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從難民到王侯:高常侍富貴險中求

(圖片全部來自網路,與本文無關)

盛唐的空氣似乎格外熱烈自由,要不為什麼所有的詩人,不管大小,一出世就帶有天生的自負和狂傲?

李白就不說了,他說王侯只配給他磨研鋪紙。

稍次一點的詩人王翰也不甘示弱,「發言立意,自比王侯。」

名氣再小點的李頎年輕時對將來的期待是這樣的:「業就功成見明主,擊鐘鼎食坐華堂。」理想堪比王侯——可是最後只做了一個縣官。

其實這麼多自比王侯的詩人中,真正成為王侯的不是沒有,「舊唐書」中說,「有唐以來,詩人之達者,唯適而已。」

——只有一個人,真正成了王侯,這個人,就是從來沒有把自己看成王侯的高適。

追溯高適成功的原因,頗有意味。

1

無人庇護的少年

一直到他40歲,都沒有人料到高適之後會如天邊的紅日,成為高崇文最有出息的兒子。

高適的爺爺是大名鼎鼎的高侃,曾經屢破突厥、高麗,逝後被高宗朝賜陪葬皇陵。但高適700年出生的時候,已經家道中落,其時他的父親高崇文已經48歲,任韶州長史——在遠離都城洛陽的廣州任職,而且不久就卸任了。

沒有傘的孩子才會努力奔跑,與杜甫35歲才成家立業不同,高適20歲就獨身來到長安,想通過考功名謀取一官半職。

當時做官有兩條路,一條是正常的高考,另一條是經人舉薦上書皇帝自薦,一旦被皇帝看中,便凌越眾人,直接任職。第二條路對大部分自比王侯的唐朝詩人來說,無疑非常有吸引力。

那年,高適也拿著推薦信來到了長安,卻發現統治者並不買賬,於是少做逗留,就打道回府。然而,讓他苦澀的是,在他從長安回到洛陽後,發現家已經不再是家了。

他在《別韋參軍》描述了長安之行前後的變化:

「二十解書劍,西遊長安城。舉頭望君門,屈指取公卿。國風沖融邁三五,朝廷歡樂彌寰宇。白璧皆言賜近臣,布衣不得干眀主。歸來洛陽無負郭,東過梁宋非吾土。」

初至長安時,他意氣風發,自以為公卿可待,然而現實卻給了他當頭一棒。更加不堪的是,他從長安返回故鄉洛陽,卻發現父親已然過世,為了將父親從老遠的廣州拉回洛陽安葬,祖宅已經被變賣,家人被遣散,他連棲身之地都沒有,不得不搬家到「梁宋」居住(今商丘開封一代)。

高適有一個姐姐高嬇,比他大十三歲,嫁給洛陽大戶朱家。在高適無法立足洛陽的時候,他並沒有從姐姐那裡得到過一絲一毫的幫助。因此很多人推測,高適不過是高崇文的庶子——相當於「紅樓夢」里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賈環,因此並不被家族庇護。

高適在商丘過的日子極苦。「舊唐書」上說,「適少客於梁、宋,以求丐取給。」丐當時並不是指討飯的人,是指他一直受人資助。他自己在送別董大——樂人董蘭庭的時候曾經說:「丈夫貧賤應未定,今日相逢無酒錢。」也就是說,他連買酒錢都沒的。

好在遇到李白和杜甫之後,高適徹底改變了通過科舉或者自薦當官的想法。

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路途中遇到粉絲杜甫,兩人一路結伴而行,在商丘一帶,遇到高適,於是兩人行變成了三人行。三人在河南境內馳騁,酣暢縱游,慷慨懷古。在開封禹王台,高適對梁孝王廣攬人才之事感概不已,吟唱道:「梁王昔全盛,賓客復多才。悠悠一千年,陳跡唯高台。寂寞向秋草,悲風千里來。」這所有的歌曲里,都跳動著一顆不安分的心。然而,正借酒抒懷的李白拍了拍高適的肩膀說:「兄弟,看看我,科舉不適合咱。」

