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對治各種盜汗、手汗、汗證的方法(實用)

絕大多數人在高溫環境下或劇烈運動後會出汗,這屬於人體的自我保護調節,一般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是,有些出汗是不正常的,比如暴汗、盜汗、頑固性手汗、午時腋下紅汗、面部一側出汗、躋周出汗、陰部黃汗、遇風大汗、小腿出汗、臭汗、黑汗、血汗等。非正常出汗中醫稱之為「汗症」。

民間中醫沒有取得行醫資格,那就得先考取養生保健類的職業水平資格證書,如高級中醫特色調理師、高級中醫針灸醫師、中醫康復理療醫師等。考證微信諮詢18941255440,取得專業的職業技能證書和註冊合法的養生保健服務場所,做到職業身份合法與經營場所合法,是發展中醫養生保健服務事業的保障。

多汗未必因為身體虛

出汗為臨床上常見癥狀之一,當人體發生疾病時,如外邪侵襲,營衛失調,陽熱亢盛,迫津外泄,陰陽虧虛,汗失統攝;或津血不足,化源匱乏等,皆可引起異常出汗。《素問·陰陽別論》云:「陽加於陰謂之汗」。

汗液的分泌和排泄有賴於肝衛之氣對腠理的開闔作用:腠理開,則汗液排泄;腠理閉,則無汗。津液之生成、輸布、排泄發生障礙,皆足以影響汗液之宣洩,或當汗出而無汗,或不當汗出而汗多,或僅見身體某一局部汗出,凡此種種皆統稱為汗症。

汗症雖然算不上大病,卻給生活帶來不便甚至痛苦,同時也是身體內部疾病一個不可小視的信號。汗症是內在疾病的外部表現,如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甲狀腺疾病、結核病、糖尿病、更年期綜合征、心血管疾病等。

長期的異常出汗不但影響正常的生活質量,還可能加重原有疾病和產生新的疾病,所以必須引起充分重視。

汗症的病因和病理變化非常複雜,涉及到很多疾病,因此必須明確是功能性失調還是器質性疾病引起;治療更是要從陰陽、氣血、五臟六腑、原發疾病結合時令全面調攝才可痊癒。多年臨床實踐表明,往往異常出汗止了,原發病和體質也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自汗」由於壓力過大】

自汗又稱心理型汗症,白領面臨工作壓力和人際關係的壓力,是這類病症的高發群體。更年期的中年人、曾患過動脈硬化或心率衰竭等疾病的老年人也都是自汗症的高發群體。這種心理型汗症患者發病還與夏日氣虛有關,夏日汗多,氣隨汗脫,精神壓力大的人暗耗精血,容易導致氣虛產生自汗症。

建議經常感到乏力、易出汗、易感冒的氣虛患者,可以多注意食補,多食百合、太子參片,不僅可以滋陰,還可以改善睡眠;平日注重調適心態,聽些舒緩的音樂改善睡眠質量;多與他人溝通交流,適當出去旅遊放鬆,緩解精神壓力。

【「盜汗」隱藏心臟病風險】

盜汗的致病原因主要有體虛久病、飲食不節、情志失調,多為陰虛或氣陰兩虛、虛陽上浮、心液外泄所致。曾經患過心臟病或隱匿性心臟病的人是盜汗症的高發群體,究其原因乃陰血虧損、精氣供血不足所致。

中醫認為汗為心熱,盜汗常常預示心臟功能虧缺。中老年人半夜裡頻出虛汗,需要警惕心衰、心臟功能異常。

盜汗患者需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保持精神愉快;汗出之後,當避風寒,以防感冒。這類人群平日應該多注意飲食調節,不宜飲酒,不吃辣椒、大蔥、大蒜、生薑等辛辣食物,宜食銀耳、枸杞、百合、山藥、小麥、蛤蜊等。

【妙招】霜桑葉30克煎水服用,治療盜汗有良效。或用霜桑葉60克,焙乾研細末,每晚睡前用小米湯送服6克。服用10天後,盜汗竟奇蹟般消除。

 

【「腋汗」多因青春期】

年輕人是腋汗症的高發群體,主要是由於青春期汗腺發達。人到了30歲以後,汗腺開始萎縮,腋臭明顯減輕。腋汗症不會給患者本身帶來身體上的傷害,來醫院就診的患者多數是因為腋下味道過重,在公共場所易尷尬。

建議患者平日里多洗澡,保持個人清潔,在腋下撲爽身粉以保持腋下乾燥,或塗抹抗菌藥膏,消除異味。

【「手汗」有家族遺傳史】

手汗的高發群體也是青年,且多有家族遺傳史。中醫認為,汗為心液,流汗過多會導致氣血虧虛。

因此,建議手汗症患者平日飲食注重補氣養陰。手汗嚴重的患者可進行藥物薰洗,日久可見效。普通的病患多用藥物治療,塗抹—些甲醛或者5%的柔酸溶液等止汗藥物,輔以食補,宜多食五穀雜糧等對神經有益的B族維生素豐富的食物。

中醫如何解決「手汗重」?

