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蝗災史

中國蝗災史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蝗災與水災、旱災並稱為中國三大災害[1],鄧雲特《中國救荒史》統計,秦漢蝗災平均8.8年一次,兩宋為3.5年,元代為1.6年,明、清兩代均為2.8年,受災範圍、受災程度堪稱世界之最。明末農學家徐光啟《除蝗疏》言:「國家不務畜積,不備凶飢人事之失也。凶飢之因有三、曰水、曰旱、曰蝗。」。旱災之後更容易引起蝗災,由於蝗蟲能飛移,有時候大量發生,形成大集團,因此災害擴大面積往往遠大於水、旱。

彭邦炯《商人卜螽說——兼說甲骨文的秋字》一文認為中國蝗災史可追溯到甲骨文[2]。《詩經》提到「去其螟螣(螣即蝗蟲),及其蟊賊,無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3],南宋理學家朱熹認為是指晚間以火誘捕蝗蟲以消滅之[4]

東漢思想家王充在《論衡》記載:「蟲食谷者,部吏所致」,蔡邕說,「蝗者,在上貪苛之所致也」。可見當時中國科學水平不高,以為蝗災是因貪官污吏所致。

目錄 [隱藏]

  • 1 漢代
  • 2 唐代
  • 3 五代十國
  • 4 宋代
  • 5 元朝
  • 6 明朝
  • 7 清代
  • 8 注釋
  • 9 參考文獻
  • 10 參見
  • [編輯] 漢代

    《後漢書·五行志》載:(46年)「春三月,蝗螟大起,被害者九十郡國;二十八年(公元52年),大蝗,被害者八十郡國。」

    [編輯] 唐代

    貞觀二年(628年),京師旱,蝗蟲大起。太宗入苑視禾,見蝗蟲,掇數枚而咒曰:「人以谷為命,而汝食之,是害於百姓。百姓有過,在予一人,爾其有靈,但當蝕我心,無害百姓。」將吞之。左右遽諫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災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自是蝗不復為災[5]

    開元三年(715年),淮河流域發生嚴重的蟲災,「蝕稼,聲如風雨。」宰相姚崇下令捕蝗滅蟲,汴州刺史倪若水抗拒,反對捕蝗,姚崇向倪若水批評說:「坐看食苗,忍不相救?因此饑饉,將何以安!」《舊唐書》載倪若水率民捕蝗,「獲蝗一十四萬(石),投汴渠流下者,不可勝紀」[6]。此法稱為「埋瘞法」。

    《通典》卷7:「開元四年(716年),山東諸州大蝗。」

    《新唐書·五行志》載:開元二十五年(737年),發生蝗災,「有白鳥數千萬,群飛食之,一夕而盡,禾稼不傷。」

    貞觀二年六月(628年),「京畿旱蝗」(《新唐書》卷36《五行三》)

    興元元年(784年)四月,「自春大旱,麥枯死,禾無苗,關中有蝗」[7]

    《舊唐書·五行志》載:(唐貞元元年,785年)「夏,蝗,東自海,西盡河隴,群飛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葉及畜毛靡有孑遺,餓殍枕道。」

    《新唐書》武德六年,「夏州蝗。蝗之殘民,若無功而祿者然,皆貪撓之所生。先儒以為人主失禮煩苛則旱,魚螺變為蟲蝗,故以屬魚孽。」

    開成四年(839年)六月,「天下旱,蝗食田」(《舊唐書》卷37《五行志》)

    [編輯] 五代十國

    《舊五代史·五行志》記載:後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爆發蝗災,「許、汝、蔡、陳、潁五州生,有野禽群飛蔽空,食之皆盡。」

    「(後唐)明宗天成三年(928年),夏六月,大蝗蔽日而飛,晝為之黑,庭戶衣帳悉充塞。」(《十國春秋·吳越忠懿王世家》)

    《舊五代史·五行志》載,乾祐二年(949年),蝗蟲蔓延到宋州(今河南商丘),「蝗一夕抱草而死」。這種「蝗一夕抱草而死」的記載殊為可異,有人認為是粉飾太平,也有人認為當地植物有殺蝗效果,如周懷宇《隋唐五代淮河流域蝗災考察》一文說:「在淮河流域的植物類中,也有殺蝗的草本植物……」,「宋州發現當地生長殺蝗的草本植物……」,一般稱「抱草瘟」,或弔死瘟(蝗霉病)。

    [編輯] 宋代

    雍熙三年(986年),「山蝗,鄄城縣有蝗自死。」(《宋史·太宗本紀,五行志》)

    淳化三年(992年)七月「貝、許、滄、沂、蔡、汝、商、兗、單等州,淮陽、平定、彭城飛蝗,抱草自死。」(《宋史·太宗本紀,五行志》)

    至道二年(996年)六月「亳州蝗,秋七月谷熟,許、宿、齊三州蝗抱草死。」(《宋史·太宗本紀,五行志》)

    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秋七月丙辰,「開封府祥符縣蝗抱草死,有數里。」(《宋史·真宗本紀》)

    元符元年(1098年)八月「高郵飛蝗抱草死。」(《宋史·五行志》)

    乾道元年(1165年)六月壬辰,「淮南轉回判官姚岳言:境內飛蝗自死。」(《宋史·武宗本紀·五行志》)

    《宋書》載景祐元年春正月,「詔募民掘蝗種,給菽米」

    [編輯] 元朝

    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諸暨蝗及境,皆抱竹死。」(《元史·真宗本紀》)

