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德國成敗——納粹高層方面的因素(一) 【藤枝投稿】
第一章 納粹高層方面的因素
納粹德國高層的決策者主要是納粹黨的頭目和軍官團中的一些高級將領。這些人可以說都是德國的精英,他們有各自的優點和特長,在為納粹黨和第三帝國的工作中也是忠誠努力,的確做出了很多的貢獻。但是他們也有各自的缺點和劣勢,這其中有個性方面的,也有能力和意識方面的。也正是這些缺點造成他們的決策失誤,成為納粹失敗的主要原因。現在我們就幾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來分析一下。
一、希特勒
作為20世紀最為強勢的人物之一,希特勒是惡魔也是天才。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他、他的黨、他的帝國犯下了令人髮指的惡行,多少城市被毀、多少生靈塗炭,世界被推入了戰爭的血雨腥風,戰火最終也毀滅了他和他的帝國。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惡魔。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他從一個不值一提的巴伐利亞下士,在短短几年之內利用德國政局的變化,將一個默默無聞的小黨建設成為議會最大黨,自己也成為了德國總理,即而又登上了德國元首的寶座。正是他上台以後德國經濟復興了,社會走出了戰敗國的陰影,軍隊恢復了元氣,再次躋身世界列強的行列。並且在戰爭初期他的戰略思想也是相當正確和有預見性的。歷史上製造慘案的暴君和獨裁者並不在少數,但是能夠有這樣業績的卻並不多見。與中國歷史上的秦始皇到是有不少相似之處。所以我們不得不承認他也是一個天才。
希特勒加入納粹黨時,納粹黨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黨派,但是在希特勒的領導下納粹黨很快發展壯大,到1932年德國總統選舉時雖然興登堡總統獲得連任,但希特勒只比他少50萬票。繼而納粹黨在議會選舉中一躍成為第一大黨,戈林成為議會議長。在納粹黨和共產黨的抵制下巴本和施萊徹爾內閣相繼倒台,1933年1月30日85歲的興登堡總統無奈的任命比他年輕一半的希特勒為政府總理。當晚數十萬納粹黨徒進行了聲勢浩大的火炬遊行,他們高唱著《霍斯特-威塞爾之歌》(注1)行進在柏林的大街上,慶祝希特勒登上德國領導人的寶座。
希特勒上台之後利用「國會縱火案」廢除了德國的議會民主制度,宣布只有納粹黨為唯一合法政黨,開始了自己的獨裁統治。他指使衝鋒隊、黨衛軍和已經被納粹控制的警察部隊逮捕、暗殺大批的反對者,查封那些不聽指揮的報刊雜誌,收繳和焚燒被認為對國家和人民有害的書刊(主要是左翼的進步書刊和淫穢書刊)。他還建立了集中營將那些反對國家社會主義的人統統關了進去。其實這些也不是希特勒獨創的,但凡獨裁者們大多會使用這些手段鞏固自己的政權。我們中國在五十年代直到「十年浩劫」結束也有很多類似的政策。比如希特勒封報、焚書,我們「破四舊」、列禁書;希特勒將大批反對者關進集中營,我們划了大批諸如「右派」、「反革命」、「反動權威」等,並把他們送去勞改或關進「牛棚」;納粹有衝鋒隊,他們抓人、打人、製造砸毀猶太人商店的「水晶之夜」,我們有紅衛兵「打、砸、搶」、批鬥、拷打、抄家;納粹迫害猶太人,我們迫害「黑五類」及其家屬;希特勒用黨衛軍血洗了尾大不掉的衝鋒隊,這就好像我們文革中的武鬥,羅姆在被處死前也是高喊著「領袖萬歲」的;看看柏林街道上向希特勒行納粹禮的狂熱人群,想想天安門廣場上揮舞著「紅寶書」喜極而泣的同胞,真是感慨頗多。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當時怎麼沒想到把《我的奮鬥》印成小冊子人手一冊,每天學習詠誦可就方便多了。
