身以日益增長的威力消除這種矛盾,要求擺脫它作為資本的那種屬性,要求在事實上承認它作為社會生產力的那種性質。」(恩格斯:《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316-317頁)現在,生產資料的社會化集中和使用,要求消滅私有制,消滅個人的階級性,建立完成了個人與自然界的本質的統一的自由人的社會。
共同佔有生產資料的方式,不是馬克思頭腦里「設想」出來的「手段」,而是資本主義時代已經取得的成就。許多分散的個體小生產者喪失了生產資料,集中到了資本家手裡,這個過程沒有改變私有制,但社會化生產發展起來的機器體系,只能由許多人組成的生產聯合體使用,已是現代生產實際。這是大家都看到了但注意不夠的客觀的事實。
過程繼續著。生產資料的日益擴大和集中,資本主義生產力推動資本主義私有制在它自身範圍內的臨界點,創立了股份公司,最後國家也不得不承擔一定的社會生產職能。現在,生產資料不僅必須由僱傭勞動者的生產聯合體即資本主義企業使用,還日益為個人資本聯合組織起來的社會企業佔有。在階級對立關係中的聯合體中的個人,不是作為自由的個人,而是作為階級的成員,「處於本階級的生存條件下從屬於這個集體」(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83頁)。股份公司中的股東,都不是以個人身分,而是作為資本的化身進入資本的聯合體。股份公司中的勞動者和私人資本主義企業的勞動者一樣,都不過是表現為附屬於資本僱傭勞動的勞動力,股份公司的股東不過是資本的化身,股份公司的管理者不過是資本職能的承擔者,股份公司不是自由個人的聯合體,而是資本的聯合體,是與勞動者個人對立的社會資本的生產組織形式。
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發展本身已經發生的這種變革,股份公司已經把資本家排除在生產之外,資本的職能現在完全由僱用的職員來執行,表明沒有資本家,聯合的勞動者能更有效率地進行生產。「資本主義生產極度發展的這個結果,是資本再轉化為生產者的財產所必需的過渡點,不過這種財產不再是各個互相分離的生產者的私有財產,而是聯合起來的生產者的財產,即直接的社會財產。」 (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第494頁)
社會生產的發展很清楚,由於生產中現代生產資料的狀態所決定的協作勞動的技術上的必要,資本家個人已經不能象小生產者那樣獨自佔有生產資料,必須僱用較多的工人在一起勞動,才能實際佔有他所有的生產資料,生產產品。在一切生產資料集中起來使用的社會化生產方式中,生產資料都是由許多人的勞動結合體使用。當這種勞動結合體是由被資本僱傭並屬於同一個資本家,是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所有者是私人企業;在生產資料屬於社會資本的聯合體的股份公司組織所有時,可以說是資本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當勞動者奪取了國家政權,把在資本主義社會已經集中起來的生產資料變為國家財產時,是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
在研讀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了解社會發展實際後,我們可以看到,這是一個否定之否定過程。「一切文明民族都是從土地公有制開始的。在已經經歷了一定的原始階段的一切民族那裡,這種公有制在農業的發展進程中變成了生產的桎梏。它被廢除,被否定,經過了或短或長的中間階段之後轉變為私有制。但是在土地私有制本身所導致的較高的農業發展階段上,私有制又反過來成為生產的桎梏——目前小土地佔有制和大土地佔有制方面的情況就是這樣。因此就必然地產生出把私有制同樣地加以否定並把它變為公有制的要求。但是,這一要求並不是要恢復原始的公有制,而是要建立高級得多、發達得多的公共佔有形式,它遠不會成為生產的障礙,相反地將第一次使生產擺脫桎梏,並且將使現代化學上的發現和力學上的發明在生產中得到充分的利用。」(恩格斯:《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178頁)
2-2-2 社會主義公有制的所有者是自由勞動者的聯合體
社會主義公有制是在資本主義已有的成就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公有制是把現代生產資料按其社會本性,從資本家所有轉歸社會所有,作為自由的勞動者聯合勞動的工具,不再具有資本的屬性,不再是剝削和奴役生產者的手段。社會重新成為人與自然界完成了的統一的本質的真正的自由的個人的聯合體。
無產階級通過社會主義革命取得國家政權後,首先就是把生產資料變為國家財產,從而把個人的和社會的生存條件控制在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手中,使人人都不能獨自佔有、從而人人都能使用利用社會生產資料;使每個人的勞動,不再是受資本剝削和生產資料奴役的自由、自主、自為的勞動,成為每個個人的和社會的文化和財富的源泉。馬克思指出,「以自由的聯合的勞動條件去代替勞動受奴役的經濟條件,需要相當一段時間才能逐步完成(這是經濟改造);這裡不僅需要改變分配方法,而且需要一種新的生產組織,或者勿寧說是使目前的(現代工業所造成的)有組織的勞動中存在著的各種社會形式擺脫掉(解除掉)奴役的鎖鏈和它們的目前的階級性質,還需要在全國範圍內和國際範圍內進行協調的合作。」 (馬克思:《〈法蘭西內戰〉初稿》(1871年4-5月),《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第416頁)
既曰「新的生產組織」,就不是資本主義社會有過的,決不是股份公司或資本主義國有企業。股份公司和資本主義國有企業是資本的聯合體,是與勞動者對立的生產組織。在資本主義企業里,「工人作為獨立的人是單個的人,他們和同一資本發生關係,但是彼此不發生關係。他們的協作是在勞動過程中才開始的,但是在勞動過程中他們自己已經不再屬於自己了。他們一進入勞動過程,便併入資本。作為協作的人,作為一個工作肢體,他們本身只不過是資本的一種特殊存在方式。」(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371頁)而「在控制了自己的生存條件和社會全體成員的生存條件的革命無產者的集體中,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在這個集體中個人是作為個人參加的。它是個人的這樣一種聯合(自然是以當時已經發達的生產力為基礎的),這種聯合把個人的自由發展和運動的條件置於他們的控制之下。」(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83頁)即自由的勞動聯合體是勞動者作為個人參加的為了自己的自由發展、共同佔有即使用利用生產資料的新的生產組織。
現代生產資料按其社會本性應當屬於全社會所有,但是,在社會主義社會相當長的階段上,生產資料實際上還不能立刻、完全歸全社會所有,首先還必須由無產階級國家所有制和其他勞動者集體所有制的形式,通過自由平等的生產者的聯合體勞動方式,佔有除了共同佔有之外已不適於任何個人佔有的生產資料。在社會主義公有制下,個人必須參加某個生產組織,才能共同使用利用生產資料。沒有參加生產組織的個人,不能使用利用公有生產資料,也就沒有實際佔有社會生產資料。
國家也沒有佔有全部生產資料,不僅有很大部分的生產資料現在還只能歸集體所有,同時還有一部分的生產資料只適於個人佔有。佔有首先要受到佔有對象的制約,把還只適於集體或個人佔有的生產資料變為國家所有或社會所有,不但不能促進生產力發展,反而會破壞生產力。馬克思主義闡明了這個道理,社會主義社會實踐證明了這個道理。
恩格斯指出,把生產資料變為國家財產「不是衝突的解決,但是它包含著解決衝突的形式上的手段,解決衝突的線索」,恩格斯指出:「這種解決只能是在事實上承認現代生產力的社會本性,……只有由社會公開地和直接地佔有已經發展到除了社會管理不適於任何其他管理的生產力。……而隨著社會對生產力的佔有,這種社會性就將為生產者完全自覺的運用。」「當國家終於真正成為整個社會的代表時,它就使自己成為多餘的了。」(恩格斯:《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318-320頁)由此可知,國家所有制還不是「全民所有制」,不是社會所有制。社會主義國家所有制只是資本主義生產發展指明的完成這個變革的道路,手段、線索,不是矛盾的最終解決。
佔有要受到佔有者的制約。在社會還未廢除舊的分工的狀態下,認為全民就可以佔有一切生產資料,這是恩格斯說杜林的「經濟公社」的「幼稚觀點」:「無需從根本上變革舊的生產方式,首先是無需廢除舊的分工,社會就可以佔有全部生產資料;只要『注意到……自然狀況和個人能力』,就一切都解決了。而與此同時整批的人卻依舊為生產某一種物品所奴役,整批的『居民』依舊被要求就業於一個生產部門,而人類卻依舊和此前一樣,分成一定數目的不同的畸形發展的『經濟變種』,就像現在的『推小車者』和『建築師』一樣。社會應該成為全部生產資料的主人,從而讓每一個人依舊做自己的生產資料的奴隸,而僅僅有選擇哪一種生產資料的權利。」(恩格斯:《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336頁)
在沒有消除分工的情況下,以為國家所有制是「全民所有制」,不準確。實際的情況是,社會主義社會不僅存在工農分工,農民無權使用利用國有企業的生產資料;工人也不能去使用利用農業合作社的土地,而且全民中還有相當多的人不能使用利用國有的和集體的生產資料進行生產勞動,為自己生產財富,還有許多生產資料只能為個人使用生產個人所有的財富。這些事實既說明了不是全民佔有生產資料,也說明了國家並沒有佔有全部生產資料。
通過革命從資本主義社會產生出來的社會主義社會,還沒有發展出足以支撐「全民所有制」的生產力,一方面,生產資料的量還不充分到可以供全民都能使用,另一方面,個人也還不是全面發展的自由的個人,沒有發展到具有可以自由地使用一切生產資料的能力。在社會主義社會相當長階段上,勞動者還沒有消除他們的局部性,工人還需要結合成「總體工人」才能佔有不同的生產資料生產產品(4)。只有在社會主義社會過渡到了共產主義社會,生產力高度發展了,個人全面發展真正成為自由的個人,能夠自由地直接地使用利用一切生產資料時,生產資料才真正為全民所有。但現在首先只能消滅私有制,由勞動者聯合體佔有社會生產資料。
理論界有人認為可以通過股份公司實現「定義」個人佔有社會生產資料的份額,我們在前面已經批判地分析了;現在要進一步指出,股份公司不是自由勞動者聯合體,不是「以單個人參與共同消費為結果的勞動組織」(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手稿)),而是資本主義企業,是資本聯合體;以資本參與剩餘價值的分配為結果的資本組織;資本聯合體中的工人不是作為個人,仍然是作為一個工作機體的肢體,他們本身只不過是資本的一種特殊存在方式,不可能是社會生產資料的所有者。
「個人力量(關係)由於分工轉化為物的力量這一現象,不能靠從頭腦里拋開關於這一現象的一般觀念的辦法來消滅,而只能靠個人重新駕馭這些物的力量並消滅分工的辦法來消滅。沒有集體,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只有在集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82頁)社會主義革命要改變社會中人的勞動異化為支配人的力量,不是靠個人佔有生產資料,不可能靠個人力量獨自生產產品。現代生產必須以協作勞動的方式,才能實現勞動與社會生產資料的結合;無產階級必須以聯合勞動的方式,才能佔有現代社會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以自由的勞動的聯合體佔有社會生產資料,是社會化生產資料的社會本性的規定,是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同時還是人的自由的全面發展的必需。
現代生產資料必須作為聯合勞動協作生產社會產品的對象和手段。在資本主義社會,協作勞動不是作為勞動者的生產力屬於勞動者,而是作為資本的生產力與各個勞動者個人生產力對立起來,統治勞動者。資本家組織的協作勞動「這個集體是一個階級反對另一個階級的聯合,因此對於被支配的階級說來,它不僅是完全虛幻的集體,而且是新的桎梏。」(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82頁)社會主義革命把生產資料轉變為國家財產,並沒有完全消除聯合勞動的階級性,特別是在經濟比較不發達的國家,甚至還沒有消除資本性。在社會主義歷史的最初階段上,還必須以階級形式佔有生產資料,無產階級必須組織成為無產階級專政國家,才能剝奪剝奪者佔有社會生產資料,才可能組織勞動者以自由聯合的協作勞動方式,共同佔有社會生產資料,使用利用現代生產資料為社會和個人創造財富。國家所有生產資料不是問題的解決,但是現實指出的過渡到社會所有的途徑的起點、一個過渡形式。
2-3 社會主義公有制的所有方式
佔有要受到佔有方式的制約。知道了什麼人佔有生產資料,還不完全清楚所有制,還需要了解所有方式。不了解所有方式,不可能認識不同所有制及,更理解不了社會主義公有制,也就搞不清楚「實際上並無行為能力,不能成為民事主體」的「全民」,怎樣所有「全民財產」。
2-3-1 所有制實質是勞動方式
主體是人,客體是生產資料和產品,是一切所有制的抽象,共同規定。但是,所有制總是具體的所有制,如果把所有制限制在一般規定,所謂定義出「什麼是你的,什麼是我的」,不考察不同所有制的本質差別,就會混淆不同社會和不同社會生產方式,抹掉歷史。傳統的所有制理論正是建立並定格在私有生產的個人佔有上,沉浸在形而上學和法學的幻想中,著重於「排他性權利」,明確什麼是你的,什麼是我的,好像所有制可以任性地法定。誠然,所有必有所有者和所有物,所有者對財物的所有在社會關係中表現為法律形式的所有權,即所謂的受到法律保護的排他性權利。但是,我們看到,土地不耕耘就成荒地,機器不用就如同廢鐵,佔有生產資料而不能用來進行生產勞動創造財富,生產資料就不成其為生產資料,對它的所有和所有權都毫無意義,不但未實際佔有,而且還可能成為累贅,不在自然中消蝕,就得為保存它付出其他的所有。所以,所有、所有制總是緊密地聯繫著生產,所有是生產的前提條件和目的結果,生產實現所有。所有制不同於所有者對一般財物的法律形式的所有權,它屬於經濟範疇,是人在佔有自然的社會生產活動中建立的一種生產關係,是在一定社會形式的生產中產生的對產品即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分配方式。
所有制與生產是同義反覆。而生產一般總是勞動與生產資料的對立統一,「人自身作為一種自然力與自然物質相對立。為了在對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佔有自然物質」。(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204頁)總是表現為所有者以某種形式的勞動使用利用生產資料生產產品。生產資料和勞動的結合,是生產力發不可缺一的兩個要素。
生產資料的佔有者,可能是勞動者,也可能是非勞動者。歷史上的生產從而已有的所有制中,個體勞動者的個人所有制是以自己的勞動為基礎佔有生產資料生產自己的產品;資本主義所有制是資本僱傭勞動使用生產資料生產資本產品;現在正在建立的社會主義所有制應是勞動者以自由的聯合勞動使用利用生產資料協作生產共同產品。任何所有制,具體使用生產資料生產產品,只能靠勞動者的勞動。無論是生產一般,還是現實的具體的生產,除所有者可以是非勞動者外,生產中的生產資料只能是勞動的對象和資料,產品必然是勞動的產品。因此,無論是所有制一般,還是現實有的具體的所有制,所有制都表現為以一定的勞動為基礎的生產活動對自然界的佔有。這也是所有制一般。而具體的所有制,則決定於以何種勞動——自由的個人勞動,形式上自由的僱傭勞動,自由的聯合勞動——進行生產生產產品,區分出不同性質的所有制——小生產的個體勞動者所有制,社會化生產的資本主義所有制,社會化生產的社會主義所有制。任何所有制都建立在生產中勞動和生產資料的對立統一上,
所有就是人在佔有自然界中的勞動對象化。勞動與生產資料的結合是一切所有制的前提和基礎;社會生產中勞動與生產資料的結合方式,即以何種勞動使用生產資料生產產品,表現為不同性質的所有制。馬克思說所有與生產是同義反覆,是所有者以一定的勞動方式實現對自然界的佔有。也就是說,所有制實質是生產勞動方式。而勞動方式總要受所有者和所有對象的制約。
經濟學不能用形而上學和法學的觀念來定義所有制。資本主義所有制不能用法律規定來「定義」,法律只是承認和保護、而不是決定和說明為什麼企業利潤歸資本家所有,不能為工人所有。科學社會主義同樣不能用法權來解釋或定義所有制,只能以生產資料和生產者的不同狀態的不同結合的勞動方式科學地闡明。過去,我們在所有制上出了問題,制約了勞動者的積極性,束縛了生產力的發展,其中一個根本的原因,在於沒有擺脫所有制上的形而上學和法學的觀念,不是從勞動方式認識所有制,沒有真正建立起社會主義生產中,勞動者佔有社會生產資料進行生產財富的方式。過去建立的勞動者佔有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所有制,還只是存在於法權上,未在生產中具體體現。經濟學家說社會主義公有制是「所有者虛擬」,「產權不清晰」,不是沒有一點道理的。
2-3-2 社會主義公有制是總體生產者以協作勞動方式佔有生產資料
經濟學家質疑社會主義所有制,說「實際上並無行為能力,不能成為民事主體的全民,怎樣所有全民財產」?
既然是「全民財產」,當然為「全民」所有,這是同義反覆。至於「全民」有沒有行為能力,怎樣所有全民財產,共產主義所有制講的很清楚:「各盡所能,各取所需。」
但是,剛剛從資本主義社會誕生出來的社會主義社會,還不能全民所有整個社會財產,還存在資產階級法權,馬克思說,還是階級所有制:「在無產階級的佔有制下,許多生產工具應當受每一個個人支配,而財產則受所有的個人支配。……聯合起來的個人對全部生產力總和的佔有,消滅著私有制。」社會主義只能消滅私有制,即把資產家佔有的生產資料轉變為即無產階級所有,成為聯合勞動者的共同財產,從而使聯合在生產者共同體內的每一個個人都能使用利用的工具。
馬克思這裡所說的「所有的個人」,「聯合起來的個人」,都不能理解為單個的個人,或抽象的「全民」,而是指聯合在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共同體進行生產勞動的所有的個人。每一個個人只有作為勞動者,並成為勞動者生產共同體的成員,才能佔有社會生產資料,使用共有的生產工具協作生產,按勞分配自己的生活資料,只有生活資料才能成為個人財產。
個人要真正作為自由的個人佔有全部生產力的總和,就不能從屬於某種生產資料,成為畸形發展的「經濟變種」,必須要消滅私有制,使生產資料不再是個人的資本和財產,而只是每一個個人都可使用利用的勞動資料和對象。
無產階級通過暴力革命可以一下子剝奪剝奪者,把生產資料變為國家財產,但是不可能很快消除舊的分工,消除城鄉、工農、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差別,消滅這些差別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需要生產力的高度發展。在社會主義相當長的歷史階段上,個人還不可能立即成為全面發展的自由的個人,因而不可能自由佔有社會的一切生產資料。單個勞動者需要在生產上聯合成為總體生產者,把他們的個人勞動力結合成集體的社會勞動力,協作勞動,才能佔有全部社會生產資料。在生產共同體中,勞動者個人特殊的勞動力結合成為社會的一般勞動力,從而消除了個人勞動的差別,擺脫了個人勞動的局限性,才得以佔有一切生產資料,作為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條件置於他們的控制之下(5)。總體生產者在形式上是佔有生產資料的組織,在內容上表現為勞動的聯合體有計劃的協作生產共同的產品。
「一切規模較大的社會勞動或共同勞動,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揮,以協調個人的活動,並執行總體的運動——不同於這一總體的獨立器官的運動——所產生的各種職能。一個單獨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揮自己,一個樂隊就需要一個樂隊指揮。」 (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367頁)許多工人在同一個資本家的指揮下工作,在歷史上和邏輯上是資本主義生產的起點,同樣的,總體生產者的各個勞動者「有計劃地同別人共同工作」,也是共同佔有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生產的邏輯起點。有計劃的協作生產,是構成總體生產者的生產的基本要素和必然的形式,是社會主義公有制必然的生產方式。
不少人批評社會主義有計劃生產是把整個社會變成一座工廠。這有什麼不好呢?「在協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共同佔有」 的社會主義公有制,把資本主義企業的有計劃地組織生產擴大到整個社會,是對資本主義歷史成就的保存和發展。資本主義社會的「統治階級中那些頗為聰明而能領悟到現存制度不能長存下去的人們(這種人不少),已在令人厭惡地、大聲疾呼地鼓吹合作制生產。如果合作制生產不是作為一句空話或一種騙局,如果它要排除資本主義制度,如果聯合起來的合作社按照總的計劃組織全國生產,從而控制全國生產,制止資本主義生產不可避免的經常的無政府狀態和周期性的痙攣現象,那末,請問諸位先生,這不就是共產主義,『可能的』共產主義嗎?」(馬克思:《法蘭西內戰》,《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378-379頁)
西方經濟學反對國家干預企業經營活動,中國的經濟學家也跟著喊國家不能干預企業經營活動。他們應當清楚,資本主義國家對於絕大多數的私人資本主義企業沒有所有權,也就當然地沒有權利干預這些私人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而社會主義企業的生產資料屬於國家所有,這裡不存在什麼「干預」,而是必須行使的所有者的職能,正如象企業主之負起有計劃地支配他的企業的人力物力,是他對企業所有權的職能的必然要求一樣,國家有計劃地支配國有企業的人力物力,是國家所有制應有之義。如果所有者不能按照他的需要支配他所有的財產,就實際上還沒有佔有他的財產。
鄧小平說:「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與市場都是手段。」(鄧小平:《在武漢、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373頁)我在1994年寫信對他說,這是混淆了不同的概念。
資本主義也有計劃;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與市場都是手段,這是事實。但這些都不是社會的本質的東西,不表現為社會經濟形態,把市場和市場經濟、計劃和計劃經濟混為一談,混淆了概念,從而混淆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本質區別。
鄧小平談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在這個前提下講「經濟」,就不是個別的經濟部門和經濟手段,而是社會經濟制度,整個社會的生產和再生產活動的總的生產方式,社會的生產關係的總和。對於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都是它們各自的經濟運行的總的本質的表現形式,資本主義社會不可能搞計劃經濟,社會主義社會也不能是市場經濟。這是資產階級的經濟學家和馬克思主義者的共同觀點。
關於資本主義有計劃生產,馬克思的論述已經說明了。在資產階級的所有權觀念里,十分強調所有者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所有的財產的權利,這種權利,這種意志,一方面表現為不受他人的支配,另一方面就表現為他能有計劃地支配他佔有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資本主義社會,絕大部分的生產資料屬於私人所有,各個私人所有者都按照自己的意志,有計劃地支配各自的生產資料,實現他們各自的所有權;但在整個社會,資本主義國家以及任何一個資本家,都無權支配不屬於他們所有的生產資料,因而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只能是市場經濟形態,而不可能有計劃地支配各個企業生產的計劃經濟形態,否則就取消了私有制。而在消滅了私有制、國家代表整個社會佔有了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社會,如果國家不能有計劃地支配它所有的生產資料,國有生產資料就沒有實際為國家佔有;而且,一旦搞起市場經濟,「商品形式和貨幣就侵入那些為生產而直接結合起來的社會組織的內部經濟生活中,它們逐一破壞這個社會組織的各種紐帶,而把它分解為一群群私有生產者。」(恩格斯:《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350頁)實踐證明恩格斯的這個論斷完全正確。
有的理論家說,「在現代社會中,只有兩種可供選擇的社會資源配置方式:行政手段為基礎的方式和以市場機製為基礎的方式,二者必居其一。」 這些理論家是用資本主義經濟學的形而上學和法學的觀念,把有計劃調節生產說成是行政手段,這又是混淆不同範疇的觀念。
有計劃地支配生產資料,或者有計劃地配置資源,是所有者的職能,是所有的自然和當然表現。資本主義私有制決定了企業的有計劃生產和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的市場經濟。「資產階級意識一方面把工場手工業分工,把工人終生固定從事某種局部操作,把局部個人絕對服從資本,歌頌為提高勞動生產力的勞動組織,同時又同樣高聲地責罵對社會生產過程的任何有意識的社會監督和調節,把這些說成是侵犯資本家個人的不可侵犯的財產權、自由和自決的『獨創性』。工廠制度的熱心的辯護士們在斥責社會勞動的任何一種普遍組織時,只會說這種組織將整個社會變成一座工廠,這一點是很能說明問題的。」(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395頁)資本家把對社會生產過程的任何有意識的社會監督和調節,說成是侵犯資本家個人的不可侵犯的財產權、自由和自決的「獨創性」,有它的道理;但是,社會主義的經濟學家對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合比例有計劃生產也這樣講,就毫無道理,沒有經濟學常識,不懂得所有制,是否定國有制,是對國家所有權的放棄。
馬克思不是把社會主義作為一種理想,而是從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歷史趨勢歸結出的歷史必然。資本主義所有制必然要表現為按照資本家的意志有計劃地使用利用他所有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排斥他人的干預;社會主義公有制國家也必然要按照社會的要求,有計劃使用國有生產資料。而那些認為馬克思的社會主義不符合實際的理論家,根本沒有從資本主義社會是成就中領悟到什麼;他們也談「資本主義也有計劃」,但不知道資本主義在什麼地方有計劃,為什麼有計劃。他們沒有認真考察過生產實際和社會實際,不懂得有計劃是有效率生產的必然要求,不懂得計劃經濟是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的規定性和必然性。他們不善於思考,不知道只有在所有權控制的地方,才可能有計劃支配自己的財產;不知道有計劃地支配自己所有的財產,不僅體現對生產資料的所有權,而且能發揮最大的效益。如果讓這些學究們管理企業生產,只會是企業倒閉。他們還在那裡大談自由、獨立性和人性,不懂得「只有一種能夠有計劃地生產和分配的自覺的社會生產組織,才能在社會關係方面把人從其餘的動物中提升出來」(恩格斯:《自然辯證法》,《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458頁)。
2-3-3 社會主義公有制中個人佔有生產資料的方式是按勞分配
社會主義社會工人有了勞動權,聯合起來共同佔有了全部生產力(迄今所有的社會主義國家還未達到這個高度),重新有了個人自由發展的一定物質條件,但是他們還沒有成為全面發展的自由人,個人的勞動權和發展自由,受到自身的勞動能力制約,實際上還不能佔有全部生產資料自由發展自己。因此,勞動者需要學習,需要參加管理和各種活動,以全面發展自己,改造自己,實現不僅是在法權上,而且在實際上,有能力佔有全部社會生產資料。
勞動者佔有全部社會生產資料,實行與私有制相對立的公有制,消除了個人對共同財產佔有的排他性權利,不允許將共同財產劃分出這是我的,那是你的,個人私有公共財產違反社會主義公有制度。但是,公共財產也終歸要讓每個個人使用利用,不然,也不成其為共同財產。「在無產階級的佔有制下,許多生產工具應當受每一個個人支配,而財產則受所有的個人支配。……聯合起來的個人對全部生產力總和的佔有,消滅著私有制。」
「許多生產工具應當受每一個個人支配」,「它不承認任何階級差別,因為每個人都象其他人一樣只是勞動者;但是它默認不同等的個人天賦,因而也就默認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權。」(馬克思:《哥達綱領批判》,《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11頁)
《哥達綱領批判》闡明:在社會主義公有制下,能夠成為個人財富的,只有生活資料;共同產品中的生活資料部分,是按各個勞動者提供的勞動量進行分配,個人在共同勞動中提供的勞動份額,是計量個人佔有財富的權利的統一尺度。這「是資產階級的法權」,「這種平等的權利,對於不同等的勞動來說是不平等的權利。」(馬克思:《哥達綱領批判》,《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11-12頁)
我通過自己的工人生活發現,不僅個人佔有生活資料需要按勞分配,而且個人使用生產資料也是按勞分配。由於每個人的勞動能力天然的不等,不僅社會主義不能立即消除按勞分配生活資料這一不公平現象,而且每個個人使用社會生產資料的質和量,只能由各個個人的勞動能力在生產分工中決定,也不可能不等。一個手推車工人和一個汽車駕駛員的勞動所得是不等的,同樣明顯的是,雖然手推車和汽車作為財富是共同財富,不為個人所有,但是作為工具,在生產勞動中,手推車工人和汽車駕駛員實際佔用的生產資料是不同等的。
按勞分配生活資料與按勞分配生產資料,都屬於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範疇,只是所有者和所有對象和所有方式不同,表現為生產關係的不同方面。按勞分配生活資料,是社會主義生產方式中,勞動者按各自通過的勞動份額佔有產品的生活資料部分,直接表現為社會制度的生活資料個人所有制。按勞分配生產資料,是物質生產中的勞動力與勞動資料的結合,是一切社會生產共同的技術要求,屬於生產力範疇,不直接表現為所有制;但作為生產力,它的發展狀態對生產關係,從而對不同社會生產中所有制的實現形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作為自由的個體勞動者生產力,表現為小生產者所有制;作為資本生產力,表現為資本主義所有制;作為自由的聯合的勞動者生產力,表現為社會主義所有制;一旦個人勞動力不再是生產力的決定性因素,不再需要按勞分配生產資料了,每個個人都能自由地使用利用一切生產資料,社會主義所有制就發展為共產主義所有制。
由於社會主義社會生產資料要按勞分配,而按勞分配是不平等「資產階級法權」,所以,恩格斯提出:「『勞動人民』將成為全部住宅、工廠和勞動工具的集體所有者。這些住宅、工廠等等,至少是在過渡時期未必會毫無代價地交給個人或協作社使用。同樣,消滅土地私有制並不要求消滅地租,而是要求把地租——雖然是改變過的形式——轉交給社會。所以,由勞動人民實際佔有一切勞動工具,無論如何不排除出租和承租的保存。」(恩格斯:《論住舍問題》,《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第544-545頁)恩格斯指出了,在社會主義公有制度下,共同財產如何為個人佔有即使用利用;個人佔有共同財產實際存在的不平等,和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這種佔有的不平等。恩格斯的這段論述,還提出了政治經濟學還未注意到的社會主義所有制的一個重要的理論問題。
對於所有制,政治經濟學講私有制,總是從個人方面講,講公有制,總是從集體和社會總體方面講,,都「把『社會』當作抽象的東西同個人對立起來」,這是不正確的,把個人分離在社會之外,也就切斷了人與自然界之間的實際關係,必然使與自然聯繫中的個人勞動的對象化在社會關係中發生異化。
所以,講所有制,對於私有制,不能脫離社會,孤立地講個人的排他性權利,明確什麼是你的我的;而應當從社會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清楚為什麼一些人能所有,而另一些人無所有。對於社會主義公有制,不能排除個人,抽象地談國家、社會所有。生產資料無論作為資本,還是成為社會財產,如果不作為工具為個人使用,生產產品,就將化為烏有。對於前者,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費爾巴哈》有明確論述;對於後者,從恩格斯這段論述,從馬克思闡明的「在無產階級的佔有制下,許多生產工具應當受每一個個人支配,而財產則受所有的個人支配」,可以理解得到。要明白,生產勞動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所有制是個人在一定社會形式中並借這種社會形式,通過勞動作用於自然而佔有自然;「社會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質的統一。」
3社會主義個人所有制
「在資本主義時代的成就的基礎上,也就是說,在協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共同佔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是馬克思關於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全面表述。表述已很清楚,對生產資料共同佔有即使用協作生產,是資本主義時代的成就,「它本身已經創造出一種新的經濟制度的因素,它同時給社會勞動生產力和一切個體生產者的全面發展以極大的推動;事實上已經以一種集體生產為基礎的資本主義所有制只能轉變為社會的所有制。」(馬克思:《給<祖國紀事>雜誌編輯部的信》,《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129-130頁)當然,這只是基礎。社會主義革命的要在這個基礎上,把資本主義所有制轉變為社會的所有制的樞紐,需要「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這是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否定,即對「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的資本主義佔有方式,從而資本主義的私有制,是對個人的、以自己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的第一個否定」的否定;這個否定的否定,不是再建立以自己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而是「以自由的聯合的勞動條件去代替勞動受奴役的經濟條件,需要相當一段時間才能逐步完成(這是經濟改造);這裡不僅需要改變分配方法,而且需要一種新的生產組織,或者勿寧說是使目前(現代工業所造成的)有組織的勞動中存在著的各種生產社會形式擺脫掉(解除掉)奴役的鎖鏈和它們的目前的階級性質,還需要在全國範圍內和國家範圍內進行協調的合作。」(馬克思:《<法蘭西內戰>初稿》,《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第416頁)有組織的勞動擺脫掉奴役的鎖鏈和它們的目前的階級性質,即「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
傳統經濟學是物支配人的財產的政治經濟學,它只表現所有制形式,不觸及所有制的實質。它的生產資料所有制「一元物質基礎」觀,符合有產階級的需要。傳統經濟學見物不見人,忽略了唯一能實現佔有生產資料的人的勞動,不懂得佔有(自然界)即「人化的自然界」;不懂得人的本質,「社會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質的統一」,總是把個人與社會分離開來,不清楚所有制是個人在一定社會形式中並借這種社會形式實現對自然界的佔有。沒有把所有製作為生產關係,而看做是人對物關係的某種社會規定,把所有制變成了形而上學的法學的幻想。
社會主義所有制是新的社會制度,用傳統的經濟學的所有制觀念來探討社會主義所有制,不可能獲得正確的認識,不清楚個人所有制,不搞清楚公有制與個人所有制的關係,不是把二者混為一談,就是拋開個人所有制。不懂得不建立個人所有制,勞動者對生產資料的共同佔有便是個虛幻,不會是社會主義公有制,與資本主義所有制差不多。勞動者將對這樣的公有制喪失興趣。
3-1 個人所有制是對生活資料按勞分配
馬克思指出,佔有要受到佔有者、佔有對象和佔有方式的制約。所有制總是勞動者和生產資料結合方式的社會表現。我們講所有制,不能只講對生產資料和其他物質財產的佔有(6),還必須區分佔有者是勞動者還是非勞動者。這裡很重要的是要突出「勞動」這個要素。生產一般也就是所有制一般,總是主體是人,客體是自然界,人通過生產勞動佔有自然界。傳統所有制理論最大的問題,是把人抽象化,從而把人和勞動置於所有制考究之外,因而不能正確地認識所有制,不清楚個人所有制。
從所有對象的源泉方面看,一是自然界,二是勞動。自然界不是人的勞動生產的產品,不含勞動要素;它是勞動的第一源泉和對象,但還沒有成為財富。對自然界的直接佔有方式只能是勞動,對勞動產品的佔有,即「人化的自然界」不單純是勞動對自然物的佔有,它受著社會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勞動者不一定能夠佔有自己勞動的產品。在相當長的歷史中,勞動者不僅不能佔有自己的產品,反而被自己的勞動產品所支配。「在資產階級社會裡,活的勞動只是增殖已經積累起來的勞動的一種手段。在共產主義社會裡,已經積累起來的勞動只是擴大、豐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種手段。因此,在資產階級社會裡是過去支配現在。在共產主義社會裡是現在支配過去。在資產階級社會裡,資本具有獨立性和個性,而活動著的人卻沒有獨立性和個性。」(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266頁)
勞動生產的產品,理應屬於勞動者所有,勞動產品不為勞動者所有而為非勞動者佔有,表現為勞動的異己所有制,是勞動在社會生產中的異化。勞動的異己所有制當然是不公正的,但在生產還不發展的歷史階段上,它的存在是必要的,因為社會生產發展需要積累勞動,在剩餘勞動不多的情況下,一定的階級集中佔有剩餘勞動,有利於社會生產發展。現在,資本不能再轉變為生產資料而排斥在社會生產之外,社會生產資料繼續為非勞動者階級佔有,就成為阻礙勞動與生產資料結合的桎梏,阻礙了生產和個人的發展。
從產品的使用價值方面看,一是作為生產資料用於再生產,由勞動者在生產勞動中消費,表現為以某種勞動方式來佔有即使用利用。一是作為生活資料供個人消費。生產必須同時佔有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不佔有生產資料不能進行生產勞動,不佔有生活資料不能生產勞動力,沒有勞動力也不能進行生產勞動。所以我們探討所有制,不能只著眼於對生產資料的佔有方式,還要考察對生活資料的佔有方式。
馬克思指出,資本佔有生產資料同時,還必須佔有生活資料。(7)資本分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不變資本包括生產資料,可變資本形式上表現為工資,即為勞動者提供生活資料(8)。生活資料最終歸個人消費,這是人的生產和生命延續的自然必要性決定的,與社會生產方式沒有關係;所有制是社會生產關係,應當從社會生產關係來考察。工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不佔有產品,不能直接所有生活資料,只能出賣勞動力掙得工資,再用貨幣去買需要的生活資料,這商品交換,不是勞動者對產品的所有制,是勞動產品異己所有制。
個人所有制的所有者自然是個人,是以自己勞動為基礎佔有產品的個人,這個個人只能是勞動者。馬克思闡明:在勞動者用公有生產資料協作生產的社會主義社會,產品中生產資料這部分只能在共同生產中耗費,仍歸社會所有,產品中生活資料這部分,不僅只能由個人消費,而且是勞動者的勞動對象化,也理當屬於勞動者個人所有。所以,社會主義需要「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這是對勞動異己所有制的否定,對小生產者個人所有制的否定之否定。
勞動者對產品的佔有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生產資料私有制基礎上的個體勞動者佔有方式,一種是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上的聯合勞動者佔有方式。這兩種勞動者對產品佔有方式的不同,在於生產方式不同,一個是分散的單個人小生產,一個是聯合的個人大生產,在於勞動力A、生產資料Pm、生產勞動過程P和產品W的不同狀態,關鍵是勞動與生產資料的結合方式的不同。
在Pm是分散的只能為勞動者個人佔有使用的情況下,勞動者以自己的勞動力A與生產資料Pm,在生產中相結合生產出產品W,W自然首先直接是他個人的產品。產品中的一部分用作或換取進行再生產的生產資料,一部分用作或換取他和他的家庭成員的生活資料。這是大家十分熟知的個體勞動者私有制基礎上的個人所有制。
在Pm是集中為勞動者共同佔有社會生產資料的情況下,勞動者必須把他們的個人勞動力聯合成為社會勞動力A,才能與社會的生產資料Pm相結合生產出產品W。W是集體的共同勞動的產品,產品中不僅有我的勞動,同時還有你的、他的和所有參加共同勞動的所有人的勞動創造,並包含著生產W所耗費的社會生產資料所含的社會積累勞動。所以,W無論直接作為使用價值,還是先表現為交換價值,都沒有誰能說「這是我的」。作為共同勞動的產品,不能屬於任何個人私有;同時在勞動表現為權利時,共同勞動產品中一部分,即屬於勞動者的活勞動創造的產品部分,要分配給參加共同勞動的每個個人所有,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度下,能夠為個人所有的,只能是生活資料;個人按自己提供的勞動份額分得相應份額的個人消費品。這種把共同產品中的生活資料轉為個人所有的方式的個人所有制,即社會主義經濟學講的「按勞分配」。「勞動時間就會起雙重作用。勞動時間的社會的有計劃的分配,調節著各種勞動職能同各種需要的適當的比例。另一方面,勞動時間又是計量生產者個人在共同勞動中所佔份額的尺度,因而也是計量生產者個人在共同產品中的個人消費部分中所佔份額的尺度。」(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96頁)
對於社會主義所有制,理論界籠統地叫公有制,其實公有的只是生產資料,勞動產品中的生活資料部分,要按勞分配給個人佔有。理論界對生活資料的按勞分配有一定了解,但是對生產範疇的按勞分配這個社會勞動的自然必然性,還未有所認識。我在前面提出過這樣的觀點,在共同佔有生產資料的社會形態中,勞動者不僅按勞分配產品即生活資料,同時在實際生產中,還按照每一個個人的勞動能力分配使用共同所有的生產資料。所以,我不是一般地把按勞分配僅僅看作對生活資料的分配,還視為按各個勞動者的勞動能力分配使用共同所有的生產資料。這種佔有社會生產資料的方式,是有效率生產的要求,是人與自然關係表現的生產力,不是社會關係,不是所有制。生產資料作為工具按勞動能力分配給工人使用,不是歸個人所有。但勞動能力作為生產力,必然地要對所有制會起決定性的作用,這就是在還不能充分滿足所有社會成員和社會的需要和發展的生產力基礎上,社會主義社會還需要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根據勞動者提供的勞動分配生活資料;勞動者還不能自由地使用所有的生產資料,只能聯合我生產共同體,分工合作的協作生產才能共同佔有全部生產資料。
理論界責難說:「不能成為民事主體的全民,怎樣所有全民財產」,認為公有制「所有者虛擬」,是「取消『個人的權利』本身」,主張通過股份制度實現「定義」個人佔有社會生產資料的份額。他們不知道,股份制中,也沒有一個股東可以說股份公司的財產是他的,但這沒有妨礙各個股東在股份公司的收益中應得份額的劃分。這種劃分,不是將股份公司的財產劃分出你的、我的、他的,而是按各人擁有股份公司的股權份額來「定義」,每個股東按自己擁有的股份分配公司紅利。
在對股份公司的佔有方式做了實際了解之後,我們就比較理解個人在社會主義所有制中,勞動者的權利如何實現了。社會主義按勞分配承認「個人的權利」,它通過個人提供的勞動來「定義」
無產階級取得政權後,需要發展勞動的政治經濟學,探討勞動如何控制資本,支配、利用生產資料,不能再沿襲過去的反映資本如何剝奪勞動、生產資料如何支配勞動的財產的政治經濟學。
3-2 讀《哥達綱領批判》
有人說,《哥達綱領批判》是「馬克思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把『按勞分配』作為社會主義社會的分配原則加以闡述。」這說法不對。在《資本論》第一卷,馬克思就「設想一個自由人聯合體,他們用公共的生產資料進行勞動,並且自覺地把他們許多人的勞動力當作一個社會勞動力來使用。在那裡,魯濱遜的勞動的一切規定又重演了,不過不是在個人身上,而是在社會範圍內重演。魯濱遜的一切產品只是他個人的產品,因而直接是他個人的使用物品。這個聯合體的總產品是社會的產品、這些產品的一部分重新用作生產資料,這一部分依舊是社會的。而另一部分則作為生活資料由聯合體成員消費。因此,這一部分要在他們之間進行分配。這種分配方式會隨著社會生產機體本身的特殊方式和隨著生產者相應的歷史發展程度而改變。僅僅為了同商品生產進行比較,我們假定,每個生產者在生活資料中得到的份額由他們的勞動時間決定的。這樣,勞動時間就會起雙重作用。勞動時間的社會的有計劃的分配。調節著各種勞動職能同各種需要的適當的比例。另一方面,勞動時間又是計量生產者個人在共同勞動中所佔份額的尺度,因而也是計量生產者個人在共同產品中的個人消費部分中所佔份額的尺度。在那裡,人們同他們的勞動和產品的社會關係,無論在生產上還是在分配上,都是簡單明了的。」(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95-96頁)證明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前,已經對不同社會的不同分配方式做了考察分析,已經論述過按勞分配。
《哥達綱領批判》的確是關於按勞分配的經典著作,更重要的是,《哥達綱領批判》明確提出從資本主義社會到共產主義社會,其間需要有一個社會主義社會過渡階段。這個劃分很重要,不僅是對於理解按勞分配很重要,而且對於理解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很重要。
我們看到,《哥達綱領批判》首先批判「勞動是一切財富和文化的源泉」是給勞動加上超自然的創造力的說法,指出勞動者只有佔有了生產資料,他們的勞動才能成為他們的財富和文化的源泉,否則只能為佔有生產資料的他人做奴隸,只有得到他人的允許才能勞動,才能生存。這裡,馬克思不僅批判了一般地講「勞動致富」,指出這是資產階級的說法,同時闡明了勞動成為勞動者財富的前提條件,也就是財富按勞分配的前提條件,是勞動者必須首先佔有生產資料;指出自然界和勞動都是使用價值源泉,社會中的任何個人要不佔有勞動就不能佔有財富。證明了非勞動者是通過佔有他人勞動佔有財富,不僅是靠別人的勞動生活,他們文化也是靠別人的勞動發展起來的。經濟學家的所有制一元論不對,自然界和勞動都是使用價值源泉。只有生產資料與勞動相結合,才能生產出財富(9),也才會所有和需要所有制。
在《哥達綱領批判》中論述按勞分配時,馬克思明確提出共產主義分兩個階段,就是我們所講的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馬克思說社會主義社會是從資本主義社會中產生出來、是「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指出它在經濟、道德和精神方面都還帶著它脫胎出來的資本主義社會的痕迹,因而還要在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徹底消除這些舊社會的痕迹。在資本主義時代的成就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按勞分配,就是舊社會的痕迹表現之一,還沒有完全突破資產階級法權的框框。
《哥達綱領批判》在闡明勞動只有在勞動者佔有了生產資料時才能成為勞動者的財富和文化的源泉之後,在論述按勞分配之前,批判了「不折不扣的勞動所得」,指出這不過是自相矛盾的空話。馬克思首先列舉了社會對社會總產品的幾種必要的扣除,從而說明「不折不扣的勞動所得」 根本不存在;接著他又指出在共產主義社會,勞動不表現為這些產品的價值,不表現為它所具有的某種物的屬性,「勞動所得」便失去了任何意義,將「整個地消失」。
馬克思論述了:「不是在它自身基礎上已經發展了的」的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即社會主義社會,每個人還只能被「當做勞動者」。勞動還是每個人獲得財富的唯一權利和計量這個權利的「同一的尺度」,生產者的權利與他們提供的勞動成比例。在社會主義社會,每個人以一種形式給予社會的勞動量,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後,又以另一種形式全部領回來。「在改變了的環境下,除了自己的勞動,誰都不能提供其他任何東西,另一方面,除了個人的消費資料,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成為個人的財產。」馬克思說,「這裡通行的是商品等價物的交換中也通行的同一原則」,「按照原則仍然是資產階級的法權」。「這些弊病……是不可避免的。權利永遠不能超出社會的經濟結構以及經濟結構所制約的社會的文化發展。」
恩格斯《致康·施米特》信中說,社會主義社會是不斷變化的;所以對於社會主義社會分配產品合理的探討,應當是搞清楚未來的社會主義社會可能的分配方式,它怎樣開始,向什麼方向發展(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第475頁)。社會主義革命剝奪了剝奪者佔有的生產資料,轉為聯合起來的勞動者共同使用利用的生產資料,僱傭勞動制以及一切以他人勞動為基礎的所有制被消滅,但產品量還不豐富,需要重新建立以自己勞動為基礎的個人所有制。但是這種個人所有制不再是建立在私人佔有生產資料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基礎上。這是高級形式的個人所有制,是社會化生產相聯繫的聯合勞動者的個人所有制,它是生產資料為集體佔有、勞動力天然地為個人所有、這樣的物質生產條件分配的結果。馬克思《哥達綱領批判》指出:「消費資料的任何一種分配,都不過是生產條件本身分配的結果」。
社會主義個人所有制是對小生產的個人所有制的否定之否定,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必然隨著生產的發展,人和社會的進步而變化。一旦生產需要的勞動近於零,生產資料不再分國家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統一為社會所有,為所有的個人自由使用利用,勞動失去社會關係的屬性,僅僅是個人的自由發展和健康生活的一種需要,人們的資產階級的狹隘眼界已消除,個人所有制就失去意義而自行消亡,人類便進入了共產主義社會。小生產的個人所有制被社會化大生產的資本主義所有制所否定,重新建立的社會主義個人所有制否定資本主義所有制之後又在自身發展的基礎上自行否定,按勞分配為按需分配所代替。
讀《哥達綱領批判》,首先,關於所有制,關於按勞分配,我注意了這幾點。
一、我沒有《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沒有看到馬克思使用「按勞分配」,但看到馬克思多次使用「個人所有制」,並與分配聯繫,所以,應當從所有制方面來認識按勞分配。我理解:按勞分配即個人所有制。
二、一切所有制都是通過人對物的關係表現的人的社會生產關係。因此,所有制的發展變化,不僅是反映和決定於生產的發展變化,同時也反映人自身和社會的發展變化,「會隨著社會生產機體的特殊方式和隨著生產者相應的歷史發展程度而改變」。那種只見物不見人的觀點,離開人的文化的社會的發展的所有制觀點,是片面的形而上學的觀點。
三、所有制是人對自然界佔有方式的社會表現形式,所有方式和對象,都表現為以一定形式的勞動生產產品,沒有生產勞動,就無所有,也就沒有所有制,沒有生產勞動方式的改變,也就沒有所有制的改變。因此,那種只注意社會制度和法對物的所有的規定,而不考察勞動方式的所有制觀點,是膚淺的形而上的法學的觀點,不可能清楚所有制。
我注意到這樣一個歷史趨勢;在社會生產發展進程中。人的勞動力日益被自然力所替代,隨著社會財富的積累,人的活勞動在新增加的財富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小。可以預料,在未來的社會生產中,需要的活勞動不斷減少並趨近於零。物質財富也非常的豐富,不再是人們需要努力追求的東西,人們會把儘可能多的時間,用於文化娛樂活動,自由全面發展自己。這就是說,生產對生產者的統治完全消除了,人從生產勞動中解放出來,不再被當做勞動者,而是作為自由的全面發展的真正的個人相聯繫。到那個時候,不僅是以自己勞動為基礎的個人所有制被否定,一切以勞動為基礎的所有方式都將被否定。到那個時候,現在的一切——包括馬克思闡述的——所有制觀念都會改變。這裡,我們可以從恩格斯指出的「一夫一妻制是不以自然條件為基礎,而以經濟條件為基礎,即以私有制對原始的自然長成的公有制的勝利為基礎的第一個家庭形式」,想一想共產主義的基礎是什麼?
當然,那是以後的問題,但也是社會主義現在要考慮的問題,不然如何過渡到共產主義社會?現在我們首先要知道,從資本主義社會只能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勞動還是人獲得財富的手段,個人必須作為個人聯合起來,把個人的和社會的生存條件置於他們的控制之下。
3-3 理論界對按勞分配的幾個觀點
關於按勞分配,理論界有不同認識。許多認識不是對馬克思主義的認真理解,不是對客觀實際的實事求是考察分析,而是出於主觀的需要,所以是錯誤的,不利於科學認識社會主義。我們探討其中幾個。
3-3-1 關於按勞分配的前提問題
理論界有兩種說法:馬克思設想的「按勞分配」「是以小商品生產作模式」,(薛暮橋等著:《經濟體制問題改革講話》第116頁)更多的是認為,馬克思提出「按勞分配」原則的「邏輯前提是商品貨幣關係已經消亡」,「是對交換的否定」。(《改革1993年6期44頁》)這兩種對立的說法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馬克思提出的「按勞分配」不符合社會主義社會實際,「是根本無法實現的」。
首先,我們知道,在小商品生產社會的幾千年里,按勞分配從來沒有存在過。所以,馬克思不可能以小商品生產作模式來設想出按勞分配。
在《哥達綱領批判》中,馬克思具體地探討的,是剛剛從資本主義社會中產生出來的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對產品的佔有方式,指出在社會主義社會這樣一個還不十分發展的、但生產資料是社會共同財產的社會裡,個人除了生活資料之外,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成為個人的財產;個人只當做勞動者,他們只能靠向社會提供勞動,並以此從社會分配到與他們提供的勞動量相應的產品即消費品。這裡很清楚地指出了按勞分配的前提條件,是以勞動者共同佔有生產資料為基礎。
而且,馬克思闡明,分配、交換、消費作為生產的要素而發生一定的關係,一般的情況是「分配的結構完全決定於生產的結構,分配本身就是生產的產物,不僅就對象說是如此,而且就形式說也是如此。就對象說,能分配的只是生產的成果,就形式說,參與生產的一定形式決定分配的特定形式,決定參予分配的形式。」 而關於交換,馬克思說:「交換隻是生產以及由生產決定的分配一方和消費一方之間的媒介要素」(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第98、101頁)。
這裡,我要初步考察馬克思是否認為社會主義社會不存在商品關係問題。許多理論家都說馬克思認為社會主義社會不存在商品貨幣關係,但是,只要想一想馬克思指出的「產品發展成為商品,是由不同共同體之間的交換,而不是同一共同體各個成員之間的交換引起的」這個「不容爭辯的事實」(馬克思:《資本論》第二卷198頁),並聯繫到社會主義社會不是單一的所有制,以及還存在許多不同生產共同體這個同樣不容爭辯的事實,社會主義社會存在不存在商品關係,就是不言自明的了。
既然社會主義社會存在著許多不同的生產共同體,那末事情便應當是馬克思所講的,在同一共同體內部各個成員之間,勞動的共性決定了他們對於產品的分配,「並不是以互相獨立的勞動或勞動產品之間的交換為媒介」,這裡肯定不存在商品交換;但是,從整個社會主義社會來說,在各個不同共同體之間,在各個個人與生產共同體之間,就還需要「以產品變成交換價值的交換為媒介」,也就是還會存在商品關係。只是這種商品交換由於生產的社會主義性質,事先有計劃地預定了,不象資本主義社會那樣,「生產的社會性,只是由於產品變成交換價值和這些交換價值的交換,才事後確立下來」。(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手稿),馬『恩選集)第46卷(上)第120頁)在社會主義社會裡,同一生產共同體內部各個勞動者之間對產品按勞分配,決不是以商品交換為前提,但不同生產共同體之間並未消除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按勞分配與商品交換共存並行,這在理論上不違背馬克思主義,在實際生活中是自然必然的事情。
按勞分配排除的只是勞動力商品買賣。商品交換不僅是由於許多不同共同體的存在,還是按勞分配本身的規定性。《哥達綱領批判》清楚指出:「至於消費資料在各個生產者中間的分配,那末這裡通行的是商品等價物的交換中也通行的同一原則,即一種形式的一定量的勞動可以和另一種形式的同量勞動相交換。」馬克思不僅不認為商品等價交換原則在社會主義社會就消亡了,而且認為按勞分配本身,是社會對個人勞動、從而是消費品在各個個人間進行分配的通行原則。這種交換是社會化生產與個人勞動、消費之間的必要媒介。
總之,無論從不同共同體之間的產品交換關係,還是從按勞分配本身,都不否定商品交換的存在,只是內容和形式改變了。那種認為馬克思提出按勞分配原則的「邏輯前提是商品貨幣關係已經消亡」,「是對交換的否定」,或者說馬克思設想的「按勞分配」「是以小商品生產作模式」,都不符合馬克思關於按勞分配的論述,對於商品交換和按勞分配缺乏客觀的考察和科學認識。
3-3-2 共產主義社會的兩個階段
一些理論家所謂馬克思認為社會主義社會不存在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按勞分配」是以不存在商品為前提,認為《哥達綱領批判》中的這段論述:「在一個集體的、以共同佔有生產資料為基礎的社會裡,生產者並不交換自己的產品,耗費在產品生產上的勞動,在這裡也不表現為這些產品的價值,不表現為它們所有的某種物的屬性,因為這時和資本主義社會相反,個人的勞動不再經過迂迴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地作為總勞動的構成部分存在著」,講是社會主義社會。這是誤解。
現在我們來考察馬克思的論述。
《哥達綱領批判》對拉薩爾的「不折不扣的勞動所得」進行了批判,但不是一概地完全否定,馬克思說它「在某個時期曾經有一些意思,而現在已變成陳詞濫調的見解」。
「勞動所得」無疑是有一些意思的。它的有意思不僅在於,「不折不扣的勞動所得」是勞動者十分中意的,因而具有並實際起過鼓動革命的作用,而且在於,勞動在社會主義社會要作為勞動者權利的尺度,勞動者佔有生活資料,只能是自己的勞動所得,但不是不折不扣的勞動所得。
馬克思首先指出,只有在勞動者佔有了生產資料的前提條件下,勞動才能成為勞動者的財富和文化的源泉。這是對「勞動所得」的第一層次的批判,指出不講無產階級必須有佔有生產資料,是資產階級十分中意的說法。
馬克思接著列舉了社會主義社會必然會有的必要扣除,指出在集體中生產者之間進行分配的」,只是「消費資料」,生產資料要歸集體共同佔有。從而「『不折不扣的勞動所得』已經不知不覺地變成了『有折有扣的』了」。這是對「不折不扣的勞動所得」的第二層次的批判。
理論家所引的那段:「在一個集體的、以共同佔有生產資料為基礎的社會裡,生產者並不交換自己的產品;耗費在產品生產上的勞動,在這裡也不表現為這些產品的價值,不表現為它們所具有的某種物的屬性,因為這時和資本主義社會相反,個人的勞動不再經過迂迴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地作為總勞動的部分存在著。於是『勞動所得』這個由於含意模糊就是現在也不能接受的用語,便失去了任何意義。」是馬克思對「不折不扣的勞動所得」的第三層次的批判,指出在勞動不表現為產品的價值的共產主義社會裡,「正如『不折不扣的勞動所得』一語消失了一樣,『勞動所得』一語也在整個地消失。」
馬克思這三個層次的批判,不僅是對「不折不扣的勞動所得」進行批判,還論述了人的歷史發展變化——個人作為個體勞動者的個人,作為集體勞動者的個人,作為真正的個人;論述個人對產品所有方式的歷史發展進程,表現為在歷史進程中,自然經濟中個體勞動者、社會主義社會中的聯合勞動者、共產主義社會中的自由的全面發展的個人對產品的佔有方式。自然經濟中個體勞動者「勞動所得」的產品,直接就是他自己的勞動產品,耗費在產品生產上的勞動,對他不表現為這些產品的價值。社會主義社會中的聯合勞動者「勞動所得」的產品是共同產品,並不直接歸個人所有,需要在做了必要的社會扣除後,通過按勞分配才能成為他們的消費品。進入共產主義社會以後,不再需要按勞分配消費品,直接按需分配,「勞動所得」便失去任何意義,就整個地消失了。一些理論家在引這段論述時,割掉了或是忽略了最後一句話:「於是『勞動所得』這個由於含意模糊就是現在也不能接受的用語,便失去了任何意義」,把馬克思說的共產主義社會誤解為社會主義社會,沒有想一想「按勞分配」的也是勞動所得,社會主義社會實行按勞分配,「勞動所得」怎麼可能會「失去了任何意義」,會「整個地消失」了呢?
馬克思在徹底在批判「不折不扣的勞動所得」,闡明「勞動所得」將在共產主義社會整個地消失之後,才論述社會主義社會的分配,指出「我們這裡所說的是這樣的共產主義社會,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礎上已經發展了的,恰恰相反,是剛剛從資本主義社會中產生出來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經濟、道德和精神方面都還帶著它脫胎出來的那箇舊社會的痕迹。所以,每一個生產者,在作了各項扣除之後,從社會方面正好領回他所給予社會的一切。……他以一種形式給予社會的勞動量,又以另一種形式全部領回來。」
大家知道,馬克思說的剛剛從資本主義社會產生出來的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即我們稱之為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階段,它在各方面都還帶著它脫胎出來的那箇舊社會的痕迹。所以,社會主義社會存在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是自然的、合情合理的,是「過渡」階段自有之義。
商品存在了幾千年,怎麼能在社會主義社會剛剛從資本主義社會中誕生出來就立即消除,就沒有任何痕迹了呢?關於按勞分配「仍然是資產階級的法權」的論述,已經否定社會主義社會不存在商品的觀點。這是形而上學的觀點,沒有想一想,為什麼馬克思提出從資本主義社會轉變為共產主義社會,需要一個歷史轉變時期。需要有一個社會主義社會過渡階段。
馬克思在這裡提出了「一個集體的、以共同佔有生產資料為基礎的社會」分「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和「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即我們通常說的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實行按勞分配,「勞動所得」還是有重要意義的;但是到了實行按需分配的共產主義社會,「勞動所得」就不再有什麼意思。我們看到,「勞動所得」,「按勞分配」,對劃分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這兩個社會階段,具有的標誌性意義。一些理論家混淆了共產主義社會的兩個階段,所以有「『按勞分配』是以不存在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為前提」的錯誤認識。
3-3-3 按勞分配的「勞」及其計量
有理論家把恩格斯在《反杜林論》第二編第六節的論述,做這樣的解釋:「在未來的社會主義社會中,簡單勞動、複雜勞動的差別在分配生活資料時可以略而不計,也就是說,可以把由於社會分工形成的各種具體勞動都看做是同質的差別僅僅表現在數量上的勞動。因此才可以直接用勞動延續時間的長短作為計量勞動的尺度,而不必像在商品生產條件下那樣通過市場相互換算。」
與理論家的解釋相反,我們首先在《哥達綱領批判》看到:「一個人在體力或智力上勝過另一個人,因此在同一時間內提供較多的勞動,或者能夠勞動較長的時間;而勞動,為了要使它能夠成為一種尺度,就必須按照它的時間或強度來確定,不然它就不成其為尺度了。這種平等的權利,對於不同等的勞動來說是不平等的權利。它不承認任何階級差別,因為每個人都象其他人一樣只是勞動者,但是它默認不同等的個人天賦,因而也就默認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賦特權。」 這裡根本沒有把各種具體勞動都看做是同質的「差別僅僅表現在數量上的勞動」、「可以直接用勞動延續時間的長短作為計量勞動的尺度」的意思。
可以看到,理論家在引用《反杜林論》的「簡單勞動和複雜勞動」這節的論述時,好像不知道恩格斯正是批判杜林的「一切勞動時間都是毫無例外地和原則地完全等價的」「絕對價值」。恩格斯不僅指出勞動差別「不是任何經濟公社,至少不是我們這個天體上的任何經濟公社所能消除的」,而且憤怒地說:「把這種見解說成是馬克思想據以在按社會主義原則組織起來的社會中調節生活資料的分配的基本原則,那末,這種無恥的無事生非只有在專事誹謗的出版物里才可以看到。」
理論家在引用恩格斯的「總有一天不再有職業的推小車者和職業的建築師」時,應當想一想,這「總有一天」是哪一天?恩格斯說的「總有一天」,指的是到了共產主義社會的那一天,那時一切社會成員都全面地發展了,因而消除了分工,不同的勞動將不再成為職業固定在不同的人身上,「曾經在半小時內作為建築師的人也要推一段時間的小車,直到再需要他作為建築師活動為止。」至於對產品的分配,那時「勞動所得」已失去任何意義而整個地消失了,因此也就用不著還要「用勞動延續時間的長短作為計量勞動的尺度」。
有理論家把恩格斯《反杜林論》的這個論述——在按社會主義原則組織起來的社會裡,訓練有學識的勞動者的費用,不是由私人而是由社會來負擔的,「所以複雜勞動創造的成果,即比較大的價值也歸社會所有。工人本身沒有任何額外的要求」,解釋為:「按照馬克思恩格斯的觀點,在社會主義社會裡,不僅不存在個別勞動與社會勞動的差別、矛盾,就是簡單勞動與複雜勞動的差別與矛盾也不影響勞動產品的分配。」 這是把自己的意思強加給恩格斯。
恩格斯在闡明「並非任何勞動都只是人的簡單勞動力的耗費;許多種類的勞動包含著需要耗費或多或少的辛勞、時間和金錢去獲得的技巧和知識的運用。這種複雜勞動和簡單勞動即僅僅是簡單勞動力的耗費,是否在同樣時間內生產出同一的商品價值呢?顯然不是。一小時複雜勞動的產品同一小時簡單勞動的產品相比,是一種價值高出兩倍三倍的商品」後,指出訓練勞動者使他們獲得知識和技巧耗費的金錢,在「按照社會主義原則組織起來的社會裡,這種費用是由社會來負擔的,所以複雜勞動所創造的成果,即比較大的價值也歸社會所有。個人本身沒有任何額外的要求。」(恩格斯:《反杜林論》,《馬恩選集》第三卷第237、241頁)實際的情況是,勞動者獲得知識和技巧,除了需要一定的費外,還需要勞動者個人付出或多或少的辛勞和時間。因而,按照恩格斯的觀點,複雜勞動相應比較大的價值,由各個個人付出辛勞和時間創造的這部分,應當歸各個個人所有,這並不是「額外的」,而是勞動者本分的要求。
又有理論家說:「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一書中,闡述社會主義『按勞分配』原則時,就是在『勞動』概念的原意上使用它的。馬克思在這裡沒有加以任何說明,因此我們絕沒有任何理由給以另外的解釋。這就是說,在社會主義社會,作為分配消費品依據的每個社會成員所提供的勞動,既不是『潛在形態的勞動』,也不是『凝結形態的勞動』,它只能是『流動形態的勞動』。」從而得出「勞動按時間來直接衡量,是不可能的」,「勞動是無法確切計量的」,從根本上置疑按勞分配原則的可行性。
說「勞動」是「流動狀態的勞動」,本身就是理論家的「另外的解釋」,而這個解釋明顯是錯誤的。流動狀態的勞動是處於勞動過程中的勞動,是「人類勞動力」的使用過程,它將「形成價值,但本身不是價值。它在凝固的狀態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成為價值。」(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65頁)所以,當勞動表現為一定的勞動量時,勞動已經物化了,不再是流動的狀態。流動狀態的勞動,表現為一種具體形式的勞動。而勞動量是以抽象的一般勞動來表現、計量,而且勞動的具體形式消失了,不再是流動狀態的勞動。「流動狀態的勞動」作為勞動力的使用過程,處在生產消費即物化為產品的過程中,它還沒有成果進入分配領域。
「流動狀態的勞動」是勞動力處於使用過程,「潛在形態的勞動」是可使用但是還沒有使用的勞動力,是可能進入但是還沒有進入生產的勞動力。作為「潛在形態的勞動」的勞動力本身具有價值,但它的價值不是勞動者付出的勞動量,而是生產它時所耗費的勞動量,表現為勞動力商品的價值。「按勞動力價值進行分配」,也就是工資制,表現的不是按勞分配,而是勞動力買賣,屬於僱傭勞動。理論家在這裡混淆概念,意在把按勞分配解釋成勞動力商品買賣。提出按勞分配的「勞」是「流動狀態的勞動」的理論家,目的在於為「按勞動力價值進行分配」的主張編造理論。
勞動同溫度、時間、重量等等一樣,大家都感覺到它們的實際存在,但是實際計量它們,只能藉助於其他物質形態做尺度來相對地表現要它們的量,如溫度用溫度計,時間用鐘錶,重量用砝碼來表現,都不可能實際知道一度的溫度、一分鐘的時間、一克砝碼的重量的量。抽象勞動也是如此,儘管它是沒有任何具體內容的幽靈似地存在,但是大家都感知到它的實際存在,每個勞動者都清楚自己付出多少具體勞動生產出多少產品。至於作為抽象的社會勞動的量,作為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作為社會正常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製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必然會隨著勞動條件,熟練程度,勞動強度,科學技術高低,一句話,隨著勞動生產力的不斷變化而不斷變化,確實是無法確切計算,無法確定。所以馬克思指出「各種勞動化為當作它們的計量單位的簡單勞動的不同比例,是在生產者背後由社會過程決定的」(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58頁)。
肯定地說,確切地計量出簡單平均勞動量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簡單平均勞動本身就是相對的,經常變化的,其計量結果因人因時因地而異。但這無礙於大局,歷史上未曾因社會平均勞動的不能確切計算,沒有人知道勞動力的準確價值,沒有人知道商品的準確價值,而障礙商品交換的進行,資本主義社會並未因此而使僱傭勞動和商品交換不能實行。在社會主義社會中,決不會因簡單平均勞動不能確切計算而阻礙按勞分配的實行,不過是有一點偏差而已。這種偏差即使不能在社會過程中正負抵消,也能調整到可以接受的程度,在分配上不會造成社會上的某一部分人必然地佔有另一部分人的勞動,從而使按勞分配不可能實現。如果因為「勞動是無法確切計量的」,便認為按勞分配「根本無法實行」,就像要求實際與理論絕對地一致。如果這樣,世界上就沒有可以實行的理論和原則了。
我們已經知道,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指出,「把所謂分配看作事物的本質並把重點放在它上面,那也是根本錯誤的。消費資料的任何一種分配。都不過是生產條件本身分配的結果。」我們已經知道。恩格斯1890年8月5日《致康·施米特》信中也批評說:「在《人民論壇》上也發生了關於未來社會中的產品分配問題的辯論:是按照勞動量分配呢,還是按照其他方式分配。人們對於這個問題,是一反某些關於公平原則的唯心主義空話,而處理得非常『唯物主義』的。但奇怪的是誰也沒有想到,分配方式本質上畢竟要取決於可分配的產品的數量,而這個數量當然隨著生產和社會的進步而改變。從而分配方式也應當改變。但是,在所有參加辯論的人看來,『社會主義社會』並不是不斷改變、不斷進步的東西,而是穩定的、一成不變的東西,所以它應當也有一個一成不變的分配方式。但是,合理的辯論只能是:(1)設法發現將來由以開始的分配方式,(2)儘力找出進一步的發展將循以進行的總方向。可是,在整個辯論中,我沒有發現一句話是關於這方面的。」 理論界一些人把按勞分配實用主義地從分配方面來理解,不從社會生產方式,從所有制方面來理解,不從生產資料公有制度下來探討按勞分配是必然的唯一可行的合理分配方式,只能說明他們不知道如何認識和解決問題。理論沒有必要在如何確切計量勞動這個問題上白費氣力地做文章。只要想一想,勞動者數以億萬計,勞動生產力日新月異,要經常地把每個勞動者的勞動化為平均勞動,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確切計量勞動,是件不可能的、不必要的、麻煩而又不討好的事情;要求「確切計量勞動」,也就是堅持用拉薩爾的「不折不扣的勞動所得」的空話來代替馬克思關於按勞分配的科學觀。革命現實主義的無產階級不會陷入「確切計量勞動」的空想,為了一點小得小失,而整個地根本放棄勞動者按勞動分配產品的權利。
理論界應該思考的是,在生產資料共同佔有下,除了按勞分配之外,還有什麼可行的分配方式?現在一些人詰難按勞分配,不是理論探討,而是想把勞動力重新成為商品。沒有勞動力商品,就不可能有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在這裡,我們也要問這些經濟學家,資本主義對勞動力價值能夠確切計算嗎?勞動力價值不也是由社會過程進行計算的嗎?
社會主義社會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它剛剛脫胎出來的資本主義社會的痕迹,按勞分配是殘存的一種資產階級法權。按勞分配作為一種權利,應該也能夠按社會生產需要對不要勞動量的計算提出某種標準,以便對生產實行全社會統計和監督。當然,這種標準不可能十分準確,需要經常調整,還會有意地製造一定的偏差,以調動某種產品生產者的積極性,調整社會中的不同勞動者的收入,使他們都能獲得發展的條件。「只要分配為純粹經濟的考慮所支配,它就將由生產的利益來調節,而最能促進生產的是能使一切社會成員儘可能地全面發展、保持和運用自己能力的那種分配方式。」(恩格斯:《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240頁)我們應當這樣理解按勞分配的實質。
社會主義是從資本主義到共產主義的過渡時期,因此,按勞分配也要隨著社會生產和文化的發展而發展變化,需要不斷注入按需分配的因素,革命現實主義的無產階級也決不應局限於那種斤斤計較、不願比別人多做半小時工作、少得一點報酬的狹隘眼界內,不能不消除資產階級法權。
3-3-4「新型的按資分配方式」
還有理論家提出:「社會主義的勞動者不僅是個人勞動力的擁有者,而且更是個人所有制關係中的資產所有者……僅有上述新型的按勞分配方式還是片面的,不完全的,還必須有新型的按資分配方式,而且這種方式是更為重要的。馬克思用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來規定公有制,這本身就包含了勞動者之間按資分配的要求……必須把隱含在個人所有制關係中的按資分配要求凸顯出來,獨立出來……沒有這種方式,勞動者作為所有者的權利就是一種空洞的抽象。」(《改革》1993年6期45-46頁)這不僅是對「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的杜林式的曲解,把恩格斯已經批判地澄清了的「既是個人的又是公共的所有制的混沌世界」沉渣翻起。
「新型的按資分配方式」,也就是前面說的把國有財產量化到個人,把社會主義公有制變為股份制,「一方面保證了社會資產在其物質形態上的整體性為社會共同佔有、使用的特徵,另一方面又由資產的票據化、證券化而在其價值形態上具有可分割性和市場價格的確定性……保證了所有權在經濟上的規範和社會所有者自由處置其財產的可能。」
股份制對於私人資本主義是發展,而社會主義國家將社會集中了的財產股份化給個人,分解為許多個人的小資本,則是與歷史趨勢背道而馳,其結果已經很清楚,只會是再現資本主義原始積累那樣的過程,勞動者必然喪失對社會生產資料的共同佔有,重新淪為僱傭勞動者,根本不可能持股成為真正的主人。現在中國改革早已經不再將國有財產股份化給企業職工了,而是引入私人資本,對國有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現在,國有企業股份化後,便不再是無產階級國家所有制企業,而是股份資本所有制企業;生產資料也不是由聯合勞動者共同佔有。1990年10月20日,我曾經寫信給時任中共總書記的江澤民說:「過去,社會主義國家贖買過資本家企業,現在,資產階級也來贖買整個社會主義國家」。1996年10月13日,我再次寫信給他說:「解放初期,無產階級曾經通過公私合營形式,使資本家所有企業過渡到社會主義國有企業,今天,可能相反的是,國營企業通過『現代企業』以及『國有民營』等種種社會財產與經理合約的公私合營形式,過渡到社會資本主義企業。」事情的發展正是如此。馬克思曾經闡明了股份制是「資本再轉化為生產者財產所必需的過渡點」,現在經驗又證明了,股份制還可以是社會主義國有財產再轉化為資本,社會主義企業再轉化為資本主義企業的過渡點。
股份制是按資分配。按資分配的主體,自然是資本所有者。按資分配的對象是什麼,主張者沒有說;馬克思告訴我們:「在資本主義社會中,這個剩餘價值或剩餘產品——如果我們把分配上的偶然變動撇開不說,只考察分配的調節規律,分配的正常界限——是作為一份份股息,按照社會資本中每個資本應得的份額的比例,在資本家之間進行分配的。在這個形態上,剩餘價值表現為資本應得的平均利潤。」(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第927頁)而「剩餘價值都只是來源於勞動在量上的剩餘,來源於同一個勞動過程……的延長。」(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223-224頁)也就是說,按資分配的是勞動者提供的剩餘價值。現在問題來了。按勞分配已經將勞動者各自勞動創造的價值分配給了勞動者個人,哪裡還有剩餘價值來供資本所有者按資分配?如果剩餘勞動要按資分配,那末按勞分配除了工資即他的勞動力商品的價格,還能分配什麼呢?
當然,按勞分配前要作種種必要的扣除,這些扣除中的一部分當然是來自剩餘勞動,但是這部分剩餘勞動,是供社會和社會成員穩定發展的,不按資分配。
提出按勞分配應當是「新型的按勞分配」與「新型的按資分配」的結合,較之於杜林製造混沌世界,是更退了一步,不僅把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臆想為既是共有的又是個人的財產,而且是要通過資本主義股份制,把公有制財產,分解為一個個私人所有的資本,恢復資本主義私有制。
社會主義社會如果把共同佔有的生產資料從生產要素變為資本給勞動者所有,搞「新型的按資分配方式」,勞動者在按資分配時,就不是以勞動者的身分,而是以資本所有者的身分;也不是自己的「勞動力擁有者」,而是出賣自己勞動力的僱傭勞動者,這裡,是他把自己的勞動力出賣給自己,自己僱傭自己的勞動。馬克思指出:在勞動者自己佔有了生產資料的場合中,理論還是把生產資料看作是資本,把勞動者分裂為雙重身份,既是資本家又是僱傭工人,這實際是堅持資本主義關係,也必然要產生資本主義制度的一切矛盾和弊病。
理論和實踐都證明,不是理論家所說的「沒有(『勞動者之間按資分配』)這種分配方式,勞動者作為所有者就是一種空洞的抽象」,而是如果按這兩位理論家說的,按資分配成為更為重要的分配方式後,勞動者的勞動權,即對生產資料的支配,就真正成為一種空洞的抽象。
「按資分配」即生產資料獨立化為資本,佔有勞動的剩餘價值,在這種情況下,莫說是按勞分配,就是勞動者要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他們之間也要經過激烈競爭,最後由資本家來決定他們當中誰有出賣勞動力的權利。實踐沒有按理論家的主張那樣,沒有建立什麼「新型的按勞分配」,而是直接把勞動力商品化,重新建立起資本主義僱傭勞動制度。
3-3-5 「按勞動力價值進行分配」
提出「新型的按勞分配」的理論家說:「個人的勞動力必須作為商品進入市場。……我們當前實行的分配製度——『按勞分配』在現實生活中已脫下它的外衣,還以按勞動力價值付酬的真面目。」說「一種形式的一定量的勞動可以和另一種形式的同量勞動相交換,實質上是承認勞動是交換品,只是不再稱為『商品』罷了。」認為「在我國現實的商品、市場經濟條件下,敢於承認勞動力是商品,並非離經叛道。」他們認為「按勞動力價值進行分配的制度,並不會導致否定我們分配製度的社會主義性質。」(《經濟學動態》1994年12期26頁)
承認現在社會的勞動力的商品性,如實地反映了實際,不僅市場經濟改革後的今天的勞動力是商品,就是過去計劃經濟時期,勞動力也沒有完全從商品地位中擺脫出來。已有的社會主義國家仍舊實行工資制,工人拿工資,工資包含在生產成本里,企業拿利潤,利潤上交給國家,這種分配方式表現的是國家僱傭工人的國家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分配方式沒有多大區別。勞動力仍然表現為商品,生產資料仍然表現為資本,只是工人不是把勞動力賣給私人資本家,而是賣給自己的國家,由國家執行資本職能。
已有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勞動力存在商品性,表明現實的社會主義國家沒有完全建成社會主義生產關係,還處於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中,正在跨但還跨進社會主義的門檻。生產資料公有了,但並未由勞動者共同支配;「不勞動不得食」實行了,但還不是按勞分配。在這種情況下,勞動者的不滿,管理者和生產工人的對立,就是難以避免要發生。由此可以明白,為什麼人民群眾對「社會主義」後來喪失興趣;也就會懂得毛澤東為什麼說「林彪一類如上台,搞資本主義制度很容易」。社會主義社會必須要繼續革命,需要探索社會主義在哪些方面繼續革命和怎樣革命。
但是說馬克思提出「按勞分配」,實質上也承認勞動力是商品,這就不是實事求是,不符合馬克思理論的實際。把勞動力商品納入社會主義社會的規定性,作為某種社會主義的東西,肯定是離馬克思主義之「經」,叛社會主義之道。商品不是資本主義所特有的東西,但資本主義的前提、基礎、特徵,全在於「勞動力是商品」。社會主義階段上,商品還會存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但對於社會主義來說,極其重要的是,「要把人的勞動力從商品的地位中解放出來」,勞動力決不能是商品。
同樣,說馬克思提出「按勞分配」,實質上也承認勞動力是商品,也不是實事求是,不符合馬克思理論的實際。
「承認勞動是交換品」,也就是認為勞動有價值,是把勞動和勞動力混為一談,這正是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的資產階級經濟學的觀點。這個觀點掩蓋著資本主義的一切秘密:馬克思指出,「勞動力的的價值和勞動力在勞動過程中的價值增殖,是兩個不同的量,資本家購買勞動力時,正是看中了這個價值差額。」(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219頁)揭示了資本增殖的秘密和資本運動的規律,使政治經濟學成為科學。恩格斯說:「正是馬克思第一次闡明了勞動不能有任何價值,以及為什麼不能有任何價值!」(恩格斯:《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240頁)
引用馬克思說論述的按勞分配 「通行的是商品等價物交換中也通行的同一原則」,「一種形式的一定量的勞動可以和另一種形式的同量勞動相交換」時,首先要注意,馬克思說的是「同一原則」,決不是承認勞動是商品。要明白勞動是勞動力的使用過程,是生產活動,不是勞動力,也不是勞動的結果、可交換的產品即商品。「一定量的勞動」是勞動物化後的結晶;「一種形式的一定量的勞動」是在一種形式的如織布勞動中的凝固的一般勞動的量,表現為價值或價值物,但不是勞動力,也不再是生產過程的生產產品的勞動。「一種形式的一定量的勞動可以和另一種形式的同量勞動相交換」,不是勞動力交換,不能把勞動力作為商品進行買賣,也不直接是生產中不同勞動的交換(協作),而是社會主義社會勞動權的表現方式,勞動者向社會通過一種形式的一定量的勞動,必須以另一種形式的同量勞動從社會中領回來。
勞動權仍然屬於資產階級法權中的一種平等的權利,但是它的內容和形式都改變了。按勞分配是勞動者在共同佔有生產資料進行的社會生產中,直接用他們各自提供的勞動量來分享共同產品中相應份額的生活資料,不是勞動者用他們勞動力或勞動產品做商品,進行買賣。
有理論家說:「只要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存在,只要社會主義經濟還是市場經濟,作為勞動過程主觀要素的個人的勞動力就必須作為商品進入市場。……不承認勞動力是商品,不對勞動力價值(即價格)進行計算,就不能較為準確的確定商品價格,正常的商品交換便無法進行。承認勞動力是商品,企業按勞動力價值及勞動力市場供求變動情況確定工資標準,是社會主義經濟正常運行的先決條件。」這種把按勞動力付酬說成是社會主義經濟的先決條件,「工資決定商品價值」的觀念,早被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過了:「這樣一個教條:『商品的價格是由工資來決定或調節的』。我可以舉出實際的經驗來駁斥這種已被駁倒的陳腐謬論。我可以告訴你們,英國工廠工人、礦工、造船工人等等的勞動的價格雖然比較高,但他們的產品卻比其他所有國家的同類產品賣得便利;同時,英國農業工人的勞動的價格雖然比較低,但他們的產品幾乎比其他任何一個國家的同類產品貴。我可以用比較同一個國家的不同產品或不同國家的各種商品的辦法來證明,除掉一些與其說是本質上的不如說是表面上的例外情形,平均說來,價格高的勞動生產價格低的商品,而價格低的勞動生產價格高的商品。這當然絕對不是證明,一種場合下的勞動價格高和另一種場合下的勞動價格低,每次都是造成這絕對相反結果的原因,但這無論如何證明,商品的價格不是由勞動的價格來決定。」(馬克思:《工資、價格和利潤》,《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第167-168頁)(10)恩格斯說:「在亞當·斯密那裡,工資決定商品價值的意見還常常和勞動時間決定價值的意見混在一起,自李嘉圖以來,前一種意見就彼逐出科學的經濟學之外了,今天,它僅僅還流行於庸俗經濟學中。」(恩格斯:《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232頁)
稍有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知識的人都知道,價值決定與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無關。如果商品價值不是由生產商品所必需的勞動時間來決定,而是由勞動力價值來確定,那末,勞動力作為商品的價值又是由什麼決定?剩餘價值又從何而來?
即使沒有讀過馬克思的書,只要對歷史有點了解的人也會知道,在封建社會、奴隸社會乃至原始共產主義社會時期,商品交換就有了,但是,在商品交換存在的最初幾千年的歷史中,勞動力並沒有「必須作為商品」;即使對歷史知識也缺乏、但是只要關注現實生活,在今天也會看得到,現在農村生產的許多產品都商品化了,而農民的勞動力並沒有成為商品,既沒有把自己的勞動力作為商品賣給自己,也沒有把他的產品按勞動力的價值來定價出售。
商品價格不是由勞動力價值或價格來確定,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並不以勞動力商品存在為前提條件,這是客觀實際和歷史事實。歷史上,勞動力成為商品是商品生產發展的最高階段即存在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只有勞動力成為商品,資本家才能僱傭勞動,只有勞動力成為商品,資本家才能賺取勞動力的價格與勞動力使用所創造的價值的差,這是馬克思揭露的資本主義生產剩餘價值的秘密。一個研究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史,並編寫了洋洋70餘萬言書的理論家,對這個歷史卻毫無了解,怎麼竟會說「不承認勞動力是商品,……正常的商品交換便無法進行」,會說「承認勞動力是商品,……是社會主義經濟正常運行的先決條件」!