    [編輯] 明朝

    朱元璋《御制皇陵碑》:「值天無雨,遺蝗騰翔。里人缺食,草木為糧。」

    嘉靖三十九年,「蝗食禾苗殆盡;萬曆十四年飛蝗蔽空;清朝康熙三十四年蝗起寶武界,饑民相食」。(天津市《寶坻縣誌》)

    萬曆十九年(1591年),「天津縣夏蝗飛蔽天,聲如雷雨,食苗殆盡」,新樂「夏五月蝗生縣東,未幾數日滋類遍野」;

    天啟六年(1626年),遷安「秋七月飛蝗蔽野,大傷禾稼。」

    崇禎三年(1630年)六月初九日,徐光啟上疏「屯鹽疏」,其中第三篇為「除蝗疏」,後編入《農政全書》。

    [編輯] 清代

    陳芳生著有《捕蝗考》,有「備蝗事宜」和「前代捕蝗法」兩部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它「條分縷析,頗為詳備,雖卷佚寥寥,然頗俾於實用」。

    光緒三年《海鹽縣誌》卷十三:「康熙十年七月二十日,蝗從西北來,飛過城上。」

    嘉慶《松江府志》卷八十載:「康熙十一年,飛蝗蔽天,自北而南,所過但食竹葉蘆穗,無食禾者。」

    康熙五十六年(1716年)「徐州鄰縣秋蝗入州界,不食禾皆抱草而斃。」(《清史稿·災異志》)

    清雍正十年(1732年)「泗陽西鄉柴林湖夏蝗蝻遍地,厚數寸。官兵惶懼,旋盡抱草僵死。」(《清史稿·災異志》)

    清乾隆五年(1740年)八月「河南蝗來境,抱草而死,不為災。」(《清史稿·災異志》)

    光緒八年《歸安縣誌》卷二七:「乾隆二十年,蝗蝻生。」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鄖陽二月「蝻起,至四月皆依草附木而枯。」《清史稿·災異志》

    咸豐二年(1852年)底:「柳、慶上年早蝗過重,一二不逞之徒倡亂,饑民隨從搶奪,比比皆然」[8]

    咸豐三年(1853年),「夏,武郡蝗蟲蔽日」(咸豐《武定府志》)

    咸豐五年(1855年),「七月,蝗從南來,飛蔽天日.集田害稼」(宣統《重修恩縣誌》)

    咸豐六年(1856年),「夏,蝗蟲又起,飛翳天日,棲樹枝折,復值歲飢,木葉草亘,人蟲爭相取食,衰鴻遍野,賣男鬻女」[9]

    咸豐六年(1856年),「五月,飛蝗遍野。六月,蝻生,食禾害稼」(民國《定陶縣誌》)

    民國十年《嵊縣誌》卷十三:「咸豐六年八月,有蝗自北來,頃刻蔽天。」

    咸豐六年(1856年),安徽皖北大旱,「旱,飛蝗大至,食禾幾盡。」(民國《太和縣誌》)

    民國《吳縣誌》卷五五:「咸豐六年七月,蝗從西北來,如雲蔽空,傷禾。同治元年七月甲申,飛蝗自北至南,有雷聲送去。」

    《清史稿·災異志》載:「八月,昌平蝗,邢台蝗,香河、順義、武邑、唐山蝗。」

    咸豐七年,「秋七月至望復返,群飛蔽日,食禾太甚。」(雍正《遼州志》)

    光緒三年(1877年)阜寧五月「大風雨,蝗抱草斃。」(《清史稿·災異志》)

    光緒《松江府志》卷三十九載「秋八月,飛蝗蔽天,城鄉俱是,中秋後熱如夏,蝗復來。」

    宣統《太倉州志》卷二十六載「夏,蝗自北來,既而入海,災亦不甚。」

    [編輯] 注釋

    1. ^ 「蝗軍」大鬧北方 見者毛骨怵然
    2. ^ 彭邦炯《商人卜螽說——兼說甲骨文的秋字》(《農業考古》1983年第2期)
    3. ^ 《詩經·小雅·大田》
    4. ^ 陳芳生,《捕蝗考》
    5. ^ 《貞觀政要》卷8《務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37頁。
    6. ^ 《舊唐書·五行志》
    7. ^ 王溥:《唐會要》卷44,中華書局1955年6月第1版,第790頁
    8. ^ 《論粵西賊情兵事始末》
    9. ^ 民國《欽縣縣誌》

    [編輯] 參考文獻

  • 倪根金,《歷代蝗災及治蝗述要》(《歷史教學》1998年第6期)
  • 陸人驥,《中國歷代蝗災的初步研究——開明版〈二十五史〉中蝗災記錄的分析》(《農業考古》1986年第1期)
  • 袁林著,《西北災荒史》(甘肅人民出版社,1994年)
  • [編輯] 參見

  • 中國地震史
  • 中國水災史
  • 中國旱災史
  • 來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C%8B%E8%9D%97%E7%81%BD%E5%8F%B2」4個分類: 中國災難與災害性事件 | 蝗災 | 中國歷史 | 各種主題的歷史
    推薦閱讀:

    中國亮劍!強硬警告美日印要玩咱就玩大的
    外國人鏡頭下的中國,美哭了
    中國西藏網
    新中國「十七年教育」的基本特徵

    TAG: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