1933年發生的國會縱火案
納粹黨的焚書運動
德國人民的思想和言論就這樣被一點點禁錮和同化了。然而德國的民眾並沒有被希特勒和納粹黨的暴行所激怒,反而大多數人開始支持納粹的國家社會主義。還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納粹黨以及黨衛軍,成為希特勒和國家社會主義的狂熱信徒。這又是為什麼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是意識形態方面的。德國的民主制度實行的時間並不長,國民的思想意識還沒有從忠君愛國的傳統中轉變過來。一戰結束後德國陷入了空前的危機,經濟凋敝、大批退伍軍人沒有生活來源、失業率居高不下,物質極度匱乏,廣大人民可以說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一戰末期德國海軍準備進行一次自殺式的出擊與英國海軍拼個魚死網破,但是生活十分艱苦的基層水兵早已厭倦了戰爭,在共產黨的推動下爆發了基爾水兵起義,起義迅速蔓延到全國,導致德皇政權的崩潰,新組建的共和政府宣布投降。然而新政府內各個政黨之間爭鬥不斷,甚至發生兵變和起義。這時德國共產黨在李卜克內西和羅莎-盧森堡等人的領導下在德國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但是他們卻和三十年代中國共產黨一樣犯了冒進的錯誤,一次失敗的仿照「十月革命」式的「斯巴達克團起義」徹底葬送了大好形勢,也斷送了這兩位領導者的生命。緊接著在1920年又以卡普、魯登道夫為首發生了「埃爾哈特旅」右翼政變,政府被迫遷出了柏林。德國政府雖然建立了民主政體,但是沒有一個政黨有能力穩定政局,內閣一屆一屆走馬燈似的換個不停,而德國的經濟和人民的就業等問題卻沒有絲毫的好轉。苛刻的《凡爾賽和約》更使人們對當年的水兵起義和與協約國媾和的共和政府產生了不滿,德國人將他們稱為「十一月罪人」。人們開始期待出現一位俾斯麥式的鐵腕人物帶領德國走出困境。這正好為希特勒的上台打下了基礎。
1919年共產黨領導的「斯巴達克團」起義
1920年發生的「埃爾哈特旅」政變
其次是在經濟建設方面的。1933年1月30日萬般無奈之下老邁的興登堡總統很不情願的任命希特勒為總理,希望他能夠組建一屆比較長久的政府,來扭轉每況愈下的形勢。希特勒果然做到了,他的做法與美國在二三十年代解決金融危機的做法基本相同。比如國家就業,就是由國家出面建造一些大型公共設施,來拉動國內經濟和解決工人就業,德國的高速公路網和美國的胡佛水壩就是典型例子。希特勒還大膽地掙脫凡爾賽合約的束縛,實行了義務兵役制開始擴軍,大量的軍需品和武器彈藥的訂貨以及生產這些產品的原材料,使德國的鋼鐵、紡織、化工、軍工、運輸、建築等行業得以復甦,並開始蓬勃發展。這樣德國的整個社會經濟就像車輪一樣開始轉動起來了。這其中希特勒的執政能力和魄力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1936年德國成功舉辦了奧運會,進一步提高了德國的國際地位和希特勒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當時美國的很多金融巨頭都大量貸款給希特勒政權,因為他們看好德國的發展前景。
希特勒的狂熱崇拜者