理論家不僅把勞動與勞動力混淆,從而把「提供了多少勞動」 偷換為「耗費了多少腦力和體力」,還提出要「計量……腦力和體力的質」。質怎麼計量?這是明顯的概念錯誤。可能他想說的是「複雜勞動」和「簡單勞動」,結果把馬克思科學的概念弄得十分荒謬。勞動是勞動力即腦力和體力的活動,但腦力不是腦力勞動,體力不是體力勞動。
在社會主義運動中,由於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勝利的國家的生產力落後,迫切地需要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因而在初期把剩餘勞動都集中在國家和集體手裡,用高積累促高發展是必要的,群眾能理解接受,勞動熱情也非常高。當時許多人以為社會主義制度已經建成了,以為沒有了資本家,工人便成為主人,沒有了剝削,大家就按勞分配了。但隨著時間推移,工資制不能體現社會主義國家的勞動者的主人地位,人民群眾與作為資本所有者國家的之間矛盾顯現出來,發生了衝突。毛澤東最先認識到生產關係的問題還沒有解決好,提出社會主義社會內部存在矛盾的理論。現在,我們看到了,工資制度已經從社會主義內部矛盾轉化為外部的階級鬥爭。
不過,理論界的批評是對的,過去的分配製度還不是馬克思所說的按勞分配,工資製表明勞動力還沒有消除商品性,這種制度束縛了勞動者的積極性,使恢復資本主義制度很容易。這是社會主義者應當認真思考的根本性問題。
3-4 「深化對勞動和價值理論的認識」
中共十五屆五中全會提出:「新的歷史條件下,要深化對勞動和勞動價值理論的認識」,要「確立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健全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製度」。由此,在上世紀末,掀起了中國理論界對於勞動價值理論的一場全國大討論。理論界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觀點,為按要素分配製度尋找和製造理論根據,說是對馬克思主義的勞動和勞動價值理論的深化。
3-4-1價值是什麼勞動力價值
在以馬克思主義指導搞社會主義社會幾十年的中國,提出「價值是什麼」這個問題,是不是有些幼稚可笑?但是,從理論界中出現的「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只是一個說明簡單事物交換比例的法則」(《經濟學動態》2001年3期),「價值是市場範疇,它的量以市場認可為限」(《經濟學動態》2001年7期)等等說法,表明這個問題在理論界相當多的人中,並不是清楚的,資產階級的價值理論,在中國理論界還有相當的市場。
價值是物化了的人類勞動。馬克思的這個認識,指出了價值的源泉,抓住了價值的實質、發現了價值的尺度,揭示了價值規律,使價值學說成為科學理論。實際生活中,有的物化勞動表現為價值,有的物化勞動沒有表現為價值,還有的不是勞動物化的東西卻又表現出具有某種價值形式(11),這些現象都不同程度地干擾了人們對勞動和勞動價值理論的認識。由於價值是一種抽象,「在商品體的價值對象性中連一個自然物質原子也沒有,因此,每一個商品不管你怎樣顛來倒去,它作為價值物總是不可捉摸的。但是如果我們記住,商品只有作為同一社會單位即人類勞動的表現才具有價值對象性,因而它們的價值對象性純粹是社會的,那末不用說,價值對象性只能在商品同商品的社會關係中表現出來。我們實際上也是從商品的交換價值或交換關係出發,才探索到隱藏在其中的商品價值。」「如果我們說,商品作為價值只是人類勞動的凝結,那末,我們的分析就是把商品化為價值抽象,但是並沒有使他們具有與它們是自然形式不同的價值形式。在一個商品和另一個商品的價值關係中,情形就不是這樣。在這裡,一個商品的價值性質通過該商品與另一個商品的關係而顯露出來。」(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61、64頁)經濟學最初是從商品關係里,從一種商品與另一種商品的交換的量比中引出價值概念,因此,西方經濟學家常常把價值實體和價值形式,把價值和交換價值,把價值所表現勞動與產品的自然關係與在社會關係中的物物交換關係混為一談,他們認為:「只有商品價格的分析才導致價值量的決定,只有商品共同的貨幣表現才導致商品的價值性質的確定。」並以此和馬克思主義相對立。馬克思指出:「正是商品世界的這個完成的形式——貨幣形式,用物的形式掩蓋了私人勞動的社會性質以及私人勞動的社會關係,而不是把它們揭示出來。」(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92頁)
生活中,比如說10尺布能和1件衣服相交換,因此人們說10尺布的價值等於1件衣,但這只是說,在一定的條件下,10尺布能和1件衣服相交換;至於10尺布、1件衣服本身的價值,並不清楚。在另一個時間場合里,10尺布不能和1件衣服相交換,這個事實在把交換價值視為價值本身的觀點中,不能科學解釋商品的價值因何變化,便說「價值是市場範疇,以市場認可為限。」這樣,價值就成了一種隨機決定的,純粹偶然的、不可理論的東西,因而也不可能進入科學研究的範疇。
馬克思批判說:「貝利否定作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特徵的價值獨立性,而把它看作是某些經濟學家的幻想,他說:『價值是同時存在的各商品之間的關係,因為只有這樣的商品能夠互相交換』。他這樣說,是為了反對對不同時期的商品價值進行比較,這種比較,只要把每個時期的貨幣價值固定下來,就僅僅是在不同時期為生產同一種商品所需要的勞動消耗的比較。他的這種看法是由他的總的誤解產生的。他認為,交換價值=價值,價值形式就是價值本身;因此,如果商品價值不是能動地作為交換價值執行職能,從而實際上不能互相交換,那末,它們就是不能互相比較的。這樣,他就絲毫沒有覺察到,只有價值在自己的循環的不同階段(決不是同時存在的,而是相繼進行的)保持著它自身的同一性,並且和它自身進行比較,它才作為資本價值或資本執行職能。」(馬克思:《資本論》第二卷第123頁)馬克思對貝利的這個評判,不僅直接批判了庸俗經濟學的「交換價值=價值,價值形式就是價值本身」的總的誤解,而且提出了價值「自身的同一性」觀點。10尺布之能和1件衣服相交換,之所以能比較,能等同,顯然是因為它們具有某種同一性。在質上布不是衣,因而不能相等,在量上10也決不能等於1,那末它們的這種同一性是什麼呢?馬克思分析闡明了,這就是布和衣都是人類勞動的產物,因而它們能夠相比較。價值不僅在不同商品中具有同一性,而它在自身循環的不同階段上,也具有自身同一性,因而可以和它自身進行比較,據以說明資本自行增殖的機理。
馬克思分析了古典政治經濟學忽視了那種正是使價值成為交換價值的價值形式,把價值形式看成是一種無關緊要的東西或在商品本性之外的東西,因此,在那些完全同意用勞動時間來計算價值量的經濟學家中間,對於貨幣即一般等價物的完成形態的看法,也是極為混亂和矛盾的。後來,出現了與此相對立的只看到價值形式而否定價值實體的庸俗經濟學。馬克思指出,古典經濟學研究了資產階級生產關係的內部聯繫,而庸俗經濟學卻只是在表面的聯繫內兜圈子。(見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98頁注)
馬克思的價值學說十分簡明而且十分合理地說明商品的價值和價值變化:價值是物化的社會必要勞動量,生產商品所需要的社會必要的勞動量變了,它們的交換比例也就相應要改變。當然,這並不否定競爭所造成的商品價格的波動。這種波動,也影響了人們對價值的認識。
從整個社會來說,商品的價值,就生產它們所耗費的人的平均勞動時間說來,在一定的社會的一定的時間裡,客觀上是確定的,只是確定起來十分困難,而且經常變化,所以就交由社會過程去決定,並在實踐中採取相對的價值形式。理論從商品交換中發現了價值存在,但是長期以來,只停留在這個社會過程完成的結果上,沒有去做麻煩的工作,探討存在於交換價值形式中的價值實體和源泉,以及這個價值實體可能的其他形式及其意義;甚至因為價值的不斷變化和計算的麻煩,難以確定,有人就根本否定它的存在,認為價值就是交換價值,就是「簡單事物交換比例」。
「沒有價值的東西在形式上可以具有價格。在這裡,價格表現是虛幻的,就象數學中某些數量一樣。另一方面,虛幻的價格形式——如未開墾的土地的價格,這種土地沒有價值,因為沒有人的勞動物化在裡面——又能掩蓋實在的價值關係或由此派生的關係。」(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121頁)良心能夠賣錢的事情說明,價值、交換價值和價格,不是同一回事。
理論界一直存在著不同的觀點,存在著馬克思主義的價值理論與西方經濟學的價值理論的論爭,資產階級經濟學否認價值是物化在商品中的一般的人類必要勞動,從而否定價值自身的同一性,許多認識問題都與價值形式同價值實體的分離有關,許多實踐中的經濟問題的發生,也源於價值形式同價值實體的分離。
經濟學從商品關係中認識價值,在這裡,價值表現為一種相對的社會關係;而馬克思深入下去,指出價值本身形成於生產中,首先是生產價值,凝固在產品中的人類勞動,因而價值本身自在於一切勞動產品中。恩格斯指出,「現在的價值是商品生產的價值,但隨著商品生產不再存在,價值也就『變了』,就是說,價值本身還存在,只是形式改變了。」(恩格斯:《致卡爾·考茨基》(1884來9月20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第210頁)恩格斯的這個論述對於社會主義經濟學十分要緊。脫離生產勞動的價值觀,不知道怎麼才是公平交易,也使得市場經濟失去了調節生產的科學根據,只能說有「一隻看不見的手」。社會主義社會者脫離生產勞動的價值觀,無法合理組織社會主義生產,計劃經濟就沒有根據,不能科學地做計劃。
價值實體是勞動產物。但是,馬克思指出,我們也看得到,在人類歷史中,並不是所有的勞動都形成價值,也並不是所有的勞動產品都是商品,表現為價值。一定量的凝固的勞動時間,既可以表現為外在的價值形式,也可以不表現為外在價值形式。但是,在一切社會生產中,產品無論是否表現為交換價值即商品,價值作為在生產中所表現的勞動量和產品的量關係,都始終是存在的;也會以某種社會形式表現出來。不同的只是表現形式。這方面還不是許多人了解的。深化勞動和價值理論,應當從這方面著力。
物化勞動從表現勞動同產品的量的自然關係的生產價值,到通過產品與產品之間的商品等價交換所表現的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經歷了長長的歷史發展。一定的社會生產條件下,一定量的勞動生產一定量的某種產品的事實,是每一個生產者一開始就注意到了的,他們總是自覺地把生產產品的勞動控制在最低的必要時間內;只是當它在經濟學中表現為價值範疇時,才在人們的頭腦里神秘起來,成為不可捉摸的東西。
那末,是否任何勞動都可以成為價值實體,任何勞動時間都是價值尺度呢?馬克思指出,非生產勞動不創造價值;也不是所有生產勞動都一樣形成價值。
人的勞動總是不同的,作為價值量尺度的勞動時間,應當是同一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的時間,也就是說,個人的勞動時間並不直接表現為價值,需要化為抽象的人類的一般勞動時間,才成為價值,它們才可以相比較。
生產產品中所耗費的人類的一般勞動時間就能夠表現為價值嗎?馬克思認為:能又不能,如果產品要作為商品,交換他人的物,它內在的價值就可以價值形式表現出來,否則,我們已經知道,只供自己消費的勞動產品,不需要表現為價值。
如果勞動生產出來的產品,不是人們現在需要的物品,那末耗費在這個產品中的勞動,雖然是生產勞動,但是它現在沒有使用價值,因而也不能實現表現出它的價值。表現為價值的生產產品的勞動必須是社會必要勞動,如果產品量超過社會需要量,這個產品的勞動不是社會必要的了,也不能完全表現為價值;或者在質上,這種產品不符合人們的需要,這樣的勞動也不是社會必要勞動,也沒有價值。產品中常常發生這種情況,許多產品原來是有價值的,後來被新的產品取代了,原來生產這些產品的勞動就不再是社會必要勞動,也就喪失了它原有的價值。當然,也有相反的情況。所以,創造價值的勞動,只能是社會必要勞動。社會必要勞動包含著質和量兩方面含義:首先是這種勞動的產品必須具有使用價值,是社會需要的產品,這種產品的量也必須是社會所必要的量。生產者經常遇到這種情況:他們的商品是勞動產品,而且體現一定條件下生產這種產品的社會平均勞動時間,但是,他們的產品量超過了社會的需求,這樣,他們的產品中的一部分不能成為商品賣出去,不表現為價值,並影響到整個商品的價格。
薩繆爾森1971年發表《理解馬克思的剝削概念》說,價值計算是多餘的,價格和利潤率可以直接求得。商品價值構成公式不是W=c+v+m,而為W=k+p,商品價值就是商品價格,由成本價格k和資本利潤p兩部分組成。商品的成本價格是商品生產中實際耗費的資本構成。利潤,按馬爾薩斯的的說法是:「資本是用來取得利潤的。」「資本家對於他所預付的資本的一切部分,都期望得到同樣的利潤。」總之,在資產階級經濟學看來,商品價格都是資本的產物——耗費的資本量和資本獲取利潤的權利。這種價值理論既不能說明利潤p如何確定,也不能說明「成本價格」的價格,不能說明生產成本不同的商品會有不同的價值,不能說明相同價值的商品的生產成本和利潤的不同。這種價值學說,不過是用資本創造價值的臆想來代替勞動創造價值的科學。
馬克思批判地指出:「把商品價值中那些只是補償商品生產上耗費的資本價值部分歸結為成本價格這個範疇的辦法,一方面,表示出資本主義生產的特殊性質。商品的資本主義費用是用資本的耗費來計量的,而商品的實際費用則是用勞動的耗費來計量的。所以,商品的資本主義的成本價格,在數量上是與商品的價值或商品的實際成本價格不同的;它小於商品價格。……另一方面,商品的成本價格也決不是一個僅僅存在於資本家帳簿上的項目。這個價值部分的獨立存在,在現實的商品生產中,它經常發生實際的影響」。「只要商品的出售價格高於商品的成本價格,即使它低於商品的價值,也總會實現商品中包含的剩餘價值的一部分,從而……在商品的價格和它的成本價格之間,顯然會有無數的出售價格。商品價值中由剩餘價值構成的要素越大,這些中間價格的實際活動餘地也就越大。這不僅可以說明日常的競爭現象,……政治經濟學迄今沒有理解的關於資本主義競爭的基本規律,即調節一般利潤率和由它決定的所謂生產價格的規律,也就是建立在商品價值和商品成本價格之間的這種差別之上的,建立在由此引起的商品低於價值出售也能獲得利潤這樣一種可能性之上的。」「從這個觀點來說,資本家就樂於把成本價格看作商品的真正的內在價值,因為單是為了保持他的資本,成本價格已是必要的價格。況且,商品的成本價格還是資本家自己為了生產商品而支付的購買價格,因而是一個由商品的生產過程本身決定的購買價格。因此,在資本家看來,在商品出售時實現的價值餘額或剩餘價值,似乎是商品的出售價格超過它的價值的餘額,而不是它的價值超過它的成本價格的餘額,因而商品中包含的剩餘價值好像不是通過商品的出售來實現,而是從商品的出售本身產生的。」 (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第33、45-46頁)
在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中,勞動力是商品,不僅具有使用價值,同時具有價值,在社會主義社會裡,勞動力還是不是商品?還要不要表現為價值?有些人認為社會主義社會中的勞動力是商品,要表現為價值。這個問題對於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是一個根本性的問題。
勞動力之成為商品,只存在於一個特殊的生產方式的社會形態,即資本主義社會。勞動者沒有生產資料,只能把自己的勞動力作為商品,出賣給資本家去使用來換取生活資料。但是,這個認識還不完全。在封建社會,大部分農民也沒有土地這種生產資料,他們的勞動力並沒有成為商品。所以,這裡必然有重大因素使勞動力成為商品。一個重大因素是社會暴力,迫使大量農民脫離土地,不再生產自己的生活資料;這從另一方面看,是生產發展使人脫掉了自然的臍帶,擺脫了人身依附。但最主要的因素是生產資料的社會化,使得生產資料是只能共同使用的生產資料。勞動者如果不能聯合起來共同佔有社會集中的生產資料,就只能受雇於佔有生產資料的資本家,只能把他們的勞動力變成商品;而佔有大量的、需要許多人共同勞動來使用的生產資料的資本家,也必須僱用勞動力才能進行商品生產。資本主義生產需要勞動力普遍成為商品,以使它的生產在市場上隨時可以購買到需要的勞動力。這裡不詳細討論這個問題。只是指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勞動力之成為商品,正是馬克思所說的,是因為勞動者只有勞動力,而資本家壟斷了大量的生產資料,任何個人的勞動力無法使用這些生產資料,所以,勞動者只能出賣勞動力,資本家也只能購買勞動力,才能進行生產。
勞動者的勞動力成為商品,和其他一切商品一樣,首先是對於他人有使用價值,再是勞動者生產勞動力耗費了一定的社會勞動量。
在深化對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的認識中,把勞動力作為商品,那末,勞動力對於勞動力所有者就不是使用價值,只能為他人使用,或者說勞動力的使用價值對勞動者來說,就是交換價值。這就產生了兩個問題:
第一問題是,為什麼勞動者的勞動力對於自己不是使用價值?答案自然是因為勞動者不佔有生產資料,無用武之地。這同社會主義所有制相矛盾。勞動力要表現為價值,就須要廢除生產資料公有制,把社會生產資料從勞動者共同佔有轉變為某些人佔有。
第二個問題是,購買勞動者的勞動力的「他人」是什麼人?答案自然也清楚,是佔有生產資料並需要僱傭勞動進行生產的人,就是資本家。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這個結論:在生產資料只能共同佔有才能成為生產資料的社會條件下,勞動力商品化,只能是實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正在建設中的社會主義社會,要使勞動力成為商品,就只有復辟資本主義。實踐證明這個論斷是正確的。
過去恩格斯就說過,馬克思的唯物主義歷史觀和剩餘價值理論,揭露了資本主義生產的秘密,現在,從社會主義的歷史經驗中,又使我們認識到,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對於搞清楚「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問題,十分要緊。勞動力成為商品並在交換中表現為A-G,或者從貨幣所有者方面說,表現為G-A,是資本主義生產的前提、基礎、特徵。勞動力是不是商品,要不要表現為交換價值,根本不是決定於勞動力中耗費了人類勞動,有價值,而是決定於一定社會的經濟形態。
3-4-2 什麼勞動創造價值
在深化對勞動價值理論的認識的爭論中,理論界提出腦力勞動創造價值,第三產業創造價值,資本或死勞動創造價值,等等。
有的理論家說馬克思假定生產商品的勞動是簡單勞動,其中「並沒有知識和技術的地位,也沒有經營管理的地位」,「在他的價值理論分析中,這些要素沒有被包括在創造價值的勞動概念之內」。(《經濟學動態》2001年3期)理論家的這些說法是否符合馬克思主義實際呢?我們來看馬克思關於勞動的論述。
「儘管縫和織是不同質的生產活動,但二者都是人的腦、肌肉、神經、手等等的生產耗費,從這個意義上說,二者都是人類勞動。」(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57頁)
「我們把勞動力或勞動能力,理解為人的身體即活的人體中存在的、當每個人生產某種使用價值時就運用的體力和智力的總和。」(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190頁)
「勞動過程最初是抽象地,撇開它的各種歷史形式,作為人和自然之間的過程來考察的。在那裡曾指出:『如果整個勞動過程從其結果的角度加以考察,那末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表現為生產資料,勞動本身則表現為生產勞動。』在注(7)中還補充說:『這個從簡單勞動過程的觀點得出的生產勞動的定義,對於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絕對不夠的。』在這裡要進一步研究這個問題。就勞動過程是純粹個人的勞動過程來說,同一勞動者是把後來彼此分離開來的一切職能結合在一起的。當他為了自己的生活目的對自然物實行個人佔有時,他是自己支配自己的。後來他成為被支配者。單個人如果不在自己的頭腦的支配下使自己的肌肉活動起來,就不能對自然發生作用。正如在自然機體中頭和手組成一體一樣,勞動過程把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結合在一起了。後來它們分離開來,直到處於敵對的對立狀態。產品從個體生產者的直接產品轉化為社會產品,轉化為總體工人即結合勞動人員的共同產品。總體工人的各個成員較直接地或者較間接地作用於勞動對象。因此,隨著勞動過程本身的協作性質的發展,生產勞動和它的承擔者即生產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擴大。為了從事生產勞動,現在不一定要親自動手;只要成為總體工人的一個器官,完成他所屬的某一種職能就夠了。上面從物質生產性質本身中得出的關於生產勞動的最初的定義,對於作為整體來看的總體工人始終是正確的,但是,對於總體工人中的每一個成員來說,就不再適用了。」(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第555-556頁)
我們看到,辯證唯物主義者馬克思,他的理論既保持著原則的一致性,又總是緊密地反映著實際的發展變化,堅持歷史地看問題。在資本主義生產和一切協作生產中,生產勞動和它的承擔者生產工人的概念在擴大,但是沒有改變生產勞動的定義,更沒有把腦力勞動排除在生產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生產勞動之外,只是指出這種局部勞動不能獨立作為物質生產勞動。
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生產方式不斷擴大協作生產和細化分工,使生產勞動中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越來越分離開來,不僅是在同一生產部門分離開來,表現為有的人多動腦,有的人多動手,而且分離成為不同的生產部門,腦力勞動獨立為一個個腦力勞動部門;在世界一體化的今天,甚至國家也劃分為「頭腦國家」與「四肢國家」(12)。但是,生產勞動從總體上仍然是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結合,不結合不能構成物質的生產勞動。
「生產商品的勞動」、「創造價值的勞動」,總是或者較多用體力或者較多用腦力,結合成為各種各樣的複雜程度不同的勞動要在商品交換中能夠作為價值相比較,就需要有一個同一的度量尺度來度量它們。「簡單勞動」就是這個在一定的社會生產條件下,度量勞動創造的價值量的統一尺度,同一尺度。「簡單勞動」是抽象的概念,它抽去了不同個人的勞動差別,抽去了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差別,平均化為一般的人類勞動,作為計算價值的單位。「簡單勞動」作為人類一般勞動這個概念來說,必然是人的頭腦和四肢軀幹完整的結合,再簡單的勞動也是腦力和體力的結合。
理論界中還有這樣的觀點,認為什麼勞動都能創造價值,死勞動——生產資料、單純的腦力勞動、不生產產品的第三產業的勞動,都是價值的源泉。這是資產階級的價值觀念:「資本主義的生產不僅是商品的生產,它實際上是剩餘價值的生產。工人不是為了自己生產,而是為資本生產。因此,工人單是進行生產已經不夠了。他必須生產剩餘價值。只有為資本家生產剩餘價值或者為資本的自行增殖服務的工人,才是生產工人。」(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556頁)按照資產階級的生產勞動概念,不是生產勞動的勞動,如第三產業中的許多勞動,甚至破壞人類生產環境的勞動、消耗和掠奪已有價值的勞動,也成了生產勞動。
對於腦力勞動,科學和管理等是否是生產勞動和創造價值的問題,需要具體地分析。對於企業家勞動,馬克思闡明它具有二重性:
「凡是直接生產過程具有社會結合過程的形態,而不是表現為孤立生產者的孤立勞動的地方,都必然會產生監督勞動和指揮勞動。不過它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凡是有許多人進行協作的勞動,過程的聯繫和統一必然要表現在一個指揮的意志上,表現在各種與局部勞動無關而與工場全部活動有關的職能上,就象一個樂隊要有一個指揮一樣。這是一種生產勞動,是每一種結合的生產方式中必須進行的勞動。
「另一方面,——完全撇開商業部門不說,——凡是建立在作為直接生產者的勞動者和生產資料的所有者的對立上的生產方式中,都必然會產生這種監督勞動。這種對立越嚴重,這種監督勞動所起的作用也就越大。因此,它在奴隸制度下所起的作用達到了最大限度。但它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為在這裡,生產過程同時就是資本家消費勞動力的過程。這完全同在專制國家中一樣,政府的監督勞動和全面干涉包括兩方面:既包括執行由一切社會的性質產生的各種公共事務,又包括政府同人民大眾相對立而產生的各種特殊職能。」(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第431-432頁)
「指揮和監督的勞動,只要它不是由一切結合的社會勞動的性質引起的特殊職能,而是由生產資料所有者和單純的勞動力所有者之間所引起的職能,——不管這種勞動力是象奴隸制度下那樣同勞動者本身一道被人買去,還是由工人自己出賣勞動力,以致生產過程同時表現為資本消費工人勞動的過程,——這種由奴役直接生產者而產生的職能,經常地被人用作替這種關係本身進行辯護的理由,而對別人的無酬勞動的剝削即佔有,也同樣經常地被人說成是資本所有者應得的工資。」(同上書第433頁)
馬克思對指揮勞動和監督勞動的分析,清楚地明確地說明管理勞動是勞動,因為管理者和科技工作者都在耗費腦力,也或多或少地耗費了體力;但是,這種勞動是否是生產勞動,則要看他們承擔什麼職能:由許多人為達到共同生產結果而結合的協作勞動產生的職能,是生產勞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必要勞動部分,是生產勞動的必要部分,是參與創造價值的勞動;但是如張維迎講的企業家參與「索取剩餘」的勞動,是為資本服務的,與生產勞動相對立的剝奪生產勞動的剩餘價值的剝削勞動,則不屬於生產勞動範疇。集體生產產品中的管理、科技勞動之能否形成價值,不僅在於是否耗費了體力或腦力,更在於是否是作為總體工人的器官進行的總體勞動的某種職能。
有理論家講:「要深化對勞動價值論的認識,需要區別『增加』與『創造』這兩個有關而又不同的概念。」 他說「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提出一個重大的理論問題,即『在新的形勢下,深化對勞動和勞動價值理論的認識』,但要深化認識,就會碰到『物化勞動只能轉移價值,不能創造價值』的關卡。然而,這個關卡是人為的,它導源於長期存在的理論扭曲。扭曲不克服,就存在邏輯性障礙,無法解釋科技勞動和經營管理勞動能創造價值,並創造更多的價值;要按資本、按技術要素分配,在分配上作適當傾斜,就缺乏理論根據,從而形成深化勞動價值認識的根本關卡。」這位理論家坦陳了,「深化」就是要突破馬克思的價值論,為資本等參與分配製造理論根據。這位理論家在引用鄧小平的「科學是第一生產力」時,指出「古往今來,科學技術正是通過物化勞動——設備材料和工藝的改進,而體現其生產力是第一生產力的。」 「所以講物化勞動只能轉移價值的觀點是一種理論扭曲」,「器就是物化勞動,是創造剩餘產品、剩餘價值的主要源泉或主要力量。」(《經濟學動態》2001年第9期14-18)
這確實是一種理論扭曲,不清楚「物化勞動」是什麼。
關於「物化勞動」,馬克思說:「處於流動狀態的人類勞動力或人類勞動形成價值,但本身不是價值。它在凝固狀態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成為價值。要使麻布的價值表現為人類勞動的凝結,就必須使它表現為一種『對象性』,這種對象性與麻布本身的物體不同,同時又是麻布與其他商品所共有的。」(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65頁)
物化勞動不是物,而是產品中凝固的勞動,在生產中勞動物化於產品中,表現為沒有一個自然物質原子的價值。器是勞動的產物,可以表現為價值的載體,但不是「物化勞動」。「器」的物質本體,無論是設備或材料,都是從土地以及其他生產資料轉變而來的; 而「器」的價值的唯一的源泉,是生產器所耗費的必要勞動。
無論是「器」,還是「物化勞動」,它們都是已經固化的東西,死的東西,本身不可能再能動地創造出新的價值,也不可能自行轉移,只能被轉移。比如工人剛剛製造了一隻螺絲釘,它是工人勞動的創造物,現在,這根螺絲釘可以在市場上銷售,表現為商品賣出去,實現它的價值,但不創造價值。如這根螺絲釘作為消費者的消費品被消費了,實現了它的使用價值後,就不再表現為交換價值;如果這根螺絲釘用來製造新的商品,那末,這根螺絲釘的價值沒有消失,但也沒有增加,而是同它本身一起轉移到新的產品中。在轉移過程中有沒有新的價值創造?當然有,不過這個新創造的價值,不是來自螺絲釘本身,因為螺絲釘現在作為生產資料是勞動對象,不是活的勞動;新創造的價值也不是來自於生產這根螺絲釘的工人的勞動,因為生產這根螺絲釘的工人的勞動已經物化在這根螺絲釘了。新創造的價值來自哪裡呢?來自用這根螺絲釘來生產產品的工人新投入的活勞動。沒有活勞動,這根螺絲釘本身及其價值,不能轉移到新產品上。即使是生產螺絲釘和用螺絲釘裝配產品是在同一企業同時並行的生產勞動,都是「本期的活勞動」,都是創造價值的勞動,但它們是在不同工序中不同的活勞動分別創造的價值。
其實理論家了解這件事。他非常清楚地知道,如果這根螺絲釘沒有人花錢買去使用,那末,它只能放在倉庫里,久而久之,就會生鏽,價值隨使用價值一同消失。不過,他沒有從他的這個正確的觀察認識到價值不可能創造價值,認識到已有價值的保存和轉移還需要活的勞動,而是從這裡引出「必須有資本,才能買進來,形成現實生產力。否則……永遠不會發揮其創造剩餘價值的作用。」理論家對價值理論的深化是這樣的邏輯:活勞動創造價值;「器」是活勞動的物化,因而是價值創造的源泉;「器」必須有資本買進來,才能形成生產力在創造剩餘價值中起作用;這樣,理論家全部理論,就是為了演繹出資本創造剩餘價值來。我們從這裡看到,人的主觀目的性,一方面是認識客觀世界的內在動力,另一方面又會妨礙著我們正確認識客觀世界。
所謂器、設備材料和工藝、需要有資本買進來才能創造剩餘價值的說法,是比地主養活農民的說法更荒謬。沒有土地,農民種不出糧食;問題只是這個自然界的土地,怎麼就為地主所有,而不為農民所有?這是社會問題,解決它,要用社會手段,暴力在土地所有權上起著首要的作用。器、設備材料以及資本就不同了,在沒有器、設備材料以及資本的時候,勞動就開始了;是勞動創造了器、設備材料以及資本,並使它們有價值,而不是器、設備材料、資本自身能創造什麼價值。理論界把事情搞顛倒了。理論家不知道,資本之所以成為資本,首先是必須購買生產資料和勞動力,並投入生產勞動。
理論家應該知道,在資本出現之前,器、設備材料已經不知道存在多少年了,它們並沒有因為沒有資本而爛掉,而且數量在不斷增加,性能在不斷提高、發展,為什麼?因為不斷有新的勞動投入。在理論家看來,沒有資本不可能有「價值創造」,在馬克思看來,沒有價值創造就沒有資本。如果資本不轉化為生產資料,它就不可能佔有工人的勞動,從而佔有勞動創造的剩餘價值。許多理論家都迴避了這個問題,作為資本的價值,是怎麼來的,是資本創造價值,還是價值演化為資本?
資本主義生產本質是剩餘價值的生產,所以在資本家的概念里,只要能生產剩餘價值就是生產勞動;而且,資本家要成為資本家,並在市場經濟的競爭中不被淘汰,就必須把剩餘價值不斷地轉化為資本。剩餘價值不斷地轉化為資本,用理論家的說法,是「此稱價值增加,但不能講價值創造」。現在,資本在繼續積累,「資本主義生產過程實質上同時就是積累過程」(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第243頁)。但是,一方面,活勞動是有限的,科學發展生產力的目的作用也是要減少生產勞動的耗費,因而資本量在不斷增加的同時,不斷地改變著資本構成,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的比越來越大,造成商品中轉移的價值與創造的價值的比越來越大,因而出現了這種情況:剩餘價值率越來越高的同時,利潤率卻越來越低,也就是,單位勞動時間形成的剩餘價值在增長,而單位資本的「價值創造」(用理論家的說法,正確的說法是資本的利潤率)相反地在減少。這是資本創造價值的說法無法解釋的。
另一方面,剩餘價值增加來源於維持勞動力再生產的必要勞動的減少,因而剩餘價值生產必然限制著勞動者對消費品品的需要量,從而制約了市場對商品的需求。這兩方面都制約著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使越來越多的貨幣資本不能再轉化為產業資本,剝削勞動者的剩餘勞動,只能作為金融資本掠奪產業資本已經生產的剩餘價值。但是,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卻把這種對剩餘價值的掠奪,也說成是資本創造價值,許多人越來越把精力耗費在金融創新上。
剩餘價值生產的發展,包藏資本自身發展的一個質的矛盾:不斷地把勞動力和資本排擠在物質生產之外,於是在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的資本不得不轉向所謂「第三產業」。中國的理論界在深化勞動和價值理論的認識中,提出要承認「第三產業」的勞動也是創造價值的勞動,說這是發展了馬克思的價值理論。
「第三產業」是作為農業和工業以外或之後的,包括商業、金融業、運輸業、旅遊業、文化娛樂、教育、信息、公用事業等等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的行業,十分複雜,它們除了有酬服務這個共同點外,沒有多少共同的經濟特徵。就價值創造而言,雖然它們都耗費了勞動和勞動資料,但是能否創造價值,不能一概而論,馬克思已經闡明,商業勞動不創造價值,運輸勞動能創造價值。
經濟學家認為:「從總體上看,第三產業各部門的勞動也創造價值,這同馬克思的勞動價值學說是沒有矛盾的,而且可以從馬克思本人的論述中找到根據。當然,為此,不能囿於傳統的理解,而應當對馬克思的價值學說作深入的研究與開發。」「第一個需要深入研究的是馬克思的總體工人的觀點。……在現代市場經濟中,生產的社會化過程不是限於一個工廠,而已經從個別工廠擴大到整個社會。這樣,總體工人及其結合勞動的外延也就相應肯定。」(蔣學模:《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堅持和發展勞動價值學說》,《經濟學動態》1996年第4期第8頁)我十分贊同應當把「總體工人」的概念擴大到整個社會生產,但是不能完全同意「第三產業各部門的勞動也創造價值」。如果我們切實對馬克思的價值學說作深入的研究,可以從馬克思關於商品買賣和運輸等的論述中,對所謂第三產業的勞動是否創造價值這個問題,獲得切實的啟發。
馬克思指出:「對於使別人為自己勞動的資本家來說,買賣成了一種主要職能。……買賣時間並不創造價值,錯覺是從商人資本的職能產生的。但是,在這裡,即使對這個問題不作進一步的考察,事情本身就很清楚:如果一個職能本身是非生產的,然而是再生產的一個必要的因素,現在這種職能由於分工,由多數人的附帶工作變為少數人的專門工作,變為他們的特殊行業,那末,這種職能的性質本身還是不會改變的。」(馬克思:《資本論》第二卷第148頁)
馬克思這裡給了我們一個重要指示:對於所謂第三產業中,哪些部門創造價值,哪些部門不創造價值,要看它本身原來是不是生產勞動的一個職能、器官。比如科技勞動、管理勞動,它們本身是生產勞動的職能,是總體工人的一個器官,現在由於分工而成為一個獨立的特殊行業,這個從生產勞動職能中獨立出來而成的特殊行業,和從前一樣,是能創造價值的。如果它本身原來不是生產勞動的一個職能,比如會計,它本身原來只是作為生產的觀念反映,就其本身來說,不形成產品和價值,那末,現在會計師事務所並不會因為這種職能現在作為獨立行業,就能使這種職能的勞動形成產品價值。(13)
科技勞動和直接生產勞動有機地緊密結合在一起的部門裡,是創造價值的總體勞動的一部分,但是當它獨立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科技勞動部門時,能否創造價值,這就需要進一步具體考察了。首先,科技勞動和體力勞動一樣,都是局部勞動,能否創造價值,要看它能不能與直接物質生產勞動結合為總體勞動;是不是必要勞動,要看它能不能產生出商品賣出去。因此,如果科技勞動沒有成果,或者它的成果不是社會所需要的,不被生產所用,不能成為商品賣出去,那末科技勞動就不能形成價值或者表現為價值。科技勞動只有在同直接生產勞動結合的情況下,才能形成價值,否則,不但沒有創造價值,而且還由於本身活動需要耗費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而減少社會已有的價值品。因此,科技勞動產業是個風險很大的產業。
從科技勞動的職能來說,它不是要增加單位產品生產所耗費的勞動量,而是要在直接生產中運用科技成果,使生產所耗費的勞動低於社會生產的必要勞動,對於資本家來說,可以獲得壟斷期間的超額利潤。對於社會來說,科技勞動以最少的勞動創造出最多的財富,對發展生產愈來愈起著重要的作用。科技勞動是增加使用價值即財富的勞動,但不一定是能創造更多的價值,而且一定會使單位產品的價值減少。
馬克思給我們認識勞動創造價值問題另一個重要指示是:「為了使價值由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這種勞動對於作為總體的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來說,即對於包含著流通或被包含在流通中的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來說,是一個必要的因素,但它同比如說燃燒一種生熱的材料時花費的勞動一樣。這種燃燒勞動,雖然是燃燒過程的一個必要的因素,但並不生熱。……而是熱的一種扣除。」(馬克思:《資本論》第二卷第147頁)這個指示,不只是針對商業勞動而言,還包括了許多所謂「第三產業」的勞動。(14)
勞動作用於生產資料生產出產品,不僅把耗費的生產資料中的價值量轉移到了新產品中,還同時凝固了一定量的活勞動,創造了價值。而在所謂第三產業中的許多服務性行業的勞動,儘管是社會需要的,是實現價值的必要,但並不創造財富和增加價值總額,它們的收入,是對被服務者已有的價值量的扣除,如「燃燒勞動」一樣。還有,如國家,銀行,商業,法院、律師等等,這些部門都不創造價值,它們的收入都是對其他部門生產的價值的扣除。
在考察運輸費用中,馬克思給我們認識勞動創造價值問題的又一個重要指示是:「以前講過,商品生產的一般規律是:勞動生產率和勞動創造的價值成反比。這個規律,象適用於其他任何產業一樣,也適用於運輸業。」(馬克思:《資本論》第二卷第168頁)這可以從「商品的價值與生產這些商品所耗費的勞動時間成正比,而與所耗費的勞動的生產力成反比」理解(馬克思:《工資、價格和利潤》,《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5頁)。這是又一個關於創造價值的勞動的重要啟示:勞動創造價值與勞動時間的關係表現為一種正相關的規律性。
在所謂第三產業中,許多行業的所得價值和勞動時間沒有一定的關係。如商業、金融業等等,它們的價值增殖,完全決定於資本量,娛樂業的收入決定於門票的價格和賣出數量,法院和律師的訴訟費,完全決定於訴訟標的,都不決定於勞動時間的耗費;信息業的收入,更是決定於被服務者的使用時間,而不決定於從業者的勞動時間,如此等等,表明這些行業的收入與他們的勞動不相關,而是對他人已有價值的扣除。講這些勞動創造價值不符合實際,也沒有任何意義,經濟學無法說明這些勞動與價值的必然關係。
蔣學模說:「馬克思在評述亞當·斯密的生產勞動與非生產勞動的觀點時,肯定服務有兩種。一種服務勞動可以物化,『把自己的勞動固定在某種物上,並且確實使這些物的價值提高了。』如上門服務的裁縫、廚師、修理傢具的木匠等。從商品經濟的角度看,這種服務勞動同做同類工作的獨立手工業者的勞動或僱傭工人的勞動是一樣的,都是生產商品,即創造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勞動。另一種服務,馬克思稱之為純粹的服務。如醫生、牧師等所提供的服務,『它不採取實物的形式,不作為物而離開服務者獨立存在』,『這種服務勞動所提供的消費品是一種無形產品、對於提供這些服務的生產者來說,服務就是商品。服務有一定的使用價值(想像的或現實的)和一定的交換價值。』」(蔣學模:《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堅持和發展勞動價值學說》,《經濟學動態》1996年第4期第8頁)
我們看到,這裡,對於裁縫等手工業者的服務勞動創造價值,馬克思講得十分清楚、確定,而對於提供無形消費品的服務勞動,馬克思只是說「服務就是商品」。有「交換價值」,沒有說創造價值。
對「服務有一定的使用價值(想像的或現實的)和一定的交換價值」,應當從馬克思的下面這些論述來深化認識:「一個物可以是使用價值而不是價值」;「一個商品的等價形式並不包含該商品的價值量的量的規定。」「價格形式不僅可能引起價值量和價格之間即價值量和它的貨幣表現之間的量的不一致,而且能夠包藏一個質的矛盾,以致貨幣雖然只是商品的價值形式,但價格可以完全不是價值的表現。有些東西本身並不是商品,例如良心、名譽等等,但是也可以被它們的所有者出賣以換取金錢,並通過它們的價格,取得商品形式。因此,沒有價值的東西在形式上可以具有價格。」(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108、110、120-121頁)可見,馬克思說這類服務勞動有一定的交換價值,但並不就認為它們是創造價值的勞動。
歌唱家的歌唱可以使人獲得精神文化享受的服務,有使用價值,服務可以獲得報酬表現出交換價值,但唱歌勞動不能物化在商品中,它的使用價值隨著唱歌的結束而完全消費掉,其價值也就不存在,沒有了。(15)同時,它的交換價值不取決於他唱歌時付出的勞動時間,而決定於聽眾的多少和服務的質量,而價值是物化在商品中的一般勞動的時間。
此外,牧師、官吏、軍人等等的服務,馬克思說「他們的勞動有一部分不僅不是生產的,而且實質上是破壞性的。但他們善於依靠出賣自己的『非物質』商品或把這些商品強加於人,而佔有很大部分的『物質』財富」。顯然這種欺騙性的、破壞性的「服務」勞動也有價格,但它的價格是對社會創造的價值的掠奪,絕不是創造價值。
學者還引用馬克思論述說:「其實,馬克思著作中講勞動的『物化』,並不是指勞動固定在某種可以捉摸的物品中。馬克思批評斯密對勞動的『物化』的『蘇格蘭方式』(即粗魯、淺薄)的理解時說過:『亞當·斯密的缺點只是多少過於草率地把勞動的物化理解為勞動固定在某種可以捉摸的物品中。』在《剩餘價值理論》中,馬克思在轉述了霍普金斯的話以後闡明自己的觀點時就認為:『鑽石和唱歌——這兩者在這裡被看作物化勞動——可以象一切商品一樣轉化為貨幣,並作為貨幣轉化為資本。』在另一譯本中,上述引文的『物化勞動被譯為『已經實現的勞動』。……此外,他還批評過『剩餘價值必然要表現在某種物質產品上』的說法,認為演員的勞動能力『是作為創造價值的能力被購買的』。與此說法相呼應,他提到演員的『勞動創造剩餘價值』。」我認為,學者細讀他所引的馬克思的論述,就會清楚,「物化勞動」與「勞動的物化」是不同概念。
勞動的物化是「在勞動過程中,人的活動藉助勞動資料使勞動對象發生預定的變化。過程消失在產品中。它的產品是使用價值,是經過形式變化而而適合人的需要的自然物質。勞動與勞動對象結合在一起,勞動物化了,而對象被加工了。產生了適合人的需要的使用價值形式。在勞動者方面曾經以動的形式表現出來的東西,現在在產品方面作為靜的屬性,以存在的形式表現出來。」(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205頁)就是說,勞動的物化使勞動對象發生預定的形式變化,勞動對象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對於有形的勞動對象,勞動的物化產生新的有形物品,而對於無形的勞動對象,勞動的物化不產生有形物品,但是勞動實現了。
物化勞動是活勞動被勞動對象所吸收,在產品方面作為靜的屬性,以存在的形式表現出來,一方面作為不同質的勞動表現為具體的、有形的,可以感觸的不同使用價值的產品;一方面是以物化在產品中的勞動的量,表現為價值,可以象一切商品一樣轉化為貨幣,並作為貨幣轉化為資本。
在鑽石和唱歌的例子中,它們都是已經實現的勞動,但是,作為有形物的鑽石中的物化勞動,始終凝固在鑽石中,無論是否交換,鑽石存在,它的價值也就存在;而唱歌勞動,不能物化為有形產品,不需要物化在某物里表現為某物的價值,只能在與貨幣相交換中以它的價格表現為價值形式中的商品;歌手在演唱之前,唱歌勞動的價值就已經實現了,並且賺了錢,歌唱過程一結束,唱歌勞動實現了,但不再表現為有形物的價值。
歌唱勞動作為服務勞動,為消費者所消費,這種歌唱勞動同一切消費勞動一樣,在勞動者與消費者之間表現為商品交換,和一切商品交換一樣,出賣歌唱商品的貨幣所得,是購買歌唱商品即聽唱歌的人的貨幣所失,社會並沒有由此增加財富。
理論界講「第三產業」耗費了勞動就創造了價值,但是沒有人能夠對「第三產業」勞動創造價值做科學的分析,不能說明這些行業中價值與勞動的內在聯繫及其規律的理論表述,不能使人們的認識前進一步。「第三產業」這個概念本身是模糊的抽象。
所謂「第三產業」並非都能創造價值。商業、金融業、旅遊業、文化娛樂、信息等服務勞動,不是生產勞動,但它們作為資本,不僅耗費了勞動創造物,耗費了勞動力,需要價值補償;而且「第三產業」的資本也同其他產業資本一樣,有要求獲得利潤的資本權利。
馬克思闡明,對於資本家來說,「生產勞動的概念縮小了。資本主義生產不僅是商品的生產,它實質上還是剩餘價值的生產。」馬克思這個論點的另一面是:對於資本家來說,生產勞動的概念同時也擴大了。只要能夠產生剩餘價值,都是創造價值的勞動,都是產業。理論界把資本通過市場實現剩餘價值的一切的手段,把非生產資本掠奪生產資本在物質生產中創造的剩餘價值的手段,都視為創造價值的產業,把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對世界勞動人民創造的剩餘價值的掠奪方式、手段,視為能創造高剩餘價值的新經濟,認為第三產業的勞動是創造價值的生產勞動,實質是資本主義的生產觀念。
什麼勞動創造價值,不能抽象地談勞動。首先,須要對勞動進行具體分析,是生產勞動還是消費勞動,或者是其他什麼勞動。同事,還要從社會生產目的來探討生產勞動。「勞動消費它自己的物質要素,即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把他們吞食掉,因而是消費過程。這種生產消費與個人消費的區別在於:後者把產品當作活的個人的生活資料來消費,而前者把產品當作勞動即活的個人發揮作用的勞動力的的生活資料來消費。因此,個人消費的產物是消費者本身,生產消費的結果是與消費者不同的產品。」(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208頁)馬克思關於生產消費與生活消費的這個分析,對於我們認識第三產業勞動是否創造價值,在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不同作用,很重要。這是社會主義理論必須認清的重大理論問題,在後面的「自由人生產」那一節里,我們要從這個角度進行探討。
3-4-3 腦力勞動
中國理論界在深化對勞動價值理論的認識中,把技術和管理作為獨立的「生產要素」,從而把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確立」地分離開來。
生產要素有物質的生產要素和人身的生產要素。土地等自然的生產資料和勞動產生的生產資料,是物質的生產要素,勞動力是人身的生產要素。生產資料與勞動力二者在分離的時候,只是可能的生產要素,它們在生產勞動中,才是現實的生產要素。技術和管理作為腦力的活動是勞動因素,體力活動是另一勞動因素,生產勞動中的腦力勞動因素和體力勞動因素的結合,正如人的頭腦和軀幹四肢的結合一樣,不可設想有一種沒有頭腦只有軀幹四肢的或只有頭腦沒有軀幹四肢的人,我們也不應當設想生產勞動中,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可以絕對地分離,獨立成為生產勞動。
腦力勞動在人類勞動中處於支配地位。人生產任何產品,都先要在他的頭腦里形成這個產品,然後支配其他勞動器官活動起來,實際製成這個產品。(16)在生產勞動中,腦力勞動的職能十分重要。其重要性在於它能使體力勞動合目的和合規律性,可以有效率地滿足人的需要,因而成為人的勞動。但是,只是有了目的,知道達到目的的行動規律,而沒有實現目的的行動,目的不可能達到,規律也不能為人所用。所以,為達到生產勞動的目的,體力勞動同樣是人類勞動不可缺少,十分重要的。
在勞動的這兩個人身要素中,腦力可以獨自活動,如思維、策劃等,而體力則只能在腦力的支配下活動,沒有大腦和神經的有意識的作用,肌肉不會做有目的的有效活動。不過,這種腦力支配體力,是生命已經發展到一定階段上的狀態,如果追根溯源,就會發現,大腦是物在自然的長期作用下衍生出來的,最初在反覆的活動中形成了能夠條件反射的神經質,最後才發展成為整個神經系統和大腦。今天人類還保存著發展著這種過程,最明顯的,如運動員的技巧當然要需要科學地訓練,但歸根結底要靠長期的反覆同一動作對運動神經的作用。工人的生產技能有相當部分是來自長期的經驗。一般的情況是,沒有體力活動所積累的實踐經驗,不可能有智力的發展。腦力勞動是人的高級的生命活動,但是,它本身又是在人的體力活動上發展起來,積累起來的。(17)
如果說愈來愈多的體力勞動為機器所代替,那末同樣的,愈來愈多的腦力勞動也被計算機等智能機具所替代。而這些代替品都是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結合的產品。無論什麼機具都是腦力勞動想出來的,都是體力勞動造出來的。也許有一天,物質生產完全由智能機器自動進行,人只是發個指令,動一個指頭點一下按鈕。生產勞動近乎消滅了,但畢竟還是要動手動腦;人的腦力和體力的活動並不因而減少,勞動不僅是生產的需要,還是人的健康生活的需要,是生命存在的表現。
在不斷的生產勞動中,人類的體力和腦力都從中積累,因而發展得越來越複雜。但是,腦力的積累和體力的積累有所不同,體力只能靠個人在一定時期內積累,隨著個人的成長而發展,衰老而減弱,死亡而消失,是有極限的;腦力則不僅可以通過個人的學習和實踐不斷積累發展,而且可以通過人的社會交往和人類的延續,不斷地無限地積累發展。體力只是個人的體能的發揮,腦力則包含著社會的因素和歷史的因素,只有在社會交往和歷史發展中,人的腦力才有現在這樣發達,並由於人的分工而有才智差別。
在生產的最初歷史階段上,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都結合在個人身上,個體勞動者是在自己的大腦支配下進行生產勞動。後來在許多人的協作生產勞動中,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逐漸分離,在現代資本主義大工業生產中,生產勞動由許多人共同進行,分工協作使一些人多用手工作,一些人多用腦工作,生產者分為直接動手生產產品的工人和不直接動手生產產品的技術員、管理者,等等。從單個的勞動者來看,似乎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完全分離了,有的人動腦不動手,有的人動手不動腦。生產的社會化發展,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不僅分離在不同的個人身上,而且分離為不同的生產部門,在人的頭腦里產生了生產勞動分為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觀念,認為這兩種形式的勞動可以分離為獨立的生產要素,能各自創造價值。現在生產國際化了,又有了「頭腦國家」和「四肢國家」的觀念,產生了「世界一體化」和「知識經濟」理論。從表象上看來,這種觀念似乎是對的,然而是不正確的。
體力是簡單的個人勞動因素,直接作用於生產資料;腦力由於不斷積累社會的和歷史的因素,是越來越複雜的社會勞動因素,因而腦力較體力具有較高使用價值和價值,對生產力發展的作用也越來越大;在一個人的腦力勞動與其他的許多個人的體力勞動相結合中,可以提升總體勞動者的生產力,與其他融合較少智力的生產勞動相比較,能夠生產出較多的財富即使用價值,增加相對剩餘價值。所以,無論追求剩餘價值的資本主義生產的分配方式,還是社會主義生產的按勞分配方式,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勞動,都會獲得較高的報酬。但是,由此產生的管理勞動創造價值而且是創造較多價值這種觀念,則是不符合實際的,不合理的。首先,沒有體力勞動,單純的腦力勞動不可能創造價值,自然也就談不上創造更多價值。第二,高技術和科學管理可以提高勞動生產力,能夠相對地增加剩餘價值,但是這增加的相對剩餘價值是總體勞動創造的,不是單純的腦力勞動可以創造出來。這裡還需要注意,體力是簡單的勞動因素,並不是說體力是勞動,不能說體力勞動就是簡單勞動;實際生活中,許多體力勞動由於需要高技能和耗費較大的體力,從而表現為複雜勞動,往往還比一般腦力勞動獲得較高的報酬。
理論所謂管理勞動創造價值而且是創造較多的價值這種觀念,是資產階級的觀念,對資產階級來說,企業家和科技人員的勞動能從工人的勞動中擠壓出儘可能多的剩餘價值。管理者的勞動對象是生產工人,他們的勞動職能是指揮和監督工人生產產品,而不直接生產產品。我們說管理勞動是生產勞動,是因為它在協作生產勞動中,就如大腦和人的機體不可分割一樣,是生產勞動中的不可缺少的一個職能,是總體工人的一個器官;只有大腦活動而不驅動肢體的任何個人不能生產產品,沒有生產工人的勞動,管理者不管能力有多大,科技人員擁有的科學技術不管有多先進,都不能生產產品,不可能創造價值。一個樂隊沒有指揮不能協調地奏出美妙的音樂,但只有指揮,哪怕是最高超的指揮,沒有樂隊,根本就不能演奏出音樂。管理勞動創造較多的價值這種理論,不懂得或者掩蓋了監督、管理勞動所能給企業實現的剩餘價值,其大小主要與企業的生產規模大小相關,與所支配的資本量相關,與所支配的工人數量相關。同一個管理者,管理100名工人的工廠,和管理1000名工人生產同樣產品的工廠,所生產的價值,利潤,肯定不同,而且懸殊很大,就能看清楚事情的實際;再看那些把企業搞的十分困難甚至倒閉,把世界拖入經濟危機的企業高管,事情就更清楚。腦力勞動一般會使總體工人的生產勞動創造較多的使用價值和較高價值,這是集體生產力的創造。所以,我們肯定在社會化的協作生產中,腦力勞動對集體勞動力的勞動效率影響很大,但是,我們同樣肯定,腦力勞動如果不與體力勞動相結合,腦力勞動無用武之地,無法物化在物質產品中,不可能創造價值。
關於科技勞動,任何一項發明,自然首先萌發於大腦思維中,這裡不說這個萌的思維源於哪裡,總之,現在是開動了腦筋。比如說一個人在燒開水時,看見水蒸氣沖開壺蓋,就萌發了可以利用水蒸氣的這個力量做動力的想法。這是一個科學的設想,是腦力勞動的產物,它的實現可以創造巨大的財富,在這個設想已經實現的今天是十分清楚的。但是,在產生這個設想的時候,它只是頭腦中想像的蒸汽機,還不是生產中使用的現實的蒸氣機,從頭腦中想像的蒸氣機到生產中的現實蒸氣機,必然要經過長時間的一系列試驗和試製。顯然,這些試驗和試製,單是動腦就不行了,必須動手。事實就是如此。無論是這裡舉例的蒸氣機,還是其他的發明,只有腦力勞動是不成的,非與體力勞動結合不可。大工業把自然力和自然科學併入生產過程,大大地提高生產力,不用花費更多的勞動便能生產出更多的產品。但是,人要利用自然力和科學。就需要「一種人的手的創造物」(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335頁)。
事情到此還沒有結束。現在蒸氣機造出來了,它裡面凝結著人類勞動,即耗費了人的腦力和體力的勞動產品,它有使用價值,可能被需要它的使用者購買,從而使凝結在蒸氣機里的人類勞動實現它的價值。但是,如果沒有人會開動蒸汽機,不能實現它的使用價值,蒸汽機便賣不出去,它的價值也不能實現。而開動蒸汽機要用手。所以,不僅價值的形成,而且價值的實現,都離不開體力勞動。
蒸氣機無疑大大地提高了生產力,生產出以人的體力做動力的生產所無法比擬的財富,但是,機器的使用一定要是使生產產品的耗費的勞動低於生產同一產品的社會平均勞動才能被使用,也就是說,科學發明提高生產力不是要增加產品的價值,而是相反,必須要降低單位產品的價值,為使用者在市場競爭中取得有利地位,賺取超額利潤。
機器的價值將隨著它的磨損轉移到產品中,因此,如果機器轉移到產品中的價值多於使用它所減少的勞動力的價值,這個新機器便不產生效用,不會有人購買,凝結在機器里的勞動形成的價值,也不能實現。事實上。無數的搞發明創造的人的勞動,許多科研工作者的勞動,都由於研究沒有成果,或成果沒有人使用,結果不能形成價值。所以,投資於這種創新型勞動,是一種風險投資,很可能只是耗費已有的價值,而不能形成價值。科技勞動要形成生產力,形成價值,必須要能應用於生產,而這,在現代,不與體力勞動結合起來,是不可能的。
再來看蒸氣機的發明。我們無法知道發明者耗費了多少人力物力,但是可以肯定,出售第一台蒸氣機的價格和研製蒸氣機所耗費的人力物力的價值是不可比的,發明者研製蒸氣機的費用,也難從以後銷售蒸氣機的利潤獲得很快的補償。所以,談論科學勞動創造更多的價值是現在理論的誤區。理論界所謂的科學勞動的高價值,實際是壟斷價格。它突破了經濟範疇,進入到法的領域。於是我們看到,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實行的知識產權保護,專利權,這是反科學、反經濟的,是對發展生產力的反動。科學勞動是包含著社會的、歷史的因素的勞動,它形成複雜勞動力的費用,是全社會來承擔的,它的成果,也應當由全社會來享用。為了科學,為了生產力的更快發展,資本主義保護知識產權的制度應當廢除,科技成果應當社會共享。
再看蒸氣機的使用。可以肯定,最初成功地使用蒸氣機進行生產的資本家,獲得了超額利潤,但是,這種超額利潤,既不是蒸氣機發明者創造的,更不是蒸氣機機器創造的,也不是使用蒸氣機的勞動者創造的,而是價值規律在競爭中的作用。使用蒸氣機會增加產品生產耗費的勞動資料的價值,因為這個增加的價值,來自蒸氣機價值因蒸汽機的磨損和運行費用要轉移到產品上來的,是使用者購買時已經付出的價值的收回,是價值補償,或曰價值轉移,不是價值創造,使用蒸汽機在生產資料的耗費上,增加了產品的生產成本,不利於市場競爭,這不是生產者所希望的。使用者之所以使用蒸氣機,是因為它能減少生產產品的勞動力耗費,從而減少生產勞動的時間,降低產品生產的勞動力成本大於使用新機器增加的成本,從而降低了產品的總成本,按市場價格銷售時,相對地獲得超額利潤;或者使產品的價格低於市場價格,取得能夠佔領較大的市場份額的競爭優勢,薄利可以通過多銷而增加總利潤。所以,腦力勞動可以促進人類勞動創造更多的財富即使用價值,使採用新發明新技術的資本家獲得較多的相對剩餘價值和總利潤。但是,它本身不會創造更多價值。而且,這種薄利多銷的可能性決定於市場,當這種新發明新技術被普遍採用時,薄利成了必須,而多銷已不可能。從而它增加總利潤的作用也就消失了。同時還不要忘記,任何一項新發明新技術的被採用,都會使舊的技術設備的價值滅失。
總之,腦力勞動是勞動的主導因素,是發展勞動生產力的因素,在創造財富即使用價值方面和減少勞動上起愈來愈大作用;但是,腦力勞動並不象一些理論家說的那樣創造更多價值,這是表面的和片面的錯覺,是一種偏見。「更多的使用價值就是更多的物質財富,兩件上衣比一件上衣多。兩件上衣可以兩個人穿,一件上衣只能一個人穿,依此類推。然而隨著物質財富的量的增長,它的價值量可能同時下降。這種對立的運動來源於勞動的二重性。生產力當然始終是有用的具體的勞動的生產力,它事實上只決定於有目的的生產活動在一定時間內的效率。因此,有用勞動成為較富較貧的產品源泉與有用勞動的生產力的提高或降低成正比。相反地,生產力的變化本身絲毫也不會表現為影響價值的勞動。既然生產力源於勞動的具體有用形式,它自然不再同抽去了具體形式的勞動相關。因此,不管生產力發生了什麼變化,同一勞動在同樣的時間內提供的價值量總是相同的。但它在同樣的時間內提供的使用價值量會是不同的,生產力提高時就多些,生產力降低時就少些。因此,那種能提高勞動成效從而增加勞動所提供的使用價值量的生產力的變化,如果會縮減生產這個使用價值所必需的勞動時間的總和,就會減少這個增大的總量的價值量。反之亦然。」(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59—60頁)對於人,對於社會主義來說,科學勞動的重要性不是它能創造很高的價值,而是在於它生產出更多的使用價值,在於它能在生產中,減少人的勞動,生產出更多的財富。
價值是抽去了具體形式的的一般勞動的結晶,因而與具體形式的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無關。理論界主張應當付予科技管理人員以較高工資沒有錯,但提出按要素分配的理論,其實質是把知識勞動與體力勞動相分離,重新建立資本主義工廠制度。
3-4-4 價值創造與分配
「江澤民同志在十六大報告中談到收入分配問題時指出:『確立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 「實現按生產要素貢獻分配離不開要素市場的發展,沒有要素市場就不可能要按生產要素分配。」(陳希敏、白永秀:《論十六大報告對收入分配理論的新貢獻》,《經濟學動態》2003年第一期第33,35頁)「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需要深化對勞動和勞動價值理論的認識,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楊宜勇:《全面深化分配製度改革》,《經濟學動態》2003年第一期第37頁)
經濟學家衛興華在《經濟學動態》2003年第一期發表《關於價值創造與價值分配問題不同見解的評析》,歸納出經濟學界在價值創造與價值分配問題上存在的不同見解:第一種見解是「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分配製度的理論基礎」,第二種見解是「馬克思的按勞分配理論是不存在商品經濟的計劃型實物分配,因而同勞動價值論無關」,第三種見解是「價值創造與價值分配的統一」。衛興華對第一種見解「完全不能同意」,認為第二種見解的「提法不夠明確和值得斟酌」,第三種見解「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存在問題」。
我認同衛興華指出的「資本主義之所以實行以按資分配為核心的按生產要素分配製度,是由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或生產制度首先是資本主義私有制和僱傭勞動制度決定的。與勞動價值論無關」,衛興華講的「資本主義生產與分配製度在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創立以前早已存在了」這句話,一下子推翻了「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分配製度的理論基礎」的見解。
第一種見解既不符合馬克思的觀點,也不符合實際。首先,按馬克思的價值理論,土地不是勞動的產物,也不能提供勞動,因而土地本身不具有價值,也不能創造價值,但是它直到今天都參與分配。這個事實就十分清楚地否定第一種見解。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三卷第四十八章「三位一體的公式」中,專門對這種庸俗經濟學進行了批判,明確講「就勞動形成價值,並體現為商品的價值來說,它和這個價值在不同範疇之間的分配無關。就勞動具有僱傭勞動的特殊的社會性質來說,它不形成價值。整個說來,我們以前已經指出,工資或勞動的價格只是勞動力的價值的不合理的說法;並且,這種勞動力的出售時的一定社會條件同作為一般生產要素的勞動無關。」(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第930頁)
另一個實際是,在資本主義社會,價值創造與價值分配沒有關係。資本不創造價值,但它參與價值分配,不僅是作為資本參與生產要素之間的分配,還作為單個資本參與對整個資本總利潤的分配。而唯一創造價值的工人的勞動,得到的工資只是工人的勞動力的價格。
第一種見解把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作為是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理論基礎,這不僅是對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曲解,而且把中國共產黨在改革時期的分配政策變成荒謬的理論。江澤民在十六大報告中指出的「確立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是作為市場經濟改革的政策、手段,這種提法的問題,是在於要「確立」,確立了就不可能與時俱進,向社會主義過渡了。而理論界把這種特殊的政策,作為深化對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的創新認識,上升為「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過是秀才們寫的御用文章而已。(18)
資本主義經濟學的「三位一體的公式」,資本——利潤,土地——地租,勞動——工資,其中,土地還是財富的源泉,現在提出「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原則」,把土地這個財富之母、最基本的生產要素排除在外,這樣,「按要素分配」論也就自行崩潰了。
第二種見解的所謂「馬克思的按勞分配理論是不存在商品經濟的計劃型實物分配」說法,我在按勞分配那一章里已經分析過了。
關於第三種見解「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價值創造與價值分配的統一論」,衛興華的批評很有道理:「如果按照『統一論 』行事,一切非物質生產都不應獲得價值收入,價值只應在生產部門的勞動者之間進行分配,這在理論不好講,實踐上行不通。」
我對上述三種見解的分析,都只說其一點,事實上這三種見解並非一無是處。恩格斯指出,「分配方式本質上畢竟要取決於可分配的產品的數量」(恩格斯:《致康·施米特》,《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第475頁)可見,價值創造與分配,不是絕對無關的。
衛興華認為,「資本主義之所以實行以按資分配為核心的按生產要素分配製度,是由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或生產制度首先是資本主義私有制和僱傭勞動制度決定的。與勞動價值論無關」,並以這個觀點來認識社會主義分配,認為「社會主義的按勞分配製度,同樣是由社會主義生產制度或生產方式決定的。」這對,馬克思就是這樣講的:生活資料的分配是生產條件分配的結果。一個除了自己的勞動力外沒有其他任何財產的人,只有在佔有生產資料的他人的允許下才能勞動,在生產資料非勞動者所有的情況下,談價值創造與價值分配的統一,是不及實際的。馬克思批判「三位一體的公式」是庸俗經濟學,在於它掩蓋了分配的社會性質,把「對於局限於在資產階級生產關係中的生產當事人的觀念,教條式地加以解釋、系統化和辯護」,但不否定資本主義分配方式的實際存在,恰恰相反,馬克思科學地闡明,「三位一體的公式」不過是生產條件分配的結果。生產條件的分配決定對產品的分配,是社會產品分配的一般規律。歷史上還不曾有過一個社會不是按這個規律分配社會產品的。社會主義社會的分配,也必然決定於社會主義生產方式下的生產條件的分配。但由此認為社會主義實行按勞分配根本不「與勞動價值論相聯繫」,我認為欠分析。
前面已經考察過,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對「勞動所得」的批判,不是一概否定,而是有分析的。現在,我們再認真讀一下這篇關於社會主義分配問題的經典著作。
馬克思批判「勞動是一切財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是資產階級的說法,但不是根本否定它,而是指出「這句話只是在它包含著勞動具備了相應的對象和資料這層意思的時候才是正確的。」馬克思堅持生活資料的分配首先決定於生產條件的分配這個規律,但沒有到此止步,不是泛泛而談,而是具體分析社會主義的生產條件分配。他論述說,社會主義社會是這樣一個社會,「勞動資料是公共財產,總勞動是由集體調節的」。在社會主義生產條件中的物質生產要素不為私人佔有的社會裡,個人除了提供勞動外,不能再提供其他任何東西;除了生活資料之外,也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成為個人財產。這就十分清楚,個人佔有財富只能靠個人提供的勞動,勞動是個人佔有財富的唯一手段。這就是按勞分配。這個結論是邏輯的必然。這個論述沒有否定生活資料的分配首先決定於生產條件的分配規律,但是指出和肯定了在社會主義社會,勞動創造與分配的必然關係。
生活資料的分配首先決定於生產條件的分配,是一切社會都遵循的規律。生產條件有物質條件與人身條件,即生產資料與勞動力。佔有生產資料的非勞動者佔有財富和文化發展起來,而創造價值的勞動者卻貧窮,表明在勞動與生產條件分離的社會裡,價值創造與分配不直接相關。但在社會主義社會,在勞動共同佔有生產資料,「勞動還只是個人謀生的手段、勞動又存在著差別、生產力還沒有達到使財富涌流的高度」的社會主義社會,對產品中消費品部分,只能按個人提供的社會勞動量進行分配,個人提供了多少份額的社會勞動,分配相應份額的產品即個人消費品。這裡表現了價值創造與價值分配的正相關關係。
這裡沒有違反分配決定於生產條件的分配規律,勞動和生產資料是生產條件,在生產資料共同所有的社會裡,勞動自然就是決定個人參與分配的主要的生產條件,是按勞分配的唯一尺度,在社會主義社會裡,如果否定價值創造與價值分配的統一,社會主義社會按勞分配的根據就會成為問題。
衛興華認為,「在人類歷史上,價值創造與價值分配的統一,只存在於個體商品經濟之中。無論是基於勞動價值論的『統一論』,還是基於『要素價值論』的『統一論』,在這裡都統一於同一個主體了。」這是有分析的,正確的。應當把這種正確分析繼續下去,運用於共同佔有生產資料的勞動者對產品的分配。個人勞動者是他自己的勞動產品的生產者,因而在社會財富分配上表現為對自己勞動產品的直接佔有。在社會主義社會,聯合勞動者共同佔有生產資料生產社會產品,個人對共同勞動生產的產品不能直接佔有,必須要在這些聯合勞動者之間,照一定的社會規則進行分配。這個社會規則就是按勞分配,規定個人分配的生活資料與他們各自提供的勞動正相關。對於個體勞動者來說,分配表現為個人所有的直接就是他的勞動創造物,對於社會主義聯合勞動者來說,分配表現為勞動者按個人勞動創造的社會的價值份額,分配相應價值份額的生活資料。
衛興華提出,各種必要的扣除,非生產部門也要參與社會總產品的分配,這是不能用價值創造和價值分配「統一論」來說明的。這是對的,但以此證明在社會主義社會條件下,價值創造與價值分配沒有關係,還是欠分析。
每一個生產者提供給社會的勞動量,就是他的價值創造量,在作了各項扣除之後他從社會領回的一切,是一定形式的勞動量生產物的價值產品,在這裡,實現了「價值創造與價值分配的統一」。這個統一不是個體勞動者佔有自己產品的那種「價值創造與價值分配的統一」,而是在生產資料勞動者共同佔有的社會條件下,勞動者按個人提供的社會勞動的份額與參與社會產品中生活資料分配的份額的統一。
經濟學關於資本主義社會的收入分配的「三位一體的公式」中,只是提出資本、土地、勞動三要素,對怎樣解釋其他不直接參加再生產的社會成員的收入,「三位一體的公式」沒有說,「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和理論也沒有說。這是按生產要素分配論解釋不了的。只有馬克思才說明了。
馬克思說,勞動「『只有在社會裡和通過社會』,『才能成為財富和文化的源泉』,這個論點無可爭辯地是正確的」。所以談分配不能離開社會總體。現代勞動不是孤立的個人勞動,而是社會中進行的勞動,馬克思在批判「三位一體的公式」指出:「剩餘價值轉化為利潤,既是由生產過程決定的,也同樣是由流通過程決定的。利潤形式的剩餘價值,不再和它得以產生的投在勞動上的資本部分相比,而是和總資本相比。利潤率受它本身的各種規律調節;這些規律,在剩餘價值率不變時,允許利潤率變化,甚至決定利潤率的變化。……在這裡,一個複雜的社會過程插進來了、這就是資本平均化過程。這個過程使商品的相對平均價格同它們的價值相分離,使不同生產部門(完全撇開每個特殊生產部門內的單個投資不說)的平均利潤同特殊資本對勞動的實際剝削相分離。在這裡,不僅看起來是這樣,而且事實上商品的平均價格不同於商品的價值,因而不同於實現在商品中的勞動;特殊資本的平均利潤不同於這個資本從它所僱用的工人身上榨取出來的剩餘價值。」(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第936-937頁)馬克思這段論述闡明,討論價值分配問題,不能離開一定的社會條件,價值分配及其實現,只能在社會中進行。馬克思沒有否定價值創造與分配相關聯,從個體看,價值創造與分配不存在統一性;從社會總體看,任何社會的價值創造都決定著分配。
任何社會,除了直接的生產勞動之外,還有許多非生產勞動,這些勞動不直接生產物質財富,也不創造價值,但是,它們為生產(物質財富生產和人自身的生產)服務,對於維持社會生產順利的正常運行,滿足人們生活的各種需要,是不可缺少的。前面我們談到過馬克思提出的「燃燒勞動」:「這種燃燒勞動,雖然是燃燒過程的一個必要的因素,但並不生熱。……而是熱的一種扣除。」是的,這是扣除。無論什麼社會,都需要一定的「燃燒勞動」,這是維護社會正常運行的要素,所以,社會主義社會在按勞分配之前,需要先作一些必要扣除,以維持各種必要的「燃燒勞動」。
社會主義社會同資本主義社會以及其他社會的分配,都要先作一定的扣除,只是扣除的方式不同,目的不同,歸屬不同。社會主義分配「不是每一單個工人成為這種『自己勞動的十足收入』的所有者,而是純由工人組成的整個社會成為他們勞動的總產品的所有者,由這個社會把社會總產品的一部分分配給自己的成員去消費,一部分用以補償和增加自己的生產資料,一部分積累起來作為生產和消費的後備基金。」(恩格斯:《論住宅問題》,《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第480頁)毛澤東還發展說:「消費品中,一部分是個人財產,一部分是公共財產,如文教設備、公共醫療、體育設備、公園等等。」(讀書筆記)社會主義社會的非生產人員仍然是按勞分配。分配的根據仍然是他們提供的社會勞動量,表現為對社會生產勞動創造的價值的一種必要扣除,這種必要扣除是社會創造價值的需要;同資本平均化過程使商品的相對平均價格同它們的價值相分離相似,按勞分配不是生產勞動者直接佔有生產者個人創造的價值物,而是按每個勞動者各自的勞動在社會總勞動中占的份額,分配社會總勞動的價值創造物。
總之,社會制度不同,決定了分配方式不同,但不能絕對認為價值分配和價值創造沒有關係,價值分配表現的是社會生產關係,價值創造表現了社會生產力,生產力對生產關係起決定性作用,價值創造決定價值分配:分配首先要有可分配的東西,價值分配不能不取決於社會的價值創造量。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和協作勞動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的社會主義社會裡,勞動者者能分配的,只能是他們的社會勞動創造的價值物,決定於生產力的發展程度;而分配的生活資料的價值,首先決定於他們個人提供的勞動量,並決定於社會總勞動與其創造的總價值的量比。
3-4-5「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
十六大以前,中共中央提出「新的歷史條件下,要深化對勞動和勞動價值理論的認識」,十六大提出了「確立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現在,十七大又進一步提出「健全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製度」,「按要素分配」這個在改革中早已經存在的事實,在十六大上被作為原則確立下來,在十七大上成為制度;但是,對勞動和勞動價值理論的認識,在十六大前後熱炒了一陣子之後,便煙消雲散,不過是把一百多年來西方庸俗經濟學的「三位一體的公式」重新翻了出來,引起一陣子關於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的論爭。
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參與分配作為市場經濟所實行的分配製度,與馬克思的按勞分配理論是兩回事,用不著從發展馬克思主義和深化勞動價值理論上去找根據。「按要素分配」是在私有制度下生產要素分配的結果,是由生產關係決定的;是中國現在進行的市場經濟改革的一種需要。你要引進資金、人才、技術,不給資金、人才、技術這些要素商品以高的價格,不給擁有這些要素的人好處,給的好處不比別處多,資金、人才、技術這些商品,就不會往你這處流。這是商品流通規律,不是什麼創新勞動價值理論的問題,更不是社會主義分配理論。如果說要從對勞動和勞動價值理論「深化」出「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製度」的理論根據,也就是翻新「三位一體的公式」,製造謬誤。
馬克思說,「三位一體的公式」即資本——利潤,土地——地租,勞動——工資,是資本主義經濟學家對於局限於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中的生產當事人的觀念,教條式地加以解釋、系統化和辯護,不過是庸俗經濟學家掩蓋資本家及土地所有者對勞動者的剩餘勞動的剝奪。今天「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製度」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分配製度,反映了中國的「現代企業」即股份制企業改革的要求。
中國的土地屬於國家和勞動者集體所有,土地本身沒有價值,改革後賦予了土地所有權以「價值」,實際上是恢復地租。但是,無論對土地是無償使用還是有償使用,土地本身始終是生產的最基本的要素,是勞動和一切財富的第一源泉。沒有土地,勞動就無用武之地,根本不會有今天的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等要素。中國理論家的「要素分配論」把土地這個最基本的生產要素排除在生產要素之外,在理論上非常荒謬。在中國農村的第二次改革之後,土地的有償使用,土地入股,就明確地規定了土地參與分配的制度。而「要素分配論」竟把土地排除在外,這是個自行矛盾。
「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製度」,是引進西方資本主義的「現代企業」制度,反映「兩權分離」的「現代企業制定」。資本與資本職能的分離,產生一個企業家階層。企業家階層屬於知識階層中的一個部分,在社會主義企業中分工負責企業管理工作,是腦力勞動者,他們和體力勞動者一同參與按勞分配;在資本主義現代企業中則是職能資本家,是作為別人的資本的代理人,在生產中與工人相對立,在對剩餘價值的分配中又與貨幣資本家相對立。
如果說「三位一體的公式」的表述還明確為「資本——利潤,土地——地租,勞動——工資」這樣的分配公式,那末,「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卻沒有告訴我們,它們各自分配的是什麼。這種含糊,與其說是「原則」表述的漏洞,毋寧說是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確立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原則」,實質上已經不是把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看作是生產要素,而是作為不同的權利相對立,表現為一種特殊的複雜的社會關係。
按生產要素分配,勞動所得的還是工資,這個沒有變化,如果技術和管理是作為智力勞動的表現,應當和體力勞動一樣,按照它們的勞動力的價值得到工資,沒有獨立出來的必要。而今它們的獨立出來,它們參與分配的方式不再只是勞動,技術和管理決不只是要求得到他們耗費的勞動力的價值,而且還要得到更多的收入,不只是要得到自己的勞動創造的剩餘價值;還要佔有他人勞動的剩餘價值。這在「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 「原則」上沒有清楚地講出來。
技術參與分配,也是表現為一種權利,專利權,知識產權,等等。它所要收取的,不是投入科技勞動的勞動力的價值,也不是科技勞動的產品的價值,更不是他們提供的勞動份額,而是科技知識對生產的索取權利,技術在這裡表現為一種社會法權,向任何一個想取得這個技術的生產者收租或徵稅。
關於管理參與分配,最徹底的清楚表述是張維迎說的:「如果經營者索取剩餘,經營者不僅獲得了自我積極性,而且獲得了監督工人的積極性」(張維迎:《從現代企業理論看國有企業改革》,《改革》1995年第一期第32頁)。這種經營者索取剩餘的形式有年薪制和股權制等。股權制很明白,就是讓管理者也成為資本所有者,而年薪制被說是「企業家創造價值」的「績效工資」。企業家憑藉什麼能創造出百倍千倍於工人的價值?對於虧損企業,特別是美國「次貸」產生的那樣嚴重虧損的敗績下,用「績效工資」是解釋不了的。
技術和管理本身屬於勞動要素,現在把它們從勞動中獨立出來成為一種「生產要素」,其意義是,把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的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分離「確立」起來,資產階級通過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分離,使科學技術和管理等等都從屬於資本,成為資本統治勞動的手段,使勞動從形式上隸屬於資本到實際隸屬於資本。
歷史上,生產要素最初是土地和勞動,這是最簡單的也是最基本的生產要素。後來,勞動與土地結合,衍生出新的複雜的或複合的生產要素,與土地統稱為生產資料。由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在歷史發展進程的一定階段上,表現為資本形態。土地和勞動創造的生產資料,「在物質形式上,是一切生產方式共同具有的,是每一個生產過程的物質要素,而與生產過程的社會形式無關。」而資本只「屬於一定生產方式,屬於社會生產過程一定歷史狀態的形式,……與一定社會形式融合在一起、並且表現在這個社會形式上的生產要素」 (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第922頁)。也就是說,在所謂資本主義生產三要素中,資本作為生產要素,只是表現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不存在,生產資料不再表現為資本這種形式,資本就不再是社會生產的一個要素。
傳統的資本主義生產把技術和管理作為資本職能和資本結合在一起統治和佔有工人的勞動,現在,「後資本主義」中,技術和管理從資本中獨立出來和資本並列,表現貨幣資本家與職能資本家分立。在股份制下,貨幣資本家不是生產者,不再管理企業的生產和經營,而是專註於在資本市場上進行資本投機活動。(19)這種貨幣資本不再直接表現為生產資料與工人相對立,現在表現為股票債券等貨幣資本家與企業家相對立。(20)並與企業家共同分享勞動者創造的剩餘價值。(21)現在的資本所有者的收益,儘管從根本上還保留著與生產收入的關係,但是它現在主要剝奪資本主義社會生產的剩餘價值,是對資本剝奪的剝奪。資本與資本職能的分離,就「再生產出一種新的金融貴族,一種新的寄生蟲,——發起人、創業人和徒有其名的董事;在創立公司、發行股票和進行股票交易方面再生產出一整套投機和欺詐活動。」(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第496頁)而企業家的管理則承擔著資本職能,作為剝削的勞動在生產中直接同生產勞動相對立;在分配上又作為資本的職能同資本所有權相對立,與貨幣資本家分割生產勞動創造的剩餘價值。「利息,表現為總利潤中屬於資本所有權本身的部分,與此相反,屬於能動資本的那部分利潤,現在則表現為企業主收入。這一收入好像完全是從他用資本在再生產過程中所完成的活動或職能產生出來的,特別是從他作為產業或商業企業主所執行的職能產生出來的。因此,利息對他來說只是表現為資本所有權的果實,表現為抽掉了資本再生產過程的資本自身的果實,即不進行『勞動』,不執行職能的資本的果實;而企業主收入對他來說則自身表現為他用資本所執行的職能的果實,表現為資本的運動和過程的果實,這個過程對他來說現在表現為他自己的活動,而與貨幣資本家的不活動,不參加生產過程形成對照。」(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第420頁)
現在我們知道,在股份公司里,資本只是表現為資本所有權,管理則表現為資本職能對公司財產的實際佔有、使用、支配權,技術是作為科學技術知識的壟斷權,它們實際上現在都不是作為生產要素,而是對生產要素和生產成果的占有權利。
科學技術工作和經營管理在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增加社會財富和價值創造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不能成為它們可以獨立於勞動之外的根據;這種分離,過去表現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社會統治形態,現在,是生產者分裂為階級。在資本主義生產中表現為生產性勞動與剝奪性勞動的對抗形式。
科學技術使執行職能的資本具有一種不以一定資本量為轉移的擴張能力,但是,「在資本主義體系內部,一切提高社會勞動生產力的方法都是靠犧牲工人個人來實現的;一切發展生產的手段都變成統治和剝削生產者的手段,是使工人畸形發展,成為局部的人,把工人貶低為機器的附屬品,使工人受勞動的折磨,從而使勞動失去內容,並且隨著科學作為獨立的力量被併入勞動過程的智力與工人相異化;這些手段使工人的勞動條件變得惡劣,使工人在勞動過程中屈服於最卑鄙的可惡的專制,把工人的生活時間變成勞動時間,並且把工人的妻子兒女都拋到資本的札格納特車輪下。」「生產過程的智力同體力勞動相分離。智力變成資本支配勞動的權力,是以機器為基礎的大工業中完成的。變得空虛了的單個機器工人的局部技巧,在科學面前,在巨大的自然力面前,在社會的群眾性勞動面前,作為微不足道的附屬品而消失了;科學、巨大的自然力、社會的群眾性勞動都體現在機器體系中,並同機器體系一道構成『主人』的權力。……工人在技術上服從勞動資料的劃一運動以及由各種年齡的男女個體組成的勞動的特殊構成,創造了一種兵營式的紀律。這種紀律發展成為完整的工廠制度,並且使前面已經提到的監督勞動得到充分的發展,同時使那種把工人劃分為勞工和監工,劃分為普通工業士兵和工業軍士的現象得到充分發展。」 (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707-708、 464頁)
