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蓯蓉
肉蓯蓉
從容的介紹:沙漠中的「人蔘」
2007年09月23日 15:55
. .
這東西叫肉蓯蓉,俗名「大芸」,是沙漠中的人蔘 . . 仲秋即至,它的採挖也就開始 . . 傳說中,它是天神派神馬賜給成吉思汗的神物。歷史上著名的「十三翼之戰」是鐵木真(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草原各部時的一次重要戰役,金明昌元年(1190年),鐵木真的結拜兄弟札木合,因嫉恨鐵木真的強大,聯合泰赤烏等十三部共三萬人,進攻鐵木真。鐵木真得報後,集結部眾三萬人,組成十三翼(營)迎敵。雙方大戰,鐵木真失利,被圍困於長滿梭梭林的沙山,饑渴難耐,筋疲力盡。札木合當眾殘忍地將俘虜分七十大鍋煮殺,激怒了天神,天神派出神馬,神馬一躍到成吉思汗前面後,仰天長鳴,將精血射向梭梭樹根,然後用蹄子趵出了像神馬生殖器一樣的植物根塊,成吉思汗與部將們吃了根塊,神力湧現,衝下沙山,一舉擊潰了札木合部落,搶了財物和女人,為統一蒙古奠定了基礎,從此,成吉思汗拉開了一個征服歐亞大孔夫陸的時代。 .
. 大芸莖肉質圓柱形,高40-140厘米,為名貴藥材,因具有「滋腎壯陽、補益精血」之功能而被譽為「沙漠人蔘」(《中華醫學藥典》),被歷代王朝列為「貢品」。 . . 由於大芸是梭梭樹的寄生植物,培育大芸必須先培育梭梭樹。大芸人工種植技術是在梭梭樹的根部人工播種肉蓯蓉種子,經過兩年的生長即可獲得。 . . 大芸,一種多年寄生的草本植物。
. . 常常生於沙漠中的梭梭、紅柳、白剌、沙拐棗及蒿類等植物根部,依靠這些植物供給養料和水份。它在沙質土壤中,不見陽光能長到50公分至75公分。 . . 在地下生長時,沒有葉,不進行光合作用,所以無葉綠素合成。 .
. 出土後,抽苔的苗莖開始進行光合作用而合成葉綠素,使黃褐色的鱗片變成青紫色。當你走進新疆的沙漠,看到從寸草不長的沙漠中突然冒出一支支粉紅色或紫紅色的鮮花,沒有葉子,只有美麗的花朵。向下挖下去,你就會挖出一條白色似肉的莖,表面密布鱗片,基部粗大,寄生在一條細細的根上,這種神奇的植物就是名貴中藥肉蓯蓉。肉蓯蓉又分為兩種:一種是大芸,又稱為荒漠肉蓯蓉或肉蓯蓉;另一種是紅柳大芸,學名叫管花肉蓯蓉。 . . 成片的大芸如不及時採集,會形成白紫色花叢,十分艷麗。 . . 沒有出土的大芸披掛黃色鱗甲,很象古代戰將披掛的戰甲,故名"黑司令"。
. . 剛開的花是白色,後來變成紫色,並有芳香氣味。 . . 單個的大芸似兵器,有花朵和含苞未放的花蕾。 .
. 一叢沙漠灌木一般寄生一窩大芸,最多發現過五窩。 . . 通常每窩只有一條根寄生大芸。 . . 寄生大芸的根不再長鬚根和側根。
. . 大芸一般高度5-100厘米,圓柱形,藥用的肉質莖春秋採挖,以出土前採挖的質量為好。 . . 我們祖先很早就知道大芸可食用,而且有滋補的藥物功能。《神農本草經》稱其主治"五勞七傷,補中,除體中寒熱痛,養五臟,強陰,益精氣,婦人症瘕,夕服輕身"。《名醫別錄》言其除膀胱邪氣,腰痛,止痢。《甄權藥性本草》中有"益髓,悅顏色,治女人血崩,男人壯陽,大補益,主赤白下"的記載。維吾爾醫生也將大芸列為滋補藥。 .