希特勒的領導能力和組織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他的個人魅力也不容小覷,特別是他那滔滔不絕、慷慨激昂的演講更是極具煽動性。特別是在青少年和退伍軍人中的影響更為突出,在「啤酒館政變」失敗後,當時的魏瑪政府曾明令禁止希特勒在公眾場合演講。他的演講征服了大量聽眾,使其甘願為他的納粹黨效力,這其中就包括納粹的宣傳部長戈培爾和戈林等納粹的高層領導。我們印象中一直認為希特勒是一個性格偏執、冷酷無情的惡魔,其實這只是他的一個側面,特別是在戰爭後期表現得更為明顯,這也與當時他的身體狀況有關。希特勒對其他官員和身邊的工作人員還是相當和善的,起碼在1942年以前這樣說是不過分的。希特勒的個人生活更象一個神職人員,他不吸煙、不飲酒、只吃素食、個人生活極為簡樸,只結過一次婚,就是在自殺之前與埃娃-布勞恩結婚,此外也沒有更多地緋聞。在公眾場合他也表現得很有親和力,特別是對婦女和兒童更顯得關懷有加,雖然有表演的成份,但這也為他贏得了不少支持者。
位於慕尼黑的統帥堂,巴伐利亞國王為紀念歷史上的著名軍事統帥而建,「啤酒館政變」就發生在它左側的街道上
當然納粹德國的許多罪行也出於希特勒制定的政策,這是他永遠也無法抹去的污點,這其中最為令人髮指的就是他的種族滅絕政策。但這也不是他一個人的責任,就像我們在毛澤東時代所犯的錯誤一樣。「三年困難時期」由於錯誤的內政方針,全國幾千萬人死於營養不良,但是當時的領導幹部和家屬依然在享受著特供,他們有肉和雞蛋吃、還有中華煙和茅台酒。在這餓殍遍野的時期,我們還要將救民於水火的寶貴物資償還蘇聯的債務,我們後來在很長一段時期都把這個罪責推到蘇聯頭上。其實不然,毛澤東因為對當時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批判斯大林的政策不滿,才造成中蘇外交關係的交惡,儘快歸還蘇聯貸款也是我們先提出來的。在文革中對出身不好的「黑五類」人員的迫害也同樣令人髮指,打罵、批鬥、抄家、驅逐到偏遠地區都是家常便飯,僅大規模的屠殺事件全國就發生了多起。即使是天子腳下、首善之區的北京大興縣也發生了屠殺事件,青雲店地區的一個村將全村的「壞分子」滿門抄斬,甚至坑殺垂暮之年的老人和未諳世事的幼童,這種日本鬼子才做得出的獸性卻被用在屠殺自己的同胞身上。當時有人為了不還欠款,就藉此機會對債主一家痛下殺手。當人們被狂熱沖昏,就喪失了理智也喪失了人性。但是這些事件一直被掩蓋著,那些劊子手也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這些暴行我們當然不能都算到毛澤東頭上,同樣納粹的暴行也不能全算到希特勒一人身上。
希特勒沒有受過高等教育,基本上是自學成才,年輕時代想成為一名畫家。他寧願在維也納四處漂泊,也不願回到家鄉過安份的生活。一戰中他志願參軍,並且作戰勇敢被授予下士軍銜和一級鐵十字勳章,英軍的毒氣差一點使他雙目失明,這可能也是後來導致他患病的原因之一。青年時代的磨難也成就了他堅韌的性格,磨練出了驚人的意志力。這並不是為希特勒平反,但現在一些西方的學者已經開始更客觀的評價希特勒。希特勒在一戰結束後不但投身到政治鬥爭中,而且在獄中完成了他的政治綱領《我的奮鬥》,還研讀了很多軍事方面的著作。不但對於克勞塞維茨、沙恩霍斯特等德國軍事家的軍事思想有了很深的造詣,而且對於一些武器的性能和參數也了如指掌。所以雖然他沒有接受過正規的軍事教育,也沒在軍隊擔任過指揮人員,但在戰略構思和戰役計划上他並不是門外漢。這一點也使他在軍事指揮上很少循規蹈矩受到理論束縛,往往可以出乎他人預料達到戰役突然性。希特勒在戰略構想上有獨到之處,在當時世界各國的領導人當中可謂佼佼者。這也是他在戰前和戰爭初期能夠取得輝煌戰果的原因。當然這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德國優秀的軍官和參謀人員給了他強有力的支持。希特勒在政治和總體戰略上確有過人之處,但具體到戰術指揮方面就明顯欠缺了,幸運的是德國軍官中有很多能力出色的人才,其中有些可以稱的上是軍事天才,他們正好彌補了希特勒的缺點,甚至將希特勒的計劃執行得更加完美。希特勒在初期對軍隊高級將領還是相當尊重的,也能夠虛心聽取他們的建議,再根據這些建議對自己的構想予以完善。當然這些建議中也有不少是比較保守的或不正確的,這些不同意見主要來自統帥部的高級將領,但希特勒總是能夠依靠他的口才將他們說服,這也是希特勒在後來越來越聽不進不同意見的一個原因。