大段地引用馬克思的原話,使文章有些冗長,但在馬克思主義被人曲解,而現在的很多人又不讀馬列的書,很多人不能讀到馬列的書的情況下,這樣做是必要的。在關於科學勞動與直接生產勞動的關係上,絕大部分的理論家在引用馬克思的論述時,片面地強調並且不正確解讀馬克思講的「社會財富的創造將較少地取決於生產過程中所耗費的活勞動,越來越多地取決於機器體系的先進程度,『取決於一般的科學水平和技術進步,或者說取決於科學在生產上的應用。』」錯誤解讀馬克思講的「從機器體系隨著社會知識和整個生產力的積累而發展來說,代表一般社會勞動的不是勞動,而是資本。社會的生產力是用固定資本來衡量的」。他們看到科學技術對於財富生產的重大作用,把它獨立出來,作為「第一生產力」,但是,他們首先忘記了,沒有直接的生產勞動,既不能生產出物質財富,產生資本,也不可能產生現代的科學技術,不需要也就產生不出管理職能,資本。科學、技術本身正是人類生產勞動積累起來的一種社會生產力,勞動才是第一生產力,其他社會生產力都是由勞動這個第一生產力衍生出來的生產力。他們還忘記了,馬克思不只是從物質生產方面考察科學技術以及管理的作用,而且還闡明科學技術和管理在生產關係方面的作用,正是科學技術在資本主義生產中的作用,使勞動從形式上從屬於資本進而到實際從屬於資本。最主要的是,我們要建設的是社會主義,搞社會主義必須要消滅資本。這是我們探討分配所必須強調的主要方面。
儘管在傳統的資本主義企業中,技術和管理已經與體力勞動分離,異化為資本的權力,但是在「三位一體的公式」里,還沒有「技術、管理」的位置,這是因為當時股份制還不發展,技術和管理雖然從勞動中分離出來,但從屬於資本,它們還直接包含在「三位一體的公式」里的資本的職能中。後來,隨著股份制的發展,特別是「知識經濟」的出現,資本所有權和資本職能的分離,技術和管理不僅作為腦力勞動附屬於資本,與體力勞動相對立,同時又作為資本職能與資本所有權相對立,並在意識形態上表現為「現代企業理論」的「人力資本」與「非人力資本」的對立, 「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原則」是「現代企業理論」的中國特色的表述。
無論是「三位一體的公式」,還是「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原則」,分配給勞動者的工資,都與勞動者的勞動創造的價值無關,而只是補償再生產勞動者的勞動力所必要的生活資料的價格,工人沒有完全分配到它們「貢獻」的全部價值。屬於資本「貢獻」的,不過是資本,而資本家獲得大於他「貢獻」的資本。技術貢獻什麼呢,如果技術表現為人的勞動技能,它不過是表現為一種有較高價值的勞動,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可以賣高的價錢,在社會主義生產方式中,可以按勞分配到較多的生活資料;如果技術表現為物化的產品,它只能在商品交換中實現它的價值,而不能在分配中參與分配,它作為知識產權,那就是向使用者收取租金的權利,象地租一樣;知識產權、專利權,是對生產中使用社會生產力的限制。管理作為勞動的職能也是一種較高價值的勞動,同樣在社會主義生產方式中可以按勞分配,管理之要獨立參與分配,是因為它具有佔有剩餘勞動價值的資本職能。
「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原則」的「現代企業制度」資本所有權已經排斥在生產之外,,技術和管理獨立出來,控制著生產資料,從而控制了工人的勞動,直接與工人的勞動相對立,直接佔有工人的剩餘勞動成果,把工人的收入限制在維持勞動力的必要的再生產上;另一方面,技術和管理又與資本相對立,在剩餘價值的分配上相互博弈。在中國,管理和技術在同國家資本和工人勞動的對立中處於主導地位,社會主義的國家資本所有權被虛化。
綜上分析,「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作為一種分配製度,有它存在的社會原因,是資本主義工廠制度由資本家的簡單控制發展到企業家控制的「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但要作為對馬克思的勞動和勞動價值的深化,則充滿了混亂概念;是用生產要素分配論來掩蓋階級對立的生產關係。
勞動作為人的勞動力對自然界的佔有活動,在生產活動停止時就不存在,不可能再成為一個實在的生產要素參與分配。資本、技術、管理和勞動作為生產要素,所謂「分配」,也就是要在生產中按比例地配置,在生產完成之後,它們都全部轉化成了產品。如果勞動、資本、技術、管理還要作為獨立的生產要素存在,參與分配社會收入,只能是它們的人格化身:勞動的化身是勞動者,資本的化身是資本家,技術和管理實際上不是一般的技術員和管理者,而是「知識產權」所有者和企業家。所謂「按貢獻參與分配」,實質上是資本家、「知識產權」所有者和企業家對剩餘價值的占有權利的分配。
3-5 「僅僅為了同商品生產進行對比」
社會主義是從資本主義社會向共產主義社會過渡的歷史時期,它不能不帶有它脫胎出來的資本主義社會的許多痕迹,有著某種可比性。
3-5-1 勞動貨幣
「從生產行為本身來考察,單個人的勞動就是他用來直接購買產品即購買自己特殊活動的對象的貨幣;但這只是一種只能用來購買這種特定產品的特殊貨幣。」(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手稿),《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18頁)把勞動視為貨幣,因為「作為價值,一切商品都只是一定量的凝固的勞動時間。」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52頁)
個人用一定形式的勞動生產一定形式的產品。為滿足個人日益擴展的多方面的需求,人們需要交換他們生產的產品,這樣,就發生了最初的直接的簡單的物物交換。在這個簡單的物物交換形式中,一定量的一種勞動產品與另一種一定量的勞動產品相交換,勞動產品內在的勞動時間獲得了價值形式,表現為商品;一種特殊商品在商品世界的共同活動中,獲得了同所有商品交換的一般價值形式,這就是貨幣。在生產中,勞動是購買特殊產品的特殊貨幣;在商品交換中,貨幣獲得了可購買任何產品的社會一般勞動時間的獨立表現形式。(22)
這裡需要回答一個問題,既然勞動是購買產品的特殊貨幣,那為什麼在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制度下,勞動者不能佔有自己生產的產品,佔有產品的人不勞動?「所有制的二元基礎」回答了,這與生產資料所有制相關:「只有一個人事先就以所有者的身分來對待自然界這個一切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第一源泉,把自然界當做隸屬於他的東西來處置,他的勞動才成為使用價值的源泉,因而也成為財富的源泉。」但是,任何社會,生產中能「購買」特殊產品的,只能是勞動這種特殊「貨幣」。
在社會主義共同生產方式中,「共同生產,作為生產的基礎的共同性是前提。單個人的勞動一開始就成為社會勞動。因此,不管他所創造的或協助創造的產品的特殊物質形式如何,他用自己的勞動購買的不是一定的特殊產品,而是共同生產中的一定份額。他不需要去交換特殊產品。他的產品不是交換價值,這種產品無須先變成一種特殊形式,才對單個人具有一般性質。在這裡,交換價值的交換中必然產生的分工不再存在了,代之而建立起來的是某種以單個人參與共同消費為基礎的勞動組織。」(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手稿),《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18-120頁)共同體內各個成員的勞動在生產過程中的交換,是不同質的勞動的交換,這些勞動在量上無須要相等。而在對共同產品的分配中,個人提供的勞動量,決定他們分享共同產品的份額,這裡通行商品等價交換原則;但是,個人通過的勞動量,在實現了這種分享權利後,過程就完結了,勞動貨幣不能像貨幣一樣流通。
「僅僅為了同商品生產進行對比,我們假定,每個生產者在生活資料中得到的份額是由他的勞動時間決定的。這樣,勞動時間就會起雙重作用。勞動時間的社會的有計劃的分配,調節著各種勞動職能同各種需要的適當的比例。另一方面,勞動時間又是計量生產者個人在共同勞動中所佔份額的尺度,因而也是計量生產者個人在共同產品中的個人消費部分中所佔份額的尺度。」 (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95—96頁)
3-5-2 勞動的股份合作制
《經濟研究》1995年第9期發表劉恆中的《國有資本僱傭制與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認為「斯大林式的國營體制實際上是一種國有資本僱傭全社會勞動的經濟制度。當前廣為推崇的資產股份制模式也是一種勞動僱傭制度。」 他提出了一種「勞動僱傭資本的模式,即國有資本僱傭制度:聯合起來的、擁有勞動力的勞動者是企業的所有者或部分所有制,他們通過按國有資本僱傭利率和國有資本僱傭量向國家繳納國有資本平均僱傭利息取得國有資本的使用權,從而把國有資本與他們自己的勞動結合起來。」劉恆中把他的這個「勞動僱傭資本的模式」表現為公式Wi=(1-t)Yi-rKi-Fi。式中,Wi——個人勞動收入,t——國家財政稅費,Yi——總經營收入,rKi——資本僱傭利率和國有資本僱傭量之積,Fi——固定資本的耗費(23)。
劉恆中說:「與各種國有資本僱傭個人勞動制度的分配方式剛好相反,在企業勞動僱傭國有資本時,國有資本利息屬於企業會計成本,不參與企業收入剩餘的分配,從而同企業經營好壞沒有關係;個人勞動收入成為企業的生產目的,完全源於企業的收入剩餘,從而與企業盈虧緊密相聯。……當資本僱傭勞動時,資本所有者乃企業的主人,企業的盈虧便是資本所有者的盈虧,資本所有者所僱傭的工人的工資當然屬於企業的會計成本,企業的經營目的當然是他自己的資本的利潤。反之,當企業勞動僱傭國有資本時,勞動者是企業的主人,企業的盈虧便是勞動者的盈虧,他們所僱傭的國有資本的收益當然屬於企業的會計成本,企業的經營目的當然是他們自己付出的勞動的收入。」
劉恆中正確認識到現實的國有經濟的資本主義屬性,不可能完全激發勞動者的勞動熱情;指出工資屬於會計成本是資本僱傭勞動的生產方式;資本收益屬於會計成本是勞動僱傭資本的生產方式。他的見解,較之於傳統的經濟學來說,較之於「現代企業」理論的「勞動僱傭資本」與「資本僱傭勞動」的爭論來說,前進了一步,提出了一個可以操作的勞動與資本分配產品價值的法則;不過,仍然沒有擺脫資本的陰影。劉恆中並不否認這一點,文章的標題已經說明了他的理論是解決勞動與資本的關係,是解決「國有制與市場經濟的兼容問題,實際上是使國有資本企業獨立經營並自負盈虧與國家控制國有資本並使之保值增值的協調問題。」 辦法就是實行國有資本租賃制和貸款制。這個辦法「因為工人所僱傭的國有資本給予工人以主人身份參與企業管理和分享企業盈虧的權利。」
我認為,公式Wi=(1-t)Yi-rKi-Fi所表示的「企業勞動僱傭國有資本」,並不和「資本僱傭個人勞動制度的分配方式剛好相反」,資本僱傭勞動的收益是獲得剩餘勞動,公式中的rKi,並沒有改變國有資本的利息佔有的仍然是直接生產勞動者勞動的剩餘價值,仍是來自剩餘勞動,不是「分配方式剛好相反」(24),實質還是與資本股份制一樣,只是這裡的資本不是社會資本而是國家資本,職能資本家不是企業家而是包括企業家在內的整個企業的勞動者。至於Wi在全體勞動者之間如何分配,還是有待劉恆中解決的問題。
「企業勞動僱傭國有資本」是資本勞動矛盾的新的形式,並沒有消除資本與勞動的對立;而且,它還產生了勞動者新的對立。過去,勞動者在勞動市場上為了就業或「競爭上崗」而彼此競爭,那時,他們需要在與資本家的鬥爭中團結起來。現在,勞動者卻以一個個企業主的身份彼此對立,在市場競爭中必然地進行著你死我活的鬥爭,資本卻在一邊坐享其成,穩穩地完全不勞獲得rKi。
社會主義消滅資本僱傭勞動,不是由勞動僱用資本,而直接就是要消滅資本。在社會主義還沒有完全建成的現實社會主義社會,勞動者必須組織成為國家的統治階級,作為國家的主人共同佔有國有生產資料。他們的收益決定於他們的生產勞動,不決定於他們「僱傭」國家資本的多少。他們的生產關係,是協作的共同生產勞動的聯合體關係。各個企業之間及其內部,會進行促進共同發展的勞動競賽,但不會進行你死我活、你輸我贏的市場競爭。這是社會主義社會企業不同於資本主義企業和資本主義社會中工人的合作工廠的實質所在。
恩格斯也談到,「『勞動人民』將成為全部住宅、工廠和勞動工具的集體所有者。這些住宅、工廠等等,至少是在過渡時期未必會毫無代價地交給個人或協作社使用。同樣,消滅土地私有制並不要求消滅地租,而是要求把地租——雖然是改變過的形式——轉交給社會。所以,由勞動人民實際佔有一切勞動工具,無論如何不排除出租和承租的保存。」但請注意,恩格斯的承租與劉恆中的僱傭資本的根本不同:首先,是「由勞動人民實際佔有一切勞動工具」,而不是勞動者租用某個企業,僅僅獲得企業生產資料的租用權;第二,劉恆中講的rKi是企業「僱傭資本」付出的「國有資本平均僱傭利息」,恩格斯提出勞動者使用公有生產資料需要付出的「代價」,應是社會生產資料在使用中的各種社會耗費,這些耗費必須由勞動者予以補償。
社會主義社會是在資本主義社會的成就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資本主義社會內部雖然不能直接產生出社會主義社會,但是必然會發生一些新社會因素,為我們建立社會主義社會提供線索。
資本主義股份制,是各個私人資本聯合成社會資本佔有股份公司的生產資料進行商品生產,對於股份公司生產的剩餘價值,根據聯合的社會資本中的各個股東投入資本在股份公司中所佔的份額比例分配股息。社會主義所有制是各個勞動者把自己的勞動結合為一個共同的社會勞動,共同生產社會產品,共同生產的產品的生活資料部分,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後,按照勞動平等報酬平等的原則,在他們之間進行分配,即根據各個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所佔共同勞動的份額比例,分配產品作為消費品。我把社會主義制度同資本的股份制相對比,認為社會主義所有制可借用股份制形式:被資本集中起來的勞動者從資本的統治下解放出來,成為自由的勞動著,勞動者自願地把他們個人的勞動力聯合為集體勞動力,在社會主義企業里進行共同的社會生產,就象資本聯合為股份資本一樣。股份公司是社會資本股份制,社會主義所有制可以實行勞動股份制。
我用公式Wi』=fWi ;Wi=(W-Pm)(1-x)表示社會勞動股份制。式中,Wi』——個人的收益,f——個人勞動佔總勞動的份額,Wi——勞動者的總收益。W——總產品,Pm——耗費的生產資料。X——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所說的各種社會必要的扣除占勞動者總收入的百分數。與劉恆中的「勞動僱傭資本的模式」相比較,Wi』=fWi的意義十分清楚:個人提供的勞動份額愈大,按勞分配的消費品就愈多。Wi=(W-Pm)(1-x)的意義也很清楚:勞動生產的W愈多,耗費的Pm愈少,勞動者和社會的收益就愈多,勞動者的收益完全來自他的勞動;而且,在x確定後,社會的收益與勞動者的收益正相關,因此,它會產生兩個積極性,社會必須協調整個社會生產,以保證每個勞動者都能增長收益,從而全社會收益又隨每個勞動者收益增長而增長,不是象「勞動僱傭資本」或「資本僱傭勞動」那樣,只有勞動者一方面的積極性,而國有資本則不管勞動者收入多少,它都一個樣地旱澇保收。
「x」這個社會的必要的扣除,是因為社會和個人需要繼續發展和預防風險;是因為還有許多為生產勞動服務所必需的非生產勞動;「x」這個社會的必要的扣除的百分比,應當根據社會和個人的需要和發展,由全體勞動者當家作主共同確定和調整。
3-6以勞動為基礎的所有制
G-W(A,Pm)…P…W』-G』炸毀了資本主義生產外殼G-W-G』後的A+Pm…P…W,是一切社會生產的核心,一切社會生產方式都必須是勞動者直接使用生產資料。
A+Pm…P…W里沒有資本G,表明資本並不是必需的生產要素:無論在資本還沒有問世之前,或者是資本活躍於世的期間,生產的基本要素都是勞動力和生產資料,資本如果不轉化為勞動力和生產資料,它就不可能成為生產要素。我們已經知道的事情是:資本主義生產這是人類生產發展史中很短暫的一個階段,社會生產在以往的歷史上的很長時期,不是資本主義生產;馬克思主義又論證了,社會主義實踐也證明:生產發展將消滅資本,使勞動者不受資本的剝奪。在勞動者佔有了生產資料,生產擺脫了資本統治之後,勞動者的勞動力A解放了,它不再作為商品,賣給資本家使用,因而勞動的成果直接歸勞動者所有,不再有資本家進來參加分配。現在,A是勞動者自己的並為自己使用的勞動力,生產資料已由勞動者共同所有,因而勞動的成果也自然應當歸勞動者共同所有。這本身是社會的歷史的「成規」(25)。資本家佔有產品也是沿用這個社會的歷史的「成規」。
勞動者佔有生產資料只有兩種方式:個體佔有和集體佔有兩種方式。這兩種佔有方式的生產都可以表現為公式A+Pm…P…W。在個體勞動者的小生產方式中,A,Pm都是勞動者個人所有的,在勞動者個人用自己的勞動力,使用自己佔有的生產資料生產產品W的生產方式中,W無論是否作為商品,都首先直接是個體勞動者個人所有的產品。
現在我們探討的社會主義集體生產方式中,公式A+Pm…P…W就不那麼簡單。首先,作為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基礎的生產資料Pm屬於社會公共財產或集體所有財產,因而勞動者只有組織成為生產共同體,才能使用利用共同的生產資料。這就產生了一系列問題,首先是勞動者個人如何自由組織成生產共同體,這個問題在後面討論。現在要探討的問題是,生產共同體的產品W如何在共同體內部進行分配。「分配是生產的背面」。 公式A+Pm…P…W表示社會主義生產是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直接結合,要完整地表現社會主義生產方式,需要進一步把生產、分配、消費聯繫起來,對社會主義再生產的全過程進行總體考察。
產品的任何一種分配,都不過是生產條件本身分配的結果。生產條件歸根結底不外是物質生產條件Pm和人身生產條件A。在共同體生產中,在A是參加生產共同體中的自由勞動者的聯合勞動,Pm是社會的或勞動者集體所有的生產資料的這樣的生產條件分配情況下,生產的產品W無論是否作為商品。它都不是個人的產品,而首先是共同產品。產品W中不僅凝固了我的勞動,同時凝固了你的、他的、所有參加聯合勞動的勞動者的勞動;還包含有產品生產中所耗費的社會的或集體的生產資料,即社會積累的勞動。所以,產品W無論是作為使用價值物,還是價值物,都沒有人能夠說「這是我的」,它不直接為個人所有,從共同產品轉化為個人消費品,這中間必然要經過一些環節,要按一定的社會的分配規律進行分配。
到了高級階段的共產主義社會,社會和個人都高度發展了。Pm是社會的生產資料,其中的勞動資料大多智能化了;舊的分工消除了,勞動完全是自由自主的活動,是健康生活的需要,不再是謀生的手段;生產力難以想像的高,只要很少很少的A,便能生產出很多很多的W,生產產品中所用的勞動時間是如此之少,幾乎近於零;W十分豐富,物質財富不再是人們的主要追求目標,勞動無需表現為產品價值。在這種情況下,個人不再只當作勞動者,而是全面發展的自由個人;社會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方式,必然和現代大不相同。現在我們不可能具體研究共產主義社會的生產和分配,只能初步設想它可能的發展方向是:社會將按需要生產產品,也將按需要分配產品。
現在,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還不很發達,人們需要為個人的生活和社會的發展付出大量的勞動;產品也並不十分充足,大多數的人還在為生存而勞動。在這樣的情況下,社會和個人都只能按生產出來的勞動產品量決定滿足需要的程度。生產資料公有,使個人喪失了利用對生產資料來佔有他人勞動的手段;人們除了通過勞動以獲得產品即消費品之外,沒有其他可以取得個人需要物品的手段,在共同生產的情況下,除了按個人在共同生產中提供的勞動份額來分配共同產品中的消費品外,就沒有其他可行的合理的分配方式。
公式A+Pm…P…W表明,共同生產的產品W是兩部分勞動即在生產中投入的A的活勞動和耗費的Pm中的過去的積累勞動結合的果實,因而在分配中,產品W可以劃分為Wa和Wp兩大類。Wp所含的勞動量與生產產品W所耗費了的生產資料Pm中的勞動量相等,是社會的歷史的積累勞動轉移到產品W中來的,自然應當仍歸社會所有,用來補償耗費了的社會生產資料,維持共同勞動生產的物質基礎。W的另一部分Wa分為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兩大類,所含勞動總量與勞動者提供的勞動量相等,是勞動者可以分配的他們的勞動果實。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闡明,Wa在分配給勞動者前,要先作必要的「各項扣除」:一要提留出一部分產品作為生產發展基金,用於發展生產力,為勞動者創造更好的勞動條件;二要提留出一部分產品作為共同消費基金,按照社會發展需要。用作社會管理、教育、福利、保障等費用。馬克思指出,管理費用「將隨著新社會的發展而日益減少」,學校、保健實施等「將隨著新社會的發展而日益增加」。在作了上述扣除之後的Wi,是供勞動者消費的生活資料,是要分配給個人消費的產品。一般講的對按勞分配。指的就是對這部分生活資料產品的分配。
產品即消費品如何分配給勞動者個人,這是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須要解決的問題。馬克思指出:「這種分配的方式會隨著社會生產機體本身的特殊方式和隨著生產者的相應的歷史發展程度而改變。」(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96頁)現在理論已提出的是:
第一,實行按勞分配原則。勞動者支配生產資料的勞動權表現為個人對產品的分配權,與他們各自提供的勞動量成比例,也就是一般講的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因此,
第二.按個人在共同勞動中所提供的勞動份額確定個人在共同產品中應得的費品中
份額。就成為按勞分配的原則。
第三.勞動者分配的消費品,既不是他們的勞動力的等價物,也不是他們創造的勞
動產品的等價物,只是他們勞動創造的產品的一部分。一般說來,這一部分消費品所含的勞動量,要大於他們的勞動力再生產所需要的生活資料的勞動量,為個人發展提供物質基礎;又小於勞動者提供的社會勞動量,為維持社會發展提供必要的物質基礎。直接說就是,分配給勞動者的消費品的價值,要與他提供的勞動量相應,但要小於勞動者的勞動創造的價值,大於再生產勞動力所需要耗費的消費品的價值;所以,
第四.勞動者分配得到的消費品,不僅要能夠再生產出他們的勞動力,繼續進行社
會生產勞動,而且要為勞動者提供發展自己和享樂的資料,這一部分將隨著生產發展和社會文化提高而擴大,從而使勞動者個人日益獲得自由、全面的發展和享樂生活。
我把勞動者的自由的全面發展和勞動力的再生產,表現為公式Wi…(H+A),這是不同於物質生產的人自身的生產。與前面提出了公式Wi=(W-Pm)(1-x)結合起來,和僱傭勞動的工資制的公式A-G-W…A相對比,按勞分配和工資制的本質區別,就十分清楚了。
把按勞分配和人自身的生產反映在社會主義生產公式中,A+Pm…P…W現在就進一步展開為社會主義生產總循環公式I:
這個公式是我聯繫生產實際學習馬克思主義的成果,在以後的探討中將說明,這是研究社會主義生產的很有用的科學工具。
首先,公式表示馬克思提出的,在生產資料共同佔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即社會主義所有制的生產、分配和消費方式。即在消滅僱傭勞動制之後,勞動者對社會生產資料和產品的所有方式。勞動者共同佔有生產資料,作為真正的所有者,不需要誰來對他們按勞付酬,勞動者對生產的過程和結果,都親自行使所有者權利。社會根據個人的勞動能力分配使用社會生產資料,勞動者按各人提供的社會勞動量分配共同產品中生活資料部分,不僅是要獲得再生產自己勞動力的生活資料,主要的是使勞動成為每個個人的自由發展和財富的源泉。
勞動力始終存在於個人的機體內。社會主義革命消滅私有制,首先使勞動力獲得解放後,不僅要通過提高勞動者的思想水平,從精神上催人奮發努力,盡心盡責,還必須通過按勞分配,把勞動者個人的收益和個人付出的勞動,個人利益和社會發展,完全結合起來,保障勞動者自主勞動,自主分配,多勞多得,勞動不被他人佔有,激發勞動者的勞動熱情,提高勞動生產力。激發出持久的勞動熱情和集體主義精神。那種認為社會主義所有制「缺乏激勵機制」,「束縛、傷害了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認為把勞動力作商品,實行僱傭勞動制,最能激勵勞動者的勞動「積極性」,根本不合事理,缺乏人性,堅持迫使人在為生存而出賣勞動力,象把一根骨頭懸在餓狗的前面讓狗奔跑,或者用鞭子鞭策牛馬前進一樣,把勞動者當牲口。
馬克思指出,「把所謂分配看做事物的本質並把重點放在它上面,那也是根本錯誤的」,「消費資料的任何一種分配。都不過是生產條件本身分配的結果」,決不是片面地認為分配問題無足輕重,而是認為應當把分配作為所有制的的另一面、社會生產因素來研究。一方面表現為對生活資料實行按勞分配,即按個人提供的勞動量占社會總勞動的份額分配;另一方面表現在在對公有生產資料的使用上,也是實行按勞分配,即按個人勞動能力分配共有社會生產資料,實現個人在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中,對生產資料的佔有即使用利用。這是在社會主義生產方式中,勞動在生產和分配兩方面所表現的雙重作用。
我的探討認為,社會主義所有制是以勞動為基礎的所有制:勞動者對生產資料的實際佔有要根據勞動者的勞動能力;勞動者對生活資料的實際佔有,要根據勞動者付出的勞動量。也就是說,社會主義所有制是勞動所有制,包括兩方面或兩層意思:一方面,對於公有的生產資料,按勞動者的勞動能力分配給個人使用,即「勞動時間的社會的有計劃的分配」;另一方面,共同勞動的產品,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量的比例進行分配。
生活資料的按勞分配會不會同生產資料公有制相矛盾?社會主義個人所有制與社會主義公有制是矛盾,勞動者勞動權表現為資產階級法權是矛盾,在社會主義階段上,還不全面發展的勞動者,不僅在生活資料的分配上從中不平等,在生產資料的實際佔有上也存在不平等。但這在社會主義歷史階段上不可避免。這是我們已經實際看到的事實。理論應當研究這個事實,實事求是考察分析社會主義公有制與勞動的關係,懂得為什麼社會主義要繼續革命,如何繼續革命。
下篇社會主義經濟體制
社會主義社會自然同歷史上一切新社會一樣,要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問題是怎樣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社會主義者的共同認識是:社會主義社會是通過消滅私有制,消滅階級,從而消滅剝削,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實現每個人的自由全面的發展。
社會主義生產和資本主義生產都是社會化大生產,但是生產關係變了。毛澤東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生產關係包括所有制、分配製度和人與人的關係;認為,所有制建立之後,會穩定一段比較長的時間,而分配製度、人與人的關係會經常變化,在這方面,還有許多文章要做。歷史上,已經有過一批國家的無產階級奪取了政權,實行國家所有制和勞動者集體所有制,但是我的考察認為,社會主義生產關係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這裡的問題就在於,勞動者與國家或集體的關係還存在僱傭勞動的性質,人與人還存在等級關係,分配製度是工資制而不是按勞分配。因此,我們對社會主義經濟問題的探討、不僅要探討社會主義所有制,還必須探索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和人與人的關係,搞清楚它如何不同於資本主義經濟體制,如何能夠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
4「後資本主義社會」
社會主義生產方式本身在創建中。社會主義生產是資本主義已經發展起來的社會化生產的基礎上的更高層次發展,因此,我們探討社會主義經濟,自然首先需要考察資本主義經濟。這件事,馬克思列寧已經取得偉大的成就,《資本論》、《反杜林論》和《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等經典著作,證明了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和到了垂死階段;現在,我們需要根據資本主義新的變化,對「後資本主義社會」的現實和理論進行扼要考察。
4-1資本主義生產是不完全生產
馬克思論述了資本循環過程三階段:「第一階段:資本家作為買者出現於商品市場和勞動市場;他的貨幣轉化為商品,或者說,完成G-W這個流通行為。第二階段:資本家用購買的商品從事生產消費。他作為資本主義商品生產者進行活動;他的資本完成生產過程。結果是生產出商品,這種商品由於吸收了新的勞動,因而商品的價值大於生產它的生產要素的價值。第三階段:資本家作為賣者回到市場;他的商品轉化為貨幣,或者說,完成W-G這個流通行為。因此,貨幣資本循環的公式是G-W…P…W』-G』。在這個公式中,虛線表示流通過程的中斷,W』和G』表示由剩餘價值增大了的W和G。」「公式本身表明,貨幣在這裡不是作為貨幣花掉,而只是預付,因而只是資本的貨幣形式,只是貨幣資本。它還表明,運動的決定目的本身,是交換價值,而不是使用價值。……以實在的貨幣為起點和終點的流通形式G…G』,最明白地表示出資本主義生產的動機就是賺錢。生產過程只是為了賺錢而不可缺少的中間環節。{因此,一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國家,都周期性地患一種狂想病,企圖不用生產過程作媒介而賺到錢。}」(馬克思:《資本論》第二卷第31、68頁)
G-W…P…W』-G』公式所反映的資本循環過程,清楚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的實質特性。資本主義生產過程包括商品流通和商品生產。產業資本家用資本G購買商品W,並在生產過程P中完全消費掉,生產出資本商品W』,產業資本家自己不消費他自己的資本商品W』,而要賣給社會換得G』,實現資本G增殖。斯大林正確指出:「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是取得利潤,至於消費,只有在保證取得利潤這一任務的限度內,才是資本主義所需要的。在這之外,消費問題對於資本主義就失去意義。人及其需要就從視野中消失了。」(斯大林:《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單行本第58-59頁)
「消費不僅是使產品成為產品的最後行為,而且也是使生產者成為生產者的最後行為。」(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馬、恩選集》第二卷第96頁)在資本循環過程中,W』僅僅作為交換G』的商品,沒有被消費,因此,它還沒有完成成為產品的最後行為,產業資本家也還沒有完成使它成為生產者的最後行為。資本主義生產本身是不完全的生產。
從資本循環公式G-W(A,Pm)…P…W』-G』還可以看出,資本主義生產不包括勞動力的生產。勞動力的生產是由勞動者進行的。所以,資本主義生產不僅沒有完成使「產品成為產品的最後行為」,而且也不生產資本主義生產需要的勞動力。
生活消費以及人的勞動力的生產,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之外,是資本主義生產經常遇到的實際問題。現在「刺激消費」、「人口紅利」這兩個問題都突出來了,但是沒有人來認真研究,從中看出資本主義生產本身的不完全。而且,資本主義剩餘價值生產需要把勞動者的消費限制在維持勞動力再生產最低需要的價值產品內,限制了消費力,這是資本主義生產內在的不可自行解決的矛盾。
資本主義生產是不完全生產。這是私有制與社會化生產的矛盾的必然結果。我從研讀馬克思《資本論》與對客觀實際考察研究中,從資本主義生產和消費兩方面,看到了以盈利為目的的生產,必然具有不完全生產特性;從而理解資本主義為什麼必須不斷地擴大生產,和它之所以必然要發生經濟危機,明白資本主義為什麼會導致社會革命。
《資本論》論述了:「資本家以貨幣形式投入流通的價值,小於他從流通中取出的價值,這是因為他以商品形式投入流通的價值,大於他以商品形式從流通中取出的價值。既然他只是作為資本的人格化,只是作為產業資本家執行職能,他對商品價值的供給,總是大於他對商品價值的需求。如果在這一方面他的供給和需求相抵,那就是他的資本沒有增殖;……也就是說,根本沒有執行資本的職能。」馬克思指出,「就單個的資本家來說是如此,就資本家階級來說也是如此。」馬克思分析說:「就資本家僅僅是產業資本的人格化來說,他自己的需求就只是對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需求。……既然工人把他的工資幾乎全部轉化為生活資料,並且最大部分轉化為必要的生活資料,所以,資本家對勞動力的需求,同時間接地也就是對進入工人階級消費的消費資料的需求。但是,這個需求=v,絲毫也不會多。」總之,「資本家需求的最大界限=C=c+v,但他的供給=c+v+m」。
馬克思闡明資本主義生產存在的前提是,產業資本家的供給比他的需求要多,要多一個m即剩餘價值。這是定律。馬克思認為,資本家用享樂來自己消費這個價值m的產品的「這個假定等於資本主義生產不存在,從而假定產業資本家本身不存在。因為只要假定動機不是發財致富本身,而是享受,資本主義就根本上被廢除了。但是,這個假定在技術上也是不可能的。資本家不僅必須形成一個準備資本,以應付價格的變動並等待買賣上最有利的行情;他必須積累資本,以擴大生產,並把技術的進步合併到他的生產機體中去。」馬克思指出:「只要貨幣儲藏繼續進行,它就不會增加資本家的需求;貨幣停止流通,他為提供的商品從商品市場中取出了貨幣等價物,但並沒有為這個貨幣等價物從商品市場中取出任何商品形式的等價物。」(馬克思:《資本論》第二卷第134-137頁)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生產剩餘價值不困難,困難的是實現它生產的剩餘價值。資本主義生產怎樣實現剩餘價值,經濟學一直被資本主義的這個生死存亡的問題困擾著,但極少有人認真研究這個問題,他們提出的擴大消費,發展第三產業等等,都沒有根本解決問題。發展第三產業的實質也是擴大消費。但是,只要第三產業是資本主義的,即以營利為目的,它就不可能改變生產的剩餘價值必然大於消費的價值的資本主義生產特性。所以,第三產業發展度很高的國家,仍然感到消費不足。
資本主義生產要實現它的全部剩餘價值,只能不斷擴大生產消費和生活消費,即增加對c和v的需求,也就是必須不斷擴大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資本主義社會必須不斷擴大再生產,這是維持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前提。一旦剩餘價值不能擴大再生產,不僅生產發展停止了,就是現行的生產也不能正常進行,資本主義經濟就陷入了危機。
用擴大再生產消費生產的剩餘產品價值,是資本主義存在的要求。但是,擴大生產必然使得新生產的剩餘產品價值比過去更多。因此,擴大再生產只能是造成更多的剩餘價值產品,這就決定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剩餘價值生產——必然供需不平衡,生產過剩是常態。
擴大生活消費實現剩餘價值不符合資本主義生產特性。生活消費不外是資本家自己的生活消費,工人的生活消費,社會生活的消費。資本階級不能消費掉他們生產的剩餘價值產品,也不會增加工資讓工人完全消費掉他們生產的剩餘價值產品,這都會使剩餘價值化為烏有,資產階級就不成其為資產階級,資本主義也就不再是資本主義。資產階級除了不斷發展生產外,還往往通過資本主義國家擴大消費,把它佔有的剩餘價值轉化為對社會的債權,從而牢固地控制社會(26)。這決定了資本主義國家的資產階級性質。但是,國家也不能無限地欠債,債務超限也會產生主權債務危機而使資本主義社會動蕩,經濟破產。
資本主義生產為了消費掉不斷增加的剩餘價值產品而不斷地擴大再生產,最終達到了資本主義社會經濟所能承受的界限,這時資產階級已不能繼續擴大生產來解決生產過剩,不得不採取破壞生產力的方式,發生經濟危機,讓一部分資本家破產和走向壟斷資本主義。但這只是資本主義暫時解決經濟危機的手段。剩餘價值生產的本質特性所產生的內在的經濟規律,是資本主義生產所不可克服的與生俱來的先天性問題,並將隨著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而越來越加嚴重、突出,必然地產生消滅資本主義生產的因素。
資本主義生產不能解決它的供給大於它自身的需求的根本特性,已經表現為我們所看到的,首先是排擠小生產者,開闢世界市場,驅使國家間進行戰爭爭奪殖民地;今天,世界市場已經被瓜分完了,資本主義生產世界一體化後,第三世界國家可供剝奪的勞動者和資源越來越少。現在,一方面是馬克思主義早已指出的,資產階級自己剝奪自己,「一個資本家打倒許多資本家」,在市場上表現為證劵投機,在國際上表現為國家間的競爭、戰爭,日益成為資產階級繼續生存的救命稻草;另一方面是資本主義國家不能不向社會主義投降,日益加強宏觀控制,增加社會福利,收買工人階級,來儘可能維持資本主義社會的穩定,以避免頃刻崩潰。
資本主義生產是不完全生產。資本主義生產自身的這個矛盾,剩餘價值生產和實現的內在矛盾,不僅造成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對立,造成了國家間和發達國家與全世界的對立,而且也造成資產階級自身的對立。貨幣資本越來越遊離於生產之外,不能成為生產剩餘價值的產業資本,而是日益變成掠奪生產資本剝削的剩餘價值的虛擬資本,股份制度,交易所市場,所謂「第三產業」、「微笑曲線」、「知識經濟」、「虛擬經濟」,等等,也就自然地必然產生了。但是,我們看到,危機並沒有因此而消失,反而愈來愈嚴重,這說明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不可能自行解決問題,需要新的生產方式來取代。這種新的生產不再以剩餘價值為目的,而是轉為生產出需要多的使用價值產品,以滿足社會和全體社會成員發展的需要。
恩格斯指出,這兩個偉大的發現——唯物主義歷史觀和通過剩餘價值揭破資本主義生產的秘密,都應當歸功於馬克思。由於馬克思主義和無產階級鬥爭,社會主義已經變成了科學,現在需要對這門科學的一切細節和聯繫作進一步的探討。
任何認識都需要隨著實際的發展而發展、深化,不會終結。馬克思的價值理論也一樣。馬克思去世一百多年了,社會主義社會出現在歷史上也有80多年,實踐提供了一些新經驗,提出了一些新問題,需要理論去科學反映。
4-2「第三次產業」
現代經濟學把農業稱為第一產業,把工業叫做第二產業,此外的金融業、商業等等非物質生產部門,統歸為第三產業,或叫服務業。在美國,農業、工業在GDP中的比重已不到一半,過半是第三產業。現在,凡是經濟發達的國家,第三產業的比重都較高。於是經濟學家認為,發展經濟重點要發展第三產業。
「單就勞動本身來說,可以把社會生產分為農業、工業等大類,叫做一般的分工;把這些生產大類分為種和亞種,叫做特殊的分工;把工場內部的分工,叫做個別的分工。」(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389頁)馬克思用了「等大類」一語,說明除農業工業之外,還可能有其他什麼產業。過去,經濟學指具有某種同類屬性的生產物質產品的集合或系統為「產業」,包括農業、工業、交通運輸業等部門,一般不包括商業。最早,20世紀20年代,國際勞工局提出初級生產部門、次級生產部門和服務部門的劃分。1935年英國經濟學家費希爾在提出「三次產業」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西方國家大多採用了三次產業分類法。1985年中國國家統計局明確地把產業劃分為三大產業。把農業(包括林業、牧業、漁業等)定為第一產業,把工業(包括採掘業、製造業、自來水、電力、蒸汽、煤氣)和建築業定為第二產業,把第一、二產業以外的各行業(包括交通運輸業、商業、金融業、旅遊業、娛樂業、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競技、黨政軍警、博彩業等等),都定為第三產業。經濟學對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還從層次上分,叫第一次產業、第二次產業、第三次產業。
「第三產業」或「第三次產業」改變了「產業」概念,產生了混亂。從生產分工來看,第三產業中的許多行業,特別是把黨政軍警、博彩業等等列入產業,它們產什麼呢?產政權,產戰爭,產賭徒。這些如何能列入經濟學範疇?就屬於經濟範疇的金融業、商業等來看,也什麼物質財富都不生產,它們的所得,都是其他生產部門、別的資本和個人的所失。從生產發展層次上看,歷史上,在工業出現之前,商人、高利貸者等等已經出現,並對第二產業的發生還起過重大作用,但未曾列為產業。
所以,「第三產業」和「第三次產業」,不是生產的新分工,也不是生產的新層次,而是根源於以市場為前提的資本主義生產實現剩餘價值的需要,必須把交換作為它的生產要素。資本主義的產品,須要通過一系列社會中介才能進入消費;生產的剩餘價值,需要通過社會一系列運作才能實現。於是,在不同生產者之間,在生產與消費之間,在剩餘價值的生產與實現之間,需要一系列流通、服務等等部門,才能完成剩餘價值的生產。
「大工業領域內生產力的極度提高,以及隨之而來的所有其他生產部門的勞動力的剝削在內含和外延兩方面的加強,使工人階級中越來越大的部分有可能被用於非生產勞動,特別是使舊式家庭奴隸在僕役階級(如僕人、使女、侍從等等)的名稱下越來越大規模地被再生產出來。」(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489頁)資本主義發展到現在,資本可投資於發展直接的物質生產的「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的空間愈來愈小,越來越多的資本和勞動力便轉向非生產行業。資本主義生產就是剩餘價值的生產。只要能產生剩餘價值,一切能賺錢的行當,資產階級都認為是生產,都可以認為是產業。
這裡有一個問題:既然資本主義生產體系建立在市場基礎上,商品流通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起點,為什麼經濟學在前幾百年沒有把商業、金融業等非生產部門作為產業,到了近百年才把它們稱為「第三產業」,並日益突出出來,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的主導部分和發展方向?這要從資本主義發展的階段性來認識。列寧的《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給了科學的認識。
1897年,列寧曾經發表《評經濟浪漫主義》,肯定古典經濟學的「生產本身為自己造成市場」,批判西斯蒙第「生產應該適合消費」理論。但是在之後的二十年里,資本主義發展有了質的變化,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列寧從實際中看到,資本主義通過所謂「聯合制」已經發展到壟斷資本主義,銀行、商業也通過「介入」,「參與制」,控制了物質生產,「銀行業發展的最新成就還是壟斷。」「總之,二十世紀是從舊資本主義進到新資本主義,從一般資本主義統治進到金融資本主義的轉折點。」「生產的集中;由集中而成長起來的壟斷;銀行和工業溶合成為混合生長,——這就是金融資本主義產生的歷史和這一概念的內容。」「帝國主義的特點,恰好不是工業資本而是金融資本。……帝國主義的特點恰好不只是力圖兼并農業地區,甚至還力圖兼并工業極發達的地區」,「帝國主義是發展到壟斷組織和金融資本的統治已經確立、資本輸出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國際托拉斯開始分割世界、最大的資本主義國家已把世界全部領土分割完畢這一階段的資本主義。」「這時候,資本主義的某些基本特性開始變成自己的對立物」,古典經濟學所反映的「生產本身為自己造成市場」的「舊的資本主義,即絕對需要交易所作為自己的調節者的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已經成為過去。」全世界的市場分割完了,就重新分割世界,於是發生兩次世界大戰。
從這裡,我們可以理解,為什麼資本主義經濟學會把黨政軍警也認為是「產業」。儘管這種「產業」是數以千萬計的人的生命和難以計數的財產毀滅為代價。
重新分割世界還會繼續下去,這是由立足於市場經濟的資本主義的本性所決定。我們已經看到,首先是排擠小生產者;接著是輸出商品,開闢世界市場;進而輸出資本,爭奪殖民地;世界市場瓜分完了,通過戰爭重新瓜分世界。戰爭的勝利者佔有戰敗者的市場,重新分割世界,但不能造成新的市場。列寧指出:「輸出資本的國家已經把世界分割完了。但是,金融資本又引起了直接的分割世界。」資本主義經濟日益脫離物質生產,越來越虛擬化,「第三產業」、「知識經濟」、「虛擬經濟」,反映了資本分割市場的新動向,直接剝奪資本,不僅剝奪產業資本生產的剩餘價值,還直接剝奪金融資本本身。「這種剝奪是通過資本主義生產本身的內在規律的作用,即通過資本的集中進行的。」(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831頁)「資本主義進到帝國主義階段,就使生產走向最全面的社會化,它不顧資本家的願望與意識,可以說是把他們拖進一種從完全的自由競爭過渡到完全社會化的新的社會制度。」「帝國主義是過渡的資本主義,或者更確切些說,是垂死的資本主義」,「就是資本主義的寄生性和腐朽,而這是資本主義的最高歷史階段即帝國主義所特有的。」「是過渡的資本主義」,「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前夜」。(本節的引文,凡是沒有註明出處的,均摘錄自《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
列寧逝世近百年了,資本主義卻繼續存在,繼續統治著全世界。理論界據以質疑列寧的論斷,質疑馬列主義。我認為經濟學家應當清楚,社會經濟的根基是生產,生產方式必須適應生產力發展。如果一個經濟社會不能發展生產了,它就快死了。歷史上,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不都是因為不能再發展生產,阻礙生產力發展而一個一個死亡了么?現在,資本主義到了資本不僅不能轉化為生產資本,而且要以「第三產業」、「知識經濟」、「虛擬經濟」的形式剝奪生產資本本身來維持其存在,這不是資本主義的寄生性和腐朽么?不是到了垂死階段么?自由競爭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生命線,今天,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已經變為壟斷資本主義,以至於需要經濟危機和戰爭來重新瓜分世界市場,需要政府干預和救濟才能挽救企業不破產和經濟不崩潰,資本主義還造成兩極嚴重分化和人的生存環境嚴重惡化,等等,壟斷和外部效果導致頻發市場經濟「看不見的手」失靈(27),需要政府宏觀調控市場的「混合經濟」已經成為現代資本主義經濟實際,並寫進了資本主義經濟學教科書,自由資本主義正在死亡,壟斷資本主義也只能艱難地苟延殘喘地活下去。現在的問題,不是否認資本主義垂而不死,這是無可避免的趨勢,而是應當回答列寧提出的:「這種最新的資本主義究竟『過渡』到哪裡去呢?」
馬克思主義論證了資本主義的存在價值,「把這些分散的小的生產資料加以集中和擴大,把它們變成現代的強有力的生產槓桿,這正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及其體現者即資產階級的歷史作用。」資本主義生產使社會從「以自然條件為基礎」發展到「以經濟條件為基礎」,但是,現在資本主義生產發展已經式產生了與其存在方式的相反方面,其一,是列寧指出的,「自然地走向壟斷。……造成了競爭的困難」,最終導致自由資本主義的死亡。其二,是我在上一節證明的,私有制與社會化生產的矛盾產生的資本主義生產不完全性。
歷史上,資本主義生產的不完全性,在資本主義成長期不僅不構成社會經濟發展的問題,相反的只有生產超過消費,剩餘價值用於發展經濟,才是「完全符合資本主義的歷史『使命』及其特殊的社會結構」的。(28)但是,市場的擴大跟不上生產的發展速度,當生產的剩餘價值不能轉化為生產資本時,資本主義生產不完全性,就越來越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喪失其存在性。
現在,越來越多的貨幣資本不能轉變為生產資本,只得另尋出路,轉向投資第三產業,使得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的比重越來越大,成為主導資本主義經濟的部門;資本主義經濟也愈來愈虛擬化。所以,非物質生產的第三產業,不是資本主義生產的新發展,而是資本主義進入了垂死階段,自發地表現出一定的向社會主義為人的生產的過渡性。
馬克思闡明,共產主義社會不存在商品和貨幣,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徹底消滅了,國家也消亡了。到那時,一方面,現在被稱為第三產業中的一些部門,如商業、金融業、黨政軍、等等服務於資本和統治階級的行業部門。都將隨著資本和國家的消失而消失;另一方面,人為了獲得全面的自由發展,現在第三產業中的一些部門,如教育、衛生、傳媒、旅遊、藝術、娛樂等等,在共產主義社會將獲得更大發展,並表現出新的意義。只是,共產主義社會已經消滅了社會分工,人們不再分為工人與農民、體力勞動者與腦力勞動者,因而也不會存在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這樣的社會生產等一般分工。教育、衛生、傳媒、旅遊、藝術、娛樂等等,也不再從屬於資本。那時,這些部門的勞動會不會表現為轉化為某種生產勞動呢?對此,我們在後面要從社會生產的發展趨勢來歷史地考察探討;現在可以肯定的是,共產主義社會消除了分工,也不需要產品成為商品表現為交換價值,教育、衛生、傳媒、旅遊、藝術、娛樂等等勞動,不會作為資本生產剩餘價值的物化勞動存在;它將成為一種新的生產勞動——「人化勞動」為人的全面、自由發展的「產業」,生產使用價值——精神文化財富,但不表現為價值。
4-3「知識經濟」
經濟學劃分三次產業,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突出發展第三產業,但沒有解決資本主義存在的問題。1996年,世界經合組織發表題為《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的報告,把「知識」從經濟增長因素,上升為與工業經濟對應的知識經濟,被認為是繼自然經濟時代、工業經濟時代之後的「知識經濟」時代。原來從生產勞動部門中獨立出來,劃入在第三產業中以腦力勞動為主的服務部門,又進一步獨立出來,並統帥整個第一、二、三次產業,作為社會的決定性的主導經濟。
歷史上,在對經濟增長因素探討中,理論界從單純考慮資本,到同時考慮勞動,引入了知識,形成資本、勞動、知識三元論。把知識再分為對自然規律性的科學和對人的組織管理才能,又形成生產要素四元論,我國深化勞動價值理論認識中的勞動、資本、技術、管理,這種要素增長論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只是當時中國理論界著重於分配,西方經濟學則是著重於資本如何獲得最大剩餘價值。其中原因我已說過,中國那時還處於資本原始積累階段,所以,雖然鄧小平提出「科學是第一生產力」,但是,在中國的勞動力大部分還沒有被充分利用的情況下,自然首先要著重於資本這個生產要素。西方發達國家現在是苦惱於資本過剩和資本利潤率遞減,它需要在保持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前提下,尋求新的經濟增長方式。現在,中國市場經濟也遇到同樣問題,經濟增長模式轉向「知識化」。「信息化」、「互聯網+」、「創新經濟」等等新的改革被突出出來。
毋容置疑,知識勞動在推動經濟發展中,起著愈來愈大的作用。在今天,生產中人的因素,知識的因素,已經成為生產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生產的是物質產品,物質產品從資源上,受到自然資源的限制;作為生活消費品,又受著人的合理消費力的限制。總之,物質生產的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的發展,都受生產所賴以進行的物質源泉和人類消費力的限制。這已經實實在在地擺在人類面前,成為當今資本主義生產的致命問題,也是今後社會主義生產必須考慮的問題。
現在,生產不發展的國家還在為生存而全力發展物質生產,以求能獲得較多的生活物質的時候,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已經為「生產過剩」而苦惱,轉向了發展「第三產業」,著重於物質功能的開發,發展精神生活方面的消費,用最少的物質消耗創造最大的效用。現代的生產和消費,正在從實體轉向功能、享受。物質的新功能的發現,都會開發為一種新的產品,同時淘汰昨天的同類產品,發展已經不在於產品量,而在於質。現在以物的功能開發為主的生產,把人的腦力勞動提到至關重要的位置。
任何物質生產,都需要耗費腦力和體力。傳統的物質生產作為實體生產,主要是靠體力勞動,而物質生產的新方法,物質功能的新開發,則主要靠腦力勞動,古往是如此,今來也是這樣。比如前面我們提到過的蒸汽機,製造蒸汽機需要腦力和體力共同勞動,沒有許多工人的體力勞動,生產不出蒸汽機,但是,把蒸汽的熱能轉化為動能,以及這種能量的各種運用和提高它的使用效率,首先要靠腦力勞動。概言之,腦力勞動在一切物質產品的生產中,始終處於主導地位,在推動生產力和生產的發展中,越來越起著決定性作用。
現在的物質生產,一方面,日益感到資源的枯竭,石油等不可再生的資源可開採的年限越來越少了,可利用的清潔水資源越來越少,清潔的空氣也愈來愈寶貴,人們在努力尋求新能源、新材料,凈化水和空氣,等等,這些都要靠腦力勞動拿出辦法。另一方面,對產品的需要,主要的已經不在於它的量,而著重於它的功能。比如衣服,過去主要是追求生產量,但是量的需求畢竟是有限的,在量已經滿足需要的時候,人們追求它的質,要求穿著舒適、漂亮,不僅在於身體的感受,而且在於精神的感受。我想,衣服生產還會開發出它的其他功能,比如保健功能——調節溫度濕度,隔離空氣中的有害物質,以不同方式作用人體以增進健康。食的方面,現在的綠色食品、保健食品愈來愈受到消費者和生產者的青睞。住、行方面也會如此。可以說,物質的使用價值方面的發展,主要是靠腦力勞動的新創意,創造新材料、新技術、新產品、新功能。特別要指出的是,由哲學運用於電磁功能產生電腦和現代網路信息業,不僅在物質生產領域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愈來愈使生產社會化,世界一體化,使社會有可能自覺調配社會資源和產品生產,而且在改變著人類的生活方式,網路正在成為自由交往的新的社會形式。現在,資本主義的的生產和生產關係在激烈改變著、可以感覺得到生活和社會都在迅猛變化。社會主義理論應當認真地科學地考察研究,從中吸取新的有用東西,深化對社會主義的認識。
我們強調腦力勞動在物質生產中日益增強的主導地位,強調科技、信息在今天社會化生產中對資源配置和產品生產越來越起著決定性作用,生產在智能化,產品也在智能化,在肯定以知識因素為基礎的高技術生產、產品創新、管理創新、網路經濟等等給社會經濟帶來非常發展的同時,還應當看到,這並沒有改變馬克思所揭示的資本主義積累的趨勢。「知識經濟」報告提出不到十年,資本主義世界就發生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至今前景不明。應當認識到,提出社會發展劃分為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和「知識經濟」三個時代的「知識經濟」理論,存在著一種誤導。(29)
「羅默實際上假設了只有可積累的知識才可以充當增長的發動機,而諸如實物資本、勞動力等要素則由於其不可積累性而無法充當發動機。」(胡乃武 龍向東:《半個世紀以來西方經濟增長理論的發展》,《經濟學動態》2001年第10期第68頁)羅默的假定不嚴謹。事實上,物質財富和勞動力都在不斷地積累;知識是在物質財富和勞動力積累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任何知識的取得,都要耗費勞動和已有的財富,常常要有許多失敗作為「成功之母」。可以說,沒有人的勞動力作用於物質生產資料的勞動,不可能產生知識。知識在生產中的應用,也需要有相應人力和物力,需要更高生產資本構成。(30)
自然物質和人的勞動力始終是生產的基本要素,財富的源泉,其他的,——資本、技術、管理等等,都是從這兩個基本要素派生、衍生出來的。勞動創造了兩種財富——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但是它們都由於被少數人佔有而異化為統治勞動的力量,生產資料的佔有者在物質上佔有勞動者勞動生產的產品,在精神上成為統治著勞動者。「生產過程的智力同體力勞動相分離,智力變成資本支配勞動的權力,是在以機器為基礎的大工業中完成的。」「大工業則把科學作為一種獨立的生產能力與勞動分離開來,並迫使它為資本服務。」(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464、400頁)物質財富異化為(非人力)資本,精神財富也異化為(人力)資本,產生財富分配上的兩極分化。人類異化分裂為不同階級,不同的經濟變種。(31)
智力從勞動力中分離出來成為「人力資本」,對於勞動者來說,是傳統的「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法則,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取得了經濟的表現形式;在提高社會生產力的同時,也使得個人勞動力畸形發展,社會總體生產力的發展以人的個體生產力的削弱為代價,以犧牲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為代價。應當看到,當人們劃分為腦力勞動者和體力勞動者的時候,無論腦力勞動者和體力勞動者,都不是一個完全的人,獨立的人,而是一個失去了自由的被財富生產所支配奴隸。
資本職能從資本中分離出來成為「人力資本家」,「知識經濟」把知識直接作為資本,作為一種知識獨佔權,要求佔有社會勞動創造的價值,如地租那樣,向每一個使用知識的部門收取租金——專利費;同時又象工業化前的商人那樣,把物質生產部門做它的「代工廠」,置於其控制之下,榨取它們的利潤,控制著現代商品生產鏈的兩端,形成所謂「微笑曲線」。顯然,如果處於生產鏈中間的物質生產部門不存在,這個生產鏈就斷開了,如果生產勞動這個基礎坍塌了,兩端就翹不起來,「微笑曲線」的兩端就會拉下,成了「大哭曲線」。這,可以看歷史上剝奪他國的商業民族的衰落,可以看今天的典型「頭腦國家」美國的困境。
實踐證明,從經濟增長因素——無論是外生理論還是內生理論,無論把知識作為一種新的商品,還是作為「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對於現代資本主義生產來說,都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知識經濟」既不可能取代物質生產,也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相反的,它不過是一種新的掠奪手段。知識謂之「經濟」,已經不是簡單地作為經濟增長因素,而是與現代資本主義生產全球化的經濟特點相聯繫的資本主義形式。資本主義經濟愈來愈依賴於世界市場,現代資本主義國家爭奪世界市場,已經從商品輸出、資本輸出轉入知識(技術)輸出和文化輸出。(32)「頭腦國家」統治「四肢國家」。
所謂「知識經濟」,形式上是人力資本主義,實質是帝國主義新形式。是發達國家從軍事佔領、商品輸出、資本輸出方式分割世界,轉到了以知識文化統治世界,通過壟斷管理技術以獲取高額利潤,把物質生產轉移給無法獲取這一技術的勞動力成本低的地區或國家,即所謂「頭腦國家」與「軀幹國家」的國際分工(33),在形成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同時,「知識經濟」的「頭腦國家」控制著所謂「微笑曲線」的兩端,控制再生產過程的前後兩個高收益階段,形成「頭腦國家」剝奪「軀幹國家」的帝國主義新形式,所謂「後資本主義」。
但是,如果沒有資本存在,知識如何能夠轉化為知識經濟形態?如果沒有低成本勞動力的地區或國家接受這種「服務」,沒有國家進行物質生產,知識能夠成為「知識經濟」嗎?如果沒有「軀幹國家」,「頭腦國家」生長在什麼東西上?所有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不言而喻的。
今天,知識生產雖然獨立成為一種生產部門,「知識資本」、「知識產權」、「人力資本」,還是必須藉助於「非人力資本」才能成為資本。世界上有很多人從事腦力勞動,但是,他們的知識沒有成為資本,不能形成產權;那些能夠成為資本的知識,或是由於或被注入了資本,或服務於資本,才成為資本;再說,所有科學研究,一切知識產品無一不首先耗費社會財富——已有的勞動成果。毫無疑義,科學知識促進了人類社會和社會生產的發展,同樣毫無疑義的是,社會生產發展和已有的勞動成果,更促進了科學知識的發展。所以,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把知識看作是外生因素也好,看作是內生因素也好,它本身都受著資本的制約,都建立在過去勞動創造的社會財富的基礎上。(34)
世界上有難以計數的發明、專利等等知識產品,它們都耗費了大量的勞動和勞動資料,但是,這些發明、專利等等知識產品能實現其價值的很少,能夠成為資本的更是屈指可數。知識生產本身是一種高風險高利潤的投資。高利潤是因為知識產權壟斷性——所帶來的壟斷利潤。高風險則來自多方面,一是許多是由於知識本身的缺失沒有生產出知識產品,或知識產品不能轉化成商品。二是知識更新愈來愈快,知識產品有很高的而且愈來愈高的折舊率。總的來說,知識生產的效益不是表現在知識生產本身的價值上,知識生產本身所耗費的價值非常之大,效益產生於運用知識可以提高產品的使用價值,可以在一定時間獲得壟斷利潤,但是它不增加產品的價值。(35)知識經濟能改變的只是利潤在不同資本家之間的分配,激化資本的內部競爭,無法改變總的資本利潤率遞減規律。
知識是社會勞動成果的歷史積累,是社會共同的精神財富(36)。在生活資料的生產還要佔去人類絕大部分勞動時間的情況下,腦力勞動只能由少數人來承擔,不僅導致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分離,而且使社會的歷史積累的知識,成了少數人獨佔特有的財產——知識產權,成為個人的一種特殊的資本。成為個人佔有知識運用所至範圍內的勞動創造的財富的一種占有權。「人力資本」,「知識經濟」等觀念的提出,不僅表現了社會生產過程中,智力同體力勞動相分離,還表現出資本的職能與所有權的分離,「人力資本」與「非人力資本」的分離;反映了資本主義生產已經進入了「知識資本」主導的「後資本主義經濟」階段。也就預示著「人本主義」經濟正在取代資本主義經濟。
從生產力的歷史發展看,第一次產業或農業經濟是以自然力量為基礎,自然條件起著決定作用;第二次產業或工業經濟以勞動生產的物質財富的力量為基礎,包括科學技術的人的勞動積累起主導作用。無論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生產力都是多種要素的結合,勞動力總是體力與智力的結合,智力和體力在農業和工業生產中,都必須結合在一起才能創造財富和價值。最初結合於個人,在工廠中是局部工人結合為總體工人,現在又作為社會經濟總體中特殊分工的結合。無論是個人、企業和社會,智力都只是一種觀念的、可能的但不是實際的物質財富的生產力。現在的「現代企業」和「知識經濟」理論,片面突出文化財富的力量,主張知識、「人力資本家」要成為社會經濟的主導者,「頭腦國家」支配「軀幹國家」,「人力資本僱傭非人力資本」。(37)但是,所謂「知識資本」、「人力資本」的普遍表現形式——管理和技術,仍然是直接依賴於資本和勞動。拋開知識本身就是勞動的產物、知識本身就是勞動力內涵不說,也拋開「非人力資本僱傭人力資本」與「人力資本僱傭非人力資本」的爭論,不管什麼資本僱傭什麼資本,只要企業家、銀行家、經理等不被資本家所僱傭,知識產品不為資本生產剩餘價值服務,或者說企業家、銀行家、經理等沒有「僱傭」到資本,他們都不可能成為「人力資本家」,他們的「知識資本」都會化為烏有;企業家、銀行家、經理等所服務的資本價值小,他們的知識的價格也不會高。
現在,「知識經濟」或「新經濟」中的「人力資本家」,不同於「現代企業」中的「人力資本家」。「現代企業」中的「人力資本家」是作為所謂「非人力資本家」的代理人,以他們的知識組織工人為「非人力資本家」生產,他們一方面受雇於資本所有者,一方面又作為職能資本家直接剝削生產勞動者,並與非人力資本家共同分配直接生產者生產的剩餘價值,但基本不承擔虧損,不表現為一種經濟形式。而「知識經濟」或「新經濟」中的「人力資本家」則不僅是獨立的無形的知識商品生產者,同時交由代工廠轉化為物質形態的高新技術產品,對現在資本主義生產起支配作用,表現為現代資本主義的一種經濟形式。
知識產品現在獨立作為商品具有交換價值和使用價值。但它必須要有體力勞動的追加,最終必須附著在一定的物質對象上面。沒有物質實體,只有人動腦沒有人動手,生產不出供他人使用的產品,因而也成不了商品,沒有價值。但知識經濟中的知識資本、人力資本家,與股份公司里的人力資本不同,股份公司里的人力資本只是作為資本職能與資本所有權對立,分割股份公司的利潤,不獨立獲得經濟結果,知識生產獨立成為生產部門,形成的「知識經濟」,是以壟斷性的知識產權直接作為資本賺取剩餘價值,剝奪產業資本家。在今天世界經濟一體化中,知識資本又作為「頭腦國家」壟斷的知識產權,剝奪「軀幹國家」的財富。知識經濟在國際化的世界市場經濟中,是新的壟斷資本主義,它或者單獨地以知識資本,或者和其他形態的資本一起輸出到「軀幹國家」,或者直接佔有這些國家的勞動力、自然資源和市場,或者剝奪這些國家的產業資本家。是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的新形式。
「利潤率的下降會延緩新的獨立資本的形成,從而表現為對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發展的威脅;利潤率的下降在促進人口過剩的同時,還促進生產過剩、投機、危機和資本過剩。所以,象李嘉圖那樣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看作絕對生產方式的經濟學家,在這裡也感覺到,這種生產方式為它自己造成了一種限制,因此,他們不是把這種限制歸咎於生產,而是把它歸咎於自然(在地租學說中就是這樣)。但是在他們對利潤率的下降所感到的恐懼中,重要的是這樣一種感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生產力的發展中遇到一種同財富生產本身無關的限制;而這種特有的限制證明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局限性和它的僅僅歷史的、過渡的性質;證明了它不是財富生產的絕對的生產方式,反而在一定階段上同財富的進一步發展發生衝突。」(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第270頁)
知識從來就是生產力的必不可少的因素,自然是經濟增長因素,而且知識積累的無限性,使得它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對此,我們在前面已經進行了探討,做了充分的肯定。經濟學家提出「人力資本」與「非人力資本」的概念,是對資本主義生產矛盾和現代企業的資本所有權與資本職能矛盾的反映,提出「人力資本僱傭非人力資本」這個命題,是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內對資本所有權的變革,表明生產中的人的因素已經開始主導物的因素。「後資本主義社會」、「知識經濟」,仍然是在資本主義範疇內,知識作為一種資本、作為少數人的壟斷權利,限制了對知識產品的使用,束縛了知識作為可能的生產力轉化為實際的生產力,它對社會生產的促進作用,受到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限制。
知識作為資本經濟形式,無疑表明了貨幣資本主導生產的方式已經不行了。羅默的假設不無道理,在資本愈來愈不能轉化為生產資本的今天,確實只有可積累的知識才可能充當增長的發動機,資本不僅不能再充當發動機,而且成了經濟發展的累贅。「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的提出,表明物、資本對人的統治,正在轉變為人對物、對資本的支配;人類社會發展,正在從物質文明轉向精神文明;「看不見的手」由於信息化不再是看不見的了。科學生產正在把人類社會推進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現在最需要做的事情,是要消除知識的資本性,知識純粹作為自由勞動者科學支配生產資料,並進而作為人的自由發展的前提基礎。
4-4「虛擬經濟」
「我們看到資本的最初起點,G—W—G』公式中的貨幣,這個公式已經歸結為G—G』(G』﹦G + ΔG),即創造更多貨幣的貨幣。這是被縮減成了沒有意義的簡化式的資本的最初的一般公式。這是一個已經完成的資本,是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的統一,因而是一個在一定期間內提供一定剩餘價值的資本。但在生息資本的形式上,這種性質是直接表現出來的,沒有任何生產過程或流通過程作媒介。資本表現為利息的即資本自身增殖的神秘的、自行創造的源泉。」(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第441頁)這種資本自身增殖的神秘的自行創造,現在「創造」出「虛擬經濟」。
經濟學關於「虛擬經濟」有幾種不同的理解,其核心都是G—G』,即成思危說的「錢生線」。成思危說,「虛擬經濟的概念在國際上是從20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逐漸被提出來的」。成思危劃分出三大類虛擬資本:一類叫信用資本,這個在金融界就比較熟悉;第二種叫知識資本,包括技術、秘密、專利、品牌、標準等;第三種叫社會資本,社會資本是人們在社會交往中所形成的一種互相的信賴和合作。他說:「虛擬資本為什麼是虛擬的呢?第一,它是無形的,信用、知識、關係都是無形的,你買張股票多少錢,並不代表它的價值」。他定義說:「什麼是虛擬經濟呢? 我們說虛擬經濟是虛擬資本以金融平台為依託所進行的各種活動。簡單地說,就是直接以錢生錢的活動,在學術上說,是用你的所有權證去交易的活動。」成思危說「我們的研究是從馬克思虛擬資本的概念進入到虛擬經濟的概念」。他說「虛擬資本是在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第二十一章以後的幾章中提出的一個觀念。」(成思危:《什麼是虛擬經濟》)
虛擬資本不是馬克思首先提出的概念。《資本論》第三卷第二十五章「信用和虛擬資本」,基本上是評述他人的東西。從「虛擬貨幣」到「虛擬經濟」也不是從一個概念進入到另一個概念,而是虛擬資本完全脫離物質生產領域運行,在證券市場投機買賣形成的經濟形態。
G—G』最初是生息資本形式,在資本主義社會以前很早就存在,但是並不因此它就成為虛擬資本形成所謂虛擬經濟。不管這G是自己的還是他人存入的,在資本主義之前和在資本主義社會相當長的時期里,都是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即使在後資本主義時期,也是有相當部分要以國家經濟做基礎。
在G—G』這種形態中,資本G不是「虛擬資本」。把100元貨幣存入銀行,或者投資股票債券,這是用錢生錢,但這100元錢是實在的,不是虛擬的。這裡順便提出對經濟學的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理論批判:某人把100元存入銀行,存期為一年,在存入銀行的這一年中,用經濟學家的觀點,這筆錢的所有權仍然是存款人的,但是失去了使用權。這是表面認識。實際上那個人存款就是行使了使用權,進行資本增殖。「很清楚,100鎊的所有權,使其所有者有權把利息,把他的資本生產的利潤的一定部分,據為己有。如果他不把這100鎊交給另一個人,後者就不能生產利潤,也就根本不能用這100鎊來執行資本家的職能。」在這裡,「貸出者和借入者都是把同一貨幣額作為資本支出的。但是它只有在後者手中才執行資本的職能。同一貨幣額作為資本對兩個人來說取得了雙重的存在,這並不會使利潤增加一倍。它所以對雙方都作為資本執行職能,只是由於利潤的分割。其中歸貸出者的部分叫作利息。」(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第379、396頁)
在「信用和虛擬資本」這一章中,馬克思指出:「真正的貨幣資本不是以貨幣流通(不管是金屬貨幣還是國家紙幣)為基礎,而是以匯票流通為基礎。」(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第451頁)虛擬資本是從匯票流通中產生的。馬克思引述了威·里瑟姆《關於通貨問題的通訊》的一段話:
「匯票這個巨大的上層建築,是建立〈!〉在由銀行券和金的總額形成的基礎之上的;如果在事情演變中這個基礎變得過分窄小,這個上層建築的堅固性,甚至它的存在,就會處於危險境地。」(第8頁)——「要判斷匯票有多少是來自實際的營業,例如實際的買和賣,有多少是人為地製造的,只由空頭匯票構成,這是不可能的。空頭匯票,是指人們在一張流通的匯票到期以前又開出另一張代替它的匯票,這樣,通過單純流通手段的製造,就製造出虛擬資本。」(《資本論》第三卷第451頁)
馬克思還引述了沙·科凱蘭在《工業信貸和工業銀行》中說的一段話。
「在任何一個國家,多數信用交易都是在產業關係本身範圍內進行的……原料的生產者把原料預付給加工製造的工廠主,從他那裡得到一種定期支付的憑據。這個工廠主完成他那一部分工作後,又以類似的條件把他的產品預付給另一個要進一步對產品進行加工的工廠主。信用就是這樣一步步展開,由一個人到另一個人,一直到消費者。批發商人把商品預付給零售商人,他自己則向工廠主或代理商人賒購商品。每一個人都是一隻手借入,另一這隻手貸出。借入和貸出的東西有時是貨幣,但更經常的是商品。這樣,在產業關係之內,借和貸不斷地交替發生,它們互相結合,錯綜複雜地交叉在一起。正是這種互相借貸的增加和發展,構成信用的發展,這是信用的威力的真正根源。」(見《資本論》第三卷第452頁)
這裡不詳盡地考察一切信用關係,馬克思引述並認同的他人的研究已經說明,信用資本本身不是虛擬資本,並不脫離實體經濟。虛擬資本是實體經濟發展的需要,超出「銀行券和金的總額形成的基礎之上的」一定量的「虛擬資本」的存在,作為支付手段加速了流通,其作用是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在信用制度中,「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的職能包含著一個直接的矛盾。在各種支付互相抵消時,貨幣就只是在觀念上執行計算貨幣或價值尺度的職能。而在必須進行實際支付時,貨幣又不是充當流通手段,不是充當物質變換的僅僅轉瞬即逝的媒介形式,而是充當社會勞動單個化身,充當交換價值的獨立存在,充當絕對商品。這種矛盾在生產危機和商業危機中稱為貨幣危機。……貨幣就會突然從計算貨幣的純粹觀念形態變成堅硬的貨幣。」馬克思在第三版上加註說:「本文所談的貨幣危機是任何普遍的生產危機和商業危機的一個特殊階段,應同那種也稱為貨幣危機的特種危機區別分來。後者可以單獨產生,只是對工業和商業發生反作用。這種危機的運動中心是貨幣資本,因此它的直接範圍是銀行、交易所和財政。」(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158頁)
馬克思引了詹·威·吉爾巴特《銀行業的歷史和原理.》的論述:
「銀行家是把別人的貨幣貸給它的顧客。」這就是說,貨幣是實在的,只是不是銀行家的。
「存款銀行用轉賬的辦法,節約了流通手段的使用,用小額實際貨幣來結清大額交易。這樣騰出來的貨幣,再用貼現等辦法,由銀行家貸給他的顧客。因此,轉賬增加了存款的效果。」
「這樣,靠轉賬的辦法,存款制度能夠達到完全不使用金屬貨幣的程度。如果每個人都在銀行開戶存款,並用支票來進行一切支付,這種支票就會成為唯一的流通手段。不過在這個場合,必須假定銀行家手裡有貨幣,否則,支票就會沒有任何價值。」
現在已經潛在著危險,信用可能會是「沒有任何價值的支票」;可能由此產生投機。於是就象《通貨論》中說的:「無可爭辯的事實是,我今天存在A處的1000鎊,明天會被支付出來,形成B處的存款。後天又可能由B處再支付出來,形成C處的存款,依此類推,以至無窮。因此,這1000鎊貨幣,經過一系列的轉移,可以成倍增長為一個絕對無法確定的存款總額。因此很可能,英國全部存款的十分之九,除存在於銀行家各自的賬面上外,根本就不存在……」詹·威·吉爾巴特已經看到:「銀行的目的在於便利營業。但一切便利營業的事情,都會便利投機。營業和投機在很多情況下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很難說營業在哪一點終止,投機從哪一點開始。」(見《資本論》第三卷第456—458頁)
這種槓桿作用產生的根本不存在的這十分之九的存款,是並不實際存在的虛擬資本。虛擬資本一旦不能貼現時,貨幣流通中斷,商品交換停滯,經濟危機發生。但是這種經濟危機還是表現為實體經濟的危機。
信用資本中雖然衍生出虛擬資本,但只有當虛擬資本不是對工業和商業發生作用,而只是在銀行、交易所內運動,完全作為脫離物質生產的投機資本,才衍生出所謂「虛擬經濟」。
自1825年英國爆發第一次經濟危機以來,資本主義經濟從未擺脫過經濟危機的衝擊。但是,經常的生產危機與猛烈爆發的金融危機,有質的不同,它產生於不同根源,因而表現的領域也不同。
「信用制度固有的二重性質是:一方面,把資本主義生產的動力——用剝削別人勞動的辦法來發財致富——發展成為最純粹最巨大的賭博欺詐制度,並且是剝削社會財富的少數人的人數越來越少;另一方面,也是轉到一種新生生產方式的過渡形式。」「資本主義的股份企業,也和合作工廠一樣,應當被看作是由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轉化為聯合的生產方式的過渡形式,只不過在前者那裡,對立是消極地揚棄的,而在後者那裡,對立是積極地揚棄的。」(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第499、498頁)
股份公司產生的同時,也產生在證券市場上進行投機賭博、完全脫離生產的金融資本家。現在資本愈來愈沒有價值(38),越來越多的虛擬資本作為金融資本在金融市場上進行一系列投機性的倒買倒賣活動,並沒有實際資本投資進來(39),形成了現代經濟學所謂的「虛擬經濟」。虛擬經濟是信用經濟的濫用,完全脫離實體經濟。
實體經濟生產中供需的嚴重不平衡產生經濟危機,也常常表現為貨幣危機。但在銀行、交易所、財政中產生的貨幣危機,不是產生於物質產品的供給和需求不平衡的生產危機中的貨幣危機,而是貨幣資本的供給與產品價值嚴重不平衡產生的貨幣危機,是金融危機,是貨幣經濟本身的信用危機(40)。它不是沒有貨幣,而是貨幣資本不存在,是資本流通泛濫產生的泡沫。這種資本是虛假的,它的增殖依賴於冒險投機與爾虞我詐(41)。
虛擬經濟的資本自然是虛擬資本,但是不同於信用資本中的虛擬資本。「在現實的運動中,資本並不是在流通過程中,而只是在生產過程中,在剝削勞動力的過程中,才作為資本存在。生息資本卻不是這樣。他的特殊性質也正在於此。要把自己的貨幣作為生息資本來增殖的貨幣所有者,把貨幣讓渡給第三者,把它投入流通,使它成為一種作為資本的商品;不僅對於他自己來說是作為資本,而且對於別人來說也是作為資本,它不僅對把它讓渡出去的人來說是資本,而且它一開始就是作為資本交給第三者的」。(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第384頁)
馬克思在第380頁闡明生息資本的運動:G—G—W—G』—G』。公式表明,不管G是不是虛擬資本,它都是作為資本而存在,或者直接地或者間接地參加社會經濟運行中的物質生產運動。只是在C—C即貸出者與貸入者的關係上,「物質財富的對立的社會性質,——物質財富和作為僱傭勞動的勞動之間的對立,——離開生產過程,已經表現為資本所有權本身。」(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第398頁)虛擬經濟並不在於資本是否虛擬資本,不在於這種資本對於佔有者是否實在,而在於這種資本並不真的作為資本進入生產過程,或者說,它完全不和物質生產發生關係,既不直接與生產發生關係,也不間接與生產發生關係,只是同資本自身發生關係,資本所有者與資本所有者的一種博弈,完全是金融市場中的一系列投機與欺詐(42)。
信用已經變成欺詐。資本主義發展到虛擬經濟,不僅表明貨幣資本已經不能完全轉化為產業資本,而且不能轉化為商業資本。絕大部分虛擬資本不再是實際作為資本在生產中流通,完全不參與價值創造。虛擬經濟就是虛假的經濟,不過是資本自身的投機炒作;它不進入生產過程而直接剝奪社會創造的財富,完全是腐朽的、寄生的東西。
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或者西方經濟學說的「後資本主義」時期,資本活動的場所,越來越從生產領域轉到金融市場,脫離實體經濟,成為虛擬經濟,衍生出越來越多的虛擬商品資本進入市場流通,詐騙生產的價值,使生產不堪重負。資本和資產階級完全成為社會生產的寄生累贅。
5社會主義生產的實質特性
我們考察了社會生產發展的歷史過程,把它表現為:各自獨立的個體勞動者小生產的公式A+Pm…P…W,轉變成為資本主義大生產的公式G-W(A,Pm)…P…W』-G』,再轉變為社會主義大生產的公式A+Pm…P…W,以公式演變,反映社會化生產發展的自然必然趨勢,表現一個勞動不斷獲得解放和社會化發展的過程,一個否定的否定過程。
我們考察了資本主義生產,指出資本主義生產的不完全,越來越多發展「第三產業」也不能完全實現生產出來剩餘價值,資本主義生產進入絕境,資本家被排斥在生產之外;過程中人的智力勞動獨立出來,產生「知識經濟」;但是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智力勞動沒有擺脫資本的束縛,不能在生產中充分發揮它的作用;越來越多的貨幣資本不能轉化為生產資本,只能在債券市場投機詐騙,形成吸血的寄生的「虛擬經濟」。
馬克思指出的「在協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共同佔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是取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勞動者用協作勞動的方式直接佔有生產資料生產產品,按勞分配,這不僅是無產階級的要求,同時也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要求。
現在,我們要考察,社會主義生產的實質特性是什麼,它怎樣解決資本主義生產危機,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
5-1社會主義生產總循環公式
我用公式反映社會生產方式的歷史發展過程,並在探討按勞分配後,在「以勞動為基礎的所有制」那章,把社會主義生產公式A+Pm…P…W展開為如下的公式Ⅰ:
這個公式是對社會的總體生產而言,對於社會主義社會內部的各個生產共同體的生產關係,還需要把交換要素引進公式。在社會生產中,每一個生產組織都不可能為勞動者生產出所需要的全部生活資料,也不可能生產出自己所需的生產資料,它們之間必須通過產品交換,才能滿足勞動者的生活需要和生產共同體的再生產需要。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循環公式反映社會內部不同生產共同體間的關係,表現為如下公式1:
這個公式表示了社會主義社會所有生產共同體的生產過程,<、>是表示交換的符號。
在社會主義生產中,
表示勞動者把自己的勞動力自覺地結合成為社會勞動力A,共同佔有社會生產資料Pm,生產出共同產品W。
表示產品在勞動者和共同體中的分配與交換,也就是,Wp這部分是用來補償生產中耗費了的生產資料,繼續為生產共同體所有,Wa是勞動者的勞動創造物,它分為xWi和Wi兩部分,Wi是生活資料,要在生產共同體的各個勞動者間進行分配。現在,公式
除了表示產品在勞動者及生產共同體中的分配外,還要在生產共同體間進行交換。
我們已知道了,在社會主義社會分配中,勞動時間要作為分配的尺度。既然勞動者在分配中,要用勞動時間來計量應得的消費品,因此,首先要對消費品這部分要計量它所含的社會勞動量,從而也使得生產共同體也必須計量它的產品的社會勞動量,在交換中需要表現為價值形式,至於是否要表現為貨幣,這個問題要視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發展情況而定;不過,既然要表現勞動量,那末,就一定要用某種形式來表現。至於是什麼形式,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說是「一張證書」,證明勞動者提供了多少勞動,這張「證書」具體是什麼,馬克思沒有進一步說明,恩格斯在《反杜林論》里,分析了杜林用「貴金屬」貨幣、歐文用「勞動卷」來表示的勞動量時,指出貨幣有使生產共同體解體的作用,但也沒有進一步的闡述生產共同體之間的產品以怎樣的形式進行交換。馬克思、恩格斯沒有、也不會具體說明,這個問題應當由生活在其中的人們的實踐來解決。現代生活中產生的信用卡,已經指明了解決的辦法。
再看社會主義國家內部的情況。無論馬克思的社會主義理論還是社會主義社會實際,都肯定地表明社會主義社會沒有消除分工,不僅存在工農業的一般分工,存在各個生產共同體的不同產品生產的特殊分工,而且勞動者的勞動也存在腦力和體力、不同工種的個別分工;無論從馬克思的社會主義理論還是社會主義社會實際,也都肯定地表明社會主義社會還會存在不同的公有制,社會還沒有佔有全部生產資料。實踐表明,社會主義社會的勞動者的勞動,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都是組織成為一個個的聯合體的生產勞動,個人勞動還沒有完全成為直接的社會勞動。這就決定了在社會主義社會各個生產共同體間,還需要進行產品交換。那末,它們之間的交換會是什麼形式呢?是直接的產品交換形式W-W,或者需要什麼作中介,類似於如現在商品交換的W-G-W這種的形式?
