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行攝屏山文物徑

屏山,一鄉,隸屬於香港元朗區管轄;徑,小路的意思;文物,好理解,有些年代有些歷史有些價值的東東我們統稱「文物」。一條蜿蜒千米的村路將屏山鄉的坑頭村、坑尾村和上樟圍村三個村落串連起來,將香港唯一的一座古塔和古意盎然的圍村宗廟連結起來,形成一條獨具特色的文化長廊。這就是「屏山文物徑」。

據鄧族父老相傳,當地立村之時,風水先生曾指出當地依山環水,定必子孫繁衍而千年不衰。唯不足之處是青山尖而高大,旺火為忌,宜多水而濟之; 而西北缺口,北煞傷人,將來鄧族文官升堂,自有擋煞之法。但至於何謂「文官升堂」,當時風水先生只答曰:「天機不可盡泄」。明朝洪武15年(1382年),屏山鄧族第七世祖寧國府正堂鄧彥通受封,在上任升堂的第一天晚上,他夢見故鄉西北角上空星光燦爛,但群星突然落下,聚集於西北的河口。鄧彥通夢中驚醒,並想起立村時風水師傅的說話, 回顧始祖至他雖已經七代,但總共只有12個男丁,而其中竟有4人早逝。鄧彥通心中不安,於是聘請風水師傅謀求擋煞之法。師傅說:「貴村之立村先師果然學問不凡。大人升堂而群星來會,應建樓以聚之,藉助於眾星,自有雷霆萬鈞之威而北煞服焉。苟有文筆而無掌筆之才,不為用也!」鄧彥通恍惚大悟,於是在此建立了七級浮屠,恭奉文武諸神,擋北煞,鎮水災。果然,鄧彥通以後的七代人,發了22個男丁,當中10人另建圍村,有幾位做了壽官,有兩位建了二公祠,有的長壽達八十多歲、九十多歲,鄧氏家族在屏山的男丁有1,500多人。鄧氏在明清兩代人材輩出,每能在科舉中金榜提名,士人及當官者不計其數,族人相信是塔恭奉的文曲星庇佑,故族人亦稱此塔為「文塔」。聚星樓是香港目前碩果僅存的唯一的一座塔,所以特區政府將其列入法定建築予以保護。塔以青磚麻石建造,塔基位於一矮台之上,呈六角形,原高七層,百多年前因強風吹襲而遭到破壞,上面四層已塌毀,下面三層完好無缺,現高13米。

聚星樓是座文塔,「光射斗垣」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鑲刻在大門正上方的石匾上。鄧氏先人供奉掌管科舉功名的魁星於此,希望保佑族人子第發奮讀書,功成名就,當個文采像光芒一樣可射到天上的星星的文官。多好的願望!

古塔一層。只開放一層,上面兩層不讓上。

古塔旁的「屏山文物徑」指示牌。

走過聚星樓進入上樟圍村時,可見村頭有一社壇,供奉社公。據說可保佑村民平安。社壇設計簡單,青磚砌成,神像則以石頭代替。

村口的路標。「上璋」,上等玉器的意思,「圍」,建築形式的一種,在廣東、福建客家人集中居住的地方,這種圍屋較多,是一個村或幾個村為防止盜賊的騷擾和當地人的排擠而建造的營壘式住宅。

上璋圍村是屏山文物徑上唯一的圍村,村內房屋整齊排列,牆壁用青磚築建。

狹小的通道將圍村內相互連結起來,儘管地上鋪了地面轉,牆上的空調發出嗡嗡的響聲,但那種特有的建築風格和傳統的圍屋布局,讓你彷彿回到遙遠的過去。

中國民俗的一大特點,開門見喜。

圍村的門樓仍屹立如昔。

出圍村往前走,見一水井,據說有200多年的歷史,井口已用鐵絲網罩了起來。村裡人早用上了自來水,這口古井也就成為歷史了。

水井旁不遠是楊侯古廟,位於坑頭村,建築模式是一進三開,分別供奉侯王、土地公公和金花娘娘。有關侯王的來歷,說法頗多,但比較流行的說法是,侯王即宋末忠臣楊亮節,因保護宋帝而捨身,深受後人景仰而立廟供奉。