後期希特勒對於統帥部的高級將領完全喪失了信心,不但聽不進不同意見,還將大批與他意見相左的高級將領免職,這使得他身邊的智囊團都變成了一些隨聲附和的應聲蟲,但希特勒對敢於和他據理力爭的將領還是非常欣賞的,並且也尊重他們的意見,莫德爾元帥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希特勒在發現人才和使用人才方面也非常成功,他的眼光十分敏銳和獨到,並且由於他本身就來自平民和士兵階層,所以不像一些出身貴族和軍人世家的高級將領那樣看重背景和資歷。比如在戰前任用古德里安創建裝甲兵,古德里安出身比較卑微資歷也不是很深,但他的裝甲兵理論得到了希特勒的認同,所以被破格晉陞為裝甲兵總監,正是他一手創建了後來席捲歐洲的德國裝甲部隊。再有就是隆美爾,隆美爾是在擔任希特勒的衛隊長時被發現的,起因是他寫了一部軍事著作被戈培爾推薦給了希特勒,希特勒在讀過之後立刻意識到這個軍官的才幹,隨後在法國戰役開始前對隆美爾委以重任,由他指揮第7裝甲師,從而造就了縱橫法國的「魔鬼師」。在準備派遣非洲軍團時陸軍司令部推薦曼施坦因,而希特勒力排眾議委任了隆美爾,成就了隆美爾元帥「沙漠之狐」的美名。在1943年任命義大利戰區指揮官時陸軍司令部推薦了隆美爾,然而希特勒卻出人意料的任命了空軍元帥凱塞林,這次任命無疑又是十分正確的。
從左至右依次為古德里安大將、隆美爾元帥、凱塞林元帥、莫德爾元帥
戰後一些德軍將領的回憶錄往往將希特勒形容成一個不斷咆哮將他的意志強加於人的惡魔,這其實是一種推卸責任的態度。希特勒曾經不止一次被德軍將領們的意見左右,而改變了自己的決策,這些改變很多都是錯誤的,例如1941年底進攻莫斯科的「颱風計劃」和對美國宣戰。當然軍事將領們也無可厚非,因為他們考慮問題的出發點與希特勒是不同的,他們往往單純從軍事角度出發,而希特勒作為統帥就要考慮得更多、更複雜。比如在戰爭後期隨著戰局的不斷惡化,羅馬尼亞獨裁者安東列斯庫已經有了退出戰爭的想法,他來到柏林試探德軍的意圖,他建議時任總參謀長的古德里安收縮戰線,古德里安從軍事角度出發立刻欣然同意,但希特勒立刻痛斥了古德里安,並明確的告訴安東列斯庫德軍將誓死保衛羅馬尼亞,這使得羅馬尼亞在軸心國陣營堅持了更長時間,繼續為德國提供必不可少石油。希特勒的考慮主要是資源,因為德國沒有這些資源是一天也堅持不下去的,所以希特勒下達的所有堅守命令的開頭全部寫著:「不能失去……這樣我們就會失去錳、失去鎳、失去……」因為德國本土完全不具備這些東西,甚至銅礦。
在法國戰役勝利以後,希特勒的威望達到了巔峰,德國人在路上鋪滿鮮花來歡迎從貢比涅森林凱旋的元首。此時一些人和納粹的宣傳機器開始大肆宣揚希特勒,希特勒也開始越來越相信自己的能力和直覺。1942年以後他開始聽不進不同意見,再加上疾病和1944年遭到暗殺時受的傷痛,使他的情緒經常失控,思維也開始容易衝動,這造成了他決策上的不斷失誤。而且在他失誤之後,為了維護自己的威信,他總是遷怒他人,軍隊高層的將領一個個被他解職,這就造成了德軍高層指揮人員能力的下降,也使得敢於向他提出不同意見的人越來越少,很多人開始患得患失。他犯的錯誤也就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了,直至他和他的第三帝國徹底覆滅。
希特勒在決策上的成功與失敗,我們在後面根據時間段再作具體分析。
注1:納粹黨的黨歌,為了紀念納粹黨的英雄,一位在與德國共產黨的武鬥中犧牲的衝鋒隊員霍斯特-威塞爾。
推薦閱讀:
※影響人心理的三大因素
※寶寶長大個的7個關鍵因素
※引起腸道菌群失調的因素
※你沒錢可能是這11個因素導致的!
※腦出血的6個前兆都有哪些?哪些因素會導致腦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