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達晨創投:變與不變

註冊制預期漸行漸進,A計劃創新企業歸心似箭,本土PE機構或將迎來又一波屬於自己的時代。相比外資PE機構,本土PE機構對於一些新的投資機會(比如新三板),更加遊刃有餘。而從眾多美元基金手中接盤VIE拆解項目,人民幣基金或將擁有更多議價權。如此,本土PE或將迎來一個嶄新的時代,而達晨應該算是其中的佼佼者。

達晨的時代又回來了。

2015年剛過去幾個月,達晨已有12家企業完成IPO上市:正業科技、華友鈷業、博世科、國恩科技、星光農機、航新科技、金雷風電、鵬輝能源、博濟醫藥、贏合科技、四川迅游、多喜愛。

如果說,5年前的達晨還是項目為王,3年前進入關鍵轉型期,那麼,現在的達晨,已然以嶄新的姿態踏入新的征程。

變,還是不變?達晨一路走來,不斷求索。

以不變應萬變,果敢,堅韌。達晨為此而堅守。

變則通,通則達,成長、超越。達晨為此而嬗變。

現在,仍是達晨的關鍵時刻。

成立於2000年4月的達晨,已歷15年變遷。當年同行的投資大鱷們,有些已淡出江湖;當年的年輕團隊經歷15年,也變得不再年輕;原來的新銳機構,成為傳統的老牌機構;又一批年輕新銳的創投機構接踵而至。

達晨,這支曾被稱為「湘軍」的「隊伍」,憑藉執著、勤奮、智慧和眼光,歷經15年風霜磨練,通過出色的業績和自身獨特的核心競爭優勢確立了江湖地位。

15年的奮鬥、15年的歷練、15年的積澱、15年的實力??達晨書寫、見證著中國創投業的發展史,映射出一幅中國創投業的縮影,滌盪出中國本土創投發展之路。

站在15年的路口,無論是回首,還是前行,當《融資中國》記者走訪了達晨13位合伙人之後,記錄下達晨那一份變與不變的開拓與守望——這家曾通過「Onlyone」創出品牌、「以外資眼光看項目,以內資手法做項目」的機構,戰略戰術上發生了哪些實質性的轉變?隨著募資環境的變化,LP的結構有了哪些嶄新改變?

現在,仍是達晨的關鍵時刻。

在註冊制即將到來、業務發展多元化的今天,是堅守專業化,垂直做VC/PE,還是多元化資產管理的結構,達晨又將怎樣抉擇?面對強大品牌的市場化PE已主動選擇上市(目前已有5家創投機構掛牌新三板),達晨又該如何選擇?當然,同樣不能忽視的還有敏感而又現實的體制問題,如何繼續與大股東協調溝通,爭取團隊激勵機制的進一步釋放?無疑,這些對達晨管理團隊依舊是一大考驗。

達晨創始合伙人、董事長劉晝

2015年4月15日,湖南長沙。

4月的長沙,春意正濃。湘江之畔,春花爭俏;嶽麓山下,書院綠意盎然。達晨合伙人陸續從各自所在城市向此彙集。

第二天,達晨季度合伙人會議準時在長沙分公司召開。達晨現有的13位合伙人,除熊偉在歐洲訪學外,其餘悉數到場。

沒有多餘的寒暄,直奔研討主題,這讓當日作為觀察員的《融資中國》記者頗感意外。

沉寂多時,達晨交出的成績足以靚麗。

電廣傳媒4月29日發布的2014年年報顯示,達晨2014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2014年,達晨完成了36個項目的投資和6個項目的二輪增資,全年投資13億元。至2014年底,累計完成投資90.51億元,累計投資項目254個;完成了20億元的新一期人民幣基金的募集,2014年內有3個項目完成IPO,另有21家企業完成IPO預披露,預披露家數在全行業排名第一,全年通過併購或回購退出項目10個,新三板掛牌企業10家。

最新數據,截至2015年4月27日,達晨共管理15期基金,管理基金總規模超過150億元;投資企業270多家,成功退出80多家,其中39家企業IPO,28家企業通過企業併購或回購退出。同時,已有15家企業在新三板掛牌,已申報IPO並預披露16家。僅2015年剛過去的幾個月,達晨已有12家企業完成IPO過會。