三人分別之後,高適重新規劃自己的未來。是的,天才如李白,寫詩不如誰?一樣被官場富貴拋棄;就算聲名遠遠不及李白的杜甫,詩也寫得比自己強太多。這條文人都想走的路,並不是出仕的終南捷徑。

高適把自己的目光投降了戰場。

戰場,那是武將的天下,是一般的文人達不到的地方。那裡,會不會有高適的出路。

2

兩入戰場,富貴險中求

733年,契丹背叛,唐玄宗下令征討,高適覺得這就是自己夢寐以求的時機。

他離開河南,漫遊燕趙,輾轉在各個幕府,在戰場之間逡巡來往,險象環生。

唐朝大部分詩人是沒上過戰場的,只是在詩中想當然認為戰場應該是這樣。只有為數不多的詩人親歷戰場後,詩風大變,由空談變得實際,高適就是其中之一。

初入燕趙,他說:

北上登薊門,茫茫見沙漠。

倚劍對風塵,慨然思衛霍。」

他想像自己能像漢代大將衛青、霍去病那樣在邊塞立功封侯。然而第一次北上,他卻並沒有如願。其間,他投詩於恆州刺史韋濟門下,列坐朔方節度副大使信安王李禕幕中,但一方面因為他的名氣不行,另一方面詩作並不出色並沒有干謁成功。

但是,高適並沒有因為一時的不得意回到安穩的後方,想通過立功邊塞而封侯的願望如此強烈,以至於他繼續在前線各地實地體驗和冷靜觀察。戰士浴血,徵人家庭痛苦不堪,將領們卻在幕帳前尋歡作樂,而且邊塞用兵卻將非其人……種種狀況給他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738年,高適創作出極負盛名的《燕歌行》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

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這首詩一改盛唐詩人自述胸懷的狂傲形象,令人耳目一新,也給高適在邊疆迎來了極大名氣。其中就有河西節度使哥舒翰,對他欽佩異常。可惜在平息契丹之後,哥舒翰因疾在家,沒有入仕。

再次回到後方,從戰場歸來的高適已然不是當初那個汲汲於宋中的耕地和桑麻的高適。戰場的號角時時響起,平凡的生活讓他覺得乏味。

詩作漸漸有了名氣,也引起了當地地方官的注意,回宋州不久,他得到 「開元名相」張九齡的弟弟——當時是宋州刺史張九皋的舉薦。調封丘尉,做了三年以後,安史之亂爆發,所謂亂世出英雄,高適毅然辭去官職,再次奔赴前線。他在《封丘作》一詩中寫道:

 

  拜迎長官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

  歸來向家問妻子,舉家盡笑今如此。

他說,一個小小的官職,拜迎長官的繁文縟節已經令我心力交瘁,再讓我去干欺壓百姓的事情更讓我於心不忍,感到悲哀。

安史之亂爆發,玄宗起用已廢疾在家的哥舒翰鎮守潼關,希望藉助其在河西軍中的威望與安祿山相抗衡。高適相聞,毫不猶豫辭去官職,前往河西奔赴哥舒翰,他認為,自己命運的轉機一定不是在花花世界,而是在刀光劍影當中。

事實上,高適的命運也確實在他兩次奔赴前線之後發生了徹底改變。

來到哥舒翰陣營,高適很快獲得哥舒翰信任,任掌書記。後又被被拜為左拾遺,轉監察御史,輔佐哥舒翰守潼關,藉地位陡然上升。

這段時間,因為自己的提議經常被採納,高適的詩歌充滿了鬥志昂揚的氣息,詩云:「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

戰場上的辛苦非一般人可以忍受,想像同一時刻,杜甫東躲西藏,王維被安祿山俘獲成為階下囚,李白隱居不問世事,就知道高適此刻的經歷。

他在《塞下曲》中,不但寫到了當時征戰時的場面,「萬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風」還寫到了戰爭難以想像的艱苦,「殺氣三時作陣雲,寒聲一夜傳刁斗。」

饒是如此艱苦,建功立業的決心從未熄滅,對邊功的追求也從未停止。

萬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畫圖麒麟閣,入朝明光宮。

大笑向文士,已經何足窮。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如果沒有哥舒翰後來的戰敗,高適終其一生,可能只是個幕僚。然而哥舒翰敗了,高適再次面臨選擇,這次選擇,同樣驚險萬分,卻再次把高適送上了具有實權的軍事部門。

