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打不打朝鮮,誰說了算?

作為冷戰的最後殘餘,朝鮮半島近期山雨欲來風滿樓,戰爭到來的聲音正獵獵作響。

在金家建政史上,面臨外部勢力介入戰爭的威脅,這是繼朝鮮戰爭之後的第二回。

面對朝鮮日益升級的核導威脅,美韓進行了前所未見的最大規模軍事演習。

美國新政府除了施加最大程度的軍事、外交和制裁壓力之外,它的國務卿蒂勒森和副總統彭斯先後在到訪韓國時還宣稱,美國對朝戰略忍耐政策已經結束,包括武力在內的各種對朝方案都擺在案頭,以供選擇。

總統特朗普也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暗示可能隨時會發動對朝軍事行動。

而朝鮮可謂針鋒相對。在太祖金日成105周年誕辰日,金正恩政府舉行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閱兵式,並於次日晨進行了一次不成功的中程導彈試射。

朝鮮各級高官對外表示,它決不停止、反而會加強核導發展進程,堅決應對美韓的軍事威脅,並可能會進行先發制人的打擊。

在這劍拔弩張的當口,中國展開了新一輪斡旋活動。

這輪斡旋的背景是,中國領導人在特朗普的佛州私邸舉行了後者上任以來的首次面對面會晤,就應對朝鮮問題達成基本共識。

和平解決是目前的主基調。美方暫不考慮軍事進攻方案,中方也不再強調絕不允許朝鮮半島生戰生亂與和談是唯一途徑的觀點。

朝鮮半島的地緣環境比敘利亞或者阿富汗都遠為複雜,在這個區域集中了當今經濟前三強國家和軍事前三強國家(如果加上日本的潛在能力的話,那就是前四強),而且朝鮮已經形成了具有實戰能力的核導威脅。

因此,在目前,戰爭並非是特朗普政府最優先的選項,毋寧說它仍是一個施壓手段。它目前的主要策略是,對中國施加壓力,促使其最大程度地幫助美國,達到讓朝鮮放棄核導政策的目標。

圍繞這個基調,中國正採取對朝兩手,一是制裁加強,朝鮮運煤船被勒令歸國就是一個表現;二是加緊外交施壓。朝鮮半島事務特別代表武大偉對韓國進行了緊急訪問,就強化對朝施壓達成一致。

不過,中方派遣外長王毅和武大偉訪朝的計劃,據稱遭到朝鮮冷處理:中方的要求未獲朝鮮政府的正式答覆,甚至回絕。

華盛頓郵報就此評論說,中國對朝鮮半島的政策搖搖欲墜。勸朝鮮棄核,阻止韓國薩德都沒取得效果,這一政策成了「破棉絮」。

這就尷尬了。中國一直主張通過外交與對話方式解決朝鮮核導問題,堅決反對武力方式。它的潛台詞是,中國深信這樣能解決問題。

但如今朝鮮連中國提出和平解決方案的機會都不給,堵死了中國以和平方式介入朝鮮核導問題解決,並發揮影響力的可能性。朝鮮副外相韓成烈甚至在接受訪問中,含蓄譏諷中方缺乏道德權威,提供這種調解。

朝鮮這樣做的底氣是,它已擁有了對外能產生實質性威懾的核導能力,這種能力對於它的近鄰尤甚。中國不敢霸王硬上弓,即令美國動武,也是被迫的。

另一方面,朝鮮歷來不遺餘力尋求與美國直接對話,謀求美國在確保自身政權安全和幫助改善經濟前提下,放棄核導。

在美朝這個關係中,美國是拒絕方。美國堅持朝鮮必須以可檢驗的方式放棄核導,才能舉行直接對話。在金正恩政府進行新的導彈試射後,特朗普政府實際已經關閉了華盛頓與平壤直接對話的大門。

現在中國政府恐怕腸子都悔青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一直都是主張和談。

在中方向朝鮮提供主要援助的情況下,美韓等國家也對中國抱有很高期望。特朗普選前選後都強調要中國幫忙,可見一斑。沒人能想到中國對朝影響力是紙糊的。

因此,朝鮮核導能力能夠發展到今天這樣一個接近失控的地步,全然是各方聯手搞綏靖主義的結果。朝鮮的「尾大不掉」,讓有關國家自吞苦果,卻有口難言。

儘管特朗普在聽了中國領導人解釋10分鐘後就理解了中方施壓促朝棄核導的困難,但為時已晚。

金正恩政權之所以敢於拒絕中方的另一個底氣是,朝鮮半島的水很渾,各方態度絕非鐵板一塊,中方不是唯一選擇。

在當前的國際環境下,朝鮮作為「搗蛋者」,唯一可能獲利的是俄羅斯。而後者也對渾水摸魚,借重朝鮮實現自己的國際目標,表現出濃厚興趣。在各國加強對朝制裁之際,反而加大力度與朝鮮進行了密切聯繫。

所以,就目前情況而言,對朝施壓促和平解決,主要是因為戰爭可能會造成巨大損害的後果,而且不可預測。

各方以和平方式促使朝鮮放棄核導的唯一前提是,其施壓力度對金正恩政府的「政治安全」構成致命威脅,金本人和政權的地位可能很快不保。

但一則以中方為主的制裁力度能否達到這個程度;二則俄羅斯是否真心誠意允許這種結果出現,都存在不確定性。

合法性和安全感均嚴重匱乏的金正恩政權——前者通過朝鮮前駐英公使太勇浩在接受訪談中提供的信息可以證實,對於放棄核導可能對其合法性和安全性造成的無法承受的損害,會心存忌憚,因此對其他各方提出的條件必定苛刻,能否被接受是存在很大疑問的——假使真能走到這一步的話。

和平方式解決的可能性極小,就使戰爭方式解決的可能性加大。


推薦閱讀:

朝鮮第一夫人突然消失意味著什麼?
朝鮮政局的未來展望
平壤之夏
中國要讓朝鮮付出什麼代價?

TAG:朝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