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雅斯貝爾斯對教育的貢獻

雅斯貝爾斯對教育的貢獻李文傑 河南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杜梅 河南省周口市農機校[摘要]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家卡爾·雅斯貝爾斯有著長期的從教經歷,寫出了深刻的教育專著,分析其教育思想不但有助於我們了解存在主義哲學,也能借鑒以存在主義哲學為指導的教育思想的合理內容。[關鍵詞]雅斯貝爾斯 教育思想卡爾·雅斯貝爾斯不但是德國著名的存在主義哲學家,從事哲學研究,而且躬行教壇,任過德國海德堡大學教授、大學評議會主席等,也是位一生從教四十多年的教育家。他寫出了兩本教育專著:《什麼是教育》和《大學的觀念》。不但他的哲學思想觀點獨特,而且其教育思想也很值得研究。一、鮮明的目的性雅斯貝爾斯提出:「教育「不能沒有虔敬之心,否則最多只能是一種勸學的態度,對終極價值和絕對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質。」[1]可見,所有的教育不是單純的職業知識和實用知識的學習,而是要著眼於本質和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追求絕對真理和終極價值。只有自己對教育本質有了清晰的了解,才能更好地接受教育。教育目的的另一個方面是清楚自己的意願。這說明首先是使受教育者體悟到自身的潛力,其次是明確自己有選擇的自由可以根據喜好來選擇接受教育的方式或者內容。所以教育應該體現這兩個目的,否則將導致教育的衰落,「教育的衰落意味著人類的衰落」。 [2]上個世紀就把教育放在人類發展的高度來考慮,可以說與當前對教育的認識有更多的相通之處。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雅斯貝爾斯首先強調自我的主動學習。「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3]可以說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只有從自身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發展自己。其次提出了對教師的要求,教師不能故意保留知識而不教給學生,或者為了個人權威而要學生盲從盲信自己,更不能抱著投機的態度來應付教學,敷衍學生,而應該把教育當成極其嚴肅的偉大事業,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再者,根據雅斯貝爾斯存在哲學中「自我超越」的人生哲理,人永遠無法窮盡自身,同時由於人有意識自由,能夠主宰自己的行動,就有可能按自己的意願製造自身。正是靠這種無限的發展可能性,才能不斷地超越自我,所以教育的目的不應僅限於知識的傳授,而應著重培養人不滿足當下的存在,認識到不足並不斷超越。二、深刻的方法論雅斯貝爾斯推崇蘇格拉底方法,這樣不但會使師生處於平等地位,而且雙方均可自由思索,打破了固定的教學方式,不能使學生僅僅被動地去聽、去接受。像蘇格拉底一樣,教師只是通過深入地追問,激發學生探索求知的興趣,開發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從內部產生一種向上的力量,而不是外部的強迫。通過這種教育方法,我們會發現,教師並不直接教授知識,而是幫助學生產生思想和認識,師生之間只存在善意的爭論,而不是屈從與依賴,所以雅斯貝爾斯說,如果「學生渴望把教師變成權威,變成大師」,那麼「一個蘇格拉底式的教師須將此看作是對學生最大的誘惑而加以抵制。」[4]從教學方法上注重培養學生的主體地位,擺正了師生之間的位置。雅斯貝爾斯還著重強調邏輯推導方法勝於單純的結果,而且認為邏輯推導過程對學生的精神有陶冶價值。「物理和化學的結果是無足輕重的,但怎樣得到這些結果的方法則具有陶冶價值。」