3

「詩人之達者,唯適而已」

「新唐書」完整地記載了高適後期步步高升的情況。

翰敗,帝問群臣策安出,適請竭禁藏募死士抗賊,未為晚,不省。天子西幸,適走間道及帝於河池,因言:「翰忠義有素,而病奪其明,乃至荒踣。監軍諸將不恤軍務,以倡優蒲飀相娛樂,渾、隴武士飯糲米日不厭,而責死戰,其敗固宜。又魚炅、何履光、趙國珍屯南陽,而一二中人監軍更用事,是能取勝哉?臣數為楊國忠言之,不肯聽。故陛下有今日行,未足深恥。」帝頷之。俄遷侍御史,擢諫議大夫,負氣敢言,權近側目。帝以諸王分鎮,適盛言不可,俄而永王叛。肅宗雅聞之,召與計事,因判言王且敗,不足憂。帝奇之,除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淮南節度使。

哥舒翰兵敗之後,高適到西安見唐玄宗,唐玄宗問大臣有沒有什麼法子。高適建議用珍藏的金銀珠寶招募死士決一死戰,唐玄宗不聽,並向西逃走。高適大膽決定帶一隊人馬月野追趕玄宗,緊急關頭還不忘為哥舒翰求情,他說:「哥舒翰平時忠義得很,只是因為生病讓他失去了判斷力。失敗的根本原因不在於此。」接下來一一指出自己這麼多年來在部隊所見到的弊病,獲得了唐玄宗的認可。

黑夜追蹤唐玄宗,使高適不久遷任侍御史,後來又提拔為諫議大夫,他率性敢言,權貴近臣都害怕他。

玄宗當時雖是皇帝,但是其實玄宗的兒子肅宗已經自立,另一個兒子永王叛亂。按說高適是玄宗任命的,在肅宗那裡又怎麼吃得開?關鍵是在黑暗追玄宗之後,肅宗就認為他是個有勇有謀的人,因此在平息永王的時候,肅宗把他請去,詢問他的意見,高適只說了幾個字:「王且敗,不足憂。」

這幾個字奠定了高適在肅宗那裡的地位,他是當時唯一一個同時得到玄宗和肅宗信任的高官。

無論如何,高適自此機緣官運亨通,做過淮南節度使和蜀、彭二州刺史。代宗繼位後,他入朝為刑部侍郎,進封渤海縣侯。自此走向其仕途的頂點。

在高適功成名就的過程中,唯一讓人詬病的是他與李白的關係。

高適對朋友按說是不錯的。在四川的時候,他就時常接濟杜甫,助其建杜甫草堂。他還與王昌齡、王之渙等都是莫逆之交。

但是在平息永王之亂的時候,他卻刻意忽視了李白——李白先生當時是叛軍永王的幕僚。李白的妻子曾經深夜奔赴高適請他高抬貴手,放過李白,然並卵,高適裝作不認識李白,並未施救。

然而這一點並不令人奇怪。想想高適在刀光劍影中尋求時機,在權貴打壓下白衣進階,在哥舒翰被囚的時候進言,在玄宗肅宗周旋中喘息……他的每一步都險象環生,進一步萬丈懸崖,退一步如履薄冰。正是這種艱險中的選擇成全了高適。

他如果選擇救李白,他不是腦子發熱嗎?

再說,他為什麼一定要選擇救他呢?每個人都在選擇,每個人都得為自己的選擇負責。高適是,李白也是。

作者簡介:皮皮, 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系,國內某著名情感期刊任編輯記者10餘年,後遊學美國。關注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的差異,聊市井八卦,寫風花雪月,另一隻眼賞古典詩詞……關注公眾號「王皮皮的客棧」( ID:wangpipihuaer),我在這裡等你。

推薦閱讀:

到底是誰導致了這次歐洲難民潮
難民潮,衝擊歐盟現裂痕?
3歲小難民之死會撬動歐洲難民政策嗎
難民營的童年
喜鵲:難民謎團

TAG:難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