. 大芸,"乃平補之劑,溫而不熱,補而不峻,暖而不泄,故有從容之名"。又因肉質肥厚,所以叫肉蓯蓉。它還有金筍、地精等高貴的別名。因為它是野兔最愛吃的食物,所以維吾爾族農民稱之為"吐什干齋代克"(意為兔子吃的黃羅卜)。 . . 新疆幅員遼闊,沙漠面積大,其中適合大芸生長的灌木林荒漠有157.83萬畝。是我國大芸的重要產地。大芸分布於檉柳灌木叢植被,以于田克里雅河下游、民豐薩勒吾則克、安迪爾地區的產量較高,質量較好。從1959年至1988年和田共收購肉蓯蓉214.56萬公斤。近幾年每年收購10多萬公斤。為了擴大葯源,增加大芸的產量,自1973年以來,人們對大芸的生長習性和生態環境進行了觀察研究,獲得了《大芸的人工培植》與《鹽漬秋大芸》兩項科研成果,為發展大芸生產作出了貢獻。 . . 大芸根呈塊狀,肉質,莖圓柱形,葉片鱗狀,葉和莖黃褐色,開藍色或紫褐色花。全草入葯,可食用,而且有滋補的藥物功能。《神農本草經》稱其主治「五勞七傷,補中,除體中寒熱痛,養五臟,強陰,益精氣,婦人症瘕,夕服輕身」。《名醫別錄》言其除膀胱邪氣,腰痛,止痢。《甄權藥性本草》中有「益髓,悅顏色,治女人血崩,男人壯陽,大補益,主赤白下」的記載。
. . 「中藥肉蓯蓉」是歷代醫家處方中最常用的補益葯之一,被譽為「沙漠人蔘」。其無根,亦無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主要靠吸取寄主植物的養分生活。 . . 不同的種類,其寄主植物不同。管花肉蓯蓉,其寄主植物為檉柳屬植物,俗稱紅柳大芸。其寄主植物為梭梭上的,俗稱梭梭大芸。 . . 管花肉蓯蓉以採摘的時間分為春管花肉蓯蓉和秋管花肉蓯蓉。過去,人們只收購春管花肉蓯蓉。春管花肉蓯蓉每年四月開始採挖,經過夏季炎熱陽光下翻曬,肉質、地莖晒乾後包裝調運。 . . 秋季生長的管花肉蓯蓉採挖空心時期在9至10月份。它的個體比春季管花肉蓯蓉略小,含水 份和春管花肉蓯蓉一樣,但由於秋末冬初陽光弱,溫度低,日照時間短,難以保證質量、規格。不同的季節,它們的樣子也不一樣。1981年秋天,人們採集秋管花肉蓯蓉標本進行鹽漬秋管花肉蓯蓉試驗。經葯檢化驗,證明鹽管花肉蓯蓉藥效不變,和正品春管花肉蓯蓉一樣,試驗獲得成功。 . . 大芸在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的沙漠乾旱地區能生衍繁殖,是與它的種子及寄主紅柳等灌木的頑強特性分不開的。自然界的大芸種子脫離蒴果飛落沙地以後,由於環境乾燥,長期不會腐爛。種子隨風到處飄遊,一旦遇到寄主紅柳等灌木的毛根細胞,它們結合在一起,長出大芸蘆頭。因靠灌木主根吸收深層的地下水,使大芸蘆頭得以生長發育。蘆頭得到充分的養料和水分逐漸變粗 ,紅柳根也逐漸長大。這時蘆頭就形圓形的萌發尖。蘆頭可以一連多年長出管花肉蓯蓉,而大芸卻是當年生長當年成熟。因此,確切講,大芸是一年生植物。要說多年生,那是指蘆頭和它的寄主。這種觀察研究,為人工種植大芸提供了科學依據。 . . 我國有大芸屬植物4種1變種,《中國藥典》收載的品種為大芸CistanchedeserticolaY.C.Ma,由於葯源緊缺,本屬其他種也在各地使用。大芸主產於我國新疆,資源比較豐富,為目前中藥肉蓯蓉的主要基源植物。在我國僅分布於新疆天山以南塔克拉瑪干沙漠周圍各縣,其分布與寄主檉柳屬植物不完全同步,其它地區如新疆北部、甘肅、青海、寧夏、內蒙古 、陝西等地的檉柳屬植物均不寄生。自1959年首先在塔克拉瑪干檉柳的根部發現後,管花肉蓯蓉逐漸代替《中國藥典》收載的正品荒漠肉蓯蓉而成為全國肉蓯蓉藥材的主要來源植物。然而隨著肉蓯蓉需求量的急劇增長,其自然資源受到掠奪式的採挖,現已被列為 我國瀕危保護植物物種。在巴基斯坦、印度等國也有1種管花肉蓯蓉C.tubulosa(Schrenk)Hook.f.