從資本主義社會到社會主義社會,是社會的歷史轉變過程,這個轉變過程必然有一系列歷史階段性發展的過渡點。社會主義生產方式不可能在資本主義社會內部能夠產生出來,它在資本主義社會的成就的基礎上建立起來,因而社會主義社會不可能一開始就完全對資本主義社會的一切否定,只能是一系列積極的揚棄,不斷改革過程。
社會主義社會存在產品交換,這種交換仍然通行等價交換的原則,馬克思已經在按勞分配中闡明了這點。恩格斯只是認為,如果這種交換照舊用貨幣做媒介,社會的共同生產就可能有分解為一群群私有者生產的危險。現實表明,恩格斯的論斷是正確的。但是,社會生產中完全不用任何媒介直接進行產品交換,採取W-W這種直接物物交換形式,根本是不可想像的,勞動者不可能帶者自己生產的產品到各地去,尋找需要自己的產品同時以又能給自己提供消費品的交換者。因此,社會主義社會的產品交換,在理論上也難以成立,實際上很難在沒有媒介下進行。產品交換還需要W-G-W這種形式。至於這個媒介G是歐文的「勞動卷」,還是馬克思講的「證書」,總之,不管它是什麼樣子,都應當象貨幣那樣可以憑證換取、領取一切價值相等的產品量,從而使產品可以在廣泛的空間和時間裡自由交換,而不象W-W那樣,受到時間、空間、生產者的限制。至於這種媒介有可能分解共同體危險的問題,當然要防止,如毛澤東講的,「在無產階級專政下加以限制」,既利用它,又防止其分解共同體的作用,所以,社會主義需要繼續革命。現在,我們在考察了社會主義社會內部不同生產共同體之間的產品交換的必要性,和需要一定形式的媒介之後,無論如何,對於社會主義生產循環公式1需要作進一步的變通,表現為如下公式2:
在引入交換手段G後,公式1轉變為公式2。它表示:勞動者共同佔有生產資料Pm,並把他們的勞動力結合成一個共同勞動力A,進行生產勞動P,生產出共同產品W;他們把W轉換為等值即代表相同勞動量的G,這個勞動量由兩部分勞動構成:生產產品W的A創造的Ga和耗費的Pm轉移到產品W中的Gp。Gp在再生產中用於交換勞動量相等生產資料Pm;Ga作了若干必要的扣除xGi之後的Gi,要在共同參加生產產品W的勞動者之間按勞分配,勞動者用分配所得交換第Ⅱ部類的產品即生活資料Wi,供個人作生活消費;必要扣除的xGi中的一部分將交換來生產資料,增加到Pm中以發展社會再生產;另外的部分用於社會成員的共同需要。Wi和xWi一同進入個人和社會的生活消費AP,再生產社會生產所需要的勞動力A,和供個人發展和享樂所需要的H,表現為自由人的生產發展的時間和空間。然後新生產的A與Pm又相結合進入社會再生產。
這三個公式,我把它們都稱為社會主義生產總循環公式,抽象地表現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生產的全過程,反映了社會主義生產過程的不同階段和社會主義社會發展進程的不同階段。
公式2表示的是剛剛從資本主義社會中產生出來的社會主義社會的初級階段。在這個階段上,雖然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上實行按比例有計劃的生產和勞動者按勞分配生活資料,但是,社會主義生產方式還在建設過程中,還存在不同的公有制,商品貨幣都還存在。按比例有計劃的生產和交換二者都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只是方式、形式不同。
公式1表示社會主義社會經過了相當的發展,在這個階段上,實現了按比例有計劃的生產,從而使W-G-W的支付手段G=0,因而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的職能也消除了。
公式Ⅰ表示社會主義社會已經發展到它的高級階段,但還是在社會主義歷史階段上,還需要實行按勞分配。
三個公式表示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不同層次。三個公式也同時表示出,社會主義生產過程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生產階段:生產者用他們的勞動力A佔有即使用利用社會公有的生產資料Pm,生產共同產品W,表現為(A+Pm)P…W,勞動生產出新的物質財富,並使社會原有積累的勞動以新的形態繼續保存。
第二階段——分配階段:生產者對他們生產的產品進行分配,生產中耗費的生產資料轉化為新的的生產資料這部分,仍然歸社會所有;生產者生產的新的物質財富先要進行一定的必要的扣除,作為社會保障基金,社會共同消費基金和社會共同發展基金;扣除之後的產品是生活資,要在生產者之間按勞分配。總的說,把生產的產品一部分作為生產資料,繼續為社會共有作為擴大再生產的生產資料,一部分作為生活資料,按勞分配給個人作為個人的消費資料。
第三階段——消費階段:產品中的歸社會所有的生產資料部分進入再生產消費;生活資料部分則在勞動者之間按勞分配,進入他們的生活消費。
現在,要特別說明的是:
表現的是工人分配得到生活資料和生活資料進入消費這個過程。經濟學還極少研究這個過程。在許多人的觀念里,消費是生產之外的事情。馬克思闡明了佔有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是資本主義生產的前提,闡明了生產資料的消費過程同時是物質的生產過程,但是,馬克思考察資本主義生產總循環公式時,生活資料的消費是在資本主義生產之外,因而沒有把生活資料的消費納入他當時的研究範圍。
生活資料的消費過程同生產資料的消費一樣,也是一種生產過程,即人(自然包括勞動力)再生產過程。對於社會主義者來說,還應當認識到,人的需要和自由發展,是社會主義生產的實質目的。勞動力這個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屬於勞動者生產的商品,現在它直接納入社會主義生產;勞動者生產的,不只是物質財富,同時還直接包括自己的和社會的精神財富,包括人自身。這是社會主義生產與資本主義生產的根本不同。所以,生活資料在消費中,不僅再生產出勞動力A,而且為人們創造愈來愈自由的、快樂的精神文化生活H,表現為自由人R的生產公式Ap…R。社會主義經濟學不同於資本主義經濟學,它不僅要研究生產、分配和交換,而且還必須研究消費,也就是,不僅要研究財富的生產,物化勞動,要研究人的全面的自由的發展,把人自身的生產納入到社會主義的研究內容,人化勞動。
社會主義生產把消費包括到社會生產過程中,自由人生產成為社會生產的目的內容,這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不能完成的生產過程,在社會主義生產方式中完成了。Ap…R表現出社會主義生產的實質特性——為了人的自由發展而進行的自由人的生產。
總之,資本主義生產是為資本增殖的生產,它的目的是賺錢,因此它本身不能完全消費掉產品,必然是不完全的生產;社會主義是自由人自身的生產,它的目的是為了所有人的全面的自由發展,物質產品生產不僅物質生產自身和發展的需要,更主要的是滿足人本身發展的需要,生產者生產的超過勞動力再生產需要的產品,不再表現為剩餘產品,而是人和生產的發展所必要的產品,完全為人和生產的發展所消費。生產就成為完全的生產。
5-2 人本主義生產
現在,我們運用社會主義生產總循環公式,來考察分析社會主義生產特性和生產全過程。
5-2-1 生產資料公有化,消滅僱傭勞動
A+Pm…P…W是一切社會生產的核。佔有生產資料和生產力,是一切生產的前提。馬克思的資本循環公式
表明,資本主義生產佔有生產資料和勞動力,表現為G-A和G-Pm,反映資本主義生產特徵:每一個資本主義生產者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都是別的生產者生產的商品,資本主義生產建立在商品基礎上,首先是資本家在市場上用貨幣資本購買生產資料和勞動力。
生產者購買生產資料,在歷史上不同生產方式中都有,但G-A即購買勞動力來進行生產,勞動力成為商品,從而使商品生產成為社會生產的普遍形式。這種情況只存在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生產的資本主義性質,不在於生產資料Pm是商品,根本的是在於勞動力是商品,在於僱傭勞動生產。
「G-A一般被看作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特徵」。(馬克思:《資本論》第二卷38頁)購買他人的勞動力即僱傭工人生產,是資本主義生產所特有方式。資本家和僱傭工人的階級關係,他們的互相對立和統一,正是在這種表面上是自由平等的資本和勞動力的買賣關係的G-A形式中所產生、固定的。而G-A之所以能夠發生,它的前提,「是因為勞動力實現的條件——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已經作為別人的財產而和勞動力的所有者相分離了。」(馬克思:《資本論》第二卷38頁)所以,資本家要僱傭勞動力,就必須首先要佔有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這些資料都和勞動者相分離,是資本僱傭勞動的前提基礎,社會主義革命的首要任務,就是消滅資本的這個前提基礎。
我們從社會主義生產總循環公式可以看到,社會主義革命首先消滅資本主義生產的起點,G-W沒有了,一開始就是勞動力A與生產資料Pm直接結合在一起,進入生產過程P中,勞動者直接用自己的勞動力佔有、即使用利用社會生產資料進行生產勞動,生產自己和社會必需的產品。沒有G-A,勞動力不是商品,社會主義消滅僱傭勞動制,把資本僱傭勞動生產方式轉變為勞動直接支配生產資料的生產方式,也就從根本上消滅了資本主義生產的基礎和前提。
社會主義生產與資本主義生產首要的根本的區別是:消滅私有制,消滅僱傭勞動。
我們知道,勞動和生產資料在生產中直接結合,歷史上是自由的獨立勞動者生產的一般形式;但在自然經濟中,勞動者個體分散佔有生產資料,制約了社會生產的發展,也制約了勞動者自由的全面的發展,因而在生產社會化過程中必然被排斥。
在私有制生產方式中,社會化生產對個體生產者的排斥是以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殘酷手段,使勞動者與土地和一切勞動資料相分離,被迫出賣他們的勞動力成為僱傭勞動者。現在的實踐告訴我們,即使用法律保障個體勞動者的生產資料不被剝奪,但小生產方式的個體勞動,仍然會在社會化發展中被排斥而走向消亡,個體勞動者必然分化為資本所有者和僱傭勞動者。改革開放後,少數農民成為資本家和絕大多數農民成為「農民工」證明這個自然規律。個體勞動者在社會化的生產中要避免成為僱傭勞動者,只有一種生產方式,即直接的社會生產方式,勞動者聯合成為生產共同體佔有生產資料共同生產產品。
馬克思闡明,社會主義之一定要實行公有制,不是出於公平正義,而是社會化生產資料,不再適合於個人佔有,只能由社會佔有才能充分發揮其效用。這也就說明了,為什麼蘇聯和中國的農業社會主義改革比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革困難得多,這是因為除了土地可以一定集中地使用利於共同發展生產,其他農具還不是只能由社會集中使用;沒有聯合勞動的生產資料做基礎,聯合勞動就不穩定。
馬克思的理論,首先在俄國、繼而在中國得到了一定的實現。社會主義社會實踐證明馬克思的社會主義理論是正確的,消滅資本家僱傭勞動生產方式,由勞動者在共同佔有生產資料的基礎上進行協作生產,是完全可能的,同時證明這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正確道路:經濟不發展的俄國和中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後,不僅物質生產獲得了歷史上沒有過的發展高速度,很快地縮短了與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的差距,而且人民生活也得到根本改善和不斷的提高。
現在,原來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的國家,都恢復了僱傭勞動制度。證明了恩格斯講的,生產資料的國家所有,並不是問題的解決,社會主義國家沒有消除舊的分工,G-A這個根本性的問題沒有完全解決,勞動者就不能實際佔有生產資料。
取得社會主義革命的俄國和中國,在分配上還是沿襲工資制;且無論蘇聯或中國,社會化生產的物質基礎都不充分,經濟比較落後;勞動還佔去社會大多數成員的全部或幾乎全部時間,在完全委身於勞動的大多數人之旁,還存在一部分脫離直接生產勞動,專事於社會共同事務的人群,這些人就有可能「一旦掌握政權就犧牲勞動階級來鞏固自己的統治,並把對社會的領導變成對群眾的剝削。」(恩格斯:《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321頁)把工資制從形式上的G-A變成事實上的僱傭勞動。
很長的時間裡,這個問題沒有被清醒地認識。領導者如斯大林也認為:「現在,在我國制度下,說勞動力是商品,說工人『被僱傭』,這真是十分荒謬的。好像佔有生產資料的工人階級自己被自己僱傭,把自己的勞動力出賣給自己一樣。」
但工人階級僱傭工人這個「十分荒謬的」的事情,是客觀存在。首先見之於資本主義社會中工人自己的合作工廠;列寧指出:社會主義國家是「沒有資產階級的資產階級國家」。毛澤東發展了列寧的觀點,指出「資產階級就在共產黨內。」
從馬克思、列寧和毛澤東等社會主義導師的觀點中,可以領悟到:與馬克思闡明的勞動從形式上從屬於資本到實際從屬於資本一樣,消滅僱傭勞動,勞動者共同佔有生產資料進行社會主義生產,也需要一個從形式到實際的轉變過程,決不就是簡單地由國家佔有生產資料就能立刻實現。恩格斯指出:「生產力的國家所有不是衝突的解決,但是它包含著解決衝突的形式上的手段,解決衝突的線索。」即生產資料的社會性只能由社會公開地直接地佔有,如果生產資料只是由國家和企業的管理者支配,勞動人民不能直接參加管理,不共同決定分配,甚至不能監督管理者,只是按技術的需要結合起來使用生產資料,實際上就沒有共同佔有生產資料,這種「共同佔有」的形式和他們在資本家管理下共同使用生產資料,並沒有多大區別。在工資制下,就會出現斯大林認為是「十分荒謬的」工人階級國家僱傭工人的制度。
社會主義國家的實踐,證明勞動者共同使用公有生產資料進行協作生產的形式,並沒有消除生產資料的資本性。證明了馬克思的理論的正確:廢除僱傭勞動,是一系列的改革,須要經歷幾個階段的不斷革命轉變,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才能逐步完成的經濟改造,這裡不僅需要改變分配方法——按勞分配,而且需要一種新的生產組織——全社會協作的自由的聯合的勞動的社會經濟共同體。(馬克思:《〈法蘭西內戰〉初稿》,《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第416-417頁)
我對社會主義國家實際的思考發現,已有的社會主義革命還沒有消滅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勞動者共同佔有生產資料還只是停留在法權觀念上,還沒有實際佔有;分配方式也只是首先搞了「不勞動不得食」,還不是完全的按勞分配;在人與人的關係上,幾千年的「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狀態還沒有完全改變,民主還在建設過程中,階層還存在。這是所有社會主義國家實際的共同點。但是,僅僅這一點還不一定就能恢復僱傭勞動制,它可以在馬克思說的「社會主義就是繼續革命」中逐步解決。社會主義社會實踐中的僱傭勞動制恢復,在於主觀上我們沒有真正懂得馬克思為什麼要提出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過渡時期,沒有堅持繼續革命。
社會主義實踐告訴我們,
在實際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只是表現為生產資料的國家所有,表現為勞動者根據生產的需要,按照生產資料的技術要求,集合在一起使用具體的生產資料,這還不是生產資料與勞動者對立問題的根本解決,沒有徹底消滅勞動的僱傭性;還是馬克思歸結的,資本主義企業中,勞動者根據生產的需要,按照生產資料的技術要求共同使用生產資料,這是資本主義時代已經取得的成就,是生產資料轉變為社會所有的社會化生產的一種途徑,過渡點;無產階級專政只是無產階級自己獲得解放的政治組織形式。社會主義革命不能停留於此,無產階級不能簡單地掌握國家機器,簡單地把生產資料轉為國家財產,還必須創建一種新的生產組織,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從形式上到實質上消滅僱傭勞動。
5-2-2 按勞分配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
社會主義生產與資本主義生產都是社會化協作生產,根本不同在所有制,由此決定生產方式的不同,產品中生活資料與生產資料的社會分配方式不同。
社會主義社會生產資料公有,勞動者聯合起來使用社會共有生產資料生產的產品W,它裡面不僅凝固了所有參加產品生產的勞動者的勞動,同時還包括著生產產品W所耗費的社會生產資料所包含的社會積累勞動,因此,它不是私人的產品。在生產產品W中所包含的耗費的生產資料,這部分為社會所有,只能由社會進行分配。生產產品W中還耗費了聯合生產W的勞動者新增加的勞動,也就是說,W中的另一部分是這個勞動組織中的勞動者的勞動凝結物,在勞動還是作為勞動者的社會權利的社會中,這一部分理當屬於這個勞動集體所有,由參加這個勞動集體的全體勞動者來進行分配。
現在我們所探討的社會主義社會不是在自身基礎上發展了的、而是在資本主義的成就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社會,它還存在舊社會的痕迹,在各個不同生產共同體間還需要進行產品交換,還會表現為價值形式。
簡化為W-G-W(Wp+Wa)後,與生產資本的循環公式P…W』—G』—W…P中的W』—G』—W形式上相似,只是,社會主義生產中的W,不包括勞動力,W』也不是資本商品;G只是作為價值尺度,產品交換的媒介和平衡工具,不是追求的財富;特別是它不能購買勞動力,個人不能用它購買生產資料,因而G不能成為私人的資本貨幣。
公式中,產品W首先分為Wp和Wa兩部分;Wp這部分是是從生產中耗費了的生產資料Pm轉移到新產品上來的價值產品,應當用來補償生產中耗費了的公有生產資料;Wa是勞動者添加勞動創造物,它再分為xWi和Wi兩部分,xWi是為保障順利進行社會勞動而作的必要扣除,這部分與Wp都要由社會統一分配,Wi是生活資料,在生產共同體的各個勞動者間進行分配,作為他們的消費和享受。理論界所說的按勞分配,指的就是這方面的分配。
社會主義生產中分配階段包含著交換,因為它是社會再生產過程的一個必要環節。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指出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它們構成一個總體的各個環節,一個統一體內部的差別。」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第102頁)無論是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是市場經濟還是計劃經濟,分配與消費之間都需要通過交換,才能實現滿足人和生產的不同的消費需要。交換,無論作為產品生產中的勞動交換還是商品的交換,交換都是分配與消費(包括生產消費和生活消費)之間必須要有的媒介。就生活品消費來說:「分配決定產品歸個人的比例(分量);交換決定個人對於分配給自己的一份所要求的產品。」(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第92頁)就是說:分配決定的是分配給各個個人的產品的量,交換最終解決個人獲得的產品的質——使用價值適合自己的要求。
社會主義生產過程中產品的分配,在公式2中,分配以勞動量或價值量G的分配來表示,按生產產品W的A創造的和耗費了的Pm的勞動量,劃分為Ga和Gp兩部分;然後通過交換,對產品W進行再分配:Gp由生產共同體根據需要交換生產資料Pm進行再生產;Ga要扣除出一部分作為共同基金xGi,另一部分Gi還要在勞動者中進行第二次分配——按勞分配給勞動者,由勞動者按照各自的需要,從社會的總產品中「領取」(馬克思用語),「支配或購買」(斯密用語)生活資料Wi。共同基金xGi,由社會按照社會的需要進行分配,用作社會和社會生產的共同保障、消費和發展基金,這些共同基金的分配,具有共產主義的按需分配性質,分配給需要的地方和需要的個人。
公式中的G,以及Gp、Ga、Gi、xGi,無論表現為貨幣形式、勞動卷,還是現在的信用卡,或者只是銀行簿記的憑證,無論是什麼或叫什麼名稱,都是表示一定的社會勞動量。它們只是作為計量單位,起分配的中介和平衡的作用。保障產品生產需要的勞動和生產資料合比例,保障產品的質與量同人的需要相應,總的是按勞分配,不是商品買賣。
市場分配,或者經濟學稱為的市場調節、市場配置,是私人生產者參與社會生產與消費的方式。個人很難了解整個市場的供求,因而市場分配總是盲目的,只有在某種產品賣不出去或供不應求了,才知道這種產品是生產多了還是生產少了。市場分配總是根據產品價值的實現狀況,事後進行的調整。
社會主義社會生產由於是整個社會來佔有生產力,支配生產與消費的是同一主體,因而能夠根據社會和社會所有成員的需要和自然規律,「按一定比例分配社會勞動的必要性」,自覺地「調節著各種勞動職能同各種需要的適當的比例」,調控生產與消費。當然,由於人的認識的主觀局限性,難免因信息不充分和認識不符合實際而犯錯誤,可能發生某種生產一時的不合比例問題,但這是認識問題,是可以避免和不難調整的問題。
社會主義生產能不能由社會有計劃分配,不在於原則本身,而在於原則的實現條件,社會有計劃分配原則的實現程度,要看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程度,社會能在多大程度上預定社會生產。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在後面要作進一步討論,現在我只是論述這個觀點:無論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都要遵循價值規律,須要滿足社會和社會成員的需要。生產的按勞分配原則是生產的自然規律。社會生產中對生產勞動各要素的分配原則,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里,一方面價值規律在社會生產過程中,由市場通過商品交換的競爭自發地調控配置資源,而在工廠生產中,則是嚴格地按科學技術的自然必然性要求,表現為極為「專制」的按比例有計劃生產。在社會主義生產方式中,由於生產、分配、交換、消費不再由各自獨立的生產者進行,而是社會生產鏈的各個環節統一於社會生產共同體,因而整個社會可以自覺地合比例有計劃分配勞動、生產資料和產品生產。
在無產階級奪取了國家政權之後,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渡時期,以建立、發展、完善新的社會制度。我認為,直到今天,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完全建成了社會主義制度,還沒有完全把生產資料變為整個社會所有財產。這就決定了在社會主義社會最初的一定階段上,社會生產不可能完全實行有計劃分配,一定的市場調節還是必要的輔助手段。社會主義生產循環公式2表現的是剛剛從資本主義社會中產生出來的社會主義社會生產,這是還在建立中的、發育中的社會主義社會生產方式。社會主義生產循環公式2中,分配階段表現為W-G-W形式,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上社會分配生產和消費的抽象形式。
5-2-3自由人生產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二卷中,提出了資本總循環公式。它包含著的資本主義生產的三種特殊循環G—G』、P…P,W…W:
我提出的社會主義生產總循環公式,也包含三種特殊循環P…P,W…W,A…A:
比較可知,社會主義生產總循環公式仍然保留P…P,W…W兩種特殊循環,表明社會主義和一切社會一樣要發展生產增加物質財富,這是一切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必不可少的基礎。社會主義生產由於消滅了僱傭勞動G—A,剝去了生產的資本外殼,從而使G…G』這個最典型最直接表現資本主義生產特性的特殊循環形式消除了;而同時有一個新的生產A…R(H+A)進入社會生產總循環中,它與G—G』的消除,共同表現社會主義生產的特徵和實質目的。
在消除了生產的資本性之後,生產的人性就突出來了,不僅表現為消滅了物支配人的G—A僱傭勞動制,轉變為人支配物,最明顯的是A的再生產表現為社會主義生產總循環公式中的第三種特殊循環:A…R(H+A)。表現社會主義生產不只是一般物質生產,突出的是人的自我生產,全面發展的自由人生產。
人的生產是一切社會首要的生產,但是過去都是個人的事,把人的生產作為社會的生產的目的實質,是社會主義的特徵。在Ap…R(H+A)中,勞動和產品都是為了人自身的發展:R(H+A)。Ap…R(H+A)是整個社會主義生產總的歸結,主題。從自由人生產著眼,我又把社會主義生產循環公式表示為:
A(+Pm)…P…Wa…Ap…R(H,A)……………………Ⅱ
公式Ⅱ清楚地表明社會主義生產的最終產品是自由人R,R不僅包括人的勞動力A,還有人自由活動發展的廣闊的時空H。社會主義生產的目的,也就是最終的創造產品,是人的自由發展和快樂生活H。Pm和W(Wa+Wp)都是中間產品,是自由人生產所需的物質條件;(A+Pm)P…Wa,Wa…Ap…R是社會主義生產完成過程中需要進行的兩個方面或兩個層次的生產,第一層次生產為第二層次生產準備生產資料Wa,第二層次生產完成了自由人生產;同時也完成了整個生產過程,生產的全部物質產品都充分有效地消費了,它們的使用價值完全實現了。
過去的一切生產都包括著兩個生產要素即勞動力A和生產資料Pm的再生產。儘管勞動力的生產也是資本主義再生產的必要條件,但是勞動力由勞動者生產,資本家不生產它,從市場上購買,總希望它供大於求,價格儘可能的便利。人的生產服從於資本增殖,勞動者不過是勞動力的生產機器,大多數人的貧困,是資本主義生產的必需。社會主義社會就不同了。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再生產和科學使用,已經不再只是私人的事,而是社會生產的內容、實質、目的;生產不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人自身的發展。自由人生產A…R(H+A)作為人的生產區別於為物的生產(A+Pm)…P…W,不同於經濟學所說的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所謂的第三產業的生產;它不僅包括著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的全部物質生產,還包括著現在所謂的第三產業的許多部門,需要有教育、體育、醫療、衛生等等關係於人的德智體全面發展部門,需要有環境治理、生態建設等關係提高人類生態文明部門,需要有信息、文化、藝術、旅遊等關係人類交往和快樂生活的部門。這些部門構成第二層次生產即自由人生產Ap。由於勞動者不僅是社會產品的生產者,消費者,同時是勞動力的生產者,在勞動者佔有了社會生產資料之後,全部社會生產要素,都掌握在勞動者手中,這一切都可以合目的、按比例有計劃地生產,分配,消費。
現在經濟學所說的第一產業是農業,第二產業是工業,它們是物質生產部門;第三產業是相對於物質生產的第一、二產業而言的、非物質生產的部門和行業,所謂服務業。第三產業的許多部門早已有之,它在資本主義社會之所以叫「產業」,只是因為它能使資本增殖,為資本家賺得利潤。如果用公式來表示第三產業,就是G—W…P—G』,這裡物質W耗費產出的是增值了的G』,沒有物質W產出。有的如金融業直接就是G…G』。要說是生產,這也只是資本主義的剩餘價值△g的生產,是一種只耗費物質財富而不生產物質財富的「生產」,它增殖資本,而它的資本的這種增值,是第一、二產業生產的剩餘價值的扣除。資本主義第三產業的許多部門和許多情況下赤裸裸地表現出資本主義的掠奪性,寄生性。
我在前面引述馬克思關於生產勞動的探討中,強調只有能生產物質產品的勞動才是生產勞動,由此認為,在資本主義第三產業中許多部門不是生產部門。馬克思曾指出,在資本主義生產中,資產階級的生產概念在縮小,只有不僅生產商品,而且生產剩餘價值的勞動,資本家才認為是生產勞動。馬克思還舉了一個例子:「一個教員只有當他不僅訓練孩子的頭腦,而且還為校董的發財致富勞碌時。他才是工人。」(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556頁)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勞動概念會不會有變化呢?答案是肯定的。現在,人的生產納入了社會主義生產的範疇,因而第三產業中許多部門,現在是作為社會生產的第二層次生產,它生產的產品是人自身。這是最高層次的物質生產,自由人的生產。因此,在社會主義以人為本的生產中,生產概念擴大了,不僅文物質生產的物化勞動,是生產勞動,為人的發展的人化勞動,同樣是生產勞動。
現代經濟學所說的第三產業的一些部門,已經存在了幾千年,但只是附屬於工農業生產,而沒有獨立成一種生產產業。資本主義社會已經把教育、體育、醫療、衛生、文化、藝術、旅遊、信息等,發展成在GDP中佔有很大比重的第三產業,環境治理、生態保護也日益受到社會重視,成為社會重要產業,這是人類發展的必然要求,只是它仍然被限制在資本主義的範疇和生產觀念內,作為賺錢的手段,它存在於物質生產之外,並沒有增加社會財富;而且對於大多數人,卻因為沒有錢不能受教育,沒有錢不能看病,沒有錢不能安居,沒有錢不能……。「|第三產業」成為壓在他們身上的「大山」,成為他們的一個個沉重生活負擔。
在把人的全面的自由的發展作為社會生產的實質目的後,生產勞動的概念就擴大了,不僅承擔物質生產的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的物化勞動是生產勞動,現在第三產業中許多部門,到社會主義社會不再是為了資本增殖,而是為了每個人全面自由發展的人化勞動也就成為生產勞動。這沒有改變生產概念,仍是只有物質生產的勞動才是生產勞動。改變的是資產階級的生產概念。現在,一個教員只有當他為訓練孩子的頭腦而勞動時,他的勞動是生產勞動;如他只「為校董的發財致富勞碌」,如資本主義第三產業基於賺錢而對人的服務,不再看作是生產勞動。在社會主義社會中,所謂「第三產業」的一些部門的勞動之成為生產勞動,是它能生產出一種產品,這種產品是特殊的「物質」,即自由發展的人。現在,在把人的全面的自由的發展作為社會生產的實質目的後,第三產業中一多部門,就具有了生產人自身的職能而屬於生產範疇,這些部門的勞動也就成為生產財富的勞動。「如果所有人都必須勞動,如果過度勞動者和有閑者之間的對立消失了,——而這一點無論如何只能是資本不再存在,產品不再提供佔有別人剩餘勞動的權利的結果,——如果把資本創造的生產力的發展也考慮在內,那末,社會在6小時內將生產出必要的豐富產品,這6小時生產的將比現在12小時生產的還多,同時所有的人都會有6小時『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也就是有真正的財富,這種時間不被直接生產勞動所吸收,而是用於娛樂和休息,從而為自由活動和發展開闢廣闊天地。時間是發展才能等等的廣闊天地。」 (馬克思:《使用價值理論》(1861-1863)第三冊第280-281頁)「真正的財富就是所有個人的發達的生產力。那時,財富的尺度決不再是勞動時間,而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草稿,《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22頁)「在資產階級社會裡,活的勞動只是增值積累起來的勞動的一種手段,在共產主義社會裡,已經積累起來的勞動只是擴大、豐富和提高工人生活的一種手段。」社會的發展,必然使財富內容發生變化。生產方式的改變,也必然會引起生產、生產勞動內容的改變。資本主義生產為錢,能生產錢的勞動都被資本主義視為生產勞動;社會主義生產為人,能使人全面自由發展的勞動都視為生產勞動。隨著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用於物質產品的生產的物化勞動將越來越少,而用於人自身發展的人化勞動將越來越多,勞動將主要是人的自由生活的需要,提高人的生活價值。
資本主義社會生產是剩餘價值生產,總是無節制地耗費物質財富,使人成為財富的奴隸,導致人類生存條件的不斷惡化。社會主義生產的實質目的,它特有的和最基本的規律則是:文明改造世界,創造真正的自由的人的生活條件,追求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
生產剩餘價值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不僅是對勞動者勞動的剝奪,同時又是對自然界的剝奪;由於商品價值與生產力成反比規律,資本主義生產最終將由於剩餘價值不能或難於實現而進入垂死階段。社會主義比資本主義優越,就在於社會主義生產是以人的自由發展為目的的人本主義生產,以人為本生產的優越性不僅在於普遍的真正的公平、正義和充滿人性,不斷提高人自身價值,還在於這種生產是包括了物質產品的生產和消費全過程,是完全生產;在於生產力的發展與使用價值的生產成正比的規律,與勞動時間的耗費成反比例規律;在於保證人的福利和自由的全面不斷發展,不僅向自然界索取,同時還要給與自然界。因而社會主義生產的發展是持續的、健康的、科學的。
資本主義生產被經濟學家認為是自由生產,其實,資本主義生產不可能是自由的,它被動地受市場的那隻「看不見的手」支配。「事實上,自由王國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目的的規定要做的勞動終止的地方才開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來說,它存在於真正物質生產的彼岸。象野蠻人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為了維持和再生產自己的生命,必須與自然鬥爭一樣,文明人也必須這樣做;而且在一切社會形態中,在一切可能的生產方式中,他都必須這樣做。這個自然必然性的王國會隨著人的發展而擴大。這個領域內的自由只能是:社會化的人,聯合起來的生產者,將合理地調節他們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把它置於他們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讓它作為盲目的力量來統治自己;靠耗費最小的力量,在最無愧於和最適合於他們的人類本性的條件下來進行這種物質變換。但是不管怎樣,這個領域始終是一個必然王國。在這個必然王國的彼岸,作為目的本身的人類能力的發展,真正的自由王國,就開始了。但是,這個自由王國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國的基礎上,才能繁榮起來。工作日的縮短是根本條件。」(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第926-927頁)
社會主義全部物質生產(A+Pm)P…W,都從屬於自由人生產A…(H,A),使人類生產在物質生產領域的必然王國的基礎上,建立起人的自由王國。在社會主義生產中,人們將按照自己個性發展的需要,自由自主地運用自己的腦力和體力,不斷地發展人類能力。
資本家對剩餘價值貪得無厭,但剩餘價值受到有限的勞動力的限制,最終會達到極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無法解決剩餘價值的生產與實現這個內在矛盾。人的自由發展則不存在這種矛盾。「群眾的剩餘勞動不再是發展一般財富的條件,同樣,少數人的非勞動不再是發展人類頭腦的一般能力的條件。於是,以交換價值為基礎的生產便會崩潰,直接的生產過程本身也就擺脫了貧困和對抗的形式。個性得到自由發展,因此,並不是為了獲得剩餘勞動而壓縮必要勞動時間,而是直接把社會必要勞動縮減到最低限度,那時,與此相適應,由於給所有的人騰出了時間和創造了手段,個人會在藝術、科學等等方面得到發展。」(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18-219頁)
5-3社會經濟發展「三階段」
中國理論界對社會經濟發展自然過程表述為「自然經濟——商品經濟——產品經濟」這樣三個序列,與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及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相對應(43),說這是根據馬克思的論述。
首先,「商品經濟」這個術語,不能準確反映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的特性。我們知道,馬克思指出資本主義的「商品不只是當作商品來交換,而是當作資本的產品來交換。」許多經濟學家還引用過馬克思關於商品關係「是歷史上完全不同的社會經濟形態所共有的」的論述,既然是歷史上不同形態的社會共有的,就不會是資本主義特有的經濟形態。馬克思不會把商品關係作為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形態的標識。再說,如果商品經濟是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形態,那末,今天中國社會主義會改革以市場經濟為取向?這種自相矛盾的認識,就混淆了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
理論界認為社會主義社會不進行商品交換,不存在商品生產,便以「產品經濟」來標識社會主義經濟。但我們知道,沒有一種社會經濟不是建立在產品生產的基礎上。因此,劉吉在 「產品經濟」的前面,加上一個「社會化的」限制,以「社會化的產品經濟」區別於原始社會的、奴隸社會的、封建社會的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產品生產。但是,商品就是私人產品,它們通過交換而取得商品這種社會化的產品形式,商品也是社會化的產品。
把社會經濟的歷史發展劃分為三個階段,指出現在正在由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轉變,使我們能夠認識現在社會處於什麼歷史時期,清楚它的由來和發展,這非常必要。但把這三個階段定性為「自然經濟」,「商品經濟」,「產品經濟」,用「商品經濟」、「產品經濟」來界定資本主義經濟和社會主義經濟,會讓人不僅不清楚社會主義,連資本主義也搞不清楚了;這種劃分模糊了社會經濟歷史發展的不同階段,迷失社會發展方向。
商品存在於不同社會經濟形態中,是資本主義經濟的前提、基礎;資本主義經濟是商品經濟的最高發展形式。但是,「商品經濟」不能表示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的特性,能夠表明資本主義生產特性的,是公式G—W…P…W』—G』,即作為獨立價值的資本的自我增殖運動,應當用大家統一概念——資本主義經濟,以區別於依賴於土地進行自給自足生產活動的自然經濟。
產品是一切社會存在的共同的基礎,不是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所獨有的經濟形式。我用社會主義生產總循環公式Ⅱ闡明,產品生產不是社會主義的生產實質,社會主義經濟不能名為「產品經濟」。社會主義社會全部生產資料都從屬於社會,是人的勞動聯合成社會勞動者共同佔有社會生產資料,為社會和全體社會成員的需要和發展的生產,所以叫社會主義經濟很準確。由於「社會主義」現在把許多形容詞弄得面目不清,根據社會主義生產的目的是為了人的自由發展,稱之為「以人為本」的人本主義經濟,可以排除歧義。社會主義經濟的經濟運行主體是整個社會,區別於以資本為經濟運行主體的資本主義經濟,人本主義經濟不僅從經濟運行主體,還從從生產目的與資本主義經濟區別開:「資本家只是作為人格化的資本,他才有歷史的價值,……但既然是這樣,他的動機,也就不是使用價值和享受,而是交換價值和交換價值的增殖了。他狂熱地追求價值的增殖,肆無忌憚地迫使人類去為生產而生產,從而去發展社會生產力,去創造生產的物質條件;而只有這樣的條件,才能為一個更高級的、以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創造現實基礎。」(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649頁)這裡我們看到,說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就是發展生產力,是片面的。歷史上任何社會都曾經在一定階段上是發展生產力的。
我認為,用「自然經濟——資本主義經濟——人本主義經濟」三階段論,來代替「自然經濟——商品經濟——產品經濟」三階段論,可以科學表現社會經濟發展自然過程序列,藉以揭示歷史發展的規律,反映歷史的趨勢,時代潮流的動向,人的要求。
前面我指出,經濟學界把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又稱為第一次產業、第二次產業、第三次產業,我認為,前者是從分工方面劃分,後者是從生產發展層次方面進行劃分。無論從分工方面講,還是從發展層次方面講,現在的三次產業論都不同於馬克思的社會經濟三階段論,但是當「第三次產業」剝除資本屬性,不作為謀利的手段,而是為了人的全面自由發展,那麼「三次產業論」就有有了新意,反映生產發展的三個層次,與社會經濟發展三階段論相對應。第一次產業對應著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自然經濟;第二次產業對應著資本主義經濟;現在在一、二產業基礎上,為資本謀求利潤的第三次產業中的部分部門轉變為單純滿足人的需要,構成人的自由發展新的生產體系,反映了社會主義經濟的實質特性。
在過渡性的社會主義社會歷史階段上,三次產業的劃分還有一定的意義,但對於要消除分工、消除三大差別的社會主義社會來說,應當逐漸消除這種劃分。現在提出「工農一體化」、「城鄉一體化」發展,是積極的。當然,這在社會主義社會歷史階段上,還只能是發展的方向,不能作為現實存在。
對於社會經濟形態的劃分,馬克思有兩種基本方法:「三分法」和「五分法」』。「五分法」』是歷史的表述,「三分法」則是「從勞動主體自身發展的狀況、從勞動主體和勞動客體關係這兩方面展開」的。馬克思提出:「人的依賴關係(起初完全是自然發生的),是最初的社會形態,在這種形態下,人的生產能力只是在狹窄的範圍內和孤立的地點上發展著。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是第二大形態,在這種形態下,才形成普遍的社會物質變換,全面的關係,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體系。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是第三個階段。第二個階段為第三個階段創造條件。」(44)我們可以結合恩格斯講的人類社會從「自然條件為基礎」到「以經濟條件為基礎」發展歷史,結合現代經濟學提出的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和「知識經濟」的劃分法,可以對社會發展作這樣的表述,人類社會已經經歷了從「自然條件為基礎」到「以經濟條件為基礎」發展,現在正在進入「以自由人為基礎」的社會形態。相應地,人類社會發展可以劃分為「自然條件為基礎」、「經濟條件為基礎」和「自由人為基礎」三階段。
6社會主義生產的商品問題
商品問題,現在成為「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要害問題。
對於恩格斯提出的「一旦社會佔有了生產資料,商品生產就將被消除」,理論界存在兩種不同認識。一種肯定社會主義社會不存在商品;一種認為馬克思主義否定社會主義社會存在商品不符合實際,導致「傳統社會主義」經濟搞得不活。
鄧小平提出:「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隨即,中國共產黨放棄計劃經濟,轉而進行市場經濟取向的改革,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染上市場經濟色彩後,「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就不再有人去搞清楚了。
提出資本主義有計劃,社會主義有市場,「從經濟學的觀點來看,這種說明毫無用處,因為其中沒有歷史的要素。」(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409頁)實事求是地研讀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對社會主義社會商品存在問題,應客觀地歷史地實際考察研究。
6-1 為什麼需要一個社會主義過渡時期
恩格斯不僅認為:「一旦社會佔有了生產資料,商品生產就將彼消除」,而且還論斷:「如果生產商品的社會把商品本身所固有的價值形式進一步發展為貨幣形式,那末還隱藏在價值中的各種萌芽就顯露出來了。最先和最重要的結果是商品形式的普遍化。甚至以前直接為自己消費而生產出來的物品,也被貨幣強加上商品的形式而捲入交換之中。於是商品形式和貨幣就侵入那些為生產而直接結合起來的社會組織的內部經濟生活中,它們逐一破壞這個社會組織的各種紐帶,而把它分解為一群群私有生產者。」(恩格斯:《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333、349-350頁)歷史經驗證明了恩格斯的論斷。今天的社會主義國家經市場經濟改革後,勞動力重新成為商品,私有生產越來越普遍化,國有企業也在市場中進行你死我活的競爭。那末,馬克思主義是否認為社會主義社會就能立刻消除了商品生產,不存在商品交換呢?理論界認為馬克思主義講社會主義社會要消除商品,符合不符合馬克思主義實際呢?我想,我們應當首先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馬克思提出在從資本主義到共產主義之間,需要有一個社會主義過渡時期?這個「過渡」的意思是什麼?
馬克思提出:「在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之間,有一個從前者變為後者的革命轉變時期。」(馬克思:《哥達綱領批判》,《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21頁)列寧說:「過渡這個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它在經濟上是不是說,在這制度內既有資本主義的也有社會主義的成分?誰都承認是這樣的。但並不是所有承認這一點的人都考慮到:俄國現有的各種社會經濟結構的成分究竟是怎樣的。問題的全部關鍵就在這裡。」(列寧:《關於俄國現時的經濟》,《列寧選集》第四卷第505頁)
是的,問題的全部關鍵就在這裡。許多人都知道社會主義是從資本主義社會到共產主義社會的過渡階段,但是很少有人認真考慮過「過渡」是什麼意思,不少人認為社會主義社會可以立即消除商品。
很多人僅僅注意恩格斯講的「一旦社會佔有了生產資料,商品生產就將被消除」這個重要論斷,卻沒有注意到恩格斯稍後在《反杜林論》論述「生產」的這一章中,批判「杜林先生的下述的幼稚觀念:無需從根本上變革舊的生產方式,首先是無需廢除舊的分工,社會就可以佔有全部生產資料」。且不說社會主義社會是否很快就完成了變革舊的生產方式,單就社會主義社會長期存在著工農差別,城鄉差別,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差別,從而也就長期存在工農、城鄉、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分工這點,我們有根據認為,佔有了全部生產資料、從而商品生產就消除的社會,應當是消除了「三大差別」的共產主義社會。如果以為在存在不同的公有制,存在許多不同的生產共同體,存在生產分工的社會主義社會,恩格斯會認為商品生產就消除了,那是不了解恩格斯說的是什麼,有意無意地讓恩格斯自相矛盾,陷入自己所批判的杜林的幼稚觀念,根本不懂得歷史唯物主義。
斯大林也指出,那些用恩格斯的這段話來證明社會主義不存在商品市場的觀點是「大錯特錯了。」斯大林指出:「在『反杜林論』的另一個地方,恩格斯講到佔有『一切生產資料』,講到佔有生產資料的全部總和』。這就是說,恩格斯在他自己的公式中所指的,不是把一部分生產資料收歸國有,而是把一切生產資料收歸國有,即不僅把工業中的生產資料,而且也把農業中的生產資料都轉歸全民所有。」斯大林說:「由此可見,恩格斯所指的是這樣一些國家,在那裡,不僅在工業中,而且也在農業中,資本主義和生產集中都充分發達,以致可以剝奪全國的一切生產資料,並把它們轉歸全民所有。因而,恩格斯認為,在這樣的國家中把一切生產資料公有化的同時,還應該消除商品生產。這當然是正確的。」(斯大林:《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單行本第7-8頁)斯大林對恩格斯論述有分析,並肯定了社會主義社會存在商品。斯大林認為「不能把商品生產和資本主義生產混為一談」,「決不能把商品生產看作是某種不依賴周圍經濟條件而獨立自在的東西」,是正確的;認為商品生產可以「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服務」,也有一定道理,但是,他說商品生產「沒有引導到資本主義」,則不符合歷史事實。資本主義就是從商品生產中發展出來的。
社會主義社會存在許多不同生產共同體,它們之間需要交換產品;馬克思還特地指出,按勞分配通行的是商品通行的同一原則。按勞分配仍然是在資產階級法權觀念的框框里,「這些弊病,在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在它經過長久的陣痛剛剛從資本主義社會裡產生出來的形態中,是不可避免的」。應當懂得:任何一個新社會,都需要用或長或短的時期來消除舊社會遺留下來的東西;商品生產就是資本主義舊社會遺留下來的東西,社會主義革命需要花功夫來消除這些舊事物,創造共產主義社會需要的經濟和文化條件。所以,資本主義社會不能立即進入共產主義社會,這中間需要一個社會主義過渡時期。
毛澤東關於商品問題有許多論述。他在晚年指出:「我國現在實行的是商品制度……這隻能在無產階級專政下加以限制。」「限制」二字講的非常好,非常要緊,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發展。如果認為社會主義能立即消除商品生產,那是脫離實際的左傾幼稚病,將使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在許多方面很難運行;但如果不加限制,任性發展,又必然象恩格斯所論斷的,將使公有制的社會主義社會解體。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很明確,在社會主義社會的相當長的時期里,分工還不可避免,產品交換是生產和生活的必需,因此商品形式要有限制地利用一段時期,逐步地消除。這是過渡時期的社會主義社會的一項重大的歷史任務。這是馬克思關於社會主義的科學觀點。
現實存在過的社會主義國家也實際上存在商品。作為革命的社會主義理論,需要探討的問題,不是社會主義社會存不存在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而是要考察商品生產怎樣地存在,如何地消除。顯然,要進入到各取所需的共產主義社會,社會主義就必須消除商品。這是必定的,毫無疑義的。問題在於我們要歷史唯物主義地認識商品存在,了解它的發生髮展,辯證地探索商品在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之間的社會主義社會過渡時期的存在形式和必然「被消除」的前提和過程,從而加深對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的理論認識。
從資本主義社會轉變為共產主義社會,從私有制社會到公有制社會的歷史轉變,這是一個根本性的歷史轉變,是人從動物界的生存條件進入到真正的自由人生存條件的歷史轉變,這是一個時間相當長的革命轉變。理論界曾經探討過,社會主義看作「過渡時期」還是作為一個「社會階段」好,現在一般稱作「社會主義社會」。我認為,由於社會主義過渡階段很長,把它稱為「社會主義社會」也無不可;只是要記住:社會主義社會不是一個一成不變的穩定的社會制度,它是處在不斷變革的歷史階段上的一個過渡性社會。從社會主義歷史經驗看,這個認識非常重要。
6-2 關於「新經濟政策」
不少經濟學家在論證經濟體制改革,論證商品經濟勝於計劃經濟時,並說列寧實行「新經濟政策」證明馬克思的社會主義理論行不通,說社會主義必須實行市場經濟。有經濟學家寫道:「大家知道,經典作家馬克思、恩格斯曾經預言,社會主義社會是在資本主義經濟高度發展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不存在商品和貨幣關係的社會,……列寧曾按馬、恩的預言來建設社會主義,企圖取消商品和貨幣,……但是,上述理論和做法使蘇聯經濟陷入困境。實踐要求糾正理論上的錯誤和扭轉經濟的實物化進程。列寧1927年秋說:『我們原打算,直接用無產階級國家的指令,在一個小農國家裡按共產主義原則來調整國家的生產和產品的分配。現實生活說明我們犯了錯誤。』聯共(布)和列寧接著轉而採取新經濟政策。新經濟政策實際上就是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上發展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並且『把商品交換提到首位,把它作為新經濟政策的主要槓桿』,『國有企業也在相當程度上實行商業原則』,集中管理的行政手段為機動靈活的經濟手段所代替。隨著新經濟政策的實施,社會主義在國民經濟各個領域中佔領一個又一個陣地。」(薛暮橋等著:《經濟體制改革問題講話》第35—36頁,經濟管理出版社1984年出版)一些理論家也有這樣的觀點。
這是不對的。
我們看到,列寧講的很明確:實行新經濟政策是聯共(布)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的一種主動退卻。執行的時間也很短暫,1921年4月提出,1922年3月結束。一個國家在非常時期實行不到一年便結束的政策,怎麼能看作歷史上一種社會「經濟模式」,怎麼能夠用來否定馬克思從人類歷史發展中歸結出來的社會主義理論!
我們知道,關於新經濟政策,列寧當時寫了不少文章講了不少話。但是,理論家卻只引了很少幾句,就上面引的這幾句,也還沒有引全。
理論家所引的這段話,來自列寧的《十月革命四周年》,原文是:「我們為熱情的浪潮所激動,我們首先激發了人們的普遍政治熱情,然後又激發了他們的軍事熱情,我們曾打算用這種熱情直接實現與一般政治任務以及軍事任務同樣偉大的經濟任務,我們原來打算(或許更確切些說,我們是沒有充分根據地假定)直接用無產階級國家的法令,在一個小農國家裡按共產主義原則來調整國家的生產和產品分配。現實生活說明我們犯了錯誤。準備向共產主義過渡(要經過多年的準備工作),需要經過國家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一系列過渡階段。」我們看到,列寧是說,他們是為熱情的浪潮所激動,沒有充分根據地假定用這種熱情直接實現共產主義經濟任務。理論家隱藏列寧的這些話,說是「列寧曾按馬、恩的預言來建設社會主義」。這完全不符合事實。
理論界應該清楚,「在一個小農國家裡按共產主義原則來調整國家的生產和產品分配」,是一種政策;列寧打算用國家法令解決面臨的緊迫的經濟任務,決不是否定馬克思闡明的科學社會主義。
列寧的這句話:「準備向共產主義過渡(要經過多年的準備工作),需要經過國家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一系列過渡階段」,是關於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指導理論和實踐經驗!這裡,列寧告訴我們,從資本主義社會過渡到共產主義社會,不僅需要有一個社會主義的過渡階段,而且,根據俄國的經驗,列寧認為還需要一個國家資本主義的過渡階段,在俄國這樣經濟落後的國家,這之前,還要做多年的準備工作。列寧在俄國革命實踐中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這一發展,在中國所進行的社會主義革命中,得到證明。可以作為社會主義革命的一般規律來認識。
還應當知道,蘇聯當時為什麼要按共產主義原則來調整國家的生產和產品分配?因為俄國和蘇聯到1921年已連續經歷了四年帝國主義戰爭和三年反武裝干涉戰爭。列寧在1921年4月21日發表的《論糧食稅(新政策的意義及其條件)》,闡明了實行新經濟政策的意義和條件。列寧清楚地說明了是什麼使蘇聯處於困境:是「1918年至1920年的國內戰爭,特別加劇了國內經濟的破壞,阻礙了國內生產力的恢復,其中受害最厲害的就是無產階級。加之,1920年的歉收,飼料缺乏,牲畜死亡,這就更厲害地阻礙了運輸業和工業的恢復……」(列寧:《論糧食稅(新政策的意義及其條件)》,《列寧選集》第四卷第515頁)「戰時共產主義」是一種非常特殊的政策。可以說,在戰爭期間,是一切階級都採取過的和必須採取的政策法令,而不是某些理論家說的,「按馬、恩的預言來建設社會主義」。 馬、恩也絕沒有這樣的「預言」。
理論家應當看看列寧對「戰時共產主義」批判的批判:「我們取得了勝利(儘管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都給我國的剝削者撐腰)這一事實不僅表明,工人和農民在謀求自身解放的鬥爭中能創造出什麼樣的英勇奇蹟。這一事實也表明,當孟什維克、社會革命黨人、考茨基之流說我們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是一種過錯時,他們實際上起了資產階級走狗的作用。應當說『戰時共產主義』是一種功勞。」(同上書第517頁)
列寧提出一個社會主義革命家必須考慮的問題:當無產階級不能從社會主義工廠生產出農民所需要全部產品的情況下,一個政黨應該「怎麼辦呢?」列寧分析說:「或者是試圖完全禁止、堵塞一切私人的非國營的交換的發展,即商業的發展,即資本主義的發展,而這種發展在有千百萬小生產存在的條件下是不可避免的。一個政黨要是試行這樣的政策,那就是愚蠢,就是自殺。」列寧指出:「有些共產黨人正陷入這樣的政策,而在『思想、言論和行動』上犯了錯誤。我們要努力糾正這些錯誤。一定要糾正這些錯誤,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列寧提出「或者(這是最後一種行得通的和唯一合理的政策)不去試圖禁止或堵塞資本主義的發展,而努力把這一發展引上國家資本主義軌道。」(列寧:《論糧食稅(新政策的意義及其條件)》,《列寧選集》第四卷第518-519頁)某些理論家把新經濟政策說成是對社會主義理論的糾正,並以此證明馬克思的社會主義理論有問題,卻完全不提列寧指出的,新經濟政策是將小生產的資本主義自發發展,引上國家資本主義軌道。
理論界在談論新經濟政策時,在談論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時,沒有注意到列寧在《論糧食稅》中提出的這個問題:「蘇維埃國家即無產階級專政能不能同國家資本主義結合、聯合和並存呢?」列寧指出:「人們大錯特錯的地方就是,他們只以國家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相對照或比較,而在現時政治經濟情況下,也應該以國家資本主義和小資產階級生產相比較。」 列寧說:「全部問題,無論是理論上或實踐上的問題,在於找出正確的方法,即應當怎樣把不可避免的(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期限內不可避免的)資本主義的發展引導到國家資本主義軌道上去,靠什麼條件來做這件事,怎樣保證在不久的將來把國家資本主義變成社會主義。」(列寧:《論糧食稅(新政策的意義及其條件)》,《列寧選集》第四卷第519-520頁)列寧的這個指示,正是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考慮的問題,應當實事求是理解列寧提出的新經濟政策。
列寧反覆指出,新經濟政策是在「經濟遭到破壞的小農國家裡」,「掌握政權的無產階級對待小資產階級群眾的政策」,就是「在千百萬小農旁邊,沒有電線密布大機器工業」的社會主義國家,採取「國家大資本主義」的方法,使「佔優勢的」小資產階級資本主義」受到「全民的計算和監督」。是「採取『改良主義的』、逐漸的、審慎迂迴的行動方法……所謂改良主義式的辦法,就是不摧毀舊的社會經濟結構——商業、小經濟、小企業、資本主義,而是活躍商業、小企業、資本主義,審慎地逐漸掌握它們,或者說,只是隨著它們活躍程度能夠使它們受到國家的調節。」(列寧:《論黃金在目前和社會主義完全勝利後的作用》,《列寧選集》第四卷第574-575頁)
列寧說:「新經濟政策並不改變工人國家的實質,然而卻根本改變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方法和形式,因為新經濟政策容許建設中的社會主義同力圖復活的資本主義,在通過市場來滿足千百萬農民需要的基礎上實行經濟競賽。社會主義建設形式的改變,是由於目前共產黨和蘇維埃政權之下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全部政策上,正在實行特殊的過渡辦法,在許多方面採取和以前不同的方式,用所謂『新的迂迴方法』來奪取一些陣地,實行退卻,以便更有準備地再轉入對資本主義的進攻。比如說,現在不但容許而且還在發展由國家調節的自由貿易和資本主義,而另一方面,已經社會化的國營企業也在改用所謂經濟核算,即商業原則,這在我們文化普遍落後和疲憊不堪的情況下,必然會在群眾的意識中造成企業行政和該企業個人的對立。」(列寧:《工會在新經濟政策條件下的作用和任務》,《列寧選集》第四卷第582頁)我們在討論列寧的「新經濟政策」時,在今天實際進行的市場經濟改革時,須要認真讀列寧這段論述,明白這不是社會主義,而是「共產黨和蘇維埃政權之下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一種「特殊的過渡辦法」,特別要注意列寧的這個指示: 商業原則「必然會在群眾的意識中造成企業行政和該企業個人的對立。」
列寧說的非常明白:「我們已經退到國家資本主義了。但我們的退卻是有限度的。現在我們正退向國家調節商業。但我們的退卻是有限度的。現在已經有些跡象可以使人看到退卻的終點了,可以使人看到我們停止退卻的時間已不太遠了。」(列寧:《論黃金在目前和社會主義完全勝利後的作用》,《列寧選集》第四卷第581頁)
讀了這些,還能說新經濟政策是列寧糾正馬克思主義在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上的錯誤嗎?
請看列寧對新經濟政策的最後評價。
列寧說:「我們試圖建立的新經濟並沒有同農民經濟結合起來。現在是否結合了呢?還沒有。我們只是剛剛接近這種結合。新經濟政策的全部意義(人們還常常在我們的報刊上到處尋找這個意義,但是找得不對頭)就在於而且僅僅在於:要找到我們用很大的力量才能建立起來的那種新經濟同農民經濟的結合。我們的功績就在這裡,否則,我們就不成其為共產黨人革命家了。」
列寧指出:「我們不顧一切舊的東西,完全按照新的方式開始建設新經濟。如果我們不開始建設新經濟,那我們在頭幾個月或頭幾年就被打垮了。但這並不是說,我們硬要堅持:我們既然十分勇敢地開始了新經濟的建設,就非這樣幹下去不可。這有根據沒有呢?這沒有一點根據。」(列寧:《聯共(布)中央委員會的政治報告》,《列寧選集》第四卷第618頁)理論家所說的新經濟政策是糾正馬克思的社會主義理論上的錯誤,列寧說:「這沒有一點根據。」
列寧說,「按照所有經濟著作解釋,國家資本主義就是資本主義制度下由國家政權直接控制某些資本主義企業的一種資本主義。」新經濟政策是採用國家資本主義的形式和方法。列寧說,現在「『國家』指的就是我們,就是無產階級,就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國家資本主義,就是我們能夠加以限制、能夠規定其活動範圍的資本主義。」所以,列寧說「新經濟政策並不改變工人國家的實質」。那末實行新經濟政策的情況是怎麼樣的呢?列寧說:「過去一年來,國家掌握在我們手中,但是在新經濟政策方面,它是否按照我們的意志行動了呢?沒有。我們不願意承認它沒有按照我們的意志來行動。它是怎樣行動的呢?就象一輛不聽使喚的汽車,雖然有人坐在裡面駕駛,可是汽車不是開往駕駛者要它去的地方,而是開往別人要它去的地方,……總之,汽車不完全按照甚至完全不按照掌握方向盤的那個人所想像的那樣行駛。這就是在國家資本主義問題上我們要記住的主要之點。」不久,列寧就提出:「我們退卻已經一年了。現在我們應當代表黨來說:已經夠了!退卻所要達到的目的已經達到了。這個時期就要結束,或者說已經結束。現在我們提出另一個目標,就是重新配置力量。」(列寧:《聯共(布)中央委員會的政治報告》,《列寧選集》第四卷第627-629頁)
列寧的論述說得如此明白,無需再多做解釋。現在可以肯定地說,理論界一些人不管新經濟政策提出者和領導實踐者關於新經濟政策所講的話,不談實行新經濟政策的環境條件,它的內容實質和實行結果;不提實行新經濟政策是蘇聯在當時十分困難的情況下退到國家資本主義的暫時政策,實行不到一年就停止了;把特殊時期「同農民經濟的結合」的新經濟政策說成是社會主義經濟模式,把退卻說成是前進,把國家資本主義說成是社會主義,臆想地製造出一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來。
實際情況是列寧說的,新經濟政策就象一輛不聽乘車者使喚的汽車,自由貿易和資本主義不會完全按照甚至完全不按照掌握方向盤的那個人所想像的那樣行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遇到這個問題。這是我們要從新經濟政策和國家資本主義問題上記住的主要的東西。是今天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俄國和中國社會主義革命環境非常複雜,存在著許多偶然的因素,不可能象抽象的社會主義理論那樣典型、純粹、理想,因而實踐過程曲折。列寧告訴我們,實行新經濟政策,是因為「在俄國目前佔優勢的正是小資產階級資本主義,從這種資本主義無論走向國家大資本主義或者走向社會主義,都是經過同一條道路,都是經過同一個中間站,即所謂『對產品的生產和分配實行全民計算和監督』。」決不能「只把『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抽象地對立起來,而未注意研究我國目前這一過渡的一些具體形式和階段。」列寧在這裡提出了一個深刻的問題:「社會主義的導師們之所以說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要有一整個過渡時期並不是沒有原因的,他們強調新社會誕生時那種『長久的陣痛』也不是沒有緣故的,並且這新社會仍然是一個抽象的東西,只有經過一些想建立某種社會主義國家的各種各樣的尚不完善的具體嘗試,這種抽象的東西才會在實際生活中體現出來。」(列寧:《論糧食稅(新政策的意義及其條件)》,《列寧選集》第四卷第509-510頁)列寧的這些論述,不僅使我們正確理解「新經濟政策」,而且回答了鄧小平提出的「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問題,應當作為我們社會主義時期的革命和建設行動的指南。
「新經濟」是一種政策,是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過渡理論的一種特殊實踐,如列寧說,是社會主義革命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的一種暫時的退卻和策略。列寧實行新經濟政策,根本不存在什麼認為馬克思的社會主義理論錯了,要糾正馬、恩的理論錯誤,而是列寧運用馬克思主義提出的過渡理論,根據蘇聯當時的實際情況,把不可避免的小資產階級資本主義引導的國家資本主義,使它處於無產階級國家的監督和控制之下,以保證不久將其轉變為社會主義。這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典範,是實事求是的典範,是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典範。而那種想用新經濟政策證明過去沒有搞清楚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人,引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來,從理論上講,是不懂得辯證唯物主義,既不懂得社會主義理論,也不知道如何把社會主義革命理論變為具體實踐。
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敘述過政治經濟學的方法,指出人類思維過程經歷了兩條道路,「在第一條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發為抽象的規定;在第二條道路上,抽象的規定在思維行程中導致具體的再現。」關於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從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考察中,對社會主義做了主要的原則的規定,而往後的許多馬克思主義者和社會主義革命家,多數陷入了唯心主義幻覺,只有列寧和毛澤東,才把馬克思關於社會主義的抽象的原則的規定,與社會主義革命實際相結合,探索其具體再現的途徑。
6-3 商品的發生髮展
商品不是從來就有的,也不一直就是這樣子。《資本論》第一卷論述了商品交換的幾種形式,W-W,W-G-W,G-W-G』,反映了商品的發生髮展史。商品象一切經濟形式一樣屬於歷史範疇,從無到有,不斷發展變化,最終也必然要消滅。
W-W,W-G-W,G-W-G』這一系列相繼出現的交換形式,價值形式,表現了產品轉化為商品,商品轉化為貨幣,最後轉化為資本的歷史發展進程;並按這種或那種商品交換形式的作用範圍和相對佔優勢的情況,表現出社會生產發展史上的極不相同的階段。馬克思從商品價值形式的產生和演變過程中,揭示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和消亡的歷史必然性。
今天我們探討社會主義社會商品存在問題,也應當學習馬克思那樣做歷史的考察。如果不從商品本身的發生髮展過程來認識社會主義社會的商品存在和消亡問題,不把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分配和交換的方式作為自然發展歷史過程中的一個階段來進行考察,講什麼社會主義社會存在不存在商品,就會成為唯心主義的無稽之談。
簡單的直接的物物交換W-W,作為商品交換,現在很少見了,它最初在歷史上發生的時候,也是偶然的、個別的現象。W-W這種交換形式之所以能夠發生,只能在雙方的物都是對方所需要的物的情況下。這是直接的使用價值的交換,不是商品買賣,但在這種偶然的個別的物物交換中表現出了商品關係的萌芽。在W-W的交換形式中,人們首先注意這個物是不是他需要的,繼而會考慮交換物的量的關係,考慮這個交換是否划算,值不值得。這個值不值得的根據,就是交換物所耗費的勞動量是否與自己生產該交換物耗費的勞動量相當或者少一些,隱藏在產品內的價值就自然地在它們交換中表現出來了。
生產任何產品都需要勞動,任何勞動都要耗費時間,但勞動時間並不一定表現為價值形式。當產品作為自己的消費品時,產品直接被消費掉了,它內在的價值無需表現;只有產品與產品交換時,產品內在的價值才以進行交換的產品量的比例,以相對的形式表現出來。這樣,W-W在完成從產品到商品的形態轉變時,產品生產中的勞動的二重性——勞動的質和量,也就表現為商品的二重性——商品的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
在W-W中,交換者首先看中它的是使用價值;交換物必須要對交換對方有使用價值,發生這種情況的機遇不多。但是,物的交換一旦出現,在不斷地反覆進行中,推動人類社會發生了兩個歷史性的變化。
第一個歷史變化是,「為使讓渡成為相互的讓渡,人們只須默默地彼此當作被讓渡物的所有者,從而彼此當作獨立的人相對立就行了。然而這種彼此當作外人看待的關係在原始共同體的成員之間並不存在,不管這種共同體的形式是家長制家庭,古代印度公社,還是印加國,等等。商品交換是在共同體的盡頭,在它們與別的共同體或其成員接觸的地方開始的。但是物一旦對外成為商品,由於反作用,它們在共同體內部也成為商品。」(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105-106頁)商品交換導致共同體的瓦解,把生產共同體分解成一個個私有生產者。商品交換實質是,通過物與物的關係,表現兩個私人所有者的社會關係。
第二個歷史變化是,「使用物可能成為交換價值的第一步,就是它作為非使用物而存在,作為超過它的所有者的直接需要的使用價值量而存在。……同時,對別人的使用物的需要逐漸固定下來。交換的不斷重複使交換成為有規則的社會過程。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至少有一部分勞動產品必定是有意為了交換而生產的。從那時起,一方面,物滿足物質需要的效用和物用於交換的效用的分離固定下來了。它們的使用價值和它們的交換價值分離開來。另一方面,它們相交換的量的比例是由它們的生產本身決定的。習慣把它們作為價值量固定下來。……隨著商品交換的發展,這種形式就只是固定在某種特定種類的商品上,或者說結晶為貨幣形式。」(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106頁)某種商品固定地表現交換價值形態,商品價值取得了外在的獨立的貨幣形式,表現為價格,從而也就充當了一切商品的使用價值的總和,可以和一切商品進行交換。使一切商品都可以通過貨幣作媒介而能夠交換,使商品生產可以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生產方式。當然。這需要社會生產相當的發展,需要商品交換方式的社會發展。
W-W這種商品交換形式只能發生在兩個人都需要對方的產品的情況下,如果產品生產者找不到自己的產品的需要者,W-W就不能實現。因此,這種直接的物物交換形式限制了產品普遍成為商品,不可能形成以生產商品為目的的普遍生產。在出現了可以同一切商品進行交換的商品貨幣時,事情就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一切產品都可以先與這個貨幣商品交換,然後再用貨幣商品去交換自己的需要品,直接的簡單商品交換形式W-W,轉變為W-G和G-W,即賣與買兩種行為,或曰兩個階段,總過程表現為W-G-W,從而打破了個人特殊需要的限制,成為自由的交換。在這種情況下,一個人只生產一種產品,就可以通過交換而滿足自己的一切需求。而一個人專門生產某種產品,必然會由於勞動的熟練和資源的優勢而提高勞動生產率,生產出較多的產品。商品生產產生於生產的分工和貨幣的出現,不管這種分工是因為自然資源的條件;還是人身的條件;而商品生產的發展,又極大地促進人的社會生產的分工。
W-W是兩個人之間的直接的交換,因而他們的交換隻能同時進行,轉瞬即逝;在W-W通過與貨幣發生關係,表現為W-G和G-W兩個階段,發展成以貨幣作為中介的W-G-W形式,物與物的交換表現為賣與買,在時間上可以分開,從而在空間上也可以分開,形式上表現為物物交換的中斷,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分開、中斷,而結果卻是商品交換不僅突破了個人需要的限制,同時也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以在廣闊的地區進行,擴展了人的社會交往,為生產的社會化創造了條件。
在買賣之後,商品W最終都是作為使用價值被購買者消費了,退出交換領域,而貨幣G作為交換手段總是不斷地從一個人手裡轉到另一個人手裡,停留在流通領域裡,繼續作為交換手段,擔負著使商品流通的職能。由於商品交換通過買賣形成商品流通。貨幣表現為一般財富。從而產生了儲藏貨幣者,產生了專職於進行商品流通W-G-W中介的以獲得更多的貨幣的商人,和經營貨幣的高利貸者。
直到現在,我們考察的交換是物的交換,無論是產品的直接交換W-W,還是商品買賣形式W-G-W,都是以W為起點和終點,歸根結底還是使用價值的交換,儘管它們需要轉換為獨立的價值表現形式的貨幣,而貨幣對於物的所有制和需要者,不過是進行交換的媒介,不是交換的目的物。我們看到,商品交換過程總是以賣出產品開始,買進需要品結束;隨後,商品就退出商品交換領域,作為消費品被消費掉。過程雖然表現為W-G和G-W這樣的價值形態的變化,但是總的來說,歸根結底還是W-W,是以消費為目的的產品交換形式。
在貨幣作為一般財富產生了儲藏職能,在商人介入商品買賣之後,事情便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商人不生產產品,只進行商品買賣。商人在商品交換中,總是首先以手中持有的貨幣買進商品,隨後再賣出去換回貨幣。在商品買賣中,商人是以不斷地付出貨幣為起點,收回貨幣為終點,表現為G-W和W-G,因而和商品生產者的商品交換形式W-G-W相反,商人進行商品流通形式G-W-G,變成了貨幣流通。貨幣流通產生於商品流通中,並隨著商品流通的發展而發展;但是,貨幣流通G-W-G一旦產生,它就按自己的特性發展,改變了商品交換的性質,對商品生產發生重大革命,最終根本改變了商品生產的社會性質和方式。
在W-G-W的商品流通形式中,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目的還是使用價值的生產和交換,是為了消費而生產和交換;貨幣G只是起著中介的作用,不是商品交換的目的物。而在貨幣流通中,貨幣不是作為中介;G-W-G所表示的,是貨幣所有者付出貨幣買進商品,又重新賣出商品收回貨幣,現在作為中介的是商品W,他付出的貨幣和得到的貨幣並沒有質的區別。貨幣所有者為什麼要這樣做?馬克思指出:貨幣通過流通後發生了量的變化,重新收回的貨幣量大於原先付出的貨幣量,表明商人參與商品流通,不僅是為了獲得消費品,主要是做賺錢的買賣。所以貨幣流通的實際形式是G-W-G』,G』=(G+g),貨幣自行增殖的運動,G在商品買賣中增殖出了一個利潤g。商品和貨幣都發生了革命性的改變,資本從這裡歷史地產生了。
「商品流通是資本的起點。商品生產和發達的商品流通,即貿易,是資本產生的歷史前提。……貨幣是這一過程的最後產物。商品流通的這個最後產物是資本的最初表現形式。」(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167頁)貨幣在G-W-G』中,貨幣作為獨立的價值形式在商品交換中表現為價值運動,成為保存自己又不斷增殖的資本。
G-W-G』是資本最初的表現形式,它最初存在於商品流通領域中,在商品流通或貨幣流通中還沒有使商品生產成為普遍的生產方式,成為一種社會的生產方式;占人口多數的農民還是進行自給自足的生產。商品生產要發展為普遍社會生產形式,需要使勞動者的勞動與生產資料分離,不再自行生產自己的生活資料,而靠商品交換來獲得,沒有生產資料的勞動者能夠用於交換的商品,只有他們的勞動力。當勞動力普遍成為商品時,商品生產就成為社會普遍的生產方式,——資本主義商品生產。
W-W,W-G-W,G-W-G』相繼出現過程,它不僅表現了商品的發生髮展的歷史過程,而且反映和促使社會形態的變化。
生產力的一定發展,社會內部產生了分工,私有制產生了,產品成為交換物即商品有了可能和必要。商品,商品交換一開始還是偶然的、個別的現象,但孕育著一種新的社會經濟因素,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中,滲入了一種為交換而進行的社會化生產;在等級制度中,出現了一種商品所有者平等的關係。產品成為商品,這種和自然經濟、社會制度相對立的因素,是那麼自然而然地發生的,它在依附於土地的自然經濟的「普照之光的籠罩下」,沒有人感到社會有什麼變化,沒有人感到商品交換有任何不適,恰恰相反,它有利於勞動交換,互通有無,豐富生活,繁榮城市,沒有一個人感到商品正在破壞著他們現在生活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社會基礎。
市場的擴大,生產力的發展,商品生產者大量出現,商品生產發展成為一種普遍的生產。商品生產的普遍化要求勞動自由,需要廣闊的可以自由進行交換的市場,要求平等的公平交易的人與人關係,需要解放勞動力,不再依附於土地,受人身依附和地域的束縛,而封建社會的地方壁壘、等級制度越來越嚴重地束縛了它的發展,兩者的矛盾激化為公開的鬥爭。商品生產者取得了鬥爭的勝利,摧毀了封建制度,建立起自由競爭、自由遷徙、商品所有者平等的國家,產生了資本主義社會。商品生產也就發展到了它的最高形式即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資本主義促進了商品生產以空前的速度發展,同時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和衝突也就迅速地發展起來。自然經濟為市場經濟所取代,G-W-G』成為社會特徵的商品交換形式,它不僅表現不同所有者間的關係,而且包含著特殊的階級關係,在自由平等的商品所有者關係中,掩蓋著資本對勞動的強制和剝削關係。這方面馬克思已經闡明了,我們已經探討了,就不再多說。
W-G-W的商品生產和G-W-G』資本主義生產不同。在W-G-W的商品生產中,生產者用來出售的商品是滿足了自己需要之外的多餘產品,賣不賣得出去影響不大,不存在什麼危機,如果說有什麼危機的話,那就是天災人禍,社會動蕩。在商品流通中,「商品內在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對立,私人勞動同時必須表現為直接社會勞動的對立,特殊的具體的勞動同時只是當作抽象的一般的勞動的對立,物的人格化和人格的物化的對立,——這種內在的矛盾在商品形態變化的對立中取得了發展的運動形式。這些形式包含著危機的可能性,但僅僅是可能性。這種可能性要發展為現實,必須有整整一系列關係,從簡單的商品流通的觀點來看,這些關係還根本不存在。」(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133頁)在G-W-G』中,商品W的生產者是各自獨立的產業資本家,什麼賺錢,資本家就爭著生產什麼。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競爭,資本主義生產與社會需要的對立,這樣就必然產生商品生產的不穩定,或者是供不應求,物價飛漲,或者是供大於求,市場蕭條。市場經濟中,資本商品生產總是通過這種供需矛盾或是繁榮或是蕭條地進行著。資本家生產的商品一旦換不回貨幣購買原材料和勞動力,就要造成工廠生產停頓,他的生產資料不可能再作為資本發揮作用,其價值化為烏有,資本家破產的情況經常地發生著,總是一些資本家發財和另一些資本家破產相伴。嚴重的情況下,就造成整個社會的危機。對於這種調節方式,恩格斯說「這是從自然界加倍瘋狂地搬到社會中的達爾文的生存鬥爭。動物的自然狀態竟表現為人類發展的頂點。」 (恩格斯:《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313頁)資產階級經濟學稱為「叢林法則」。
資本主義商品生產不同於簡單商品生產,資本商品不是單純的產品或一般商品W,而是W』:「W』決不能作為單純的W,作為資本價值的單純商品形式來開始循環。作為商品資本,它總是一個二重物。從使用價值的觀點看,它是P執行職能的產物,……從價值的觀點看,它是資本價值P加上P執行職能時產生的剩餘價值m 。」(馬克思:《資本論》第二卷第103頁)資本主義生產是以生產剩餘價值為目的的生產,「這和以維持生產者的生存為目的的生產,以及商品生產,是很不相同的,這樣一種由剩餘價值的生產所決定的用商品代替商品,和本來的產品交換(只是以貨幣為媒介)完全不同。可是,經濟學家們竟以此證明生產過剩是沒有可能的。」資本主義商品「這種出售同需求的實際狀況絕對無關。同它有關的,只是支付的需求,只是把商品轉化為貨幣的絕對必要。於是危機爆發了。它不是表現在消費需求,即個人消費需求的直接縮減上,而是表現在資本對資本的交換,即資本再生產過程的縮減上。」(馬克思:《資本論》第二卷第87-89頁)
生產力的浪費和破壞,在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中總是不可避免,每日每時都在發生,整個社會的生產危機也周期地發生。這是社會化生產和資本主義佔有之間的矛盾的必然表現。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資本利潤率的不斷降低和越來越多的貨幣資本不能轉化為生產資本,同樣是必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內在的、無法解決的資本積累趨勢。
剩餘勞動是利潤的源泉,而利潤需要在市場中完成交換來實現。這裡就產生了一個不可克服的矛盾。資本家為了賺取最大的利潤,必須儘可能地壓低工人的工資,而降低工人的工資也就是降低工人的購買力,縮小市場需要,制約了利潤的實現。「在全世界追逐新消費者的大工業,卻在國內把群眾的消費限制到需要忍飢挨餓這樣一個最低水平,從而破壞了自己的國內生產。」「我們已經看到,現代機器的已經達到最高程度的改進的可能性,怎樣由於社會中的生產無政府狀態而變成一種迫使各個工業資本家不斷改進自己的機器、不斷提高機器的生產能力的強制性法令。對資本家來說,擴大自己的生產規模的單純的實際可能性也變成了同樣的強制性法令。大工業的巨大擴張力——氣體的膨脹力和它相比簡直是兒戲——現在在我們目前表現為不顧任何阻力的、在質量和數量上進行擴張的需要。這種阻力是由於大工業產品的消費、銷路和市場形成的。但是,市場向廣度和深度方面擴張的能力首先是受完全不同的、力量弱得多的規律支配的。市場的擴張趕不上生產的擴張。衝突成為不可避免的了,而且,因為它在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身炸毀以前不能使矛盾得到解決,所以它就成為周期性的了。」(恩格斯:《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315頁)
現在,「工廠內部的生產的社會組織,已經發展到同存在於自己之旁並凌駕於自己之上的社會中的生產無政府狀態不能相容的地步。……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全部機構在它自己創造的生產力的壓力下失靈了。它已經不能把這大批生產資料全部變成資本;生產資料閑置起來,因此,產業後備軍也不得不閑置起來。生產資料、生活資料、待雇的工人——生產和一般財富的一切因素,都顯得過剩。但是,這種『過剩成了貧困和匱乏的源泉』(傅立葉),因為正是這種過剩阻礙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變為資本。因為在資本主義社會裡,生產資料要不先變為資本,變為剝削人的勞動力的工具,就不能發揮作用。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具有資本屬性的必然性,象幽靈一樣站在這些資料和工人之間。唯獨這個必然性阻礙著生產的物的槓桿和人的槓桿的結合;唯獨它妨礙生產資料發揮作用,妨礙工人勞動和生活。因此,一方面,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暴露出自己無能駕馭這種生產力。另一方面,這種生產力本身以日益增長的威力要求消除這種矛盾,要求擺脫它作為資本的那種屬性,要求在事實上承認它作為社會生產力的那種性質。……資本主義社會的正式代表——國家終究不得不承擔起對生產的領導。」 (恩格斯:《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333、349-350頁)
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國際市場瓜分完了,又常常重新瓜分,一些資本家打敗另一些資本家的鬥爭發展為國家間的戰爭。一些國家勝利了,一些國家被打敗了,這也不能使矛盾得到解決,反而激化了矛盾。列寧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提出了「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最高階段」,是垂死的資本主義,提出無產階級在資本主義世界的薄弱環節取得突破性的鬥爭勝利的可能性。實踐證明列寧主義是真理,第一次世界大戰打出一個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打出了一個社會主義陣營。
資產階級儘力尋求出路。於是,「第三產業」、「知識經濟」、「虛擬經濟」產生了,「第三產業」雖然吸收了大量的剩餘勞動力,緩解了社會矛盾,但是,它和「知識經濟」等「虛擬經濟」一樣,都是在剝奪「實體經濟」的利潤;超前消費的負債經濟是「子吃卯糧」,透支未來的市場購買力。這些都不是矛盾和危機的解決,只是積累更大的危機,把矛盾不斷推向頂點。這些都是經濟學家熟悉的。可能正是因為熟悉,就不再用心去研究,他們「可以對它們進行爭論,但是,它們決不可能通過科學或訴諸事實加以解決。」(薩繆爾森、諾德豪斯合著:《經濟學》第10頁)
科學社會主義者探討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問題,不能談論社會主義社會存在不存在商品,提出用市場經濟改革搞活社會主義經濟,而是應當考察研究商品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從它的內部聯繫發現它的規律性;僅憑現象和想像,從主觀願望出發,不可能有正確的認識。不會有科學發展觀。
6-4 商品生產發展到頂點之後
從W-W,W-G-W,到G-W-G』,商品生產發展到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之後,又將如何演變?這是社會主義經濟學必須研究的問題。
馬克思在闡明貨幣是一般價值形式的完成形式的同時,指出商品的價值與它們用貨幣表現的價值即價格的不一致,而且由於商品和貨幣成為資本,必然地不一致,在商品生產發展到它的最高階段,即資本主義生產階段時,商品交換等價原則與實踐也產生了不一致。資本的實質是增殖貨幣,資產階級進行商品生產,只是為了賺錢而不得不做的事情。商品生產並沒有真正作為資產階級的觀念存在。貨幣增殖,利潤,在資本家的觀念中,在他們的實踐中,才是首要的決定性的唯一的對象性。資本要求平均獲得利潤的要求,使得價值構成不同的商品不能按商品的生產價值交換,等價交換的原則和實踐相矛盾。
用心觀察和思考,還會發現,在今天所謂的「後資本主義」社會,商品生產不僅在資產階級的觀念中,而且在資本流通領域中,在許多資本家的資本增殖運動中,也在消失著。由於資本主義生產內在矛盾,市場發展空間越來越小,商品生產的利潤率越來越低,商品生產不僅在觀念上,愈來愈不是今天的資本家所關注的事情,而且,越來越多的資本家根本就不再進行商品生產,不幹商品生產這種事情了。由於資本越來越多的遊離於商品生產之外,W在越來越多的資本增殖運動中消失了,資本流通直接取得資本的完成形式G-G』,資本自行增殖。擁有貨幣的資本家越來越多的不再做產業資本家進行商品生產,而是作為金融家,直接食利者,在金融證券市場上進行投機欺詐活動。資產階級愈來愈多的不是物質財富生產者,日益完全成為社會經濟的寄生蟲,所以列寧說,資本主義腐朽了,已經進入垂死階段。
儘管商品生產是資本主義生產的基礎和利潤的源泉,但在資本主義發展到最高階段,商品生產就開始衰落。「世界一體化」了,在國際分工中,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作為「頭腦國家」,控制著產品的知識產權和營銷,而讓不發展的國家做「四肢國家」從事於商品的生產。今天全世界市場上充滿「中國製造」的商品,中國是典型的「四肢國家」,被稱為「世界工廠」,或者叫做「國際打工仔」。今天的美國極力發展虛擬經濟,是典型的「頭腦國家」,憑著知識壟斷和美元霸權,剝削著全世界。所謂「國際分工」,實質就是國際的階級劃分。「輸出資本的國家已經把世界分割完了。但是,金融資本又引起了直接的分割世界。」資本主義金融帝國對世界的剝奪,直接採取G-G』形式。
G-W-G』這種通過輸出商品、資本輸出剝奪殖民地、統治世界的帝國主義,已經讓位於以G-G』金融資本剝奪形式的帝國主義。在全世界每天進行的交易中,其中只有2%與物質生產、交換有關,98%變成了金融自身的活動,(38)商品流通日益為資本流通所排擠。
後資本主義時代,在資本流通中,商品已經不單純是商品,傳統的W-G-W商品流通形式也在發生變革。商品流通W-G-W打破了直接的商品交換的時間、空間和個人的限制,使得商品能自由地普遍地流通起來;但是,正如任何事物總有它的反面一樣,貨幣在促進商品流通的同時,也隔斷了商品與商品的直接交換,使商品內在的二重性轉化為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的外部對立,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相分離,使商品交換潛在的危機的可能性,成為現實的可能。今天,中國的出口商品不能換回需要的商品,每年都有千億美元以上的資本成為外匯儲藏起來,不能轉換為生產資本,現在是國際第二大債權國。資本的循環過程中斷了,不能形成新的生產力,資本貨幣的使用價值降低了,喪失了。再看美國,它可以不用生產商品,而用不斷印製美元來購買商品,成了國際最大的負債國。美國人民也靠透支信用卡透支消費力,最後結果自然是:整個國家發生危機;美國經濟衰落的過程已經開始了。
在W-G-W商品流通中,一切商品只有首先轉化為貨幣,才能與一切商品相交換,於是事情又有另一面:貨幣作為流通手段在促進商品流通的同時,經常地成為阻塞流通的障礙,沒有貨幣就買不到或賣不出商品,貨幣作為流通手段同時也成了流通障礙,產生資本主義生產危機和貨幣危機。
現在的情況是,一方面貨幣愈來愈集中在少數人手裡,他們既不能用於消費,又沒有可投資的產業,絕大部分投放到金融市場上進行投機。另一方面,絕大多數有需求的人沒有貨幣,沒有貨幣支付力就不能成為實際的需求,沒有貨幣支持的產業資本家不能進行商品生產,貨幣危機引發了一次次破壞性的經濟危機。
實踐總是要為自己開闢道路。為克服流通障礙而發展貨幣的職能。貨幣已經從一般商品,作為價值尺度,流通手段,發展產生了支付手段的職能,商品買賣關係愈來愈多地表現為債務債權關係。(45)現在,商品買賣可以不用付現錢,不用貨幣做媒介,商品流通仍然能夠進行,而且更容易進行,更快當地進行。我把這種商品流通的形式表示為公式W…G…W。
商品流通W…G…W不同於W-G-W,它既不是物與物的直接交換,也不是物與貨幣直接交換,它完全不用貨幣做商品交換的中介,G首先是作為價值尺度,表現交換商品的價格,並作為支付職能,在商品買賣中表現買賣雙方的債務債權關係。G作為支付手段的商品流通W…G…W不同於W-W,它不是自然經濟中物物交換,而是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一系列的商品流通鏈的表現形式。如果流通鏈商品價值結算的G=0,W…G…W成了W…W,債權債務平衡而抵消,不需要實際的貨幣支付差額;如果流通鏈的商品價值結算有差額,G就需要實行它的支付職能,去平衡差額,但是,商品流通過程已經結束了,貨幣就不是作為流通手段,而是作為支付手段,表現交換價值的絕對存在。
在自然經濟中的直接的商品交換W-W,只會有商品交換能不能成交的問題,在貨幣作為流通手段的商品流通W-G-W中,沒有貨幣只是發生商品流通能不能進行,而在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的商品流通中,W…G…W在G≠0時,如果沒有貨幣實際支付,使W…G…W的支付鏈斷裂;而一系列商品流通鏈中任何一個支付環節斷裂,都會造成整個流通鏈條斷裂,貨幣危機發生了,信用喪失,使市場經濟陷入崩潰危機。
在現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中,貨幣作為支付手段,使商品買賣關係轉變為債權債務關係中,貨幣正在被消除。與此同時,資本的本性又把債權債務關係變成資本商品,進入債券市場進行買賣。這種脫離物質實體制約的金融市場可以象泡沫一樣地膨脹,金融投機、「虛擬經濟」發展起來,當然也會象泡沫一樣的破滅。許多世界富豪的數以億計的「財產」一夜之間化為烏有。
