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看見繪本又撕又咬,還需要讀嗎?要讀,最好這樣讀!

早教好歌曲 快和寶寶一起聽吧

小邋遢——兒歌

來自家庭育兒堂

00:00 01:17

點左邊的綠色按鈕才可以聽喔~

小堂不止一次提到過:繪本是孩子最好的夥伴。但是小寶寶見到書就咬、就撕,還需要讀嗎?


需要!看看這個媽媽是如何給孩子讀繪本的吧!

我閨女今年三歲,有一次,她在小夥伴家玩,翻出一本關於安全的繪本讓大人講。

其中有一幅圖:著火了大家捂住口鼻逃跑,一隻小狗隨著人流涌動,小夥伴翻開書大人還沒有講,我閨女就對其他小朋友說:「小狗拉屎了,好臭啊、好臭啊。」

同時她還用手捂住口鼻,做出難以忍受的表情,在場的大人們「噗嗤」一下都樂了。

雖然她對故事的解釋不對,可她有自己的想法,而且這個因果關係很有邏輯性,我對她的表述很滿意,並趁機向她灌輸了「著火時用濕毛巾捂口鼻」的常識。

事後小朋友的家長都追問我,看見畫面就可以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且表述中充滿了邏輯思維,能看出孩子是經過了縝密的思考,我是如何讓孩子做到這點的?

其實方法很簡單——猜讀法。

孩子開始對圖畫有意識,我就給她看繪本了,讓她去全方位地接觸繪本。

有時候孩子去小夥伴家玩,孩子們玩著玩著就要求大人給講繪本。

通常小夥伴的父母是按照書一字不落地念出來,他們講得很生動,但是孩子們看畫卻更認真,有時還沒念完本頁她們就已經急不可耐地把這頁翻過去。

而我在家給孩子講繪本時從來沒有按照書上的文字講過,我都是陪著她先看圖分析畫面,然後一起猜測這是在幹什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等我們猜想的差不多了再揭曉謎底,把書中真正的內容講出來。

猜讀法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根據已知的內容推測未知內容,在一些故事情節豐富的繪本中,設置預測性的問題,讓孩子先猜測後閱讀,最後揭示答案,這種方法就是猜讀法。

一個好故事總是回味無窮的,多種做法會有不同的結局,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能使孩子體驗到不同的結局,可以開闊孩子的想像力。

最後,孩子把自己的猜測和故事的答案進行比較,思考哪種結果更好,並說出道理,孩子在猜讀中便能提高閱讀能力。

看電視劇每到關鍵時刻,電視劇就會結束,只能等到下一集播出時再揭曉讓我們心心念念的答案。

每每此刻我們都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刻就知道接下來的情節,此時我們的大腦會因此處在積極汲取信息的興奮狀態,我們會儘可能地思考之前的故事情節,並對即將發生的事進行猜想預測。

這個過程既勾起了我們求知的興趣,又使我們捋清了思路,孩子閱讀繪本也是如此。

適當地設置懸念、猜想預測故事發展對孩子理解故事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猜讀法可以幫助孩子認真閱讀,防止一目十行、走馬觀花;

猜讀法可以培養孩子邊思考邊閱讀的良好的閱讀習慣;

猜讀法有利於深刻理解故事內容,提高閱讀的有效性,讓閱讀效率事半功倍。

猜讀法具體怎樣做?

孩子看繪本時進行猜讀,不是毫無意義、天馬行空的亂猜測,既要保證故事的完整性,又要保證致力於繪本原本的目標,孩子需要在家長的指引下藉助一些途徑來合理想像。

首先,藉助繪本的題目、封面進行猜測。

譬如繪本《我是臟髒的小恐龍》,家長提問:猜一猜這個故事裡發生了什麼事?

觀察這個繪本的封面,上面有一隻小恐龍很高興地躺在地上,地上都是泥水。再加上題目里的「臟髒的」,可以猜測出小恐龍是在泥水裡把自己弄髒了。

在孩子閱讀繪本內容以後,就會明白封面上的小恐龍之所以表現得很高興是因為它喜歡玩泥巴,是個名副其實的「臟髒的」小恐龍。

再如繪本《鱷魚怕怕,牙醫怕怕》,觀察繪本的封面,上面有一個張開大嘴露出牙齒的鱷魚,還有一個瞪圓了眼睛的醫生。再加上題目里的「怕怕」,可以猜測出鱷魚應該是去看牙醫了,而且很害怕。

在孩子閱讀繪本內容以後,就會明白封面上的牙醫睜大眼睛是因為他很害怕鱷魚會咬到他,所以題目里有兩個「怕怕」。

通過題目和封面來猜測故事內容,這一閱讀習慣將對孩子有著深遠的影響,它會潛移默化地發展孩子的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

孩子在選擇繪本時,也可以用這個方法來猜測一下故事內容,從而選擇自己喜歡的來認真閱讀,而不是面對眾多繪本無從下手,只能隨意亂翻。

其次,藉助豐富的畫面元素來進行猜測。

譬如繪本《拔呀拔呀拔蘿蔔》,隨著拔蘿蔔的人和動物越來越多,蘿蔔根部在土裡越來越松,家長可以提問:會發生什麼呢?