作為藥材使用,但它與國產管花肉蓯蓉在形態 、化學成分及寄主植物上都有較大區別,被認為是不同的種。日本學者對巴基斯坦產的管花肉蓯蓉進行了深入研究,分離得到了苯乙醇苷、環 烯醚萜苷、木脂素苷等成分。國內學者對國產管花肉蓯蓉進行了初步的化學成分研究,分離鑒定了9個化合物。 . . 管花肉蓯蓉從外形看呈紡錘形或扁紡錘形,直或稍彎曲。表面亮棕褐色至亮黑褐色,略粗糙。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顆粒狀,灰棕色至灰褐色,黃白色點狀維管束散生於整個斷面。它不同於新疆其它地方的荒漠肉蓯蓉。 . . 荒漠肉蓯蓉與管花肉蓯蓉生境和群落組成有顯著的差異性,荒漠肉蓯蓉更能適應沙漠生態的生存環境,管花肉蓯蓉遺傳多樣性則已處於極其低下的水平,其受威脅的程度大於荒漠肉蓯蓉。管花肉蓯蓉為歷代補腎壯陽處方中使用頻度最高的藥物,也是滋補上品、補益藥物之一。中醫師指出管花肉蓯蓉具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延緩衰老等功效,傳統上廣泛用於治療男子陽痿、遺精、女子月經不調、閉經、虛寒泄瀉、便秘等疾病。若論證智能障礙則有虛實兩類,多數為虛證。虛證包括腎精虧損、心脾兩虛。治療主補腎益髓,兼補心脾。歷代本草記載肉蓯蓉益髓、悅顏色、延年、治療神經衰弱等作用。本草所載的悅顏色、久服輕身、延年等作用都包括益智、增強記憶、預防老年痴獃等作用。 . . 八十年代後期,國內學者對管花肉蓯蓉的化學成分進行了大量而系統的研究,並與荒漠肉蓯蓉進行了比較,發現其主要作用成分蓯蓉總苷純度及含量約為荒漠肉蓯蓉的5~10倍,因此,2005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增加收載了管花肉蓯蓉。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肉蓯蓉中最有效的 活性成份--苯乙醇甙類,對於現代社會中的工作和生活壓力造成的一系列疲勞、性冷淡、陽痿、早泄、月經失調、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更年 期綜合症等有顯著的功效。苯乙醇苷類主要活性成分的作用是補腎助陽,抗衰老,提高免疫力,而松果菊苷和毛蕊花苷(麥角甾苷)又是苯乙 醇苷中的主要成分。管花肉蓯蓉性溫,味甘微苦,歸腎、大腸經。 . . 其主要功效:①軀體器官方面:疲乏、衰弱、易感冒、上樓後氣短心悸、花粉症等。.②神經、精神方面:煩躁、 抑鬱、頭痛、頭暈目眩、失眠、頸背酸痛等。<br>③性功能方面:性冷淡、早泄、月經失調等。 肉蓯蓉藥理活性研究(80年代起)成果主要是:①改善性功能障礙②改善記憶功能障礙③免疫調節④增強體力、抗疲勞⑤潤腸通便⑥調節循環系統⑦保護肝臟。另外,它還有鎮靜作用、抗衰老作用 、促進創傷癒合作用、保護缺血心肌等作用。 . . 研究表明,肉蓯蓉主要透過4種途徑提高記憶力、防止老年痴呆症:①保護神經細胞,抑制神經細 胞的凋亡;②促進神經細胞的生長和修復;③增加腦內神經遞質的釋放;④改善腦循環。</P><P> 肉蓯蓉在臨床上被成功應用,新適應症仍在不斷增加中,不僅治療常見的老年痴呆病、神經衰弱 症,還擴大了在補腎陽、益精血、改善性功能障礙、預防腫瘤發生、具有明顯提高學習記憶、增強免疫力等功能。 綜合上述,肉蓯蓉已具有以下幾方面的作用:(1)提高性功能;(2)調節神經內分泌;(3)提高機體免疫功能;(4)抗氧化;(5 )促進物質代謝;(6)增強體力和抗疲勞;(7)保肝;(8)抗腫瘤;(9)抗輻射;(10)通便;(11)提高學習記憶能力;(12)抗動脈 粥樣硬化;(13)延長動物壽命和抗衰老;(14)促進創傷癒合;(15)保護缺血心肌;(16)治療前列腺炎 . . 