鄧氏宗祠。 鄧氏宗祠是屏山文物徑最大的建築,被屏山鄉的三圍六村所環抱,建築采三進兩院式風格,氣派宏偉。這座建於1273年的宗祠歷經700多年風雨滄桑,仍保存完好,那個建築質量無可挑剔,現在的建築與它相比,呵呵,汗顏哦。

=宗祠沒有門坎,前院卻有砂岩甬道,這顯示族中有人在朝廷身居要職。宗祠正門有「南陽承世澤,東漢啟勛名「的對聯,十個字概括了鄧氏一族的歷史。上聯指鄧氏原居南陽,也就是現在湖北鄧城至河南鄧縣一帶,且世代相傳,人才輩出;下聯指先祖鄧禹出仕光武帝,扶助漢室,開創偉業,為雲台二十八將軍之首,名留青史。

神樓靈位。

宗祠門前有若干方形的石板,是用來記載鄧氏族人在清代取得的功名,稱「功名石」,為道光17年(公元1837年)高中舉人鄧靚廷所立。祠內的牆上了一掛了些牌匾,彰顯了鄧氏在高中科舉的驕人成績,其中包括授翰林院庶吉士的鄧蓉鏡和在宣統二年考得歲魁的鄧翹嶽,足見鄧氏一族人才輩出。

這是清朝皇室送給鄧氏一位長者的壽禮。

宗祠內有鄧氏家族的歷史介紹。原來香港的鄧氏一族是從江西遷來的。鄧氏家譜中記載,鄧姓早在漢末就遷徙到了江西等地。安徽《鄧氏宗譜源流序》說,漢末,鄧禹後裔因避亂逃至南昌城南35里的梅南涯,地名叫三里川,從此便長期在此定居下來。江西鄧氏再遷至香港,那是北宋年間的事。始祖鄧符協,原籍江西省吉水府吉水縣白沙村人。

覲廷書室是一所位於坑尾村的私塾1870年落成,是屏山鄧族廿二世祖香泉公為紀念先父覲廷公而興建,設立書室以培養族中子弟考取科舉,進身仕途,提升家族的社會地位。建築還是很有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尤其是建築物內部的那些窗戶、門廊、門頭,都裝飾的很漂亮,至少在我眼裡,她代表了中國建築史上的古典美。

走出鄧氏宗祠,眼前豁然開朗。

離鄧氏宗祠正門50米遠的路口,擺放了一尊鐵炮。

鄧氏宗祠門口的停車場。專為村裡人停車,外面的車不準進入。

坑尾村公廁。屏山文物徑到這裡就結束了。鄧氏更珍貴的文物則在鄧氏博物館展出。博物館建在一座小山頭上,前身是1899年建的元朗警署,後重新翻修改建成博物館。

鄧氏博物館免費進入,可以拍照,但不能用閃光燈。那裡面很擁擠,用架子很費事,放棄了。

站在山頭上看天水圍,古老民居與現代建築並存同一空間,連接香港島的西線地鐵從中而過,將他們一分為二。鄧氏家族在漫長的遷徙過程中分出一支又一支,其中一支到了香港。遷徙的過程是尋夢的過程,也是追夢的過程,鄧氏家族只是中華民族炎黃子孫不屈不撓艱辛奮鬥實現夢想的一個縮影。我們在延續這個夢想。我們在為這個中國夢而奮鬥!


推薦閱讀:

三峽淹沒了什麼?
如何看待「古建第一國寶」佛光寺多處漏水,寺內彩塑用塑料薄膜防水?
九連墩楚墓出土文物展(高古玉器篇)
當文物遇上抖音,就有了戲精

TAG:文物 |