孩子能夠通過觀察和聯想猜測出最後蘿蔔會被大家拔出來。

再如繪本《饞嘴的小老鼠》,貪吃的小老鼠越吃越多,體型也變得越來越大,家長可以提問:它在鑽小洞口的時候會發生什麼呢?

孩子能通過前後的對比猜測出小老鼠吃的肚子太大可能進不去洞口了。

繪本每一頁都有五彩繽紛的顏色和豐富的畫面元素,給孩子以直接的視覺衝擊與體驗。

這些圖案就像成人看的書中的文字一樣,給予我們故事發展的線索。

孩子通過對畫面的觀察,感知理解,將所有元素的邏輯關係聯繫起來進行猜想預測,這樣自然而然地就增強了觀察和關聯能力。

再次,藉助有規律的故事情節來進行猜測。

譬如繪本《誰穿呢?》,每一頁都會展現一個物品,然後提問是不是對應頁的小動物用?然後在下一頁寶寶會否定地說:「不,不,是我用。」

等到第三次問是不是對應頁的小動物用時,孩子根據前兩次的規律就可以判斷不是,應該是寶寶穿。

再如繪本《你好,你好》,每一頁的第一句話都是「XX,你好嗎?」這便是這個繪本的主旨,在閱讀完第二頁之後,就可在每頁第一句設置猜測,讓孩子重複主旨的這句話。

有的繪本故事情節有反覆重複的部分,孩子在理解了前面部分的規律後,就能依照規律進行猜讀。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發展,並且還開發了其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對規律這個概念的理解和運用,在預測正確之後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都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最後,聯繫上下文、藉助一定的生活經驗來進行猜測。

譬如繪本《搬過來,搬過去》,相愛的鱷魚先生和長頸鹿小姐決定一起搬到鱷魚先生的小房子里生活。

家長可以提問:他們住進小房子里會生活的很舒服嗎?為什麼?

孩子看著高高的長頸鹿和矮矮的小房子,會聯想到自己生活中曾經因空間太小而磕到頭的經歷,從而想到長頸鹿小姐會因為個子太高而遇到一些麻煩。

再如繪本《醒了,醒了》,「滴答,滴答,雪,一點一點融化了」,孩子根據經驗很快就聯想到天氣變暖和了。

「嗯~嗯~小熊醒了醒了」「呼~呼~小松鼠醒了醒了」「吱~吱~小蝙蝠醒了醒了」,雖然孩子可能做出「天亮小動物睡醒了」的錯誤猜測,但是每種動物發出不一樣的聲音增加了趣味感,使孩子產生繼續聽下去的興趣,而且最後看到嫩綠的春筍就知道是春天來了,很自然地與小動物醒了是因為冬眠結束聯繫到一起。

有的繪本故事內容與孩子生活息息相關,孩子可以藉助生活經驗來判斷答案。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生活常識不斷積累,因果關係的建立和推測能力不斷提高,不知不覺中愛上看繪本這件事,並養成正確的閱讀習慣和描述事物的方式方法,為他們今後的閱讀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猜讀中家長應該做什麼?

猜讀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孩子從理解懸念——產生想法——調整邏輯——組織語言的過程需要一些時間。

引導孩子理解懸念

家長要耐心地支持、引導幼兒進行表述,在設置懸念後可以留出一段屬於孩子自己的時間,供其思考並進行答覆,給幼兒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的語言環境。

鼓勵孩子產生想法

當孩子因為急於表達而說不清楚的時候,提醒他不要著急、慢慢說,同時要耐心傾聽,給予必要的補充,幫助他理清思路並清晰地說出來。

幫助孩子調整邏輯

有時孩子是有想法的,但是由於表達能力或一時邏輯混亂、表達不清,家長就要幫助孩子發現自己在邏輯上的問題,完善他的猜測。

雖然每個繪本故事的內容都是固定的,但是孩子的猜測會是豐富多彩的,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讓孩子進行猜讀,想像出很多與繪本不一定相同的答案。

肯定孩子組織語言

只要是合理的猜測,家長就應當予以適當的肯定與鼓勵。對於不盡合理的猜測,家長可以在揭示答案的環節與孩子共同探討,幫助他樹立正確的觀念。

孩子天生就是幻想家,愛想像、愛創造,在色彩斑斕的繪本世界裡他們的想像力更加無拘無束。

猜讀法使孩子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養成邊讀邊思考的習慣,在想像的基礎上增加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問號,使得孩子愛閱讀、會閱讀,你還不快來試試嗎?

別走開,下滑,小堂有話對你說喔


作者:問題寶寶,孩子王,二級心理諮詢師,從事教育事業近10年。

推薦閱讀:

寶寶生病了!哪些情況家長可以先處理?(下)
冬天給寶寶把尿可巧用拉拉褲
冬季寶寶的臉皴了怎麼辦?
蛇寶寶取名之生辰八字取名法

TAG:繪本 | 寶寶 | 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