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教程:前後聯合入路治療枕頸畸形
王兵 陳凌強 李宏昆
楊晉 龔志強 趙學凌
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科
枕頸部畸形發生並不少見,枕骨、寰椎、樞椎骨性結構先天、發育異常,神經、血管受壓、損害,腦脊液迴流障礙是枕頸部畸形的主要病理特點;表現高位脊髓甚至延髓、小腦、血管受壓癥狀,臨床表現複雜,治療困難,是脊柱外科的一個重要問題。
分類多數為幾個畸形同時發生,稱為複雜枕頸部畸形
關鍵解剖及測量
關鍵解剖及實際測量
脊髓受壓、牽張,小腦扁桃體疝,腦脊液循環障礙:
前路手術相關關鍵解剖:
癥狀及體征
骨性結構不穩定,上位頸脊髓、神經根、後組顱神經、小腦、椎動脈受壓。
治療原則目的:
解除神經、血管壓迫
恢復腦脊液有效循環
重建穩定性
方式:
後入路
前入路
前後聯合入路
前路手術需注意的問題
術前3天保持口腔清潔,漱口
術前檢查鼻道,如鼻道畸形,需行氣管切開
術前判斷呼吸功能,如腦幹受壓,呼吸功能受影響,行氣管切開
放置鼻飼管,術後3-7天通過鼻飼管進食
先行前路手術,顱骨牽引下進行,松解組織同時增加牽引重量
後路手術前,調整牽引力線,行過伸牽引
病例一病史:
· 男,44歲
· 四肢漸進性無力10年,近年加重, 1周前出現大便功能障礙,行走不穩
· 無明顯外傷史
· 無:頭痛、眩暈、構音吞咽障礙
檢查:術前影像學檢查-X ray(正側位):
術前影像學檢查-CT(矢狀面):
術前影像學檢查-CT(矢狀面):
因寰枕融合,無法測量寰枕關節角
術前影像學檢查-CT(橫斷面):
術前影像學檢查-MRI(矢狀面):
齒狀突向上、向後移位;小腦向下疝入椎管;脊髓、小腦受壓;前、後方腦脊液循環障礙;脊髓空洞形成。診斷
枕頸畸形:
顱底凹陷
寰枕融合
寰樞融合
枕骨大孔狹窄
Charis畸形(Ⅱ型)
脊髓空洞症
治療措施
全麻,顱骨牽引,先經口咽入路,松解影響複位的相應筋膜、肌肉、韌帶,清除影響複位的纖維疤痕、骨性組織,觀察、調整牽引方向及重量,達到齒狀突向下,寰樞間隙盡量恢復正常的目的。
完成前路手術後,C臂透視下,齒狀突位置較術前下移1cm,繼續在牽引狀態下翻身,進行後路枕骨大孔減壓,枕頸固定、融合。
術後情況
病例二
·男,62歲
·四肢漸進性無力半年,伴行走不穩
·無明顯外傷史
·無:頭痛、眩暈、構音、吞咽障礙
診斷
枕頸畸形:
顱底凹陷
寰枕融合
寰椎發育不良
枕骨大孔狹窄
Charis畸形(Ⅰ型)
術中情況
術後情況
病例三
·女,51歲
·四肢漸進性無力三月余
·無明顯外傷史
·無:頭痛、眩暈、構音、吞咽障礙
術後情況
推薦閱讀:
※第十一講專題講解對仗合掌
※服飾專題 鞋篇 運動章--馬靴
※單反攝影專題——6個技巧拍出絢麗夜景照片
※【專題篇】自閉症新的臨床方向——從干預腸道菌群開始
※奧數專題之時鐘問題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