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山水畫的弊病到底是什麼?
當代山水畫的弊病是什麼?
□唐曉亮
「盛世重收藏」。當代社會發展繁盛,山水畫創作異常活躍,湧現出了龍瑞、郭公達、姚治華、雷正民、陳大章、於志學、官布、林之源等一批優秀的山水畫家,取得了較大的成就。但在一派繁榮的表象下,當代山水畫界卻存在魚目混珠、魚龍混雜的現象,令人堪憂。筆者經常參與和觀看各式各樣的畫展和交流活動,體會較深。比如有的作品太中規中矩,缺乏創意,匠氣較重;有的作品看似大刀闊斧,但經不起推敲,充滿匪氣;有的作品構圖簡單,粗糙不堪,躁氣很濃;有的作品花里胡哨,不倫不類,俗氣瀰漫……造成這些弊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筆者以為主要有如下幾點:
一是、文學修養不足。當代許多山水畫家一味躲在書房裡臨摹,很少看書、思考,更不似古代畫家那樣能夠寫出思想境界高深的書畫理論著作。這一類畫家,畫畫也許還過得去,但題詩作文就不行了。縱觀前面所提到的歷代優秀畫家,哪一個不是飽讀詩書、滿腹經綸而後妙筆生花、畫作上乘?王維曾說「凡畫山水,意在筆先」,強調「意」的重要性。蘇東坡說「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強調詩與畫的關係。董其昌說「畫家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強調讀書的重要性。所以,作為一個山水畫家,若要提高自己的審美境界,使作品富于格調和韻味,不讀書不行,不做學問不行;否則,就只能成為一個畫匠。詩文學養是一個畫家創作出好作品的前提。
傅抱石山水
二是、筆墨功夫不夠。現在有不少所謂的「山水畫家」,不練或很少練書法,但畫了沒幾年,連筆都還沒拿穩,就急於「走穴」掙錢了。他們虛張聲勢,竭力宣揚,大肆炒作。要知道,書法寫不好,筆墨功夫就不夠,線條就柔弱,畫面就沒有質感。趙孟頫曾說「書畫同源」,強調畫家要「以書入畫」。所以,一幅高水準的山水畫作品不是「描」出來的,而是「寫」出來的。縱觀歷史上的山水畫大家,大多既是詩人和作文好手,又是大書法家。所以,練好筆墨功夫,是畫好山水畫的基礎。
李可染山水
三是、哲學修養不夠。現在的山水畫家大都對傳統哲學理論、學說知之不多,所作相關研究更是匱乏。我們知道,儒、釋、道三教是中國畫審美的哲學基礎。中國山水畫是在「老莊哲學」和佛教思想的影響下產生的,一開始就打上了深深的哲學烙印。儒家主張「文以載道」,倡導事物之間相互協調的「中和之美」,使中國畫家在整體布局上得到了有益的啟示。道家主張「天人合一」「重心略物」,提倡「物我兩忘」「順其自然」,為中國畫審美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礎。而佛家則主張「本真」「禪意」,提倡「自性」「頓悟」,提升了中國畫的審美境界。嵇康所說「俯仰自得,游心太玄」是對山水畫創作心態的絕佳描繪。歷代山水畫家無不對儒家、道教和佛教學說和思想有所研究和參悟,作品無不體現了自然精神和禪宗思想。王維、倪雲林、董其昌如是,宗炳和「清初四僧」就更不用說了。
齊白石山水
四是、創新意識不強。當今畫壇,不少山水畫家要麼成天臨摹古人的東西,要麼一味臨摹當代名家的作品,「脫稿」創作時幾乎都是「複製」。他們很少外出寫生,導致作品沒有自己的面目,以致畫界舉辦各種畫展時,參展作品大都「似曾相識」,實在可悲!齊白石曾說:「學我者生,似我者死。」李可染主張用「最大的功力打進去」,再用「最大的勇氣打出來」。臨摹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最終還是為了創新。石濤曾言:「筆墨當隨時代。」畫家應與時俱進,不能墨守成規。當然,創新要合乎規律,盲目的「創新」只能算作亂來。因此,山水畫家應認真處理好「入世」和「出世」的關係。有所「入世」,也有所「出世」,緊密聯繫現實生活和時代特點,才能創作出高水準的作品。
節選自《中國書畫報》 國畫版
《透過山水畫史看當前山水畫創作弊病》一文
推薦閱讀:
※宋初「三家山水」--關仝
※張大千青綠山水,如清風拂面!
※兩座石室山 不得混為一謝靈運永嘉山水詩地名小考之五(潘猛補)
※吳歷(清六家)《單貼山水冊》
※中國繪畫郵票圖錄(7-14)宋代山水畫·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