馬克思指出:「如果考察一下貨幣,我們就會看到,貨幣是以商品發展到一定高度為前提的。貨幣的各種特殊形式,即單純的商品等價物,或流通手段,或支付手段、儲藏貨幣和世界貨幣,按其中這種或那種職能的不同作用範圍和相對佔優勢的情況,表示社會生產過程的極不同的階段」 (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193頁)在馬克思所闡述的這些不同階段上,貨幣首先是一種特殊商品,比如中國曾經用銀作貨幣,美元曾經是代表著一定量的金,以這一定量的銀或金的價值作為尺度,來計量其他一切商品的價格。現在,作為世界貨幣的美元廢除了金本位制,已經不是具有價值實體的商品,只是法定債券,價值符號,一個幽靈,觀念存在。但它還是承襲用它過去所代表的金的價值尺度職能,以美元進行的交換,在形式上具有價值形式,美元作為價值形式仍然表現為財富,而實際上它的價值已經是沒有價值實體做基礎的虛擬的、虛幻的法定貨幣證券。
作為世界貨幣的美元的金本位制的廢除,表明了美元已經不是經濟學上的貨幣,已不是原來的貨幣,不成其為貨幣。商品、貨幣,以及商品貨幣關係在資本主義的發展的最後階段上,實際上已經在消除。但是,所有研究商品和貨幣的經濟學家,由於否定馬克思的價值學說和方法,不認真考察商品貨幣的發展實際,因而不能從現在普遍存在的現象中,看出商品貨幣關係的這個已經在實際進行著的被消除的過程。
6-5社會主義社會的交換
凡是歷史中發生的,一定會在歷史中消滅。商品、商品生產屬於歷史範疇,在經過發生、發展階段,達到頂點之後,也必然地進入到它的消亡階段。這個消亡階段在帝國主義階級已經開始,就在社會主義過渡時期完成。不是說社會主義能滅商品和商品生產於朝日,它會隨社會主義社會向共產主義社會的過渡,而經歷一系列過渡階段。商品生產的消亡,和商品生產發展到它的最高形式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一樣,是一個過程。作為社會主義者,作為實事求是的經濟學家,談商品存在和消亡,不應當是爭論它要不要消亡,也不是簡單地所謂辯證思考,而是要從具體地考察現實的商品存在入手,了解它的存在形式,探討現在資本主義的商品貨幣關係在勞動者共同佔有生產資料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的社會主義社會中,可能的變化方式、形式。
6-5-1社會主義社會存在商品貨幣形式
G-W-G』不是等價形式,與商品等價交換原則相矛盾。十分明顯,若W與G』等價,就絕不可能與G等價。反之亦然。所以,商人的商品買賣被看作是一種欺詐,是對商品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剝奪。馬克思揭露了這個矛盾,從而揭露了資本主義的秘密:在於有一種W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特殊商品——勞動力A,它的使用價值不僅能生產物資財富,同時還能創造價值。正是勞動力這種二重性,資本家才用貨幣資本購買,在生產中為資本家創造剩餘價值。
現在,社會主義革命廢除資本僱傭勞動,取締勞動力商品,G-A不存在,但像歷史上勞動力沒有成為商品,商品貨幣關係仍然會發生一樣,實際存在的社會主義國家都存在商品貨幣關係。科學地探討應當是考察分析這個客觀存在,理解它。毛澤東說:「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更深刻地感覺它。」(毛澤東:《實踐論》,《毛澤東選集》合訂本第275頁)
社會主義社會的商品存在是客觀事實,這與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不矛盾,說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主義社會不存在商品,是沒有認真讀馬克思主義的書。恩格斯指出:「商品交換是在共同體的盡頭,在它們與別的共同體或其成員接觸的地方開始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06頁)馬克思指出:「商品生產從而商品流通也能夠在不同的共同體之間產生,或者在同一個共同體的不同機構之間產生」。(《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37頁)而社會主義社會還長期存在著許多不同的生產共同體,社會主義國家還需要與國際交往,它們之間存在商品交換,是客觀的需要。商品交換是不同所有者之間的產品交換表現的價值形式。社會主義社會還存在國有制、集體所有制和私人所有者等不同的所有制,它們之間的產品交換表現為商品關係,也是自然的。
價值表現個人勞動與社會勞動的關係。個人勞動與社會勞動關係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在許多人在共同生產勞動中,個人勞動直接是社會勞動,個人勞產物直接就是社會勞動產物,個人間的勞動產物不是通過W—W的商品等價形式進行交換,而是直接的領取和提供,表現為W…P…W的形式,投入生產的W與產出的W,既不是交換,也不要求等價。另一種是在社會關係中,表現為一種形式的勞動A與表現為W形式的同量勞動相交換,個人勞動與社會勞動的關係要通過商品交換形式表現。
馬克思指出,按勞分配通行商品等價物交換的原則,也是個人勞動與社會勞動關係的表現。這就是說,把社會產品轉化為個人消費品,要以勞動做尺度,表現等價關係,可以說是勞動者用自己的勞動購買消費品。既然勞動仍然是計量勞動者獲得產品即消費品權利的尺度,既然通行等價物的交換原則,那末,社會主義社會各個不同生產共同體之間的產品,也會因為按勞分配必須要計算產品中由勞動者提供的勞動量,使得它們的產品也會表現價值。社會主義社會的勞動產品,還需要表現為價值,還需要表現為某種商品形式,這樣理解馬克思闡明的按勞分配,是合乎邏輯的。
社會主義社會要過渡到共產主義社會,共產主義實行各取所需制度,自然要消除商品生產;但社會主義社會是剛剛從資本主義社會產生出來的,不能不帶有舊社會的痕迹,在產品分配和交換上,還存在資產階級法權。因而,社會主義社會還需要利用商品形式,同時又必須加以限制和逐步消除。如果不顧社會主義階段上還存在個人所有制和不同的公有制以及不同的生產共同體實際,不去利用商品形式,不利用價值法則,社會主義經濟活動便難運行;但如果不對商品加以限制,任其自由發展,那又如恩格斯論斷的,會將把社會分裂成一群群私有生產者,恢復僱傭勞動制度,讓資本主義復辟;最後,如果不消除了商品,那末,我們怎麼過渡到「各取所需」的共產主義社會?這些都是運用馬克思主義於實際可以理解的問題,我們應當從目睹的現實中發生的事實出發,堅持實事求是和歷史唯物主義。
社會主義社會的商品存在與資本主義商品存在的不同,這是完全可以肯定的、首先,最根本的不同,在於勞動力不是商品。因而社會主義社會的商品存在消除了資本性,不再象資本主義商品那樣具有普遍性,不存在等價交換的原則與實際的矛盾。我們應當思考的,不是社會主義社會存在不存在商品,而是要考察商品在社會主義社會的存在和被消除的過程,可能的形式變化,它的演變的歷史趨勢。
6-5-2 「決不單純是商品」
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社會主義社會還要通行等價物交換的同一原則,但沒有具體論述,當時社會沒有提供這樣的實踐經驗,實事求是的馬克思和恩格斯不會去憑空設想,誤導和束縛後人。在社會主義革命勝利之後,社會主義實踐為人們提供了新的認識基礎。列寧、斯大林、毛澤東,以及鄧小平等人,都看到社會主義社會還存在商品,只是列寧、斯大林、毛澤東認為社會主義社會對商品交換,要加以限制和最終消除,鄧小平等認為社會主義社會要發展商品經濟,使它成為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和決定性的東西。
斯大林說:「我國的商品生產並不是通常的商品生產,而是特種的商品生產,是沒有資本家參加的商品生產,這種商品生產基本上是與聯合的社會主義生產者(國家、集體農莊、合作社)的商品有關的。」(斯大林:《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單行本第12頁,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這個認識堅持了列寧的觀點:「現在,所有經濟委員會和所有經濟建設機關,都表現特別重視商品交換問題(包括產品交換在內,因為用來交換農民糧食的國家產品,即社會主義工廠的產品。已不是政治經濟學上的商品,決不單純是商品,已不是商品,已不成其為商品)。」(列寧:《勞動國防委員會給各地方蘇維埃機構的指令(草案)(1921年5月21日),《列寧全集》第32卷第374頁)
不少理論家不了解或不同意列寧的這個觀點,在他們看來,商品就是商品,怎麼會「不單純是商品,已不是商品,已不成其為商品」呢?這是沒有把商品作為一個歷史範疇來考察研究,不知道商品本身是從產品演化而來,從來不單純是商品;貨幣又是從商品發展而來的,它更決不是單純的商品。
商品不僅在歷史上經歷了不同的發展形態,而且在交換過程中,它的形態也在不斷發生質的變化。比如G-W,W對於出售它的人來說是商品。但對於購買它用於消費的人來說,就「決不單純是商品,已不是商品,已不成其為商品」,消費者購買W不是要把它重新作為商品賣出去,而是要使用它,消費它,消費者把W作為使用價值來購買,而不是作為價值進行交換。所以,W-G-W表現的是這樣一個轉化過程:過程前,W是產品;過程開始時,它成為商品;過程中,轉化為一般價值形態的貨幣的等價物,過程完了,它轉變為消費品,最後在消費中,結束它的存在。或者說,對於賣者來說,W是商品,而對於最終的買者來說,W不是作為商品而是作為使用物品。唯物辯證主義者對於事物,要從事物運動中考察研究它的具體存在形態。列寧所說的「決不單純是商品,已不是商品,已不成其為商品」,不一定是從交換過程中產品的演變形態而言,特指社會主義國家用工廠產品交換農民的餘糧,是國家進行經濟建設中建立工農聯盟的手段,不會完全相同於商人的商品買賣,更不是資本家與勞動者的勞動力買賣。
其實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商品已不單純是商品,「商品不只是當作商品來交換,而是當作資本的產品來交換。這些資本要求從剩餘價值的總量中,分到和它們各自的量成比例的一份,或者在它們的量相等時,要求分到相等的一份。」(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第196頁)政治經濟學的商品通行等價交換原則,而資本的商品按資本平均利潤率法則確定的價格進行交換,不是等價交換,資本主義商品交換實際與商品等價交換原則出現了矛盾。這裡就表明,資本主義的商品,也已經不是普通的商品,已不單純是商品,它是表現為商品形式的資本。當然,這不能說資本主義社會完全不遵循商品等價交換原則,資本主義社會的商品交易的價格的總量,必然和產品的價值總量相等,如果不相等,社會經濟就不平衡,就可能產生危機。資產階級經濟學家不懂得或不願承認資本的商品和一般商品的不同,不知道資本主義商品交換的等價不是商品價值的等價,而是以資本平均價格為做尺度,是資本的等價,不懂得資本主義商品等價交換的原則與實踐的矛盾,並以這種無知來反對馬克思的價值學說。
商品和商品交換在社會主義生產中,會發生些什麼變化呢?我們知道,歷史上的商品生產者,都同時佔有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無論這些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是否是自己的,生產的產品都完全是商品生產者的。現在,社會主義生產者的生產就不同了。生產共同體的產品W包含兩部分。一部分是來自生產產品的勞動者使用他們的勞動力A進行勞動所創造的Wa,另一部分是來自生產產品所耗費的公有生產資料Pm轉移而來的產品Wp。只要我們注意到了社會主義產品是由這兩部分構成,就不難理解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產品,就不是傳統經濟學上的商品,決不單純是商品,已不完全是商品。
首先,就同一所有制如國有企業的生產的產品來說,生產資料都是國有的,因而產品中的Wp這部分,也應當是國有的。經濟學家樊綱就正確指出:「只有一個所有者即國家,那麼,在這個經濟中,就不可能存在真正的商品和商品交換,就不可能有嚴格意義上的市場,至少對於『生產資料』來說是這樣。」(樊綱:《發展市場經濟與產權關係的改革》,《改革》1993年第一期)屬於國家所有的生產資料,在國有企業之間交換來交換去,還是屬於國家所有,只是位置移動,沒有所有權轉移,已經不成其為商品交換。所以,從產品中表現所耗費的生產資料價值的這部分產品Wp,在國有企業之間流動來說,決不是商品交換;從整個產品來說,國有企業的產品W,已不是政治經濟學上的商品,已不是單純的商品,已不完全是商品。
按勞分配中,通行一種形式的勞動和另一種形式的同量勞動相交換,不是商品等價物的交換,而是勞動者用他們向社會提供勞動來獲取具有相應勞動量的消費品,它的形式既不是W-W,也不是W-G-W,而是以G(A)—W表示的勞動與消費品的關係。式中的G(A),表示勞動者以個人向社會提供了勞動量,分享(購買)社會產品中個人需要生活資料。「在公社和它的社員之間的交易中,貨幣只是起歐文的『工時貨幣』的作用,……標明所完成的『生產義務』和從而獲得的『消費權利』的尺度的證件,無論是一張廢紙、一種籌碼,或者是一塊硬幣,這對這個目的來說是完全一樣的。」(恩格斯:《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341頁)「工時貨幣」即勞動貨幣相似於貨幣總是存在於買方一樣,只存在於勞動者手中;但又不同於貨幣,它僅僅是表明勞動者能獲得多少消費品的證書,既不是可以交換的商品,也不能做商品流通的媒介,它完成購買職能後就不再存在,不能象貨幣流通那樣轉到另一個人手裡。勞動購買的W也不能再用於交換的商品,它只是消費品。所以,按勞分配中的A—W的A與W,都已不是政治經濟學上的商品,決不是商品。
6-5-3 社會主義將消除商品
我們剛才考察了,資本主義的商品是已經不是經濟學上的等價交換原則的商品了(資產階級經濟學家不了解這一歷史性的變化,還是一般的商品概念,並由此否定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我們前面還談到了「第三產業」、「知識經濟」、「虛擬經濟」,說明「後資本主義」已經越來越多部門不生產商品,商品生產已經開始在消除。我們還考察了,商品交換在歷史上經歷了W-W,W-G-W,G-W-G』,W…G…W幾種形式,現在「虛擬經濟」中,G-G』佔了統治地位。
物極必反。馬克思說商品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發展到最高階段,已經包含著它將走向消退的意思。說明資本主義本身已經按照自然規律,開始進入消除商品貨幣關係的階段;同時也為社會主義消除商品指出了具體的途徑。我對資本主義商品發展和社會主義社會已有的實踐的思考,肯定社會主義將消除商品,這是向共產主義社會過渡的要求,也是社會實際發展的趨勢,這是一個過程。下面我的探討闡明,這個消除過程與商品的發生髮展過程相反。
社會主義革命後、無產階級取得國家政權佔有了社會生產資料後,廢除了僱傭勞動制,G-A沒有了,勞動力商品首先被消除,從而資本商品也被消除。商品交換直接是滿足生產和生活需要的使用價值,社會經濟不再是「虛擬經濟」。這樣,商品資本的兩種交換形式G-W-G』和G-G』也就首先自然消除了。
「如果把問題看成是工人各個佔有自己的生產資料,並且互相交換他們的商品,那末,問題的關鍵就非常清楚地顯示出來了。這時,這種商品就不會是資本的產品了。」在這種情況下,「利潤率的差別是一件無所謂的事情,正象在今天,從僱傭工人身上榨取的剩餘價值量表現為什麼樣的利潤率,對僱傭工人來說是一件無所謂的事情一樣」。馬克思指出:「商品按照它們的價值或接近於它們的價值進行的交換,比那種按照它們的生產價格進行的交換,所要求的發展階段要低得多。而按照它們的生產價格進行的交換,則需要資本主義的發展達到一定的高度。」「把商品價格看作不僅在理論上,而且在歷史上先於生產價格,是完全恰當的。這適用於生產資料勞動者所有的那種狀態」(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第196-198頁)。由此可以認為,生產資料由勞動者共同所有的社會主義社會的商品,不是按生產價格而是按價值進行等價交換,形式上表現為商品發展從資本主義最高階段向低級階段回歸,進入消亡過程。這並不是說交換不再存在,恰恰相反,「就必然要從偶然的和個別的交換關係提升到穩固的和大量的交換關係。」(列寧:《又一次消滅社會主義》,《列寧全集》第20卷第196頁)「要使商品互相交換的價格近於符合它們的價值,只需要:1.不同商品的交換,不再是純粹偶然的或僅僅臨時的現象;2.就直接的商品交換來說,這些商品是雙方按照大體符合彼此需要的數量來生產的,這一點是由交換雙方在銷售時取得的經驗來確定的,因此是連續不斷的交換行為中自然產生的結果;3.就出售來說,沒有任何自然的或人為的壟斷能使立約雙方的一方高於價值出售,或迫使一方低於價值拋售。「(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第198-199頁)。
社會主義社會各個集體生產者之間的交換形式雖然還表現為W-G-W,但這是利用商品交換形式實現產品的使用價值的交換,G在這裡只是衡量交換品價值的尺度,在交換中執行計價職能。它在很多情況下,並不進入商品流通中。這種商品流通形式已經在資本主義商品流通中出現了,就是W…G…W。這時貨幣職能作為支付手段,存在於商品交換之外,不是作為商品交換的媒介。
在資本主義社會,W…G…W中G=0是偶然的;以追逐利潤為目的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決不會希望結算後的貨幣量為零,恰恰相反,總希望通過商品交易獲得價差。所以,W…G…W在促進市場經濟發展的同時,在以生產剩餘價值為目的的資本主義經濟中,必然要不斷增加對貨幣的需求,這是資本主義內在的矛盾,常常會造成貨幣危機,
在社會主義社會按比例有計劃協作生產條件下,W…G…W中G=0,是生產平衡的需要,這裡的貨幣是計劃的工具,一旦W…G…W中G=0成為常態,G將只是作為價值符號,承擔計算、統計的職能,平衡全社會的生產,已經不需要實際的貨幣做支付手段,也就消除了貨幣的存在價值。對於各個生產共同體來說,完全可以用魏特林說的「交易簿」做會計平衡。對於個人來說,是馬克思說的「證書」,或歐文的「工時貨幣」,現在實踐已經創造出一種適合的形式,就是信用卡,這樣的「貨幣」不再是商品,不能流通,只是作為勞動的計量和統計工具,是個人收支的簿記。這「就是說,價值本身還存在,只是形式改變了。實際上,經濟價值這個為商品生產所特有的範疇,將同商品生產一起消失,就象它在商品生產以前並不存在一樣。勞動同產品的關係,無論在商品生產以前或以後,都不用價值形式來表現。」(恩格斯:《恩格斯致卡爾·考茨基》(1884年9月20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第210頁)到了共產主義社會按需分配中,無論什麼價值形式都不再有存在的需要,將整個地消失。
但是,在社會主義社會生產還是需要交換產品,商品關係還會以W…G…W形式存在,即使G=0,也會以W…W這種直接的商品流通鏈形式存在,認為社會主義就完全消除了商品,是混淆了社會主義社會與共產主義社會,不僅不符合實際,也不符合馬克思主義的歷史發展觀。
我關於社會主義生產總循環的由公式Ⅰ而公式1而公式2的演繹,以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做指導,認識社會主義的過程。其中包括探索社會主義社會產品交換可能的形式和發展過程。社會主義社會的實際發展過程和我的認識路徑相反,是由公式2發展轉化為1,再轉化為公式Ⅰ,最後是轉化為公式Ⅱ。就商品交換而言,過程表現是一個與商品的發生髮展過程W-W,W-G-W,G-W-G』相反的過程:社會主義革命首先消滅了僱傭勞動G-A,從而沒有了資本總公式G-W-G』,在公式1中,還保留有W-G-W形式,隨著社會主義社會向共產主義社會的發展,G=0成為常態,貨幣不需要了,社會主義生產總循環公式又演化為公式Ⅰ,表現為的普遍的直接的產品流通鏈W…W。到共產主義社會,公式Ⅱ表明W-W的形式也不需要了,直接成了A—W,產品不再表現為商品,等價物交換形式也不存在,個人盡其所能向社會提供產品,又從社會財富儲備中直接領取個人需要的各種消費品,商品完全消除。商品的消除過程與發展過程是,從G-W-G』,W-G-W,W…W,到A—W,這是隨著社會主義社會發展而進行的自然消除。
馬克思主義只是指出,社會主義將消除商品和商品生產,沒有講立即就消除商品和商品交換;也沒有具體講社會主義如何消除商品生產,他把這個問題留給了我們。今天,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了一百多年,資本主義變化很大,社會主義社會出現近百年,實踐已經證明恩格斯講的是非常準確:商品貨幣關係確實使所有的社會主義國家的生產共同體解體了。我們應當汲取社會主義運動的這個慘痛教訓,反思我們對科學社會主義的認識,科學認識社會主義消除商品問題。
沒有一種社會形態能夠阻止社會所支配的勞動時間以這種或那種方式調整生產。「要想得到和各種不同的需要量相適應的產品量,就要付出各種不同的和一定數量的社會總勞動量。這種按一定比例分配社會勞動的必要性,決不可能被社會生產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變的只是它表現形式」。(馬克思:《馬克思致路·庫格曼》(1868年7月11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第62頁)「社會也必須知道,每一種消費品的生產需要多少勞動。它必須按照生產資料,其中特別是勞動力,來安排生產計劃。各種消費品的效用(它們被相互衡量並和製造它們所必需的勞動量相比較)最後決定這一計劃。」(恩格斯:《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348頁)價值還存在,還要發揮作用,只是形式改變了;需要一種新的生產組織,利用價值規律來協調整個社會生產。
斯大林提出的「組織統一的全民的(有國家工業和集體農莊代表參加的)經濟機構,即起初有權統計全國一切消費品,而經過一個時期也有權如以產品交換方式來分配產品的經濟機構」,是值得我們認真研究的一種組織社會主義生產的過渡形式。
社會主義生產方式中的銀行不應該是商業銀行,社會主義銀行不能成為金融資本執行資本增殖職能,當然也不是象一些經濟學家批評的只是執行「出納」的職能,它應當承擔的是社會生產的監督、統計和調節生產的職能。
通過以上幾節的考察分析,現在我們可以作如下歸結:
社會主義社會不是單一的社會所有制,還存在國家所有制、集體所有制等不同的所有制;社會主義社會有許多不同生產共同體;社會主義社會還需要實行按勞分配,這些決定了社會主義社會還存在商品交換。
社會主義社會要過渡到共產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是單一的社會共產制,實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因此商品生產在社會主義階段必須消除,這是「過渡」應有之義。
社會主義社會消除商品生產是一個自然的演變過程。首先是勞動力商品廢除了;從而資本的商品也消除了;現在資本主義社會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的商品流通W…G…W成為普遍形式,並由於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獲得平衡,使W…G…W中G=0,貨幣也就消除;商品交換回復到直接的物質交換形式W…W和按勞分配形式A—W;最後,按勞分配轉變為按需分配,A—W也就消除,只保留W…W這種形式,我在「讀『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那一節論述了:「這是自然生產方式W…W的高級形式」。
7社會主義計劃經濟
與社會主義商品存在問題相應,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現在同樣成為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要害問題。
馬克思講社會主義是「在協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共同佔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這個命題說明,有計劃的協作經濟、公有制和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生產和生產關係的本質規定,是構成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不可分割的三位一體。就是說,社會主義經濟就靠這三足鼎立,少了其中之一都立不起來,立不穩。這三者相輔相成互為條件,沒有生產資料公有制,就不可能實行生活資料按勞分配的個人所有制,社會也無法實行計劃經濟;沒有生活資料按勞分配的個人所有制,生產資料公有制就失去社會主義性質,有計劃生產就缺乏根據;不實行計劃經濟,生產資料公有制便是虛構,不能體現社會對生產資料的佔有,按勞分配也難以實行。
7-1有計劃生產的必然性
鄧小平說:「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與市場都是經濟手段。」不少人認為計劃經濟是「蘇聯模式」,並認為「蘇聯模式」是不成功的,造成蘇聯的崩潰,於是擯棄計劃經濟而改行市場經濟。
據知情人說,鄧小平提出「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這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有國際資本主義壓力的因素(46)。大家知道,市場經濟對於資本主義,計劃經濟對於社會主義,無論在馬克思主義者那裡,還是在資產階級那裡,都認為它是體現一定的社會經濟制度(47)。所以,在中國實行市場經濟之後,儘管中國自稱是市場經濟國家,市場起決定作用,但實際上,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還是時刻地緊緊地控制著社會經濟,但是中國還沒有放棄「特色社會主義」。儘管中國經濟市場化了,國際資本就至今不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國家。
計劃經濟是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的經濟運行方式,是佔有了生產資料的所有者應有的職能,是人類掌握了自然規律的表現,是社會主義版的 「知識經濟」(借經濟學的語言)。馬克思指出:「生產資料的全國性集中將成為自由平等的生產者的聯合體所構成的社會的全國性基礎,這些生產者將按照共同的計劃自覺地從事社會勞動。」(馬克思:《論土地國有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第454頁)列寧說:「社會主義的目的(和實質)是:把土地、工廠等等即全部生產資料變為全社會的財產,取消資本主義生產,按照總的計划進行有利於社會全體成員的生產。」(列寧:《俄國社會民主黨中的倒退傾向》,《列寧全集》第四卷第241頁)恩格斯說:「當人們按照今天的生產力終被認識到了的本性來對待這種生產力的時候,社會的生產無政府狀態就讓位於按照全社會和每個成員的需要對生產進行的社會的有計劃的調節。」(恩格斯:《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319頁)
有計劃生產,是生產的本質屬性,是共同體生產的必然要求,是社會化生產發展的必然,或只是一種方法、手段?需要科學研究,不能武斷,不能搞機會主義。
7-1-1有計劃與人、科學和生產力
人類自動物界脫穎而出,戰勝了其他動物,征服了自然界,成為人,是從製造工具改造自然以實現自己需要的生產勞動開始的。有些動物也能進行某種生產行為,但那是本能的活動。人的生產勞動則是有意識的活動。這都是自然進化的結果。意識不同於本能。人要生產的東西,在進行生產勞動之前,已經在他的頭腦里形成了那個東西;生產什麼東西要作用於什麼對象,以什麼方式,經哪些過程,這些都在他的頭腦里事先預定。
我們前面探討「一旦社會佔有了生產資料,商品生產就將被消除」時,只是探討了這前半句,著重於社會制度與商品生產的關係,現在,把這句話引全:「一旦社會佔有了生產資料,商品生產就將被消除,而產品對生產者的統治也將隨之消除。社會生產內部的無政府狀態將為有計劃的自覺的組織所代替。生存鬥爭停止了。於是,人才在一定意義上最終脫離了動物界,從動物的存在條件進入真正人的生存條件。人們周圍的、至今統治著人們的生活條件,現在卻受到人們的支配和控制,人們第一次成為自然界的自覺的和真正的主人,因為他們已經成為自己的社會結合的主人了。」恩格斯指出,有計劃的自覺組織,是人成為自然界和社會的真正的主人的存在條件。
「只有一種能夠有計劃地生產和分配的自覺的社會生產組織,才能在社會關係方面把人從其餘動物中提升出來,正像一般生產曾經在物種關係方面把人從其餘動物中提升出來一樣。歷史的發展使這種社會生產組織日益成為必要,也日益成為可能。這個新的歷史時期將從這種社會生產組織開始,在這個新的歷史時期中,人們自身以及他們的活動的一切方面,包括自然科學在內,都將突飛猛進,使以往的一切都大大地相形見絀。」(恩格斯:《自然辯證法》,《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458頁)馬、恩的論斷是不可否認的。人與其他動物的區別,不僅在於人類進行生產,而且是有意識有計劃的生產。這種有意識有計劃的生產組織,使人能日益發展為有為的、有效率的、成功的、自由的人;使人類社會不同於叢林社會。毫不誇大地說,人與人類社會的發展,與人能在多大程度上有計劃組織生產相對應。
自然是造物主,人類也是造物主,是不同於自然造物的造物主。自然造物有其自然的必然規律。但這個自然必然規律表現為無數無序運動的綜合。人類造物必須遵守自然規律。當自然規律被認識,人就能自覺地合規律活動。鄧小平講「科學是第一生產力」,胡錦濤提出「科學發展觀」,現在講「頂層設計」,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知識經濟」,是什麼意思?在說明什麼?科學之能轉化為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在於人能運用對自然規律的正確認識來預定地改造自然界的實踐活動,將自然規律的必然性,轉化為人的生產活動計劃性。「頂層設計」在系統工程學中,是指理念與實踐之間的「藍圖」,總的特點是具有「整體的明確性」 和「具體的可操作性」,在實踐過程中能夠「按圖施工」,避免各自為政造成工程建設過程的混亂無序。「知識經濟」也就是「頭腦經濟」,頭腦是幹什麼用的?計劃顯然是頭腦的功能。
恩格斯說:「社會力量完全象自然力量一樣,在我們還沒有認識和考慮到它們的時候,起著盲目的、強制的和破壞的作用。但是,一旦我們認識了它們,理解了它們的活動、方向和影響,那末,要使它們愈來愈服從我們的意志並利用它們來達到我們的目的,這就完全取決於我們了。這一點特別適用於今天的強大的生產力。只要我們固執地拒絕理解這種生產力的本性和性質——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辯護士正是抗拒這種理解的,——它就總是象上面所詳細敘述的那樣,起違反我們、反對我們的作用,把我們置於它的統治之下。但是它的本性一旦被理解,它就會在聯合起來的生產者手中從魔鬼似的統治者變成順從的奴僕。這裡的區別正象雷電中的電的破壞力同電報機和弧光燈的被馴服的電的區別一樣,正象火災同供人使用的火之間的區別一樣。當人們按照今天的生產力終於被認識了的本性來對待這種生產力的時候,社會的生產無政府狀態就讓位於按照全社會和每個成員的需要對生產進行的社會的有計劃的調節。」(恩格斯:《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319頁)
有計劃組織生產,是人的本性,是科學使用生產力,是強大的社會生產力。
7-1-2 生產總要合目的有計劃
理論界絕大多數人沒有參加過物質生產勞動,許多人認為讓他們參加生產勞動,是種懲罰,是浪費了他們的才智。因而這些人對事物的認識,主要來於書本知識和轉手材料,又囿於立場觀點,片面和錯誤就難免了。在深化對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認識中,許多人只是著眼於財富的分配方面,空談「要素分配論」,沒有到生產中考察生產要素的實際構成和分配,沒有從深化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中,思考管理和技術的作用和與有計劃生產的關係。
前面說過,中國理論界提出的生產要素中缺少土地,沒有土地,其他的生產要素無立足之地,根本不能存在。這個問題一提出來,理論的片面性就清楚了,不需要多說,現在把土地補進去,有了生產所必需的一切生產要素,能夠進行生產活動。我們的考察就從這裡開始。
有了一塊土地,就產生了一個用它來做什麼的問題。對於一個農民,他會用土地來種糧食或者其他農作物;房地產開發商會用它來建樓房;……總之,無論種糧食,建樓房等等,都是用這塊土地來為達到人的某種目的進行生產的活動。「任何一種不是天然存在的物質財富要素,總是必須通過某種專門的、使特殊的自然物質適合於特殊的人類需要的、有目的的生產活動創造出來的。」(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56頁)實際情況總是,在生產還沒有實際進行之前,人們就已經首先計劃著生產什麼,怎麼生產了。
在土地上生產出我們所要的糧食,建築起我們所要的樓房,不是想要就能有的,生產出這些產品,必須要有人的勞動。勞動,和土地一樣,是任何社會的一切生產都不可缺少的生產要素。生產勞動作為實現一定目的的人的活動,不僅要受到土地——自然界的制約,還一開始就必然要受到人的目的的制約,我們的生產勞動必須要合乎這一目的,不能隨意地活動。任何生產勞動,總是受大腦的支配,個人受自己大腦的支配,在工廠中,還要受管理者和科技人員的支配,極嚴格地按照計劃和規範勞動。
如果說,生產目的是人的主觀需要,那末,人類在土地上種莊稼,就必須了解這塊土地的土質和這塊土地所在地的氣候適合種什麼莊稼,自然也要了解這種莊稼的生長習性。這些都是客觀規律性的東西。人的生產活動必須合乎客觀的規律性,才能達到生產的目的。生產的有計劃性不是主觀的東西,它是生產本身的客觀規律性。有計劃生產,是主觀對客觀的反應,是主觀與客觀的結合,是按生產客觀規律進行的合目的活動。
在任何實際生產中,只有不符合客觀規律的生產計劃,沒有盲目的無計劃的生產。以不符合客觀規律性的計劃生產的無效率,來否定生產本性必然要求的計劃性,認為「傳統的計劃經濟已被證明敵不過現代市場經濟」,是不知道生產固有的本性,不懂生產。
理論界非常強調技術和管理,特地把它們從勞動總體中提出來突出地作為單獨的生產要素,認為技術和管理創造最多的價值,應當在分配中佔有較大份額。理論界只是從分配的角度,從價值創造與價值分配方面談技術和管理,沒有講技術和管理在生產勞動中的職能,起著何種作用。我在工廠中做了三十多年工人,十分清楚企業生產中,生產計劃,生產流程,生產組織,規章制度,還有技術標準,生產圖紙,生產工藝,生產定額,操作規程,如此等等,這些都不僅是表現生產的計劃性,而且作為企業的法規,強制性地執行。特別是自動的流水線生產,把計劃性發展到極致,以絕對的技術權威,對勞動的每一個細節,都做了強制規定。所有這些就是技術和管理的職能,它們的重要作用,就在於組織生產勞動合目的、按科學技術的要求有序進行,保證生產的計劃性;不按科學技術的要求保證生產有序進行的技術和管理,必定使生產無效率,這樣的技術員和管理者一錢不值。
鄧小平講了「資本主義也有計劃」,中國經濟學家也說資本主義生產「有計劃」,但經濟學沒有任何有關資本主義「有計劃」的論述;鄧小平說計劃與市場都可用,中國進行了市場經濟改革,但沒有一個人講為什麼不搞計劃經濟,而一定要搞市場經濟。
真正對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和生產的有計划進行過科學研究的,是馬克思。馬克思論述說:「許多工人在同一時間、同一空間(或者同一勞動場所),為了生產同種商品,在同一資本家的指揮下工作,這在歷史上和邏輯上都是資本主義生產的起點。」「許多人在同一生產過程中,或在不同的但互相聯繫的生產過程中,有計劃地一起協同勞動,這種勞動形式叫協作。」「一切規模較大的直接社會勞動或共同勞動,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揮,以協調個人的活動,並執行生產總體的運動——不同於這一總體的獨立器官的運動——所產生的各種一般職能。一個單獨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揮自己,一個樂隊就需要一個樂隊指揮。一旦從屬於資本的勞動成為協作勞動,這種管理、監督和調節的職能就成為資本的職能。」「協作仍然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本形式。」(《資本論》第一卷358、362、372頁)在資本主義企業中,「勞動的聯繫,在觀念上作為資本家的計劃,在實踐中作為資本家的權威,作為他人的意志——他們的活動必須服從這個意志的目的——的權力」。(《資本論》第一卷358、362、372、367-368頁)資本主義生產的有計劃,只存在於工廠生產,而在全社會,私有制決定了社會只能通過市場調節各個私人企業的生產。
生產的有目的、合比例有計劃的特性,在資本主義社會生產中,是恩格斯所說的「在支配全社會的自發的無計劃的分工中間,它確立了在個別工廠里組織起來的有計劃的分工」。在資本主義制度下,資本家能夠有計劃地組織自己的企業生產,因為企業是他所有的,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預定地控制自己的企業的生產,而在市場上,資本家就失去了控制和預定的條件,他們都無權支配別人的財產。但是,這並不排除他們對各自的商品生產和營銷的有計劃,不否定他們在生產和營銷計劃失敗後能調整計劃。不過,所有的生產者都在各自調整計劃,結果可能是又調整過頭了,得重新進行反覆的調整。市場經濟中社會生產的客觀的合比例規律,就是通過這樣反反覆復地調整各個生產者的生產來實現。所以,市場經濟絕不能取消生產的合比例性,決不排除資本家生產的有計劃,所有的資本家都在做計劃和不斷調整計劃以適應市場的需求,只是由於私有制,由於他們的各自獨立和分散佔有部分生產資料,不可能有一個統一的整體計劃,自然要造成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但是,恩格斯指出的這個事實確鑿無疑:「有計劃的組織要比自發的分工有力;實行社會化勞動的工廠里所製造的產品,要比分散的小生產者所製造的便宜。個體生產在一個又一個的部門中遭到失敗,社會化的生產使全部舊的生產方式革命化了。」「但是它的革命性質沒有為人所認識,結果反而被用來當做提高和促進商品生產的手段。」恩格斯指出:「每個以商品生產為基礎的社會都有一個特點:這裡的生產者喪失了對他們自己的社會關係的支配權。」「社會化生產和資本主義佔有的不相容性,也必然愈加鮮明地表現出來。」(恩格斯:《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309-210、212、211頁)
一個生產者,無論是個體勞動者還是資本家,一個企業,無論是資本主義企業還是社會主義企業,他們對於實現生產的目的和計劃,都要在事前考慮得周到,這是通則、鐵律。理論家們應該到工廠中參加一段時間的生產勞動,就會懂得生產要素在生產中有計劃分配的非常重要、絕對必要性、至高的權威性。理論家只要想一想自己怎樣進行寫作,就可以明白生產計劃的必要性。
7-1-3生產的有計劃是價值規律的高級表現形式
經濟學首先是從在商品交換形式中,抽象出「價值」這個概念。直到現在,大多數經濟學家還是從交換價值、從價值形式來說明價值,很少人注意價值實體本身,價值實體是產品中凝固的勞動量。不管產品是否作為商品,是否表現為價值形式,表現為何種使用價值,產品生產都必然要耗費一定量的勞動和生產資料。所以,恩格斯說,價值形式變了,但價值本身還存在。
中國理論界對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的深化,著眼於收入分配和商品交換,忽略了從生產方面對勞動價值理論進行研究。勞動物化為產品的價值,可以表現為多種形式。商品形式、貨幣形式,資本形式,這都是物化勞動在物物交換中表現出來的不同的價值形式。在商品和貨幣都不存在的社會裡,物化勞動不需要表現為價值形式了,但是價值本身仍然是產品生產所必須考慮的。社會主義共同生產的產品,必須注意勞動時間的分配,講求效用,儘可能減少必要勞動,保證產品的質與量的供給儘可能適合需求,所有這些都是價值規律發揮作用的場所。價值所表現的勞動與產品的關係,即耗費一定量的勞動時間生產一定量的產品,在社會主義社會之前,已經為每一個私人生產者注意到了。
馬克思在論述資本主義生產時指出:「
,除了表示G所轉化成的商品額有這種質的分割之外,還表示一種具有特徵的量的關係。」即「生產資料的數量。必須足以吸收勞動量,足以通過這個勞動量轉化為產品。如果沒有充分的生產資料,買者所支配的超額勞動就不能得到利用;他對於這種超額勞動的支配權就沒有用處。如果現有的生產資料多於可供支配的勞動,生產資料就不能被勞動充分利用,不能轉化為產品。」(《資本論》第二卷33-34頁)馬克思這裡講的,是每一個資本家都懂得並且在一開始就都要十分注意做的事情,這是什麼事情呢?就是計劃他的生產,或曰有效率地「配置資源」。在任何生產中,勞動量和生產資料按一定的比例配置,是生產的技術性規定,需要符合生產的自然規律。每一個生產者都知道,並努力尋找生產要素的最合理的比例配置。
「G所轉化成的商品額有這種質的分割之外,還表示一種具有特徵的量的關係」,是任何生產者都必須認真考慮和遵循的價值規律在生產中「按比例分配社會勞動的必要性」的強制性要求。恩格斯指出:「價值是生產費用對效用的關係。價值首先是用來解決某種物品是否應該生產的問題,即這種物品的效用是否能抵償生產費用的問題。只有在這個問題解決之後才談得上運用價值來進行交換的問題。……在私有制消滅以後,就無須再談現在這樣的交換了。到那個時候,價值這個概念實際上就會愈來愈只用於解決生產問題,而這也是它真正的活動範圍。」(恩格斯:《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605頁)
「事實上價值規律所影響的不是個別的商品或物品,而總是各個特殊的因分工而互相獨立的社會生產領域的總產品;因此,不僅在每個物品上只使用必要的勞動時間,而且在社會總勞動時間中,也只把必要的比例量使用在不同類的商品上。這是因為條件仍然是使用價值。但是,如果說個別的商品的使用價值取決於該商品是否滿足一種要求,那末,社會產品總量的使用價值就取決於這個總量是否適合於社會對每種特殊產品的特定數量的需要,從而勞動是否根據這種特定數量的社會需要按比例地分配在不同的生產領域。(我們在論述資本在不同的生產領域的分配時,必須考慮到這一點。)在這裡,社會需要,即社會規模的使用價值,對於社會總勞動時間分別用在各個特殊生產領域的份額來說,是有決定意義的。但這不過是已經在單個商品上表現出來的同一規律,也就是商品的使用價值,是它的交換價值的前提,從而也是它的價值的前提。這一點,只有在這種比例的破壞使商品的價值,從而使其中包含的剩餘價值不能實現的時候,才會影響到必要勞動和剩餘勞動之比。例如,棉織品按比例來說生產過多了,雖然在這個棉織品的總產品中只體現了在一定條件下為生產這個總產品所必要的勞動時間。但是,總的來說,這個特殊部門耗費的社會勞動已經過多;就是說,產品的一部分已經沒有用處。因此,只有當全部產品是按必要的比例進行生產時,它們才能賣出去。社會勞動時間可以分別用在各個特殊生產領域的份額的這個數量界限,不過是整個價值規律進一步發展的表現,雖然必要勞動時間在這裡包含著另一種意義。為了滿足社會需要,只有這樣多的勞動時間才是必要的。在這裡界限是通過使用價值表現出來的。社會在一定生產條件下,只能把它的總勞動時間中這樣多的勞動時間用在每一種產品上。」(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第716-717頁)「人人都同樣知道,要想得到和各種不同的需要量相適應的產品量,就要付出各種不同的和一定數量的社會總勞動量。這種按比例分配社會勞動的必要性,決不可能被社會生產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變的只是它的表現形式,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規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能夠發生變化的,只是這些規律藉以實現的形式。而在社會勞動的聯繫體現為個人勞動產品的私人交換的社會制度下,這種勞動按比例分配所藉以實現的形式,正是這些產品的交換價值。」(馬克思:《馬克思致路·庫格曼》(1868年7月11日)《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第368頁)「實際上,沒有一種社會形態能夠阻止社會所支配的勞動時間以這種或那種方式調節生產。」(馬克思:《馬克思致恩格斯》(1868年1月8日)《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第365頁)
資產階級經濟學不認識市場調節的機理,中國經濟學家深化對價值和價值規律的認識的方向不對頭,應當知道「商品的使用價值,是它的交換價值的前提,從而也是它的價值的前提。」,應當從使用價值的生產認識「整個價值規律」,懂得價值是社會必要勞動,這個必要勞動,不僅表現在單個產品生產中的必要勞動時間,同時表現在社會對這些物品的需要量。價值規律對勞動時間在不同生產部門按一定比例分配的客觀規定性,如果不能自覺地表現為社會生產的有計劃性,它就將以「看不見的手」強制地進行市場調節。
「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消滅以後,但社會生產依然存在的情況下,價值決定仍會在下述意義上起支配作用:勞動時間的調節和社會勞動在各類生產之間的分配。最後,與此有關的簿記,將比以前任何時候都更重要。」(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第963頁)馬克思指出:「如果共同生產已成為前提,時間的規定當然仍有重要意義。社會為生產小麥、牲畜等等所需的時間越少,它所贏得的從事其他生產,物質的或精神的生產的時間就越多。正象單個人的時間一樣,社會發展、社會享用和社會活動的全面性,都取決於時間的節省。一切節約歸根到底都是時間的節約。在象單個人必須正確地分配自己的時間,才能以適當的比例獲得知識或滿足對他的活動所提出的各種要求,社會必須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時間,才能實現符合社會全部需要的生產。因此,時間的節約,以及勞動時間在不同的生產部門之間有計劃的分配,在共同生產的基礎上,仍然是首要的經濟規律。甚至在更加高得多的程度上成為規律。然而,這同用勞動時間計量交換價值(勞動或勞動產品)有本質區別。」(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評》(1857-1858年手稿),《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20頁)
馬克思說,勞動的二重性是政治經濟學的鑰匙。斯大林講,「價值法則的作用,並不限於商品流通範圍內,同時也擴展到生產方面。」但他又講,「價值是與商品生產的存在相關聯的一種歷史範疇。商品生產一消失,價值就連同它的各種形式以及價值法則,也都隨之消失」。這不對,矛盾了。社會主義社會合目的按比例有計劃調節生產,不是斯大林說的對價值規律的限制,而是馬克思說的,是價值規律的高級表現形式。對於價值,不能只是從分配與交換來認識,還應該從整個社會生產全過程、從勞動與勞動產品的關係來認識。
實際生產者時時刻刻都在計劃著調整著他們生產,而不會把他們的時間,浪費在思考經濟學家的要不要有計劃生產、計劃生產是不是束縛了生產上的臆想中,因為他們從實踐中已經反覆體驗到,只有按社會需要,按比例,有計劃地進行生產,他們的生產勞動才是創造價值的必要勞動;他們的產品才有價值。
7-1-4 恩格斯《論權威》
市場經濟即「資本主義的自由企業的經濟。」(薩繆爾森、諾德豪斯:《經濟學》,第12版第40頁)薩繆爾森與諾德豪斯定義了市場經濟的資本主義性質;指出了市場主體是資本主義的自由企業;說明了市場經濟只是對資本主義企業是自由的。但是,反覆發生的經濟危機,「市場失靈」了,迫使資產階級國家不得不承擔起對經濟的領導,資產階級經濟學也不得不承認需要國家宏觀控制,資本主義經濟不得不搞「混合經濟」。
市場經濟是資本主義的命根子,沒有市場經濟就沒有資本主義。資產階級從骨子裡反對計劃經濟,現在資本主義搞「混合經濟」,反映出資本主義已經不能自行解決市場經濟危機,需要國家救市。而中國的經濟學家在這個時候,卻對市場經濟叫起「好」來,大反計劃經濟。
像恩格斯在《論權威》中批評的:「有些社會主義者近來開始了一次真正的十字軍討伐,來反對他們稱之為權威原則的東西。他們只要宣布這種或那種行為是權威的,就足以給它定罪了。……這裡所說的權威,是指把別人的意志強加於我們;另一方面,權威又是以服從為前提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第551-554頁)資產階級經濟學以為只要說社會主義是「統治經濟」,把國家意志強加於生產,就批倒了計劃經濟。但是,另一方面,他們又那麼非常地堅持資本家在企業生產中的絕對統治。
要說「統治經濟」,資本主義企業是絕對的「統制經濟」,而且是極端的「統治經濟」。它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技術的絕對權威,「大工廠里的自動機器,比任何僱用工人的資本家要專製得多。至少就勞動時間而言,可以在這些工廠的大門上寫上這樣的話:進門者請放棄一切自治!」(恩格斯:《論權威》,《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第532頁)再一個方面是管理的絕對權威,在資本主義企業里的任何生產工人,都要絕對服從資本家的意志,否則就要受到懲罰,被開除。這是資產階級專政表現得最清楚直接的地方。資產階級專政的經濟基礎,就是資本統治勞動。
人們對於「無產階級專政」,一般是從「政」的方面理解,從上層建築這個層面認識,沒有從經濟這個決定性的基礎層面來看,因而認為社會主義國家是共產黨專制,資本主義國家民主自由。其實,資產階級專政和無產階級專政,都是「民主專政」。薩繆爾森與諾德豪斯的「資本主義的自由企業的經濟」講明了這個道理:自由民主只給資本家,不給生產勞動者,生產勞動者絕對服從資本的支配。無產階級專政只是反其道而行之,自由民主只給生產勞動者,不給剝削階級,資本受勞動的支配。
恩格斯在《論權威》反問權威主義者:「我們能不能——在現代社會中既有的條件下——創造出另一種社會制度來,使這種權威成為沒有意義的東西而歸於消失呢」?恩格斯提出的這個問題,也是今天的反計劃經濟者應當思考的。那些用「統治經濟」來斥責有計劃生產的經濟學家應當想一想:在資本家已經把大量的生產資料和工人集中在自己手裡的條件下,如果他不能有計劃地組織他的企業生產,那末等待他的,除了破產之外,還能是什麼呢。我不只是說資本主義企業是極端的「統治經濟」,是資產階級專政最直接明白的表現,同時我還要說,這種所謂「統治經濟」的根據,就是按比例有計劃生產的必要性。對於經濟科學的探討,空談平等自由是無濟於事的。
恩格斯指出:「如果說人靠科學和創造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末自然力也對人進行報復,按他利用自然力的程度使他服從一種真正的專制,而不管社會組織怎樣。想消滅大工業中的權威,就等於想消滅工業本身,即想消滅蒸汽紡紗機而恢復手紡車。」恩格斯使用「真正的專制」這個用語,指出人愈是征服自然力,愈是運用科學於生產,就愈是需要對生產固有的計劃強制性服從;資本主義企業生產的科學性使生產者放棄自治;資本主義社會生產的無政府,必然受到價值規律的懲罰,招致經濟危機,最終還是要服從「看不見的手」的「專制」。恩格斯說:「我們也看到,生產和流通的物質條件,不可避免地隨著大工業和大農業的發展而複雜化,並且趨於日益擴大這種權威的範圍。」所以,社會主義反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決不是否定資本主義企業有計劃組織生產,恰恰相反,是要日益擴大這種權威的範圍,把資本主義工廠的有計劃組織生產,發展為新的社會經濟組織形式,象工廠有計劃組織工廠生產一樣,社會也要有計劃組織整個社會生產。恩格斯說:「總之,二者必居其一。或者是反權威主義者自己不知所云,如果是這樣,那他們只是在散布糊塗觀念;或者是他們是知道的,如果是這樣,那他們就是在背叛無產階級運動。在這兩種情況下,他們都只是為反對派效勞。」
薩繆爾森與諾德豪斯合著的《經濟學》否認市場經濟無政府。他說:「市場制度——不論它在其他方面如何,不論它的作用是如何地不完善——不是一個混亂的無政府的制度。它有一定的秩序,它行得通。」他指出,「市場經濟是一架靈巧的機構,通過一系列的價格和市場,無意識地協調著人們的經濟活動。它也是一具傳達信息的機器,把千百萬不同的個人的知識和行動匯合在一起。雖然不具有統一的智力,它卻解決著一種當今最大的計算機無能無力,牽涉到上百萬未知數和關係的問題。」他說:「沒有人去設計它,純粹是被演化出來的。」其實薩繆爾森與諾德豪斯是用另一種說法講馬克思的話——「商品的價值規律決定社會在它所支配的全部勞動時間中能夠用多少時間去生產每一種特殊產品。……這種自然必然性可以在市場價格的晴雨表的變動中覺察出來,並克服著商品生產者的無規則的任意行動。」(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394頁)。市場經濟的秩序不是人設計出來的,它建立在價值規律不可抗拒的權威上,這隻「看不見的手」主宰著市場經濟,統治著資本主義各個企業的生產。
資產階級經濟學家他們承認有隻「看不見的手」實在地存在於我們之外,並迫使生產者服從它的絕對權威。他們是不可知論者,認為價值規律不可知,不能控制,是一隻「看不見的手」。馬克思主義認為,自由是被認識了的必然,而資產階級經濟學則認為,自由就是自流放縱。資本主義制度維護、放任資產階級自私自利,奉行「各人管自己,上帝管大家」的觀念。
薩繆爾森和諾德豪斯論述「誰進行統治」市場經濟的問題說:「如果我們探微索幽,我們就會發現,市場經濟最終是被兩個主宰所控制的:即消費者和技術。消費者根據自己的先天的或後天的愛好,用他們的貨幣選票指明社會資源的最終用途。他們在生產可能性邊緣上選擇一點。消費者是統治者。」「但是」,薩繆爾森和諾德豪斯緊接著又說:「技術對消費者構成一種基本約束,經濟社會不能超過它的生產可能性邊緣。你可能擁有許多土地,但是,你不可能去佔有月球。一個經濟社會的資源,以及把這些資源轉變成消費品的技術上的局限,是對消費者的約束條件……換句話說,僅憑消費者投票並不能決定生產什麼物品、需求必須和企業所生產的物品的供給相配合。企業根據它們的生產成本制定價格——從不能盈利的部門轉移到高額盈利的部門。因此,除了消費者需求以外,還要有企業在成本和供給上的決策才能決定生產什麼的問題。正象一個經紀人可以把買賣雙方湊合起來一樣,市場具有中間人的作用,把消費者的愛好和技術上的限制協調起來。」他又說:「了解利潤在引導市場機制方面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利潤給企業以獎勵和懲罰。利潤引導企業進入消費者的需要數量較多的領域,離開消費者的需求數量較少的領域,並且使廠商使用最有效率(成本最低)的生產技術。正和騎驢的人用胡蘿蔔和大棒來驅使驢子前進一樣,市場制度用利潤和虧損來解決什麼、如何和為誰的問題。」(薩繆爾森與諾德豪斯:《經濟學》第12版上第40頁)
薩繆爾森的論述同馬恩的論述,是同一問題的不同觀點,是同一法則在不同社會制度的表現形式。一般說來,社會需要決定著每一種社會產品的生產,社會生產決定著社會滿足需要的可能性;這裡,需求是目的,技術決定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所有這些決定了企業和社會生產必須合目的、按比例有計劃生產。這種一般性在不同社會生產中表現形式不同。在資本主義社會裡,「消費者和技術」即消費和生產處於分裂的狀態,它們表現為市場經濟中的供需競爭關係,以商品生產者能否盈利來決定產品是否應當生產,為誰生產,生產什麼,生產多少。在這種競爭中,勞動者的消費力完全為資本家所控制,不可能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統治者。在社會主義社會裡,消費者同時是生產者,消費力和生產力統一於自由勞動者組成的社會共同體,因而社會可以根據自己的消費需要和生產力的可能,有計劃安排自己的生產。就象一個理性人安排自己的收入和支出一樣。在馬恩講的以共同生產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制度下,為誰生產十分清楚,生產什麼、生產多少,直接就是價值決定:滿足人和社會的需要的產品的質與量,決定於消費力與生產力的平衡,決定於社會必要勞動量。
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都要遵循價值規律,只是表現形式不同。價值規律像一切自然規律一樣,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能發生變化的,只是這些規律藉以實現的形式。當價值規律還不被人所認識和掌握的時候,它表現為「看不見的手」支配、統治著社會生產。而當價值規律為人們所認識並掌握時,這隻「看不見的手」被我們看見並捉住了的時候,它就將為人們所控制,用來為社會服務。但是,這絲毫不能改變自然規律的絕對權威,人們只能按照自然規律本身的法則來利用自然規律,不能改變自然規律。任何違反自然規律的行為,都必然要受到它的懲罰。「大躍進」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都在教訓我們認識自然規律的權威。
7-2 計劃經濟是社會生產發展的必然
經濟學家強調腦力勞動對發展生產力的作用,搞「知識經濟」,但拒絕計劃經濟。中國講科學是第一生產力,認為社會主義就是發展生產力,卻不清楚計劃經濟是社會生產力;不懂得科學生產就是要求有計劃生產,不懂得計劃經濟是社會生產發展的必然。
7-2-1「看不見的手」「看得見的手」,是價值規律不同社會表現形式
「每個人都在力圖應用他的資本,來使其生產品能得到最大的價值。一般地說,他並不企圖增進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進的公共福利為多少,他所追求的僅僅是他個人的安樂,僅僅是他個人的利益。在這樣做時,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引導他去促進一種目標,而這種目標決不是他所追求的東西,由於追求他自己的利益,他經常促進了社會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進社會利益時所得到的效果為大。」這是斯密有名的「看不見的手」原理,薩繆爾森、諾德豪斯《經濟學》寫道,「斯密關於市場機制具有引導作用的見解啟發了現代經濟學者——資本主義的頌揚者和批評者都包括在內。但是,經過兩個世紀的經驗和思考之後,現在我們認識到這一學說的適用範圍和現實局限性。」「斯密從來沒有證明這段話的正確性。的確,直到20世紀40年代為止,還沒有人知道如何來證明——甚至恰當地闡明——亞當·斯密的看不見的手學說的真理的核。」(薩繆爾森、諾德豪斯:《經濟學》第76、1274、1190頁)事實上,資產階級經濟學所不知道或不能證明的「看不見的手」,馬克思早已闡明了。
馬克思闡明:「誰用自己的產品來滿足自己的需要,他生產的就只是使用價值,而不是商品。要生產商品,他不僅要生產使用價值,而且要為別人生產使用價值,即生產社會的使用價值。」(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54頁)因此,商品生產有一個內在的矛盾:無論商品生產者是為了交換,還是資本家為了實現剩餘價值,他們的目的首先是為了自己,即斯密說的「他所追求的僅僅是他個人的安樂,僅僅是他個人的利益」,但是,他要實現自己的追求,他生產的商品,便必須是別人所需要的,而不是他自己所需要的產品。商品只是在對他人有使用價值時,才有交換價值,這就是亞當·斯密的看不見的手學說的核。
馬克思在《剩餘價值理論》寫道:「在資本主義生產的條件下,每個人都為自己而勞動,而特殊勞動必須同時表現為自己的對立面即抽象的一般勞動,並以這樣的形式表現為社會勞動,——在這樣的資本主義生產的基礎上,不同生產領域之間的必要的平衡和相互聯繫,它們之間的限度和比例的建立,除了經過經常不斷地消除經常的不協調之外,用別的辦法又怎麼能夠實現呢?這一點在談到通過競爭達到平衡時就已經得到承認,因為這種平衡總是以有什麼東西要平衡為前提,就是說,協調始終只是消除現存不協調的那個運動的結果。」特殊勞動表現為一般勞動,個人勞動表現為社會勞動,是通過產品表現為價值來實現的。斯密所謂的「看不見的手」,是價值規律在市場上的強製表現形式。
資產階級本能拒絕馬克思主義。資產階級經濟學家之所以用「生產費用論」、「邊際效用論」、「均衡價格論」等理論來對抗馬克思的價值學說,是因為他們只願把商品看作是資本的產品,只局限於G-W-G』看問題。他們的立場,他們所服務的利益,使他們不能揭露現實制度存在的根據和內在矛盾及其發展趨向,只能止於描述、解釋經濟中發生的事情。所以,直到今天,資產階級經濟學只是止於某些經驗的表述上,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並把它當做最終的東西。
薩繆爾森、諾德豪斯《經濟學》寫道:「不同的經濟社會解決這些問題的方式各不相同——或者依靠習慣和本能;或者憑藉命令和中央控制;在我們的混合經濟中,主要是依靠價格和市場制度。」(第62頁)他們認為,「習慣和本能」的生產方式在「傳統社會」的一端,「統治經濟」即「命令經濟」「在另一極端」,「最後一種方式是資本主義的自由企業經濟」(第40頁),這與他們說的「命令經濟」是為了彌補市場經濟的「缺陷」相矛盾,——前者怎麼能彌補後者的缺陷,不願意認為這三種經濟形態表現的是歷史發展不同階段,有意顛倒歷史過程,掩蓋歷史演變的內在根據、規律,但已經羞羞答答地承認實際已經存在的解決資本主義生產市場失靈問題的方式。
人類社會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階段上,「勞動和產品的關係用不著採取與它們實際存在的不同的虛幻的價值形式,……人們在勞動中的社會關係始終表現為他們本身之間的個人的關係,而沒有披上物之間即勞動產品之間的社會關係的外衣。」(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94頁)私人勞動成為社會勞動,歷史上首先是由於產品成為商品,價值表現為對象性。「勞動產品的價值性質,只是通過勞動產品作為價值量發生作用才確定下來。價值量不以交換者的意志、設想和活動為轉移而不斷變動著。在交換者看來,他們本身的社會運動具有物的運動形式。不是他們控制這一運動,而是我們受這一運動控制。」(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91頁)於是人們感到他們的生產活動被一隻看不見的手所支配,並且樂意於服從這隻看不見的手,「依靠價格和市場制度」配置資源支配生產。
馬克思主義認為,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是價值規律的不同社會表現形式。生產者總是以它所能支配的勞動時間來調節生產。社會一旦佔有了生產資料,勞動者把他們的個人勞動力當著一個社會勞動力來使用,就可以直接按社會必要勞動要求,調節社會生產。
資產階級經濟學說馬克思的價值學說不符合實際,十分鐘情於「看不見的手」。馬克思指出:「資產階級社會的癥結正是在於,對生產始終就不存在有意識的調節。合理的東西和自然必需的東西都只是作為盲目起作用的平均數的實現。庸俗經濟學家不去揭示事物的內部聯繫卻傲慢地斷言事物從現象上看不是這樣的時候,他們自以為這是做出了偉大的發現。實際上,他們誇耀的是他們緊緊抓住的現象,並且把它當做最終的東西。這樣,科學究竟有什麼用處呢?但是,在這裡事情還有另外的背景。內部聯繫一旦被了解,相信現存制度的永恆必要性的一切理論信仰,還在現存制度實際崩潰以前就會消滅。因此,在這裡統治階級的絕對利益就是把這種缺乏思想的混亂永遠保持下去。那些造謠中傷的空談家不憑藉這一點,又憑什麼取得報酬呢?」(《馬克思致路·庫格曼》,《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第369頁)
恩格斯說資本主義到處都在向社會主義投降,為拯救資本主義的滅亡,《資本論》又在西方國家暢銷起來。所有這些,都很能說明問題的。實際上,資本主義企業和國家也都在力圖掌握這隻手。我們知道,經濟學和資本家都十分重視價格因素,經濟學家經常提出的各種貨幣與財政的政策建議,歸根到底都是利用貨幣的量和價格調節利潤率來刺激和調控社會生產,資本家們也常常用價格戰來把對手擠出市場。現在,資產階級經濟學也承認「市場失靈」,資產階級不得不借用社會主義的一些方法,實行混合經濟。
7-2-2「市場失靈」
資本主義社會經常發生經濟危機,使國家不得不出手進行宏觀控制,西方經濟學也不得不修正自由經濟學,提出資本主義經濟是市場經濟和「統治經濟」的「混合經濟」理論。薩繆爾森與諾德豪斯在他們合著《經濟學》寫道:「看不見的手的學說是一個觀念,旨在解釋為什麼市場機制的後果看起來是如此的秩序。……但是,經過兩個世紀的經驗和思考之後,現在我們認識到這一學說的適用範圍和現實的局限性。我們知道,市場有時會使我們失望,存在著『市場失靈』的情況。兩個最重要的市場失靈的情況作為貫穿本書的基調,是缺乏完全競爭以及外部效果的存在。……看不見的手有時會引導經濟走上錯誤的道路,如前所述,市場經濟有時出現市場失靈的情況,例如壟斷和外部效果;它們易於遭受重複出現的通貨膨脹和失業。最後,市場經濟中的收入分配對選民來說可以是不能接受的。為了對付看不見的手的機制中的缺陷,現代經濟是市場經濟和政府稅收、支出和調節這隻看得見的手的混合體。」(薩、諾:《經濟學》第76-78頁)
薩繆爾森等經濟學家認為「看不見的手有時會引導經濟走上錯誤的道路」,是迴避問題,不承認市場失靈是價值規律的資本主義表現形式,是資本主義「生產資料和產品的社會性反過來反對生產者本身,周期性地突破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並且只是作為盲目起作用的自然規律強制性地和破壞性地為自己開闢道路」(恩格斯:《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319頁,本節和下一節只註明頁數的引文均摘錄自《反杜林論》)。價值規律之作為「看不見的手」表現出破壞作用,恩格斯指出問題的根本是:「社會化生產和資本主義佔有的不相容性」。(311頁)
恩格斯首先闡述了「社會化生產和資本主義佔有之間的矛盾表現為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對立」,這就是:「集中於資本家手中的生產資料和除了自己的勞動力以外一無所有的生產者分裂了。」(211頁)薩繆爾森說的「市場經濟中的收入分配對選民來說可以是不能接受的」含蓄地反映了這種分裂。現在一些人否認階級鬥爭的存在,但是,否認不能消除這種分裂和對立存在的實際。不過,我們現在不討論這個問題。
恩格斯闡述說,在中世紀得到發展的那種小商品生產中,勞動產品應當屬於誰的問題根本不可能發生。當時個體生產者通常都用自己所有的原料和勞動資料,自己和家屬的勞動來製造產品。這樣的產品根本用不著他去佔有,自然地是屬於他的。「產品的所有權是以自己的勞動為基礎的」。(210頁)另一方面,「在中世紀的社會裡,特別在最初幾世紀,生產基本上是為了自己的消費。……因此,交換是有限的,市場是狹小的,生產方式是穩定的,地方和外界是隔絕的,地方內部是團結的」。(3012-313頁)所以,除了天災人禍,不會發生經濟危機。
以商品生產為目的的生產者都有一個特點:沒有對社會關係的支配權。在自然經濟中,每個人都用自己偶然擁有的生產資料並為自己的需要而各自進行生產;在資本主義經濟中,資本家總是力圖了解社會的需要,但是誰也不知道,他的那種商品出現在市場上的會有多少;不知道他產品是否能賣掉,是否能賣個好價錢收回他的成本,「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占統治地位。」(312頁)
恩格斯指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用來加劇這種無政府狀態的主要工具正是無政府狀態的對立物:每一個別生產企業中的社會化生產所具有的日益加強的組織性。」(313頁)這種有計劃地組織的生產,一方面擴大了商品生產,另一方面,不斷擴大的商品生產又要求越來越大的市場,每一個商品生產者都必須為自己的商品能夠賣出而與其他商品生產者競爭。鬥爭不僅爆發於地方的各個生產者之間,地方性的鬥爭已經發展為全國性的商業戰爭,最後,大工業和世界市場的形成使這個鬥爭遍及全球,越來越劇烈。「失敗者被無情地清除掉。這是從自然界加倍瘋狂地搬到社會中的達爾文的生存鬥爭。動物的自然狀態竟表現為人類發展的頂點。社會化生產和資本主義佔有之間的矛盾表現為個別工廠中的生產的組織性和整個社會的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對立。」(313頁)
儘管資本主義國家已經採用一切可能用的手段來控制社會生產,力求市場經濟的有序發展,但是,市場經常失靈,危機不斷。馬克思指出,「全部困難是由這樣一個事實產生的:商品不只是當作商品來交換,而是當作資本的產品來交換。」(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第196頁)資本主義生產需要「在國內把群眾的消費限制在需要忍機挨餓這樣一個最低水平,從而破壞了自己的國內市場」,「市場的擴張趕不上生產的擴張。衝突成為不可避免的了,而且,因為在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身炸毀以前不能使矛盾得到解決,所以它就成為周期性的了。」「在危機中,社會化生產和資本主義佔有之間的矛盾達到了劇烈爆發的地步,商品流通暫時停頓下來;流通手段即貨幣成為流通的障礙;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的一切規律都顛倒過來了。經濟的衝突達到了頂點:生產方式起來反對交換方式,生產力起來反對已經被它超過的生產方式。」(315-316頁)
恩格斯的論述已經足以說明問題,無需再說什麼了。我們看到,恩格斯的認識和薩繆爾森等經濟學家的認識不同。首先,是對資本主義經濟基本狀態認識不同。薩繆爾森等人認為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總的是「有序的」,說這種有序是「無意識」的演化結果,恩格斯認為資本主義社會生產總體是無政府狀態的,但資本主義企業的生產是嚴格按計划進行的,社會生產的平衡是價值規律強制作用的結果。第二,認識層次上的不同。薩繆爾森只是從表象上承認資本主義經濟是「混合經濟」,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只是把國家對經濟的宏觀控制,視為對市場失靈的一種補救手段。恩格斯則認為,國家干預是資本主義生產發展的必然趨勢,現代生產力的社會本性要求社會管理。
薩繆爾森把「市場失靈」的原因,歸咎於「缺乏完全競爭以及外部效果的存在」。事實上,自由資本主義不可阻擋地發展到壟斷資本主義,壟斷是自由競爭的必然結果;「外部效果」本身也是資本主義生產的必然結果。現在溫室氣體排放已經危及人類的生存,但是減排協議一直達不成,因為涉及了資本主義生產的根本——利潤最大化。社會為解決市場失靈所付出的代價愈來愈高,靠市場競爭來解決市場失靈根本不現實;資本主義的國家調節,不可能是問題的解決,凱恩斯的理論受到實際和理論的批判。
市場失靈的問題不在價值規律本身,而是價值規律的資本主義表現形式,「看不見的手」在資本主義生產中,必然地要以「市場失靈」這種方式表現它的存在,顯示它的權威性。只要私有制繼續存在,生產資料和勞動者繼續分離,價值規律不是通過社會對自己的勞動時間所進行的直接的自覺的控制來實現,而是通過商品價格的變動來實現,價值規律就不能不以危機形式,在分散的各自獨立的商品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中,以強制性和破壞性的方式,為自己開闢道路。問題的解決只能是「隨著社會對生產力的佔有,這種社會性就將為生產者完全自覺地運用,並且從造成混亂和周期性崩潰的原因變為生產本身的最有力的槓桿。」(319頁) 在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看到是問題的地方,馬克思主義發現了生產發展的生機,看到了社會主義經濟取代資本主義經濟的光明前途。
7-2-3 國家不得不承擔起對生產的領導
資本主義經濟頻頻產生危機,迫使國家不得不出手干預,承擔起對社會生產的領導,資本家一遇到危機就求助於國家,自由經濟向「混合經濟」轉變。但資產階級及其觀念表達者,根本上都反對國家對社會生產的組織和領導,認為這是把整個社會變成了一個大工廠,是對資本家個人的財產權、自由、自決權利的侵犯。
事實上,市場經濟本身就經常地侵犯著資本家的財產權,自由權,自決權。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論》里所指出:「工廠內部的生產的社會化組織,已經發展到同存在於自己之旁並凌駕於自己之上的社會中的生產無政府狀態不能相容的地步。資本家自己也由於資本的猛烈積聚而感覺到這一事實,這種積聚是在危機期間通過許多大資本家和更多的小資本家的破產實現的。」(第316頁)
所謂「市場失靈」的實質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全部機構在它自己創造的生產力的壓力下失靈了。」不僅越來越多的剩餘價值不能轉變為生產資本,而且越來越多的生產資料也閑置起來,資本家不能把生產資料全部變成資本;產業後備軍也不得不閑置起來。「在資本主義社會裡,生產資料要不先變為資本,變為剝削人的勞動力的根據,就不能發揮作用。」「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具有資本屬性的必然性,象幽靈一樣站在這些資料和工人之間。唯獨這個必然性阻礙著生產的物的槓桿和人的槓桿的交換;唯獨它妨礙生產資料發揮作用,妨礙工人勞動和生活。因此,一方面,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暴露出自己無能繼續駕馭這種生產力。另一方面,這種生產力本身以日益增長的威力要求消除這種矛盾,要求擺脫它作為資本的那種屬性,要求在事實上承認它作為社會生產力的那種性質。」「猛烈增長著的生產力對它的資本屬性的這種反抗,要求承認它的社會本性的這種日益增長的必然性,迫使資本家階級本身在資本關係內部一切可能的限度內,愈來愈把生產力當做社會生產力看待。無論信用無限膨脹的工業高漲時期,還是由大資本主義企業的破產造成的崩潰本身,都把大量生產資料推向如我們在各種股份公司中預見的那種社會化形式。」在一定的發展階段上,這種形式也嫌不夠了,「資本主義社會的正式代表——國家終究不得不承擔起對生產的領導。」(第316-317頁)
我大量引用的恩格斯一百多年前的論述,我們從最近的2008年美國爆發的資本主義世界金融風暴充分地見識了。不管資本家願意不願意,他們都不能不要求國家救助,不能不接受國家對生產的宏觀控制。現在,全世界所有國家都要求經濟改革,所有國家的政府都在為拯救經濟和企業免於破產而緊張操勞,不斷對經濟加強宏觀控制。特別是在「美國金融風暴」時,美國等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為了拯救資本主義企業,向私人企業注入了大量資金,被一些人稱之為「國有化」,說是奧巴馬在搞「社會主義」。這種「社會主義」,早已被恩格斯嚴厲批判:「那末拿破崙和梅特涅也應該算入社會主義的創始人了」,這是「一種冒牌的社會主義」。恩格斯指出:「國有化在經濟上已成為不可避免的情況下,國有化——即使是由目前的國家實行的——才意味著經濟上的進步,才意味著由社會本身佔有一切生產力方面達到了一個新的準備階段。」(第317-318頁)
我注意恩格斯談到「國有化」時的兩句話,一句是剛才引用的:「意味著由社會本身佔有一切生產力方面達到了一個新的準備階段」,另一句是恩格斯在正文中講的:「生產力的國家所有不是衝突的解決,但是它包含著解決衝突的形式上的手段,解決衝突的線索。」(第318頁)這裡有三個關鍵詞:準備階段,手段,線索。
現在資本主義國家實行「混合經濟」,說明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已經無力自行解決問題,意味資產階級本身已經在資本關係內一切可能允許的限度內,愈來愈把生產力當做社會生產力看待,已經開始向社會主義投降;表明由社會本身佔有一切生產力方面達到了一個新的準備階段,它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方向提供了線索、手段:「無產階級將取得國家政權,並且首先把生產資料變為國家財產。」顯然,這不是資產階級要實現的,僅僅只是「意味著」由社會佔有生產力發展到一個新的準備階段。
資本主義經濟無論怎麼改革,只要它仍然處於資本關係中,仍然是追逐利潤,由市場調節生產,那末它就不可能解決問題,不可能不發生經濟危機。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國家不是經濟組織,對企業沒有所有權,它不可能、也無權直接干預企業生產;它只能從外部影響企業生產。在平等的自由的市場經濟中,除了利益競爭之外,誰也沒有權力支配他人的活動,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的資本主義國家制度必須要維持這種狀態。問題就在這裡:現代生產力的社會性需要國家代表社會對社會生產進行領導,但是私有制度和資本關係又阻礙著國家有計劃組織社會生產。
薩繆爾森等經濟學家和許多人都看到這個事實:「資本主義自從產生以來,就不時受到通貨膨脹(價格上升)和蕭條(很高的失業率)的周期性的困擾。有時這些事件非常劇烈,象本世紀20年代德國的超級通貨膨脹那樣,以致於緊接著就發生社會動亂、革命和戰爭。」薩繆爾森等說,由於凱恩斯的貢獻,「現在我們懂得了,通過仔細運用政府的貨幣和財政權力,產量水平、就業量和通貨膨脹可以受到影響。」薩繆爾森等指出:「今天,政策制定者正在認識到,現代經濟面臨一個根本的宏觀經濟困境: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在自由企業,低通貨膨脹率和充分就業方面長時期地同時取得成功。」為什麼?薩繆爾森等說:「正如今天的市場經濟不能使大炮和黃油都達到最大產量一樣,宏觀經濟也不能同時獲得充分就業和零值通貨膨脹。」(薩繆爾森、諾德豪斯:《經濟學》第85-86頁)薩繆爾森等提出了市場經濟的問題,但他們沒有回答問題,他們只能如此,階級利益使他不能回答問題。這個問題的解答,只能靠科學社會主義;而問題的解決,只能靠無產階級革命。
恩格斯指出:國家對經濟進行宏觀控制,不得不承擔起對社會生產的領導,這並沒有解決問題。無論轉化為股份公司,還是轉化為國家財產,都沒有消除生產力的資本屬性和生產的無政府狀態,反而被推到了頂點,推到了必然要發生變革的階段。現在是處於臨產前最難受的陣痛狀態。
7-2-4 從個人生產力向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鄧小平認為「社會主義就是發展生產力。」現在的中國經濟學家也把發展生產力提到首位,把發展生產力看做是社會主義。首先,歷史上,沒有一個社會不曾經是發展生產力的,不發展生產力就要消亡;也還不曾有個一個社會能永遠發展生產力的,社會主義社會也是如此,必然怎麼須要過渡到共產主義社會。所以,不能用是否發展生產力來定義或界定社會主義社會。經濟學也不能把發展生產力提到首位。毛澤東說的對,「對生產力的研究太發展了,就成為技術科學,自然科學」。(毛澤東讀書筆記,文革手抄本)而問題主要在於,如果不弄清楚社會主義發展生產力與資本主義發展生產力的不同在哪裡,用資本主義方式發展生產力,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混同成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實質是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否定了社會主義生產方式。
就發展生產力而言,經濟學也應當從整個社會生產來考慮。我們不妨來分析西方經濟學說的:「在經濟學的許多定義中,其中最流行的一個定義是:經濟學研究我們如何進行抉擇,來使用具有各種可供選擇的用途的、稀缺的生產資源來生產各種商品。」(薩繆爾森、諾德豪斯:《經濟學》第4頁)
首先在如何進行抉擇問題上,作為個人的生產力,個體勞動者生產的條件是他的勞動力和佔有的生產資料,他生產什麼幾乎是不能選擇的。作為社會的生產力,資本家的生產條件也是勞動力和生產資料,但這些是用貨幣買來的,因此資本家可以從全社會自由選擇生產條件來生產某種商品,只要可以賺錢,有市場需要。現在,這個市場已經不是小生產的地方集市,也不只是國內市場,它已經發展為國際市場,市場空間很大,所以,資本家在生產什麼產品上的可選擇性也很大,具有小生產所不可比的主觀能動性,從這方面說,資本主義企業是自由的;但是,資本家的自由須要他對市場有正確認識,必須符合市場需求的和生產的技術規定。資本家在擴大了自己的選擇空間同時,也使得選擇具有十分的複雜性。他在抉擇之前,必須對社會需求、生產條件等等,進行調查研究,作可行性分析,也就是要事前有個目標和企劃。
決定了生產什麼之後,便要考慮如何生產。這個問題屬於技術問題,資本主義生產和自然經濟生產,都得完全按產品生產的自然規律進行,但其內容可以有重大不同。人利用自然規律來為自己服務,在自然經濟中,基本上是直接利用自然的產物。隨著人對自然的認識的發展和社會生產的發展,人在改造自然界的生產勞動中,愈來愈表現出對自然界的日益增強的人的社會支配力。資本主義生產一方面讓資本家在自己擁有的資本量和確定了要生產的產品之間,有了多種技術上的可選擇性。另一方面,科學、技術條件和資本的社會性,使這種可選擇性必須反映生產已經取得的社會成就,必須建立在充分利用社會生產力上。資本家需要一方面組織許多工人按技術要求有效生產,一方面要對社會的協作和競爭等等社會因素的進行整合考慮。
資本家在決定如何生產中,他須要考慮他的資本分配,計劃用多少資本購買勞動力,用多少資本購買生產資料,力求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的最佳配比,以充分發揮他所有的資本的效用。這裡的一切生產因素,都是資本家可選擇的,因而是可預定、可控制的。
在資本家決定他的生產資本構成時,已經設計了生產的流程和周期。這方面,自然經濟的小生產者由於生產條件的不可選擇性,自己是不可調整的,完全由生產自然規律來決定。資本主義生產的生產流程,可以在自然規律的基礎上,對生產條件作一定的選擇,設計生產流程和周期。資本主義生產計劃性,無論在深度和廣度方面,都已經比自然經濟的小生產的計劃性大大發展了。自然經濟的小生產的計劃性直接就是自然規律的規定性,人只能按照自然的規定性安排個人的生產來滿足自己的需要,可能的選擇性很小,個人在自然規律面前的能動性很小。所以,自然經濟的生產,在幾千年間很少變化,主要是適應自然條件的變化的變化。資本主義生產的計劃性當然也是自然規律對生產的規定性表現,人們在生產實踐歷史長河中,不僅愈來愈深刻地了解自然規律,而且積累了改造自然的社會力量和物質力量,因而人在自然規律面前就不是毫無作為的。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在按照自然規律的規定性計劃生產時,有了利用文明創造的生產工具按自然規律來為自己服務的多種可能性選擇,日益從對自然規律的盲目服從,轉變為合目的地有計劃利用的科學技術於生產。在深度上,有計劃的人的社會生產日益取代自然的生產,獲得了愈來愈快的發展速度。自然力生產需要很長時間,幾個月、幾年甚至千百年才能完成的生產過程,在現代社會生產力的生產中,只用很短的時間就能完成。在廣度上,計劃所控制的範圍越來越大,從個人小家庭生產,擴展到越來越大的企業生產、社會生產,壟斷資本主義已開始了控制一國的和世界的市場了。恩格斯《論權威》對於我們現在所討論的問題來說,可以集中到兩點:一是生產必須服從自然規律。人愈是了解自然規律,愈是科學地生產,就愈需要有計劃表現對生產的客觀必然性,權威性的自覺服從。二是由於生產的日益發展為社會生產,生產的自然規律日益表現為社會生產的有計劃組織。
通過以上對西方經濟學研究內容的分析,我們看到,生產力的發展與人的有計劃組織生產相對應。
現在,我們再打開《資本論》第一卷,看馬克思論述資本主義生產從協作,工場手工業到大工業的發展過程,了解生產發展中有計劃如何創造新生產力。
許多工人在同一資本家的指揮下工作,在同一時間生產同一產品,這在歷史上和邏輯上都是資本主義生產的起點。「許多人在同一生產過程中,或在不同的但互相聯繫的生產過程中,有計劃地一起協同勞動,這種勞動形式叫做協作。」(第362頁)
許多人在一起協作生產,不同於個人生產的有計劃,個人生產的有計劃是勞動合目的性的表現形式,協作生產勞動不僅是勞動合目的的要求,還是有效率的社會生產的必要性,在許多人共同勞動進行生產時,必須考慮不同勞動者之間的勞動以及勞動與生產資料的合理分配,他們勞動在生產過程中的協調和應當生產出的產品量。
馬克思指出,單個人勞動的力量與許多人共同勞動的力量,有本質的區別,「這裡的問題不僅是通過協作提高了個人生產力,而且是創造了一種生產力,這種生產力本身必然是集體力。」(第362頁)「這種生產力是由協作本身產生的。勞動者在有計劃地同別人共同工作中,擺脫了他的個人局限,並發揮出他的種屬能力。」(第366頁)在現代社會生產中,個人只有在集體中,才能形成生產力。理論界在深化勞動理論中,強調腦力勞動的作用,講「加強管理」的時候,應當知道管理本身就是按計劃執行協作生產的指揮職能。
現在,我們繼續跟隨著馬克思進入的工場手工業考察。「工場手工業不只是找到了現成的協作條件,而且還通過分解手工業的活動部分地創造出協作條件。另一方面,工場手工業所以能夠達到勞動過程的這種社會組織,只是因為同一個工人固定在同一局部工作上。……在這裡,一個工人是直接給另一個工人提供工作。」「各種勞動因而各個工人之間的這種直接的互相依賴,迫使每個工人在自己的職能上只使用必要的時間,因此在這裡形成了和獨立手工業中,甚至和簡單協作中完全不同的連續性、劃一性、規則性、秩序性,特別是勞動強度。」「工場手工業的分工在發展社會勞動過程的質的劃分的同時,也發展了它的量的規則和比例性。」首先是每一個工人在自己的職能上使用一定的必要勞動時間,就成為互相補充的各個勞動過程不間斷地、同時地、空間上並存地進行下去的前提;從而創立了社會勞動的一定組織,形成了新的、社會的勞動生產力。最後,正如工場手工業部分地由不同手工業結合而成一樣,工場手工業又能發展為各種不同的工場手工業的結合。(第382-385頁)
「以分工為基礎的協作,或者工場手工業,最初是自發形成的。一旦它得到一定的鞏固和擴展,它就成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有意識的、有計劃的和系統的形式。」(第402頁)工場手工業最完善的產物之一,是採用複雜的機械裝置的工場,生產出機器。機器使手工業的活動不再成為社會生產的支配原則。(第407頁)在機器生產中,「勞動資料取得機器這種物質存在方式,要求以自然力來代替人力,以自覺應用自然科學來代替從經驗中得出的成規。在工場手工業中,社會勞動過程的組織純粹是主觀的,是局部工人的結合;在機器體系中,大工業具有完全客觀的生產機體,這個機體作為現成的物質生產條件出現在工人前面。……勞動過程的協作性質,現在成了由勞動資料本身的性質所決定的技術上的必要了。」(第423頁)「工人要服從機器的連續的、劃一的運動,這早已造成了最嚴格的紀律。」 (450頁) 「工人在技術上服從勞動資料的劃一運動以及由各種年齡的男女個體組成的勞動體的特殊構成,創造了一種兵營式的紀律、這種紀律發展成為完善的工廠制度,並且使前面已經提到的監督勞動得到充分發展,同時使那種把工人劃分為勞工和監工,劃分為普遍工業士兵和工業軍士的現象得到充分發展。」(第464頁)「大工業的原則是,首先不管人的手怎樣,把每一個生產過程本身分解成各種構成要素,從而創立了工藝學這門完全現代的科學。社會生產過程的五光十色的、似無聯繫的和已經固化的形態,分解成為自然科學的自覺按計劃的和為取得預期有用效果而系統分類的應用。」(533頁)
經濟學家知道,20世紀資本主義國家普遍推行的泰羅制、福特製工廠制度,有計劃生產已經普遍成為工廠立法,如恩格斯所說的:「大工廠里的自動機器,比任何僱用工人的資本家要專製得多。至少就勞動時間而言,可以在這些工廠的大門上寫上這樣的話:進門者請放棄一切自治!」我是工人,在學習馬克思主義前,實際生產已經告訴我,必須嚴格按照工廠下達的計劃和工藝流程的要求完成自己的工作。
「工廠制度的熱心的辯護士們在斥責社會勞動的任何一種普遍組織時,只會說這種組織將整個社會變成一座工廠,這一點是很能說明問題的。」(第395頁)資產階級只願意把泰羅制用在對工人實行霸權主義上,非常反對用泰羅制來組織社會生產,指責這在侵犯他們對工廠的私有權。他們忘記了,泰羅制不僅使生產的計劃性成為絕對的權威,而且產生了實行這種權威的今天稱為「企業家」的管理階層,古典企業演變為「現代企業」,以資本為基礎的經濟轉向「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馬克思主義則看到:「泰勒制——也同資本主義其他一切進步的東西一樣,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資產階級剝削的最巧妙的殘酷手段,另一方面是一系列的最豐富的科學成就,即按科學來分析人在勞動操作中的機械動作,省去多餘的笨拙的動作,制定最精確的工作方法,實行最完善的統計和監督制等等。蘇維埃共和國在這方面無論如何都要採用科學和技術上的一切寶貴的成就,社會主義實現得如何,取決於我們蘇維埃政權和蘇維埃管理機構同資本主義最新的進步的東西結合的好壞。應該在俄國研究與傳授泰勒制,有系統地試行這種制度,並且使它適應於我國的條件。」「對計算和監督的玩忽,這便是直接幫助德國的和俄國的科尓尼洛夫分子,——這些人只要我們一不執行計算與監督的任務,便能乘機推翻勞動者的政權」(列寧:《蘇維埃政權的當前任務》,《列寧選集》第三第511、507頁)
「人化的自然界」是日益有計劃,不僅發展了自然生產力,而且使個人生產力發展為社會生產力,使生產以越來越快的速度發展。
私有制使與自然聯繫中的個人勞動的對象化在社會關係中發生異化,限制了社會的有計劃生產。無產階級國家承擔起社會生產管理職能,有計劃地組織社會生產,在發展社會生產力的同時,使國家從階級壓迫的機器轉化為自由勞動者的聯合生產組織,使個人勞動的對象化不再在社會關係中發生異化階級。
7-3 計劃經濟是社會所有制的生產方式
鄧小平說:「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對於這個觀點,1992年10月16日,我給他寫第一封信,提出「計劃不等於計劃經濟,市場不等於市場經濟,概念不能偷換。用『資本主義有計劃』來證『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用『社會主義也有市場』來證『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不合邏輯。」 1994年10月24日,我又寫信給他說:「我現在還是認為,你的說法不僅不合邏輯,不合馬克思主義,也不合歷史,經不起實踐的檢驗。從古至今,全世界沒有一個資本主義國家不是市場經濟,資本主義世界沒有一個不反對計劃經濟的。原因很簡單,沒有市場經濟就不會有資本主義。會不會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呢?我們看到,東歐。蘇聯還沒有搞成市場經濟,那裡的共產黨就垮台了,社會主義就崩潰了。在中國,市場經濟剛搞不久,就出現了資產階級自由化,要走資本主義道路……按你的思想,只有向市場經濟改革,才能搞活國家經濟。但實際上,活了非國有經濟,它們如魚得水,而國有經濟則始終處於困境,如履薄冰。在事實面前,理論界不得不承認:『公有制內部不可能實行市場經濟』。道理本來很清楚:同一個所有者怎麼自己和自己搞商品交換呢?在市場經濟里,國有經濟不活,資本主義如此,社會主義改變不了。」實踐證明了我的認識。
7-3-1 經濟學的歷史性和階級性
薩繆爾森、諾德豪斯在《經濟學》第三十五章「經濟趨勢的改變,經濟上的各種選擇」寫道:「在本章我們向後看,並且向外看——向後看是為了了解經濟理論是如何隨時間的推移而演變的,而向外看是為了了解其他經濟制度是如何組織以及是怎樣運轉的。」薩繆爾森他們這裡講了兩個重要事實:一個是經濟學的歷史性,另一個是存在著不同於資本主義制度的社會經濟。但是,他們認為經濟學是經濟學家對現成事實的描述、解釋、假說、「勉強的一致的意見」,提出經濟學的主觀性和經濟理論的不確定性;(薩繆爾森、諾德豪斯在《經濟學》第1272-1273、15-20頁)他們寫資本主義經濟學教科書,除做解釋外,還能做的事情是「綜合」,綜合資本主義現代主流經濟學不同學派的理論。所以,薩繆爾森與諾德豪斯的《經濟學》,常常自我矛盾。
馬克思主義十分強調「政治經濟學本質上是一門歷史的科學。」但與薩繆爾森等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的觀念相反,認為「經濟科學的任務在於:證明現在開始顯露出來的社會弊病是現存生產方式的必然結果,同時也是這一生產方式快要瓦解的標誌,並且在正在瓦解的經濟運動形式內部發現未來的、能夠消除這些弊病的、新的生產組織和交換組織的因素。」(恩格斯:《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186、189頁)社會主義經濟學不只是解釋客觀世界,更主要的是反映客觀世界的內在聯繫及其發展規律,改變現存世界的科學。社會主義經濟學既是歷史科學,更是革命科學。
「一個物可以是使用價值而不是價值」。(馬克思:《資本論》第54頁)我們知道,人類最初是自給自足的生產,隨著生產的社會發展,才發生了產品交換,才出現市場,商品。可見,有計劃的生產在歷史上早於市場。聯繫歷史實際思考,還應能認識到,計劃表現的是人的生產活動——首先是一定量的某種形式的勞動生產一定量的某種產品,同時首先也是表現產品與個人需要的質與量關係;而市場中商品交換表現的是個人勞動與社會勞動的關係,一開始就是一種社會關係;而商品交換能順利進行,按比例生產各種產品是必然的邏輯要求。再進一步思考,可以認識到,有效率的生產可以沒有市場,但絕不可沒有計劃。
市場存在了幾千年,「日中而市」,農民拿自己生產的產品、商販帶著商品和貨幣到集市上進行買賣,絕大多數商品是生活資料。從市場發展為市場經濟,商品生產發展到最高階段的資本主義社會,只是最近幾百年的事。
資本主義社會中,勞動者被剝奪了生產資料,不能自己生產生活資料了,只能出賣勞動力去換取。資本主義企業僱傭許多工人生產,生產的產品不可能全為他們自己消費,資本主義社會所有的企業都為交換而生產,產品普遍成為商品。整個社會經濟建立在商品交換的基礎上,表現為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最突出的標誌是勞動力商品化,它建立在資本僱傭勞動的基礎上。
市場與市場經濟,不僅表現為市場規模和範圍的大小不同,反映了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發展程度不同,已經發生了質的變異,勞動力成為商品,在形式上平等的商品所有者的物物交換中,悄悄地演化出一個階級佔有另一個階級的勞動的階級對立關係。
西方經濟學作為資本主義經濟的反映,必然會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而發展,沒落而沒落。反映資本主義發生髮展階段的古典經濟學,儘管存在著理論認識的不完全和錯誤,但作為對當時革命的資產階級和上升的資本主義經濟的反映,它是創新的、發展的、革命的批判科學,為後來社會主義經濟學的發展,提供了思想材料。馬克思指出: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是屬於階級鬥爭不發展時期的;它的最後的偉大的代表李嘉圖雖然有意識地把階級利益的對立當作他的研究的出發點,但把這種對立看作社會的自然規律,「這樣,資產階級的經濟科學也就達到了它的不可逾越的界限。」頻頻發生的經濟危機和愈來愈激烈的階級鬥爭,「敲響了科學的資產階級經濟學的喪鐘。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確立之後,它內在的矛盾就從兩個方面表現出來:一方面經濟危機周期性地發生,另一方面資本與勞動的階級鬥爭採取了日益鮮明的和革命的形式。現在的問題不再是這個或那個原理是否正確,而是它對資本有利還是有害,方便還是不方便,違背警章還是不違背警章。不偏不倚的研究讓位於豢養的文丐的鬥爭,公正無私的科學探討讓位於辯護士的壞心惡意。……那些還要求有科學地位、不願單純充當統治階級的詭辯家和獻媚者的人,力圖使資本的政治經濟學同這時已不容忽視的無產階級的要求調和確立。於是,以約翰·斯圖亞特·穆勒為最著名代表的毫無生氣的混合主義產生了。這宣告了『資產階級』經濟學的破產」。(馬克思:《資本論》第16-17頁)