此時,達晨剛滿15歲。

如果說,5年前的達晨還是項目為王,3年前進入關鍵轉型期,那麼,現在的達晨,又走在怎樣的「變化」路上?這家曾通過「Onlyone」創出品牌、「以外資眼光看項目,以內資手法做項目」的本土機構,戰略戰術發生了怎樣的轉變?隨著募資環境的變化,LP的結構有了哪些嶄新變化?在註冊制即將到來、業務發展多元化的今天,是堅守專業化,垂直做VC/PE,還是多元化資產管理的結構,還是變通融合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定位?面對強大品牌的市場化PE已主動選擇上市(目前已有5家創投機構掛牌新三板),達晨又該如何抉擇?當然,同樣不能忽視的還有敏感而又現實的體制問題,如何繼續與大股東協調溝通,爭取團隊激勵機制的進一步釋放?無疑,這些對達晨管理團隊依舊是一大考驗。

隱者達晨

中國的創投行業有自己的邏輯與規則。一家機構,當做到一定規模時,其投資風格就被打上深深烙印,身為本土創投的達晨,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

低調內斂、穩健務實,這是達晨一直以來傳遞給外界的印象。

也正因此,外界對於達晨的了解甚少。偶有達晨消息,或項目投資、退出,或是合伙人參與論壇中的隻言片語。

基於過往印記,達晨也被冠以偏傳統的、側重投PRE-IPO的、決策相對慢一點的機構,以至於,有些早期、新興行業項目會對找達晨投資表示疑慮。至今,如果在網路上搜索達晨最擅長的領域,依然會看到這樣的描述,「達晨聚焦於文化傳媒、消費服務、現代農業、節能環保四大投資領域。」

「我們原來有點偏保守,偏理性,那麼,創新的東西可能就相對少一點。」達晨創始合伙人、董事長劉晝在《融資中國》採訪中並不否認,「回頭看,保守理性,我們會錯過一些機會,這是必然的。」

比如,投資狂熱時,曾有項目招標,給出的決策時間非常短,甚至盡調基本上都不給,「別人給你的時間就這麼短,你到底要不要進?我們一定決策出不來。」例如,湖南一家食品企業,「當時我記得是7塊多的價格,下面投資經理給我彙報說要去競標,我說不要參加。我當時想的就是,任何競標的項目(國企改制例外)我們不要參加。後來,這家公司也上市了。」對於這個案子,劉晝記憶猶新。

此際,成立於2000年4月的達晨,已歷15年變遷。當年同行的投資大鱷們,有些已淡出江湖;當年的年輕團隊經歷15年,也變得不再年輕;原來的新銳機構,成為傳統的老牌機構。這幾年,出走的創投機構合伙人逐步年輕化,天使、VC接踵而至,一些老牌創投機構甚至逐漸被顛覆出局。

唏噓短嘆間,有人感喟,當年驍勇善戰的「湘軍」,就此英雄遲暮?甚至懷疑,達晨又能堅持多久?

達晨合伙人肖冰(左)、邵紅霞(右)肖冰的焦慮

「外界看到的達晨,永遠是過去和表象。真實的達晨,因時而變,自我革命;靜水潛流,不斷變革。」在《融資中國》採訪時,達晨合伙人、總裁肖冰對於現階段達晨的發展給出了這樣的回答。

文化傳媒、消費服務、現代農業、節能環保投資領域四駕齊驅,的確曾為達晨立下了汗馬之功。早在創業板開通之際,達晨取得不菲的傲人業績多聚焦於這些領域。例如,達晨的「第一桶金」,投資獲得近30倍的收益的同洲電子;投資獲得逾60倍的收益的拓維信息。此外,聖農發展、億緯鋰能、拓爾思、恆泰艾普、愛爾眼科、網宿科技、藍色游標、數碼視訊、和而泰、西安達剛,等等,都為達晨獲得逾十倍的收益。