「管花肉蓯蓉」是一種很常見的中藥,在中國最古老的藥學書《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記載。在中國「管花肉蓯蓉」作為中草藥使用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尤其是作為一種補益壯陽葯應用十分廣泛,臨床療效肯定,在許多中成藥中都用到它。據統計,在歷代增力類中藥古方中,管花肉蓯蓉出現的頻率高於同類中藥。一種藥物在歷史的長河中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源於其傑出的療效。 . . 喝著小茶,上著小網,看看新疆之窗介紹的風物,金秋佳節會更加的令人遐意 . |
蓯蓉(Cistanche deserticola)為多年生肉質寄生草本植物,寄生於西北荒漠的梭之根上,嚴寒的冬季亦然生長,是十分珍貴的國家一級藥材。蓯蓉始載於《神農本草經》,據記述:蓯蓉味甘、咸、性溫,具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之功效,主治陽痿、不孕、血崩、腰膝酸軟冷痛、筋骨無力等症。蓯蓉歷代被作為西域各國貢奉朝庭的御用珍品,因而又名御蓯蓉。經現代醫學分析證實,蓯蓉含15種氨基酸及生物鹼,銅(Cu)鐵(Fe)鋅(Zn)錳(Mn)等微量元素,還特別含有抗老活性成分海膽甙及狀陽成分肉蓯蓉甙A,此外還測得D-甘露醇,B-谷淄醇,胡羅卜甙、甙西二酸、三十烷酸,咖啡酸脂,甜菜鹼、睾丸酮、雌二醇及顯著提高人體免疫功能的多糖類成分。蓯蓉具有調整內分泌、促進代謝、激活腎上腺釋放皮質激素、促進唾液分泌、促進DNA、RNA的合成等作用。服用後可明顯增強人體免疫調節能力,改善提高性功能,抗衰老、抗癌等。
古地中海孑遺種。分布於內蒙古、新疆、甘肅、青海,生於海拔150—1500m處的沙漠中。蒙古南部的梭梭荒漠中也有分布。
《中國藥典》:肉蓯蓉
【來源】本品為列當科植物肉蓯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Y.C.Ma的乾燥帶鱗葉的肉質莖。多於春季苗未出土或剛出土時採挖,除去花序,切段,晒乾。
【性狀】本品呈扁圓柱形,稍彎曲,長3~15cm,直徑2~8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密被覆瓦狀排列的肉質鱗葉,通常鱗葉先端已斷,
【質】體重,質硬,微有柔性,不易折斷,斷面棕褐色,有淡棕色點狀維管束,排列成波狀環紋。氣微,味甜、微苦。
【性味】甘、咸,溫。
【歸經】歸腎、大腸經。
【功能主治】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用於陽痿,不孕,腰膝酸軟,筋骨無力,腸燥便秘。
【用法用量】 6~9g。
《*辭典》:肉蓯蓉
【原形態】 ①肉蓯蓉
多年生寄生草本,高15~40厘米。莖肉質肥厚,圓柱形,黃色,不分枝或有時從基部分2~3枝。被多數肉質鱗片狀葉,黃色至褐黃色,覆瓦狀排列,卵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1~2.5厘米,寬4~8毫米,在莖下部者較短且排列較緊密,上部者較長,排列較疏鬆。穗狀花序圓柱形,長8~25厘米;寬6~8厘米,花多數而密集;每花的基部有1枚火苞片和2枚對稱的小苞片,大苞片卵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先端尖,小苞片長圓狀披針形,與花萼幾等長;花萼鐘形,淡黃色或白色,長1~1.3厘米,5淺裂,裂片近圓形,無毛或多少被有綿毛;花冠管狀鐘形,5淺裂,裂片近圓形,紫色,管部白色;雄蕊4,花藥倒卵圓形,先端有短尖的葯隔,花藥與花絲基部被皺曲的長柔毛;子房上位,長橢圓形,花柱細長。蒴果橢圓形,2裂。種子多數。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於鹽鹼地、干河溝沙地、戈壁灘一帶。寄生在紅沙、鹽爪爪、著葉鹽爪、珍珠、西伯利亞白刺等植物的根上。分布內蒙古、陝西、甘肅、寧夏、新疆等地。