7-3-2 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都是生產關係表現
馬克思多次談到計劃和市場,我這裡摘抄他在《資本論》的「工場手工業內部的分工和社會內部的分工」這節里的一段論述:「使牧人、皮匠和鞋匠的獨立勞動發生聯繫的是什麼呢?那就是他們各自的產品都是作為商品而存在。反過來,工場手工業分工的特點是什麼呢?那就是局部工人不生產商品、變成商品的只是局部工人的共同產品。社會內部的分工以不同勞動部門的產品的買賣為媒介;工場手工業內部各局部勞動之間的聯繫,以不同的勞動力出賣給同一個資本家,而這個資本家把它們作為一個結合勞動力來使用為媒介。工場手工業以生產資料積聚在一個資本家手中為前提;社會分工則以生產資料分散在許多互不依賴的生產者中間為前提。在工場手工業中,保持比例數或比例的鐵的規律使一定數量的工人從事一定的職能;而在商品生產者及其生產資料在社會不同勞動部門中的分配上,偶然性和任意性發揮著自己的雜亂無章的作用。誠然,不同的生產領域經常力求保持平衡,一方面因為,每一個商品生產者都必須生產一種使用價值,即滿足一種特殊的社會需要,而這種需要的範圍在量上是不同的,一種內在聯繫把各種不同的需要量聯結成一個自然的體系;另一方面因為,商品的價值規律決定社會在它所支配的全部勞動時間中能夠用多少時間去生產每一種特殊產品。但是不同生產領域的這種保持平衡的經常趨勢,只不過對這種平衡經常遭到破壞的一種反作用。在工場內部的分工中預先地、有計劃地起作用的規則,在社會內部的分工中只是在事後作為一種內在的、無聲的自然必然性起著作用,這種自然必然性可以在市場價格的晴雨表的變動中覺察出來,並克服著商品生產者的無規則的任意行動。工場手工業分工以資本家對人的絕對權威為前提,人只是資本家所佔有的總機構的部分;社會分工則使獨立的商品生產者互相對立,他們不承認任何權威,只承認競爭的權威,只承認他們互相利益的壓力加在他們身上的強制,正如在動物界中一切反對一切的戰爭多少是一切物種的生存條件一樣。」(《資本論》第一卷393-395頁)
馬克思這裡只是比較分析個體生產者與資本主義企業生產方式,當時沒有社會主義生產,社會主義生產是他要探討和論證的未來的社會生產方式。不過,在他把個體生產者與資本主義企業相聯繫相比較談計劃與市場時,已經使我們可以預判,既然資本主義企業把生產資料積聚在一個資本家手中,把許多工人集中在一起作為一個結合勞動力來使用,合目的地按比例使一定數量的工人從事一定的職能是「鐵的規律」,那末,當無產階級奪取了政權,並把生產資料變為社會財產後,把整個社會變成一座「大工廠」,有計劃分配所有國有企業從事一定的生產職能。這無疑是順理成章的事,是客觀規律的要求。
資本主義企業和國家都不佔有全部社會生產力,因而無論是資本主義企業還是國家,都不可能預定和控制社會生產。在資本主義社會裡,按一定比例配置生產要素進行的社會生產,只能通過市場的競爭規律來強制地實現,表現為市場經濟。後來,如薩繆爾森等所說,「到20世紀40年代」,經濟學家在經常的市場失靈的情況下,終於「懂得了,通過仔細運用政府的貨幣和財政權力,產量水平、就業量和通貨膨脹可以受到影響。」(薩繆爾森、諾德豪斯:《經濟學》第86頁)凱恩斯主義出現了,資本主義開始搞「混合經濟」。從理論上講,資本主義國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市場,因為國家掌握有貨幣和財政等經濟手段,從而能夠用G和G』這個資本的價值關係,來影響G-W-G』過程和方向。但是在資本主義國家只是掌握有一部分而沒有掌握絕大部分生產要素、因素,它不是生產者,不可能直接控制社會生產。
資本家在他的企業里一定要有計劃按比例配置生產要素進行生產,以達到他的生產目的,這是資本家對他的企業的所有權的必然體現,是資本家必須負起的起碼的職能,是他的企業存在和發展的要求。同樣,一旦生產的物質要素和人的要素都為社會所有,社會有了預定地控制生產的物質條件,就能夠在社會的實有資源和需要之間建立起聯繫,根據合理的比例來制訂計划進行社會生產以滿足社會和全體社會成員的需求。如果社會不能有計劃地使用生產資料,那是表明社會還沒有實際地有效地佔有生產資料,或者是國家領導者不稱職。不能有計劃組織生產的企業必定要造成企業破產,不能有計劃組織社會生產的社會主義國家必然造成社會主義社會崩潰。
資本家絕不會願意把他們的企業生產,交給社會去支配管理,這樣他們就不是資本家。社會主義社會是否可以不實行計劃經濟而搞市場經濟呢?歷史已經做了回答,全世界所有改行市場經濟的社會主義國家,現在都不是社會主義的了。中國市場經濟改革是漸進式的,但我們現在也已經看到,僱傭勞動和資本家都普遍地產生了,絕大多數公有制企業都轉為私有制企業,或為企業家個人佔有,或與私人資本混合為合資公司或股份公司,資本主義所有制經濟大發展起來,剝削重新產生了,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馬克思所闡述的資本主義的一切弊病和矛盾都重新發生了。有些人不承認這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說它是什麼社會主義。這或者是表明現在的思想理論混亂到了極點,搞不清楚什麼是社會主義,什麼是資本主義,或者,這些人就是睜著眼睛說瞎話,故意攪渾水摸魚。
通過市場經濟改革實踐,中國的一些經濟學家也認識到,「單一所有者不可能發展起市場經濟;共同所有者之間可以『交換』,可以『模擬』市場,但不可能實行真正的市場機制;只有在多個所有者存在的條件下,我們才能發展起真正的市場經濟。」(樊綱:表《論發展市場經濟與產權關係的改革》,《改革》1993年第一期第23-24頁)這個認識是對的,但是出於「偏好」,經濟學家在明白了公有制經濟不適合搞市場經濟形式後,不去探討公有制適用的經濟形式,而是削足適履搞市場經濟,背叛了自己的科學認識。
馬克思談的是大家都看到了的普遍的事實,個體生產有計劃性,許多工人集中在一起的企業生產也有計劃性。很清楚,這兩種計劃的範圍大小不同,性質有不同。個體生產者只能做他自己的生產計劃,企業則要做被他僱傭的所有工人的生產勞動的計劃,還要做他的產品的銷售計劃。個體生產者和其他生產者之間的聯繫在市場中,資本主義企業和其他生產者之間的聯繫也在市場中,但是,人們首先看到,這兩種市場在範圍大小上差別很大,資本主義的市場擴大到整個社會和全世界,整個社會經濟和世界經濟完全依託於市場表現為市場經濟。
鄧小平看到了不同社會都有計劃和市場,但是認為計劃和市場是社會都可以用的手段,沒有本質區別。這是停止在描述現象上,既沒有資產階級那樣的本能的感覺,也沒有像馬克思那樣做進一步分析,不知道計劃與市場都是價值規律在不同領域裡的表現形式,不知道這種不同的表現形式與所有制相關聯。不明白計劃性存在於一切產品生產活動中,是生產的自然規律,不可能被社會生產的一定形式所取消,決不是可用可不用的手段;市場是被生產納入成為企業生產的要素,表現的是私人生產者之間的社會關係,不同生產者(包括物質產品的生產者和勞動力的生產者)的商品(物質產品和勞動力)只能通過市場進行交換。
這個道理應當不難理解,只有在生產要素即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都屬於同一個所有者時,才能有計劃生產。在私人生產的社會裡,個體生產者以自己的勞動使用自己佔有的生產資料生產自己的產品,生產的目的和生產要素都是他的權力能夠預定和控制的,只要他了解生產的自然規律,就可以有計劃地進行生產。資本主義社會同樣如此,資本主義企業的全部生產要素即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雖然都來自於社會,但資本家通過購買把它們變成了自己佔有了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因而他能夠預定和控制自己企業的生產,科學地配置自己佔有的人力物力,建立生產要素和產品量之間的正確聯繫,使生產合目的地有計划進行。
事實和道理都很清楚,計劃所表現的是所有者的支配力、控制力,生產力(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所有者可以而且應當支配他的生產。而在不同所有者間之間,他們之間誰也不能支配、控制誰,他們在社會生產中發生關係,只能通過市場中物與物的關係來表現。這是大家都懂得的道理和遵循的規則。
當「資產階級意識一方面把工人絕對服從資本,歌頌為提高勞動生產力的勞動組織,同時又同樣高聲責罵對社會生產過程的任何有意識的社會監督和調節,把這些說成是侵犯資本家個人的不可侵犯的財產權、自由和自決的『獨創性』。」資產階級就本能地反映了:計劃與市場,都是表現一定的生產關係。資產階級經濟學在極力為資本主義工廠制度辯護時,又極力指責說社會主義有計劃生產是將整個社會變成一座工廠,馬克思說「這一點是很能說明問題的」,說明什麼問題呢?首先是說明,資產階級知道計劃經濟要侵犯他們的財產權。唯有中國的理論家才違背這個普遍的事實和盡人皆知的常識,認為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都可以選擇搞計劃經濟或市場經濟,結果自然是使無產階級國家放棄了作為社會財產的所有這對社會財產的支配權。
資本主義有計劃,社會主義也有市場,這是現在大家都看到的現象。作為理論家、經濟學家不能停留在現象上,應當深入分析。他們應當清楚資本主義經濟的計劃和市場與社會主義經濟的計劃和市場,不僅範圍大小不同,而且有質的區別,表現不同的生產關係,它們在所有制、分配和人與人的關係都完全不同,兩者是根本對立的。
資本主義的計劃性是資本家根據他的目的要求,按一定的比例分配他僱傭並集中在他的企業里的許多勞動力進行協作生產;在資本主義企業里,勞動者不是作為個人,而是作為資本的僱傭勞動集合在一起的,所以這種協作生產不是勞動者自由聯合起來控制他們的生存條件的有計劃生產,相反的是資本對勞動的統治形式,計劃性表現為資本家的意志,對勞動者是專制,對勞動者的勞動極端剝奪。社會主義計劃生產是在資本主義成就的基礎上發展的,也是根據生產的目的要求,按一定的比例分配社會勞動,不僅範圍比資本主義協作生產大得多,從單個企業內的協作勞動,發展為全社會的協作生產;而且在社會主義協作生產中,勞動者自願地把他們的勞動力結合為一個社會勞動力,組織成為自由的聯合的生產組織,最有效地控制他們的生存條件,共同生產和佔有產品,並通過按勞分配實現勞動產品即生活資料的個人所有制。
生產的計劃性的不同社會性質,它所表現的不同生產關係,之所以不被理論家所認識,是因為這些理論家的偏好和缺乏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方法,他們只是著眼於要不要有計劃,有沒有計劃,不分析,不講是什麼樣的計劃。對商品和市場的認識也是如此。他們只是抓住商品和市場在歷史上不同的社會制度都存在,但止於這個現象上,沒有具體了解商品和市場在歷史上不同的社會制度下的存在形式,它是如何存在的。看不到不同歷史時期的市場中交換的商品的不同,自然經濟中的商品交換是使用價值的交換;資本主義經濟中,勞動力普遍成為商品,從而資本主義生產的是特殊的資本商品,這種商品交換是為著實現剩餘價值;在社會主義經濟中,不僅私人生產消除了,勞動力商品也消除了,商品交換必然要發生歷史性變化,自然經濟的市場中的商品交換是互通有無,是調劑人的生活內容,對社會經濟不起調節平衡作用;而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其主要職能,首先是資本家實現生產的剩餘價值,再就是調節支持全社會生產的平衡;社會主義社會主要的是通過計劃調節平衡社會生產以滿足社會和所有人的需要,市場只起輔助作用,如果出現了市場調節為主,那就說明勞動者社會還沒有真正切實控制社會生產。
總之,普遍存在的事實和常識性的道理表明,計劃和市場都與所有制相關聯。市場表現的是私人生產中不同所有者的的關係,計劃表現我同一所有者生產中的勞動與生產資料和產品的關係。進一步考察分析可以看到,市場不同於市場經濟,計劃不同於計劃經濟,計劃與市場,不是可用不可用的手段,實質上它們表現了不同的生產關係,關係著實行什麼所有制的問題。
7-4 計劃經濟機制
薩繆爾森與諾德豪斯寫道,「我們早已知道,有兩種主要的經濟組織模式:市場經濟和命令經濟。」他說,「新左派對市場和國家官員制度都持有批判態度。但是,這可以說是攻擊一點卻否定了全部。官員體制和市場是唯一的已知的複雜的現代經濟可以解決什麼、如何以及為誰的問題的機制。」他們的《經濟學》「大部分的篇幅系用於論述埋葬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的混合經濟。」(薩繆爾森、諾德豪斯:《經濟學》第68、1287、1289頁)
薩繆爾森與諾德豪斯認為,有關蘇聯經濟問題的認識應當澄清。他們說:「首先,同它的早期批判家所相信的東西相反,蘇聯經濟迅速地增長,擴大了它的影響並且贏得了許多朋友。它成功地把自己從一個軍事上的弱國,弱到在1918年向德國乞求休戰,變成了一個令整個世界感到害怕的超級大國。」他們認為:「從經濟學的觀點來看,也許最有意義的教訓是,命令經濟是可以發揮機能的。命令經濟是這樣組織的經濟,即國家擁有生產手段,利潤不是主要的動力,而且主要決策是由行政上作出的——這種命令經濟可以在很長的時期內運行很好。」(薩繆爾森、諾德豪斯:《經濟學》第1296頁)看來,薩繆爾森與諾德豪斯也並不象中國的經濟學家那樣否定計劃經濟。他們能夠尊重事實,並注意到計劃經濟之所以能有效組織生產,是國家擁有生產手段和不以贏利為目的。
中國現在許多經濟學家盲目崇拜市場經濟,鍾情自由資本主義,推動中國「補資本主義的課」。不知道他們是否比薩繆爾森多懂計劃經濟,但肯定對資本主義經濟不能與美國的經濟學教科書的編者相比。
社會主義經濟是前所未有的正在開創的新社會經濟。馬克思只給了原則性的指示,具體形式在實踐探索中。現在,人們把公有制、按勞分配、計劃經濟都否定了,社會主義實踐和理論都成了批判對象。
前面,我從公有制和按勞分配兩個方面論證了中國還沒有建成社會主義生產關係,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真正建成了社會主義制度。社會主義制度的不完善,我們對社會主義認識的不完全清楚,都很自然的;社會主義實踐遇到挫折,也是客觀存在,但是,蘇聯、中國社會主義的成就,是不可否定的,現在並沒有可以否定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科學根據,沒有理由把對社會主義經濟的探索半途而廢。我們應當做的事情是,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認真地總結幾十年社會主義社會的歷史經驗,對社會主義進行再認識。錯誤和挫折可以教訓我們,可以從中發展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
7-4-1 讀《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
斯大林晚年寫了《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系統地論述社會主義經濟,對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經驗,提出了不少的正確觀念,但我認為,也存在片面性和錯誤之處,對計劃經濟的的認識還不是那麼清楚。
斯大林認為「不能把商品生產和資本主義生產混為一談。……決不能把商品生產看作是某種不依賴周圍經濟條件而獨立自在的東西。」是正確的。但是,他認為在封建社會中商品生產的發展,「卻沒有引導到資本主義」,則顯然不符合事實。資本主義是在封建社會中自發發展起來的,發展的基礎,正是商品生產的發展。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商品生產發展的最高形式。今天的實際也證明,社會主義社會不限制商品生產自由發展,一定會導致資本主義。
斯大林否認「價值法則是一切歷史發展時期都一定適用的恆久的法則」,說「價值是與商品生產的存在相關聯的一種歷史範疇。商品生產一消失,價值連同它的各種形式以及價值法則,也都隨之消失。」這是把價值形式與價值本身混為一談了。
經濟學是從商品交換中認識價值的,僅僅把價值理解為商品價值,當然要認為商品價值及其法則,會隨著商品生產的消失而消失。但價值法則首先是生產的法則,商品價值只是價值的一種表現形式,價值本身是產品中所凝結的勞動量,產品無論是否作為商品,都凝結有一定的勞動量。所以,斯大林認為價值連同它的各種形式以及價值法則隨著商品生產的消失而消失,是不對的。恩格斯是這樣說的:「現在的價值是商品生產的價值,但隨著商品生產的不存在不再存在,價值也就『變了』,就是說,價值本身還存在,只是形式變了。」馬克思還說過:「從生產行為本身來考察,單個人的勞動就是他用來直接購買產品即購買自己特殊活動的對象的貨幣」。可見,馬克思和恩格斯並不象斯大林那樣,把價值只是看作商品價值,認為商品生產消除後,價值和價值形式就隨之消除。對價值和價值規律,僅僅從商品交換中把它理解為交換價值,是片面的,膚淺的,不能深刻認識價值規律。對價值的這種片面的膚淺理解,表現出斯大林認識的形而上學,這也是現在經濟學家普遍存在的問題。
價值是物化勞動,是勞動二重性表現之一,勞動不僅在質上物化形成不同的有用的即具有使用價值物,同時,勞動的量決定產品量,產品中物化的一般勞動量形成產品價值。在生產中——無論什麼方式的生產,勞動決不會只表現不同的質,而不表現出為一定量的勞動時間。不耗費時間的勞動,不過是存在於頭腦中的一個概念,不是現實的勞動,不能生產出任何產品。在生產中,與產品量保持比例數關係的勞動量物化為價值實體。「保持比例數或比例的鐵的規律」是價值規律在生產中的表現形式,決不會隨著商品生產的消失而消失,恰恰相反,「在直接的物質生產領域中,某物質是否應當生產的問題即物品的價值問題的解決,本質上取決於生產該物品的勞動時間。因為社會是否有時間來實現真正人類的發展,就是以這種時間的多寡為轉移的。甚至精神生產的領域也是如此。如果想合理行動,難道在決定精神生產的規模、結構和布局時就不需要考慮生產該作品所必需的時間嗎?」(馬克思和恩格斯:《神聖家族》,《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第62頁)「因此,時間的節約,以及勞動時間在不同的生產部門之間有計劃的分配,在共同生產的基礎上仍然是首要的經濟規律。這甚至在更加高得多的程度上成為規律。然而,這同用勞動時間計量交換價值(勞動成為勞動產品)有本質區別。」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草稿)》,《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20頁)交換價值是生產產品耗費的勞動時間表現為商品交換關係的價值形式,價值形式自然會隨著商品交換的消失而消失,但價值實體也自然地存在於產品生產中。
價值實體是勞動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價值規律首先在物質生產領域中,表現為在一定生產條件下,勞動量與產品量的關係。馬克思闡明了這個事實,一切社會生產都每天每時地重複著這個事實.每一個生產者、資本家都切身感覺到這個事實,他們都在生產中不斷調節勞動量與產品量的關係,儘可能地縮短生產勞動時間;斯大林說價值和價值規律將隨著商品的消失而消失,不符合這個根本事實。
我們已經知道,馬克思指出:「事實上價值規律所影響的不是個別商品或物品,而總是各個特殊的因分工而互相獨立的社會生產領域的總產品;因此,不僅在每個商品上只使用必要的勞動時間,而且在社會總勞動時間中,也只把必要的比例量使用在不同類的商品上。」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首先從商品生產來論述價值、價值形式和價值規律:價值首先產生於生產中,然後在商品交換中以價值形式表現出來;在資本主義生產中形成的剩餘價值,通過商品交換得以實現。價值形式隨著商品的消亡而消亡,但是價值實體本身還存在,把必要的勞動時間使用在不同的產品生產上,社會主義社會有計劃生產,表現更高層次的價值規律。
斯大林批評了片面理解計劃經濟的觀點:「有人說,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法則是國民經濟的有計劃的、按比例的發展的法則。這是不對的。」他說:「如果不知道國民經濟的有計劃的發展是為著什麼任務而進行,或者任務不明確,那末國民經濟有計劃的發展,以及多多少少真實地反映這一法則的國民經濟計劃化,是不能自行產生什麼效果的。」毛澤東在讀書筆記里同意這個觀點,認為「不能把價值規律作為計劃工作的主要依據。……而是根據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規律,根據我們擴大再生產的要求。」強調國民經濟的任務即合目的性,十分重要。理論界到現在都沒有搞清楚,價值規律的前提、基礎,是使用價值。沒有使用價值就沒有交換價值。主要以通過交換價值實現剩餘價值為目的的資本主義生產,會因不能掌控使用價值,不完全具備前提基礎而不能有效地利用價值規律。社會主義社會生產是聯合起來勞動者為滿足自己和社會需求的生產,因而掌控了實現價值規律的全部物質要素,能夠有效地利用價值規律。
我認為,價值規律與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規律不矛盾。如果國民經濟不是有計劃、按比例發展,建立社會主義經濟任務也是完不成的。作為自主自為的社會主義生產,勞動在質的方面,是為滿足勞動者全面發展的需要,實現社會主義生產的目的;在量的方面,又必須要根據社會人力物力資源與社會需要,合比例地分配各種勞動合理安排生產。歷史上,社會主義生產總的目的是正確的,問題不僅在於具體目的不符合實際,還在於是否正確認識和善於利用價值規律。
斯大林說:「也如在自然科學中一樣,經濟發展的法則是反映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經濟發展過程的客觀法則。人們能夠發現這些法則,認識它們,依靠它們,利用它們來為社會謀福利,……給予其他正在為自己開闢道路的法則以發生作用的廣闊場所。但是人們不能消滅這些法則或創造新的經濟法則。」這完全正確。但是,他又說「把某些法則的破壞作用引導到另一方向,限制它們發生作用的範圍」,這是矛盾的。「任何的限制或規定同時就是否定。」(恩格斯:《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182頁)對客觀規律的任何主觀限制,都是違反客觀規律,會產生破壞性結果。但這決不是說,人在自然規律面前就無能為力。我們說自然規律不可取消,自然規律的作用範圍也不能隨意限制,但是,自然規律本身有一定的作用範圍,超出這個範圍,在這個範圍內起決定作用的自然規律就失去效力,被另一自然規律所代替。人不同於其他生物,就在於人有認識能力,能夠認識自然規律的作用和發揮作用的範圍,因而有可能利用自然規律,並避開價值規律發生破壞作用。
對於客觀規律的趨利避害問題,恩格斯的觀點是正確的:「社會力量完全和自然力一樣,在我們還沒有認識和考慮到它們的時候,起著盲目的、強制的和破壞的作用。但是,一旦我們認識了它們,理解了它們的活動、方向和影響,那末,要使它們愈來愈服從我們的意志並利用它們來達到我們的目的,這就完全取決於我們了。這一點特別適用於今天的強大的生產力。只要我們固執地拒絕理解這種生產力的本性和性質——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及其辯護士正是抗拒這種理解的,——它就總是象上面所詳細敘述的那樣,起違反我們、反對我們的作用,把我們置於它的統治之下。但是它的本性一旦被理解,它就會在聯合起來的生產者手中從魔鬼似的統治者變成順從的奴僕。……當人們按照今天的生產力終於被認識了的本性來對待這種生產力的時候,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就讓位於全社會和每個成員的需要對生產進行的社會的有計劃的調節。」 (恩格斯:《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319頁)
斯大林認為:「價值法則在我國發生作用的範圍受到了嚴格的限制。在我國制度下,價值法則不會起生產調節者的作用。這的確也就說明了這個『令人驚異』的事實:雖然我國的社會主義生產有不斷的蓬勃的發展,價值法則在我國卻沒有引導到生產過剩的危機,可是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有廣闊作用範圍的同一價值法則,雖然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發展速度很低,卻引起了周期性的生產過剩的危機。……這些同志忘記了,價值法則只是在資本主義制度之下,在生產資料私有制存在之下,才是生產的調節者。他們忘記了,在我國,價值法則發生作用的範圍是被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存在、被國民經濟有計劃發展的法則的作用所限制的,因而,也被大致反映這個法則的要求的我國各個年度計劃和五年計劃所限制的。」斯大林的這個認識根本上不正確。
首先,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存在,並不是對價值法則的限制,恰恰相反,是為自覺地利用價值法則創造了條件。生產資料公有製為個人的勞動力結合為社會勞動力創造了條件,使得個人的勞動直接成為社會勞動的一部分,生產也直接是為了滿足社會和社會成員需要而生產,這就為社會根據自身的需要在每個產品上只使用必要的社會勞動時間創造了條件,因而可以自覺利用價值法則,合目的按比例有計劃分配社會勞動,進行社會生產。中國的「大躍進」證明,公有制和有計劃如果目的不正確,不遵循價值規律,同樣要產生經濟危機,而且比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破壞更嚴重。毛澤東根據這個經驗,提出「價值規律是個大學校。」
第二,資本主義生產危機不是價值法則引導產生的,恰恰相反,是價值法則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受到了種種限制而必然產生對抗的破壞性作用。分散的各自獨立的生產者,限制了價值規律在整個資本主義社會生產作用範圍。價值規律只能自行突破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限制,自發地發揮作用,以對抗性、破壞性的作用,以產生經濟危機的方式,強制資本家服從價值規律。
這裡,斯大林有和資本主義經濟學的觀點一樣的錯誤。他提出這個問題:「是不是說價值法則在我國也象在資本主義制度下一樣有廣闊的發生作用的場所,價值法則在我國是生產的調節者呢?」並回答說:「不,不是這個意思。事實上,在我國的經濟制度下,價值法則的作用是被嚴格限制在一定範圍內的。前面已經說過,在我國的經濟制度下,商品生產的活動是限制在一定範圍內的。」他不僅把社會主義對商品的限制等同於對價值規律的限制,而且似乎還錯誤認為,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是按價值規律運行的經濟,社會主義計劃經濟不遵循制價值規律。事實上,價值規律被資產階級經濟學稱為「看不見的手」,也就是說,資本家是盲目地被動地接受價值規律。
斯大林提出的「無疑地,在城市和農村中,生產資料私有制的不存在和生產資料的公有化,不能不限制價值法則發生作用的範圍和對生產的影響程度」這個觀點,不符合馬克思主義。馬克思的觀點是:「實際上,沒有一種社會形態能夠阻止社會所支配的勞動時間以這種或那種方式調整生產。但是,只要這種調整不是通過社會對自己的勞動時間所進行的直接的自覺的控制——這隻有在公有制之下才有可能——來實現,而是通過商品價格的變動來實現,那末事情就始終象你在《德法年鑒》中已經十分正確地說過的那樣……」誰的觀點正確呢?顯然,馬克思的觀點是正確的。只有在社會佔有生產資料的公有制下,社會才可能自覺地按照價值規律對社會生產進行有計劃的調節,而在資本主義私有制下,即使資本家認識了價值規律,也只能被限制在資本家自己的企業里進行科學生產,他們不可能按照價值規律支配全社會的生產和交換。所以,不是公有制限制了人們利用價值規律的作用,不是價值規律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有廣闊的發生作用的場所,恰恰相反,是私有制限制了價值規律作用範圍,私人生產的對立,造成了社會生產經常地違反價值規律,產生經濟危機。
斯大林說:「在這方面起限制作用的,還有國民經濟有計劃的(按比例的)發展的法則,這個法則代替了競爭和生產無政府狀態的法則。」這樣看問題是不對的,合理的正確認識應當是:私有制導致了競爭和生產無政府狀態,公有制的共同生產能夠自覺地廣泛地運用價值規律,合目的、按比例有計劃地協作生產。按比例的根據就是價值規律。
斯大林看到了價值法則「也擴展到生產方面」,但是,他認為這是為了「不斷改進生產方法,降低生產成本,實行經濟核算,使企業能夠盈利。」這種認識顯然是不夠的,甚至錯誤的,沒有超出資產階級的觀點。價值規律不僅要求「在每個商品上只使用必要的勞動時間,而且在社會總勞動時間中,也只把必要的比例量使用在不同類的商品上」。斯大林和許多理論家一樣,仍然是片面地或側重於從價值形式、從剩餘價值來認識價值。歷史上不是價值法則「也擴展到」生產方面,而是相反的,價值法則首先是生產的法則,然後才擴展到商品交換領域。不僅在交換中以勞動時間來衡量產品價值,而且首先在生產中確定勞動與產品的比例數關係,決定產品能不能和應不應該生產。斯大林認識的缺陷,是社會主義經濟學家應當解決的問題。歷史發展愈來愈證明必須解決這些認識問題,不能再停留在交換價值概念里,應當從「社會必要勞動」,來深化對馬克思勞動創造價值理論的認識。
把國民經濟的按比例、有計劃的的發展法則,與社會主義任務即合目的結合起來,斯大林正確反映了計劃經濟的實質內容;只是也必須認識到,只有國民經濟按比例、有計劃的發展,才能實現社會主義任務。
「有計劃的、按比例的發展的法則」這樣的提法還有缺陷,常常被簡單地理解為「有計劃」規定按比例。我認為,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有計劃按比例發展」中的「按比例」,不是計劃規定的比例,而是在社會生產中,滿足人的需要與社會現實條件相適應所規定的不同形式的勞動量的比例,來計劃社會主義生產。所以,我認為,應當用「合目的、按比例有計劃生產」這個提法,來說明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生產計劃首先要體現生產的目的性,同時要遵循生產的比例性。
「合目的、按比例有計劃生產」的計劃經濟是個矛盾運動,表現人的意志與客觀規律的矛盾統一過程。人類社會能動地運用價值規律於生產,以滿足自己需要,是主觀與客觀的統一。它不應是主觀的、死的計劃,更不是絕對政府命令。社會生產按比例配置生產資源的必要性,是生產本身比例性的客觀要求,這個比例是可變化的,生產計劃、計劃經濟也要隨著調整變化,把需要建立在客觀的基礎上,使主觀符合客觀。毛澤東說:「在客觀上將會長期存在的社會生產和社會需要之間的矛盾,就需要人民時常經過國家計划去調節。我國每年作一次經濟計劃,安排積累和消費的適當比例,求得生產和需要之間的平衡。所謂平衡,就是矛盾的暫時的相對的統一。過了一年,就整個說來,這種平衡將被矛盾的鬥爭所打破了,這種統一就變化了,平衡成為不平衡,統一成為不統一,又需要作第二年的平衡和統一。」(毛澤東:《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毛澤東選集》第5卷第375頁)
7-4-2 計劃經濟的組織者和任務
薩繆爾森薩繆爾森與諾德豪斯認為,國家與市場是世界上可能解決生產什麼、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的兩種有效方式,他說:「命令經濟是這樣組織的經濟,即國家擁有生產手段,利潤不是主要的動力,而且主要決策是由行政上作出的——這種命令經濟可以在很長的時期內運行很好。」他們看到了計劃生產與所有制的關係,看到了計劃經濟的動力不是利潤驅使,承認計劃經濟可以運行很好,但是,把任何國有生產資料都說成是社會主義,把由政府下達指令性計劃稱為計劃經濟,是不對的。
所有是生產的前提,只有佔有生產資料才能進行生產;佔有財產的主人按自己的意願支配財產,這個意志表現為一定的計劃。社會主義社會把生產資料變為社會的財富,是計劃經濟的前提基礎,計劃經濟是社會主義生產者佔有社會生產資料的的方式。但是,由政府下達生產計劃,並不就是計劃經濟,並不就是社會佔有了生產資料。
斯大林指出,如果計劃經濟的任務不明確,是不會有效果的。
斯大林說「資本主義基本經濟法則的主要特點和要求,可以大致的表述如下:用剝削本國大多數居民並使他們破產和貧困的辦法,用奴役和不斷掠奪其他國家人民、特別是落後國家人民的辦法,以及用旨在保證最高利潤的戰爭和國民經濟軍事化的辦法,來保證最大限度的資本主義利潤」,「社會主義基本經濟法則的主要特點和要求,可以大致的表述如下:用在高技術基礎上使社會主義生產不斷增長和不斷完善的辦法,來保證最大限度地滿足整個社會經常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的需要。」
為人的福利和自由全面的發展,是馬克思主義反覆闡明的科學社會主義生產發展觀,是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要義:「個性得到自由發展,因此,並不是為了獲得剩餘勞動而縮減必要勞動時間,而是直接把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縮減到最低限度,那時,與此相適應,由於給所有人騰出了時間和創造了手段,個人會在藝術、科學等等方面得到發展。」「生產力的增長再也不能被佔有他人的剩餘勞動所束縛了,工人自己應當佔有自己的剩餘勞動。當他們已經這樣做的時候,——這樣一來,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就不再是對立的存在物了,——那時,一方面,社會的個人需要將成為必要勞動時間的尺度,另一方面,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將如此迅速,以致儘管生產將以所有的人富裕為目的,所有的人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還是會增加。」(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19,221-222頁)「在所有人實行合理分工的條件下,不僅進行大規模生產以充分滿足全體社會成員豐裕的消費和造成充實的儲備,而且使每個人都有充分的閑暇時間從歷史上遺留的文化——科學、藝術、交際方式等等——中間享受一切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並且不僅是承受,而且還要把這一切從統治階級的獨佔品變成全社會的共同財富和促進它進一步發展。」(恩格斯:《論住宅問題》,《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第479頁)
鄧小平提出「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應當理解為人的福利和自由的全面發展,物質生產的發展是手段,它必須服從於和有利於人和社會的發展需要。那種為獲利發展生產並不是硬道理,今天已經沒道理,它在浪費資源、損害、破壞人類的生存環境。
說社會主義生產是為了滿足人民的需要的有計劃生產,對不對呢?當然對,它指明了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任務,但不是那麼恰當、那麼明確。如果認為資本主義經濟只是剝削和掠奪,而不滿足整個社會及社會各個成員的需要,那也不完全符合實際。
一般來說,生產本身和需要總是不可分地聯繫在一起,「沒有生產,就沒有消費,但是,沒有消費,也就沒有生產,因為如果這樣,生產就沒有目的。」(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第94頁)資本主義生產和社會主義生產,無論生產本身的目的是什麼,客觀上都必須要滿足社會和社會成員的需要,這是生產的職能和價值規律所決定的。資本主義企業生產的產品,如果不是為社會所需要的,就不能成為商品賣出去,不僅不能實現剩餘價值,它的整個價值也沒有了。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不僅不能謀利,而且根本不能存在下去,社會也不穩定。我們可以這樣說: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和此前一切階級社會生產一樣,是剝削和掠奪性生產,但都必須滿足社會和人們的需求。
有計劃組織企業生產來滿足社會和社會成員的需要,這對於資本主義企業來說,是必須的,也足夠了,只能這樣了,再前進一步,就超出了資本主義的範圍和可能。資本主義生產的有計劃是資本作為生產資本的職能,只能在佔有了生產資料的資本家的所有權範圍內,超出資本的所有權範圍,在各個獨立的資本之間,誰也不可能計劃別人的生產和需要,整個社會生產處於無政府狀態。資本主義社會生產總的是無政府狀態的,但是,在資本所有權所能控制的生產里,資本主義實行最嚴格的有計劃生產;壟斷資本主義也試圖對整個社會生產進行控制,恩格斯對愛爾福特綱領草案用「無計劃」來說明資本主義的特徵的批判說:「如果我們從股份公司進而來看那支配著和壟斷著整個工業部門的托拉斯,那末,那裡不僅私人生產停止了,而且無計劃性也沒有了。」(引自《國家與革命》,《列寧選集》第三卷第228-229頁)當然,資本主義企業生產的有計劃,無論從實質目的和範圍看,都不同於社會主義計劃經濟。
恩格斯在《反杜林論》指出,無產階級取得國家政權並把生產資料變成國家財產,這是資本主義發展所指明的社會發展道路;但在稍前他講了,國家所有不是問題的解決。怎麼才是問題的解決呢?恩格斯說:「這種解決只能是事實上承認現代生產力的社會本性,因而也就是使生產、佔有和交換的方式同生產資料的社會性相適應。而要實現這一點,只有由社會公開地和直接地佔有已經發展到除了社會管理不適於任何其他管理的生產力。」恩格斯闡明,「大工業造成一種絕對必需的局面,那就是建立一個全新的社會組織,在這個新的社會組織里,工業生產將不是由互相競爭的廠主來領導,而是由整個社會按照確定的計劃和社會全體成員的需要來領導。……一切生產部門將由整個社會來管理,也就是說,為了公共的利益按照總的計劃和在全體人員的參加下來經營。」(恩格斯:《共產主義原理》,《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217頁)列寧1902年《對普列漢諾夫的第二個綱領草案的意見》文中也指出:「『有計劃地組織社會生產過程來滿足整個社會及社會各個成員的需要』也不恰當。這還不夠。也許托拉斯也能這樣組織社會生產過程。如果這樣說就明確些:『由整個社會承擔的』(因為這既包含計劃性又指出計劃的執行者),不僅滿足社會成員的需要,而且充分滿足社會全體成員的福利和自由的全面發展。」列寧和馬克思、恩格斯對於計劃經濟的認識是一致的,都指出社會主義計劃經濟,要保證所有人的福利和自由的全面發展,並且由整個社會來承擔,在全體社會成員的監督和參加下進行,而不是由相互競爭的少數企業家來領導,也不是由國家下計劃命令生產。社會主義生產不同於其他一切階級社會生產的特徵就在於此。
傳統的國家是階級的組織,不是生產組織,它是無產階級取得政權後不得不承繼下來的社會累贅;以社會名義有計劃支配生產資料的社會組織是生產組織,不是階級組織,所以,馬克思主義說,無產階級取得國家政權並把生產資料變為國家財產,只是取得了政治解放形式,還要在此基礎上大步前進,建立一個全新的社會生產組織,把國家對人的統治職能轉變為對物的管理和對生產過程的領導職能。馬克思說:「以自由的聯合的勞動條件去代替勞動受奴役的經濟條件,需要相當一段時間才能逐步完成(這是經濟改造);這裡不僅需要改變分配方法,而且需要一種新的生產組織,或者勿寧說是使目前(現代工業所造成的)有組織的勞動中存在著的各種生產社會形式擺脫掉(解除掉)奴役的鎖鏈和它們目前的階級性質,還需要在全國範圍內和國際範圍內進行協調的合作。」
馬克思他們只是原則地提出「新的生產組織」:由整個社會承擔的,在全體人員參加下經營,消除掉現代生產組織的階級性,在全國範圍內和國際範圍內進行協調的合作。至於如何建立,具體形式,需要無產階級在無產階級專政下進行創造性實踐,需要社會主義社會繼續革命的探索。
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基礎——社會主義所有制;任務——為了滿足社會需要和人的自由的全面發展;方式——由整個社會來承擔,全體社會成員的監督和參加下進行全社會按比例有計劃協作生產;組織者——擺脫了階級奴役的新的全社會生產共同體。對這些,我們曾經有過清楚的認識,但是現在被一些「創新理論」弄模糊了,這種情況必須改變,必須認真看書學習,弄通馬克思主義,從資產階級經濟學的束縛中解放出來。
7-4-3 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
為了挽救市場經濟的危機,資本主義國家已經對市場經濟進行改革,搞起「混合經濟」,接受資產階級十分反對的政府干預手段。但是,資本主義社會生產資料私有,國家只是佔有一部分生產資料,這種狀況下只能是市場經濟為主,國家宏觀調控做輔助手段,在不傷害資本主義私有制下,為了穩定資本主義經濟,利用國家掌握的貨幣、財政等資源做手段影響資本運動,決不觸動產權。
在社會主義社會,國家又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工農聯盟國家,絕大部分生產資料屬於國家所有,大部分的主要的產品都是國營企業生產,整個社會生產都在國家可以控制之下,自然當然地實行計劃經濟。大家知道,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後,建設社會主義新經濟的中國,實行「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
馬克思沒有直接提出社會主義經濟中存在市場調節,但是按馬克思主義觀點,一下子就在整個社會經濟中消除商品和市場,沒有市場調節餘缺,那不符合自然的發展規律。商品在歷史上各種不同的社會存在了幾千年,社會主義怎麼可能一下子就消除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呢?所以,馬克思主義認為從資本主義社會到共產主義社會之間,需要有一個長時期的過渡階段,也就是社會主義社會。社會主義是一個不斷革命的過程,消除商品和商品生產,是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繼續革命的內容之一。
在社會主義過渡時期中,存在商品,存在市場和市場調節,這是自然的,是邏輯的必然。但這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要的、本質的東西。社會在它佔有了生產資料的生產中,需要有目的、合比例有計劃地分配勞動,充分利用它佔有的生產資料,最有效地進行社會生產。這是社會生產的本質的規定。如果社會主義企業不按社會的要求協作生產,而在市場上彼此對立,進行競爭,聽憑一隻「看不見的手」來支配企業生產,這是表明無產階級還沒有真正佔有社會生產資料。什麼叫「社會主義社會」,從生產方面說,就是一個社會共同生產體系,社會佔有生產資料,有計劃組織社會生產,按勞分配,以滿足社會和社會成員日益增長的需要、福利和自由的全面發展。
市場調節之所以需要,之所以「為輔」,因為社會主義社會是以無產階級領導、工農聯盟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國家。無產階級奪取國家政權,並首先把生產資料變為國家財產,這「首先」的一步基本做到了,但國家所有不是社會佔有了全部生產資料。首先是大量的分散在小生產的個體勞動者手裡的生產資料不為社會所有,是在無產階級國家領導幫助下,小生產者聯合起來,在各自的地區範圍內實行集體所有制。社會主義社會在相當長的時期里,雖然消滅了私有制,但還不能消除分工,勞動者還是以階級的生產共同體佔有生產資料,國家所有制實質是生產資料的無產階級所有制,不是社會所有制。國家可以支配它佔有的生產資料,但沒有權利直接支配勞動者的勞動力和集體所有的生產資料。
這一點也是肯定的:「只有在生產受到社會實際的預定的控制的地方,社會才會在用來生產某種物品的社會勞動時間的數量,和要由這種物品來滿足的社會需要規模之間,建立起聯繫。」(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第209頁)既然社會主義社會還存在不同階級所有制,還存在許多不同的生產共同體,因而社會主義國家不能實際地完全預定、控制全社會的生產活動,也就不可能在全社會實行無所不包的完全的計劃經濟。
社會主義社會不僅存在工農差別,存在不同所有制的生產,而且社會主義個人所有制本身實行按勞分配,商品的等價交換的原則還要繼續通行。因而社會主義社會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存在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是不可避免的。有商品就有市場。這在邏輯上應當是明白的,在事實上是大家看得清楚的。
在社會主義社會階段上,國家首先在它代表社會佔有生產資料的國有經濟範圍內,實行有計劃的生產分配和交換,這是社會主要的和主導的經濟;而對非國有經濟的生產,在國家控制了資源和大部分生產資料與產品的情況下,可以並應當通過國家政策引導,國有經濟對市場調節等手段,把非國有經濟納入社會的計劃經濟的軌道。這是從資本主義社會向共產主義社會過渡的應有之義。
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只是表明計劃經濟居於主導地位,決定性的方面,但不排除社會利用價值規律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即市場調節來解決社會暫時還不能預定和控制的生產和多種多樣的消費需求。那末,這會不會象馬克思主義闡明的那樣,導致無產階級的分裂呢?理論上是可能的,如果市場調節不是輔助手段,如果生產的目的不是為了社會和全體社會成員的需要和發展,而是追求利潤最大化,生產不是由整個社會承擔承擔的有計劃生產,而是由相互競爭的企業家來領導,這種可能性會成為必然性。
不是佔有了生產資料就能成功地進行有計劃生產,這裡還須要一個重要條件,就是計劃要符合客觀實際,遵循經濟的自然規律。過去大躍進的不成功,就在於主觀意志不符合客觀實際,違背了價值規律,沒有科學計劃,結果走向反面,產生了無政府狀態。那麼計劃能不能符合實際呢?這個問題實際上是人能不能認識客觀世界,能不能科學地生產。人類歷史發展告訴我們,只有還未認識到的客觀實際,沒有不能認識的客觀實際。所以,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首先是肯定的。現在,生產的社會化和信息化迅猛發展把整個社會生產愈來愈緊密地聯繫起來,計算機和互聯網的出現,「大數據」、「雲計算」,又為統計和監督全社會生產與消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術手段,計劃經濟不僅是社會主義制度要求,而且愈來愈獲得客觀的技術條件。但是,客觀世界是變化的,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總是有限的,因此,計劃不符合實際的情況還是可能發生的,因而在還存在交換的社會主義社會,就需要一些補救手段,需要一定的市場調節。
有經濟學家說勞動者無法承擔起生產資料所有者的職能,社會發展只能止於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這有什麼根據呢?我沒有看到誰提出過什麼根據;我親眼所見親身經歷的事情,證明這是沒有根據的(48),後面的探討會證明這是沒有根據的。
中國在大躍進中發生的中國在「大躍進」中出現的「一平二調」,損失非常之大,毛澤東總結了這些教訓,強調指出等價交換在社會主義時期是一個不能違反的經濟法則,違背了它,就是無償佔有別人的勞動成果。(毛澤東1959年在第二次鄭州會議上的講話)但由此否定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則是更大的錯誤。蘇聯由不發展的資本主義國家成為超級大國,新中國在舊中國十分落後和遭到嚴重戰爭破壞的經濟基礎上,在國際資本主義長期封鎖下,依靠自己的力量快速發展經濟,建立起獨立自主的工業體系。社會主義歷史如此之短,在探索創建中遭到大挫折下,還取得如此之大並為世界公認的成就,說明社會主義經濟的巨大發展力。
計劃經濟不僅總的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而且在它在實踐中發生問題時,能夠很快在計劃經濟自身範圍內自行解決;市場經濟發生危機則要靠國家救助,而且現在是長時期處於衰退中。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有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所不可比擬的自我調整力。
計劃性是生產的本性,是自然規律。有計劃生產是客觀生產本性、生產的自然規律的主觀反映,儘管它永遠不能完全反映,需要經常地調整以符合客觀生產本性的要求。
有計劃生產是共同的社會生產的必要性。許多人在一起勞動,必須有組織地協作生產,才能成為集體生產力。
社會生產發展到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有計劃生產又是資產階級最有效地支配勞動者勞動方式,並以「看不見的手」強迫所有資本主義企業生產服從社會生產的自然規律,表現資本主義所有制,表現為一種社會生產關係。在生產資料共同佔有的社會主義社會,這種社會關係直接表現出來,是為計劃經濟。
計劃經濟首先是自然規律、生產本性、共同的社會生產的必要性的客觀要求。所以,計劃經濟要求主觀目的與客觀實際可能性相結合,生產計劃必須符合客觀的生產的比例關係。
計劃經濟作為生產關係,在生產資料作為財富為每個人佔有的社會主義社會,應當由整個社會來承擔,保證所有人的福利和自由的全面發展,不僅是改變分配方式,根本的是要砸碎國家機器,建立一種新的生產組織,形成現有社會生產的奴役性。
8社會化生產體系
資本主義生產和社會主義生產,都是社會化生產方式。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都是社會化生產體系,都服從、遵循價值規律。市場經濟是資本主義的私有制社會生產體系的表現形式,資本主義有計劃,在私有制下只存在於企業,由資本所有者來承擔,而整個社會則處於無政府狀態的市場經濟生產體系中。價值規律表現為「看不見的手」通過利潤調節不同生產者的商品生產;計劃經濟是社會主義的生產資料公有制社會生產體系的表現形式,價值規律表現為「由整個社會來承擔的」,為全體社會成員的需要和福利與自由的發展,有組織的全社會計劃經濟生產體系,
8-1 資本主義社會生產體系
社會主義生產方式是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成就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我們探討社會主義生產體系,應當考察資本主義生產體系。
資本主義私有制社會生產體系是由資本運動的企業生產與市場交換兩個環節構成。
8-1-1 現代企業理論
資本主義企業經歷了古典企業向現代企業的發展。古典企業是私人資本主義企業,它愈來愈不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社會資本的股份公司即所謂「現代企業」應運而生。這是資本主義生產組織轉變為社會主義新的生產組織的直接過渡點。所以,我們考察資本主義企業,主要是考察現代企業及其理論反映。
古典經濟學把企業定義為生產者。這個定義不能表明企業區別於其他生產者的特性,也不能涵蓋現在的許多非生產企業。
現代企業是相對於古典企業而言,它已經存在兩百來年了。現代企業理論最初見之於1937年科斯發表的《企業的性質》。之後,威廉森提出企業和市場是不同的規制機構,「它們在產生激勵和應變方面有不同的性能,因此,分別適合於組織不同的交易。」阿爾奇和德姆塞茨提出企業的實質在於團隊生產的採用,「團隊生產誘致一種被稱為企業的契約形式」,這種理論被推論為「企業的本質是一種定價制度」,「對監察者勞動的定價」。張五常否認企業是市場的替代,提出企業的本質是用勞動力市場代替中間產品市場,實質是「用一種契約取代另一種契約」。現代企業理論對企業性質的表述雖有差別,形成不同的派別,但都是從市場出發,把企業看作是一種「交易成本」為核心的「契約形式」,「用一種契約取代別一種契約」,「人力資本與非人力資本的特殊合約」,等等。西方現代企業理論強調「交易費用」、「定價機制」。(《經濟學動態》1994年7期69-72頁,《改革》1995年2期94頁,《經濟研究》1995年5期22頁)
中國的經濟學家引入現代企業理論,強調的是「人力資本擁有企業所有權」,「人力資本僱傭非人力資本」。這反映出中外經濟學家由於出發點不同而對企業理論的著力點不同:國外現代企業理論側重於資本家與企業家的關係,著力於「人力資本與非人力資本的特殊合約」,國內的經濟學引用「人力資本與非人力資本的特殊合約」理論,是從市場經濟改革的政策需要出發,著力點在於國家與企業家的權利分配。
無論是古典企業理論還是現代企業理論,都反映了企業中人與人的關係。現代企業理論的「人力資本與非人力資本的特殊合約」,既表現了古典企業的資本僱傭勞動的關係,又反映了現代企業中的兩類資本家的博弈關係。
古典企業即私人企業的資本所有者直接參加企業管理,這種管理勞動具有二重性:不僅有社會勞動過程的一般職能,同時有資本剝削社會勞動的特殊職能。古典企業是作為資本家的管理勞動與工人的直接生產勞動相結合,直接剝奪剩餘價值的資本主義生產組織形式。
傳統的古典企業發展為現代企業即股份制企業,事情有了重大變化。資本所有者不再是生產管理者,他們只是作為單純的資本所有者僱用企業家管理企業,甚至就只是證劵市場上買賣股票和證券的投機者,不再過問生產。現在,再用古典企業理論把企業定義為「生產者」,就要把資本家排斥在企業之外,否定企業的資本主義性質。現代企業理論把企業定性為「契約形式」,維護了企業的資本性。適用於所有資本主義企業。古典企業是資本僱傭勞動的生產組織,現代企業理論突出「人力資本與非人力資本的特殊合約」,契約形式的說法很受資產階級歡迎,它掩蓋了資本剝削勞動的生產關係。
現代企業理論是一種片面的資本主義企業理論,僅僅反映資本與管理勞動的關係,而管理勞動是生產的局部勞動。所以,現代企業理論反映的,不是資本主義企業整體,不是整個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實質上,現代企業理論只是反映現代資本的內部矛盾,即資本所有權與資本職能分離的資本家與企業家的對立統一關係。現代企業理論反映了資本主義的矛盾衝突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資本所有權與資本職能分離了,資本主義生產已經把資本家排斥在生產之外,突出了資本的內在矛盾。
「人力資本與非人力資本的特殊合約」現代企業理論它既解決職能資本家缺乏資本、又解決貨幣資本家的貨幣不能轉化為生產資本的問題,為資本家接受,特別激動著知識階層:現在他們的知識變成可以佔有他人勞動的「人力資本」了。有的經濟學家甚至提出了應是「人力資本僱傭非人力資本」,要求「人力資本所有者擁有企業所有權」。科斯就指出,企業家的權力,不僅是對生產工人的指揮權,還包括對生產的物質資源的指揮權、對資本的指揮權(《經濟研究》1995年5期24頁)。
所謂「人力資本」並非泛指一切人力,而是特指企業家。不僅人力所有者中最廣大的體力勞動者只能做僱傭工人,即使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中的大多數,也不過是「高級打工仔」。知識階層中只有極少數人才可能上升為「人力資本家」,而對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則是不能實現的夢想。但是這可以激動知識階層中的人,為了爬到金字塔塔頂而彼此踐踏著。
所謂「人力資本」,就是馬克思講的「職能資本」,或「能動資本」。所謂企業家,即職能資本家,或曰「能動資本」。所謂「人力資本與非人力資本的特殊合約」,實質上是標誌著,資本職能與資本所有權的分裂。資本的這種分裂,發生在資本主義社會生產發展的高級階段上。生產規模和資本構成已經擴大到單個資本家不可能單獨建立企業,必須由許多資本家共同投資成立股份公司。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只能由一個團隊組織、由企業家來代表所有投資者來執行資本職能,絕大多數的貨幣資本所有者則領取紅利或在證券市場上進行投機活動,掠奪他人財產的財富。從資本主義發展過程看,現代企業制度是信用制度和銀行制度的發展結果(49)。
張五常把企業視為勞動力市場,提出企業的本質是用勞動力市場代替中間產品市場的觀點,認為企業本身就是一種市場。資本主義經濟學需要這種堅持市場經濟的理論,但是它同科斯的企業理論一樣,被資產階級「引而不用」(科斯語)。對於現代的資產階級來說,企業問題已經不是古典企業所要解決的資本與勞動的關係,現在的核心問題是現代企業中資本所有權與資本職能分離了,需要現代企業理論在「兩權分離」後的企業產權結構、公司治理問題上做文章,解決「剩餘索取權」權的分配問題,著重於資本所有者與企業家的相互博弈,尋求二者平衡的模型。現代企業理論被引進中國,重點轉到「資本僱傭勞動」還是「勞動僱傭資本」,是要建立企業家佔有企業所有權制度。
資本所有者同企業家博弈的平衡問題,不是理論問題,是實踐問題。在資本所有權十分分散的情況下,企業所有權為企業家控制著,在資本所有權相當集中的情況下,企業所有權為大股東所控制。這是力量的較量,想在理論上尋求平衡的模型,是徒勞的。在資本主義制度下,「資本僱傭企業家」或「企業家僱傭資本」也是無稽之談,情況只能是,這一個利用那一個的人力,那一個利用這一個的財力,相互利用,共同僱傭勞動,佔有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知識經濟的經濟學有理由認為企業家是「資本主義的靈魂」,但總的情況是,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資本所有者是統治者。
張維迎從資本與所有者的可分離性,來論人力資本與非人力資本誰僱傭誰的問題。他認為,人力資本與其所有者的不可分離使人力資本不具有「可抵押性」,因而人力資本所有者容易偷懶,需要激勵和監督;而非人力資本與其所有者則可分離,因而需要有一個監護人。(《經濟已經》2001年第9期)
我看到另一個事實是,企業家的「人力資本」,是一種具有專用性的,受束縛的「等級資本」,被限制在他的知識範圍內,而且還必須勝過別人,才可能被非人力資本者視為資本,否則仍然是個「高級打工仔」的勞動力,也只是商品,能否作為高級勞動力商品賣出去也不可知。貨幣所有者的非人力資本不同於產業資本具有專用性,作為社會資本是一種自由資本,隨時可以進入或退出某個企業。企業家自然要利用資本的社會化,利用資本過剩、平均利潤率下降突出「人力資本」作用,利用工人反對資本的鬥爭等等來強化自己的地位,要求控制企業所有權,「通過『虐待』非人力資本使自己收益。」(張維迎用語)。但是,私人資本發展到社會資本,資本家也不是要自賤自己的資本為「僱傭資本」,為企業家僱用,所虐待,而是從受束縛的專用的產業資本,變為自由的金融資本。在理論家們爭論著誰擁有企業所有權、誰僱傭誰的時候,社會仍然按照它自身的規律發展:現代企業把貨幣資本家排斥在企業之外,不再是企業「內部人」;而貨幣資本家也不在於要擁有某個企業的所有權,他們現在著眼於如何奪取整個社會和世界的剩餘價值,根本不看重在企業中與企業家的契約關係。對於貨幣資本家來說,整個企業只是他們買進賣出,賺取價差的商品,是他們進行投機與詐騙的工具。理論家或者是沒有看到資本主義的實際發展,或者是沒有想一想:有多少貨幣資本家有可能和有興趣參與簽訂企業內的這種「人力資本與非人力資本的特別合約」?金融市場上非人力資本所有者們之間的博弈,才是他們全力關注的事情。資本主義經濟正在虛擬化。現在經濟學進一步提出「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理論,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虛擬化。
現代企業理論把企業定性為一種「契約形式」,以「交易成本」為核心,把企業表述為市場交易的「補充」、「替代」或「高級化」,這就是薩繆爾森所說的,他們的經濟學是對經濟的事實、現象和關係的一種描述和解釋;是馬克思指出的庸俗經濟學,是自由貿易論者從簡單的流通領域或商品交換領域,來判斷資本僱傭勞動的觀點、概念和標準。但是,科斯的企業理論已經不經意地動搖了傳統的市場經濟理念。
科斯把企業作為有計劃配置資源的方式,與市場的價格配置資源的方式相區別,解釋企業出現的原因是企業方式的交易費用低於市場方式的交易費用,企業的邊界是由在企業內完成交易的費用與在市場上完成交易的費用相比較而確定的:「企業將傾向於擴展直到在企業內部組織一筆交易的成本等於通過在公開市場上完成同一筆交易的成本或在另一個企業組織同樣的交易的成本為止。」(《經濟研究》1995年第5期21-22頁)科斯的論述,不僅直接肯定了市場的可替代性,而且認為企業的出現本身證明企業分工方式,比市場分工方式能節約「經濟系統運行成本」,有計劃配置資源的企業,較之於價格配置資源的方式的市場,是更有效的資源配置方式。現代企業理論按照科斯的企業理論,把企業表述為市場交易的「補充」、「替代」或「高級化」,也就是反映了市場制度將被「企業」制度所取代的趨勢。所以,科斯的現代企業理論,幾十年來被資產階級「引而不用」,有人說是「較少可操作性」,而在我看來,要害是科斯的企業理論將導致對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否定,闡明「企業將傾向於擴展直到」整個社會成為一個大工廠,走向社會主義。阿爾奇和德姆塞茨提出「團隊生產誘致一種被稱為企業的契約形式」。張五常則直接認為企業是用要素市場(勞動市場)取代了中間產品市場,兩者都是交易:企業做勞動力的買賣,市場做產品的買賣,模糊企業與市場的界限。現代企業理論被界限在「人力資本與非人力資本的特殊合約」內,是一個特殊的勞動市場,科斯的企業理論所蘊藏的革命性被淹沒了。
資本主義經濟的基礎,是私有制和商品流通。西方經濟學就是市場經濟學,現代企業理論也不脫離西方經濟學的這個框框。無論把企業視為市場交易的「補充」或「高級化」,還是視為市場「替代」,都是把企業限制在私有制和流通領域裡,用價格機制、交易成本來說明一切,把勞動排除在企業理論之外。
科斯為說明在市場和企業「二者之間進行選擇的基礎」,提出了交易成本概念,認為企業產生在市場的邊際交易成本等於企業的邊際交易成本這個均衡點上,自然是個道理:一個企業生產的商品價格如果高於市場同一商品的價格,這個企業是辦不下去的。
薩繆爾森說,「作為一門演化的科學,經濟學的進展方式是:考察資料、形成假說、檢驗假說、就經濟運行情況取得有時是勉強一致的意見。象本書這樣的教科書,就試圖既體現公認的思想成果,又反映當今爭論很激烈的問題。但是,經過十年或二十年以後,新的事實將會推翻陳腐的理論,經濟學將會進一步的演化。」(薩繆爾森與諾德豪斯:《經濟學》第11頁)現代企業理論也是這樣的「演化」。這裡要指出,有理論家認為馬克思的企業理論存在缺陷:「很少注意交易成本問題」。(《經濟研究》1995年第5期第28頁)這不符合馬克思主義實際。如果我們認真讀了馬克思的《資本論》,就不能認為「馬克思很少注意交易成本問題」。與現代西方經濟學的不同點,馬克思是從具體考察資本主義企業及其發展實際,分析歸納出規律性的東西,而現代企業理論是提出各種各樣的假說來試圖解釋現在的企業。
小商品生產者總是自己出售自己的產品,他們是門前擺攤,門內生產(48)。農民的產品,是在生產的間歇時間中,自己拿到集市上直接出售。所以,小商品生產者出售商品的交易成本為零。小商品生產被企業生產排擠後,企業的商品需要批發給經銷商銷售,這就需要將產品中包含的一部分剩餘價值讓渡給經銷商,產生交易成本。企業為什麼自己不直接銷售,而要讓利給經銷商,由經銷商銷售呢?馬克思分析說:「流通時間的延長和縮短,對於生產時間的縮短或延長,或者說,對於一定量資本作為生產資本執行職能的規模的縮小或擴大,起了一種消極限制的作用。資本在流通中的形態變化越成為僅僅是觀念上的現象,也就是說,流通時間越等於零或近於零。資本的職能就越大,資本的生產效率就越高,它的自行增殖就越大。」馬克思把道理講明白了:企業不自行銷售產品,而由經銷商來執行這一職能,是因為,雖然產生了交易成本,但是加快了資本周轉,一定量資本作為生產資本執行職能的規模擴大了,資本增殖的增加多於增加的交易成本,對資本增殖是有利的。「但是」——馬克思說——「政治經濟學看到的是表面的現象,也就是流通時間對資本增殖過程的作用。它把這種消極的作用理解為積極的作用,因為這種作用的結果是積極的。並且因為這種假象似乎證明了資本有一個神秘的自行增殖的源泉,它來源於流通領域,與資本的生產過程,從而與勞動的剝削無關,所以,政治經濟學就更加抓住這個假象不放。」(馬克思:《資本論》第二卷第142頁)現代企業理論抓住這個假象不放,製造了企業的交易成本小於市場的交易成本的錯誤理論。而馬克思的考察是,不是企業減少了交易成本,而是企業把商品流通的職能交由經銷商替代,換來生產資本流轉的加速,相對地擴大了同一資本執行職能規模,結果是增殖越多越快。現在還能說「馬克思很少注意交易成本問題」嗎?事實是,馬克思看問題深刻得多,而且可以說明今天「第三產業」的發展。
張五常提出的企業並不是以非市場方式來組織分工,而是用要素市場(勞動市場)取代了中間產品市場。他的這種說法是只看表面現象,從而掩蓋資本主義企業的實質。
企業在市場上購買勞動力,只是部分執行資本職能,但這決不是全部,企業還必須在市場上購買生產資料,才能把貨幣資本完全轉化為生產資本。企業不只是商品的買主,還是資本商品的生產者和賣主,如果企業不把它生產的產品作為商品賣出去,收不回資本,他不能再作為買主購買勞動力和生產資料。所以,說企業是以勞動市場取代中間產品市場,是片面地看錶象,沒有反映企業在市場上的全部活動理論,看不到作為市場經濟基礎的企業的生產職能。
「現在每一個新資本最初仍然是作為貨幣出現在舞台上,也就是出現在市場上——商品市場、勞動市場或貨幣市場上,經過一定的過程,這個貨幣就轉化為資本。」馬克思看的比張五常全面,企業不僅活動在勞動市場上,同時還必需在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上進行活動。馬克思對事物的認識並不止於這種表面的現象上,他深入下去,看到了「作為貨幣的貨幣和作為資本的貨幣的區別,首先只是在於它們具有不同的流通形式。」(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168頁)馬克思指出,商品流通過程是W-G-W,資本的流通過程是G-W-G,商品流通是為買而賣,資本流通為賣而買,流程恰恰相反。
馬克思的認識不止於此,他繼續深入進去,搞清楚企業為什麼要玩這種G-W-G沒有內容的貨幣遊戲:「貨幣兜了一個圈子又交換成貨幣,同樣的東西交換同樣的東西,這似乎是一種既無目的又很荒唐的活動。一個貨幣額和那一個貨幣額只能有量的區別。因此,G-W-G過程所以有內容,不是因為兩極有質的區別(二者都是貨幣),而只是因為它們有量的不同。最後從流通中取出的貨幣,多於起初投入的貨幣。……這個過程的完整形式是G-W-G』。其中的G』=G+△G,即等於原預付貨幣額加上一個增殖值。我把這個增殖額或超過原價值的餘額叫做剩餘價值。……正是這種運動使價值轉化為資本。」(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171-172頁)
我想,如果馬克思僅僅到此止步,資產階級經濟學可能不會異議,因為G-W-G』不正說明商品流通是剩餘價值的源泉么?市場經濟學、現代企業理論,都是局限於G-W-G』,說利潤源於市場交易成本的節約。但是,馬克思是個老實人,他沒有隨便找個道理來說明資本增殖,而且不認同資產階級經濟學的說法,他說:「剩餘價值的形成,從而貨幣的轉化為資本,既不能用賣者高於商品價值出賣商品來說明,也不能用買者低於商品價值購買商品來說明。即使偷偷加進一些不相干的東西,……堅持剩餘價值來源於名義上的加價或者賣者享有貴賣商品的特權這一錯覺的代表者,是假定有一個只買不賣,從而只消費不生產的階級。從我們上面達到的觀點看,即從簡單流通的觀點看,還不能說明存在著這樣一個階級。」(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183-184頁)在買者也要成為賣者、賣者也要成為買者的市場交易實際中,買賣雙方加價的結果,不會使總價值有所增加或減少,因此,資本增殖必然有某種事情發生在流通領域背後。馬克思這樣提出了問題,並深入研究下去,從而發現了資本主義的秘密。
馬克思分析揭示出,資本增殖不可能發生在貨幣本身G-G上,也不可能發生在G-W-G上,「這種變化必定發生在第一個行為G-W中所購買的商品上,但不是發生在這種商品的價值上,因為相互交換的是等價物,商品是按它們的價值支付的。因此,這種變化只能從這種商品的使用價值本身,即從這種商品的使用上產生。……這樣一種商品,它的使用價值本身具有成為價值源泉的特殊屬性,因此,它的實際使用本身就是勞動的物化,從而是價值的創造。貨幣所有者在市場上找到了這種特殊商品,這就是勞動能力或勞動力。」(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189-190頁)
馬克思看到:「有了商品流通和貨幣流通。決不是就具備了資本存在的歷史條件。只有當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所有者在市場上找到出賣自己的勞動力的自由工人的時候,資本才產生;而單是這一歷史條件就包含著一部世界史。因此,資本一出現,就標誌著社會生產過程的一個新時代。」(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193頁)
但是,決不能因此說,企業是勞動市場,只是用貨幣購買勞務,和商品市場交易沒有本質區別。企業不能只是在市場上和勞動力的所有者簽訂G-A這種勞動力買賣契約,它不只是購買勞動力,還要購買生產資料,之後還必須消費勞動力和它購買的其他生產要素。「勞動力這種特殊商品的特性,使勞動力的使用價值在買者和賣者締結契約時還沒有實際上轉到買者手中。……貨幣所有者在交換中得到的使用價值,在勞動力的實際使用即消費過程中才表現出來。這個過程所必需的一切物品,如原料等等,是由貨幣所有者在商品市場上買來並且按十足的價格支付的。勞動力的消費過程,同時就是商品和剩餘價值的生產過程。象任何其他商品的消費一樣,是在市場以外,或者說在流通領域以外進行的。因此,讓我們同貨幣所有者和勞動力所有者一道,離開這個嘈雜的、表面的、有目共睹的領域,跟隨他們兩人進入門上掛著『非公莫入』牌子的隱蔽的生產場所吧!在那裡,不僅可以看到資本是怎樣進行生產的,還可以看到本身是怎樣被生產出來的。賺錢的秘密最後一定會暴露出來。」(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197、199頁)
「貨幣轉化為資本的這整個過程,既在流通領域中進行,又不在流通領域中進行。它是以流通領域為媒介,因為它以在商品市場上購買勞動力為條件。它不在流通領域中進行,因為流通領域只是為價值增殖過程作準備,而這個過程是在生產領域中進行的。」(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220頁)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二卷闡明的資本運動全過程,也就說明了企業的運作過程:
「資本的循環過程經過三個階段;根據第一卷的敘述,這些階段形成如下的序列:
第一階段:資本家作為買者出現於商品市場和勞動市場;他的貨幣轉化為商品,或者說,完成G-W這個流通行為。
第二階段:資本家用購買的商品從事生產消費。他作為資本主義商品生產者進行活動;他的資本完成生產過程、結果產生了一種商品,這種商品的價值大於它的生產要素的價格。
第三階段:資本家作為賣者回到市場;他的商品轉化為貨幣,或者說,完成W-G這個流通行為。
因此,貨幣資本循環公式是:G-W…P…W』-G』。在這個公式中,虛線表示流通過程的中斷,W』和G』表示由剩餘價值增大了的W和G。
在第一卷中,我們只是在為理解第二階段即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所必要的範圍內,對第一階段和第三階段進行過研究。因此,資本在不同階段具有的不同形式,它在反覆循環中時而採取時而拋棄的不同形式,在那裡沒有加以考慮。現在它們就成為我們研究的直接對象了。」
——馬克思:《資本論》第二卷第31-32頁
馬克思說:「勞動力的買和賣是在流通領域或商品交換領域的界限以內進行的,這個領域確實是天賦人權的真正樂園。那裡占統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權和邊沁。……一離開這個簡單流通領域和商品交換領域,——庸俗的自由貿易論者用來判斷資本和僱傭勞動的社會的那些觀點、概念和標準就是從這個領域得出來的,——就會看到,我們的劇中人的面貌已經起了某些變化。原來的貨幣所有者成了資本家,昂首前行;勞動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隨於後。」(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200頁)
現代企業理論撇開企業的生產職能,只把企業放在市場上,僅從市場交易關係——資本所有者和企業家的契約關係來定義企業和現代企業。如果說古典企業理論把企業定性為生產者,講了企業的一般性,那末,現代企業理論則在一個方面和一定程度上反映著現代資本主義企業的特殊性,揭示出了資產階級內部矛盾時,又力圖用「一種契約」把資本與資本職能繼續聯繫在一起,賦予非生產企業以現代企業的性質,儘可能延長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是革命的經濟學,不是任意地對現象解釋,而是深入現象揭示其內在的本質的東西,從過程中發現經濟發展趨勢。下面,我摘錄《資本論》第三卷第二十七章對股份公司、即西方經濟學稱之為「現代企業」的論述:
「生產規模驚人地擴大了,個別資本不可能建立的企業出現了。同時,這種以前由政府經營的企業,成了公司的企業。
那種本身建立在社會生產方式的基礎上並以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社會集中為前提的資本,在這裡直接取得了社會資本(即那些直接聯合起來的個人的資本)的形式,而與私人資本相對立,並且它的企業也表現為社會企業,而與私人企業相對立。這是作為私人財產的資本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身範圍內的揚棄。
實際執行職能的資本家轉化為單純的經理,即別人的資本的管理人,而資本所有者則轉化為單純的所有者,即單純的貨幣資本家。……這個資本所有權這樣一來現在就同現實的再生產過程中的職能完全分離,正象這種職能在經理身上同同資本所有權完全分離一樣……因而勞動也已經完全同生產資料的所有權和剩餘價值的所有權相分離。資本主義生產極度發展的這個結果,是資本再轉化為生產者的財產所必需的過渡點,不過這種財產不再是各個互相分離的生產者的私有財產,而是聯合起來的生產者的財產,即直接的社會財產。」
——《資本論》第三卷第493-494頁
恩格斯在這裡,對股份公司以後的發展變化做了重要的的補充:
「自馬克思寫了上面這些話以來,大家知道,一些新的工業企業形式發展起來了。這些形式代表著股份公司的二次方和三次方。……在每個國家裡,一定部門的大工業家會聯合成一個卡特爾,以便調節生產。一個委員會確定每個企業的產量,並最後分配接到的訂貨。……在有些部門,只要生產發展的程度允許的話,就把該工業部門的全部生產,集中成一個大股份公司,實行統一領導。在美國,這個辦法已經多次實行;在歐洲,到現在為止,最大的一個實例是聯合制鹼托拉斯。這個托拉斯把英國的全部鹼的生產集中到唯一的一家公司手裡。……在這個構成整個化學工業的基礎的部門,競爭已經為壟斷所代替,並且已經令人鼓舞地為將來由整個社會即全民族來實行剝奪做好了準備。」
——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第494-495頁
馬克思論述了股份制兩重性:
「這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身範圍內的揚棄,因而是一個自行揚棄的矛盾,這個矛盾首先表現為通向一種新的生產形式的單純過渡點。它作為這樣的矛盾在現象上也會表現出來。它在一定部門中造成了壟斷,因而要求國家的干涉。它再生產出了一種新的金融貴族,一種新的寄生蟲,——發起人、創業人和徒有其名的董事;並在創立公司、發行股票和進行股票交易方面再生產出了一整套投機和欺詐活動。這是一種沒有私有財產控制的私人生產。
把股份制度——它是在資本主義體系本身的基礎上對資本主義的私人企業的揚棄;它越是擴大,越是侵入新的生產部門,它就越會消滅私人產業——撇開不說,信用為單個資本家或被當作資本家的人,提供在一定界限內絕對支配別人的資本,別人的財產,從而別人的勞動的權利。對社會資本而不是對自己資本的支配權,使他取得了對社會勞動的支配權。」
——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第495-496頁
馬克思關於股份公司的論述,現代企業理論都不談及。現代企業制度對企業家們很
要緊,這是他們用武之地,更是他們飛黃騰達、發財致富的場所。對於資本所有者,現代企業是一種商品,也是他們彼此博弈、剝奪社會財富的工具。無論企 業家優劣,企業盈虧,結果都是資本的集中。對於最廣大的僱傭工人,現代企業與古典企業都一樣,是他們的勞動力使用者,對他們勞動的剝奪者。股份公司是資本的聯合體,作為資本的一種特殊存在方式,仍然是與勞動者對立的資本主義生產組織。
中國引進西方的市場經濟制度,突出企業的獨立性,進行過一系列經濟改革,把國營企業改為國有企業,國家退出企業的經營管理,把企業交給企業家,推到市場中,獨立經營,自負盈虧;後來又引進現代企業理論,對國有企業實行股份制改造……前面提到的那種「把國有資產股份化給個人」的改革已經成為過境煙雲,「吳敬璉分析了搞利潤留成、企業承包等措施後說,我們想增強企業活力,提高企業效率,種種辦法都試過了,沒有取得預期的成效,最終我們發現,還得走同人家一樣的路,就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張鳳山:《用好現代企業制度這張王牌》,《改革》1994年第二期第121頁)這是一條什麼路呢?是「兩權分離」——「實行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路子,建立所謂「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把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國營企業,改造為社會資本所有制企業。
「西方經濟學在根本上很大程度是研究私有制的。」(我的讀書筆記上寫的是科斯講的,但我查不到出處了)現代企業制度不改變資本主義性質,不可能消除資本主義弊端,阻止不了資本主義衰敗,現代企業本身一樣地在市場競爭中沉浮掙扎。現代企業制度既然是資本的所有權與資本職能的「合約」,因此,擁有人力資本的企業家,在與工人相對立的同時,又與貨幣資本家的對立,在中國特殊地表現為企業家與國有資本所有者——國家的矛盾。幾年來頻頻提出「政治改革」,反映了這個矛盾。
「兩權分離」,馬克思稱為資本所有權與資本職能的分離,現代企業理論說是「人力資本與非人力資本的特殊合約」,用「特殊合約」掩蓋資本的所有權與資本職能分裂,這就產生了現代企業理論自身的矛盾。資本家勞動的二重性外化了。現在,承擔資本的生產職能的人力資本家在想,我為什麼為非人力資本家賣命?非人力資本家也在想,如果人力資本家不賣力,尋租,傷害他們的利益怎麼辦?斯密在《國富論》中就認為,股份公司中的經理人員,使用別人而不是自己的錢財,不可能期望他們會有象私人公司合伙人那樣去管理企業,因此,在這些企業的管理中,疏忽大意和奢侈浪費總會流行。為防止這種情況,首先想到的辦法就是監督,但對企業家監督不容易,於是,在人力資本家與非人力資本家的博弈中,現代企業理論就提出各種各樣的「人力資本與非人力資本的特別合約」,從確保投資者利益來處理公司不同利益相關者關係的「公司治理理論」,到集中於投資者(外部人)如何監督和約束經理人員(內部人)的「代理理論」,發展到構造一種「產權結構關係」,就是設計出一個「企業所有權」,讓企業產權歸企業家所有,以激勵企業家積極工作。「經濟學家在研究他們想像的東西而不是真實的世界!」——科斯在諾貝爾獲獎致詞
我們看到,企業所有權已經法制化,但問題不是解決,反而引出了「人力資本僱傭非人力資本」還是「非人力資本僱傭人力資本」之爭,以及企業所有權與財產所有權如何界定等等的問題,為不同利益體服務的不同理論也應運而生。只要企業存在「兩權分離」,出資者與管理者的矛盾,權與利的爭奪,監督與反監督的鬥爭,就必然存在,層出不窮,不可能解決。這在理論上十分清楚,在實際上也明白擺著。
現代企業理論的理論家們自然不注意研究馬克思的企業理論。在現代企業理論還沒有出現的時候,馬克思的《資本論》第三卷第二十七章中已經對股份公司即現在所謂的「現代企業」進行了考察研究。馬克思指出:自信用制度產生出股份公司後,「在資本主義生產不很發達的階段還有某種意義的各種觀念,在這裡變得完全沒有意義了。……因為財產在這裡是以股票的形式存在的,所以它的運動和轉移就純粹變成了交易所賭博的結果;在這種賭博中,小魚為鯊魚所吞掉,羊為交易所的狼所吞掉。在股份制度內,已經存在著社會生產資料藉以表現為個人財產的舊形式的對立面;但是,這種向股份形式的轉化本身,還是局限在資本主義界限之內;因此,這種轉化並沒有克服財富作為社會財富的性質和作為私人財富的性質之間的對立,而只是在新的形式上發展了這種對立。」(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第497頁)
那些說馬克思主義已經過時的理論家們,應當認真讀一下上面這段論述,在他們還在固守資本主義生產的各種觀念時,還在認為他們提出現代企業理論是創造「新制度經濟學」前,馬克思就指出,這完全沒有意義。在股份制度中,生產資料已經不是這些企業的股東們的生產資料;企業資本——包括企業里的生產資料、工人、企業家——對於貨幣資本家來說,只是一張隨時可以買進賣出的股票,吳敬璉說股市是賭場,中國「連個賭場都不如」。說的對。現在越來越多資本家都不搞生產了,集中在證券市場上進行欺騙賭博,股份公司就是資本的賭具,股票就是籌碼。資本的剝奪,也就從直接剝奪生產者擴展到剝奪資本家自身。
8-1-2 資本主義社會生產體系是企業和市場的統一
企業不是現代企業理論說的,是對市場的替代。馬克思指出,市場是被生產納入成為企業生產的要素。市場和企業,是資本主義經濟的兩個領域,是資本主義生產總循環的兩個環節,是社會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的兩個階段,一起構成資本主義社會生產體系。從自然經濟的自給自足的小生產,發展到以交換價值為目的的社會化生產體系,經歷了長時期的歷史發展過程。
最初的生產直接為了消費,氏族是社會唯一的生產組織,同時是消費組織,沒有企業,沒有市場,產品交換偶然發生在不同的氏族之間,但更多的是表現為戰爭。
奴隸社會城鄉分離,商品交換和市場也相繼出現。有了商品交換,特別是貨幣的出現,自然地產生了利用交換增殖貨幣而進行買賣的商業,而商業的發展,擴大了市場的範圍和作用。不過,在自然經濟的很長歷史時期中,生產是分散的個體小生產,市場是小商品的「日中而市」的集市,生產是以使用價值為目的的自給自足的生產,不是以交換價值為目的的商品生產。市場在社會生產中,只是起著調劑消費品餘缺的作用,沒有配置資源調節生產的職能。在自然經濟中,市場與生產是相互獨立的,商人只是自由地存在於這個社會的縫隙中,他們獨立於生產之外(50)。
在自然經濟中,「獨立的商人財產作為統治地位的資本形式,意味著流通過程離開它的兩極而獨立,而這兩極就是進行交換的生產者自己。這兩極對於流通過程來說仍然是獨立的,而流通過程對這兩極來說也是獨立的。產品在這裡是由商業變成商品的。在這裡,正是商業使產品發展為商品,而不是已經生產出來的商品以自己的運動形成商業。」但是,「貨幣流通和商品流通能夠對組織極不相同、按其內部結構主要仍然是從事使用價值生產的那些生產部門中起中介作用。流通過程使各生產部門通過一個第三者而互相結合起來,流通過程的這種獨立化表明兩個情況。一方面,流通還沒有支配生產,而是把生產當作已經存在的前提。另一方面,生產過程還沒有把流通作為單純的要素吸收進來。相反地,在資本主義生產中,這兩方面的情況都已經具備。生產過程已經完全建立在流通的基礎上,流通也已經成為生產的一個單純要素,一個過渡階段,只是作為商品來生產的產品表現,和作為商品來生產的各種商品生產要素的補償。在這裡,直接從流通中產生出來的資本形式,——商業資本,——只表現為資本在它的再生產運動中的一種形式。」(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第366-367頁)
但是事情還有另外一面:「商人資本的存在和發展到一定的水平,本身就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展的歷史前提。1.因為這種存在和發展是貨幣財產集中的先決條件;2.因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前提是為貿易而生產,是大規模的銷售,而不是面向個別顧客的銷售,因而需要有這樣的商人,他不是為滿足他個人的需要而購買,而是把許多人的購買行為集中到他的購買行為上。另一方面,商人資本的任何一種發展,會促使生產越來越具有以交換價值為目的的性質,促使產品越來越轉化為商品。」(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第365頁)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建立在市場流通的基礎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直接把交換作為它的生產要素。
「從封建生產方式開始的過渡有兩條途徑。生產者變成商人和資本家,而與農業的自然經濟和中世紀城市工業的受行會束縛的手工業相對立。這是真正的革命化道路。或者是商人直接支配生產。雖然後一條途徑在歷史上起過巨大的過渡作用,——例如十七世紀英國的呢絨商人曾經把那些仍然是獨立的織工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把羊毛賣給他們,而向他們購買呢絨,——但就它本身來說,它並沒有引起舊的生產方式的變革,而不如說保存了這種生產方式,把它當作自己的前提予以維持。……這種方法到處都成了真正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障礙,它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而消滅。它不變革生產方式,只是使直接生產者的狀況惡化……」(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第373—374頁)馬克思考察指出的這兩種途徑及其發展過程表明,商業統治生產者是保守的,它保存原來的生產方式,並佔有生產成果。
歷史上,商業使使用價值的物品擴展了交換價值,商業發展了買賣的規模,從而使產品生產發展為規模的商品生產,這些都曾經是行會手工業轉化為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的前提,也是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前提。資本主義企業是建立市場基礎之上,它的生產要素來自市場,它的產品需要銷往市場。現在,這個前提轉變為資本主義生產發展的限制,大量的商品充斥市場,超出市場容納的界限,資本主義企業需要不斷為自己開闢新的市場;資本家為爭奪市場須要進行經常的激烈的競爭,資本主義國家之間也不得不為爭奪世界市場而進行各種各樣的或大或小的戰爭。
自然經濟中的這段商業與生產各自獨立存在的歷史,自然經濟過渡到資本主義經濟的歷史,距離我們很遠了,我之所以引述馬克思的論述,因為現代經濟學家很多人都沒有象馬克思那樣細緻地研究那段歷史。不知道過去,就不能真正了解現在。不對事物歷史地研究,就不可能發現事物發展的規律,科學探索未來。從現代的經濟學把商業、金融等非生產行業作為獨立於的所謂第三產業,所謂「微笑曲線」,說明經濟學沒有認識到所謂第三產業發展為現在居於統治地位的獨立資本形式,表明許多資本已不可能成為產業資本,生產物質財富,變成了剝奪資本的資本。「佔主要統治地位的商業資本,到處都代表著一種掠奪制度。」「它已經不再是攫取生產的餘額,而且是侵蝕生產本身,使整個生產部門依附於它。」(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第370、369頁)商業的獨立發展,在歷史上曾經摧毀了自然經濟,現在,它使資本主義經濟進入到垂死階段,也會使剛剛建立起來但還沒有健全的社會主義國家存在解體危險。歷史證明,「商人資本的獨立發展,是與社會的一般經濟發展成反比的」(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第366頁)。
商品交換產生於社會生產分工;建立在商品交換基礎上的資本主義又擴大了分工。單個手工業者不存在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分離,而在工場手工業和發展了的資本主義企業的生產中,出現了腦力勞動者與體力勞動者的分工,這種分工最初表現為資本家的管理勞動與工人的直接生產勞動的分工,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和企業的發展,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進一步分工為不同職能和部門,產生了階級和階層。
馬克思具體論述了工場手工業內部分工及其發展。分工必然產生勞動交換,但這種交換不一定採取商品交換形式。企業內部生產分工,表現為一個工人或一組工人為另一個工人和另一組工人提供生產原料,表現為生產勞動的協作,「許多人在同一生產過程中,或在不同的但是相互聯繫的生產過程中,有計劃地在一起協同勞動,這種勞動形式叫做協作」。「工場手工業所以能夠達到勞動的過程的這種社會組織,只是因為同一工人固定在同一局部工作上。」(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382頁)於是產生了「局部工人」和他們的結合的「總體工人」。局部工人是指資本主義企業里的協作生產的單個工人,他們都不能獨立完成產品的生產,只是執行生產勞動的局部職能。這種執行局部勞動職能的工人是局部工人,那末,總體工人是誰?它是生產產品的所有工人的組合體,就是企業。所以,企業作為許多局部工人的組合體,替代了過去完成全部生產勞動的個體勞動者,企業成了「總體工人」,企業是過去作為「總體工人」的個體生產者的發展,「替代」。
社會分工分為三個層次:一般的分工;特殊的分工;個別的分工(51)。當分工是以自然條件為基礎的很長時期里,社會生產最初的分工基本上是城鄉的分工,生產是自給自足的,生產者、商人都是各自獨立的。而在社會生產發展從以自然條件為基礎轉移到以社會的歷史成就即以既有經濟條件為基礎時,情況就改變了。這時候,生產的各行各業特殊的分工和工場內部個別的分工迅速擴大,沒有一個企業能夠獨立地存在於社會之外,它們必須相互依存,總起來形成社會生產體系。
馬克思分析了,工場手工業是以勞動力為基礎的分工,工廠分工則是以生產資料為基礎,工廠之間是他們的產品作為商品,通過市場進行交換而聯繫,各種不同的生產通過市場連結成一個社會生產體系。按比例分配勞動是生產的自然必然性,在私有制社會裡,這種自然必然性通過市場上的商品競爭來實現,表現為社會生產無政府狀態的市場調節。
市場和企業是資本主義社會生產的兩個環節、階段,不是誰替代誰。整個社會再生產過程中,從貨幣資本循環公式G-W…P…W-G』看,企業作為商品買賣的主體存在於市場之中;從生產資本循環公式P…W-G』,G-W…P看,企業作為商品生產者,必須把市場納入在企業的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總之,企業和市場都是作為資本主義生產中的兩個環節而相互連結,表現為資本總循環,形成資本主義社會生產體系。
「首先很明顯,在生產本身中發生的各種活動和各種能力的交換,直接屬於生產,並且從本質上組織生產。第二、這同樣適用於產品交換,只要產品交換是用來製造供直接消費的成品的手段。在這個限度內,交換本身是包含在生產之中的行為。第三、所謂企業家之間的交換,從它的組織方面看,既完全決定於生產,而且本身也是生產行為。只有在最後階段上,當產品直接為了消費而交換的時候,交換才表現為獨立於生產之外,與生產漠不相干。但是,(1)如果沒有分工,不論這種分工是自然發生的或者本身已經是歷史的成果,也就沒有交換;(2)私的交換以私的生產為前提;(3)交換的深度、廣度和方式都是由生產的發展和結構決定的。例如,城鄉之間的交換,鄉村中的交換,城市中的交換等等。可見,交換就其一切要素來說,或者是直接包含在生產之中,或者是由生產決定。」馬克思緊接著說:「我們得到的結論不是說,生產、分配、交換、消費是同一的東西,而是說,它們構成一個總體的各個環節、一個統一體內部的差別。生產既支配著生產的對立規定上的自身,也支配著其他要素。過程總是從生產重新開始。交換和消費不能是起支配作用的東西,那是自明之理。」「生產、分配、交換、消費是構成一個總體的各個環節、一個統一體內部的差別。生產既支配著生產的對立規定上的自身,也支配著其他要素。」「生產也不只是特殊的生產,而始終是一定的社會體即社會的主體在或廣或窄的由各生產部門組成的總體中活動著。……生產一般。特殊生產部門。生產的總體。」(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馬恩選集》第二卷第101-102、89頁)資本主義企業生產,無論是古典企業還是現代企業,都是特殊的生產部門,它作為生產一般,構成社會生產的總體。
資產階級經濟學看事物的表象,把生產運動的總過程中的流通環節突出出來,強調市場統治生產,把企業視為市場的高級形式。而「真正的現代經濟科學,只是當理論研究從流通過程轉向生產過程的時候才開始。」(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第376頁)事情是這樣簡單明了:沒有生產,不可能有交換;沒有交換,生產也會進行;從歷史上看,生產先於交換;交換髮展促成社會化生產。
生產與交換是生產過程的兩個環節,這是生產一般;在特殊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表現為市場經濟形式的資本的社會生產體系。這方面,《資本論》已經闡明,資本主義生產是剩餘價值的生產,剩餘價值的生產首先在生產勞動中產生,但是要實現剩餘價值,使資本增殖,必須把勞動生產的產品作為商品賣出去。我們只有從社會生產總體上,從再生產過程中,才能認識市場和企業的客觀存在價值,明白市場經濟形式,是資本主義社會剩餘價值生產體系。
8-2 社會主義社會生產體系
取代資本主義社會生產方式的社會主義社會生產方式,將形成什麼樣的社會生產體系,在理論上,馬克思和恩格斯作了原則性的指示;在實踐上,列寧和毛澤東都進行了革命探索,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誤的教訓。
馬克思指出:「以自由的聯合的勞動條件去代替勞動受奴役的經濟條件,需要相當一段時間才能逐步完成(這是經濟改造);這裡不僅需要改變分配方法,而且需要一種新的生產組織,或者勿寧說是使目前的(現代工業所造成的)有組織的勞動中存在著的各種社會形式擺脫掉(解除掉)奴役的鎖鏈和它們的目前的階級性質,還需要在全國範圍內和國際範圍內進行協調的合作。」
恩格斯說:「這種解決只能是事實上承認現代生產力的社會本性,因而也就是使生產、佔有和交換的方式同生產資料的社會性相適應。而要實現這一點,只有由社會公開地和直接地佔有已經發展到除了社會管理不適於任何其他管理的生產力。」恩格斯闡明,「大工業造成一種絕對必需的局面,那就是建立一個全新的社會組織,在這個新的社會組織里,工業生產將不是由互相競爭的廠主來領導,而是由整個社會按照確定的計劃和社會全體成員的需要來領導。……一切生產部門將由整個社會來管理,也就是說,為了公共的利益按照總的計劃和在全體人員的參加下來經營。」(恩格斯:《共產主義原理》,《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217頁)
列寧1902年《對普列漢諾夫的第二個綱領草案的意見》文中也指出:「『有計劃地組織社會生產過程來滿足整個社會及社會各個成員的需要』也不恰當。這還不夠。也許托拉斯也能這樣組織社會生產過程。如果這樣說就明確些:『由整個社會承擔的』(因為這既包含計劃性又指出計劃的執行者),不僅滿足社會成員的需要,而且充分滿足社會全體成員的福利和自由的全面發展。」
毛澤東1956年《論十大關係》中提出「國家、生產單位和生產者個人的關係」問題。都是對社會主義社會生產體系的探索。
8-2-1 社會主義社會生產體系是自由的聯合勞動生產體系
前面提到,一些經濟學家認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是所有者虛擬,他們問:沒有行為能力的全民怎麼能夠行使所有權?