2012年,達晨取得階段性輝煌,當年IPO退出數量達到10起以上,藉此成為那一年中退出最為活躍的機構,也被評為全國VC機構50強綜合排名第一。

然而,肖冰卻陷入了深深的焦慮之中。

對於肖冰的反常表現,達晨合伙人、財務總監熊維雲記得很清楚,「那是IPO暫停的那段時間」;達晨合伙人邵紅霞更是清晰記得,「那會兒正是外資創投機構嘩嘩出來業績的時候。」

2012年下半年,受IPO停擺、資本市場股價低位震蕩等因素影響,整個行業在「募資不易、投資放緩、退出趨難、收益下滑」的基調下,熱度跌至冰點。數據亦顯示,當年,新募基金金額同比下降顯著,披露金額的359支基金共計募集253.13億美元,較2011年全年的388.57億美元下降34.9%,平均單支基金規模創下歷史新低。15隻外幣基金共計募資71.78億美元,外幣基金的平均單支基金規模約為人民幣基金的9倍。

相伴而來,同期達晨也有部分投資項目上市進程受阻。

彼時,邵紅霞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給予這樣的解釋,「整個經濟形勢不好,對企業的業績有影響,所以就有了波動和下滑,上市不大順暢。但是企業的質地還是不錯的,財務上還是很安全的。對於暫緩上市的企業,達晨會繼續持有,企業也會扎紮實實地做產品、做服務,把業績搞上去之後,重新申請上市。」

此刻,負責達晨投資戰略的肖冰如坐針氈。「巨大的焦慮,擔憂達晨有可能被顛覆。」面對《融資中國》記者的追問,回憶起那一段時光,肖冰加重了語氣。邵紅霞也記得,在公司大會上,肖冰大聲直呼:「達晨要被顛覆了。」

「我對正常的、走上正軌的事情就沒興趣了,特別喜歡新的東西,創新的東西。安全的時候反而不舒服,不安全有挑戰時反而很興奮,性格就是這樣。」肖冰說。

那兩年,達晨選擇了沉默。這期間,IPO停滯給創投行業帶來很大壓力與困惑,因為退出不暢,整個行業顯得不夠健康。與此同時,外資創投機構卻大踏步前進。尤其2010年-2011年,噹噹、人人、奇虎這些互聯網公司上市,取得了優異的回報。僅2011年,就有14家中國企業赴美上市,土豆趕上末班車。2012年唯品會、YY兩家互聯網企業上市成功。

「第一波互聯網投資,人民幣基金全部錯過了。如果達晨再錯過下一波,抓不住一些未來的明星項目,就很可能成為二流的投資機構,徹底沒機會了。」怎麼樣扭轉,扳回一局?肖冰很是焦慮,夜不成眠。

「最深的感受就是互聯網崛起。達晨做得相對少一點,在這方面,達晨決策機制會傳統一些,沒有快速反應機制,錯失了早期紅利的機會。」達晨合伙人於志宏告訴《融資中國》記者。

「老劉」的堅守

摩羯座的肖冰屬於典型的冷冷酷酷、聰明的理科男,在項目投資上有其獨到的敏銳嗅覺。劉晝向《融資中國》記者描述:「看到一個項目,肖冰比看到美女都興奮。一旦遇到好項目,他會興奮得睡不著覺。他的基因就是這樣,具有威懾力,最擅長是對項目的判斷能力。」肖冰的聰明之處則在於,每個項目都會有自己獨特的「小創新」。

在熟識的人眼裡,劉晝和肖冰很是互補。劉晝更像一個彪悍的狩獵者,沉穩果敢,在這個充滿未知風險的領域,誓將公司帶入中國VC第一梯隊。

在接受《融資中國》採訪過程中,劉晝始終保持笑容,說話慢條斯理。在達晨上下,「XX總」的稱呼是被禁止的,「老劉」成為大家私下對劉晝的親切稱謂。在外人眼中,老劉邏輯強,善分析,善決策。