②蓯蓉
多年生寄生草本,高可達1米。形與肉蓯蓉相似,但莖上鱗片狀葉呈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5~4厘米,寬4~8毫米,先端漸尖。花黃色,大苞片線狀披針形,近於光滑,小苞片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稍長於花萼;花萼光滑無毛,裂片邊緣有細圓齒。
生於湖邊、沙地、瑣瑣林中,寄生在瑣瑣的根上。分布內蒙古等地。
③迷肉蓯蓉
多年生寄生草本。莖基部特別肥厚,直徑30~45厘米,鱗片狀葉;呈卵狀披針形;莖中部較細,直徑15~25厘米,鱗片狀葉呈長團狀披針形。穗狀花序長圓形或圓柱形;苞片邊緣密被綿毛;花冠裂片邊緣具細毛。
生於沙地、瑣瑣林中,寄生在瑣瑣根上。
分布內蒙古等地
【性狀】 ①甜蓯蓉呈圓柱狀而稍扁,一端略細,稍彎曲,長10~30厘米,直徑2~6厘米。表面灰棕色或褐色,密被肥厚的肉質鱗片,呈覆瓦狀排列。質堅實,微有韌性,肉質而帶油性,不易折斷,斷面棕色,有花白點或裂隙。氣微弱,味微甜。
②鹽蓯蓉形狀較不整齊,黑褐色,質較軟,外面帶有鹽霜。斷面黑色,氣微,味咸。以上均以肉質、條粗長、棕褐色、柔嫩滋潤者為佳。
【歸經】入腎、大腸經。
①《本草經疏》:"入腎、心包絡、命門。"
②《本草經解》:"入足厥陰肝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
③《玉楸葯解》:"入足厥陰肝、足少陰腎、手陽明大腸經。"
【功能主治】補腎,益精,潤燥,滑腸。治男子陽痿,女子不孕,帶下,血崩,腰膝冷痛,血枯便秘。
①《本經》:"主五勞七傷,補中,除莖中寒熱痛,養五臟,強陰,益精氣,婦人症瘕。"
②《別錄》:"除膀胱邪氣,腰痛,止痢。"
③《藥性論》:"益髓,悅顏色,延年,治女人血崩,壯陽,大補益,主亦白下。"
④《日華子本草》:"治男絕陽不興,女絕陰不產,潤五臟,長肌肉,暖腰膝,男子泄精,尿血,遺瀝,帶下陰痛。"
⑤《本草經疏》:"白酒煮爛頓食,治老人便燥閉結。"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3錢;或入丸劑。
【注意】胃弱便溏,相火旺者忌服。
①《本草蒙筌》:"忌經鐵器。"
②《本草經疏》:"泄瀉禁用,腎中有熱,強陽易興而精不固者忌之。"
③《藥品化義》:"相火旺,胃腸弱者忌用。"
④《得配本草》;"忌銅、鐵。火盛便閉、心虛氣脹,皆禁用。"
【附方】 ①治男子五勞七傷,陰痿不起,積有十年,癢濕,小便淋瀝,溺時赤時黃:肉蓯蓉、菟絲子、蛇床子、五味子、遠志、續斷、杜仲各四分。上七物,搗篩,蜜和為丸如梧子.平旦服五丸,日再。(《醫心方》肉蓯蓉丸)
②治下部虛損,腹內疼痛,不喜飲食,平補:肉蓯蓉二斤,酒浸三日,細切,焙乾,搗羅為末,分一半,醇酒煮作膏,和一半入臼中,搗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溫酒或米飲下,空心食前。(《聖濟總錄》肉蓯蓉丸)
③補精敗,面黑勞傷:蓯蓉四兩(水煮令爛,薄切細研),精羊肉,分為四度,下五味,以米煮粥,空心服之。(《藥性論》)
④強筋健髓:蓯蓉、蟬魚。為末,黃精酒丸服之。(《本草拾遺》)