[5]他還提倡把技能教育與精神陶冶結合起來的教學方法:科學技術研究培養出來的科技人員說到底是服務於某些目的的專業工人,這意味著這些工人並沒有真正受到教育,而是完成了一項技能的培養。因為這違背了雅斯貝爾斯教學的目的,「技能的訓練專業知識的提高還不能算是人的陶冶,連科學思維方式的訓練也談不上,更何況更改的培養、精神生活的陶冶以及參與人類每一個時代都具有創新內容的歷史傳承之中。」[6]當然,掌握技能是教育必要內容之一,因為科學是專門化的,要求學生有確定的技能,並在人的存在中佔據著一個不可取代的位置。學生通過教育才能成為專門人才或專家,這種技能是生活必需的。而精神科學的價值體現在對人性的陶冶上,它也建立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之上,但只研究人們能理解的東西,作為存在主義教育,他自然要把精神科學置於自然科學之上,但二者不能分離。自然科學儘管陶冶價值比精神科學少,但其方法還是有價值的,學習自然科學最主要學習它懷疑一切的精神等。陶冶教育體現在強調古典人文主義學科的陶冶價值。一個人只要在年輕時就「學過希臘語和拉丁語,讀過古代詩人、哲學家和歷史學家的著作,那麼他就擁有了一個精神世界。」[7]所以說擁有了精神世界後才能有利實現雅斯貝爾斯所說的教育的超越目的。三、獨特的系統觀雅斯貝爾斯的教育思想可以說包括兒童教育到大學教育的全過程,尤其是大學教育,他當成一個子系統,不但詳細論述了教學方法、內容,而且考慮了教學計劃計劃的制定和教學度的掌握。他認為「塑造兒童就是塑造著未來」 [8]教育中要尊重兒童的自由,讓他們明白學習是自我生成,養成獨立、自尊及自主的精神。對兒童來說,最重要的不是掌握科學,而是充實精神世界。這就要求教師在傳達教學內容時言簡易賅,以直觀的圖片和形象使兒童受到思維明晰性和理解力的鍛煉,獲得對事物的確定了解。要想將兒童培養成社會所需要的棟樑之材,一方面要喚醒團體的歷史性精神和生命意識,讓兒童在無拘無束的日常生活中通過與團體的交往、語言交流方式以及教育者所傳授的人類現象狀況,獲得歷史性精神和生命意識之流;[9]另一方面是讓學生學習將來從事工作和職業所必不可少的課程。兩者不可偏廢:前者涉及到學校的精神,後者涉及到學校的計劃意圖。在關於大學的改革方面,雅斯貝爾斯認為要重新確立大學的觀念,使大學走上實現精神生活與科學研究並重的道路,同時要使大學承擔四項任務:一是研究、教學和開設專業知識課程;二是教育與培養;三是生命的精神交往;四是學術。這四項任務是一個有機整體,構成了大學的理想。「大學生要具有自我負責的觀念,並帶著批判的精神從事學習,因而擁有學習的自由;而大學老師則應以傳播科學真理為已任,因此他們有教學的自由,大學的理想要靠每一位學生和教師來實踐。」[10]為了實現這些理想他提出「研究與教學並重是大學的首要原則」,要制定教學計劃和程序,「大學的觀念決定地存在於學生和教授個人之中,而其次才是存在於規章制度的形式中。」[11]

作為存在主義哲學和教育的代表人物,雅斯貝爾斯所主張的教育目的在於幫助人自我超越,並希望把人從機械文明的社會組織和制度的束縛下解放出來,號召人們要為個人的解放和自由去抗爭; 注釋[1][5][9][10]雅斯貝爾斯:《什麼是教育》,鄒進譯,三聯書店1991年版,第44—45頁,第115頁,第32頁,第139頁[2][8]雅斯貝爾斯:《現時代的人》,周曉亮,宋祖良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第56頁,第56頁[3][4][11]雅斯貝爾斯:《雅斯貝爾斯哲學自傳》,王立權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2頁,第206頁,第62頁[6][7]《世界教育名著通覽》,任中印等編,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383頁,第1390頁


推薦閱讀:

驚呆了!有史以來關於教育最大的謊言竟然是…(家長必看)
英國留學生常逛店鋪,收藏!
了不起的孩子 總是知道些沒用的東西
雞湯越濃,現實越殘酷(五)
蒙氏教育研究之二:淺談蒙氏數學教具的系統投放

TAG:教育 | 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