對於達晨當年的抉擇,劉晝表示,「做任何東西一定要堅持,偉大是熬出來的,但這個堅持的前提是方向要對。我們投了那麼多企業,看了那麼多公司,包括達晨看企業能不能投資的『六條軍規』,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看它具不具備一個創新的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是什麼?達晨提煉了經典的三句話——它是做什麼的;靠什麼賺錢;是不是能夠持續賺錢。「好,那反過來,創投機構的商業模式是什麼?是做什麼的?做股權投資,先入股進去。靠什麼賺錢?靠發現企業的內在價值、助力企業成長、通過股權增值賺錢。是不是能夠持續賺錢?這取決於兩個根本因素,一是中國經濟能不能向好的方向發展;另一個中國資本市場是不是能夠繼續做大。經濟發展了就會有很多項目源可選擇;資本市場大,就能夠經過IPO、併購從資本市場退出來。」在劉晝心目中有三個堅信,一直沒有懷疑過:堅信中國的經濟會較好發展,堅信中國資本市場會較好發展,堅信中國的本土創投市場會做大。

「這些因素既然都具備,我們做創投的商業模式自然是存在的。」劉晝有著自己的分析邏輯。

IPO暫停期間,劉晝和團隊也一再討論,「別人做併購基金,別人做二級市場,達晨怎麼做,要不要做?」最終,劉晝給出的答案是:「不著急。」

「你覺得這個商業模式都成立,就要堅持下來。為什麼這次IPO一恢復,我們IPO上市家數又是行業排第一,就在於達晨的堅持,不斷挑選好的標的。排名都不要去看,那些都不重要,把自己做好就行了,這些都是階段性的。其實我在三年前就講了,今後五年後的退出一定50%是併購退出,50%是IPO退出。今後八年後的退出,60%-70%都要靠併購退出了。現在已經講了兩年到三年了,過兩年再看肯定是這樣的。」此時,劉晝對自己當初的判斷抉擇很是自信。

當然,即便半年前,劉晝和他的團隊們也不會想到如此美好的結果,「所有的幸福都比預想來得快。」

現在,劉晝經常跟員工講,「你現在見到的中國,正進入一個股權大時代,做PE、VC就是在做股權,所以你堅持下來,就是最大的贏家。」

事實上,在創業投資這條路上,達晨一直都在堅持。作為湖南電廣傳媒的子公司,2000年達晨成立,是國內最早的創投機構之一。據劉晝回憶,在2005年前幾年時間裡,都過得非常艱辛,缺人、缺錢、缺退出渠道。剛開始,還有五、六個投資經理。到2005年,只有一個投資經理,就是現在已升為合伙人的梁國智。為了度過整個創投行業的冬天,達晨每個人工資發得都很少,每年僅投資一兩個項目。電廣傳媒的一些高管建議劉晝將達晨從深圳撤回長沙,至少可以省不少費用,有人甚至建議撤掉達晨。誰也沒想到的是,幾年後它成為電廣傳媒旗下最賺錢的公司。

「嚴格講,在創業板之前我們是堅持的,在2006年之前我們都非常困難,工資都發不出去仍在堅持。現在這種模式沒變,還是要堅持自己該做的。」劉晝向《融資中國》記者表示。

專註股權投資15年,經歷了創投行業在中國發展的完整周期,經歷了中國資本市場的重大改革和牛熊交替,經歷了幾次IPO暫停,達晨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打法,更加註重風險控制與行業選擇,對投資節奏的把握更加穩健與成熟。

於達晨而言,變化的是戰略戰術,唯不變的則是達晨固有的DNA。

達晨仍在奔跑的路上。

專註股權投資15年,經歷了創投行業在中國發展的完整周期,經歷了中國資本市場的重大改革和牛熊交替,經歷了幾次IPO暫停,達晨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打法,更加註重風險控制與行業選擇,對投資節奏的把握更加穩健與成熟。

於達晨而言,變化的是戰略戰術,唯不變的則是達晨固有的DNA——「敢為人先的創投基因;清晰穩健的投資策略;外資眼光、本土手法;深厚的產業背景;體系化的增值服務;勇抓企業拐點;踏准轉型機遇。」

對於達晨的變與不變,達晨創始合伙人、董事長劉晝向《融資中國》記者進行了詳細解讀。

「不變」的達晨——五大關鍵詞

一切簡單

務實量化

方向正確下的堅持

超強的學習能力

節奏踏准不早不晚

第一,簡單。一切從簡。例如,人事方面,同事關係,越簡單越好。不講條件,挽起袖子幹活,有沒有本事,能力強不強,一切都用業績說話。在達晨,沒有任何派別。現在平台大了,也要包容,但核心的要求是不放鬆的。