⑤治虛損,暖下元,益精髓,利腰膝:肉蓯蓉(酒浸一宿,颳去皺皮,炙干)、蛇床子、遠志(去心)、五味子、防風(去蘆頭)、附子(炮裂,去皮、臍)、菟絲子(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巴戟、杜仲(去粗皮,炙微黃,銼)各一兩。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二十丸,鹽湯下亦得,漸加至四十丸為度。(《聖惠方》肉蓯蓉丸)
⑥治腎虛白濁:肉蓯蓉、鹿茸、山藥、白茯苓等分。為末,米糊丸梧子大。棗湯每下三十丸。(《聖濟總錄》)
⑦治發汗利小便亡津液,大腑秘結,老人、虛人皆可服:肉蓯蓉(酒浸,焙)二兩,沉香(別研)一兩。上為細末,用麻子仁汁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用米飲送下。(《濟生方》潤腸丸)
⑧治高年血液枯槁,大便燥結,胸中作悶:大肉蓯蓉三兩,白酒浸,洗去鱗甲,切片,白湯三碗,煎一碗,頓服。(《醫學廣筆記》)
⑨治消中易飢:肉蓯蓉、山茱萸、五味子。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鹽湯下二十丸。(《醫學指南》)
⑩勞傷,精敗面黑。用肉蓯蓉四兩,水煮爛,切薄研細,燉羊肉吃。
⑾腎虛白濁。用肉蓯蓉、鹿茸、山藥、白茯苓,等分為末,加米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棗湯送下。
⑿汗多便秘(年老或體虛的病人)。用肉蓯蓉(酒浸,焙過)二兩、沉香末一兩,共研為末。加麻子杜汁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八丸。白開水送下。
⒀消中易飢(按:患此病者常多食,但身體很消瘦)。用肉蓯蓉、山萸、五味子等分,共研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鹽酒送下。
⒁破傷風(口禁,身強直)。用肉蓯蓉切片晒乾,燒成煙熏傷處,累效。
《中華本草》:肉蓯蓉
【附方】 1.濟川煎(《景岳全書·新方八陣》),主治腎虛氣弱,大便不通,小便清長,腰酸背冷。2.3.無比山藥丸(《備急千金要方》),健脾益胃,培元滋腎,主治虛勞損傷,肌體消瘦,腰酸膝軟,目暗耳鳴,飲食無味。4.加味四斤丸(《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主治肝腎不足,熱淫於內,筋骨痿軟,行走無力,腰膝酸軟,潮熱時作,飲食無味。5.菟絲子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主治腎氣虛損,五勞七傷,少腹拘急,四肢氣短、夜夢驚恐,精神睏倦,喜怒無常,小便清長,房室不舉等。6.菟絲子散(《醫宗必讀》),主治膀胱虛寒,小便不禁或過多。7.肉蓯蓉丸(《醫心方》),主治男子五勞七傷,陽痿不起,小便淋漓,尿色赤黃。8.參茸丸(《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主治體虛神疲,耳鳴心悸,遺精早泄,貧血萎黃,神經衰弱。9.潤腸丸(《世醫得效方》),主治津液虧少,大便秘結。
【各家論述】 1.《本經》:主五勞七傷,補中,除莖中寒熱痛,養五臟,強陰,益精氣,婦人症瘕。
2.《別錄》:除膀胱邪氣、腰痛,止痢。
3.《藥性論》:益髓,悅顏色,延年,治女人血崩,壯陽,大補益,主赤白下。
4.《日華子本草》:治男絕陽不興,女絕陰不產,潤五臟,長肌肉,暖腰膝,男子泄精,尿血,遺瀝,帶下陰痛。
5.《本草經疏》:白酒煮爛頓食,治老人便燥閉結。
6.《本草經疏》:肉蓯蓉,滋腎補精血之要葯,氣本微溫,相傳以為熱者誤也。甘能除熱補中,酸能入肝,咸能滋腎,腎肝為陰,陰氣滋長,則五臟之勞熱自退,陰莖中寒熱痛自愈。腎肝足,則精血日盛,精血盛則多子。婦人症瘕,病在血分,血盛則行,行則症瘕自消矣。膀胱虛,則邪客之,得補則邪氣自散,腰痛自止。久服則肥健而輕身,益腎肝補精血之效也,若曰治痢,豈滑以導滯之意乎,此亦必不能之說也。
