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中國夢的新時代追求解讀美麗鄉村政策
農村絕不能成為荒蕪的農村、留守的農村、記憶中的故園。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了「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的目標。 「美麗」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內涵,第一次出現在黨的工作報告之中。開展美麗中國建設,是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現實需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要求。其中,美麗鄉村作為美麗中國的建設主體,承載著中華民族文明史的根脈,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
國標讓鄉村建設有法可依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設美麗中國。美麗中國的建設重點和難點在於農村。國務院農村綜改辦(財政部)、環保部、住建部、農業部等各部委圍繞職能,通過各種載體推進美麗鄉村建設。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提出,中國美,農村必須美。2015年5月27日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發布《美麗鄉村建設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國家標準的發布,標誌著美麗鄉村建設進入了標準化的軌道,國際的實施將美麗鄉村建設推向一個新的階段。既然有「標」可依,就要常與國標「對對錶」。
《指南》明確規定美麗鄉村建設要遵循「政府引導、村民主體以人為本、因地制宜、規劃先行、統籌兼顧、民主規範」的總體要求。遵循「因地制宜、村民參與、合理布局、節約用地的開展村莊規劃」的基本原則,提出要堅持以需求和問題為導向,強化規劃引領,做好統籌和頂層設計。
在技術內容方面,《指南》採取了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明確了美麗鄉村建設在總體方向和基本要求上的「最大公約數」,同時在村莊建設、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公共服務等領域規定了21項量化指標。另外,在經濟發展方面,《指南》規定了美麗鄉村的農業、工業、服務業三大產業的發展要求,注重培育惠及面廣、效益高、有特色的主導產業,創新產業發展模式,培育特色村、專業村,加強村民的素質教育和技能培訓,培養新型職業農民,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推行電子商務,帶動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指南》還對鄉風文明和基層組織建設進行了規定,明確了公眾參與和監督兩個長效管理機制,鼓勵開展第三方村民滿意度調查,確保在高標準建設美麗鄉村的同時,進一步完善村民自治機制,保障村民合法權益。
《指南》的發布實施意味著美麗鄉村建設的規劃、評價、考核有了權威的依據,在貫徹落實《指南》的過程中,應該制定農業部美麗鄉村創建目標體系,明確創建的內容和評價標準,充分發揮試點鄉村的示範帶動作用,同時要推出美麗鄉村建設的參考模式,開展相關研究,搭建交流平台,提供相關服務等。下一步加強美麗鄉村建設的科技化、規範化、標準化水平。引導各地以《指南》為藍本,組織專家制定有地方特色的實施細則。
美麗鄉村推動鄉村振興隨著城鎮化率逐年提高,鄉村成為逐漸被遺忘的失地。美麗鄉村建設無疑為鄉村振興帶來了新的契機。2017年12月,習總書記對於鄉村振興戰略提出新要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別要注重提升農民精神風貌。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實現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新農村建設一定要走符合農村實際的路子,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充分體現農村特點,注意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
不久,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召開。會議研究部署了2018年發展改革主要任務和重點工作。會議提出了2018年發展改革系統的十項主要任務和重點工作,其中就包括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重大舉措,科學制定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會議明確指出,2018年要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重大舉措,科學制定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建設美麗宜居鄉村。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明確提出,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清除阻礙要素下鄉各種障礙。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農業政策從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
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人文文化屬性帶有明顯的價值取向,是社會生活需求轉型的標誌。鄉村振興戰略除產業發展、生態宜居、生活富裕外,還包括鄉村治理、鄉風文明等保留鄉土氣息和文化的整體性發展的要求。
以鄉村為抓手打贏生態保衛戰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美麗鄉村」建設,進一步加強農村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和綜合整治工作。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強調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讓農村成為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十三五規劃中也指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離不開扮靚鄉村,打造美麗鄉村。
生態宜居,核心是綠色發展。美麗中國要靠美麗鄉村打底色,恢復和提升農村生態,讓農村的生態優勢變成農村發展的寶貴資本。2017年12月23日,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對2018年全國住房建設工作進行了重點規劃,其中就強調要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力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繼續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大力推動農村戶廁建設和改造,同步實施廁所糞污治理,推廣成熟污水治理經驗,保護鄉村山水田園景觀,提升村容村貌。
鄉村正成為驅動內需的新動力源。當前農村人口還有5.8億,到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時,仍會有約4億人在農村。我國農村地區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化肥、農藥等不合理使用造成的農業面源污染量大面廣。黨中央多次提出要對農村人居環境加強整治。從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推進農業清潔生產,深入開展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加大畜禽養殖廢棄物和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力度等各方面加快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實施生活污水處理、生活垃圾處理、飲用水源地保護專項工程。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加強村域規劃管理,開展農房及院落風貌整治和村莊綠化美化。推進農村地區分散布局的工業企業向工業園區集中。
生態建設保護離不開鄉村,對鄉村環境的整治既提升了人民的生活環境質量,又保護了生態環境不被破壞。「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詩情畫意的美麗田園圖景將不再是夢。
推薦閱讀:
※不能不看!從鼻子解讀人生運勢(圖)
※專家解讀:妊娠合併甲狀腺疾病存在爭議的那些事
※如何才能挑到好的珍珠?——珍珠分級的解讀
※甲骨學解讀之痛(三)
※風水大師韓笑雷解讀:掛畫風水有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