第二,務實。所謂務實,即一切都是干出來的,講得再多,沒有落實到行動上,落實到執行力上,都是渺茫的。能量化的盡量量化,比如目標責任書都是量化的,不搞一些模糊的,虛無縹渺的東西。

第三,堅持。方向正確就堅持,前提是方向要對。偉大是熬出來的,包括這一輪上市潮我們也沒想到,甚至半年前也不會想到這樣的結果。現在中國進入到股權大時代,對我們做股權是最有利的,所以,堅持下來,你可能就是最大的贏家。達晨一直堅持將VC/PE作為業務核心,做精做強做專,這個方向是不會變的。只要堅持做正確的事,所得到的將超出你的想像。

第四,學習能力。在創投行業,要有超強的學習能力,每位企業家都是一本書。

我帶頭學習,也要求我們團隊每年讀一本書。我基本上早上七點半開始,九點鐘之前都是看報紙的,五六張報紙都要看,每天都看。除周六周日留出兩個半天打打高爾夫球,其餘時間,基本都在辦公室,看點東西,學習、思考。

第五,方向要對,節奏一定要踏准。任何事物都有規律的,有高潮,有低潮。關鍵是如何把握節奏。這幾年達晨在每個大方向和節奏上都踏到了點上,創業板2009年10月份一開,28家上市公司中達晨就有3家,此輪IPO開閘,今年這幾個月達晨就有12家過會,嚴格講,方向跟節奏是對的,在經濟低迷時,反而去抓緊布局。這也是達晨發展的關鍵要素。

達晨,變的是什麼?

機制的突破

組織結構裂變

PE的打法改變

LP結構變化

節奏踏准不早不晚

首先,機制的突破,這是最大的變化。目前達晨的機制已經到了臨界點,非得突破不可。不僅是管理層,包括大股東在內也都認識到這個問題,大股東積極在給我們推進。

不突破,人就留不住了。

雖然目前的機制也有一定優勢,但是在2008年底制定的。近五六年行業發生了巨大變化,若新的空間打開以後,即達晨2.0版,相信更需要市場化的機製作保障。達晨優秀的人可不必離開,甚至可以吸收行業更加優秀的人才,消除優秀人才的顧慮。你就在這兒做,然後該怎麼分配,你的利益如何體現搭配,到時會有明確的說法。

其次,未來創投組織結構要發生裂變,趨勢是內部創業平台。只要你是一個有能力的人,不用擔心募資,不用面對工商、稅務等雜事。只去選項目就好了,公司會在大的方向上是支持他,包括品牌輸送、資金輸送,然後最後這個平台可能分利,不是簡單的獎金,而是利益分配,是一個大格局的釋放。這是一種分成模式,可能比個人自己出去創業的空間還要大。

當然,前提是,他一定找到性格秉性相投的內部團隊成員組合在一起。內部創業平台不能簡單的大而全,而是專業化精銳部隊的有效組合。大平台有很多弊病,比如官僚主義,不齊心,心不齊一定會帶來問題。

第三,PE的打法也發生了變化。原來只是簡單地投進去,上市退出,現在,投資進去,僅僅是第一步。這幾年,企業對增值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強烈,聯動也是越來越強烈,既有二級市場也有併購。實際上,這個價值鏈已經開始延伸了。

第四,LP結構的變化。2014年達晨募集的一期20億元基金,LP的門檻從1千萬元變為3千萬元。LP結構也發生了變化,機構越來越多,該期基金也使得達晨第一次實現機構LP佔比超過個人LP。未來,LP的結構仍會發生一些大的變化,優秀的PE,像美國那樣,有權去選擇LP。創投行業的募資趨勢是機構化,今後,也會慢慢優化我們的LP結構,繼續拓展我們與核心LP的戰略合作。

對話劉晝:我的人才觀

《融資中國》:參與達晨合伙人季度會議一天下來,給我們直觀感受,這是一個是陽光、敬業、努力、協同的團隊,在您心目中達晨團隊是怎樣的?

