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晚清命運的三隻「羊」

梁啟超在《李鴻章傳》中寫到:李鴻章必為數千年中國歷史上一人物,不學無術,不敢破格,是其短;不避辛勞,不畏謗言,是其長。敬李鴻章之才,惜李鴻章之識,悲李鴻章之遇。

撰文 | 陳遼敏

這兩天饒有興趣地看完了這本書。

相比於曾國藩,作者趙焰對李鴻章的學識、人格的認可度不算高,但對於其人情練達和處事敏銳,作者認為作為曾門弟子的李鴻章可算得上首屈一指。

李鴻章和曾國藩同屬羊,曾國藩比李鴻章大一輪。曾國藩和李鴻章的父親李文安是同年進士,也是朋友,所以在父親的引薦下,李鴻章得以結識曾國藩。曾國藩從李鴻章的詩文中看出,此人定可大用。後李鴻章投帖拜入曾國藩門下研讀義理之學。

▲《晚清有個李鴻章》(晚清三部曲),趙焰 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曾國藩回湖南組建湘軍,李鴻章也到了安徽辦團練,但李打了幾次敗仗,一事無成。 無奈之下,向曾國藩寫信,投奔其成為幕僚。這意味著李鴻章的人生之路真正起步。

曾國藩考慮到李鴻章年輕氣盛,需要歷練,所以一直將其帶在身邊,傳授其帶兵打仗的經驗和人格修養的道理。曾國藩常常告誡李鴻章,高官厚祿乃是天命所定,並非人力所能強求。

李鴻章在湘軍學到了不少用兵修身的本領,但也給曾國藩提供了很多謀略,曾國藩非常欣賞。曾國藩性格沉穩厚重,李鴻章做事明快果斷,性格上的差異,也使得在有些事的處理上,李鴻章正好彌補了曾國藩的不足。

文中說到了一件小事,曾國藩幾次戰敗後給朝廷寫了一個奏摺請罪,說自己屢戰屢敗。寫完交給李鴻章,李改為屢敗屢戰,結果朝廷就沒有因此怪罪曾國藩,反而大大表揚了一番。

但之後雙方卻因為幾件事情鬧翻了。

其中一件事是,曾國藩任兩江總督時把大本營設在了安徽祁門,李鴻章認為這是一個盆地,容易被敵人包圍,建議遷址,雙方因此發生了爭執。後來又因為彈劾李元度一事,年輕氣盛的李鴻章以離開為要挾,不肯擬奏摺。曾國藩氣憤之至,揮揮手說:隨你便。年底,李鴻章借故離開了曾國藩。

▲安徽祁門

事後證明李鴻章的想法是正確的。

果然,祁門被太平軍包圍,情急之下,曾國藩立下了遺囑,準備坐以待斃。後形勢緩和,曾國藩終於同意遷址,並向李鴻章函告這一決定,請李鴻章再次前來相助。李鴻章對此感動不已,師生之間的隔閡因此煙消雲散。

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出曾國藩的人生修為確實達到了一定的境界。即便身為師長,在自己決策出現錯誤時,依然敢於在晚輩和徒弟面前承認錯誤,表現出一個大儒的氣度,也因此成就了雙方的一番事業。

李鴻章對曾國藩心存感激,一直尋機報答。後因拖延朝廷命令,滯攻金陵,讓曾國荃搶先攻克金陵,拔取頭籌一事,回報了曾國藩的恩情,但也因此和左宗棠結下了恩怨。

文中對曾國藩和李鴻章的性格做了對比,曾國藩比較耿直,講原則,也有些迂腐,為人清高,不合群,愛較真;李鴻章為人處事比較靈活,講究實效,比較世故油滑。曾國藩對於下屬講道理,講忠孝節義,而李鴻章講義氣,講利益。由此可以看出,作者還是比較認可曾國藩的。

