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的數學啟蒙敏感期為什麼不能錯過?現在玩好了以後考試都帶外掛啊
文末有關於數學啟蒙的獨家專題整理,讀完這篇可以去文末看。
此外,最近我們文章都設置了有獎互動環節,歡迎大家努力拍磚留言,評論數最高的Go姐送繪本哦~
說起數學啟蒙話題,可能會讓很多家長又愛又恨。比起藝術啟蒙,英語啟蒙,數學要更無處下手一些。原因在於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大部分就經歷了錯誤的數學開啟,死記硬背,用學語文的方式完成了數學的教學任務,為了考試而學,越學越痛苦,只有極少數的數理學霸才能從數學中找到樂趣。
美國芝加哥大學和西北大學2012年一項研究報告提到,對於一些人而言,學習數學帶來的痛苦甚至與身體疼痛很相似。(瞬間捂臉,說誰誰知道啊。)
那麼好吧,為了不讓娃遭受同樣的痛苦,數學啟蒙來的越早越好,更何況,?蒙奶奶說了,孩子的數學概念天生就有呢。
你娃不識數?那可能是因為你不會教
可是,說到數學啟蒙,很多家長會覺得無從下手,最大的困惑是覺得太簡單,無從教起。
不就是數個數嗎?為啥每次說完1,2,就變成4了呢?
看過我們之前推送的親可能相對有點了解,那是因為孩子的抽象能力還沒有發展好。
也就是說孩子自身的抽象能力和數字沒有完全配對在一起。
成人覺得簡單,是因為我們已經具備了抽象思維的能力,你覺得理所當然,但孩子並不是。
所以千萬別輕易給孩子扣上「沒數學天賦」、「笨」的大帽子,孩兒冤枉呢。
反正我們是會了,可是怎麼教娃呢?
帶孩子最大的障礙就是,大人和孩子認知領域差距太過於遙遠了,我會的娃全不會,教了半天,娃會不會我又不確定!
另外一個顧慮就是合適的時機。過早和過晚都不太好。過早了,用力過猛,孩子根本不能理解,過晚呢,錯過了最好的時期,就像潛在的擴展系統沒有在合適的時候安裝上,之後再怎麼做,都沒法得到更有效的發展。
2007年,刊登於《發展心理學》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孩子在幼兒園大班時期展現出來的數學能力,比其閱讀能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更能預測未來他們在學校中的表現。
有一點焦慮可能我和大家不一樣,對於英語啟蒙,其實只要在十多歲之前,早點晚點我都能接受,這是一個工具,如果真心想學,最終不會有人學不好,但是數學不同,涉及邏輯思維等諸多能力。這也能解答很多人會感慨的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些孩子小時候學習很好,越到後來學起來越吃力。
數學啟蒙做不好,到後來會變成並不是孩子自己想學就能學好了。
總的來說,好的方法,會給孩子的數學學習帶來更大的樂趣,錦上添花沒有人會不喜歡吧?
教數學?先看看孩子怎樣認識世界
既然數學啟蒙如此重要,為了更好的教娃,了解他們的認知的發展規律,有的放矢就很有必要。
請點擊看大圖——
上面這張圖對比了0-3和3-6歲不同年齡段的認知發展規律。
針對邏輯思維的發展,可以看到,孩子從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發展,抽象邏輯思維尚處於萌芽狀態。所以我們反覆強調引導孩子學數學一定是先從具象開始。這也對應了蒙奶奶觀察到的孩子數學能力發展的一些規律,請看下錶:
0-3歲 兒童的數學邏輯能力的萌芽期在這個時期內,兒童對事物的配對、分類和排序表現出特殊的興趣。
4歲 左右兒童對圖形數字表現出強烈的學習願望。
5歲 真正的數學敏感期才會到來。
孩子的發展都是有一定規律的,因此,家長在孩子0-3歲時有意識的啟蒙,發展具象思維能力,到了5、6歲,孩子就可以更加從容地發展出抽象的邏輯思維能力。
怎麼教 更有效?