7.《本草匯言》:肉蓯蓉,養命門,滋腎氣,補精血之葯也。男子丹元虛冷而陽道久沉,婦人沖任失調而陰氣不治,此乃平補之劑,溫而不熱,補而不峻,暖而不燥,滑而不泄,故有從容之名。
8.《本經逢原》:肉蓯蓉,《本經》主勞傷補中者,是火衰不能生土,非中氣之本虛也。治婦人症瘕者,咸能軟堅而走血分也。又蓯蓉止泄精遺溺,除莖中熱痛,以其能下導虛火也。老人燥結,宜煮粥食之。
9.《玉楸葯解》:肉蓯蓉,暖腰膝,健骨肉,滋腎肝精血,潤腸胃結燥。凡糞粒堅小,形如羊屎,此土濕木郁,下竅閉塞之故。谷滓在胃,不得順下,零星傳送,斷落不聯,歷陽明大腸之燥,煉成顆粒,秘澀難通,總緣風木枯槁,疏泄不行也。一服地黃、龜膠,反益土濕,中氣愈敗矣。肉蓯蓉滋木清風,養血潤燥,善滑大腸,而下結糞,其性從容不迫,未至滋濕敗脾,非諸潤葯可比。方書稱其補精益髓,悅色延年,理男子絕陽不興,女子絕陰不產,非溢美之詞。
10.《本草求真》:肉蓯蓉,諸書既言峻補精血,又言力能興陽助火,是明因其氣溫,力專滋陰,得此陽隨陰附,而陽自見興耳。惟其力能滋補,故凡症瘕積塊,得此而堅即消。惟其滋補而陽得助,故凡遺精莖痛,寒熱時作,亦得因是而除。若謂火衰至極,用此甘潤之品,同於桂、附,力能補陽,其失遠矣。況此既言補陰,而補陰又以蓯蓉為名,是明因其功力不驟,氣專潤燥,是亦宜於便閉,而不宜於胃虛之人也。謂之滋陰則可,謂之補火正未必然。
11.《本草正義》:肉蓯蓉,《本經》主治,皆以藏陰言之,主勞傷補中,養五臟,強陰,皆補陰之功也。莖中寒熱痛,則腎臟虛寒之病,蓯蓉厚重下降,直入腎家,溫而能潤,無燥烈之害,能溫養精血而通陽氣,故曰益精氣。主症瘕者,咸能軟堅,而入血分,且補益陰精,溫養陽氣,斯氣血流利而否塞通矣。《別錄》除膀胱邪氣,亦溫養而水府寒邪自除。腰者腎之府,腎虛則腰痛,蓯蓉益腎,是以治之。利,今木皆作痢,是積滯不快之滯下,非泄瀉之自利,蓯蓉滑腸,痢為積滯,宜疏通而不宜固澀,滑以去其著,又能養五臟而不專於攻逐,則為久痢之中氣己虛,而積滯未盡者宜之,非通治暑濕熱滯之痢疾也。蓯蓉為極潤之品,市肆皆以鹽漬,乃能久藏,古書皆稱其微溫,而今則為鹹味久漬,溫性已化除凈絕,縱使漂洗極淡,而本性亦將消滅無餘,故古人所稱補陰興陽種種功效,俱極薄弱,蓋已習與俱化,不復可以本來之質一例論矣。但鹹味能下降,滑能通腸,以主大便不爽,頗得捷效,且性本溫潤,益陰通陽,故通腑而不傷津液,尤其獨步耳。自宋以來,皆以蓯蓉主遺泄帶下,甚且以主血崩溺血,蓋以補陰助陽,謂為有收攝固陰之效。要知滑利之品,通導有餘,奚能固澀,《本經》除陰中寒熱痛,正以補陰通陽,通則不痛耳。乃後人引申其義,誤認大補,反欲以通利治滑脫,謬矣。
肉蓯蓉
《本草崇原》:氣味甘,微溫,無毒。主五勞七傷,補中,除莖中寒熱痛,養五臟,強陰,益精氣,多子,婦人症瘕。久服輕身。
(肉蓯蓉《吳氏本草》名松容,又名黑司命。始出河西山谷及代州雁門,今以隴西者為勝,北國者次之,乃野馬之精入於土中而生。隴西者形扁色黃,柔潤多花,其味甘。北國者形短少花,生時似肉,三四月掘根,長尺余,繩穿陰乾,八月始好皮,有松子鱗甲,故名松容。
馬屬午畜,以少陰為正化,子水為對化,故名黑司命。朱丹溪曰∶肉蓯蓉罕得,多以金蓮根用鹽制而偽充,或以草蓯蓉代之,用者宜審。蘇恭曰∶草蓯蓉功用稍劣。)
馬為火畜,精屬水陰,蓯蓉感馬精而生,其形似肉,氣味甘溫,蓋稟少陰水火之氣,而歸於太陰坤土之葯也。土性柔和,故有蓯蓉之名。五勞者,志勞、思勞、煩勞、憂勞、恚勞也。
七傷者,喜、怒、憂、悲、思、恐、驚,七情所傷也。水火陰陽之氣,會歸中土,則五勞七傷可治矣。得太陰坤土之精,故補中。得少陰水火之氣,故除莖中寒熱痛。陰陽水火之氣,歸於太陰坤土之中,故養五臟。強陰者,火氣盛也。益精者,水氣盛也。多子者,水火陰陽皆盛也。婦人症瘕,乃血精留聚於郛郭之中,土氣盛,則症瘕自消。而久服輕身。