▲曾國藩

天津教案一事的處理,也體現了曾國藩和李鴻章在外交事務處理上的差異。曾國藩有禮有節,信守承諾;李鴻章偷梁換柱,暗度陳倉。事實證明,天津教案是曾國藩的滑鐵盧,卻使李鴻章贏得了國人和朝廷的稱讚。這是那種特殊的歷史時期,使得李鴻章這種經世致用的實用主義如魚得水。

一年後,曾國藩憂鬱而死。

在洋務運動這個章節,作者話鋒一轉,對李鴻章又滿是褒獎。李鴻章是清朝思想解放的先驅者,在繁忙的事務之餘,他一直堅持對於西方文化的了解和學習。面對一個執行力非常弱的腐朽政府,所有的事情事無巨細,他都得親歷親為,而且他還需面對紛繁複雜的政壇關係,所有這些讓李鴻章變得有些沉默寡言。

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李鴻章並不認同西方的政治體制和文化制度,他們認為西方的先進僅體現在先進的科學技術上,因而洋務運動也僅停留在表面的、技術性的學習引進上。

在洋務運動中,李鴻章做了幾件大事:第一,就是選派留學生到西方國家學習;第二,建立江南製造局,成立天津水師學堂;第三,開煤礦修鐵路,推動中國工業發展。

面對清朝後期腐朽政府中,傳統文人政客的各種指責刁難,以及資金、人才嚴重缺乏,他自始至終以對於時局和國家真正負責的態度,用盡所有力氣去推動洋務運動。

▲洋務運動

文章中講了一件小事,體現了李鴻章曲線救國的策略。

李鴻章力排眾議,竭力推動中國第一條鐵軌鋪設成功,但朝廷下令禁止使用火車頭,運煤的車皮必須由馬車拖拉。無奈之下,李鴻章想出了一個計策,在慈禧的北、中、南海建了一條1500米的微型鐵路,慈禧和大臣坐上了車廂,火車晃晃悠悠地在園內繞了一大圈,這讓慈禧直接地體驗到火車的穩健、快捷。從此慈禧再也不反對修建鐵路,並且發布了第一個關於興辦鐵路的正式文件。

興辦鐵路的這件事,李鴻章從倡導到最後實現歷時達14年之久,李鴻章就是採取隱忍的態度,低調做人,積極做事。

李鴻章的洋務運動對中國具有重大意義,最重要的是,它讓人們對西方包括科學技術的認識得到了改變和提高。

▲李鴻章

晚清後期是中國的屈辱史,國人所受的恥辱和國家的屈辱緊密相關。當西方的先進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對外擴張、巧取豪奪就成為了他們的主要目標,而此時落後、腐朽還自以為是的泱泱大國——中國就成了他們的主攻目標。

「外需和戎,內須變法」是李鴻章一直堅持的大政方針。

李鴻章一邊鞏固自己的淮軍,一邊主張和推動興辦海軍,希望通過加強自身的實力,以抵禦外強的侵略。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日本趁機在朝鮮作亂威脅中國。在這種情形下清朝政府不得不與法國停火談判,而此時一直主張議和的李鴻章,當仁不讓地成為了談判代表,在雙方早已擬就的越南條約上簽字畫押。

中法戰爭,也讓清政府意識到加強海防的重要性,內部意見開始高度統一。此時,李鴻章終於感受到命運所賜予隱忍且不懈努力的人那短暫實現理想的極大快樂。

不久,甲午戰爭爆發。日本經歷了明治維新後,國力大增。甲午戰爭讓李鴻章旗下的淮軍和剛剛組建的海軍幾乎全軍覆沒。清政府提出議和,日本指定由李中堂代表清政府主持議和,敗將李鴻章又當仁不讓的成為了談判代表。