劉晝:正如前邊所說,達晨團隊做事踏實努力、果敢認真,要把每個人的長處發揮到極致。比如邵總具備親和力,與LP溝通就特別適合;肖總則擅長投資,看見好項目兩眼發光。又比如劉旭峰,做風控最適合,一是他有原則,同時他本身就很理性,肖總往前沖,他就適當地往後拉拉。總之,每個人都有其最擅長的優點,要把他的優勢發揮到極致。

《融資中國》:除剛才您所說的人盡其才之外,怎麼樣達到這種平衡?

劉晝:首先,要把最合適的人放到最合適的崗位,這是一個大的原則。

其次,提供公司平台滿足他的需求。當然,這個需求是在公司大戰略方向上,可運作的前提下,來達到這個需求。自然而然就把個人的積極性激發出來了。

達晨的激勵機制一旦獲得突破,股份一定要給最強的團隊,他們給公司創造價值。他們才是稀缺資源。總之,目前達晨的激勵機制、組織結構必須突破,一旦突破,你會看到空間非常大。

以前我們可能有點保守,過於理性了,未來如何創新制度,特別是對於年輕人來說,比如現在的年輕人需要什麼?團隊需要什麼?怎麼給他一個最具吸引力的平台?要琢磨這個事兒,要給年輕人更大的空間和平台。

未來,我們把公司大的平台搭好以後,真正在上面舞蹈的一定是年輕一代。當年輕的團隊有能力做這個平台時,我們就應該適當往後退了。

2.0版核心競爭力

《融資中國》:達晨2.0版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劉晝:對於中國創投業,如果說前面10年是一個台階,稱為1.0版的話,那麼過去這5年就是1.5版。現在,則進入2.0版。2.0版,意味著下一個5年,若不形成自己核心競爭力,就會被這個行業淘汰。2.0版,即要用5年的時間,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你是誰?你能幹什麼?你的能力圈在哪?效果怎麼樣?東做一下,西做一下,肯定是不行的。

為了迎接2.0版,我們需要進一步加強的,一是快速適應的反應能力,二是持續創新的基因。

《融資中國》:達晨目前也在形成快速的反應機制。尤其像TMT行業,項目投資也越來越快。怎麼樣去解決效率與風險之間的矛盾?

劉晝:有幾種方法,一是增加風控的力量。第二,簡化一些流程。第三,創造應急措施,快速決策機制,現在也正在思考這個問題來解決此類矛盾,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提高決策效率。當然,也不能盲目追熱點、拼速度、趕時髦,那不行,會產生很多麻煩。

《融資中國》:達晨創新的基因在哪裡?

劉晝:真正好的公司,是一個不斷自我激勵、自我管理、自我改造的公司,讓公司的每一員自發的覺得我必須怎麼去做。因此,達晨創新的基因就是,用文化、價值觀去影響人;用機制去激勵和約束人;通過這支勤學善悟、追求卓越的團隊完成持續創新、與時俱進的使命。

關於「狼性」與智慧

《融資中國》:相對於外部環節,您最擔心的是團隊自身,就是骨幹逐漸缺乏「狼性」,您怎麼樣去激發未來團隊這種「狼性」,使達晨繼續延展下去?

劉晝:達晨的「狼性」是在2010年我提出的,對於團隊的塑造而言,是正確的。現階段,達晨也好,老牌基金也罷,更需要一種智慧、一種眼界。

這個階段達晨需要什麼,需要應有的勤奮。勤奮的智慧,就是說你點子多,有創意。運用這種智慧,去領導年輕人釋放出他們的「狼性」,要給年輕人在這個平台上表現機會。這個階段對於合伙人來說,更重要的是一種把控能力、決策能力、方向感的能力,這遠比你自己的勤奮更重要。


推薦閱讀:

原創投稿 | 人世漫長,願你不卑不亢,落落大方
【原創投稿】蟬(名師點評)
慧眼識珠背後的故事 劉芹的創投15年
【原創投稿】 冬春腥餌的選擇及應用

TAG:創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