手汗雖然發生在手部,但其實和身體里的水分分布狀況有關。

中醫將體內的所有水分統稱為「津液」,主要是指體液,包含唾液、胃液、腸液等分泌液,以及汗液、尿液等排泄液。如果體內失衡、津液失調、代謝不良,就可能發生手汗症。手汗症的患者大多屬於「表虛」體質,若再加上情緒緊張,手汗情形會更嚴重。

手汗症患者最好小時候就要積極治療,否則長時間出汗、津液流失,久了身體就會虛,變成「陰虛火旺」體質,處理起來難度增加。

「陰虛」的人通常身體水分不足也分布不均,除了手掌冒汗以外,嘴巴、皮膚等其他部份都顯得乾燥,熬夜也會讓手汗加重。

從中醫觀點來看,手汗症屬於多汗症的一種,依據個人不同情形、階段而有不同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針灸、中藥、食療等三方面。

針灸

醫生對病人針灸的目的是調節神經反應、讓神經比較穩定,常用穴道有內關、合谷、三陰交、足三里等,具調節收斂汗液效果。手汗症患者平時不妨多按摩這些穴位,有保健及舒緩癥狀功效。

中藥

中藥則是依據個人體質使用不同藥方,例如表虛體質的人須補氣、調節津液;容易因為緊張、壓力冒汗的人,則可以服用疏肝、安定心神的藥材。

食療

此外,若同時搭配茶飲等食療,還能強化自我保健。一般人可能覺得手流這麼多汗,代表體內水分應該很多、不缺水,但手汗患者體內的水分分布不均勻,平時更要注意補充飲水。

1. 氣虛患者

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多汗的氣虛患者可以飲用麥稻棗茶(浮小麥15克、糯稻米根15克、大棗5顆),或取黃芪15克、白朮8克、防風10克、烏梅3顆,視個人口味用600~1200cc不等的水量煮成中藥茶飲。

2. 陰虛體質者

若是屬於手腳心比較熱、心煩易怒、口乾舌燥、易盜汗的陰虛體質者,則取麥門冬15克、西洋參9克、蓮子6克、紅棗3顆,煮成茶水當飲料喝。

3個好習慣助你減少手汗

第一、少吃生冷、重口味的食物

手汗患者多為表虛體質,只要「虛」的狀態不要增加,多汗癥狀自然就會改善。首先就該少吃冰涼、生冷、燒烤、油炸及重口味的食物,同時多喝水、多吃百合及杏仁粉等較滋潤的食物,夏天不妨多服用玉屏風散、生脈飲,具斂汗、滋潤效果。

第二、晚上11點前入睡,可以減緩手汗情形

晚上11點至凌晨3點是中醫說的子丑時,也是身體臟腑、經絡系統中的膽與肝運作時間;中醫有夜卧則血入於肝的觀點,這個時間內放鬆睡眠,體內血液會自然大量地流入肝膽,肝得到充分休息,可以幫助交感神經不至於過於亢奮,同時改善手汗情形。

第三、勤做養生保健操,可以提高汗液的調節功能

養生保健操必須持之以恆、想到就做,「做10分鐘是保養,20分鐘有點效果,30分鐘效果才會比較明顯」:

1.站樁與平甩功

半蹲及平甩的蹲下動作可將氣灌入下丹田,進而增加腎氣,提高津液分布代謝,進而改善汗液調節。

2.左右轉體功法

站立著,身體左右旋轉,同時甩手,這個動作可以疏通肝氣,幫助疏解緊張壓力,使交感神經不至於過於亢奮,可減緩手汗情形。

3.捏脊法

交感神經節沿著脊柱附近分布,在中醫觀點裡,脊柱兩側也是膀胱經經過之處。捏脊柱兩排穴位,除了能調理整體經絡與臟腑的功能外,還能調整汗液的正常代謝。

 「養陽長壽國醫堂」義工團隊每天都在微信值守,為大家解答各種健康知識問題。


推薦閱讀:

陰痛的中醫辨治
老中醫坐堂 婦科病診治絕招10 閉經溢乳綜合征
中醫驚世發現:疏通經絡,負面情緒自然消失!
名老中醫之路之(30 )哈荔田
中醫提醒 常喝紫菜湯可治腎虛耳鳴

TAG:中醫 | 方法 | 實用 | 盜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