這期間發生有件事值得一提。

在談判期間,日本人已破譯了清廷的密碼,了解到中國的底線是兩萬萬兩白銀。割地賠款,日本政府漫天要價,而就這兩國代表唇槍舌劍,談判僵持不下時,又發生了一個突發事件,改變了談判的進程——李鴻章被一個日本男子開槍射傷。此事件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強烈關注,輿論一邊倒地譴責日本,導致日本被迫做出了一些讓步。

1895年4月,李鴻章簽下了喪權辱國的《中日馬關條約》,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李鴻章回國後,受到了全國人民的猛烈抨擊,正如李鴻章預料的,自己成為了甲午戰爭的替罪羊。

▲中日甲午戰爭,日軍攻陷旅順的歷史照片(日本隨軍攝影師龜井茲明 攝)

《中日馬關條約》是在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和清政府直隸總督和北洋總督李鴻章之間簽訂的,一方主持了日本的明治維新,另一方在中國推動洋務運動。甲午戰爭既是這兩場運動的勝敗對比,也是伊藤博文和李鴻章之間的較量。

在遭遇了西方列強的擄掠以後,日本舉國上下一致認為必須變法維新。他們拿出了國家一年財政的2%經費,組織政府高官近百人,在伊藤博文的帶領下,歷時一年多,到歐美各國學習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先進知識。伊藤博文最後和德國首相俾斯麥交談後,被德國的強權政府模式所吸引,決定在日本強制性推行維新運動。

而李鴻章在推動洋務運動中的策略一直是通過隱忍圓通、潛移默化式的方式去推動清政府的變革。他一直以一種聰明的方法小心布局,但卻因此失去了成功最本質的東西——膽略。而且在開放思維、整體格局和知識結構等方面,年輕的伊藤博文更勝一籌。李鴻章盛年後就不再研讀詩書,而伊藤博文以「讀書癖」著稱,即便做了總理大臣,也經常去書店看書,手不釋卷。這可能也是兩者之間的區別吧!

李鴻章和伊藤博文第一次見面時,年長的李鴻章並不看好這位年輕的後生,趾高氣揚地教訓了伊藤博文一番,對方謙順地點頭應承。

雙方第二次見面是在十幾年以後的馬關條約談判桌前。年長的李鴻章在那兒遭受了奇恥大辱,我想這一定讓李鴻章刻骨銘心。李鴻章去世後,伊藤博文寫了輓聯,對李鴻章的人品、學識和成就給予了高度的評價。由此可見兩位權貴才子雖然效忠於不同的政府,但兩者還是惺惺相惜的。

▲慈禧太后

文中還對李鴻章和慈禧太后兩者做了評價。

有趣的是,慈禧太后也屬羊,李鴻章比她大一輪。兩者在不同的位置以不同的方式在維繫著清朝政府的統治。李鴻章一直是慈禧最信任的漢臣。

慈禧太后晚年時,輕信了群臣蠱惑,盲目相信義和團,向洋人宣戰,最後付出慘痛代價。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慈禧外逃,又將議和的任務交給了年老體衰的李鴻章,目的就是為了保全自身性命。

李鴻章再次盡心盡職、忠誠無比地出面去維繫慈禧的地位。1901年,年逾八十的李鴻章在病榻前咳血簽訂了《辛丑條約》,在中國歷史上再次刻上了屈辱的一筆。李鴻章舉畢生之力追求的「外修和好、內圖富強」的願望最終破滅了!

梁啟超在《李鴻章傳》中寫到:李鴻章必為數千年中國歷史上一人物,不學無術,不敢破格,是其短;不避辛勞,不畏謗言,是其長。敬李鴻章之才,惜李鴻章之識,悲李鴻章之遇。


推薦閱讀:

是藍顏知己,不是男友(要不要好好珍惜,你自己決定)
細節決定風水成敗
貧富由什麼決定
圈子決定人生,朋友決定出路 越忙,越有錢!越要看看!
男人這裡的長度竟能決定孩子是男是女?看看到底是否準確

TAG:命運 | 晚清 | 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