上面我們提到了認知發展規律,在這個領域裡,除了被大家熟知的皮亞傑(了解蒙式理念的應該對他不陌生了,兩個人的觀點有非常多的相似之處),也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位在這個領域同樣貢獻很大的業界大牛——美國認知心理學的先驅之一布魯納。
這位曾經曾經在二戰期間艾森豪威爾將軍手下心理戰爭部門做社會心理現象研究的心理學家,從1960年代把注意力轉向發展心理學的方向,並研究了兒童學習的方式。布魯納對兒童心理學的貢獻,主要體現在智力發展理論上。
為了說明智力的成長(發展),布魯納提出了再現表象這個概念。
把兒童認知發展分為三個階段:
動作式再現表象階段(動作為主)、
映象式再現表象階段(想像為主)、
符號式再現表象階段(語言為主 )。
形象滴解釋一下,帶孩子玩的時候該怎麼寓教於樂呢?以我們之前給大家團購的分類碗來舉個栗子??:
(圓片簡稱餅乾了反正我們家小朋友拿回來第一天就管這個叫餅乾)
-1-
動作階段
孩子通過發現倆餅乾再放三個餅乾,原來碗里有五個餅乾
-2-
映象階段
看圖,五個餅乾原來是這樣的
-3-
符號階段
可以理解為孩子抽象思維的發展,把2+3=5這樣的關係理解哦,原來2個加3個等於5個。
See? 孩子的智力發展拆解開來是一個彎彎繞的過程,家長需要耐心細心,如果用心啟蒙了,思維發展也會更順暢。
大人看似簡單,是因為我們經過了很長的過程發展出了邏輯思維能力,換做是你小時候,其實也是需要這三個步驟。也沒事別嘲笑小孩子掰手指數數了,只是人類發展規律不經意的自然流露罷了,當然如果沒學好,長大了還掰手指數數那很可能就差點意思了。
數學啟蒙,講什麼?
作為一個出了產房就買學區房的媽媽,數學啟蒙這個事情,我也特別功利地看了我國現行小學數學課標要求,注重發展小學生的十大核心數學概念包括數感、符號意識、運算能力、模型思想、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推理能力、數據分析觀念、應用意識、創新意識。
這麼專業的術語,不僅你看著暈,我第一眼望上去也風中凌亂。簡單粗暴地解讀一下吧,小學要求這麼高了,你給學前的孩子數學啟蒙,不能僅僅是懂數字+數數了就行,集合與對應、分類與排序、數、量、形、時間、空間、數學關係等這些有點含金量的知識在小時候就開始滲透了。
綜合前文說的就是小時候家長陪玩陪得好,娃們以後學起習來就是自帶外掛,go姐打保票你這些工作都不會白費,越學越有後勁、看著不怎麼努力學習一考試卻啥都會的娃都是更好地理解了知識的內在邏輯的孩子啊。
抓住數學敏感期
中科院長期從事兒童發展心理學研究的羅靜博士曾說過:「所謂數學啟蒙,首先是讓孩子對數字感興趣,然後再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和邏輯理解能力。
關於0-3的啟蒙階段,Go姐給大家分享過很多次,這次說說大孩子。尤其是在孩子四歲左右進入數學敏感期之後,孩子其實會對數學概念更有興趣。
坦誠的說,在整理資料的過程中,go姐發現我國對幼兒數學啟蒙的研究還是比較少的,可能因為我國人民數學好主要靠刻苦吧,對於0-6歲數學能力的教學沒什麼要求。
但是在國外,家庭和學校都很重視孩子學前數學能力的培養,並且提出了五點要求:
1、建立秩序感
2、更好的發展精細動作
3、可以保持一定時間的注意力
4、理解一些簡單的邏輯,
5、孩子理解符號的使用。
國外的寶寶們都怎麼玩呢?精選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大家以借鑒一下。
10以內數數這樣學。
進階一下,就可以玩加減法了。
形狀的認知可以這樣操作,這其中也包含了不僅形狀,也有分類的概念。
進階玩法:
空間概念,用一塊橡皮泥和幾根吸管就可以搞定。
總之,學前數學啟蒙一定要教會孩子分類,數數,加減法,同時融入大小、排列、形狀,空間等知識。
以上算是拋磚引玉地說了些數學啟蒙的方法,理論多,案例有些少。但是只要父母真正理解了這些案例背後蘊藏的理論,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帶起娃才能夠遊刃有餘。
本文由曾經數學渣但是有了娃之後不想娃和我一樣於是很數學啟蒙死磕到底的Go姐熬夜奉上,反正我是掉進這個深坑出不來了,沒辦法,數學太迷人,我真的很愛它。不足之處、更多好方法歡迎數學大咖留言賜教,免得我毀人不倦啊~
今兒先到這了,以後接著聊。
----|數學專題|----
1、千萬別再逼孩子數數了!0-6歲你忽略、甚至誤導了孩子的數理啟蒙嗎?
2、大部分媽媽的痛!孩子,你媽就吃虧在數學上了!你可一定要玩轉數學給媽報仇啊!
3、買完樂高不知道怎麼玩?只知道搭房子你的銀子真的白花了!樂高和數學、藝術、繪本、地理、歷史各種跨界非官方指南,看看你知道幾個?
4、驚艷!25個小遊戲,把數學啟蒙玩出花兒!
5、數學啟蒙的正確打開方式?小時候憎恨數學不是你的錯,別讓孩子步你後塵就對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