我們具體考察歷史上的不同社會制度,會看到,在封建制度下,土地屬於地主所有,地主並沒有耕種所有土地的行為能力,他們只能或者把土地交由許多佃農去耕種,收取地租,或者僱農生產來行使對土地的所有權。資本主義所有制也一樣,資本家自己也沒有使用他佔有的生產資料的能力,都要僱傭工人,把生產資料交由這些工人使用,來實現他的資本增殖,以僱傭勞動制來行使資本的所有權。社會主義公有制的生產資料,作為自然屬性的工具,也要交由每一個工人具體使用,進行協作生產共同產品。這和資本主義生產勞動,在形式上沒有多大區別。考察的結果發現一個共同點,這就是,一切所有都是通過一定形式的勞動佔有生產資料來實現,與所有者的行為能力沒有必然的關係。
馬克思說的社會主義社會的「許多生產工具必定歸屬於每一個工人,而財產則歸屬於全體個人。」說明社會主義社會公有生產資料的二重性,作為自然屬性的生產工具和作為財產的生產資料。事實上,不僅社會主義社會,在社會劃分為階級以來,生產資料都具有二重性。即生產資料作為工具,無論什麼社會,在生產過程中,都自然地一定要由勞動者使用,表現的是它的自然屬性,「必定歸屬於每一個工人」;而作為財產,要表現歸誰所有,即表現為所有制,是它的社會屬性,這由具體社會生產關係決定。
分析會認識到,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是生產的兩個基本要素,它們的不同狀態,即這兩個生產要素的不同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的不同結合形式,表現出歷史上不同的社會形態。任何生產,一切社會生產方式從而所有制,都決定於這兩種生產要素的狀態。在非勞動者所有制度下,生產資料的社會屬性與自然屬性分離開來,勞動者喪失了生產資料,也就喪失了勞動權;他們的勞動力賣給生產資料的所有者,從而生產資料的所有者獲得了支配勞動者勞動的權利,產生了所有者與使用者的階級對抗;而在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下,生產資料的社會屬性與自然屬性統一表現為勞動者的勞動權。勞動者的勞動權曾經以個人勞動佔有過自己佔有的生產資料實現,現在勞動者也能夠以共同勞動方式,佔有他們共同所有的生產資料,來實現他們都有的勞動權。
具體考察歷史上的不同社會制度,會看到,在自然經濟的社會裡,個人對土地和簡單的手工工具的所有權,直接通過個人使用就可實現;在社會化生產的資本主義社會裡,資本家個人不可能使用全部生產資料,直接實現對生產資料的所有權,他必須僱傭勞動者,把他們和生產資料組織成為工廠,按資本所有者的意志,進行有計劃的協作勞動,生產產品,才能實現他對生產資料的所有權。社會主義社會勞動者同樣不可能個人佔有全部生產資料,他們對整個社會財富的所有權,也需要組織起來,把他們個人的勞動力聯合為社會勞動力共同佔有社會生產資料,進行協作生產,才能共同使用公有的社會生產資料,生產他們的生活資料。我們還從資本主義托拉斯和社會主義國家所有制形式看到,隨著生產資料的社會集中,實現對生產資料所有權的組織也相應地擴大。考察可知,在現代化生產中,無論是私有制還是公有制,所有權都是通過一定的組織來實現所有者的所有權,組織的形式和規模,與所有權的對象和範圍正相關。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的生產資料和勞動的結合方式,不同於社會主義生產方式中的生產資料和勞動的結合方式,這是人所共知的。在生產資料方面,前者是資本家私有,後者是勞動者共同所有;在勞動方面,前者表現為僱傭勞動,後者表現為自由自主的聯合勞動。但認識還需要深入下去。
在社會主義經濟中,勞動力和生產資料都從屬於勞動者,生產資料作為工具為每個工人使用,作為財產歸屬於全體個人。所以,社會主義經濟的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的結合,不僅表現為個人勞動和公有生產資料在社會生產中的矛盾統一,而且表現為生產關係中的勞動者作為個人的個人和作為聯合起來的全體個人的矛盾統一。這些矛盾的統一。表現為一種新的生產方式,聯合的自由勞動使用公有生產資料的社會生產方式,形成自由的聯合勞動的社會主義社會生產體系。
資本家佔有生產資料和勞動力,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必須極力使勞動不具有獨立性,把僱傭工人的協作勞動變為局部勞動,把僱傭工人變成局部工人,使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相分離,並對立起來,從而把管理勞動與科技勞動變為資本的職能,統治僱傭工人的勞動,使勞動從形式上從屬於資本,最終實際從屬於資本。
《資本論》第一卷已經詳細考察分析了資本使勞動從形式上從屬於資本,到實際從屬於資本的整個過程。我指出,這是一個是勞動者的勞動喪失獨立性的過程。指出這一點,在於深刻認識馬克思指示的:「以自由的聯合的勞動條件去代替勞動受奴役的經濟條件,……這裡不僅需要改變分配方法,而且需要一種新的生產組織,或者勿寧說是是目前(現代工業所造成的)有組織的勞動中存在著的各種生產社會形式擺脫掉(解除掉)奴役的鎖鏈和它們的階級性質,還需要在全國範圍內和國際範圍內進行協調的合作。……通過公社的政治組織形式,可以立即向前大步邁進。」從而明白社會主義社會生產體系是自由的聯合勞動生產體系,下功夫去探索如何建立這種自由的聯合勞動生產體系。
8-2-2 整個社會將成為一個大工廠
社會主義「整個社會將成為一個管理處,成為一個勞動平等、報酬平等的工廠」,是列寧關於社會主義生產體系的表述。它受到絕大多數經濟學家反對,認為這侵犯了企業的獨立自主權,使企業不活,認為馬列主義不符合實際。
單純解釋世界的經濟學家是保守的,沒有認真思考實際。事實上,資本主義企業自出生之日起,就沒有一個可以獨立自主。它們關起門來,每一個都是自成一體的企業,但一出了企業大門,就都不能獨立自主了,必須同其他企業、個人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繫,相互制約,共同依存於社會,而絕不可能自成一體,在市場中,企業只是構成社會生產體系中的一個環節,一個節點。經濟學十分強調市場調配資源的作用,否定社會生產日益發展的人的自由自主性。
社會化生產中,勞動者個人不能獨立生產產品。和資本主義企業一樣,社會主義工廠生產產品也需要其他工廠提供生產資料,它們的產品,也是或者作為其他工廠的生產資料,或者是作為社會和個人的消費資料,資本主義生產和社會主義生產,都不是自給自足的分散的獨立的個體小生產,所有生產者都需要連結成一個社會生產體系。這些,在社會主義社會和在資本主義社會,都是一樣的,只是由於所有制不同,決定了生產者之間的結合方式不同,使得社會主義社會生產體系與資本主義社會生產體系也就不同。
科學社會主義不是空想,決不是源於某種自由平等公正等道德、理想,而是從實際的社會歷史過程中,發現社會自身發展的規律,探索可能的發展方向。整個社會將成為一個大工廠,是列寧考察現實存在的資本主義工廠生產後,從中發現的、可以借鑒來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生產的可能形式,可以說,是社會生產發展自身指明的發展道路。
人的生產勞動之從個人生產發展為社會生產,是人類生產本性在社會生產發展進程中的必然。個體勞動者支配自己的勞動和佔有的生產資料。資本所有者自然也會支配自己佔有的勞動和生產資料,可以根據所有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條件,按自己所有者的目的,分配每一個工人從事一定的生產職能,並把工人結合為車間,車間結合為工廠,構成一個按統一的計劃協作生產產品的工廠生產體系。資本主義社會生產的發展,許多工廠已經結合為托拉斯,或辛迪加以及國際公司等等社會生產組織。無產階級奪取了國家政權,把生產資料變為國家財產後,生產資料為無產階級國家所有;同時,勞動者自願地把個人的勞動力結合為社會生產力,根據社會需要、按合理的比例分配在不同工廠,分工合作使用共同的社會生產資料。這樣,佔有了全部生產資料和社會勞動力的整個社會,就像一個大工廠一樣,能夠直接按照社會需要,配置社會所有的勞動力和生產資料於不同的生產部門,形成一個不同於私有制的、全社會的協作生產共同產品的計劃經濟的新社會化生產體系,而不再像資本主義社會的私有制企業那樣,各自獨立的私有商品生產者只能通過商品交換,形成市場經濟的社會生產體系。
列寧提出的整個社會將成為一個大工廠,是馬克思的「總體工人」概念的外延發展。蔣學模正確提出:「需要深入研究的是馬克思的總體工人的觀點。……在現代市場經濟中,生產的社會化過程不只限於一個工廠,而已經從個別工廠擴大到整個社會。這樣,總體工人及其結合勞動的外延也就相應肯定。」我認為,「總體工人」概念,在社會主義社會,不僅獲得外延發展,使原來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中,形式上獨立、但實際並非完全生產的工廠的不完全生產性,在社會主義生產直接表現出來,並得到揚棄,作為局部生產者成為社會生產體系的一個部分;而整個社會就像一個大工廠一樣,成為社會全部產品的總體生產者。而且更主要的方面,在於使全體勞動者的勞動不僅完全獨立,不僅聯合起來總體上成為總體工人,而且由於不斷消滅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差別,工農差別,消滅了分工,每一個勞動者的勞動,不再是局限於一定的生產勞動,而是全面發展的自由的勞動者的勞動,重新成為獨立的真正的人。
理論界有些人說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不符合社會實際(薛暮橋等著《經濟體制改革問題講話》第6頁),其實是他們不了解馬克思主義實際,不了解社會發展進程和社會主義運動;所謂「不符合實際」,不過是這些人忘記了,馬克思主義是改變世界、而不解釋是解釋現存世界的革命理論特色。
馬克思「設想」的社會主義生產體系,只能產生在社會主義社會中,當然不符合資本主義企業實際,不符合市場經濟,也不完全符合已有的社會主義國家的生產實際。這種不符合,不是脫離實際,而是革命理論應有的革命特性,不然何須要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又何須繼續革命?所謂符合實際,不僅是在於正確地反映現在的實際,重要的,是清楚實際的發展。
整個社會像一個大工廠,,指出社會主義革命必然以計劃經濟取代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像資本主義企業是有計劃生產一樣。這是自然的、歷史的發展規律,反映這個規律的理論,是符合實際發展的。現實存在的,必然是行將消滅的。對於研究馬克思主義的我們來說,須知我們所處的現實,與馬克思主義表述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實際,有相當長的距離,從現實到馬克思闡明的社會主義理論實際,需要一系列革命轉變過程。馬克思說「目前『資本和土地所有權的自然規律的自發作用』只有經過新條件的漫長發展過程才能被『自由的、聯合的勞動的社會經濟規律的自發作用』所代替」。
8-2-3 一個主體兩個要素,兩個組織三個方式
毛澤東1956年提出了「工廠在統一領導下的獨立性問題」,他說:「各個生產單位都要有一個與統一性相聯繫的獨立性,才會發展得更加活潑。」但是幾十年來沒有找到一種體制、機制來實現「與統一性相聯繫的獨立性」,大家一直在分權讓利上做文章,沒有作為一個社會生產體系、一個生產共同體的分工合作的不同職能關係來思考。
現在中國理論界遵循西方經濟理論,把計劃經濟視為企業按上級下達的指令生產,是「命令經濟」,因而不知道勞動者如何所有生產資料,同時認為計劃經濟把國營企業管的太死,要「放權讓利」,把企業放到市場上去搞活;國營經濟中所謂「分權」、「兩權分離」, 只是考慮國家與工廠關係,也就成了政府官員與企業家間的權利分配;而且通過「改制」廢除了工人的主人地位。
馬克思說:「各烏托邦宗派的創始人雖然在批判現存社會時明確地描述了社會運動的目的——廢除僱傭勞動制及其實行階級統治的經濟條件,但是他們既不能在社會本身中找到改造它的物質條件,也不能在工人階級身上找到運動的有組織的力量和對運動的認識。他們企圖用新社會的幻想圖景和方案彌補運動所缺乏的歷史條件,並且認為宣傳這些空想的圖景和方案是真正的救世之道。從工人階級運動成為現實運動的時刻起,各種幻想的烏托邦消逝了,——這不是因為工人階級放棄了這些烏托邦主義者所追求的目的,而是因為他們找到了實現這一目標的現實手段,——但是起來代替烏托邦的,是對運動的歷史條件的真正理解及其工人階級的戰鬥組織的日益積聚力量。但是,烏托邦主義者宣布的運動的兩個最後目的,也是巴黎革命和國際所宣布的最後目的。只是手段不同了,運動的現實條件也不再淹沒在烏托邦寓言的雲霧之中了。」黎公社被鎮壓而失敗了,但是,馬克思主義者和工人階級知道,巴黎公社表明,以自由的聯合的勞動條件去代替勞動受奴役的經濟條件,「通過公社的政治組織形式,可以立即向前大步前進。他們知道,為了他們自己和為了人類開始這一運動的時刻已經到來了。」
公社是勞動在經濟上獲得解放的政治形式。因而公社一建立就立刻開始組織社會生產勞動聯合體,以自由的聯合勞動去代替奴役的勞動,公社提出了在工人聯合成的合作社的基礎上,把一切合作社結成一個大聯盟的計劃。
馬克思和恩格斯闡明:「某一階級的個人所結成的、受他們反對另一階級的那種共同利益所制約的社會關係,總是構成這樣一種集體,而個人總是作為普通的個人隸屬於這個集體,只是由於他們還處在本階級的生存條件下才隸屬於這個集體;他們不是作為個人而是作為階級的成員處於這種社會關係中的。在控制了自己的生存條件和社會全體成員的生存條件的革命無產階級集體中,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在這個集體中個人是作為個人參加的。它是個人的這樣一種聯合(自然是以當時已經發生的生產力為基礎的),這種聯合把個人的自由發展和運動的條件置於他們的控制之下。」(馬克思和恩格斯:《費爾巴哈》,《馬恩選集》第一卷第82-83頁)無產階級為了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和反對資產階級復辟資本主義,必須奪取國家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無產階級專政和一切國家一樣,是階級統治的組織,這說明個人還沒有完全解放,還要作為階級成員隸屬於國家的領導,而不是作為獨立自主的個人把個人的自由發展和運動的條件置於他們的控制之下。社會主義新的生產組織,不應當是階級組織的政治國家,應當是非政治國家,是自由個人的的經濟聯合體,這種聯合把個人的自由發展和運動的條件置於他們的控制之下。
列寧說「整個社會將成為一個管理處,一個勞動平等、報酬平等的工廠」。首先,實行「勞動平等、報酬平等」,是廢除僱傭勞動制的必然要求。還須要注意:列寧說這是「把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調整好』,使它能正確地進行工作所必需的主要條件。」列寧明確指出:「但是,無產階級在戰勝資本家和推翻剝削者以後在全社會推行的這種『工廠』紀律,決不是我們的理想,也決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而只是為了徹底肅清社會上資本主義剝削制度造成的醜惡現象,並且為了繼續前進所必需的一個階段。當社會其他成員或至少絕大多數成員自己學會了管理國家,自己掌握了這個事業,並對極少數資本家、想保留資本主義惡習的先生們和深深受到資本主義腐蝕的工人們『調整好』監督的時候,對任何管理的需要都開始消失了。民主愈完全,它成為多餘的東西的時候就愈接近。由武裝工人組成的『已經不是原來意義上的國家』的『國家』愈民主,則任何國家開始消亡也就愈迅速。」把整個社會變成一個大工廠,它的另一個重大革命意義,就是實現砸碎國家機器,開始國家消亡進程。
整個社會將成為一個大工廠,是巴黎公社的偉大創造。恩格斯在《卡·馬克思〈法蘭西內戰〉一書導言》指出:「公社最重要的法令規定要組織大工業以至工場手工業,這個組織不但應該在每一個工廠內以個人的聯合為基礎,而且應該把這一切聯合體結成一個大的聯盟。」恩格斯這裡表述的是一個新的社會生產組織,這是一個自下而上的、以個人的聯合為基礎的社會的生產大聯盟體系。應當從以勞動者為主體聯合起來佔有生產資料的社會生產體系,來考慮國家、工廠和個人關係。這樣才能抓住勞動者如何聯合起來佔有社會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本質。
在社會主義經濟中,勞動力和生產資料都從屬於勞動者,生產資料作為工具必定為每個工人使用,但不能作為財產,只能歸屬於全體個人。所以,社會主義經濟的勞動和生產資料的結合,不僅表現為自由工人勞動和公有生產資料在社會生產方式中的矛盾統一,而且表現為勞動者作為個人的個人和作為聯合起來的全體個人在生產關係的矛盾統一。這種矛盾統一構成工人——工廠——國家的社會主義社會生產體系。
社會主義社會生產體系建立的物質基礎是生產資料公有制。公有生產資料按勞分配給每個企業和每一個工人使用。國家——工廠——工人,是生產資料共同所有制的三種方式,或曰三個層次,表現總體的社會財產轉變為單純的生產資料。
生產以及生產關係,都建立在生產資料和勞動這二元基礎上,單從生產資料的國家所有,還不是能說明就是社會主義所有制,就是社會主義生產關係。馬克思說:「在協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共同佔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質言之,社會主義就是實現勞動者的勞動權。「勞動權實際上表示控制資本,而控制資本又表示佔有生產資料,使生產資料受聯合起來的工人階級支配,從而消滅僱傭勞動、資本及其相互間的關係。」所以,社會主義社會生產體系,是勞動者實現勞動權的體系,國家——工廠——工人,是與資本生產體系相對立的自由的聯合勞動生產體系。勞動者組織在工廠生產產品,國家作為整個社會的真正代表成為「一個管理處」,擔負整個社會的物的管理和對生產分配過程的領導,社會全體成員或至少絕大多數成員自己學會了管理國家,自己親自來計算、監督、調整好產品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的各個生產環節。勞動者、工廠、整個國家生產,就類似於工人、車間和工廠,是一個協作生產的有機的統一的生產共同體。這是消滅了剝削制度、消除了等級制度、按勞分配的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新的社會生產組織,一個自由的勞動聯合體。
國家——工廠——工人,是勞動者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協作生產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實現勞動者勞動權的社會主義生產組織體系。這個社會主義生產組織體系的主體是勞動者;勞動者是同時所有生產的兩個要素——勞動力和生產資料;通過工人聯合為工廠、工廠聯合為生產大聯盟——經濟國家這兩個組織;從國家——工廠——工人三個層次或曰三種方式,佔有社會生產資料。
8-2-4 「一切合作社結成一個大聯盟」——「非政治國家」
在許多人的頭腦里,國家是由少數政治家組成的政府的,是行政權力組織,企業是企業家進行生產與流通的市場經濟組織,屬於不同的範疇。不僅是資產階級經濟學家,而且相當多的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學家,都沒有認真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學說,實際上可以說不知道社會主義國家,已經不是原來意義的國家,已經不完全是國家,而是一種將在社會主義繼續革命中消亡中的國家。國家在從社會主義社會到共產主義社會的過渡中,一方面擔負著無產階級專政機器的職能,這方面隨著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而逐漸消亡,另一方面作為擔負管理社會財產和領導社會生產的社會生產大聯盟機構,這方面隨著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而不斷強化。過去的社會主義革命,實踐了「無產階級將取得國家政權,並且首先把生產資料變為國家財產。」但生產資料的國家所有,只是「形式上的手段」,只是「解決問題的線索」,而不是問題的解決,實際上它還「沒有消除生產力的資本屬性」。
上世紀90年代,蔣一葦提出「企業本位論」,強調企業獨立性,他說:「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是行政組織;企業則是經濟組織,而不是一級行政組織。因此,把中央與地方許可權的概念套用於企業身上是不當的。中央與地方政府是行使政權的機關,他們的許可權是制定『權力』的界限,因此有『集權制』與『分權制』之分。……企業是經濟組織,它不存在什麼『權力』大小的問題,也不存在與政權機關分權的問題。作為社會主義企業,它對國家(包括中央和地方),只有『權利』與『義務』的問題。『權利』與『權力』同音不同義,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如:憲法中規定公民權,指的是公民的權利,而不是公民的權力)。當我們說『擴大企業許可權』的時候,這個『許可權』的含義是不清的。這樣說,實際上是把政權組織與經濟組織相混淆了。」
改革開始階段,經濟學家提出了一些有意義的思想。蔣一葦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觀點:「社會主義國家的職能有政治與經濟兩個方面,因此國家與企業之間也有政治關係與經濟關係兩種關係。就經濟方面而言,與企業之間不應當是行政的隸屬關係(某些特殊的如軍工系統、交通運輸系統等必須由國家直轄的部門除外),而只能是一個經濟體系。這種關係,實際上是社會總體勞動者與企業局部勞動者之間的關係的體現。」
蔣一葦看到了不能把政權組織與經濟組織相混淆,提出「社會主義經濟體系只能是由這些具有獨立性的企業聯合組成。企業保持獨立性,並不違反社會主義原則;恰恰相反,具有獨立性才能充分實行社會主義的經濟民主」。 這個認識有一定正確性,但他的「企業本位論」反對「把國民經濟當成一個『大企業』來管理」,他認為「國家應當從外部領導和監督經濟組織,而不是作為經濟組織內部的上層機構,直接指揮經濟單位的日常活動。」與國家還是經濟體的認識相矛盾,「企業聯合組成」就無的放矢,沒有完全擺脫傳統的國家觀念和企業概念。
蔣一葦在提出他的「企業本位論」同時,設立了它的對立面「國家本位論」和「地方本位論」。他說,「國家本位論」「實際上是把全國作為一個單一的經濟體,即以國家作為經濟組織的基本單位,進行內部的統一管理,統一核算。」 「地方本位論」「即以地方(省或市)作為經濟組織的基本單位,進行統一管理,統一核算。」他說:「我認為政權組織(包括中央和地方)應當和經濟組織分離,改變為從經濟組織的外部來領導和監督經濟組織活動,而不作為經濟組織內部的上層機構直接發揮指揮與管理的作用。這與上述兩種完全不同。我認為,國民經濟組織既不能把全國經濟作為一個單一的經濟單位,也不能按行政區劃分解為若干地方單位,而只能以企業(包括工業企業、商業企業、農業企業等等)作為基本的經濟單位。企業在國家統一領導和監督下,實行獨立經營,獨立核算,一方面享受應有的權利,一方面確保完成對國家應盡的義務。這種看法可以說是『企業本位論』。」蔣一葦引用了恩格斯的論述:「恩格斯在談到1871年巴黎公社的經驗時指出:『公社最重要的法令規定要組織大工業以至工場手工業,這種組織不但應當在每一個工廠內以工人的聯合為基礎,而且應該把這一切聯合體結成一個大的聯盟』。」他闡述說「我們說整個國民經濟是一個聯合體,正是恩格斯所稱讚的這種大聯盟。而這個大的聯盟的基層是什麼呢?是企業內的工人的聯合。所謂工人的聯合,也就是說,企業應當是企業全體職工的聯合體,即馬克思所說的『自由平等的生產者的的聯合體』,企業的權是掌握在全體職工的手裡的。實現這一原則的關鍵在於建立和健全企業的民主管理制度。」
他引用恩格斯的論述很好,但是,他提出「企業本位論」與「國家本位論」相對立,與他對恩格斯論述的解讀矛盾了。他講「大聯盟的基層」是企業,但是沒有講大聯盟的主體——勞動者,他和大多數經濟學家一樣,只是把企業作為唯一的、獨立的經濟實體,沒有把國家也作為工廠的經濟聯合體,工廠作為工人的聯合體,形成的工人——工廠——國家這樣統一的社會主義社會生產體系。這樣,大聯盟就實際不存在,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就沒有區別。事實上,資本主義企業實行的就是「企業本位制」,都是獨立自主的自負盈虧的商品生產者;資本主義國家承擔著從外部領導和監督企業的職能。所以,「企業本位制」也就是生產資料企業私有制。
對社會主義經濟理論探討應當前進一步,抓住社會主義的工廠和國家都是工人的組織,這兩種組織都是以工人為主體。從社會生產方面看國家、工廠和工人的關係,國家就不是作為政權組織,而是工人階級代表全社會領導整個社會生產的經濟組織,工人聯合為工廠,工廠聯合成「國家」,形成社會經濟共同體體系。在這個經濟共同體體系中,國家不是「經濟單位」,它不生產產品,只是組織工廠生產的領導機關。工廠是唯一能夠生產產品的生產單位,是大聯盟的基層組織,但不能講「企業本位論」,工人、工廠不能站在各自工廠的本位上,為各自工廠的利益而彼此在市場上競爭。
勞動者聯合為一個「大同盟」,巴黎公社革命對此做了偉大的嘗試。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中對巴黎公社做了深刻的考察研究,十分肯定巴黎工人階級的這個創舉:「1871年4月16日,公社命令登記工廠主停工的工廠,擬定把這些工廠的原有工人聯合成一些合作社來開工的計劃,並擬定把一切合作社結成一個大聯盟的計劃。」指出「公社的秘密就在於:它實質上是工人階級的政府,是生產者階級同佔有者階級鬥爭的結果,是終於發現的、可以是勞動在經濟上獲得解放的政治形式。……公社曾想消滅那種將多數人的勞動變為少數人的財產的階級所有權。它曾想剝奪剝奪者。它曾想把現在主要用作奴役和剝削勞動的工具的生產資料、土地和資本變成自由集體勞動的工具,以實現個人所有權。」「公社也是十九世紀社會革命的開端」,「歸根到底必然要導致共產主義」。馬克思認為:「公社的偉大社會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就是它的工作。它所採取的某些措施,只能表明通過人民自己實現的人民管理制度的發展方向。」馬克思總結巴黎公社的經驗指出「工人階級不能簡單地掌握現成的國家機器,並運用它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奴役他們的政治工具不能當成解放他們的政治工具來使用。」馬克思論述說:「這就是公社——社會解放的政治形式,把勞動從壟斷勞動者所創造的或是自然所賜予的勞動資料的那批人篡奪的權力(奴役)下解放出來的政治形式。正如國家與議會制只是統治階級進行統治的有組織的總機構,只是舊秩序的政治保障、形式和表現,而不是統治階級的真正生命,公社也不是工人階級的社會運動,從而也不是全人類復興的運動,而只是有組織的行動手段。」 (馬克思:《法蘭西內戰》,《馬恩選集》第二卷第415-416頁)
可以說,絕大多數人沒有全面理解馬克思關於巴黎公社經驗的論述,他們十分強調無產階級專政的政治形式,著力於強化國家機器,忽略了馬克思和恩格斯對《共產黨宣言》所做的唯一的修改:「工人階級不能簡單地掌握現成的國家機器,並運用它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指出無產階級革命砸碎國家機器,消滅寄生蟲國家的途徑。這就是恩格斯講的:「國家真正作為整個社會的代表所採取的第一個行動,即以社會名義佔有生產資料,同時也是它作為國家所採取的最後一個獨立行動。那時,國家政權對社會關係的干預將先後在各個領域中成為多餘的事情而自行停止下來。那時對人的統治將由對物的管理和對生產過程的領導所代替。」也正是他和馬克思講的:「在發展的進程中,當階級差別已經消失而全部生產集中在聯合起來的個人的手裡的時候,公眾的權力就失去政治性質。原來意義上的政治權力,是一個階級用以壓迫另一個階級的有組織的暴力。如果說無產階級在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中一定要聯合為階級,如果說它通過革命使自己成為統治階級,並以統治階級的資格用暴力消滅舊的生產關係,那末它在消滅這種生產關係的同時,也就消滅了階級對立和階級本身的存在條件,從而消滅了它自己這個階級的統治。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裡,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馬克思和恩格斯:《共產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273頁)
社會主義革命者必須清楚,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國家政治形式不是目的。無產階級奪取國家政權不是目的,無產階級政黨也不是為了要做執政黨,無產階級奪取國家政權不過是掌握一種使勞動獲得解放的有組織的手段,如果無產階級專政這種繼續革命的政治形式,不最終使國家消亡,轉變為組織社會生產的經濟聯合體,不是把勞動者從奴役勞動中徹底解放出來,這種社會主義就是騙局。
馬克思主義所說的對物的管理和對生產過程的領導的國家,不是傳統的國家,已經不完全是國家,而是一種正在消亡中的社會主義國家,是列寧說的:「整個社會將成為一個管理處,成為一個勞動平等、報酬平等的工廠。」應當注意!列寧把這段話放在《國家與革命》的「國家消亡的經濟基礎」那章。列寧說:「當國家的最主要的職能簡化為由工人自己擔當的這樣一種計算和監督的時候,國家就不再成為『政治國家』,那時『社會職能就由政治職能變為簡單的管理職能』。」
8-3構建社會主義生產組織
馬克思主義提出社會主義不僅要消滅私有制,按勞分配,還需要建立「新的生產組織」。多次談到社會主義社會就象一個大工廠,這決不是主觀臆想,而是看到了資本主義社會產生出來的新因素。馬克思考察資本主義股份制企業,指出它是轉變為社會主義新的生產組織的過渡點,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使現代企業的生產方式消除掉奴役性,剝去生產的資本外殼。
1986年,小宮隆太郎立足於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說「改革前的中國沒有真正的企業」。 我不否定小宮隆太郎的某些合理認識,但這種說法總的是,說明社會主義生產方式不同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說明社會主義生產組織不同於資本主義企業形式,超出了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的理解能力。
其實世界上本無所謂「真正的企業」,只有在一定經濟條件下的具體的企業。企業在歷史上很長的時期並不存在,最初的企業也不是現在這樣子。「現代企業」冠上了「現代」二字,也就是表明它是不是古典企業那樣的企業。既然資產階級經濟學能突破古典企業的框框,創建出現代企業理論來,現在無產階級經濟學也應當突破資產階級企業觀念的框框,創建社會主義生產組織的理論。指導建立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組織。
8-3-1「兩權分離」不是社會主義企業制度
改革伊始,理論界提出「放權讓利」,賦予企業的獨立性。這種「放權讓利」的改革失敗之後,理論界又提出「兩權分離」,即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把農村新的土地承包制改革的土地所有權與承包權的分離,移植到企業改革來。後來,乾脆把生產資料從國有財產分離出來,作為企業的「法人財產」,成為企業家支配的資本,把國家與企業家的關係,變成是國家資本所有者與企業家法人所有權的關係。
「兩權分離」理論的邏輯是,國家通過產權制度改革,賦予企業獨立性,不干預企業經營,放到市場上去,讓國有企業像私有制企業一樣企業自負盈虧,促它們相互競爭,搞活國有經濟。此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結果如何呢?我們看到的是,政府「不干預」企業經營了,但是卻越來越為企業生存操心,我社會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操心,而丟掉了政府的許多社會職能。實踐否定了這種理論。
這種把國營企業改造為股份公司,仍然在資本主義的界限內。這一點,馬克思已經闡述得十分清楚了,無需多說。
我要指出,這種「獨立性」是國家權力機關賦予的,「放」出來的,「讓」出來的,並不是企業本身發展產生出來的自主權,是統治者唯心主義的主觀意志,不是客觀的社會主義經濟規律發展的產物和需要。忘記了,社會主義革命之所以要奪取國家政權,並首先把生產資料變為國家財產,就是要消除私有生產必然產生的經濟無政府狀態。國家利用它掌握的國有資源和最詳實的信息,可以預定地協調國營企業的生產,避免盲目的市場競爭造成供給過剩和周期性的經濟危機。這裡順便指出,人們把供給不足看做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弊端,我的看法恰恰相反,認為這是社會主義發展的動力,是為了滿足社會和社會成員不斷增長的需要的必然。
我還要指出,這種「放權讓利」,只是給企業家,並沒有給工人。結果是國有資產流失,幾千萬工人「下崗」,兩極分化,新的資產階級產生了,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很快削弱,資本主義經濟很快復牌。
應當認識到,所謂企業獨立性實際上只是生產資料作為資本及它的人格化身企業家的獨立性,既沒有工人的獨立性,也沒有社會主義國家經濟的統一性。如馬克思批判的:「其實,他們真正希望的是:恢復中央集權制國家機器出現以前的情況,多少擺脫這個國家機器的省長和部長的約束,而代之以封建主寨堡在本省和本地的領主權勢。」(馬克思:《法蘭西內戰》,《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第430頁)。
所以,「兩權分離」不是社會主義企業制度。股份制改革決不是社會主義改革。
社會主義企業的獨立性,不能從「產權改革」,從生產資料方面去尋求,不能搞什麼「兩權分離」。那末,它來自哪裡呢?來自勞動權,來自廢除了僱傭勞動,參加生產聯合體的工人的獨立的個性,即社會主義企業是勞動者以個人參加的自由的勞動聯合體。要實現勞動權,絕不能搞什麼「兩權分離」,而必須「兩權統一」,即生產資料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統一歸於自由的聯合的勞動者。
8-3-2「工廠在統一領導下的獨立性問題」
社會主義企業的獨立性,不應當通過產權改革來實現,這違背社會主義制度,與無產階級奪得國家政權,並首先把生產資料變為國家財產的會主義革命道路背道而馳。國企改革片面地追求企業的獨立,不講企業的統一性,也否定了毛澤東「各個生產單位都要有一個與統一性相聯繫的獨立性,才會發展得更加活潑」思想。這種違背、否定對不對不呢?
馬克思指出:「個人力量(關係)由於分工轉化為物的力量這一現象,不能靠從頭腦里拋開關於這一現象的辦法來消滅。沒有集體,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只有在集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在過去的種種冒充的集體中,如在國家等等中,個人自由只是對那些在統治階級範圍內發展的個人來說是存在的,他們之所以有個人自由,只是因為他們是這一階級的個人。從前各個個人所結成的那種虛幻的集體,總是作為某種獨立的東西而使自己與各個個人對立起來;由於這個集體是一個階級反對另一個階級的聯合,因此對於被支配的階級來說,它不僅是完全虛幻的集體,而且是新的桎梏。在真實的集體的條件下,各個個人在自己的聯合中並通過這種聯合獲得自由。」(馬克思恩格斯:《費爾巴哈》,《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82頁)這裡談的就是獨立性與統一性的辯證關係。馬克思闡明,個人只有在集體中,才有獨立性和個性自由。一個離開社會的人不可能存在,也就談不上獨立性和個性自由。在一個劃分為企業家與普通工人的企業里,企業家是作為資本的化身與勞動相對立而存在,企業家的獨立性和個性,實質上是資本的獨立性和個性,如果企業家不能使資本增殖,或者脫離了企業,他就不再是企業家,他由就喪失了獨立性和個性。資本主義企業對於工人來說,不僅是虛幻的集體,而且是妨礙他們獨立自主的桎梏,是資本直接統治勞動的階級組織,勞動從屬於資本,毫無獨立性。
正像一個人離開社會不可能獨立存在一樣,國有企業離開了國家,不可能作為彼此協作的國有企業而獨立存在。在無產階級國家中,國有企業的獨立性對那些在無產階級國有經濟範圍內發展來說是存在的,這是因為它們是無產階級國家所有的企業。
國有企業也一樣。國有企業生產資料統一屬於國家所有,工人自願地把他們的個人勞動力自願結合為社會勞動力,共同佔有社會生產資料,進行全社會協作生產。國營企業只有在勞動者聯合起來經營國有生產資料的範圍內,它才作為國營企業而存在。現在把國有生產資料改製為企業的法人財產,完全交由企業家去支配,首先,原來是國家組織進行社會協作生產的國有企業,現在從國營中獨立出來,在市場競爭中相對立,進行你死我活的生存鬥爭;從而破壞了國營企業的統一性,分裂了工人階級,而它本身也就喪失了原來的與國有生產資料統一性相聯繫的國營企業的相對獨立性。同時,工人不再作為國家和企業的主人,共同支配企業生產資料,而且還要得到企業的允許,才能進企業勞動,企業有獨立性了,工人則喪失了獨立性,曾經是企業主人的工人,重新淪為僱傭工人,受資本的奴役。這樣的由企業家經營、但受市場支配的企業,只能作為資本主義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對立起來,進行你死我活的生存鬥爭而存在。不再是協作生產中結合為整體的國營企業,也就喪失了它作為國有企業的相對的獨立性。這是好是壞且不說,對於工人來說,已經不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企業,如果一定要說是,只能重新定義「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企業的獨立性,不能從生產資料方面,通過產權改革求得,這是緣木求魚,產權國家所有決定的是國營企業的統一性,而不是相反的獨立性。國營企業的獨立性,來自廢除了僱傭勞動,參加生產聯合體的工人的獨立的個性。馬克思主義十分強調人的獨立性,提出社會主義社會要改變歷史上支配人的物的獨立性和個性狀態,實現支配物的人的獨立性和個性,以自由的聯合的勞動條件去代替勞動受奴役的經濟條件。(52)
「自由的聯合的勞動」一語,包含著社會主義的勞動的獨立性和統一性的辯證關係:自由的勞動表現勞動者和社會主義企業的獨立性,聯合的勞動表現社會生產統一性。
「自由的聯合的勞動」,是歷史地產生的一種生產方式。資本主義企業的生產勞動,也是一種「聯合的」——協作勞動,但它不是勞動者自由的聯合、而是從屬於資本的僱傭勞動,協作把個人勞動結合成為社會勞動,因而極大地發展了社會生產力,但是,僱傭勞動使勞動者喪失了勞動權,阻礙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自由結合,阻礙社會生產的繼續發展,不能不被生產資料共同佔有基礎上「自由的聯合的勞動」 的社會主義生產方式所代替。生產資料公有基礎上「自由的聯合的勞動」,是對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有制基礎上協作生產的奴役勞動的否定,對個體勞動者的生產資料個人所有基礎上的自由勞動的否定的否定。勞動者從奴役勞動中解放出來,它是自由的,獨立的;又是聯合的,統一的。在觀念上是毛澤東所說的「各個生產單位都要有一個與統一性相聯繫的獨立性」,在實踐中它表現為巴黎公社的個人聯合成的一切合作社結成一個大聯盟。要旨是「勞動解放」,核心是勞動者的勞動權。
「勞動權實際上表示控制資本,而控制資本又表示佔有生產資料,使生產資料受聯合起來的工人階級支配,從而消滅僱傭勞動、資本及其相互間的關係。」使勞動者獲得了獨立性和個性。勞動者從奴役勞動中徹底解放出來,決不是僅僅剝奪資產階級,不是僅僅在法律上被規定為國家和生產資料的主人,而是要把「主要用作奴役和剝削勞動的工具的生產資料、土地和資本變成自由集體勞動的工具,以實現個人所有權。」(馬克思:《法蘭西內戰》,《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第378頁)廢除生產資料私有制,消滅了生產的階級性的自由聯合的勞動,不是附屬於生產資料的勞動,而是作為獨立的個人,自願地把他們的勞動力結合為社會勞動力,支配生產資料的聯合勞動;同時,只有擺脫人身依附的階級關係,廢除等級制,勞動者才能是獨立的自由的。由自由的勞動者聯合起來,共同使用社會生產資料進行生產勞動的生產共同體,才能具有統一性相聯繫的獨立性。統一性的基礎是生產資料共同所有。獨立性的基礎是勞動的解放,表現為佔有生產資料的自由的聯合勞動者的獨立自主性。
8-3-3國家、工廠和工人的分工合作
蔣一葦說:「我國現行經濟體制的一個重大缺陷表現為權力過於集中。其根本癥結,不在於中央、地方、企業三者之間的許可權劃分不適當,而在於把國民經濟當成一個『大企業』來管理。」他分析說:「如果以工廠作為核算單位,在工廠內部,一般都是用行政手段:厂部直接指揮車間,車間直接指揮班組,等等。我們不能說這種直接指揮有什麼不好。如果這個工廠實行車間獨立核算,並且使車間具有一定的獨立經濟利益,例如根據達到技術經濟指標的不同情況實行經濟獎罰,那末,厂部對車間的這項管理,也可以變直接指揮的行政手段為經濟手段。因為在這項管理上,厂部是把車間作為一個獨立的經濟體而存在來看待的。由此可見,在被管理的對象作為一個獨立的經濟體而存在的時候,才產生經濟手段的管理方式。否則,就必然是用行政手段。現行經濟體制既然把整個國民經濟當作一個『大企業』,在經濟上實行統收統支,所屬企業都是這個『大企業』的直屬的分支結構,用行政手段直接指揮這些分支結構就是理所當然的了。」(蔣一葦:《企業本位論》,薛暮橋等著:《經濟體在改革講話》第98頁)
蔣一葦說,在經濟上,國家與企業「只能是一種經濟關係。這種關係,實質上是社會總體勞動者與企業局部勞動者之間的關係的體現。」「可以把整個國民經濟看作一個經濟聯合體,由許許多多具有獨立性的基本單位聯合組成,在高度民主的基礎上,實行集中統一的領導。」但是,他提出「國家應當從外部領導和監督經濟組織,而不是作為經濟組織內部的上層機構」,表現出他的認識不不一致,自相矛盾了。
蔣一葦批判已有的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體制是行政管理方式,這是對的,但是他批判把國民經濟當成一個『大企業』來管理,認為企業是行政管理方式,是對計劃經濟不理解。理論界許多人把計劃經濟看作是企業按上級下達的指令生產,稱之為「命令經濟」,這是不懂得計划具有兩重性——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在物質生產中,勞動、生產資料與產品之間,客觀存在的質和量關係;在社會生產中,在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中,計劃必須為資本所有者的意志,生產指令;在擺脫掉階級性質的勞動中,計劃領導者個人的意志,不是上級對下級的命令,而是由整個社會承擔的,是社會勞動過程本身的必然要求。經濟學家和許多社會主義實踐家都不認真思考列寧為什麼要批判「有計劃地組織社會生產過程來滿足整個社會及社會各個成員的需要」也不恰當,沒有理解「由整個社會承擔的」的意義,沒有認識馬克思和恩格斯講的:「……大工業造成一種絕對必需的局面,那就是建立一個全新的社會組織,在這個全新的社會組織里,工業生產將不是由相互競爭的廠主來領導,而是由整個社會按照確定的計劃和社會全體成員的需要來領導。」 (恩格斯:《共產主義原理》,《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217頁)。沒有從馬克思講的「使目前(現代工業所造成的)有組織的勞動中存在著的各種生產社會形式擺脫掉(解除掉)奴役的鎖鏈和它們的目前的階級性質,還需要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協調的合作」,來認識新的生產組織。
一切規模較大的直接社會勞動或共同勞動,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揮,這種指揮勞動無處不在。這種指揮勞動,在形式上表現為某種權力,但它本質上是一種勞動職能,是共同勞動中的分工。勞動中的分工作為不同人的職業會隨著人的全面發展而消除;但是,共同勞動總是需要分工,需要組織和指揮者。
許多經濟學家沒有在工廠生活過,不了解工廠與各車間在生產中的關係。我是一個工人,也管理過工廠,對於工廠制度,有親身體驗。實際告訴我,工廠的厂部擔負著一定的行政職能,但是,它與車間在生產中的關係,不是行政關係,而是把工廠總體生產分解為局部生產,又綜合為總體產品,它擔負著計劃、分配、協調,分析、綜合各車間生產,保障全廠生產過程合目的、按比例、有計劃地不間斷進行的職能。所以,我管理工廠時,所做的事情,就是計劃、統計與協調,及時傳導信息,調整各車間生產實現總體平衡。
在社會主義經濟中,作為勞動者大同盟的「國家」不是政治工具,不是行政機關,它是一個經濟體的信息匯總、分析部門,作為社會生產總體的領導者,它與各個工廠的關係,就像我上面描述的工廠的厂部與車間的生產關係一樣。
林子力提出「發展勞動的政治經濟學,以對於勞動的社會形式的分析,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理論的主線。」提出「兩個層次的聯合勞動」,認為國家「作為聯合勞動第一層次代表者」,提出「和聯合勞動的兩個層次相適應,按勞分配也必須存在兩個層次,即社會範圍的按勞分配和企業內部的按勞分配。」(林子力:《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若干理論問題》,薛暮橋等著:《經濟體在改革講話》)他突出勞動應當成為社會主義經濟學的主線,把國家、工廠、個人看作是按勞分配的一種形式,是很有意義的。
工廠生產中,一方面,由於分工,生產產品的工人的勞動過程分解為相互聯繫的各個局部工人的局部勞動,另一方面,這些局部勞動又按一定比例結合成形成某種產品的生產體系,產品生產的共同體——工廠,生產某種產品的總體勞動。另一方面,在社會總體的生產中,各個工廠需要相互提供生產條件,分工合作,工廠產品的生產在社會總產品的生產中,又表現為局部生產,這些工廠的局部生產交互聯繫成為社會生產網路,形成社會總生產體系。無論資本主義生產,還是社會主義生產,都是如此,不同的只是表現形式。
企業作為一個獨立的生產共同體,已經為所有的人所認識,各個企業間的交往,也為人所共識,但是,囿於私有生產觀點,把企業的獨立看作是絕對的,而把企業的交往,看作是偶然的機遇,受市場的支配;企業家和經濟學家都強調企業的不可侵犯的絕對獨立性,反對國家干預企業經營。企業在物質生產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它們是獨立完成某種產品生產的一個生產體系,但是,它們不可能自己為自己準備好一切生產條件,必須依賴社會提供生產條件;它們也不能自己消費自己的產品,需要社會消費;所以,它們都不能獨自進行產品再生產,進行再生產必須依賴於社會交往。所以,它們的生產獨立性是相對的,它們的相互依存是絕對的。
社會主義社會的國家、工廠和工人這三者是一個整體,是自由自主的勞動者在社會總體生產勞動中構成的社會主義生產體系。在這個體系中,工廠是由國家代表整個社會佔有的生產資料與個人勞動力的結合點,進行具體產品的生產單位。在這個生產體系中,工人作為局部勞動的個人和國家作為社會的經濟聯盟總體,都不生產產品,能生產產品的是企業。但是企業只有通過工人的協作勞動才能生產產品;企業也要社會聯繫中,才能進行持續的協調的產品再生產。這在形式上和資本主義經濟沒有不同,不同的是,資本主義各個企業是通過市場進行社會聯繫,表現為市場經濟;資本主義制度是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從屬於各個獨立的資本,資本主義國家只是保護這種私有制生產的政治組織,不是組織社會生產的經濟組織。社會主義社會生產資料屬於無產階級國家所有,工人自覺地把他們的勞動力結合為一個社會勞動力,聯合成為工廠和國家兩個層次的社會生產。
當我們談國家、工廠和工人的關係時,我們所說的國家,不是作為專政的國家政權組織,不是舊的政治國家,而是消亡著的「國家」,是自由勞動者聯合的工廠結合成的社會生產大聯盟,代表整個社會擔負管理社會財富和領導社會經濟的職能。我們在理解列寧把社會主義社會比擬成為一個「大工廠」時,一定要從社會主義生產方式並聯繫實際來理解。這時的國家,是作為一個統一的社會生產體系的「管理處」,承擔著按社會和所有社會成員的需要,和各生產部門的生產力,分配社會生產資料,計劃組織協調全社會生產,對各個工廠實行統計和監督,實現社會生產與社會消費總體發展平衡的管理職能。國家是經濟組織,整個社會的信息中樞。它不是凌駕於社會之上,從外部統治經濟的權力機關。
在工人——工廠——國家這個社會主義生產體系里,國家、工廠和工人的關係,在社會主義社會中,不是階級關係,不是等級關係,也不是行政關係,而是社會勞動的分工合作關係。從具體到總體方向說,每個個人的局部勞動,自覺地聯合為工廠的生產勞動,進而聯合為社會的總體勞動,這叫綜合,是協作、合作;從總體到具體方向說,代表社會的國家,按社會需要把生產資料分配給各個工廠,共同計劃社會生產,並進行全社會生產統計,提供信息,監督、協調各個工廠按社會需要合比例地生產不同的產品;企業根據特殊分工,組織工人生產某種社會產品;工人間進行個別分工,根據個人生產能力,擔負產品生產的具體職能。這叫分析,是分工。我認為,應當從社會生產是一個主體、兩個層次、三種方式協作佔有使用利用兩個生產要素的分工合作體系,來認識國家、工廠和工人形成社會生產的兩個層次,擔負著不同職能的新的生產組織。(51)
建立社會主義的新的生產組織,首先必須消滅僱傭勞動制度,實現「勞動平等,報酬平等」的生產關係;還需要在民主的基礎上,勞動者自願地把自己的勞動集中成為社會勞動力,組織成為工廠生產;並在全國範圍內結合為生產大同盟的經濟國家,進行協作生產。
8-3-4消滅生產的階級性,建立新的勞動關係
馬克思沒有向我們描述社會主義企業,但對資本主義企業的考察得非常詳細。馬克思說,資本將許多人集中在一起共同勞動,首先是產生一種叫做「協作」的有計劃的協同勞動。大量的勞動者在同一勞動過程中的協作,在各種不同的社會都有過,當然,它們具有不同的方式,「在人類文化初期,在狩獵民族中,後者例如在印度公社的農業中,我們所看到的那種在勞動過程中占統治地位的協作,一方面是以生產條件的公有製為基礎,另一方面,正像單個蜜蜂離不開蜂房一樣,以個人尚未脫離氏族或公社的臍帶這一事實為基礎。這兩點使得這種協作不同於資本主義協作。在古代世界、中世紀和現代的殖民地偶爾採用的大規模協作,以直接的統治關係和從屬關係為基礎,大多數以奴隸製為基礎。相反,資本主義的協作形式一開始就以出賣自己的勞動力給資本的自由僱傭工人為前提。……這是實際的勞動過程由於隸屬於資本而經受的第一個變化。這種變化是自然發生的。這一變化的前提,即在同一勞動過程中同時僱用較大量的僱傭工人,構成資本主義生產的起點。這個起點是和資本本身的存在結合在一起的。因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表現為勞動過程轉化為社會過程的歷史必然性,另一方面,勞動過程的這種社會形式表現為資本通過提高勞動過程的生產力來更有利地剝削勞動過程的一種方法。」(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371-372頁)
「一切規模較大的直接社會勞動或共同勞動,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揮,以協調個人的活動,並執行生產總體的運動——不同於這一總體的獨立器官的運動——所產生的各種一般職能。……一旦從屬於資本的勞動成為協作勞動,這種管理、監督和調節的職能就成為資本的職能。這種管理的職能作為資本的特殊職能取得了特殊的性質。」「資本家的管理不僅是一種由社會勞動過程產生並屬於社會勞動過程的特殊職能,它同時也是剝削社會勞動過程的職能」,協作勞動的管理權只是資本家的專制權。「隨著大規模協作的發展,這種專制也就發展了自己特有的形式。正如起初當資本家的資本一達到開始真正的資本主義生產所需要的最低限額時,他便擺脫體力勞動一樣,現在他把直接和經常監督單個工人和工人小組的職能交給了特種的僱傭工人。正如軍隊需要軍官和軍士一樣,在同一資本指揮下共同工作的大量工人也需要工業上的軍官(經理)和軍士(監工),在勞動過程中以資本的名義進行指揮。監督工作固定為他們的專職。」 (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367-369頁)現代企業里,貨幣資本家已經完全脫離生產勞動,生產資本職能完全委託給它的代理人——企業家及其領導的「團隊」來承擔。
「工人作為獨立的人是單個的人,他們和同一資本發生關係,但是彼此不發生關係。他們的協作是在勞動過程中才開始的,但是在勞動過程中他們已經不再屬於自己了。他們一進入勞動過程,便進入資本。作為協作的人,作為一個工作機體的肢體,他們本身只不過是資本的一種特殊存在方式。」「僱傭工人的協作只是資本同時使用他們的結果,他們的職能上的聯繫和他們作為生產總體所形成的統一,存在於他們之外,存在於把他們集合和聯結在一起的資本中。因此,他們的勞動的聯繫,在觀念上作為資本家的計劃,在實踐中作為資本家的權威;作為他人的意志——他們的活動必須服從這個意志的目的——的權力,而和他們相對立。」(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370、368頁)
「生產過程的智力和體力勞動相分離,智力變成資本支配勞動的權力,是以機器為基礎的大工業中完成的。……工人在技術上服從勞動資料的劃一運動以及由各種年齡的男女個體組織的勞動體的特殊構成,創造了一種兵營式的紀律。這種紀律發展成為完整的工廠制度,並且使前面已經提到的監督勞動得到充分發展,同時使那種把工人劃分為勞工和監工,劃分為普通工業士兵和工業軍士的現象得到充分發展。」(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464頁)
以上摘錄大量的但遠不是全部的馬克思關於資本主義企業的描述,但就此便可以看到,馬克思對於資本主義生產實際的考察是如何客觀、仔細、深刻、全面。但是,這樣的對於資本主義企業的具體描述,可能沒有被理論家細讀,或者就不耐煩去讀。現代資本主義經濟學是片面的市場經濟學,關注的是剩餘價值的實現,極少談剩餘價值的生產方式;現代企業理論把一切都看成是市場交易,把企業看做是市場的替代;絕不從資本奴役勞動方面理解資本主義企業的性質,不會承認其他任何新的生產組織。
資本主義生產是非人性的。勞動者在進入勞動力市場之前,還可以作為獨立的人,作為勞動力所有人決定他的勞動力是否出賣;一旦他的勞動力賣給了資本家,被帶進工廠,他就不再被當作人,而是作為勞動力載體,資本的一種特殊存在形式,作為資本增殖的工具,奴隸般地服從資本的蹂躪。在資本主義工廠的勞動過程中,智力變成資本支配勞動的權力,與體力勞動相分離,相對立;體力勞動絕對地絕對地服從機器的運動。工人在生產中完全被肢解開來,是不能有任何思想的勞動肢體。
馬克思的分析,使我們認識到資本主義工廠協作具有二重性,既是社會勞動的一般形式,又是資本主義剝削勞動的特殊形式。現在,社會主義革命把生產資料置於勞動者共同使用利用下,工人與工廠的關係,協作方式將會如何變化呢?這是社會主義經濟學應當著重探討的問題。
經濟學是門歷史科學,要反映社會經濟發展,而不能禁錮在舊模式里。私人資本集中成為社會資本,資本所有權與資本職能——經營權「兩權分離」,表明資本已經同勞動分離,生產資料日益成為單純的社會生產使用的生產資料而與資本所有權相分離。資本主義本身的這個發展已經指明了道路:社會主義革命把生產資料變為無產階級國家財產,交由聯合起來的勞動者直接佔有,生產資料只是被勞動支配的客體——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工廠協作生產仍然保留並繼續發展,而資本奴役勞動的社會性質消除了。
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中總結巴黎公社經驗,明確指出:「大規模的有組織的勞動,生產資料的集中,這是無產階級追求的希望,也是無產階級運動的物質基礎,儘管目前勞動的組織是專制式的,生產資料不僅作為生產手段,而且作為剝削和奴役生產者的手段集中在壟斷者的手中。無產階級要做的事就是改變這種有組織的勞動和這些集中的勞動資料目前所具有的資本主義性質,把它們從階級統治和階級剝削的手段改變為自由聯合的勞動形式和社會的生產資料。」 (馬克思:《法蘭西內戰》,《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第419頁)這也就指出了,社會主義革命就是:解除掉資本主義生產的階級性,生產資料成為單純的社會的生產資料,大規模的有組織的勞動表現為自由的聯合的勞動者實現他們的勞動權——佔有資本。
實踐中的社會主義曾經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資本奴役勞動的狀況,革命已經把資本家的生產資料轉變為國家財產,工人在意識上和法律上都是作為社會的主人,作為共同佔有生產資料的主人,程度不同地參與國家和企業的監督和管理,被廣泛地吸引到技術革命中,工人在向自由的全面的人發展。毛澤東提出了「兩參一改三結合」的工廠體制改革,還搞了文化大革命,讓工人階級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
一般講工廠與工人是集體與個人的關係,這當然對,但是,我認為,只有我們具體清楚了工人是什麼樣的個人,工廠是什麼樣的集體,才能真正了解工廠與工人的關係。
資本主義工廠也是個「集體」,是一種生產協作組織,但是,在資本主義工廠里,工人是作為資本生產剩餘價值的工具。資本主義工廠對於工人和資本家來說,都是馬克思所說的「冒充的集體」、「虛幻的集體」;是資本奴役勞動的機器,是實現資產階級統治的生產組織。
在消滅了階級,生產資料成為公共財產,勞動者不需要出賣勞動力,能夠直接佔有即使用利用社會生產資料的制度下,工廠是工人自己的,是勞動者作為個人參加的生產聯合體,這種聯合體把個人的自由發展和運動的條件置於他們的控制之下(黑體字是馬克思的話)。
無產階級有兩種不同性質的聯合:一種是政治的聯合,在社會主義歷史階段上,無產階級須要組織成為階級,組織先鋒隊共產黨,組織成為統治階級的國家,在無產階級把生產資料集中成為國家財產之後,無產階級的聯合還需要表現為另一種形式,工人不僅作為勞動者組織成為生產共同體,一種 「自由的聯合的勞動體」,「這個集體中的個人是作為個人參加的」的生產組織。「無產者集體」的這兩種形式——作為以階級成員參加的階級的政黨和國家是政治組織和作為以個人參加的自由的聯合勞動的生產組織,還沒有被理論界許多人認真研究。
過去,「個人的這種發展是在歷史上前後相繼的等級和階級的共同的生存條件下生活的」(馬克思和恩格斯:《費爾巴哈》,《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83頁)。這種生活現在沒有根本改變,階級關係和階級鬥爭在社會主義社會還存在,這是人所共知的馬克思主義原理;工廠管理制度還建立在兵營式的等級制度上,這就不為許多人所認識了。許多人沒有注意到,現在工廠通過廠長等工廠制度管理工人,不是勞動者管理工廠和他們自己,仍然是物支配人,不是人支配物。所以馬克思說,社會主義要繼續革命,消滅階級差別和與這些差別所由產生的一切生產關係,要與傳統的東西作徹底的決裂。所以毛澤東說:「所有制解決後的最重要的問題是管理問題。……這方面是很有文章可做的。所有制的變革在一定時期之內總有限制的,但是在一定時期內,人與人在生產勞動中的關係卻不能不是不斷變革的。」
在社會主義革命勝利之後,有一些歷史因素阻礙著生產者管理自己的工廠,這就是,「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舊的分工和傳統觀念,既得利益者和階級自私的阻撓和對抗,還沒有徹底打碎的傳統的國家制度和等級制度,管理階層要「為民作主」,認為治國治民是他們的事;新的從群眾革命運動中產生出來領導者,在革命勝利後地位變了,在舊的觀念下,也認為曾經把他們鍛煉成為領導者的群眾運動不是正規的,他們在革命勝利後要建立社會「新秩序」,在這樣的「新秩序」的「正規化」中,生產勞動者管理工廠被化掉了。資產階級被打倒了,工廠國營了,但是停止於把工廠的管理職能委派給代表國家的廠長經理們,實行層層對上負責的等級制度,沒有繼續革命,解決好國家、工廠和工人的關係;改革前,曾經實行「廠長治廠」、「專家治廠」,實際上使工廠成為企業家的廠,專家的廠,不是工人的廠;改革後,更進一步搞「兩權分離」,實行由企業家管理企業的股份公司制度。這樣的工廠,對於工人來說,就仍然是馬克思說的那種「虛幻的集體」,勞動者還是勞動力的戴體,不是個人自由的聯合的勞動集體。
等級制是封建主義的東西,資產階級革命廢除人身依附的封建等級制度,建立自由平等的社會,但是並不是根本摧毀它,而是強化它,把它簡單化為兩個階級,即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中國解放前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等級制度更是根深蒂固,很難觸動。這種東西不能不嚴重地影響到新社會的建立,結果出現了這種情況:一方面在消滅階級——剝奪剝奪者的生產資料,另一方面又維持等級制度,不斷滋生新的官僚資產階級分子。
恩格斯說:「無需從根本上變革舊的生產方式,首先是無需廢除舊的分工,社會就可以佔有全部生產資料」,是杜林的幼稚觀念。社會主義不僅要消滅生產的階級性,而且要消除舊的分工。使工廠里的一切職務都變成平等的勞動的職務,使它們不再只歸一個受過訓練的特殊階層私有。馬克思說「徹底消除了國家等級制」,也包括工廠里的等級制度。這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期,但是現在就可以廢除兵營式的工廠制度,實行毛澤東講的,工人參加管理,幹部參加勞動,工人、幹部、技術人員三結合的工廠制度。
分工,不論是否以商品交換為媒介,都是各種社會經濟形態所共有的。即使到了共產主義社會,社會上各種產品生產必然地還存在生產的技術差別,社會也絕不會放棄在土地上生產糧食,整個社會生產也不能都集合在同一處生產,同一個生產者也不能同時生產所有產品。因此,在具體的生產中,工業生產和農業生產的分工,工農業生產中各種特殊產品生產的分工,還會存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階級消滅了之後,這種分工對個人來說不再固定為職業,把「同一工人固定在同一局部工作上」,把人劃分為種姓。職業上的分工將消滅。社會性的強制分工亦隨著要消滅,每個人都獲得了自由的全面發展。
無產階級在取得國家政權,並把生產資料變為國家財產之後,就應當立刻進行社會主義改革,不僅要消滅僱傭勞動制,消滅階級,而且要消除舊的分工,不僅工人要經常變換勞動,而且要讓工人參加上層管理,首先可以像毛澤東時代那樣,讓工人經常地討論工廠生產問題,參加國家政治運動,關心國際大事;幹部也要參加生產勞動,應當廢除管理勞動等級制,建立新的勞動關係,使每個個人能夠獲得全面的發展,從而能夠實際佔有一切生產資料。如果社會主義不能使勞動獲得解放,不能消除舊的分工,建立起新的平等的協作勞動關係,那麼產生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垮台的結果,就難以避免。
教育要改革,文化要革命。不僅青少年的教育要同生產勞動相結合,還應當創辦各種職工業餘學校,對在職職工進行經常的再教育,不斷提高他們的文化和知識水平,儘可能獲得全面地發展。馬克思說:「工人階級在不可避免地奪取政權之後,將使理論的和實踐的工藝教育在工人學校中佔據應有的位置。」(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535頁)毛澤東還要求工人學文化,學哲學,學科學,學管理。總之,勞動者不僅要進行武裝革命,強力佔有社會勞動生產的物質財富,而且還需要進行文化革命,佔有社會勞動生產的精神財富,要在文化上社會活動上獲得全面的發展
8-3-5民主集中制的生產組織
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社會的歷史經驗都告訴我們,要實現自由的聯合的勞動,不僅要消滅階級,而且還要消除等級制度。首先是工廠的管理者應當從生產勞動者當中選出,不應由所謂「上級」 機關任命,「用等級授職制去代替普選制是違背公社的精神的。」(馬克思:《法蘭西內戰》,《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第376頁)這是社會主義繼續革命需要解決的問題,社會主義社會從建立之日起,就應當在基層推行普選制,讓民眾自主選集決定他們的代表,組織他們的管理機構,可以象巴黎公社那樣,基層組織的代表由民眾普選產生,現在完全就可以首先在經濟領域裡這樣做。工廠里工人集中,彼此了解,又有共同利益,工廠具有實行普選制的完全條件。不這樣做,工廠的獨立性,勞動的獨立性,就沒有組織上的保證,不會有真正的、穩定的社會統一。
社會主義革命革掉僱傭勞動制,工人獲得了勞動的自由自主權利,是社會主義工廠獨立性的根據。生產勞動的自主權利,應當首先表現為勞動者對生產勞動的自主管理;如果不是由工人民主選舉管理者,自主管理就是一句空話。所以,由工人自由民主選舉自己的管理者,是社會主義工廠的獨立性首要的形式上的表現。
社會主義公有制和民主制是不可分的。只有勞動者能夠管理國家,管理企業,才能保障社會生產資料實實在在為勞動者所共同所有,為勞動者共同使用利用,為全體人民謀利。這是普通的道理。
毛澤東在讀前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筆記中寫道:「人民必須有權管理上層建築。我們不能夠把人民的權利問題,理解為國家只由一部分人管理,人民在這些人管理下享受勞動、教育、社會保險等等權利。」毛澤東指出:「勞動者管理國家、管理各種企業、管理文化教育的權力,實際上是社會主義制度下勞動者最大的權利。這是最根本的權利,沒有這個權利,就沒有工作權、受教育權、休息權等等。」
要注意到,毛澤東是在讀政治經濟學時談民主問題,列寧在《國家與革命》論國家消亡的經濟基礎時,也談民主問題,可見民主問題不只是政治制度問題,而且還是經濟制度問題,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首要解決的問題。
在工廠中通過工人自由競選民主產生管理者,並不排斥企業家和專家共同治廠,只是要求企業家和專家們以個人身份融合在工廠集體中,不能再作為一個特殊的階層,居於自由的聯合的勞動集體之上或之外。要實現自由的聯合的勞動,社會主義社會要消除舊的分工,需要每個人全面的發展,使管理不再是特殊的職能,更不能形成一個管理者特殊階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分離了的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應當重新結合在每個勞動者身上。在現階段消滅這種分工還需要時日的情況下,毛澤東提出的「兩參一改三結合」,是現實的可行的和應當走的道路。工人參加管理,幹部參加勞動,工人、技術人員、幹部三結合,這本身正是現實狀況下的工廠的「聯合的勞動」的必要形式,只是由技術人員和幹部管理工廠,沒有工人的參與,或者反過來,都不僅不是完全的聯合的勞動,而且不是完全的生產勞動,任何分裂的、片面的體力勞動或腦力勞動,都不能構成生產勞動。
自由的聯合的勞動,決不是不要管理,不要集中。首先,許多人在一起協作生產,沒有集中指揮和管理,難以協調勞動,高效生產。自由的聯合的生產勞動,這個命題本身就是矛盾統一:勞動者的獨立性和個性,要求勞動自由,而要自由勞動,在社會化大生產中,個人必須聯合為集體。否則連勞動都不可能。聯合勞動就是集中。沒有集中的集體,和沒有自由的集體一樣,都是虛幻的集體。全廠職工自由民主地選出自己工廠的管理者,每個職工都是在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力,表達個人的意志;而他們的個人權利和意志,通過由他們選出的管理者集中執行。如果管理者背叛了他們的意志,隨時可以撤換。這既民主,又集中,既自由,又統一。自由的聯合的勞動本身要求工廠管理實行民主集中制,要求自由統一的組織。工人在自覺自愿的基礎上自由聯合成工廠,工廠聯合成國家大聯盟。工人——工廠——國家,就是民主集中制的社會生產體系。
「上級」機關可不可以委派人到工廠來?在社會主義公有制度下是當然可以的。因為這種「上級」機關,是所有工廠參與並結合而成的大聯盟的機構,這個大聯盟機構集中體現全體勞動者利益和意志,負責管理全部社會生產資料。這種「上級」機關派來的代表,是作為總體的代表與工廠聯繫,是總體與具體的關係,是全體與部分的關係。
社會主義需要砸碎國家這個官僚機器,把國家變成全社會的自由的聯合的勞動共同體,作為社會真正代表擔負起對物的管理和對生產的領導的職能。現在還沒有一個國家完全實行了社會主義制度,除了所有制還不完全是社會所有制外,國家機器也沒有徹底砸碎,人與人的等級關係還沒有消除。剛剛從政治上獲得解放的無產階級,還不能不要國家這個專政工具以鎮壓反動階級的反抗,但是,必須打碎官僚國家機器。而這一點,沒有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做到了。理論界批評社會主義國家「統得太死」,是有根據的,毛澤東最早發現了這個問題,提出這個問題並著手進行解決,他在《論十大關係》提出要給工廠、地方權利,不要統得太死。但是,這個問題幾十年來始終沒有解決好,一是既得利益者的阻撓,一是沒有正確了解國家、工廠和工人的關係,老是在「放權讓利」上做文章,突不破「管死放亂」的循環怪圈。現在,無論是理論家和政治家都又離開統一性來講企業的獨立性,國家組織社會生產的職能也被排除,把企業生產推入到無政府的市場經濟中,極端的是搞私有化,根本上否定國營經濟。
正確處理國家、工廠和工人的關係,首先要正確認識到,這裡所說的國家,在社會主義生產體系中,是由一切工人聯合的工廠結成的大聯盟,在經濟上應當作為自由的聯合的勞動共同體。「政企分開」,是應當的,必要的。但是,所謂「政企分開」,不是不要國家統一組織生產,而是在國家組織中,要建立一個不同於國務院、軍隊、法院、檢察院的,獨立於政府之外的,真正代表整個社會的消亡著的「國家」組織,是由一切工人自下而上地、以民主集中方式聯合而成的社會生產大同盟,代表整個社會,專門從事於整個社會的物的管理和生產的領導的經濟管理處。關於民主集中制,一般的理解是,少數服從多數;實質上民主集中制是一種組織形式,在階級鬥爭中表現為一種國家形式,在社會主義生產體系中,民主集中制又表現為自由的勞動聯合體。
自由的聯合的勞動共同體,與政府、軍隊、司法機關這些政治機關,組成國家機器上的不同功能的兩個輪子,是不同性質的社會組織:前者是作為生產者的集體,後者是作為階級的集體。所以,當我們講工人、工廠、國家的關係的時候,講的是一個社會生產體系,這裡的「國家」,不是「組織成為統治階級」的國家,而是真正代表整個社會的生產共同體,一種經濟組織。它的職能不是對人的統治,而是對物的管理和對生產過程的領導,協調全社會生產。
8-3-6勞動者完全能夠管理國家和企業
「從前有一種錯覺,以為行政和政治管理是神秘的事情,是高不可攀的職務,只能委託給一個受過訓練的特殊階層,即國家寄生蟲、高俸厚祿的阿諛之徒、閑職大員等高位權貴們……現在這種錯覺已經消除。徹底消除了國家等級制,以隨時可以罷免的勤務員來代替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老爺們,以真正的負責制來代替虛偽的負責制,因為這些勤務員經常在公眾監督下進行工作的。……公社一舉而把所有的職務——軍事、行政、政治的職務變成真正工人的職務,使它們不再歸一個受過訓練的特殊階層私有。」 (馬克思:《論巴黎公社》,《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第414-415頁)現在幹部制度要求必須大學畢業才能當幹部,認為管理只能由經過專門培訓的特殊階層來承擔,排斥勞動者當家作主,堅持「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我所在五通橋電機廠革命委員會的經歷,證明工人群眾完全可以聯合起來,成為一個既有獨立性又有統一性的聯合生產集體,證明他們在管理企業上,具有官僚制的行政方式所沒有的責任心。不僅是因為革命委員會成員是作為群眾的勤務員,在群眾監督下工作,而且這些勤務員本身就來自群眾,是工廠中工人的一員,與工人一樣同工同酬,對全廠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這種責任來自內在於他們自身的要求,他們必須和全廠成員共同對實現包括他們自己在內的個人所有權而負責工作:
文化大革命中,五通橋電機廠原來由上級機關任命的廠長制廢除了,改由廠革命委員會領導。廠革命委員會是由全廠工人民主選舉生產,成員共有7人,其中一個是幹部,6個是生產工人代表(鍛工楊清華,鑄工田師父,車工韓潤章,電工宋文國,鉗工張才安和我)。這些工人代表都是工人中的生產帶頭人,有4個是中國共產黨黨員;在文化大革命中代表了不同派別。在選舉廠革命委員會成員過程中,當時「支左」的人民解放軍7863部隊做了工作,最後還經過上級革命委員會批准,這有時代的和歷史的因素,不知道這是不是毛澤東不同意使用「公社」名稱,而叫「革命委員會」的一個原因。但它終究是由工人民主選舉生產的,不是上級任命的工廠領導人,他們是文化大革命中廠內各方面的工人代表。
革命委員會是具有權威的。工人代表是有權力的。幹部代表是革命委員會主任,不過他現在不能獨自作出重大決定,主要是主持委員會會議和按革命委員會決定進行行政領導工作;原來的工廠管理人員繼續擔負本職能部門的技術性工作,領導他們工作的是工人委員(楊清華領導財務和供銷部門,韓潤章和肖長安領導生產部門,宋文國和我領導技術部門)。全廠工作由廠革命委員會會議討論決定,各委員分工負責執行。
由於革命委員會的委員絕大多數是工人代表,而且他們現在基本不脫離生產,所以他們是有權威、有效率的。廠革命委員會成立後,首先獨立進行了工資制度改革,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把工廠的生產提高到原來的三倍以上,工人的工資也普遍成倍增長,並且長時間穩定。
改八級工資製為聯產計算分值制。這是工人們多年的要求,過去,書記廠長都不會進行這個改革,沒有上級的指示或批准,他們沒有權力做這件事;他們本身也沒有這種要求。現在廠革命委員會的絕大多數委員是工人代表,他們自然就按照工人自己的意志,很快作出決定進行改革分配製度。當然,他們能夠決定做這件事,也與文化大革命的歷史條件相關。
進行這個改革,一是取消傳統的八級工資制,改為聯產記算分值的按勞分配製度。以5分為一檔,最低60分,最高100分;二是制定產品的工時定額。三要合理決定工人總收入與集體積累的比例。每一件事要做好,都需要解決工廠與工人間的、工人之間的矛盾。這裡僅拿第一件事來說。
改工資八級製為記分制,這是關係於工人之間的收入分配,突出的問題是老工人和青年工人的矛盾。原來的情況是,老工人級別高,年輕工人級別低,而在日常生產中,老工人生產的產品量並不比年輕工人多,甚至還少。所以,改革工資制最積極的是年輕工人,他們都主張縮小工分檔次。按他們的意見,革命委員會委員全評100分,全廠職工只有90、95、100三個檔次。對於革命委員會委員來說,田師父是七級工,韓潤章、宋文國是四級工,楊清華、肖長安和我是三級工,都能增加收入;老工人贊成工資制度改革,也不反對把八級工資制改為聯產計算分值制,但是,只有三個檔次的方案,損害了他們的利益。老工人心裡不贊成,但是他們在工人中是少數,如果按少數服從多數的一般民主集中制的辦法,結果會傷了老工人,這樣做,形式上是民主的,實質上是一部分「民」損害了另一部分「民」的利益,儘管後者是少數,但是無疑會損害工人的團結,而且這樣的差距也不合理,不能普遍調動群眾的積極性,不是改革要達到的目的。廠革命委員會如果草率地使用領導權力做出決定,無論是按照老工人還是按照青年工人的意願,都不能成為全廠工人的代表,不能領導全廠工人,進行正確的改革,做出提高工廠生產力和工人收入的成績來。
當時,廠革命委員會沒有急於做決定(我由於是五通橋工代會主任,在其中起了關鍵作用),而是放手讓群眾自由發表意見,像文化大革命通行的那樣,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廠革命委員會認為,意見集中不了,就不要急於集中,與其做出不能統一群眾意見的、不能調動全廠工人積極性的、還可能導致工人分裂的決定,就不如暫時不要做決定,讓大家充分討論。廠革命委員會也不是毫無主張,聽任群眾爭論不休下去。我們在群眾已經充分發表了意見,再沒有什麼可說,而且開始厭煩,要求廠革命委員會表態做出決定的時候,我們適時提出了意見,讓大家再討論。我們解釋說:在日常生產中,雖然大家產量沒有大的差別,但是在技術活上,老工人起著關鍵性的作用,他們的技術和經驗對多快好省生產至關重要;我們這個廠是老工人艱苦奮鬥創建的,我們青年工人的技能,是老師傅教給的,要全面認識老工人重大貢獻,不能只看現在的生產量。就生產量與報酬的關係,我們青年工人體力強,這在聯產中可以得到完全體現,不是評分中考慮的因素,評分應當以技術和工齡因素為主。我們還提出毛主席的號召:「工人階級要團結,不要分裂」,希望大家能夠團結一致。我還自報我的工分只應是75分,算是立個標準。廠革命委員會的意見最終得到了全廠工人的同意,達成了一個大家基本上接受的方案。分配製度改革後,調動了全體工人的積極性,兩個月就把生產增加到百分之三百,全廠工人的工資也普遍翻番,一部分增加更多。全廠生產上了一個台階,並保持下去。實踐證明,這個改革是成功的,工廠生產和工人工資很快獲得了成倍增長,
工廠在與上級的關係中有相當的獨立性,如上述的分配製度改革,就是獨立進行的,改革方案和改革的全過程以及最終決定和結果,都沒有經上級革命委員會審批。但是沒有完全擺脫傳統的關係,時間也很短暫。比如廠革命委員會要經上級革命委員會審批,而且除了建立廠革命委員會時,幹部代表要經過工人同意,以後又回復到上級革命委員會任免,在文化大革命後,一些群眾代表因為運動而受到清除,工廠的權力重新回到幹部手中。這裡不能不指出:現在工廠和企業中,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的矛盾發展為對立,甚至發生衝突,與此任免制不無關係。
在與政府和主管部門的關係上,由於我廠的前身
是個體勞動者聯合的生產合作社,一直自負盈虧,決定了它在經營上基本獨立自主。僅在行政上的上下級關係,制度、人事管理,沒有自主權。建立革命委員會後,在政治上,工廠要參加上級革命委員會布置的社會活動;納稅,向銀行貸款,都照章進行。在生產上有了變化,不再完全是自產自銷,現在,廠主要產品電動機,是從省工業二廳那裡獲得生產計劃的。
省廳不是指令性地下達硬性生產任務,而是召開計劃會議,實際上是訂貨協作會議。我參加了一場省廳召集系統內的電動機生產廠家和一些相關企業的會議,會上,提出一個全省的各種型號規格的電動機數量需求計劃,由各個廠家和相關企業,根據自己的生產能力爭取和協商承擔,最後達成一個合同式的產供銷銜接計劃。工廠負責按會議分配的各型電動機數量計劃生產,省廳一方面要按計劃約定的數量和價格收購電動機,另一方面要供應生產這些電動機所需要的主要原材料,如硅鋼片、漆包線、鋼材、生鐵、鋁、軸承等,計劃的產品和材料的價格基本是按國家計劃調撥價,可以作一些調整。省廳的生產計劃遠不能滿足各廠的生產要求,所以,我廠除了電動機是向省廳要的計劃配額外,還要自行生產其他產品,以充分利用剩餘的生產力。總的說來,工廠生產基本上是獨立自主的。
我廠與國家——上級革命委員會和省二輕工業廳關係,在那個時期,既有統一性又有獨立性。這種獨立性的基礎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經濟上是集體所有制,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都是自有的,盈虧自負;另一方面,這種統一性與獨立性的結合,表現為協商計劃供產銷,企業在產權上、生產上和分配上仍然保持自己的獨立性,但是把市場流通領域中的銷售商品和採購原材料的職能,主要交由省廳統一辦理。這裡既包含了每一個企業生產者的獨立性,又包含著省二輕工業廳對於我廠以及其他電動機生產廠家,在電動機生產方面的統一性。這種統一性不在於行政關係,這種關係在文化大革命中很淡薄,統一性主要表現在生產上,省二輕工業廳召集所屬的四川省電機生產工廠共同制訂生產計劃,分配電機生產的型號和數量,並由省廳負責各廠計劃生產的電動機的銷售和材料的供給。省二輕工業廳類似於辛迪加。
儘管五通橋電機廠革命委員會只存在幾年時間,但是它的經驗,證明了勞動者結合為自由勞動聯合體的可行性,勞動者完全能夠管理企業。
社會主義革命實踐也證明,勞動者完全能夠管理國家。
馬克思主義並不否定「精英階層」、英雄人物的作用,但是,歸根到底,創造歷史的,是人民群眾,「精英階層」、英雄人物也是從群眾中產生出來的。人民群眾中也有左中右,但是,他們總體的合力的作用方向,總是指向歷史的未來。「精英階層」、英雄人物的作用必須與群眾運動緊密結合,符合群眾運動的大方向,才能起推動歷史發展的積極的作用。縱看歷史,廣泛了解「精英階層」 的存在狀況和英雄人物的成與敗,不難認識到這一點,無需在這裡例舉,陳述。總的說,從原始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的每一次更替,哪一次不是反映了最底層民眾的普遍要求的不可抗拒?哪一次歷史的進步不是人民群眾的進一步解放?哪一次沒有在群眾運動中產生出人民英雄?哪一個英雄不是順應人民要求並帶領人民群眾去實現他們要求?