肉蓯蓉
《本草新編》:肉蓯蓉,味甘溫而咸、酸,無毒。入腎。最善興陽,止崩漏。久用令男女有子,暖腰膝。
但專補腎中之水火,余無他用。若多用之,能滑大腸。古人所以治虛人大便結者,用蓯蓉一兩,水洗出鹽味,另用凈水煮服,即下大便,正取其補虛而滑腸也。然雖補腎,而不可專用,佐人蔘、白朮、熟地、山茱萸諸補陰陽之葯,實有利益。使人陽道修偉,與驢鞭同用更奇,但不可用瑣陽。蓋瑣陽非蓯蓉可比,蓯蓉,乃馬精所化,故功性能神;瑣陽,非馬精所化之物,雖能補陰興陽,而功效甚薄,故神農薄而不取。近人舍蓯蓉,而用瑣陽,余所以分辨之也。至於草蓯蓉,尤不可用。凡用肉蓯蓉,必須揀其肥大而有鱗甲者,始可用。否則,皆草蓯蓉而假充之者,買時必宜詳察。
或問肉蓯蓉既大補,又性溫無毒,多用之正足補腎,何以反動大便?不知肉蓯蓉肉,乃馬精所化之物,馬性最淫,故能興陽。馬精原系腎中所出,故又益陰。然而馬性又最動,故驟用之多,易動大便,非其味滑也。(〔批〕近情切理之言。)
或問肉蓯蓉之動大便,恐是攻劑,而非補藥也?夫蓯蓉,乃有形之精所生,實補而非瀉。
試觀老人不能大便者,用之以通大便。夫老人之閉結,乃精血之不足,非邪火之有餘也,不可以悟其是補而非攻乎。
或疑肉蓯蓉性滑而動大便,凡大腸滑者,可用乎,抑不可用乎?夫大腸滑者,多由於腎中之無火,肉蓯蓉興陽,是補火之物也,補火而獨不能堅大腸乎。故驟用之而滑者,久用之而自澀矣。
或疑肉蓯蓉,未必是馬精所生,此物出之邊塞沙土中,歲歲如草之生,安得如許之馬精耶?
曰∶肉蓯蓉,是馬精所生,非馬精所生,吾何由定。但此說,實出於神農之《本草》,非後人之私臆也,肉蓯蓉不得馬精之氣,而生於苦寒邊塞之外,又何能興陽而補水火哉。
或問王好古曾雲∶「服蓯蓉以治腎,必妨於心」,何子未識也?曰∶此好古不知蓯蓉,而妄誡之也。凡補腎之葯,必上通於心,心得腎之精,而後無焦枯之患。蓯蓉大補腎之精,即補心之氣也,又何妨之有。(〔批〕實是。)
肉蓯蓉
《本草經解》:氣微溫.味甘.無毒.主五勞七傷.補中.除莖中寒熱痛.養五臟.強陰.益精氣.多子.婦人症瘕.久服輕身.(洗去甲用)
肉蓯蓉氣微溫.稟天春升之木氣.入足厥陰肝經.味甘無毒.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陰脾經.色黑而潤.制過味咸.兼入足少陰腎經.氣味俱濁.降多於升.陰也.填精益髓.又名黑司命.五勞者.勞傷五臟之真氣也.勞者溫之.蓯蓉氣溫.所以治勞也.七傷者.食傷.憂傷.飲傷.房室傷.飢傷.勞傷.經絡營衛氣傷之七傷也.七者皆傷真陰.肉蓯蓉甘溫滑潤.能滋元陰之不足.所以主之也.中者陰之守也.甘溫益陰.所以補中.莖.玉莖也.寒熱痛者.陰虛火動.或寒或熱而結痛也.蓯蓉滑潤.滑以去著.所以主之.五臟藏陰者也.甘溫潤陰.故養五臟.陰者宗筋也.宗筋屬肝.肝得血則強.蓯蓉甘溫益肝血.所以強陰.色黑入腎.補益精髓.精足則氣充.故益精氣.精氣足則頻御女.所以多子也.婦人症瘕.皆由血成.蓯蓉溫滑而咸.咸以軟堅.滑以去著.溫以散結.所以主之也.久服.肝脾腎精充足.所以身輕也.
【制方】
肉蓯蓉同白膠、杜仲、地黃、當歸、麥冬.治婦人不孕.同人蔘、鹿茸、牡狗莖、白膠、杜仲、補骨脂.治陽痿.及老人陽衰.一切腎虛腰痛.兼令人有子.同黃 .治腎氣虛.同北味丸.治水泛成痰.同鹿茸、山藥、白茯丸.治腎虛白濁.同沉香、脂麻丸.治汗多便秘.同山萸、北味丸.治消中易飢.專用二三兩白酒煎服.治老人便閉.同山藥、杞子、山萸、北味、黃 、歸身.治腎燥泄瀉.同白芍、甘草、黃芩、紅曲.治痢.
推薦閱讀:
※肉蓯蓉(中草藥詳解)
※教你識中藥:沙漠人蔘——肉蓯蓉
※肉蓯蓉酒
※【肉蓯蓉與枸杞泡酒】
TAG:肉蓯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