我們探討社會主義的社會問題和經濟問題,必須認識到:一切社會生產都是群眾生產;因而群眾勞動的狀態,決定社會生產以及建立在社會生產基礎上的社會形態。歷史上,一切社會的發展,都表現為勞動的不斷解放,勞動解放在社會發展運動中,始終是社會發展的動力和總方向。這是我們必須把握住的社會發展的總體運動。如果社會主義革命不是運用國家手段,使勞動者從奴役勞動中徹底解放出來,由勞動者當家作主,還是承襲「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舊文化,那就不符合歷史發展本身運動的規律,不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要求,是虛假的革命,最終會被人民群眾拋棄。
科學社會主義認為,無產階級將取得國家政權,並且首先把生產資料變為國家財產,由國家進行管理並對生產進行領導,這是蘇聯和中國社會主義革命曾經證明了的可行的道路。現在受到了挫折,一些人便說社會主義道路不行,我認為,不是馬克思闡明的科學社會主義道路不行,而是實踐中背離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和毛澤東的指示,沒有繼續革命「摧毀」現成的國家機器,而是片面地走向國家集中,長期停留於國家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
回顧和分析已經走過的道路,我們會發現,社會主義國家著力於消滅剝削階級,但等級制卻長期維持著,發展著,形成一個龐大的管理者階層,甚至產生了官僚資產階級;工人階級是國家的領導者和社會財產的所有者僅僅存在於觀念上,至今還只是憲法上的規定,實際上是各級政府和各個企業的領導人組成國家機器佔有社會生產資料,管理社會,統治勞動人民。如理論家批評的,人民當家作主實際被「虛置」。但這決不是人民群眾沒有行使當家作主的能力,而是被當作「阿斗」,被侵權了。
要使勞動獲得徹底解放,必須破除過去的神秘觀念,破除管理只能是「勞心者」的事情這個迷信。我是一個工人,知道、並親身實踐了,工廠內所有的一切職務,都可以由工人承擔。如果說我所經歷的五通橋電機廠經驗,是一個個案——事實上它不是個案,那末,中國革命和建設實際中的許多英雄模範人物,中國社會中許許多多的基層、中層乃至高層的黨政軍領導者、無數工廠的、農村的基層領導者,現在改革中產生的許多知名企業家,大多來自工農,他們都在證明人民能夠管理好企業和國家。
工人管理工廠,可能會犯錯誤,現在的職業管理者誰沒有犯過錯誤?有多少人沒有從管理的錯誤經歷中學會管理?工人完全能夠學會管理工廠,而且會學習得很快很好,因為他們比任何上級派來的幹部熟悉工廠生產,熟悉工廠的人和物。歷史上為什麼開國皇帝大多能治國,因為他們來自民間,了解人民要求。現在的實際中也有無數這樣的事例,有的工人在工廠里被下崗,連工人也不讓當了,但是卻能創辦一個企業,而且辦得很好。我廠的生產工人袁培澤、陳洪增、張才安等,他們後來都成了五通橋地方經濟支柱企業的創辦者和管理者。現在中國的成功的企業家,不少也是來自來普通工人和農民。
馬克思主義關於國家真正作為全社會的代表而消亡的理論,在工人階級已經取得政權之後,就不再只是作為未來的理想,理論上探討的東西,而是應當立即實踐,首先在工人群眾自己經常生活在其中的生產領域,立即實行自由自主的聯合的勞動,由他們自己管理生產。只有勞動者自主勞動支配生產資料,勞動才真正佔有了生產資料,生產資料才能成為勞動者的財富的源泉;從另一方面說,勞動者生產的產品由勞動者支配,生產資料才真正的實際歸了勞動者所有。只有勞動者掌控了社會生產,國家才是無產階級專政的,無產階級專政才有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在人民群眾普遍學會管理企業,管理國家,徹底的民主狀態下,國家就將自行消亡。
勞動者管理企業,管理國家,需要一個學習過程,毛澤東提出的「兩參」——工人參加管理,管理者參加勞動,「一改」——改革不合理的規章制度,「三結合」——工人、技術人員和管理者結合的企業改革,三結合的革命委員會,是新的生產組織形式和消亡中的國家形式的探索。這種新的生產組織和國家形式具有過渡性,探索道路會有曲折,但是可以幫助勞動者在當家作主中的實踐中學會管理,他們通過實踐教育,完全能夠真正的成功的成為社會的主人。
勞動者管理企業,管理國家,需要勞動者聯合為全國性的生產大聯盟。勞動者最熟悉自己工廠的生產,但是,對於全社會的生產,他們現在的能力還不夠。因而勞動者管理企業,實踐中還不可能獲得完全的獨立性,正象現在的勞動者只有聯合起來,才能能使用一切生產資料一樣,勞動者不僅要聯合為工廠,而且還要進一步把他們管理的工廠,首先在全國範圍內聯合為一個全國大聯盟,進行協作生產。如馬克思所說「只有在集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只有在無產階級國家的生產大聯盟的全社會協作生產中才可能有工人聯合的工廠的自由獨立。
馬克思說:「你們想知道無產階級專政是什麼樣子嗎?請看看巴黎公社吧。這就是無產階級專政。」 (馬克思:《法蘭西內戰》,《馬恩選集》第二卷第336頁)「這個組織不但應該在每一個工廠內以個人的聯合為基礎,而且應該把這一切聯合體結成一個大的聯盟」。這是公社的實踐,是人民的創造,馬克思和恩格斯把人民群眾的實踐和意志上升為理論,指出它「歸根到底必然要導致共產主義」。
「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於:它實質上是工人階級的政府,是生產者階級同佔有者階級鬥爭的結果,是終於發現的、可以使勞動在經濟上獲得解放的政治形式。」馬克思接著說:「如果沒有最後這個條件,公社制度就沒有實現的可能,而是一個騙局。生產者的政治統治不能與他們的社會奴隸地位的永久不變狀態同時並存。因此,公社應當成為根除階級的存在所賴以維持、從而階級統治的存在所賴以維持的那些經濟基礎的工具。勞動一被解放,大家都會變成工人,於是生產勞動就不再是一個階級的屬性了。」(馬克思:《法蘭西內戰》,《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第382、378頁)馬克思對巴黎公社革命的這個論述,從根本上指明了無產階級專政的實質和歷史任務,如果工人不能管理生產,在經濟上被奴役的地位不能在社會主義社會中通過取得國家政權而獲得解放,如果不能讓所有的人都成為勞動者,不能使生產勞動成為所有社會成員的活動,如果每一個工廠不是勞動者以個人的聯合為基礎,如果國家僅僅是作為專政的工具,不作為工廠結成的大聯盟,擔負起對物的管理和對社會生產的領導,那末,這樣的國家就不是社會主義的,可能是個騙局!
8-4可以先把國家變成「辛迪加」
科學社會主義對於資本主義社會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階級對立和統治著生產的無政府狀態這兩方面考察的結果,闡明資本主義發展本身指明了解決問題的道路:首先是無產階級奪取國家政權,把生產資料集中在無產階級組織成為國家的手中,也就自然需要有一個全國性的組織來管理社會財產和領導社會生產。馬克思從巴黎公社的經驗看到,無產階級不能簡單地掌握國家機器。恩格斯指出,國家的最後一個行動,就是使國家真正代表整個社會,作為新的生產組織的國家,來擔負對物的管理和對生產過程的領導職能。
馬克思主義者不是空想主義者。他們總是從現實出發,從已知探索未知,從過去認識現在,從現在探索未來。在《共產黨宣言》中只是抽象地提出「無產階級組織成為統治階級」,具體是什麼形式,怎樣組織成為統治階級,馬克思和恩格斯沒有憑空設想,馬列主義一再告訴我們,社會主義的建立,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各種各樣的探索和嘗試。
馬克思主義者和烏托邦主義者都有相同的最後目的。馬克思主義者不同於烏托邦主義者的,在於馬克思主義者不是脫離實際地空想,而是從現實中尋找實現這一目標的現實手段。馬克思列寧不僅提出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就像一個「大工廠」,而且提出:「說資產階級思想家(和他們的走卒,如策烈鐵里先生、切爾諾夫先生之流)替資本主義進行自私的辯護,是因為他們一味爭論和空談遙遠的未來,而不談目前政治上的迫切問題:剝奪資本家,把全體公民變為一個大『辛迪加』即整個國家的工作人員和職員,並使這個辛迪加的全部工作完全服從真正民主的國家,即工兵代表蘇維埃的國家。」(列寧:《國家與革命》,《列寧選集》第二卷254-255頁)列寧指出:「『聯合化』的目的就是要建立最完備、最嚴格和最詳細的會計制度,而主要是把購買原料、推銷產品、節省人民財力和人力方面的業務聯合起來。在分散的企業聯合為一個辛迪加時,就能大大節省,這是經濟學告訴我們的。也是一切辛迪加、卡特爾、托拉斯的例子說明了的。」(列寧:《大難臨頭,出路何在?》,《列寧選集》第三卷第150頁)把社會變成「一座大工廠」,以「工廠」方式組織社會生產,馬克思主義導師們的認識是如此的一致,各國社會主義革命所遇到的問題是如此驚人的一致,而經濟學家卻說「不符合實際」,不知道如何在資本主義已經取得的成就上前進一步,毫無原則地提出「補課」論,所謂「補資本主義的課」,實際上是要倒退到不可能再現的資本原始積累時期的自由資本主義時代。
辛迪加是資本主義創造的一種經濟組織形式。參加辛迪加的企業在產權上、生產上和分配上仍然保持自己的獨立性,但是把市場流通領域中的銷售商品和採購原材料的職能交由辛迪加總辦事處統一辦理。這裡既有每一個企業生產者的獨立性,又有了把它們結成的一個聯盟的統一性。列寧和馬克思、恩格斯一樣,沒有憑空設想社會主義新的生產組織,而是從對資本主義經濟組織的形式的歷史發展過程的觀察中,發現社會主義經濟組織可能的、可借用的形式,提出只要消除它的資本性,辛迪加就是一種可以成為從資本主義經濟體系轉變社會主義經濟體系過程中的一個階段,以資本主義企業為基礎的行業聯盟,轉變為自由個人聯合聯合體結成社會生產大聯盟的過渡形式。
我們知道,斯大林在《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關於商品問題的論述中,也提出這個意見:現在「國家所能支配的只是國家企業的產品,至於集體農莊的產品,只有集體農莊才能作為自己的財產來支配。然而,集體農莊只願把自己的產品作商品讓出去,願意以這種商品換得他們所需要的商品。現時,除了經過商品的聯繫,除了通過買賣的交換以外,與城市的其他經濟聯繫,都是集體農莊所不接受的。……當然,在出現了有權支配全國一切消費品的一個無所不包的生產部門,來代替兩種基本生產部門,即國營部門和集體農莊部門之後,商品流通及其『貨幣經濟』就會作為國民經濟的不必要的因素而消失了。但是,只要這個條件還不具備,只要還存在著兩個基本生產部門的時候,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便應作為我國國民經濟體系中必要的和極其有用的因素而仍然保存著。怎樣來建立這種單一的統一的部門呢?是讓國營部門乾脆吞沒集體農莊部門,——而這是很難設想的(因為這會被了解為對集體農莊的剝奪),——還是組織統一的全民的(有國家工業和集體農莊代表參加的)經濟機構,即起初有權統計全國一切消費品,而經過一個時期也有權例如以產品交換方式來分配產品的經濟機構呢?這是一個特別的、需要單獨討論的問題。」
斯大林對「組織統一的全民的(有國家工業和集體農莊代表參加的)經濟機構」的考慮是細緻的、發展的:起初只是統計全國一切消費品,經過一個時期成為「例如」以產品交換方式來分配產品的經濟機構。在蘇聯建國36年後,斯大林還作為一個「特別的、需要單獨討論的問題」提出來,顯得有點遲疑甚至怯懦。這個問題當然需要單獨討論,但不是「特別的」,而是資本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中,組織生產的一般必要性,是列寧早在革命前夕就提出的無產階級奪得國家政權之後應當著手進行的迫切問題。我認為,在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絕大部分經濟體是資本主義企業的情況下,深化改革的社會主義方向,應當是,國家要建立一種經濟組織承擔起辛迪加的職能,統一辦理所有企業共同的銷售商品和採購原材料需要的信息平台、物流公司、總辦事處、集散地、連鎖店。只是要記住:「全部工作完全服從真正民主的國家」。
馬克思早已闡明,「流通時間和生產時間是互相排斥的,資本在流通時間內不是執行生產資本的職能,因而既不生產商品,也不生產剩餘價值。」(馬克思:《資本論》第二卷第141頁)所以,生產者最初是用生產的空閑時間來進行商品買賣,如果不是生產停頓,是決不會在生產的時間來搞流通。但是,在社會化生產中,產品交換又是再生產所必需的,是完成資本主義生產的重要過程,再生產的媒介。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生產過程的更新根據資本流通時間的長短而或快或慢。……因此,流通時間的延長和縮短,對於生產時間的縮短或延長,或者說,對於一定量資本作為生產資本執行職能的規模的縮小或擴大,起了一種消極的抑制作用。」「政治經濟學看到的是表面的現象,也就是流通時間對資本增殖過程的作用。它把這種消極的作用理解為積極的作用,因為這種作用的結果是積極的。」(同上書第142頁)無論如何,強化流通環節,縮短流通時間,從而縮小消極作用就是有利於生產的積極作用。「例如,假定有一個資本家按訂貨生產,因此他在提供產品時就得到支付,又假定支付給他的是他自己需要的生產資料,那末,流通時間就接近於零了」(同上書第142頁),生產就能無阻礙地不停頓地連續進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大規模的生產為前提,同樣也必須以大規模的出售為前提;因此是以出售給商人,而不是出售給消費者個人為前提。」(同上書第128頁)所以,辛迪加產生了,物流、信貸等等第三產業迅速發展起來。所以,斯大林提出的建立「以產品交換方式來分配產品的經濟機構」,本身並不是特別的、還需要討論的才能決定的問題,它早已是資本主義發展實踐中產生的,已經取得了的用一個有形的辛迪加代替市場無形的手的職能這種的成就;社會主義社會應當在資本主義已有的成就的基礎上,進一步讓國家也變成一個辛迪加。
資產階級可以在不改變所有權,不改變生產的社會分工的情況下,能用象辛迪加那種形式式,組織社會生產,把非生產的流通職能,由一個統一的機構來承擔。社會主義社會經濟同樣完全不排斥企業生產獨立性的情況下,只是把它們的非生產的流通職能,由「統一的全民的(有國家工業和集體農代表參加的)經濟機構」來承擔。對於不同所有制的生產部門,對於國有的工業部門和集體的農業部門和手工業部門,以及中國改革產生的私營企業等等,這個經濟機構是作為商品流通過程的媒介,仍然保持商品關係,它仍然通過市場調節生產,但是,這種市場調節不是無政府的,不是讓價值規律表現為自發作用的「看不見的手」,以對立的破壞性的強制作用進行調節,而是由一個有形組織的無產階級國家,以有計劃預定的合同(訂單)形式,把價值規律變為自覺調節生產的「看得見的手」。科技發展很快,現在,信息技術和互聯網工程,已經為調節全社會生產提供了技術基礎。
「統一的全民的(有國家工業和集體農莊代表參加的)經濟機構」是現在一種可以考慮的新的生產組織的過渡形式。社會主義國家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工農聯盟的國家。工農聯盟不只是表現在政治上,它一定要在經濟領域中表現出來,必須有一個共同的經濟基礎。因而它不僅要有一個工農聯盟的國家政權,還要有一個「統一的全民的(有國家工業和集體農莊代表參加的)經濟機構」。這不僅符合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也是邏輯的必然。這是資本主義時代已經取得的成就,是資本主義生產變革道路本身指明的社會生產組織形式。當然,社會主義國家在國家、工廠、個人這個社會主義生產體系中,不限於承擔辛迪加的職能,而應當是「統一的全民的(有國家工業和集體農莊代表參加的)經濟機構」,象工廠的厂部,它不具體生產,但是領導組織協調著全廠生產。當然,社會主義社會不能簡單地接受資本主義已有的成就,不應該只是限於流通領域的統一。資本主義社會也不可能實現流通的統一,在私有制度下,能夠創造出某些行業中各個獨立企業在流通領域的統一,已經是了不起的成就了,但是對於生產資料公有制的社會主義社會,就還不夠,應當發展成為社會生產的聯合,生產資料的社會公有這個經濟基礎,要求建立自由勞動的社會聯合的上層建築。
注釋
(1)「一般生產曾經在物種關係方面把人從其餘的動物中提升出來」。(恩格斯:《自然辯證法》,《馬、恩選集》第三卷第458頁)——第12頁
(2)所謂第三產業多是非生產行業。「大工業領域內生產力的極度提高,以及隨之而來的所有其他生產部門對勞動力的剝削在內含和外延兩方面的加強,使工人階級中越來越大的部分有可能被用於非生產勞動,特別是使舊式家庭奴隸在『僕役階級』(如僕人、使女、侍從等等)的名稱下越來越大規模地再生產出來。」(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428頁)——第50頁
(3)「在去年夏季的哈利法克斯高級首腦經濟會議上,法國總統希拉克就指出,現行的世界金融充滿投機機氣氛,這種『金融艾滋病』對世界經濟的發展百害而無一利。
法國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莫里斯·阿萊斯,也在《世界日報》等報刊發表了一系列文章,警告人們說,當今世界經濟已成了一個『大賭場』,每天只有不到2%的金融交易活動是與物質交易有關的。近年來,大量『虛假』的金融資產在無抑制地增長,而實際物質的生產卻在停滯與下降,這就為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奠定了基礎。……
總而言之,現行的世界金融價值是一個倒金字塔型,其最基層的基礎部分是物質生產,然後是物質商品交易和服務貿易層,再次是債券、股票、現金和期貨商品交易層,而浮在上面的是金融衍生品和純空頭資本交易。幾何學家稱這種奇怪的物體為『雙曲面體』,其發展是極不平衡的。往往是上層(金融衍生品)的增長,大大快於基礎的部分最終導致整個物體的變形和破損。
而在現實經濟生活中,倒金字塔最薄弱的物質生產部分,不僅沒有增長,而且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一直處於停滯和下降的狀態。這意味著世界經濟已從生產領域轉到了多種多樣的服務領域,服務業就業人口的消費在不斷增加。這種轉變的趨勢在中國也出現了。
無知的人認為建造豪華的賓館和大廈就是經濟增長的標誌,而按照物質經濟學的理論,這是從經濟的生產基礎中掠奪物質財富。儘管這種服務實施的膨脹也是有用的,但實際上大部分是一種浪費,對中國經濟的發展是一種消耗,許多寶貴的資源本來可以用在基礎設施的現代化上。在中國,海內外房地產市場與金融市場的虛假資本氣泡,是造成這些豪華賓館別墅泛濫成災的動力。
「縱觀全世界,農業、工業和基礎實施等物質生產都在下降,基礎產品的人均產值也在下降,與此相反,虛假資本卻在迅速地增長。實物生產與貨幣利潤所形成的偏差正是『金融艾滋病』最典型的特徵。『智利奇蹟』和『墨西哥奇蹟』就是受金融艾滋病侵蝕的例證。
美國的實物生產向服務業的轉變,始於60年代中期實行的『後工業化社會』政策。有人認為這種轉變是技術進步,減少工業勞動力的結果。而研究結果表明,美國的人均單位土地面積的物質產值在過去的20年不僅顯著下降,而且許多農業、工業產品停產,或根本無法滿足國內的需求,不能不大量地依靠進口。
憑藉不平等的進出口貿易條件、工資水平的差異、或強迫許多發展中國家以廉價出口來償還債務等手段,美國獲得了大大低於國內生產成本的進口價格。此外,美國城市基礎實施年久失修,許多中產階級的生活水平下降或陷入貧困等等,都表明『後工業化社會』不過是一種騙局,生產力魔術般的增長實際上從來不曾出現過。
事實上,金融氣泡正侵吞著美國和世界各國經濟的基礎,巨額的債務將工業和各國政府逼上破產、倒閉的邊緣。而這些金融氣泡,靠的正是直接的、或間接的方式。從物質經濟中敲骨吸髓,才得以生產和膨脹。這種充滿氣泡的『倒金字塔式』的世界金融體制是不會持久的。其原因顯而易見:
1、金融體制的信譽和穩定性,是建立在貨幣資產可以轉換為物質商品的信念基礎之上的。一旦這種信念動搖了,那麼整個金融體制就瓦解了。
2、充滿金融氣泡的『倒金字塔』體制,和其它投機氣泡一樣,要避免破滅惡運,就要不斷地膨脹,而這些虛假的金融價值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是倒金字塔最底層的物質生產和財富。
3、在龐大的債務壓力和『倒金字塔』上層虛假資本的侵蝕下,物質經濟的發展已陷入停滯或萎縮狀態。為了維護債務結構和金融氣泡的生存,對物質基礎的掠奪變得更加殘酷和肆無忌憚。
4、當世界物質經濟被敲詐、消耗殆盡,再也無法維持整個金融體制時,那麼『倒金字塔』的崩潰就不可避免了。
5、由於這種金融體制是以『槓桿原理』建立起來的,其瓦解的過程也會借用槓桿的力量,產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或毀於一旦。」(喬納森·特南鮑姆:《世界金融與經濟秩序的全面大危機:金融艾滋病》,《經濟學動態》1995年第11 期)——第50頁
(4)「勞動過程最初是抽象地,撇開它的各種歷史形式,作為人和自然之間的過程來考察的(見第五章)。在那裡曾指出:『如果整個勞動過程從其結果的角度加以考察,那末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表現為生產資料,勞動本身則表現為生產勞動。』在注(7)中還補充說:『這個從簡單勞動過程的觀點得出的生產勞動的定義,對於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絕對不夠的。』在這裡要進一步研究這個問題。
就勞動過程是純粹個人的勞動過程來說,同一勞動者是把後來彼此分離開來的一切職能結合在一起的。當他為了自己的生活目的對自然物實行個人佔有時,他是自己支配自己的。後來他成為被支配者、單個人如果不在自己的頭腦的支配下使自己的肌肉活動起來,就不能對自然發生作用。正如在自然機體中頭和手組成一體一樣,勞動過程把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結合在一起了。後來它們分離開來,直到處於敵對的對立狀態。產品從個體生產者的直接產品轉化為社會產品。轉化為總體工人即結合勞動人民的共同產品。總體個人的各個成員較直接地或較間接地作用於勞動對象。因此,隨著勞動過程本身的協作性質的發展,生產勞動和它的承擔者即生產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擴大。為了從事生產勞動,現在不一定要親自動手;只要成為總體工人的一個器官,完成他所屬的某一種職能就夠了。上面從物質生產性質本身得出的關於生產勞動的最初的定義,對於作為整體來看的總體工人始終是正確的。但是,對於總體工人中的每一個單個成員來說,就不再適用了。」(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555-556頁)——第64頁
(5)「勞動者在有計劃地同別人共同工作中,擺脫了他的個人局限,並發揮出他的種屬能力。」(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366頁)——第68頁
(6)「資本家最不可少的生產資料即工人本身」。(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628頁)——第75頁
(7)「要使貨幣轉化為資本,只有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的存在是不夠的。為此首先必須有下列雙方作為買者與賣者的對立:一方面是價值或貨幣的所有者,另一方面是創造價值的實體的所有者;一方面是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所有者,另一方面是除了勞動力以外什麼也沒有的所有者。」(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626頁)——第76頁
(8)「剩餘價值和預付價值一樣。分成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分成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勞動力是可變資本在生產過程中的存在形式。在這個過程中,它本身被資本家消費了。它通過自己的職能——勞動——去消費生產資料。同時,購買勞動力所付出的貨幣,轉化為不是由『生產勞動』而是由『生產工人』消費的生活資料。」(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647頁)——第76頁
(9)「威克菲爾德在殖民地發現,擁有貨幣、生活資料、機器以及其他生產資料,而沒有僱傭工人這個補充物,沒有被迫自願出賣自己的人,還不能使一個人成為資本家。」(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834頁)——第79頁
(10)「如果我將使用『勞動價值』這一用語,那不過是把它作為表示『勞動力價值』的通常流行的名詞罷了。」(馬克思:《工資、價格和利潤》,《馬、恩選集》第二卷第184-189頁)——第93頁
(11)「一個物可以是使用價值而不是價值。在這個物並不是由於勞動而對別人有用的情況下就是這樣。例如,空氣、處女地、天然草場、野生林等等。一個物可以有用,而且是人類勞動產品,但不是商品。誰用自己的產品來滿足自己的需要,他生產的就只是使用價值,而不是商品。要生產商品,他不僅要生產使用價值,而且要為別人生產使用價值,即生產社會的使用價值。{而且不只是單純為別人。中世紀農民為封建主生產交代役租的糧食,為神父生產納什一稅的糧食。但不管交代役租的糧食,還是納什一稅的糧食,都並不因為是為別人生產的,就成為商品。要成為商品,產品必須通過交換,轉到把它當作使用價值使用的人的手裡。}最後,沒有一個物可以是價值而不是使用物品。如果物沒有用,那末其中包含的勞動也就沒有用,不能算作勞動,因此不形成價值。」
在這裡,《資本論》編者有一個註:「在第一版中接著有這樣一段話:我們現在知道了價值的實體。這就是勞動。我們知道了價值的量的尺度。這就是勞動時間。價值的形式(正是它使價值成為交換價值),有待分析。」「(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54頁)為什麼刪去這段話?我認為,,不是不正確,是不能這樣簡單定義,需要分析。
「有些東西本身不是商品,例如良心、名譽等等,但是也可以被它們的所有者出賣以換取金錢,並通過它們的價格,取得商品形式。因此,沒有價值的東西在形式上可以具有價格。」(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120-121頁)——第95頁
(12)「世界市場的擴大和殖民制度,為社會內部的分工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在這裡,我們不去進一步論證,分工除了擴展到經濟領域以外,又怎樣擴展到社會的和其他的一切領域,怎樣到處為專業化、專門化發展,為人的細分奠定基礎,以致亞·斯密的老師亞·弗格森曾經叫喊說:『我們成了奴隸民族,我們中間沒有自由人』。」 (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392)——第102頁
(13) 「資本作為它的循環中的統一體,作為處在過程中的價值,無論是在生產領域還是在流通領域的兩個階段,首先只是以計算貨幣的形態,觀念地存在於商品生產者或資本主義商品生產者的頭腦中。這種運動是由包含商品的定價或計價(估價)在內的簿記來確定和控制的。這樣,生產的運動,特別是價值增殖的運動,……獲得了反映在觀念中的象徵形象。在單個生產者僅僅用頭腦記帳(例如農民;只有資本主義農業,才產生使用簿記的租地農場主),或者僅僅在他的生產時間之外附帶地把收支、支付等等記載下來的時候,很明顯,他的這種職能和他執行這種職能所耗費的勞動資料,如紙張等等,都是勞動時間和勞動資料的追加消耗。這種消耗是必要的,但是既要從他能用於生產的時間中扣除,又要從那種在現實生產過程中執行職能的、參加產品的價值形成過程的勞動資料中扣除。不論這種職能集中在資本主義商品生產者手中,不再是許多小商品生產者的職能,而是一個資本家的職能,是一個大規模生產過程內部的職能,從而獲得了巨大的規模,還是這種職能不再是生產職能的附帶部分,而從生產職能中分離出來,成為特殊的、專門委託的當事人的獨立的職能,——這種職能本身的性質都是不會改變的。
如果一種職能就其本身來說,也就是在它大量的出來以前,不形成產品和價值,那末,分工,這種職能的獨立,並不會使這種職能形成產品和價值。」(馬克思:《資本論》第二卷第151-152頁)——第107頁
(14):「例如,要把煤炭當作燃料來用,我就必須使它同氧氣化合,為此,必須使它由固體狀態轉化為氣體狀態,也就是使煤炭的存在形式或狀態發生物理變化。在進行新的化合之前,結合為固體的碳分子必須分離,碳分子本身必須分解為單個的原子。這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這種能量的消耗不轉化為熱,而是熱的一種扣除。」(馬克思:《資本論》第二卷第147頁)要進行再生產,就需要把把商品資本轉化為貨幣資本,並把貨幣資本轉化為生產資本,這種轉化要耗費一定的勞動量,耗費價值,並不創造價值,不會增加商品的剩餘價值,而是對商品剩餘價值的一種扣除。——第108頁
(15)「『某些服務,或者說,作為某些活動或勞動的結果的使用價值,體現為商品,相反,其他一些服務卻不留下任何可以捉摸的、同提供這些服務的人分開存在的結果,或者說,其他一些服務的結果不是可以出賣的商品。』馬克思自己曾舉例說明上面兩種不同的服務,前一種服務如裁縫的服務,其活動結果的使用價值,體現為商品;後一種服務,如歌唱家為滿足消費者的審美需要而提供的歌唱服務,與歌唱家是不能分開的,歌唱家的勞動一停止,消費者的享受也就結束,消費者享受的是活動本身。」(郭小魯《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再思考》《經濟學動態》2001年第7期第27-28頁)——第109頁
(16)「我們要考察的是專屬於人的勞動。蜘蛛的活動與織工的活動相似,蜜蜂建築蜂房的本領使人間的許多建築師感到慚愧。但是,最蹩腳的建築師從一開始就比最靈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蠟建築蜂房以前,已經在自己的頭腦中把它建成了。勞動過程結束時得到的結果,在這個過程開始時就已經在勞動者的表象中存在著,即已經觀念地存在著。他不僅使自然物發生形式變化,同時他還在自然物中實現自己的目的,這個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為規律決定著他的活動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須使他的意志服從這個目的。但是這種服從不是孤立的行為。……勞動過程的簡單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動或勞動本身,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202頁)——第111頁
(17)「在勞動分工最細的製造業,大部分使用的機器最初都是普通工人發明的,他們每個人都從事非常簡單的操作,自然會用心去找出完成工作的最迅捷方法。參觀這些製造業的人常常會看到一些非常精巧的機器,它們是工人們發明出來便利和簡化工作的。」(亞當·斯密:《國富論》(李春長譯)第7頁)——第112頁
(18)2009年2月14日,吳敬璉作客中央電視台[大家]節目說:他對於社會主義經濟問題並不清楚,所以,他參與這方面的寫作,只是做些秀才工作,使文章通順。——第117頁
(19)「出資者所有權與企業法人財產權的分離」。——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1993年)——第124頁
(20)「資本與資產在性質上是不同的,資產與實物相聯繫,資本與出資者相聯繫。……在以股份公司為代表的現代企業中,企業法人成了資產的所有者,是獨立的債務人,以全部資產對經營債務負責。股東即出資者僅僅是資本的所有者而不直接所有資產,對企業的經營債務只承擔有限責任。因此,現代企業的所有特徵是資產所有權與資本所有權的分離,是企業法人享有的財產物權與出資者的出資權(在股份公司就是股東權)相分離。」(蔣一葦:《再論國有資產價值化管理》,《經濟研究》1993年第4期第4頁)——第124頁
(21) 「由於產權的不同要素在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環境中所起的不同作用,相應地也存在不同的要素報酬率。
仍然假定兩權分離,即『站在供給的一方的資本家與站在需求一方的企業家相對立』(熊彼特)。一個生產過程是這樣開始的:資本所有者將一筆資本轉移給企業家,通過後者投入生產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對名義產權的所有,毫無疑問,資本家可以獲得該資本的市場利息。同時,,由於資本所有者將其資金投入這一生產機會,選擇了這一企業家作為實際產權的代表,因而,他的行為具有一定的風險。這樣,如果其資本的運營獲得了預期的成果,他則可以獲得相應的風險報酬。因此,風險報酬是對資本所有者選擇不同的投資機會和不同的企業實際產權代表所可能帶來的損失的補償和報答。
所以,資本所有者的名義產權要素所帶來的收益是資本利息和風險報酬。
那麼,作為掌握企業實際產權的企業家的報酬如何決定?假定資本的市場利息率為15%,風險報酬率為15%,在這樣的條件下,只有那些有希望獲至少30%的企業利潤的企業家才敢於、或被選擇去行使企業實際產權的職能。因此,如果在這30%以上,企業還有剩餘利潤,那麼這些剩餘可歸企業家所有。
所以,「企業家的報酬來源於企業家對生產要素的新的組合所產生的超額利潤。
正如熊彼特指出的,『企業家利潤不是有如一個企業的永久性要素的極差優勢收益那樣的租金,它也不是資本的報酬』,『又不是工資』,『它乃是企業家對生產所作貢獻的價值的表現。」(劉小玄:《論產權結構及其激勵機制——對現代企業制度的若干理論探討》,《改革》1994年第二期第61頁)——第124頁
(22)「貨幣作為價值尺度,是商品內在的價值尺度即勞動時間的必然的表現形式。」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112頁)——第127頁
(23)劉恆中把改革前國企經營模式表現為公式Ri=[(1-t)Yi-Fi]-Wi,式中,Ri表示國有資本收益。實行「放權讓利」後,個人的工資分成由國家直接控制的部分Wi』和隨企業盈虧浮動的獎金部分Wi,上繳國家的利潤分成包幹部分Ri』企業盈虧變化的部分Ri的經營模式表現為公式Ri+Ri』=[(1-t)Yi-Fi]-(Wi+Wi』),把國有資產股份制模式表現為公式Rgi+Rhi=[(1-t)Yi-Fi]-Wi。他認為「只有當勞動者的個人勞動收入與他的勞動及其成果連繫起來時,勞動者個人的勞動積極性才會充分發揮出來,而個人勞動收入如何同個人勞動及其成果相聯繫,取決於個人勞動收入的分配方式。相應地,只有當國有資本收益依一定的比例與國有資本的使用量聯繫起來時,國有資本才能在企業獨立經營的條件下保值增值,而國有資本收益如何同國有資本的使用量相聯繫,取決於國有資本收益的分配方式。」而這幾種經營模式都不能達到這個要求。「從國家統籌一切的國營體制到國家『放開一切』的國有資本股份制,都不能解決調動積極性與發展國有制的矛盾,只不過是從犧牲積極性保護國有制這個極端走向了犧牲國有制保護積極性的另一個極端。」——第128頁
(24)「第二,贖買出租住宅並把住舍所有權轉交給原來的承租人,根本未能觸動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第四,強制降低資本利息,絲毫也不會侵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恩格斯:《論住宅問題》,《馬恩選集》第二卷第546頁)——第129頁
(25)「在中世紀得到發展的那種商品生產中,勞動產品應當屬於誰的問題根本不可能發生。當時個體生產者通常用自己所有的、往往是自己生產的原料,用自己的勞動資料,用自己或家屬的手工勞動來製造產品。這樣的產品根本用不著他去佔有,它自然是屬於他的。因此,產品的所有權是以自己的勞動為基礎的。……後來生產資料開始集中於大的作坊和手工工場,開始變為真正社會化的生產資料。但是這些社會化的生產資料和產品還象從前一樣被當作個人的生產資料和產品來處理。從前,勞動資料的佔有者佔有產品,因為這些產品通常是他自己的產品,別人的輔助勞動是一種例外,而現在,勞動資料的佔有者還繼續佔有產品。雖然這些產品已經不是他的產品,而完全是別人勞動的產品了。」(恩格斯:《反杜林論》,《馬、恩選集》第三卷第310頁)——第131頁
(26)「現代國家由於捐稅逐漸被私有制所操縱,並由於借國債而完全為他們所控制;這種國家的命運既受到交易所中國家債券行市漲落的調節,所以它完全取決於私有制即資產者提供給它的商業信貸。」(馬克思和恩格斯:《費爾巴哈》,《馬恩選集》第一卷第69頁)——第139頁
(27)「斯密宣布了『看不見的手』的原理。該原理宣稱,當每個人在追求他自私自利的目標時,他好像被一隻看不見的手引導著去實現公共的最好的福利。在這個所有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世界裡,政府對於自由競爭的任何干預幾乎肯定是有害的。……但是,經過兩個世紀的經驗和思考之後,現在我們認識到這一學說的適用範圍和現實的局限性。我們知道,市場有時會讓我們失望,存在著『市場失靈』的情況。兩個重要的市場失靈的情況作為貫徹本書的基調,是缺乏完全競爭以及外部效果的存在。」(薩謬尓森、諾德豪斯:《經濟學》第12版第76-77頁)——第143頁
(28)列寧指出:「在資本主義生產的這兩個部門的發展中,均衡不僅不是必要的,而且相反,不均衡倒是不可避免的。大家知道,資本發展的規律是不變資本比可變資本增長得快,也就是說,新形成的資本愈來愈多地轉入製造生產資料的社會經濟部門。因此,這一部門必然比製造消費品的那個部門增長得快,也就是說,正是發生了西斯蒙第認為是『不可能的』、『危險的』等等事情。因此,個人消費品在資本主義生產總額中所佔的地位日益縮小。這也是完全符合資本主義的歷史『使命』及其特殊的社會結構的:前者正是在於發展社會的生產力(為生產而生產);後者則使居民群眾不能利用生產力。」 (列寧:《評經濟浪漫主義》,《列寧全集》第二卷)——第143頁
(29)「如同經常聽到的評論所說,我們目前正處於一個知識時代,由於某種原因,知識在這一時代中比過去更重要了。這一思想是誤導。長期增長總是以技術和組織能力的增長為基礎的,這一點正在長期從事此項研究的經濟學家中達成共識。同樣地,在每一個快速而持續增長的時代,都有新知識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我們正在經歷的信息革命,在極大地提高了對特定種類的知識和技能的報酬同時,廢棄了某些知識和技能。但是在其他時代也有同樣的現象,例如,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紡織行業技術知識的巨大增長,以及20世紀前半葉農業技術的進步。」(彼得·豪維特:《度量以知識為基礎的增長的一些問題》,[美]達爾·尼夫等人主編的《知識經濟》第139頁)——第146頁
(30)「用於生產過程的自然力,如蒸汽、水等等,也不費分文。可是,正像人呼吸需要肺一樣,人要在生產上消費自然力,就需要一種『人的手的創造物』。要利用水的動力,就要有水車,要利用蒸汽的壓力,就要有蒸汽機。利用自然力是如此,利用科學也是如此。電流作用範圍內的磁針偏離規律,或電流繞鐵通過而使鐵磁化的規律一經發現,就不費分文了、但是要在電報等方面利用這些規律,就需要有極昂貴的和複雜的設備。我們已經知道,工具並沒有排擠掉、它由人的小工具,通過擴大規模,增加數量,發展成為由人創造的機構的工具。現在資本不要工人用手工工具去做工,而要工人用一個會自行操縱工具的機器去做工。因此,大工業個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學併入生產過程,必然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這一點是一目了然的。但是生產力的這種提高並不是靠在另一地方增加勞動消耗換來的,這一點卻不是同樣一目了然的。象不變資本的任何其他組成部分一樣,機器不創造價值,但它把自身的價值轉移到它所生產的產品上。就機器具有價值,從而把價值轉給產品來說,它是產品價值的一個組成部分。機器不是使產品變便宜,而是使產品隨著機器的價值相應地變貴。很明顯,機器和發達的機器體系這種大工業特有的勞動資料,在價值上比手工業生產和工場手工業生產的勞動資料增大得無可比擬。」(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424頁)——第146頁
(31)「在圍繞著競爭和能人統治而構造的社會中,許多人相信知識精英與傳統中、低技能員工之間的收入差距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擴大。……財富將會不斷集中在那些積极參与到知識部門的人手中。雖然『水漲船高』,但財富總量依然保持不太明顯的增長。由於勞動為基礎的製造業繼續在全球『分散』,中、低技能工人的收入將繼續相對下降,在勞動力中,最沒能力和低能的人失業的數字將會居高不下。自80年代中期以來,這種收入分化的趨勢在大多數經濟繁榮的西方國家中已日益彰顯,並將在幾年內會對國民經濟的增長、對現代商業的功能和活動範圍以及個人幸福產生巨大的影響。在90年代以前,美國經濟從來沒有經歷過在大部分勞動力之中實際工資大幅度的減少,甚至當經濟繼續增長時也沒有(原文如此——引者注)。遭受最嚴重打擊的是受教育水平低或技能低的人。那些藍領工人在1973年到1993年之間發現他們的每小時實際工資下降了15-19%。下降到貧困線(四人的家庭收入13000美元)之下的美國人的百分比,在1979-1992年升高了50%。錢到哪裡去了?在很大程度上,它到了新型的知識勞動者手中,他們大約佔人口總數的20%,其收入卻超過其餘4/5的勞動力的總和。」([美]達爾·尼夫等人主編,樊春良等人翻譯的:《知識經濟》第28頁)——第147頁
(32)「『知識經濟』這一不能成立的命題何以暢銷?問題不單是柯林頓的政治靈感,還有其深厚的歷史淵源。早在1969年,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在《兩個世紀的交替:美國在電子時代的作用》一書中寫道,隨著電子通訊手段發展,人與人,國與國的依賴更加突出,美國應通過發展電子技術,搶佔全球信息傳播的最高點,輸出文化產品,管理技術和組織方法,建立美國價值原則和行為規範的『全球現代模式』,由此構成『知識經濟』之濫觴。進入90年代,國際社會主義運動陷入低潮,美國的『現代全球模式』全面運作,並以集團意志昭示於1997年的七國集團經濟聲明和八國首腦會議政治公報。公報強調:當務之急是『促進世界所有地區和發展中的國家成功地融入世界經濟』。定義則是:『擴大思想與信息、商品與服務、技術與資本在國際上的流通。』這裡雖然未提『知識經濟』,但內容與『知識經濟』別無二致,都是以思想輸出為首選目標。這與其說『生產要素全球布置』,不如說是攻心為上的政治謀略。不但有直接的政治用心,還有阻撓窮國發展工業的經濟意圖。」(王祥光:《「知識經濟」命題的真偽》,《經濟學動態》2000年第七期第41頁)——第147頁
(33)「隨著知識經濟時代在發達國家的現實化,全球經濟系統將面臨一次新的國際分工。在這次分工中,知識經濟國家將進一步擺脫物質生產的拖累,而成為向全球經濟提供知識、技術、智能和思想的『頭腦國家』,而另一部分無法進入這一時代的國家,將成為利用這些知識、技術、智能和思想進行物質生產的『軀幹國家』。」
「我們如何知道這一經濟轉變正在發生?……明顯的標誌是主要發達國家工作場所正發生著本質的變化。在過去的幾年裡,一個顯著的變化是以物品為基礎的生產明顯地轉向高技能、高技術和以服務為基礎的增長。在整個世界範圍內,隨著以勞動為基礎的生產向低成本地區轉移,經濟發達國家中的低技能、藍領職位以驚人的速度消失。現在的經濟發達國家,GNP中來自高技能服務的百分比正在增長。……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統計反映了這一顯著的轉變。自60年代起,服務價格以超過工業價格三倍的速度飛快地增長。服務業對美國GNP的貢獻率(典型的OECD國家的例子)從50%增長到80%以上。」([美]達爾·尼夫等人主編,樊春良等人翻譯的:《知識經濟》第4-5,18頁)——第147頁
(34)「我們現在把知識看作是一個基本的資源。土地、勞動和資本作為限制因素是重要的。沒有它們,甚至不可能產生知識。沒有它們,甚至也不可能實行管理。而只要存在著有效的管理,即將知識應用於知識,我們總能得到其他資源。知識已經成為關鍵的資源,而不是一般意義的一個資源,這一改變使我們的社會成為『後資本主義社會』。它從根本上改變了社會的結構、它創造了新的社會動力。它創造了新的經濟動力。它創造了新的政治學。」([美]達爾·尼夫等人主編,樊春良等人翻譯的:《知識經濟》第59頁)——第148頁
(35)「今天的『知識工作』涉及到包括教育、廣告、建築、研究與發展、媒體製作、銷售、電影製作、會計工作、法律、劇院、計算機軟體開發、諮詢服務、攝影、衛生工作的更多部分、社會工作、出版、管理、銀行、教會的世界、房地產和大部分政府工作等諸多領域。雖然這些以知識為基礎的工作在傳統意義上常常是無形的(不能由可確定的量或價格度量),但在現代經濟中逐漸成為財富創造和就業的主體。」
「以知識為基礎的勞動的結果常常並不是任何東西的更高產量,而是無形的、但並不是沒有價值的產出,例如改進質量、節省時間、或提高顧客滿意度。其結果是賬麵價值與市場價值的比例差距懸殊(例如微軟公司的賬麵價值是5億美元,但是市場價值則有1020億美元」。([美]達爾·尼夫等人主編,樊春良等人翻譯的:《知識經濟》第18-19、24頁)——第148頁
(36)「知識(技術)是經驗的產物。」 「知識在生產中的特徵有:1)邊際產品遞增;正是由於知識的邊際產品遞增,社會永遠也不會認為現有的知識足夠了,人類永遠也不會停止探索未知世界的腳步。2)公共性:本恩斯坦(Bemstein)和內迪瑞(Nadiri 1983)估算了知識在化工行業中的溢出效應,認為存在巨大的溢出效應。」(胡乃武 龍向東:《半個世紀以來西方經濟增長理論的發展》,《經濟學動態》2001年第10期第88、68頁)——第148頁
(37)「二戰之後,知識開始被應用於知識自身,這就是管理革命。知識現在正在加快成為生產的一個要素,與勞動和資本並列。稱我們的社會為知識社會也許為時過早(也確實是很冒昧)。到目前為止,我們只是有了知識經濟。但是,我們的社會確實是一個『後資本主義社會』。」
「生產力革命過去了。40年前,在50年代,所有發達國家裡,從事製造和搬運的人仍然是大多數。到1990年,他們縮減到勞動力的五分之一。到2010年他們將不多於十分之一。在製造業、農業、礦業或運輸業。提高體力工人的生產力不再能自動創造財富、生產力革命已變成了自己成功的犧牲品、從現在起,關鍵是非體力工人的生產力、這需要運用知識於知識。」
「知識現在正被應用於知識、這是知識轉變的第三步,也許是根據這一步。提供知識,去有效地發現現有的知識怎樣能最好地應用於產生效果,這是我們所指的管理。……知識進展的第三個變化可以稱作管理革命。像其兩個先行者(知識應用於工具、過程和產品及知識應用於人的勞動一樣),管理革命已經橫掃全球。從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中葉,工業革命在全球範圍內成為主宰的時間持續了一百年。從188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生產力革命用了70多年在世界範圍內成為主要力量。管理革命,從1945年到1990年不到50年的時間,成為世界範圍內的統治力量。」([美]達爾·尼夫等人主編,樊春良等人翻譯的:《知識經濟》第36、55、57頁)——第149頁
(38)美國經濟學家拉魯遜等人指出,每天有2萬億美元的金融交易,其中只有2%與物質生產、交換有關,98%變成了金融自身的活動,它必然導致通脹和泡沫經濟、投機活動盛行。據研究,1971年,國際外匯交易是貿易的6倍,而1992年是60倍。1993年,美國82% 的期貨是農產品,現在60%是金融衍生品。農產品不到20%。有許多國家,債務、利息佔GDP比重越來越高。瑞士的這一比重為70%,物質生產與金融部門的金融資產呈倒金字塔型。銀行貸款最多的是頂層,包括債務、股票、現金、商品期貨交易,最少的是生產。金融經濟越來越膨脹,物質經濟將停滯不前。金融衍生品市場交易量成數倍、數百倍地爆炸式增長,創造了金融體系中的「虛假價值」。近年來,大量『虛假』的金融資產在無抑制地增長,而實際物質的生產卻在停滯與下降,這就為全球性金融危機的爆發奠定了基礎。(喬納森·特南鮑姆《世界金融與經濟秩序的全面大危機:金融艾滋病》,1995年《經濟學動態》第11期)——第154、190頁
(39)「要記住:『投資』一詞在宏觀經濟學中有特殊用法。我們已經把『凈投資』,或資本形成,定義為社會實際資本(設備、房屋、存貨)的凈增長。許多人把購買一塊土地,或老年保險金,或任何財產所有權都叫做『投資』。對經濟學家來說,這些購買顯然包含轉移支付項目或有價證券變換。一個人買了另一個人出售的東西。只有當更多的實際資本被創造出來的時候,才存在凈投資。」(薩謬爾森與人合著《經濟學》第218頁的注)——第154頁
(40)美國經濟學家拉魯遜等人認為「目前的金融危機,不是教科書上描述的那種周期性的危機,而是由某種經濟政策和觀點上的失誤所導致的崩潰性的危機。」「經濟危機已經開始從周期性生產過剩走向通貨膨脹危機(包括分配兩極分化)和金融危機。」「當今的金融危機不同於生產過剩危機和通貨膨脹危機,它已不具有周期性,而是一種信念和觀念危機,即對金融體系失去信任後,必然會產生整個金融體系的崩潰。」(喬納森·特南鮑姆《世界金融與經濟秩序的全面大危機:金融艾滋病》,1995年《經濟學動態》第11期)——第154頁
(41)1929年的金融危機到來之前,華爾街金融巨頭們為了刺激交易,竟然推出這樣的「金融創新」:規定投資者只需支付10%的保證金就可以購買股票,餘額由經紀人支付。聯儲銀行從美聯儲貼現窗口以5%的利率借出資金,然後倒手以12%的利率借給經紀人,而經紀人又轉身以20%的利率借給投資者。就在這個不斷飆升的股市中,人們已經忘記了什麼叫風險。銀行、經紀人和投資者對於如此高的利率背後所隱藏的風險置若罔聞。1920年代轟轟烈烈的牛市就像「泰坦尼克號」一樣走上一條不歸路,最後釀成了1929年的華爾街大崩盤,也同時宣告了資本主義歷史上最大一次經濟蕭條的到來。(盧周來《認識金融危機:回到馬克思》)——第154頁
(42):對金融危機最普遍的解釋是次貸問題,然而次貸總不過幾千億,而美國救市資金早已到了萬億以上,為什麼危機還是看不到頭?有文章指出危機的根源是 金融機構採用「槓桿」交易;另一些專家指出金融危機的背後是62萬億的信用違約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 CDS)。那麼,次貸,槓桿和CDS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它們之間通過什麼樣的相互作用產生了今天的金融危機?
一、槓桿。目前,許多投資銀行為了賺取暴利,採用20-30倍槓桿操作,假設一個銀行A自身資產為30億,30倍槓桿就是900億。也就是說,這個銀行A以 30億資產為抵押去借900億的資金用於投資,假如投資盈利5%,那麼A就獲得45億的盈利,相對於A自身資產而言,這是150%的暴利。反過來,假如投資虧損5%,那麼銀行A賠光了自己的全部資產還欠15億。
二、CDS合同。由於槓桿操作高風險,所以按照正常的規定,銀行不進行這樣的冒險操作。所以就有人想出一個辦法,把槓桿投資拿去做「保險」。這種 保險就叫CDS。比如,銀行A為了逃避槓桿風險就找到了機構B。機構B可能是另一家銀行,也可能是保險公司,諸如此類。A對B說,你幫我的貸款做違約保險怎麼樣,我每年付你保險費5千萬,連續10年,總5億,假如我的投資沒有違約,那麼這筆保險費你就白拿了,假如違約,你要為我賠償。A想,如果不違約, 我可以賺45億,這裡面拿出5億用來做保險,我還能凈賺40億。如果有違約,反正有保險來賠。所以對A而言這是一筆只賺不賠的生意。B是一個精明的人,沒有立即答應A的邀請,而是回去做了一個統計分析,發現違約的情況不到1%。如果做一百家的生意,總計可以拿到500 億的保險金,如果其中一家違約,賠償額 最多不過50億,即使兩家違約,還能賺400億。A,B雙方都認為這筆買賣對自己有利,因此立即拍板成交,皆大歡喜。
三、CDS市場。B做了這筆保險生意之後,C在旁邊眼紅了。C就跑到B那邊說,你把這100個CDS賣給我怎麼樣,每個合同給你2億,總200億。B想,我的400億要10年才能拿到,現在一轉手就有200億,而且沒有風險,何樂而不為,因此B和C馬上就成交了。這樣一來,CDS就像股票一樣流到了金融市場之上,可以交易和買賣。實際上C拿到這批CDS之後,並不想等上10年再收取200億,而是把它掛牌出售,標價220億;D看到這個產品,算了一 下,400億減去220億,還有180億可賺,這是「原始股」,不算貴,立即買了下來。一轉手,C賺了20 億。從此以後,這些CDS就在市場上反覆的抄,現在CDS的市場總值已經抄到了62萬億美元。
四、次貸。上面 A,B,C,D,E,F……都在賺大錢,那麼這些錢到底從那裡冒出來的呢?從根本上說,這些錢來自A以及同A相仿的投資人的盈利。而他們的盈利大半來自美國的次級貸款。人們說次貸危機是由於把錢借給了窮人。筆者對這個說法不以為然。筆者以為,次貸主要是給了普通的美國房產投資人。這些人的經濟實力本來只夠買自己的一套住房,但是看到房價快速上漲,動起了房產投機的主意。他們把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貸款買投資房。這類貸款利息要在8%-9%以上,憑他們自己的收入很難對付,不過他們可以繼續把房子抵押給銀行,借錢付利息,空手套白狼。此時A很高興,他的投資在為他賺錢;B也很高興,市場違約率很低,保險生意可以繼續做;後面的C,D,E,F等等都跟著賺錢。
五、次貸危機。房價漲到一定的程度就漲不上去了,後面沒人接盤。此時房產投機人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房子賣不出去,高額利息要不停的付,終於到了走頭無路的一天,把房子甩給了銀行。此時違約就發生了。此時A感到一絲遺憾,大錢賺不著了,不過也虧不到那裡,反正有B做保險。B也不擔心,反正保險已經賣給了C。那麼現在這份CDS保險在那裡呢,在G手裡。G剛從F手裡花了300億買下了 100個CDS,還沒來得及轉手,突然接到消息,這批CDS被降級,其中有20個違約,大大超出原先估計的1%到2%的違約率。每個違約要支付50億的保險金,總支出達1000億。加上300億CDS收購費,G的虧損總計達1300億。雖然G是全美排行前10名的大機構,也經不起如此巨大的虧損。因此G 瀕臨倒閉。
六、金融危機。如果G倒閉,那麼A花費5億美元買的保險就泡了湯,更糟糕的是,由於A採用了槓桿原理投資,根據前面的分析,A 賠光全部資產也不夠還債。因此A立即面臨破產的危險。除了A之外,還有A2,A3,…… A20,統統要準備倒閉。因此G,A,A2,…… A20一 起來到美國財部長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說,G萬萬不能倒閉,它一倒閉大家都完了。財部長心一軟,就把G給國有化了,此後A,……A20的保險金總計1000億美元全部由美國納稅人支付。
七、美元危機。上面講到的100個CDS的市場價是300億。而CDS市場總值是62萬億,假設其中有10%的違約,那麼就有6萬億的違約CDS。這個數字是300億的200倍。如果說美國收購價值300億的CDS之後要賠出1000 億。那麼對於剩下的那些違約CDS,美國就要賠出20萬億。如果不賠,就要看著A20,A21,A22等等一個接一個倒閉。無論採取什麼措施,美元大貶值已經不可避免。(摘自《全面了解當前世界金融危機》)
——第155頁
(43):「馬克思的社會形態理論認為,社會形態及其歷史分期有兩種基本方法:一是『三分法』,一是『五分法』。前者以社會技術形態、社會交換形態、社會主體形態為標準將人類社會劃分為三個階段;後者以生產關係(主要是生產資料所有制關係)為標準將人類社會劃分為五個階段。
……這兩種方法所劃定的社會實質階段存在著相對應的關係,可以列表如下:
(劉吉主編:《社會主義改革論》第161-162頁)——第171頁
(44)「在《資本論》的創作過程中,馬克思從不同層面多次提及社會經濟發展『三階段』的理論。系統地考察馬克思的這一理論,可以看到,他的論述主要是圍繞著我們以上提及的『兩個前提』展開的,即著重從勞動主體自身發展的狀況、從勞動主體和勞動客體關係這兩方面展開對自然經濟、商品經濟和產品經濟發展階段論述的。對這『兩個前提』的論述,形成『三階段』的兩種轉化形式的理論。
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馬克思曾對勞動主體自身發展的狀況作過展開論述。馬克思提出:『人的依賴關係(起初完全是自然發生的),是最初的社會形態,在這種形態下,人的生產能力只是在狹窄的範圍內和孤立的地點上發展著。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是第二大形態,在這種形態下,才形成普遍的社會物質變換,全面的關係,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體系。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是第三個階段。第二個階段為第三個階段創造條件。』」(顧海良:《在馬克思經濟學道路上》第198- 199頁)——第173頁
(45)在商品流通過程中,當貨幣作為支付手段時,「等價的商品和貨幣不再同時出現在賣的過程的兩級上。現在,第一,貨幣在決定所賣商品的價格上執行價值尺度的職能。……第二,貨幣執行觀念的購買手段的職能。……支付手段進入流通,但這時在商品已經退出流通之後。貨幣不再是過程的媒介。……買者在把商品變為貨幣之前,已經把貨幣再轉化為商品,或者說,他先完成商品的第二形態變化,後完成商品的第一形態變化。賣者的商品在流通,但它只是靠私法的索債權實現它的價格。它在轉化為貨幣之前,已經轉化為使用價值。……一個接一個的支付鎖鏈或事後進行的第一形態變化的鎖鏈,同我們前面考察的形態變化系列的交錯,有著本質的區別。在流通手段的流通中,賣者和買者的聯繫不僅僅被表現出來,而且這種聯繫本身只是在貨幣流通中產生,並且是與貨幣流通一同產生。相反地,支付手段的運動則表現了一種在這種運動之前已經現成地存在的社會聯繫若干賣的同時並行,使流通速度對鑄幣量的補償作用受到了限制。反之,這種情況卻為了節省支付手段造成了新的槓桿。隨著支付集中於同一地點,使這些支付手段互相抵消的專門機構和方法就自然地發展起來。例如中世紀里昂的轉帳處就是如此。只要把A對B、B對C、C對A等等所有的債權對照一下,就可以有一定的數額作為正數和負數互相抵消。這樣償付的只是債務的差額。支付越集中,差額相對地就越小,因而流通的支付手段量也相對地縮小。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的職能包含著一個直接的矛盾。在各種支付互相抵銷時,貨幣只是在觀念上執行計算貨幣或價值尺度的職能。而在必須進行實際支付時,貨幣又不是充當流通手段,不是充當物質變換的僅僅轉瞬即逝的媒介形式,而且充當社會勞動的單個化身,充當交換價值的絕對存在,充當絕對商品。這種矛盾在生產危機和商業危機中稱為貨幣危機的那一時刻暴露得特別明顯。……作為支付手段的貨幣取得了它特有的各種存在形式,並以這些形式佔據了大規模交易的領域,而金銀鑄幣則主要被擠到小額貿易的領域之內。在商品達到一定水平和規模時,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的職能就會越出商品流通領域。貨幣成了契約上的一般商品」(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156-161頁)——第191頁
(46)2007年1月26日,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在參加一檔電視節目的時候稱,入世談判一開始遇到了一個特別大的門檻,即在1993年以前,世界貿易組成員要求中國承認是市場經濟,而這對於當時的中國而言,市場經濟實際上就等於資本主義。「所以讓我們承認搞市場經濟,從當時的角度講就是搞資本主義,這是不可能接受的。因此,中國入世談判從1986年一直談到1992年都沒有結果。「1992年,鄧小平提出,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可以搞市場經濟。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不是對立的,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也可以搞市場經濟。由於這樣一個重大的理論上的突破,使得我們能夠在歷次談判當中比較痛快地承認搞市場經濟。——第201頁
(47)「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一個基本原理,是斷定社會主義就是計劃經濟,而市場經濟只同資本主義相聯繫。在這一點上同西方經濟學是一致的,只不過對待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的態度和立場相反罷了。」(宴智傑:《關於政治經濟學改革的幾點意見》,《經濟學動態》1995年第四期第7頁)——第201頁
(48)我的老家在打鐵街口。打鐵街實際是一條巷子,之所以叫打鐵街,是因為這條巷子里全是鐵匠鋪,生產刀、剪、瓢、鏟等生活用品。這些鐵匠鋪都是門前擺攤,門內生產,後房住人。鐵匠鋪的老闆就是師父,他帶著一兩個徒弟勞作,師父掌鉗,徒弟掄錘。生產時間在早晨,我還沒有起床時,就已經聽見叮叮噹噹的打鐵聲了。早飯(一日兩餐,早飯一般在10時前後)後,如果產品需要冷作(起磨修整),這些冷作大多由大徒弟做。大徒弟常常已經「出師」,就是三年學徒期滿了,現在還在三年「幫師」期間中;小徒弟還在學習期間,主要是干力氣活和幫師娘做家務事。他們都沒有工資,師父只管飯,一年有一套衣服。生產工具除鐵砧外,都是自己生產的。原料就是煤、鐵和少量的鋼。鐵有兩種,一種是廢鐵,由收荒(廢品)和拾垃圾的人賣到鐵匠鋪;一種是「毛鐵」,是土法生產的鐵和渣混在一起的疏鬆粗鐵,生產方法象轉爐鍊鋼,不過爐子不轉,只是從上面將火焰吹到下面的廢鍋片上,用輥不斷翻動鍋片,讓它熔融並脫碳脫硫,最後把它初步錘製成一個圓柱體,這叫「炒毛鐵。這種毛鐵不能直接使用,鐵匠師傅生產產品前,還需要不斷將它鍛打,把渣滓打出,成為緊密的低碳鐵。可能最初的鋼是這樣生產的。鋼的用量很少,都是用在刀刃上。這種鋼叫「蘇鋼」,是一種中碳鋼,也是鍛打出來的。鐵匠鋪的生產是一種家庭似的生產,不論師徒是不是一家人,師傅都叫師父,「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不少師傅就是父親。鐵匠鋪的生產沒有固定的分工,最終每個人都要掌握全部生產技術。鐵匠鋪的生產和市場都在同一個地方,鐵匠鋪基本就為本城居民生產,他們的產品地方特性很強。打鐵街的鐵匠鋪生產,一直維持到合作化時候。
我曾經工作過的工廠,它原來是一個農具生產合作社,由鐵匠和木匠聯合成的,後來木匠分出去成立木器社。無論鐵匠和木匠,當他們是個體勞動者的時候,都獨立進行設計、製造、經營管理等等工作,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都結合在他們個人身上,被稱為「手藝人」。合作化後,他們在生產上,仍然是獨立進行,成立農具生產合作社,主要是經營管理上的聯合,於是他們就選出幾個人來承擔這些工作,最初就是一個社主任、一個會計和一個出納,那時除會計是聘請的脫產人員外,社主任和出納都沒有脫離生產勞
動。這時期的生產和經營管理分工了,但是生產仍然和從前一樣,雖然集中起來生產,但是各盤爐子生產只存在偶然的不同產品的生產分工,沒有生產同一產品的不同勞動分工。產品統一由合作社銷售,收入也統一分配,除了工資還分紅。我進入工廠的時候,已經招收了許多新工人,原來組織合作社的鐵匠只佔少數,實行等級工資制,分紅實際已停止了。
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原來的農具生產合作社分開了,各自發展成工廠,鐵器社在大躍進前發展成農具廠,大躍進後和電器安裝合作社合併轉產生產電動機。從合作社到農具廠到電機廠,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產品越來越複雜,原材料也越來越複雜,生產資料的供應和產品的銷售,都已經跨地區了。生產工人越來越多,生產勞動愈來愈複雜。為了適應生產,管理勞動不僅脫離生產勞動成為專職,而且管理和生產勞動內部也發展了分工。行政、生產、財會、供銷分離為不同科室,成立電機廠後,技術又從生產科中分離出來。直接生產勞動也分不同的車間——鍛工、鑄工、金(鉗)工、電工、裝配車間,各個車間又分不同工種,不同工種又分工為不同的工序工步。一個零件常常要經過幾個車間幾個十幾個工種、十幾個乃至幾十個工人之手才能完成,已經沒有一個工人能夠獨立生產產品,沒有一個個人能掌握全部生產技能,能獨立作為生產工人存在了。所以在「三年困難」時期,不少工人離開合作社後就不能獨立生產產品。我也是,為此我向全國總工會寫信,反對要我們離廠單幹。
生產所需要的機具和原材料都十分複雜,需要從全國各地供應,不僅是個人,就是企業生產也不能獨立存在,實際上它們是一個生產網路,不同的企業都是這個網路的一個節點,它們相互依存。
電機產品的技術標準是國家統一制定的,工廠只能按照統一標準生產。生產標準清楚地表明了生產的社會性。
我在工廠期間,雖然是計劃經濟時代,但在相當一段時間,工廠是獨立自主生產,自負盈虧。後來電動機成了主要產品,便由省工業二廳召集有關企業開計劃工作會決定生產計劃,產品由省廳統銷,主要原材料如漆包線、硅鋼片等由省廳計劃供應,市場採購的只是輔助材料和標準件。生產基本上是計劃生產,由市場調節部分不是主要的了。電機廠的生產也不是完全省廳計劃安排,有相當一部分是按工廠所在地的需要和協作單位的要求生產。
工廠主要職能就是生產,開發新產品。著重於產量、質量、技術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所以大多由過去的生產工人進行生產管理,只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才來了一個技術員(叫閔少權)搞產品設計和檢驗。實踐證明生產工人能夠勝任。並從中產生了改革開放後,五通橋主要的新興骨幹企業的企業家。——第243、250頁
(49)「信用制度和銀行制度把社會上一切可用的、甚至可能的、尚未積極發揮作用的資本交給產業資本家和商業資本家支配,以致這個資本的貸放者和使用者,都不是這個資本的所有者或生產者。因此,信用制度和銀行制度揚棄了資本的私人性質,它本身,但也僅僅是就它本身來說,已經包含著資本本身的揚棄。銀行制度從私人資本家和高利貸者手中剝奪了資本分配這樣一種特殊營業,這樣一種社會職能。但是,由於這一點,銀行和信用同時又成了使資本主義生產超出它本身的界限的最有力的手段,也是引起危機和欺詐行為的一種最有效的工具。」(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第686頁)——第247頁
(50)「古代的商業民族存在的狀態,就象伊壁鳩魯的神存在於世界的空隙中,(注)或者不如說,象猶太人存在於波蘭社會的縫隙在一樣。」(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第369頁)——第257頁
(51)「分工開始於各種職業的分離,一直發展到以許多工人來製造同一產品,如在手工工場里那樣。」(施托爾希《政治經濟學教程》)「在有一定文明程度的國家裡中,我們看到三種分工:第一種我們稱之為一般的分工,它使生產者分為農民、製造業者和商人,這是與國民勞動的三個主要部門相適應的;第二種可以叫做特殊的分工,是每個勞動部門分為許多種……最後,第三種分工可以叫做分職或真正的分工,它發生在單個手工業或職業內部……在大多數手工工場和作坊都有這樣的分工。」(卡爾培克《社會財富的理論》)(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389頁注)——第259、280頁
(52)「在資產階級社會裡,活的勞動只是增殖已經積累起來的勞動的一種手段,在共產主義社會裡,已經積累起來的勞動只是擴大、豐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種手段。
因此,在資產階級社會裡是過去支配現在,在共產主義社會裡是現在支配過去。在資產階級社會裡,資本具有獨立性和個性,而活動的個人卻沒有獨立性和個性。「(馬克思和恩格斯:《共產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266頁)——第276頁
相關文章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晨鐘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wyzxwk0856)
推薦閱讀:
※游金華古子城
※《孤獨的美食家》·(十)
※一個人的旅行——金華
※何為「金華出世術」[丹心論壇]
※《金華宗旨》心法之五眼、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